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浙江计划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谢叶玲[1](2021)在《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化学试题中创造性思维测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必备能力之一。高考试题作为测试学生能力的基本工具,能够体现课程育人目标,因此对高中化学学科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可以从高考化学试题入手。结合当前国内外创造性思维及其测评的已有研究成果,尝试构建高考化学试题创造性思维研究框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1978年以来高考化学创造性思维相关试题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并从中发现其考查特点和发展趋势,为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和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可行的建议。本研究分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明确研究问题,说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核心概念“创造”“创造性思维”“化学创造性思维”进行概念界定,对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和创造性思维测评相关研究进行解读,为本研究试题分析框架的搭建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阐述研究思路与过程,选择我国1978年以来的高考化学试题作为研究对象,并搭建创造性思维框架和试题分析框架;第四、五部分为实证分析,分别呈现创造性思维相关高考化学试题的考查特点和发展趋势;第六部分阐述本研究的结论与反思,并对创造性思维教学和相关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提出建议。研究结论主要有:(1)1978年以来平均每年创造性思维相关试题数量先下降后上升,其中产生创造性想法类和产生不同的想法类试题数量占比呈升高趋势,评估和改进想法类试题数量占比呈下降趋势。(2)考查产生创造性想法能力的试题数量占比最大,其次是考查评估和改进想法能力的试题,产生不同的想法类试题数量占比最小。(3)1978年以来试题难度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稳,整体上试题难度呈上升趋势。(4)试题平均绝对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产生创造性想法类、评估和改进想法类、产生不同的想法类。(5)在创造性思维相关试题问题角度方面,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设计有机合成路线二者所占比重最大。(6)试题情境以实验探究情境、学术探索情境和生产环保情境为主。常考的必备知识有典型无机物的性质与转化、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系列有机物的性质及转化等。试题大部分考查探究与创新能力,小部分试题考查归纳与论证、分析与推测、理解与辨析能力。大部分试题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较高水平。在化学创造性思维教学方面,建议教师注重化学学科基础,培养学科关键能力;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精心创设真实情境;创新课堂设问方式,锻炼学生高阶思维。在创造性思维试题命制方面,建议通过创造性思维指标优化试题质量;综合考虑试题答案,优化评分标准;适度提高试题难度和开放性水平。
王家阳[2](2020)在《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拔尖创新人才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都呼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荣誉学院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从“少年班”、“实验班”等发展而来,到现在大学竞相建立荣誉学院。然而,目前对我国荣誉学院并没有全国性的研究和分析,荣誉学院在发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势在必行。我国荣誉学院经历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曲折的发展,人们在分析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认识到了拔尖创新人才和荣誉学院的重要性。回顾我国荣誉学院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典型建设和全面推进三大阶段。当前,我国“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地方大学三种层次大学的荣誉学院在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差异。在管理创新上,他们都有卓越的培养目标、多元高水平师资和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在人才培养上,他们建立了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并取得了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但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校领导重视程度、委员会制度、分流淘汰标准、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和形式以及培养成效上有较大差异。当前我国荣誉学院还存在扎堆建立、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等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生源的“非差异化”、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国际合作培养的“全方位落地”等人才培养问题。可以通过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等改革举措进行优化。荣誉学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标志性成果。大学的荣誉学院后续建设和创新,需要在汲取前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继续保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方向,为培养高端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袁星星[3](2020)在《浙江省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科技现代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际化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我国在1978年后,经济建设的对外开放要求高等教育领域培养相应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与内涵与时俱进,以往专业人才和外语翻译人才分开培养,如今是培养“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在新时期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使命、是践行国家人才强国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举措、是促进浙江对外开放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深化高校自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是满足人民追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有力途径。