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城药品合格率高(论文文献综述)
张政[1](2020)在《近代山西城市公共卫生研究(1909-1937)》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卫生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其相关事宜也逐渐由传统的民间自发应对转变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事业。近代以来,现代公共卫生行政体系在我国由上而下逐渐建立,这一过程中,作为华北重镇的山西也开启了公共卫生建设,而其省会太原,作为山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共卫生建设成绩较之省内其他地区更为显着。近代山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始于清末,发展于民国时期。在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公共卫生行政从最初的包含于警政到后期逐渐与警政分离,其间虽然多有反复,但卫生行政独立的趋势已然较为明显。在山西近代公共卫生事业中,防疫是其重点。山西省政府在1918年晋北防疫工作中,建立了一套组织相对完备的防疫体系。疫后,山西政府在将中医引入防疫工作中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日常预防接种工作,结合中西医双方的力量推进山西防疫工作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发展出了较为有效的防疫处置措施。环境卫生与饮食卫生和防疫息息相关,因而受到山西政府的重视,在省会太原尤为明显。围绕与太原市环境、饮食卫生相关的各个问题,山西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了改良,同时也推动了居民生活方式和卫生观念的进步。然而由于政府行政能力欠缺,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公众痼习难改等原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效果颇为有限。尽管如此,近代太原公共卫生建设促进了太原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的变革,为之后的公共卫生建设奠定了基础,依旧有其价值。妇婴卫生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山西也得到了发展。山西省政府大力推行了反缠足运动,并通过推广新式接产方式、改造旧式产婆等方法,加强了对妇婴安全的保障。虽然仍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但这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妇女的解放,并开启了太原乃至山西省的妇幼保健事业,体现了山西政府对女性身体卫生的关怀和保障女性权益的努力。总的来说,近代山西省的城市公共卫生建设,在官方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配合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方因素的掣肘,在看似完善的外表下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纰漏。而其在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又多是由于时代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山西的公共卫生发展情况也可以看作那个时代全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缩影。
王铁男[2](2020)在《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文中认为清代各类《匠作则例》,记载的是手工业各行业用工、用料、用银及样式、做法的规范和标准。本文以清代系列《匠作则例》为基础史料,并结合相关档案资料,选取匠作则例内“木作”与“瓦作”(含砖作)两个典型技术门类,对清代手工业技术标准化的表现形式、程度与水平、管理方式、技术标准实施,以及缺陷不足等问题,进行专题的深入考察。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产业技术的大总结时期,技术标准化问题也有了全面总结,具体表现便是大量匠作则例文本的出现与流布,使产业技术标准化呈现出“则例化”(标准化)特征。根据清代各种匠作则例所记载的内容,“则例化”在清代手工业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产品的“形制化”、原材料的“规格化”与施工中工时物料的“定额化”。中国历代技术典籍所记载的内容基本遵循《考工记》中所建立的“材——工”质量标准体系,直至清代各类匠作则例的完善,技术标准化中“形制化”、“规格化”、“定额化”,依然建立在计算工时料限的技术标准体系之上。因此,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在执行过程中,明显分为“物料管理标准”与“施工技术标准”两大部分,体现在匠作则例文本上,便是以《工部则例》等为代表的“管理型则例”,和以《工程做法》、《圆明园内工则例》等为代表的“施工型则例”。清代历朝《工部则例》所记载的对物料管理规定中,砖瓦、木材是重点内容。砖瓦类中,国家各项工程常用的临清砖、御窑金砖、琉璃瓦等项物料,从烧造流程、尺寸规格、质量检测、包装运输、收储领用等各环节均有严格管理标准。官用木材,派员采伐木料时,采前勘测、采伐数量、木料加工规格、运输方式路线、入库领用等项,一律遵照则例管理标准执行。至于历年例行采买木料,以其材质、长度、周长等为标准,形成不同等级,运输、领取、使用等各个环节,也要遵照则例执行。施工型则例将手工产业分为若干“匠作”,每“作”下分为系列技术门类的若干工种,各工种协同完成生产链。木作和砖瓦作生产被解构为各个部件和不同工序,如梁、柱、枋、檩、斗拱、墙体、地面等,每制造每一部件或完成一道工序,其工料定额标准都详细记录在案,通过这些标准数据来指导新的施工程序,进而有了财政预算和决算的依据,最终实现控制生产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清代各种匠作则例中技术标准的文本解读,可以发现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具备了诸如标准化文件制定与实施、标准件的应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的采用等近代技术标准化特征,但在引入机器化生产之前,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转型尚未突破传统计工、计料为中心的质量标准体系。对比这一时期中、西产业技术标准化进程,可见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出现近代转型趋势,但在管理体制、标准制定与推动等方面,还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
