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末冶金技术》2000年度在冶金、金属类科技期刊中的学术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兰栋琪[1](2020)在《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化学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至清中后期明显落后于世界,并未演化出具备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近代化学。成立于1914年的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然而学界对中国科学社在化学学科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还未予以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以《科学》《科学画报》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中国科学社的有关档案史料和民国时期其他的期刊杂志探讨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清末以来西方近代化学逐步传入中国,但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科学社成立后,通过创办期刊、译着书籍、学术交流和设立科学奖金等活动,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方面通过分股委员会中化学化工股的设立几乎囊括了国内绝大多数化学人才。这一群体是不折不扣的精英群体,大都从事化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不仅带动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并且为近代中国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社刚开始就是伴随着《科学》月刊的编辑出版而成立,因此《科学》的编辑和发行是中国科学社自始至终最重要的社务之一。作为中国科学社刊登学术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科学社的最高学术成就。社员们以此为平台,发表论文,为统一化学名词、促进化学知识传播和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促成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史等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加快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发展。在《科学》发行将近20年之际,社员们深感科学普及的不足,遂创办《科学画报》,并且组织社员举办通俗科学演讲以推广科学知识。社员们以此为媒介,阐明化学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介绍家庭中即可完成的化学实验,缩短了普通民众与化学的距离,使化学作为一个自然学科真正开始被寻常百姓家所了解和认识,极大的加速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普及。总之,中国科学社以《科学》和《科学画报》为主要媒介,同时开展其他活动,为引进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统一化学名词、展开化学研究、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和加速化学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从“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然而限于时代背景等因素,中国科学社在发展近代化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科学万能化和未能顾及基层等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李杨绪,朱德贵,彭旭,周加敏[2](2016)在《20%C/Cu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冷压成型和热等静压烧结技术制备了20%C/Cu复合材料,研究了它在干摩擦条件下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了它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增加,载流和非载流条件下的磨损率均逐渐增大,第三体的形成使摩擦因数不断降低;随着滑动速度增大,载流和非载流条件下的摩擦因数呈微小的上升趋势,磨损率则先增大后降低;载流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比非载流时的均有所下降,载流条件下第三体的润滑作用加强,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复合材料的磨损过程中存在黏着磨损、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且在磨损表面上并未发现电弧烧蚀的痕迹。
刘小燕[3](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梁晓捷[4](2014)在《基于专利的中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但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其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看到,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而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掌握,是破解钢铁产业发展难题,提升我国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二选择。这就要求我们找准创新方向,制定合理的钢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以专利做切入点进行创新战略的研究切实可行,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因此,论文进行专利计量分析,希望通过对专利信息的挖掘,判断出钢铁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阶段,了解各国、各公司的技术发展动态及重点,发掘出技术发展趋势及重点,并最终提出钢铁行业的创新策略,为政府的产业技术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包括:(1)开展了我国钢铁产业专利地图研究。根据专利资料,制作出所需的专利技术图及专利管理图,通过分析发现钢铁产业各领域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各省市发展极不均衡,北京、江苏拥有地域优势。以美、日、德为首的国外企业技术入侵严重。在所有子领域中“金属材料”领域技术水平最高,国外势力的侵入程度也最大,增长速度相对慢,涉及较多的技术分支。(2)建立了我国钢铁产业的产业技术趋势预测模型,并开展了趋势预测研究。以专利分析为手段,应用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和Logistic模型,使用LogletLab2软件,针对钢铁产业技术开展技术预测,研究发现钢铁产业相关技术进入了成长期,并且是成长早期,产业技术和专利增长迅猛,预计2022年前后进入产业技术成熟期。