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汶南煤矿薄煤层开采实现机械化(论文文献综述)
朱成[1](2021)在《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机理与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研究》文中认为深部矿井开采面临产矸率增加、提升效率降低、采场与巷硐围岩控制难度加大等系列难题,采选充一体化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深部煤矿井下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与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不仅可确保采煤-分选-充填系统高效协调配合,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矿井灾害防控能力。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井下分选硐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阐明了分选硐室群优化布置方式与紧凑型布局方法,剖析了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探究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方法,提出了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策略,探讨了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长时稳定控制、采-充空间合理布局与动态调整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借鉴。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基于井下分选硐室结构特征,建立了其围岩稳定性分析力学模型,研究了随不同影响因素变化围岩变形破坏的响应特征。通过调研国内多个采选充一体化矿井,明确了现阶段井下分选工艺的主要优缺点、适用条件及设备配置要求,归纳总结了井下分选硐室的主要结构特征,分别建立了分选硐室顶板变截面简支梁、帮部柱体以及底板外伸梁力学模型,分析了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随各影响因素变化围岩变形破坏的响应特征,解析了井下分选硐室优化布置与围岩控制方法。(2)阐明了井下分选硐室群优化布置方式与紧凑型布局方法,剖析了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研究了断面形状、尺寸效应以及开挖方式对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分选硐室群基于软弱岩层厚度及层位变化的合理布置方式,确定了不同类型地应力场中分选硐室群的最佳布置方式,探讨了分选硐室群紧凑型布局原则与方法,提出了分选硐室群围岩“三壳”协同支护技术,揭示了高地应力与采动应力、振动荷载、冲击荷载耦合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剖析了分选硐室群全服务周期内围岩加固对策。(3)探究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方法,提出了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策略。探讨了深部采选充一体化矿井适用的采-充空间布局方法,分析了影响采-充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基于开发的德尔菲-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采充协调要求和“以采定充”、“以充定采”两类限定条件,探究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合理匹配关系及动态调整方法,分别提出适用于地表沉陷控制、冲击地压防治、沿空留巷、瓦斯防治、保水开采五种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策略。(4)分析了采-选-充空间布局互馈联动规律,探讨了深部矿井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基于安全高效绿色开采要求,分析了采-选-充空间布局的互馈联动规律,基于“以采定充”和“以充定采”两类限定条件,分别提出了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原则,探讨了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以新巨龙煤矿为具体工程背景,对矿井采-选-充空间布局方案进行了规划设计。该论文有图157幅,表38个,参考文献199篇。
张晓[2](2021)在《浅埋煤层支卸组合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及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陕西省何家塔煤矿为工程背景,综合利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多种手段,研究了“支—卸”组合沿空留巷技术在浅埋煤层中的围岩控制机理及应用。模拟了浅埋煤层沿空留巷顶板活动规律及围岩变形特征,建立了沿空留巷顶板结构力学模型,计算得出了顶板不同运动时期的巷旁支护阻力计算公式,阐明了水力压裂卸压机理,提出了巷旁支护系统刚度的协调关系,巷内支护与巷旁支护的协同作用关系,提出了“支—卸”组合沿空留巷技术并进行了井下试验,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实验室三维相似模拟、UDEC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浅埋煤层覆岩活动规律及围岩破坏特征,得出了不同时期顶板活动特征,得到了巷道实体煤侧塑性区范围2.2m,基本顶悬臂长度15m。(2)建立了沿空留巷顶板力学模型,计算得出直接顶运动阶段巷旁支护阻力表达式,以及基本顶运动阶段给定变形及限定变形条件下巷旁支护阻力的表达式。(3)阐明了水力压裂卸压机理,分析了水力压裂对直接顶及基本顶形态的影响,计算得到了水力压裂对直接顶运动阶段巷旁支护阻力以及基本顶运动阶段给定变形及限定变形条件下巷旁支护阻力大小的影响。(4)推导了“顶板—混凝土支柱—底板”组成的巷旁支护系统刚度及混凝土支柱变形量表达式,分析了系统刚度及混凝土支柱变形量的影响因素,得到了顶板、混凝土支柱以及底板的协调关系。(5)分析了锚杆(索)对围岩的支护作用,计算得出了巷内支护对巷旁支护阻力大小的影响,分析了巷内支护与巷旁支护的协同关系。(6)开发了“支—卸”组合沿空留巷控制技术,包括水力压裂卸压技术、巷内高强锚杆锚索支护、巷旁混凝土支柱支护、巷内单元支架加强支护。(7)“支—卸”组合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在何家塔煤矿进行井下试验,留巷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40mm,基本无底鼓,留巷效果良好。
