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岩体结构的物质基础——工程地质岩层研究

论岩体结构的物质基础——工程地质岩层研究

一、论岩体结构的物质基础——工程地质岩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万成[1](2021)在《基于可靠度法的个旧对门山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各类基础工程建设中常出现的一类工程,岩质边坡工程其自身具有的潜在危害性一直被专家学者所重视。然而传统、常用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存在一定主观性和局限性,无法全面、客观的评价边坡工程稳定性。为此,本文以个旧市对门山岩质高边坡为依托,通过定性分析、定量计算与可靠度分析法相结合的一套新体系全面对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FCM聚类法确定了岩体优势结构面分组数及聚类中心,再结合赤平投影原理定性分析边坡稳定性状态。分析结果表明结构面组合形成的危岩体使边坡部分处于不稳定状态。(2)依据边坡岩体分布情况与地质资料进行了边坡岩组划分,并采用RMR、Q系统法综合确定了边坡岩体质量等级,最后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计算出岩体力学参数值。(3)引入可靠度分析法中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的MCS(蒙特卡罗)法,以MATLAB软件为媒介,把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多种因素作为随机变量输入,再利用极限平衡法原理计算确定边坡失效概率。计算结果表明边坡整体失效概率远小于目标失效值,且在坡高、坡角的286种组合下有87%的组合未达到设计失效概率,表明研究边坡需及时进行治理。(4)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原理分别对边坡整体、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边坡整体及其危岩体较为稳定,但在裂隙水及地震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较差,需及时进行治理,同时Flacd3d数值模拟结果论证了其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李丽香[2](2021)在《云南腾冲滇滩铁矿复杂岩体结构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露天采矿工程形成了许多高、陡边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及矿山生产的正常运行。在与大自然不断协调的过程中,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边坡稳定性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成熟。然而岩体参数是边坡稳定性问题研究的基础,直接影响边坡稳定性的计算结果。目前,虽然岩体参数的获取方法多样,但对于不同类型边坡的岩体参数获取方法适宜性的研究甚少。在边坡稳定性研究时,选取岩体参数获取方法的随意性,导致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滇西腾冲滇滩铁矿复杂岩体结构边坡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地质填图与节理裂隙调查,查明了研究区地质情况、工程地质问题。同时对研究区进行了钻孔编录、现场孔内直接剪切试验、点荷载试验及样品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岩体质量分级及参数反演,得到研究区边坡岩体及断层碎裂带的物理力学参数。运用钻孔资料、边坡结构面特征及赤平投影综合确定研究区潜在滑动面(带),并建立符合实际的滑坡与边坡地质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模拟情况对比参数取值方法的可靠性。选取了研究区的三条典型剖面,利用不同的极限平衡方法对研究区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将验算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到更加适用的计算方法。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得到的认识如下:1、通过野外实际测量获取了大量的裂隙数据,结合裂隙等密度图得到优势裂隙发育情况,通过边坡赤平投影得到研究区优势节理裂隙切割的不稳定楔形体,在此基础上,结合钻孔揭露的破碎带、软弱结构面发育情况综合确定了研究区边坡存在的潜在滑动面(带)。2、在室内试验,点荷载试验,孔内直剪试验及野外节理裂隙调查等勘察的基础上,结合岩体质量分级及参数反演方法,得到三种岩体力学参数。通过对参数进行对比得到,不同岩体参数的大小按其获取方法表示为:岩体质量分级>孔内直剪试验>参数反演。3、选取研究区已发生的H1滑坡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两种参数对该三维模型进行实例拟合,得到利用参数反演获取的岩体参数进行模拟的拟合效果好于直剪参数,由此得出,对于风化层边坡适合采用参数反演来获取岩体参数,同时证明了用该三维模拟方法模拟本研究区边坡的可行性。4、对研究区边坡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三种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利用孔内直剪试验法获取的岩体参数进行模拟的效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由此可得,对于岩体较为复杂的岩质边坡,孔内直剪试验是一种有效地获取岩体力学参数的方法。5、选取研究区三条剖面,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Bishop法、Janbu法分别对三条剖面进行降雨工况与降雨加地震工况的二维稳定性计算,将降雨工况计算结果与三维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Morgenstern-Price法对复杂岩质边坡的计算准确性更高,分析降雨加地震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得到边坡在该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徐煜[3](2020)在《金沙江白格滑坡形成机理及残余体变形趋势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10月和11月,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先后发生了两次大规模滑坡,堵塞金沙江河道,造成下游多处村庄淹没、道路设施被毁。滑坡还造成斜坡顶部岩体松动,存在再次失稳的风险。因此,本文以白格滑坡为研究对象,揭示滑坡的形成机理,为该区的滑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具有重大实际意义。通过文献查阅和分析,阐明滑坡所在河谷的地质演化过程。采用现场地质调查、钻探、遥感影像解译、数值模拟和变形监测等方法,查明白格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阐明白格滑坡的变形发展历程,分析白格滑坡的形成机理,并对白格滑坡后缘残余体的变形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破坏方式进行初步研究。所得认识主要如下:(1)白格滑坡所在河段属于金沙江深切峡谷段,河谷多为“V”型谷,斜坡形态呈“陡-缓-陡-缓-陡”状,除顶部平台外,滑坡上还发育有2级平台。第1级平台高程约在2940~2960m,范围较小,地形较缓;第2级平台发育相对较小,高程约在3550~3450m,无农户居住,第2级平台前缘地形较陡,历史时期多发生滑塌变形。(2)根据对滑后现场变形破坏的调查,将坡体自上而下分为主滑区、阻滑区和影响区。主滑区主要位于第2级平台前缘陡坡段及以上斜坡范围,约在高程3250m以上,坡体主要由碎裂状蛇纹岩和片麻岩组成;阻滑区则主要位于第2级前缘陡坡段之下的局部片麻岩区,高程范围约3100~3250m,片麻岩体内结构面发育较差;影响区为阻滑区下部斜坡范围,斜坡部分岩土体受铲刮作用被带走。(3)白格滑坡最早在1966年便出现小规模滑塌变形,变形发展历经近52年。初始以滑坡后缘左侧及斜坡中部右侧发生小规模滑塌变形;2010年以后,主滑区后缘右侧片麻岩区发生局部蠕滑下错,后部形成拉裂缝,并逐渐扩展、贯通,构成滑坡后缘边界;2015年以后,滑坡变形加剧,主滑区岩土体发生蠕滑变形并挤压下部坡体;2017年至2018年,滑坡变形趋于一个整体,滑坡进入临滑阶段。(4)白格滑坡的形成演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主滑区斜坡岩体蠕变变形阶段:该阶段变形主要以主滑区斜坡岩体蠕滑变形为主,后部形成不连续拉裂缝;(2)后缘裂缝贯通、剪切变形阶段:主滑区岩土体蠕变变形加剧,后部拉裂缝扩展、贯通,并不断加深、加宽,坡体内潜在剪切面上剪应力集中,发生剪切变形。主滑区前部发生鼓胀、隆起;(3)阻滑区“锁固段”形成阶段:主滑区变形加剧并挤压下部,下部片麻岩体内应力进一步集中,应力应变进一步增大,具有较高应力能与较大应变能,最终演变成锁固段;(4)“锁固段”剪断阶段:主滑区岩土体继续挤压斜坡下部,剪应变进一步发展,应力不断向前集中,伴随着降雨作用,锁固段最终被剪断,滑坡发生。其变形破坏模式可归结为“蠕变—拉裂—剪切—剪断式”。(5)选取白格滑坡1-1’工程地质剖面,通过FLAC-3D对滑坡进行建模计算,分别取5000时步、50000时步、60000时步和100000时步时滑坡模型的位移变形、应力状态及剪应变增量分布,结果表明:白格滑坡在初始状态下存在小范围位移变形,且变形量较小;坡体内存在剪切变形区,但变形较小,主要集中在主滑区内。当计算到50000时步,坡表拉应力范围增大,滑坡变形向深部发展,剪应力向下集中,中下部片麻岩锁固段出现剪应变。当计算到60000时步,坡体内剪切变形加剧,坡体前部逐渐隆起。当计算到100000时步,滑坡变形加剧,潜在剪切面逐渐贯通。(6)后缘残余体共分为3个强变形区,K3区整体稳定性相对K2区较好,但相对K1区较差。K1变形区在经过治理后,总体变形趋于收敛,稳定性相对较好,推测区内存在3个潜在滑动面。K2区内变形较为强烈,小规模滑塌不断,已进入加速变形阶段,稳定性差,前部地形陡变处在降雨等诱发因素下有很大可能性发生失稳,推测区内存在2个潜在滑动面。K3区总体上处于匀速变形阶段,块体前部有变形加速的趋势,推测区内存在2个潜在滑动面。

