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领导如何“管人”

部门领导如何“管人”

一、部门领导如何“管人”(论文文献综述)

曹正汉,钟佩,聂晶[1](2021)在《郡县制国家现代化:中央政府如何扩大公共事务治理职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郡县制国家的传统职能是"管人",但是在当代,为了适应现代世界,需要加强和完善"管事"的职能。然而,加强"管事"的职能遇到的一大障碍,是"管事"与"管人"通常难以分开,带来管事与管人的冲突。在全国性公共事务上,面对管事与管人的冲突,郡县制国家的一种改革方向,即建立中央统一管理与地方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既扩大中央政府的治理职能,同时又发挥纵向约束机制的作用,从而能改善全国性公共事务治理。此种中央统一管理与地方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通常不是中央政府事先设计出来的,而是在改革过程中,经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策略性互动过程,逐渐建立起来的。因此,郡县制国家蕴含着一种潜力,即在公共事务治理上,包括地方公共事务和全国性公共事务,可以引入和发挥"纵向约束机制"的作用,使得国家既保持"管人"的基本体制不变,又能提高治理能力。

王正臣[2](2020)在《山东省属国有资产“管资本”监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取得显着成效,国有资产的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显着提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研究分析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是一个关键环节,国有资产监管模式伴随国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国资局行政管理模式、管企业模式等阶段,目前,“国有资产出资人为监管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中间层、国有出资企业为执行层”构成的“管资本”监管模式逐渐成为发展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管资本”模式中国有资产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方法有哪些变化?国资监管机构如何进行职能定位?监管三层架构体系运行效果如何?在监管模式的转变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是否起到了优化国资布局、提升收益水平的目的?这些都是政府和理论界亟需破解的问题。山东是国资大省,但山东在优化省属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方面,特别是在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体系、资本运作管理等方面面临一些新挑战。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定量定性综合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在阐述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相关概念,和产权、委托代理等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经营现状和发展历程,重点研究了“管资本”监管模式构成要素,主要是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体制和监管方法等,并和以往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山东省属13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为案例进行了分析,更加直观具体的分析了山东省属国有资产“管资本”监管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基于以上背景,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在“管资本”监管模式中主要存在监管主体双重职能定位不利于履行监管职责、监管对象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方法相对陈旧导致监管效果有差距、监管范围偏小等问题。通过借鉴新加坡“淡马锡”、上海国际集团的“管资本”监管模式实践案例,有针对性提出了建议对策,主要是:明确山东省国资委的监管主体责任、健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完善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法做优做强国有资本、扩大监管范围、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法规等,希望能够为山东省完善“管资本”监管模式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提供重要参考。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李菁卉[3](2020)在《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秩序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成为劳动的生力军。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和中国的经济中心,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从而成为典型的移民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入,导致了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加大,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存在着一些违法建筑和违法经营现象存在,滋生了流动人口的大量聚集,增加了治理难度。如何稳妥疏导、有效治理流动人口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多元化参与的一项重要课题。城市流动人口治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为特定人群,他们具有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数量集中来源地广、低收入、生活条件差等特点,其具有同质性,形成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给当地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难题。以流动人口的特点以及集聚地形成进行分析,对相关案例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如何利用有效的治理方式结合进行运动式治理,将流动人口进行有效“驱离”,疏解城市面临诸多的社会难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协同治理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政策分析等方法,按照“五违四必”政策的要求,对城乡结合部的违法建筑、违规经营企业进行有效整治,短期内有效疏解当地流动人口。从多角度视角下分析了常规治理模式与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利弊,并提出对社区内的流动人口通过社区参与、开展邻里互助,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从而减少摩擦,从运动式治理过渡到制度化治理,促进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

