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对象世界的特征和问题

哲学对象世界的特征和问题

一、哲学对象世界和问题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升[1](2021)在《论本体以及对本体的研究方法——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视角看马克思思想中是否包含哲学》文中研究指明哲学的对象,从否定的角度来说是非实证的东西,从肯定的角度来说是超越的东西。这种超越的东西不能成为实证知识的对象,如果变成了实证知识的对象,那么它就被实体化。这个东西超出了知识的范围,对于它,我们没有任何"概念",它是不能说的,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哲学作为形而上学所研究的就是广义上的本体。康德把本体和现象区分开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体如海德格尔所分析的那样属于现相。但是,现相不能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完全脱离现象而自身显现,它要借助于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拘泥于现象,那么我们也无法把握现相,所以把握本体既需要借助于现象而又超越现象。马克思对于拜物教的批判就是预设了本体。马克思通过现象领域的批判来展现本体。由于本体不是实证科学的对象,不能直接描述,所以在马克思那里没有直接以本体为对象的哲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思想中没有哲学。

宣雪纯[2](2020)在《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实践论转向探析》文中认为在黑格尔看来,当时德国哲学“无能的理性观”大行其道,这种“精神”赤字的发展模态与真实世界的精神追求背道而驰。哲学本应该是用以理性来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内容的,即“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然而以往知性形而上学受困于其有限的限制性思维,对事物的表象假以研究,基于知性思维的立场以有限去把握无限。在对知性形而上学对象的批判中,黑格尔将形而上学的对象由知性立场提升至理性的思辨立场之上,创建了其对象为绝对和无限、内容为绝对理念的思辨哲学,绝对理念外化为上帝、精神与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理念——自然——精神三者交互的正反合完备系统。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建构术”进行了理性的断离与承接,将现实从理念世界拉回到人类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完成实践论转向。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现实是人类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让哲学回归“现实家园”,就必须将哲学对象对准现实,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转向,首先打破了黑格尔思辨对象——“理念”的幻象根基,由理念转向人的实践类本质;其次将理念流转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正反合精神运动转向社会生产方式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矛盾运动;最后由绝对理念的自我实现转向位于现实社会中人类本真的具有现实意义统摄下的解放。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抽象性和无人身性进行合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具有现实唯物性和社会实践性的马克思思辨哲学对象,即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人的实践类本质和人类的现实解放。马克思的思辨哲学对象革新性转向,哲学携着“实践”不断充实其现实性,哲学的功效便愈发追求对于世界的改造而非朴素的对世界进行解释。在思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所实现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变革为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变革关系增添了新的视域,为当代中国形而上学理论建构研究创建了新的维度。