(3)基于专利计量的分析方法,开展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专利指标为核心,建立了由创新方向、创新效率、创新质量三方面14个指标组成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密切值方法,并应用该体系对一些优势国内外钢铁行业申请人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发现我国申请人的专利数量增长很快,但高质量创新相对较少,创新活动后劲不足,且IPC号分布多有重复,创新方向较单一,质量不高,合作力度较小。(4)开展了我国钢铁产业重点领域专利布局研究。选取“带钢”子领域为例,深入研究专利布局,通过分析国内外优势申请人的专利情况,明确了我国产业领域的专利布局和创新战略。通过研究认为,我国企业应避开提高“钢带均匀性”和“钢带表面光洁度”这两个国外企业的研究热点,继续保持我国企业在特种钢、节约成本及不锈钢方面的已有优势,同时争取在节能、废料重轧、降低设备磨损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赶超。技术手段方面应加强对生产方法和设备方面的创新力度。工序方面可加强对冷轧过程的创新,并加强对热轧过程中轧制以外环节的重视程度,如卷取、精整等。(5)以上述研究为条件,初步建立我国钢铁产业的创新战略框架。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确定我国钢铁产业应实行“追赶战略为主,领先战略为辅”的创新战略,并提出了具体策略:政府角度,应建立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业联盟发展,从国家层面上统一规划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引进,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配套和环境建设。企业角度应注重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同时开拓思路,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谨防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中的失误。
胡标[5](2013)在《多元铝合金中Al-Cr-Si、Mn-Ni-Si、Cr-Ni-Ti、Al-Fe-Mg-Ni-Si和Al-Cu-Fe-Mg-Ni体系的相图热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Al合金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Cu、Mg、Mn、Ni、Si、Fe、Cr、Ti等元素是Al合金中主要的合金元素或添加元素。相关体系的相图和热力学信息是研究Al合金性能的理论基础。为了提高Al合金性能、改善生产工艺以及开发新型Al合金材料,建立多元Al合金精确的相图热力学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论文以多元商用Al合金中的五个重要体系(Al-Cr-Si、 Mn-Ni-Si、Cr-Ni-Ti、Al-Fe-Mg-Ni-Si和Al-Cu-Fe-Mg-Ni)为研究目标,通过集成关键实验、第一性原理计算和CALPHAD (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技术的方法获得相应体系精准的热力学数据库。本工作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Al-Cr-Si体系进行了详细的文献评估,同时,借助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了τ1(Al13Cr4Si4)和τ2(Al9Cr3Si)两个三元化合物在0K时的形成焓。基于本工作第一性原理的结果以及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和边界二元系的热力学描述,对Al-Cr-Si三元系进行了重新优化,最终得到了一套能够准确描述Al-Cr-Si体系整个成分和温度范围内的热力学参数。此外,本工作还构筑了该体系的液相面投影图和希尔反应图。(2)采用XRD、SEM/EDX等实验手段,测定了Mn-Ni-Si体系1000℃等温截面。同时,借助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了τ4(MnNiSi)在0K时的形成焓。基于本工作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果以及可靠的文献数据,优化计算了Mn-Ni-Si三元系。首次成功地应用同一个吉布斯自由能表达式描述了该体系中的FccAl/L12和BccA2/BccB2有序-无序转变,并获得了一套自洽的热力学参数。此外,本工作还构筑了Mn-Ni-Si体系的液相面投影图和希尔反应图。(3)应用CALPHAD方法,修订了Ni-Ti二元系的热力学描述,并对Cr-Ni-Ti体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首次使用四个亚点阵模型描述三元系中的BccA2/BccB2有序-无序转变。基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获得了一套自洽的热力学参数。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可知,本工作获得的热力学参数能够准确地描述所有可靠的实验数据。(4)本工作重新优化了Al-Fe-Si三元系的富Al角并修正了描述Al-Fe-Ni三元系中Al9FeNi相的参数。结合本工作所获得的Al-Fe-Si和Al-Fe-Ni体系的热力学参数和文献中已报道的其他三元系的热力学参数,优化计算了Al-Fe-Ni-Si、Al-Fe-Mg-Si和Al-Cu-Fe-Ni三个四元系,并外推计算了Al-Fe-Mg-Si. Al-Cu-Fe-Mg和Al-Cu-Mg-Ni三个四元系,最后建立了Al-Fe-Mg-Ni-Si和Al-Cu-Fe-Mg-Ni五元系的热力学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计算的相图数据、平衡凝固和Gulliver-Scheil非平衡凝固行为能很好地描述实验数据。基于显微模型计算了商用6063合金(Al-0.39Si-0.20Fe-0.43Mg,质量百分数)和2618合金(Al-2.24Cu-1.42Mg-0.9Fe-0.9Ni,质量百分数)的凝固过程中的相变序列。模型计算的凝固序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说明本工作建立的热力学数据库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屈湘玲[6](2012)在《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就一直处于进行时,从1978年算起,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期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思考期(1978-1992),第二阶段的探索期(1993-2002),第三阶段的实践期(2002—至今),到了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更是被推入了如火如荼时期。期刊,文化阵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被体制改革的不可逆挡之势推向市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务院分别下文就期刊体制改革出台了相关的意见与政策。2009年4月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期刊的改制特别指出:制定经营性报刊转制方案,推动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逐步实行转制。这表明,期刊的转制也将拉开序幕。位于中国版图中部的湖南文化大省,其科技期刊数量为122种,占全国科技期刊的2.56%(到2007年底,我国大陆的科技期刊已经达到约5100种),涉及行业众多、主办单位复杂,用专家的话概括就是小、散、弱。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牵一发势必动全身,故湖南省科技期刊的改制得到业内业外人士的一致关注。本文从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历史与现状入手,分析了湖南省科技期刊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并借鉴国外科技社团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湖南省科技期刊在改制中的路径观察与思考。