孙同欢[4](2019)在《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竞争差异化战略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养老需求日益显现的趋势下,P集团新成立了P保险公司进军养老板块业务,起步阶段专注企业年金业务发展,企业年金自2004年起步发展至今,积累了一定规模,近些年发展增速放缓,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还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竞争领域中P保险公司与市场其他竞争主体相比起步较晚,其他主体在这片战场已耕耘多年,那么作为新进入者的P保险公司,面对企业年金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应采用怎样的竞争战略以及如何进行战略实施,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对当前P保险公司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出发,对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差异化战略选择以及如何实施差异化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时采用了 PEST分析法、五力模型等方法对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宏观、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P保险公司自身所具备的竞争资源、能力进行了分析,结合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适用条件指出差异化战略是最适合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发展的竞争战略,在选择差异化战略之后本文重点从客户感知视角对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差异化战略的构成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为下一步P保险公司差异化战略实施规划的建立提供科学基础,以确保P保险公司竞争优势的体现,在年金市场中能够开拓新的局面。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为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发展选择出差异化竞争战略以及形成科学化的实施战略,以提升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对其他新进主体企业年金业务选择与差异化竞争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王丽寒[5](2019)在《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基金交易系统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场外交易市场的全称是Over The Counter Market,其简称是OTC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是指一切存在于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场外交易场所不固定、交易品种繁多、交易方式各异,因此监管难度相对更大,对于参与者的要求也更高。建立统一的交易平台,规范资管产品登记、账户开立及交易与交割流程,安全高效的共享交易信息,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促进场外市场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比特币系统应用的成功,作为底层支持的关键技术,区块链,提出了分布式存储等去中心化的模式,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集中式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案。金融创新一向是创新技术应用最快的领域,基于场外交易的业务特点,即交易方和非交易方等多个不同主体共同参与等,它的交易系统应该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实现相应优化,即在多方创建共识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点对点交易,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简化流程,规范交易的效果。本论文面向我国资产管理行业中的场外基金投资业务,基于中国结算金融机构服务平台(FISP),结合场外基金交易系统现状需求,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基金交易系统,用以规范场外基金交易市场的产品登记、账户开立及交易与交割流程,建立良性的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场外市场信息透明度,降低场外市场的各种风险,通过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来提升场外的公众诚信度。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证券金融行业实现首个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线上场外交易系统,以此为蓝本,研究适用于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模型和系统,从而为金融科技赋能金融监管进行一次有益研究,为未来我国的金融监管科技进行一次有益探索。

范潇天[6](2019)在《管理中的管人和管事》文中认为当今不是一个人能够撑起一片天的时代,市场竞争、职场竞争等等已经把团队的重要性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在竞争中,团队的力量大大超乎个人力量,拥有一支强大的团队,组建或指挥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成为当代成功人士的象征。(1)而组建和指挥团队,就需要管理。管理是一种决策,是将理论变为常识,落实到现实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管理好队伍并带好队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企业是变化的,人事是流动的。培养

毛科杰[7](2019)在《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高桥镇为例》文中认为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流动人口的积极贡献,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就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过程。但同时,在城市“溢出效应”带动下,城市并非流动人口的最终落脚点,他们往往出于生活成本、交通便利等因素考虑,大量涌入城乡结合部,从而引发城乡之间人口流动、价值创造、社会管理等新矛盾。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作为典型城乡结合部,大量外来人口长期在此驻扎,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人口比例倒挂现象,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管理问题日益严峻,城乡结合部政府在落实国家流动人口政策及各类公共普惠政策方面也面临诸多压力和执行难题。本文拟以理论阐述与数据分析方式,结合转型期政府治理职能转变和高桥镇实地调研结果,剖析该地区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及其应对举措,通过问题和原因的探究提出流动人口管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高桥镇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完善有所裨益,也能为宁波市乃至其他地区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是分五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包括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等,限定论文研究范围,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别从人口规模、人员层次、来源居留、就业结构这四个方面分析高桥镇流动人口分布情况、带来的影响、管理现状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对一般性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具体研究高桥镇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不足,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是通过管理理念的更新转变、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信息系统的增强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的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及扩大社会参与力度这六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具体对策建议。

