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突状细胞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孙琳[1](2021)在《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导,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共同介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T1DM发病率明显增加,而患者进行性的胰岛功能下降导致其需要终身应用胰岛素治疗,鉴于其逐年增长的发病率和随之出现的多系统并发症,T1DM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目前,T1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细胞相关的研究一直是1型糖尿病的研究热点,而近年来除了CD4+T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8+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淋巴细胞活化信号分子家族(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ed molecular family,SLAMF)被报道在多种免疫异常疾病中表达异常,并显着影响包括CD8+T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分化及功能。然而对T1DM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的表达情况未被报道,且对于T1DM中SLAMF分子如何通过影响CD8+T细胞功能仍不明确。为探讨这一问题,本课题通过对T1DM患者及非肥胖的糖尿病小鼠模型(non-obese diabetic,NOD)免疫细胞分化情况及SLAMF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mRNA测序及相关的体外细胞实验,以期探讨T1DM免疫系统异常分化及SLAMF分子表达对T1DM免疫微环境下CD8+T细胞功能和命运的影响。研究方法:(1)对T1DM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等免疫细胞比例进行分析,并检测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的表达情况;(2)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1DM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分析SLAMF4分子与细胞活化状态和细胞因子分泌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3)对自发性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NOD小鼠进行体重、随机血糖监测及小鼠尾静脉采血,对小鼠胰腺组织留取病理,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细胞形态、炎细胞浸润情况;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外周血、胰腺引流淋巴结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4)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得到纯化的T1DM患者的SLAMF4+CD8+T细胞和SLAMF4-CD8+T细胞,并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及临床意义;(5)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脐带血细胞中CD8+T细胞,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下进行培养,检测作用不同时间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6)采用磁珠分选联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正常健康人SLAMF4阳性CD8 T细胞和SLAMF4阴性CD 8 T细胞分别进行分选,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刺激下进行体外扩增,用CFSE标记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于Day6检测两种细胞的凋亡情况。研究结果:(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比例与HCs比较存在异常,表现为CD4+T细胞和B细胞比例增多,Treg细胞的比例降低,总NK细胞及其CD56dim亚群的NK细胞比例减低,CD56bright亚群的NK细胞比例升高。与HCs相比,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SLAMF4阳性的总T细胞百分比降低,且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明显降低;SLAMF3分子表达在B淋巴细胞比例有所降低,SLAMF5在NK细胞表面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且与SLAMF4阴性CD8+T细胞相比,SLAMF4阳性CD8+T细胞具备更强的分泌促炎因子IFN-γ和TNF-a的能力;在与T1DM相关的一般临床指标的分析中,发现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1DM病程呈负相关。(3)与同周龄的Balb/c小鼠相比,NOD小鼠CD4+T细胞及CD4+CD25+的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mRNA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型糖尿病中SLAMF4作用后的CD8+T细胞表现出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改变,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通路,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也有多个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说明SLAFM4在1型糖尿病中调控CD8+T细胞的活性与命运。(5)通过体外培养人脐带血CD8+T淋巴细胞发现,一定程度的抗原刺激可促进SLAMF4在脐带血na?ve CD8+T细胞表面上调表达,随着免疫活化的时间延长,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调。(6)通过SLAMF4阳性CD8+T细胞和SLAMF4阴性CD8+T细胞经CFSE标记后体外培养,发现SLAMF4阴性CD8+T细胞对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TCR刺激更敏感、更易扩增,增殖能力强,而SLAMF4阳性CD8+T细胞更容易凋亡。研究结论:(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分化比例与HCs相比存在异常,且外周血T细胞及B细胞表面多种SLAM分子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结合课题组前期结果,这在T1DM及T2DM之间存在一定共性和不同之处。(2)与HCs相比,T1DM患者SLAMF4阳性CD8 T细胞百分比显着下降,且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有关。在T1DM患者中,SLAMF4+CD8+T细胞百分比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1型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3)在动物模型中我们发现NOD小鼠也存在外周血T细胞异常分化状态。且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百分比逐渐下降,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患者CD8+T细胞功能调控及凋亡显着相关,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增殖能力较差且更容易凋亡,故体内持续抗原刺激会导致表达SLAMF4的CD8+T细胞的百分比降低,使其发挥类似调定点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首次分析了T1DM疾病模型中的SLAMF分子家族的表达谱,为SLAMF分子与T1DM免疫细胞的调控提供了实验证据,证实了在1型糖尿病免疫微环境中SLAMF4表达对CD8+T细胞的功能影响和命运的调控及SLAMF4阳性CD8+T细胞比例变化的具体机制,提示SLAMF4分子可能为T1DM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或免疫干预提供新靶点。
高雪[2](2021)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通过促进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扩增增强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验背景与目的: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使用广普性的免疫抑制剂,患病后高致残率、强烈的副作用以及终身服药等问题,为患者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机体免疫平衡被破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被抑制,导致识别自身抗原的效应T细胞被活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采用体外扩增Treg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提高Treg水平的治疗策略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热点。然而,体外扩增Treg存在培养周期长、增殖效率低、细胞稳定性和功能降低等局限性。因此,在体内条件下诱导Treg,尤其是抗原特异性Treg的有效增值就成为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s)通过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分子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的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同时表面低表达的共刺激分子不能有效地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导致Th1/Th2细胞失衡,抑制Th17细胞,促进Treg细胞增殖。已有研究证明1α,25-hydroxyvitamin D3(VD3)可以在体外诱导耐受性DCs。然而VD3是一种脂溶性药物,难以在体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阻碍了其在体内条件下通过产生耐受性DCs诱导Treg增殖的作用。此外,将耐受性DCs与自身抗原结合有助于抗原特异性Treg的扩增,但体内相关研究比较少。因此,为实现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在体内的有效增殖,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需要在体内条件下将VD3和抗原共同递送到DCs中并达到有效剂量。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能够提高药物溶解度、延长药物在体内半衰期、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及降低毒副作用等,有望实现体内诱导抗原特异性Treg增殖的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VD3和抗原共同递送到DCs中的药物递送系统,在体内条件下实现诱导树突状细胞向耐受性表型分化,同时递送抗原,达到扩增抗原特异性Treg的目的,利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疾病模型对抗原特异性Treg的治疗作用进行验证。方法:本研究首先使用双乳化法制备同时携载VD3和MOG抗原肽的PEG-PLGA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通过粒度仪表征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粒径和表面电势。在体外,将Blank NP、NP/VD3、NP/VD3/MOG与小鼠骨髓细胞树突状细胞共培养,在经过15μg/mL OVA刺激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的MHC-Ⅱ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向C57BL/6小鼠腹股沟皮内注射NP/DID,24小时后处死小鼠,分离腹股沟淋巴结,利用荧光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成像检测淋巴结内DID的分布情况。通过向B10.A5R-gfp-Foxp3小鼠腹股沟皮内注射PBS、NP/VD3、NP/MOG或NP/VD3/MOG,24小时后处死小鼠,分离引流淋巴结中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MOG特异性的Treg细胞的水平。通过向C57BL/6小鼠腹股沟皮内注射PBS、free VD3、free MOG、NP/VD3、NP/VD3/MOG,24小时后处死小鼠,分离获得小鼠引流淋巴结种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Treg细胞比例和水平的变化。通过向C57BL/6小鼠腹股沟皮内注射PBS、free VD3、free MOG、Blank/NP、NP/VD3、NP/MOG或NP/VD3/MOG,24小时后对各组小鼠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观察小鼠EAE发病情况。在PBS组发病高峰期时,取各组小鼠的脊髓,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状况。结果:1.双乳化法制备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成功获得NP/VD3/MOG,粒径为343 nm,表面电势为-27.3 m V。2.NP/VD3和NP/VD3/MOG可以在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向耐受性表型分化。3.皮内注射的NP/DID能够富集到引流淋巴结中,主要分布在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内。4.NP/VD3和NP/VD3/MOG显着提高小鼠引流淋巴结内Treg细胞的比例。5.NP/VD3/MOG能够显着延长EAE模型小鼠的发病时间,减轻发病程度,促进发病后的恢复。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同时包载VD3和抗原肽(MOG)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此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在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向耐受性表型方向分化,皮下注射后靶向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递送药物,诱导耐受性DCs,促进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的扩增,提高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显着抑制了小鼠EAE模型的发病,增强了疾病的缓解。
