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性命运的深切拷问——以《神女峰》为例论舒婷诗的人文关怀(论文文献综述)
崔严之[1](2020)在《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文中指出朦胧诗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强大的存在,仅以现代派的纯艺术手法便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特殊且复杂,在诗学资源的获取上体现出中西交汇、“互文”的特征,其中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是象征诗学。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既勾连过去,又直逼未来,为新诗的不断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朦胧诗接受了传统象征诗学中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以及唐诗的隐喻遗风,实现了对古典文化的贯通。象征中的象征主义出现的晚近一些,起源于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一出现便引起全球的关注与效仿,在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新诗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五十年代被迫暂停,造成三十年的文化断裂。新时期的朦胧诗再一次喷发巨大能量,在不同时空里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相呼应,在象征抒写上与戴望舒的意象化抒情、何其芳的通感式语言、艾青的形象性思维真正对接,凸显出朦胧诗隐含的象征情结与其审美意识的苏醒,推进象征主义内核中“纯诗”理论与“意象”的建设。朦胧诗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融汇和转化,对波德莱尔“契合”理论、非个人化等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对后期象征主义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洛尔迦的纯粹唯美的借鉴,促成了批判、怀疑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形成朦胧诗的象征意蕴。食指形成“窗含西岭千秋雪”诗歌写作风格,抒情色彩浓郁,结构方式工整,语言精练而有意味,拥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白洋淀诗群“三剑客”中芒克将小情思大升华,在反抗与皈依、抗争与绝望中守护自由的生命意志;根子用冷漠傲视世人的姿态呼唤出庄严的内心;多多则发起对文化和语言的挑战,叛逆于日常道德,用理性剖析时代以救赎人性,口语的节奏造出语义的奇特。朦胧诗的“今天派”更是在创作中讲求精炼、暗示与含蓄,把隐喻当成一种现实需要。北岛的诗歌想象奇特,情感丰盈庄严,富含象征意味,并且要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建立一个充满人道与正义的诗性世界,以反抗的姿态迎接与建立更加美好的未来蓝图。顾城用孩子的趣语,孩童的稚气,建造着纯真梦幻的诗歌世界,其中一些意味深长的禅机理趣,直击人们心灵深处,希望通过美的寻找与表现来对付黑暗的现实、泯灭的自我、虚无的人性,张扬传统的文明与自然,用幻想来疗救痛苦的人类与自身心灵的巨创。舒婷用个性化感觉的意象形成诗歌内部审美的张力,其中一些对女性的思考,体现着舒婷的人本主义智慧,以她独特的言说方式展开她的力量,将世界与生活的秘密溶解在那些情绪体验上。总之,他们都是智力的空间的锻造者,用诗歌搭建自己的世界,不断化解那个时代裹挟的苦闷,对经验的历史和超验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刻的体悟与生命的理解。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三代诗在技法上抛弃了象征,使朦胧诗建构的象征世界在此时期轰然倒塌,象征开始没落,遗留下的是一个象征的废墟或象征的荒原。尤其在诗歌修辞话语的转换和象征体系的解构方面,各种支离破碎与不确定性、非原则性、非人性的结局也将“象征”推向了另外向度的文化体系中。
牛新媛[2](2018)在《电视剧中的女性农民工形象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使得城乡壁垒日渐松动,“民工潮”的逐渐扩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马克思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于是在城市现代化文明的吸引下,乡村走向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剧创作者就始终关注着这一由乡村走向城市的特殊群体,直至21世纪,农民工题材电视剧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创作繁荣期,30余部农民工题材电视剧诞生荧屏,将农民工群体在陌生城市的生存状态呈现在大众面前,成为时代发展中一段鲜活的影像记录。与男性相比,女性农民工因为性别原因要比男性农民工承受更多的现代化之痛,于是创作者也给予这一群体越来越多的叙述关怀,塑造出类型多样的女性农民工形象,呈现出她们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艰难处境和求生历程。生存空间转换之后,她们的主体性随着乡村在城市面前的“他者”化而日渐式微,进而自身沦为城市的“她者”:或是被王子拯救的“灰姑娘”,或是无私奉献的“贤妻良母”,或是城市里的“堕落天使”,或是离家出征的“花木兰”……乡村女性在城市中演绎出不同的人生,但城市身份的求而不得与精神家园的渐行渐远使这群异乡人陷入身份的焦虑困境。从乡村到城市,生存的困境将她们置于城市的边缘;从城市到乡村,乡村因为她们身上内化的城市因子拒绝她们回归,于是她们只能成为辗转于乡村伦理与城市规则夹缝之间的无数个“她者”。乡村女性融入城市的过程是艰难的,创作者也对这一群体的尴尬处境给予了人文关怀以及现实批判。但是创作者在对女性农民工的形象塑造中难免存在一些局限,在刻板化的都市思维中,乡村以及乡村女性的命运都被刻画成苦难的,即使她们在城市取得成功,这种成功也是以都市思维下的成功标准来衡量的,并且这种成功都是对原有身份背弃后的重生。另外,基于创作者的男权视角,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的蜕变之殇都被喜剧的外在形式淡化了,不管她们多么成功,最后依然难以逃脱“夫为妻纲”的命运魔咒,这也暗示了作为“第二性”的女性与男权思维对抗的艰巨性、复杂性。