郑子钰[4](2020)在《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拟建交通工程昌都至林芝段的跨怒江特大桥为线路控制性桥位,其桥位选取以地质条件为基础,受控于岸坡位置和隧道洞口位置。为此,本文针对怒江特大桥选址,进行工程地质定性分区研究,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信息量法、修正灰色聚类法并基于python语言和Arc Gis软件进行量化选址研究为确定怒江特大桥进出口位置提供重要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查明了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以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为主要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Ⅰ、Ⅱ、Ⅲ,查明了各分区工程地质特征。在各分区选取典型岸坡进行分析评价。(2)采用三种量化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加权信息量法、修正灰色聚类法)评价岸坡稳定性,对传统的信息量法和灰色聚类法进行了修正。通过层次分析法权重与信息量值相乘,得到加权信息量进行稳定性判定。在传统灰色聚类法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法权重赋予指标权重,并与聚类权相乘得到最终权重。(3)建立了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10个评价因子:人类工程活动、风化作用、河流作用、工程地质岩组、坡度、坡高、坡体结构、断裂密度、灾害规模及分布密度。基于地表水文定义划分研究区岸坡单元。基于上述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处理,得出优选岸坡。(4)创立了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包括9个评价因子:岩性、坡度、坡面走向、高程、与山脊线距离、仰坡危岩体规模、与断层距离、与现有公路距离、与对岸相应位置间最短距离。采用栅格单元作为洞口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单元。将优选岸坡地形图通过Arcgis生成10m×10m的DEM栅格模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修正灰色聚类法,运用python语言,得到适宜性分区结果,并在Arcgis中表达栅格适宜性等级。(5)在优选岸坡上赋予洞口位置,通过评价优选岸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岸坡整体稳定性分区,查明危岩体及孤石发育现状及对洞口的威胁,并对该洞口位置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比,验证该洞口位置合理性。循环该步骤,得到优选洞口位置。

张世林[5](2020)在《秦巴山区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秦巴山区地质构造强烈,地形起伏显着,岩土体结构类型复杂多样,岩体节理裂隙发育,风化严重,降雨丰富,人类工程活动活跃,灾害频发,是我国重灾区之一。区内广泛分布变质岩斜坡和沉积岩斜坡,岩性以板岩、千枚岩、片岩、灰岩、砂岩等为主。在地质作用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研究区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由斜坡结构类型所控制的变形破坏方式千变万化,其形成机理研究起来也十分复杂,目前针对秦巴山区斜坡结构与破坏模式之间关系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因此弄清楚斜坡结构与其变形破坏模式之间的关系对秦巴山区的崩滑灾害防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秦巴山区坡体结构与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野外调查,对研究区的工程地质岩组、岩土体结构类型、斜坡结构进行划分,总结分析斜坡结构类型及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斜坡变形破坏特征,通过3DEC和FLAC3D对不同斜坡结构类型的变形破坏方式进行数值模拟[1],分析其在变形破坏过程中的位移变化特征,揭示其破坏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查明研究区的工程地质背景,根据岩石建造组合特征,将研究区出露地层划分为松散堆积、沉积岩建造、变质岩建造、岩浆岩建造,四大类建造类型,并在此基础将其细分为7个亚类。根据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特性以及它们间相互排列组合的特征,将研究区内的岩体结构划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散体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块体镶嵌结构。(2)将研究区的斜坡类型划分为土质斜坡、岩质斜坡、岩土复合斜坡。并根据斜坡岩层原生产状与斜坡坡向之间的夹角将岩质边坡分为顺向坡、顺斜向坡、横向坡、逆斜向坡、逆向坡五类。结合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对区内的坡体结构进一步划分为:松散堆积斜坡结构、顺向缓倾层状斜坡结构、斜交缓倾层状斜坡结构、反向缓倾层状斜坡结构、陡倾直立层状斜坡结构、碎裂斜坡结构、块体镶嵌斜坡结构、坡积物-基岩二元斜坡结构。(3)采用3DEC离散元软件对区内不同斜坡结构的岩质边坡进行数值模拟,探讨斜坡仅在重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其位移运动规律。总结出不同斜坡变形破坏的形式:顺向层状碎裂结构斜坡易发生“蠕滑-拉裂渐进”式破坏,顺向中薄层状结构斜坡易发生“弯曲-溃曲”式破坏,顺向缓倾中薄层状结构斜坡、斜交缓倾层状结构斜坡易发生“顺陡倾结构面拉裂滑移”式破坏,反向缓倾层状斜坡相对稳定,不易发生破坏,反向陡倾中薄层状结构斜坡易发生“弯折-拉裂-滑移”式破坏,反向陡倾中厚层状结构斜坡易发生“弯曲-倾倒”式破坏。(4)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ALC3D对坡积物-基岩二元结构斜坡和松散堆积结构斜坡进行模拟,当坡积物厚度较大时,坡积物-基岩二元结构斜坡在坡体内部发生弧形滑动破坏,其破坏机理与松散堆积斜坡的破坏相同。若坡积物较薄,则沿坡积物与基岩接触面发生顺层平滑破坏。(5)综合的对秦巴山区的不同斜坡结构类型进行了归纳分类,较为全面的得出了秦巴山区斜坡结构类型与变形破坏模式之间的关系。

王欣[6](2020)在《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位于环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整个昌都-思茅地块的轴部区域,也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其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加上近年来各类基础工程建设的跟进,在该区域开展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切峡谷区地质环境演化规律及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以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为研究对象,针对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区研究。结合峡谷特征,对其形态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对深切峡谷区地质灾害多发这一现象进行了主控因素的统计分析及易发性分区研究。最后对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进行了基于GIS的综合工程地质分区评价。主要研究进展有:(1)详细收集整理了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得到各区县的气象水文统计信息,并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建造、构造单元进行了相应的区划。在新构造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历史地震信息,为后续工程地质特征单因素分析奠定基础;(2)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单因素的栅格初步分区图。着重对峡谷地貌特征进行了横、纵剖面形态上的分析,并结合Hack、SL等地貌参数对河流进行陡缓段的划分。然后对其形态类型及特征进行总结概括;(3)对典型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定性的地质分析,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深切峡谷区范围密切相关。