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士小城镇建设突出服务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鲁志琴[1](2021)在《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国内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培育的重要方向,对小镇持久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立足我国国情与特色小镇特点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效果,是当前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主要从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程、类型及经验,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进程、动力机制及需求特征,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1、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萌芽形成期,产业融合程度低、配套设施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快速成长期,核心业态较为凸显、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产业链相对健全;成熟稳定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主题特色分化显着、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包括体育健身休闲业引领型、体育用品制造业引领型、康体产业引领型以及体育竞赛表演业引领型四种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类型。2、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包含三个阶段:转型培育阶段,体育元素占比较低、民俗体育项目为主、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探索成型阶段,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链类型多样,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全面发展阶段,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融合产业逐渐增加,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形成。推动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的创新推动、政府的政策引导、市场的需求拉动以及企业间的竞合驱动,四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3、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消费市场需求特征表现为消费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学历普遍较高,脑力劳动者居多,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多数消费者运动休闲意识较强,且认可运动休闲的作用,但对运动休闲项目了解不深;消费者期望通过运动休闲增进健康、放松身心以及增加交流,消费者热衷项目为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大多消费者停留时间较短,消费数额较低,以周末短距离个人或家庭出行为主。4、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5类一级指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支持条款等18项二级指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支持条款、企业数量与投资总额、人才引进数量是政府支持的重要因素,体育产业从业人数、旅游产业从业人数、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及旅游产业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因素,体育产业收入、旅游产业收入、消费者总人数、消费者人均消费是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数量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小镇景区等级、交通便利程度、体育场地资金投入、wifi网络覆盖率是产业融合环境的重要因素。5、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融合模式。其中,纵向延伸型模式指体育产业链的纵向延长,是体育产业上下游之间的链接融合,主要涉及体育产业自身各行业之间的融合;横向拓展型模式主要是指体育产业链的横向拓宽,即在体育产业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其他产业功能,主要是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共生共荣,创新体育产品和拓展体育市场,满足体育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混合交叉型模式是指体育产业链同时存在纵向延长与横向拓宽,既包括体育产业自身各产业的互补延伸,也包括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功能整合。6、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应加强规划引领,树立融合理念;要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拓宽融合发展渠道;要强化政府引导监督,创新融合发展机制;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育特色消费市场;要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融合型龙头企业;要不断地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环境,提高产品品牌价值;强化风险预警,注重评价管理。
李星星[2](2021)在《城市设计视角下金寨县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拥有独特自然山水格局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镇老城片区风貌正面临众多现实矛盾。一方面,在空间环境活力衰退的现实情况下,老城区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冲击着城镇传统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小城镇的人文精神逐渐弱化,独特形象逐渐消失,在这里更多显现出的是风貌趋同现象和地区特色危机。如何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寻找自己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已成为众多小城镇老城区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城市设计视角下,对金寨县梅山老城区的风貌进行更新设计,以期从风貌层面为金寨梅山老城区发展找到自身定位,放大特色、发挥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由当今小城镇建设及其风貌发展背景,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意义,对国内外城镇风貌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确定研究方法,对金寨梅山老城区基本概况与风貌现状深入调查与研究,梳理出较为突出、亟待解决的现存风貌问题。其次,根据前文的现状调研,深入分析金寨梅山老城区风貌实态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丹洲新区、成都宽窄巷子等优秀案例的经验,提出金寨梅山老城区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与重组、外部空间风貌优化和塑造、建筑风貌传承与更新这三个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风貌更新策略。最后,根据前文总结的策略,分别从风貌格局特色空间架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修补与完善、街巷风貌优化、综合交通优化、滨水空间塑造、建筑风貌整治设计、重要风貌节点设计等方面着手,较为系统地提升金寨梅山老城区整体风貌,为国内具有类似情况的其他小城镇风貌更新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图【77】 表【10】 参【70】