因此,科学的梳理和评估浙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并发现和优化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浙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为研究对象,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了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实施背景;以影响浙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的重大标志性政策或会议为标志,科学的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恢复铺垫期(1978-1984)、改革新时期(1985-1998)、入世转折期(1999-2009)、规范发展期(2010-至今)四个阶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浙江实际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构成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包含双向留学、国际化办学、国际化课程与教学、国际化师资及国际学术交流五个维度,分别阐述每个维度的政策内容。在对政策发展进程和内容梳理的基础上,评估浙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发现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目标渗透学校发展规划、培养形式多元丰富、国际化进程系统规范等特点;概述政策实施成效,包括国际化人才培养三级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人才培养规模扩大、人才培养条件逐渐配备、高校排名和影响力显着提升;发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如管理体制、质量保障、均衡发展等问题。此外,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审视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实施现状、总结经验与局限。针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着力形成人才培养的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校际国际化均衡发展、扩大公费出国比例和提升留学生结构层次、因校制宜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以期能够完善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
金琪[4](2020)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比较研究 ——以2015-2019年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为例》文中认为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活动,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过程。本文选择近五年的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论文首先比较了三卷的试题类型,具体包含题量、赋分,题型等内容,发现三卷的题量和赋分非常稳定,试题结构也很成熟,但是在题型探索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适当增加综合性、开放性的题型。论文还从关联性、真实性和思想性三个角度考查三卷的语料,从类型、整合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四个角度考查了情境,发现三卷在语料的选择和情境的设置上都有较好的探索,但还可以加强语料的思想性以及情境的整合性。最后论文比较了三卷试题的测试目标的能力层级和测试点,发现三卷存在因为题型限制导致试题能力层级下降的现象,在命题时应该考虑增加整合多个能力层级的题型,并且三卷试题的测试点都较为集中,注重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论文对三卷试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后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希望为高考命题的优化以及中学语言文字教学提出一点建议。但目前论文还有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可以选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比较,增加比较评析的角度,如从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等角度出发进行更加全面的比较研究,以期得出新的结论。
郭书剑[5](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付孟泽[6](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李帅[7](2019)在《传统历史卫所的综合保护与发展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苍南县蒲壮所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卫城和所城为对象,研究了明代浙江沿海地区的海防体系构建以及卫所的植入对于当地乡土景观的改变。通过高分辨率的航拍卫星图,对照民国时期的浙江有关的测绘地图、古籍文献中的历史地图以及浙江海防建设的基本史料与相关地方志等,综合考量浙江沿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与卫所建置布局相关的山水形势,通过归纳其平面形态的特征,建城选址的共性,分析影响其选址布局的要素与城市基本构成元素,探求浙江沿海卫所营建的一般布局模式,进而进行类型化分析探索其可能的变体。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地理学科关注厘清卫所制度、海防得失以及海防体系总体布局的战略意义;规划学科侧重对卫所的个案研究。它们鲜有综合历史地理资料和风景园林视角分析卫所城镇与山水环境变化的互动关系。本文综合两者的优势,既着眼于大区域的战略评价,从风景园林视角对于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传统人居环境进行探索;又基于传统山水格局以及相关规划理念的整体人居环境考量,考察城市尺度下的人造物质形态空间与相关组成元素。同时发挥学科优势,采取鲜明的可视化图纸表达相关信息,使得历史素材与卫所的发展脉络得到更好的呈现。这批卫所城镇的营建奠定了后来浙江沿海地区的发展基础,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乡土景观与自然环境面貌。本文系统地推导了卫所的平面形态特征,并总结了卫所城镇的基本营城模型。通过探索其发展的规律与在历史浪潮下的转型改变,希望对当今乡镇城市建设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发挥指导作用。
