一、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可能性及其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蔡琬琳[1](2021)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是全球经济危机频发的根源所在。因此,国际社会纷纷主张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推动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发展,这为人民币的崛起创造了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人民币逐渐在世界经济及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自2009年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来,人民币的崛起态势十分瞩目。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货币锚的本质是货币合作框架下的汇率协调机制,在一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成为其他国家货币的参照标准。因此,促进人民币在更广的区域范围发挥货币锚效应,能够为未来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创造条件,是我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塑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自2013年提出以来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一带一路”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以亚欧大陆为核心,已经进一步延伸至大洋洲、非洲及美洲等地区。“一带一路”所引领的国际合作新格局,之于人民币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故而被视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为切入点,探究我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既能够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又能够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把握重点方向,提升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推动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的边际创新。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遵循“提升货币锚地位、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一逻辑主线,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弥补了人民币国际化深层次研究的不足。第二,研究范围的拓展。本文将研究样本从东亚或者亚洲一隅扩展到“一带一路”区域,使得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也能够对空间分布特征有更加全面的把握。第三,研究方法的适度突破。本文在第4章、第5章、第6章的实证研究中,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创新,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稳健有效。本文按照“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基础、研究的核心、研究的落脚点”这一思想脉络展开,全文共由八章构成。从研究的出发点来看,本文第1章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这一研究主题,提出了四个关键问题,即人民币是否具备发挥货币锚效应的条件?人民币是否在“一带一路”国家发挥了货币锚效应?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以及我国是否具备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从研究的基础来看,本文第2章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替代理论和计价货币选择理论进行梳理,为后文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从而更好地把握国内外研究动向,明确已有研究的局限以及可拓展的方向。从研究的核心来看,本文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分别对提出的四个核心问题进行了逐一回答与分析。首先,本文对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现实背景进行了探究。一方面,对货币锚的演进历程进行总结。从中发现,货币锚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信用锚需要以货币发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贸易基础作为支撑。在牙买加体系下,虽然美元仍是主导货币锚,但世界各国对于货币锚的选择已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为我国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货币锚效应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分别对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内部基础、外部机遇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研判。结果发现,虽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前景依然明朗。我国应在经济实力提升、对外开放程度深化、汇率制度灵活性增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大好国际机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发展新型经济全球化,以更加合作的态度共建“一带一路”。同时,通过积极拓宽人民币的流通渠道、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人民币成为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等,破除资本账户不完全开放的限制、消除内部短板、突破美元霸权的外部制约。其次,为了更加直观地把握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作为隐性货币锚的现状,本文通过使用改进的外部货币锚模型,分阶段对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效应进行测度,并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大国际货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得到了显着提升,美元的主导货币锚地位始终十分稳固,欧元的货币锚地位有明显的削弱。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虽然仍不及美元,但已可以与欧元相较。对于样本国家来说,美元和人民币的辐射范围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货币,而欧元则更多地表现出区域性货币的性质。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虽然人民币在某些国家的货币锚效应仍然较弱,但其影响范围已覆盖五大洲,不存在真空区域。伴随着人民币的崛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外部驻锚正从美元和欧元的“二极系统”,朝着美元、人民币和欧元的三极化方向发展,且货币锚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多样化和区域异质性特征。再次,鉴于人民币在“一带一路”不同国家的货币锚效应存在差异,本文使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人民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首先,通过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的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可知,政府合作、贸易、投资、金融四个层面对人民币发挥货币锚效应存在较为重要的影响。为了验证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实证研究假设,本文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应用面板有序Logit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基础回归分析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政府合作层面,一国与中国的政府合作越紧密,其选择人民币作为货币锚的可能性越大。在贸易层面,贸易依赖度对人民币锚效应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影响主要来源于样本国家从中国的进口贸易。在投资层面,双向投资依存度均对促进人民币锚效应的发挥有积极作用,说明建立人民币良性“流出-回流”机制,对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金融层面来看,当前人民币“走出去”的推进阶段,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扩大金融开放,并不能显着提升人民币成为其货币锚的可能性,而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才是提升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的重要保障。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遵循“经济融合、到金融合作、最终到货币合作”这一推动区域货币合作的渐进式路径,本文先后从经贸合作现状、金融合作进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货币合作的基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态势较好,并且致力于寻求经贸合作的新突破,未来的合作潜力巨大。同时,贸易和投资的良好发展势头催生了金融合作需求,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为开展深层次区域货币合作创造了条件。考虑到东盟所具有的最坚实的贸易与投资基本面支持,是我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优先方向和突破口。因此,本文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使用OCA指数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力。结论显示,中国及东盟各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逐渐提升,且中国具有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力。目前,最适合与中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国家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缅甸和文莱是潜力最小的国家。从研究的落脚点看,本文第7章基于全文的研究,为我国走出一条平衡本国国情与国际标准,统筹发展效益与风险防范,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而致远,我国应遵循如下路径:在政策上依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协同,按照“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路径,在模式上采取“政府作用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在空间上完成“东盟、‘一带一路’、全球”的分区域拓展,在程度上实现“探索、加强、突破”的分层次推进,在目标上达成“提高货币锚地位、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阶段性提升。具体来看,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合作渠道为人民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培育人民币的真实需求,通过金融渠道促进人民币的良性循环,以实现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货币锚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在与我国合作基础较好的区域,如东盟区域,优先开展深层次货币合作,同时遵循经济合作先行的渐进式发展路径,在其他区域,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和合作现状,夯实经济合作基础。最后,第8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作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刘晓宇[2](2021)在《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必要性与协调收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全球化增加了外部冲击在国际间溢出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来自于跨境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互关联有关。另外,宏观审慎政策本身产生的跨境溢出效应和各国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加了进行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协调有助于接受国免受全球金融冲击,并减轻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境金融风险传染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呼吁各国当局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协调。然而,目前对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协调是否存在收益还未达成共识,现有的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实践也较少。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进一步深化对外金融开放,中国的金融稳定容易受到国外金融冲击的影响,同时国内的金融冲击也会跨境溢出到国外。那么,宏观审慎政策自身的溢出效应和跨境金融溢出效应是否会影响中国的金融稳定,从而增加中国与国外进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研究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相关问题,不仅能够丰富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理论、拓宽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集中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研究,同时能对我国完善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框架和维护国内金融稳定提供有益的借鉴。鉴此,本文从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视角,对政策协调的必要性与协调收益展开研究,重点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来源于哪些方面?第二,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具体收益有多大、中国如何参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协调?论文立足中国国情,考虑全面开放后的中国与外界的金融联系渠道与方式,从宏观审慎政策的当地溢出效应、国际溢出效应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然后通过数值模拟详细计算各种情况下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收益大小、并据此提出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具体方案。