通过信息量值计算,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到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地震、坡度、断裂、道路、水系、降雨等因素。易发性分区结果显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40.9%,却有91.21%的地质灾害点发育,并且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深切峡谷干流水系两岸3km范围以内。另外,非对称V型河谷为地灾高发的河谷形态;(4)在各单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栅格分区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不同地质构造影响范围、地震峰值加速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变速率、年平均降雨量8个影响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权重计算发现断裂构造、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三个影响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采用基于GIS与组合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分级分区评价。最后对各河段、各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区-分段-分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评价结果。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对其它流域深切峡谷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分区结果为后续工程勘察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定参考。

徐嘉[7](2020)在《基于GIS的川藏公路拉(月)-鲁(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川藏公路是国家公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连接内地的交通主通道、经济大动脉、社会生命线、国防保障线。其中拉(月)—鲁(朗)段存在地貌较为复杂,岩性破碎,断裂构造发育等问题,在不同地质因素的相互影响下,造成该段内的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在这样的条件下,为应对公路施工以及公路建成后的长久使用,需要对公路作出较为准确、可靠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此,本文选取拉(月)—鲁(朗)段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灾害的控制因素,采用层次分析与信息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内地形地貌受构造控制,后期以冰川和河流作用为主,地貌以极高山和高山为主,由于研究区处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区内构造特征表现为以前期挤压性质的韧性剪切断层为主,叠加后期平移断层错动;北东向断层对区内岩石完整性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往往发育数米至数百米,乃至上公里宽的韧性剪切带,带内发育强烈的片理化带和密集的劈理化带,致使岩石碎裂,工程稳定性极差。(2)研究区内发育滑坡46处、崩塌13处、泥石流28处,滑坡是研究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沿鲁朗河与拉月曲呈带状分布,以中层的土质滑坡为主,目前大多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破坏形式以牵引式为主。研究内崩塌通过崩落或滚动威胁公路,目前大多处基本稳定。区内以稀性泥石流为主,纵坡降较高,目前多为发育期,易发程度以中易发为主。(3)本文采用了层次—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评价,选取了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降雨等多个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权重,再结合信息量法得到信息量权值,从而完成了对于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其中低危险区主要分布于鲁朗河左岸以及河岸两侧的高海拔区域内,中危险区的分布主要介于鲁朗河与低危险区的过渡地带,高危险区与极高危险区的分布则主要在沿鲁朗河的两岸分布。(4)从定性角度出发,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与实际调查结果表明,灾害点基本分布处于高、极高危险区。从定量角度来看,采用ROC曲线下的AUC值均大于0.7,具有较好的精度与合理性,可为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崔伟[8](2020)在《陇南山区滑坡的断层距效应定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滑坡分布的断层距控制效应研究的需求,基于GIS平台和断层缓冲区概念,首次提出了截断Pearson相关系数的概念及分析方法,用于定量确定断层距对滑坡控制范围和作用强度,极大地避免了人为性。较之传统方法,该方法体现了断层距效应的本质,克服了确定断裂带对滑坡分布的最大影响范围和显着影响范围的人为性。利用该方法对陇南山区内,断层对滑坡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构造强烈地区的滑坡分布受断裂构造控制并表现出明显的断层距效应,滑坡分布的最大断层距与区域断裂活动强度有关,而且受控于断裂活动的能量衰减规律,断裂活动能量衰减剩余量与滑坡生成条件的契合度,对不同规模滑坡的显着断层距起决定性作用,在不考虑地层岩性影响的情况下,滑坡规模越大,显着断层距越小。(2)断层活动强烈的地区,结构面发育且自身具备一定强度的岩土体,断裂构造运动往往能成为其上滑坡发育、发生的主控因素,但自身岩性软弱以及岩性坚硬且结构面完整的岩土体,在受到断裂构造运动影响后,滑坡发育的主控条件依然为岩性。(3)断层对滑坡的显着影响范围受地层岩性影响较大,不同工程地质岩组上显着影响范围的大小不尽相同,千枚岩组、板岩组、薄层灰岩组和中厚层灰岩-板岩岩组内断层对滑坡的显着影响范围要比其它岩组大。(4)用于地质灾害数量统计的断层缓冲区在建立时,Pearson相关分析能为缓冲距离ΔL的选择提供依据,分析了断层缓冲区步距ΔL的影响,确定了陇南山区滑坡断层距效应的合理步距ΔL,为类似研究中ΔL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朱要强[9](2020)在《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高原斜坡地带,也是突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一个强烈岩溶化高原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层广泛分布。和广西以硬质碳酸盐岩构成的岩溶峰丛峰林地貌环境不同,贵州非岩溶与岩溶地层相间分布,构造应力场、地下水运移场、地质体风化与卸荷等地质作用均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特色,各种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且常成为岩溶及崩滑流地质灾害叠加易发部位。贵州这一特征明显、脆弱且连片分布的岩溶地质环境区域,耦合采矿、基础建设等人类活动强度加剧因素,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特大型崩滑灾害频发,是我国特大崩滑灾害高发区之一。本文在贵州山地地质灾害全面调查研究和成灾模式划分基础上,针对贵州岩溶地质环境区内造成人员财产特大损失的“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等常见成灾模式,基于灾后现场调查、现场视频影像、地震波信号、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以关岭滑坡-碎屑流、水城滑坡-碎屑流、福泉滑坡-涌浪和纳雍崩塌-碎屑流为具体案例,对典型崩滑灾害运动过程、动力学特性及堆积特征开展研究,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致灾范围预测,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进展有:(1)首次按地质灾害发育模式+成灾模式对贵州高位崩塌滑坡形成的碎屑流、涌浪等灾害链致灾机理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贵州岩溶山区滑坡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弱面控制型”、“关键块体控制型”、“软弱基座控制型”、“采空区控制型”和“复合型”滑坡,其中关岭滑坡、水城滑坡和福泉滑坡是“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将研究区崩塌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软弱基座控制型”、“弱面控制型”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其中纳雍崩塌是“