张煌[7](2011)在《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和国防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察其群体特征与成才模式,无论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理论的深化,还是对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的培育与使用,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占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分层结构、年龄结构和学位结构出发,展开对中外高端人才群体的比较研究,揭示中国高端人才与国外同行之间存在的整体差距,并从科学优势积累的角度,对影响中国高端人才成才与展才的各种因素作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在潜人才阶段,双向自主选择关系的缺失,制约了高端人才基于兴趣的优长发挥;在由潜人才向显人才转变的过程中,高端人才主要以基础科学家和技术科学家的身份投身军事研究,两者相较,基础科学家的职业路径具有一定优势;在显人才阶段,由战略咨询——资源汇聚——组织管理——工程实现的过程,已经成为高端人才优势积累的一条重要路径,这一路径难免造成类似总设计师“赢家通吃”的局面,不利于基层研究人员的成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领域盛行的大工程育才模式,在人才配置、人才流动与人才传承方面,制约了高端人才的优势积累。本文的结论,即是高端人才的成才应当在以任务为主导的军事研究和以兴趣为主导的自由探索之间探寻必要的张力。大工程是适合显人才展才的平台,却并不是适合潜人才育才的温床,发挥大工程模式固有优势,同时努力营造以兴趣导向的、自由的、宽松的创新氛围,构建兼容大科学与小科学优势的育才环境,应当成为今后高端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许广[8](2011)在《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追逐的强国之路。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不可避免的成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担负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最前沿工作的组织就是高校。高校在知识社会中要承担起与其地位相称的职责,则首先要求高校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管理模式,鉴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均衡性,以向合作伙伴学习知识、增强能力为目的的高校知识联盟的出现顺应了知识经济潮流。高校知识联盟是高校为共享知识资源、促进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与其他高校、团队或个人之间通过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网络组织。它有别于有企业参与的知识联盟,高校知识联盟主要强调的是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其创新成果属基础研究领域,创新成果更多体现的是其学术价值。本文通过梳理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整合等相关理论研究,对知识创新理论的整体理论构架有了清晰的了解,以往相关研究多与有企业参与的知识联盟有关,本文将其应用于对高校知识联盟的研究中,并重点关注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的过程模式,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知识联盟构建的微观机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确定了高校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边界,即高校知识的隐性特征较一般知识更为明显,并表现出明显的独创性和首创性。高校知识联盟的形成是由于资源的不平衡和知识势差的存在。高校知识联盟的组织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高校间合作、高校团队间合作以及高校学者个人间合作。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到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具体过程的分析,构建了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式,并将该过程分为知识激活、知识创新和知识沉淀三个阶段,三个阶段联合起来是一个动态的知识转移过程。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过程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提升了联盟各方的学术能力,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绩效的表现就是学术成果产出的增加、学术水平的提升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论文随后进行了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影响因素与联盟知识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提炼出认知因素、风险因素、能力因素、成本因素和制度因素等五个影响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的因素,并将高校联盟知识创新绩效的评价分为隐性绩效和显性绩效,并设计了实证模型及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本得到验证,同时在高校合作、团队合作、个人合作三种形式下,影响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为保证论文理论分析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访谈,从实践角度分析了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案例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实施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知识联盟及知识创新的相关理论引入到探讨高校知识联盟知识创新的过程中,这可能是研究视角上的一个创新。