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URGENS宽幅织机液压提臂机构改造与电子送经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路春辉[1](2020)在《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文中认为剑杆织机因其适应性强、高度自动化、高转速、高精度、高效能的特点,在如今的纺织机械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打纬机构作为剑杆织机的核心机构,在织机织造过程中,其动态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织物的质量,同时也是制约剑杆织机转速提高和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剑杆织机中的核心机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剑杆织机打纬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运动要求,分析了打纬机构对织物质量以及织物种类适应性的影响,以正余弦组合加速度运动规律作为打纬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采用解析法推导出了共轭凸轮轮廓曲线的通用方程,应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得到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的三维模型。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了打纬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应用ADAMS建立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对比MATLAB数值计算和ADAMS虚拟仿真结果,证明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和物理参数对打纬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钢筘进行了模态、刚度、强度分析,基于有限元法对钢筘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柔性钢筘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基于ANSYS与ADAMS联合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针对钢筘的柔性变形,对打纬机构进行了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基于Isight优化平台,以打纬机构的结构参数和物理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将打纬机构的动力学性能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打纬机构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打纬机构的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
张良模[2](2019)在《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电气系统设计及控制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酯网是利用纺织机械将聚酯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形成的织物,广泛应用于造纸、污水处理等行业。课题来源于西安祺沣网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我校合作的工程项目“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电气系统设计及控制算法研究”。该公司现有TM300型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是早期在国外引进的设备,目前该织机在运行过程中电气系统高频率的出现故障,且织网过程中存在经纱张力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国内外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先进电气系统,分析了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的织造工艺及原理,设计了一套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的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电气系统;对经纱张力控制进行了研究,提高了经纱张力的控制精度;最后分析优化开口机构,减小了经纱张力波动。1)进行电气系统设计,通过对比分析传统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电气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的分布式电气系统,通过上位机实现电气系统的监控和织机运行相关参数的设置。设计的电气系统满足了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的工艺要求,织机实现了可视化操作,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2)研究经纱张力控制算法,在建立卷取/送经机构数学模型基础上,分析经纱张力形成原理并提出经纱张力控制方案,对织造过程中卷取和送经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对普通PID控制算法和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进行MATLAB仿真,通过对比仿真结果,选择将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现场调试过程中采集经纱张力,分析得到织造过程中从预调经纱张力180 kg到700 kg需要120梭,正常织造过程中经纱张力为700±20 kg,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满足了聚酯网织造的工艺要求。3)分析优化开口传动机构,聚酯网织造过程中经纱张力存在高频波动,主要由开口机构的运动造成,在分析了开口机构的运动工艺和动作要求基础上,对开口运动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开口机构模型,基于ADAMS仿真优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的开口机构运动平稳,减小了对经纱张力波动的影响,将车速提高到40梭/min仍然可以满足综框的运动要求。