王秀芳[3](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赵娟[4](2020)在《嘉峪关市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为背景,以新时期创新文旅产业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为契机,以具备创新理念和特色定位的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特色小镇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发展保障,并初步构建了发展文旅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框架,以使之为文旅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研究发现文旅特色小镇在保护与利用的双重驱动下可以实现平衡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开发,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生产等多种手段为小镇发展提供培育新动力,可以通过文化要素的识别与转化塑造地域文化空间特色。并就解析文旅特色小镇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对策,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特色小镇社会经济空间的发展思路。研究发现嘉峪关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具有地理位置优越、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作用显着、文化旅游资源聚集效益明显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空间风貌单一、景观环境缺乏,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未形成品牌效应,居民点布局散乱、搬迁难度大等问题。基于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经典案例中成功的经验,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的产业应该以文化旅游为主导,配套服务、文化创意、智慧科技、博览会展等产业为辅。为了实现定位目标,发展路径方面提出:区域协同发展,嘉峪关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应区域旅游联动,实现跨界融合,依托区域经济现状,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功能分区发展,形成“一核、一心、一环、五片区”的功能结构,并对每个片区的功能进行定位;产业多元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智慧科技产业、配套服务产业进行阐述;文化引领发展,基于功能分区对特色文化空间进行规划引导,并对非遗活动的保留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规划保障要健全规划编制体系,科学引导特色小镇发展;配套保障要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提供后续经营保障;产业保障要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程度;体制及金融保障要推进体制创新,强化金融保障;创新保障要培育小镇的创新能力,挖掘小镇的文化底蕴;文化保障要丰富小镇业态,精准融合空间与文化;宣传保障要加强旅游宣传,打造关城文旅品牌。
祝嘉祥[5](2020)在《陕西柞水凤凰古镇滨水区民居片段院落单元营造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从城市转向城镇和乡村,在过去几十年中,小城镇和乡村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受控制的城市化进程。尤其在有历史文化的小城镇中,在历史因素和发展要求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似旧非旧的面貌,往往被贴上了“仿古”的标签。陕西柞水的凤凰古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在2010年被评选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像这样有历史文化的小城镇,在部分畸态的城市化推进过程的引导下,正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诸如居住环境、交通组织、单体造型、技术与设备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也出现了集体记忆消亡、场所精神改变、建筑类型断裂的类型学角度的问题。而罗西类型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它是基于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特殊的建筑片段和轮廓,所以在意大利的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更新中应用非常广泛,并扩展到新建筑的建造。其主要方法是将这些片段和轮廓进行重新组织,通过类型选择和类型转换两种方法的应用实现城市空间秩序的稳定,以及城市中建筑的永恒性和连续性。所以笔者以罗西类型学作为理论依据,作设计探索以解决凤凰古镇的实际问题和类型学问题,具体被分为三个章节在文中体现,分别是组织、院落和单体。在组织讨论中,从城镇肌理类型的角度对凤凰古镇进行分析,得到凤凰古镇中的合院肌理类型、合院肌理延续类型和其他肌理类型3种城镇肌理类型,并经聚落形式推演中经地块细分、道路组织、建筑间组合和建筑布局的4个过程,得到滨水区设计中呈现放射状离散的建筑布局。在院落讨论中,以罗西探讨的场所精神和永恒性与纪念性作为智慧,挖掘出其中对院落设计的思考,对凤凰古镇民居的院落进行初步分类,分类依据为院落的空间形式,发现其中有价值的院落要素,然后提取凤凰古镇的民居原型,推演出一种围绕中间庭院的建筑形式,并总结最终的院落形式对永恒性和对历史的呼应。在单体讨论中,提取出罗西对住宅与纪念建筑、历史的诗意存在为智慧,挖掘出其中对建筑设计的思考,提取出4种元素类型,分别是坡屋顶及檐下空间、马头墙、阁楼空间和门板形式,而后将这4种元素类型应用到设计探索中,并总结最终的建筑单体形式与原型推演和历史诗意的回应。文章结尾,笔者从类型学的角度提出3条小城镇新建筑的设计策略,分别是:保护当地永恒特质与集体记忆、塑造本土场所精神和兼顾形式与功能,致力于解决凤凰古镇历史断裂的问题,延续旧有的集体记忆。而3种策略并非仅针对凤凰古镇,而同样适合于像它一样的历史文化名镇,因为罗西所处的时代和地点,决定了他的理论对所有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有积极影响。而此种策略下营造的古镇,将成为当地居民的“集体记忆”,并永存在历史长河当中,构建起当地独有的场所精神。
