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质量认证与中国食品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马利华[1](2020)在《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及政策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作为事关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阶段公众对食品安全期待日益提高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然严峻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探究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逻辑和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驱动机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行为,以促进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已成为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理论探索—实证验证—政策仿真”的技术路线,以公众食品安全行为为研究对象,借鉴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博弈论、多元统计分析、扎根理论、小世界网络等方法,从分析公众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和行为机理出发,进而研究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问题及进行食品安全政策仿真的综合思路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分析。本文从社会历史背景和风险认知演进逻辑,分析了食品安全风险的阶段性演进过程,构建了基于“生产-流通-消费-监督”全过程视角的食品安全风险结构,进而分析了基于全过程视角的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食品安全行为作用机理。(2)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概念界定。本文将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界定为公众在从事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食品安全社会氛围、食品安全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为提高自身或社会的食品安全水平而采取的行动。进一步从行为动机视角构建了食品安全行为的四维结构,即习惯-基础型食品安全行为、决策-诱导型食品安全行为、人际-促进型食品安全行为和公民-治理型食品安全行为。(3)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在分析环节风险感知与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基础上,构建了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模型(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个体心理特征因素、情境因素、环节风险感知、行为结果因素等五类因素),并提出了五组假设。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及其驱动因素测量量表。(4)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劣性值检出率离差较大,且习惯-基础型和公民-治理型食品安全行为劣性值分别为37.97%和20.6%,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进一步发现,个人人口统计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对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有直接作用;个体心理特征因素变量主要通过食品安全行为意愿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食品安全行为,其中利关系价值观、食品安全知识、促进型聚焦和节奏偏好是负向影响;另食品安全关注、预防型聚焦、促进型聚焦、数量偏好、节奏偏好和健康偏好6个变量对食品安全行为存在直接作用。环境风险感知变量和情景因素作为行为意愿到食品安全行为的调节变量,其中环境风险感知变量对行为意愿到食品安全行为的转化过程调节效应显着;部分情景因素变量对行为意愿到食品安全行为的调节效应显着。而食品安全行为结果中的健康满足和精神满足两个维度对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均有显着影响。(5)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干预仿真分析。鉴于环节风险感知和情景因素对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调节作用的异构性,本文通过两个仿真实验,分别模拟了环节风险感知和情境因素与公众食品安全行为之间的变动趋势。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运用Matlab平台和Net Logo平台分别模拟了不同环节风险感知和情境因素变量变化下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变化趋势。仿真结果显示,在环节风险感知综合干预和单独干预时,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均有显着提升。具体可知,“随机集聚度”网络和“高集聚度”网络,在选择距离优先策略时,网络中的行为选择增长均显着,并且网络的短期均衡性更好;剔除“不良食品安全行为”选择,则集聚优先模式下的网络均衡性更优。在“低集聚度”网络中,集聚优先的网络均衡性明显优于距离优先模式;相比于“高集聚度”网络,“低集聚度”网络受到环节风险感知的干预影响时,行为增量更显着。情景因素变量中,技术标准属性、价格属性和政策普及度对习惯-基础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组织氛围和社会氛围对决策-诱导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政策执行度和信息干预度对人际-提升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健康属性和家庭氛围对公民-治理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6)促进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干预策略体系研究。在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进行梳理基础上,本文结合实证和仿真分析结果,从食品安全行为驱动(包括个体行为特征引导政策、情景因素干预策略、环境风险感知干预策略、食品安全行为促进策略、人口统计特征引导策略和强化食品安全行为结果等)、政策实施保障和政策干预等三个方面设计了公众食品安全引导政策体系,提出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干预策略建议。本论文有图87幅,表128个,参考文献354篇。
于冬菊[2](2020)在《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惠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蔬菜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蔬菜产业,不仅符合国家“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倡导,并且能够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5日起施行、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涵盖了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政府督促地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长效机制,对食品安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愈发明显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蔬菜产业逐渐由“大”变“强”,并进一步由“强”变为“更强”的目标,成为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供应链的相关研究聚焦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以生产、加工、运输等系列环节为主的蔬菜产品供应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地区不仅存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障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蔬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造成的压力,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链管理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将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相结合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虽有相关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甚少,如何保障我国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且目前业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和完整的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因此,本文以寿光市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博弈论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博弈论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建设“自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风险可控、共赢共享、群众满意”的蔬菜产品质量,同时提高蔬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率。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设“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整体管理体系,并针对四个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操作性阐述。