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彭紫薇[1](2021)在《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探讨颈内系统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安全时限;3.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比较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01月到2020年08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36例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收集了与临床结果相关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单个动脉瘤与多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HH)、患者入院时Fisher分级以及是否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其中,术中监测采用美国Endeavor CR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分别监测SEP、MEP,头皮电极放置遵循国际脑电图(EEG)10-20的原则。由同一手术团队和护理团队治疗后评估临床结果、治疗效果和死亡率。使用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 RS)评估临床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术后复查DSA或CTA,患者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以及是否发生影像学缺血事件或临床缺血事件来评估。2.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比较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09月到2020年08月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颈内系统动脉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纳入病例术中均临时阻断颈内动脉并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详细记录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时间、方式、部位及电生理监测波形波幅和潜伏期变化。按载瘤动脉阻断部位患者被分为载瘤动脉近端阻断组和载瘤动脉近、远端同时阻断组两组。按阻断方式患者被分为持续阻断组和间断阻断组两组。临床结果包括术后第7天复查颅脑CT观察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缺血事件,以及改良m RS量表评估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主要为术后复查DSA或CTA,观察动脉瘤颈夹闭效果。结果:1.综合分析显示103例(75.7%)患者术后预后良好。83例(72.2%)为破裂动脉瘤患者,20例(95.2%)为未破裂动脉瘤患者(P<0.05)。47例(34.6%)患者术后出现影像缺血或临床缺血事件,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高龄、动脉瘤直径较大以及同时夹闭多个动脉瘤也是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2.术后90例患者行DSA或CTA检查,其中80例(88.9%)患者表现为动脉瘤完全闭塞,10例(11.1%)表现为残余动脉瘤。唯一与动脉瘤完全夹闭与否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P=0.001);3.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没有任何因素对不良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破裂动脉瘤患者,在单因素分析中,入院时的动脉瘤直径大小、HH分级和Fisher分级与研究结果显着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入院时的HH分级和Fisher分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4.在死亡率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径较大的动脉瘤术后死亡率较直径较小的动脉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5.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组59人,排除未破裂动脉瘤死亡特殊病例1例,死亡率为5.2%(3人),无监测组77人,死亡率为16.9%(13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监测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也有所降低(28.6%vs 17.2%),但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组中,SEP异常者16例(27.1%),其中12例(20.3%)术中或术后波形恢复,4例(6.8%)直到手术结束波形仍未恢复;6例(10.2%)出现MEP异常,手术结束均未恢复。未出现两者同时出现异常的患者。最终,10例(16.9%)患者术后均出现脑缺血事件,最终出院时预后不良(m RS≥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6.术中载瘤动脉阻断时间2-18min,平均(7.6±3.5)min,其中34例(94.4%)患者动脉瘤颈完全夹闭,30例(83.3%)患者术后预后良好。唯一与动脉瘤颈完全夹闭与否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P=0.005);7.术中临时阻断颈内动脉神经电生理信号出现异常的患者10例(27.8%),阻断时长均大于8min。SEP异常者7例(70.0%),4例(40.0%)患者解除临时阻断后波形恢复正常,剩余3例(30.0%)直到手术结束波形仍未恢复;3例(30.0%)MEP异常,手术结束均未恢复。最终,6例(60.0%)患者出现了迟发性脑缺血,5例(50.0%)患者出院后预后不良(m RS≥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8.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时间对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小于8min的临时阻断,可保障手术的安全。颈内动脉不同阻断部位及方式对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脑缺血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破裂动脉瘤的预后较未破裂动脉瘤差,唯一与动脉瘤完全夹闭相关的因素是动脉瘤大小。所研究的因素均不能预测未破裂动脉瘤的不良预后。入院时高HH分级与高Fisher分级是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临时阻断颈内动脉有益于完全夹闭动脉瘤颈。临时阻断时间对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小于8min的临时阻断,可保障手术的安全。不同阻断部位及方式对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脑缺血不具有统计学差异;3.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降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并为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安全时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其中,术中联合监测SEP和MEP,不可逆转的异常MEP波形对预测不良预后更有效。