安耀文[6](2020)在《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协调城乡发展要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城镇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蓄水池”,成为加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对象。面对当前各地区城镇化进程和水平各不相同的情况,本文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理州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小城镇的发展策略,以期提高大理州小城镇的城镇化质量,为大理州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和路径。本文基于国内外小城镇的文献研究,发现了以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多元视角,总结了美、韩、德、瑞士等国的小城镇发展经验。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大理州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汇编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发展中的问题。建立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TOPSIS法、协调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其城镇化发展度和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在探讨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后,提出了核心发展策略和一般发展策略。同时,基于主导产业将小城镇分为农业服务型、文化旅游型、工贸带动型、综合发展型四种类型。而后,选取各类中的典型小城镇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着眼于产业、人口、空间三个方面,提出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产业同质化,粗犷式发展较多。提出了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为思路,小城镇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为基础,州域形成“一核、两翼、三轴”的城镇空间结构,科学划分城镇规模等级;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完善发展体制机制等五条建议。以及挖掘优势产业,根据人口发展动态和城镇建设可承载的空间测算人口发展数量,预判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具体发展路径。
陈军[7](2020)在《绿色小城镇如何发展生态产业?——瑞士经验对我国山地地区(贵州)的启示》文中认为生态经济本质上是以人类福祉为目的,是以实现全社会人的快乐健康幸福为目标,而不是以衡量资本增值的GDP为目标。生态经济的重要表现形态是生态产业,对中国而言,生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瑞士作为一个山地国家,其地理特征与我国贵州等地极为相似,瑞士成功的山地特色生态产业发展经验,尤其是瑞士城镇生态产业体系的蓬勃生机,对我国如何推动山地地区小城镇实现生态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司梦祺[8](2019)在《基于特色成长视角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扩展模型及应用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关于城镇特色的思考与实践存在对象模式固化、动力机制钙化、发展路径硬化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特色”置于区域联动、动态复杂的发展系统中,重新思考其作用机理、障碍机制与成长路径。为此,基于对国内外典型城镇特色成长内容与模式的梳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提出适用于小城镇特色成长的扩展模型,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对特色小(城)镇战略的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定量评价,剖析“特色”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机理与机制,提出小城镇特色成长的差异化路径,为城镇特色成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外典型小城镇特色成长的内容与路径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各国小城镇特色成长经验的共同之处在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资金保障、企业和高校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对于小城镇的特色培育和成长至关重要。(2)通过从“分工演进”视角来解读特色,提出专业化分工是反映特色成长深层内涵并构成其成长演进主线中心范畴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一维到三维的改造设计,EESC-PSR立方体模型实现了这一理论工具分析过程的“虚拟现实”化,为小城镇特色研究提供了区域联系、动态发展和复杂系统的多维视角。(3)通过对特色小(城)镇战略的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定量评价,发现特色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引擎,它内化于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和过程环节,同时依托于社会和环境等外生力量的支撑;特色成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因,社会发展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基于区域发展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大和优化不同区域类型小城镇的社会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是推动小城镇特色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兆利[9](2020)在《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了热门的课题。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生活水平,适应了新时代、新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近年来,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镇紧紧围绕城区发展战略方针,多路并进,利用本辖区自身资源优势,改善产业布局,围绕农业农村特色产业与生态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提高城镇化生活水平,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地地理环境、村貌风俗不同,因而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多元素、多元化的模型。本文以太和区女儿河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的研究、调查研究的办法、案例的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女儿河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梳理了太和区女儿河镇的自然环境、经济政策、人文历史,从产城融合、城市规模结构等理论深刻分析太和区女儿河镇的自身优势与劣势、发展中机遇和存在的威胁。阐述了小镇建设发展的现状:发展产业支柱、注重文化的内涵、加大资金的投入、建全工作机制等多个层面,发现女儿河镇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投入资金的不足、资金渠道单一、乡镇规划短板突出、缺乏产业竞争的优势、基础设施的薄弱、公共设施的不完善、组织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缺乏专业性人才、环保意识的薄弱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即政府缺乏专业人才规划发展、经济欠发达,政府投入力量不足、兼而不专的组织机构以及地理位置不佳,财政压力大。文中又结全了国内外生态小镇建设的经验案例,扬长避短,最后提出符合小镇建设发展的建议,分别是围绕宜居宜养打造美丽家园、突出产业优势推进生态小镇、开展全域旅游、注重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文明建设水平以及围绕体制建设保障长效发展。本文研究丰富了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小镇研究的内容,拓展了辽西地区的城镇化规模结构建设的理论研究。