魏军晓[3](2019)在《北京市售食品重金属含量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历来是国家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北京地区市售食品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对北京地区居民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采集了北京地区16个市辖区的13类市售食品(包括谷类、豆类、薯类和蛋类等)。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检测其中的Cd、Cr、Cu、Fe、Mn、Pb和Zn等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首次对北京地区市售食品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采取“膳食消费量优先,兼顾样品重金属含量”的原则,选取大米、韭菜、苹果和绿豆进行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第五次中国总膳食研究的膳食结构数据,对北京地区市售食品中重金属进行了膳食暴露和安全风险评估。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除超标样品外,初加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要低于深加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蔬菜类、水果类、饮料类、酒类、奶类等高水分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谷类、豆类和调味品类的重金属含量。79小类样品中,巧克力、干辣椒和孜然处于警戒线等级,带鱼处于轻度污染等级,其余75类样品则处于安全等级;食品样的综合污染指数总平均值为0.118,表明当前北京地区市售食品重金属污染情况不明显,总体较为安全。(2)从地球化学角度来分析初级农产品(以大米为例)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通过对比元素在地壳(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被称为克拉克值)、土壤、大米和人体血液之间的关系可知,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3)北京地区居民通过膳食途径的Cd、Cr、Cu、Fe、Mn、Pb和Zn日均摄入量分别约为12.26μg/d、153.17μg/d、1.90 mg/d、20.19 mg/d、7.12 mg/d、25.16μg/d和12.69mg/d。除Cr外,谷类和豆类是其余6种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膳食来源。(4)上述7种重金属元素可能造成的目标危害系数THQ分别为0.18、0.76、0.77、0.43、0.76、0.10和0.63,其总目标危害系数TTHQ=3.64<10;Pb的致癌风险效应TCR为3.23×10-6,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依照目前的膳食结构,北京地区市售食品重金属的THQ和TCR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长期食用这些食品不会对研究区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廖环宇[4](2019)在《食品安全综合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让百姓无法放心食品安全质量,同时也让政府监管部门陷入了监管工作上的困境。目前我国现有食品安全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数据来源单一、使用不够便捷、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快速查询和监管人员根据抽检结果进行针对性监管、合理分配监管资源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款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食品安全综合服务系统。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针对食品抽检信息的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方法。首先对数据采集过程中遇到的反爬虫技术难题给出了解决办法,设计了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的下载及解析方法,并提出了相关采集策略以保障数据的抓取效率;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以使其满足系统使用要求;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采集方法的可靠性。(2)设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食品中的各类危害物为评估目标,分析设计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食品抽检不合格率及不合格度两种指标构建风险指数,实现了对食品安全风险状态的量化描述。(3)研究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方法。通过FP-Growth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挖掘出了食品安全多源异构数据间隐含的关联信息,用以辅助食品监管部门进行针对性监管,帮助合理分配监管资源、减轻监管人员的工作力度。(4)实现了食品安全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前台微信小程序和后台管理系统,实现了食品资讯浏览、信息查询、数据统计、安全预警和数据管理等功能,可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新闻资讯和食品安全信息,帮助监管人员多角度分析历史数据,并对高风险类食品发布安全预警。本文研究的食品安全综合服务系统实现了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及统计分析,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随时随地获取食品信息的便捷渠道,同时可为政府部门提供食品监管辅助决策。