以往关于知识联盟的研究多关注于企业参与其中的知识联盟,本文认为高校知识联盟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联盟,高校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边界是较一般知识隐性特征更为明显的学术性科学知识,而企业知识联盟创新应用的是已经经过转移的,可被产业化应用的科学知识。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行为主要集中于基础研究,而非应用研究,创新成果多体现为学术性较强的科学知识以及人才培养。(2)论述了高校知识联盟的构成机理和合作创新的过程模式,可能是对知识联盟研究在理论方面的一个完善。高校知识联盟构建的根本原因在于联盟参与各方资源占有上的不平衡和知识势差,由于知识势差的存在,高校、科研团队、学者们组成了知识联盟进行合作创新。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有三种形式:高校之间、团队之间、个人之间。本文分别从隐性特征、知识势差、组织学习和转移层次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高校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高校知识联盟知识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式,该过程模式分三个阶段,知识激活阶段,知识创新阶段和知识沉淀阶段。(3)提出了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有认知因素、风险因素、能力因素、成本因素、制度因素;高校知识联盟创新绩效包含显性绩效和隐性绩效两个方面。本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应用数据统计软件验证了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影响因素和联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据验证结果基本符合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高校与高校、团队与团队、个人与个人合作三个层面,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合作创新过程对创新绩效的作用。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9](2011)在《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虞海燕[10](2011)在《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少,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虽然起步晚,但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北地区钢铁工业的科学发展,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基于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以西北地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酒钢)为重点对象开展研究,以期为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从矿山资源利用、选矿、冶炼以及轧钢等工艺设备情况、生产现状、综合能耗水平、环保和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总结提出了酒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证了酒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通过物质流、能量流、水资源流的减量化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档次质量提高、污染物以及碳排放减少、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增强,使企业步入“资源效率提高—能耗降低—环境改善—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3)基于剖析酒钢生产设备、产品、能源、资源等的现状,结合酒钢“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以低成本、高效益、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酒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酒钢铁前、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论证了酒钢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并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基于西北地区的特点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对酒钢钢材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产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酒钢在经历了由棒线材到扁平材、由普碳钢到不锈钢的二次重大产品结构调整后,今后必须由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转移到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轨道上。逐步形成普碳钢的拳头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扩大不锈钢的品种、产能和产量,是酒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5)西北地区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要贯彻“依靠科技,重视创新,人才为本”的思想;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研开发平台,汇聚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使酒钢等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的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完成之时,适逢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启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希望本文对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粉末冶金技术》2000年度在冶金、金属类科技期刊中的学术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末冶金技术》2000年度在冶金、金属类科技期刊中的学术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有关中国科学社的研究 |
(二)有关近代中国化学发展的研究 |
第一章 清末西方近代化学的传播和中国科学社的创建 |
一、清末西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初次传入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系统译书活动 |