俞书傲[8](2019)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着区,1951~2017年我国升温率达到了每10年0.24℃,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我国是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国,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其口粮安全,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农业的区域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经济最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浙江已从过去的粮食主产区转变为主销区,如何实现浙江等主销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提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省内农业生产稳定性。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的影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1987~2016年气候数据,首先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ell气候突变检验等气候统计学方法,刻画了过去30年浙江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三大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然后运用H-P滤波分析技术,对浙江水稻(早稻和中晚稻)、小麦、玉米、大麦、大豆、薯类和油菜等8种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分解为趋势单产和气候单产,并根据相对气候产量、平均减产率和减产变异系数等指标来分析气候变化对浙江主要农作物生产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1996~2015年全省73个县(区、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和1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候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构建了包含气候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生产投入要素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因素变化以及极端高温(低温)和极端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浙江8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边际影响。进一步地,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实证估计了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与不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映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浙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气温升高已经成为浙江最近30年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增温速率达到了 0.42℃/10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和日照均值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存在一定的年际波动及地区和季节差异。(2)近30年气候变化对浙江不同农作物单产波动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水稻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气候歉年和灾年次数最少;而玉米、小麦、大麦和油菜等旱田作物的气候灾年数量较多,气候平均减产率较高,减产变异系数也高于其他作物,受气候变化冲击影响较大。(3)不同气候要素变化对不同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生长期有效积温变化对早稻、中晚稻、小麦和油菜单产的影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气温每升高1℃对这4种作物将分别增产3.61%~4.42%、2.95%~3.64%、3.12%~3.63%和 1.14%~2.18%。有效积温对玉米和大豆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但气温每升高1℃可使玉米和大豆减产不大。生长期降水量对小麦、大麦、薯类和大豆单产的影响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其中降水量增加对薯类单产的边际增产效应最明显。生长期降水量对早稻、中晚稻和玉米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生长期日照时长对所有农作物单产的影响并不明显。(4)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作物单产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极端高温天数每增加]天,可使早稻和中晚稻分别减产3.9%~5.1%和2.3%~2.8%,极端低温天数每增加1天,油菜将减产0.5%~0.8%;中晚稻平均每年因生长期内极端降水减产的幅度也达到了 14.1-17.7公斤/亩。(5)农作物生产中的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增产或减产影响,提高农作物单产稳定性;化肥、机械和灌溉等生产要素投入与温度和降水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而与日照的关系并不明显。(6)气候变化阻碍了浙江农业生产前沿面的提升,对浙江农业TFP产生负面影响,并在省内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原地区农业TFP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大于沿海地和山地丘陵地区,这意味着忽略气候变化因素可能会高估浙江农业TFP。随时间推移,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负面影响呈现出覆盖面扩大、程度增强的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不利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深。(7)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稳产增产,改进田间管理技术、缓解极端天气影响,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适应能力和完善气候预警机制、做好事前事先应对等四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以8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气候变化对不同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差异;同时本文以浙江为例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更具现实针对性。(2)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单产波动性、单产边际影响和农业TFP等3个方面来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产边际影响视角来研究的局限性。(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一方面引入农学和气候学领域中的概念与方法分析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作物单产波动性,另一方面构建了包含标准化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来实证估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同时还将气候变化因素引入了农业TFP的研究,考察了气候变化对农业TFP的影响问题,这在现有研究中尚不多见。