论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二章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跨境金融溢出效应、宏观审慎政策国际溢出效应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收益四个方面梳理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的评述引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即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与协调收益。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一是分析中国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跨境信贷产生的当地溢出效应,考察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对于减轻当地溢出效应负面影响的效果。构建局部均衡模型推导分析当地溢出效应的理论机制,并结合跨境信贷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实际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当地溢出效应。理论和实证结果共同表明中国实施紧缩性的宏观审慎政策会加剧流入中国的跨境信贷波动,且来源于发达国家和中国金融密切联系国的跨境信贷波动更大,影响中国的金融稳定。此时,中国与国外进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有助于减轻当地溢出效应的负面影响。二是分析国外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跨境信贷产生的国际溢出效应、以及国际溢出效应对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考察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对于减轻国际溢出效应负面影响的效果。首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国外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具体特征。然后从中国对外金融联系和贸易联系两个角度,实证检验国外宏观审慎政策对中国信贷和房价的溢出效应,并分析这种溢出效应对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削弱作用。结果表明,国外(特别是金融密切联系国)的紧缩性宏观审慎政策会加剧流入中国的跨境信贷波动、对中国房价和信贷产生正向推动作用,从而削弱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此时,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可以减轻国际溢出效应对中国金融稳定和国内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负面影响。三是实证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对于减轻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影响。首先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网络拓扑方法,构建中国与密切联系经济体之间的“有向有权”金融网络关联图,测度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强度大小。然后基于测度结果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能否减轻金融风险跨境传染。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国外协调宏观审慎政策的确有助于减轻两国之间的金融风险跨境传染,从而证实了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第六章在证实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两国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具体计算中国与国外进行政策协调的收益大小、分析影响协调收益的因素,然后据此提出中国参与政策协调的具体方案。数值模拟主要分为宏观审慎政策跨境溢出以及金融风险跨境传染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况下,两国面临反向需求冲击时无政策协调必要。但是在两国强劲而同步繁荣的背景下,两国的政策协调机制可以减轻溢出国宏观审慎政策跨境溢出产生的负外部性,使得两国获得总的金融稳定净收益,并且协调收益随着中国政策操作空间的减小和跨境金融溢出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第二种情况下,两国金融风险相近时进行政策协调,不仅可以控制全球投资及信贷过度、有利于各国金融稳定,还可以提高两国的投资收益和居民总福利,并且协调收益随着全球金融风险的升高和国际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提高而增大。但是金融风险低的国家与金融风险较高的国家进行政策协调会产生较大政策损失,影响国内的金融稳定。基于各种情况下协调收益的计算结果,提出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方案,明确具体的协调时机、协调对象和协调方式。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问题,连贯地按照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协调的收益大小和协调的具体方案展开分析,为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另外,本文证实国外宏观审慎政策本身会成为冲击源头产生跨境溢出效应,影响中国的金融稳定、削弱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从而为中国增强对国外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情况的监测、防范国外政策变化影响中国金融稳定提供一定的启示。最后,研究表明可以将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协调部分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部分纳入到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框架中,从而对中国完善宏观审慎政策的监管框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钱锟[3](2020)在《中美贸易博弈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汇率作为金融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与优化是一个不断释放汇率弹性、促进汇率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为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监督措施,需要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波动程度以及抗风险水平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中美贸易摩擦作为外部冲击是否造成人民币汇率的异常波动,以及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目的是为更好的了解贸易战与汇率波动之间的关联,为评估我国汇率改革后的汇率弹性、抗冲击性以及如何加强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汇率变动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归纳,对汇率制度变化以及使用的模型进行总结;然后研究“811汇改”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状况,从外汇管理局官网搜集2015年之后的汇率中间价数据,在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构建实际汇率指标之后,对汇率的波动状况进行分阶段讨论,主要运用了GARCH模型,TGARCH模型以及TGARCH-M模型,对比判断中美贸易战的各阶段是否会对汇率波动产生影响;接着,研究中美贸易战重大事件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采用时间序列事件研究法,细分为关税博弈与磋商博弈事件,使用非参数检验的Wilcoxon秩和检验研究中美贸易战中的重大事件是否会影响汇率的波动以及走势;最后,在贸易战背景下从汇率视角看日本带给中国的经验,梳理日美贸易战中汇率相关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的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我国811汇率改革显着释放了汇率的弹性,目前来看是一次成功的汇率市场化改革。(2)在中美贸易战的激化期,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有所收紧,对市场信息非常敏感,在缓和期弹性能够基本恢复到贸易战前的水平,不过在复燃期产生难以预料的强烈冲击后,人民币会出现强烈的贬值反应,产生异常变动,维持汇率的稳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现行机制仍需完善。(3)中美贸易战及其产生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关税博弈的事件,对汇率的波动与走势存在显着影响;贸易战中重大事件的产生,一般与人民币的贬值、与波动性提升相挂钩。(4)汇率战无法真正解决贸易摩擦,中美贸易失衡由国际分工而非汇率决定。不过,对于美日之间的贸易战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尤其是外汇领域的前车之鉴,中国仍需吸取经验教训,对于美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的各项举措提高警惕。
周翔[4](2016)在《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1994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轨以来,由于汇率制度不够灵活,使得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顺差局面,而且我国实施的是结售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需要买入巨额的外汇资产,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相应数额的人民币,买外汇成为人民币的主要发行方式。外汇占款逐年大幅上升,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外汇占款共计27.07万亿元人民币,相对于2000年末的1.43万亿元,提升了约20倍。由于中国的外汇占款长期处于上升通道,导致以外汇作抵押被动超发人民币的情形仍将持续,通胀隐患持续存在。近两年,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买外汇发人民币的方式开始制约政府可选择的政策空间,因为经济低迷,需要增加人民币供给来缓解,但是国际收支顺差减少,甚至转成逆差,人民币供给不仅难以增加,甚至还会减少。可见,要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缓解管理层调控的困难,则必须对人民币的发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人民币发行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之既不会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又不会造成经济的深幅调整,更不会束缚管理层调控的手脚。本文的研究从人民币的源头——发行方式开始,首先分析人民币发行方式的概况,包括演变、现状、理论依据,制度支撑等,然后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的货币发行方式,包括美元、台币和港币等,这些国家货币的基本操作,主要理论、配套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将人民币发行方式与其进行比较,为后面的理论分析做好铺垫;随后,逻辑上分析人民币发行方式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并从货币和汇率这两个渠道分别实证研究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走势的影响,从中找出人民币发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当前中国经济金融的环境出发,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币发行方式改革的目标,设计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路径与步骤,选择合适的转轨时机。本文研究人民币发行方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实证分析过程中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方式会造成人民币发行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买外汇发人民币的方式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其次,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情形下,出口成本上升也会带动人民币发行增长;再次,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情形下,货币乘数将无法趋于收敛;最后,在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情况下,行政当局会迫使央行多发人民币。第二,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方式会造成汇率逆动。在我国实行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前提下,国际收支顺差并不一定促使人民币汇率上升,而国际收支逆差也并不能促使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汇率的运行方式同经典论断描述的规律并不一致,人民币汇率会发生逆理而动的现象。第三,人民币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从不同阶段来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在前期会促进通货膨胀率上升,但在后期则会促使通货膨胀率下降。相反,如果人民币贬值,在前期会促进通货膨胀率降低,但在后期会促使通货膨胀加剧。到了后期,国际收支顺差会促使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量同时增加,货币供给增多必然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另外,通货膨胀对外汇占款的累积脉冲响应曲线也证实了这一点,外汇占款的增长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第四,人民币发行方式通过货币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为“外汇占款—货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外汇占款的增加可以通过货币发行渠道促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进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即使央行采取各种货币政策手段也很难消除外汇占款给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我国现行的货币发行职能主要是由外汇占款承担的,这直接将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量捆绑在了一起,这也是造成通货膨胀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五,人民币发行通过汇率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为“外汇占款—货币发行量—人民币名义汇率—通货膨胀”。在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机制下,我国外汇占款上升,兑换外汇的人民币需求量也会增加,并且我国央行实施结售汇制,外汇兑换人民币需求的增加同时会带动人民币供给增加,被需求增长拉高的人民币汇率会被打压回去,因此难以促使人民币汇率及时升值到位。如果人民币升值不到位,在短期会可能会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但长期来看会促使通货膨胀加剧。
