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编辑《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白立新[1](2018)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凸显,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成为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关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服务引领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论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举措,特别是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使专题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问题成为可能,并且显得十分必要。论文以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为前提,立足于对话语权的专门研究,按照理论之基——问题之本——历史之鉴——现实之境——提升之策的逻辑顺序,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释。论文包括导论和正文五章。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背景与意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第一章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理论的研究。本章在解读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相关概念,梳理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研究理论基础之后,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内涵、本质和构成要素,分析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围绕意识形态的理论构建与创新、传播与转化、交流与批判所开展的一切工作。话语权具有“权利”和“权力”的双重属性,话语权的取得与行使具有动态性。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中,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思想一直都有着生动的体现,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深厚理论基础。从内涵上看,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在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转化、交流与批判中所具有的掌握、支配、控制话语的资格和能力,强调话语声音与力度的统一、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的统一;从本质上看,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着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是最具主动性、实效性的管理权,本质要求是以理服人。话语主题、话语队伍、话语形式、话语平台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主要构成要素。第二章是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问题的研究。本章考察了高校与意识形态的天然联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性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的主体、领域、形式、指向、支撑条件等因素,阐释了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意义。研究认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高校党委实现思想领导的一种方式;是话语权中的话语权,具有统领性;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并不是要堵塞言路,而是要实现主流话语的引领和认同。在高校,学校党委及其领导下的各级党组织所属的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尤其是专兼职宣传思想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辅导员,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的主要主体;党的活动和生活领域、党派工作领域、课堂领域、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领域、师生校园日常生活领域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的主要领域;印发文件、会议讲话、辅导报告、通告通报、研讨座谈、专题讨论、个别谈话、研究成果等是话语权表达的主要形式;语境、问题和人群是话语权的基本指向;理论水平、工作经验、责任感、敏感性是话语权的主要支撑条件。第三章是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实践与启示的研究。本章按照历史的脉络,分三个主要阶段,对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实践进行了考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主要是1949年到1966年的实践,充分彰显了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工作题中应有之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体现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对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要求、更健全的制度机制保障、更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支撑,意识更加强烈,行动更加自觉,更加切实地体现和贯穿于日常意识形态工作的始终。通过梳理,得出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五点启示:即,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营造健康公正的社会大环境。第四章是关于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时代际遇的研究。本章分析了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机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丰富了话语内涵、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了话语底气、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效奠定了政治保障、制度建设的推进和队伍培训的强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思想文化领域复杂多变、自媒体广泛应用对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带来的挑战。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过程中,在话语主题阐释、话语队伍建设、话语表达能力、话语平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是关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提升理路的研究。通过研究,本章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主导力为关键、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元主导多样包容、区别对待民主关爱、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五条原则;提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话语主体的高素质、话语阐释的契合性、话语平台的通畅性、话语内容的兑现性五个基本指向;提出了强化阵地建设管理、完善话语形式、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方法改革、健全机制保障、重视学习借鉴六条基本路径。