(三)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期刊和教育传播 |
二、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
三、化学股社员群体分析 |
(一)籍贯情况分析 |
(二)受教育情况分析 |
(三)从业状况分析 |
(四)着名成员介绍 |
第二章 《科学》与近代中国化学研究的开展 |
一、《科学》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主要栏目以及化学论文数量分析 |
三、基础构建——化学名词讨论 |
四、无机化学知识传播 |
(一)对元素性质和作用介绍 |
(二)对元素周期律的报道 |
(三)对重要化学物质的介绍 |
五、分享化学研究的平台 |
(一)致力于古代金属成分分析——王琎的杰出工作 |
(二)着重理论建设——韩组康的分析化学理论研究 |
(三)陈朝玉和罗登义的营养化学研究 |
(四)许植方的药物化学研究 |
(五)其他学者和专题研究 |
六、化学史的研究 |
(一)对化学史分期的讨论 |
(二)近代化学何以发生:对着名化学家的介绍 |
(三)对中国古代化学成就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化学发展情况的研究 |
第三章 《科学画报》与近代化学知识的普及 |
一、《科学画报》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介绍化学内容的栏目分析 |
三、化学与人生 |
(一)化学与生命 |
(二)化学与物质观 |
(三)化学与日常生活 |
四、化学与工业生产 |
(一)化学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的价值 |
(二)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的介绍 |
五、化学与战争 |
六、实践操作——化学实验的介绍 |
七、其他栏目介绍的化学内容 |
第四章 结语 |
一、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
二、原因探析 |
(一)组织运作 |
(二)成员本身 |
(三)刊物的发行 |
三、由“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 |
(一)社员自身 |
(二)杂志内容形式 |
(三)杂志传达的精神 |
四、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科学社学习化学社员的基本情况 |
附录二 :《科学》中的化学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20%C/Cu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
1.1 试样制备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
2.2 载荷对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2.3 滑动速度对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 结论 |
(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
2.1.1 对《通知》的报道 |
2.1.2 反思与体会 |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
3.1 “文革”背景 |
3.2 概况统计 |
3.3 学科分布 |
3.4 区域分布 |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
4.1 概况统计 |
4.2 学科分布 |
4.3 区域分布 |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
4.4.6 呼吁学术创新 |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
5.1 概况统计 |
5.2 学科分布 |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
5.3 区域分布 |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
7.2.1 地域分布 |
7.2.2 学科分布 |
7.2.3 主管单位 |
7.2.4 主办高校层次 |
7.2.5 刊期分布 |
7.2.6 语种分布 |
7.2.7 获奖频次 |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
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专利的中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钢铁产业技术预测相关研究 |
1.2.2 钢铁产业知识产权和专利分析相关研究 |
1.2.3 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相关研究 |
1.2.4 钢铁产业创新策略相关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钢铁产业专利技术地图分析 |
2.1 钢铁行业总体情况 |
2.1.1 发展趋势 |
2.1.2 产业特点 |
2.1.3 国外竞争 |
2.1.4 地域分布 |
2.1.5 申请人分析 |
2.2 各技术领域分析 |
2.2.1 采矿领域 |
2.2.2 冶金领域 |
2.2.3 金属材料及产品 |
2.2.4 金属加工领域 |
2.2.5 节能环保领域 |
2.3 本章结论 |
第3章 钢铁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
3.1 S曲线技术预测理论和Logistic模型 |
3.1.1 S曲线技术预测理论 |
3.1.2 Logistic模型 |
3.2 钢铁产业技术预测分析 |
3.2.1 专利数量分析 |
3.2.2 技术生命周期预测结果 |
3.3 技术生命周期与专利战略 |
3.3.1 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专利战略 |
3.3.2 中国钢铁行业专利概况 |
3.3.3 基本判断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基于专利角度 |
4.1 基于专利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1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现状 |
4.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1.3 创新能力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4 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
4.2 钢铁行业优势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
4.2.1 各研究对象的创新方向指标 |
4.2.2 各研究对象的创新效率指标 |
4.2.3 各研究对象的创新质量指标 |
4.2.4 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
4.3 本章结论 |
第5章 钢铁产业专利布局及策略研究:以带钢领域为例 |
5.1 带钢领域专利基本情况 |
5.2 主要技术竞争对手专利布局 |
5.2.1 美国 |
5.2.2 日本 |
5.2.3 德国 |
5.2.4 总结 |
5.3 我国带钢产业的专利布局与策略 |
5.3.1 我国带钢产业专利布局 |
5.3.2 带钢领域专利策略 |
第6章 钢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研究 |
6.1 钢铁产业创新现状 |