赵芳[3](2009)在《喷气织机电气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纺织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纺织机械产品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很大,主要体现在在线自动控制及自动检测、关键零部件的精密程度不够这两个方面,这也是我国整个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所在。本方案通过调研喷气织机的织造原理和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喷气织机控制系统的可行性方案,并对主控系统及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系统进行了着重介绍。该方案以ARM7嵌入式控制器为核心,结合高速喷气织造工艺控制技术、可扩展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用户组态式的参数配置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构成统一、开放、柔性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平台,具有运行速度、引纬寻纬、纬纱修复、经纱张力、电子选色等自动控制功能,系统能够实现故障检测、安全保护和生产数据统计管理,可适应不同织物的工艺要求。该方案已实现产品化,这对于纺织控制系统国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国内纺织行业的高档化,拉近纺织机械的国内外技术差距,提高民族自动化水平。
刘刚[4](2008)在《基于μC/OS-Ⅱ的电子送经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电子送经系统作为剑杆织机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正逐渐取代机械式送经系统。目前,国外的电子送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研究开发高性能的电子送经系统,对于提高国内织机的自动化水平,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剑杆织机的电子送经系统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水平,并结合其发展方向提出了本课题的目的和任务。2)详细分析了织造过程中电子送经运动的动作过程,根据PLC步进控制原理,设计了工作中的各种状态,并总结出了其中的状态转换关系,采用有限状态机的思想来构建软件程序,实现电子送经控制过程。3)分析比较了当前各种嵌入式微控制器,选取NXP的LPC2214(ARM7)为主控芯片搭建电子送经的硬件平台,设计了经纱张力A/D采样电路、PWM输出电路、EEPROM存储电路、串口通信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器电路、外扩RAM电路、按键电路、电源电路、JTAG电路等。4)设计并调试了基于上述硬件平台的μC/OS-Ⅱ驱动程序,包括I2C驱动、UART驱动、SPI口驱动等,为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设计奠定了基础。5)分析了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并移植到主控芯片上,基于此设计并调试了电子送经控制中的模块任务。6)进行了送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调试,并解决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7)总结了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改进的方向。
王炉意[5](2008)在《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与控制算法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提高剑杆织机的自动化水平,对缩短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了课题的目的以后,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剑杆织机的研究现状,比较当前常用的电子送经系统,并分析了各种电子送经系统特点,确定了本系统的实现方式。(2)分析了电子送经系统的原理,在分析了经纱张力的影响因素后提出了经纱张力的采集方案。并提出了电子送经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为下面控制系统的搭建提供指导。(3)介绍了电子送经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伺服放大器参数的设置,以及MK-120S可编程控制器的参数和本系统所用到的功能,最后介绍了触摸屏界面。(4)分析了传统PID控制的不足,设计了单神经自适应PID控制器,最后对控制算法进行改进,包括K值的在线修改,和神经元学习算法的改进,提高了控制器的性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5)设计了电子送经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工艺逻辑部分、工艺数据处理部分、主轴转角信息转换部分、经纱张力采集子程序、增量脉冲处理子程序和触摸屏界面设计。工艺逻辑部分根据外部输入对织机转台进行转换,为织机在不同状态下工作做准备;工艺数据处理部分包括织机运行中的重要参数的计算;主轴转角信息部分介绍了转角信息获取的算法;张力采集程序部分讨论了经纱张力转换程序的设计;增量脉冲处理子程序介绍了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实现;最后介绍了人机界面所包含的参数显示和参数设定。
江益[6](2008)在《基于ARM的织机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目前,织机向着高速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无梭织机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开发中高档织机控制系统是当前纺织机械领域的重要课题。织机的电子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是中高档织机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它也是无梭织机优越于有梭织机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研究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内容是织机的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主要目的是保证织机在织造过程中纱线张力的动态稳定。