唐琳[5](2016)在《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10%的高速增长已经超过了30年。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正逐渐减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约束日益增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低于8%,我国经济正处于从10%的高速增长阶段向7%的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增长阶段转换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键阶段,我国金融体系面临新的调整,市场需要在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中发挥作用,建立一个高效开放的金融制度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转换阶段的关键。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资本账户开放、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一系列改革。根据“三元悖论”理论,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经济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宏观经济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作为有着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其“三元悖论”宏观政策目标组合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冲击的机制及理论是怎样的?我国的汇率制度安排是否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汇改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开放环境下,国内外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对中国进出口以及产出、消费、物价的冲击及响应机制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本论文要系统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开放经济“三元悖论”理论、开放经济下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以及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结构计量经济模型(具体包括: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马尔科夫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参数估计、脉冲分析等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经济转轨的要求,提出货币政策、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经济结构优化的建议。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了中国的“三元悖论”政策组合及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在“三元悖论”的框架下,通过构建MS-VAR模型,研究了我国“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开放”三个政策目标的组合,并研究了政策目标组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三元悖论”的政策目标体系中,汇率稳定仍然是首要目标。汇改后,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有所增强,三元悖论目标对经济增长开始产生显着影响,这说明灵活的汇率机制是有助于各项目标传导的。现阶段资本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的,因而,文章提出金融改革应该有序逐步推进,特别要注意开放资本市场的步骤和速度,在汇率弹性和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后,再实行资本开放更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二、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央行在面对股市、房市波动、国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国内金融体系变迁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以及对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以及汇率稳定目标的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并没有减弱;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本国的经济状况、利率、汇率、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都将影响到国际资本的流动;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三、研究了经济结构、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选择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开放经济DSGE模型及含汇率偏好的Taylor规则,运用贝叶斯估计模型的参数,考察了中国在汇率改革前后的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经济开放度及产出、消费和价格的冲击反应。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结构在汇率改革后更加开放;(2)货币政策在汇改后从稳定汇率为首要目标过渡到稳定产出和物价;(3)灵活的浮动汇率制能吸收部分冲击;(4)汇率传导机制要发挥稳定器的作用离不开中国开放经济环境的支持;(5)放开人民币浮动区间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
印梅[6](2014)在《国别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汇率行为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当时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汇率制度改革以后的贸易收支效应问题也得到了持久、广泛的关注。明晰汇率制度、汇率行为与贸易收支的确切关系,无论是对汇率制度的完善、汇率调节还是对促进贸易收支均衡、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虑了相关文献中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之后,通过理论分析、历史分析以及实证分析从国别视角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转换、汇率行为变化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论对现行汇率制度下的汇率制度完善、汇率调整与贸易收支均衡等问题提出建议。首先本文构建了汇率制度、汇率行为与贸易收支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理论分析说明汇率制度主要通过汇率行为作用于贸易收支。将研究汇率制度与贸易收支的关系转为研究汇率行为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价格是链接汇率行为与贸易收支的重要桥梁;基于汇率弹性推导的判定条件与基于供求价格弹性的判定条件具有共通性,为后续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历史描述与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贸易收支关系的紧密程度、贸易主体对汇率行为的重视程度根据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变化。但从历史实践来看,贸易收支都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沿革、汇率调节中着重考虑的因素。随着国际经济联系不断深化,汇率政策服务对象和汇率影响因素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汇率政策对对外贸易的服务意识,但是市场机制下,汇率因素作为影响进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却愈加受到微观贸易主体的重视。接着,本文论证了汇率行为与进出口贸易价格的关系。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外币价格上涨,进口本币价格下跌;汇率波动率上升进出口价格均上涨,但影响程度微不足道。比较来看,汇率行为对进出口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如生产成本对进出口价格的影响。从国别角度看,人民币汇率行为对进出口价格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本文经分析认为传递程度的差异反映了出口国资源、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进口国资源、产业发展的比较劣势。同时,本文论证了汇率行为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汇率波动增加都将减少贸易收支余额,但汇率行为的影响不及需求因素以及成本因素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供给因素对出口的影响也要超过汇率行为的影响。从双边贸易收支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的调整来看,偏差修正期从3个月至18个月不等。从一个标准差的汇率水平的冲击后贸易收支余额变动的轨迹来看,短期拉升和短期恶化的贸易伙伴数相当。收支余额恶化基本发生在前3个月以内,受到冲击后的一年以内多数双边贸易余额的累积变动显现了增加效应。从进出口贸易额的市场分布来看,我国进出口市场分散度都呈不断递增的趋势,其中进口市场分散程度要高于出口市场分散程度。汇率行为对市场分散度的影响主要在于汇率波动的影响,有效汇率波动提高,进出口市场分散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接着,本文研究了现行汇率制度下的汇率调整与贸易收支均衡的关系。一篮子货币制度下,通过调整基准汇率即可保持本国货币相对于货币篮子的稳定,还能同时实现贸易收支相对均衡。但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加深,人民币汇率的服务对象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化使得实际的汇率与贸易收支均衡目标下的汇率偏离的现象成为必然,但一国贸易收支均衡的重要性决定了贸易收支均衡目标下汇率是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重要参考,可以偏移,但不能远离。最后,本文经分析认为,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基础依然存在。在这种趋势下,基于上文研究结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完善以及我国贸易收支的调节提出四点建议。第一,人民币宜缓步升值,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既要考虑通过汇率调整促进贸易收支均衡,也要考虑升值对出口竞争力的抑制,为出口结构升级赢得时间。第二,进一步给予投资渠道、便利性等服务,促进资本流出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延缓升值步伐。第三,完善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提高信息透明度,扩大波动区间,放松干预。第四,加强各种措施的搭配与协调,多管齐下,调节贸易收支均衡。
刘玉贵[7](2009)在《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测度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开放经济中的重要相对价格,实际汇率对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一国货币的实际汇率应该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之上,持续的和较大程度的汇率失调会破坏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重要的涉外经济变量,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衡与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人民币汇率政策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定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客观地衡量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状况并研究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及其结构变迁的影响,不仅关系着对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汇率政策的正确评价,更可以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围绕汇率失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主题,利用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技术测度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并从数量视角和结构视角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些研究为认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对国内外有关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测度及实际汇率失调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论,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目标;然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最后对论文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阐述和评论了有关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本章首先描述了实际汇率的种类、算法及相互关系,指出内部实际汇率是引导资源在国内不可贸易品部门和贸易品部门进行分配的重要价格信号,外部实际汇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对外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内部实际汇率与外部实际汇率之间的数量关联有助于理解实际汇率在经济生活的作用。然后回顾了主要均衡汇率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这些均衡汇率思想和理论构成了当代对均衡汇率问题的主要认识。然后从均衡汇率的定义、均衡汇率的性质、均衡汇率的实现以及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等角度对主要的均衡汇率理论进行了比较和评论。认为,均衡汇率的核心价值应体现为内部均衡(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无过度失业等)以及外部均衡(对外经济账户可持续)。最后指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框架在研究当前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问题上的相对优越性。第三章测度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本章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并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1994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2季度的季度数据,以人民币实际汇率为被解释变量,以中外相对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开放度、政府支出比率和国外净资产比率等5个经济基本面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和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协整分析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估计,并据此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进一步地,作为稳健性分析,本章还采用HP滤波技术估计人民币长期均衡实际汇率,并进而得到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测度。研究表明,1994年至2008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表现为三次低估和三次高估,不过长期失调幅度均在10%以内,失调程度并不严重。第四章从数量效应的视角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中国经济(整体经济、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增长的影响。一般而言,部门可贸易特性的差异会影响实际汇率作用的方向和强度,因而本章在分析中国经济中各部门的可贸易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贸易品部门增长和不可贸易品部门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有助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贸易品部门特别是狭义贸易品部门的增长;对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增长具有统计上不显着的促进作用,且具有4个季度的滞后。反之,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则不利于经济增长。第五章从结构效应的视角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济结构是认识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本章对经济结构的考察包括贸易品(包括广义贸易品和狭义贸易品)部门比重的变化和不可贸易品部门比重的变化以及贸易品/不可贸易品相对比率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中国经济结构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具体体现为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有利于贸易品部门特别是狭义贸易品部门比重的上升,而不利于不可贸易品部门比重的提高,因而作为自然的结果,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也有助于贸易品/不可贸易品相对比率的提升,而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则具有相反的效应。这一分析对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动力具有重要价值。第六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探讨其政策含义。