陈国平[8](2018)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今年正好是40周年。40年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坚持严格管党治党,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从严治党,加强自身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代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毛泽东党建思想为理论基础,借鉴吸收其他政党治党经验,基于改革开放后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基础,提出从严治党的思想,不断进行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的十六大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个阶段和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正孕育新的变革,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与周边、世界主要力量的关系的复杂化。在国内,党提出了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使命;改革进入了新阶段,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党面临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和市场经济的执政环境,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挑战,面临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执政安全的挑战;党内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党组织力量不强,领导干部管理仍需加强,治党责任落实不扎实,作风转变不彻底、腐败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度治党还有待加强,从严治党有待深化和拓展。党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内外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使命、新的任务,要求必须开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新时代从严治党,必须从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树立政治理想,严格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提高政治能力;必须从思想上全面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把好“总开关”,创新思想教育理念和方式;必须从组织上从严治党,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选好管好干部,严肃党内生活,加强基层组织;必须从作风上全面从严治党,大兴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行作风整治,加强作风制度建设;必须从纪律建设全面上从严治党,严格纪律约束,增强全党纪律意识,强化执纪问责;必须从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机制;必须从制度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制度的科学有效性,建立从严治党制度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为新时代从严治党提供了基本经验、探索的启示,全党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邹瑞[9](2018)在《走廊里的“红袖章” ——对S小学值周制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值周制度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其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以乌鲁木齐市S小学为个案,对S小学的值周制度进行分析,揭示值周制度的本质,探讨值周设置的目的和意义;描述学生在值周制度下的日常生活,探询学生对于值周的看法和感受,通过关键事件了解值周制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揭示值周制度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对值周制度下的学校教育进行反思,探索更具有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方式。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二章制度分析,介绍了值周制度产生的背景,包括S小学的办学条件和核心办学理念;对制度进行文本分析,揭示值周制度的本质。第三章深入值周制度下的学校生活,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了值周生和非值周生两个不同群体对值周制度的认识和看法,揭示两个群体之间权力的不平等关系。第四章对值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反思,探讨消除值周制度弊端的途径。研究发现,值周制度的本质是规训,它通过建立从值周领导到全体学生的金字塔形的层级监视体系对学生的一切行为活动进行监控;通过统一的值周评比标准以及特殊的班级惩罚两种规范化裁决手段保障了学生对学校纪律的服从。这种以惩罚为中心的制度氛围使得值周生将其职责理解为管人、压制人,在执勤过程中专断、冷酷。值周造成的值周生和非值周生群体在权力和地位上的差异使得值周生在无人监管的制度漏洞中任意妄为,甚至产生了利用权力欺压和剥削弱势群体的“官僚”习气。学校对细节的苛求和对统一的推崇,引发了学生对值周管理的正面冲突和对值周制度的无声反抗。工业社会对标准化劳动力的要求在学校和社会形成了统一、物化的学生观以及学校管理者约束人、规训人的管理观念是造成上述弊端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通过转变教育工作者的学生观、变革德育理念实现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张子楠[10](2018)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包括模式的理论框架、测量工具及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并对理论框架中的元素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文献法,明确研究内容,形成初始条目库,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初始测量条目进行评价和修改,并形成最终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采用模型发展策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拟合指数RMSEA,CFI,TLI,WRMR(拟合指数标准RMSEA<0.08;CFI>0.95;TLI>0.95;WRMR<1/≈1)检验模型拟合情况。采用路径分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构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共包含4个维度,分别是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培训和监测。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测量初始条目集,包含4个维度41个条目,其中多选题为9个。对实证调查的26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调查问卷条目再次筛选,共包括4个维度,24个条目。结果显示克朗巴哈系数均高于0.85,说明测量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实证数据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理论框架拟合良好(拟合指数结果分别为:RMSEA<0.08;CFI>0.95;TLI>0.95;WRMR≈1),结果显示组织结构对管理制度、培训和监测有显着性影响(r=0.311,p<0.01;r=0.365,p<0.01;r=0.103,p=0.047),管理制度和培训对监测有显着性影响(r=0.315,p<0.012;r=0.219,p<0.048),培训对管理制度具有显着性的影响(r=0.486,p<0.01)。