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增长的经济理论——马尔萨斯人口定律的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学[1](2021)在《欧美经济思想史的意识形态谱系——基于自由主义类型的分析》文中认为本文的主旨在于提炼自由主义的共识,分析和比较自由主义的三种具体历史形态,用它们来识别历代主流经济学派在意识形态类型上的差异;展示这些意识形态类型在经济学中的表现形式,包括与之对应的政策倾向、理论结构及其特设。这些学派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辩护者,脱胎于各自时代的历史困境。它们的理论既受相应的自由主义类型的影响,本身又是构成这种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以古典自由主义作为经济哲学基础,喊着"自由放任"的口号,赞美私有财产、自由竞争和有限政府,为资本冲破阻碍其自由发展的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而摇旗呐喊。信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派,举着实现"积极自由"的旗帜,力图改革自由资本主义,解决自由巿场内生的贫富悬殊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则力图回归"消极自由",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广泛的干预,倡导最小政府,力主"重塑自由巿场"。这些学派都曾对西方社会的政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有其自身的限度,既因为经济理论与政治实践存在天然的差距,也因为理论自身存在内在缺陷。
李翔[2](2020)在《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至今已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持续的低生育率不仅缩减了人口总量,而且也带来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加速等问题,影响了经济的长期发展。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在持续的低生育率背景下,理清低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成为研究的迫切需要。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相关理论与作用机制,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来阐述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并对低生育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将沿着“提出问题——理论与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生育政策调整分析——结论与对策建议”这一逻辑思路逐一展开,试图科学、全面地对低生育率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经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效应来看,人口生育率的提高会促进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并且由低生育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增加也并不会促使劳动参与率下降,反而会提高劳动参与率;反之,持续的低人口生育率会阻碍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即经过人口转变,持续的低生育率会对我国劳动参与率产生负效应。在考虑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后,发现低生育率对劳动参与率的负效应还会通过滞后效应进一步增强。同时,在对不同生育率水平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进行分析与预测后,发现如果生育率继续维持在当前的较低水平,那么至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会比维持在自然更替的生育水平方案下少大约767万人,并且这一差异将在2040年和2050年后进一步扩大。另外,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规模的减少效应,不仅体现出绝对量的减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体现出减少速度的加快。第二,从低生育率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来看,当生育率下降时,人力资本积累会增加。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随着生育率的持续降低,其对人力资本影响的正效应也逐渐显现。在考虑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后,发现人力资本水平不仅会受到当前人口生育水平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前期人口生育水平的滞后效应影响。另外,在区域差异性分析中还发现,生育率的变动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最大。而根据在低生育率下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也就是说,在低生育率背景下,人力资本水平会提高,这将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三,生育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直接效应呈现出显着的倒“U”形,即当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时,随着生育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率也会不断上升,但当生育率上升到一定水平时,继续上升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负效应。同时,在滞后效应分析中发现,经济增长率还会受到前期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影响。而在中介效应分析中,低生育率,一方面,会通过改变劳动供给水平降低劳动参与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中介效应;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改变人力资本投入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中介效应。但在目前教育投入力度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经过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口代际转变,劳动参与率的负中介效应要略高于人力资本的正中介效应。由此,我们从供给途径来分析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呈现出负效应。第四,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形关系,这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并且当总和生育率达到1.6时,经济增长率达到峰值,但当总和生育率继续上升至1.8时,经济增长率为1.65,又回到了总和生育率为1.5时的结果。这说明如果现行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或是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能够促使生育率处于1.5-1.8的区间内,则能够促进经济保持高增长。因此,在当前低生育率背景下,生育政策调整后,生育率的适度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但生育率的过度反弹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另外,对放松生育政策后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后得到,个体的年龄、性别、户籍状态与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在意愿生育二孩间的差异明显。同时,放松生育政策后,受政策的影响还未生育二孩的家庭更明确二孩生育计划。从总体来看,低生育率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和阶段性,但随着人口转变,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因此,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增进劳动供给质量将刻不容缓。
李文娟[3](2020)在《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伦理经济学是更高级的经济学,是区别于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财富增长的经济学,经济学从历史形成过程看本就脱胎于伦理学,因为经济活动是有人参与的活动,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的社会活动规律,它是人的发展经济学。伦理经济关注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问题,探讨人的伦理行为能否获得经济增殖能力和经济行为是否符合伦理原则,在经济和伦理的互相建构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应该是适应人类本性的发展,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之所以进行本论题研究,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本身就是伦理经济学,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的经济学理论始终探究的一个问题即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如何实现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实现人的伦理价值。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着作中蕴藏着丰富的伦理经济思想值得挖掘,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内容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继承和发展,需要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探寻理论支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其面临着伦理的拷问,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出现,过度注重经济发展的高效率,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甚至本末倒置的现象。本文尝试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文本和着作入手,梳理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发展的历程,阐释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挖掘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围绕这一主题,本文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文本和马克思所关注的社会现实出发,以历史现实和理论研究为线索,提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研究方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终极伦理批判、从而实现伦理经济的应然指向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第二章,探讨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来源,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也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本章主要以几位有代表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理论进行“伦理经济”视角的分析,从中更好的对比看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批判继承。第三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形成和演进历程。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是沿着两条演进线索展开的,一是马克思本人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统研究,从开始的人道主义呐喊到政治经济学科学的伦理批判,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阶段是同步的,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是随着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而不断成熟并走向科学的。