马正兵[8](2008)在《汇率制度福利论》文中研究表明汇率制度关乎一个国家内外经济的均衡,对一国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对所有国家或任何时期都是适当的,汇率制度仅是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手段”①。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埃里克钦总结认为,“在亚洲,任何问题最后都归结到汇率制度”②。现实生活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及其制度作为国际经济往来中的“公共品”日益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汇率制度的福利分析作为研究主题。汇率制度内含四方面的内容:确定合理汇率水平的依据;汇率波动范围;维持汇率水平的措施;必要时对汇率的调整措施、手段和途径。根据汇率制度的内容构成,研究汇率制度的福利问题不能停留于对汇率制度所包含的法令、规章层面的考察,而必须深入汇率制度的核心——汇率水平及其波动范围的确定——展开分析。因此,对汇率制度的福利分析内含汇率制度的福利比较、汇率波动及其传递的福利效应和汇率制度变革的福利评估等基本内容。全文将这些内容分解在六章中予以阐释。第一章概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价值,勾勒了文章的主要脉络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归结部分。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应用福利经济学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汇率制度福利论的理论基础。论文提出,在理论基础方面,汇率制度选择的成本收益说、经济绩效决定论、经济冲击决定论都内含一定的汇率制度的福利思想。在方法论基础方面,严格的汇率制度福利分析是建立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跨时均衡分析基础上的,因此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构成汇率制度福利分析的基本研究范式。而应用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范畴、福利标准、福利度量的讨论给汇率制度的福利分析提供了福利经济学基础。在第三章汇率制度的福利比较中,论文按照“一条主线、两个视角”的脉络展开论述。一条主线是经济环境中是否存在名义价格粘性,两个视角分别是基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福利分析视角和基于政府损失最小化的福利分析视角。根据所考虑的经济环境是否存在名义价格粘性,论文将汇率制度的福利比较模型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不考虑任何种类的名义价格粘性的传统开放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汇率制度福利分析;一是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汇率制度福利分析。在汇率制度的福利分析模型中,基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福利比较是汇率制度福利分析的基本视角。在开展福利比较时,既要考虑消费方差对福利的影响,也要分析消费的平均水平(均值)的作用。论文将Michael B. Devereux和Charles Engel(1998)建立的浮动汇率制度下的生产者定价模型(PCP)、市场定价模型(PTM)和固定汇率制度模型(FER)的福利比较作为基准模型。这一模型的基本结论是汇率制度显着取决于定价行为,当价格以消费者所在国家的货币定价时,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内消费方差不受外国货币方差的影响,但是若以生产者所在国家的货币定价,或固定汇率制度,则存在着外部扰动的传递。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汇率制度不仅影响消费和产出的方差也影响其平均水平。当价格以生产者所在国家的货币定价时,从传统框架来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存在相互抵消。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调整,消费方差较小,但汇率波动本身导致一个较低的消费水平。当价格以消费者所在国家的货币确定时,浮动汇率制度总是优于固定汇率制度。在此模型基础上,逐一考虑国际化生产、资本不完全流动、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本要素、资产负债表效应、市场不完全、内生价格弹性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得模型更符合现实,多角度考察了汇率制度的福利问题。第四、五章在对汇率波动的福利含义和汇率传递影响福利效应的机制进行理论梳理基础上,应用路径分析方法就人民币汇率对经济冲击的价格传递路径和福利效应开展模拟分析。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通过响应于经济冲击进而传递给生产者和消费者,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并不微小的福利影响,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对需求冲击的传递效应略大于对供给冲击的传递效应。这一经验结论的政策含义是:确保国内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确保一个温和的物价水平是降低汇率波动通过价格传递机制产生福利损失的重要保证。论文应用GARCH方法测度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探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波动会通过影响居民的消费和货币余额而产生一定的福利成本。同时,我们分析了货币传导中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问题。结论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需求传导中主要存在着利率向汇率的单向传导,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较弱,汇率变动通过利率渠道影响国民福利的效应不明显。最后,第六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开展了基于福利评估的历史批判。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双轨制具有十分微弱的福利收益,而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造成实际汇率长期失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为此,本文通过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人民币升值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人民币升值与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明显,但从部分省区市来看,人民币升值具有内在的经济技术基础。人民币升值通过对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影响进而可能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福利分配效应。人民币升值在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福利含义是,人民币升值推进产业结构的区域平衡,即各地产业发展与其要素禀赋优势相一致,这既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又是区域布局均衡而形成的公平提升,这本身意味着福利的改进;同时,人民币升值改变了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相对价格,价格扭曲的情况会发生改变,内需得到刺激,进口资源体现相对合理价值,这些都将改进资源分配效率,使得出口导向政策时期长期受到抑制的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力得到释放,增进国民的福利水平;最后,人民币渐进升值,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可能出现的过度产业外移和产业空心化,可以避免经济波动造成的福利成本。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汇率制度是国际金融理论和开放经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随着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国内外开始重视汇率制度的福利分析。较其他各视角研究汇率制度,“福利论”直接触及到增进人民福利这一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为此,我们认为,研究汇率制度必须重视从福利视角开展分析。第二,理论框架构建的尝试。本文着力尝试在理论上系统归结汇率制度福利分析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构建汇率制度的三个理论基础,分析了汇率制度福利分析的两个研究视角,勾勒了汇率制度福利分析的一个研究格局。在理论架构上,本文尝试以汇率制度的福利范畴统领汇率制度的福利分析,初步形成了汇率制度的福利比较、汇率波动的福利含义、汇率传递的福利效应、汇率制度变革的福利评估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第三,实证方法创新。在实证研究方面,我们尝试应用路径分析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响应经济冲击的价格传递机制和福利效应开展了模型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其方法应用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另外,我们本着历史批判的原则,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有选择性地开展了福利评估,尽管结论不一定稳健,甚至还可能存在谬误,但体现了敢于探索的精神。因为在我们看来,在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对制度变革的福利评估应获得更多的关注。第四,政策分析的尝试。从人民币升值与产业转移、结构升级和区域产业布局调整角度分析了坚持人民币渐进升值的福利价值。人民币渐进升值通过区域差异化影响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刺激沿海地区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区域布局优化,这有利于在长期中增进国民福利。第五,观点创新。提出从福利视角评估汇率制度与科学发展观具有一致性的观点。福利视角下的汇率制度变革要求我们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开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充分考虑汇率安排对国民福利的影响,要做到国内国外相协调,统筹各方利益,要坚持主动、可控、渐进的原则,确保汇率制度的持续性,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起大落。第六,数值整理创新。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双轨制的福利效应时,数据选取和整理受到挑战。为此,我们使用三次样条插值法从一些季度数据中获得月度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证研究数据样本较小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汇率制度的福利分析是一个较为前沿的课题。目前尚未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实证方面的研究也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因此,本文的理论归结及框架构建仅仅是一种尝试。可能存在诸多不足,也可能欠缺理论的通透性。实证方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福利评估还缺乏严格的计量分析。如何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先进方法如网格搜索法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福利开展定量评估是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
