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水处理池防腐材料及结构探讨

工业污水处理池防腐材料及结构探讨

一、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材料及结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艺婷[1](2021)在《关中民居建筑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淡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西北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10%。关中地区三季干旱、夏季暴雨,降雨时空、地域分配不均,总体水资源较为匮乏。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关中民居的空间形态呈现集中化趋势、用水模式呈现复杂化趋势、污水排放呈现管道快排趋势,导致雨水集用低效、排水层次缺乏、涉水部位耐久性差、水文循环破坏、缺乏成体系的涉水基础设施等问题日益凸显,发展与环境矛盾日益增强,节水行动迫在眉睫。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关中民居的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关中民居为研究对象,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综合建筑学、给排水等学科专业知识,通过文献查找、实地观察、数据测量等形式进行涉水现状分析,从传统生态节水智慧的现代应用和现代通用节水技术本土化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思路,最后针对典型户既有民居进行生态节水设计实践,整合并应用前文提出的生态节水技术,营造民居的局部生态水循环,为今后关中民居节水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提出问题。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目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章:分析问题。首先对关中民居的整体涉水现状进行调研,根据不同时期的雨水利用特点将其分为用水自平衡消解模式和管道优先的排水模式两种。其次从用水现状、排水现状、储水现状、生态涉水现状和节水现状五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总结出用水循环效率低、排水层次缺失、储水性能下降、涉水部位耐久性差、生态节水效率低等问题,初步提出关中民居的节水设计目标与研究思路。第三、四章:解决问题思路一,传统生态节水智慧提炼及现代应用。通过关中传统民居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的分析,总结出五项建筑节水设计理念——循环多用的用水理念、逐级汇水的排水理念、优先集水的储水理念、水分微循环的生态理念、用水自平衡的节水理念。由于用水需求的复杂化转变、空间布局的集中化转变,我们在借鉴传统生态节水智慧时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应该借鉴其应对干旱气候的方式,分析其与现代建构之间的矛盾点及其与现代应用之间的联系,探索传统生态节水智慧与现代民居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第五章:解决问题思路二,现代通用节水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设计。分析关中民居生态节水营建的内在需求,融入低影响开发等雨洪管理思想,将现代通用节水技术本土化,从用水、排水、储水、生态涉水和节水五个方面探究生态节水构造与民居的结合方式,优化建筑涉水部位,提升涉水循环的系统性与连贯性。第六章:设计实践。建立民居内部的生态节水整体循环系统,应用第四、五章的生态节水技术,将其与民居进行一体化设计,提出一个完整的节水设计方案,并对提升要点进行图解分析。第七章:结论。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建筑节水是绿色建筑发展中重要一环,生态技术投资较小,潜力巨大,前景可观,有利于节约水源、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营造理想的生态民居空间,对于关中传统民居生态节水经验的科学机理传承及现代应用、实现民居生态节水性能优化、改善农村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朱世俊[2](2021)在《给水厂铁泥基催化剂制备及活化过硫酸盐效能与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给水厂铁泥是在净水工艺中使用铁盐作为混凝剂所产生的副产物,其主要成分为铁盐水解产物[Fe(OH)3]、胶体颗粒、腐殖质以及藻类等杂质。具有原料来源广、产量大、化学官能团丰富等特点,而不恰当的处置方式很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铁泥具有典型的“污染”与“资源”双重属性。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被认为是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有效方法,过渡金属铁是活化过硫酸盐使用最广泛的催化剂之一。铁泥中含有大量铁元素,对于活化过硫酸盐有较大的应用潜能。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铁泥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简单、易行的改性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实现废物资源化,研制出高效的过硫酸盐催化剂,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实际给水厂铁泥为原料,充分利用其有效成分和结构形态,通过简单、易行的改性方法,实现铁泥的资源化利用,研制了低成本、高活性的铁泥基催化剂,构建了高效过硫酸盐催化氧化体系,以典型抗生素——环丙沙星(CIP)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催化剂活化效能与催化机制。