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自我康复锻炼(论文文献综述)
任迎霞[1](2021)在《黄氏股骨头综合治疗法治疗早期ONFH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以黄氏ONFH外敷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ARCOI、II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早期ONFH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本院门诊收集的股骨头坏死西医ARCO分期为I、II期,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患者,仅计I、II期患髋数量:纳入42人(63髋),研究过程中实验组:5人(7髋)因皮肤过敏脱落,2人(2髋)因路途遥远(新疆、青海)症状明显改善后当地复查。对照组:3人(5髋)患髋疼痛明显,停止就诊,中止。故研究结束时共32人获得(49髋),完整随访。其中试验组患髋23例,治疗方案为黄氏ONFH外敷药联合口服中成药、TDP烤灯、牵引、功能锻炼,对照组患髋26例,治疗方案为外敷药空白,余治疗一致,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之间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Harris优良率、以及影像学MRI改变的差异。结果:实验组12个月治疗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78-100(92.48±7.85)分,对照组评分为70-94(86.42±9.93)分,均较初诊时提高,实验组提高明显;治疗后3月、6月、12月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实验组Harris优良率为73.91%,对照组优良率53.85%,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12月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12月后实验组:VAS评分为0-4(3.13±0.81)分,对照组为0-6(4.00±1.23)分,组间对照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12月后,MRI示患髋改善(显效加有效)共13例,对照组患髋改善6例,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经治疗12月后MRI实验组改善率为56.52%,对照组23.07%,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氏ONFH综合治疗法及对照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治疗ARCOI、II期的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黄氏以外敷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法效果更佳。
朱万博[2](2021)在《预测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后股骨头坏死的Nomogram构建与验证研究及其人工智能化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s,FNFs)是常见的一种髋部骨折。据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60万例FNFs,在社会不断老龄化的影响下,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在FNFs内固定术后的众多并发症中,股骨头骨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并发症的20-37.9%。术后ONFH可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引起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最终不得不进行关节置换以维持基本的活动能力。本研究旨在评估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患者术后ONFH的围手术期变量,建立并验证一个个体化的列线图模型(nomogram)来预测术后的ONFH,以指导患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同时,我们设计并编写了一个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建立了一个基于AI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模型,为人工智能在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预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总院(n=481)和安徽省立医院南区(n=190)因股骨颈骨折入院并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的671名患者。在训练队列中,我们使用Cox回归模型评估围手术期多个变量的预测价值。我们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一个预测ONFH的nomogram,并在训练队列中评估了预测模型的一致性和预测能力。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开发中,我们使用MATLAB实现了一个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用于从输入图像像素数组中计算抽象图像特征。这一CNN模型通过术后X线进行训练并输出影像学变量作为AI预测指数。我们将这一预测指数纳入常规临床nomogram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进行训练,评估其预测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141例(30%)被诊断为术后ONFH。结果显示,酒精摄入(OR,1.743,95%CI,1.042-2.901,P=0.033),脑血管疾病(OR,5.357,95%CI,2.318-13.13,P<0.001),受伤-术前间隔时间(OR,5.273,95%CI,2.724-10.43,P<0.001),Garden分型(OR,23.17,95%CI,6.812-145.3,P<0.001),Garden复位指数(OR,5.935,95%CI,2.670-14.184,P<0.001),术后部分负重时间(OR,0.053,95%CI,0.006-0.296,P=0.002)和术后六个月的Harris评分(OR,0.856,95%CI,0.792-0.919,P<0.001)被确定为术后发生ONFH的独立预测因子。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这些变量的列线图。我们的nomogram在训练队列(AUC=0.865)和验证队列(AUC=0.877)中显示了良好的预测能力,在验证队列中也证实了该nomogram的良好表现。我们使用术后髋关节X线训练的CNN模型与一名缺乏经验的骨科医生和一名有经验的骨科医生在读片和预测能力上进行对比。共纳入238例患者,其中ONFH患者95例,非ONFH患者143例。CNN模型验证集的准确率为0.873,算法得到的AUC值为0.912。在临床nomogram中加入基于深度学习输出的术后X线图预测变量形成了混合预测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nomogram模型获得的AUC为0.948(95%CI,0.920-0.976),与单一临床nomogram曲线下面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开发并验证了一种易于使用的nomogram来预测术后ONFH。该nomogram提供了患者、外科医生和康复医师在术中干预和术后康复计划的决策依据。同时,我们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应用在了股骨颈骨折术后的ONFH预测中,结果显示深度学习的引入能提高传统单一临床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增加了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