夏丽[9](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学前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学前教育取得显着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浙江学前教育在整个浙江教育体系来看,仍属于短板,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适应的问题。因此,研究浙江学前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回溯历史进行经验总结,梳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瓶颈,对于补全浙江学前教育短板,对进一步促进浙江学前教育发展以及对中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通过对与学前教育有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学前教育发展历史系统梳理,并以影响浙江学前教育发展显着的政策作为每个阶段的划分节点,对这四十年进行阶段划分。同时,在对浙江学前教育四十年历史梳理的过程中依据史料和数据,从发展速度、发展成就以及发展因素等维度对浙江学前教育四十年发展进行分析,对如何推进浙江学前教育发展进行思考,提出促进浙江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论文将浙江学前教育四十年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恢复发展的浙江幼儿教育(1978-1989)、规范发展的浙江幼儿教育(1989-1998)、巩固发展的浙江学前教育(1998-2008)和完善发展的浙江学前教育(2008-2018)。总体来看,四十年来浙江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快速发展、民办学前教育迅速发展、办园模式不断创新、学前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充分不均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相对滞后、学前教育教师规模与质量有待提升以及学前教育监督职责不明确等。根据四十年来浙江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针对目前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学前教育教师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以及优化学前教育监督机制等,进而促进浙江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张航[10](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文中指出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红利使其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浙江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高职教育不仅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了肯定,也为构建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一方面能够以史为鉴,为未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还能为国家其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优越的浙江实践、浙江经验和浙江样板。为此,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每个阶段的重点发展领域为立脚点力图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梳理出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四十年发展脉络,展现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波澜壮阔的画面,并结合发展现状探索新时期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因素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标志性重大教育政策为分段依据,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初步发展期(1978-1997)、跨越突破期(1998-2005)、转型升级期(2006-2013)、创新发展期(2014-2018)四个阶段,以每个阶段影响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着重考察该时段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此外,在查阅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政策变迁及相关经济社会背景,概括总结出四十年来浙江高职教育经历了从初露锋芒到渐成规模、从注重数量到优质提升的历史性转变,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此本文还提炼凝结了浙江高职四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包括依靠政策落实高职战略地位、多元融合健全院校管理体制、搭建中高职教育“直通车”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及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等五个方面。但在当前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发现浙江高等职业教育依然存在高职院校间质量发展不平衡、高职教育与浙江产业转型发展匹配度不高、经费投入问题依然严峻、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宏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服务力、保证经费投入提升办学条件、推进“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浙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2001年浙江计划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浙江计划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化学试题中创造性思维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素养是关键的核心素养 |
1.1.2 化学创造性思维研究存在不足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造 |
2.1.2 创造性思维 |
2.1.3 化学创造性思维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高考化学试题分析研究现状 |
2.2.2 创造性思维研究现状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2.3.2 PISA2021创造性思维测评框架 |
2.3.3 绝对难度理论 |
2.3.4 政策文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2 研究对象 |
3.2.1 研究试题年份的确定 |
3.2.2 分析单元的确定 |
3.3 研究工具 |
3.3.1 化学创造性思维框架 |
3.3.2 试题分析框架 |
3.3.3 试题分析框架在高考化学试题分析中的应用说明 |
3.3.4 分析工具的评分者信、效度检验 |
4 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化学试题中创造性思维考查特点 |
4.1 创造性思维相关试题总体情况分析 |
4.1.1 创造性思维相关试题数量统计 |
4.1.2 试题创造性思维及问题角度统计分析 |
4.1.3 试题情境统计分析 |
4.1.4 试题必备知识统计分析 |
4.1.5 试题关键能力统计分析 |
4.1.6 试题学科核心素养统计分析 |
4.1.7 试题绝对难度统计分析 |
4.2 产生不同的想法相关试题分析 |
4.2.1 相关试题情境、知识、能力、素养统计 |
4.2.2 相关试题绝对难度统计 |
4.2.3 产生不同的想法相关试题考查特点 |
4.3 产生创造性想法相关试题分析 |
4.3.1 相关试题情境、知识、能力、素养统计 |
4.3.2 相关试题绝对难度统计 |
4.3.3 产生创造性想法相关试题考查特点 |
4.4 评估和改进想法相关试题分析 |
4.4.1 相关试题情境、知识、能力、素养统计 |
4.4.2 相关试题绝对难度统计 |
4.4.3 评估和改进想法相关试题考查特点 |