即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预警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和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合作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理论、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深刻剖析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寿光市为例,通过对寿光市蔬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反映寿光市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情况的指标体系。(2)深入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明确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流程。其次,确定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设计出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再次,确定各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方法,并结合预警模型计算总风险值。最后建立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3)深入研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对蔬菜供应链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围绕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设计三类调查问卷,并分别针对蔬菜生产商、蔬菜运输商、蔬菜销售商及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将蔬菜供应链中所有上下游经营者的诚信状况公开共享,消除蔬菜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4)根据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不足和需求,设计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完整的蔬菜供应链闭环,达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明确,有效保证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5)运用博弈分析法探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了解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从质量博弈的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在明确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主体基础上,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设计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丰富了供应链、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目前关于蔬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研究还存在较大探索空间。我国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需要优化,然而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较为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少“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跨界融合。因此,本研究系统全面地探索了以寿光市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关键原因及影响机理,以蔬菜供应链为主体,进行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针对目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设计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弥补了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不足。(2)以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聚焦于单个企业如何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本研究拓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并且引入了质量生态的视角。在供应链视角下,全面质量管理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中,而是贯穿蔬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将PDCA循环的思想在供应链情境下发展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体系框架。(3)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可追溯都强调信息的透明共享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少有研究将博弈论中的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整合研究。本研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信号博弈模型指导下的合作联盟打通。(4)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丰富了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多从供应链协调契约、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中决策行为研究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但集成程度不够,本研究立足蔬菜行业,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供应链管理中运作管理、安全效率、合作等领域的集成优化问题并提出了系统整合的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警系统、过程系统、追溯系统和合作博弈四个部分,对应的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构建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对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指出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其次,明确如何设计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原则并且进行设计。再次,对蔬菜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对蔬菜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值,结合本研究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总风险值。最后,使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得以形成,该体系将包括三种模式,即日常监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从而达到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预警管理;(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应着眼于蔬菜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立足于供应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从而确保消费者所购买到的蔬菜是安全可靠的;(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了生产者、政府、第三方物流和终端市场等,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失灵。政府和市场都应该有所作为,如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蔬菜质量安全虚假信息的个人和企业,加强对蔬菜种植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进而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政策保障;(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需要优化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建立以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实时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协同,实现传统蔬菜供应链向有机低碳的新型蔬菜供应链模式转变。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现实问题,将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效率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统筹纳入考虑之中,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和整合。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为我国政府农业部门等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支持,以便其进行蔬菜产品政策的制定,并最终为蔬菜产业供应链管理在部分地区的引入提供实证支持。