二是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的欧洲复杂的社会背景,这是马克思伦理经济形成的历史背景。从这两条线索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伦理经济学的理论,马克思从始至终都是从现实人的解放角度出发的,把他的伦理价值追求通过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另外从第二条线索可以看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的科学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是重点研究部分,主要从异化劳动理论的伦理经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经济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经济批判展开论述。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异化劳动。“异化”是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哲学语言,劳动是贯穿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不能脱离马克思所面临的社会基本经济事实,这也是早期马克思转向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初衷,也是青年马克思窥见社会经济事实的窗口,马克思在早期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怀着对工人劳动者悲惨生活的同情,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私有财产,而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从早期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来看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痕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批判。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具有超越性价值意义的就是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原始积累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总体过程的不公平和虚伪,揭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性质,并发现剩余价值是剥削的来源,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只有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改变这样的局面。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在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结束阶级的对立,实现人的解放、社会解放、政治解放的统一。第五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应然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至始至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人的解放”,从马克思早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以人道主义关怀对工人的同情,到后来揭开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即剩余价值的发现,马克思把自己对“现实人”状况的不满付诸于深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最终发现资本主义的秘密,找到了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道路,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共产主义仅仅意味着人类史的开启,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统一体,无论是政治解放还是社会解放其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六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最现实的意义就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伦理经济一脉相承,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必然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指引,围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充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无论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发展方面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王滢波[4](2020)在《数字经济:收益递增与非均衡》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学家应该放弃对于市场的完美幻想。市场是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并不完美。市场失灵不仅仅体现在科斯所谓的外部性上,它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总会造成严重的垄断和贫富差距,原因正在于市场是收益递增,而非收益递减的。政府的职能边界也不应仅仅限定在明晰产权上。收益递增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源。垄断和增长是同时出现的,没有垄断就没有超额利润,就没有资本积累,也就没有创新和发展。收益递减从来只是技术中性前提下的一种假设,而非现实。自由竞争从来就不存在,均衡更是水中镜花。传统的均衡经济学研究的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即在技术水平不变和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条件下如何最大化产出,本质上是一种存量和静态经济范式。这两个约束条件才是导致收益递减的前提。但事实上,这两个约束条件都只是假设,并非事实。一方面技术进步在持续加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稀缺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限制越来越低。均衡经济学隐含的一个结论是经济的增长是有天花板的,一定会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将经济理解为信息处理系统,那么其增长可能是没有尽头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甚至我们未来可以再造原子,我们将面临一个没有增长极限的经济体系。这也就意味着均衡经济学的两个约束条件都不再成立。约束条件的变化也意味着收益递减并不成立,收益递增才是真实世界的规律。斯密其实已经观察到了收益递增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只是他没有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斯密指出,技术进步和分工会导致收益递增和垄断,他同时也指出,分工是效率的来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显然,收益递增、垄断和增长是同时出现的,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帮助斯密厘清其中的逻辑链条:即分工和技术进步导致垄断,垄断产生利润,利润促进创新,创新促进增长。这才是斯密分工理论背后的核心逻辑所在,其背后隐含的逻辑是市场并不完美。然而,对于市场的信仰使得斯密陷入了两难。他自己显然也没有意识到他这两个观点之间的矛盾所在。马歇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有意识地摒弃了斯密理论中和市场有效性相矛盾的分工和收益递增理论,但同时他也放弃了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他完全忽视了技术进步与分工,建立了一套静止的没有增长的均衡理论。在马歇尔收益递减的均衡世界里,没有利润,没有分工,没有技术进步,没有垄断,也就没有创新和增长。自从马歇尔均衡理论建立以来,经济学家唯一的任务就是证明市场的有效性,因为市场能够自行解决一切问题,是最完美的资源配置手段。科斯提出了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但却指出错不在市场,而在于产权的不明晰。只要产权明晰,市场仍然可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凯恩斯事实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他认为市场并不会自发实现均衡,但是他仍然关注的是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避免因为预期变动导致生产的大起大落,而非核心的增长问题。直到杨小凯才重新延续了斯密有关分工的理论脉络,经济增长的问题才重新回到经济学家的视野。然而,遗憾的是,他虽然承认收益递增,但却不敢质疑均衡理论及其背后的自由主义思潮,他只看到了收益递增会导致垄断,却没有意识到分工导致的收益递增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而是建立各种莫须有的约束因素,试图在马歇尔的均衡框架中来解释收益递增问题。市场从来不完美,自由主义也非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然而要承认这一点却需要极大的勇气。经济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经济增长表现为信息处理能力的上升。数字经济和传统经济最大的差别在于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也就是人脑和电脑的差别,或者说是原子和比特的差别,具体而言,可总结为以下三点:发展速度从线性到指数,技术打破了自然资源对于增长的限制;资源从稀缺到冗余,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从分隔走向连接,外部性越来越高,边际收益越来越高。全球经济正在向数字经济迁移,数字经济的占比越来越高。传统经济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传统的GDP统计方式大大低估了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数字技术不仅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驱动力,而且正在成为比肩于劳动力和资本的新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动力,使得经济持续加速增长。收益递减成立的前提是技术外生以及实物资源不可再生所导致的不可再生性。最初的收益递减来自于对于农业的观察,土地的肥力是有限的,随着人力投资的增加,土地的产出一定是边际收益下降的。但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实物资源对于增长的限制,使得收益递减不再成立,具体而言可归为以下三个原因:1.技术打破了自然资源对于产能的限制;2.技术的边际成本趋近零;3.技术具有更强的外部性,边际收益为正。显然,经济中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趋势,一个是不可再生的原子经济所导致的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一个是比特经济所导致的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当技术进步缓慢,收益严重依赖于土地等天然资源时,经济就会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例如传统的农业、建筑业、矿业,这正是马歇尔观察到的现象;相反,当技术进步突破了自然资源的局限,当土地等实物资源在整体收益中占比越来越低时,经济就会呈现出收益递增的趋势,例如数字经济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当下正在发生的现象。未来,如果技术进步发展到能够再造原子的程度,那么不可再生性也将不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的因素就会完全消失,那也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再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增长的空间将被完全打开,收益递增将越来越普遍。收益递增意味着不存在所谓最优的均衡状态,马歇尔均衡不再成立。由于技术不存在不可再生性,边际成本会持续下降,边际收益则会持续上升。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不复存在,最优产量和最优市场份额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均衡也不再存在。收益递增意味着赢者通吃,规模越大,价格越低。