魏美娟[3](2017)在《张辛欣早期小说对当代女性生存状况的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张辛欣是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女作家。她的创作可谓别具匠心,极具个性。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起文坛关注以来,张辛欣以其才气与才情给读者带来了震撼。她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当代文坛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作为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女作家,她没有停留在对文革伤痕与痛楚的反思之中,而是以独特的视角书写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状况,表现为对个性、对自我价值的彰显与追求,因此早期的作品充满了时代新气息。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梳理了张辛欣作品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接下来主要围绕张辛欣早期的作品展开论述,分三章深入地探究张辛欣的女性作品,着力展示女性的生存困境,探讨早期小说女性书写的价值意义。第二章主要梳理张辛欣笔下知识女性的生存现状,包括爱情婚姻与事业的难以调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女性精神世界的强大与孤独并存三部分,通过矛盾冲突展现,书写了女性外在世界与内在精神世界之间的重重矛盾。第三章主要对张辛欣笔下女性身心焦灼的主客观原因进行探析,从自身原因与时代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入的解读作品;第四章主要展示张辛欣早期小说女性书写的价值意义,阐释了张辛欣对中国女性文学的贡献,同时将张辛欣与张洁、张抗抗等同时代作家的早期小说进行简单对比,以期突出张辛欣早期小说的独特价值。
金华[4](2017)在《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文中认为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这一课题,将中国从近代至当下的女性诗歌作为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整体,综合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化学、社会历史学等方法,梳理阐释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历程,探索和总结女性诗歌女性意识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展现出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现代性进程。女性诗歌之所以能够承载并表现女性意识诉求,是诗歌的特质和诗歌的“性别”呈现特点所决定的。诗歌作为人类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其艺术精神所体现的通过诗的思维、语言的生命律动去表达人的生存体验的特质,就是人的最本真的内在情感的抒发,是神话精神的实质。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本身虽无“性别”区分之说,但因吟咏者性别的不同,确实存有“性别”特征,并且其源自的注重表现与形式的诗的思维和注重情感表达的语言逻辑,也较其他文学文体更利于“性别”的呈现。因此,作为表现女性追求自由与解放的生存体验和意识诉求的艺术形式,女性诗歌所体现的就是反抗女性意识被社会政治与伦理文化层层压抑的非本真化的生存体验,是女性意识一旦觉醒后对消泯性别差异的本真化的生存体验的追索,是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的本真生存的神话精神的体现。为明晰本文的论述,本文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诗歌的概念内涵作了界定和阐释。本文所指的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对于自身作为女人在历史与文化传承意义上的心理层面及生命体认方面的一种价值体验与认知,体现为性别意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具有相互包涵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现代性进程中,由于社会发展与女性自我认知的程度,使得对这三个层面的诉求,表现出历史阶段性的侧重。本文所称的女性诗歌,是指发端于“五四”时期的能够展示女性意识由觉醒、抗争到认知、体悟、张扬等演变过程的,体现女性文化及女性意识独有特点的诗歌文本,其核心是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追求实现女性自身的生命价值。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女性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现代性进程。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是与中国现当代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变革与发展紧密联系的,这也是文学时代性特征使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与规训,使得中国女性难以像西方妇女通过女权运动那样自己走上争取自身解放与平等的道路,她们唤醒自身的女性意识,必然要借助于时代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思潮对传统的反叛与解构。从诗歌的历史传承看,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法观念为核心的父权文化特质,以及由父权文化所形成的道德伦理秩序对女性的“规训”,使得古代女性诗人的文本作品必然表现“春闺秋怨”的主题。即便有李清照这样杰出的女性诗人,其女性“自我”的表现还是停留在女性的情感层面,而非女性意识的诉求。晚清时期以戊戌变法所引领的时代变革,催生了以秋瑾为代表的近代女性诗人冲破“规训”的侠唱,实现了近代女性诗人文本中女性意识的初显。当社会历史发展到尊重并解放“人的意识”的阶段,便必然带来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的女权运动交互作用,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促进剂。