苗青青[3](2020)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频发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了国人的身心健康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还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一个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不仅能够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同时更能体现这个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制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食品监管法律制度,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漏洞和缺陷依然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和总结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结合我国食品监管的现实国情,提出一些具有现实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建议,以达到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的目的。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实施的原因和必要性以及未来在制度上的预期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从立法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在国家立法层面,对目前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进行列举;在地方立法层面,选取比较具有地方特色和实用性的法规作出说明。在监管制度层面,本文主要对食品风险预警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追溯制度以及召回制度进行阐述,并对其监管模式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与后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形成逻辑上的呼应关系。第四部分对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模式和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些国家现有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总结上述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提供启示和借鉴的经验。第五部分在认识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待对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张立成[4](2020)在《锦州市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物是人类生存和物质产品的开发。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牵涉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是极其重要的民生问题。此外,粮食安全不仅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安定,同时也影响着政府和国家形象的树立。不仅如此,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影响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食品方面的支出也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牵动着大众的神经。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锦州市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实证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得到高效可行的锦州市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这对于增强锦州市食品产业的竞争力,维护良好的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提升政府部门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等概念进行详尽的阐述,随后介绍了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公共参与及政府监管等理论,并以上述内容作为理论依据,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首先,本文客观地梳理了锦州市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包括锦州市的食品产业规模以及锦州市政府已采用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随后总结出了相应出现的监管保障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相对不足、监管手段单一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本文通过对比借鉴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国内的深圳市和上海市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先进经验,并总结出适用于锦州市借鉴的4条宝贵经验。分别包括: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立科学统一的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检验;跨组织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以及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管理体系等经验。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四个方向,为锦州市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个方面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又可细致划分为增强法律的适用性;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不同部分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构建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等4项对策建议。第二个方向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和能力,分为引用先进的监管技术和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水平两项对策建议。第三个方向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同样可细分为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加强监管平台建设以及引用问责制的监管方式等对策建议。最后一个方向是营造良好的食品监管环境,分为提高大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以及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两项对策建议。
王筝[5](2020)在《“一带一路”下中国食品贸易争端解决的法律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间的有序推进,中国食品贸易量在迅速扩大,而其中的食品贸易争端也随之逐渐凸显。由于中国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制机制建立时间较晚,食品安全标准不够统一且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食品贸易因此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此,应在进一步完善国内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基础上,调整国内食品安全标准以回应国际要求,并从主导建立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统一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掌握食品安全保障区域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以及落实法律机制的具体实施途径等维度,对中国食品贸易争端解决的法律机制进行构建。
林茂峰[6](2019)在《中韩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这一领域,韩国制定的相关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比较法的角度上看,两国都曾经历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时期,都曾进行过相关机构和制度的大幅度改革,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韩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发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不足,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的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立法现状、监管体制以及基本监管制度。第四章主要介绍了韩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立法现状、监管机构、食品安全标准制度。第五章从立法、体制、制度三个层面对中韩食品安全监管进行了对比,总结出韩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对中国的可借鉴之处,并提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在借鉴韩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中韩食品安全制度的对比研究,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立法体系;二是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行政追责机制,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三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制度,建立并完善全食品链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安全追溯体系、违法处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应急体系等;四是强化食品安全宣传、社会舆论监督、鼓励消费者维权等方面的措施。通过以上措施的共同推进,搭建一套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环境的健康有序化发展。