张笑笑[3](2020)在《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哲学的主题在近代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即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古希腊的自然本体和中世纪的上帝本体转向了人自身的主体,并演绎出围绕“自我”而展开的蔚为壮观的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它发端于笛卡尔的“我思”,最终完成于德国古典哲学。于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不仅是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所依据的“基础要素”,而且其自身的“内容”也存在着由主观到主客统一、由先验到绝对、由人性向“神性”不断发展的形上演进逻辑,揭示这一逻辑进程是本文研究的主旨。在近代唯理论哲学中,自我意识以普遍性观念的方式存在于主体之中。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西方近代以来建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主基调并在唯理论哲学中确立起了围绕“我思”来打造形而上学的内在性原则,这个“内在性原则”围绕着如下三个问题展开:“我思”的内容是什么、“我思”与“我在”之间的关系以及“我思”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唯理论哲学也正是基于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推动了“我思”的主体性建构,其中笛卡尔将“我思”确定为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实体,斯宾诺莎完成了最高实体与主体“我思”属性之间的“一元化”,莱布尼茨则让作为单子的“我思”具有了创造和生成的自我能动性。然而,由于唯理论的哲学家们都是在经验立场考察“我思”的实体本性,这便让“我思”陷入了无法被经验实证的逻辑困境,因此“独断”是其无法逃脱的理论宿命。休谟的怀疑更是让近代以来的哲学家们试图围绕经验性的“我思”来建构形而上学的梦想破灭了,要想重建主体性形而上学,必须超越“我思”的经验性,由经验自我向先验自我的跃迁决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出场。康德率先从先验自我出发,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之旅。康德认为我们必须要对于主体自我的结构、功能、范围和界限进行充分的先验审查,方能让未来的形而上学建立在稳固的主体“地基”——先验自我之上,先验自我也成为康德未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康德在其之上尝试了真、善、美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同时也确立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费希特秉承并彻底地发挥了康德开创的主体性道路,将康德的先验自我提升到主体之中纯粹的“绝对”,让绝对自我的先验设定活动成为一切知识的来源和最高根据,结果造成整个世界的主观化于绝对自我之中,也让形而上学在主体之中的建构走到了“绝境”,“绝境”意味着哲学转向即将来临;谢林从知识的本性出发,认为作为最高知识原理的“绝对”不可能只是主观,而与事物本身的客观内容无涉,于是便将费希特主体中的“绝对自我”引向了主、客观之上的“同一绝对”,“自我意识”不是最高的“绝对”,而是能够映射“绝对”内容于自身之中的主体之在,这便让主观的“自我意识”之中融入了“绝对”的客观内容,让“自我意识”客观化的形而上学建构终成可能;黑格尔继续沿着谢林确立的“主体客观化”方向,进一步将谢林的“同一绝对”的内容逻辑化为绝对理念、将谢林的“自我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并用辩证法完成了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辩证统一,最终建构起并完成了思辨形而上学体系。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之中,绝对精神就是绝对理念在人类自我意识之中的现实化,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就是将绝对理念在人类精神中的自我实现的历史,而历史的终点就是自我意识与绝对理念的最高和最后和解,也宣告了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理性完成。如此看来,从康德的先验自我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呈现出不断发展、转向和跃迁的演进逻辑,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逻辑便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这个总体逻辑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不仅决定着“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方式,而且也直接关乎到哲学思维方式由知性向理性的发展逻辑、真理观由外在符合论向内在符合论的发展逻辑、历史观由合目的性向合规律性的发展逻辑,也就是说,只有自我意识本身的逻辑发生了变革,这些逻辑的变革才成为可能,它们之间具有变革和演进的内在同构性。当然,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是建立在理性的根基之上的,当黑格尔用思辨理性完成了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同时,也自然将理性本身推向了极致的巅峰,其结果只能面临着被消解和解构的命运,这也决定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现代转向。叔本华以“意志”取代“理性”,完成了自我意识的意志化哲学建构;马克思用实践批判理性,让“认识自我”回归“实践自我”,从而让哲学的功能从解释世界转向改造世界;分析哲学更是用“语言——世界”的关系来消解“思维——世界”的关系,从而完成“语言”对自我意识的哲学解构,既然“自我意识”本身是不可说的,我们当然要对之保持沉默;当面临着“欧洲科学的危机”时,胡塞尔的现象学再次回到主体的先验自我之中,用意向性结构来消除传统哲学中自我意识的“理性本质”,为“现象”重新确立形上的根据。可以说,虽然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哲学都是以消解自我意识的“理性”为已任,但自我意识本身依旧是哲学研究的主战场,其从未淡出过任何现代哲学样态的主视域。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逻辑,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化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发展的逻辑,还可以为建构具有民族自我的中国当代形而上学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资源。