管理制度对培训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4.利用路径分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选取医务人员手卫生和安全注射执行情况作为效果评价的结果变量。模型拟合良好。结果显示只有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显着性的影响(r=0.362,p<0.01)。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培训对安全注射依从性有显着性的影响(r=0.176,p=0.026;r=0.445,p<0.01;r=0.388,p<0.01)。5.采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素对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师数量、护士数量、编制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和2015年手术人次对院内感染管理模式中的管理制度和培训的两个重要环节存在显着性的影响。【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实证构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并且证明了组织结构对于基层医院人感染人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在人基层医人院感染人管理人中应将人培训人作为提高人医院人感染管人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在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中,发现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而组织结构完善程度、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和培训质量影响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的依从性。在探索机构规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中,院内感染专业人员配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医师或护士人数,以提高院内感染管理效率。但是,人员的数量应该严格的按照医院床位数量进行增加。【创新与不足】本研究基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首次综合院内感染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培训和监测,四个人医人院感染人管理中人重要人的环节,从医院感人染管人理的全局角人度构人建了基层医人疗卫生人机构医院感人染管理人模式的数学模型,既丰富了基层院内感染管理的实证研究,又为基层院内感染管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本研究还从因果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应关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仅对湖北省内的26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研究,不能代表全国水平,研究结论在推广时应慎重。

二、部门领导如何“管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部门领导如何“管人”(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省属国有资产“管资本”监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4 论文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
        2.1.2 国有资产监管
    2.2 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3 山东省属国有资产“管资本”监管模式构成与特征分析
    3.1 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概述
        3.1.1 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3.1.2 山东省属国有资产监管模式转变
    3.2 山东省属国有资产“管资本”监管模式构成要素
        3.2.1 监管主体
        3.2.2 监管对象
        3.2.3 监管体制
        3.2.4 监管方法
    3.3 “管资本”模式与“管企业”模式的比较特征
        3.3.1 监管侧重点、方式、管理层级不同
        3.3.2 “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新职责
4 山东省属国有资产“管资本”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4.1 监管主体的双重职能定位不利于履行监管职责
        4.1.1 监管主体承担行政职能
        4.1.2 监管主体公共管理和出资人职能交叉
    4.2 监管对象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4.2.1 未建立完备的组织建设和运行机制
        4.2.2 功能定位和管控模式不够优化
    4.3 监管体制不完善
    4.4 监管方法相对陈旧导致监管效果有差距
        4.4.1 国有资本布局不够优化
        4.4.2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能力不高
        4.4.3 分类考核体系发挥作用不理想
    4.5 监管范围未包括所有国有资产
5 国内外国有资产“管资本”监管模式实践案例
    5.1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
    5.2 上海国际集团模式
    5.3 经验启示
6 完善山东省属国有资产“管资本”监管模式的建议
    6.1 明确监管主体责任
    6.2 健全监管对象的法人治理结构
        6.2.1 优化组织建设和运行机制
        6.2.2 优化功能定位和管控模式
    6.3 健全完善监管体制
    6.4 创新监管方法做优做强国有资本
        6.4.1 推动国有资本向十强产业布局
        6.4.2 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收益率
        6.4.3 组建配套分类考核体系
    6.5 扩大监管范围
    6.6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法规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秩序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流动人口:城市秩序治理的政策努力
        一、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治理
        二、通过发展社会组织实现秩序治理
        三、对流动人口实行整体治理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
    第三节 治理与善治理论
第三章 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ZP镇流动人口概况
        一、ZP镇流动人口现状
        二、ZP镇流动人口的特点
    第二节 流动人口的同质性
        一、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二、职业技能较低
        三、低人力资源,低生活需求
    第三节 流动人口的效应分析
        一、流动人口的积极效应
        二、流动人口的消极效应
第四章 流动人口治理模式
    第一节 常规化治理模式
        一、户籍
        二、公共安全的治理机制
        三、在社区引入参与式治理机制
    第二节 运动式治理模式
        一、“五违四必”政策背景
        二、“五违四必”行动的运作机制
        三、追求短期效果:政策的显性目标
        四、低端行业退出:对流动人口的直接影响
    第三节 运动式治理下的常规化努力
        一、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常规机制
        二、任务程序化执行
        三、量化与精细化技术治理
第五章 流动人口治理探讨