杨生华,周永昌,芮丰,张世洪[3](2020)在《薄煤层开采与成套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实现我国薄煤层高效开采,根据煤矿科学开采发展的要求,介绍了薄煤层开采与成套装备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指出滚筒采煤机、自动化刨煤机和连续采煤机以及无人工作面螺旋钻机开采是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因此全面发展综采装备、尽快国产化是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是薄煤层开采和装备的发展方向;全面掌握刨煤机开采技术,加快刨煤机装备国产化,实现开采装备智能化;提高薄煤层滚筒采煤机装备的创新速度,实现工作面装备高适应性、高性能和高可靠性以及智能化和无人化;研制薄煤层连续采煤机,完成薄煤层开采装备充分国产化;推广螺旋钻机极薄煤层开采,进一步完善螺旋钻机开采装备。薄煤层开采技术向自动化无人工作面高产高效生产发展,而且薄煤层无煤柱开采是发展趋势。研究和发展高产高效工作面无人化薄煤层开采装备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高速高效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滚筒采煤机开采装备和工作面巷道煤岩掘进装备是重要工作,为煤矿数字化绿色开采、智能开采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丁永禄[4](2018)在《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可行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东大煤矿原井田南部资源开采已步入后期阶段,浅部资源已不能满足煤矿年产75万t/a的需求,对深部煤炭资源进行开采利用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介绍滕北煤田深部煤炭资源自然条件及资源赋存情况,结合煤矿开采学及工程经济学相关理论方法,分别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评价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价值,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东大煤矿及煤田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判断可知,滕北煤田具备建设现代化矿井必要资源条件。(2)设计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方案,包括井田开拓设计、采区划分、工作面布置、工作面回采方案及下区段工作面顺槽形成方式,从技术角度对滕北煤田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进行可行性评价。(3)对滕北煤田开采进行经济分析,包括煤矿建设投资、煤炭开采成本费用、财务静态及动态评价、煤矿投资项目盈亏平衡分析及敏感性分析,从经济角度对滕北煤田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进行可行性评价。(4)对滕北煤炭深部资源开采进行风险评价,从煤矿资源自然风险、煤矿经济风险及煤矿开采风险三个方面进行风险因素识别,采用组合权重方式进行二级指标权重计算,对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项目进行风险等级判断,风险矩阵隶属度最大值为0.4,对应等级评价为轻度风险,最后提出相应风险应对措施。
高杰[5](2016)在《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可采性评价及工艺决策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国家严控煤炭产能、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储量丰富的薄煤层能否开采首先应看其能否实现科学产能。本文从提高薄煤层科学产能的角度入手,采用采矿学、技术经济学、系统动力学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手段,研究了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可采性评价及工艺决策系统,得出了以下结论:1.基于科学产能对生产机械化的要求,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确定了薄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对滚筒采煤机、刨煤机的影响因素和权重,并开发了地质可采性判断及工艺选择系统、实现了输入地质参数即可得出其是否可以进行机械化开采、采用何种采煤工艺更佳的判断;2.基于科学产能对的完全成本概念,分析和量化了薄煤层开采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完全成本构成,根据开采成本尤其是环境成本的动态演变性、采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模研究,得出了薄煤层经济性可采的判断条件,即煤价在保证“产出≧投入”时能实现薄煤层的经济性可采;同时开发了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3.基于科学产能的内涵要求,构建了薄煤层科学产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在对薄煤层能否实现科学产能进行判断的基础上,给出其提高科学产能的建议与方向;开发的评价体系在南屯煤矿薄煤层开采中进行了实证应用,得出该矿已采的3602薄煤层工作面在当时条件下的科学产能评分为78分,实现了科学产能,待采的3605薄煤层工作面技术上采用滚筒采煤机开采,但在现阶段不能实现科学产能;4.基于科学产能生产机械化度、生产安全度、生产绿色度的3个内涵,提出了薄煤层提高科学产能的技术路线图,构建了基于快速过断层理论、“跟底接顶”过煤厚变化起伏区以及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等为主的薄煤层提高科学产能的关键技术体系,并分别在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煤矿7122薄煤层工作面、平煤集团平禹煤矿五222120薄煤层工作面及兖矿集团南屯煤矿3601薄煤层工作面取得成功应用,提高了薄煤层工作面的科学产能。