主要工作如下:(1)在分析送经卷取系统原理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较低成本完成所需控制功能的解决方案——以ARM嵌入式处理器S3C44B0为中心构建硬件平台,以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为基础构建软件平台。(2)利用嵌入式处理器S3C44B0丰富的硬件资源,对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进行硬件设计:包括以S3C44B0为核心的最小系统电路的设计、与上位机通讯接口电路的设计、经纱张力检测与采样电路的设计、伺服电机驱动接口电路的设计和编码器接口电路的设计等。(3)利用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高实时、多任务等优点,对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进行软件设计:●在分析uClinux系统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完成了在硬件电路板上的移植;●在分析系统引导程序功能的基础上,完成了Boot Loader的设计;●完成了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包括串口驱动程序设计、A/D驱动程序的设计和IIC驱动程序的设计等;●在对织机工艺了解的基础上,以模块化的思想完成了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包括张力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控制算法模块和通讯模块等;(4)详细介绍了整个控制系统的调试过程。本文设计的系统能使控制的经纱张力恒定,反应快速,控制精度高,很好地解决了开车痕等问题,能满足中高档织机的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吕愉斌[7](2008)在《基于Nios软核的经纱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纺织行业对于低档织机的需求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发展中高档织机已经成为各织机生产厂家的当务之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电子卷取和电子送经是新型高性能织机的主要发展方向,研制一个高性能的经纱张力控制系统具有实际意义。本课题尝试运用SOPC技术设计开发新型经纱张力控制系统,弥补主流产品的不足,是SOPC技术在纺织机械控制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首先,本文简述了嵌入式系统和经纱张力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其次,提出了基于CMAC-PID的系统控制方案和基于FIR的张力信号滤波方案,对两者均进行了Matlab和C语言仿真,为后续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打下基础。最后,本文给出了系统各模块的软硬件实现方法,主要包括;双Nios软核的系统核心及核间数据交互,Verilog HDL实现的硬件控制器,信号滤波器和数据采集接口,伺服电机驱动,HMI操作,网络通信等。另外,还总结出一种Matlab仿真->C语言仿真->Verilog HDL实现的硬件实现途径,对于熟悉C语言但硬件描述语言经验相对不足的开发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永国[8](2007)在《基于DSP的剑杆织机电子卷取送经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剑杆织机作为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无梭织机,目前被大规模广泛使用。送经、卷取系统是织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经纱张力和织物纬密控制精密程度关系到织机根本性能,是评定织机质量的最重要技术指标。而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已经成为高档织机的重要标志,所以提高和改善剑杆织机的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性能非常必要,因此提出了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交流伺服技术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在分析了国内外送经和卷取系统的发展情况、电子送经电子卷取运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SP和交流伺服技术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方案。其次,设计开发了基于DSP的主控模板和交流伺服系统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硬件系统,给出了硬件系统结构设计的原理图。第三,开发了基于DSP的主控模板和交流伺服系统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了电子送经恒张力控制,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预设八种张力;实现了电子卷取纬密的精确控制,具有在线变纬密功能,并可通过人机交互预设八种纬密;同时还可对织机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此外,系统还增加了停桥的功能,配合实时在线变纬密的功能,可以实现纬纱堆积图案的特殊工艺要求。第四,系统硬件采取光电隔离、屏蔽等抗干扰措施,软件采取看门狗、指令冗余等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最后,针对开车痕问题提出了张力补偿和纬密补偿两种实用的解决方案,使开车痕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系统经过长期的现场调试,运行稳定,控制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曾科[9](2006)在《一种新颖的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剑杆织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之一。电子送经系统作为剑杆织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凭借其性能上的优势逐渐取代了机械式送经系统,目前几乎所有的进口织机都配置了电子送经系统。国外的电子送经系统已经相当成熟,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性价比的电子送经系统,对缩短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提高我国纺织工业的机电一体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交流异步电机的磁通矢量控制技术不断成熟,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性能甚至已经超过直流调速系统。