5 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化学试题中创造性思维考查趋势 |
5.1 试题创造性思维及问题角度考查趋势 |
5.2 试题情境考查趋势 |
5.3 试题必备知识考查趋势 |
5.4 试题关键能力考查趋势 |
5.5 试题学科核心素养考查趋势 |
5.6 试题绝对难度变化趋势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创造性思维相关试题考查特点 |
6.1.2 创造性思维相关试题考查趋势 |
6.2 研究建议 |
6.2.1 高中化学教学建议 |
6.2.2 创造性思维试题命制建议 |
6.3 创新 |
6.4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1 1978年以来的高考化学试卷情况 |
附录2 1978年以来创造性思维相关试题情况 |
附录3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表 |
附录4 绝对难度分析框架 |
致谢 |
(2)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荣誉学院 |
1.3.2 拔尖创新人才 |
1.3.3 通识教育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重难点 |
1.4.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建设的发展历程 |
2.1 初期探索:以实验之名的“零的突破” |
2.2 典型建设:以名校引领的“高峰探索” |
2.3 全面推进:多类型院校参与的“高原效应” |
第三章 以卓越之名:荣誉学院的管理创新 |
3.1 以国际化和优势学科定位培养目标 |
3.2 多元高水平组建师资团队 |
3.2.1 多元的导师制 |
3.2.2 高水平教学团队 |
3.3 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 |
3.3.1 校领导直接负责制 |
3.3.2 多元化的委员会制度 |
3.3.3 专业学院协同管理制度 |
3.3.4 独立的荣誉生权益保障 |
第四章 促卓越之实: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 |
4.1 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 |
4.1.1 选拔时间:入学前、入学后和二次选拔 |
4.1.2 选拔标准:成绩为主和综合考察 |
4.1.3 分流淘汰:自主退出和考核退出 |
4.2 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过程 |
4.2.1 实行分段式培养模式 |
4.2.2 构建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 |
4.2.3 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 |
4.2.4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
4.2.5 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 |
4.3 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 |
4.3.1 毕业生继续深造率高 |
4.3.2 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
4.3.3 毕业生学业成果丰富 |
第五章 拷卓越之问:荣誉学院的发展困境 |
5.1 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 |
5.1.1 荣誉学院的扎堆成立 |
5.1.2 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 |
5.1.3 荣誉学院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 |
5.2 深度开展卓越人才培养问题 |
5.2.1 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 |
5.2.2 生源的“非差异化” |
5.2.3 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 |
5.2.4 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 |
5.2.5 国际合作培养缺乏“全方位落地” |
第六章 续卓越之路:给荣誉学院的若干建议 |
6.1 管理机制 |
6.1.1 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 |
6.1.2 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 |
6.1.3 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 |
6.2 人才培养 |
6.2.1 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 |
6.2.2 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我国荣誉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情况 |
附录2 我国荣誉学院导师制设置情况 |
附录3 我国荣誉学院任课教师水平 |
附录4 我国荣誉学院校领导任职情况 |
附录5 我国荣誉学院委员会制度设置情况 |
附录6 我国荣誉学院分段式培养对照表 |
附录7 我国荣誉学院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
附录8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升学情况 |
附录9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
附录10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荣誉获奖情况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浙江省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支撑 |
2.国际化人才培养破解“一带一路”人才结构性短缺 |
3.高校具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和优质资源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谱图分析 |
2.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现状分析 |
(四)文献综述 |
1.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研究 |
2.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3.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研究 |
4.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与思考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六)研究思路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个案研究法 |
3.数理统计法 |
(八)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可能存在的不足 |
一、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相关理论 |
(一)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相关概念界定 |
1.国际化人才 |
2.国际化人才培养 |
3.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 |
(二)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 |
1.需要导向理论 |
2.组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3.人力资本与人才强国战略理论 |
二、浙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当今政策的构成分析 |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实施背景 |