当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反封建、反传统思潮与西方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权运动思潮相融合,使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成为了思想启蒙的时代,尊重女性、呼唤平等、追求自由,一时成为时代的强音。冰心、石评梅、林徽因等等女性诗人,将觉醒的女性意识注入到她们的诗歌文本中,母爱情怀、爱情主题、个性自由等等凸显女性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的文本主题一时成为她们的表现主旨,实现了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群体性展扬。虽然现代女性诗歌因受到时代社会政治、文化的制约,所承载的还是初步自觉的女性意识,并不完整而深刻,但这种觉醒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同时,现代女性诗歌在诗歌的语言、结构及表现形式上,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极为深重。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民族救亡运动,特别是抗战爆发,为文学与诗歌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功能指向,以丁玲、杨刚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和诗人便在她们的诗歌文本中开启了女性“主体意识”的时代呈现,诗歌主题尽显时代的政治抒怀;建国后的十七年,中国妇女的“跃进式”解放和文艺为政治服务思想的确立,使女性诗歌开始了政治代言式的文本创作。在这样的政治主导时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变奏凸显,性别差异被政治消泯,女性的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也自然地被遮蔽,女性诗歌在诗歌的审美艺术性上自然也就难有作为,至少在艺术成就上,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可以说处于低谷期。时代变革和文化思潮的冲击对女性诗歌和女性意识诉求的影响在新时期又一次显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催生了当代女性诗歌自我意识的绽放。“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舒婷是女性诗歌从政治主导向为“我”而歌的一个转折和新的开始,由此,以王小妮、傅天琳、伊蕾等为代表的女性诗人在八十年代呈现出了彰显女性自我意识诗歌文本创作的“井喷”现象,这也是对文学主体性的强有力的呼唤,是对“人”的主体性复兴的欢歌。至九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性诗歌相遇,使得以翟永明的“黑夜意识”和唐亚平的“黑色意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诗歌开始了“后诗潮”的个性化展现,性别意识逐渐强化。新时期和“后诗潮”时期,“自我”的寻找与建构成为女性诗歌的核心主题,在艺术追求上开始体现明显区别于男性的女性诗歌语言和结构模式,并逐渐达到自觉的、有意识的女性诗歌创作的高峰。新世纪文化现象的多元化呈现使得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走过了由迷失到重构的调整过程。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世俗文化的冲击,深层次地影响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建构。“崇高”价值观的“退场”,女性意识特别是承自八九十年代至为高扬的自我意识自然面临茫然无措的境况,女性诗歌所展现的女性自我也必然处于迷失状态。之后,因对西方“身体写作”概念的“误读”,女性诗歌也一度进入了文本创作的审美误区。迷失过后,女性诗歌的表现主题再次发生了改变,对人性本质的拷问、对人的自身生命潜在状态的发掘以及非理性的生命景观的描述,使得女性诗歌开始了超越性别的自我重构之旅。从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历程看,其发展演变既有时代政治、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有诗人本身和诗歌本身内在规律与规则等内部因素所起的作用。现当代女性诗歌确实取得了堪与男性诗歌比肩的艺术成就,但也存在着因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发展不平衡、自身整体缺乏诗学理论观照以及诗歌语言结构艺术表现缺乏独创性等缺憾。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真实地呈现了女性诗人寻找与建构女性诗歌自身语言体系乃至女性文化的过程,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的现代性进程,女性诗歌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田春雨[5](2016)在《《致橡树》之文本解读和教学价值的确定》文中提出为了贯彻落实新课程语文标准,审美教育和审美能力成为语文教育所关注和倡导的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审美平台丢失,学生审美能力丧失的现象。最能体现审美教育的核心载体——现当代诗歌,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新诗代表、经典文本《致橡树》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未体现出它的经典性和代表性,反而陷入了解读困境,内涵解读在时代的影响下一变再变。《致橡树》自1991年被选入高级中学语文课本以后就多次出现在语文教材里。受“文革”的影响,出现了以“政治性”为主的一元论解读;90年代,强调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出现了以“实用性”为主的工具论解读;在新世纪,提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出现了以“人文性”为主的多元化解读。运用权威的当代西方文论、立足文本本身内涵去探讨《致橡树》真正的“诗情美”是必不可少的,也就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契合。在“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的解读下,《致橡树》呈现出“音乐性的抒情语言”、“双复合的抒情风格”和“精确化的意象描绘”的艺术特色。在“女权主义批评”的解读下,《致橡树》呈现出“独立的爱情宣言”、“强烈的自我关照”和“泛爱的平等宣言”的主题内蕴。在“后现代主义”的解读下,《致橡树》呈现出“委婉的曲线表达”和“复杂的社会折射”的审美意蕴。在此基础上,借鉴先辈教学成果,结合文本解读确定《致橡树》的教学价值,完成自主教学设计。该设计本着“人性化”的宗旨,以人文教育为准则,以信息科技为媒介,以当代西方文论的解读为依托,以诵读为手段,以意象为根本,以语词为基点,分析诗歌结构,解读意象内涵,体悟诗人情感,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获得真、善、美的体验。为一线教师提供现当代诗歌教学借鉴,完善教学实践,摆脱教学尴尬,落实审美教育。