薛志鹏[3](2020)在《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文中认为背景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已经在相关的共识和指南中得到推荐,尤其是早中期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却较混乱且标准不一,不同文献报道的疗效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缺乏较为一致的、系统的疗效评价方法,进一步导致了临床与科学研究可重复性不高,且疗效之间难以横向比较,降低了原始研究之间的数据利用,不利于中医药的循证发展及为证据决策提供高质量证据。核心指标集理念的提出可以有效的解决临床实践中疗效评价结局指标选择的问题,它规范了特定疾病或特定病种必须测量的最小结局指标集合,既能有效的简化试验方案的设计,降低实施过程中的偏倚风险,又能增强临床研究的实用性。基于此,我们将核心指标集理念引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中,开展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工作,形成临床可行性高的疗效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的临床验证,旨在规范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提高原始研究的数据利用和向证据决策转化时的质量。研究目的1基于核心指标集“最重要、标准化、共识性”的理念,建立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2通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对疗效评价方法中的临床评价指标进行验证;3通过横断面和回顾性研究,对疗效评价方法中的影像评价指标进行验证。方法1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首先,通过文献的系统评价,检索2015年—2017年中英文数据库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提取原始文献中的结局指标,并进行规范化术语表达,按结局指标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其次,设计德尔菲问卷调查,通过两轮德尔菲医师问卷和一轮患者问卷对结局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筛选,集中,获得关键利益相关群体对于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局指标选择的意见与观点;最后,通过面对面的共识会议,确定最终构成核心指标集的结局指标及测量方法,形成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2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评价指标验证通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因实际病情需要自愿采用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的23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评价指标的得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测量所需时间,对临床评价指标的效标效度、反应度进行验证。3疗效评价方法的影像评价指标验证影像评价指标的验证分为两部分:(1)一致性验证: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纳入的231例(231髋)患者的X线,对其进行等距抽样,选择6名骨科医师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和同一观察者的复测一致性验证;(2)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回顾2018年—2019年已接受人工关节置换,且置换前进行保关节治疗至少2年的病例X线片进行动态观察,由一名高级职称医师对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及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的变化进行评分,观察其动态变化并探索置换前的X线片与人工关节置换的关系。结果1 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1.1 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本研究共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文献共11697篇文献,去除重复文献3828篇,通过阅读题目及摘要,剔除综述、病案报道、动物实验等不符合要求文献,对1207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最终纳入411篇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对提取的149个结局指标按照症状体征评价,远期结局,生活质量,影像学评价,安全性事件,中医指标评价,满意度评价,理化指标评价,住院时间评价,手术相关评价10个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并依据原始清单设计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德尔菲问卷。1.2 关键利益相关群体的德尔菲调查两轮临床医师问卷调查:第一轮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67份,回复率为91.8%。采用Likert评分9分制对每项结局进行评价,将重要性评分均值≥4分的结局指标反馈给专家,共27个,包括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关节置换率、Harris评分、影像稳定率(综合X线、CT、MRI)、股骨头生存时间、MRI坏死范围、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中医证候积分、跛行、行走能力、SF-36量表、ARCO分期改变、BMD、不良反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MRI骨髓水肿、Harri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血浆粘度、有效率、成骨细胞计数、破骨细胞计数,且有20个结局指标的变异系数CV>15%,说明专家评分离散度较大;协调系数检验W=0.255(χ2=495.411,p<0.000),说明专家协调系数一般,对于结局指标的评分较不一致;第二轮调查开始前反馈第一轮结果,参照专家意见,调整问卷结构,继续调查。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60份,回复率为82.2%。根据50%的专家认为该结局指标非常重要(7—9分)且重要性评分均值≥7分的原则,共8个结局指标作为潜在核心结局指标进入共识会议阶段,包括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关节置换率、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其中,变异系数CV均<15%,说明专家评分的离散度较小;且专家的协调系数W=0.504(χ2=237.995,p<0.000),一致性较好。患者问卷共调查103位,排名前10位的结局指标包括疼痛、关节活动、行走距离、跛行、影像学表现、上下楼梯、关节畸形、穿鞋袜、日常生活、扶拐。1.3共识会议确定疗效评价方法共识会议共两轮,第一轮投票共6个结局指标纳入核心指标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和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第二轮投票确定了测量标准和计分方式,形成了疗效评价方法:包括临床评价指标和影像评价指标两部分,临床评价指标总分10分,包括VAS评分(0—10分,系数0.5),屈曲度数(0—10分,系数0.3)和行走距离(0—10分,系数0.2),分数越高,代表临床症状和体征越严重;影像评价指标总分10分,采用X线作为依据,包括股骨头形态(塌陷程度测量,0—3分,系数1),坏死面积(囊变范围测量,0—3分,系数1)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K-L分级测量,0—4分,系数1),分数越高,代表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越严重。2临床评价指标验证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2月的231例经过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的无需辅助工具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单侧发病148例,双侧发病且一侧稳定无症状83例,男151例,女80例,平均病程31.87±41.51月,年龄45.24±13.64岁。2.1效度检验通过与Harris评分的对比,治疗前后临床评价指标的屈曲分数与Harris评分的关节活动度分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44、-0.768,说明两者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临床评价指标中的行走分数与Harris评分的关节功能分数,治疗前后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5、-0.753,说明两者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临床评价指标总分与Harris评分治疗前后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0.782、-0.767,与VA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768,说明治疗前后总分与Harris评分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与VAS评分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2反应度检验通过对临床评价指标中行走距离分数、VAS评分、屈曲度数和总分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行走距离评分降低,行走距离增加(p<0.000);VAS评分降低,疼痛减轻(p<0.000);屈曲度数评分降低,屈曲度数增加,活动范围增大(p<0.000);总分降低,整体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p<0.000)。Harris评分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与总分治疗后分数均明显提高(p<0.000),说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两评分表现出了一致的变化。