加健[2](2021)在《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脑-肢协同调控模式,探讨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r 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以期为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提供一种新的优化联合干预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09月-2021年02月于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花园山院区住院的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48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LF-r TMS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太极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周6次治疗,干预4周共24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E)、改良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握力值、皮质潜伏期(CL)、波幅(AMP)变化。结果1.纳入病例的基本信息分析本研究纳入病例48例,其中6例脱落,最终完成本试验共42例,其中对照组21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7.16±2.61)岁,平均病程(2.46±1.68)月,左侧肢体瘫痪15例,右侧肢体瘫痪6例,平均NHISS评分(7.13±1.62)分;治疗组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8.35±3.07)岁,平均病程(3.25±1.56)月,左侧肢体瘫痪11例,右侧肢体瘫痪10例,平均NHISS评分(6.84±12.08)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偏瘫侧、NIHSS评分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受试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结局指标的统计结果(1)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18.37±4.73,19.00±4.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改善(13.83±4.65,10.77±4.29),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FMA-UE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FMA-UE评分(15.60±6.08,16.13±6.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FMA-UE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4.00±8.23,31.42±7.14),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MBI评分(30.51±13.65,29.56±13.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M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41.31±15.54,52.03±13.24),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握力值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握力值(4.25±3.51,4.63±3.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握力值较治疗前改善(5.51±3.02,7.63±3.56),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CL值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CL值(23.91±3.05,25.71±2.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CL值较治疗前改善(22.20±2.39,23.96±2.8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后AMP值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AMP值(63.43±19.61,61.33±16.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AMP值较治疗前改善(74.60±15.84,86.15±17.36),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单纯LF-r TMS治疗和太极推拿联合LF-r TMS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FMA-UE评分、MBI评分、握力、CL及AMP,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太极推拿联合LF-r TMS治疗疗效优于单纯LF-r TMS治疗,提示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该联合康复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张建国,乔慧[3](2020)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现状与进展》文中认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通过多种神经电生理技术,监测神经传导的完整性,实时反映术中神经功能,以减少潜在的神经损伤,提高手术疗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辅助定位皮质功能区和重要神经传导通路、辨别特定神经组织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普遍应用的成熟技术,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简要概述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现状与进展。
何任红[4](2021)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作为最严重的功能损害,随着现代重症救治水平的提高,DOC患者数量激增。促醒是DOC患者康复的首要任务,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音乐治疗、外周神经刺激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各自弊端,临床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DOC促醒治疗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广泛用于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在DOC的康复中也应有治疗价值,然而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探讨此价值,因此本研究聚焦的是rTMS在DOC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为了了解DOC患者的临床现状,回顾性分析了 384例脑损伤患者,其中脑出血188例(50.0%),脑梗死108例(28.1%),脑外伤75例(19.5%),缺血缺氧性脑病13例(3.4%)。在384例脑损伤患者中,DOC发生率为37.2%(143/384);在143例DOC患者中,脑出血患者DOC发生率41.5%(78/188),脑梗死患者DOC发生率11.1%(12/108),脑外伤患者DOC发生率57.3%(43/75),缺血缺氧患者DOC发生率76.9%(10/13)。分析DOC患者和非DOC患者,结果发现DOC显着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此结果表明DOC显着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缺乏有效促醒方法是DOC康复的难点,40例DOC患者参与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探讨rTMS的促醒作用,使用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估意识,并分析患者出院时的清醒率。结果发现经rTMS治疗后,CRS-R评分显着升高,表明rTMS可以改善DOC患者意识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rTMS可以改善DOC患者意识,但非所有DOC患者的意识被显着改善,只有部分DOC患者对rTMS治疗有反应。最后本结果还发现,rTMS未能显着提高DOC患者出院时的清醒率。根据前一部分研究结果,我们推测rTMS可能不适用所有DOC患者,因此我们进一步募集了 25例DO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rTMS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CRS-R评估患者意识变化,同时采集DOC患者在治疗前和第一次干预后的静态EEG。如果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提高了 3分定义为反应者,否则视为无反应者。结果发现25例患者中反应者10例,无反应者15例,EEG数据显示反应者的顶叶alpha功率显着多于无反应者,单次rTMS能显着降低反应者刺激靶位(左侧额叶)的delta功率,而无反应者无明显变化。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个预测方法,即alpha(顶叶)/delta(额叶)比值,此方法可用于辨别其中的反应者。综上所述,脑损伤患者DOC发生率较高,缺乏特异的促醒方法是DOC的临床难点。rTMS治疗能有效提高DOC患者的意识水平,可作为临床上DOC促醒治疗的一种方法,然而rTMS也似乎不适用所有的DOC患者,因此本研究同时提出一个预测方法,即alpha功率(顶叶)/delta功率(额叶)比值,此方法可用于辨别潜在的DOC反应者。