尹传民[10](2019)在《构建长春英俊镇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长春英俊镇正处于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期。为破解英俊镇产业转型升级难题,探索新的发展动力,本文基于精明专业化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田园城市理论,从基础理论解析、发展因素探究和规划策略研究角度,提出了构建长春英俊镇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策略。首先,解析了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从定义内涵、基本特征和代表类型角度对特色小镇概念进行解析;总结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论述国家级特色小镇构建的理论基础,即精明专业化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田园城市理论;列举并阐述国内外特色小镇的经典案例及其启示。其次,解析了国家级特色小镇目标引导下的长春英俊镇发展因素。在确定英俊镇特色小镇规划选址的基础上,深度剖析了它的区位交通、生态环境、地域文化、产业现状和政策机遇等地域特征;总结分析英俊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从国家培育标准和地方培育标准两个层面对英俊镇构建特色小镇进行适宜性分析;从综合评估方法选取、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和特色小镇创建模式角度,提出了英俊镇特色小镇的发展培育途径。最后,提出了国家级特色小镇目标引导下的长春英俊镇规划设计策略。从规划设计原则、流程、规划机制创新和规划定位四个方面,提出了英俊镇特色小镇规划目标定位策略。在此基础上,从主导产业选取、辅助产业培育两个方面,提出了小镇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从地域文化传承与活化、小镇文化共同体构建、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互联网创新模式营造四个方面,提出了小镇的文化内涵延伸策略;从小镇功能分区、小镇交通布局、小镇街区尺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小镇的功能空间布局策略;从小镇建筑风格、小镇天际线、小镇特色场所和小镇景观设计四个方面,提出了小镇的特色风貌塑造策略。本文试图突破英俊镇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瓶颈,为东北寒地小城镇,或更大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参考。
二、瑞士小城镇建设突出服务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士小城镇建设突出服务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2 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2.1.3 产业融合 |
2.1.4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创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程、类型与经验 |
3.1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
3.1.1 萌芽形成期(20 世纪60 年代以前) |
3.1.2 快速成长期(20 世纪60 年代—90 年代) |
3.1.3 成熟稳定期(21 世纪初—至今) |
3.2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类型 |
3.2.1 健身休闲产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2 体育用品制造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3 康体产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4 体育竞赛表演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3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3.3.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3.3.2 围绕主题项目和资源禀赋,培育和完善体育产业链 |
3.3.3 注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
3.3.4 发挥政府支持保障作用,优化产业融合生态系统 |
3.3.5 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深度 |
3.3.6 扎根文化创造与再传承,增强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力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演进动力与需求特征 |
4.1 演进历程分析 |
4.1.1 转型培育阶段(2004 年-2013 年) |
4.1.2 探索成型阶段(2014 年-2016 年) |
4.1.3 全面试点阶段(2017 年-至今) |
4.2 动力机制分析 |
4.2.1 技术创新推动力 |
4.2.2 政策导向支持力 |
4.2.3 消费需求拉动力 |
4.2.4 企业竞合驱动力 |
4.3 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
4.3.1 消费者基本情况分析 |
4.3.2 消费者对运动休闲的认知分析 |
4.3.3 消费者对运动休闲的需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
5.1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
5.1.1 指标的初步选择 |
5.1.2 指标的最终确定 |
5.2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的分析 |
5.3.1 政府支持因素 |
5.3.2 企业竞争与合作因素 |
5.3.3 市场需求因素 |
5.3.4 技术创新因素 |
5.3.5 产业融合环境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6.1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划分 |
6.1.1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分类依据 |
6.1.2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
6.2 纵向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
6.2.1 主要特征 |
6.2.2 融合的契合点 |
6.2.3 适用条件 |
6.2.4 案例分析 |
6.2.5 影响因素评价 |
6.3 横向拓展型融合发展模式 |
6.3.1 主要特征 |
6.3.2 融合的契合点 |
6.3.3 适用条件 |
6.3.4 案例分析 |
6.3.5 影响因素评价 |
6.4 混合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 |
6.4.1 主要特征 |
6.4.2 融合的契合点 |
6.4.3 适用条件 |
6.4.4 案例分析 |
6.4.5 影响因素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
7.1 加强规划引领,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