    第一节 常规化治理存在问题
        一、治理手段单一
        二、治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
        三、低水平的行政配置
        四、职能划分不清
    第二节 运动式治理存在问题
        一、依赖高财政支出
        二、行动的不可持续性
        三、行政力量大包大揽
    第三节 治理模式的反思
        一、常规化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区别
        二、运动式治理与常规化治理的联系
        三、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参与:多维度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
    第四节 流动人口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村社型治理理念局限性
        二、治理机制缺位,跨地区服务治理脱节
        三、缺乏引入市场机制提升政府服务品质
        四、政策背景下流动人口秩序治理面临的困境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建立流动人口分类治理机制
    第二节 改善城乡结合部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第三节 改变由政府垄断的治理体系
    第四节 建立统一、开放的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制度
    第五节 从运动式治理走向制度化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竞争差异化战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统计量化分析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竞争战略理论研究
        2.1.1 竞争战略定义
        2.1.2 基本竞争战略类型
    2.2 企业年金业务概述
        2.2.1 企业年金的定义
        2.2.2 企业年金业务的特点
        2.2.3 企业年金市场主体介绍
    2.3 顾客感知价值研究
        2.3.1 顾客感知价值概念
        2.3.2 顾客感知价值分析
        2.3.3 顾客感知价值与企业竞争战略关系的研究
第3章 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环境分析
    3.1 P保险公司及其企业年金业务介绍
        3.1.1 P保险公司简介
        3.1.2 公司企业年金业务情况介绍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微观环境分析
        3.3.1 竞争对手分析
        3.3.2 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3.3.3 替代品分析
        3.3.4 潜在进入者分析
        3.3.5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第4章 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4.1 P保险公司竞争战略资源概述
        4.1.1 品牌声誉
        4.1.2 组织机构资源
        4.1.3 财务资源
        4.1.4 技术资源
    4.2 P保险公司竞争能力分析
        4.2.1 业务能力
        4.2.2 营销能力
        4.2.3 服务能力
        4.2.4 风险管理能力
    4.3 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竞争战略的选择
        4.3.1 选择竞争战略类型的条件
        4.3.2 P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竞争战略的选择分析
第5章 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差异化战略量化分析
    5.1 基于客户感知视角差异化战略模型构建
        5.1.1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5.1.2 问卷量表
    5.2 预调研
        5.2.1 预调研过程设计
        5.2.2 预调研样本描述
        5.2.3 预调研信度、效度检验
    5.3 调研问卷的收集及量化分析
        5.3.1 调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3.2 调研样本的描述
        5.3.3 信度、效度检验
        5.3.4 数据分析
第6章 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差异化战略
    6.1 服务差异化战略要素
        6.1.1 科技服务
        6.1.2 专业服务
        6.1.3 综合服务
        6.1.4 属地化服务
        6.1.5 特色增值服务
    6.2 产品差异化战略要素
        6.2.1 建立投资决策精细化管理
        6.2.2 打造依托集团优势的投资研究
        6.2.3 高防线的风险管控
    6.3 品牌差异化战略要素
    6.4 实施措施保障
        6.4.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6.4.2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6.4.3 建立销售长效机制
    6.5 结论与局限性
        6.5.1 结论
        6.5.2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基金交易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基本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文献综述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状概述
    2.1 场外交易现状
        2.1.1 场外交易主要问题
        2.1.2 场外交易主要政策法规
    2.2 场外基金交易问题与管理预期
    2.3 区块链技术现状
        2.3.1 区块链技术简介
        2.3.2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金融行业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分析
    3.1 模型设计
        3.1.1 模型设计思路
        3.1.2 模型设计技术
    3.2 模型结构概述
        3.2.1 现有模型结构问题
        3.2.2 模型结构设计思路
    3.3 系统中关键数据结构及术语说明
    3.4 联盟链结构设计
        3.4.1 方案概述
        3.4.2 方案具体设计
    3.5 公有链结构设计
        3.5.1 方案概述
        3.5.2 方案具体设计
        3.5.3 网络安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块链的系统设计及原型界面展示
    4.1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管理流程设计
        4.1.1 客户信息注册形成智能合约
        4.1.2 投管产品管理自动加入智能合约
        4.1.3 账户管理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检查
        4.1.4 交易类业务管理直接通过区块链广播,不再需要传统文件
        4.1.5 查询类业务管理可以自动完成,实现负载均衡
    4.2 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基金交易系统IT系统设计
    4.3 基于区块链和现有场外基金交易规则的功能设计
        4.3.1 前端APP或 WEB功能
        4.3.2 智能合约系统功能
        4.3.3 区块链服务BaaS平台功能
        4.3.4 代币功能
    4.4 智能合约设计
        4.4.1 与原业务保持一致的合约数据标准设计
        4.4.2 基于原业务的合约业务处理接口标准设计
    4.5 业务流程智能合约设计
        4.5.1 会员管理流程中的智能合约设计
        4.5.2 代币流程中的智能合约设计