针对进口电子送经系统价格昂贵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电子送经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在保证了系统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的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了电子送经的特点,通过比较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电子送经系统的形式,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向; 2、分析了经纱张力的分类,重点分析了织造五大运动对经纱张力的影响,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3、介绍了交流电机多变量耦合数学模型,并通过坐标变换对模型进行简化,由此引出了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的原理; 4、进行控制系统的详细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主控系统的设计、张力采集板的设计、接口驱动电路和人机界面的设计; 5、在控制算法上,针对经纱张力是个非线性、时变系统,没有采用传统的PID控制,而是使用了对非线性环境适用性较好的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基本的模糊控制器,并对其做出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环境参数的变化; 6、进行控制系统的详细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程序、通信程序和张力采集程序的设计; 7、总结了所做的工作和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进一步改进和研究的方向。
于鸿征[10](2006)在《交流伺服在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伺服系统由于其具有高效率的驱动性能、良好的控制特性,在工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剑杆织机作为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无梭织机,目前被大规模广泛使用。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已经成为高档织机的重要标志,因此提高和改善剑杆织机的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性能以适应织机的发展趋势非常必要。 本论文完成了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分析国内外送经和卷取系统的发展情况以及送经和卷取运动的工作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交流伺服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方案。 (2)设计开发了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主控板,主要包括DSP外围电路以及其他相关的接口电路等,用于各种信号和逻辑的处理。 (3)设计开发了基于交流伺服系统的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硬件系统,给出了硬件系统结构原理图。 (4)设计开发了基于硬件的控制系统软件。电子送经实现了恒张力控制,电子卷取实现了纬密的精确控制,并具有在线变纬密功能。通过人机交互可预设八种张力八种纬密,并可对织机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系统还增加了停桥的功能,配合实时在线变纬密的功能可以实现纬纱堆积图案的特殊工艺要求。 (5)硬件采取光电隔离、屏蔽等抗干扰措施,软件采取看门狗、指令冗余等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6)对开车痕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据此提出了张力补偿和纬密补偿两种比较实用的解决方案,在实际调试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改善开车痕问题,达到了设计要求。 该系统功能完善,运行稳定,性价比高,可代替进口产品。
二、JURGENS宽幅织机液压提臂机构改造与电子送经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URGENS宽幅织机液压提臂机构改造与电子送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剑杆织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存在的问题 |
1.4 动力学建模方法 |
1.5 本学位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剑杆织机打纬机构分析与设计 |
2.1 引言 |
2.2 打纬机构的工作原理 |
2.3 打纬机构的运动要求 |
2.4 打纬机构对织物的影响 |
2.5 打纬机构的类型 |
2.5.1 四连杆打纬机构 |
2.5.2 六连杆打纬机构 |
2.5.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
2.6 打纬机构三维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2.6.1 筘座运动规律的选择 |
2.6.2 共轭凸轮廓线设计 |
2.6.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三维参数化设计 |
2.6.4 打纬机构运动仿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从动件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工作原理 |
3.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从动件动力学建模 |
3.3.1 打纬机构各构件动能 |
3.3.2 打纬机构各构件势能 |
3.3.3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系统动力学模型 |
3.4 打纬机构动力学仿真验证与分析 |
3.4.1 转速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
3.4.2 构件质量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
3.4.3 筘座脚的结构参数对打纬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 |