胡宝山[6](2013)在《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分析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结合龙东煤矿21煤薄煤层开采方法和主要设备配套的对比和选择,分析了目前薄煤层开采主要机械化设备的技术特点,指出了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陈艾东,杨玉平,鲁克田,李长传[7](2011)在《中小煤炭企业薄煤层开采的科学管理》文中研究指明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回收率,实现绿色开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是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劳动力就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霍丙杰[8](2011)在《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障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技术就很有必要。在分析了目前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复杂难采煤层进行“复杂度”评价的必要性。通过研究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煤层复杂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煤层复杂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煤层复杂度类型定量划分方案,建立了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和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曲面展开原理,提出了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并结合煤层复杂度、安全度、开采成本等因素分析了复杂煤层的可采性,提出了不同复杂度类型煤层的开采建议。为了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技术,通过确定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煤层复杂度、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等关键因素与采煤方法的对应关系,应用VB6.0语言开发了煤层复杂性分析与采煤方法选择软件系统。以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为例,分析了急倾斜复杂煤层的采煤方法,提出了急倾斜复杂煤层柔掩法的优化工艺,通过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模拟方法研究了急倾斜复杂煤层采场围岩的活动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以大安山煤矿为实例,在分析了京西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大安山煤矿14槽煤层复杂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不同矿区、不同煤层50多个开采单元煤层复杂性的评价,验证了采煤方法选择系统的合理性。通过系统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开采特点、评价方法、采煤方法及实例验证,形成了一套关于复杂难采煤层开采完整的技术体系。
孙家恺,柴佳美,霍丙杰[9](2008)在《缓倾斜薄煤层的开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我国现阶段缓倾斜薄煤层的主要开采方法和高档普采、薄煤层综采、刨煤机开采、螺旋钻开采的采法工艺,并对比了各种缓倾斜薄煤层采煤方法所适应的地质条件、煤层条件及其优缺点。
杨玉成[10](2004)在《综合自动化无人工作面开采薄煤层》文中认为概括介绍了综合自动化薄煤层开采系统的系统组成、系统运行及系统应用情况 ,综合自动化薄煤层开采技术是采矿技术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基础上的一次飞跃。
二、汶南煤矿薄煤层开采实现机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汶南煤矿薄煤层开采实现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1)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机理与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井下分选硐室结构特征与围岩力学分析 |
2.1 井下分选工艺及其设备配置要求 |
2.2 井下分选硐室结构特征分析 |
2.3 井下分选硐室围岩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分选硐室群优化布置方式与紧凑型布局方法 |
3.1 分选硐室群断面优化设计方法 |
3.2 软岩层位对分选硐室群布置的影响 |
3.3 地应力场对分选硐室群布置的影响 |
3.4 分选硐室群结构特征与紧凑型布局原则 |
3.5 分选硐室群紧凑型布局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
4.1 “三壳”协同支护技术原理与应用 |
4.2 采动应力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
4.3 振动动载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
4.4 冲击动载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5 深部矿井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
