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笪强[1](2021)在《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认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和研究,人们对脱粒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脱粒装置作为联合收割机的核心装置,决定了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性能,研究谷物在脱粒装置中的运动规律及过程,对脱粒装置的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久保田PRO 588为基础,对脱粒装置的理论分析研究、结构及性能仿真试验研究和对关键零部件的结构优化,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对现有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进行测量尺寸并记录数据,并在SolidWorks中三维建模,在有限元ANSYS Workbench中对核心部件脱粒滚筒依次进行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瞬态分析以及ADAMS中进行动平衡分析,检验了结构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建立脱粒分离装置离散元仿真模型,并在EDEM中进行脱粒过程仿真试验,模拟了实际工作情况的可靠性。其次,基于离散元脱粒装置仿真模型,在EDEM中选取滚筒转速、喂入量和凹板筛振动频率三个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损失率、含杂率的影响规律。依次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了3因素影响规律;设计多因素正交试验,使用极差分析得到因素水平最优组合,利用方差分析得到了因素作用显着程度;最后设计二次回归中心组合试验,采用多项式拟合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到了数学回归方程以及相应曲面图最佳因素水平范围组合,以及最优影响因素参数组合。次之,根据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并结合相关设计理论,对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滚筒、脱粒元件、螺旋头)及相应结构尺寸优化设计,使用SolidWorks对优化设计后脱粒装置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对各部件结构及装配合理性进行初步验证后,依次进行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及离散元性能仿真分析,并与原基础脱粒装置进行分析对比,检验了优化改进后脱粒装置优越性。最后,以正交试验三因素三水平为基础,设计全面试验,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非线性功能与泛化能力,以滚筒转速、喂入量和凹板筛振动频率为网络输入层,损失率、含杂率为网络输出层,建立具有两层隐含层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脱粒性能的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脱粒性能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精度及泛化能力。
张勇川[2](2021)在《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麦是我国基本粮食,水稻年产量为21200万吨,小麦年产量为13143万吨,稻麦收获工作量巨大,全国96%的小麦、75%的水稻已实现机械化收获。稻麦联合收割机是收获机械的典型代表,我国对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究与应用较早,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在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机器与被收获作物相互作用,产生粉尘,这主要表现在收割机割台切割和输送过程,这些粉尘影响操作者身体健康,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来源之一。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粉尘质量浓度检测仪、粉尘成分及粒度分析仪对稻麦联合收割机作业现场粉尘进行检测,分析了粉尘质量浓度区域分布规律,研究出粉尘质量浓度影响因素;探究了收获现场粉尘产生规律,获得了粉尘成分、粒径大小,为降尘系统的设计奠下基础。2)通过对吸送式气力输送理论进行分析,计算了降尘系统相关工作参数。研究农业收获粉尘特性与降尘原理,参考环境工程知识,结合收割机可用布置空间,对降尘箱、吸尘罩进行结构设计与参数计算。搭建出一种负压吸尘、滤筒排尘的稻麦联合收割机机载式降尘系统,构建了初步试验系统。3)借助仿真软件对降尘系统进行了气流场分析,发现降尘箱入口处有射流现象,滤筒过滤负载存在差异,降尘箱内部流场紊乱,均匀性差,均方差达到1.54。通过提高降气室高度,增添n型风道、档风板和气流均布板,优化了降尘箱内部结构。对优化后的降尘箱进行气流场分析比对,发现入口处射流现象得到缓解,滤筒过滤负载差异降低,降尘箱内部流场的均匀性与稳定性得到提高,优化后均方差降低为0.89,表明优化后的降尘系统工作性能显着提高,仿真分析对降尘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4)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收割机降尘系统作业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收割机速度、环境湿度、风机转速对割台和尾部降尘效率的优化模型,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为:收割机速度为3.7 km/h,风机转速为3507 r/min,环境湿度为56%,此时割台降尘效率为75.2%,与预测值的误差为1.6%;尾部降尘效率为77.4%,与预测值的误差为2.2%,优化作业参数后降尘系统的降尘效率显着提高。通过Design-Expert8.0.6.1软件的Optimization模块,在较难工作条件下对最低风机转速进行计算,得到满足降尘要求的最低风机转速为3332 r/min。本文借鉴国外农业收获粉尘研究,吸收国内其他行业降尘原理,从农业收获粉尘特性入手,搭建了稻麦联合收割机机载式降尘系统,分析了降尘箱流场特性,提出优化方案,并对降尘系统进行田间效率试验,得到系统最优工作参数,提升收割机技术,探索联合收割机降尘技术途径。
南风[3](2021)在《小麦机收任务分配与收运协同调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规模化运作模式与小规模农户经营矛盾持续存在,农机设备管理粗放,调度信息滞后,作业效率不高,场景适用性低。尤其是小麦收获环节,农机调度缺乏多环节、多约束条件的分配策略及调度模式,因此研究适配多场景的调度模式、满足复杂约束条件的收割机调度对于现阶段小麦收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划分了收获环节收割机作业层级,并梳理了不同层级调度的实际特点,总结了具有通用性及基于不同侧重内容的调度模式;依据收获场景下不同作业环节,依次建立收割机田内作业调度模型、收割机田外转移调度模型以及收—运协同响应调度模型;同时结合各模型约束条件,提出相应求解算法;通过相关场景下仿真算例对模型、算法进行了验证。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小麦联合收割机在田内收割作业环节,结合区域空间特征和实际作业特点,以收割机转弯次数最少为目标,建立基于任意行走方向的田内作业路径规划模型,并以扫描线算法为基础,结合旋转步进法求解全局最优行走方向,简化不规则多边形区域的交点求解,实现基于最优行走方向的收割机调度方案。