庄芳[2](2018)在《伊本·白图泰和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形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伊本·白图泰及其游记和马可·波罗及其游记一直是一代又一代学者发掘不同研究课题的宝藏。本文将运用比较分析法将阿拉伯世界伊本·白图泰权威研究专家塔齐博士(?.?????????????)刊定的《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中的中国部分的内容,与冯承钧译本《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中国的描写进行比较,以探析他们二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以及他们眼中中国的异同,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以及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的中国观。论文绪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关于本文论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四大章。第一章首先对伊本·白图泰和马可·波罗的生平、二人的异国之旅和二人游记成书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概括了《伊本·白图泰游记》与《马可·波罗行纪》自问世以来的中外文不同版本,最后论述了《伊本·白图泰游记》和《马可·波罗行纪》的重要价值。第二章首先论述了关于伊本·白图泰和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这一问题的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并提出笔者认同他们二人到过中国的观点,然后分别论述了关于伊本·白图泰是否到过中国北方,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南方这两个问题的各方学者观点。最后提出他们二人是否到过中国或者是否到过中国哪些地方并不影响二人眼中中国形象的比较,因为他们所写内容无论是真是伪,都是他们所认识到的中国形象的一部分。第三章是从两本游记的文本入手,将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分别从政治情况、经济情况、中国文化、中国景观、中国技艺以及中国人物形象六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虽然二人都描绘出了一个地大物博、城市繁荣、商贸发达、政治安定、交通便利的中国,但《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中国的内容涵盖更广博,传达出了一些《伊本·白图泰游记》中所不曾呈现出的内容,如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节日盛典,一些政治制度如赋税制度、抚恤制度等,以及中缅关系,中国与吐蕃关系,蒙古与南宋朝廷的征战,甚至是当时人的外貌特征等等,这些都是《伊本·白图泰游记》中所没有的。所以马可·波罗呈现出的是一个更加立体生动全面细腻的中国。第四章首先比较了《伊本·白图泰游记》和《马可·波罗行纪》对中国形象传播产生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伊本·白图泰眼中的中国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形象有所不同的客观原因,如二人在中国逗留时间长短不同、在华时的身份不同等,以及主观原因如个人兴趣、个人认知水平不同等,然后阐述了比较伊本·白图泰和马可·波罗眼中中国形象的价值与意义,它除了可以有助于详细了解中国史料中关于元朝中国社会的不详或缺失之处,更有利于我们了解13/14世纪时期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的中国观,而知道了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人的,便能给我们以启示,有助于我们去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形象,发挥优良之处,摒弃不良之习。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如何在新时代传播好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措施,如寻找、构建适合的传播媒介,讲求话语传播策略等。也提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伊本·白图泰和马可·波罗来华带来的启示,在与他国的合作交流中,我们应加强国家间的人文交流。
薛汪祥[3](2018)在《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特色风貌及其要素,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集中反映了城市所在地域的历史与文化特征。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南方的千年商都,既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也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中要求城市发展应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并且要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同时广州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海上丝绸之路”的牵头城市,在城市风貌中应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妥善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体现广州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这一系列的政策即是要求深挖广州城市精神内涵,充分彰显广州的城市形象,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广州特定地域、文化、历史在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活动上的表达展现了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而城市特色风貌要素则集中反映城市风貌的各类组成元素的组成规律和运行逻辑。本文借鉴庞朴先生的文化层次理论,分析广州城市特色风貌问题,探究城市风貌中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各要素的独特个性、相互关系和对风貌的作用原理。发现风貌作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以分层研究的方法能够找出其中隐藏的抽象要素,揭示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的构建体系,挖掘风貌背后更深层的驱动因素,丰富广州城市风貌的内涵,为后续风貌塑造提供帮助。本文的研究运用文化学的文化层次理论按结构、分层次、有逻辑的分析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从城市整体格局、街巷肌理和具体建筑形态归纳有型的物质风貌要素,发现不同规模的物质层面要素通过同某一媒介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现象。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三个层面探究制度引导下的风貌发展动因;得出新风貌要素的塑造需以某一个因素主导,多因素共同推动的方法。以具体的文化活动和精神引导的要素实例回应广州重商务实、兼容并蓄和世俗享乐三个重要的人文精神品格;尝试表述精神层面在风貌中隐性的塑造方法。通过这三个层面厘定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的主要内容;尝试建立新的城市风貌要素构成体系,揭示广州物质、制度和精神要素与城市风貌形成和发展活动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合理、有机的风貌要素模型。本文运用文化层次理论研究城市风貌要素问题,有别于传统基于建筑学和规划学从一种相对静态的角度出发观察城市的风貌和构成要素的方法研究城市风貌,首先构建客体城市的物质特征及城市创建主体历史和文化的合理体系,将风貌要素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一方面有利于挖掘更多的要素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解读要素形成和探讨其后续发展。
郑天[4](2017)在《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文中提出学者陈嬿如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的研究直接促发了本研究开展,作为社会动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研究成果,她对三大传播战役的分析具有重大价值。50周年案例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非常复杂,国内80年代末社会一度局部动荡,国外又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大事。