乔宗容[5](2020)在《IONM对不同病理状态的豆纹动脉辨识与保护的术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研究如何才能对不同病理状态的豆纹动脉进行有效地辨识并施加保护,进而避免动脉的损伤,保留神经组织的结构功能完整性,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纳入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手术中均常规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包括MEP/SEP/EEG等监测手段。依据疾病类型,主要以脑肿瘤,脑动静脉畸形与脑血管病等3类分别进行分析。根据术前影像手段来初步判定豆纹动脉与占位的关系。以豆纹动脉的解剖学基础为根本,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结果,对不同病理条件下的术中情况与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结果:在49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电生理监测异常反应者共22例,约占44.8%。其中出现MEP异常报警者共15例,发生率为68.1%;SEP异常报警者共10例,发生率为45.4%;EEG异常报警者共9例,发生率为40.1%。在电生理监测结果出现异常变化的病例中,经过术中干预与处理后,共有12例患者的异常变化得以逆转,比例为45.5%。其中MEP异常报警后恢复者有9例,占69.2%;SEP异常报警后恢复者有7例,占70%;EEG异常报警后恢复者有8例,占88.9%。在27例未发现电生理异常报警的病例中,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有2例,发生率约7.4%。结论:豆纹动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解剖特点仍是脑神经科学需不懈探索的领域。保护血管的完整性,规避脑组织的缺血损伤,是神经外科医师执着追求的目标。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联合MEP/SEP/EEG的电生理监测技术的辅助应用,对有效地辨识并保护处于不同病理状态的豆纹动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干峥[6](2020)在《1Hz rTMS对优势半球和非优势半球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脑卒中后常遗留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且恢复较为困难。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可以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但不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并有学者认为rTMS的治疗效果与半球优势有关。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Hz rTM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优势半球和非优势半球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整体功能的疗效,从而为临床上制订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采集分析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进一步证实sEMG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拟选取30例优势半球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1Hz rTMS组、假刺激组,每组均15例),30例非优势半球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1Hz rTMS组、假刺激组,每组均15例)。所有患者均遗留有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且接受为期2周,每天一次,每周6次的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以及作业治疗等)。1Hz rTMS组:常规康复联合1Hz 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健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1)区,刺激时间15分钟,刺激强度为80%静息运动阈值(rest motor threshold,RMT),每天一次,每周6次,共2周。假刺激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给予假刺激(刺激参数及频次与1Hz rTMS组一致,但线圈与刺激靶点平面成90°)。分别于治疗前一天、治疗2周结束后进行上肢功能、活动能力评估和表面肌电检测。评估方法: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上肢部分(upper-extremity Fugl-Meyer scale,u-FMA)评估患侧上肢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采集患侧上肢最大等长收缩(maximal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状态下屈、伸肘时肱二、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得到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和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每个动作均采集三次,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例患者脱落,最终共55例患者完成本次实验,包括25例优势半球卒中患者(1Hz rTMS组13例、假刺激组12例),30例非优势半球卒中患者。评估结果:(1)优势半球卒中组:治疗前1Hz rTMS与假刺激组患者的u-FMA、MBI评分、RMS值、iEMG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u-FMA、MBI评分以及MIVC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RMS值和iEMG值、伸肘时肱三头肌RMS值和iEMG值均明显提高(P<0.05),且1Hz rTMS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的提高值均大于假刺激组,差异明显(P<0.05)。(2)非优势半球卒中组:治疗前1Hz rTMS组与假刺激组的u-FMA、MBI评分、RMS值、iEM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u-FMA、MBI评分、MIVC状态屈/伸肘关节时肱二/三头肌RMS值和iEMG值均明显提高(P<0.05),且1Hz rTMS组较假刺激组有更显着的提高(P<0.05);(3)患者屈肘时肱二头肌RMS、iEMG值与u-FMA及MBI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2及0.442、0.896及0.672);伸肘时肱三头肌RMS、iEMG值亦与u-FMA及MBI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5及0.733、0.953及0.715)。