彭志恩[4](2019)在《物质 实践 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础范畴的一种理解》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界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理解和主张。纵观各派不同的主张,导致分歧的重要根源往往基于一些更为基础的理论问题。“物质”“实践”“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重要的基础性范畴,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钥匙”,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不同认识主要源于对这些基础性范畴的不同理解。鉴于此,本选题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实践”“世界”三个范畴,重读经典着作,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三个范畴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尝试重新全面考察它们的内涵实质和相互关系,以期促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第一章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论述。马克思主要是在批评旧唯物论直观性的过程中,以及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过程中,间接阐发自己的新物质观的。他强调从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视角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指出应将对象、现实和感性理解为“感性的人的活动”。虽然马克思在其着作中重点讨论的是与人的实践直接相关的自然界及其物质,但他却并没有将那些没有进入直接的实践领域的自然界及其物质理解为与人的实践完全无关的东西。因为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局部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人与整体自然界的关系。实践对自然界某一局部的直接的影响,也可以看作是对整个自然界其它所有部分的间接影响。因此,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自然物质与社会物质、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都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鸿沟。恩格斯主要是在反对杜林等唯心论者的论调,以及反对近代自然科学家和旧唯物论者的形而上学性的过程中系统阐明自己的新物质观的。恩格斯的自然观研究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伟大成就基础上。不能因为恩格斯强调从自然界本身出发去说明自然界,从而就将恩格斯的自然观简单归结为直观唯物论。恩格斯研究自然界的客体视角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主体视角。他认为,世界的物质性并不是由魔术师三言两句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所证明的。另外,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抽象是基于科学实践之上的抽象,它既不同于唯心论者基于玄想的抽象,也不同于旧唯物论者基于机械或单纯直观的抽象。列宁主要是在同经验批判主义者的论战中阐明物质观的。列宁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者的不可知论,强调了物质的客观实在属性及其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论述各具特点,但他们都秉承实践的观点,他们的基本思想是内在一致的。第二章探讨实践及其与物质的关系。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属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不仅生产了自己,同时还生产了他人,并且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人的思维活动。随着真正分工的开始,物质劳动、精神劳动、社会交往劳动相对独立出来。不能将实践仅仅理解为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实践包含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生产实践和意识生产实践。不能将实践原则简单等同于主体原则。实践原则是主体原则与客体原则的统一,实践的视角是主体视角与直观视角的统一。实践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展的最高形式。实践过程的物质运动,不是单纯的机械运动,而是包含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到最复杂的人脑运动即人的精神活动在内的自然界全部运动形式。因此实践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是一系列物质运动及其内部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看,物质运动过程的辩证法与实践活动过程的辩证法是内在同一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也是同一的。第三章讨论世界及其与实践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看,世界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从人类角度上看,世界的特殊意义特指实践视域中的人类现存世界。人类的世界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人对一切存在的认识本质上都是对人的存在的认识。既不能将辩证唯物主义等同于“纯粹的自然界”的唯物主义,也不能将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等同于“纯粹的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是在自然史和人类史方面都坚持了“历史观点”的唯物主义,是自始至终具有实践观点的唯物主义。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内在相通的,它们并不是三个不同的“主义”。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实践的三个基本因素,即生产力因素、社会状况因素和意识因素,是现存世界图景形成和发展的秘密所在。现存世界是实践视阈下物质、社会、精神三维一体的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也就是世界的三个维度向前动态平衡发展的过程。在实践视域下,既没有绝对的已知世界,也没有绝对的未知世界,现存感性世界的“已知”和“未知”都是相对而言的,外部自然界也是相对而言的。由于人本身是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可看作是“世界内部的关系”。由于现存世界都是实践视域中的世界,因此“世界内部的关系”并不是抽象的和与人无关的东西,间接上它也可看作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由于实践是人与人共同的实践,因此现存“世界内部的关系”,一定意义上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任何一门科学的背后都蕴含着人的解放的价值诉求与深层逻辑。因此,“世界何以可能”与“人的解放何以可能”是内在同一的。第四章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与世界的关系。虽然一切哲学都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想,但形而上学哲学离开了整个现存世界,把世界的客观存在抽象为逻辑的“存在之存在”,所以它只能在头脑中抽象地“解释”和“改变”头脑中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回归整个现实世界,重新关注人的整个现实生存状况,它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能够解释整个现存世界,而且能够改变整个现存世界。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文章认为,辩证思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新唯物论之前就已经掌握的重要思维方式,是帮助他们实现哲学突破的重要思维工具。因此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必须始终坚持辩证思维,避免常识性思维的潜在影响。