目前该小程序已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成功上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吕鹏[5](2018)在《基于药品抽验来评价药品区域市场的安全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药品抽验数据对北京市药品区域市场安全性做出科学的评价。首先,以北京、天津、吉林等9个省市的省级层面药品抽验数据分析其药品市场在全国背景下的安全状况水平;其次,按药品类别分析,以北京市药品抽验为例,分析北京市的药品市场安全风险点存在位置;最后,构建省级层次和监管方向的风险信号评价模型,为药监部门了解药品市场风险,把控监管难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总体抽验、地方抽验以及天津、吉林、湖南、海南、广东、宁夏、贵州、甘肃、北京9省市2016、2017年度抽验情况,作此9省药品抽验相对于全国整体的比例报告比值比(PRR)分析,继而对国抽、地方、北京按药品分类进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分析,分析药品市场风险点存在情况,最后根据PRR定义,构建药品市场风险信号模型。结果:(1)北京、天津、吉林、湖南、广东、海南、贵州、甘肃、宁夏相对于全国整体抽验情况的 PRR 值,16 年分别为 0.15、2.24、0.59、NA、3.88、2.55、2.01、0.16、0.17;17 年为 0.034、1.06、NA、1.88、0.74、3.39、0.53、0.45、0.85。从统计学上,依据PRR≥2为风险检测标准,广东和海南分别为2016年和2017年风险信号最高,认为两省药品市场于该年度可能存在药品风险信号;其余省份PRR值小于2的省份,不存在风险信号,具体风险信号存在需要进一步分析。(2)按照药品分类,国抽、地方、北京化学药品2016、2017年度抽验PRR值分别为(0.5、0.6)、(0.67、0.17)、(0.89、0.43);国抽、地方、北京中成药 16、17 年度的 PRR 值分别为(0.27、0.76)、(0.82、0.36)、(0.15、0.84);国抽、地方、北京中药材和饮片 2016、2017 年度的 PRR 值分别为(4.05、4.8)(2.24、4.25)、(3.72、3.89);国抽、地方、北京生物制品2016、2017年度的PRR值分别为(0.09、1.03)、(1.35、0)、(0、0);国抽、地方、北京药品包装材料2016、2017年度的PRR值分别为(1.44、1.59)、(1.48、0.91)、(0、0);国抽、地方、北京药用辅料 2016、2017 年度的PRR值分别为(0.66、0)、(0、0.32)、(0、0)。从统计学上,依据PRR≥2为风险检测标准,国抽、地方、北京中药材和饮片的PRR值两年度均大于2,可认为全国中药材和饮片市场存在风险信号,北京市中药材和饮片市场亦存在风险信号。(3)得到省级药品市场风险信号模型和监管方向的风险信号模型结论:北京药品市场总体情况良好,但不可忽略的是中药材和饮片市场的药品质量问题,依旧需要值得加强关注和监管。利用风险模型用药品抽验数据预测药品市场风险信号存在与否。
迟芬芳[6](2018)在《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是中医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医官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医官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医政机构任职的医务人员,他们享受国家俸禄,接受政府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诊疗病患、编校医书、传授医学、防控疫情等。因此研究医官管理是研究宋代医事制度非常重要的一环。经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目前中医界全面系统研究宋代医官管理制度者较为少见,部分内容甚至处于空白状态。本论文以考察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的背景为起始,在探讨宋代医官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医官的教育、考试、选任、差遣、奖惩等各方面予以考察与分析,力求厘清医官管理制度的运营方式和实施成效。这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宋代医政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探究宋代医学的发展因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当今有效健全地实施医师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亦具有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以下几部分:1.宋以前医官管理制度概况西周时期,我国即出现了最早的医官管理制度。《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医师》较为详细的记载了医师分类、职责、疗效考核等内容。秦汉时期,官办医学教育机构尚未建立,政府以征召法为主要方式选任医官。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出现了医官管理的主要机构——太医署。东晋时期《医药疾病令》出现,标志着医官管理的法律化萌芽。隋唐已降,官办医学教育发展起来,医官选任趋向多样化,包括有生徒、贡举、制举三种形式。由于《唐律》《唐律疏议》等律学的发展,医官考核、奖惩管理趋向制度化。2.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的形成背景分析宋代是中央集权专制主义高度发展的时代,皇权至上,各项管理呈现出鲜明的人治特点。宋代实行土地私有产权制度,土地买卖自由,商品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人口增多;宋代实行抑武兴文的基本国策,政府提倡“仁政”,重视医学,认为医乃仁术。这种尊儒崇医的文化,使得医学具有了发展的土壤。同时习医人数量增多,使得医官的选任获得了可靠来源;宋代将文官分为幕职州县官、京官、升朝官三大类,其官、职、差遣分离,使得医官管理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宋代官员采取科举取士制,这种论才选人的方式应用于医官选任表现为“试选法”;宋代的法律体系由律、敕、令、格、式、断例、指挥、条制等各种形式组成,这些形式融合于医官管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3.宋代医官的基本状况分析宋代医官群体是由专门的医学机构负责管理,机构设置内容主要包括医政管理、药政管理、医学教育、医疗救助四类。宋初,官办医学教育尚未建立,医官人数相应设置较少。北宋中期以后,医学教育趋向专业化,试选法、荫补法、荐举法等方式大量得以使用,但客观上也导致医官人数略有冗滥现象产生,最高人数达1069人。