        4.5.3 投管产品创建中的智能合约设计
        4.5.4 投管产品基金交易流程中的智能合约设计
    4.6 IT设计所涉及的软硬件部署
        4.6.1 软硬件要求
        4.6.2 网络环境要求
        4.6.3 存储与灾备要求
    4.7 系统设计的原型界面展示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6)管理中的管人和管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管人和管事
二、管人和管事的不同之处
    (一)管事要靠钱,管人要靠心。
    (二)管事讲流程和规则,管人不能过分拘泥于条条框框。
    (三)纵向管人,横向管事。
三、领导者如何管人
    (一)选人。
    (二)育人。
    (三)用人。
    (四)留人。
    (五)尊重人。
    (六)和员工对话。
四、晋升与管理

(7)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高桥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结合部
        2.1.2 流动人口管理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共治理理论
        2.2.3 社会融合理论
3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以海曙区高桥镇为例
    3.1 高桥镇流动人口的特征及其影响
        3.1.1 高桥镇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3.1.2 高桥镇流动人口对当地的影响
    3.2 高桥镇流动人口管理的实践探索
        3.2.1 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组织机构
        3.2.2 确立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机制
        3.2.3 创新实施流动人口管理方式
        3.2.4 明确流动人口管理主体与职责
    3.3 高桥镇流动人口管理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流动人口管理理念逐步人本化
        3.3.2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逐步法治化
        3.3.3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逐步精准化
        3.3.4 流动人口权益保障逐步高效化
        3.3.5 流动人口管理手段逐步信息化
4 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管理理念仍以管控式为主
        4.1.2 管理体制机制协调性较差
        4.1.3 管人措施落实还存在欠缺
        4.1.4 社会综合治理等问题突出
        4.1.5 社会保障和服务有待改善
        4.1.6 社会融合参与力度还不高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管理力量和管理能力双重不足
        4.2.2 管理制度设计存在疏漏与真空
        4.2.3 流动人口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4.2.4 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果仍较差
5 完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切实优化管理理念
        5.1.1 完善服务站及队伍建设
        5.1.2 落实村(社区)管理责任
        5.1.3 落实企业管理责任
        5.1.4 落实房屋出租人责任
    5.2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5.2.1 深化新型居住证制度
        5.2.2 完善流动人口量化积分
        5.2.3 强化居住调控
    5.3 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5.3.1 推进数据互通共享
        5.3.2 推进防控动态结合
        5.3.3 推进责任无缝监管
    5.4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
        5.4.1 加快优产业调结构择人员步伐
        5.4.2 加强智能化互联网微管理应用
        5.4.3 加大查隐患解矛盾整秩序力度
    5.5 健全权益保障体系
        5.5.1 提升流动人口综合素质
        5.5.2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管理
        5.5.3 畅通流动人口维权渠道
    5.6 扩大社会参与力度
        5.6.1 加强社会融合组织建设
        5.6.2 坚持正确舆论宣传导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1.2.2 国外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从严治党的基本理论
    2.1 从严治党的概念界定
        2.1.1 从严治党的提出及发展
        2.1.2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含义
        2.1.3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2.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严格加强党的建设理论
        2.2.2 毛泽东严格加强党的建设思想
        2.2.3 世界政党治党经验的借鉴
    2.3 从严治党的现实基础
        2.3.1 从严治党是世情发展的需要
        2.3.2 从严治党是国情发展的需要
        2.3.3 从严治党是党情发展的需要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程
    3.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3.2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3.3 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3.4 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4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4.1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4.1.1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4.1.2 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经验
        4.1.3 党的思想建设的原则和方针
        4.1.4 当前思想建设的状况
    4.2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4.2.1 筑牢理想信念这个灵魂
        4.2.2 强固理论武装这个根本
        4.2.3 抓住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4.2.4 夯实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4.2.5 弘扬民族的“根”和“魂”
    4.3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4.3.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4.3.2 加强党的理论武装
        4.3.3 以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
        4.3.4 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4.3.5 建立思想教育的制度机制
        4.3.6 探索思想建设的新方式
5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5.1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5.1.1 马克思主义建党的重要内容
        5.1.2 党保持先进和纯洁的必然要求
        5.1.3 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基础