2)针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田外转移作业环节,以路径转移距离及任务时间为目标,建立多机协同的调度模型,在大量订单优化求解过程中采用PFIH算法与智能启发式算法相结合,解决传统算法PFIH非全局性、遗传算法编码限制等问题,实现多农田订单多收割机的任务分配。经仿真算例分析,订单数量为100时,混合遗传算法(GA-PFIH)、混合模拟退火算法(SA-PFIH)与PFIH求解初始方案相比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目标值优化程度分别为35.82%和36.84%,路径转移距离及平均工作时间优化效果较好分别达到39.08%和40.96%,公平性较高;与GA求解初始方案相比,目标值优化程度分别是15.68%和17.02%,路径转移距离及平均工作时间优化效果分别达到30.26%和32.41%。因此针对小农户小麦收获调度场景,本研究所提出的混合算法能较好求解大量静态订单问题,实现订单和农机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3)本研究针对小麦收获作业中收运协同响应调度环节,将满足一定条件的农田区域定义为任务单元,研究收割机与运粮车的响应模式并建立响应模型,提出了基于任务单元划分时间槽的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多运粮车多路径的精确路径规划,能够解决运粮车不足场景下的收获机具调度优化问题。通过实际案例仿真实验探究数量配比与收割效率对调度方案的影响,发现:基于收割机等待时间为优先决策的算法要优于以运粮车转移距离为优先决策的算法;在运粮车资源不足场景下,收割机数量与运粮车数量相近时,提高运粮车数量带来的增益减少;当两者数量相差显着时,会造成运粮车转移距离和收割机等待时间显着增加;收、运数量比为3:2时,应保持收割效率0.4 hm2/h,获得该配置下最优作业效率,使等待时间和转移距离最小,非生产性成本最低。因此在缺少运输设备的实际收获环境中,服务组织应合理选择收割效率同时避免收割机与运粮车数量差距过大,更好地解决多机协同响应的调度优化问题。本文研究可为农机服务组织在收获环节提供有效的调度决策,为指定区域内多环节、多场景农机调度提供理论依据,解决面向中、小规模经营主体的收割机资源调配的技术问题,对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适配小农户现代化经营有重要研究意义。
张仕林[4](2020)在《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稞作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广泛种植的特色作物,不仅是高原牧民的主要食用口粮,其秸秆也是高原畜牧产业中理想的优质饲料来源,因此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青稞作物本身的生长特性,种植区域大多分为高原大地块和丘陵山地,其中丘陵山地种植地块面积较小且分散,严重降低了机械化作业程度。由于青稞芒秆较长且存在倒刺,牛羊等牲畜在食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扎口、伤胃的现象,同时对青稞秸秆的处理大部分地区依旧采用人工收集、运输,增加了劳动成本与经济成本,而传统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在进行青稞收获作业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实现了青稞收割、脱粒、碎芒、清选及秸秆打捆一体化作业。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以现有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为基础,提出了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的总体设计与结构布置方案,设计与之配套的碎芒脱粒装置与秸秆打捆装置,并对整机动力分配进行了合理设计。(2)对传统脱粒滚筒进行改进设计,优化关键部件参数,通过螺栓连接将两根旋向相反的碎芒板条分别安装在凹板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处,同时选择钉齿焊合与纹杆焊合交错排列组合方式,既保证脱净率,更增加了滚筒对作物的冲击、搓擦作用,有效提高碎芒率的同时,对青稞芒杆内表面的倒刺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对各脱粒元件、凹板的结构尺寸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进一步提高样机田间综合作业效率与作业质量。(3)通过对打捆装置关键部件进行选型设计,确定了打捆装置整体配置方式与动力分配,通过研究草捆长度控制原理设计了打结器离合装置,确定了喂入机构拨叉长度、活塞往复频率、等关键参数。(4)结合有限元法利用ABAQUS软件中对碎芒脱粒滚筒进行模态分析,参考所得模态振型对脱粒元件排列与参数设置进行进一步优化,分析得到结构薄弱部位并进行改进以提高工作可靠性。运用ADAMS对打捆装置喂入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检查上、侧拨叉工作时的轨迹干涉情况,验证结构设计的参数合理性,以保证喂入机构平稳顺利工作。(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保持在6.0 km/h时,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各项作业指标中:籽粒脱净率为86.49%,平均损失率为1.69%,平均破碎率为0.11%,平均含杂率为6.27%;所得青稞秸秆中含芒率为5.84%,所含芒杆平均长度不足17 mm,整机碎芒率为92.4%。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的成捆率达到98.3%,草捆合格率达到94.7%,草捆抗摔率达到90%,整机作业效率达到0.4 hm2/h,平均草捆截面尺寸达到0.8 m×0.6 m,平均草捆密度达到124 kg/m3,纯工作小时生产率达到3860 h。各项指标均优于相关标准要求,其中秸秆芒杆处理性能明显优于对比机型,芒杆内表面倒刺清除效果明显。
占才学,陈巧敏,肖宏儒,夏先飞,宋志禹,张健飞[5](2020)在《食用豆联合收获脱粒清选装置适用性分析》文中认为我国是食用豆种植大国,但是食用豆机械化生产水平比较低,尤其是在收获环节。联合收获是实现食用豆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形式,而脱粒清选装置是联合收割机的核心装置,归纳总结当前脱粒清选装置的类型,并且概括和总结各类型的代表的机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食用豆脱粒清选装置的难点,并且提出适合于食用豆联合收获脱粒清选装置的类型,最后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建议,为我国食用豆联合收获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高阳[6](2020)在《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的监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扶持,为促进农业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为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机械,联合收割机等农业装备发展迅速。现阶段,国内谷物收割机以中小型为主,自动化水平低,作业过程中易发生故障,工作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与实验研究,本研究对降低收割机的故障率,提高我国谷物收割机的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进行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分析。