雷勋平[7](2019)在《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因此成为学界和实业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防范和规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基于供应链视角,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演化、评估与治理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供应链视角,首先从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借助质量螺旋模型示意了农产品质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过程,进而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整理近10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从风险源、风险流、风险载体识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关键要素,并结合“三鹿奶粉”事件和上海福喜“问题肉”事件剖析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链式传导路径。最后,分别从农产品提供和治理部门两个方面,揭示了责任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和治理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2)综合考虑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因素,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突变级数分析法展开实证研究。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估系统中各控制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有效规避了传统突变模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结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改进突变模型运用熵权法排序并对控制变量逐层实施归一化处理,适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总值间的差距,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分辨率和评估结果的客观性。(3)基于前景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并引入政府补贴深入探讨了他们的演化动态。研究发现,治理部门积极治理,提供企业必然讲究诚信,可以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讲究诚信的成本付出、处罚力度、不诚信的收入三个指标直接影响提供企业的策略选择;风险规避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政府补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防范效果,治理部门必须通过加大查处力度或增加处罚强度才能取得良好的风险治理效果。(4)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组织架构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体系框架,尝试设计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结构,并基于供应链视角,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监管体系、可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如下:一是揭示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二是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演化博弈模型;三是设计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体系。
任映雪[8](2017)在《食品安全治理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中国食品企业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的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为了重建消费者的信心,食品加工企业开始采用质量保证体系来建立符合自家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然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控制措施和保障措施,同样取决于企业所处的情境的风险程度。作为宏观情境的一部分,食品安全治理通过各种治理活动来驱动食品企业遵守治理要求,确保食品安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并识别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中可能妨碍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当设计和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影响机制。在Techno-Managerial理论基础上,本文基于现有食品安全诊断量表FSMS-DI,结合中国的食品安全典型问题,构建了一套用于诊断中国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量表。实证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科学地对中国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发现,中国的食品企业普遍处在中度风险情境之中,尽管控制活动多处于先进水平,但保证活动仅停留在平均水平层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整体的运行水平,在长期的运行中,也将成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本文在系统思维下,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结构进行了探索。通过对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特有的多层次结构的探究,发现中国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是一个多层级、持续变化的复杂系统。该系统中包含着多个主体,主体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在治理实践中体现为治理主体及其治理行为。通过文档研究,本文对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关键主体和核心治理行为进行识别,并结合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对治理行为进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多个研究视角。食品安全治理涉及到诸多主体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本文引入多主体政策分析的主体模型。根据该模型,本文将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核心治理行为解剖为三个组成元素,即认知、价值观和资源。通过文献梳理、专家访谈、实证案例、统计分析,发现中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和运行受到来自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多方主体的影响。当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主体的治理行为按照其设定的方式进行时,能够提高食品企业的认知,明确价值观和丰富资源,帮助企业建立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当上述概念出现偏差时,治理行为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受负面影响的观点、价值观和资源而形成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决策行为,会妨碍食品企业的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
张玉成[9](2017)在《建立中国食品毒理GLP体系的探索》文中认为中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食品生产和消耗量都居世界首位,食品安全成为我国当前较为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我国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损害,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食品安全性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是在食品上市前保障其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毒理学评价工作的质量也需要相应的管理体系来保证。良好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是为保障非临床健康与环境安全性研究质量而制订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认可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尤其适用于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目前,我国食品毒理学评价标准已趋于完善,但尚未建立相应的GLP体系,不利于食品毒理学数据的同行认可、国际互认和被国际上采用。因此,尽早建立中国食品毒理GLP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各国建立并实施的GLP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国内外GLP的实施情况。通过收集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对近40年的GLP发展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明确GLP体系发展动态。采用专家.咨询法和访谈的方式对我国食品毒理学研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收集对于构建我国食品GLP体系的多种观点。同时,从9个方面对FDA版GLP、OECD版GLP原则和CFDA版GLP的异同进行比较,明确提出食品GLP体系的概念、范围、认证部门和认证方式及主要框架和关注重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计量学上看,GLP研究在近40年中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处于GLP研究领先地位,国内GLP发展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研究内容和范围不够全面,主要以药物、化学品和农药为主,GLP应用、质量保证和认证监督受到关注较多。2.各国GLP实施的进展也存在较大差距,美国、部分欧洲国家、日本的实施时间早、进展快、涵盖范围广;我国GLP实施工作在不断完善,GLP体系仍在不断丰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GLP的覆盖范围窄、多数机构还由政府主办、通过国外GLP认证的机构不多等。3.国内外食品毒理学评价标准趋于成熟,评价工作开展顺利,但国内食品毒理学评价机构参差不齐、多数规模较小,监管部门多,尚未出台相应GLP规范。4.构建中国食品毒理GLP体系十分必要,应当以OECD、FDA、CFDA版GLP为基础,结合食品毒理学评价工作特点来建立;中国食品GLP应分层发展、逐渐完善。