如何妥善弥合革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理想主义和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实用主义之间的鸿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学者立足于这样的国内外环境,运用扎根理论对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她发现这次传播战役和以往的社会动员在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重新解读了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社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不断呈现出新发展和新问题,中国作为巨大的社会试验场具备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国际环境中,日本政坛不断右倾化且在2015年9月19日凌晨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其一系列旨在谋求正常化大国、军事大国的举动引发外界关注;日本社会也逐渐右倾化,除去国内政坛不断美化侵略史观、主张正常化大国和军事大国路线等右倾化行为的影响和渲染之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等一些外部事件也引发了日本社会不安全感加剧,因此日本社会本身的国民心态逐渐发生变化;美日同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遭遇9· 11恐怖袭击后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反恐战争,美日关系在这一阶段由原有的美主日从逐渐走向美日同盟,这对亚太局势安全也构成威胁。国内环境也出现了巨大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处在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虽然中国顺利度过了金融危机,GDP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但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必须要兼顾民生。各方利益矛盾在这个时期凸显,各种冲突也借由互联网变得极易成为舆论热点,这更加大了社会风险与执政难度。媒介技术在这二十多年突飞猛进,媒介技术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易引发思维变革,而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避免信息霸权主义的负面影响也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执政党的合法执政地位。而本研究以对社会动员和国家发展的文献梳理为理论依托,基于个案研究法,参考了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并借鉴了学者陈嬿如的研究框架,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案例当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开展分析。试图发现本次案例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与以往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发展传播学的本土化提供一个新样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和研究问题;第二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三章按照重大时间节点对整个70周年案例的开展进行了详细梳理,按照唤醒记忆——激活记忆——升华记忆——延续记忆的传播链条对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传播活动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传媒在整个案例当中烘托了“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这一主题,凸显了“东方主战场”和“中流砥柱”两个概念,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发掘出了传播活动对集体记忆塑造的策略与方法,这实际上对整个传播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将70周年案例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进行了详细对比,从传播活动的目标、过程、机制、特点与功能等角度分析了变与不变。笔者发现70周年案例与过去相比在传播目标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并没有拘泥于某一个精神目标或实际目标。多元化的目标更加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符合了受众的期待,也更加符合以塑造民族国家认同为策略的传播特点。传播的过程也不再依靠某一个官方机构、某一领导人或者官方媒体的发声作为传播活动的开端,而是依靠长时段浸润式传播,有阶段有重点地开展。这样既做到了自然而然地传播,营造了氛围,又不失重点地打造了媒介事件,赋予其重大意义。这很好地完成了对集体记忆的塑造,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传播的机制从灌输式传播转向了以塑造认同为主的方式,这种变化体现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在国内外环境与媒介技术的变革促使之下发生的转变,也意味着不同组织机构的配合更加紧密,宣传工作更加精巧。本次传播活动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制作了大量专题栏目和相关板块,内容丰富,特点突出。传统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了一批重量级栏目、板块,以立体丰富的长时段报道吸引受众,电视媒体在胜利日当天的特别节目中打造了万众瞩目的媒介事件。新媒体能够借助多种形式开展报道,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载体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其中传统媒体的网站依托其母体,做到了内容为王。商业媒体网站则依托自身特色,发挥专长,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笔者还从发展传播学的终极目标入手分析了本次传播战役的变化,“发展”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这一概念也可以在执政党的各种表述当中得到印证。本次传播战役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运用和解读,较好地向受众传达了十四年抗战的知识。这不仅使受众在长时段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完成了对受众精神层面的指引。传播战役不仅提升了民族凝聚力,还是执政党努力塑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执政合法地位的一次尝试。本研究对70周年案例进行长时期跟踪分析,从海量资料中提取传播活动的相关信息,捕捉到了新时期传播战役的变与不变。依据个案研究的方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进行研究,研究者自身不能对资料进行过分阐释,一切都要依据资料说话,唯此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同时这也是对发展传播学中社会动员与国家发展研究的一个继承与补充。
李洪军[5](2016)在《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经济时代形成和变迁的同时,也在催生着一轮又一轮的军事变革,改变着战争的面貌,促进着以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的战争形态的演变。当前,信息技术奠定的信息社会已经彻底改变了工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作战理念、手段。信息化战争已成为战争的主导形态。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其对战争形态演变作用是渐近的,能否及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中的“微观”变化,来感知新经济时代、新军事变革、新战争形态等“宏观”进化,对我军能力建设乃至实现“强军梦”的意义极大。在现今的科学技术群中,无数的大量事实显示,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超越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势且顺应军事斗争的需求。这一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新的微变化,必然会全面渗透到军事领域,拓展出新的作战空间——生命微观空间。新空间的争夺不仅孕育出新的制权理论——制生权,而且将产生基于制生权理论的战争方式、内容、手段等一系列变化,强制地改变着未来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军事理论、军队编成等内在的、本质性、结构性的战争要素,推动战争形态又一次演变。本论文所论述的生物化战争形态是建立在制生权理论体系、生命微观空间军事价值的基础上,对未来战争形态走向的一个探索。论证思路以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为研究工具,把战争形态的演变归结于战争系统的演化和涌现性特征,在研究战争系统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环境、涌现性和演化的特点动力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角度研究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从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角度分析战争系统演化的过程和方向,从系统哲学的角度探寻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战争力。