6.2 我国钢铁产业创新战略框架 |
6.2.1 提升创新意识,加强专利战略实施 |
6.2.2 提升创新质量,转变钢铁产业创新模式 |
6.2.3 加强协同创新,构建以专利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 |
6.2.4 加强专利布局,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 |
7.2 主要结论 |
7.3 未来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5)多元铝合金中Al-Cr-Si、Mn-Ni-Si、Cr-Ni-Ti、Al-Fe-Mg-Ni-Si和Al-Cu-Fe-Mg-Ni体系的相图热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Al合金及Al合金材料设计 |
1.1.1 Al合金 |
1.1.2 Al合金材料设计 |
1.2 相图实验测定方法 |
1.3 CALPHAD方法 |
1.3.1 CALPHAD方法简介 |
1.3.2 热力学模型 |
1.3.3 希尔反应图 |
1.4 第一性原理计算 |
1.5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2 Al-Cr-Si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文献评估 |
2.2.1 边际二元体系 |
2.2.2 Al-Cr-Si三元系 |
2.3 Al-Cr-Si体系的热力学描述 |
2.3.1 热力学模型 |
2.3.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2.4 研究小结 |
3 Mn-Ni-Si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文献评估 |
3.2.1 边际二元体系 |
3.2.2 Mn-Ni-Si三元体系 |
3.3 实验研究 |
3.3.1 实验过程 |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Mn-Ni-Si体系的热力学描述 |
3.4.1 热力学模型 |
3.4.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5 研究小结 |
4 Cr-Ni-Ti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文献评估 |
4.2.1 边际二元体系 |
4.2.2 Cr-Ni-Ti三元系 |
4.3 Cr-Ni-Ti体系的热力学描述 |
4.3.1 热力学模型 |
4.3.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4 研究小结 |
5 Al-Fe-Mg-Ni-Si体系的热力学研究及其在凝固过程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Al-Fe-Mg-Ni-Si体系的热力学数据库 |
5.2.1 Al-Fe-Si体系 |
5.2.2 Al-Fe-Ni体系 |
5.2.3 Al-Fe-Ni-Si体系 |
5.2.4 Al-Fe-Mg-Si体系 |
5.2.5 Al-Mg-Ni-Si体系 |
5.2.6 Al-Fe-Mg-Ni和Fe-Mg-Ni-Si体系 |
5.2.7 Al-Fe-Mg-Ni-Si体系 |
5.3 热力学模型与Gulliver-Scheil模型 |
5.3.1 热力学模型 |
5.3.2 Gulliver-Scheil模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Al-Fe-Si体系 |
5.4.2 Al-Fe-Ni体系 |
5.4.3 Al-Fe-Ni-Si体系 |
5.4.4 Al-Fe-Mg-Si体系 |
5.4.5 Al-Mg-Ni-Si体系 |
5.4.6 Al-Fe-Mg-Ni-Si体系 |
5.5 研究小结 |
6 Al-Cu-Fe-Mg-Ni体系的热力学研究及其在凝固过程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Al-Cu-Fe-Mg-Ni体系的热力学数据库 |
6.2.1 Al-Cu-Fe-Mg体系 |
6.2.2 Al-Cu-Fe-Ni体系 |
6.2.3 Al-Cu-Mg-Ni体系 |
6.2.4 Al-Fe-Mg-Ni和Cu-Fe-Mg-Ni体系 |
6.2.5 Al-Cu-Fe-Mg-Ni体系 |
6.3 热力学模型与Gulliver-Scheil模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Al-Cu-Fe-Mg体系 |
6.4.2 Al-Cu-Fe-Ni体系 |
6.4.3 Al-Cu-Mg-Ni体系 |
6.4.4 Al-Cu-Fe-Mg-Ni体系 |
6.5 研究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
第二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概况 |
第二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现状 |
一、技术类期刊 |
二、医学类期刊 |
三、学术类期刊 |
四、科普类期刊 |
五、综合类期刊 |
第三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方阵的比较优势与不足 |
第一节 在中国科技期刊中所占位置分析 |
第二节 与国际同行业期刊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相关科技期刊样本对比分析 |
一、技术类期刊《电池》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
二、医学类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
三、学术类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优势、不足及原因 |
第四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改革前景与路径 |
第一节 体制变革是首要 |
一、亚洲部分国家传媒体制变革实践 |
二、国外科技社团的运行与发展 |
三、国内传媒体制变革创新实践 |
四、湖南科技期刊的变革与方向 |
第二节 人才引进是关键 |
一、人才资源现状 |
二、人才资源需求 |
第三节 质量管理是保障 |
一、拥有质量自源头开始 |
二、提升质量从审稿入手 |
三、保证质量于编辑落实 |
第四节 市场运作是后盾 |
一、引入期刊“绿色营销理念” |
二、推出以读者为中心的“蓝海战略” |
第五节 OA出版是趋势 |
一、OA科技期刊介绍 |
二、OA科技期刊的特征、优势 |
三、OA科技期刊现状 |
四、营造特色OA模式科技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对象概述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基础数据来源 |
1.3.1 经典科学社会学的数据选取原则 |
1.3.2 本文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形成过程与结构特征 |
2.1 形成过程 |
2.2 分层结构 |
2.2.1 三级金字塔式的分层结构 |
2.2.2 “科学共同体—社会”的双向承认机制 |
2.3 年龄结构 |
2.3.1 三类参与军事研究的年龄模式 |
2.3.2 参与军事研究的时长分析 |
2.4 学位结构 |
第三章 潜人才阶段的准备 |
3.1 大学教育与师承关系 |
3.1.1 大学教育的本土化转向 |
3.1.2 师承关系的局部缺失 |
3.2 早期的研究成果 |
3.2.1 早期研究成果的时空分布特点 |
3.2.2 早期研究成果与未来军事研究的关联性 |
3.3 初始的职位 |
3.3.1 学术职位与工程职位的分野 |
3.3.2 “补课”与类师承效应作用 |
3.4 学术界与工程界的升迁 |
3.4.1 两种不同的升迁环境 |
3.4.2 军事研究迟滞优势积累速度的边际条件 |
第四章 实现潜人才向显人才转变的职业路径 |