王蕊[10](2016)在《全球化下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及中国的战略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食品安全治理理论及文献综述入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欧盟、日本、美国、澳新的治理模式,并介绍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历程以及食品安全战略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通过借鉴国外治理经验,对构建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战略提出了对策建议。首先,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框架和创新点,为全文的分析做了铺垫。进而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三个角度对食品安全进行了全面分析。文献综述部分则介绍了食品安全的治理模式、治理机制、治理工具以及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研究成果。其次,分析了全球食品安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的环境问题、包装问题、人为添加有害化学物质问题、新技术问题和监管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全球的食品安全。还对欧盟、日本、美国、澳新四个典型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进行了介绍。再次概括出中国从建国以来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转变,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接着指出了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食品安全战略提出的背景,战略的内容,战略实施后取得的成果、以及不足之处。最后分析了自1940年至今的国外食品安全治理历程,国外食品安全治理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可供中国参考的国外治理经验。从社会转型期、人口与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三个方法概括出了中国食品安全的特殊性,然后从政府角度、监管机构角度、行业协会角度、企业角度和消费者角度提出了中国食品安全战略对策建议。
二、食品质量认证与中国食品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质量认证与中国食品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及政策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
2.2 相关理论基础及模型 |
2.3 食品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公众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及行为分析 |
3.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
3.2 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机理分析 |
3.3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演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食品安全全过程多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4.1 食品安全全过程参与主体分析 |
4.2 基于博弈论的多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 |
5.1 研究设计 |
5.2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因素筛选 |
5.3 研究变量界定 |
5.4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
5.5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研究假设 |
5.6 本章小结 |
6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研究量表的开发与数据收集 |
6.1 量表开发的步骤与原则 |
6.2 量表设计及开发流程 |
6.3 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构成 |
6.4 量表题项详细分析 |
6.5 量表修订与正式量表生成 |
6.6 正式调研与数据收集 |
6.7 样本数据检验 |
6.8 本章小结 |
7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
7.1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现状与差异特征分析 |
7.2 基于结构方程的食品安全“心理-意愿-行为”全模型检验 |
7.3 食品安全“意愿-行为”转化路径的调节效应检验 |
7.4 行为结果与行为意愿回归作用分析与假设检验 |
7.5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修正 |
7.6 本章小结 |
8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干预仿真研究 |
8.1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环节风险感知干预仿真 |
8.2 基于ABMS仿真的情景因素干预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政策建议 |
9.1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政策梳理 |
9.2 食品安全行为引导政策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初始调查问卷 |
附录2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1.2 博弈理论 |
2.1.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1.4 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 |
2.1.5 质量生态理论 |
2.2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
2.2.1 食品安全的界定 |
2.2.2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
2.2.3 食品追溯系统 |
2.2.4 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 |
2.3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
2.3.1 供应链界定、特征与管理研究 |
2.3.2 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研究 |
2.4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与管理的研究 |
2.4.1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 |
2.4.2 关于蔬菜供应链的研究 |
2.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
3.1 理论框架 |
3.2 构建目标 |
3.3 构建思路 |
3.4 构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
4.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4.1.1 问卷设计方法 |
4.1.2 指标设计与开发 |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2.1 数据分析方法 |
4.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4.2.3 对比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验 |
4.2.4 各因素层对目标层合成权重的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预警系统分析 |
5.1 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
5.1.1 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
5.1.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工作流程 |
5.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5.2.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 |
5.3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 |
5.3.1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 |
5.3.2 综合评估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
5.4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
5.4.1 日常监测系统 |
5.4.2 组织保障系统 |
5.4.3 制度保障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分析 |
6.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6.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系统 |
6.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6.2.2 投入品污染治理系统 |
6.2.3 技术研发与应用 |
6.2.4 产品认证与质量标准 |
6.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流通管理系统 |
6.3.1 运输与存储系统 |
6.3.2 分级质量检测系统 |
6.4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消费保护系统 |
6.4.1 终端消费市场中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 |
6.4.2 消费者保护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追溯系统分析 |
7.1 追溯系统的结构 |
7.1.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主体 |
7.1.2 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 |
7.2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功能设计 |
7.2.1 基于频射识别技术的信息采集 |
7.2.2 追溯链条信息处理结构 |
7.3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构建 |
7.3.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总体框架 |
7.3.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
7.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系统分析 |
8.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合作主体 |