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将典型特大崩滑灾害成灾模式划分为“滑坡-碎屑流模式”、“崩塌-碎屑流模式”和“滑坡-涌浪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三种成灾模式类型的地质灾害致灾过程和致灾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2)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为例,基于现场精细调查和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获取的DEM高程信息,建立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的流变模型和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和水城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并对滑坡碎屑流的动力学特征和堆积特征进行分析;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揭示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厚度分布和内部结构,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为开展崩(滑)碎屑流堆积特征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3)对“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研究。以纳雍崩塌为例,结合现场视频影像和张家湾地震台捕获的地震波信号对纳雍崩塌事件的动力过程展开分析,揭示了该事件的强度特征和频谱特征,为崩塌事件的动力分析开辟了新途径;基于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建立纳雍崩塌的DEM模型,建立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流变模型和参数,实现了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地震波信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揭示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量化揭示了碎屑流运动的宏观、细观及微观过程,为崩滑-碎屑流动力学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福泉滑坡为例,基于无人机航拍高清影像获取的DEM模型,建立“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的流变模型和参数,模拟了福泉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运动过程,对不同时刻滑体的形态、运动速度分布进行分析;基于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滑体特征,建立了涌浪模型和参数,分析不同时刻滑坡-涌浪的运动形态、流场内的最大动压力及碎屑流最终运动距离,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灾害全过程致灾机理。(5)总结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的崩滑灾害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技术要点及步骤。以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协同确定的流变模型及参数,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崩滑灾害开展致灾范围预测;采用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使用“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型及参数评价这一成灾模式致灾范围的可靠性,为贵州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隐患点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李松林[10](2020)在《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在河流岸坡两侧普遍会存在一些古滑坡和老滑坡。三峡库区一直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目前已查明库岸涉水古老滑坡达2600余处。2003年水库蓄水后,大量滑坡发生复活,对滑坡体上道路、房屋建筑等造成破坏,威胁河道航运。目前整个库区的涉水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缺乏全面系统分析。在水库第三期175m蓄水结束距今的10余年间,滑坡未再大量爆发,变形强度逐年减弱,这种变形自适应、稳定性自恢复特性目前也并未得到较好研究,这关系到滑坡对于加大水位扰动的承载力评价,以及能否通过提高库水位升降速率以解决水库综合效益提高和库区地质灾害降低两者间的矛盾。论文收集了三峡库区大量涉水滑坡相关资料,运用GIS分析了整个三峡库区的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关键控制因素。基于滑坡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研究了古老滑坡的成因模式及其形成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建立相关地质概念模型,进而研究不同类型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根据对滑坡长期变形演化特征分析,提出了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的变形自适应现象,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地表位移变形与地下水监测数据等,从应力条件和渗透性揭示了滑坡变形自适应机理,对水库滑坡长期演化预测、灾害防治以及水库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整个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在宏观上呈显着区域差异性和分带性特征,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为地层岩性。库区地层单元可划分为4类工程地质岩组,砂泥岩夹页岩岩组与泥灰岩岩组分别是库区内发育滑坡数量最多和密度最高的岩组。在相同岩组岸坡中,顺向坡与逆向坡中滑坡发育密度差异较大,是造成滑坡在空间分布上呈显着局部差异性的最主要原因。(2)在顺向坡中,缓倾斜坡主要以滑移—拉裂和滑移—剪切型破坏为主,而中陡倾角斜坡多为滑移—弯曲型破坏模式。在中陡倾角的逆向岸坡中,巴东组地层的斜坡易发育弯曲—拉裂型滑坡,而缓倾内的砂泥岩薄层状逆向坡则发育蠕滑—拉裂型滑坡。据此提出了库区滑坡4种典型滑动面形态,即弧形、直线形、靠椅形和折线形,并对其滑坡发育条件、代表性案例和主要分布范围进行了总结。(3)对木鱼包滑坡(浮托减重型滑坡)和八字门滑坡(动水压力型滑坡)两个典型案例的变形特征分析显示,木鱼包滑坡变形的最主要诱发因素是高水位蓄水,但其也并非总是受浮托减重效应影响,由于不同高程段的坡体结构差异导致渗透性不同,在160m水位以下,渗流压力占主导作用,受动水压力影响较大,而在160m水位以上,浮托力占主导作用。降雨对八字门滑坡变形影响显着,一般在降雨后3天便会发生变形响应,库水作用不仅与库水位下降速率有关,也与下降时长有关,如库水下降速率为0.2m/d需30天才诱发滑坡变形,0.65m/d仅需14天就诱发变形,下降速率与变形启动的最少天数呈负相关性。(4)水库自2003年蓄水至2017年的14年间发生显着变形的滑坡526处,蓄水内3年为滑坡复活高发期,蓄水后滑坡变形数量与程度均逐年减少减弱。弧形滑面滑坡和直线形滑面滑坡数量最多,主要为动水压力型滑坡,靠椅形滑坡次之,折线形滑坡数量最少,后两者主要为浮托减重型滑坡或复合型滑坡。库区滑坡的渗透系数大多分布于0.1m/d~2.6m/d之间,动水压力型滑坡的渗透性低于浮托减重型滑坡,主要集中于0.01~2m/d,浮托型滑坡集中在0.5~5m/d之间,复合型渗透特性主要分布区间跨度较大,为0.01~4m/d。(5)以直线形滑面滑坡为例,通过库水循环升降条件下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位上升时静水反压作用与渗流作用会提高滑坡稳定性。水位下降是导致滑坡变形的最主要原因,滑坡呈典型牵引式破坏,变形对库水位下降存在一定滞后性,同时库水渗流对坡体结构具有一定的侵蚀效应。水位首次下降时,滑坡变形模式为前部以水平向位移为主,同时牵引中后部产生变形,但中后部是以竖直向的固结压密变形为主。第二次水位下降时,滑坡前部沿原破裂带继续下滑,呈坡脚塌滑的变形模式,而中后部滑体无明显变形,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其与奉节、云阳等地该类滑坡原型的变形特征吻合。(6)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均表现为经历一定时长的变形后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大多数滑坡自适应的调整时长在2~4年,浮托减重型滑坡调整时间最短。直线形滑面滑坡的未涉水滑体区域在蠕滑过程中的竖直固结压密是其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弧形滑面滑坡的自适应机制主要是后部滑体下滑,推挤中前部滑体导致滑体的压密和下滑势能的释放;滑体受库水位循环升降导致坡体渗透系数增大,是某些渗透性本来较好的滑坡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