张翠云[6](2014)在《美丽的梦与“美丽”的忧伤》文中研究说明舒婷的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色彩,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长于表达当代青年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诗风深情柔和,对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肯定与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张扬,构成了其诗歌核心思想的全部。
赵娜[7](2014)在《女性书写:智性·情感·身体 ——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引论》文中提出女性诗歌由对“人”的追求、“女人”的找寻到对“个人”的找寻,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逐步深化。本文在梳理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基础上,主要探讨90年代女性诗歌的创作。从根本上来讲,90年代女性诗歌的繁荣景象是女性主体意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70年代末、80年代初,舒婷的诗歌开始关注“人”的意识,探寻“人”的价值,开启了女性的自我发现之旅。80年代中后期,翟永明的诗歌性别意识鲜明、强烈,意在颠覆男性中心话语,确立女性自己的话语方式。她的“黑夜”意识影响了伊蕾、唐亚平、陆忆敏等一批女性诗人的创作,女性诗歌在当代形成了第一个高峰。而90年代女性诗歌突破了单一趋势,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从智性、情感、身体层面建构了女性书写的新形态。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对90年代女性诗歌发展的概述。从大众文化对诗歌的冲击、90年代女性诗歌的发展态势、90年代女性诗歌的特征、女性主体意识的轨迹四个方面对90年代女性诗歌作了总体关照。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论述了王小妮、杜涯、蓝蓝诗歌的特征。她们的书写属于智性的范畴。智性书写也可以说是理性书写,或者是知性书写。女性诗人摆脱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引发的身体话语、自白式的情感宣泄和非理性的精神禁锢,转而以更为平和与自信的姿态,以理性的方式开启了一种新的书写。她们的视角涵盖日常生活、社会、道德、时间与记忆等方面。相比于身体、情感这些女性主题,可能日常生活、社会、道德、时间与记忆等不是女性的特定主题,但女性诗人以其细腻的话语方式、感知方式,冷静而睿智的思考,使得女性智性书写呈现出独特的风貌。王小妮在经历了各种际遇后被磨砺出了特有的智性。其智性体现在特有的敏感、敏锐。她对日常生活、生存状态、瞬间感悟等的智性抒发使其诗歌散发出闪耀光芒。杜涯的智性书写集中在哲学层面,对时间流逝及对记忆的书写是杜涯诗歌不变的主题。她用朴实的方式在书写,用内心在低吟,多年来她书写主题恒定,心灵之音恒定。蓝蓝在早期的诗歌中习惯以感恩之笔、礼赞之情来抒发感触,似歌唱的鸟儿给人无限温情。而在1993年以后,她的诗风发生了变化,她将诗歌现场移至了日常生活。以理性来审视生活,使得她的诗中揉和了批判和赞美的双重力量。其诗歌体现出的艺术品质和感染力、价值和意义,对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第五章主要以林雪、娜夜的创作为例对情感书写进行了论述。90年代的女性爱情诗中,有温柔与缠绵、甜蜜与幸福、别离与思念、遗憾与错失、有伤痛与泪水、有纠结与挣扎、有疑惑与追问、有深情与笃定......爱情的千姿百态,各种体悟都被书写,而且在新的时代语境里显现出了新的特质。林雪、娜夜、扶桑、路也等女性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爱情世界。林雪将爱情视作生命,爱情是她的信仰和追求,她在诗中抒发着对爱情的炽烈、真挚和执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与爱情息息相关。由于爱情的不幸,她的诗经历了一段艰涩期。而后经过情感的沉淀,她的爱情诗转向了淡然、释然的书写,呈现出一种静谧之美。娜夜是坚持不懈地写爱情的极少数女性诗人之一,也是极为出色的。她的诗歌豁达、真切,富有智慧,善于把握现代女性的生活情境与心理轨迹,将婚恋写得既真实而又高于现实,既自然而又充满意蕴。第六章、第七章论述了身体书写的开拓、抽离与再阐释。“身体写作”理论是法国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埃莱娜·西苏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目的在于反抗强大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文化。翟永明是80年代身体写作的代表人物,她的诗歌以女性身体话语为中心,通过建立鲜明的性别意识来实现女性的话语权。组诗《女人》以及《静安庄》等都体现了这种诗歌追求。而到了90年代,翟永明从身体写作中抽离出来,转向了对诗歌本身的探索。她开始关注女性的精神成长,以传统文化来丰富诗歌内涵,提升诗歌的精神旨趣,同时密切结合现实生活,体现出对时代的独特思考。而唐亚平、唐丹鸿等人在90年代的创作中,对身体写作进行了再阐释。譬如唐亚平的“怀腹”诗学,将身体、世界与诗歌和谐地统一起来。“身体”成为“怀腹”式地召唤世界的一种方式,“怀腹”是将世界回返到诗意世界中。她期望诗歌能在“身体”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诗意回归。而跟唐亚平相比,唐丹鸿则更注重对身体感官、性的直接描写。如果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放在整个女性诗歌发展史上来看,其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无法替代。它对80年代女性诗歌是一种超越,同时又对新世纪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启迪。在这个时期,女性诗人们以不同的姿态,诠释着对生命、世界的感悟,展现了个人的独特风采!