4.1 高端人才在军事研究中扮演的职业角色 |
4.1.1 基础科学家角色与特征 |
4.1.2 技术科学家角色与特征 |
4.1.3 工程管理专家角色与特征 |
4.1.4 战略咨询专家角色与特征 |
4.2 跻身显人才行列的职业路径与优势积累 |
4.2.1 两种主要的职业路径 |
4.2.2 基础科学家与技术科学家的优势积累方式 |
第五章 显人才阶段研究工作的继续 |
5.1 显人才阶段军事研究的时空分布 |
5.1.1 军事研究的时间分布 |
5.1.2 军事研究的空间分布 |
5.2 棘轮效应作用下的优势积累路径 |
5.2.1 提出军事研究的战略咨询建议 |
5.2.2 汇聚军事研究与开发资源 |
5.2.3 以工程管理职位主导工程运行 |
5.2.4 以工程实现提升科学威望 |
第六章 理性看待大工程模式的育才功效 |
6.1 大工程育才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
6.1.1 知识分子政策方面不均衡博弈的产物 |
6.1.2 工业化发展路线与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契合 |
6.1.3 古代实用理性传统在现代科学教育领域的延续 |
6.2 大工程育才模式对高端人才的积极影响 |
6.2.1 提升高端人才涌现的效率 |
6.2.2 强化实践环节的工程技术训练 |
6.2.3 培育大型国防工程的管理能力 |
6.3 大工程育才模式对高端人才的消极影响 |
6.3.1 有悖于兴趣导向的高端人才配置原则 |
6.3.2 阻碍名师高徒的高端人才传承路径 |
6.3.3 抑制良性竞争的高端人才流动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一览表 |
附录B 外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一览表 |
(8)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知识联盟研究现状 |
1.2.2 高校知识联盟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知识联盟 |
1.3.2 高校知识联盟 |
1.3.3 知识创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1.7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 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
2.1.1 知识的内涵特征 |
2.1.2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2.1.3 知识共享 |
2.2 知识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1 创新与合作创新 |
2.2.2 知识转移及其模式 |
2.2.3 知识创新模式 |
2.3 知识整合与组织学习理论 |
2.3.1 知识整合 |
2.3.2 组织学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知识联盟构建的微观机理分析 |
3.1 高校知识联盟的知识边界 |
3.1.1 知识的界说 |
3.1.2 高校的知识特征 |
3.1.3 高校知识联盟知识转移活动 |
3.2 高校知识联盟的形成动因分析 |
3.2.1 资源困境 |
3.2.2 知识势差 |
3.3 高校知识联盟的组织形式分析 |
3.3.1 个人合作 |
3.3.2 团队合作 |
3.3.3 高校合作 |
3.4 高校知识联盟的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过程分析 |
4.1 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过程的特征分析 |
4.2 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 |
4.2.1 知识激活阶段 |
4.2.2 知识创新阶段 |
4.2.3 知识沉淀阶段 |
4.3 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式 |
4.4 高校知识联盟创新绩效分析 |
4.4.1 知识联盟绩效研究综述 |
4.4.2 高校知识联盟绩效的内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实证模型构建 |
5.1 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认知因素 |
5.1.2 风险因素 |
5.1.3 能力因素 |
5.1.4 成本因素 |
5.1.5 制度因素 |
5.2 高校知识联盟绩效评估因素分析 |
5.2.1 隐性绩效 |
5.2.2 显性绩效 |
5.3 影响因素与绩效关系的实证模型设计 |
5.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3.2 实证模型的设计 |
5.4 实证问卷设计及变量定义 |
5.4.1 问卷设计过程及纠偏措施 |
5.4.2 变量定义 |
5.4.3 专家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
6.1 小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6.1.1 小样本数据描述 |
6.1.2 小样本量表的信度检验 |
6.1.3 小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及效度检验 |
6.2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
6.2.1 大样本数据收集及描述 |
6.2.2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
6.3.1 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简述 |
6.3.2 模型的修正与检验 |
6.3.3 假设检验的结论及讨论 |
6.4 不同形式的高校知识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高校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知识联盟绩效影响因素 |
6.4.2 高校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知识联盟绩效影响因素 |
6.4.3 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知识联盟绩效影响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知识联盟案例研究 |
7.1 岳麓山大学城高校知识联盟案例 |
7.1.1 岳麓山大学城高校联盟 |
7.1.2 岳麓山大学城图书馆 |
7.1.3 湖南师范大学的对外合作交流 |
7.2 高校团队知识联盟案例 |
7.2.1 联盟团队简介 |
7.2.2 高校团队知识联盟的构成 |
7.2.3 高校团队知识联盟合作创新过程 |
7.2.4 高校团队知识联盟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3 高校R&D人员合着论文案例 |
7.3.1 高校R&D人员及经费变化情况 |
7.3.2 近年我国高校R&D人员论文发表情况 |
7.3.3 高校R&D人员合着论文情况分析 |
7.3.4 高校R&D人员合着论文创新过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的配套措施建议 |
8.1 选择适合的结盟对象 |
8.2 建立相互间的信任 |
8.3 确定知识交换的边界 |
8.4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8.5 健全高校知识联盟的组织制度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 |
