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电厂污水零排放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念[1](2020)在《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电厂既是工业用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自2015年起,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要求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火电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火电厂与所在地区分抢淡水资源,以水限电、以水定电日益严重。水资源紧张已凸显为我国火电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以开辟水源,并通过优化厂内用水以节约用水,形成经济实用的火电厂工业用水技术体系,系统解决火电厂面临的用水难题。臭氧氧化反应可快速破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结构,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可生化性小分子物质,而臭氧氧化生成的新鲜氧则有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固定床具有高效、稳定、操作简便、易实现连续运行及自控等优点,针对寡营养的城镇污水厂尾水,采用微生物友好的牡蛎壳填料生物固定床可最大限度维持生物反应的微生物量,确保生物处理的稳定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对胶体悬浮物(SS)、有机质等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据此,本论文提出了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Ozone-oyster shell biological fixed bed reactor-MBR,简称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尾水经该工艺处理后用作火电厂工业用水原水;从运筹学角度,提出了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编制了基于回用水质标准、水平衡模型与分质用水的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开展了工艺及工艺机理、应用方案等研究,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OOFBR-MBR工艺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的尾水,主要影响因素为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去除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和8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8%和65%;NH4--N去除率不断增加。随进水流量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和7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7%和43%;OOFBR的NH4--N去除率迅速下降,而MBR的NH4--N去除率仍保持很高,平均去除率达92%。OOFBR-MBR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臭氧投加量40~70mg/L;进水流量3~6L/h(HRT 25~50h、容积负荷0.0096~0.019 kg COD/(m3·d)),最大冲击负荷为0.0192kg COD/(m3d)。对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的尾水,在臭氧投加量70 mg/L、HRT 25h(进水流量6 L/h)的条件下,OOF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66%、90%、45%和68%;M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41%、87%、15%和91%;OOFBR-MBR联合工艺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81%、99%、65%和97%。尾水经过OOFBR-MBR处理后,出水p H为7.47~7.85,浊度<0.2 NTU,COD<9mg/L、NH4--N和TP均<0.3 mg/L,优于火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RO装置进水水质要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水质分析以及氮平衡计算结果表明,OOFBR-MBR系统对于城镇污水厂尾水中碳氮磷具有很高的转化效率。OOFBR中先是臭氧氧化难降解有机物为可生化性小分子有机物后,被牡蛎壳上的生物膜降解掉,MBR除了有效截留残留的有机物和胶体悬浮物(SS)外,还能进一步去除残留的NH4--N和COD。约90%的NH4--N在OOFBR中被好氧氨氧化菌和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氮,产生硝酸盐氮在OOFBR-MBR反硝化作用下部分(约15%)转化为氮气。TP通过聚磷菌(PAOs)好氧吸磷形成富集污泥,并随着污泥的排出实现TP的去除。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投加臭氧前后,OOFBR和MBR反应器污泥中菌群丰度发生显着变化,OOFBR菌群保留了原污泥中29.2%的OTU(Operation taxonomy units,简称OTU),总OTU数目相对减少了28.5%,MBR中则保留31.3%的OTU,总OTU数目变化不大,臭氧对OOFBR-MBR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选择作用。OOFBR内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有9种高丰度菌或对去除有机物污染物贡献较大,而MBR内厚壁菌(Phylum Firmicu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OOFBR-MBR内的主要好氧氨氧化菌为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酸盐氧化菌主要为硝化弧菌(Nitrospira)、硝化细菌属(Nitrobacter),反硝化菌则主要包括根瘤菌(Bradyrhizobium)、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等菌属。针对水中残留难降解有机物、NH4--N和TP等污染物,OOFBR-MBR的优化调控策略为,在适宜的范围内,当进水COD、NH4--N和TP升高时,宜增加臭氧投加量,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率及溶解氧;延长HRT以延长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臭氧抗性微生物的积累和生物降解,从而提高COD、NH4--N和TP去除率;当进水COD、NH4--N和TP降低时,宜相应减少臭氧投加量和缩短HRT,保证各污染物指标在OOFBR-MBR各反应器中的高效去除。