黄先禄[9](2007)在《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 ——兼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二合一”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汇率决定和汇率制度选择两个角度,从汇率、汇率理论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三个层面,梳理和分析了中外汇率理论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并针对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构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二合一”模式的设想,即合理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合意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长效机制。本文认为,“二合一”模式,作为人民币未来改革的取向,不仅符合汇率理论发展的学理逻辑,而且还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逻辑。全文共分六章,其核心内容主要为马克思汇率理论、西方汇率理论和人民币汇率理论三大部分。文章运用的方法是:坚持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而以宏观分析为主;坚持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相结合,而以均衡分析为主;坚持数理分析与哲理分析相结合,而以数理分析为主;坚持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而以逻辑分析为主;坚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而以实证分析为主;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而以动态分析为主。本文认为,马克思是汇率理论的集大成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汇率理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认为汇率在形式上表现为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但在实质上却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或所代表的价值量之间的兑换比率,因而汇率就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汇率变动的“典型过程”就是实际汇率围绕货币价值平价上下波动的过程。马克思不仅强调国内劳动价值对汇率的决定影响,而且还强调国际劳动价值对汇率决定的影响。从汇率的层面看,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已从国内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马克思还敏锐地指出了金本位制下国际信用体系的所有弊端,认为“现实的危机总是在汇兑率发生转变以后”,并认同“汇兑率是货币金属的国际运动的睛雨表”。然而,马克思的汇率理论也具有金本位时代的局限性。实证表明,那些能用于黄金本位的汇率调节理论绝对不能照搬到没有黄金准备的汇率制度上来,而且在考察影响汇率的货币价值属性的同时,还必须考察影响汇率的商品价格属性。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和评述了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在汇率决定理论层面,论文重点介绍和阐释了国际借贷理论、汇兑心理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均衡汇率理论和汇率决定的混沌理论;在汇率制度层面,论文重点介绍和阐释了金本位制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和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层面,论文重点介绍和阐释了汇率两极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经济结构理论、名义驻锚理论、“原罪”理论、“恐惧浮动”理论和“中间汇率制度消失”理论。通过分析与比较,本文认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考察研究,这些汇率理论都具有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就汇率决定理论而言,其发展经历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注重宏观分析为主向以注重微观分析为主转变,从以注重存量因素分析为主向以注重流量分析为主转变,从以注重实体经济为主向以注重虚拟经济为主转变。就汇率制度选择理论而言,其发展也经历了“三个”转变,即从收敛于固定汇率制度向收敛于独立浮动制度转变,从选择最优货币区向选择汇率目标区转变,从追求单一政策目标向追求多重政策目标转变。尽管汇率理论各有特色,但由于各国情况千差万别,任何一个国家“永远都无法知道正确的汇率”,而且也没有任何汇率制度适合于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时期,更没有任何最好的汇率制度。最后,本文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回顾和评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就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而言,当时那种以行政管理来替代经济管理、以政治规律来替代经济规律的经济运行方式,容易造成对现实经济的人为性偏离,从而也就无法依据一般汇率理论来确立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那种非经济性的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就成为政治长期稳定的附庸。因此,与其说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包含着许多不合理的成份,还不如说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就市场经济体制时期而言,特别是近2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所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即在人民币汇率计值方面存在着错配现象,在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方面存在着错调现象,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方面存在着错位现象。鉴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两个层面探讨了构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长效机制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二合一”模式。在人民币汇率决定方面,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汇率的实质就是两国货币所具有(在金属货币条件下)或代表的(在纸币条件下)内在价值之比的理论,并参照货币价值的计量方法,构建了合理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理论模型。在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方面,本文沿着克鲁格曼关于汇率目标区情况下“蒙代尔三角”“钟摆效应”的思路,放大了“蒙代尔三角”的功能,构建了“弹性三角”模型。所谓“弹性三角”模型,就是在克鲁格曼“钟摆效应”的基础上全面整合“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汇率稳定性”三大目标功能,以促进汇率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和谐发展。“弹性三角”模型能够有效地克服“两极汇率制度论”和“中间汇率制度论”的理论缺陷,既拥有浮动汇率的灵活性,又拥有固定汇率的稳定性;既强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又强调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既可隔离资本流动的抵抗性冲击,又可形成配套政策的组合效应。本文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二合一”模式的总体框架下,既要立足于发展,即形成合理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平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而不要受制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又要立足于科学,即遵循人民币均衡汇率平价形成机制演化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有效而及时地转换制度,以利于合意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路径选择,而不要受制于其他利益集团或政治意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币汇率平价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地推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国际化进程。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是:⑴从价值角度和价格角度,条分细缕地分析了马克思汇率理论与西方汇率理论的发展脉络,并进行了相对的归类和客观的评价;⑵根据价值理论,并参考价格理论,构建了合理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决定模型,并进行了理论上的逻辑推导;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反思了“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命题,并提出构建“弹性三角”模型的设想,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上,提倡偏重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⑷在分析人民币价值基础时,虽然重提人民币含金量问题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但为了解决新的特里芬难题,黄金储备及其资源型的物资战略储备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⑸在政策操作层面,中长期的汇率政策不仅要实行多重目标管理,而且还应该由参考篮子货币转换到钉住篮子货币,同时要增加关键货币的权重,发挥篮子货币所具有的“减缩器”和“稳定器”的功能作用,大力提升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李怀定[10](2007)在《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是一个倍受争论但又不可回避的课题。之所以说“倍受争论”,是因为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围绕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和测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在许多方面仍尚未达成共识。之所以说“不可回避”,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的上升,人民币汇率政策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定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金融学是一门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一国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的学科(姜波克,1999a),而内外均衡目标的同时实现主要是集中在汇率变量上,因此有必要从内外部均衡角度出发研究汇率。鉴于此,本文采用了内外均衡的分析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和测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由此引出的汇率变动与汇率失调如何影响最优汇率区间的选择等问题进行循序渐进地探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新界定了均衡汇率的概念,我们将均衡汇率定义为:在国内非贸易品市场达到均衡,经常账户余额达到可维持性水平下的内部实际汇率水平。在该定义中,我们关注的经常账户余额并不要求在总量上每期都要为零,而是要求在满足跨期净现值为零的情况下每期只要达到经常账户的可维持性余额即可。本文共分六个章节部分进行阐述的: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接着对国内外有关均衡汇率与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然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描述;最后对与汇率有关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对本文主题——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的前提必要性进行探讨,具体说,是基于人民币汇率对实际汇率平稳性与购买力平价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实际汇率的平稳性与购买力平价假说在中国均得不到实证支持。为此,我们首先简要分析了实际汇率平稳性与购买力平价假说检验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实际汇率定义与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实际汇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不同类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走势;接着对购买力平价假说的基本内容及其检验方法与检验形式作一简单概括;最后利用两种不同的人民币外部实际汇率对实际汇率平稳性与购买力平价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第三章对西方现有典型的均衡汇率理论模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比较与评价。其中西方现有典型的均衡汇率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宏观经济框架之下的均衡汇率理论模型(IMF模型)、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基于中期模型基础的均衡汇率理论模型(ITMEER模型)、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模型以及由Edwards、Elbadawi及Montiel各自发展的作为典型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我们通过对上述西方现有典型的均衡汇率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与评述之后,认为相对于其它模型,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模型与Montiel模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第四章提出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此,我们首先结合由Elbadawi和Soto提出的最新发展中国家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框架和由Williamson和Mahar提出的外部均衡思想,建立适合人民币的均衡汇率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与均衡汇率相对应的内部均衡是要求非贸易品市场结清,与均衡汇率相对应的外部均衡是要求经常账户余额达到可维持水平;然后我们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我们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我国1978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定量分析。第五章通过实际产出、物价、就业和实际工资四个宏观经济变量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本章研究的另一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人民币汇率一旦发生失调时,政府应该如何进行调整才不致让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冲击。为此,我们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的相关文献作一简要回顾;然后通过引入理性预期与不确定因素建立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AD-AS模型,给出上述四个宏观经济变量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中国总体数据及其组成部分(分类或行业)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面板实证研究。此外,本章最后还结合第四章的研究结果对人民币汇率失调的一次性调整给上述四个宏观经济变量带来的影响冲击也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第六章作为本文的最后一章,主要是结合汇率变动与汇率失调概念,利用政策制定者与公众之间的博弈对最优汇率区间选择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为此,我们首先给出政策制定者与公众的博弈模型设定;然后在此模型设定基础上,利用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对博弈模型求一般均衡解;最后我们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政策制定者的最优汇率区间选择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并给出博弈模型结论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二、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可能性及其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可能性及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最优货币区理论 |
2.1.2 货币替代理论 |
2.1.3 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货币锚的概念及特性 |
2.2.2 货币锚效应测度的实证方法 |
2.2.3 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 |
2.2.4 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 |
2.2.5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现实背景 |
3.1 货币锚的演进历程 |
3.1.1 金本位时期:黄金锚 |
3.1.2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黄金-美元锚 |