3.4.4 考虑打纬阻力时打纬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3.5 不同织机转速对钢筘惯性力的影响 |
3.6 虚拟样机技术 |
3.6.1 ANSYS软件简介 |
3.6.2 ADAMS软件简介 |
3.6.3 ANSYS和 ADAMS联合仿真技术 |
3.7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刚性动力学仿真分析 |
3.7.1 打纬机构的刚性动力学仿真 |
3.7.2 打纬机构运动中的振动特性分析 |
3.8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
3.8.1 钢筘柔性体的建立 |
3.8.2 钢筘的模态分析 |
3.8.3 考虑柔性的Lagrange方程 |
3.8.4 打纬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 |
3.8.5 打纬机构钢筘的强度、刚度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sight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多目标优化 |
4.1 引言 |
4.2 多目标优化设计简介 |
4.3 Isight软件概述 |
4.4 常用多目标优化算法介绍 |
4.4.1 归一化方法 |
4.4.2 非归一化方法 |
4.5 多目标优化流程 |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
4.7 多目标优化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电气系统设计及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电气系统发展现状 |
1.3.1 国外重型宽幅织机电气系统发展现状 |
1.3.2 国内重型宽幅织机电气系统发展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酯网织造工艺及织机结构特点 |
2.1 聚酯网织造原理 |
2.2 聚酯网织造工艺 |
2.2.1 织造工艺要求 |
2.2.2 织造工艺计算 |
2.2.3 织网操作流程 |
2.3 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的工作原理 |
2.3.1 开口运动 |
2.3.2 引纬运动 |
2.3.3 打纬运动 |
2.3.4 卷取运动 |
2.3.5 送经运动 |
2.4 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的结构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电气系统设计 |
3.1 重型宽幅织机电气系统方案设计 |
3.1.1 重型宽幅织机分布式电气系统 |
3.1.2 重型宽幅织机传统电气系统分析 |
3.1.3 重型宽幅织机电气系统控制方案 |
3.2 重型宽幅织机电气系统主要硬件及其控制设计 |
3.2.1 以CS1为核心的总控设计 |
3.2.2 卷取、送经机构数学模型 |
3.2.3 主轴编码器 |
3.2.4 上位机 |
3.3 重型宽幅织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3.3.1 重型宽幅织机开口运动控制设计 |
3.3.2 重型宽幅织机引纬、打纬运动控制设计 |
3.3.3 重型宽幅织机卷取、送经运动控制设计 |
3.3.4 重型宽幅织机操作控制设计 |
3.3.5 重型宽幅织机安全保护控制设计 |
3.3.6 重型宽幅织机电气原理图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纱张力智能控制研究 |
4.1 经纱张力控制分析 |
4.1.1 经纱张力形成原理 |
4.1.2 经纱张力控制方案 |
4.1.3 卷取参数计算 |
4.1.4 送经参数计算 |
4.2 积分分离PID经纱张力控制算法 |
4.2.1 积分分离PID算法仿真及分析 |
4.2.2 实测经纱张力分析 |
4.3 经纱张力波动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
4.3.1 经纱张力波动影响因素 |
4.3.2 经纱张力波动解决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开口机构分析优化 |
5.1 重型宽幅织机开口运动工艺 |
5.2 重型宽幅织机开口机构优化分析 |
5.2.1 开口机构对比分析 |
5.2.2 开口机构运动学分析 |
5.3 重型宽幅织机开口机构仿真优化 |
5.3.1 ADAMS软件简介 |
5.3.2 开口机构建模 |
5.3.3 开口机构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电气系统软件设计 |
6.1 重型宽幅织机电气系统软件配置 |
6.2 重型宽幅织机电气系统软件编程 |
6.3 重型宽幅织机电气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
附录Ⅰ 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及其电气系统主要硬件 |
附录Ⅱ 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主要控制部分程序代码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喷气织机电气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织机发展历程和趋势 |
1.2 喷气织机的发展历程 |
1.3 喷气织机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1.4 喷气织机的结构与原理 |
1.5 喷气织机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
1.6 喷气织机控制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
1.7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喷气织机控制系统设计 |
2.1 控制模式设计 |
2.2 主要功能设计 |
2.3 人机界面设计 |
2.4 物理技术指标设计 |
2.5 功能技术指标设计 |
3 喷气织机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3.1 主控板 |
3.2 通用输入板 |
3.3 通用输出板 |
3.4 电磁阀控制板 |
3.5 探纬板 |
3.6 功率板 |
3.7 电源板 |
3.8 电送电卷板 |
4 喷气织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核心CPU软件功能 |
4.2 核心CPU软件基本程序流程 |
4.3 电送电卷系统软件设计 |
5 控制系统安装、连接与简单测试 |
5.1 系统接线 |
5.2 测试通信 |
5.3 各信号的测试 |
5.4 各子功能测试 |
5.5 开车调试过程 |
6 控制功能调试 |
6.1 引纬控制调试 |
6.2 探纬控制调试 |
6.3 电子定长储纬控制调试 |
6.4 织机速度控制调试 |
6.5 电子选色控制调试 |
6.6 电子多臂开口控制调试 |
6.7 自动(正反)寻纬调试 |