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火电厂耗水量大的特点,推荐了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针对火电厂用水流程复杂、水质要求差别大的特点,通过分析火电厂水量分配、消耗及排放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优化的水平衡模型;从运筹学角度,制定了一种多水源及多用户之间配水优化方案,提出了火电厂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的用水系统运维策略,以及用、排水系统节水,分类处理分质回用含盐废水等优化用水技术措施。以湛江某2×600MW电厂为例,达标城镇污水厂尾水经OOFBR-MBR系统深度处理后,完全满足火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采用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后,全厂总取水量可从6849m3/d下降至3560m3/d,平均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可从0.297m3/(MW·h)降低至0.143 m3/(MW·h),末端废水外排水量为512 m3/d。工程投资为7672.61万元,项目年化收益为1187.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46a。
王娟[2](2019)在《意大利链条钢在电厂脱硫废水中的腐蚀行为》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包头电厂捞渣机链条钢在废水中的腐蚀问题,通过研究国产捞渣机链条钢和意大利捞渣机链条钢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pH值的配比溶液下的腐蚀情况,为热电厂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延长链条钢的有效使用期限、保证正常生产,确定链条钢的最佳工作温度以及渣水和脱硫废水的最优配比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本文以国产捞渣机链条钢和意大利捞渣机链条钢为实验材料,以包头华电河西电厂和包头第三热电厂现场取回的脱硫废水和渣水的混合溶液为腐蚀介质,经过不同配比制成pH值不同的腐蚀溶液。本文采用静态腐蚀,借助金相显微镜、电化学综合测试仪、扫描电镜和XRD等,研究了两种钢在不同配比溶液中的腐蚀规律。首先,对两种钢的金相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经过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的热处理之后,表面渗碳层组织都为伴有孪晶亚结构的高碳回火马氏体,同时伴随有少量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心部组织都为伴有位错亚结构的低碳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内层与外层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强度,而且改善了材料的心部韧性。通过两种钢在河西电厂配制的腐蚀溶液中1个月、2个月和6个月的浸泡实验发现:试样表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腐蚀率降低。结合不用的腐蚀周期、不同pH值的腐蚀溶液,发现国产链条钢的腐蚀率大于意大利链条钢的。两种钢的腐蚀产物都含有铁的氧化物和部分硫化物。两种钢在包头三电厂内配制的腐蚀溶液中的浸泡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钢在不同温度(16℃、32℃和45℃)的腐蚀溶液中浸泡2个月后,试样表面都出现了不均匀的全面腐蚀,随着腐蚀温度的升高,链条钢的腐蚀率升高;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腐蚀率先快后慢;随着浸泡溶液pH值的增加,链条钢的耐蚀性增强。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发现国产链条钢的腐蚀率大于意大利链条钢,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两种钢的腐蚀产物都包括铁的氧化物、硫化物等。最后,在两厂内不同腐蚀介质中浸泡的链条钢,它们的腐蚀规律很相似,充分说明选择合适pH值的腐蚀介质和合适的作业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链条钢的腐蚀速率,从而增加链条钢的工作寿命。
袁园[3](2019)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水质调查分析及在热电厂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得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污水经再生处理后回用是减轻水体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将再生水用作火电厂的冷却用水,不但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而且有助于推动水在自然界中的良性循环。然而,国内外电厂在利用再生水作为循环系统冷却用水时普遍遇到了腐蚀结垢、微生物滋生等问题。本研究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处理系统为代表,调查分析了该厂近六年再生水出水水质特征,结合西郊热电厂、大唐灞桥热电厂及渭河电厂等主要工业用户对循环冷却系统水质的要求,探究了投加石灰和活性炭等两种方法对水质波动情况下污水厂出水碱度、硬度超标问题的处理效果,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多雨季节下,污水厂进水受上游排水的影响,多项进水水质指标超过污水处理厂生产工艺的设计值,对再生水系统也有较大影响,直接导致下游再生水厂出水的氨氮、总碱度和总硬度等指标超标;现有的再生水处理工艺对碱度和硬度的去除效率有限,经检测对碱度的去除率约为6.08%,硬度的去除率约为4.02%。经过对再生水出水的超标情况分析,通常是总碱度大于总硬度;(2)投加石灰和活性炭均可以起到降低碱度的作用。石灰降碱效果明显优于活性炭,而活性炭可以明显改善水中透亮度,建议日常生产中选取石灰作为降碱药剂;(3)石灰降碱法的处理效果与原水碱度有关。在原水碱度分别为350-400mg/L、400-450mg/L和450-500mg/L时,投加0.12g/L石灰分别可以去除18.1%、28.9%和26.8%的碱度;(4)中试运行期间,在进水平均总碱度为426mg/L的情况下,向26200m3进水中投加药剂配比浓度为1:3的石灰乳溶液,消耗石灰共3144kg,,可使得出水总碱度全部达标。每吨水的处理成本增加0.12元,年节约运行费用约30654元;(5)实际中可采取不同的石灰投加方式,使用全程投加法及间隔投加法的每吨水处理成本将分别提高0.063元和0.037元,即实际成本分别约为0.313元和0.287元,因此,与全程投加法相比,间隔投加法可降低生产运行成本。(6)利用双膜法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如总硬度低于50mg/L,总碱度低于50mg/L),达到水质标准要求,但是处理成本较高。据测算,产水量为700m3/h的双膜系统,每吨水的处理成本约为1.22元,远高于石灰法的处理成本0.313元。综合对比后应选择石灰法作为再生水厂高碱度低硬度水的处理方法。