7.1.1 科学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7.1.2 增强融合发展理念 |
7.2 加强科技创新,拓宽产业融合渠道 |
7.2.1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7.2.2 开辟多渠道商业模式 |
7.3 加强政府引导监督,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
7.3.1 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机制 |
7.3.2 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
7.3.3 建立对外交流常态化机制 |
7.4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育特色消费市场 |
7.4.1 激发市场消费新需求 |
7.4.2 创新体育产业业态 |
7.4.3 夯实“特色”消费内涵 |
7.5 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融合型龙头企业 |
7.5.1 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
7.5.2 促进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
7.5.3 培育当地龙头型企业 |
7.6 优化产业融合环境,提高产品品牌价值 |
7.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7.6.2 强化文化融合意识 |
7.6.3 塑造特色文化品牌 |
7.7 强化风险预警,注重评价管理 |
7.7.1 加强融合风险控制 |
7.7.2 完善融合评价体系 |
7.8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2)城市设计视角下金寨县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设计 |
1.3.2 老城区 |
1.3.3 风貌更新 |
1.4 国内外风貌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金寨梅山老城区发展状况及风貌问题梳理 |
2.1 皖西山区地域特征 |
2.1.1 自然地理 |
2.1.2 历史文化 |
2.1.3 传统民俗风俗 |
2.2 金寨风貌特色资源 |
2.2.1 自然旅游资源 |
2.2.2 红色革命资源 |
2.2.3 农业产业资源 |
2.3 “认识金寨”问卷调查 |
2.3.1 问卷设计 |
2.3.2 问卷内容总结 |
2.4 老城区区位关系 |
2.4.1 区域位置 |
2.4.2 交通区位 |
2.5 老城区风貌现状特征 |
2.5.1 空间格局现状 |
2.5.2 街巷风貌现状 |
2.5.3 建筑风貌现状 |
2.6 老城区风貌问题梳理 |
2.6.1 城镇发展束缚,整体特色不突出 |
2.6.2 空间形态紊乱,传统意象逐渐消失 |
2.6.3 建筑风貌杂糅,历史文脉缺失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寨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策略 |
3.1 风貌更新原则 |
3.1.1 尊重自然与生态建设原则 |
3.1.2 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原则 |
3.1.3 风貌资源、地域特色维护原则 |
3.1.4 整体性、连续性原则 |
3.2 宏观层面——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与重组策略 |
3.2.1 注重自然环境特色,延续山水景观特色格局 |
3.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
3.3 中观层面——外部空间风貌优化和塑造策略 |
3.3.1 街巷空间环境优化 |
3.3.2 道路系统及设施更新 |
3.3.3 山区特色滨水空间打造 |
3.4 微观层面——建筑风貌传承与更新策略 |
3.4.1 建筑风貌控制 |
3.4.2 重要节点风貌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寨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实践探索 |
4.1 规划理念与发展定位 |
4.1.1 总规思路 |
4.1.2 风貌发展定位 |
4.2 老城区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与重组设计 |
4.2.1 老城区风貌格局特色空间架构 |
4.2.2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修补与完善 |
4.3 老城区外部空间风貌优化和塑造设计 |
4.3.1 街巷风貌优化设计 |
4.3.2 综合交通优化设计 |
4.3.3 滨水空间塑造设计 |
4.4 老城区建筑风貌更新与控制设计 |
4.4.1 建筑风貌整治设计 |
4.4.2 重要风貌节点设计 |
4.5 其他风貌要素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认识金寨”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嘉峪关市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特色小镇的发展 |
1.1.2 国家及甘肃省大力支持特色小镇建设 |
1.1.3 嘉峪关市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 |
1.1.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相关研究的不足及经验启示 |
1.3 相关理论概述 |
1.3.1 旅游区位论 |
1.3.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1.3.3 产业集群理论 |
1.3.4 规模经济理论 |
1.3.5 技术创新理论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2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及其案例解读 |
2.1 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分类 |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
2.1.2 特色小镇的发展 |
2.1.3 特色小镇的分类 |
2.1.4 文旅特色小镇的分类 |
2.2 特色小镇案例及经验借鉴 |
2.2.1 国外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
2.2.2 国内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
2.2.3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3 峪泉镇及其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3.1 峪泉镇现状综合分析 |
3.1.1 区位分析 |
3.1.2 历史沿革 |
3.1.3 现状交通分析 |
3.1.4 产业现状 |
3.2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的产生 |
3.2.1 峪泉镇创建特色小镇的优势 |
3.2.2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产生的背景 |
3.2.3 建设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的必要性 |
3.3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现状综合分析 |
3.3.1 区位分析 |
3.3.2 用地现状 |
3.3.3 产业现状分析 |
3.3.4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优势 |
3.3.5 存在的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定位及动力机制 |
4.1 相关规划解读 |
4.1.1 《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 年)》 |
4.1.2 《嘉峪关旅游大景区建设规划(2016-2030 年)》 |
4.1.3 《嘉峪关市全域旅游规划(2019-2035 年)》 |