二、论岩体结构的物质基础——工程地质岩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岩体结构的物质基础——工程地质岩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可靠度法的个旧对门山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理位置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不良地质作用
第三章 基于赤平投影和FCM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3.1 岩体结构面调查和分析
    3.2 基于FCM法的优势结构面确定
    3.3 赤平投影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研究
    4.1 前期工作
    4.2 岩体质量分级
    4.3 岩体参数确定
    4.4 小结
第五章 边坡可靠度研究与评价
    5.1 边坡可靠度理论
    5.2 常见边坡可靠度分析法
    5.3 边坡目标可靠度的确定
    5.4 基于MCS边坡可靠度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边坡稳定性计算及FLAC3D数值模拟
    6.1 边坡极限平衡法稳定性计算
    6.2 基于FLAC3D边坡数值模拟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

(2)云南腾冲滇滩铁矿复杂岩体结构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体结构研究现状
        1.2.2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
        2.2.1 地层
        2.2.2 岩浆活动
        2.2.3 变质作用
        2.2.4 地质构造
        2.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3 矿区地质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3.3 水文地质
    2.4 矿区工程地质岩组
    2.5 研究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第三章 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取值
    3.1 室内试验
    3.2 点荷载试验
    3.3 孔内直剪试验
    3.4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3.5 参数反演
第四章 H1 滑坡(风化层)实例拟合
    4.1 H1 滑坡的基本特征
    4.2 FLAC~(3D)软件简介
        4.2.1 FLAC~(3D)基本原理
        4.2.2 本构模型的确定
    4.3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4.4 H1 滑坡(风化层)三维模拟
        4.4.1 孔内直剪试验参数模拟
        4.4.2 参数反演参数模拟
        4.4.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边坡(岩质)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5.1 潜在滑动面分析
        5.1.1 钻孔揭露破碎带
        5.1.2 结构面特征
        5.1.3 边坡极射赤平投影分析
        5.1.4 潜在滑动面(带)
    5.2 三维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5.2.2 模型参数与边界条件
    5.3 各类方法抗剪强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
        5.3.1 岩体质量分级参数数值模拟
        5.3.2 直剪试验参数数值模拟
        5.3.3 参数反演数值模拟
第六章 极限平衡法二维对比分析
    6.1 极限平衡法计算原理
        6.1.1 Morgenstern-Price法
        6.1.2 Bishop法
        6.1.3 Janbu法
    6.2 典型剖面稳定性计算
        6.2.1 剖面位置与安全系数
        6.2.2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项目目录
附录 C 软弱结构面产状统计
附录 D 节理裂隙产状统计

(3)金沙江白格滑坡形成机理及残余体变形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1.2.2 碎裂岩体及其边坡失稳研究
        1.2.3 白格滑坡研究成果
        1.2.4 主要存在问题及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气象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4.1 大地构造背景
        2.4.2 区域主要断裂
        2.4.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 构造演化
        2.5.1 区域构造演化
        2.5.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2.6 河谷演化
        2.6.1 夷平面
        2.6.2 阶地
        2.6.3 研究区河谷发育历史
    2.7 水文地质条件
    2.8 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白格滑坡基本特征
    3.1 滑坡形态特征
    3.2 滑坡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
    3.3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3.3.1 基于现场调查的变形特征分析
        3.3.2 基于卫星影像的变形特征分析
第4章 白格滑坡形成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
    4.1 滑坡形成机制定性分析
    4.2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形成机理研究
        4.2.1 FLAC-3D简介
        4.2.2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4.2.3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第5章 白格滑坡后缘残余体变形趋势分析
    5.1 残余变形体的基本特征
        5.1.1 K1变形区基本特征
        5.1.2 K2变形区基本特征
        5.1.3 K3变形区基本特征
    5.2 基于现场调查的残余体变形分析
        5.2.1 K1区现场变形
        5.2.2 K2区现场变形
        5.2.3 K3区现场变形
    5.3 基于现场监测的残余体变形分析
        5.3.1 K1区监测变形
        5.3.2 K2区监测变形
        5.3.3 K3区监测变形
        5.3.4 残余体整体位移云图
    5.4 残余体的变形趋势分析
        5.4.1 K1区变形趋势分析
        5.4.2 K2区变形趋势分析
        5.4.3 K3区变形趋势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岸坡(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1.2.2 岸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地质选线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2.1 气象水文
        2.1.1 气象
        2.1.2 水文特征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
        2.3.1 地层岩性
        2.3.2 工程地质岩组
    2.4 地质构造
        2.4.1 昌都至林芝段地质构造
        2.4.2 研究区地质构造
    2.5 水文地质条件
    2.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6.1 新构造运动
        2.6.2 昌都至林芝段历史地震
        2.6.3 研究区地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岸坡工程地质分区研究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定性分区
        3.1.1 工程地质定性分区原则及依据
        3.1.2 各区工程地质特征
    3.2 典型岸坡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3.2.1 Ⅰ方案岸坡
        3.2.2 Ⅱ方案岸坡
        3.2.3 Ⅲ方案岸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岸坡稳定性量化分区研究
    4.1 量化评价理论
        4.1.1 模糊综合评判法
        4.1.2 加权信息量法