1.良好的物质基础使浙江人民对高水平大学有所期盼 |
2.国际化人才是促进浙江对外开放和转型升级的关键 |
3.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 |
4.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整体实力不高相关政策不配套 |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历史沿革 |
1.恢复铺垫期(1978-1984):高校主体作用重新确立 |
2.改革新时期(1985-1998):教育体制改革唤醒活力 |
3.入世转折期(1999-2009):高等教育服务走出去战略 |
4.规范发展期(2010-至今):国际化人才培养步入新台阶 |
(三)现今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构成 |
1.双向留学政策 |
2.国际化办学政策 |
3.国际化课程与教学政策 |
4.国际化师资政策 |
5.国际学术交流政策 |
三、浙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执行评估——基于相关报告的分析 |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特点 |
1.国际化愿景融入学校发展规划 |
2.国际化人才培养形式多元交互 |
3.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系统规范 |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成效 |
1.三级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
2.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模扩大 |
3.国际化人才培养条件配备 |
4.浙江高校排名显着提升 |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存在的问题 |
1.管理体制繁杂难于形成合力 |
2.质量保障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
3.校际国际化均衡发展显不足 |
4.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尚待明确 |
5.学生出国交流交换受限较多 |
6.来华留学结构层次亟待提升 |
7.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条件有限 |
8.国际化办学资源空间尚需开拓 |
四、浙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实施现状举例——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
(一)学校简介及选择原因 |
(二)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类型与作用 |
1.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类型 |
2.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作用 |
(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 |
1.双向留学规模逐年递增 |
2.国际化专业建设日益推进 |
3.国际化办学模式日渐多样 |
4.国际化师资层次水平极大提升 |
5.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影响深远 |
(四)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经验与局限性 |
1.学校领导和学者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 |
2.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存在局限性分析 |
(五)案例总结 |
五、浙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优化策略 |
(一)着力形成人才培养的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校际国际化均衡发展 |
(三)扩大公费出国比例和提升留学生结构层次 |
(四)因校制宜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课程 |
六、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比较研究 ——以2015-2019年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2015-2019 年三卷语言文字运用命题依据述评 |
第一章 全国I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类型基本情况比较.. |
第一节 三卷题量及赋分情况比较 |
一 整体结构稳定 |
二 逐年减少题量以增强试题整合性 |
三 主观题赋分大于客观题 |
第二节 三卷题型比较 |
一 三卷题型皆以选择题为主 |
二 浙江与全国I卷中简答题的同与异 |
第二章 全国I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题语料与情境评析 |
第一节 三卷语料评析 |
一 语料关联性 |
二 语料真实性 |
三 语料思想性 |
第二节 三卷情境比较 |
一 情境类型 |
二 情境整合性 |
三 情境时代性 |
四 情境开放性 |
第三章 全国I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测试目标评析 |
第一节 三卷试题能力层级评析 |
一 三卷在注重表达的同时要兼顾基础性 |
二 注重出题方式,力求不要降低能力层级 |
三 三卷应增加多能力层级结合试题 |
第二节 三卷测试点评析 |
一 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应该继续作为考查重点 |
二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
三 测试点设置可以更加全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5)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6)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发表 |
致谢 |
(7)传统历史卫所的综合保护与发展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苍南县蒲壮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海防史学的研究 |
1.3.2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 |
1.3.3 建筑学相关领域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及目的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目的 |
1.6 研究经费来源 |
2 浙江沿海卫所概述 |
2.1 明代海防发展背景 |
2.1.1 明代以前的海防形势 |
2.1.2 明初的海防政策及形势 |
2.1.3 明代中期的海防政策及形势 |
2.1.4 明代后期的海防政策及形势 |
2.2 浙江沿海卫所营建及变迁 |
2.2.1 明代卫所制度 |
2.2.2 明代浙江沿海海防体系 |
2.3 明代卫所城镇的发展演变过程 |
2.3.1 明代前期的卫所发展 |
2.3.2 明代中期的卫所发展 |
2.3.3 明代后期的卫所发展 |
2.4 卫所其他特点 |
2.4.1 屯兵制 |
2.4.2 屯田制 |
3 浙江沿海卫所的选址和营建分析 |
3.1 浙江沿海地区地理环境概述 |
3.1.1 宏观地理条件 |
3.1.2 地理环境对于卫所建置的影响 |
3.2 浙江沿海卫所的选址分析 |
3.2.1 卫所分布规律 |
3.2.2 卫所选址因素解析 |
3.2.3 卫所选址模式探究 |
3.3 浙江沿海卫所的营城分析 |
3.3.1 卫所规模 |
3.3.2 卫所的基本模式 |
3.3.3 浙江沿海卫所营建的多样性 |
3.4 浙江沿海卫所的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4 蒲门地区乡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基地 |