通过创新和技术的快速迭代建立不可逾越的竞争优势,并快速占领市场已经成为厂商唯一的竞争策略。打破这种循环的唯一途径是更高维度的创新。经济更多地呈现出创新-垄断-更高维度的创新-破坏性颠覆的动态迭代过程,而非静态的均衡过程。技术进步加速也大大降低了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收益递增意味着增长带来更多增长,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增长呈现持续加速的态势。随着诸如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经济的周期性正在下降,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大大下降。只有在经济停滞,技术进步缓慢的背景下,经济才会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凯恩斯所谓的投资和储蓄的均衡,预期导致消费倾向的下降只适用于没有技术进步的“短期”。凯恩斯对此从不否认,正如其所说,“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的”,但是技术的加速进步已经将其认为的所谓“长期”变为了“短期”,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了对抗经济衰退的最重要工具,传统的货币和财政工具更像是在技术停滞状态下为了避免因预期波动导致经济衰退而打的强心针,虽然短期看似有效,但从来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来都是供给创造需求,而非相反。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收益递增意味着收入差距呈现“马太效应”,而非均衡经济学所谓的“涓流效应”。库兹涅兹所谓的人均收入倒U型曲线只是人类贫富差距扩大浪潮中一个美丽的意外。技术一方面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不平等,而且日甚一日。收益递增也意味着纯粹的自由竞争并不存在,先发优势至关重要。最初微弱的优势很快就会变成严重的路径依赖,后发国家要想完成对先发国家的超越,只能依靠更高维度的创新和产业政策。鉴于创新的不确定性,强力产业政策和幼稚产业保护可能是后发国家迫不得已的选择。日本、韩国和中国的高速发展证明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国家之间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贸易冲突和摩擦会持续加剧。技术进步导致收益递增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是对于收益递增的研究仍处于萌芽期,面临着不少困难,具体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思维惯性。技术的加速发展只是最近几十年的现象,人们在心理上还处于传统思维的惯性作用下,没有充分认识到技术进步正在持续加速,收益递增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是仍然将技术视为经济增长的外部性因素,很多人对于技术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依然充满怀疑;2.机械物理学范式的束缚和数学方法上的困难。均衡经济学诞生的时期,牛顿物理学大行其道,将经济学发展成为像物理学一样的硬科学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唯一目标,而只有均衡系统才能实现精确性和可预测性,因此收益递减成为均衡经济学大厦最坚实的基础,而收益递增则面临数学方法上的困难。虽然很多经济学家都观察到了收益递增现象,但是收益递增会导致一个不可预测的复杂系统,无法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达,构造一个类似于收益递减理论的完美体系。收益递增使得经济系统更加类似于自然界的进化选择,具有不可预测性,也使得诸多经济学家望而生畏;3.自由主义信仰的约束。虽然有些经济学家承认收益递增,但却不敢推翻马歇尔的均衡范式,原因在于市场的有效性和被奉为圭臬的自由主义信仰息息相关。收益递增意味着不存在理论上的最优状态,哲学观上要突破自由主义的僵硬框架,追求建立更具弹性的社会和经济机制。绝对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将导致灾难。绝对的平等就是最大的不平等。绝对的自由主义会导致绝对的贫富差距,从而孕育出对于极度平均主义的渴望,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绝对的平均主义会导致绝对的贫困,触发绝对的自由主义,这正是计划经济崩溃的根源。对于完美状态的追求往往会走向反面。接受不完美才能长治久安。可行的目标是追求建立更具弹性的经济体制,使得资源能够根据需要在市场和政府中间更加灵活地进行调配。研究范式上应该突破机械物理论的束缚,打破单一的数学逻辑,寻求生物演化逻辑的支持,以复杂系统的视角来看待和研究经济。
赵欢[5](2020)在《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深受法国重农主义农业思想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不断演进。法国重农主义产生于18世纪5070年代,是对西方农业思想系统研究的起点。该学派促进了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作为古典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分,虽然存续时间较短,但是其农业思想对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英法两国,其农业思想为早期两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理论指导。后来随着美、德等其他西方国家的纷纷崛起,有些国家的农业思想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典经济学中的农业思想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其农业思想也受到了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影响。西方农业思想发展的进程并未停止,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开创了农业地理学的先河。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的重新“复活”,开创了现代农业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依据相关的着作与文献资料,对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演进过程作了较全面和清晰的阐述。首先,分别对古典经济学与重农主义进行阐述,再对重农主义的农业思想进行详细的阐述,主要从产生、学说特点、农业思想、政策主张进行阐述,并解释了为什么重农主义被称为古典经济学;其次,阐明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的演进,并对其农业思想从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与人口的关系、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的耕种方式、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地租理论、农产品自由贸易理论;再次,农业发展思想使得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50年代重新复活,开启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最后,结合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提出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伊馨[6](2020)在《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制造业的供给侧发展却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转变后的新要求,因此,需要对新时代我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以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为研究对象,在对供给学派进行批判性反思后,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效供给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就影响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论文运用Malmaquist-DEA法测算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用Michaeli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用考虑技术效率约束的DEA法对中国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技术效率推动为主,产业结构变动具有后工业化特征,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同时,论文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根据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构建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制造业有效供给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提升,制造业的惠民福利指标对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贡献度最大且呈上升趋势,供给效率与技术驱动的贡献趋于一致。随后论文以红领集团为案例,讨论新时代实现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微观路径。论文认为,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在宏观管理上可以适当汲取供给学派供给侧的管理主张,强化市场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决定性地位;在产业层面要降低制造业的税负,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实现供给效率提升与供需匹配,技术创新要结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产业政策以功能型产业政策为主,政策目标要多关注对产业发展负外部性的纠正。在厂商层面要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对有效供给的影响,从供应链构建、需求识别、培育技术创新自觉性等方面实现有效供给。
王珍[7](2019)在《经济“人本主义”的现实呼唤 ——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思想史上,西斯蒙第是一位特殊的重要人物:他既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又对古典经济学中的重要思想——任由市场自由放任发展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同时期大多数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奉行“萨伊定律”之时,他提出了“需求不足危机”理论,并从绝对的自由竞争、财产与劳动分离、大规模工业化、银行信贷业务等四个方面论证“若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加以干预,需求不足危机将会进一步加剧,甚至会引起全社会的萧条”。但是,由于西斯蒙第的经济学研究更注重经验观察、经济理论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使得他的经济思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期望通过对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梳理,一方面可以用以完善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对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研究,笔者认为与同时期的大多数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以“财富为本”的经济思想相比,西斯蒙第的前瞻性和独创性主要体现在其“人本主义”经济思想上:第一,如果把经济学当做抽象科学,不考虑人文、历史、社会等复杂的现实世界情况,经济研究必将陷入误区;第二,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消费生产的价值就无法实现,因此,生产、科技进步的发展都应该以人的需要为导向;第三,经济增长的目的是提高全人类的福祉,所以应该呼吁增加劳动人民收入与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又反对绝对的平均主义;第四,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也要强调人的尊严、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爱、责任心、诚信、创造性等人格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培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虽然需求不足问题在我国还没有明显显现,但对于基尼系数连续八年高于国际警戒线、工业品库存压力日益加大等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认为西斯蒙第经济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不仅是解决英国十九世纪“需求不足”危机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中国当下社会发展所急需的。