6.8 纬纱自动修复控制(APR)调试 |
6.9 故障检测和安全保护调试 |
6.10 生产数据统计与管理功能调试 |
6.11 人机界面交互功能调试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发表论文 |
(4)基于μC/OS-Ⅱ的电子送经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剑杆织机 |
1.1.1 剑杆织机的特点 |
1.1.2 剑杆织机的发展趋势 |
1.1.3 剑杆织机采用的新技术 |
1.2 国外剑杆织机 |
1.3 国内剑杆织机 |
1.3.1 国内剑杆织机状况 |
1.3.2 国内剑杆织机的技术水平 |
1.4 电子送经系统 |
1.5 嵌入式系统简述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经纱张力控制 |
2.1 经纱张力 |
2.2 经纱张力分类 |
2.2.1 经纱静态张力 |
2.2.2 经纱动态张力 |
2.3 经纱张力控制算法 |
第3章 电子送经运动过程分析 |
3.1 织物形成的原理 |
3.2 工作原理 |
3.3 工作状态分析 |
第4章 电子送经系统硬件设计 |
4.1 硬件设计原则 |
4.2 硬件系统的抗干扰 |
4.2.1 干扰因素 |
4.2.2 常用抗干扰的方法 |
4.3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
4.3.1 系统硬件结构 |
4.3.2 主控制器LPC2214 |
4.3.3 电源模块电路 |
4.3.4 外部RAM模块电路 |
4.3.5 A/D电路模块 |
4.3.6 EEPROM模块电路 |
4.3.7 按键模块电路 |
4.3.8 PWM模块电路 |
4.3.9 串口通信模块电路 |
第5章 电子送经系统μC/OS-II任务设计 |
5.1 μC/OS-II概述 |
5.2 μC/OS-II任务分类 |
5.2.1 任务分类的意义 |
5.2.2 任务的特性 |
5.3 μC/OS-II任务设计 |
5.3.1 μC/OS-II任务函数设计 |
5.3.2 任务数据结构设计 |
5.3.3 μC/OS-II中的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5.4 μC/OS-II任务通信 |
5.4.1 全局变量 |
5.4.2 消息邮箱 |
5.4.3 消息队列 |
5.5 μC/OS-II任务框架 |
5.5.1 Taskstart任务设计 |
5.5.2 TaskAD任务设计 |
5.5.3 TaskPWM任务设计 |
5.5.4 TaskUart0Rece任务设计 |
5.5.5 TaskUart0Send任务设计 |
5.5.6 TaskI~2C任务设计 |
5.5.7 TaskButton任务设计 |
5.5.8 TaskLED任务设计 |
5.5.9 TaskFSM任务设计 |
第6章 电子送经系统调试 |
6.1 调试概况 |
6.2 调试平台 |
6.3 测试过程 |
6.3.1 织机状态转换测试 |
6.3.2 A/D测试 |
6.3.3 PWM输出测试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与控制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剑杆织机的发展现状 |
1.2.1 剑杆织机的技术特点 |
1.2.2 国内外剑杆织机的发展现状 |
1.3 电子送经卷取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内外电子送经卷取系统现状 |
1.3.2 电子送经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子送经系统原理 |
2.1 送经卷取系统概述 |
2.1.1 送经卷取系统的作用和工艺要求 |
2.1.2 送经机构 |
2.1.3 卷取机构 |
2.2 电子送经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电子送经系统的原理 |
2.2.2 电子送经系统方案 |
2.3 经纱张力控制系统 |
2.3.1 经纱张力的影响因素 |
2.3.2 经纱张力采集方案 |
2.3.3 经纱张力控制方案 |
第三章 电子送经系统硬件设计 |
3.1 电子送经系统结构图 |
3.2 电子送经系统硬件设备 |
3.2.1 伺服放大器 |
3.2.3 交流伺服电机 |
3.2.4 可编程控制器 |
3.2.5 A/D转换模块 |
3.2.6 A/D采样模块低通滤波器 |
3.2.7 张力传感器 |
3.2.8 触摸屏 |
第四章 电子送经系统控制算法 |
4.1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理论 |
4.1.1 PID控制 |
4.1.2 单神经元的自适应控制 |
4.1.3 神经元的学习理论 |
4.1.4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基本结构 |
4.2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 |
4.2.1 学习算法的改进 |
4.2.2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第五章 电子送经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
5.2 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 |
5.2.1 初始化 |
5.2.2 工艺逻辑部分 |
5.2.3 工艺数据处理部分 |
5.2.4 主轴角度转换部分 |
5.2.5 经纱张力转换子程序 |
5.2.6 脉冲增量处理子程序 |
5.3 触摸屏界面设计 |
第六章 控制系统实验 |
6.1 实验硬件 |
6.2 调试结果 |
6.2.1 调试规则 |
6.2.2 调试结果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基于ARM的织机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概况 |
1.1.2 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的发展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原理介绍 |
2.1.1 织造原理概述 |
2.1.2 送经卷取原理 |
2.2 系统整体框架 |
2.2.1 总体功能 |
2.2.2 硬件部分 |
2.2.3 软件部分 |
第3章 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ARM控制器的设计思想 |
3.1.1 主芯片的选择 |
3.1.2 控制器电路板结构 |
3.2 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的设计 |
3.2.1 外扩存储系统 |
3.2.2 IIC EEPROM接口 |
3.2.3 JTAG调试接口 |
3.2.4 电源和复位电路 |
3.2.5 时钟电路 |
3.3 通信接口电路 |
3.3.1 UART串行接口 |
3.3.2 Ethernet电路模块 |
3.4 经纱张力检测与采样模块 |
3.4.1 经纱张力的检测 |
3.4.2 经纱张力的采样 |
3.5 电机驱动接口电路 |
3.6 编码器接口电路 |
3.7 其他接口电路 |
3.7.1 与底板输入输出信号的对应接口电路 |