基于联合收割机整机结构组成,结合收割分离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判断整机作业时收割分离液压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影响。对收割分离液压阀控系统进行分析,进行了 AMESim分部建模与集成建模,给定仿真参数值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证明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搭建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喂入量变化时,脱粒滚筒、输送槽和输送器的转速与转矩变化规律图。结果证明,喂入量改变时,相较于脱粒滚筒、输送槽和输送器的转速曲线,转矩曲线波动起伏较大,说明滚筒的转矩值在监控系统中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设计监控系统整体方案,对收割分离液压系统的监控策略进行研究。针对联合收割机工作时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基于联合收割机外部影响因素与收割分离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设计传感器分布图,根据监控系统组成,设计控制面板,对传感器进行选型。基于模糊控制策略,以滚筒转矩为控制量设计控制系统与流程方案,制定整机工作部件监控方案,对收割分离液压系统工作部件压力、温度、位移等发生波动的信号值进行监控。根据模糊原理与隶属度函数分析,制定模糊规则,设计基于脱粒滚筒转矩量的LabVIEW模糊控制器,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测试,编写档位选择与模糊控制程序。设计收割分离液压监控软件系统。基于收割分离液压系统监控策略研究分析,完成监控点位置设置。选择监控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与通信连接方式,设计收割分离液压监控系统通信连接模块系统结构。编写监控信号采集分析的LabVIEW程序,实现收割分离液压系统执行部件实时监测信号采集与数据打包,完成采集信号的远程传输。选用Hilbert-Huang变换做出EMD与EEMD信号分解;采用巴特沃斯滤波程序做出信号滤波分析,实现设备故障诊断的特征提取和信号分析,完成信号传输、保存与删除程序编写,基于EEMD分解信号设计系统调节方式分类器,编写信号故障识别核心程序与故障报警程序。设计收割分离液压系统监控界面,包括登录界面、参数监测界面等,以脱粒滚筒转矩参数为例,编写参数监控主程序。进行监控系统实验台测试与田间实验研究。搭建测试实验台,运行得到脱粒滚筒、输送槽和输送器的转速与转矩参数变化曲线图;以某型号国产谷物联合收割机为实验样机,安装信号监测装置与监控软件,进行联合收割机田间作业。实验研究证明,无论是实验台测试还是田间实验,都发挥了良好的性能,两者所得到的参数值关系具有一致性。监控系统将行走速度、系统温度、压力、转速及扭矩等参数的变化状态以曲线或数值的形式在界面上显示,当所测参数值超过设置的上限值或低于下限值时,界面上报警指示灯亮起,降低机器故障发生率。
金冬博[7](2020)在《单纵轴流玉米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单纵轴流玉米联合收割机由于控制系统操作复杂而引起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较低等问题,结合联合收割机在脱粒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大小控制方面的发展趋势、工作参数监测装置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全新高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工作地点、作业时间、作物含水率三个特定的影响因素下进行玉米收割实验并处理分析得到最优工作参数,系统参照最优工作参数对脱粒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大小进行实时调节。在对滚筒转速调节系统的设计中运用液压比例控制技术,在对凹板间隙调节系统的设计中运用电机控制技术,以PLC为核心控制器,运用PID算法进行实时调节。通过相关仿真可以证明:操作工人只需在系统中对工作时间段、作物含水率、作物品种和植株密集程度四种因素进行设定,机器在6.39km/h的前进速度下以最优工作参数进行作业(滚筒转速300r/min、凹板间隙30.94mm),此时玉米籽粒破碎率最低,且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分析联合收割机工作原理。其中包括对联合收割机整体传动路线进行简要描述;对机器整体液压系统进行了简要解析,明确了原系统控制原理;对液压系统脱粒滚筒无级变速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液压系统工作压力、液压泵排量等重要参数;对滚筒无极变速调节装置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出了液压缸伸长量与滚筒转速之间的关系;对原机上的凹板间隙调节装置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出了凹板间隙调节范围。(2)联合收割机控制系统机械部分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拟定出了控制方案,通过相关计算选择各液压元器件,对液压阀组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建立了脱粒滚筒液压比例控制系统。(3)建立脱粒滚筒液压比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先分别对控制元件部分、执行元件部分的传递函数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整体液压系统传递方块图,计算出了各传递函数相关参数并确定了整体系统的传递函数,应用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系统数学模型。(4)对联合收割机控制系统电气部分进行设计。根据控制要求确定设计方案,对PLC和触摸屏等电器元件进行选型,搭建了整体电控系统;设计滚筒转速调节和凹板间隙调节控制算法,编写了相关软件程序,使控制系统进一步得到完善。(5)控制系统模型验证与实物验证。应用单纵轴流玉米联合收割机在工作地点、作业时间、作物含水率三个确定的影响因素下进行玉米田间收割实验,设计了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结构矩阵并分析出实验结果,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最优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Amesim仿真软件对脱粒滚筒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初步论证了系统可行性和跟随性。
李金龙[8](2020)在《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构建与智能化设计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联合收割机所涉及的设计知识复杂,种类繁多,在设计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表达、推理等方面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集成管理系统的问题,以实现联合收割机的知识资源的存储、组织管理,并在设计过程中将知识高效获取并应用为目标,以智能化设计需求为牵引对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进行架构;首先分析农机装备的设计知识的分类及获取方法;之后将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及表达,进而建立设计体系;然后应用装备谱系设置方法及谱系拓扑图的形式将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层次化组织,并使用开发工具应用数据关联技术构建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实现知识的集成管理;最后通过知识库系统实现设计过程中知识的存储管理,运用基于知识的设计方法同步实现知识的高效获取与继承应用过程,用以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体现智能化设计理念,将联合收割机知识集成化、系统化,形成集知识浏览、查询、推理、推送及智能辅助设计一体的智能化设计流程,使之适用于联合收割机零部件设计的需求,同时也为该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为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平台的建立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知识库系统体系架构与总体构建分析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在其智能化设计平台中的作用,以智能化设计需求为牵引,对知识库系统的内部功能模块进行架构;应用Visual