4.1.4 《嘉峪关市峪泉镇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18-2030 年)》 |
4.2 总体发展思路及定位 |
4.2.1 发展思路 |
4.2.2 发展目标定位 |
4.2.3 发展功能定位 |
4.2.4 发展业态构建 |
4.3 发展动力分析 |
4.3.1 内在动力 |
4.3.2 外在动力 |
4.4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内部因素 |
4.4.2 外部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 |
5.1 区域协同发展 |
5.1.1 区域旅游联动,实现跨界融合 |
5.1.2 依托区域经济现状,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
5.2 功能分区发展 |
5.2.1 空间功能明确,分区特色发展 |
5.2.2 片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引导 |
5.3 产业多元发展 |
5.3.1 文化创意产业 |
5.3.2 博览会展产业 |
5.3.3 文化旅游产业 |
5.3.4 智慧科技产业 |
5.3.5 配套服务产业 |
5.4 文化引领发展 |
5.4.1 特色文化空间规划引导 |
5.4.2 非遗活动的保留与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6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保障措施 |
6.1 健全规划编制体系,科学引导特色小镇发展 |
6.2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供后续经营保障 |
6.3 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程度 |
6.4 推进体制创新,强化金融保障 |
6.5 培育小镇的创新能力,挖掘小镇的文化底蕴 |
6.6 丰富小镇业态,精准融合空间与文化 |
6.7 加强旅游宣传,打造关城文旅品牌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甘肃省) |
致谢 |
(5)陕西柞水凤凰古镇滨水区民居片段院落单元营造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凤凰古镇发展现状 |
1.2.2 凤凰古镇研究需求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与释义 |
1.4.1 集体记忆 |
1.4.2 场所精神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8 研究框架 |
2 基于罗西类型学理论的凤凰古镇问题 |
2.1 凤凰古镇及地块概况 |
2.1.1 凤凰古镇概述 |
2.1.2 上位规划 |
2.2 类型学的历史与罗西的类型学 |
2.2.1 类型学的历史 |
2.2.2 罗西笔下的类型学 |
2.2.3 罗西的“类似性城市”理论 |
2.2.4 罗西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
2.3 凤凰古镇面临的危机 |
2.3.1 凤凰古镇存在的实际问题 |
2.3.2 凤凰古镇存在的类型学问题 |
2.4 类型学实践解读 |
2.4.1 加拉拉特西公寓——罗西 |
2.4.2 Bürghaus市民住宅——史克 |
2.4.3 混凝土“缝之宅”——张雷 |
2.4.4 东梓关回迁农居——孟凡浩 |
2.5 小结 |
3 聚落——凤凰古镇滨水区的组织 |
3.1 罗西于城市聚落的启发 |
3.1.1 土地所有制——造就建筑类型的不同发展 |
3.1.2 集体与个人记忆——威尼斯景色 |
3.2 凤凰古镇聚落初识 |
3.2.1 凤凰古镇环境空间 |
3.2.2 凤凰古镇聚落现状 |
3.2.3 凤凰古镇街巷空间 |
3.3 凤凰古镇城镇肌理类型 |
3.3.1 凤凰古镇历史城镇肌理类型 |
3.3.2 凤凰古镇当下城镇肌理类型 |
3.3.3 凤凰古镇城镇肌理分类 |
3.3.4 凤凰古镇城镇肌理类型演变举例 |
3.4 滨水区聚落形式推演 |
3.4.1 滨水区地块条件的类型学解读 |
3.4.2 凤凰古镇滨水区地块细分 |
3.4.3 凤凰古镇滨水区道路组织 |
3.4.4 凤凰古镇滨水区建筑间组合 |
3.4.5 凤凰古镇滨水区建筑布局 |
3.5 聚落设计成果反馈 |
3.5.1 聚落类推设计过程总结 |
3.5.2 凤凰古镇滨水区土地所有制下的建筑类型 |
3.5.3 凤凰古镇滨水区集体记忆的召唤 |
3.6 小结 |
4 营造——凤凰古镇滨水区的院落 |
4.1 罗西于院落类型的启发 |
4.1.1 都市人为事实的演进——场所精神 |
4.1.2 历史的诗意存在——古罗马斗兽场 |
4.2 凤凰古镇天井院的初识 |
4.2.1 天井院的特征 |
4.2.2 天井院的方向位置 |
4.2.3 天井空间 |
4.2.4 天井的尺度 |
4.3 凤凰古镇院落类型选择 |
4.3.1 凤凰古镇民居院落分类 |
4.3.2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院落类型 |
4.3.3 凤凰古镇院落类型演变举例 |
4.4 滨水区院落类型的转换 |
4.4.1 院落原型的提取 |
4.4.2 院落推演的可能性 |
4.4.3 围绕合院的建筑平面推演 |
4.4.4 院落空间细分 |
4.5 院落设计成果反馈 |
4.5.1 合院类推设计过程总结 |
4.5.2 凤凰古镇滨水区场所精神的构建 |
4.5.3 凤凰古镇滨水区院落永恒性的探讨 |
4.6 小结 |
5 建构——凤凰古镇滨水区的单体 |
5.1 罗西于建筑单体的启发 |
5.1.1 住宅的讨论——柏林住宅的演变 |
5.1.2 批判的功能主义——科尔多瓦(Cordoba)回族清真寺 |
5.2 凤凰古镇民居单体初识 |
5.2.1 单体的特征 |
5.2.2 单体的结构 |
5.2.3 单体的材料 |
5.2.4 单体的屋顶 |
5.3 凤凰古镇民居单体类型选择 |
5.3.1 单体的类型学研究方法 |
5.3.2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单体分类 |
5.3.3 凤凰古镇民居单体演进历程 |
5.3.4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单体演变类型举例 |
5.4 滨水区单体类型转换 |
5.4.1 单体元素原型提取 |
5.4.2 坡屋顶的形式及檐下空间 |
5.4.3 马头墙的形式 |
5.4.4 阁楼空间的推敲 |
5.4.5 门板形式的推敲 |
5.5 单体设计成果反馈 |
5.5.1 单体类推设计过程总结 |
5.5.2 住宅类型的延续 |
5.5.3 功能主义的探讨 |
5.6 小结 |
6 回归——凤凰古镇的具体问题 |
6.1 凤凰古镇滨水区设计中解决的实际问题 |
6.1.1 居住环境改善 |
6.1.2 交通改善 |
6.1.3 居住单体造型改善 |
6.1.4 居住环境中居住设备与技术改善 |
6.2 类型学下的小城镇新建建筑设计策略 |
6.2.1 保护当地永恒特质与集体记忆 |
6.2.2 塑造本土场所精神 |
6.2.3 兼顾形式与功能 |
7 总结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附录 |
附录 Ⅰ:图录 |
附录 Ⅱ:表录 |
附录 Ⅲ:相关图纸 |
致谢 |
(6)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 |
1.1.2 乡村振兴战略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小城镇 |
2.1.2 城镇化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2.2.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理论 |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国内小城镇研究情况概述 |
2.3.1 基于小城镇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研究 |
2.3.2 基于发展模式的小城镇发展探索 |
2.3.3 基于“特色小镇”语境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
2.3.4 基于小城镇发展的评价研究 |
2.3.5 基于人口流动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
2.4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概述 |
2.4.1 基于国外小城镇发展经验探析的研究 |