计算VAS评分、屈曲度数和临床指标总分进行治疗前后变化值,效应量和标准化反应均数的计算,得出其效应量分别为2.43,0.86,1.96,标准化反应均数分别为2.01,0.91,2.12,不论是分项还是临床指标总分间均具有较好的反应度。3影像评价指标验证3.1一致性验证对2018年9月—2019年12月纳入的231例单髋的X线片中抽样获得的47张进行独立性评价。统计不同医师间对于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864、0.714和0.727,表明不同医师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6位医师经过2周后再次对同一批编号的X线片进行影像指标独立性评价。统计同一医师对于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3个指标重复测量的加权kappa值,均在0.7以上水平,同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2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回顾2018年—2019年在我科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且置换前曾接受保髋治疗至少2年的20髋的X线片进行动态评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股骨头形态的塌陷程度越严重(p<0.000);股骨头坏死的囊变范围缩小(p<0.000),骨关节炎严重程度逐渐增加(p<0.000)。置换前最后一次影像评价总分平均值为5.95±0.887分,股骨头形态平均值2.85±0.366分,坏死面积平均值0.15±0.366分,骨关节炎发生程度平均值2.95±0.759分,即说明一般影像塌陷超过4mm,囊变区域几乎修复,骨关节炎发生在3级及以上程度,建议从影像学考虑人工关节置换。结论1 本研究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文献系统评价,临床医师和患者关键利益相关群体的德尔菲调查和最终的面对面共识会议,建立了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分为临床评价指标和影像评价指标,临床评价指标包括VAS评分,屈曲度数和行走距离;影像评价指标采用髋关节X线片,包括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2经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证明了临床评价指标各分项与总分间具有良好的效度和反应度,且操作时间短,结局指标选择及权重系数设置合理,建议作为中间指标,用于近期或较短测量时点的疗效评价。3经过不同观察者间和同一观察者的重复测量,影像评价指标各项内容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证明其用于评价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准确可靠。且从影像学角度为人工关节置换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因此,建议作为次要终点结局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或较长观察周期内的疗效评价。
刘增硕[4](2020)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Super 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结合常规术后康复锻炼与结合“健身气功·五禽戏”康复锻炼的早期疗效差异,探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Super 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结合“五禽戏”康复锻炼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符合Super 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例均由同一组医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予常规抗炎、抗凝治疗。试验组术后2周开始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结合“健身气功·五禽戏”—熊晃式康复锻炼,对照组术后常规步行康复锻炼。统计对比两组的治疗前及术后6周、3个月的VAS评分,治疗前及术后6周、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64例患者脱落2例,其余6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康复及随访。2组间的性别、年龄、病种等基本资料及治疗前VAS、Harri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2.试验组术后6周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试验组6周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3个月、6个月对比Harris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Super 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健身气功·五禽戏”—熊晃式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陈玉倩[5](2020)在《长沙市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恐动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有效识别运动恐惧心理,增强其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改善临床康复结局。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长沙市综合类三级甲等医院中随机抽取3所医院。选取2019年6月~12月拟行THA术的363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数字评分表、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疼痛应对策略问卷、恐动Tamp评分表。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方法主要为统计描述、K-S正态性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相关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THA术后患者恐动Tamp评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38.00(6.00)分。恐动组共计197名患者,占54.27%,恐动评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41.00(3.00)分,不恐动组共计166名患者,占45.73%,恐动评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35.00(3.00)分。(2)THA术后患者疼痛信念与感知总分为(4.67±7.65)分。“感到疼痛很神秘”、“认为疼痛会持续”、“认为疼痛不可解除”、“自责感”四个维度得分分别为(3.18±3.00)、(2.07±3.63)、(0.07±2.91)、(-0.61±3.07)分。(3)THA术后患者疼痛应对策略总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66.00(11.00)分。“分散注意力”、“勇敢面对”、“灾难化”、“忽视”、“再解释”五个维度得分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1.00(9.00)、17.00(3.00)、11.00(5.00)、12.00(6.00)、6.00(6.00)分。(4)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学历、医保类型、手术入路、合并慢性病情况、疼痛年限、疼痛程度、BMI、术后Harris髋关节活动度、疼痛信念与感知得分及疼痛应对策略得分在恐动Tamp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疼痛信念与感知总分与恐动Tamp评分呈正向相关关系(r=0.459,P<0.01),疼痛应对策略总分与恐动Tamp评分呈负向相关关系(r=-0.322,P<0.01)。(6)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疼痛年限、疼痛程度、BMI及Harris评分是THA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影响因素。高学历、较长疼痛年限及良好的Harris评分是保护因素(OR<1)。高BMI与高的疼痛程度是危险因素(OR>1)。结论:本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存在恐动现象,其影响因素包括不同学历、疼痛程度、术前疼痛年限、Harris髋关节活动度、BMI。