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发、政府财政紧张,医官人数大幅度减少,最低人数减少至43人。宋代医官的职责主要包括防治疫情、编校医书、救治患者、传授医学等。政府通过对医官主要职责的考核,确定其俸禄、升迁、奖惩,达到管理医官的目的。北宋中期以前,医官官阶附属于武官官阶。北宋后期至南宋末年,为加强管理,凸显医官职能,政府施行了独立于文武官员的二十二阶医官官阶。通常医官品阶越高,其俸禄与赏赐越高;医官品阶最高为从六品,皆着绿服;如遇皇帝恩赐,可着绯色或紫服。翰林医痊以上阶别的医官视为官户,享有一定的特权。除上古时代因医附属于巫而地位较高之外,医官的社会地位随着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加强而不断下降。由于宋代皇帝整体较为重视医学,重文抑武等因素影响,医官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医官与同时期的文武官员来讲,其社会地位整体依然较低。4.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医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下述6个方面:教育管理宋初,由太医署负责管理医学教育,当时医学分为九科,医学生分为医学和针学两大类,由医学博士和助教负责教学工作。北宋中期始,政府专设太医局,实行专业化医学教育,该方法一直沿用至南宋。北宋后期,“太医学三舍法”采取分科、分级、分斋教学模式。医学生所学内容既有经典医籍,也有宋政府编修的方书,各方面充分体现出宋政府对医学教育的重视。考试管理宋代医学生入学考试称为试补。政府对入学资质、考试内容、考试题型、录用标准等均设置有详细规定。医官如欲获得差遣或升职,需参加铨试,即由礼部和太常寺主持,对医官医术水平、品德、言语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各类考试主要考察经典医籍、方书、本草等内容,并注重临床诊疗考察;考试题型包括墨义、脉义、大义、经义、运气、假令病法六种。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和有序,宋政府严格采取锁试、禁挟书、通行试卷、弥封誊录等制度,以杜绝考试作弊。选任管理试选法是宋政府选任医官的主要方式。北宋后期,政府还采取了“太医学三舍法”,将医学生平时考试成绩和日常纪律结合后加以考选;而征召法、荐补法则是宋政府选任医官的辅助方式,通常是在医官人数缺乏时使用。选任主要依据是参试者的医治水平;荫补法则是基于皇帝对医官的恩赐而授予其子弟医官资格的特殊行为,但受赏者如需获得任职或升迁,仍需正常参加考试,故本质上荫补法亦属于辅助方式范围中。差遣管理医官差遣包括特旨差遣、翰林医官院差遣、破格差遣三种方式。宋政府结合医官工作的实际状况,确立了按考试成绩高低、供职先后、实际需求、专职分配等差遣原则。为避免差遣出现混乱,政府还建立有医官差遣薄,使得实施过程有据可查。同时还对医官违反差遣规定的行为严格予以规范和纠正,并将其细节纳入医官考课的范围。考核管理宋代采取磨勘和考课相结合的方式,以综合考察医官任期年限、医治水平、医德水准。家状和手历是医官磨勘考课的主要文书;磨勘注重医官的任职期限,通常任期满五年,即可升迁品秩;考课则注重医官医治水平、医疗过错、治愈人数的审查。奖惩管理宋代的医官奖励措施以行政奖励为主,经济奖励为辅。行政奖励主要包括升改章服、迁转、免试、减磨勘等;经济奖励则包括赐绢、听寄资等方式。惩罚措施包括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经济处罚三种形式,其中刑事处罚主要有医绞、编管、徒刑、以盗论等;行政处罚含除名、勒停、追官、降官、薄责降职、戒励等形式;经济处罚则主要是罚铜。5.讨论与分析宋代医官管理制度较之前代有了明显突破:走向专业化管理;制度化趋势明显;以医政建置为基本框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系统化的整体管理格局。宋代医官管理制度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一定的灵活性、较强的稳定性等特点;起到了提高医官社会地位和医治水平、促进宋代医学发展的作用,达到了有效管理医官的社会效果;在教育培训、选任管理、考核管理、奖惩等方面的实施成效,可给当今中医师的管理以有益的启示。6.结论与启示①宋代医官管理制度是在宋以前医官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继承并予以创新,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②宋代医官管理制度是在宋代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官制、法律等综合因素影响下运行的,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③ 宋代医官管理制度提高了宋代医官社会地位和医治水平,促进了宋代医学的发展;④宋代医官管理制度对当代中医师管理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作用。
吴剑坤,翟华强,宋飞滨,王莉,王宏蕾,孙凤英[7](2017)在《中药汤剂处方用药交代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汤剂的用药指导又称"发药交代"[1],指的是药学人员在调配药品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或者文字的形式,将所调配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用药注意事项等明确、具体的告知病人或者家属的过程。中药的"发药交代"是中药师在接到处方后从审方、调剂、复方、发药全过程的核心的药学服务环节,是中药师临床工作的完整记录,是中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必备材料[2]。然而,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的中药汤剂用药指导标准[3]。
彭建[8](2013)在《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文中认为连动词(如:扮演,抄送)由两个施事相同的动词语素V1V2构成,两动作先后发生,且V1在V2发生时终止,两者之间除必备的时间逻辑上先后顺序关系外,还可能同时具有结果、方式、目的中的某一种伴随关系。本文主要穷尽性筛选出《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及其它部分词典中的连动词共358个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且在CCL语料库检索系统中检索出3000余条例句作为封闭语料。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出主题,第二、三、四为文章的论述主体,第五章为结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学界有关连动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大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体内容,语料来源和选取方法,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连动词的各种特征、研究状况以及对它们的评价。