任赛赛[3](2021)在《嗜酸乳杆菌通过诱导调节性γδT细胞缓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文中认为背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较为多见且以自身免疫介导所引起的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也是在青壮年群体中较常见的一类非创伤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所造成的身体伤残影响终身。多发性硬化病因不明,可能与环境和遗传有关。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及相关诊断技术的提高,目前MS的诊断率逐年提高。由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对其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治疗方法。自身反应性的、髓磷脂特异性的CD4+T细胞的活化被认为是导致MS发生的关键。相关研究已经证实CD4+T细胞亚群Th1和Th17细胞在MS发生发展中充当着促进炎症的作用,Th2和Treg则能够抑制炎症,起到保护中枢神经的作用。除此之外,中枢神经中的髓性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也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因此,诱导保护性免疫偏移和调节性细胞是MS的一个重要治疗策略。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的重视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肠道-大脑反应轴的信号交流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已知肠道益生菌产生的保护性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起到调节肠道内外淋巴组织和器官免疫平衡的作用,其能进一步诱导未分化的CD4+T细胞由Th1/Th17向Th2/Treg发生分化偏移,进而达到抗炎的目的。γδT细胞是细菌作用的首要靶标,肠道菌能刺激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产生IL-1和IL-23等细胞因子,通过鸟苷酸交换因子1(VAV1)等信号通路活化γδ17T细胞。我们先前的研究初步表明,EAE抵抗性小鼠肠道乳酸杆菌的重要菌株——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ipiscis,L.acidipiscis)能够减轻EAE小鼠的严重程度。L.acidipiscis属于一种好氧的革兰氏阳性嗜酸乳杆菌,是近些年才被发现和分离出来的。此外,有研究发现L.acidipiscis也存在于健康人的肺部,其与肺部γδT细胞的功能有关。目前已知γδT细胞产生的效应因子之一是IL-17,这种细胞称为γδ17T细胞。在EAE动物模型中,已经证实γδ17T细胞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不仅可以通过增加Th17细胞产生而加重病情,也可以通过促进炎性Th凋亡和增强Treg的功能而缓解病情。γδ17T细胞这种正反作用可能与γδT细胞的异质性有关,如:Vγ1+γδ17T细胞表达CCR5,进而可以增强Treg的功能,并能通过Fas-Fas L信号诱导αβTh细胞的凋亡;而Vγ4+γδ17T细胞表达CCR6,则能促进病理性的Th17细胞产生。L.acidipiscis与MS的临床关联性及其在M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还未有报道,因此我们在该方面已经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的科学依据。具体而言,我们前期的实验结果表明了CD44KO小鼠(KO)与CD44野生型小鼠(WT)相比对EAE诱导具有更高的抵抗性。我们前期的结果表明,小鼠CD44基因缺失后出现的EAE抵抗性可能是由小鼠肠道微生物种群和相关短链脂肪酸的改变所引起的,但是与其发病相关的具体菌株及作用靶细胞尚未明确。目的使用肠道益生菌治疗MS是一个新思路,但是目前的相关临床试验结果仍不理想。同时,肠道益生菌治疗MS的效果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尚需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1)为发现与MS发生发展高度相关的特异性菌株;(2)阐明L.acidipiscis诱导的调节性γδT细胞对EAE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研究L.acidipiscis诱导的调节性γδT细胞在EAE中对CD4+T细胞的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首先,我们通过对C57BL/6(EAE易感性小鼠)和CD44KO小鼠(EAE抵抗性小鼠)皮下注射含有MOG35-55肽段的CFA,于当天及48小时后对实验小鼠腹腔注射PTX溶液以建立EAE动物疾病模型。在用MOG35-55肽段成功免疫实验小鼠后的第15天,此时小鼠处于发病高峰期。收集小鼠肠道内容物,对CD44KO小鼠和C57BL/6小鼠的肠道菌群分别进行16s r DNA V4测序分析,对比并分析两种小鼠发病后肠道中的菌群差异并挑选出优势菌株,以便后续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完成上述实验后,我们从EAE抵抗性小鼠肠道内中分离出特征性菌株L.acidipiscis。在对C57BL/6小鼠进行MOG35-55肽段免疫的前7天,我们通过对C57BL/6小鼠灌喂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液以达到清除小鼠肠道菌群的目的,接着通过给予小鼠灌喂L.acidipiscis菌悬液以达到复植的效果。如上面所述,在用MOG35-55肽段免疫小鼠后的第15天,收集小鼠肠道内容物并制成悬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灌喂L.acidipiscis菌悬液后小鼠肠道内容物中SCFA的含量。运用相同的方法和材料对小鼠肠道菌群进行清除与复植环节,给予C57BL/6小鼠灌喂CD44KO小鼠粪便悬液或L.acidipiscis菌悬液,在用MOG35-55肽段对小鼠免疫后,每天观察小鼠并对小鼠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评分。同时,运用同样的手段,将L.acidipiscis复植到γδТ细胞缺乏(TCRδ-/-)小鼠肠道内,在用MOG35-55肽段对小鼠免疫后,每天观察小鼠并对小鼠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评分。在用MOG35-55肽段免疫小鼠后的第15天,收集灌喂L.acidipiscis的C57BL/6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并制成单T细胞,然后对其进行细胞内染色,以对其中的CD4+T进行分群。同时,运用ELISA对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检测。此外,我们将γδT及CD4+T细胞与L.acidipiscis共培养后,然后进行细胞流式检测,观察细胞亚群的分化情况。结果(1)L.acidipiscis在EAE抵抗性小鼠肠道中显着增高;(2)L.acidipiscis诱导了小鼠肠道中SCFA的产生;(3)L.acidipiscis能够诱导EAE易感性小鼠对EAE产生抵抗;(4)L.acidipiscis可以诱导CD4+T细胞向Treg分化,并且抑制病理性Th1和Th17细胞的产生;(5)EAE抵抗性小鼠肠道内的γδT细胞数量显着增高;(6)L.acidipiscis能够诱导Vγ1+γδT细胞产生,并且抑制Vγ4+γδT细胞产生。结论我们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EAE-CD44KO小鼠较EAE-WT小鼠在细菌种类及数量层面表现出显着差异性,证实了小鼠肠道L.acidipiscis的数量与EAE的进展呈负相关,L.acidipiscis对γδT细胞和EAE发病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也阐明L.acidipiscis是通过诱导调节性γδT细胞的产生以及相应调节性CD4+T细胞来达到抑制MS发生、发展的目的。通过肠道益生菌诱导保护性的调节性γδT细胞产生是MS治疗的又一新策略,而L.acidipiscis的应用为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为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方法。
杜志荣[4](2021)在《小麦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预后及肠道菌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物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food-dependent 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FDEIA)是一种少见,但可危及生命的食物过敏,它是指进食特定食物变应原数小时内运动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小麦、坚果、海鲜等多种食物均可导致FDEIA,其中小麦是导致FDEIA最常见的致敏原,该类型又称作小麦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wheat-dependent 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WDEIA)。当进食小麦联合某些辅因子(如运动、酒精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时,WDEIA患者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无辅因子存在时,患者可耐受小麦。WDEIA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关于WDEIA的长期预后研究较少。本课题第一部分对165例WDEIA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旨在明确WDEIA患者的长期控制现状。本研究发现,121例应答的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92个月,分别有19.0%、32.2%和11.6%的患者选择完全禁食小麦、运动前禁食小麦和减少小麦摄入量联合运动回避,9.2%(6/76)的患者再发严重过敏反应。14.9%、12.4%和9.9%的患者选择间歇性禁食小麦、减少小麦摄入量和不改变饮食习惯,有40%(18/45)的患者在确诊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可见,不同饮食习惯选择的临床结局不同。除完全禁食小麦以外,减少小麦摄入联合避免运动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能能提高患者对小麦的耐受性,但需警惕无意运动带来的过敏风险。WDEIA的病因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食物过敏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WDEIA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知之甚少。为研究WDEIA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其与WDEIA的相关性,本课题第二部分从25例WDEIA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中采集粪便样本。同时收集环境暴露因子,检测血清总IgE、小麦特异性IgE、面筋和ω-5醇溶蛋白水平。粪便样品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WDEIA患者肠道菌群中Blautia(P<0.05),Erysipela tocl os tridium(P<0.01),Akkermansia(P<0.05)及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P<0.05)显着增多,乳杆菌科(P=0.001)及小杆菌属(P<0.05)显着减少。微生物多样性在WDEI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ω-5醇溶蛋白特异性IgE水平与颤螺旋菌属相对丰度呈正相关(r=0.48,P<0.05),与明串珠菌属呈负相关(r=-0.49,P<0.05)。总IgE水平与双歧杆菌显着负相关(P<0.05)。WDEIA患者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健康对照组不同。本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WDEIA的发病存在潜在的关联。此发现可能为预防和治疗WDEIA提供新的方法。基于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研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WDEIA患者微生态的结构变化,但这种方法无法实现对肠道微生态的全面认识。与16S rRNA相比,宏基因组测序可以更好的辨别菌种和菌株,对菌群多样性的评估更准确。同时,该技术可以分辨更低的分类学水平并进行潜在的功能注释,能够为WDEIA的发生发展提供更深层面的证据,有助于我们对WDEIA发病机制更加深入的认识。因此,本课题第三部分希望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将采集到的21例WDEIA患者,17例其他食物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患者(AN组)和15例健康对照者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同时收集环境暴露因子,检测血清总IgE、小麦特异性IgE、面筋和ω-5醇溶蛋白、类胰蛋白酶水平。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WDEIA患者肠道菌群中肉食杆菌属,热袍菌,马赛拟杆菌,Eubacteriumrectale,Parabacteroidesdistasonis 相对含量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Bacteroidescoprocola 及 Bacteroidesstercoris 相对含量较低。WDEIA 组肠道微生物组成不同于AN组与健康对照组,提示WDEIA患者具有独特的肠道菌群组成。肠道菌群多样性在WDEIA患者AN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差异。肠道菌群与临床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硫还原菌目和硫还原菌科作为在WDEIA组富集的肠道菌群,均与ω5醇溶蛋白sIgE呈正相关。Roseburiainulinivorans 和 Roseburiasp.CAG:18 分别与 ω5 醇溶蛋白 sIgE和面筋sIgE呈正相关,但其在两组的富集情况无显着差异。