        4.1.3 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
    4.2 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4.3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4.3.1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取值和分级
    4.4 评价单元划分
    4.5 岸坡稳定性研究
        4.5.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岸坡稳定性研究
        4.5.2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岸坡稳定性评价
        4.5.3 基于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岸坡稳定性研究
        4.5.4 三种方法结果对比
    4.6 岸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4.6.1 岸坡稳定性分区量化评价结果分析
        4.6.2 量化评价结果与工程地质分区比照
        4.6.3 优选岸坡定性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隧道洞口工程选址研究
    5.1 研究思路与路线
    5.2 优选岸坡工程地质评价
        5.2.1 工程地质条件
        5.2.2 岸坡整体稳定性分区研究
        5.2.3 危岩体及孤石发育现状
    5.3 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5.4 评价模型建立暨单元划分
    5.5 洞口工程适宜性研究
        5.5.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
        5.5.2 基于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
        5.5.3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对比
        5.5.4 量化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6 贯通线洞口位置综合评价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模糊综合评判pyhon源程序
    B.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修正灰色聚类分析pyhon源程序

(5)秦巴山区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研究现状
        1.2.2 斜坡(坡体)结构分类研究现状
        1.2.3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
        2.1.1 地形
        2.1.2 坡度
        2.1.3 坡向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水文地质特征
    2.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6 人类工程活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斜坡结构划分及区划研究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3.2 研究区岩体结构划分
        3.2.1 分类依据
        3.2.2 岩体结构特征及分类
    3.3 研究区坡体结构划分
        3.3.1 斜坡结构分类
        3.3.2 斜坡结构特征
        3.3.3 斜坡结构类型区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斜坡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4.1 数值模拟方法
        4.1.1 3DEC离散元软件
        4.1.2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
        4.1.3 3DEC与 FLAC3D的区别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4.3 本构选取及参数确定
    4.4 边界条件及监测点布置
    4.5 数值模拟分析
        4.5.1 顺向层状碎裂块体结构斜坡
        4.5.2 顺向中薄层层状斜坡
        4.5.3 顺向缓倾中薄层状斜坡
        4.5.4 斜交缓倾层状斜坡
        4.5.5 反向缓倾层状斜坡
        4.5.6 反向陡倾薄层状斜坡
        4.5.7 反向陡倾层状碎裂块体斜坡
        4.5.8 坡积物-基岩二元结构斜坡
        4.5.9 松散堆积结构斜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分类
    5.1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
        5.1.1 顺层“蠕滑-拉裂渐进”式破坏
        5.1.2 顺层“弯曲-溃曲”式破坏
        5.1.3 “顺陡倾结构面拉裂滑移”式破坏
        5.1.4 “弯折-拉裂-滑移”式破坏
        5.1.5 “弯曲-倾倒”式破坏
        5.1.6 拉张-剪切坐落破坏
        5.1.7 土石混合“层内圆弧滑动”式破坏
        5.1.8 二元结构“顺层平滑”式破坏
        5.1.9 坡面流滑破坏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切峡谷研究现状
        1.2.2 深切峡谷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2.3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研究进展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形地貌
    2.3 区域地层建造
    2.4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4.1 大地构造环境
        2.4.2 区域构造单元及断裂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与历史地震
        2.5.1 新构造运动
        2.5.2 历史地震
第3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形地貌
        3.1.1 平面特征
        3.1.2 垂直特征
    3.2 峡谷特征
        3.2.1 谷底特征
        3.2.2 谷坡特征
        3.2.3 河谷形态类型及其特征
    3.3 地层岩性
        3.3.1 按地质年代划分
        3.3.2 按岩石强度划分
        3.3.3 按岩石类型划分
    3.4 地质构造
    3.5 地震活动
    3.6 降水及水文地质条件
        3.6.1 降水特征
        3.6.2 水文地质特征
    3.7 人类工程活动
    3.8 构造应力场与地形变
        3.8.1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3.8.2 地形变场
第4章 澜沧江中游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区
    4.1 地质灾害点概述
    4.2 典型地灾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4.3 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4.3.1 距断裂距离统计
        4.3.2 距水系距离统计
        4.3.3 距道路距离统计
        4.3.4 地灾高程分布统计
        4.3.5 地灾平均坡度统计
        4.3.6 地灾降雨量分布统计
        4.3.7 地灾地震峰值加速度统计
        4.3.8 地灾工程地质岩组分布统计
    4.4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4.4.1 地质灾害分布图
        4.4.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分级
        4.4.3 信息量计算
        4.4.4 熵权法计算权重
        4.4.5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4.4.6 各河谷类型地灾发育特点
第5章 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5.1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
        5.1.1 分区原则及依据
        5.1.2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及流程
    5.2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
        5.2.2 评价指标的简述及量化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计算