2.4.2 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分析 |
3.1 大理州新型城镇化情况 |
3.1.1 人口城镇化 |
3.1.2 经济城镇化 |
3.1.3 空间城镇化 |
3.1.4 社会城镇化 |
3.2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特征分析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发展特征 |
3.3 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
3.3.1 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 |
3.3.2 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 |
3.3.3 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 |
3.3.4 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粗犷式发展较多 |
3.4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及协调度分析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评价方法 |
3.4.3 评价过程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 |
4.1 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资源条件因素 |
4.1.2 政策制度因素 |
4.1.3 规划编制与管理因素 |
4.2 小城镇核心发展策略 |
4.2.1 合理划定城镇空间结构 |
4.2.2 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 |
4.2.3 推动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 |
4.3 小城镇一般发展策略 |
4.3.1 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 |
4.3.2 建全和完善发展体制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1 湾桥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1.1 产业经济分析 |
5.1.2 城镇空间分析 |
5.1.3 人口发展分析 |
5.1.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2 喜洲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2.1 产业经济分析 |
5.2.2 城镇空间分析 |
5.2.3 人口发展分析 |
5.2.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3 凤仪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3.1 产业经济分析 |
5.3.2 城镇空间分析 |
5.3.3 人口发展分析 |
5.3.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4 金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4.1 产业经济分析 |
5.4.2 城镇空间分析 |
5.4.3 人口发展分析 |
5.4.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5 典型小城镇发展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附图 |
(7)绿色小城镇如何发展生态产业?——瑞士经验对我国山地地区(贵州)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生态产业的形成、特点和演化过程 |
(一)生态产业的形成 |
(二)生态产业的特点 |
(三)生态产业的演化过程 |
1.生态产业的技术演化过程。 |
2.生态产业的动力演化过程。 |
3.生态产业的制度演化过程。 |
三、贵州与瑞士的城镇产业结构比较 |
(一)瑞士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及其演进特征 |
1.瑞士小城镇产业的区域分布及特点。 |
2.瑞士小城镇的工业。 |
3.瑞士小城镇的服务业。 |
4.瑞士小城镇的农业。 |
(二)以贵州为代表的山地地区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及特征 |
1.贵州小城镇的工业。 |
2.贵州小城镇的农业。 |
3.贵州小城镇的服务业。 |
(三)主要启示 |
1.在产业的选择上,注重结合资源要素实际。 |
2.在人才的支撑上,注重构建多层次的人才体系结构。 |
3.在市场主体的培育上,注重激发实体经济的活力。 |
4.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注重实现集聚化发展。 |
四、绿色小城镇生态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制定实施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
(二)注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
(三)坚持“一镇一业” |
(四)激发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和活力 |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
(8)基于特色成长视角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扩展模型及应用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提出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基本理论与模型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PSR模型 |
2.2.3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3 小城镇特色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 |
2.3.1 小城镇特色的内涵要素、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 |
2.3.2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
2.3.3 小城镇特色与可持续发展 |
2.4 研究述评 |
2.5 研究视角选择 |
第三章 国外小城镇特色发展 |
3.1 以意大利、英国为代表的欧洲特色小城镇 |
3.1.1 “第三意大利”的城镇建设 |
3.1.2 瑞士的“山地城镇”政策 |
3.2 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特色小城镇 |
3.2.1 日本的“一村一品” |
3.2.2 韩国的“慢城运动” |
3.3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特色小城镇 |
3.4 经验启示 |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扩展模型的构建 |
4.1 扩展模型的构建 |
4.2 扩展模型的创新之处 |
4.3 扩展模型的实践意义 |
第五章 浙江省小城镇特色成长的机制、障碍与路径 |
5.1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研究案例与评价结果:以浙江省30 个小城镇为例 |
5.2.1 案例样本与数据来源 |
5.2.2 样本预处理(都市区辐射范围界定) |
5.3 评价结果 |
5.4 特色成长在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
5.5 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特色成长障碍 |
5.5.1 非都市区小镇特色成长的“低端锁定”困局 |
5.5.2 都市区小镇特色成长的“高端锁定”困局 |
5.6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成长路径 |
5.6.1 非都市区小镇: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 |