虽然WDEIA组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真菌组成有所不同,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未发现差异真菌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肠道微生物中的细菌在WDEIA发病中起主要作用。KEGG数据库比对分析发现,WDEIA组、AN组与健康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的功能基因富集存在差异。脂多糖生物合成在健康对照组中富集,从而推测脂多糖生物合成可能在WDEIA中起保护作用。本课题第二部分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肠道菌群与WDEIA发病的相关性,探讨了肠道菌群在WDEI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WDEIA的诊治及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WDEIA典型的临床表现可累及多个系统,具有潜在的致死性。但部分WDEIA患者进食小麦后运动仅出现瘙痒、荨麻疹,而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称为小麦依赖-运动诱发荨麻疹(wheat-dependent exercise-induced urticaria,WDEIU)。WDEIU患者相对罕见,国内缺乏关于WDEIU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报道,本课题第四部分研究对9例WDEIU患者及18例WDEIA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WDEIU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探讨WDEIU与WDEIA之间的联系,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针对WDEIU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发现,9例WDEIU患者均以荨麻疹起病,平均发病年龄为23.4±11.8岁。从起病到明确诊断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18例WDEIA患者严重过敏反应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2.9±12.2岁,72.2%的患者(13/18)既往有荨麻疹病史,从荨麻疹起病到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中位时间为7(1.5-47)年。WDEIU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WDEIA组(P=0.001),其血清面筋特异性IgE 水平显着低于 WDEIA 组(0.55 kUA/L vs 1.34 kUA/L,P=0.014),WDEIU 组患者的ω-5醇溶蛋白特异性IgE水平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kUA/L vs 9.09 kUA/L,P=0.069)。该研究发现,WDEIU是一种少见病,可能为WDEIA的早期表现,临床难以识别。诊断依靠病史、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和/或皮肤点刺试验。提高临床医生对WDEIU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干预,从而预防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王爽[5](2021)在《过表达AIRE的BMDC对NOD鼠T-bet+ CXCR3+ Treg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AIRE)是一种转录调节因子,AIRE的缺失和突变会引发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1型,其临床表现包括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多器官自身免疫病。AIRE主要表达在胸腺髓质上皮细胞(thymic medullary epithelial cells,mTECs)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上。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作为一类具有抑制功能的细胞,在维持免疫耐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研究发现除维持免疫系统稳态外,Treg细胞也定居于某些正常组织,称为组织定居Treg细胞。研究表明,AIRE敲除小鼠胸腺中Treg比例显着低于野生型小鼠。并且人类AIRE基因突变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中也发现Treg细胞受损,提示Treg细胞缺陷可能与AIRE缺失有关。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将AIRE敲除鼠和野生鼠的BMDC分别和初始CD4+T细胞共培养,发现AIRE敲除鼠组的Treg细胞数量明显少于野生组;将转导AIRE的BMDC通过尾静脉注射至1型糖尿病模型NOD鼠中,小鼠脾脏中CD4+Treg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提示AIRE可能影响CD4+Treg细胞的产生,但AIRE具体影响何种类型Treg细胞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年研究发现在胰腺中富集的CXCR3+Treg细胞与NOD鼠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T-bet+CXCR3+Treg细胞的缺失导致NOD鼠糖尿病患病概率大大增加,胰腺炎症状明显加重。IL-35具有调控T-bet+CXCR3+Treg细胞产生的作用。因此我们设想,AIRE是否可通过调控DC上的分子(如IL-35)表达进而影响T-bet+CXCR3+Treg细胞分化从而抑制1型糖尿病。基于上述设想,本文将AIRE转导的BMDC尾静脉注射至NOD鼠体内,观察其对NOD鼠的治疗或预防作用,进而探讨AIRE是否通过调控IL-35的表达从而影响T-bet+CXCR3+Treg细胞的分化:一.观察过表达AIRE的BMDC对NOD鼠T-bet+CXCR3+Treg细胞的影响为了了解过表达AIRE的BMDC对NOD鼠T-bet+CXCR3+Treg细胞的影响,我们通过转染表达AIRE的慢病毒载体至BMDC,建立过表达AIRE的BMDC,将其经尾静脉注射至NOD鼠体内,结果发现表达AIRE的BMDC对NOD鼠有明显的治疗/预防作用,且预防组/治疗组胰腺、脾脏、胰腺引流淋巴结中T-bet+CXCR3+Treg细胞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提示过表达AIRE的BMDC可能影响NOD鼠T-bet+CXCR3+Treg细胞产生。二.研究过表达AIRE的BMDC对T-bet+CXCR3+Treg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了明确过表达AIRE的BMDC对T-bet+CXCR3+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将过表达AIRE的BMDC与初始CD4+T细胞进行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bet+CXCR3+Treg细胞变化,结果显示转染AIRE组的T-bet+CXCR3+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说明过表达AIRE的BMDC可能影响T-bet+CXCR3+Treg细胞分化。进一步研究过表达AIRE的BMDC是否通过IL-35影响T-bet+CXCR3+Treg细胞分化,结果显示过表达AIRE的BMDCs中IL-35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进而在体外将转导AIRE的BMDC经IL-35抗体阻断后,与初始CD4+T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阻断IL-35表达之后,T-bet+CXCR3+Treg细胞数量低于未阻断组。最后,将转导AIRE的BMDC中的IL-35基因沉默,再移植至NOD鼠体内,结果显示在NOD鼠体内,IL-35沉默组的T-bet+CXCR3+Treg细胞数量小于AIRE组,说明AIRE可通过调控IL-35的表达进而影响T-bet+CXCR3+Treg细胞分化,进而可能影响NOD鼠糖尿病的发展。本研究表明,AIRE可通过调控IL-35的表达进而影响T-bet+CXCR3+Treg细胞分化,从而可能在NOD鼠糖尿病发生中发挥抑制作用。这为全面了解外周AIRE的功能及意义提供实验依据,并AIRE治疗(预防)自身免疫病提供可能的思路。
贾佳[6](2021)在《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进行芪葵颗粒诱导的imDC干预初始T细胞的1型糖尿病(T1DM)相关NOD小鼠的体内实验,阐明芪葵颗粒通过诱导生成imDC(1)促使T细胞向Treg分化,上调抑炎因子IL-10分泌,减轻炎症反应,恢复Th17/Treg平衡;(2)导致T细胞克隆无能,无法分泌IL-2,从而建立免疫耐受,是其发挥预防和减轻T1DM的作用途径和有效机制。芪葵颗粒调节免疫作用机制的阐明,为芪葵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予以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于T1DM预防科学支持。2.通过临床研究,观察T1DM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探讨T1DM患者各中医证型与血糖控制水平及并发症的相关性。3.根据临床研究,分析T1DM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1实验研究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其抗原提呈功能增强,破坏T细胞分化导致破免疫耐受失衡,引起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炎症,是T1DM致病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基于NOD小鼠T1DM的发病过程,采用芪葵颗粒干预NOD小鼠胰岛炎及T1DM模型,观察芪葵颗粒对T细胞免疫耐受的影响。检测芪葵颗粒对NOD小鼠和NOD小鼠T1DM血糖、发病的影响、调控DC细胞成熟、调节Th17/Treg的能力及调节IL-10、IL-17的能力。探讨芪葵颗粒通过形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促进Th17/Treg恢复平衡及导致T细胞克隆无能,诱导免疫耐受,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2临床研究2.1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理化指标、急慢性并发症等,并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对所收集的T1DM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T1DM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理化指标、并发症的相关性,总结T1DM中医证型分布的临床意义和证型发展的规律。2.2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及门诊随访的健康人群,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T1DM病例检测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十二项、免疫五项,以分析T1DM的免疫异常情况,以利于更好的研究T1DM的免疫发病机制。结果1实验研究1.1芪葵颗粒给药可干扰NOD小鼠糖尿病发病,降低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胰岛C-肽功能有关。1.2芪葵颗粒能够减轻T1DM小鼠症状,保护胰岛C-肽功能。1.3芪葵颗粒能够抑制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DC细胞成熟,减少成熟DC细胞数量,提高DC细胞抗原提取的能力、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降低IL-2和IL-12的表达水平。1.4芪葵颗粒能够增加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Treg/Th17比率,升高Foxp3表达水平。1.5芪葵颗粒能够减轻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炎症,降低IL-17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2 临床研究2.1 T1DM患者主证中气阴两虚证患者最多(88.76%),阴虚火旺证者次之(11.33%),阴阳两虚证所占比例最低(1.18%),兼证分布血瘀证最多,痰湿证其次。T1DM主证、兼证与T1DM年龄、BMI、病程、FBG、PBG、HbA1c及急性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并发症方面,阴虚火旺证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比较其余各组中医证型的DPN、DR、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T1DM患者的IL-10、IFN-y、IL-8、IL-12P70、TNF-α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群(P<0.05);T1DM患者较正常人群相比,免疫功能降低(P<0.05)。结论1.动物实验证实芪葵颗粒能够抑制DC成熟,释放抑炎细胞因子IL-10,上调表达Foxp3,促进Treg细胞生成,负性调控Th17细胞的生成和分化,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并致T细胞克隆无能,从而诱导免疫耐受。这条路径可能是芪葵颗粒防治T1DM的作用机制。2.临床观察发现T1DM中医辨证分型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相关,与其他理化指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不大。3.临床研究提示T1DM患者存在免疫异常,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免疫力减低。