        5.3.2 基于CRITIC法的客观权重计算
        5.3.3 权重的组合
    5.4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5.5 各河谷类型工程地质特征
        5.5.1 各河段工程地质特征评价结果
        5.5.2 各河谷类型对应工程地质岩组
        5.5.3 各河谷类型断裂发育情况
        5.5.4 各河谷类型水文地质情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基于GIS的川藏公路拉(月)-鲁(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2.1 位置与交通
    2.2 气象与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形地貌
        2.3.1 地形
        2.3.2 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与地震
        2.5.1 地质构造
        2.5.2 地震
    2.6 水文地质条件
        2.6.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2.6.2 水化学特征
        2.6.3 补径排特征
    2.7 工程地质分区
        2.7.1 工程地质岩组
        2.7.2 工程地质分区及评价
3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3.1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
        3.1.1 地质灾害类型
        3.1.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2 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
        3.2.1 滑坡发育特征
        3.2.2 崩塌发育特征
        3.2.3 泥石流发育特征
4 地质灾害控制因素
    4.1 地形与地质灾害
        4.1.1 高程与地质灾害
        4.1.2 地形坡度与地质灾害
        4.1.3 拔河高度与地质灾害
    4.2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4.3 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4.4 地震与地质灾害
    4.5 水与地质灾害
    4.6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
5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1 评价目的
    5.2 评价方法的选取
    5.3 评价因子的选取
    5.4 AHP-信息量模型
        5.4.1 AHP基本原理
        5.4.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5.4.3 信息量权值
    5.5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5.1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5.5.2 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
        5.5.3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5.5.4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5.5.5 评价结果有效性检验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陇南山区滑坡的断层距效应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GIS在滑坡灾害领域的应用
        1.2.2 断层距效应研究
        1.2.3 陇南山区滑坡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2 .地质构造
    2.3 地层岩性
    2.4 地形地貌
    2.5 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滑坡分布断层距效应的研究方法
    3.1 基于GIS缓冲区的数据统计模型
        3.1.1 GIS缓冲区建立
        3.1.2 断层距与滑坡数量
    3.2 基于Pearson法统计模型最优缓冲距离选择
        3.2.1 Pearson相关系数
        3.2.2 数据对统计
        3.2.3 缓冲距离选择
    3.3 截断Pearson相关系数
        3.3.1 截断Pearson相关系数原理
        3.3.2 存在问题及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陇南山区滑坡分布的断层距效应
    4.1 滑坡分布特征
    4.2 断层距效应定量计算
        4.2.1 数据对(xi,yi)的获取
        4.2.2 截断相关性计算
    4.3 断层距效应讨论分析
        4.3.1 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4.3.2 断层距效应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性对陇南山区断层距效应的影响
    5.1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5.1.1 划分原则
        5.1.2 划分结果及滑坡分布数据对比
    5.2 粉砂岩、泥岩、薄层砂砾岩岩组
        5.2.1 岩性特征及滑坡发育情况
        5.2.2 断层距效应定量计算
    5.3 千枚岩、板岩、薄层灰岩岩组
        5.3.1 岩性特征及滑坡发育情况
        5.3.2 断层距效应定量计算
    5.4 中厚层砂岩、板岩岩组
        5.4.1 岩性特征及滑坡发育情况
        5.4.2 断层距效应定量计算
    5.5 中厚层灰岩、板岩岩组
        5.5.1 岩性特征及滑坡发育情况
        5.5.2 断层距效应定量计算
    5.6 厚层砾岩、砂砾岩岩组
        5.6.1 岩性特征及滑坡发育情况
        5.6.2 断层距效应定量计算
    5.7 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
        2.1.1 降雨
        2.1.2 水系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斜坡工程岩组特征
第3章 贵州岩溶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灾模式
    3.1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规律
        3.1.1 滑坡灾害发育规律
        3.1.2 崩塌灾害发育规律
        3.1.3 各因素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相互关系
    3.2 研究区崩滑灾害发育模式
        3.2.1 崩(滑)灾害孕灾主控因素分析
        3.2.2 研究区滑坡主要发育模式
        3.2.3 研究区崩塌主要发育模式
    3.3 研究区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
        3.3.1 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3.3.2 高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3.3 高位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与危险性
        3.3.4 高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3.4 典型特大地质灾害成灾模式
        3.4.1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模式
        3.4.2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模式
        3.4.3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致灾机理
    4.1 关岭滑坡-碎屑流
        4.1.1 关岭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1.2 关岭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
        4.1.3 关岭滑坡-碎屑流分区特征
        4.1.4 关岭滑坡-碎屑流致灾过程模拟
        4.1.5 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特征对比分析
    4.2 水城滑坡-碎屑流
        4.2.1 水城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2.2 水城滑坡基本特征
        4.2.3 水城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4.2.4 水城滑坡DAN3D数值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致灾机理