左坤[5](2016)在《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虽然国内外当前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硕,但是在这些研究成果之中,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集中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整体或某个方面,对其哲学观部分的研究成果,相比于前述两个方面来说是较为少见的。在柏拉图哲学中,两个世界相分离和理性至上,是柏拉图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作为其学生的亚里士多德,将经验世界也纳入到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中,建立起一个囊括经验世界和超经验世界的庞大哲学体系。从哲学观角度分析柏拉图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异同的意义所在。本文将通过论述柏拉图哲学观与亚里士多德哲学观,进而对比其哲学观的异同所在,说明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否就是对柏拉图哲学的否定。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如下:(1)柏拉图哲学观之产生背景。(2)柏拉图哲学观之分析。(3)亚里士多德哲学观之分析。(4)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观之对比。

高懿德[6](2015)在《形而上下(学)哲学论》文中认为哲学的对象——世界万物统一存在逻辑——具有着形而上下相互贯通的本体结构关系及相应的本质和本性,由此决定了哲学思想必然具有同样的形而上下彼此反思贯通的本体结构关系及相应的本质和本性。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作为哲学本体与其本质统一体的"哲学自我"同时具有着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且二者彼此反思一体贯通的基本特征,从而它既不是单纯的形而上学,也不是单纯的形而下学,而是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彼此反思贯通的复合体,即形而上下学。由此可见,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观和现当代实证哲学的哲学观都是片面的、错误的,二者的共同缺陷在于都割裂了哲学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不可分割的结合关系,并且各执一端否定另一端。

罗翊重[7](2007)在《千年逻辑之争 终成合和之解——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根解析》文中研究说明从二元真值函数表和一元真值函数表的分析中,引出现代逻辑还欠缺一个辩证否定算子(),此算子与已有的逻辑否定算子(┐)恰呈正反对称互补关系,并用实例验证了此算子的客观存在。进而,提出了哲学对象论有四对基本矛盾大范式——在者或非在者(在者的外在矛盾),正者与反者(在者的内在矛盾),存在或非在(存在的外在矛盾),实在与应在(存在的内在矛盾)。基于此四对基本矛盾大范式,引出了在者的外在矛盾是对象本体论之完全性的根据;在者的内在矛盾是正反内容逻辑之对象本体论的矛盾根据(这也是产生辩证否定算子""的根据);存在的外在矛盾是正非形式逻辑之对象存在论的矛盾根据(这也是产生逻辑否定算子"┐"的根据);存在的内在矛盾是认知模态逻辑与行为规范逻辑之统一性的根据。由此,通过"相同者必存在互蕴公理"(Logic)和"相反者必存在互蕴公理"(Logos),将哲学对象论的上述基本矛盾大范式间的种种逻辑关系,以及涉及认识与实践的关于逻辑形式否定关系的非等值矛盾命题规律和关于描述内容否定关系的等值矛盾命题规律之哲学对象论的根据,全都揭示出来了。最后,证明了形式逻辑公理(Logic)和辩证逻辑公理(Logos)间必然是相互蕴涵的,其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被对方所否定(┐)。

杨通林[8](2006)在《哲学的对象是逻辑吗?》文中研究表明哲学对象是世界的形而上存在,哲学史就是哲学追求自己对象的历史,它分别经历了物质、上帝、灵魂、存在、绝对理念等阶段,任何阶段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哲学的对象,但是,任何阶段都无法诞生哲学的真正对象。逻辑作为客观世界规律的主观存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世界的形而上存在,因而成为哲学的对象。但是,逻辑仅仅是世界本质的部分体现,不能混同于世界本质,更不是世界本身,因而不能成为哲学的最终对象。也就是说,逻辑是哲学的对象,但哲学的对象不是逻辑。