        5.1.4 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组织保障
    5.2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5.2.1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组织原则
        5.2.2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5.2.3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5.2.4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
    5.3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制度
        5.3.1 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
        5.3.2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
        5.3.3 严格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党内组织生活会
6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6.1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6.1.1 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
        6.1.2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6.1.3 党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6.1.4 党的作风建设的目标与核心
        6.1.5 党的作风建设的特点与思路
    6.2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6.2.1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6.2.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6.2.3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
        6.2.4 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6.2.5 保持纯洁高尚的生活作风和优良家风
        6.2.6 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6.2.7 发扬“两个务必”的作风
    6.3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6.3.1 开展作风专项整治
        6.3.2 增强作风思想教育
        6.3.3 完善作风制度建设
        6.3.4 加强作风的监督
        6.3.5 严格作风的考评
        6.3.6 加大作风检查问责
        6.3.7 发挥领导干部模范作用
7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
    7.1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7.1.1 腐败的内涵与危害
        7.1.2 反腐的内涵与意义
        7.1.3 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7.1.4 反腐败历史发展与主要经验
    7.2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7.2.1 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
        7.2.2 严格执行反腐倡廉责任制
        7.2.3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惩治腐败
        7.2.4 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
        7.2.5 创新和完善巡视方式和机制
        7.2.6 扎实推进反腐斗争法治化
        7.2.7 建立反腐严格的纪律预警
        7.2.8 加强反腐廉政文化建设
    7.3 构建新形势下反腐的有效机制
        7.3.1 构筑不想腐的思想机制
        7.3.2 强化不敢腐的惩处机制
        7.3.3 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8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8.1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8.1.1 制度和党的制度的基本理论
        8.1.2 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8.1.3 党的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8.1.4 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8.2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8.2.1 科学的整体设计
        8.2.2 完善科学严格的制度体系
        8.2.3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8.2.4 树立制度权威意识
    8.3 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
        8.3.1 建立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8.3.2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8.3.3 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8.3.4 建立制度执行检查机制
        8.3.5 健全和强化问责制度
        8.3.6 建立制度科学化评价体系
9 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9.1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9.1.1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9.1.2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9.1.3 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路径
    9.2 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9.2.1 守纪律讲规矩的特殊意义
        9.2.2 严格依规管党治党
        9.2.3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10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10.1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
        10.1.1 始终对从严治党保持清醒认识
        10.1.2 以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为目标
        10.1.3 以党的主题主线为中心
        10.1.4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10.1.5 以管好领导干部为关键
        10.1.6 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保证
        10.1.7 以自身力量和群众监督解决存在的问题
        10.1.8 以强化纪律和制度约束为重点
    10.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启示
        10.2.1 严字当头构建从严治党新常态
        10.2.2 重点在治确保从严治党在状态
        10.2.3 内外结合开辟从严治党的新思维
        10.2.4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促进从严治党上水平
        10.2.5 问题为导向形成治党与发展统一的新格局