    5.1 福泉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5.2 滑坡基本特征
    5.3 福泉滑坡及涌浪灾害致灾过程
        5.3.1 滑坡入水前运动过程模拟
        5.3.2 滑坡-碎屑流入水后涌浪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致灾机理
    6.1 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
    6.2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与碎屑流特征
        6.2.1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
        6.2.2 纳雍崩塌-碎屑流运动及堆积特征
    6.3 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
        6.3.1 流变模型及参数
        6.3.2 纳雍崩塌DAN3D数值模拟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滑体致灾范围预测
    7.1 尖山营不稳定斜坡概况
    7.2 崩塌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7.3 研究区潜在崩滑灾害致灾范围预测
        7.3.1 DAN3D预测结果
        7.3.2 公式预测结果
    7.4 基于DAN3D的崩滑灾害潜在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总结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空间发育规律与成因模式
        1.2.2 水库滑坡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
        1.2.3 水库滑坡的长期变形演化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1.4 本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三峡库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 岸坡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三峡库区滑坡空间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
    3.1 三峡库区滑坡发育规律
    3.2 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3.2.1 地层岩性
        3.2.2 斜坡结构
        3.2.3 地形地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成因模式
    4.1 概述
    4.2 典型滑坡实例及其成因模式
        4.2.1 木鱼包滑坡
        4.2.2 石榴树包滑坡
        4.2.3 长屋滑坡
        4.2.4 白衣庵滑坡
        4.2.5 白家包滑坡
        4.2.6 向家湾滑坡
        4.2.7 草街子滑坡
    4.3 不同成因模式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滑坡的复活变形特征及其诱发机理
    5.1 概述
    5.2 木鱼包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5.2.1 滑坡专业监测网络与工程地质结构
        5.2.2 滑坡宏观变形特征
        5.2.3 滑坡变形监测结果
        5.2.4 变形影响因素与复活机制
    5.3 八字门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5.3.1 八字门滑坡概括
        5.3.2 滑坡复活变形演化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规律
    6.1 概述
    6.2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的时空分布规律
    6.3 库水作用下滑坡复活变形类型
    6.4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6.4.1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分布特征
        6.4.2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规律
        6.4.3 不同滑面滑坡对库水位升降的变形响应机制
    6.5 不同渗透特性的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6.5.1 滑坡现场渗透试验
        6.5.2 三峡库区滑坡渗透特性
        6.5.3 渗透性对三峡水库水位下降速率调控的影响
        6.5.4 不同渗透特性滑坡复活规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的滑坡变形演化研究
    7.1 概述
    7.2 岸坡原型
    7.3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
        7.3.1 试验原理
        7.3.2 试验设备与装置
        7.3.3 试验模型设计
        7.3.4 试验材料与模型制备
        7.3.5 试验监测方案
        7.3.6 试验工况条件
    7.4 试验结果及分析
        7.4.1 滑坡宏观变形演化特征
        7.4.2 位移量变化
        7.4.3 孔压变化
        7.4.4 土压变化
        7.4.5 含水率分布特征
        7.4.6 渗流侵蚀效应分析
        7.4.7 变形演化模式
    7.5 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对比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三峡库区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自适应性研究
    8.1 概述
    8.2 三峡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特征分析
        8.2.1 库区滑坡变形演化趋势类型
        8.2.2 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调整时长
    8.3 滑坡体固结压密对变形自适应的影响
        8.3.1 滑体在竖直方向的压密变形
        8.3.2 滑体在滑动方向上的压密变形行为
    8.4 滑坡体渗透系数逐步增大
        8.4.1 溪沟湾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8.4.2 溪沟湾滑坡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8.4.3 滑坡渗透性变化分析
    8.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论岩体结构的物质基础——工程地质岩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靠度法的个旧对门山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 潘万成.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云南腾冲滇滩铁矿复杂岩体结构边坡稳定性研究[D]. 李丽香.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金沙江白格滑坡形成机理及残余体变形趋势研究[D]. 徐煜.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D]. 郑子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1)
  • [5]秦巴山区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D]. 张世林. 长安大学, 2020(06)
  • [6]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D]. 王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基于GIS的川藏公路拉(月)-鲁(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 徐嘉.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陇南山区滑坡的断层距效应定量研究[D]. 崔伟. 兰州大学, 2020(01)
  • [9]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D]. 朱要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D]. 李松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论岩体结构的物质基础——工程地质岩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