进一步分析战争力的构成、变革过程、发展规律和趋势,依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和改变战争力系统的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战争力系统中生物特征和表现,研究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分析生物化战争概念、特征、本质,战争能量,运用法则,技术体系,应对措施等新战争形态建构中首先要回答的理论问题。研究得出:世界万物皆系统,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复杂巨系统,一切能够为战争服务的知识、技术、概念等都是战争系统的构成要素。打赢战争、实现政治目的是推动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根源,并使战争系统涌现出战争形态式的演化特征。战争系统即具有一般社会系统的普遍性,又呈现出对抗性、开放性、复杂性、自组织性、他组织性等特性。战争系统的耗散性、突变性和超循环性是战争系统演化的机制。在信息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的视角下,战争系统的演化方向均指向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军事应用价值。战争力是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由“怎样战争”的打击力和“如何战争”的认知力构成。战争力的提升从过去依靠打击力为主,逐渐过渡到认知力占优,认知力为主,战争力的发展规律、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均阐述了认知力在战争力的作用和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生物化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延续发展和变革创新,有以往战争形态中最一般特点,又独具自己的特色。它是指在现代生物科技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成熟运用以及传统或新型核生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下,交战双方以微观领域干预“人的能力”和屈服“人的意志”为目标,在传统陆、海、空、天、电磁、信息和生命微观空间展开的,以有限杀伤、可逆杀伤、微观杀伤等操控式的军事打击为主要手段,并辅以有限传统火力杀伤和其它非军事手段的大体系作战,是充分利用生物微观机理并依赖于生物功能、生物资源、生物信息、生物结构的一种新战争形态。生物化战争改变的只是战争的手段,并没有改变战争的利益根源性、政治从属性、社会集团性、暴力对抗性等本质属性。现代生物科技的低毁性、嵌入性、精确性、拟人性使战争能量重心转到生物能,战争能量的释放进一步有限、进一步多元、进一步精确。未来生物化战争中以屈服人的意志为终极目标,将以现代生物科技研发或者改进的武器系统,按照生物信息较量、生物系统对抗、生物精确控制、生物威慑制胜、生物全程对抗的作战原则,采取生物控权争夺战、生物结构破坏战、生物力量控制战、生物要素综合战等作战样式进行的微观战争。战争的法则从信息化时代的“保存自己、瘫痪敌人”转为“改变自己、控制敌人”。战争的胜负标准不再是损伤多少肉体和物质,而以政治目的的实现、战争意志的摧毁、微观空间的控制以及关键节点的掌控为评判尺度。制胜因素体现在生命微观空间的攻击、防御和控制中,生物物质结构与功能的获取、生物效应表述载体的探索、生物行动攻击手段的组合上。制胜原理从“人的武器化”向“武器化的人”、“人的智力”向“智力的人”、“人的整体”向“整体的人”转变。掌握今天才能把握明天,对于悄然将至的生物化战争来说,今天只有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提前谋划和布局相关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张芳[6](2014)在《“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出版领域的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环境下单一的出版模式,出版市场日益多元化,非正式出版因其出版方式灵活、出版速度快、出版周期短等优势,成为实现作品出版的重要途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社会上兴起了传记写作与出版的热潮,一时涌现出大量的自传和回忆录等作品。本文以南京大学图书馆179种馆藏“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观察法对这类文献的类型、价值、文献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六项建议。“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是一种民间出版物类型,一般以第一人称叙述,或追忆自己过往的生活经历、思想风貌、个性特征,或表达自己对历史上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根据其文种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自传、回忆录、日记、游记、笔记、书信等类型。由于这类文献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文献价值往往因书而异,本文借助南京大学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特色资源,通过举例方式重点论述了其中自传和回忆录两类“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文献价值。对于“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文献特征分析,本文从内容、作者、体例和出版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内容具有纪实性、文学性、小众性和敏感性的特点。第二,“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作者主要是国家机关、教育领域或新闻出版领域的离、退休人员,具有年龄上的高龄性和职业上的集中性特点;第三,“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文献体例既相对成熟,又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谋篇布局或以时间为轴,或按专题分类;第四,在出版方面,“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具有延续性、动态性、隐蔽性以及出版质量的差异性等特点。“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出现是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它离不开其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出版环境、出版需求、出版机制、出版技术以及社会进步和人们的思想解放等因素都与之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不少作品含有国家禁载内容,无法通过正规出版流程中的内容审查环节,而且很多作者也不愿将自己的自述作品公诸于世,因而带来了“个人自述”作品在非正式出版领域的繁荣。最后,基于本文“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研究,对当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树立“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集藏意识。第二,结合“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特点探索有效的采集方法,根据各馆的馆藏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采集原则;第三,充分揭示“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书目信息,借鉴西方国家灰色文献工作的成功经验实现非正式出版物资源的共建共享;第四,集中馆藏,突出“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文献,建设图书馆特色资源;第五,借助图书馆馆办刊物,加强对“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宣传与推介,呼吁更多的个人和机构重视此类文献的开发利用。第六,尽量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建立和完善非正式出版物的“呈缴”制度和版权保护制度。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是基于南京大学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资源开展的实证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当前各个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日益同质化,“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研究对图书馆建设特色资源,提高文献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任何研究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由于学术水平的限制,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笔者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探索。