郭云柯[7](2020)在《滋阴疏肝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淋巴细胞的影响及雷公藤甲素对NOD小鼠唾液腺损伤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出现焦虑症、抑郁症或合并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者非常多,这与患者因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均有密切关系。祖国医学中,郁责之于肝,郁证的发生与肝密切相关。故我们认为pSS以肝阴(血)不足、肝失疏泄为主要病机,提出以滋阴疏肝为治疗大法,运用一贯煎加减方治疗pSS阴虚肝郁证患者。本研究:1.在从肝论治,滋阴疏肝理论指导下运用一贯煎加减方治疗pSS阴虚肝郁证患者,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从多角度系统探讨从肝论治,滋阴疏肝治疗pSS的理论和临床依据。2.通过JAK/STAT和NF-K B信号通路,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甲素对NOD小鼠唾液腺损伤的疗效,探讨雷公藤甲素治疗pSS的机制。研究方法1.一贯煎加减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肝郁证患者疗效及B淋巴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本研究选择60例江苏省中医院已经确诊的pSS阴虚肝郁证患者,1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取pSS阴虚肝郁证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5-10ml,检测B细胞活化、分化表面标记、Tfh细胞比率、B细胞增殖能力、B细胞凋亡水平及IFN-γ、IL-4、IL-6、IL-10和IL-27水平。再将pSS阴虚肝郁证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服用一贯煎加减方及羟氯喹,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测定治疗后B细胞活化、分化表面标记、Tfh细胞比率、B细胞增殖能力、B细胞凋亡水平以及血清IFN-γ、IL-4、IL-6、IL-10 和 IL-27 水平。2.一贯煎加减方对NOD小鼠B淋巴细胞的影响选择NOD小鼠60只及正常ICR小鼠10只,NOD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高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低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ICR小鼠为正常组。观察小鼠每天饮水量,每周测定小鼠唾液流量,8周后处死小鼠,计算脾指数、颌下腺指数,测定每组小鼠外周血B细胞活化、分化表面标记、Tfh细胞比率、B细胞增殖能力、B细胞凋亡水平以及血清IgG、IFN-γ、IL-4、IL-6、IL-10、BAFF和IL-27水平。3.雷公藤甲素(TP)通过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NOD小鼠唾液腺损伤的研究选择雌性NOD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即对照组(安慰剂)小剂量TP组、中剂量TP组、大剂量TP组。每隔2周检测小鼠唾液分泌量。90天后处死小鼠,取唾液腺和脾脏称重,计算唾液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检测TNF-α、IL-2和IL-6;取唾液腺,评价组织病理学;分析小鼠唾液腺淋巴细胞分布;进行脾脏T细胞和B细胞增殖试验;提取唾液腺组织蛋白,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一贯煎加减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肝郁证患者疗效及B淋巴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1.1对ESR、CRP、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球蛋白、IgG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IgA、IgM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血沉、球蛋白、IgG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C反应蛋白、IgA、IgM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沉、C反应蛋白、球蛋白、IgG、IgA、IgM均无显着差异(P>0.05)。1.2对泪流量、唾液流率的影响:治疗12周后,治疗组双眼泪流量、唾液流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双眼泪流量、唾液流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双眼泪流量、唾液流率有显着差异(P<0.05)。1.3对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影响:治疗12周后,治疗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有显着差异(P<0.05)。1.4对外周血B细胞活化的影响:治疗前,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活化率均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活化率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活化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对外周血B细胞分化的影响:治疗前,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分化(分化为记忆B细胞)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分化率均显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分化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对外周血Tfh细胞比率的影响:治疗前,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对照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fh细胞比率(Q2象限)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fh细胞比率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fh细胞比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对外周血B细胞增殖的影响:治疗前,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增殖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增殖率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增殖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对外周血B细胞凋亡的影响:治疗前,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凋亡率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凋亡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治疗前,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IL-4、IL-6、IL-10、IL-27、IFN-γ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IL-4、IL-6、IL-10、IL-27、IFN-γ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一贯煎加减方对NOD小鼠B淋巴细胞的影响2.1对NOD小鼠饮水量、唾液流量、脾脏指数、颌下腺指数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NOD小鼠饮水量增加,唾液流量减少,脾脏指数、颌下腺指数基本相同。2.2对外周血B细胞活化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B细胞活化率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外周血B细胞活化率均有降低,其中低浓度复方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浓度复方药组、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3对外周血B细胞分化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B细胞分化(分化为记忆B细胞)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外周血B细胞分化率均有所提升,其中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高浓度复方药组、羟氯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对外周血Tfh细胞比率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Tfh细胞比率(Q2象限)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外周血Tfh细胞比率均有所降低,其中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浓度复方药组、羟氯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5对外周血B细胞增殖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B细胞增殖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外周血B细胞增殖率均有所降低,其中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6对外周血B细胞凋亡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B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外周血B细胞凋亡率均有所下降,其中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7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AFF、IFN-γ、IgG、IL-4、IL-6、IL-10、IL-27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低浓度复方药组、中浓度复方药组、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低浓度复方药组 BAFF、IFN-γ、IgG、IL-4、IL-6、IL-10、IL-27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中浓度复方药组IL-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BAFF、IFN-γ、IgG、IL-6、IL-10、IL-27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高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BAFF、IFN-γ、IgG、IL-4、IL-6、IL-10、IL-27 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3·雷公藤甲素(TP)通过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NOD小鼠唾液腺损伤的研究3.1 TP对NOD小鼠唾液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唾液流量的保护作用:TP组NOD小鼠唾液腺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组,脾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NOD小鼠唾液流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第6~12周唾液流速明显低于TP组。随着TP浓度的增加,唾液流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3.2 TP抑制NOD小鼠自身免疫损伤:TP治疗组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无淋巴结形成。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别为2.4±0.18、1.8±0.17和1.5±0.19。与对照组相比,TP治疗组NOD小鼠血清中IgG、IgM、IL-2、IL-6和TNF-α抗体水平显着降低。CD4+、CD8+和B220+/CD45+细胞显着减少。与0.05%二甲基亚砜相比,TP处理的NOD小鼠脾脏中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显着降低。3.3 TP抑制NOD小鼠唾液腺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P通过抑制JAK1/2和STAT的磷酸化显着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通过抑制p65和Iκ Bα的磷酸化显着抑制NF-κB信号通路。3.4 TP通过抑制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降低IFN-γ诱导的唾液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10ng/ml、20ng/ml和40ng/ml的TP处理72h后,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TP显着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TP对JAK1/2、STAT3、IκBα、NF-κB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但p-JAK1/2、p-STAT3、p-IκBα 和 p-NF-κB被显着抑制(p<0.001)。结论1.一贯煎加减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肝郁证患者疗效及B淋巴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1.1与健康人相比,pSS患者B细胞活化、增殖、凋亡明显增加,记忆B细胞减少,Tfh细胞比率明显增高,经过治疗后B细胞活化数量减少,增殖水平下降,凋亡减少,记忆B细胞增多,浆细胞减少,血Tfh细胞比率降低。1.2pSS患者血清中IL-4、IL-6、IL-10、IL-27、IFN-γ细胞因子水平增加,经治疗后IL-4、IL-6、IL-10、IL-27、IFN-γ细胞因子水平降低。1.3一贯煎加减方能降低pSS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球蛋白、IgG指数,对B淋巴细胞有调节作用,与羟氯喹相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改善患者干燥症状及情绪方面显示出了较好疗效。为一贯煎加减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肝郁证患者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2.一贯煎加减方对NOD小鼠B淋巴细胞的影响2.1与空白组相比,NOD小鼠饮水量增加,唾液流量减少,脾脏指数、颌下腺指数基本相同。2.2 NOD小鼠外周血B细胞活化率、外周血Tfh细胞比率、外周血B细胞增殖率、外周血B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外周血B细胞分化(分化为记忆B细胞)率显着降低,BAFF、IFN-γ、IgG、IL-4、IL-6、IL-10、IL-27 水平明显升高。2.3低、中、高不同浓度复方药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外周血B细胞活化率、外周血Tfh细胞比率、外周血B细胞增殖率、外周血B细胞凋亡率均有所降低,外周血B细胞分化率均有所提升,BAFF、IFN-γ、IgG、IL-4、IL-6、IL-10、IL-27水平亦有所下降。