陈景华[8](2019)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经济运行将处于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当供求失衡时,生产受到抑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严重的供求失衡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理论界都将供求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思想家已经就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供求理论。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学者们分别从市场价值与价格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研究供给和需求问题,但尚未将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因此,本文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经济思想的发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传承与发展,并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总结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供给和需求的思想,他们为马克思建立科学供求理论提供了思想源头和理论素材。然后,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考察马克思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微观供求理论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市场供求、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供求理论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总供求平衡、总供求失衡及其调控等内容,微观部分是宏观部分的基础,宏观部分是微观部分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而,本文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并与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立场和时代价值。再而,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于供求问题的论述,可见其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最后,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当前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本文尝试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学者关于供求理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马克思供求理论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理论形成之路,这对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深化供求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从政策指导的角度,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环境与科学依据,解读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求作用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导,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
于潇[9](2019)在《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特征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中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低质量供给与高质量需求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逐渐升级,日渐束缚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强化环境规制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然而,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休戚相关的两方面,公共政策实践对任意一方的偏颇都将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环境规制不足或规制过多均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需要辨明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科学把握环境规制的政策力度,以便设计出最佳的环规政策机制,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首先,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本文从内在激励、外在约束、中介效应三个方面剖析了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生成逻辑。环规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内在激励,表明环规政策经济效应源于资源环境效益价值属性以及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依赖,而环规政策本身内生于资源环境领域的外部效应、产权不清、非竞争性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环规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外在约束,表明当前宏观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执政理念和生态建设特色实践为优化环境规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但政策的交易成本和工具选择会抑制环规政策经济效应的发挥。环规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中介效应显示,环规政策是政府、企业、公众等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规制赞成者与反对者经由政治压力所达成的平衡会直接影响环规政策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环规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亦会推动新的经济制度形成与发展,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其次,鉴于环境规制政策的多样性与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很难用单一学科阐清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选择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剖析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促进经济绿色增长的可行规制之道。结果表明,为有效化解转型期严峻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问题,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增长,需结合中国本土化的国情将不同学科的环境规制思想有机统一在一起。一方面,需要运用经济学和政治学相关知识,明晰环规政策目标是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以及为达成这些政策目标所需的绿色财税工具;另一方面,需要运用政治学、法学理论建构环境管理法规制度,明晰生态保护权责义务主体以及资源环境市场的交易规则,降低环规政策运行成本。同时,亦需要运用社会学的社会互动论、社会建构论、社会分层论等优化环境规制制度体系,丰富环规政策工具。再次,本文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FDI与全要素生产率四个层面剖析了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作用路径。具体而言,微观层面,环规政策既可能激励市场微观主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可能诱发“成本遵循效应”,增加企业合规成本,抑制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中观层面,环规政策会通过影响产业竞争、产业区位、贸易结构等影响一国内部的产业变迁与升级,亦会通过影响FDI区位选择、FDI产业分布与FDI规模等影响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水平;宏观层面,环规政策会通过时间效应与空间效应调节着资源要素在不同厂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期间实现最优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高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复次,本文选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环境规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模型,借助数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了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的经济绩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规制策实施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变迁以及FDI水平的提高,但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尚不明确,并且不同类型环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与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经济激励型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与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优于其它指标,社会参与型政策对FDI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较其它指标显着。不同区域间环规政策的经济绩效亦存在显着差异,东部环规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与产业优化效应均最优,中部环规政策对FDI的吸纳效应较其他两地显着,西部环规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最显着。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概述了文章主要结论,并从坚持清单式管理思维,明晰环境规制目标使命、厘清环境规制政策作用机理,丰富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类型、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寻求环境领域精准规制、建设环境信息服务平台,以大数据助力绿色发展、推进关键领域配套改革,兜底民生缓解转型压力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环境规制政策经济绩效,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增长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同时,文末还从样本选择、研究内容、话语体系方面阐释了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可改进的方向。