杨方[9](2004)在《哲学对象的四类划定》文中提出人们对哲学对象的划定之所以不同 ,是因为他们的立论角度不同。以往的哲学家们大多从一己的哲学兴趣出发 ,或从特定的哲学体系出发 ,或从独特的哲学世界观出发 ,来划定哲学对象。这些划定可以分别被称为兴趣型、体系型和世界观型。他们所划定的对象是哲学的部分对象而非全部对象 ,是哲学的应然对象而非实然对象。欲把握哲学的全部实然对象 ,我们必须采用整体—历史型的划定模式 ,即放眼于整个哲学和全部哲学史的实际情形。从此角度出发 ,哲学对象被划定为关于整个世界及其各个领域中的普遍根本问题的究极道理。

李荣海[10](1995)在《人与世界的关系和哲学对象的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哲学对象问题的讨论中,存有两种思维倾向:一是从确定性的角度,把人类哲学史纳入自己的视野,试图从中寻求到绝对、唯一的哲学对象;二是从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根据哲学的历史演变,而认为哲学对象具有动态性、多样化特点。

二、哲学对象世界和问题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哲学对象世界和问题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论本体以及对本体的研究方法——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视角看马克思思想中是否包含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体是哲学的核心对象
二、本体的“特点”
三、本体和现象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拜物教批判
五、本体论之中所包含的否定性维度

(2)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实践论转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概况
        0.2.1 国外研究概况
        0.2.2 国内研究概况
    0.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0.3.1 研究特色
        0.3.2 理论创新
1 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及其理论价值
    1.1 黑格尔对于知性形而上学对象的批判
    1.2 思辨哲学的对象:上帝、精神与自由的“三位一体”
    1.3 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与思辨哲学体系的确立
    1.4 黑格尔形而上学对象的理论局限
2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扬弃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批判
        2.1.1 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抽象性
        2.1.2 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无人身性
    2.2 马克思哲学对象在实践领域中的确立
        2.2.1 哲学对象: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
        2.2.2 哲学对象的内容:人的实践本性
        2.2.3 哲学对象的目标:人类的现实解放
    2.3 马克思哲学对象确立的理论价值
        2.3.1 哲学对象的现实唯物性
        2.3.2 哲学对象的社会实践性
3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超越与变革
    3.1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现实转向
        3.1.1 哲学对象的内容:由理念转向人的实践类本质
        3.1.2 哲学对象的具体展开:由精神运动转向社会生产方式运动
        3.1.3 哲学对象的最终实现:由绝对理念的自我实现转向人类自身的现实解放
    3.2 马克思哲学对象转向的变革实质
        3.2.1 “哲学现实化”实践道路的开启
        3.2.2 哲学功能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向
    3.3 研究马克思哲学对象实践论转向的意义
        3.3.1 增添了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变革关系的新视角
        3.3.2 为当代中国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提供新维度
参考文献
致谢