Studio2015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数据库,将知识信息等数字化资源与操作平台结合联合运用,构建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实现联合收割机知识的集成管理。(2)装备设计知识的分类及获取从农机装备的设计过程、设计知识特点角度出发,将农机装备设计知识分类;同时研究农机装备设计知识的获取方法,提出适用于农机装备设计知识的人工获取与知识编辑、推理相结合的半自动获取方法,并以此方法获取联合收割机整机及零部件设计知识。(3)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分析、表达及组织方法从设计过程、设计知识特点及分类角度对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进行分析;同时融合面向对象技术思想,将产生式规则表示法和框架表示法融合,运用混合表示方法有效的表达联合收割机整机及零部件的设计知识,建立通用的零部件设计体系,形成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的推理机制。应用谱系层次设置方法和谱系拓扑图形式将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进行组织,同时以谱系拓扑图为依据,建立知识库系统的目录树结构,将系统中存储的联合收割机整机及零部件设计知识层次化组织,用以有效地为系统中知识的高效浏览、查询提供索引方式。(4)知识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融合知识表达形成的联合收割机零部件设计体系,以谱系拓扑图为索引路径结合模糊判断的方式进行知识查询;应用ADO.NET技术与SQL Server数据库通过程序关联,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及系统中知识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将基于实例与基于规则的推理方法应用到知识库系统中辅助完成联合收割机零部件的设计,形成一种可浏览、查询、推理、编辑及智能设计等功能的基于知识的设计方法,实现知识在设计过程中的高效获取与应用。(5)系统技术集成与实例分析应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知识库系统中知识和参数化模型的设计信息传递;将知识浏览、查询、推理、存储及编辑等技术方法集成,以联合收割机核心部件设计为例,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用户根据设计需求直接从知识库系统中查询推理并调用知识辅助完成设计过程,获得满意的设计信息和模型。系统测试表明: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缩短设计时间,利用知识库系统进行设计,减少了设计人员查阅以及设计失误重新设计的时间,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提高知识的集成化效果并高效获取知识,提高知识的继承和重用性,从而提高设计效率与水平。
樊成孝[9](2020)在《自走式青饲机田间作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玉米青饲收获机的需求越来越高,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将成为国内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自走式青饲机需求日益增多,其作业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亟须提升,但目前在设计制造时缺乏田间作业时各关键部件功率分布等基础数据,这导致产品在功耗、体积、重量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的先进机型差距较大。因此开展自走式青饲机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的自走式青饲机整机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五征公司生产的4QZ-4500型自走式青饲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国内外收获机械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自走式青饲机田间作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需求分析并确定监测模块,并对各模块监测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自走式青饲机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明确了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关键作业部位工况监测以及采集作业过程中各关键部位转速、转矩以及功率等基础数据。确定了系统的监测模块包括转速扭矩测量模块、喂入量测量模块以及割台高度测量模块,明确了各模块的监测参数以及监测基本原理和方法。2.系统硬件设计。研究设计以LPC2109型MCU为核心的监控节点,并基于该机器特定的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霍尔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的旋转零件转速信号监测装置;采用了应变式的转矩监测装置;设计了基于位移传感器的割台高度监测装置;设计了电容传感器以及信号采集电路来预测自走式青饲机的质量流量;设计了基于位移传感器的喂入装置前喂入辊间开度监测装置,并利用前喂入辊间的开度来预测实际收获中的喂入量。本文所监测的多个独立测控节点通过CAN总线进行集成技术的研究,搭建起CAN总线网络,最终实现监测信号信息的共享,并将这些监测信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系统,进行数据存储。3.系统软件设计。其中系统上位机软件选择G语言为编程语言,选择LabVIEW为软件开发环境,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采集、显示、储存以及与监控节点之间的通讯的功能。系统下位机软件采用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采用Keil MDK-ARM作为下位机软件开发环境,主体程序包括脉冲信号采集子程序、AD转换子程序、CAN通讯子程序等。4.田间试验研究与数据分析。主要进行扭矩静态标定试验、喂入量测量试验以及田间作业功率分布试验。其中扭矩静态标定试验确定了各个扭矩传感器输出频率与扭矩值之间的关系;喂入量测量实验中基于电容法的喂入量测量试验建立了电容值变化量与青饲料质量流量和青饲料含水率之间的二元回归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42;喂入量测量实验中基于前喂入辊间开度的喂入量测量试验建立了前喂入辊开度与喂入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2;功率分布试验分析了不同作业工况下各关键部位的功率分布,结果表明风机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7%8%,行走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7%10%,切碎辊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24%28%,籽粒破碎辊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13%21%,割台驱动功率所占比例为0.3%2%。