其中高浓度复方组、雷公藤组、羟氯喹组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3.雷公藤甲素(TP)通过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NOD小鼠唾液腺损伤的研究3.1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照组NOD小鼠的唾液流量逐渐降低,唾液腺内出现更严重的淋巴细胞浸润性病变。小鼠血清中IgG和IgM浓度逐渐升高,炎症因子表达增加。3.2与对照组相比,TP治疗组明显改善了唾液腺流速,减少了淋巴细胞浸润,IgG和IgM浓度及炎性因子的表达。TP抑制了T、B淋巴细胞增殖,改善NOD小鼠干燥症状,且没有明显的组织损伤。3.3 TP通过抑制JAK/STAT途径和NF-κB途径,减轻NOD小鼠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马占川[8](2020)在《MDSC分泌的Arg-1对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橡黄素治疗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在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多种免疫细胞和肠道菌群相互影响共同导致肠炎进展。其中,由于Th17细胞在肠炎中的关键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们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通过分泌 Ⅰ 型精氨酸酶(arginase-1,Arg-1)促进Th17细胞的分化,从而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进展。但是在炎症性肠炎中,MDSC与Th17细胞的关系仍不明确,阻碍了肠炎治疗的研究。此外,橡黄素在肠炎治疗中的表现出一定功效,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髓系细胞Arg-1敲除(ArgmyeKO)小鼠构建肠炎模型,研究MDSC对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究橡黄素在肠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炎症性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3.5%葡聚糖硫酸钠喂养ArgmyeKO小鼠或野生型小鼠8~12天得到肠炎小鼠。从喂养之日起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对粪便硬度,粪便潜血水平进行评分,直至小鼠死亡,测量结直肠长度。以时间为横坐标评分为纵坐标绘制肠炎小鼠疾病得分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存活率为纵坐标绘制肠炎小鼠生存曲线,对比两组肠炎小鼠结直肠长度,借此评估肠炎状态下Arg-1对小鼠的影响。(2)流式分选纯化肠炎小鼠脾脏MDSC,与带有CFSE标记的CD3、CD28刺激的小鼠T细胞共培养3天,流式检测评估Arg-1敲除对MDSC功能的影响。(3)在肠炎发病前后收集小鼠外周血,脾脏细胞以及派氏集合淋巴结细胞检测MDSC、Th17细胞、Treg细胞以及γδT细胞的比例。取肠炎小鼠结直肠做HE染色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状态和肠粘膜屏障受损情况。(4)流式检测肠炎小鼠MDSC Arg-1的分泌,检测Th17细胞IL-17A、IL-17F以及IL-22的分泌;荧光定量PCR检测肠炎小鼠结直肠组织中ACTI、IL-22、IL-23、OCLN、COX-2 的表达。(5)流式分选纯化野生型小鼠脾脏MDSC,转输给ArgmyeKO小鼠,记录小鼠体重,粪便硬度,便血程度,结直肠长度。流式检测转输MDSC后肠炎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IL-17A、IL-17F的表达水平。(6)在第0,3,5,7天给肠炎小鼠腹腔注射橡黄素,橡黄素用量按0.5 μM/g体重计算。记录小鼠体重,粪便硬度,便血程度,结直肠长度。流式检测肠炎小鼠外周血,脾脏以及肠道固有层中MDSC 比例以及Arg-1和pSTAT3的水平,分选脾脏MDSC荧光定量PCR检测ESRI、ESR2的水平,检测小鼠脾脏和外周血派氏集合淋巴结和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和γδT细胞IL-17A、IL-17F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结直肠组织中ACT1、IL-22、IL-23、OCLN、COX-2 的表达。研究结果:(1)肠炎期间Argmye KO小鼠体重下降明显,便血严重,肠组织中大量免疫细胞浸润,死亡率高于WT组小鼠。(2)肠炎期间ArgmyeKO小鼠结直肠组织IL-17A表达水平低于WT组小鼠;IL-17F表达水平高于WT组小鼠。ArgmyeKO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中Th17细胞IL-17A的分泌量低于WT组小鼠,而IL-17F表达量则高于WT组小鼠。(3)肠炎期间ArgmyeKO小鼠肠组织和外周血中MDSC L比例低于WT组小鼠;其中M-MDSC 比例显着低于WT组,G-MDSC 比例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脾脏MDSC 比例在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此外,ArgmyeKO小鼠MDSC三个抑制分子Arg-1,iNOS,IDO表达水平低于WT组小鼠。ArgmyeKO小鼠结直肠中ACT1和COX-2表达量高于WT组小鼠;IL-22,IL-23,OCLN表达量在ArgmyeKO小鼠结直肠中更低。(4)转输WT来源的MDSC后,ArgmyeKCO小鼠便血减轻,体重流失程度减轻,结直肠比对照组小鼠更长。流式结果显示转输MDSC后,ArgmyeKO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分泌更多的IL-17A;而IL-17F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5)给予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疾病评分降低,体重降低程度减轻,结直肠长度比对照组小鼠更长。流式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肠组织中MDSC 比例明显升高。MDSC表面雌激素受体表达量上升,胞内pSTAT3水平提高,MDSC分泌更多Arg-1。(6)给予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结直肠组织IL-17A、IL-17F表达量升高。流式结果显示派氏集合淋巴结,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和γδ T细胞分泌更多IL-17A;而IL-17F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小鼠。治疗组小鼠结直肠中ACT1,IL-22,IL-23和OCLN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小鼠;COX-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本研究发现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激活MDSC中ESR/STAT3信号通路可以上调MDSC Arg-1的分泌水平。经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体内MDSC 比例显着升高并分泌大量Arg-1。Arg-1提高Th17细胞IL-17A的表达同时抑制IL-17F的水平,促进肠粘膜修复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肠炎。我们的数据强调了 MDSC来源的Arg-1在小鼠肠炎中对Th17细胞IL-17A和IL-17F的调节作用,揭示了橡黄素缓解肠炎发病的机制,并为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卢夏英[9](2020)在《MKP-1作为潜在抗炎药物作用靶点用于治疗脓毒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脓毒症是当前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面临的棘手难题,是除冠心病外ICU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一方面因为脓毒症由不同的微生物引起,导致相应的疫苗难以开发;另一方面,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越发困难。因此,尽管对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对于脓毒症的治疗,仍然没有特效的药物。所以,人们迫切需要发展新型的治疗脓毒症的方法。第一部分DUSP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AW264.7细胞体系的建立以及测试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 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 1,MKP-1)是一种可诱导的细胞核磷酸酶,能使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去磷酸化,因此,它是MAPK活动的负性调控因子。研究发现MKP-1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都是一个关键的内源性负性调控因子,用敲除MKP-1的小鼠研究发现MKP-1对于脓毒症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而且,某些抗炎药物能使MKP-1的表达和蛋白功能上调,如糖皮质激素,MKP-1也调控它们的抗炎作用。因此,MKP-1可以作为一个潜在抗炎药物作用的靶点。在本研究,我们想明确哪些药物通过上调MKP-1发挥抗炎作用,并且旨在通过上调MKP-1筛选出新的抗炎药物。因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含MKP-1基因DUSP1的启动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RAW264.7细胞稳定表达细胞系。通过96孔板逐步稀释法获得了 13个单克隆,其中2个克隆用LPS诱导24 h其荧光素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7.6和8.8倍;用地塞米松和Rolipram都能使LPS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增强;用LPS分别刺激稳定表达细胞6 h、12 h、24 h和36 h发现24 h荧光素酶的生成量达到最高,与刺激时间存在依赖关系。这些数据表明含MKP-1启动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RAW264.7细胞稳定表达体系构建成功,通过96孔板可高效筛选抗炎药物;Rolipram能上调MKP-1启动子的活性,推测Rolipram可能对炎症性疾病如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 Rolipram对脓毒症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研究发现MKP-1对于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我们在第一部分用构建的稳定表达MKP-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RAW264.7细胞体系筛选抗生素时发现,Rolipram能增加MKP-1启动子的活性。而且,Rolipram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我们提出假设:Rolipram对于炎症性疾病如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进行了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发现,Rolipram能使LPS引起的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减少。在动物模型,Rolipram预防性给药能使LPS引起的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从29.2%提高到100%;Rolipram治疗性给药能使LPS引起的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从36.4%提高到100%;用Luminex技术检测小鼠血清发现Rolipram能降低TNF-α、IL-1β、IL-6、IL-5、IL-12(p40)的产生,能增强抗炎因子IL-10的生成,能抑制趋化因子MCP-1、IP-10、MIP-1β、MIP-2、Eotaxin、KC、MIG和LIF的生成,以及抑制生长因子VEGF的生成;肺、肝和肾HE染色显示Rolipram能减轻这些器官的损伤。肺泡灌洗液实验发现Rolipram能减轻LPS引起的肺炎症反应,小鼠血清肝和肾生化指标检测发现Rolipram能抑制ALT、AST、Cr和BUN的生成;Western-blot结果显示Rolipram能抑制LPS引起的肺组织NF-κB p65磷酸化以及ERK,JNK和p38 MAPK的磷酸化,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olipram能抑制肺组织NF-κB p65入核;Rolipram还能改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脓毒症小鼠和CLP模型小鼠的存活率。因此我们得出结论,Rolipram能抑制LPS引起的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对于LPS引起的脓毒症小鼠、大肠杆菌引起的脓毒症小鼠和CLP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表明上调MKP-1可能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策略,如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Rolipram可用于治疗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而它是美国批准的用于治疗COPD的药物,这种“Drug re-positionl strategy”相对于开发新药而言,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刘芮伶[10](2020)在《MiR-21-Tipe2调控口服免疫耐受和miR-21-Pdcd4调控葡萄糖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miR-21是较早发现的人类微小RNA(miRNA)之一,其作为癌基因参与转录后的基因调控,在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凋亡中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关于miR-21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miR-21可以调控多个靶点的表达,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21在其它的生物学功能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树突状细胞(DC)在免疫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s)在分化完成以后处于半成熟状态,可发挥免疫耐受的作用,而BMDCs在遇到刺激以后可变成完全成熟的状态,从而激活相关的免疫反应,因此DC的分化和发育有一个从半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而半成熟和成熟阶段的DC对免疫反应可发挥相反的调控作用。