        10.2.6 改革创新探索从严治党的新规律
        10.2.7 持之以恒务求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结语 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走廊里的“红袖章” ——对S小学值周制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基础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2 核心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5.2 研究现场的进入
        1.5.3 研究方法的选择
        1.5.4 研究资料的整理
2 对S小学值周制度的分析
    2.1 S小学值周制度的产生背景
        2.1.1 “一训三风”、核心办学理念
        2.1.2 基础设施建设和师生概况
    2.2 S小学值周制度的文本分析
        2.2.1 层级监视——值周生的选拔和岗位安排
        2.2.2 规范化裁决——统一的值周评比标准和特殊的班级惩罚
        2.2.3 值周制度的延续——“悦动花样少年—行为星”
3 值周制度下的学生生活
    3.1 值周生的快乐与烦恼
        3.1.1 快乐的源泉:“有特权”和“能管人”
        3.1.2 烦恼的原因:“太累了”和“不服管”
    3.2 “平民”眼中的“官儿”
        3.2.1 “双面人”
        3.2.2 “公报私仇”
        3.2.3 “凶狠冷酷”
    3.3 对值周制度的质疑和反抗
4 对S小学值周制度的反思—理想与现实之间
    4.1 理想:值周制度设立的初衷
        4.1.1 规范、约束
        4.1.2 纪律、监督
        4.1.3 示范、表率
        4.1.4 他律、自律
    4.2 现实:“硬伤”和“最头疼的问题”
    4.3 从理想到现实:学校管理新理念探寻
        4.3.1 教育中人的回归:学校管理应当充满人文关怀
        4.3.2 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对学校管理新理念的探寻
结语
附录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值周活动观察记录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院内感染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1.1.2 院内感染的危害影响巨大
        1.1.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基础薄弱
        1.1.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不合理
    1.2 国内外实践与研究现状
        1.2.1 院内感染管理的组织结构
        1.2.2 院内感染管理的管理制度
        1.2.3 院内感染管理的培训
        1.2.4 院内感染管理的监测
        1.2.5 医院人感染管理工作中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
    1.3 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理论研究
    2.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理论框架
        2.1.1 基本概念
        2.1.2 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政策基础
        2.1.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2.1.4 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理论框架
    2.2 基于文献分析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测量研究
        2.2.1 研究方法
        2.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的文献基础
        2.2.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测量内容
    2.3 本章小结
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
    3.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测量框架
        3.1.1 研究方法
        3.1.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初始测量条目
        3.1.3 专家咨询结果
    3.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
        3.2.1 研究方法
        3.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及分析条目的描述性统计
        3.2.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2.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验证
        3.2.5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素对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多条目多因素模型(MIMIC模型)
        4.1.2 多指标多因素模型的应用
    4.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素对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讨论
    5.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效果讨论
    5.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素对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影响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性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院内感染管理模式调查问卷

四、部门领导如何“管人”(论文参考文献)

  • [1]郡县制国家现代化:中央政府如何扩大公共事务治理职能[J]. 曹正汉,钟佩,聂晶. 学术月刊, 2021(09)
  • [2]山东省属国有资产“管资本”监管模式研究[D]. 王正臣.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3]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秩序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ZP镇为例[D]. 李菁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P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竞争差异化战略的研究[D]. 孙同欢.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5]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基金交易系统构建[D]. 王丽寒.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管理中的管人和管事[J]. 范潇天. 祖国, 2019(15)
  • [7]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高桥镇为例[D]. 毛科杰. 宁波大学, 2019(06)
  • [8]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D]. 陈国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9]走廊里的“红袖章” ——对S小学值周制度的研究[D]. 邹瑞.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研究[D]. 张子楠.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部门领导如何“管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