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将认知语言学里的象似性和凸显观整合成一个IS新模型作为研究连动词的理论基奠,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创新之处。第四章为语料分析,首先基于IS语料分析了连动词的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特征并辅以详细的语料。第五章为结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情况,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第一是弥补长期以来连动词研究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缺陷,努力丰富连动词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在了解前人对连动词研究情况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IS模型对连动词的研究赋予新的视角。不足之处:由于语料的有限性,可能分析的全面性不是那么的足够,另外本文的提出的理论模型难免带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第一,首次提出了IS认知模型来解释现代汉语中连动词的潜在认知机制。第二,首次建立了一个由358个连动词、3000多CCL中句子组成的封闭语料库
海剑[9](2009)在《反渎风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在前面2009年1月,北京京西宾馆。本年度中纪委第一次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尤为强调指出:"要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10](2009)在《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08年第三季度北京市药品质量公告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各分局,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根据《2008年北京市药品抽验计划》,我局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了抽查检验。现将第三季度药品抽验情况及对不合格药品的查处事宜通知如下:一、本期公告概况2008年第三季度,全市按照抽验计划共完成监督性抽验1168
二、京城药品合格率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城药品合格率高(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山西城市公共卫生研究(190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近代公共卫生研究 |
(二)城市公共卫生研究 |
(三)近代疫病问题研究 |
(四)山西公共卫生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内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山西公共卫生体制的建立 |
一、时代背景与卫生体制的建立 |
二、山西的卫生行政与警政 |
小结 |
第二章 卫生与防疫 |
一、晋北鼠疫与山西防疫体制的建立 |
(一)省防疫总局的设置 |
(二)预防工作的施行 |
(三)临时救治机构的设立 |
二、中医与防疫 |
(一)近代中医在山西的发展 |
(二)中医与山西的防疫工作 |
(三)中医与山西的防疫宣传 |
三、日常防疫工作 |
(一)常规接种 |
(二)防疫宣传与预防接种 |
小结 |
第三章 卫生与城市生活 |
一、街道的清理 |
(一)街道卫生状况 |
(二)政府对清道问题的介入 |
(三)污水问题的处理 |
(四)实施效果 |
二、公共厕所的改良 |
(一)政府对粪厕问题的管理 |
(二)政府管理成效 |
三、饮水卫生的改进 |
(一)近代太原饮水状况 |
(二)饮水问题的改善 |
四、食品卫生的监管 |
(一)太原饮食卫生状况 |
(二)卫生部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 |
(三)成效和局限 |
五、居民旧习的规范 |
(一)停柩问题 |
(二)弃死婴问题 |
(三)吸烟问题 |
(四)养犬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卫生与城市空间 |
一、娱乐场所的改良 |
(一)旧式娱乐场所的改良 |
(二)新式娱乐场所的出现 |
(三)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
二、服务行业的整顿 |
(一)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 |
(二)成果与评价 |
三、医疗空间的变化 |
(一)医院的发展 |
(二)医疗监管的进步 |
小结 |
第五章 卫生与女性身体 |
一、卫生对女性身体的解放 |
(一)清末民初妇女身体的解放 |
(二)民国中期妇女身体的解放 |
二、卫生对女性身体的保护 |
(一)对产婆行业的规范 |
(二)新式接生方法的推行 |
(三)旧式产婆的改造 |
小结 |
结语 |
一、卫生行政的办理内容 |
二、公共卫生建设的不足及原因 |
三、山西城市公共卫生建设的总体评价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代匠作则例的文本化 |
第一节 “匠作则例”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代“匠作则例”性能辨析 |
一、“则例”的内容特点 |
二、“匠作则例”的内容特点 |
三、“则例”与“匠作则例”性质异同 |
四、匠作则例法典化与技术标准化立法 |
第三节 “内工则例”与“外工则例”比较 |
一、内、外工匠作则例编纂比较 |
二、内、外工匠作则例差异分析 |
第二章 清代产业技术“则例化”及近代转型 |
第一节 手工业“则例化”及其表现形式 |
一、产品设计“形制化” |
二、生产物料“规格化” |
三、生产工料“定额化” |
第二节 清代技术标准的近代转型 |
一、匠作则例的细则化 |
二、中国与西方近代标准化进程的差异 |
第三章 物料采办、加工与管理标准化 |
第一节 砖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一、临清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二、金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三、琉璃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第二节 木料采购与管理标准化 |