课题首先分析了给水厂铁泥的元素组成与物化性质,初步探究了铁泥对环丙沙星的吸附去除效果以及活化过硫酸盐的氧化降解效能,表明原铁泥的吸附和催化能力均有限,对环丙沙星的去除效果不佳。通过溶剂热还原法改性铁泥成功制备出了磁性催化剂Fe3O4@SiO2,提高了对过一硫酸盐(PMS)的催化活性,相比原铁泥,反应60 min时CIP的去除率由44.7%提高至82.8%。这是由于溶剂热处理使铁泥中部分Fe(Ⅲ)还原成Fe(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PMS的催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利用铁泥作为铁源和载体,通过溶剂热法负载过渡金属钴(Co),制备出了钴-铁层状双氢氧化物(Co-Fe/SiO2 LDH)。其微观形貌呈现出中空腔体片层结构,拥有较大的比较面积(145.9 m2/g)、较稳定的Co/Fe-O和Co/Fe-Si官能团结构以及良好磁性特征。对PMS有极强的催化活性,反应20 min时CIP的去除率可达99.6%,同时保持较低的金属流失量。Co-Fe/SiO2LDH在多次循环利用中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在不同p H值、共存阴离子、天然有机物以及实际水环境背景条件下均能保持较好的活化性能。为了更充分利用铁泥中铁和有机碳成分,通过一步碳热还原法对铁泥进行改性,制备出零价铁/碳化铁(Fe0/Fe3C)催化剂。随着碳化过程温度的升高,铁泥中铁组分与有机碳之间发生自还原反应,Fe(OH)3被逐步还原为Fe3O4、Fe0和Fe0/Fe3C。其中,Fe0/Fe3C表面形成直径约为25 nm的微球,纳米Fe0均匀地包覆在石墨化碳基材料中,具有良好的磁性特征(35.3 emu/g)。Fe0/Fe3C对PMS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20 min时CIP的去除率达到98.2%。Fe0/Fe3C有着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和可再生性,同时也对多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有着较好的普适性。Fe3O4@SiO2中主要通过Fe(Ⅱ)活化PMS产生SO4·-和·OH,实现有机物的降解。Co-Fe/SiO2 LDH中的Co(Ⅱ)和Fe(Ⅱ)可直接活化PMS产生SO4·-和·OH。催化剂固体表面Co和Fe之间存在协同作用,Fe(Ⅱ)与Co(Ⅲ)之间的电子转移促进了Co(Ⅱ)的再生。根据两种自由基的共同作用机制,建立了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有机物氧化降解规律。Fe0/Fe3C中Fe0与石墨化碳之间存在协同作用。Fe0可以直接活化PMS产生自由基,同时促进了Fe(Ⅲ)到Fe(Ⅱ)的转化,维持较高的催化活性。Fe3C中石墨化碳通过电子转移机制也可以活化PMS。该体系中同时产生SO4·-、·OH、O2·-和1O2四种氧化活性物种。CIP的降解主要通过哌嗪环裂解、羟基化反应和氟取代反应,并伴随脱氨基、脱醛基以及脱羧基等作用机制。通过对含铁污泥简单易行的改性方法实现了铁泥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给水厂对于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同时还可以变废为宝,节约原材料及合成制备成本,体现了“以废物治废水”的核心理念。为铁泥资源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案。

孙翔[3](2021)在《再生水水质对两种材质的不锈钢供热管网的腐蚀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原市作为我国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之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再生水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将再生水安全稳定地输送给需水用户就涉及到了配套管网的铺设问题,新建再生水输配管网耗时长且成本高,短时间内再生水的利用将受到制约。太原市的供热管网每年采暖期约为5个月,其余时间均处于闲置状态,配套成熟的供热管网在闲置期可被用来输配再生水,但必须保证输配过程中对供热管网没有任何损害性的影响。太原市现有供热管网大多采用碳钢及不锈钢材质,碳钢长期输配高温的供热介质后易被腐蚀,而不锈钢作为耐腐蚀性更强的管材,更适合承担再生水的输配任务。不锈钢供热管网输配再生水虽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但输配过程中再生水水质对于不锈钢管道的腐蚀影响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选择了再生水中影响腐蚀的五种重要的水质因子(氯离子、硫酸根、碱度、硬度和p H),利用电化学法和重量法两种方法考察了不同浓度水质因子的模拟溶液和再生水原水对304和316L两种不锈钢材质的耐腐蚀性的影响,同时还通过SEM等分析表征手段探究其腐蚀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得到的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电化学法,结果表明:(1)在氯离子浓度25-400 mg/L的范围内,氯离子明显促进了两种不锈钢的腐蚀,若将其浓度从200 mg/L控制到25 mg/L以下时,腐蚀性会被大大削弱;(2)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均会对氯离子的腐蚀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硫酸根离子对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影响存在临界浓度值150 mg/L,低于此临界浓度值时呈促进作用,反之呈抑制作用,而碳酸氢根离子对腐蚀的影响与材质有关,浓度低于150 mg/L时对304不锈钢呈抑制作用,反之呈促进作用,而对316L则一直呈促进作用;(3)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单独存在的钙离子对氯离子的腐蚀几乎没有影响,当等浓度的碳酸氢根离子共存时会形成碳酸钙沉淀,沉淀量会对腐蚀造成影响,其影响同样存在临界浓度值,304不锈钢是150 mg/L,316L是200 mg/L,低于临界浓度值呈抑制作用,反之呈促进作用;(4)两种不锈钢在只含氯离子的弱酸性模拟溶液中的耐腐蚀性明显比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的差,而弱碱性环境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5)再生水原水的腐蚀性没有模拟溶液的腐蚀性强。