8.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 |
8.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 |
8.3.1 信号博弈模型描述 |
8.3.2 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
8.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分析结论 |
8.4 蔬菜供应链合作联盟构建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实证研究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概述 |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食品安全监管概述 |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法理分析 |
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构建之必要性 |
(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分析 |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预期 |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现状 |
一、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立法现状 |
(一)国家层面的立法 |
(二)地方层面的立法 |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 |
(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
(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uality Safety,简称 QS)认证 |
(三)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
(四)食品召回制度 |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管理部门权责不明 |
二、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标准和检测技术比较落后 |
三、食品在流通中信息不对称,监督难度大,公众参与不足 |
四、食品安全违法成本比较低,生产者投机心理严重 |
第四章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域外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
一、主要的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和制度特点 |
(一)美国监管模式 |
(二)欧盟监管模式 |
(三)日本监管模式 |
二、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我国的借鉴 |
(一)法律体系健全,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 |
(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备,特点突出,可实用性强 |
(三)各监管部门职责分明,有序运行 |
(四)注重风险分析和预警机制,预防先行 |
第五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对策 |
一、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冲突的解决机制 |
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法律制度 |
(一)强化风险分析的预警机制 |
(二)扩大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广度和深度 |
(三)完善食品召回制度 |
(四)提高食品安全标准 |
三、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监督制度建设 |
(一)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科学披露食品安全信息 |
(二)完善相应的投诉机制和维权机制 |
四、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完善企业赔偿制度 |
(一)规范经营者的市场行为,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感 |
(二)完善企业惩罚性赔偿制度,合理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锦州市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食品安全 |
2.1.2 政府监管 |
2.1.3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公共参与理论 |
2.2.5 政府监管理论 |
3 锦州市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现状分析 |
3.1 锦州市食品产业现状及政府监管的举措与成就 |
3.1.1 锦州市食品产业现状 |
3.1.2 锦州市食品安全监管采取的举措 |
3.1.3 锦州市食品安全监管所取得的成就 |
3.2 锦州市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目前存在的问题 |
3.2.1 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
3.2.2 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相对不足 |
3.2.3 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单一 |
3.2.4 食品安全监管环境复杂 |
3.2.5 企业主体责任需进一步落实 |
3.2.6 缺乏专业的安全检测和监管人员 |
3.3 锦州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监督观念认识不足 |
3.3.2 体系建设不科学 |
3.3.3 人才管理落后 |
3.3.4 监管对象复杂多变 |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城市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4.1.1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 |
4.1.2 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管 |
4.1.3 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 |
4.2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4.2.1 深圳市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借鉴 |
4.2.2 上海市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借鉴 |
4.3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经验借鉴 |
5 加强锦州市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对策 |
5.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 |
5.1.1 增强法律的适用性 |
5.1.2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法律法规体系 |
5.1.3 加强不同部分之间的分工合作 |
5.1.4 构建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5.2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和能力 |
5.2.1 引用先进的监管技术 |
5.2.2 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水平 |
5.3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 |
5.3.1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
5.3.2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
5.3.3 加强监管平台建设 |
5.3.4 引用问责制的监管方式 |
5.4 营造良好的食品监管环境 |
5.4.1 提高大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 |
5.4.2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一带一路”下中国食品贸易争端解决的法律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与中国食品贸易的态势考察 |
1.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食品进出口的贸易状况 |
1.2食品贸易争端的趋势阐释 |
2“一带一路”背景下导致中国食品贸易争端产生的问题界分 |
2.1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
2.2沿线国家缺乏食品贸易相关的沟通机制或统一实体规范 |
2.3缺乏专门的跨境食品安全争端解决机制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食品贸易争端解决的法律机制构建维度 |
3.1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 |
3.1.1确立国内统一食品安全标准 |
3.1.2推进与国际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的接轨 |
3.2掌握食品安全保障区域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
3.3“一带一路”区域内食品贸易争端解决的法律机制构建 |
3.3.1推动专门“争端解决机构”(或分支机构)的设立 |
3.3.2加强推广仲裁、调解等ADR方式的应用 |
3.3.3发挥国际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的效能 |
4结语 |
(6)中韩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食品安全监管概述 |
2.1 食品安全监管概述 |
2.1.1 食品 |
2.1.2 食品安全 |
2.1.3 食品安全监管 |
2.2 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政府规制理论 |
第3章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与制度 |
3.1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现状 |
3.1.1 立法概况 |
3.1.2 立法沿革 |
3.1.3 《食品安全法》及其条例 |
3.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
3.1.5 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3.1.6 总结 |
3.2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3.2.1 监管体制概述 |