结论(1)1Hz rTMS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整体功能,且这种改善效果可体现在优势半球卒中组及非优势半球卒中组内。(2)sEMG作为一种客观、无创、操作简单的康复评估手段,可应用于临床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司培[7](2019)在《基于体感诱发电位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RP)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运动再学习组、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组、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组,每组各3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基础的常规用药及常规康复训练,运动再学习组在此基础上加MRP疗法;针刺结合MRP组同时接受针刺和MRP疗法进行干预;穴位埋线结合MRP组受试者在接受与MRP组受试者同样治疗方法的同时加穴位埋线疗法。所有患者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同时在上述时间点检测受试者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采用Boferroni法进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分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分析中的Spearman进行相关分析;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经过4周的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及SEP N20潜伏期、波幅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2.穴位埋线结合MRP组较MRP组在FMA、MBI评分上显着提高(P<0.01),较针刺结合MRP组明显提高(P<0.05),提示穴位埋线结合MRP疗法较其他两种方法更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MRP组与针刺结合MRP组在FMA、MBI评分上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穴位埋线结合MRP组较MRP组SEP N20潜伏期、波幅显着改善(P<0.01),较针刺结合MRP组明显改善(P<0.05),提示穴位埋线结合MRP组较其他两组更能够增强脑卒中患者脑可塑性的发生;针刺结合MRP组和MRP组SEP N20潜伏期、波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穴位埋线结合MRP疗法更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2.穴位埋线结合MRP疗法更能使SEP N20的潜伏期、波幅发生改变,更能有效的增强脑卒中患者脑的可塑性。
朱萍[8](2019)在《基于皮质兴奋性的电针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脑功能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头皮电针及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人大脑可塑性变化,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第一部分:电针及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志愿者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电针(EA)组、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组及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EA_t DCS)组,EA穴位选择双侧头皮针运动区(焦氏头针运动区),t DCS刺激部位为双侧手M1区,在双侧刺激部位随机均衡放置阴极和阳极,分别采用经颅磁刺激评估干预前及干预后双侧大脑半球运动诱发电位(MEPs)和静息运动阈值(RMT),分析比较三种干预方法对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变的影响。结果:(1)最终纳入30例右利手的健康受试者,左半球RMT小于右半球,采用随机均衡方法后,干预前运动诱发电位(MEPs)在EA、t DCS及EA_t DCS三组之间、各组阴极和阳极之间在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2)单次干预后头皮电针阳极、t DCS阳极表现为易化大脑皮质作用,电针阴极和t DCS阴极表现为抑制大脑皮质兴奋性。(3)干预后阳极、阴极与干预前比较,三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即刻效应及干预后20分钟效应在EA、t DCS及EA_t DCS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 DCS组在干预后即刻效应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A组在干预后20分钟效应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EA_t DCS联合组干预即刻效应及干预后20分钟效应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t DCS阳极单次干预表现为易化大脑皮质兴奋性,EA、t DCS阴极单次干预表现为抑制大脑皮质兴奋性;t DCS单次干预后即刻表现出干预效应,头皮EA单次干预后20分钟表现出干预效应,EA联合t DCS在单次干预后即刻及干预后20分钟均表现出干预效应,EA联合t DCS与单纯EA或t DCS相比,有更好的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的趋势,是比较有潜力的干预方式,仍需要更多的试验以证实。第二部分:经颅直流电刺激与头皮电针对健康成年人脑可塑性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招募健康受试者15例,随机分为EA组、t DCS组及EA_t DCS三组,EA阳极位于左脑运动区中2/3(焦氏头针运动区穴位),阴极位于右脑上肢运动区中2/3,t DCS阳极置于左脑上肢M1区,阴极置于右侧M1区,连续干预2周,分别在首次干预和末次干预时,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扫描,采用经颅磁刺激评估静息运动阈值及运动诱发电位。结果:(1)连续2周干预后,在EA阴极单次干预效应,较干预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脑舌回的mf ALFF较干预前增加(P<0.01),左脑中央后回的sm Re Ho较干预前增加(P<0.01)。(2)连续2周干预后,在t DCS阳极及阴极的单次干预效应与干预前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在后扣带回m ALFF较干预前减小,左脑M1区m ALFF较干预前增加,右脑梭状回、右脑中央前回mf ALFF较干预前增加(P<0.01),右脑M1区和右脑SMA区mf ALFF较干预前增加,双侧楔前叶及左脑顶叶sm Re Ho较干预前减少,左脑PMA到左脑SMA区的有效连接(GCA)较干预前降低(P<0.05)。(3)连续2周干预后,在EA阴极联合t DCS阴极单次干预效应较干预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右脑PMA区、左脑M1区m ALFF显着增加(P<0.05),在右侧中央后回sm Re Ho较干预前增加(P<0.01),右脑M1区sm Re Ho较干预前增加(P<0.05),左脑M1区与左脑SPL之间的功能连续FC、右脑M1区与左脑SPL之间的功能连接(FC)较干预前显着增强(P<0.05),在干预后左脑SPL到右脑M1区的有效连接(GCA)较干预前增强(P<0.05)。结论:1.EA和EA_t DCS可以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连续2周EA或者EA_t DCS干预可以增加大脑可塑性。2.EA影响大脑皮质脑重塑主要表现在中央后回的躯体感觉区,t DCS影响大脑皮质重塑表现在后扣带回、梭状回、M1区、SMA、楔前叶、顶叶、PMA等脑区;头皮EA联合t DCS影响大脑皮质脑重塑除了在中央后回外,对PMA区、M1区、SPL等运动相关脑区也产生了影响。