5.1 采煤-充填空间布局方法分类 |
5.2 采煤-充填空间布局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5.3 采煤-充填空间参数优化方法 |
5.4 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深部矿井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与应用 |
6.1 采煤-分选-充填空间布局的互馈联动规律 |
6.2 深部矿井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 |
6.3 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的实践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浅埋煤层支卸组合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及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沿空留巷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沿空留巷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
1.2.3 巷旁支护 |
1.2.4 巷内支护 |
1.2.5 巷道卸压技术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浅埋煤层沿空留巷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及围岩破坏特征 |
2.1 地质条件 |
2.1.1 矿井概况 |
2.1.2 50108 工作面地质条件 |
2.1.3 地应力测量 |
2.2 浅埋煤层沿空留巷覆岩运动及围岩破坏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
2.2.1 模型试验装置 |
2.2.2 模型试验准备 |
2.2.3 试验结果分析—首个工作面回采 |
2.2.4 第二个工作面回采 |
2.3 浅埋煤层沿空留巷覆岩运动及围岩破坏UDEC数值模拟研究 |
2.3.1 模型建立 |
2.3.2 模型物理力学参数 |
2.3.3 模型边界条件 |
2.3.4 模拟过程 |
2.3.5 沿空留巷覆岩垮落特征及侧向支承压力场 |
2.3.6 巷道围岩应力及破坏特征 |
2.4 浅埋煤层沿空留巷围岩破坏FLAC3D数值模拟研究 |
2.4.1 数值模型建立 |
2.4.2 巷道开挖与支护模拟 |
2.4.3 首个工作面回采与留巷模拟 |
2.4.4 第二个工作面回采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3 沿空留巷顶板力学模型及巷内巷旁支护协同作用分析 |
3.1 沿空留巷不同时期顶板运动特征 |
3.1.1 前期直接顶岩层运动 |
3.1.2 基本顶岩层发生破断 |
3.1.3 基本顶岩层回转下沉 |
3.1.4 后期基本顶岩层趋于稳定 |
3.1.5 巷旁支护体与顶板作用关系 |
3.2 顶板力学模型 |
3.2.1 基本顶的破坏特征 |
3.2.2 关键块B力学参数 |
3.3 巷旁支护阻力分析 |
3.3.1 前期支护阻力分析 |
3.3.2 后期支护阻力分析 |
3.4 巷内支护巷旁支护协同作用机理 |
3.4.1 锚杆(索)对巷道围岩支护作用分析 |
3.4.2 巷内支护对巷旁支护阻力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水力压裂卸压机理及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 |
4.1 水力压裂卸压机理 |
4.1.1 水力压裂对直接顶形态及巷旁支护阻力的影响 |
4.1.2 水力压裂对基本顶形态及巷旁支护阻力的影响 |
4.2 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巷旁支护系统刚度协调性分析 |
5.1 巷旁支护系统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巷旁支护系统刚度影响因素 |
5.1.2 巷旁支护系统刚度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5.2 混凝土支柱变形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混凝土支柱变形量影响因素 |
5.2.2 混凝土支柱变形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5.3 混凝土支柱刚度对围岩及支柱变形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5.3.1 混凝土支柱弹性模量对支柱变形量的影响 |
5.3.2 混凝土支柱直径对支柱变形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支卸”组合沿空留巷技术井下试验 |
6.1 工作面布置 |
6.2 “支卸组合”沿空留巷技术 |
6.2.1 支护技术 |
6.2.2 水力压裂卸压技术 |
6.2.3 “支护—卸压”协同作用关系 |
6.3 水力压裂现场试验 |
6.3.1 压裂方案 |
6.3.2 施工工艺 |
6.3.3 水力压裂卸压效果分析 |
6.4 “支卸”组合沿空留巷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6.4.1 煤体应力分析 |
6.4.2 单元支架受力分析 |
6.4.3 混凝土支柱受力分析 |
6.4.4 锚杆受力分析 |
6.4.5 巷道围岩位移分析 |
6.4.6 留巷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薄煤层开采与成套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薄煤层开采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
1.1 全自动化刨煤机开采技术和装备 |
1.2 滚筒采煤机开采技术和装备 |
1.3 连续采煤机开采技术和装备 |
1.4 螺旋钻采煤机开采技术 |
2 薄煤层开采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趋势 |
3 结论 |
(4)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可行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滕北煤田资源条件概况 |
2.1 矿井基本情况介绍 |
2.2 矿井地质条件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技术分析 |