冀耕[10](2018)在《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再认识 ——“隐形弹簧”机制的历史与现实》文中认为马尔萨斯是近现代人口研究的先驱,其着作《人口原理》是现代人口学奠基性的文献。虽然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自问世以来就饱受争议,但他毕竟第一次提出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关系问题,且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进入21世纪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更是被应用于与人口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以及环境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继续发挥着它在多学科和社会实践应用的作用。很显然,在新的时期以新的视角继续探讨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进一步探索人口系统的深层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现实人口问题的解决。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说明其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对200多年来围绕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所进行的争论做了简要的梳理和评述,说明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考察了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飞速增长情况下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新发展,肯定了以人口、粮食、资源、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为研究核心的罗马俱乐部的努力和当代马尔萨斯主义所衍生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观。第二部分主要是阐述笔者在思考人口变化深层机制时受哈耶克“自发秩序原理”和胡克的“胡克定律”启发而提出的隐形弹簧的设想,运用弹簧形变、弹簧的弹性系数、弹簧的强度与耐力等弹簧原理以及统一增长理论,尝试性地就人口系统本身的结构、对外部因素适应的情况以及人口资源技术制度的相互关系略做探讨。第三部分主要是将弹簧原理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四大核心内容做一个基本的对应,从弹簧原理的角度解读马尔萨斯的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两种抑制,以进一步加深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认识。
二、人口增长的经济理论——马尔萨斯人口定律的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口增长的经济理论——马尔萨斯人口定律的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欧美经济思想史的意识形态谱系——基于自由主义类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识形态与学说分类 |
(一)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 |
(二)基于思想“血缘”关系的分类图解 |
(三)基于“意识形态”的分类 |
(四)经济学中不同类型自由主义的分类和识别问题 |
二、自由主义及其三种历史形态 |
(一)概说 |
(二)自由主义的共识 |
(三)古典自由主义 |
(四)新自由主义 |
(五)新古典自由主义 |
三、《国富论》:设置为参照点的解释 |
四、古典经济学(1750—1870)与“自由放任” |
(一)自由放任 |
(二)重农主义 |
(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1. 边沁:功利主义与“幸福计算” |
2. 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贫困陷阱 |
3. 李嘉图:地租理论、比较优势原则和自由贸易 |
4. 萨伊定律 |
5. 约翰·穆勒:综合与折衷主义 |
五、新古典经济学(1871—1930)与“自由放任” |
(一)英国学派 |
(二)洛桑学派 |
(三)奥地利学派 |
1. 门格尔与方法论个人主义 |
2. 庞巴维克 |
六、“积极自由”与凯恩斯主义阵营 |
(一)“自由放任”的终结与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 |
(二)凯恩斯 |
(三)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 |
(四)后凯恩斯主义 |
(五)新凯恩斯主义 |
(六)最新的趋势:“新兴的新古典综合”? |
七、“消极自由”与自由市场经济学阵营 |
(一)芝加哥学派 |
1. 弗里德曼与货币主义 |
2. 卢卡斯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
3. 科斯与产权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个分支) |
(二)布坎南与公共选择学派 |
(三)新奥地利学派 |
1.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温和派 |
2. 以米塞斯为代表的激进派 |
(四)弗莱堡学派(4)(freiburg school):一种变异的新古典自由主义? |
八、重商主义:国家主义经济学 |
九、国家主义与德国历史经济学派 |
十、余论 |
(一)理念与实践的距离问题 |
(二)理念的阴暗面 |
(三)执念与政策方案的倾向 |
(2)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中介效应分析模型 |
1.3.2 世代交叠模型(OLG模型) |
1.3.3 离散选择模型 |
1.3.4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 |
1.4 主要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人口转变理论 |
2.2 人口经济理论中关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2.1 悲观论 |
2.2.2 乐观论 |
2.2.3 中性论 |
2.3 人口因素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作用 |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3.2 生命周期理论 |
2.3.3 世代交叠模型 |
2.3.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3.5 家庭需求模型与抚养负担假说 |
2.4 文献综述 |
2.4.1 关于低生育率、劳动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4.2 关于低生育率、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4.3 关于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4.4 关于低生育率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 |
2.4.5 对文献的简要评述 |
第3章 低生育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与机制分析 |
3.1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 |
3.1.1 消费者行为 |
3.1.2 人口年龄结构及加总 |
3.1.3 厂商行为 |
3.1.4 政府行为 |
3.1.5 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 |
3.2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分析 |
3.2.1 低生育率通过劳动力投入改变劳动供给影响经济增长 |
3.2.2 低生育率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改变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劳动供给的影响分析 |
4.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与劳动参与率现状分析 |
4.1.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其结构的现状分析 |
4.1.2 劳动参与率现状分析 |
4.2 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4.2.3 实证分析 |
4.2.4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
4.2.5 区域稳健性检验 |
4.3 不同生育率水平下未来劳动供给预测分析 |
4.3.1 劳动供给预测方法与参数设定 |
4.3.2 不同生育率水平下劳动供给结构预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 |
5.1 劳动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分析 |
5.2 低生育率对人力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5.2.3 实证分析 |
5.2.4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
5.2.5 区域稳健性检验 |
5.3 低生育率下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5.3.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
6.1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6.3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分析 |
6.3.1 基准回归估计 |
6.3.2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
6.4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1 人口出生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2 人口增长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3 少儿抚养比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7.1 生育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值模拟 |
7.1.1 OLG模型设定 |
7.1.2 参数校准 |
7.1.3 数值模拟 |
7.2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及其效果评价 |
7.2.1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现状分析 |
7.2.2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7.2.3 放松生育政策后对生育意愿影响的效果评价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3)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亚当·斯密的的伦理经济思想 |
2.1.1 自由:经济的基本德性 |
2.1.2 个人自利与社会互利的统一 |
2.1.3 正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伦理 |
2.2 马尔萨斯的伦理经济思想 |
2.2.1 人口增长是社会贫困的根源 |
2.2.2 控制人口增长是合乎伦理的选择 |
2.2.3 反对济贫法,以贫限殖 |
2.3 大卫·李嘉图的伦理经济思想 |
2.3.1 利益至上的自由放任 |
2.3.2 肯定“劳动创造价值” |
2.3.3 分配基础上的阶级利益对立 |
2.4 西斯蒙第的伦理经济思想 |
2.4.1 关注财富和人的关系 |
2.4.2 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 |
2.4.3 建立平均私有的社会 |
第3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形成与演进历程 |
3.1 伦理经济的基本界定 |
3.1.1 伦理经济与经济伦理 |
3.1.2 伦理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
3.1.3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特点 |
3.2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1 19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实 |
3.2.2 家庭环境的影响 |
3.2.3 学习经历及其影响 |
3.3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演进历程 |
3.3.1 1843 年—1845 年:对社会经济事实的道德批判 |
3.3.2 1845 年—1863 年:唯物史观基础上伦理经济批判 |
3.3.3 1863 年—1883 年:《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彻底批判 |
3.4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3.4.1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性 |
3.4.2 从道德批判向科学理论批判的转变 |
3.4.3 价值理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相融合 |
第4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的伦理经济批判 |