赵林云[8](2013)在《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剧烈改变与国家政治对文学的紧密控制,也由于革命意识形态对于男女平等观念的涵盖,一方面帮助女性群体实现了新文化运动以来追求性别平等的诉求,同时也从另一个向度上压抑了这种诉求,使得女性文学长时期处于“隐含文本”的情状,与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女性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显得更为罕见,基本上呈现蛰伏状态。“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中,虽然由于女性主人公的塑造看上去突出了女性地位,但实际上却步入意识形态的陷阱和误区,女性诗歌的沉寂与断裂在所难免。女性主义内涵真正得以实现还是到了1980年代初舒婷的出现,从这时开始,女性写作才敢于大胆袒露女性情感世界并发出明确的情感吁求。当然,这些发自女性群体的抒情还明显属于弱势,她们仍然背负着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负。198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三代诗歌的出现,以翟永明、伊蕾、唐亚平、陆忆敏等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诗歌的崛起,女性意识逐渐自觉而独立。1990年代以后,当代女性诗歌进入较为宽阔、丰富与多样的兴盛阶段,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无论是在参与人数、作品数量还是社会影响方面,女性诗歌都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当代女性诗歌走过漫长、曲折的发展之路,在不同的阶段呈示出不同的面貌,总体表现出生命力与创造力越来越旺盛的趋势,不断创作出思想与艺术品质俱佳的优秀作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丰富多样的审美风貌和艺术传达开创着汉诗经验表达的新领域与诗艺探索的新可能,与男性诗人一道共同构筑着当代诗歌的辉煌。本文侧重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野、理论和方法,结合阐释学、新批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等艺术批评方法,对当代女性诗歌的历史发展轨迹、创作心理机制、女性意识流变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研究,对各个发展阶段中的代表诗人、经典文本、诗歌流派及热点现象均进行细致入微地阐释、解读,以期对当代女性诗歌的历史风貌、审美特质和女性意识的显现与作用进行规律性的总结。绪论部分从总体上对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形态与特质进行了概述,交代了本文的大体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选题价值,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即将女性意识提升至女性诗歌的核心价值地位,深入揭示其对女性诗人在创作心理机制以及诗歌语言、意象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一次明确指出当代女性诗歌创作存在的问题及部分观念误区,辩析了女性意识嬗变机制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还结合女性学和女性文学批评的最新成果对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等习见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和解释。第一章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意识从长期沉寂到觉悟、觉醒历程考察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分析了女性意识在当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与表征,并通过对女性意识发生、发展的细致探究重点梳理了当代女性诗歌艺术流变的脉络及规律。。第二章是从性别视角入手,结合当代女性诗歌的创作现象与重要诗人及其作品,重点探讨男女性别文化既对抗又互相依存的复杂关系,试图清晰揭示女性诗歌在当代文化格局中的独特地位与现实命运。通过男女性别之间的天然纠结与潜在合作、轨道并行与自觉疏离的考察,蠡测当代女性诗歌在性别文化方面的表现与变化,探讨女性诗歌在性别文化中从对立到融合的内在规律,指出当代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风貌与内涵,既折射出时代思想与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彰显出强烈的性别文化色彩,预示着男女性别和谐共处、共同超越的发展态势与愿望。第三章从女性诗歌创作心理及艺术表达入手,从情感世界的抒发、思想观念的表达与无意识世界的丰富性展现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当代女性诗歌在心理构造方面表现出的特征及其与女性意识的关系。具体来说,相比于男性,女性有着更为艺术化的天性及自我价值体现需求,尤其更偏重于情爱主题的表达与发掘。与此同时,女性诗歌在思想观念的感性传达和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方面也表现不凡,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更新生代的女诗人们的作品,其思想含量、智性品质丝毫不亚于男性诗人。此外,女诗人最大限度挖掘、表现无意识世界的神秘性与丰富性,展现女性迷人的精神世界风貌,奉献出带有拓展诗歌艺术边界意味的艺术成就。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强弱与显隐始终对女诗人的创作与作品的思想价值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第四章深入总结探讨了女性诗歌在语言表达、意象构造方面的特质,考察其诗歌艺术特征形成的内在规定性。本章紧密结合当代女性诗歌创作实践,进一步深究女性群体独特的心理构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指出女性诗歌除了在语言特色上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之外,常常还表现出横扫句法学与换徐缓回环的语言句式特征,在诗歌意象构造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本章还结合女性诗歌创作中对象型意象与自主型意象的分类研究,对女性诗歌创作的深层心理、文化成因、艺术内涵、审美价值进行深入探析,同时还对相同相似的诗歌意象在男女诗人笔下不同的表现进行比较,探讨蕴含其中的艺术特征和男女诗歌互补的内在规律。