3.2.2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3.3 我国食品安全基本监管制度 |
3.3.1 食品安全标准制度 |
3.3.2 食品安全认证制度 |
3.3.3 食品检验制度 |
3.3.4 食品召回制度 |
3.3.5 进出口食品检疫制度 |
3.3.6 农产品管理制度 |
3.3.7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 |
3.3.8 食品安全监管的其他制度 |
第4章 韩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与制度 |
4.1 韩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现状 |
4.1.1 《食品卫生法》 |
4.1.2 《食品安全基本法》 |
4.1.3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
4.2 韩国食品监管体制 |
4.2.1 韩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
4.2.2 韩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 |
4.3 韩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
4.3.1 食品安全标准制度 |
4.3.2 食品安全认证制度 |
4.3.3 食品安全检测和追溯制度 |
4.3.4 缺陷食品召回制度 |
4.3.5 进口食品监督制度 |
4.3.6 产品管理制度 |
4.3.7 品安全监督制度 |
第5章 中韩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比较 |
5.1 中韩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对比 |
5.1.1 中韩食品安全监管立法对比 |
5.1.2 中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对比 |
5.1.3 中韩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对比 |
5.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5.2.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存在的问题 |
5.2.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5.2.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5.3 韩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与制度的借鉴 |
第6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完善建议 |
6.1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立法体系 |
6.2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6.3 完善食品安全主要监管制度 |
6.3.1 建立全食品链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 |
6.3.2 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
6.3.3 建立农、畜、水产品监管制度 |
6.3.4 严格食品违法处罚制度 |
6.3.5 完善食品信息公开制度 |
6.3.6 完善食品应急体系 |
6.4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其他措施 |
6.4.1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社会舆论监督 |
6.4.2 鼓励消费者维权 |
6.4.3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来源 |
1.3 相关理论基础与主要概念界定 |
1.3.1 相关理论基础 |
1.3.2 主要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研究述评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分析 |
2.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
2.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成效分析 |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进程快速推进 |
2.2.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稳步提升 |
2.2.5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
2.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立足风险评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 |
2.3.2 立足风险交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不完善 |
2.3.3 立足风险预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不规范 |
2.3.4 立足风险防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与传导分析 |
3.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与形成过程 |
3.1.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形成过程 |
3.1.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过程 |
3.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关键要素识别与传导路径 |
3.2.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关键要素识别 |
3.2.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
3.3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3.1 责任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3.2 治理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
4.1 评价方法 |
4.1.1 改进的突变模型 |
4.1.2 熵权法 |
4.2 算例分析 |
4.2.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2.2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演化博弈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多主体博弈分析 |
5.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 |
5.3.1 演化博弈的假设条件与支付矩阵 |
5.3.2 农产品提供企业的策略演化分析 |
5.3.3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分析 |
5.3.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部门与提供企业策略演化分析 |
5.4 政府补贴下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演化动态 |
5.4.1 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动态博弈 |
5.4.2 引入政府补贴对农产品提供企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政策建议 |
6.1 引言 |
6.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特点与启示 |
6.2.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特点 |
6.2.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启示 |
6.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结构设计 |
6.4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对策 |
6.4.1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
6.4.2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 |
6.4.3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可追溯体系 |
6.4.4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用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食品安全治理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中国食品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安排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管理 |
2.1.1 食品生产特点分析 |
2.1.2 食品安全 |
2.1.3 食品质量 |
2.1.4 质量保证体系 |
2.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诊断量表 |
2.2.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2.2.2 FSMS的有效性及诊断量表 |
2.3 FSMS-DI简介及其原理 |
2.3.1 理论基础 |
2.3.2 应用原理 |
2.4 FSMS-DI的研究综述 |
2.4.1 绩效 |
2.4.2 控制活动 |
2.4.3 保证活动 |
2.4.4 狭义情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理论和模型构建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系统思维方法 |
3.2.2 广义情境 |
3.3 食品安全治理 |
3.3.1 食品安全治理概念及研究范畴 |
3.3.2 多层次模型 |
3.3.3 主体模型 |
3.4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
3.4.1 中国食品立法和执法的发展 |
3.4.2 当前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主体和治理行为 |
3.5 FSMS的影响因素 |
3.5.1 宏观影响机制 |
3.5.2 中观影响机制 |
3.5.3 微观影响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问卷设计 |
4.3.1 量表各维度的设计 |
4.3.2 FSMS评估量表的形成 |
4.4 样本选取与问卷发放 |
4.4.1 样本选择 |
4.4.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4.3 数据分析 |
4.5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状分析 |
4.5.1 样本特征 |
4.5.2 信效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机制探究 |