一、年例额解木料采买标准化 |
二、楠杉木料采办标准化 |
三、围场松木采伐标准化 |
第四章 旧料回收与利用标准化 |
第一节 木材回收利用 |
一、旧木料回收标准 |
二、旧木料使用标准 |
第二节 砖瓦回收利用 |
一、旧砖瓦回收标准 |
二、旧砖瓦使用标准 |
第五章 施工技术标准化 |
第一节 大木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
一、大木作选材标准化 |
二、柱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三、梁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四、枋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五、桁(檩)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六、板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七、椽、望、连檐构件制作标准化 |
八、斗拱制作安装技术标准化 |
第二节 瓦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
一、砖料加工标准化 |
二、金砖铺墁技术标准化 |
三、墙体砌筑技术标准化 |
四、苫背、瓦瓦技术标准化 |
第三节 内、外工工料标准之差异 |
一、大木作工料比较 |
二、瓦作工料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代匠作则例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后记(致谢) |
(3)北京市售食品重金属含量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定义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食品重金属含量检测 |
1.3.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 采样地点 |
2.2 食物消费数据 |
2.3 样品分类 |
2.4 样品预处理与分析 |
2.4.1 试剂与仪器 |
2.4.1.1 试剂 |
2.4.1.2 仪器 |
2.4.2 试剂配制 |
2.4.2.1 2%HNO_3 的配制 |
2.4.2.2 基体改进剂的配制 |
2.4.2.3 Cd、Cr、Pb混合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2.4 Ni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2.5 Cu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2.6 Ca、K、Mg、Na混合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2.7 多元素混合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3 样品消化 |
2.4.4 仪器分析 |
2.4.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
2.4.4.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 |
2.4.4.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 |
2.4.5 质量控制 |
2.4.5.1 膳食结构数据来源 |
2.4.5.2 实验用器皿 |
2.4.5.3 试样制备 |
2.4.5.4 质控方式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2.6 食品中污染元素的选取依据及其评价方法 |
2.6.1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的选取依据 |
2.6.2 食品重金属含量及超标率的计算方法 |
2.6.3 食品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2.7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2.7.1 膳食暴露评估方法 |
2.7.2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2.7.2.1 非致癌风险暴露评估方法 |
2.7.2.2 致癌风险暴露评估方法 |
3 北京地区市售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1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与超标情况 |
3.1.1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情况 |
3.1.2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情况 |
3.1.3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 |
3.2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2.1 谷类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2.2 蔬菜类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2.3 水果类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2.4 豆类与干果类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3 初级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环境地球化学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居民膳食结构变化浅析 |
4.1 1982 -2017 年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变化 |
4.2 2004 -2017 年北京地区居民膳食结构变化 |
5 北京市居民重金属膳食摄入风险评价 |
5.1 危害识别和危害特征描述 |
5.2 膳食暴露评估 |
5.3 安全风险评估 |
5.3.1 非致癌风险评估 |
5.3.2 致癌风险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存在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 |