刘春朝[7](2013)在《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城市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和居民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方便灵活、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在我国作为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以及加快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日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社区学院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社区学院相比,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较多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以终身学习视角系统研究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课题利用质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社区学院研究文献,并在明晰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内涵:我国社区学院是以专科教育为主,集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剖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价值诉求,在对比国外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外部定位、内部定位及其定位的指导思想。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焦点团体讨论等实证研究,提炼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为社区学院研究的结论和对策建议,提出了政府宏观引导、社区具体推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企业倾力支持和学院自主建设的社区学院发展的“五元驱动”思路,构建了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核心支撑的社区学院发展模式。
解梅[8](2012)在《敦煌旅游业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饮食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敦煌旅游资源丰富,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提高敦煌文化旅游的综合吸引力,无疑会推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王媛[9](2011)在《羌族地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 ——以四川省汶川县布瓦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化生态是将文化以及文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看作个有机的整体,特定的文化有其特定的生存土壤,文化的发展应纳入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尤其是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大背景中。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同时,像自然生态面临的危机一样,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濒临灭绝。从这一意义上看,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生态环境,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我国已建立了包括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内的四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十一五”期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十个,目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尚处在摸索经验阶段,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并不成熟,因此,从一个个案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选取羌族的一个村寨——布瓦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式访谈的方法,对此村寨的经济发展、生活状况、文化状态等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羌族文化生态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成果以及如何发展等有关结论。羌族文化生态包括羌语、端公、多神崇拜、萨朗、羌笛、习俗、工艺、古迹、传说、经济等。羌族文化生态具有民族特质、历史传承性、二重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其文化生态的形成经历了特殊的过程。布瓦村有许多促进文化生态发展与保护的先进经验如积极应对现代化、山地种植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活态保护。但是布瓦村的发展也暴露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在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中没有发挥人民的主体性、没有注意传统价值观在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做到在实际生活中保护文化生态、文化产业化亟待进一步发展。在面对如何保护与发展羌族文化这一问题上,应遵循下列原则:就地、就近原则,自主、自助原则,保护、创新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此外,还应作到如下几点:首先是重视文化生态的整体发展,其次是应重视文化自觉,再次是重视文化的创新式保护,四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机制和传承人才保障机制,五是重视文化的动态保护。羌族已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独特的文化生态在震后仍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与发展羌族的文化生态。
牙库提古丽·苏力旦[10](2010)在《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喀什地区旅游业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旅游资源开发初具规模,旅游交通设施也基本改变,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做出较大的贡献。但经历几十年发展的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已经面临进入平稳与停滞期的威胁,多年一贯的产品形象,加上滞后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使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面临着旅游地形象老化,旅游景点缺乏变化、缺乏新鲜感;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总体水平低;受到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强力挑战,传统市场所占份额下滑,新的客源市场开发速度缓慢,游客增长相对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从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历程、在新疆旅游业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来看,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应重新认识自身优劣势,努力实现在新的竞争条件下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入手,就传统旅游目的地及其创新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以此为基础,以新疆发展旅游业较早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喀什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价喀什旅游开发条件,指出喀什进行旅游创新开发的必要性。以创新开发理念为指导,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别对具体方法和措施进行初步研究,提出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提升策略,即:确定创新开发目标,分析创新开发背景,以系统性、可持续性、科技创新开发理念为指导,形成以资源开发创新、产品设计创新、形象塑造创新、市场开拓创新、旅游管理创新为一体的开发模式。并尝试构建喀什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使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在创新中求得发展,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二、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编辑《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编辑《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及创新 |