崔成伟[4](2018)在《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相继出台了《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电力工业“十一五”节水规划》等环保法律法规,对电力生产企业的用水水量、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和排放指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BJ热电厂作为北京市的重点电力和热力的支撑单位,外排废水量为890m3/h,外排水量偏大,而且各类废水没有实现分类回收、分质回用。此外,电厂关于各类废水处理装置较少,而且现有的废水处理设备设施也不能满足废水零排放的技术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环保精神及政策,迫切需要BJ热电厂进行一期废水处理流程和设备的改造,增加高盐废水处理和污泥干化处理工艺,降低废水排放的水质指标,提高回收利用率,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本文以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鱼骨图分析法等质量管理及优化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分析,解决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保证项目高质量低成本按期完工。本研究不但为BJ热电厂今后的废水零排放进一步改造提供的经验,也为全国此类改造项目提供了借鉴。
魏源送,郑利兵,张春,郁达伟,王亚炜,郑嘉熹,岳增刚,王钢[5](2018)在《热电厂中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与国内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我国中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发展历程、相关工艺在国内电厂的主要研究与应用情况及其主要问题与控制策略。石灰混凝法是热电厂中水回用的第二代处理工艺,应用广泛;双膜法及全膜法具有更高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已成为目前热电厂中水回用的主流深度处理工艺。膜污染是膜法深度处理工艺的限制因素,膜污染形成机制与控制策略研究成为中水回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随着水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发展,一些新型的材料、技术和设备也逐渐推广应用于热电厂的中水深度处理;未来城市中水将成为热电厂的第一水源,膜法将成为中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最关键工艺,其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将实现多样化与高效化的发展。
唐连[6](2018)在《HNQB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少的国家,此外废水的排放问题也比较严重。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资源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行业废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也有所改进,但是依然存在严重的废水排放问题。相对于生活污水来说,工业废水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更大。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如果不能被有效地清理,由废水排放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火力发电厂是工业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十分巨大。此外火力发电尤其是煤电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电厂废水来自一般废水、冲灰水以及生活污水,其中可能含一些有机物、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微量氮磷硫等元素,处理的不好会影响到周围水质的安全。项目的综合评价能够帮助项目的管理者对项目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预期,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减少风险;也能够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制定对策,为类似项目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HNQB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参考基础上,首先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对项目综合评价的研究和发展现状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框架。此外,第二部分对综合评价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具体包括评价与综合评价的内涵,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综合评价权的定义和确定权的方法,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以及综合评价的基本研究内容。然后从工程概况、工艺技术方案、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方案以及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经济评价四个部分介绍HNQB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项目的总体情况。第四部分,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步骤,并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地的对HNQB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情况进行数据观测,收集了类似项目可带来的各方面效益情况,根据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的技术特点以及特殊属性,遵循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建立了HNQB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主要包含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废水零排放改造方案四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以及11类二级指标,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定量确定改造升级项目的优良程度。对其它火电企业废水零排放改造技术的实现以及项目综合评价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刘建松[7](2017)在《探析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及成效》文中指出我国一些重点排污企业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本文简述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的运行情况,重点简述了中国首例零排放项目—广东河源电厂的废水零排放工程的零排放技术,开发末端脱硫废水的蒸发结晶处理系统以及结晶盐和废水污泥的综合利用技术,为以后相关企业实施零排放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曲风臣[8](2013)在《化工园区的安全、环保和系统工程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目前化工园区在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及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建议。