张敏,吕雪,张梦楠,张静[6](2020)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团队康复模式对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肌酸磷酸激酶、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调研和分析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团队康复模式对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肌酸磷酸激酶、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皆行髋关节置换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则行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团队康复模式,比较2组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变化情况,统计Harris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观察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显着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团队康复模式在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显着,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张健[7](2020)在《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八段锦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联合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式髋关节功能锻炼的早期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老年股骨颈骨折且行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0例,均符合纳入标准,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术后第3天开始练习八段锦,每次练习大约15分钟,每天练习23次,练习3个月;对照组给予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术后第3天开始按照常规康复训练计划练习,持续3月。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手术前后患髋Harris评分、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患者术前VAS疼痛评分比较(P=0.601>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比较(P=0.023<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术前患髋Harris评分比较(P=0.162>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1个月、3个月患髋Harris评分比较(P=0.034<0.05)及(P=0.025<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与传统康复训练方案相比,八段锦康复训练方案可明显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2.与传统康复训练方案相比,八段锦康复训练方案可明显提高患髋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提高患髋活动能力。
方祥[8](2020)在《加味骨痹通消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加味骨痹通消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进一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医、西医诊断标准及符合纳入标准,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并确诊为痰瘀阻络型股骨头坏死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共30例,其中ARCO I期5例,ARCO II期19例,ARCO IIIa期6例;对照组患者共计28例,其中ARCO I期5例,ARCO II期18例,ARCO IIIa期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有38人为男性,20人为女性;年龄最小的为25岁,年龄最大的为65岁,患者的年龄平均为40.67±4.49。治疗组采用中药加味骨痹通消颗粒内服治疗,对照组口服通络生骨胶囊,均为3个月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间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卧床休息、拄拐行走。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愈显率,通过VAS疼痛评分、Harris功能评分、影像学评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研究与总结。结果:1、经过4个疗程治疗,两组患者中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6.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后及随访患者疼痛症状减轻;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在VAS疼痛评分结果中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患髋疼痛管理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两组患者治疗前HHS评分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两组患者HHS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及随访髋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评分,治疗组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治疗组改善髋关节功能比对照组更好。2、两组影像学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复查X线,塌陷程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复查患髋MRI,两组患者MRI坏死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骨坏死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影像学疗效评价指标均表明经治疗后股骨头坏死程度未见进一步加重,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均P>0.05),无统计学显着差异,提示本次研究所用的两组药物对患者的肝功能及肾功能并没有产生影响。结论:1、对于痰瘀阻络型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本次研究所用的加味骨痹通消颗粒与通络生骨胶囊都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髋关节活动功能,但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相比较之下,加味骨痹通消颗粒对于VAS、HHS评分的改善更具优势。2、两组药物治疗对股骨头坏死部位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延缓痰瘀阻络型股骨头的发展,且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下,加味骨痹通消颗粒效果更佳。3、加味骨痹通消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股骨头坏死具有方便、有效、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在临床上推广。
王俊磊[9](2019)在《扬刺电针法结合松解内收肌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扬刺电针法与松解内收肌群法二者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2.比较扬刺电针法结合松解内收肌群的治疗方法与单纯采用松解内收肌群的方法在临床疗效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方法:8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观察组应用扬刺电针法结合松解内收肌群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松解内收肌群的方法治疗,30天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天,共3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5%,对照组82.5%,两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标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扬刺电针法结合松解内收肌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显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蒙德[10](2019)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比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差异,为该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12月广西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80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入路分组:DAA组40例,年龄(58.6±5.2)岁;PLA组40例,年龄(62.4±4.9)岁。