3.7.2 辅助电路 |
第4章 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uClinux的简介 |
4.2 uClinux在本课题电路板上的移植 |
4.2.1 增加和机型相关的代码 |
4.2.2 添加中断系统 |
4.2.3 增加其它相关代码 |
4.2.4 修改Makefile和配置菜单 |
4.3 系统引导程序设计 |
4.3.1 Boot Loader的作用 |
4.3.2 Blob在本课题电路板上的移植 |
4.4 设备驱动设计 |
4.4.1 设备驱动概念 |
4.4.2 设备驱动设计中的重要数据结构 |
4.4.3 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步骤 |
4.4.4 I/O口驱动程序 |
4.4.5 外部编码器的驱动程序 |
4.4.6 IIC驱动程序 |
4.4.7 定时器驱动 |
4.4.8 A/D驱动 |
4.4.9 串口驱动程序 |
4.4.10 网络RTL驱动程序和实时时钟 |
4.5 应用程序的设计 |
4.5.1 总体软件模块图 |
4.5.2 织机工艺相关 |
4.5.3 通讯协议设计 |
4.5.4 系统管理模块 |
4.5.5 张力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 |
4.5.6 系统信息通讯模块 |
4.5.7 控制算法模块 |
4.5.8 其它子模块 |
第5章 系统的调试 |
5.1 硬件测试 |
5.2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5.3 添加设备驱动 |
5.4 添加应用程序到文件系统 |
5.5 配置和编译uClinux |
5.6 下载到电路板调试 |
5.7 控制策略的调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基于Nios软核的经纱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经纱张力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SOC技术 |
1.2.2 SOPC技术 |
1.2.3 Altera公司的SOPC解决方案简述 |
1.3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织机张力控制系统简述 |
2.1 经纱张力检测系统 |
2.2 送经控制系统 |
第三章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3.1 拟采用的滤波方案 |
3.2 拟采用的控制策略 |
3.2.1 神经网络概述 |
3.2.2 CMAC概述 |
3.3 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 |
3.4 FIR滤波器模拟与仿真 |
3.4.1 FIR滤波器的Matlab设计 |
3.4.2 FIR滤波器的C语言仿真 |
3.5 CMAC神经网络与PID复合控制模拟与仿真 |
3.5.1 CMAC-PID复合控制算法 |
3.5.2 CMAC-PID Matlab仿真 |
3.5.3 CMAC与PID复合控器的C语言仿真 |
第四章 系统总体介绍 |
4.1 硬件构成 |
4.2 软件概述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基于DE2开发板的中心模块 |
5.2 信号采集接口 |
5.3 Verilog HDL实现FIR硬件数字滤波 |
5.4 Verilog实现硬件CMAC神经网络与PID复合控制器 |
5.4.1 控制器的实现 |
5.4.2 控制器实时仿真 |
5.5 伺服电机驱动模块 |
5.5.1 硬件部分 |
5.5.2 软件部分 |
5.6 HMI操作 |
5.6.1 硬件部分 |
5.6.2 软件部分 |
5.7 网络通信 |
5.7.1 硬件部分 |
5.7.2 软件部分 |
5.8 多软核核间通信 |
5.8.1 ALTERA互斥组件(MUTEX)介绍 |
5.8.2 系统性能与可靠性的平衡 |
5.9 系统实现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8)基于DSP的剑杆织机电子卷取送经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剑杆织机送经卷取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送经卷取机构的作用与工艺要求 |
2.2 送经和卷取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
2.3 电子卷取电子送经结构 |
2.4 电子卷取电子送经工作原理 |
2.5 经纱张力控制分析 |
第三章 基于DSP的电子卷取电子送经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3.1 系统方案提出及论证 |
3.2 控制器的选择 |
3.2.1 DSP的简介 |
3.2.2 DSP与单片机、PLC的比较 |
3.3 伺服系统的选型 |
3.3.1 交流伺服电机的介绍 |
3.3.2 交、直流电机的比较 |
3.3.3 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的比较 |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4.2 主控模块 |
4.2.1 电源接口电路 |
4.2.2 外部存储器接口电路 |
4.2.3 张力信号采集接口电路 |
4.2.4 织机主机、按钮接口及工作状态指示电路 |
4.2.5 通讯接口电路 |
4.2.6 编码器及其信号处理电路 |
4.3 POP-HMI人机界面 |
4.4 伺服系统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程序设计 |
5.1.1 主程序 |
5.1.2 经纱张力采集程序 |
5.1.3 编码器信号处理 |
5.1.4 人机接口驱动程序 |
5.2 控制决策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参数整定 |
6.1 系统调试 |
6.1.1 实验室调试 |
6.1.2 现场调试 |
6.1.3 参数整定 |
6.2 开车痕问题及解决办法 |
6.2.1 原因 |
6.2.2 开车痕的解决方法 |
6.3 系统抗干扰措施 |
6.3.1 电路板抗干扰 |
6.3.2 软件抗干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一种新颖的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剑杆织机的发展趋势 |
§1.2 国内剑杆织机控制系统现状 |
§1.3 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的特点 |
§1.4 电子送经的驱动形式比较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织造过程中经纱张力分析 |
§2.1 经纱张力的分类 |
§2.2 静态张力 |
§2.3 动态张力 |
§2.3.1 开口运动对经纱张力的影响及消除措施 |
§2.3.2 打纬运动对经纱张力的影响及消除措施 |
§2.3.3 送经卷取运动对经纱张力的影响及消除措施 |
第三章 交流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分析 |