有研究报道miR-21在肾缺血再灌注模型中抑制DC的完全成熟,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miR-21在BMDCs的分化过程中抑制DC的半成熟,而作为miR-21的直接靶基因,虽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2(TNFAIP8L2或Tipe2)抑制刺激介导的DC完全成熟,但是在BMDCs的分化过程中Tipe2促进细胞的半成熟。虽然miR-21和Tipe2在调控DC完全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但由于调控DC半成熟和完全成熟的机制不尽相同,因此miR-21和Tipe2在BMDCs分化过程中调控DC半成熟的机制及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此外,亦有报道在胰岛细胞株中过表达miR-21降低GSIS(葡萄糖刺激介导的胰岛素分泌)。但是,考虑到利用细胞株和过表达微小RNA进行研究的局限性,从细胞株中得到的结论仍然需要在原代细胞中进行验证,而利用基因缺失小鼠来进行相关研究仍然是揭示疾病发病机制的金标准。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miR-21全身性缺失小鼠(miR-21-/-)、Tipe2全身性缺失小鼠(Tipe2-/-)和miR-21胰岛β细胞特异性缺失小鼠(miR-21βKO)来探索miR-21及其靶基因调控口服免疫耐受和葡萄糖耐受的机制。我们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miR-21-Tipe2通路在BMDCs分化过程中抑制DC半成熟并促进口服免疫耐受通过检测BMDCs分化过程中miR-21和Tipe2的表达,我们发现miR-21和Tipe2的表达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在BMDCs分化初期miR-21的表达水平较低,Tipe2的表达水平较高,而在BMDCs分化后期miR-21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Tipe2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已知Tipe2是miR-21的直接调控靶点,我们的数据也显示在缺失miR-21的BMDCs中Tipe2的表达较WT(野生型,wild type)明显升高,并且缺失miR-21的BMDCs表达更强的成熟标志,而缺失Tipe2的BMDCs表达较低的成熟标志,因此我们认为miR-21可能通过负调控Tipe2的表达从而在BMDCs分化过程中抑制细胞半成熟。机制研究发现,Tipe2在BMDCs分化过程中可以激活PDK1-PKC?-MAP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BMDCs成熟标志的表达。成熟度低的DC可以在外周诱导调节性T细胞(pTregs)的产生,我们的研究发现,Tipe2的缺失导致肠道粘膜中外周调节性T细胞(pTreg)的比例显着增加。2.miR-21-Pdcd4通路维持葡萄糖耐受通过比较野生型和miR-21βKO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我们发现胰岛β细胞特异性缺失miR-21小鼠呈现严重的葡萄糖耐受缺陷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这与用胰岛细胞株得到的结果不一致;机制研究发现,虽然β细胞特异性缺失miR-21不影响胰岛?细胞的数目和大小、胰岛素的合成以及胰岛素的转运和释放,但是miR-21βKO小鼠胰岛的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表达显着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miR-21通过miR-21-Pdcd4-AP-1信号通路促进Glut2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db/db小鼠胰腺中特异性增加miR-21可以显着降低血糖水平。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1)在BMDCs分化过程中,miR-21可能通过负调控Tipe2的表达从而抑制BMDCs的半成熟,而Tipe2通过激活PDK1-PKC?-MAPK信号通路来促进BMDCs的半成熟并抑制口服免疫耐受;2)在胰岛β细胞中,miR-21-Pdcd4通路促进Glut2的表达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维持葡萄糖耐受,在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中特异性增加miR-21可以显着降低血糖水平。以上结果也提示,miR-21可能是预防和治疗炎症相关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靶点。
二、树突状细胞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突状细胞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假设与提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1型糖尿病免疫系统异常概述 |
2.1.1 适应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
2.1.2 先天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
2.1.3 免疫治疗在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
2.2 SLAM分子家族在免疫系统异常疾病中的表达 |
2.2.1 SLAM分子家族概述 |
2.2.2 SLAM分子家族在多种疾病中异常表达 |
2.3 SLAMF4(CD244)研究现状综述 |
2.3.1 SLAMF4(CD244)的结构与功能 |
2.3.2 SLAMF4(CD244)的异常表达与疾病 |
2.3.3 SLAMF4(CD244)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
第3章 T1DM患者免疫系统变化及SLAM分子家族表达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人外周血来源 |
3.2.2 材料和试剂 |
3.2.3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
3.3.2 生化的测定 |
3.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
3.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
3.3.5 细胞内Foxp3 染色 |
3.3.6 统计分析 |
3.4 结果 |
3.4.1 T1DM患者及HCs基线指标及生化检测结果 |
3.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T细胞表达 |
3.4.3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B细胞表达 |
3.4.4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NK细胞表达 |
3.4.5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髓系细胞表达 |
3.4.6 各免疫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表达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 分子表达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人外周血来源 |
4.2.2 材料和试剂 |
4.2.3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
4.3.2 生化及一般临床资料的测定 |
4.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
4.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
4.3.5 细胞内IFN-γ/TNF-a染色 |
4.3.6 统计分析 |
4.4 结果 |
4.4.1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 |
4.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亚群SLAMF4分子表达 |
4.4.3 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 |
4.4.4 T1DM患者外周血SLAMF4分子表达与一般临床资料相关性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NOD小鼠免疫细胞分化及SLAMF4分子表达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动物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动物 |
5.2.4 垫料与饲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NOD小鼠体重及一般情况 |
5.3.2 NOD小鼠血糖的测量 |
5.3.3 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血清分离 |
5.3.4 胰腺淋巴结单细胞悬液制备 |
5.3.5 小鼠尾静脉采血及血清分离 |
5.3.6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5.3.7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
5.3.8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 |
5.3.9 统计分析 |
5.4 结果 |
5.4.1 NOD小鼠1型糖尿病发病情况 |
5.4.2 NOD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 |
5.4.3 NOD小鼠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异常表达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SLAMF4调控CD8~+T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人脐带血来源 |
6.2.2 正常人外周血来源 |
6.2.3 T1DM患者外周血来源 |
6.2.4 材料与试剂 |
6.2.5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
6.3.2 磁珠分选脐带血CD8~+T细胞 |
6.3.3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的CD8~+T细胞 |
6.3.4 流式分选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转录组测序 |
6.3.5 磁珠分选正常人外周血来源的CD8~+T细胞 |
6.3.6 流式分选正常人SLAMF4~+CD8+T细胞及SLAMF4~-CD8+T细胞 |
6.3.7 细胞凋亡检测 |
6.3.8 细胞增殖检测 |
6.3.9 统计分析 |
6.4 结果 |
6.4.1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CD8~+T细胞SLAMF4表达情况 |
6.4.2 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的RNA测序 |
6.4.3 SLAMF4与CD8+T细胞凋亡 |
6.4.4 SLAMF4与CD8+T细胞增殖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T1DM免疫损伤机理及SLAMF分子异常表达的思考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通过促进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扩增增强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第1章 绪论 |
1.1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现状 |
1.2 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
1.3 Treg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
1.4 耐受性DCs对Treg的影响 |
1.5 1α,25-hydroxyvitaminD3的研究现状 |
1.6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器材 |
2.1.4 MOG_(35-55)多肽序列 |
2.1.5 主要试剂配方 |
2.2 实验方法 |
2.2.1 PEG-PLGA纳米载药递送系统的合成 |
2.2.2 PEG-PLGA纳米载药递送系统粒径和表面电势的测定 |
2.2.3 PEG-PLGA纳米载药递送系统样品冻干 |
2.2.4 PLGA/VD3和MOG/NP/VD3纳米载药递送系统中VD3包封率(entrapment efficiency,EE)的测定 |
2.2.5 PLGA/MOG和MOG/NP/VD3纳米载药递送系统中MOG多肽包载率的测定 |
2.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纳米载药递送系统在体外对骨髓诱导树突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
2.2.7 纳米载药递送系统诱导的BMDC检测 |
2.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纳米载药递送系统对正常小鼠淋巴结免疫细胞的影响 |
2.2.9 荧光检测和流式细胞术检测NP/DID小鼠体内分布 |
2.2.10 给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实验 |
2.2.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纳米载药递送系统诱导MOG特异性Treg |
2.2.12 EAE模型实验的制备 |
2.2.13 观察纳米载药递送系统对EAE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
2.2.14 EAE模型小鼠脊髓H&E染色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双乳化法制备PEG-PLGA纳米载药递送系统 |
3.2 载药纳米载药递送系统的表征 |
3.3 纳米载药递送系统体外诱导DCs以及耐受性DCs |
3.3.1 不同浓度的NP/VD3在体外可抑制DCs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
3.3.2 不同浓度的NP/VD3在体外诱导耐受性DCs |
3.3.3 小结 |
3.4 NP/VD3/MOG扩增抗原特异性的Treg水平 |
3.5 纳米载药递送系统在淋巴结内的分布 |
3.6 NP/VD3/MOG可显着提高C57BL/6小鼠淋巴结内Treg的水平 |