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影像学指标(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及并发症等。结果:DAA组术后出现神经损伤1例,PLA组术后出现脱位1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手术切口并发症、骨折情况。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2个月。DAA组手术切口长度较PLA组短[(12.8±0.7)cm与(13.6±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较PLA组短[(69.7±10.2)min与(85.5±1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较PLA组少[(191.9±47.6)ml与(231.1±6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PLA组短[(8.0±0.1)d与(8.5±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在术后1天、7天的血清CK水平均低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天的血清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RP、ESR、IL-6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第6周、第3个月时DAA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片上髋臼前倾角DAA组比PLA组小[(14.2°±1.3°)与(15.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外展角DAA组较PLA组小[(40.1°±2.2°)与(41.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A与PLA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DAA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肌肉损伤小,术后疼痛症状轻,术后住院时间短、早期髋臼假体稳定性好以及髋关节功能康复快,具有显着早期临床疗效。
二、浅谈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自我康复锻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自我康复锻炼(论文提纲范文)
(1)黄氏股骨头综合治疗法治疗早期ONFH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现代医学认识 |
2.1.1 流行病学 |
2.1.2 现代解剖研究 |
2.1.3 病因病机 |
2.1.4 治疗方法 |
2.2 传统医学认识 |
2.3 小结 |
3 资料与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研究对象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3.1.6 中止试验标准 |
3.1.7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设计类型 |
3.2.2 实验对照设计 |
3.2.3 技术路线图 |
3.2.4 两组治疗方案 |
3.2.5 临床观察指标 |
3.2.6 疗效评价方法 |
3.2.7 统计分析方法 |
3.2.8 质量控制 |
3.2.9 注意事项 |
3.2.10 随访方法 |
3.2.11 伦理学原则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5.1 理论依据 |
5.1.1 黄氏股骨头外敷药临床医学依据与优势 |
5.1.2 黄氏综合治疗法的必要性 |
5.2 研究结果的讨论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附件 |
(2)预测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后股骨头坏死的Nomogram构建与验证研究及其人工智能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背景 |
1.1 股骨颈骨折的解剖与受伤机制 |
1.2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 |
1.3 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式与康复 |
1.4 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研究与诊断 |
1.5 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干预与转归 |
1.6 小结 |
第二部分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后股骨头坏死预测模型的人工智能化探索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附录 |
第七部分 致谢 |
第八部分 综述 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风险因素进展 |
参考文献 |
(3)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核心指标集的研究概况、方法学及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诊治与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构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结局指标清单 |
1.2 德尔菲法实施 |
1.3 共识会议过程 |
1.4 形成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 |
2 结果 |
2.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局指标清单 |
2.2 德尔菲调查问卷结果 |
2.3 共识会议 |
2.4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 |
3 讨论 |
3.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核心指标集构建的必要性 |
3.2 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的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质量与价值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评价指标验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期标准 |
1.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试验类型设计 |
1.8 样本量计算 |
1.9 治疗方案 |
1.10 观察时间节点 |
1.11 观察指标及采集方法 |
1.12 统计分析 |
1.13 伦理审查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效度检验 |
2.3 反应度检验 |
2.4 录入时间 |
3 讨论 |
3.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意义 |
3.2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效度分析 |
3.3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反应度分析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影像评价指标验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致性评价 |
2.2 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 |
3 讨论 |
3.1 影像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分析 |
3.2 影像评价指标的动态观察分析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件 |
(4)“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
综述 Super PATH 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长沙市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操作性定义与理论框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资料收集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原则 |