4.1.1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背景 |
4.1.2 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劳动者主体性的消失 |
4.1.3 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揭示异化劳动的根源 |
4.1.4 异化劳动理论伦理批判的价值诉求 |
4.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经济批判 |
4.2.1 揭露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剥削性 |
4.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体过程:揭露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虚伪性 |
4.2.3 资本主义制度是人剥削人的异化制度 |
4.2.4 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伦理超越 |
4.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经济批判 |
4.3.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诠释 |
4.3.2 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
4.3.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审视 |
4.3.4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向度的判断 |
第5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应然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5.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 |
5.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识的理论基础 |
5.1.2 马克思关于人的认识维度 |
5.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 |
5.2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 |
5.2.1 脱胎于人本主义对人的认识 |
5.2.2 基于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个人”的认识 |
5.2.3 历史发展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识 |
5.3 马克思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经济建构 |
5.3.1 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
5.3.2 劳动自由全面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 |
5.3.3 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
5.3.4 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的统一 |
第6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6.1 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指导 |
6.1.1 “发展为了人民”的基本立场 |
6.1.2 “发展依靠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地位 |
6.1.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 |
6.2 坚定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自信 |
6.2.1 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市场经济建设的保障 |
6.2.2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促进社会主义更大发展的手段 |
6.2.3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 |
6.3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观 |
6.3.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6.3.2 经济发展、生态发展、人的发展和谐共进 |
6.3.3 构建全球生态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数字经济:收益递增与非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三、主要观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拓展研究方向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创新之处 |
三、今后拓展研究方向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收益递减理论综述 |
第二节 收益递增理论综述 |
第三节 数字经济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从原子到比特–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差别 |
第一节 数字经济的定义和范围 |
一、经济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
二、数字经济是基于比特的信息处理系统 |
第二节 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别 |
一、从线性到指数–技术进步持续加速 |
二、从不可复制走向无限复制-边际成本趋向零 |
三、从分隔走向连接-外部性导致的边际收益越来越高 |
第三节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主流的经济形态 |
一、全球经济正在向数字经济迁移 |
二、传统的GDP统计方法大大低估了数字经济的贡献度 |
三、企业大力投资于数字经济 |
四、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比肩于劳动力和资本的新生产资料 |
第四章 收益递减还是收益递增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数字经济中收益递增成为普遍现象 |
第三节 技术进步是收益递增的原因 |
一、技术打破了自然资源对于产能的限制 |
二、边际成本趋近零,边际收益递增 |
第四节 收益递增始于何时 |
第五节 收益递增是增长的源泉 |
第五章 均衡还是非均衡? |
第一节 收益递增意味着以马歇尔范式为代表的微观均衡不再成立 |
一、技术进步加速使得马歇尔均衡不再成立 |
二、收益递增导致数字经济呈现显着的非均衡性 -- “赢者通吃” |
三、更高维度的创新成为打破原有收益递增循环的唯一手段 |
第二节 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停滞理论可能不再成立 |
一、收益递增意味着增长持续加速 |
二、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 |
第三节 收益递增意味着强烈的马太效应而非涓流效应 |
第四节 收益递增意味着完全的自由竞争从来不存在 |
一、路径依赖意味着必须不遗余力创新,占领科技制高点,取得先发优势 |
二、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只有依靠高维创新和改变规则才能打破既定的路径依赖 |
第六章 建立新的经济学范式已经刻不容缓 |
第一节 当前收益递增理论研究面对的难题 |
一、思维惯性 |
二、机械物理学范式的束缚和数学上的困难 |
三、自由主义哲学传统的束缚 |
第二节 哲学观上要突破自由主义的僵硬框架,建立更具弹性的机制 |
第三节 研究范式上要突破机械物理论的范式 |
第四节 研究目标要从静态最优化转向动态非均衡增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5)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一、重农主义的农业思想研究 |
二、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 |
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在法国以重农主义呈现 |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 |
一、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
二、古典经济学的界定 |
三、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重农主义 |
一、重农主义的产生 |
二、重农主义的学说特点 |
三、重农主义的农业思想 |
四、重农主义的政策主张 |
五、重农主义简评 |
第三节 重农主义为什么被称为古典经济学 |
第三章 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演进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 |
一、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农业与人口的关系 |
三、农业的生产要素 |
四、农业的耕种方式 |
五、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六、地租理论 |
七、农产品的自由贸易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复活” |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发展 |
一、舒尔茨的农业思想 |
二、库兹涅茨的农业思想 |
三、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中的农业思想 |
四、乔根森模型中的农业思想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关于现代农业思想概述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
一、理论启示 |
二、实践启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6)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供给学派理论及实践在新时代的批判性反思 |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
三、对供给学派理论及政策主张的评价 |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政策实践 |
一、“里根计划”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
二、“撒切尔实验”政策实践及评价 |
三、日本“规制改革”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
第三节 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 |
一、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供给学派理论的中国化 |
二、供给学派的理论出发点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不相容 |
三、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的市场机制 |
四、供给学派的供给侧单边管理理论与有效供给研究的冲突 |
第四节 供给学派政策实践对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的启示 |
一、供给学派政策实践证明供给管理的重要性 |
二、供给管理既是长期政策也是短期政策 |
三、供给管理要重视化解结构性矛盾 |
第三章 供给思想溯源与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近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
一、前古典经济学时代的供给思想 |
二、斯密和李嘉图的供给思想 |
三、萨伊的供给理论 |
四、古典经济学供给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三、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
四、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
二、非均衡学派的非均衡理论 |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
四、现代西方经济学供给理论的价值 |
第四节 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
二、均衡理论 |
三、需求理论 |
四、技术创新理论 |
五、产业结构理论 |
第四章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及内在机理 |
第一节 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 |
一、供给、均衡点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
二、有效供给与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 |