第五章通过对翟永明、赵丽华、寒烟、宇向等四位各具代表性女诗人的诗学观念及创作特点等方面认真细致、角度独到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女性意识与她们诗歌创作的关系,从个案的角度解析女性意识对其作品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的影响。结合四位女诗人的写作实践分别从女性意识的重要表征、口语化表达、超越意图及理性化表现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考察,以期达到对前述研究成果的应用与验证,也藉此尝试对几位女诗人做出文学史筛选和诗歌经典化的努力。第六章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所表现出的雄性化现象及其原因探究,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阴柔美与阳刚美艺术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试图超越性别的愿望与努力的考察,指出当代女性诗歌目前面临的某些困惑及曾经陷入的误区,并结合对女性诗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提出女性意识对女性诗歌创作独到的重要性观念,同时结合女性诗歌发展状况,探讨女性诗歌传统形成与否的相关诗学命题。结语部分简要分析总结了女性意识视域下当代女性诗歌的现状、成因、内在规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颜少菊[9](2013)在《鼓浪舒婷 ——论舒婷的创作》文中认为舒婷在“文革”时开始创作,后来一度成为《今天》的主力,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她曾成为一代文学青年的偶像,她用她的诗歌唤起了无数读者对生活的希望。她诗歌的丰富性也一直是学界热议的焦点。她对诗歌的热爱与坚守使得她一直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但她却两次选择搁笔,最后其创作更是彻底转向散文,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做出这样的选择?与其早期诗歌引起的强烈反响对比,她的散文虽然也获奖了,但却较少人关注。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探寻舒婷及其诗歌的意义,并结合其散文创作以便对舒婷的整个创作有更清晰的了解。不管是诗歌舒婷,还是散文舒婷,她始终坚守内心。虽然其后期的某些诗歌作品被人诟病,但并不妨碍她在诗歌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样,她的散文也丰富了历史的突破。
翟传鹏[10](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指出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二、女性命运的深切拷问——以《神女峰》为例论舒婷诗的人文关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命运的深切拷问——以《神女峰》为例论舒婷诗的人文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1)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朦胧诗的象征资源 |
2.1 传统象征诗学的借鉴:对古典文化的贯通 |
2.1.1 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 |
2.1.2 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 |
2.1.3 晚唐诗歌的隐喻遗风 |
2.2 国外理论的接受:对西方象征主义的融汇和转化 |
2.2.1 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 |
2.2.2 后期象征主义的借鉴 |
2.2.3 批判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
2.3 象征抒写的对接:对中国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
2.3.1 象征抒写的对接 |
2.3.2 隐含的象征情结 |
2.3.3 审美意识的苏醒 |
3 象征诗学遗产 |
3.1 西方象征主义 |
3.1.1 法国波德莱尔:形式的布局 |
3.1.2 英国艾略特:普遍的对应 |
3.1.3 西班牙洛尔迦:非逻辑现象 |
3.2 中国象征主义诗学 |
3.2.1 戴望舒:意象化抒情 |
3.2.2 何其芳:通感式语言 |
3.2.3 艾青:形象性思维 |
3.3 象征主义内核 |
3.3.1 非个人化 |
3.3.2 纯诗理论 |
3.3.3 意象建设 |
3.3.4 契合特质 |
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
4.1 食指:“窗含西岭千秋雪” |
4.2 白洋淀诗群 |
4.2.1 芒克:自由的生命意志 |
4.2.2 根子:庄严的内心嚎叫 |
4.2.3 多多:文化语言的挑战 |
4.3 今天派诗群 |
4.3.1 北岛:英雄的主体自我 |
4.3.2 顾城:童话的生命乐园 |
4.3.3 舒婷:个性的感觉意象 |
4.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
4.4.1 智力的空间 |
4.4.2 隐喻的需要 |
4.4.3 苦闷的象征 |
5 象征的荒原 |
5.1 朦胧诗的精神蜕变——第三代诗歌 |
5.1.1 第三代诗歌五副面孔 |
5.1.2 第三代诗与朦胧诗的比较 |
5.2 象征的荒原 |
5.2.1 修辞话语的转换 |
5.2.2 象征体系的解构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电视剧中的女性农民工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农民工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背景 |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流动 |
二、“外来妹”群体的形成与壮大 |
第二节 农民工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脉络 |
一、时代浪潮中的昙花一现 |
二、沉寂数年后的繁荣复归 |
第二章 女性农民工群像的呈现与演进 |
第一节 女性农民工形象的类型呈现 |
一、被王子拯救的“灰姑娘” |
二、无私奉献的“贤妻良母” |
三、城市里的“堕落天使” |
四、离家出征的“花木兰” |
第二节 女性农民工形象的时代演进 |
一、形象气质的演变 |
二、人生轨迹的拓展 |
第三章 辗转于乡村伦理与城市规则的“她者” |
第一节 艰辛求生的异乡疏离 |
一、空间突转后的生存困境 |
二、物欲异化下的身体困境 |
三、阶层固化下的身份焦虑 |
第二节 乡关何处的“鱼笱之痛” |
一、对精神家园的怀念与回归 |
二、乡村对女性的质疑与流放 |
第四章 女性农民工形象塑造的局限与突破 |
第一节 都市本位思维下的刻板印象 |
一、都市想象中的“苦难”出身 |
二、都市定义下的“成功”人生 |