高振宁[9](2013)在《热电厂污水零排放技术探讨》文中提出电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随着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国也在大力进行电厂的建设,以此来满足日益提高的对电力的需求。热电厂是我国发电的主要的供电场所,其主要以大型的机组来供电。然而,在供电的同时,产生了很多的污水,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实现热电厂的污水零排放,使我国能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张敬[10](2010)在《工业废水零排放在鹤煤热电厂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鹤煤热电厂采用双流弱酸处理工艺处理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减少循环水的排污量,同时采用分级用水提高水的循环使用。根据工业废水性质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使鹤煤热电厂达到了废水零排放目标。
二、热电厂污水零排放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电厂污水零排放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2.1 臭氧氧化原理 |
1.2.2 臭氧氧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固定床原理及应用 |
1.3.2 生物固定床填料 |
1.3.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MBR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4.1 MBR原理及应用 |
1.4.2 MBR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火电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火电厂工业用水现状与水质要求 |
1.5.2 单一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3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联合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6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1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用于火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2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7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任务来源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OOFBR-MBR工艺启动运行 |
2.3.2 OOFBR-MBR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3 OOFBR-MBR工艺运行的适宜条件及处理效果 |
2.3.4 OOFBR-MBR联合工艺的控制步骤与参数调控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工艺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 |
3.3.2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氮素转化 |
3.3.3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磷去除 |
3.3.4 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3.3.5 OOFBR-MBR微生态的优化调控策略 |
3.3.6 OOFBR-MBR的工艺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与技术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火电厂用水要求 |
4.2.1 城镇污水厂尾水作为火电厂水源要求 |
4.2.2 火电厂各用水工段的概况及水质要求 |
4.2.3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要求 |
4.3 火电厂水平衡模型建立 |
4.3.1 依据与方法 |
4.3.2 模型构建方法与指标 |
4.4 基于水平衡模型的电厂各用水工段水平衡与评价 |
4.4.1 各用水工段的水平衡 |
4.4.2 水平衡模型分析 |
4.5 火电厂用、排水质的评价 |
4.5.1 锅炉补给水系统废水水质评价 |
4.5.2 生活污水系统水质评价 |
4.5.3 含油废水水质评价 |
4.5.4 含煤废水水质评价 |
4.5.5 脱硫废水水质评价 |
4.5.6 机组排水槽排水水质评价 |
4.5.7 凝汽器坑排水水质评价 |
4.6 火电厂优化工业用水策略 |
4.6.1 火电厂优化用水模型 |
4.6.2 火电厂优化用水方法 |
4.6.3 火电厂优化用水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及评价 |
5.1 概况 |
5.2 尾水深度处理回用方案 |
5.2.1 OOFBR-MBR深度处理工艺装置 |
5.2.2 反渗透处理装置 |
5.2.3 离子交换处理 |
5.3 优化用水方案 |
5.3.1 全厂取水、耗水和排水分析 |
5.3.2 全厂废水排放水量及水质 |
5.3.3 优化用水技术方案 |
5.4 优化用水技术经济性评价 |
5.4.1 尾水回用经济性评价 |
5.4.2 分质用水技术与经济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意大利链条钢在电厂脱硫废水中的腐蚀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捞渣机链条钢 |
1.1.1 链条钢性能要求 |
1.1.2 链条故障分析及改进 |
1.2 热电厂脱硫废水概况 |
1.2.1 产生脱硫废水的原因 |
1.2.2 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 |
1.2.3 脱硫的原理 |
1.2.4 脱硫废水零排放及应用实例 |
1.3 热电厂的渣水概况 |
1.4 链条钢耐腐蚀性能的研究方法 |
1.4.1 金相组织分析法 |
1.4.2 重量法 |
1.4.3 自腐蚀电位法 |
1.4.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1.5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5.1 选题的背景 |
1.5.2 选题的意义 |
2 链条钢的基本性质 |
2.1 前言 |