3.1 矿井储量及服务年限 |
3.2 滕北煤田深部区井田开拓设计 |
3.3 滕北煤田深部区井下开采部署 |
4 滕北煤炭开采经济可行性分析 |
4.1 矿井项目建设工期 |
4.2 煤矿建设投资及成本费用估算 |
4.3 滕北煤田开采综合经济评价 |
4.4 滕北煤田开采经济不确定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安全风险分析 |
5.1 煤矿开采安全风险分析相关理论及方法 |
5.2 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项目风险因素选择 |
5.3 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项目风险因素指标权重计算 |
5.4 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项目风险等级评价 |
5.5 滕北煤田风险应对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研究成果 |
(5)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可采性评价及工艺决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2 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地质条件可采性评价研究 |
2.1 科学产能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2.2 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地质条件可采性评价研究 |
2.3 薄煤层地质条件可采性数据反演与模型验证 |
2.4 薄煤层地质条件可采性评价系统构建与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完全成本的薄煤层经济可采性评价研究 |
3.1 评价的意义和原理 |
3.2 煤炭完全成本的构成及量化 |
3.3 系统动力学建模 |
3.4 薄煤层经济可采性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薄煤层科学产能评价体系研究 |
4.1 薄煤层科学产能概述 |
4.2 薄煤层科学产能评价体系软件开发与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提高薄煤层科学产能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 |
5.1 提高薄煤层科学产能技术路线图 |
5.2 薄煤层工作面安全快速过断层理论与技术研究 |
5.3 薄煤层“跟底接顶”预设截割轨迹过煤厚起伏区理论与技术研究 |
5.4 薄煤层沿空留巷理论与技术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1 滚筒采煤机 |
1.2 刨煤机 |
1.3 螺旋钻采煤机 |
1.4 连续采煤机 |
2 薄煤层开采中存在的问题 |
3 龙东煤矿21煤开采方法的选择 |
3.1 煤层赋存特点 |
3.2 采煤方法的选择 |
3.3 主要开采设备的配套 |
4 结语 |
(7)中小煤炭企业薄煤层开采的科学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忧患意识为核心的危机管理 |
二、以安全意识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 |
1、抓制度, 强措施 |
2、抓培训, 强素质 |
3、抓活动, 强引导 |
4、抓投入, 强双基 |
(8)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煤层复杂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煤层复杂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煤层复杂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复杂难采煤层岩层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复杂煤层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中国煤炭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2.1.1 中国聚煤区划分 |
2.1.2 中国煤田时空分布特征 |
2.2 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 |
2.2.1 复杂煤层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
2.2.2 复杂煤层形成的成煤环境 |
2.2.3 复杂煤层形成的构造改造 |
2.3 不同成煤环境煤层复杂性分布特征 |
2.4 不同构造改造环境煤层复杂性分布特征 |
2.5 煤层复杂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1 煤层复杂性影响因素概述 |
2.5.2 地质构造环境 |
2.5.3 煤层倾角及变化 |
2.5.4 煤层厚度变化 |
2.5.5 煤层顶底板条件 |
2.5.6 夹矸、岩溶塌陷及岩浆侵入 |
2.5.7 埋藏深度 |
2.5.8 瓦斯等级 |
2.5.9 水文地质条件 |
2.5.10 煤层的自然发火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复杂煤层开采的可行性分析 |
3.1 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安全分析 |
3.1.1 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
3.1.2 能源安全分析 |
3.1.3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开采建议 |
3.2 煤层安全度等级研究 |
3.2.1 煤层安全度等级 |
3.2.2 不同安全度煤层开采建议 |
3.3 复杂煤层可采性分析 |
3.3.1 复杂煤层矿井生产系统特征分析 |
3.3.2 复杂煤层开采技术分析 |
3.3.3 复杂煤层开采安全分析 |
3.3.4 复杂煤层开采成本分析 |
3.3.5 复杂煤层开采煤质因素分析 |
3.3.6 复杂煤层开采其它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复杂煤层评价方法研究 |
4.1 综合评价方法 |
4.2 煤层复杂性评价指标及类别划分 |
4.2.1 煤层复杂性定量评价的必要性 |
4.2.2 煤层复杂性影响指标选取 |