3.1.3 牙买加体系时期: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锚 |
3.2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内部基础 |
3.2.1 经济实力的显着增强 |
3.2.2 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深化 |
3.2.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
3.2.4 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序推进 |
3.3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外部机遇 |
3.3.1 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
3.3.2 全球经济格局面临多元化调整 |
3.3.3 “一带一路”引领国际合作新格局 |
3.4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制约因素 |
3.4.1 资本账户的不完全开放 |
3.4.2 金融体系的不完善 |
3.4.3 美元强大的计价货币惯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效应测度 |
4.1 基础分析框架 |
4.1.1 模型的设定 |
4.1.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模型的扩展与改进 |
4.2.1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辅助回归 |
4.2.2 样本区间的划分:基于Bai-Perron方法的多重结构突变检验 |
4.2.3 回归方法的选择:似不相关模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平稳性检验及结果说明 |
4.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 |
5.1 “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人民币锚效应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
5.1.1 政府合作渠道 |
5.1.2 贸易渠道 |
5.1.3 投资渠道 |
5.1.4 金融渠道 |
5.2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设定 |
5.2.1 变量及数据来源 |
5.2.2 模型设定及回归方法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基础回归结果 |
5.3.2 稳健性检验 |
5.3.3 进一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
6.1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基础 |
6.1.1 贸易和投资的合作现状 |
6.1.2 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潜力 |
6.2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进展 |
6.2.1 货币合作的初步成果 |
6.2.2 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 |
6.2.3 资本市场合作的有益尝试 |
6.2.4 开发性金融合作的突破进展 |
6.3 基于OCA指数的区域货币合作潜力分析:以东盟为例 |
6.3.1 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背景 |
6.3.2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区域货币合作推动欧元国际化的经验借鉴 |
6.4.1 欧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
6.4.2 欧元国际化模式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继续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的货币锚地位 |
7.1.1 在政府合作层面为人民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7.1.2 在贸易和投资层面培育人民币的真实需求 |
7.1.3 在金融层面促进人民币的良性循环 |
7.2 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区域货币合作 |
7.2.1 东盟区域:开展深层次货币合作 |
7.2.2 其他区域:夯实经济合作基础 |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必要性与协调收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主要创新及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研究 |
2.1.1 货币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 |
2.1.2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 |
2.1.3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收益 |
2.2 关于跨境金融溢出效应的研究 |
2.2.1 跨境金融溢出的渠道 |
2.2.2 跨境金融溢出规模的实证研究 |
2.2.3 全球金融周期视角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研究 |
2.3.1 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 |
2.3.2 国际溢出效应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
2.4 关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收益的研究 |
2.4.1 基于理论模型模拟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收益 |
2.4.2 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收益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宏观审慎政策的当地溢出效应 |
3.1 引言 |
3.2 当地溢出效应的理论机制分析 |
3.2.1 当地溢出效应的多部门局部均衡模型 |
3.2.2 当地溢出效应的动态分析 |
3.3 当地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及检验模型设定 |
3.3.1 当地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 |
3.3.2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
3.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3.4 宏观审慎政策当地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 |
3.4.1 当地溢出效应的基准检验结果 |
3.4.2 当地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3.4.3 当地溢出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3.5 当地溢出效应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 |
4.1 引言 |
4.2 国际溢出效应的理论机制分析 |
4.2.1 国际溢出效应的动态分析 |
4.2.2 国际溢出效应的特征分析 |
4.3 国际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及检验模型设定 |
4.3.1 国际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 |
4.3.2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
4.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4.4 宏观审慎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 |
4.4.1 国际溢出效应的基准检验结果 |
4.4.2 国际溢出效应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
4.4.3 国际溢出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4.5 国际溢出效应与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 |
4.5.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
4.5.2 基准检验结果 |
4.5.3 异质性分析 |
4.5.4 稳健性检验 |
4.6 国际溢出效应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风险跨境传染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 |
5.1 引言 |
5.2 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测度 |
5.2.1 测度方法及数据 |
5.2.2 静态测度结果 |
5.2.3 动态测度结果 |
5.3 宏观审慎政策与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实证检验 |
5.3.1 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影响 |
5.3.2 检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5.3.3 基准检验结果 |
5.3.4 异质性分析 |
5.3.5 稳健性检验 |
5.4 中国与国外进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影响 |
5.4.1 检验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
5.4.2 实证检验结果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更换宏观审慎政策数据库的检验结果 |
5.5.1 宏观审慎政策与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实证检验 |
5.5.2 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六章 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收益分析 |
6.1 引言 |
6.2 宏观审慎政策跨境溢出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收益 |
6.2.1 溢出国-接受国政策溢出的两国协调模型 |
6.2.2 国外宏观审慎政策对中国信贷波动的影响 |
6.2.3 两国的最优宏观审慎政策 |
6.2.4 两国的政策协调&非协调机制 |
6.2.5 两国政策协调收益的数值模拟 |
6.2.6 宏观审慎政策上限对协调收益的影响 |
6.2.7 跨境溢出程度对协调收益的影响 |
6.2.8 稳健性分析 |
6.2.9 两国政策协调的收益总结 |
6.3 金融风险跨境传染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收益 |
6.3.1 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两国协调模型 |
6.3.2 两国政策协调&非协调的收益 |
6.3.3 两国政策协调收益的理论分析 |
6.3.4 两国对称的协调收益数值模拟 |
6.3.5 两国金融风险非对称的协调收益数值模拟 |
6.3.6 两国政策协调的收益总结 |
6.4 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方案 |
6.4.1 协调时机 |
6.4.2 协调对象 |
6.4.3 协调方式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 |
7.1.2 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收益 |
7.1.3 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的方案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美贸易博弈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汇率相关理论与模型概述 |
2.1 汇率理论与发展 |
2.1.1 主要的国际汇率理论 |
2.1.2 汇率制度的分类 |
2.1.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
2.2 实证模型理论与方法 |
2.2.1 GARCH及其衍生模型 |
2.2.2 时间序列事件研究法 |
第三章“811 汇改”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分析 |
3.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 阶段的划分 |
3.3 模型选择 |
3.4 各阶段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分析 |
3.4.1 汇改前汇率波动特征 |
3.4.2 汇改后整个阶段汇率波动特征 |
3.4.3 汇改后到中美贸易战前汇率波动特征 |
3.4.4 中美贸易战起步期汇率波动特征 |
3.4.5 中美贸易战激化期汇率波动特征 |
3.4.6 中美贸易战缓和期汇率波动特征 |
3.4.7 中美贸易战复燃期汇率波动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贸易战重大事件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实证研究 |
4.1 重大事件归类 |
4.2 汇率波动的时间序列事件分析 |
4.2.1 从关税博弈的角度分析对汇率的影响 |
4.2.2 从会谈磋商的角度分析对汇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贸易战背景下从汇率视角看日本带给中国的经验 |
5.1 日美贸易战及汇率的变动 |
5.2 日美贸易战与中美贸易战的异同 |
5.3 从日美贸易战汇率波动得到的启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启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相关理论 |
1.2.2 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相关概述 |
2.1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历史 |
2.1.1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历史演变 |
2.1.2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历史剖析 |
2.2 人民币发行的理论依据 |
2.3 现阶段人民币发行的概况 |
2.3.1 人民币发行的基本原则 |
2.3.2 人民币的发行机构 |
2.3.3 人民币发行的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货币发行方式的比较 |
3.1 美国货币的发行方式 |
3.1.1 美国货币发行的现状 |
3.1.2 美国和中国货币发行方式的比较 |
3.2 台币发行方式 |
3.2.1 台币发行的现状 |
3.3 港币的发行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供给渠道研究 |
4.1 现有货币发行方式导致人民币发行过多 |
4.1.1 购买外汇是发行人民币的主要渠道 |
4.1.2 外汇占款和人民币发行的现状 |
4.1.3 人民币发行过多的机理分析 |
4.2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 |
4.2.1 人民币发行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 |
4.2.2 买外汇发人民币会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 |
4.3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渠道计量分析 |
4.3.1 相关文献回顾 |
4.3.2 数据收集与SVAR模型构建 |
4.3.3 SVAR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汇率渠道研究 |
5.1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历史演变进程 |
5.1.1 高度管制的汇率政策 |
5.1.2 双轨汇率下的汇率政策 |
5.1.3 汇率并轨后的汇率政策 |
5.1.4 汇率改革后的汇率政策 |
5.2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
5.2.1 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走势(1949-1979) |
5.2.2 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走势(1980-1993) |
5.2.3 经济调整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趋势(1994-2004) |