王明杰[10](2020)在《收割机排气余热在机谷物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稻谷收获后干燥气候与场地等限制,实现及时高效的稻谷干燥,提升联合收割机柴油机热效率,本文基于对联合收割机柴油机工况的排气性能和稻谷热风干燥的条件分析,针对所提出的联合收割机排气余热谷物在机热风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及优化开展了研究。首先,本文搭建了联合收割机用全柴4C6-100U32柴油机性能试验台架并进行了该发动机的性能试验,获取了该柴油机的排气能量变化规律,计算了其排气余热回收潜力。结合排气温度、排气流量与谷物热风干燥所需的风温和风速,采用经验设计法设计了一台碳钢-水重力热管换热器。其次,本文建立了热管换热器定热流密度数值分析模型并进行了热管换热器换热性能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及换热性能试验均表明所设计的热管换热器在排气管压降改变不大的情况下能够回收约25.1%的排气余热能,输出热风温度为50-60 oC之间,符合谷物热风干燥要求。同时,还利用验证过的数值分析模型获取了发动机工况、换热器冷侧空气流量以及热管的结构参数如外径、管束间距、热侧翅片厚度、翅片间距对换热器的余热回收效率、排气管压降以及出口风温的影响规律,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最后,将热管外径、管间距、热侧翅片厚度、翅片间距与冷侧空气流量作为因素,将常用工况下余热回收量、排气管压降以及热风温度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5因素5水平的正交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管管间距、热管翅片间距与冷侧空气流量对余热回收量均存在显着影响;热管外径与翅片间距对排气管压降均存在显着影响;热管翅片间距与冷侧空气流量对热风温差均存在显着影响;相比于前期经验设计,热管换热器经优化后,在不影响柴油机性能的情况下,实现了余热回收量13.6%的提升,换热器排气管压降仅增加了3.2%,热风温度为55 oC,适中的热风温度更能适应联合收割机实际工作时的工况偶尔波动。
二、影响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模仿真分析研究现状 |
1.2.2 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2.3 数据预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仿真分析 |
2.1 脱粒装置结构仿真分析 |
2.1.1 静力学分析 |
2.1.2 模态分析 |
2.1.3 瞬态分析 |
2.1.4 动平衡分析 |
2.2 脱粒装置性能仿真分析 |
2.2.1 水稻颗粒仿真模型建立 |
2.2.2 脱粒装置仿真模型建立 |
2.2.3 脱粒装置仿真各参数设置 |
2.2.4 脱粒装置仿真及结果分析 |
2.3 本章总结 |
3 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参数优化分析 |
3.1 试验指标 |
3.2 单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规律 |
3.2.1 滚筒转速对试验指标影响规律 |
3.2.2 喂入量对试验指标影响规律 |
3.2.3 振动频率对试验指标影响规律 |
3.3 多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 |
3.3.1 正交试验 |
3.3.2 二次回归中心组合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优化设计分析 |
4.1 脱粒装置优化设计 |
4.1.1 连接力的测定 |
4.1.2 喂入方式及螺旋头设计 |
4.1.3 脱粒元件选择与布局 |
4.1.4 凹板筛设计 |
4.2 脱粒装置仿真对比分析 |
4.2.1 脱粒装置有限元对比分析 |
4.2.2 脱粒装置离散元对比分析 |
4.3 脱粒装置性能对比分析 |
4.3.1 滚筒转速对脱粒性能对比分析 |
4.3.2 喂入量对脱粒性能对比分析 |
4.3.3 振动频率对脱粒性能对比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脱粒性能预测模型 |
5.1 脱粒性能BP神经网络模型 |
5.1.1 脱粒性能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1.2 脱粒性能神经网络训练 |
5.2 BP神经网络脱粒性能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外农业粉尘研究现状 |
1.2.1 粉尘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降尘技术研究现状 |
1.3 国内降尘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收割机吸尘研究现状 |
1.3.2 收割机过滤排尘研究现状 |
1.3.3 收割机喷雾排尘研究现状 |
1.3.4 收割机脱粒降尘研究现状 |
1.3.5 其他行业降尘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稻麦联合收割机作业粉尘检测试验 |
2.1 粉尘质量浓度检测试验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条件 |
2.1.3 试验方法 |
2.1.4 实验数据与分析 |
2.2 粉尘采集及特性分析试验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条件 |
2.2.3 试验方法 |
2.2.4 试验数据与分析 |
2.3 全粒径粉尘质量浓度计算 |
2.4 影响粉尘质量浓度的单因素试验 |
2.4.1 影响因素的确定 |
2.4.2 实验指标的确定 |
2.4.3 收割机速度对粉尘质量浓度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设计 |
3.1 降尘系统结构与原理 |
3.2 降尘系统参数计算 |
3.2.1 降尘系统风速 |
3.2.2 进气管道结构参数 |
3.2.3 降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
3.2.4 风机选型 |
3.3 降尘箱结构与参数 |
3.3.1 滤筒 |
3.3.2 降尘箱体 |
3.4 吸尘罩原理与布置 |
3.4.1 喇叭形吸尘罩 |
3.4.2 伞形吸尘罩 |
3.4.3 吸尘罩气流运动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尘箱CFD气流场分析及优化 |
4.1 降尘箱模型简化与网格划分 |
4.1.1 模型简化 |
4.1.2 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设定 |
4.1.4 湍流模型选择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4.3 降尘箱结构优化与比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田间试验 |
5.1 试验条件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
5.3.2 交互作用分析 |
5.3.3 最优工作参数确定 |