4.2.3 煤层复杂性类别划分 |
4.3 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研究 |
4.3.1 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
4.3.2 基于语言模式的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
4.4 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4.4.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步骤 |
4.4.3 建立煤层复杂性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 |
4.4.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4.5 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步骤 |
4.5 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复杂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
5.1 采煤方法选择决策分析系统开发 |
5.1.1 采煤方法选择的原则 |
5.1.2 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
5.1.3 影响采煤方法的关键因素与采煤方法的对应关系分析 |
5.1.4 开发采煤方法选择分析系统 |
5.2 急倾斜复杂煤层采煤方法分析 |
5.3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优化研究 |
5.3.1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回采工艺的参数分析 |
5.3.2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优化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1 采场围岩活动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
6.2 急倾斜煤层围岩活动规律的理论研究 |
6.2.1 急倾斜煤层采场围岩活动规律的力学分析 |
6.2.2 工程实例应用 |
6.3 急倾斜煤层围岩活动规律的相似材料模拟 |
6.3.1 煤层倾角为42°时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3.2 煤层倾角为70°时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实例 |
7.1 大安山矿14 槽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实例 |
7.1.1 大安山矿煤层及地质条件分析 |
7.1.2 大安山矿14 槽复杂煤层形成的条件分析 |
7.1.3 大安山矿14 槽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 |
7.1.4 大安山矿14 槽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7.2 复杂煤层开采单元复杂度评价与采煤方法分析 |
7.2.1 大安山煤矿+680m 水平西三采区轴9 上煤层复杂性评价 |
7.2.2 煤层复杂度与采煤方法分析 |
7.3 采煤方法选择软件系统应用研究 |
7.4 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
7.4.1 大安山矿后槽煤层地质构造分析 |
7.4.2 后槽煤层曲面展开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附件 |
(9)缓倾斜薄煤层的开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缓倾斜薄煤层开采方法 |
2.1 薄煤层高档普采 |
2.2 薄煤层综采 |
2.3 薄煤层刨煤机开采 |
2.4 薄煤层螺旋钻采煤法 |
3 各种采煤方法比较和应用 |
4 结 语 |
(10)综合自动化无人工作面开采薄煤层(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系统组成 |
3 系统运行 |
4 结语 |
四、汶南煤矿薄煤层开采实现机械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机理与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研究[D]. 朱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浅埋煤层支卸组合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及技术[D]. 张晓.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2)
- [3]薄煤层开采与成套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J]. 杨生华,周永昌,芮丰,张世洪.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3)
- [4]滕北煤田深部资源开采可行性评价[D]. 丁永禄.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5]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可采性评价及工艺决策系统研究[D]. 高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6]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分析与应用[J]. 胡宝山. 煤炭科技, 2013(02)
- [7]中小煤炭企业薄煤层开采的科学管理[J]. 陈艾东,杨玉平,鲁克田,李长传. 现代企业教育, 2011(16)
- [8]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D]. 霍丙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05)
- [9]缓倾斜薄煤层的开采[J]. 孙家恺,柴佳美,霍丙杰. 矿业快报, 2008(11)
- [10]综合自动化无人工作面开采薄煤层[J]. 杨玉成. 矿业快报,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