5.2.4 汇制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趋势(2005—2014) |
5.3 人民币发行方式通过汇率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 |
5.3.1 买国债发行货币方式影响汇率的机理 |
5.3.2 买外汇发行货币方式影响汇率的机理 |
5.3.3 人民币汇率影响通货膨胀的机制 |
5.4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汇率渠道计量分析 |
5.4.1 模型构建 |
5.4.2 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目标和步骤 |
6.1 主要结论 |
6.2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目标与基本条件 |
6.2.1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向购买国债 |
6.2.2 扩大内需,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6.2.3 培育供求相当的外汇市场 |
6.2.4 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公共财政 |
6.2.5 完善法律规定,明确产权制度 |
6.3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步骤 |
6.3.1 调整货币政策目标 |
6.3.2 实现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的均衡 |
6.3.3 理顺规范央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
6.3.4 消除市场分割,培育真正基准利率 |
6.3.5 解除存贷款比例,规范准备金制度 |
6.4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增速换挡期的宏观经济环境 |
1.1.2 我国金融体系变迁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资本流动和汇率政策理论综述 |
2.1 “三元悖论”理论渊源 |
2.1.1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冲突——米德冲突 |
2.1.2 浮动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斯旺模型 |
2.1.3 蒙代尔有效市场分配法则 |
2.1.4 蒙代尔-弗莱明(Mundell-Fleming)模型 |
2.1.5 多恩布什汇率超调模型 |
2.1.6 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三元悖论” |
2.2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综述 |
2.2.1 经常项目影响因素理论 |
2.2.2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理论 |
2.2.3 汇率制度、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 |
2.3 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理论综述 |
2.3.1 OR模型 |
2.3.2 OR模型的扩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综述 |
3.1 联立方程模型 |
3.1.1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
3.1.2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
3.2 MSVAR模型 |
3.2.1 VAR模型及其扩展 |
3.2.2 MSVAR模型的基本形式及估计 |
3.3 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模型 |
3.3.1 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微观主体 |
3.3.2 模型线性化 |
3.3.3 模型求解 |
3.3.4 数据预处理 |
3.3.5 参数估计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元悖论”约束及对经济影响——基于MSVAR模型的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 中国“三元悖论”指标体系的变迁 |
4.2.1 中国汇率自由化的衍变 |
4.2.2 中国资本开放的进程 |
4.2.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 |
4.3 中国“三元悖论”政策指标体系 |
4.4 中国“三元悖论”指标计量模型构建 |
4.5 实证分析和结果 |
4.5.1 中国“三元悖论”指标的组合策略 |
4.5.2 “三元悖论”与经济增长 |
4.5.3 分区制脉冲响应分析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修正BGT模型的分析 |
5.1 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
5.1.1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研究框架 |
5.1.2 国际资本控制、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 |
5.2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及货币政策现状 |
5.2.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现状 |
5.2.2 中国的利率、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改革 |
5.2.3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反映 |
5.3 修正的BGT实证模型 |
5.4 数据来源和变量构造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资本流动方程的估计结果 |
5.5.2 货币政策反应方程的估计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经济下经济结构、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选择-基于DSGE模型的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6.2 开放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
6.2.1 总需求函数 |
6.2.2 总供给函数 |
6.2.3 开放经济四部门宏观经济均衡 |
6.3 小国开放经济模型 |
6.3.1 家庭 |
6.3.2 物价指数、消费、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关系 |
6.3.3 厂商 |
6.3.4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
6.3.5 劳动市场均衡(NKPC曲线) |
6.3.6 货币政策当局 |
6.4 基本参数的校准及贝叶斯估计数据描述 |
6.5 参数的贝叶斯估计结果 |
6.5.1 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 |
6.5.2 中国货币政策特征 |
6.6 动态分析 |
6.6.1 外国技术冲击 |
6.6.2 本国技术冲击的效果 |
6.6.3 外国利率冲击的效果 |
6.6.4 本国利率冲击的效果 |
6.6.5 贸易条件冲击的效果 |
6.7 本章结论及建议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货币政策的选择——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培育市场基准利率 |
7.2.2 汇率制度的选择——保持汇率相对稳定,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7.2.3 资本开放政策的选择——资本部分管制,有序资本开放 |
7.2.4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6)国别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汇率行为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几个相关概念解析 |
1.2.1 什么是汇率制度 |
1.2.2 汇率制度分类 |
1.2.3 汇率制度要素、汇率制度转换与汇率行为 |
1.3 相关文献综述及评述 |
1.3.1 汇率制度与贸易收支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2 汇率行为与贸易收支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汇率制度、汇率行为与贸易收支的分析框架 |
2.1 汇率制度与贸易收支的理论联系 |
2.1.1 汇率制度要素与贸易收支的理论联系 |
2.1.2 汇率制度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 |
2.2 汇率升贬值与贸易余额变动的判定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沿革、汇率调整与贸易收支的历史关系 |
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汇率制度与贸易收支 |
3.1.1 1949 年-1952 年单一浮动时期 |
3.1.2 1953 年-1972 年单一固定时期 |
3.1.3 1973 年-1980 年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单一浮动时期 |
3.2 经济转轨时期的汇率制度与贸易收支 |
3.2.1 1981 年-1984 年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时期 |
3.2.2 1985 年-1993 年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 |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汇率制度与贸易收支 |
3.3.1 1994 年-2005 年钉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时期 |
3.3.2 2005 年至今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时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别视角下的汇率行为与进出口价格传递 |
4.1 国别视角下汇率与进出口价格的变动 |
4.1.1 人民币汇率指标测算及走势 |
4.1.2 我国进出口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
4.2 国别视角下汇率对进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估计 |
4.2.1 模型设定 |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3 出口价格模型的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2.4 进口价格模型的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2.5 传递系数国别异质性的原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别视角下汇率行为的贸易收支效应 |
5.1 我国贸易收支变动的国别特征 |
5.1.1 国别进出口贸易额的走势分析 |
5.1.2 进出口贸易额市场分散度的变动趋势 |
5.2 国别视角下汇率行为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
5.2.1 理论框架 |
5.2.2 模型与数据 |
5.2.3 实证检验 |
5.2.4 主要结论 |
5.3 国别视角下汇率行为与贸易余额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
5.3.1 分析方法、模型与数据 |
5.3.2 实证检验 |
5.3.3 主要结论 |
5.4 汇率行为与进出口市场分散度的关系检验 |
5.4.1 检验方法与数据 |
5.4.2 检验过程与结果 |
5.4.3 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汇率调节与贸易收支均衡 |
6.1 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介绍 |
6.1.1 货币篮子的定义方法 |
6.1.2 钉住一篮子货币与汇率变动 |
6.2 贸易收支均衡与人民币篮子货币权重 |
6.2.1 人民币一篮子货币种类 |
6.2.2 贸易收支均衡目标下的权重计算方法 |
6.3 贸易收支均衡与人民币汇率调节 |
6.4 参考一篮子货币与钉住一篮子货币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测度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测度的文献回顾 |
二、实际汇率失调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回顾 |
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评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主要结论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六节 重要的基本概念 |
一、双边名义汇率与名义有效汇率 |
二、内部实际汇率和外部实际汇率 |
三、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 第二章 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概念解析与理论述评 |
第一节 实际汇率类型、算法及相互关系 |
一、内部实际汇率 |
二、外部实际汇率 |
三、内部实际汇率与外部实际汇率之间的数量关系 |
第二节 主要均衡汇率理论回顾 |
一、传统均衡汇率思想 |
二、现代均衡汇率理论 |
第三节 对均衡汇率理论的评论 |
一、关于均衡汇率的定义 |
二、关于均衡汇率的性质 |
三、关于均衡汇率的实现 |
四、各种理论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测度 |
第一节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章的定位 |
第二节 方程、样本和数据 |
一、方程设定和变量选择依据 |
二、样本、方法和数据 |
第三节 计量分析及对结果的解释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基于Johansen协整方法的分析 |
三、基于EG/ARDL协整方法的分析 |
四、基于HP滤波技术的分析 |
五、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数量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汇率失调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
一、实际汇率低估的经济增长效应 |
二、实际汇率高估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二节 中国经济中的商品可贸易性问题 |
一、商品可贸易性的概念分析 |
二、对中国经济中商品可贸易性的基本判断 |
第三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实际GDP增长的影响 |
一、两变量相关性分析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人均实际GDP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 |
三、实证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
第四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贸易品部门增长的影响 |
一、两变量相关性分析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贸易品部门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 |
三、实证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
第五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不可贸易品部门增长的影响 |
一、两变量相关性分析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不可贸易品部门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 |
三、实证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结构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贸易品占比的影响 |
一、两变量相关性分析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贸易品占比影响的回归分析 |
三、实证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
第三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不可贸易品占比的影响 |