1.2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2.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2.2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 |
1.3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3.1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3.2 国内钢铁工业现状 |
1.4 国内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 |
1.5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
1.6 我国西北地区钢铁工业概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现状分析 |
2.1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现状分析 |
2.1.1 矿山资源及开采现状 |
2.1.2 选矿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3 铁前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4 炼铁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5 炼钢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6 热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7 冷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8 能耗、环保、资源水平 |
2.2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3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1 西北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特点 |
3.1.1 资源分布总体情况 |
3.1.2 铁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
3.2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2.1 煤资源梯度利用 |
3.2.2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 |
3.2.3 钢铁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
3.3 钢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
3.3.1 物质流 |
3.3.2 能源流 |
3.3.3 水资源流 |
3.4 小结 |
第4章 酒钢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1 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4.2 钢铁主业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2.1 铁前发展战略 |
4.2.2 炼钢发展战略 |
4.2.3 轧钢发展战略 |
4.3 关联产业整合优化发展战略 |
4.3.1 铬、镍、钨、钼资源开发 |
4.3.2 伴生铜矿资源开发 |
4.3.3 电解铝及铝合金产业发展 |
4.4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4.5 小结 |
第5章 酒钢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
5.1 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
5.1.1 碳钢产品结构 |
5.1.2 不锈钢产品结构 |
5.2 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产品发展方向 |
5.3 产品结构调整内容 |
5.3.1 不锈钢产品 |
5.3.2 棒线材产品 |
5.3.3 板材产品 |
5.4 小结 |
第6章 酒钢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 |
6.1 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6.1.1 科技工作体系 |
6.1.2 科技工作现状 |
6.1.3 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
6.2 科技发展外部环境 |
6.2.1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6.2.2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导向 |
6.3 科技发展战略 |
6.3.1 基本思路 |
6.3.2 科技发展目标 |
6.3.3 科技发展着力点 |
6.4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
6.4.1 人力资源现状 |
6.4.2 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
6.4.3 科技队伍建设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粉末冶金技术》2000年度在冶金、金属类科技期刊中的学术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D]. 兰栋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2]20%C/Cu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J]. 李杨绪,朱德贵,彭旭,周加敏. 机械工程材料, 2016(11)
- [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4]基于专利的中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梁晓捷.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5]多元铝合金中Al-Cr-Si、Mn-Ni-Si、Cr-Ni-Ti、Al-Fe-Mg-Ni-Si和Al-Cu-Fe-Mg-Ni体系的相图热力学研究[D]. 胡标. 中南大学, 2013(03)
- [6]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D]. 屈湘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2)
- [7]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研究[D]. 张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4)
- [8]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D]. 许广. 中南大学, 2011(12)
- [9]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J].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 全国新书目, 2011(02)
- [10]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虞海燕. 东北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