余少华[9](2019)在《失匹配负波联合听觉稳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失匹配负波及听觉稳态与患者预后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量化的评估方法。方法:1、失匹配负波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NICU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内进行失匹配负波检测,并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每个患者至少做一次检测。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行电话随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患者的预后。利用完成第一次失匹配负波检测的患者的数据,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变量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利用完成两次失匹配负波的患者数据,前后做差取绝对值,除以第一次检测的数据,得到数据的变化率,将变化率与预后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2、听觉稳态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NICU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内进行听觉稳态的检测,并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每个患者至少做一次检测。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行电话随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患者的预后。利用完成第一次听觉稳态检测的患者数据,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分析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数据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除是否使用呼吸机有统计学意义(P=0.009)、年龄有统计意义(P=0.006),其他如性别、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脑血管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2、失匹配负波组中患者组的PZ振幅和CZ振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听觉稳态组中PZ潜伏期变化率与MRs1m呈强负相关、与MRs3m呈中等强度负相关。CZ潜伏期变化率与GCS1m、GCS3m呈强负相关。4、听觉稳态组的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波幅/最高波幅有统计学意义,1秒内波的个数、最高波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患者的年龄、住院期间是否使用呼吸机与患者的预后有关。2、失匹配负波PZ位点、CZ位点的振幅改变可以作为判断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损伤的指标。3、失匹配负波PZ位点、CZ位点潜伏期变化率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有关。4、听觉稳态的平均波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有改变,但听觉稳态在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黄常生[10](2019)在《腰椎侧方融合手术中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变化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的波幅变化与侧方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明确诊断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行侧方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52例,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检测麻醉平稳后切皮前下肢SEP的P40-N55的波幅,再测得术中撑开椎间隙植入融合器后的下肢SEP的波幅,计算前后SEP波幅的改善程度;术后3个月进行腰椎JOA评分,并计算JOA评分较术前的改善率;将JOA术后改善率>60%为1组,术后改善率≤60%为2组。统计学分析SEP波幅改善程度与JOA术后改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监测麻醉平稳后切皮前下肢SEP的P40-N55的波幅为1.315±0.7482uv,术中撑开椎间隙植入融合器后的SEP的波幅为1.758±0.8023uv,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t=14.502,P<0.05)。术前腰椎JOA评分为12.25±2.543分,术后3个月随访腰椎JOA评分23.25±3.067分,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t=24.199,P<0.05)。JOA评分术后改善率>60%(1组)34例,术后改善率≤60%(2组)18例。两组病人SEP波幅改善程度分别为53.97±37.44%及23.53±14.3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t=4.195,P<0.05)。SEP波幅改善程度与JOA术后改善率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分析),得到JOA术后改善率与SEP波幅改善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2=0.302,P<0.05)。结论:侧方腰椎融合手术中下肢SEP波幅改善程度可提示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有一定临床价值。
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二、第一部分: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三、第二部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临时阻断颈内动脉的安全时限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四、结论 |
五、参考文献 |
六、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七、致谢 |
(2)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标准 |
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备和研究耗材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病例分组 |
2.4 数据记录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结局指标比较 |
3.3 不良事件记录和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风后偏瘫的中医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
3 TMS评估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价值 |
4 太极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理论探讨 |
4.1 太极推拿操作的理论依据 |
4.2 太极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机理 |
5 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理论探讨 |
5.1 神经突触的可塑性 |
5.2 半球间竞争模型 |
5.3 rTMS治疗参数的选择 |
6 脑-肢协同调控模式对脑卒中后康复的新认识 |
7 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西医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 中医症状积分 |
附件3 FMA-UE评分 |
附件4 MBI评分 |
致谢 |
(3)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发展 |