一、两变量相关性分析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不可贸易品部门占比影响的回归分析 |
三、实证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
第四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贸易品/不可贸易品相对比率的影响 |
一、两变量相关性分析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贸易品/不可贸易品相对比率影响的回归分析 |
三、实证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
一、全文的主要结论 |
二、本文主要结论的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后记 |
(8)汇率制度福利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价值 |
1.1.1 汇率制度福利论的研究起因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思路、结构与方法 |
1.2.1 总体思路 |
1.2.2 主要结构与内容 |
1.2.3 方法说明 |
2. 汇率制度福利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汇率制度福利论的理论起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
2.1.1 汇率制度及其分类 |
2.1.2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福利思想 |
2.2 汇率制度福利论的研究方法——跨时均衡分析及其扩展 |
2.2.1 跨时均衡分析的发展脉络与评述 |
2.2.2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分析范式:基准模型及其扩展 |
2.3 汇率制度福利论的福利标准:应用福利经济学 |
2.3.1 福利范畴 |
2.3.2 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标准的论争 |
2.3.3 汇率制度分析中的福利度量 |
3. 汇率制度的福利比较 |
3.1 汇率制度的福利特征 |
3.1.1 汇率制度的国际福利分配效应 |
3.1.2 汇率制度福利比较的世代交叠模型 |
3.1.3 货币联盟、风险分配与福利效应 |
3.2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视角下汇率制度的福利比较 |
3.2.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3.2.2 基于定价行为的汇率制度福利比较 |
3.2.3 加入国际化生产因素 |
3.2.4 考虑资本不完全流动因素 |
3.2.5 考虑资本积累 |
3.2.6 资产负债表效应下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福利比较 |
3.2.7 市场不完全与汇率制度的福利问题 |
3.2.8 内生价格弹性与汇率制度的福利比较 |
3.3 政府损失最小化视角下汇率制度的福利比较 |
3.3.1 西非经济共同体的汇率制度选择 |
3.3.2 模型分析 |
3.3.3 基于模拟结果的分析与评论 |
4. 汇率波动的福利含义 |
4.1 传统开放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下汇率波动的福利成本研究 |
4.1.1 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不确定的福利含义 |
4.1.2 可调整钉住汇率制度下实际汇率不稳定的福利意义 |
4.2 跨时均衡框架下汇率波动的福利成本分析 |
4.2.1 汇率波动的福利分析模型的特征 |
4.2.2 汇率波动具有福利成本 |
4.2.3 汇率波动并非总是负福利效应 |
4.2.4 定价行为、汇率波动与福利的国际分配效应 |
4.2.5 汇率风险的福利含义 |
4.2.6 汇率波动影响福利的渠道分析:以美元贬值为例 |
4.3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福利效应 |
4.3.1 主要变量与数据处理 |
4.3.2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状况测度 |
4.3.3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法的实证探讨 |
5. 汇率传递的福利效应 |
5.1 汇率传递的理论分析 |
5.1.1 汇率传递的基本概念 |
5.1.2 汇率传递效应的机制 |
5.1.3 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影响因素 |
5.2 汇率传递的福利效应:经验研究 |
5.2.1 汇率传递与欧元的福利效应 |
5.2.2 汇率不完全传递的福利效应:贸易渠道与资产渠道 |
5.3 人民币汇率对经济冲击的价格传递及福利效应 |
5.3.1 引论与文献 |
5.3.2 变量与数据 |
5.3.3 实证与分析 |
5.3.4 结论与讨论 |
5.4 我国货币传导中的利率—汇率联动效应 |
5.4.1 货币传导的利率—汇率联动机制:文献梳理 |
5.4.2 需求视角的利率—汇率联动机制 |
5.4.3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4.4 实证检验与经济解释 |
5.4.5 结论与启示 |
6.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的福利评估 |
6.1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 |
6.1.1 人民币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 |
6.1.2 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 |
6.1.3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6.1.4 参考篮子货币调节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
6.2 人民币双重汇率制度的福利效应 |
6.2.1 模型 |
6.2.2 实证分析 |
6.3 人民币钉住美元的福利成本 |
6.3.1 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成本收益分析 |
6.3.2 均衡汇率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 |
6.3.3 人民币汇率失调的福利损失 |
6.4 人民币渐进升值的福利探讨 |
6.4.1 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福利分析 |
6.4.2 人民币升值的微观福利分析 |
6.4.3 人民币升值的福利效果:对升值路径的讨论 |
6.4.4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制度变革:福利视角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 ——兼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二合一”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意义、方法、结构、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形成 |
第二节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三节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发展 |
第四节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启示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国家汇率理论与实践 |
第六节 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汇率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
第三章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铸币平价理论及数理分析 |
第二节 国际借贷理论及数理分析 |
第三节 汇兑心理理论及数理分析 |
第四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及数理分析 |
第五节 利率平价理论及数理分析 |
第六节 资产组合理论及数理分析 |
第七节 均衡汇率理论及数理分析 |
第八节 汇率决定的混沌理论及数理分析 |
第四章 西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西方汇率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节 西方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 |
第三节 西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四节 西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评价 |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的诞生及价值基础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的计量 |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
第四节 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数理分析 |
第六章 构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二合一”模式 |
第一节 构建合理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模型 |
第二节 选择合意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二合一”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均衡汇率与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现状 |
一、均衡汇率研究现状 |
二、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二、本文的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四节 有关汇率的几个核心概念 |
一、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
二、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 |
第二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平稳性与购买力平价假说检验 |
第一节 实际汇率平稳性与购买力平价假说检验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实际汇率定义、类型与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 |
一、实际汇率定义与类型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 |
第三节 购买力平价假说及其检验方法与检验形式 |
一、购买力平价假说的基本内容 |
二、购买力平价假说的检验方法与检验形式 |
第四节 实证检验 |
一、数据说明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平稳性检验 |
三、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假说检验 |
四、对实证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说明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均衡汇率理论模型研究 |
第一节 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模型与 IMF模型 |
一、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模型 |
二、IMF模型 |
第二节 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与ITMEER模型 |
一、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 |
二、ITMEER模型 |
第三节 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模型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 |
一、Edwards模型 |
二、Elbadawi模型 |
三、Montiel模型 |
第五节 西方均衡汇率理论模型比较与评价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模型构建 |
一、模型思想与相关假定 |
二、模型主要框架 |
第二节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外生供给因素 |
二、政策性需求因素 |
三、外部环境因素 |
四、其它因素 |
第三节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实证研究 |
一、变量处理与实证模型设定 |
二、实证研究结果 |
三、主要结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本章数学附录 |
一、家庭行为的推导过程 |
二、企业行为的推导过程 |
三、经常账户余额的推导过程 |
四、均衡价格与均衡汇率的推导过程 |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 |
第一节 相关文献回顾 |
第二节 理论模型设定 |
一、总需求方程 |
二、总供给方程 |
三、市场均衡 |
四、模型结论 |
第三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一、实证模型设定、数据说明与实证方法 |
二、实证研究结果 |
三、实证研究结果的经济含义及其进一步说明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六章 汇率变动、汇率失调与最优汇率区间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政策制定者与公众的博弈模型设定 |
一、模型思想与相关假定 |
二、政策制定者的目标函数与博弈次序 |
第二节 博弈模型的一般均衡解 |
一、政策制定者对名义汇率变化率的最优选择 |
二、公众对名义汇率变化率的预期 |
三、政策制定者对最优汇率区间的选择 |
第三节 政策制定者的最优汇率区间选择:比较静态分析 |
一、政策制定者的最优汇率区间选择的一般均衡特征 |
二、政策制定者的声誉和重调成本对最优汇率区间宽度的影响 |
三、汇率失调冲击的特殊概率密度函数形式:例证分析 |
四、博弈模型的拓展 |
五、博弈模型结论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本章数学附录 |
一、政策制定者目标函数(6.1.2)的数学推导过程 |
二、方程(6.2.1)的数学证明 |
三、命题1的数学证明 |
四、命题2的数学证明 |
五、命题3的数学证明 |
六、命题4的数学证明 |
七、命题5的数学证明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可能性及其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D]. 蔡琬琳. 吉林大学, 2021(02)
- [2]中国参与宏观审慎政策国际协调:必要性与协调收益研究[D]. 刘晓宇. 山东大学, 2021(11)
- [3]中美贸易博弈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研究[D]. 钱锟.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4]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 周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5]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D]. 唐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国别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汇率行为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D]. 印梅. 苏州大学, 2014(09)
- [7]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测度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刘玉贵. 复旦大学, 2009(12)
- [8]汇率制度福利论[D]. 马正兵.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9]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 ——兼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二合一”模式[D]. 黄先禄.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10]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李怀定. 复旦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