3.7 MOG/NP/VD3可推迟EAE模型小鼠的发病时间并减轻发病程度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嗜酸乳杆菌通过诱导调节性γδT细胞缓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益生菌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报告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小麦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预后及肠道菌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小麦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预后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肠道菌群与小麦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的关联性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小麦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患者肠道菌群宏基因组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部分 小麦依赖-运动诱发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道菌群在食物过敏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过表达AIRE的BMDC对NOD鼠T-bet+ CXCR3+ Treg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1 AIRE的研究背景 |
1.1 AIRE的发展历程 |
1.2 AIRE与免疫耐受 |
2 DC对Treg细胞的作用 |
2.1 DC诱导Treg的产生 |
2.2 DC可以扩增Treg细胞 |
2.3 DC可以影响Treg的迁移 |
3 组织Treg特性及其功能 |
3.1 组织Treg不稳定性与可塑性 |
3.2 组织Treg的分类 |
3.3 组织Treg与自身免疫病 |
课题设计思路 |
技术路线 |
实验研究 |
一.过表达AIRE的BMDC对NOD鼠T-bet~+CXCR3~+Treg细胞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学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建立AIRE转导BMDC模型 |
2.2 监测NOD鼠T1D病情进展 |
2.3 检测过表达AIRE的BMDC对NOD鼠T-bet~+CXCR3~+Treg细胞的影响 |
二.研究过表达AIRE的BMDC对T-bet~+CXCR3~+Treg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学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检测过表达AIRE的BMDC对T-bet~+CXCR3~+Treg分化的影响 |
2.2 研究AIRE对BMDC中IL-35表达的影响 |
2.3 阐明AIRE通过影响BMDC中IL-35的表达调控T-bet~+CXCR3~+Treg细胞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基于imDC诱导T细胞耐受研究芪葵颗粒干预T1DM的作用机制 |
引言 |
实验一: 观察芪葵颗粒对NOD小鼠的影胰岛炎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分组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处理 |
6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观察芪葵颗粒对NOD小鼠T1DM模型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分组 |
5 统计处理 |
6 实验结果 |
讨论 |
实验结论 |
第二部分 1型糖尿病的证型分布 |
1 资料及方法 |
2 诊断标准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 统计分析 |
5 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第三部分 1型糖尿病免疫异常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及方法 |
2 诊断标准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 统计分析 |
5 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全文总结 |
1 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 |
2 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综述一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 |
综述二 1型糖尿病中医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滋阴疏肝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淋巴细胞的影响及雷公藤甲素对NOD小鼠唾液腺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西医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的机制研究 |
1.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B淋巴细胞异常 |
1.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
1.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与JAK/STAT信号通路 |
1.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与NF-κB信号通路 |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者多见 |
2.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与疾病活动度的研究 |
2.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情绪障碍可能是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之一 |
2.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可能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 |
2.4 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或加重情绪障碍的可能机制 |
3. 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失调导致和加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
4. 从肝论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
4.1 肝的生理病理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
4.2 干燥综合征局部证候表现与肝关系密切 |
4.3 历代医家从肝论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
4.4 一贯煎加减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
4.5 雷公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研究 |
小结 |
第二部分 一贯煎加减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肝郁证患者疗效及B淋巴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退出标准 |
1.8 研究用药及给药方法 |
1.9 疗程与观察项目 |
1.10 疗效评价 |
1.11 伦理要求 |
2. 试验材料 |
2.1 试验取材 |
2.2 试验试剂和仪器 |
3. 试验方法及步骤 |
3.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细胞活化、分化表面标记以及Tfh细胞比率 |
3.3 CFSE标记检测外周血B细胞增殖能力 |
3.4 Annexin V标记检测外周血B细胞调亡水平 |
3.5 IFN-γ、IL-4、IL-6、IL-10、IL-27检测 |
3.6 临床疗效观察 |
4. 统计学处理 |
5. 试验结果 |
5.1 一贯煎加减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肝郁证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
5.2 一贯煎加减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肝郁证患者B淋巴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
6. 讨论 |
第三部分 一贯煎加减方对NOD小鼠B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标本收集 |
2.3 饮水量测定 |
2.4 唾液流量测定 |
2.5 脾指数、颌下腺指数测定 |
2.6 外周血B淋巴细胞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饮水量检测 |
3.2 唾液流量测定 |
3.3 脾脏指数和颌下腺指数 |
3.4 唾液腺病理切片及HE染色 |
3.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
3.6 各组外周血B细胞活化情况 |
3.7 各组外周血B细胞分化情况 |
3.8 各组外周血Tfh细胞比率情况 |
3.9 各组外周血B细胞增殖情况 |
3.10 各组外周血B细胞凋亡情况 |
3.11 各组血清细胞因子及IgG水平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雷公藤甲素通过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NOD小鼠唾液腺损伤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治疗和分组 |
2.2 唾液流量的测量 |
2.3 唾液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计算 |
2.4 ELISA试验 |
2.5 苏木精-伊红染色 |
2.6 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唾液腺淋巴细胞分布 |
2.7 脾脏T细胞和B细胞增殖试验 |
2.8 唾液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
2.9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TP对NOD小鼠唾液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唾液流量的保护作用 |
3.2 TP抑制NOD小鼠自身免疫损伤 |
3.3 TP抑制NOD小鼠唾液腺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 |
3.4 TP通过抑制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降低IFN-γ诱导的唾液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主要缩略语表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MDSC分泌的Arg-1对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橡黄素治疗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炎症性肠炎 |
1.2.1 炎症性肠炎概述 |
1.2.2 炎症性肠炎的机制 |
1.2 Th17细胞 |
1.2.1 Th17细胞概述 |
1.2.2 Th17细胞的起源和发育 |
1.2.3 Th17细胞的可塑性 |
1.2.4 Th17细胞在IBD中的功能 |
1.3 调节性免疫细胞概述 |
1.3.1 调节性T细胞 |
1.3.2 调节性B细胞 |
1.3.3 调节性红细胞 |
1.3.4 调节性的髓系细胞 |
1.4 MDSC与自身免疫病 |
1.4.1 MDSC的起源 |
1.4.2 MDSC的功能 |
1.4.3 MDSC扩增的调控机制 |
1.4.4 MDSC功能的调控机制 |
1.4.5 MDSC与自身免疫病 |
1.4.6 MDSC在炎症性肠炎中的作用 |
1.5 自身免疫病中MDSC与Th17细胞的关系 |
1.6 炎症性肠病中MDSC和Th17细胞的展望 |
第2章 肠炎小鼠中MDSC影响Th17细胞IL-17A和IL-17F的表达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Arg~(myeKO)小鼠的构建 |
2.3.2 炎症性肠炎小鼠模型的构建 |
2.3.3 肠炎分级评分标准 |
2.3.4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2.3.5 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2.3.6 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细胞分离 |
2.3.7 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分离 |
2.3.8 结直肠固有层淋巴结细胞分离 |
2.3.9 体外刺激PBMC实验 |
2.3.10 细胞表面染色 |
2.3.11 细胞内染色 |
2.3.12 抑制实验 |
2.3.13 抑制实验检测 |
2.3.14 荧光定量PCR |
2.3.15 转输实验 |
2.3.16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肠炎条件下Arg~(myeKO)小鼠Th17细胞IL-17A表达降低,IL-17F表达升高 |
2.4.2 肠炎条件下Arg~(myKO)小鼠MDSC比例下降 |
2.4.3 肠炎条件下Arg~(myeKO)小鼠肠组织中保护性因子表达下调 |
2.4.4 转输WT小鼠来源的MDSC缓解Arg~(myeKO)小鼠肠炎 |
2.5 实验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橡黄素通过ESR/STAT3通路促进MDSC存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数据库 |
3.2.2 软件 |
3.2.3 仪器设备 |
3.2.4 试剂耗材 |
3.3 实验方法 |
3.3.1 Arg~(myeKO)小鼠的构建 |
3.3.2 体外实验橡黄素处理髓系细胞 |
3.3.3 橡黄素治疗肠炎小鼠 |
3.3.4 肠炎分级评分标准 |
3.3.5 橡黄素互作基因的预测 |
3.3.6 基因富集和通路分析 |
3.3.7 小鼠骨髓细胞的分离 |
3.3.8 荷瘤小鼠脾脏细胞的分离 |
3.3.9 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3.3.10 细胞表面染色 |
3.3.11 细胞内染色 |
3.3.12 荧光定量PCR |
3.3.13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MDSC雌激素受体的激活通过STAT3通路上调Arg-1的分泌 |
3.4.2 扩增的MDSC减轻DSS诱导的小鼠肠炎 |
3.5 实验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在肠炎小鼠中橡黄素通过MDSC产生的Arg-1调节Th17细胞因子分泌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Arg~(myeKO)小鼠的构建 |