2.2 链条钢的化学成分 |
2.3 两种钢的组织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链条钢在河西电厂内的腐蚀实验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制样前的准备工作 |
3.2.2 试样制备 |
3.2.3 腐蚀介质 |
3.3 实验过程 |
3.3.1 配制腐蚀溶液 |
3.3.2 试样外观形貌以及产物分析 |
3.3.3 试样表面清洗 |
3.3.4 试样的质量亏损和腐蚀速率的计算 |
3.3.5 连续电位测量 |
3.3.6 电化学测量 |
3.4 浸泡实验结果 |
3.4.1 宏观形貌观察 |
3.4.2 SEM观察和EDS分析 |
3.4.3 腐蚀产物XRD分析 |
3.4.4 腐蚀速率 |
3.4.5 自腐蚀电位随时间变化 |
3.4.6 极化曲线测量结果 |
3.4.7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链条钢在包头三电厂内的腐蚀实验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浸泡腐蚀实验 |
4.2.2 连续电位测量 |
4.2.3 电化学测量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宏观观察 |
4.3.2 微观形貌观察 |
4.3.3 XRD分析 |
4.3.4 腐蚀速率 |
4.3.5 自腐蚀电位随时间变化 |
4.3.6 极化曲线测量结果 |
4.3.7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水质调查分析及在热电厂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及西安市水资源现状 |
1.1.2 国内外污水再生利用研究及应用情况 |
1.1.3 西安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与需求分析 |
1.1.4 再生电厂水回用作为循环冷却水遇到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灰混凝法 |
1.2.2 双膜处理技术 |
1.2.3 活性炭吸附技术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中水三污分厂再生水处理调研与分析 |
2.1 水厂概况 |
2.2 再生水出水水质调研 |
2.2.1 检测方案与分析方法 |
2.2.2 各年水质年报汇总 |
2.3 比对分析 |
2.4 小结 |
3 高碱度低硬度再生水的处理研究 |
3.1 背景 |
3.1.1 方案比选 |
3.1.2 石灰混凝法原理 |
3.1.3 活性炭净水原理 |
3.2 实验研究 |
3.2.1 碱度提升以及过滤试验 |
3.2.2 投加石灰降碱试验 |
3.2.3 活性炭降碱试验 |
3.3 小结 |
4 中试及生产应用 |
4.1 混凝剂筛选试验 |
4.2 石灰降碱试验 |
4.2.1 投加点的选择 |
4.2.2 投加系统的搭建 |
4.3 中试结果 |
4.4 小结 |
5 石灰法与双膜法的经济成本比较分析 |
5.1 背景概述 |
5.2 经济成本比对 |
5.2.1 石灰法 |
5.2.2 双膜法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双膜工艺涉及的主要设备一览表 |
(4)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框架和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依据的相关理论 |
2.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念和特点 |
2.1.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念 |
2.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特点 |
2.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
2.2.1 5 M1E分析方法 |
2.2.2 鱼骨图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方案 |
3.1 BJ热电厂概况 |
3.2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介绍 |
3.3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主要工艺标准和要求 |
3.4 以往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以往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2 以往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出现问题的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
4.1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
4.1.1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施工工序质量的管理 |
4.1.2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节点的设置 |
4.1.3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鱼骨图 |
4.2 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质量管理实施及管控措施 |
4.2.1 人员因素控制措施 |
4.2.2 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
4.2.3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
4.2.4 方法因素控制措施 |
4.2.5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质量管理效果分析 |
5.1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的总体效果 |
5.2 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项目改造管理经验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热电厂中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与国内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热电厂中水回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
2 热电厂中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及国内应用现状 |
2.1 石灰混凝工艺 |
2.2 双膜工艺 |
2.3 其他中水回用深度处理工艺 |
3 RO膜污染问题及控制 |
3.1 膜污染机制研究 |
3.2 膜污染控制策略 |
4 结语与展望 |
(6)HNQB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项目综合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评价与综合评价 |
2.2 多指标综合评价 |
2.3 综合评价权重的确定 |
2.3.1 权重的定义 |
2.3.2 确定权重的方法 |
2.4 综合评价的基本研究内容 |
第3章 HNQB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概况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艺技术方案 |