4.2 水利设施 |
4.3 农田 |
4.4 卫所聚落 |
4.4.1 蒲壮所 |
4.4.2 其他海防聚落遗址 |
4.5 小结 |
5 蒲壮所海防体系的保护 |
5.1 蒲壮所海防体系的类型特征 |
5.1.1 分类特征 |
5.1.2 分布特征 |
5.2 蒲壮所海防体系的系统性特征 |
5.2.1 地域性特征 |
5.2.2 关联性特征 |
5.2.3 单元性特征 |
5.3 蒲壮所及其周围环境的整体性保护 |
5.3.1 海防格局的整体性保护 |
5.3.2 海防要素的集合式保护 |
5.3.3 蒲壮所城保护单元的构建 |
5.3.4 历史风貌的保护和延续 |
5.3.5 立足发展的外部景观环境改造 |
6 相关案例分析 |
6.1 杭州三江两岸绿道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介绍 |
6.1.3 案例借鉴与启示——保护和利用现有良好风景资源 |
6.2 广东深圳深圳湾公园 |
6.2.1 项目背景 |
6.2.2 项目介绍 |
6.2.3 案例借鉴与启示——基于线性空间的生态公共空间设计 |
6.3 荷兰鹿特丹基于新陈代谢理论的城市设计研究方案 |
6.3.1 项目背景 |
6.3.2 项目介绍 |
6.3.3 规划策略分析 |
6.3.4 案例借鉴与启示——综合城市、自然、景观的规划策略 |
6.4 美国展望农庄总体规划 |
6.4.1 项目背景 |
6.4.2 项目介绍 |
6.4.3 案例借鉴与启示——结合农业的景观化遗产地保护 |
6.5 美国奥拉那州立历史遗址景观策略发展规划 |
6.5.1 项目背景 |
6.5.2 项目介绍 |
6.5.3 案例借鉴与启示——尊崇历史文脉的景观化场所再造 |
7 蒲城乡村镇整体景观规划设计 |
7.1 上位规划分析 |
7.1.1 温州市总体规划分析 |
7.1.2 苍南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 |
7.1.3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绿道网专项规划 |
7.2 蒲门地区总体现状分析 |
7.2.1 蒲门地区基础条件介绍 |
7.2.2 蒲门地区交通现状分析 |
7.2.3 蒲门地区绿地格局分析 |
7.2.4 蒲门地区历史资源 |
7.2.5 蒲门地区旅游资源 |
7.2.6 民俗文化 |
7.3 场地解读 |
7.3.1 山水形势 |
7.3.2 交通现状分析 |
7.3.3 绿地现状分析 |
7.3.4 植物资源分析 |
7.3.5 用地条件分析 |
7.3.6 场地综合评价 |
7.4 规划设计设想 |
7.4.1 规划设计依据 |
7.4.2 规划设计目标和定位 |
7.4.3 规划设计策略 |
7.5 总体设计 |
7.5.1 方案介绍 |
7.5.2 总体规划结构 |
7.5.3 景观分区 |
7.6 专项设计 |
7.6.1 道路 |
7.6.2 水系 |
7.6.3 植物 |
7.6.4 活动策划 |
7.6.5 技术经济指标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8)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 |
2.1.2 趋势产量与气候产量 |
2.1.3 有效积温与活跃积温 |
2.2 理论基础 |
2.2.1 气候统计学理论 |
2.2.2 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 |
2.2.3 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 |
2.2.4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2.5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
2.3.2 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 |
2.3.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4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2.3.5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6 总结性述评 |
3 浙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3.1 浙江地理与气候概况 |
3.2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3.2.1 气候倾向率 |
3.2.2 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 |
3.2.3 数据来源 |
3.3 气温变化特征 |
3.3.1 年际变化 |
3.3.2 季节变化 |
3.4 降水变化特征 |
3.4.1 年际变化 |
3.4.2 季节变化 |
3.5 日照变化特征 |
3.5.1 年际变化 |
3.5.2 季节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浙江农作物生产波动性研究:基于气候单产视角 |
4.1 农作物生产现状 |
4.1.1 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 |
4.1.2 单产变化 |
4.2 分析思路与方法 |
4.2.1 分析思路 |
4.2.2 单产分解 |
4.2.3 气候减产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趋势单产 |
4.3.2 气候单产 |
4.3.3 气候减产 |
4.4 本章小结 |
5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边际影响视角 |
5.1 实证策略 |
5.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1.2 空间误差面板模型 |
5.1.3 考虑适应性的模型 |
5.2 变量与数据 |
5.2.1 变量设置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描述性统计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空间相关性:Moran's Ⅰ指数 |
5.3.2 空间误差面板回归结果 |
5.3.3 适应性回归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TFP视角 |
6.1 影响机制 |
6.2 研究方法 |
6.2.1 DEA-Malmquist指数法 |
6.2.2 考虑气候因素的改进 |
6.3 变量与数据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数据来源 |
6.3.3 描述性统计 |
6.4 结果及讨论 |
6.4.1 全省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
6.4.2 分地区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9)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学前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问题限定 |
(四)研究意义 |
(五)概念界定 |
(六)研究综述 |
(七)研究方法 |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 |
(一)恢复发展的浙江幼儿教育(1978-1989) |
1.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 |
2.幼儿师资队伍的重建 |
3.学前班的举办与发展 |
4.民间力量办园的引入 |
(二)规范发展的浙江幼儿教育(1989-1998) |
1.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 |
2.幼儿教师培训考核标准的制定 |
3.学前班的规范与逐步取消 |
(三)巩固发展的浙江学前教育(1998-2008) |
1.学前教育督导机制的建立 |
2.幼儿教师学历专科化发展 |
3.高标准规范化办园轨道的确立 |
4.民办幼儿园的督查与审核 |
5.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多模式发展 |
(四)完善发展的浙江学前教育(2008-2018) |
1.幼儿园管理体制的全方位完善 |
2.学前教育师资的强化建设 |
3.学前教育投入机制的完善 |
4.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 |