(3)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创新
第2章 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内在性原则的确立和发展
    2.1 西方近代哲学以前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溯源
        2.1.1 古希腊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客观化
        2.1.2 中世纪神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异化
        2.1.3 近代哲学转向与“上帝人本化”之路的开启
    2.2 近代哲学中“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2.2.1 主体与自我的关系:“我思”的内容
        2.2.2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思”的地位
        2.2.3 主体与上帝的关系:“我思”的根据
    2.3 唯理派哲学中主体内在性原则的发展过程
        2.3.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内在性原则的确立
        2.3.2 斯宾诺莎“实体一元论”对主体内在性原则客观维度的推进
        2.3.3 莱布尼茨单子论哲学对主体内在性原则主观能动维度的推进
    2.4 “知识论危机”中主体性困境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出场
        2.4.1 休谟的怀疑论让“我思”陷入“独断”
        2.4.2 “知识论危机”与主体性理论内在逻辑困境
        2.4.3 德国古典哲学重审“我思”内在性的形上诉求
第3章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而上学建构
    3.1 康德批判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先验自我
        3.1.1 康德对“先验”、“先验自我”的界定
        3.1.2 先验自我的结构与功能
        3.1.3 基于先验自我的“三大批判”哲学体系建构
        3.1.4 康德主体性原则的先验确立
        3.1.5 先验自我的主体限度与主观局限
    3.2 费希特知识学中“行动”的绝对自我
        3.2.1 自我意识由“先验”向“绝对”的推进
        3.2.2 “绝对自我”与知识学的最高原理
        3.2.3 以“绝对自我”为根据的知识学体系建构
        3.2.4 费希特将主体性原则向主观极致的推进
        3.2.5 唯我论的绝对化与知识客观性的缺失
    3.3 谢林同一哲学中的先验自我
        3.3.1 由主观存在论向知识论立场的哲学转向
        3.3.2 “绝对同一”与最高知识学原理的确立
        3.3.3 以“自我意识”为原则的先验唯心论体系
        3.3.4 谢林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的推进
        3.3.5 自我的“理性直观”与其神秘化
    3.4 黑格尔思辨哲学中“精神”的自我意识
        3.4.1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含义
        3.4.2 黑格尔自我意识的结构、原理与功能
        3.4.3 “绝对精神”中的思辨哲学体系建构
        3.4.4 黑格尔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统一”的推进
        3.4.5 主体性哲学在思辨理性中的终结与转向
第4章 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之路
    4.1 自我意识从主、客观对立到统一的演进逻辑
        4.1.1 康德先验自我与物自体的对立:主、客观的二元化
        4.1.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自我与非我的对立
        4.1.3 谢林“绝对”统摄之下的“自我”与自然的同一
        4.1.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4.2 自我意识与形上思维方式发展的演进逻辑
        4.2.1 康德基于“先验自我”的先验思维方式
        4.2.2 费希特基于“绝对自我”的“纯粹反思”思维方式
        4.2.3 谢林基于“绝对同一”的“理性直观”思维方式
        4.2.4 黑格尔基于“绝对精神”的辩证思维方式
    4.3 自我意识与真理观发展的演进逻辑
        4.3.1 康德先验自我与真理的“逻辑幻象”
        4.3.2 费希特主观主义的“知识学”真理
        4.3.3 谢林具有客观维度的“绝对同一”真理
        4.3.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思辨理性真理观”
    4.4 自我意识与历史观建构的演进逻辑
        4.4.1 康德的先验自我与“历史目的论”
        4.4.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的人类历史
        4.4.3 谢林“绝对”视域中的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4.4.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世界历史规律
第5章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现代转向
    5.1 叔本华开启的“意志”自我的现代哲学转向
    5.2 马克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实践论转向
    5.3 分析哲学用“语言”来消解自我意识的语言学转向
    5.4 胡塞尔向“先验自我”回归的现象学转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物质 实践 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础范畴的一种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综述
        一、关于物质范畴的探讨
        二、关于实践范畴的探讨
        三、关于世界范畴的探讨
        四、走向综合的趋势
    第三节 研究思路、创新和不足
        一、思路
        二、创新
        三、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物质观及其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的物质观
        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二、自然物质与社会物质
        三、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
        四、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
    第二节 恩格斯的物质观
        一、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二、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
    第三节 列宁的物质观
        一、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二、物质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物质观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 实践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第一节 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
        二、实践的过程:实践的历时性维度
        三、实践的过程:实践的共时性维度
    第二节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一、人的本质属性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
        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三、实践的观点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根本观点
    第三节 实践与物质的关系
        一、实践与物质的差异和同一
        二、实践过程规律与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
        三、实践本体与物质本体的关系
第三章 世界及其与实践的关系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的一般涵义与特殊涵义
        二、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世界与实践的关系
        一、实践是整个现存世界的基础
        二、实践、已知世界、未知世界
        三、实践、整个现存世界、外部自然界
    第三节 现存世界及其内部的几种关系
        一、实践的三个维度与现存世界的三个维度
        二、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世界内部的关系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与世界的关系
    第一节 “解释世界的哲学”和“哲学解释世界”
        一、科学与哲学的“共生”与“揖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解释和改变世界
        一、哲学通过实践与世界发生联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改变世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国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柏拉图哲学观研究
    第一节 柏拉图哲学观形成的背景
        一、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哲学观
        二、苏格拉底哲学
    第二节 哲学的研究对象
        一、哲学对象世界的建构
        二、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划分
        三、哲学的对象世界是理念世界
    第三节 哲学研究之方法
        一、如何把握哲学的对象世界
        二、哲学把握对象世界的方法
    第四节 哲学的功能
        一、柏拉图论正义
        二、柏拉图哲学的历史影响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观研究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哲学观形成背景
        一、自然哲学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
        二、苏格拉底哲学和柏拉图哲学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
    第二节 哲学的形成根源
        一、哲学的起源
        二、哲学形成条件之分析
    第三节 哲学的研究对象
        一、哲学对象问题之提出
        二、哲学的对象到底是什么
    第四节 哲学的特性
        一、哲学与智慧的关系
        二、哲学与学科分类
    第五节 哲学研究方法
        一、理性
        二、概念分析法与逻辑论证法
    第六节 亚里士多德哲学影响
第三章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观比较
    第一节 哲学研究对象之比较
        一、柏拉图哲学研究对象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对象
        三、研究对象之比较
    第二节 哲学研究方法之比较
        一、柏拉图对哲学研究方法之论述
        二、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研究方法的论述
        三、研究方法之对比
    第三节 柏拉图哲学观与亚里士多德哲学观的不同特点
        一、柏拉图哲学观的特点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观特点
结语:超越与继承的哲学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后记