(一)研究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理论 |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相关概念解读 |
(一)意识形态学说考察 |
(二)意识形态工作与政党建设 |
(三)话语与话语权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研究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宣传思想 |
(二)列宁的政治鼓动与灌输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内涵与本质 |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内涵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本质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问题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特征 |
(一)高校与意识形态的天然关联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性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特征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行使 |
(一)行使主体 |
(二)行使领域 |
(三)表达形式 |
(四)话语指向 |
(五)支撑条件 |
三、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 |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
(三)维护高校政治稳定的舆论支撑 |
(四)服务和引领社会发展的前提保证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实践与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实践 |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实践的启示 |
(一)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
(四)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
(五)营造健康公正的社会大环境 |
第四章 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时代际遇 |
一、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机遇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丰富了话语内涵 |
(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了话语底气 |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奠定了政治保障 |
(四)制度建设的推进和队伍培训的强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
二、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带来的挑战 |
(二)思想文化领域复杂多变带来的挑战 |
(三)自媒体广泛应用带来的挑战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话语主题阐释能力较弱 |
(二)话语队伍战斗力不强 |
(三)话语表达针对性不够 |
(四)话语平台利用不充分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提升理路 |
一、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指导思想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 |
(三)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主导力为关键 |
(四)以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为保障 |
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 |
(三)一元主导多样包容原则 |
(四)区别对待民主关爱原则 |
(五)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原则 |
三、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基本指向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
(二)话语主体的高素质 |
(三)话语阐释的契合性 |
(四)话语平台的通畅性 |
(五)话语内容的兑现性 |
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基本路径 |
(一)强化阵地建设管理 |
(二)完善话语形式 |
(三)加强队伍建设 |
(四)推进方法改革 |
(五)健全机制保障 |
(六)重视学习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伊本·白图泰和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二、本文的选题意义与学术价值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 |
第一节 伊本·白图泰与《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 |
第二节 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行纪》 |
第二章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在中国 |
第一节 伊本·白图泰在中国 |
第二节 马可·波罗在中国 |
第三章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形象比较 |
第一节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政治概况 |
第二节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经济概况 |
第三节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文化概况 |
第四节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技艺 |
第五节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景观 |
第六节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人物 |
第四章 形象差异之溯因和形象比较之意义 |
第一节 中国形象传播之影响比较 |
第二节 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形象差异之原因 |
第三节 比较伊本·白图泰与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形象之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化层次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
2.1 国内外关于文化及其结构理论研究概述 |
2.2 庞朴先生文化层次理论的要义 |
2.3 文化层次理论的借鉴意义 |
第三章 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的物质层面要素 |
3.1 广州城市空间格局 |
3.1.1 城市山水格局变迁 |
3.1.2 城市轴线建设与转移 |
3.1.3 新旧城区节点与标志 |
3.2 广州城市街巷肌理 |
3.2.1 作为肌理骨架的道路体系 |
3.2.2 肌理主要反映的功能地块 |
3.2.3 功能地块中穿插的广场与绿地 |
3.3 广州城市建筑形态 |
3.3.1 古代建筑形态 |
3.3.2 近代建筑形态 |
3.3.3 现当代建筑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的制度层面要素 |
4.1 社会政治制度与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 |
4.1.1 古代广州营建奠定的城市基础 |
4.1.2 近代变革扩张的城市新功能区 |
4.1.3 现当代政策引导形成的新城市重心 |
4.2 社会文化制度与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 |
4.2.1 宗族信仰促成的功能建筑 |
4.2.2 风俗习惯指引下的活动场所 |
4.2.3 民间组织约束下的协调风貌 |
4.3 社会经济制度与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 |