3.3 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方案 |
3.3.1 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方案总述 |
3.3.2 一期循环水旁流处理改造 |
3.3.3 二期循环水旁流处理改造 |
3.3.4 一二期补给水系统反渗透浓水回用改造 |
3.3.5 一二期精处理废水回收改造 |
3.3.6 一期补给水反渗透产水管路改造 |
3.3.7 厂区前生活污水改造 |
3.3.8 一二期脱硫工艺水系统改造 |
3.3.9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改造 |
3.3.10 精处理高盐废水改造 |
3.4 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经济效益 |
3.4.1 工程投资估算 |
3.4.2 工程经济效益 |
第4章 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层次分析法 |
4.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及其概念 |
4.2.3 作一致性检验 |
4.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3.1 模糊综合评价的概述 |
4.3.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
4.3.3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5章 HNQB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
5.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集 |
5.1.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模糊综合评价 |
5.2.1 建立评语集 |
5.2.2 一级模糊评价 |
5.2.3 二级模糊评价 |
5.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探析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及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简介及特点 |
2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实例 |
2.1广东河源电厂的零排放项目 |
2.2三水恒益发电厂的零排放项目 |
2.3鹤煤热电厂零排放项目 |
2.3.1循环排污水与化学系统废水 |
2.3.2灰渣系统的废水和生活污水 |
2.3.3其他工业用水系统废水 |
3废水、废水系统的零排放关键技术 |
3.1废水零排放系统运行 |
3.2废水零排放的关键技术 |
3.2.1循环冷却水的极限浓缩倍率技术 |
3.2.2开发末端脱硫废水的蒸发结晶处理系统 |
3.3.3结晶盐和废水污泥的综合利用 |
4总结 |
(8)化工园区的安全、环保和系统工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的优化措施 |
1.1 化工园区开展安全规划及安全风险评价 |
1.2 成立高效的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机构 |
1.3 构建整体的安全风险防控意识 |
2 提升化工园区环境保护水平的优化措施 |
2.1 优化园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
2.1.1 优化措施一 |
2.1.2 优化措施二 |
2.1.3 优化措施三 |
2.1.4 优化措施四 |
2.1.5 优化措施五 |
2.1.6 优化措施六 |
2.2 建立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
2.2.1 现阶段体系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
2.2.2 体系建设优化措施 |
2.3 配套建设化工园区危废处置装置 |
3 化工园区系统工程的优化措施 |
3.1 热系统 |
3.1.1 合理选择园区供热模式 |
3.1.2 优化园区热联合体系 |
3.2 工业气体 |
3.3 公共维修 |
4 结论 |
(9)热电厂污水零排放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完善热电厂零排放技术的必要性 |
2 热电厂废水的主要来源 |
2.1 酸、碱废水 |
2.2 生活中的污水 |
2.3 冲灰水热力设备化学清洗和停用保护的排放废水 |
3 结论 |
(10)工业废水零排放在鹤煤热电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浓缩倍率和节水的关系 |
2 鹤煤热电厂循环补充水处理方案 |
2.1 采用双流弱酸+水质稳定剂处理技术提高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 |
2.2 采用不同的水源分级使用以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 |
2.2.1 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水源 |
2.2.2 锅炉用水的水源 |
2.3 废水处理回用实现零排放 |
2.3.1 循环排污水与化学系统废水 |
2.3.2 灰渣系统废水及生活污水 |
2.3.3 冲洗煤水废水 |
2.3.4 其他工业用水系统废水 |
2.3.5 鹤煤热电厂的零排放 |
3 结论 |
四、热电厂污水零排放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D]. 刘世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意大利链条钢在电厂脱硫废水中的腐蚀行为[D]. 王娟.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3]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水质调查分析及在热电厂再利用研究[D]. 袁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BJ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 崔成伟.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3)
- [5]热电厂中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与国内应用进展[J]. 魏源送,郑利兵,张春,郁达伟,王亚炜,郑嘉熹,岳增刚,王钢. 水资源保护, 2018(06)
- [6]HNQB热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综合评价研究[D]. 唐连.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7]探析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及成效[J]. 刘建松.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03)
- [8]化工园区的安全、环保和系统工程优化[J]. 曲风臣. 化学工业, 2013(10)
- [9]热电厂污水零排放技术探讨[J]. 高振宁. 科技传播, 2013(11)
- [10]工业废水零排放在鹤煤热电厂的应用[J]. 张敬. 工业水处理,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