(6)形而上下(学)哲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工具:对“本体”、“本质”、“本性”及“形而上、下者”和“形而上、下学”概念的确当解
    (一) 对“本体”、“本质”、“本性”及其关系的确当解
    (二) 对“形而上、下者”、“形而上、下学”及其关系的确当解
        1. 对“形而上、下者”及其关系的确当解
        2. 对“形而上、下学”及其关系的确当解
二、哲学对象本体、本质与本性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一) 哲学思想的本体、本质与本性取决于其反映对象的本体、本质和本性
    (二) 哲学对象的确定
    (三) 哲学对象本体、本质与本性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1. 哲学对象本体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2. 哲学对象本质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3. 哲学对象本性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三、哲学思想本体、本质与本性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一) 哲学思想本体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二) 哲学思想本质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1. 哲学思想基本结构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2. 哲学思想概念形式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相互贯通
    (三) 哲学思想本性的形而上下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四、“哲学本身”与其具体形态的形而上下学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一) “哲学本身”的形而上下学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二) 具体哲学形态的形而上下学层面及其一体贯通
五、形而上下学与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及其意义
    (一) 形而上学与实证哲学哲学观的根本缺陷
    (二) 形而上下学与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及其意义

(8)哲学的对象是逻辑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的对象
二、语言逻辑的本质
三、哲学对象和语言逻辑的关系

(9)哲学对象的四类划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家们对哲学对象的兴趣型划定
二、哲学家们对哲学对象的体系型划定
三、哲学家们对哲学对象的世界观型划定
四、对哲学对象的整体—历史型划定

(10)人与世界的关系和哲学对象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与世界关系的普遍性意义与哲学对象的确定性
二、人与世界关系的层次性与哲学对象的不确定性
三、认识哲学对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特点的现实意义

四、哲学对象世界和问题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本体以及对本体的研究方法——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视角看马克思思想中是否包含哲学[J]. 王晓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对象的实践论转向探析[D]. 宣雪纯. 辽宁大学, 2020(01)
  • [3]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D]. 张笑笑. 辽宁大学, 2020(01)
  • [4]物质 实践 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础范畴的一种理解[D]. 彭志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观比较研究[D]. 左坤.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形而上下(学)哲学论[J]. 高懿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7]千年逻辑之争 终成合和之解——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根解析[A]. 罗翊重. 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 2007
  • [8]哲学的对象是逻辑吗?[J]. 杨通林.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6)
  • [9]哲学对象的四类划定[J]. 杨方.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 [10]人与世界的关系和哲学对象的确定[J]. 李荣海.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4)

标签:;  ;  ;  ;  ;  

哲学对象世界的特征和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