8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食品安全综合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理论 |
2.1 网络爬虫技术 |
2.2 关联规则挖掘 |
2.3 微信小程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方法研究 |
3.1 总体流程 |
3.2 数据准备 |
3.3 食品安全指数的构建 |
3.4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食品安全综合服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分析 |
4.2 系统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食品安全综合服务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前台功能实现 |
5.3 后台功能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基于药品抽验来评价药品区域市场的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我国药品抽验的情况分析 |
1 药品抽验情况简介 |
2 药品抽验政策的发展 |
3 药品抽验现状 |
4 我国药品抽验面临的问题 |
5 欧盟与美国药品上市后检验模式 |
6 药品抽验结果应用 |
第二节 比值比的应用 |
1 比值比的概念 |
2 比值比的提出与应用 |
3 比值比的计算 |
4 药品抽验引入比值比概念 |
第三节 药品区域市场安全性 |
1 药品区域市场 |
2 药品安全的评判标准 |
3 北京的药品市场基本情况 |
前言 |
第二部分 药品抽验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
1 药品抽验数据收集 |
1.1 确定收集范围与时间 |
1.2 抽验数据的收集方式 |
1.3 两年度国家药品抽验 |
1.4 两年度地方抽验数据 |
1.5 两年度北京抽验数据 |
2 总结 |
第三部分 比值比分析 |
1 全国抽验总体情况 |
2 各省省抽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 |
2.1 吉林省抽验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分析 |
2.2 天津抽验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分析 |
2.3 湖南省抽验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分析 |
2.4 广东省抽验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分析 |
2.5 海南省抽验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分析 |
2.6 贵州省省抽验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分析 |
2.7 甘肃省省抽验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分析 |
2.8 宁夏省省抽验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分析 |
2.9 北京市抽验不合格比值比的计算分析 |
2.10 小结 |
3 讨论 |
4 药品分类的比值比分析 |
4.1 国家药品抽验各类药品的比值比计算 |
4.2 地区抽验各类药品的比值比计算 |
4.3 北京市抽验各类药品比值比计算 |
4.4 北京药品市场的风险分析 |
4.5 小结 |
第四部分 风险信号模型的建立 |
1 风险信号的判定 |
2 省级药品市场风险模型的构建 |
3 监管方向风险模型的构建探讨 |
4 依据风险信号模型判断北京药品市场安全 |
第五部分 讨论 |
1 讨论 |
2 风险信号模型对监管的指导作用 |
第六部分 对药品抽验工作建议 |
1 明确风险定位,加大探索性研究力度 |
2 提高抽验队伍风险意识,适应新的药品监管形势 |
3 发挥技术支撑优势,探寻药品风险存在位置 |
4 理清风险责任主体,确认责咎归属 |
5 扩大抽验覆盖面,提高风险发现率 |
6 提高风险处理及时性,风险最小化处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6)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宋以前医官管理制度概论 |
1.1 先秦 |
1.2 秦汉 |
1.3 魏晋南北朝 |
1.4 隋唐 |
1.5 小结 |
2 宋代医官管理制度形成背景分析 |
2.1 政治 |
2.2 经济 |
2.3 文化 |
2.4 官制 |
2.5 法律 |
2.5.1 律 |
2.5.2 救 |
2.5.3 令 |
2.5.4 例 |
2.5.5 指挥 |
2.5.6 条令 |
2.5.7 格式 |
2.6 小结 |
3 宋代医官基本状况分析 |
3.1 隶属机构 |
3.1.1 医政管理机构 |
3.1.2 药政管理机构 |
3.1.3 医学教育机构 |
3.1.4 医疗救济机构 |
3.2 名额配置 |
3.2.1 翰林医官院名额配置 |
3.2.2 御药院名额配置 |
3.2.3 尚药局名额配置 |
3.2.4 太医局名额配置 |
3.3 医官职责 |
3.3.1 防控疫情 |
3.3.2 编校医书 |
3.3.3 诊治病患 |
3.3.4 传授医学 |
3.4 品阶设置 |
3.4.1 附属武官官阶时期 |
3.4.2 独立医官官阶时期 |
3.4.3 品阶与待遇 |
3.5 医官地位 |
3.5.1 纵向比较 |
3.5.2 横向比较 |
3.6 小结 |
4 宋代医官管理的主要内容 |
4.1 教育管理 |
4.1.1 太医署教育 |
4.1.2 太医局教育 |
4.1.3 太医学教育 |
4.2 考试管理 |
4.2.1 考试种类 |
4.2.2 考试内容 |
4.2.3 考试题型 |
4.2.4 命题管理 |
4.2.5 防弊措施 |
4.3 选任管理 |
4.3.1 试选法 |
4.3.2 征召法 |
4.3.3 荫补法 |
4.3.4 荐补法 |
4.4 差遣管理 |
4.4.1 差遣种类 |
4.4.2 差遣原则 |
4.4.3 差遣规制 |
4.5 考核管理 |
4.5.1 建立 |
4.5.2 考核文书 |
4.5.3 磨勘管理 |
4.5.4 考课管理 |
4.5.5 考核结果 |
4.6 奖惩管理 |
4.6.1 奖励措施 |
4.6.2 惩罚措施 |
4.7 小结 |
5 讨论与分析 |
5.1 特点 |
5.2 作用 |
6 结论 |
7 全文创新点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10 致谢 |
11 个人简历 |
(8)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
1.1.1 Motivation |
1.1.2 The Significance |
1.2 Research Scope |
1.2.1 The Targets of the Paper |
1.2.2 The Main Content |