三、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 |
四、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内涵 |
第二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 |
一、经济效益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
二、供给效率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
三、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引致作用 |
四、技术创新是有效供给的内在驱动 |
五、产业结构升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
六、生产外部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 |
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二、社会需要从增长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 |
三、从经济增长速度要求转向发展质量要求 |
四、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机遇 |
第二节 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
一、有良好的运营质量作为有效供给的发展基础 |
二、供给侧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加有效 |
三、满足新时代需求升级要求 |
四、技术创新能成为有效供给的动力 |
五、产业结构与产业比较优势更匹配 |
六、有效供给的成效具有正外部性 |
第三节 现阶段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差距 |
一、传统要素成本增加难以逆转,制造业税负高于全国宏观税负 |
二、供给侧资源配置效率低,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存在 |
三、制成品供给错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
四、关键领域的技术薄弱,制约驱动力的技术升级 |
五、产业结构升级,遭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 |
六、制造业环境约束仍较明显,与新时代发展目标背离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制造业供给规模与效益 |
一、制造业供给总量大,但规模下滑 |
二、制成品产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 |
三、制造行业杠杆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
四、供给效益好转,出现行业分化 |
五、制造业技术投入与产出增加 |
第二节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 |
一、测度原理 |
二、变量选取 |
三、测算结果 |
四、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分析 |
第三节 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一、制造业产业结构测算指标设计 |
二、数据说明 |
三、制造业产业结构分解分析 |
四、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增加 |
第四节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发展现状 |
一、产能利用率是需求在供给端的映射 |
二、测算方法选择 |
三、数据说明 |
四、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
五、“去产能”治理后产能过剩行业供给规模下降 |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估 |
第一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水平的评价原则与时代要求 |
一、评价原则 |
二、评价指标要符合新时代特征 |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
一、指标选择 |
二、评价体系框架 |
三、评价方法 |
四、数据来源 |
第三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
一、指标权重 |
二、制造业有效供给总体评价 |
三、制造业行业层面有效供给评价 |
四、制造业分行业子维度有效供给评价 |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实现有效供给的个案研究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新时代传统制造厂商实现有效供给的困境 |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厂商供给效率低 |
二、技术创新转换未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相结合 |
三、厂商产业链升级遭遇要素优势不匹配瓶颈 |
四、规模化大生产模式难以应对数字经济下的需求升级 |
第二节 案例研究对象的描述 |
一、案例研究设计思路 |
二、案例分析对象的描述 |
三、案例设计要素 |
第三节 红领集团实现有效供给的案例分析 |
一、利用数据要素提高供给配置效率 |
二、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工艺流程智能变革 |
三、利用数据技术实现“武藏曲线”的智能升级 |
四、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升级需要 |
第四节 案例启示 |
一、利用数字要素修正供给配置扭曲 |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趋势应相结合 |
三、厂商产业升级方向要与比较优势匹配 |
四、重视需求升级对生产模式的新要求 |
第九章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思路 |
一、重视供给管理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长期作用和短期影响 |
二、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需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
三、强化市场在有效供给实现中的决定性地位 |
四、政府调控以纠正“市场失灵”为主要目标 |
第二节 推进产业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
一、降低制造企业税负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
二、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升制造业供给侧效率 |
三、加大数字要素的培育力度,推动供需高效匹配 |
四、加大关键领域技术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率 |
五、重视传统产业地位,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
六、引导产业政策转型,政策目标转向减少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性 |
第三节 推进厂商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
一、构建供应链虚拟系统,提升供给效率 |
二、引导厂商技术创新的自觉性,实现供给驱动转换 |
三、培育企业内生增长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
四、把握新时代的需求变革,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需求识别的精准度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经济“人本主义”的现实呼唤 ——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西斯蒙第人物及着作简介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 |
2.1.1 西斯蒙第经济思想方法论 |
2.1.2 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人道主义 |
2.1.3 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浪漫主义 |
2.1.4 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理论功绩 |
2.2 国内研究 |
2.2.1 西斯蒙第消费需求不足危机理论与马尔萨斯、凯恩斯、马克思的相关理论对比 |
2.2.2 西斯蒙第人道主义思想、浪漫主义思想研究 |
2.3 文献综述述评 |
3 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需求不足危机”理论 |
3.1 “需求不足危机”理论的提出 |
3.1.1 萨伊定律 |
3.1.2 西斯蒙第对萨伊定律的驳斥 |
3.2 加剧“需求不足危机”的四个因素 |
3.2.1 绝对的自由竞争 |
3.2.2 财产和劳动分离 |
3.2.3 大规模工业化 |
3.2.4 银行信贷业务 |
3.3 如何抑制“需求不足危机”加剧 |
3.3.1 抑制绝对的自由竞争——主张政府干预,保护全民利益 |
3.3.2 改善财产与劳动分离现象——主张改善人类社会的经济组织 |
3.3.3 抑制工业化规模过快扩张——主张政府引导,缓解工业人口过剩 |
3.3.4 抑制银行信贷业务恶性扩张——主张加强政府监管 |
3.4 对西斯蒙第“需求不足危机”理论的评析 |
4 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特色——“人本主义” |
4.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应陷入抽象 |
4.2 生产、科技进步的发展应该以人的需要为导向 |
4.3 财富增长目的是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福利 |
4.4 财富增长同时要关注人的精神幸福 |
4.5 对西斯蒙第“人本主义”经济思想的评析 |
5 西斯蒙第“人本主义”经济思想对当下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 |
5.1 保障农村居民收入 |
5.2 加强城乡融合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8)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供求问题的研究历史 |
二、关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
三、关于中国经济供求问题的研究动态 |
四、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 |
第一节 前古典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二、古罗马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供求思想 |
四、重商主义的供求思想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
一、重农主义回归生产 |
二、亚当·斯密对供求理论的系统概括 |
三、萨伊、李嘉图的供给决定论 |
四、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的需求决定论 |
五、穆勒对两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特点 |
二、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缺陷 |
三、马克思对之前供求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
第二章 马克思的微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
一、供给的界定及其特点 |
二、需求的界定及其特点 |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第二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 |
一、市场供求不决定市场价值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值 |
第三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 |
一、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格 |
三、市场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
第四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
一、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价值的形成和转化 |
二、市场价值与市场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互动 |
第五节 马克思微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宏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
一、社会总产品供求和单个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总供求平衡 |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