第二节 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典范” |
一、被喜剧淡化的蜕变之殇 |
二、难逃“夫为妻纲”的命运魔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张辛欣早期小说对当代女性生存状况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张辛欣小说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张辛欣笔下的女性生存状况书写 |
2.1 爱情婚姻与事业的难以调和 |
2.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2.3 精神世界的强大与孤独并存 |
第三章 张辛欣笔下的女性生存困境之探析 |
3.1 女性自身的局限性 |
3.1.1 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危机 |
3.1.2 女性强烈的依附心理 |
3.2 时代因素 |
3.3 新旧观念的夹击 |
第四章 张辛欣早期小说女性书写的价值意义 |
4.1 中国的女性文学与张辛欣 |
4.2 张辛欣与张洁、张抗抗的早期小说创作对比 |
4.2.1 寻找男子汉 |
4.2.2 由此岸到彼岸—扬起新时代女性文学光辉之帆 |
4.3 张辛欣早期小说对当今社会的独特意义 |
4.3.1 独立意识 |
4.3.2 平等意识 |
4.3.3 回归自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1.2.1 关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
1.2.2 关于女性诗歌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谁在歌唱:女性诗歌与女性意识的内涵阐释 |
2.1 诗歌与诗歌的“性别”呈现 |
2.1.1 诗歌与诗歌的“特质” |
2.1.2 语言、思与神话:诗歌的艺术精神 |
2.1.3 性别差异的诗歌表现 |
2.2 女性意识及女性意识觉醒的开放性走向 |
2.2.1 何谓女性意识 |
2.2.2 女性意识觉醒及阶段性发展 |
2.3 女性意识在女性诗歌中的呈现 |
2.3.1 女性文学与女性诗歌 |
2.3.2 中国女性诗歌对女性意识的承载 |
第3章 破“规”而歌:近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初显 |
3.1 “春闺秋怨”:古代女诗人在“规训”中的吟诵 |
3.1.1 “春闺秋怨”得以形成的传统文化的“规训”力量 |
3.1.2 中国古代女诗人“春闺秋怨”的诗歌吟唱 |
3.1.3 “春闺秋怨”中隐含的女性自我声音 |
3.2 叛逆与解构:近代女性诗歌冲破“规训”的侠唱 |
3.2.1 时代变革,诗歌呈新 |
3.2.2 秋瑾:女性意识吟唱的先驱者 |
第4章 为“人”而歌: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群体性展扬 |
4.1 觉醒的促进剂:新文化运动与女权运动 |
4.2 思想启蒙时代的女性放歌 |
4.2.1 为“人”而歌的女性诗歌群像素描 |
4.2.2 为“人”而歌的女性诗歌的经典展示 |
4.3 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
第5章 为“政”而歌:政治主导时代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的变奏凸显 |
5.1 1940 年代女性诗歌“主体意识”的时代呈现 |
5.1.1 抗战爆发与文学“救亡图存”的功能指向 |
5.1.2 女性诗歌的时代政治抒怀 |
5.2 “十七年”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政治化表述 |
5.2.1 妇女“跃进式”解放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确立 |
5.2.2 女性诗歌的政治代言式创作 |
5.3 政治主导时代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
第6章 为“我”而歌:新时期及后诗潮的女性诗歌女性自我意识的彰显 |
6.1 重塑自我:新时期女性诗歌女性自我意识的绽放 |
6.1.1 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 |
6.1.2 舒婷的价值:一个转折和一个开始 |
6.1.3 为“我”而歌的女性诗歌创作“井喷”现象 |
6.2 凸显自我:1990年代后现代诗潮女性主义诗歌涌现 |
6.2.1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诗歌相遇 |
6.2.2 后现代诗潮的女性主义诗歌的个性化表现 |
6.3 新时期及后诗潮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
第7章 谁还歌唱: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迷失与重构 |
7.1 新世纪文化现象的多元化呈现 |
7.2 新世纪女性诗歌自我意识的迷失、误读与重构 |
7.2.1 价值退场,自我迷失 |
7.2.2 “身体写作”,自我误读 |
7.2.3 超越性别,自我重构 |
7.3 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
第8章 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综述与分析 |
8.1 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纵向描述 |
8.2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原因分析 |
8.2.1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外部原因分析 |
8.2.2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内部原因分析 |
结语:女性诗歌向何处去 |
附录:本论文所选诗歌的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致橡树》之文本解读和教学价值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致橡树》文本接受之概述 |
(一)《致橡树》在语文课本的选录 |
(二)《致橡树》在中学的解读 |
二、《致橡树》之文本解读 |
(一)“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视野下的《致橡树》 |
(二)“女权主义批评”视野下的《致橡树》 |
(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致橡树》 |
三、《致橡树》之教学价值的确定 |
(一)《致橡树》之教学价值 |
(二)《致橡树》教学案例及评价 |
四、《致橡树》之教学设计 |
(一)设计理念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难点 |
(四)课型、课时 |
(五)教学方法 |
(六)教学手段 |