4.3.2 橡黄素治疗实验 |
4.3.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4.3.4 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4.3.5 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细胞分离 |
4.3.6 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分离 |
4.3.7 结直肠固有层淋巴结细胞分离 |
4.3.8 体外刺激PBMC实验 |
4.3.9 细胞表面染色 |
4.3.10 细胞内染色 |
4.3.11 荧光定量PCR |
4.3.12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橡黄素通过上调ESR/pSTAT3促进MDSC促进Arg-1分泌 |
4.4.2 MDSC分泌的Arg-1促进Th17细胞IL-17A的表达,抑制IL-17F的水平 |
4.4.3 MDSC来源的Arg-1促进小鼠肠组织中保护性因子表达下调 |
4.5 实验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MKP-1作为潜在抗炎药物作用靶点用于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DUSP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AW264.7细胞体系的建立以及测试 |
前言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1.3 RAW264.7细胞的培养 |
1.1.4 pGL4.19/PrDUSP1质粒的转化 |
1.1.5 挑阳性克隆,摇菌,提质粒(用去内毒素中提试剂盒) |
1.1.6 G418最佳浓度的筛选 |
1.1.7 电转染、细胞筛选和单克隆化 |
1.1.8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1.1.9 RNA提取及逆转录 |
1.1.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 |
1.1.11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pGL4.19质粒载体图谱 |
1.2.2 RAW264.7/PrDUSP1稳定表达细胞的筛选 |
1.2.3 稳定表达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呈时间依赖性 |
1.2.4 Rolipram可增加荧光素酶活性的表达 |
1.2.5 Rolipram能上调RAW264.7细胞MKP-1 mRNA的表达 |
1.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Rolipram对脓毒症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实验动物 |
2.1.4 RAW264.7细胞的培养 |
2.1.5 细胞培养上清的收集 |
2.1.6 LPS引起的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实验 |
2.1.7 小鼠血清、肺、肝和肾样品收集 |
2.1.8 细胞因子检测 |
2.1.9 石蜡切片和HE染色 |
2.1.10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2.1.11 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总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总蛋白测定 |
2.1.12 细胞总蛋白和组织总蛋白的提取与BCA蛋白定量 |
2.1.13 Western-blot |
2.1.14 肺组织免疫荧光 |
2.1.15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脓毒小鼠生存率实验 |
2.1.16 CLP模型小鼠生存率实验 |
2.1.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Rolipram能抑制LPS引起的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 |
2.2.2 Rolipram能大幅提高LPS引起的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率 |
2.2.3 Rolipram能降低LPS引起的脓毒症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 |
2.2.4 Rolipram能减轻LPS引起脓毒症小鼠的肺损伤 |
2.2.5 Rolipram能减轻LPS引起的肝和肾功能损伤 |
2.2.6 Rolipram能抑制小鼠肺中LPS引起的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 |
2.2.7 Rolipram能抑制小鼠肺中LPS引起的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 |
2.2.8 Rolipram能大幅提高大肠杆菌引起的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率和CLP模型小鼠的生存率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MiR-21-Tipe2调控口服免疫耐受和miR-21-Pdcd4调控葡萄糖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调节性T细胞(Treg)在口服免疫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
1.1.1 口服免疫耐受的研究现状 |
1.1.2 Treg与口服免疫耐受 |
1.1.2.1 Treg与口服免疫耐受的相关性 |
1.1.2.2 肠道Treg的分类 |
1.1.2.3 口服免疫耐受中Treg的积累机制研究 |
1.1.3 小结与展望 |
1.2 糖耐受异常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 |
1.2.1 糖耐受异常 |
1.2.2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2.2.1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概论 |
1.2.2.2 miRNA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1.2.2.2.1 miRNA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概论 |
1.2.2.2.2 miR-21 在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1.3 miR-21,Pdcd4和Tipe2 |
1.3.1 miR-21 简介 |
1.3.2 miR-21 和PDCD4 |
1.3.3 miR-21 和Tipe2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miR-21-Tipe2通路调控口服免疫耐受的研究 |
1.4.2 miR-21-Pdcd4通路调控葡萄糖耐受的研究 |
第2章 MiR-21 在口服免疫耐受和葡萄糖耐受中的作用和机制 |
2.1 MiR-21-Tipe2通路促进口服免疫耐受 |
2.1.1 引言 |
2.1.2 材料和方法 |
2.1.2.1 实验材料 |
2.1.2.1.1 实验小鼠 |
2.1.2.1.2 主要试剂 |
2.1.2.1.3 主要耗材 |
2.1.2.1.4 主要仪器 |
2.1.2.2 实验方法 |
2.1.2.2.1 细胞培养基配置 |
2.1.2.2.2 小鼠基因型鉴定 |
2.1.2.2.3 BMDCs的诱导 |
2.1.2.2.4 流式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以及分子信号通路 |
2.1.2.2.5 Western blot |
2.1.2.2.6 斑点杂交 |
2.1.2.2.7 构建载体pGL3-PU.1, pLVX-IRES-Zs Green1-Tipe2 |
2.1.2.2.8 构建Tipe2稳定表达的Hela细胞株 |
2.1.2.2.9 质粒转染细胞并检测双荧光素酶 |
2.1.2.2.10 荧光定量PCR |
2.1.2.2.11 过继性T细胞转移和口服抗原诱导pTreg |
2.1.2.2.12 统计学分析 |
2.1.3 实验结果 |
2.1.3.1 miR-21 和Tipe2的表达在BMDCs分化过程中呈现负相关 |
2.1.3.2 缺失miR-21 的BMDCs的CD80和CD86表达显着上调 |
2.1.3.3 缺失Tipe2的BMDCs的CD80和CD86表达显着下调 |
2.1.3.4 Tipe2的表达在缺失miR-21 的BMDCs中显着上调 |
2.1.3.5 过表达Tipe2促进转录因子PU.1 的活性 |
2.1.3.6 Tipe2缺失的BMDC分化时磷酸化PKCδ(Thr505)和ERK(Thr202/Tyr204) 表达显着下调 |
2.1.3.7 Tipe2缺失的BMDC分化时磷酸化PDK1 (Ser241)水平显着下调 |
2.1.3.8 Tipe2促进BMDC分化时磷酸酰肌醇代谢 |
2.1.3.9 Tipe2缺失的BMDC分化时磷酸化的AKT(Thr308)表达显着下调 |
2.1.3.10 小鼠肠道淋巴结中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设计图 |
2.1.3.11 Tipe2缺失促进肠道黏膜pTregs的诱导 |
2.1.3.12 Tipe2调控DC半成熟的分子信号通路图 |
2.1.4 小结与讨论 |
2.2 MiR-21-Pdcd4 通路维持葡萄糖耐受能力 |
2.2.1 引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2.1 实验材料 |
2.2.2.1.1 实验小鼠 |
2.2.2.1.2 细胞系 |
2.2.2.1.3 实验试剂 |
2.2.2.1.4 主要耗材 |
2.2.2.1.5 主要仪器 |
2.2.2.2 实验方法 |
2.2.2.2.1 miR-21β KO小鼠的构建及基因鉴定 |
2.2.2.2.2 胰岛及胰岛细胞的分离 |
2.2.2.2.3 胰岛石蜡切片及H&E染色 |
2.2.2.2.4 胰岛冰冻切片及免疫荧光 |
2.2.2.2.5 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 |
2.2.2.2.6 体外葡萄糖刺激分泌胰岛素 |
2.2.2.2.7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胰岛素 |
2.2.2.2.8 G6P检测 |
2.2.2.2.9 脂代谢检测 |
2.2.2.2.10 RNA提取及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2.2.11 载体构建(Pgl3-Glut2, p RK5-c-Jun) |
2.2.2.2.12 β-TC6的质粒,si RNA转染 |
2.2.2.2.13 双荧光素酶检测 |
2.2.2.2.14 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
2.2.2.2.15 靶向小鼠胰腺注射miR-21agomir |
2.2.2.2.16 统计学分析 |
2.2.3 实验结果 |
2.2.3.1 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体重、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和胰岛中miR-21 的表达显着增加 |
2.2.3.2 ob/ob小鼠的体重、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和胰岛中miR-21的表达 |
2.2.3.3 各种2型糖尿病相关小鼠的表征及miR-21 在其胰岛中的表达 |
2.2.3.4 β 细胞缺失miR-21 后不影响小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 |
2.2.3.5 β 细胞miR-21 缺失不影响小鼠胰岛以及 β 细胞的数目和大小 |
2.2.3.6 β 细胞缺失miR-21 后导致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缺陷 |
2.2.3.7 miR-21βKO小鼠的葡萄糖耐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 |
2.2.3.8 β 细胞特异性缺失miR-21 不影响胰岛素合成 |
2.2.3.9 β 细胞缺失miR-21 后不影响胰岛素的转运和释放 |
2.2.3.10 miR-21βKO小鼠胰岛中Glut2的表达显着降低 |
2.2.3.11 miR-21 通过 miR-21-Pdcd4-AP-1 途径促进 Glut2 的表达 |
2.2.3.12 miR-21 agomir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
2.2.3.13 验证miR-21 agomir被特异性输送到胰腺 |
2.2.3.14 miR-21 agomir增加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中Glut2的表达和胰岛素的产生 |
2.2.3.15 miR-21 agomir处理不影响小鼠的体重和脂代谢 |
2.2.3.16 miR-21 促进Glut2表达和胰岛素分泌的示意图 |
2.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树突状细胞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D]. 孙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通过促进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扩增增强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治疗效果的研究[D]. 高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3]嗜酸乳杆菌通过诱导调节性γδT细胞缓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D]. 任赛赛.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小麦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预后及肠道菌群研究[D]. 杜志荣.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过表达AIRE的BMDC对NOD鼠T-bet+ CXCR3+ Treg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王爽. 吉林大学, 2021(01)
- [6]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D]. 贾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滋阴疏肝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淋巴细胞的影响及雷公藤甲素对NOD小鼠唾液腺损伤的研究[D]. 郭云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MDSC分泌的Arg-1对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橡黄素治疗机制的研究[D]. 马占川. 吉林大学, 2020(08)
- [9]MKP-1作为潜在抗炎药物作用靶点用于治疗脓毒症的研究[D]. 卢夏英.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10]MiR-21-Tipe2调控口服免疫耐受和miR-21-Pdcd4调控葡萄糖耐受的机制研究[D]. 刘芮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