5.1 中国食品企业FSMS整体现状 |
5.2 食品企业FSMS现状案例研究 |
5.2.1 样本选择 |
5.2.2 企业基本信息及绩效 |
5.2.3 狭义情境风险程度 |
5.3 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影响因素概况 |
5.4 聚类分析 |
5.4.1 狭义情境变量和FSMS分布 |
5.4.2 FSGS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实践启示 |
6.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调查问卷 |
致谢 |
(9)建立中国食品毒理GLP体系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内外GLP发展概况分析 |
1.1 全球GLP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1.1.1 发表文章的年代分布 |
1.1.2 发表文章的地区分布 |
1.1.3 第一作者单位性质分布 |
1.1.4 GLP研究内容分布 |
1.2 GLP实施情况与主要问题 |
1.2.1 国外先进国家GLP实施情况 |
1.2.2 我国GLP的实施情况与主要问题 |
第二章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与食品GLP进展 |
2.1 国外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概况与食品GLP进展 |
2.2 我国食品毒理学评价与食品GLP进展情况 |
2.3 食品GLP较药品GLP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2.3.1 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与联系 |
2.3.2 食品和药品行业发展特点的差别 |
2.3.3 食品GLP相对药物GLP发展滞后的原因 |
2.4 建立我国食品GLP体系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建立符合我国情况的食品GLP体系 |
3.1 食品GLP体系的概念与发展步骤 |
3.1.1 食品GLP的适用范围 |
3.1.2 食品GLP的管理部门与实施机构 |
3.1.3 食品GLP的认定方式 |
3.1.4 食品GLP的发展步骤 |
3.2 FDA、OECD和CFDA版GLP规范的比较[42-44] |
3.2.1 范围与权限 |
3.2.2 定义 |
3.2.3 组织和人员的要求 |
3.2.3.1 机构负责人与试验中心负责人职责 |
3.2.3.2 项目负责人与首席研究员职责 |
3.2.3.3 质量保证部门(QAU)职责 |
3.2.4 试验设施的要求 |
3.2.5 试验设备的要求 |
3.2.6 试验设施的运行 |
3.2.7 试验制品的要求 |
3.2.8 实验方案和实施的要求 |
3.2.9 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
3.3 食品GLP的主要内容框架、关注要点及评价 |
3.3.1 食品GLP的主要内容框架 |
3.3.2 食品GLP构建的关键因素和关注要点 |
3.3.2.1 食品GLP构建的关键因素 |
3.3.2.2 食品GLP构建的关注要点 |
3.3.3 食品GLP体系构建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全球化下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及中国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2.1 研究的框架 |
1.2.2 创新点 |
第二章 食品安全治理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食品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学角度 |
2.1.2 管理学角度 |
2.1.3 法学角度 |
2.2 食品安全治理相关的文献综述 |
2.2.1 关于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研究 |
2.2.2 关于食品安全治理机制 |
2.2.3 关于食品安全治理工具 |
2.3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研究成果 |
2.3.1 基于政府角度 |
2.3.2 基于监管部门 |
2.3.3 基于行业协会 |
2.3.4 基于企业 |
2.3.5 基于消费者 |
第三章 全球食品安全现状及治理模式 |
3.1 全球食品安全现状 |
3.2 全球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
3.2.1 环境的问题----以日本为例 |
3.2.2 包装材料的问题 |
3.2.3 人为添加有害化学物质问题 |
3.2.4 新技术问题 |
3.2.5 监管的问题 |
3.2.6 食品安全新挑战 |
3.3 国际食品安全治理模式 |
3.3.1 欧盟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 |
3.3.2 日本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 |
3.3.3 美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
3.3.4 澳新的纳米食品监管 |
第四章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历程演变及特点 |
4.1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历程 |
4.1.1 集中管理期((建国至1978年) |
4.1.2 经济转型期混合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1979年至1992年) |
4.1.3 分段管理雏形期(1994年至2003年) |
4.1.4 分段管理期(2004年至今) |
4.2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样本特征 |
4.2.3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4.2.4 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4.3 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
4.3.1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3.2 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3.3 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 |
4.3.4 消费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的提出 |
5.1 中国食品安全战略提出的背景 |
5.2 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的内容 |
5.2.1 食品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
5.2.2 食品安全战略重点领域 |
5.2.3 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
5.3 中国食品安全保障效果 |
5.3.1 食品安全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
5.3.2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有所完善 |
5.3.3 食品安全认证认可体系 |
5.3.4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
5.3.5 制定了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框架 |
5.4 中国食品安全保障存在的不足 |
5.4.1 微生物污染的研究 |
5.4.2 食源性疾病的研究 |
5.4.3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
5.4.4 改善农产品生态环境的研究 |
第六章 国外治理经验的借鉴 |
6.1 国外食品安全治理历程 |
6.1.1 农业生产主义时期(1940-1960年) |
6.1.2 市场自由化时期(1970年代) |
6.1.3 生态危机和市场失灵时期(1980—2000年) |
6.1.4 生态公共卫生时期(21世纪) |
6.2 国际食品安全治理目标 |
6.2.1 实现生态条件下的最大化生产 |
6.2.2 防治饮食带来的疾病 |
6.2.3 运用科学解决食品生产的本质 |
6.2.4 减少食品对环境的影响 |
6.2.5 实现国际化发展和社会公平 |
6.2.6 食品民主化 |
6.3 国外食品安全经验借鉴 |
6.3.1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6.3.2 建立有效的食品预警信息反应系统 |
6.3.3 风险评估制度化的实行 |
6.3.4 引入私人监管部门 |
6.3.5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 |
第七章 构建中国特色食品安全战略的对策建议 |
7.1 中国食品安全的特殊性 |
7.1.1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
7.1.2 我国的人口与粮食问题 |
7.1.3 我国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 |
7.2 加强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 |
7.2.1 政府角度 |
7.2.2 监管机构角度 |
7.2.3 行业协会的角度 |
7.2.4 企业角度 |
7.2.5 消费者角度 |
第八章 结论 |
第九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四、食品质量认证与中国食品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及政策干预研究[D]. 马利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于冬菊. 山东大学, 2020(09)
- [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研究[D]. 苗青青.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锦州市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D]. 张立成.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一带一路”下中国食品贸易争端解决的法律机制[J]. 王筝. 食品与机械, 2020(03)
- [6]中韩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比较研究[D]. 林茂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D]. 雷勋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
- [8]食品安全治理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中国食品企业为例[D]. 任映雪. 天津大学, 2017(10)
- [9]建立中国食品毒理GLP体系的探索[D]. 张玉成.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全球化下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及中国的战略选择[D]. 王蕊.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