1.3 Data Selection and Method |
1.3.1 The Data Selection of This Thesis |
1.3.2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
1.4 The Definition and Standard of SVC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
2.2.1 The Review of Different Studies on the SVC in Chinese |
2.2.2 The Comments on the State of the SVC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oretical Basis |
3.2.1 The Iconicit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2.2 Salienc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3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S Model |
3.3.1 Ordering Iconicity and the SVC in Chinese |
3.3.2 Salience and the SVC |
3.3.3 The Necessity of IS Model |
3.3.4 Case Study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Introduction |
4.2 Data Description and Distribution |
4.2.1 The Data Statistics |
4.2.2 The Difference in Degree of the SVC |
4.3 Data Analysis |
4.3.1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SVC |
4.3.2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SVC |
4.3.3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e SVC |
4.4 IS Model and Data Discussion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in Contribution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9)反渎风暴(论文提纲范文)
写在前面 |
渎职猛于虎! |
第一章小小土地爷引发的官场大地震 |
新理念下的批租土地风潮 |
老板吃肉喽啰喝汤 |
政坛“明星”差点栽给开发商 |
“共享”情人搭建的利益“铁三角” |
第二章惊天的税收“黑洞” |
刚参加工作四年的吴芝刚 |
小学学历的泥瓦工陈学军 |
一拍即合 |
渎职犯罪凸现在案件背后 |
第三章外商凭空赚了一个亿 |
招商引资有猫腻 |
回避招标埋祸根 |
以“代建制”擅自发包 |
交通局长前“腐”后继 |
第四章学者型高官的黯然谢幕 |
李达昌其人 |
挪用1000万美元 |
不当省长当教授 |
数亿元“大陷阱” |
在拿下“中川国际”后向李达昌伸手 |
用父女情和师生情俘虏李达昌 |
第五章梦断“蓝田神话” |
帮了别人, “双规”了自己 |
决策者说, 帮蓝田上市差点变成幕后推手 |
受贿者说, 帮女儿买股票变成自己受贿证据 |
渎职者说, 帮企业贷款变成滥用职权 |
刻骨铭心, 终于知道法律是铁面无情 |
第六章司法腐败新标本 |
案发当事人家属举报 |
第一宗罪:为律师“勾兑”案子 |
第二宗罪:收取当事人感谢费 |
第三宗罪:大肆贪污, 使石狮蒙羞 |
第四宗罪:与胞弟联营“司法家族企业” |
背叛的不止是法律 |
第七章药监之殇 |
郝和平:第一根被点燃的“导火索” |
卒子和掮客:药监局窝案的“催化剂” |
王国荣:和药厂老总联手炮制假药 |
曹文庄:“学以致用”的法学博士 |
卢爱英:聚沙成塔 |
郑筱萸:失去“药效”的药监局局长 |
第八章“裸体做官”者的滑铁卢 |
庞家钰其人 |
8次爆管之痛的“祸民工程” |
违规创造“政绩”, 国家损失三个多亿 |
知情人数次举报 |
真相水落石出 |
“裸体做官”现象 |
仅仅谩骂是不够的 |
第九章制造上海社保案的“漩涡中心” |
仕途轨迹 |
“面疙瘩”区长 |
拉帮结派的小圈子 |
各种角色粉墨登场 |
边腐边升的“典型” |
两面人 |
三声“对不起” |
尾声 |
(10)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08年第三季度北京市药品质量公告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期公告概况 |
二、不合格药品的处理 |
附件:《药品质量公告》 |
四、京城药品合格率高(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山西城市公共卫生研究(1909-1937)[D]. 张政.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D]. 王铁男. 苏州大学, 2020(06)
- [3]北京市售食品重金属含量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D]. 魏军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食品安全综合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D]. 廖环宇. 长江大学, 2019(11)
- [5]基于药品抽验来评价药品区域市场的安全性[D]. 吕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6]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研究[D]. 迟芬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中药汤剂处方用药交代现状分析[A]. 吴剑坤,翟华强,宋飞滨,王莉,王宏蕾,孙凤英. 第四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论文集, 2017
- [8]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D]. 彭建.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S1)
- [9]反渎风暴[J]. 海剑. 中国作家, 2009(06)
- [10]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08年第三季度北京市药品质量公告的通知[J].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首都医药,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