5.6.2 都市区小镇:高品质城镇化助推高质量工业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结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总结与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1、特色小镇 |
2、特色生态小镇 |
3、特色生态小镇建设 |
(二)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相关理论 |
1、增长极理论 |
2、田园城市理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条件分析 |
(一)发展优势 |
(二)现实劣势 |
(三)机遇 |
(四)威胁 |
四、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
1.乡镇规划不够规范,缺少专业人才 |
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产业竞争优势 |
3.乡镇管理不到位 |
4.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政府缺乏专业人才规划发展 |
2、经济欠发达,政府投入力量不足 |
3、兼而不专的组织机构 |
4、地理位置不佳,财政压力大 |
五、国内外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实践经验启示 |
(一)国内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
1、浙江省杭州市云栖小镇 |
2、湖南省长沙县浔龙河生态小镇 |
3、浙江省安吉县安吉天使小镇 |
(二)国外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
1、法国格拉斯小镇 |
2、瑞士塔尔纺织特色小镇 |
3、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小镇 |
(三)国内外特色生态小镇的经验启示 |
1、突出特色彰显历史悠久 |
2、产业引领促进经济发展 |
3、完善功能达到服务优质 |
4.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氛围 |
六、推动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围绕宜居宜养打造美丽家园 |
(二)突出产业优势推进生态小镇 |
1.产业规划原则 |
2.完善产业空间布局 |
(三)开展全域旅游 |
1.优化旅游开发结构 |
2.发展农家乐 |
3.发展休闲农庄 |
(四)注重乡村治理 |
1.环境整治 |
2.公共设施整治 |
(五)提升乡村文明建设水平 |
1.总体要求 |
2.注重特色 |
3.把握原则 |
(六)围绕体制建设保障长效发展 |
1.加强体制建设 |
2.提高乡村管理能力 |
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七、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构建长春英俊镇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时代要求 |
1.1.2 英俊镇构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构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特色小镇的概念辨析 |
2.1.1 定义内涵 |
2.1.2 基本特征 |
2.1.3 代表类型 |
2.2 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 |
2.2.1 初期探索阶段 |
2.2.2 试点研究阶段 |
2.2.3 全面推进阶段 |
2.3 构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理论基础 |
2.3.1 精明专业化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田园城市理论 |
2.4 构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相关实践与启示 |
2.4.1 国外实践案例 |
2.4.2 国内实践案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家级特色小镇目标引导下的长春英俊镇发展因素探究 |
3.1 英俊镇地域特征分析 |
3.1.1 规划选址 |
3.1.2 区位交通 |
3.1.3 生态环境 |
3.1.4 地域文化 |
3.1.5 产业现状 |
3.1.6 政策机遇 |
3.2 英俊镇发展存在问题与困惑 |
3.2.1 地域资源分析不足 |
3.2.2 产业业态定位不准 |
3.2.3 城镇特色风貌缺失 |
3.2.4 城乡规划成果滞后 |
3.2.5 管理机制不太健全 |
3.3 构建英俊镇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适宜性分析 |
3.3.1 针对国家培育标准的适宜性分析 |
3.3.2 针对地方培育标准的适宜性分析 |
3.4 英俊镇发展培育途径 |
3.4.1 综合评估方法选取 |
3.4.2 资源评价指标确定 |
3.4.3 小镇发展模式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家级特色小镇目标引导下的长春英俊镇规划设计策略 |
4.1 规划目标定位策略 |
4.1.1 规划设计原则 |
4.1.2 规划设计流程 |
4.1.3 规划机制创新 |
4.1.4 规划定位确立 |
4.2 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
4.2.1 主导产业选取 |
4.2.2 辅助产业培育 |
4.3 文化内涵延伸策略 |
4.3.1 地域文化传承与活化 |
4.3.2 小镇文化共同体构建 |
4.3.3 可持续发展思维贯彻 |
4.3.4 互联网创新模式营造 |
4.4 功能空间布局策略 |
4.4.1 产业业态影响小镇功能分区 |
4.4.2 产业布局决定小镇交通布局 |
4.4.3 多重因素控制小镇街区尺度 |
4.5 特色风貌塑造策略 |
4.5.1 地域环境潜化小镇建筑风格 |
4.5.2 自然环境生成小镇天际线 |
4.5.3 新兴文化塑造小镇特色场所 |
4.5.4 生态理念指导小镇景观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瑞士小城镇建设突出服务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鲁志琴. 武汉体育学院, 2021(12)
- [2]城市设计视角下金寨县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研究[D]. 李星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4]嘉峪关市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D]. 赵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5]陕西柞水凤凰古镇滨水区民居片段院落单元营造探索[D]. 祝嘉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 安耀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绿色小城镇如何发展生态产业?——瑞士经验对我国山地地区(贵州)的启示[J]. 陈军.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4)
- [8]基于特色成长视角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扩展模型及应用 ——以浙江省为例[D]. 司梦祺.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9]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镇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研究[D]. 王兆利.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10]构建长春英俊镇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研究[D]. 尹传民.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