5.3.4 风机工作参数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小麦机收任务分配与收运协同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机调度问题定义 |
1.2.2 单个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机调度问题研究 |
1.2.3 共同利用的多作业任务农机调度问题研究 |
1.2.4 调度研究方法 |
1.2.5 调度内容分类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组织架构 |
第二章 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场景与方法 |
2.1 收割机田内作业场景 |
2.2 收割机田外转移或任务分配场景 |
2.3 收割机与运粮车协同调度场景 |
2.4 调度规划求解方法 |
2.4.1 作业路径规划算法 |
2.4.2 大量订单分配算法 |
2.4.3 异构车辆协同规划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联合收割机田内作业路径规划 |
3.1 基于不规则多边形的联合收割机调度模型 |
3.2 小麦联合收割机田内作业路径求解算法 |
3.2.1 转弯次数求解算法 |
3.2.2 最优作业角度搜索算法 |
3.3 田内作业算例仿真 |
3.3.1 凸多边形田内作业优化方案 |
3.3.2 凹多边形田内作业优化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联合收割机田外转移路径规划 |
4.1 小麦联合收割机田外转移问题描述 |
4.1.1 转移场景模式 |
4.1.2 参数及变量说明 |
4.2 小麦收获任务订单分配模型 |
4.3 小麦联合收割机田外转移求解算法 |
4.3.1 前项插入启发算法(PFIH) |
4.3.2 混合遗传算法(GA-PFIH) |
4.3.3 混合模拟退火算法(SA-PFIH) |
4.4 小麦收获任务订单算例仿真 |
4.4.1 PFIH算法 |
4.4.2 常规遗传算法 |
4.4.3 混合遗传算法 |
4.4.4 混合模拟退火算法 |
4.4.5 不同订单规模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收割机与运粮车协同调度规划 |
5.1 收运协同调度问题描述 |
5.1.1 收运响应模式 |
5.1.2 参数及变量说明 |
5.2 收运协同调度模型 |
5.2.1 主要目标 |
5.2.2 主要约束条件 |
5.3 收运协同响应求解算法 |
5.3.1 解算基本原理 |
5.3.2 求解过程 |
5.4 收运协同响应算例分析 |
5.4.1 模型运算结果 |
5.4.2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谷物联合收获研究与机具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秸秆打捆研究与机具发展现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总体结构设计 |
2.1 整机设计要求 |
2.2 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作业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整机结构 |
2.2.2 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粒碎芒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3.1 碎芒脱粒装置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3.1.1 整机结构组成 |
3.1.2 工作原理 |
3.2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计算 |
3.2.1 脱粒滚筒 |
3.2.2 凹版筛 |
3.3 脱粒滚筒模态分析 |
3.3.1 有限元法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3.3.2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3.3.3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3.3.4 滚筒振动特性分析 |
3.3.5 模态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粒碎芒装置田间对比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机型 |
4.2.3 试验方法 |
4.3 试验数据与分析 |
4.4 芒杆倒刺处理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秸秆打捆装置设计与优化 |
5.1 秸秆打捆装置整体布局 |
5.2 打捆装置整机结构 |
5.3 打捆装置传动系统与工作原理 |
5.4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计算 |
5.4.1 草捆打结器离合装置 |
5.4.2 草捆尺寸控制原理 |
5.4.3 草捆压缩装置 |
5.5 打捆机架振动特性分析 |
5.5.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5.2 模态振动特性分析 |
5.5.3 机架结构优化及对比分析 |
5.6 打捆装置喂入机构设计及参数优化 |
5.6.1 喂入机构传动计算 |
5.6.2 喂入机构拨叉干涉检查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秸秆打捆装置田间试验 |
6.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指标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食用豆联合收获脱粒清选装置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外脱粒清选装置的现状 |
1.1 国外脱粒装置的现状 |
1.1.1 多切流脱粒滚筒 |
1.1.2 单(双)纵轴流脱粒滚筒 |
1.1.3 纵轴流组合脱粒滚筒 |
1.2 国外清选装置的现状 |
2 国内脱粒清选装置的现状 |
2.1 国内脱粒装置的现状 |
2.1.1 国内轴流脱粒滚筒装置现状 |
2.1.2 国内切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现状 |
2.2 国内清选机构的现状 |
2.2.1 国内旋风式分离式清选装置 |
2.2.2 风筛式分离清选装置 |
3 问题与展望 |
3.1 食用豆联合收获难点 |
3.2 食用豆脱粒清选装置适用性分析 |
3.2.1 大型食用豆联合收获装备 |
3.2.2 中小型食用豆联合收获装备 |
4 结论 |
(6)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的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分析 |
2.1 引言 |
2.2 联合收割机整机工作过程 |
2.3 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2.4 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阀控系统分析 |
2.5 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集成建模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监控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监控方案设计与硬件选型 |
3.3 收割分离液压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3.4 基于LabVIEW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
3.5 模糊控制器在LabVIEW中的程序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LabVIEW的监控软件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监控点位置选择 |