二、主要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 |
1. 体感诱发电位 |
2. 运动诱发电位 |
3. 听觉诱发电位 |
4. 肌电图 |
5. 脑电图 |
6. 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 |
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
1. 颅后窝手术 |
2. 脊柱脊髓手术 |
3. 癫及功能区定位手术 |
4. 立体定向手术 |
5. 脑血管病手术 |
四、我国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4)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
1.1 意识障碍的定义 |
1.2 意识障碍的发病机制 |
1.3 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 |
1.4 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法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现状 |
2.1 经颅磁刺激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
2.2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
2.3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的应用 |
2.4 存在的问题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3.1 前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纳入排除标准 |
3.2.2 病例采集方法 |
3.2.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3.3.2 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
3.3.3 脑损伤部位分析 |
3.4 讨论 |
3.4.1 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 |
3.4.2 DOC患者的医疗费用 |
3.4.3 DOC患者的结构性损伤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改善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中的作用 |
4.1 前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2.1 一般资料 |
4.2.2 治疗方法 |
4.2.3 结果评估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意识水平的变化 |
4.3.2 出院结局的比较 |
4.4 讨论 |
4.4.1 rTMS在改善意识中的作用 |
4.4.2 rTMS改善意识的作用机制 |
4.4.3 rTMS作用的个体差异性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EEG-rTMS在判别DOC反应者中的作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资料与方法 |
5.2.1 纳入排除标准 |
5.2.2 试验设计和干预方法 |
5.2.3 行为学评估 |
5.2.4 EEG数据采集和处理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DOC患者的临床特征 |
5.3.2 rTMS干预后的EEG反应性 |
5.3.3 预测方法分析 |
5.4 讨论 |
5.4.1 rTMS对HIE的作用 |
5.4.2 EEG反应性与意识的关系 |
5.4.3 EEG反应性在预测反应者中的作用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2: 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 |
致谢 |
(5)IONM对不同病理状态的豆纹动脉辨识与保护的术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豆纹动脉辨识与保护的解剖基础及术中研究的临床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1Hz rTMS对优势半球和非优势半球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基于体感诱发电位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试验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研究对象招募流程及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主要仪器和材料 |
2.3 干预方法 |
3 结局指标 |
3.1 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 |
3.2 日常生活活动的评定 |
3.3 电生理指标 |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5 伦理原则及审核 |
6 病例流程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各组受试者治疗前的基线检测 |
2.1 治疗前三组受试者FMA、MBI评分的比较 |
2.2 治疗前三组受试者SEP N20 潜伏期、波幅的比较 |
3 各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FMA、MBI评分的比较 |
3.1 FMA评分的比较 |
3.2 MBI评分的比较 |
4 各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电生理指标的比较 |
4.1 SEP N20 潜伏期的比较 |
4.2 SEP N20 波幅的比较 |
5 各组受试者治疗后组间比较 |
5.1 治疗后三组患者FMA、MBI评分组间比较 |
5.2 治疗后三组患者SEP N20 潜伏期、波幅的组间比较 |
6.体感诱发电位N20 潜伏期与FMA、MBI评分的相关性 |
讨论 |
1 穴位埋线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
2 运动再学习训练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
3 穴位埋线结合MRP疗法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4 针刺结合MRP疗法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
5 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SEP N20 的潜伏期、波幅的影响 |
6 SEP N20 的潜伏期与FMA评分的相关性 |
7 SEP N20 的潜伏期与MBI评分的相关性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皮质兴奋性的电针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脑功能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针及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技术路线图 |
2.2 试验分组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3.1 肌电图记录仪器 |
2.3.2 经颅磁刺激仪器 |
2.4 试验设计 |
2.5 干预方案 |
2.5.1 EA组干预 |
2.5.2 tDCS组干预 |
2.5.3 EA_t DCS组干预 |
2.6 电生理数据收集 |
2.6.1 测试前准备 |
2.6.2 RMT的测定 |
2.6.3 TMS-MEPs的测定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大脑皮质静息运动阈值(RMT)比较 |
3.3 干预前大脑的TMS-MEPs值 |
3.4 干预后大脑的TMS-MEPs值 |
3.4.1 干预后即刻(T0)与干预前大脑的TMS-MEPs变化 |
3.4.2 干预后20分钟(T20)与干预前大脑的TMS-MEPs变化 |
3.4.3 干预后T0效应与干预后T20效应比较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健康成年人双侧大脑的“平衡”状态 |
4.2 头皮电针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的影响 |
4.3 经颅电刺激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的影响 |