5.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新格局的构建 |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学前教育的发展分析 |
(一)发展速度分析 |
(二)发展成就分析 |
1.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
2.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快速发展 |
3.民办学前教育迅速发展 |
4.多元化办园模式发展创新 |
5.学前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1.政策因素为导向 |
2.经济因素为推力 |
3.发展基础为依托 |
4.政策落实为关键 |
三、浙江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与不足 |
(一)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充分不均衡 |
(二)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相对滞后 |
(三)学前教育教师规模与质量有待提升 |
(四)学前教育监督职责不明确 |
四、推进浙江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
(二)健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
(三)强化学前教育教师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 |
(四)优化学前教育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三)核心概念 |
1.职业教育 |
2.高等职业教育 |
3.发展 |
(四)研究综述 |
1.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的研究 |
(1)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
(2)关于区域性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回顾研究 |
(3)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回顾研究 |
2.有关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 |
(1)关于浙江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研究 |
(2)关于浙江高职教育历史回顾性研究 |
(3)关于浙江高职教育政策的研究 |
3.文献述评 |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本研究的不足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因素分析法 |
3.案例分析法 |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
(一)恢复重建期(1978-1997):浙江高职教育“起步探索” |
1.发展背景 |
(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 |
(2)国家“三教统筹”和“三改一补”政策的推动 |
(3)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2.发展实践 |
(1)恢复专科学校招生 |
(2)创办短期职业大学 |
(3)试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二)跨越突破期(1998-2005):浙江高职教育“渐成规模” |
1.发展背景 |
(1)产业调整强力驱动高职发展 |
(2)素质提升高职资源需求强烈 |
(3)政策出台引导推动高职改革 |
2.发展实践 |
(1)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2)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
(3)批办民办职业学校 |
(三)转型升级期(2006-2013):浙江高职教育“‘质’‘量’兼顾” |
1.发展背景 |
(1)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向 |
(2)政策突破优化发展环境 |
(3)办学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
2.发展实践 |
(1)建设示范院校 |
(2)加强专业建设 |
(3)改革培养模式 |
(4)推进课程改革 |
(5)强化队伍建设 |
(四)创新发展期(2014-至今):浙江高职教育“优质提升” |
1.发展背景 |
(1)战略推进急需新型高技能人才 |
(2)政策引导建设优质高职院校 |
(3)基础雄厚转向实力提升 |
2.发展实践 |
(1)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
(2)开展现代学徒制度 |
(3)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
(4)多元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 |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
(一)形成较为完备的发展政策 |
(二)着力内涵建设的发展战略 |
(三)形成多方联动的管理体制 |
(四)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教育体系 |
(五)制定合理的财政投入标准 |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
(一)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
(二)高职教育与浙江产业转型匹配度不高 |
(三)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
(四)师资水平不能有效适应教育质量发展需要 |
(五)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
四、新时代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高职均衡发展 |
(二)加强内涵建设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办学实力 |
(四)深入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
(五)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2001年浙江计划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化学试题中创造性思维测评研究[D]. 谢叶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D]. 王家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4)
- [3]浙江省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D]. 袁星星.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比较研究 ——以2015-2019年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为例[D]. 金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7]传统历史卫所的综合保护与发展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苍南县蒲壮所为例[D]. 李帅.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8]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D]. 俞书傲. 浙江大学, 2019(02)
- [9]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学前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D]. 夏丽.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78-2018)[D]. 张航.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