4.3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与通信连接 |
4.4 监控信号采集 |
4.5 监控信号分析 |
4.6 监控系统界面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实验研究 |
5.1 实验台测试 |
5.2 田间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单纵轴流玉米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联合收割机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液压比例控制技术概述 |
1.4 联合收割机工作参数检测装置研究现状 |
1.5 联合收割机机械部分组成及原理 |
1.5.1 主机工作原理 |
1.5.2 主机传动路线 |
1.5.3 滚筒转速调节原理 |
1.5.4 凹板间隙调节原理 |
1.6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1.7 本章总结 |
第2章 液压比例控制系统静态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1 原机液压系统组成及原理 |
2.1.1 主机液压系统组成及原理 |
2.1.2 滚筒无级变速液压系统组成及原理 |
2.2 脱粒滚筒控制方案的确定 |
2.2.1 设计思路 |
2.2.2 阀控缸液压回路设计与分析 |
2.3 系统工艺参数及相关计算 |
2.3.1 系统工艺参数 |
2.3.2 系统设计参数的确定 |
2.3.3 油缸部分参数计算 |
2.3.4 动力元件与负载的匹配 |
2.3.5 供油压力的选择 |
2.4 电比例阀的选择 |
2.4.1 电比例阀基本参数的计算 |
2.4.2 电比例阀的选择 |
2.4.3 基本参数的分析 |
2.4.4 电比例阀静动态曲线分析 |
2.5 其他液压元件选型 |
2.5.1 过滤器选型 |
2.5.2 液控单向阀选型 |
2.5.3 单向节流阀选型 |
2.5.4 普通单向阀选型 |
2.5.5 溢流阀选型 |
2.6 阀块设计 |
2.7 本章总结 |
第3章 液压比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集成放大板模型的建立 |
3.2 比例电磁铁模型的建立 |
3.2.1 比例电磁铁控制线圈回路传递函数计算 |
3.2.2 衔铁弹簧组件回路传递函数计算 |
3.2.3 位移-电反馈回路传递函数 |
3.2.4 阀芯位移与输入电流的传递函数计算 |
3.3 四通阀控柱塞缸传递函数的建立 |
3.3.1 滑阀流量方程 |
3.3.2 建立柱塞式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性方程 |
3.3.3 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
3.3.4 方块图和传递函数的建立 |
3.4 四通阀控柱塞缸传递函数的简化 |
3.5 传递函数参数的确定 |
3.5.1 集成放大板增益 |
3.5.2 传感器增益 |
3.5.3 滚筒无级变速器增益 |
3.5.4 比例电磁铁环节 |
3.5.5 阀控液压缸环节 |
3.6 阀控缸模型仿真与调试 |
3.6.1 主环路仿真与调试 |
3.6.2 干扰环路仿真与调试 |
3.7 本章总结 |
第4章 电控系统设计 |
4.1 联合收割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2 电控系统各硬件选择 |
4.2.1 PLC的选型 |
4.2.2 触摸屏的选型 |
4.2.3 电控箱 |
4.3 电控系统软件设计与研究 |
4.3.1 滚筒转速控制流程 |
4.3.2 凹板间隙控制流程 |
4.3.3 PID控制方法 |
4.4 程序与界面设计 |
4.4.1 PLC部分程序 |
4.4.2 触摸屏界面设计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仿真与试验验证 |
5.1 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试验 |
5.1.1 试验基本情况 |
5.1.2 试验方法 |
5.1.3 试验数据及分析 |
5.2 脱粒滚筒液压比例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
5.2.1 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 |
5.2.2 液压系统各元件参数设定 |
5.2.3 仿真实验及分析 |
5.3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构建与智能化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2.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预期结果 |
2 知识库系统架构与技术方案 |
2.1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2.2 总体架构方案 |
2.3 技术模块架构 |
3 农机装备设计知识的分类及获取 |
3.1 农机装备设计的过程 |
3.2 装备设计知识的分类 |
3.2.1 装备设计知识的特点 |
3.2.2 装备设计知识的分类结果 |
3.3 装备设计知识的获取 |
3.3.1 装备设计知识获取的方法 |
3.3.2 装备设计知识获取的流程 |
4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分析与表达 |
4.1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来源 |
4.2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分析 |
4.2.1 设计过程分析 |
4.2.2 设计知识的表现形式 |
4.2.3 设计知识的类型 |
4.3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表达 |
4.3.1 框架表示法 |
4.3.2 产生式规则表示法 |
4.3.3 混合表示方法 |
5 联合收割机设计知识的组织与存储 |
5.1 联合收割机谱系拓扑图构建 |
5.1.1 谱系层次设置 |
5.1.2 功能模块划分 |
5.1.3 谱系拓扑图 |
5.2 数据关联技术实现 |
5.2.1 数据库的选用 |
5.2.2 ADO.Net连接数据库 |
5.3 系统中知识的存储与管理 |
5.3.1 数据类型及存储格式 |
5.3.2 知识的分离及附加 |
6 知识在设计过程中的运用方法 |
6.1 知识的查询 |
6.1.1 关键词定位查询 |
6.1.2 模糊判断查询 |
6.2 知识的编辑 |
6.3 知识的推理 |
6.3.1 基于规则的推理方法 |
6.3.2 基于实例的推理方法 |
6.3.3 混合推理方法 |
6.4 设计体系建立 |
7 系统技术集成与系统测试 |
7.1 开发工具选择与技术实现 |
7.1.1 开发工具及编程语言选择 |
7.1.2 CATI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 |
7.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7.2.1 系统登录界面及主界面 |
7.2.2 知识浏览与查询模块 |
7.2.3 知识存储与管理模块 |
7.2.4 基于知识的设计模块 |
7.2.5 系统的权限管理模块 |
7.3 交互式系统操作流程 |
7.4 实例分析 |
7.4.1 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设计 |
7.4.2 清选装置设计 |
8 结论与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自走式青饲机田间作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走式青饲机监测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自走式青饲机监测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自走式青饲机喂入量检测的几种方法 |