4.4 电刺激联合头皮针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的影响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颅直流电刺激与头皮电针对健康成年人脑可塑性影响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评价指标 |
2.1.1 电生理指标 |
2.1.2 影像学扫描参数 |
2.1.3 影像学指标 |
2.2 静息态数据处理和分析 |
2.2.1 rest分析过程 |
2.2.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健康被试的一般资料 |
3.2 电生理指标 |
3.2.1 双侧大脑M1区静息运动阈值(RMT)变化 |
3.2.2 干预前基线(baseline)与连续干预2周后基线(baseline)MEPs变化 |
3.2.3 单次干预后效应在连续干预2周前后的变化 |
3.3 影像学指标 |
3.3.1 三组干预前的ALFF、Reho值 |
3.3.2 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分析 |
3.3.3 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 Ho)分析 |
3.3.4 干预前后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变化 |
3.3.5 干预前后格兰杰因果分析(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GCA)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头部电针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 |
4.2 tDCS对大脑可塑性影响 |
4.3 头皮电针联合tDCS对大脑可塑性影响 |
4.4 安全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一 相关量表 |
SF-36问卷 |
第一次测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爱丁堡利手量表·中文改良版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技术与大脑皮质兴奋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实验设备与方法照片 |
(9)失匹配负波联合听觉稳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
2.1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
2.1.1 在脑血管病预后方面的应用 |
2.1.2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2.2 视觉诱发电位 |
2.2.1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2.2.2 在多发性硬化视神经炎中的应用 |
2.2.3 在颅压监测方面的应用 |
2.3 运动诱发电位 |
2.3.1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2.3.2 在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 |
2.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2.4.1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2.4.2 在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 |
2.4.3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2.5 事件相关电位 |
2.5.1 失匹配负波 |
2.5.2 听觉稳态 |
第3章 失匹配负波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应用 |
3.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入组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基本信息采集 |
3.1.5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的检测 |
3.1.6 失匹配负波的采集 |
3.1.7 后期随访 |
3.1.8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患者一般信息 |
3.2.2 失匹配负波数据资料 |
3.3 讨论 |
第4章 听觉稳态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的应用 |
4.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入组标准 |
4.1.3 排除标准 |
4.1.4 基本信息采集 |
4.1.5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的检测 |
4.1.6 听觉稳态的信息采集 |
4.1.7 后期随访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患者一般资料 |
4.2.2 听觉稳态数据资料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局限性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腰椎侧方融合手术中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变化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资料选择 |
1.3 资料一般情况 |
2.方法 |
2.1 麻醉方法 |
2.2 侧方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方法 |
2.3 SEP的检测方法 |
2.4 腰椎JOA评分 |
2.5 资料分析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患者SEP的 P40-N55 的波幅变化情况 |
2.患者腰椎JOA评分情况 |
3.患者JOA评分术后改善率分组的SEP波幅改善程度分析 |
4.腰椎JOA术后改善率与SEP波幅改善程度相关分析 |
5.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D]. 彭紫薇.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2)
- [2]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加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现状与进展[J]. 张建国,乔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11)
- [4]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D]. 何任红.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5]IONM对不同病理状态的豆纹动脉辨识与保护的术中研究[D]. 乔宗容.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6]1Hz rTMS对优势半球和非优势半球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分析[D]. 干峥.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基于体感诱发电位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 司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基于皮质兴奋性的电针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脑功能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D]. 朱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失匹配负波联合听觉稳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D]. 余少华. 吉林大学, 2019(11)
- [10]腰椎侧方融合手术中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变化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D]. 黄常生.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