一、总供求平衡的内容 |
二、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机制 |
第四节 市场供求失衡与经济危机 |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
二、供求失衡的调控 |
第五节 马克思宏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
一、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 |
二、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 |
三、供求均衡决定商品价格 |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一、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
二、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 |
一、供给学派的概况 |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
三、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 |
第四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相同之处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内容区别 |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毛泽东的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市场调节供求理论 |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市场调节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江泽民的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 |
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形势剧变 |
二、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新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二、“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习近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一、新时代我国市场供求情况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六节 对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二、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与马克思供求理论是一脉相承 |
三、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是在传承中发展 |
第六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供求发展 |
一、中国经济总供给的发展情况 |
二、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解读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评判分析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解析 |
第三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指导 |
一、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供求总量不平衡 |
二、部门结构优化消除供求结构不平衡 |
三、生产进步推动供求平稳发展 |
四、生产与流通衔接促进产业资本循环 |
第四节 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消除体制弊端,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主导作用 |
二、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供求平衡弹性 |
四、优化流通环节,促进生产和消费相匹配 |
第五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的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创新 |
2 文献述评 |
2.1 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脉络的简要梳理 |
2.1.1 经济增长的资源制约理论 |
2.1.2 绿色索洛增长模型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国内外的文献回顾 |
2.2.1 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 |
2.2.2 环境规制与市场竞争 |
2.2.3 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 |
2.3 文献述评 |
3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生成逻辑 |
3.1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内在激励 |
3.1.1 资源环境的效益价值 |
3.1.2 经济发展的环境依赖 |
3.1.3 环境规制的市场需求 |
3.2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外在约束 |
3.2.1 环境规制政策的中国情境 |
3.2.2 环境规制政策的交易成本 |
3.2.3 环境规制政策的工具选择 |
3.3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中介效应 |
3.3.1 利益主体的政策博弈 |
3.3.2 环境规制的制度变迁 |
3.4 本章小结 |
4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理论解释 |
4.1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经济学解释 |
4.2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政治学解释 |
4.3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法学解释 |
4.4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社会学解释 |
4.5 本章小结 |
5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作用路径 |
5.1 环境规制政策—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
5.1.1 环境规制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 |
5.1.2 环境规制政策对技术创新的负向效应 |
5.2 环境规制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
5.2.1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产业竞争(进入壁垒) |
5.2.2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产业区位 |
5.2.3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贸易结构(市场需求、商品结构) |
5.3 环境规制政策—FDI—经济增长 |
5.3.1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FDI区位选择 |
5.3.2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FDI产业分布 |
5.3.3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FDI规模 |
5.4 环境规制政策—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 |
5.4.1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产业静态效率 |
5.4.2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产业动态效率 |
5.5 本章小结 |
6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实证检验 |
6.1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技术创新的实证检验 |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6.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1.4 模型计量结果及解释 |
6.2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的实证检验 |
6.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6.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2.4 模型计量结果及解释 |
6.3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FDI的实证检验 |
6.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6.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3.4 模型计量结果及解释 |
6.4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 |
6.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6.4.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4.4 模型计量结果及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蕴含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再认识 ——“隐形弹簧”机制的历史与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创新 |
二、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产生与演变 |
(一)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是历史的产物 |
(二)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争论中前行 |
(三)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现当代的演变 |
三、基于“隐形的弹簧”作用原理的人口分析 |
(一) 人口系统的“弹簧”机制 |
(二) “弹性”机制下的人口关系 |
(三) 基于弹簧作用的人口表现机制 |
四、基于“隐形的弹簧”作用机制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再认识 |
(一) “两个公理”体现了弹簧形变的基点与限度 |
(二) “两个级数”反映了弹簧形变的内力 |
(三) “三个命题”反映了弹簧形变的外力 |
(四) “两种抑制”表现了弹簧形变的拉力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人口增长的经济理论——马尔萨斯人口定律的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美经济思想史的意识形态谱系——基于自由主义类型的分析[J]. 杨春学. 经济思想史学刊, 2021(03)
- [2]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 李翔. 华侨大学, 2020(11)
- [3]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D]. 李文娟. 吉林大学, 2020(08)
- [4]数字经济:收益递增与非均衡[D]. 王滢波.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11)
- [5]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D]. 赵欢.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D]. 伊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7]经济“人本主义”的现实呼唤 ——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研究[D]. 王珍. 浙江大学, 2019(01)
- [8]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景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研究[D]. 于潇. 厦门大学, 2019(07)
- [10]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再认识 ——“隐形弹簧”机制的历史与现实[D]. 冀耕. 云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