2.6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长沙市THA术后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3.2 长沙市THA术后患者恐动症、疼痛信念、应对策略得分情况 |
3.3 长沙市THA术后患者恐动症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长沙市THA术后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
4.2 长沙市THA术后患者恐动症、疼痛信念、应对策略现状 |
4.3 长沙市THA术后患者恐动症影响因素讨论 |
4.4 对策与建议 |
4.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团队康复模式对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肌酸磷酸激酶、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
2.2 2组患者Harris评分情况比较 |
2.3 2组患者Barthel指数情况比较 |
2.4 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八段锦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加味骨痹通消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资料研究 |
1.祖国医学对ONFH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方法 |
2.诊断标准 |
3.研究方法 |
4.研究内容及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 |
2.疗效观察 |
讨论 |
1.祖国医学治疗痰瘀阻络型ONFH总体指导思想 |
2.疗效分析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现代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扬刺电针法结合松解内收肌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标准 |
(六) 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方法 |
(二)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项目 |
(四)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五) 统计方法 |
三、观察结果 |
(一) 临床疗效比较 |
(二) 两组VAS疼痛量表得分对照 |
(三) 两组Harris评分对照 |
(四) 两组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定对照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 中医对该病病名的认识 |
(二)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 |
二、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一) 西医对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二) 西医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 |
三、本课题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分析 |
(一) 扬刺电针法治疗本病机理分析 |
(二) 松解内收肌群治疗本病的机理分析 |
四、结果分析 |
(一)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二) Harris评分 |
(三) 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标准 |
五、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五年针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分组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纳入结果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设计方案 |
2.1.2 一般基线资料 |
2.2 术前准备 |
2.3 手术方法 |
2.3.1 DAA组 |
2.3.2 PLA组 |
2.4 术后处理 |
2.4.1 术后常规处理 |
2.4.2 术后功能锻炼 |
2.5 中医辨证治疗 |
2.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2.6.1 手术一般资料 |
2.6.2 临床功能评价 |
2.6.3 血清学指标 |
2.6.4 影像学评估假体放置位置及角度 |
2.6.5 并发症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
3.2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比 |
3.3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
3.4 两组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3.5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 |
3.6 两组术后影像学评估 |
3.7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4 典型病例 |
5 讨论 |
5.1 DAA与 PLA髋关节解剖入路 |
5.2 DAA的发展 |
5.3 DAA术式的难度与挑战 |
5.4 DAA的预后 |
5.5 DAA与 PLA术后髋关节稳定 |
5.6 研究结果分析 |
5.7 不足与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 |
前言 |
1 DAA发展历史 |
2 手术方法 |
2.1 手术体位及切口选择 |
2.2 髋臼的显露 |
2.3 髋臼假体植入 |
2.4 股骨假体植入 |
3 适应症及禁忌症 |
4 DAA入路的优点 |
4.1 软组织损伤小,有着更好的美容效果 |
4.2 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 |
4.3 脱位发生率低,术后髋关节不需特殊防护 |
4.4 坐骨神经、股神经损伤危险小 |
5 并发症及不足之处 |
5.1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
5.2 术中股骨骨折 |
5.3 其他并发症 |
5.4 学习曲线较长,手术时间长 |
5.5 股骨暴露困难,股骨假体放置困难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Harris评分量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 |
四、浅谈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自我康复锻炼(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氏股骨头综合治疗法治疗早期ONFH的临床观察[D]. 任迎霞.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2]预测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后股骨头坏死的Nomogram构建与验证研究及其人工智能化探索[D]. 朱万博.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D]. 薛志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2)
- [4]“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观察[D]. 刘增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长沙市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陈玉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团队康复模式对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肌酸磷酸激酶、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的影响[J]. 张敏,吕雪,张梦楠,张静. 河北医药, 2020(07)
- [7]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八段锦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D]. 张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加味骨痹通消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D]. 方祥.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扬刺电针法结合松解内收肌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D]. 王俊磊.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对比研究[D]. 蒙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