§3.1 交流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
§3.1.1 交流电机动态数学模型的特点 |
§3.1.2 交流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
§3.2 异步电机坐标变换后的数学模型 |
§3.3 矢量控制的实现原理 |
§3.4 本课题中电机控制的方式 |
第四章 电子送经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电子送经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1 电子送经控制框图 |
§4.1.2 系统的总体框图 |
§4.2 信号检测部分的硬件设计 |
§4.2.1 张力检测处理部分的设计 |
§4.2.2 位置和速度信号检测部分的设计 |
§4.3 控制部分的硬件设计 |
§4.3.1 送经主控系统的设计 |
§4.3.2 交流变频器的使用设置 |
§4.4 接口驱动电路的设计 |
§4.5 人机界面的设计 |
第五章 电子送经系统的控制算法 |
§5.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5.2 模糊控制器的详细设计 |
§5.2.1 经纱张力模糊控制结构图 |
§5.2.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5.2.3 模糊控制器的算法设计 |
§5.2.4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
§5.3 模糊控制算法的改进 |
§5.3.1 改进算法的思路 |
§5.3.2 量化因子的自修正 |
§5.3.3 新模糊算法的计算步骤 |
第六章 电子送经系统的软件设计 |
§6.1 剑杆织机参数及一些织造参数的计算 |
§6.1.1 剑杆织机的型号和性能参数 |
§6.1.2 送经轴转速的计算 |
§6.1.3 织造过程中经轴直径变化的计算 |
§6.2 控制部分程序设计 |
§6.2.1 停车时送经系统的程序设计 |
§6.2.2 找纬时送经系统的程序设计 |
§6.2.3 快车时送经系统的程序设计 |
§6.2.4 点动时送经系统的程序设计 |
§6.2.5 开车时的处理 |
§6.3 通信部分程序设计 |
§6.3.1 人机界面通信程序设计 |
§6.3.2 变频器通讯程序设计 |
§6.4 张力采集转换程序设计 |
§6.4.1 张力采集的思路 |
§6.4.2 织机主轴转角的获取 |
§6.4.3 张力的AD转换程序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控制程序流程图 |
附录二 人机界面通信程序流程图 |
附录三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交流伺服在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织机的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剑杆织机及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发展趋势 |
2.1 剑杆织机简介 |
2.2 剑杆织机的发展趋势 |
2.3 剑杆织机国内发展概况 |
2.4 剑杆织机的五大运动 |
2.5 送经和卷取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
2.5.1 送经和卷取系统结构简图 |
2.5.2 送经和卷取系统的类型 |
2.6 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的发展趋势 |
2.6.1 电子送经发展趋势 |
2.6.2 电子卷取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3.1 电子送经与电子卷取控制方案 |
3.2 主控器及接口电路硬件结构设计 |
3.3 交流伺服系统 |
3.3.1 交流伺服系统介绍 |
3.3.2 交流伺服系统的选择 |
3.3.3 系统的连接 |
3.3.4 驱动器参数设置 |
3.4 DSP芯片选择与外围电路设计 |
3.4.1 DSP芯片的选择 |
3.4.2 DSP芯片简介 |
3.4.3 DSP外围电路设计 |
3.5 经纱张力采集系统结构 |
3.6 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3.7 POP-HMI人机接口终端 |
3.8 其他电路 |
3.8.1 主机、按键接口电路 |
3.8.2 工作状态指示电路 |
第四章 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程序结构 |
4.2 纬密控制 |
4.3 经纱张力控制 |
4.4 信号采集与分析 |
4.4.1 张力信号处理 |
4.4.2 编码器信号处理 |
4.5 POP-HMI人机界面接口程序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驱动器参数整定 |
5.1 设备调试 |
5.1.1 模拟调试 |
5.1.2 在线调试 |
5.2 开车痕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
5.2.1 开车痕产生的原因 |
5.2.2 开车痕的解决方法 |
5.3 驱动器参数整定 |
第六章 系统抗干扰措施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四、JURGENS宽幅织机液压提臂机构改造与电子送经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剑杆织机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D]. 路春辉.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2]重型宽幅聚酯网织机电气系统设计及控制算法研究[D]. 张良模.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3]喷气织机电气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D]. 赵芳. 浙江大学, 2009(S1)
- [4]基于μC/OS-Ⅱ的电子送经控制系统设计[D]. 刘刚. 浙江大学, 2008(07)
- [5]剑杆织机电子送经系统与控制算法的研究[D]. 王炉意. 浙江大学, 2008(04)
- [6]基于ARM的织机送经和卷取控制系统的设计[D]. 江益. 浙江大学, 2008(07)
- [7]基于Nios软核的经纱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D]. 吕愉斌. 东华大学, 2008(07)
- [8]基于DSP的剑杆织机电子卷取送经控制系统研究[D]. 崔永国. 青岛大学, 2007(01)
- [9]一种新颖的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研究[D]. 曾科. 浙江大学, 2006(01)
- [10]交流伺服在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于鸿征. 青岛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