(七)教学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女性书写:智性·情感·身体 ——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女性诗歌的界定 |
二、 女性诗歌批评与现状 |
三、 女性诗歌的学术价值 |
第一章 20 世纪 90 年代女性诗歌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对诗歌的冲击 |
第二节 90 年代女性诗歌的发展态势 |
第三节 90 年代女性诗歌的特征 |
第四节 女性主体意识的轨迹 |
第二章 王小妮——日常生活的智性抒发、生存的本真呈现 |
第一节 早期的积淀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智性抒发 |
第三节 生存的本真呈现 |
第四节 诗艺特征 |
第三章 杜涯——时间与记忆 |
第一节 诗歌中的时间主题 |
第二节 杜涯诗歌中的时间流逝之伤 |
第三节 记忆 |
一、 童年经历对作家创作心理的影响 |
二、 杜涯诗中的孤独情绪与死亡意象 |
三、 乡土自然 |
第四节 诗艺特征 |
第四章 蓝蓝——理性审视与人性之美 |
第一节 早期的感恩与礼赞 |
第二节 细节的主题化 |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理性审视 |
第四节 人性的发掘与关注 |
第五节 诗艺特征 |
第五章 亲密关系的变革 |
第一节 爱情主题 |
一、 古典诗歌的爱情氛围 |
二、 70、80 年代爱情诗的变奏 |
三、 90 年代爱情诗的特质 |
第二节 林雪——爱是生命 |
一、 炽烈与纯真 |
二、 由纠结到淡然 |
第三节 娜夜——婚姻生活的想象与描述 |
一、 情感轨迹 |
二、 做女人的幸福与自豪 |
三、 平凡中的幸福图景 |
四、 直面瑕疵与问题 |
五、 诗艺特征 |
第六章 翟永明——身体写作的开拓与抽离 |
第一节 翟永明的身体写作 |
一、 身体描述 |
二、 “黑色”意象 |
三、 直白式的话语方式 |
第二节 90 年代翟永明的诗歌创作 |
一、 转变姿态 |
二、 从男女对抗到对女性成长的探索 |
三、 以传统文化丰盈诗歌内涵 |
四、 对现代生活的描述 |
五、 诗艺特征 |
第七章 身体写作的再阐释 |
第一节 唐亚平的身体诗学 |
第二节 唐丹鸿的身体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述评与本文题旨 |
二、关于几个概念的辨析 |
第一章 当代女性诗歌的源与流 |
第一节 女性意识觉悟的历史 |
一、解放之后的迷失与隐匿 |
二、从初步苏醒到文化自觉 |
第二节 女性意识在当代诗歌中的表现 |
一、新时期以前:脆弱传统与长久断裂 |
二、1980年代:茁壮萌芽与蓬勃生长 |
三、1990年代:告别黑夜到拥有白昼 |
四、新世纪:个性丰富与多元并存 |
第二章 女性诗歌的性别化观照 |
第一节 在与男权文化对抗中诞生 |
一、宿命的对垒与自立的诉求 |
二、理性的批判与激情的反拨 |
第二节 在与男权文化的依存中深化 |
一、天然纠结与潜在合作 |
二、轨道并行与自觉疏离 |
第三节 在性别意识的消弭中升华 |
一、和谐的谋求:转型与提高 |
二、必然的超越:清醒与自为 |
三、共同的发展:回归与哲思 |
第三章 女性诗歌创作心理及艺术表达 |
第一节 诗化情感的直觉抒发 |
一、艺术化的天性与价值体现 |
二、偏重情爱主题与内蕴发掘 |
第二节 思想观念的感性呈现 |
一、带着理性内质的抒情 |
二、审美与审智融会贯通 |
第三节 潜意识世界的诗性外化 |
一、“黑夜”与“灵魂视野”:潜意识领域的深度沉潜 |
二、“日常生活”与“性爱意识”:潜意识领域的题材拓展 |
第四章 女性诗歌语言与意象探究 |
第一节 女性诗歌的语言特色 |
一、主观经验的直接传达 |
二、情绪流与横扫句法学 |
三、语言冲动与回环语式 |
第二节 女性诗歌意象营造 |
一、对象型意象:以太阳、大山为例 |
二、自主型意象:以花朵、母亲、镜子为例 |
第三节 与男性诗歌意象的比较 |
一、个案分析:意象构造的差异 |
二、性别互补:两个世界的趋同 |
第五章 个例研究:女性意识视角透视 |
第一节 翟永明:女性意识的揭幕者 |
第二节 赵丽华:口语化的女性主义者 |
第三节 寒烟:试图超越性别身份 |
第四节 宇向:女性意识天然而理性 |
第六章 女性诗歌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
第一节 女性诗歌“雄性化”现象透视 |
一、阴柔美的辩证分析 |
二、阳刚美的强力僭越 |
第二节 “超越”性别的努力与错觉 |
一、人与女人的混淆 |
二、真正的超越与策略性回避 |
第三节 女性诗歌未来可能性猜测 |
一、女性群体自我体认与升华 |
二、女性诗歌传统正逐步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着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鼓浪舒婷 ——论舒婷的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人的觉醒——80 年代前的舒婷 |
第一节 活着,并且开口 |
第二节 心同世界一起宽广 |
第二章 理想的挣扎 |
第一节 焦灼的现实 |
第二节 最后的挽歌 |
第三章 与散文结伴同行 |
第一节 散文的舒婷 |
第二节 舒婷的散文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专着情况 |
后记 |
(10)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
三、文学性的泛化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女性命运的深切拷问——以《神女峰》为例论舒婷诗的人文关怀(论文参考文献)
- [1]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D]. 崔严之.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电视剧中的女性农民工形象研究[D]. 牛新媛.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张辛欣早期小说对当代女性生存状况的书写[D]. 魏美娟. 西北大学, 2017(07)
- [4]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D]. 金华. 辽宁大学, 2017(01)
- [5]《致橡树》之文本解读和教学价值的确定[D]. 田春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6]美丽的梦与“美丽”的忧伤[J]. 张翠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14(21)
- [7]女性书写:智性·情感·身体 ——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引论[D]. 赵娜. 河南大学, 2014(02)
- [8]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D]. 赵林云. 山东大学, 2013(04)
- [9]鼓浪舒婷 ——论舒婷的创作[D]. 颜少菊.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S2)
- [10]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