1.2.4 CAN总线在农业中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自走式青饲机工作过程分析及监测参数选择 |
2.2.1 自走式青饲机工作过程分析 |
2.2.2 自走式青饲机监测参数选择 |
2.3 各模块监测基本原理及方法 |
2.3.1 转矩监测原理及方法 |
2.3.2 转速监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2.3.3 喂入量监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2.4 监测方案总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走式青饲机作业状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单片机硬件系统的设计 |
3.1.1 微处理器的选择 |
3.1.2 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
3.1.3 复位电路设计 |
3.1.4 电源模块设计 |
3.2 CAN通讯模块 |
3.2.1 CAN总线网络系统布局 |
3.2.2 CAN控制器 |
3.2.3 CAN收发器 |
3.3 自走式青饲机关键部位监测装置 |
3.3.1 关键部位转矩监测装置 |
3.3.2 关键部位转速监测装置 |
3.3.3 割台高度监测 |
3.4 喂入量监测装置 |
3.4.1 喂入装置前喂入辊之间位移监测装置 |
3.4.2 基于电容法的喂入量监测装置 |
3.5 辅助硬件结构 |
3.5.1 监测控制器 |
3.5.2 电源稳压模块 |
3.5.3 USB-CAN总线适配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走式青饲机作业状态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1.1 软件开发环境 |
4.1.2 软件设计的总体结构 |
4.1.3 各模块程序设计 |
4.2 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4.2.1 虚拟仪器概述 |
4.2.2 LabVIEW简介 |
4.2.3 应用层软件设计 |
4.2.4 监测主界面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5.1 室内台架试验 |
5.1.1 扭矩静态标定试验 |
5.1.2 基于电容法的质量流量检测试验 |
5.2 田间试验 |
5.2.1 喂入量标定试验 |
5.2.2 田间作业功率分布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收割机排气余热在机谷物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柴油机余热回收利用的国内外现状 |
1.2.2 国内外气-气热交换技术的研究情况 |
1.2.3 热管换热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热管换热器的收割机余热回收理论 |
2.1 热管换热器简介 |
2.1.1 热管工作原理 |
2.1.2 热管的基本特性 |
2.1.3 热管传热极限 |
2.2 热管换热器的换热理论 |
2.2.1 热传递的基本形式与介绍 |
2.2.2 换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
2.2.3 换热器的平均温差 |
2.3 本章小结 |
3 收割机排气余热在机谷物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 |
3.1 谷物在机干燥热风需求 |
3.2 联合收割机排气余热回收潜力研究 |
3.2.1 柴油机尾气状态的测量方法 |
3.2.2 不同工况下柴油机尾气状态的测量 |
3.2.3 柴油机废气理论可回收热量的公式计算 |
3.3 排气余热回收用热管换热器设计 |
3.3.1 热管材料与工质的选择 |
3.3.2 热管的结构与尺寸 |
3.4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
3.4.1 换热器常规计算 |
3.4.2 换热器传热计算 |
3.4.3 换热器校核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热管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性能试验研究 |
4.1 热管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
4.1.1 热管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的分析与选取 |
4.1.2 热管换热器数值模拟分析 |
4.2 热管换热器性能试验研究 |
4.2.1 试验系统的部件选型与构建 |
4.2.2 试验内容 |
4.2.3 热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3 收割机工况及换热器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1 工况变化的影响分析 |
4.3.2 热管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3 冷侧空气流量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热管换热器的优化研究 |
5.1 优化设计理论 |
5.2 热管换热器的优化方法 |
5.2.1 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
5.2.2 热管换热器优化参数的选取 |
5.3 热管换热器性能评价指标 |
5.3.1 一般技术指标 |
5.3.2 综合性能评价指标 |
5.4 热管换热器优化研究 |
5.4.1 优化设计的目的 |
5.4.2 优化方法与内容 |
5.4.3 模拟结果分析 |
5.4.4 综合优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影响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分析及优化设计[D]. 笪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稻麦联合收割机降尘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张勇川.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小麦机收任务分配与收运协同调度优化研究[D]. 南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D]. 张仕林.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5]食用豆联合收获脱粒清选装置适用性分析[J]. 占才学,陈巧敏,肖宏儒,夏先飞,宋志禹,张健飞.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06)
- [6]联合收割机收割分离液压系统的监控研究[D]. 高阳.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单纵轴流玉米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控制系统[D]. 金冬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8]联合收割机知识库系统构建与智能化设计应用研究[D]. 李金龙.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9]自走式青饲机田间作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 樊成孝.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收割机排气余热在机谷物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及优化[D]. 王明杰.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