4.3.1 现代复兴的西部商圈 |
4.3.2 商贸及相关建筑 |
4.3.3 广泛使用的商业户外媒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的精神层面要素 |
5.1 广州重商务实精神与城市商贸区发展 |
5.2 广州兼容并蓄精神与建筑风格特色 |
5.3 广州世俗享乐精神与休闲活动场所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国际环境 |
1.1.2 国内环境 |
1.1.3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 |
1.2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2.1 发展传播学的诞生与引入 |
2.1.1 关注人的现代化——受众研究 |
2.1.2 大量实证主义着作促使发展传播学发展 |
2.1.3 传媒与农村发展成为热点 |
2.2 社会动员与中国社会 |
2.2.1 群众运动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
2.2.2 传播战役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
2.3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关怀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意义 |
2.5.1 学术意义 |
2.5.2 现实意义 |
第三章 传播过程分析 |
3.1 唤醒记忆(清明节前后开始,以欧洲战场胜利日为小高潮) |
3.1.1 前期铺垫 |
3.1.2 小高潮——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
3.1.3 小结 |
3.2 激活记忆(围绕七七事变全面开展传播活动) |
3.2.1 民族记忆的全面激活 |
3.2.2 小结 |
3.3 升华记忆(从8·15日本投降日到9·3胜利日) |
3.3.1 各方准备形成期待感 |
3.3.2 从实时转场到中国的阅兵时间 |
3.3.3 胜利日的不朽化 |
3.3.4 小结 |
3.4 延续记忆 |
小结 |
第四章 传播功能分析 |
4.1 解读历史 |
4.1.1 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 |
4.1.2 东方主战场与中流砥柱 |
4.2 重塑集体记忆 |
4.2.1 征集与召唤记忆 |
4.2.2 展示与收藏记忆 |
4.2.3 追寻与重访记忆 |
4.2.4 绘制与雕刻记忆 |
4.2.5 创作与呈现记忆 |
4.2.6 测试与巩固记忆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多元化的传播目标 |
5.2 立体丰富的传播过程 |
5.3 以塑造认同为主的传播机制 |
5.4 因媒而异的传播特点 |
5.5 传播战役与国家发展 |
5.5.1 大众传播与民族凝聚力 |
5.5.2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根源 |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
1.3 立题论证的现实依据 |
1.4 观点论证的内容方法 |
第二章 战争系统论 |
2.1 战争系统的概念 |
2.2 战争系统的要素 |
2.3 战争系统的结构 |
2.4 战争系统的环境 |
2.5 战争系统的功能 |
2.6 战争系统的特征 |
2.7 战争系统的涌现性 |
第三章 战争系统的演化 |
3.1 战争系统的状态描述 |
3.2 战争系统的演化特点 |
3.3 战争系统的演化动力 |
第四章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方法论分析 |
4.1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机制 |
4.2 战争系统演化的视角分析 |
4.3 战争系统演化的规律总结 |
第五章 战争力系统分析 |
5.1 战争力系统基本要素分析 |
5.2 战争力系统四次革命回顾 |
5.3 战争力系统变革特点总结 |
5.4 战争力系统发展规律探索 |
5.5 战争力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
第六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战争力系统演化模型研究 |
6.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
6.2 系统动力学的内容和步骤 |
6.3 战争力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
第七章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分析 |
7.1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的缘由 |
7.2 战争力系统打击力生物要素表现 |
7.3 战争力系统认知力生物要素表现 |
第八章 生物化战争形态概念特征 |
8.1 生物化战争形态的概念 |
8.2 生物化战争的特征 |
8.3 生物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比较 |
第九章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属性特征 |
9.1 生物化战争的运作过程没有改变 |
9.2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仍然是政治 |
9.3 生物化战争的暴力特性依然存在 |
9.4 生物化战争的主导换成生物科技 |
第十章 生物化战争战争能量剖析 |
10.1 战争能量概念及发展趋势预测 |
10.2 生物能系统的要素构成 |
10.3 现代生物科技对生物能的调控机理 |
第十一章 生物化战争的战争力运用法则 |
11.1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样式预判 |
11.2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原则预判 |
11.3 生物化战争的制胜原理预判 |
第十二章 生物化战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
12.1 奠定微观争夺基础的技术体系 |
12.2 调控生物结构功能的技术体系 |
12.3 干预生物生理功能的技术体系 |
12.4 吸收生物材料特性的技术体系 |
12.5 运用生物独有技能的技术体系 |
12.6 蕴含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体系 |
第十三章 应对未来生物化战争的思考 |
13.1 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 |
13.2 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 |
13.3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 |
13.4 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 |
13.5 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 |
13.6 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基于制生权理论生物化战争形态问题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6)“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个人自述”作品的发展 |
1.1.2 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趋势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基本定义与相关概念 |
1.3.1 “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 |
1.3.2 其他相关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类型与价值分析 |
2.1 自传 |
2.1.1 《中国庶民本纪:左言东人生实录》 |
2.1.2 《我的一辈子》 |
2.1.3 《回眸岁月》 |
2.1.4 《往事难忘忆沧桑》 |
2.2 回忆录 |
2.2.1 《上海滩上旧巢痕》 |
2.2.2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1937.7-1946.7)》 |
2.2.3 《青史难隐:最后一次交代》 |
2.2.4 《梦系阿富汗》 |
第3章 “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文献特征分析 |
3.1 内容特征 |
3.1.1 纪实性 |
3.1.2 文学性 |
3.1.3 小众性 |
3.1.4 敏感性 |
3.2 作者特征 |
3.2.1 高龄性 |
3.2.2 集中性 |
3.3 体例特征 |
3.3.1 固定性 |
3.3.2 随意性 |
3.4 出版特征 |
3.4.1 延续性 |
3.4.2 动态性 |
3.4.3 隐蔽性 |
3.4.4 差异性 |
第4章 “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出版环境 |
4.2 出版机制 |
4.3 出版内容 |
4.4 出版动机 |
第5章 基于“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的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
5.1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集藏意识 |
5.2 探索采集方法,制定采集原则 |
5.3 统一文献着录,实现资源共享 |
5.4 集中馆藏文献,建设特色资源 |
5.5 利用馆办刊物,扩大宣传推介 |
5.6 争取国家支持,完善相关制度 |
第6章 结语 |
6.1 创新之处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南京大学图书馆部分馆藏“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目录 |
致谢 |
(7)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概念界定 |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的现实需要 |
2.1 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
2.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价值诉求 |
2.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2.4 小结 |
3 中外社区学院发展的比较分析 |
3.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2 我国社区学院建立的主要类型 |
3.3 主要发达国家社区学院发展情况 |
3.4 经验和启示 |
3.5 小结 |
4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1 我国社区学院定位存在的问题 |
4.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依据与原则 |
4.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构想 |
4.5 小结 |
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与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1 访谈主要目的 |
5.2 访谈方案设计 |
5.3 访谈资料分析 |
5.4 测量量表的设计与测试 |
5.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6 小结 |
6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提出的思路 |
6.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3 小结 |
7 案例剖析 |
7.1 HZXS 社区学院分析 |
7.2 SHCN 社区学院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局限性 |
8.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社区学院分布 |
附录2. 预试访谈提纲 |
附录3. 正式访谈提纲 |
附录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预试问卷 |
附录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正式问卷 |
附录6.访谈记录整理 |
附录7.HZXS 社区学院章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羌族地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 ——以四川省汶川县布瓦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文化生态 |
二、羌族 |
第三节 研究地的选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动向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研究动态 |
第二章 羌族文化生态的元素及特点 |
第一节 羌族文化生态的要素 |
一、羌语 |
二、端公 |
三、多神崇拜 |
四、莎朗 |
五、羌笛 |
六、习俗 |
八、古迹 |
九、传说 |
十、经济 |
第二节 羌族文化生态的特点 |
一、民族特质 |
二、历史传承性 |
三、二重性 |
四、不可再生性 |
第三节 羌族文化生态特色的形成 |
一、文化生态特色的发现 |
二、羌族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四节 地震对文化生态的影响 |
一、地震对物质文化带来的影响 |
二、地震对非物质文化带来的影响 |
第三章 羌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
第一节 羌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的经验 |
一、积极应对现代化的冲击 |
二、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
三、注重活态保护 |
四、山地农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 |
五、法制化 |
六、注重生态保护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没有发挥人民的主体性 |
二、没有认识到传统价值观在文化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 |
三、没有做到在实际生活中保护文化生态 |
四、文化产业化亟待进一步发展 |
五、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 |
第四章 保护与发展文化生态的对策 |
第一节 羌族文化生态的发展原则 |
一、坚持就地、就近保护与发展羌族文化生态 |
二、坚持依靠羌族人民的主体作用发展羌族文化生态 |
三、坚持在活态传承中保护与发展羌族文化生态 |
四、坚持在可持续发展中保护与发展羌族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如何发展文化生态 |
一、重视文化生态的整体发展 |
二、应大力倡导文化自觉 |
三、重视文化的创新式保护 |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机制和传承人才保障机制 |
五、重视文化的动态保护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4 相关理论综述 |
2 新疆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概况 |
2.1 四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2.2 四地区国际旅游业发展概况 |
2.3 四地区国内旅游业发展概况 |
3 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创新开发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3.1 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创新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
3.2 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创新开发可行性分析 |
4 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提升策略 |
4.1 开发理念创新 |
4.2 旅游资源开发手段创新 |
4.3 旅游产品优化创新 |
4.4 塑造新的旅游形象 |
4.5 旅游市场拓展 |
4.6 改革旅游经营管理体制 |
5 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
5.1 旅游管理体制保障 |
5.2 投资保障 |
5.3 人力资源保障 |
5.4 旅游安全保障 |
5.5 科技保障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编辑《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D]. 白立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2]伊本·白图泰和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形象比较研究[D]. 庄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2)
- [3]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研究[D]. 薛汪祥.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4]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D]. 郑天. 厦门大学, 2017(01)
- [5]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D]. 李洪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2)
- [6]“个人自述”非正式出版物研究[D]. 张芳. 南京大学, 2014(08)
- [7]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D]. 刘春朝. 中国矿业大学, 2013(12)
- [8]敦煌旅游业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J]. 解梅. 中国商贸, 2012(29)
- [9]羌族地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 ——以四川省汶川县布瓦村为例[D]. 王媛.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10]喀什传统旅游目的地提升研究[D]. 牙库提古丽·苏力旦. 新疆师范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