上述结果的出现是因为高浓度的氯离子能够一定程度地聚集在不锈钢的钝化膜某一脆弱点上,氯离子侵入后引发一系列电化学反应,导致局部腐蚀的蔓延,从而形成点蚀坑,点蚀坑周围形成的凸起是反应物的沉积,但当氯离子的浓度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水中氯离子便无法在某一点达到充分聚集,从而达到缓蚀的效果,其他水质因子通过竞争性抑制或者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相应腐蚀产物等方式影响氯离子的侵蚀过程,从而对不锈钢腐蚀起到一定作用。2、通过重量法,结果表明:(1)两种不锈钢在模拟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在前40天的各时间段内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但存在一定的上升趋势,在50天这一时间段内呈现显着的上升,60天这一时间段内出现一定幅度的缩小,这说明氯离子腐蚀过程随时间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2)不同再生水水质因子对腐蚀的影响规律几乎与电化学法下的一致,但也出现了一定误差范围内的差异,例如重量法下150 mg/L的碳酸氢根离子对304的腐蚀呈抑制作用,而电化学法下呈促进作用;随着碳酸钙沉淀量的上升,重量法下两种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均下降,而电化学法下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先被抑制再被促进,这些结论差异的出现与重量法本身实验误差及实验条件设置密不可分;(3)两种不锈钢在再生水原水中的动态浸泡实验下的腐蚀速率明显大于比模拟溶液中的静态浸泡实验下的腐蚀速率,这是由于动态实验中再生水的冲刷作用,及时清理了不锈钢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使得侵蚀性离子到达不锈钢表面的过程更加容易。3、通过对比同种实验条件下304和316L两种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在电化学法的大多数情况下,316L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比304的正,腐蚀电流密度小,电荷转移电阻大;(2)在重量法的大多数情况下,同时间段内的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低于304的腐蚀速率;(3)在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下,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的点蚀坑的范围明显更小。上述对比均证明了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更强,比304不锈钢更适合作为供热管网管材来输配再生水。

陈毓源[4](2021)在《氧化还原介体强化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文中指出焦化废水中夹杂着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PAHs)以及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这些物质性质特殊且降解困难。氧化还原介体(ROMs)可以通过其本身的还原状态和氧化状态之间进行相互转换来改变其表面电位,加速反应中的电子传递速率或是转换生物化学反应中的电子传递方式,从而促进生物化学反应进程。本研究利用ROMs对焦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进行强化,并通过探讨不同生态因子对于ROMs强化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影响,提高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效果,实现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使得污染物含量达到达标排放标准。选择了5种氧化还原介体蒽醌-2-二磺酸(ADS)、蒽醌-2,6-二磺酸(AQDS)、甲萘醌、指甲花醌以及氧化石墨烯(GO),考察其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甲萘醌、AQS、AQDS、GO,均可以提高焦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COD的去除率,其中AQS的强化效果最佳,其去除率比对照组高出13.8%。甲萘醌对于焦化废水中TN和浊度厌氧降解的强化作用最为明显,其T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9.8%和69.8%,显着高于对照系统。GO可以显着提升焦化废水进水中的色度去除效果。不同浓度AQS对焦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QS浓度为0.01mmol/L对于焦化废水COD去除效果强化作用最显着,COD去除率达到38.55%。当AQS浓度为0.5mmol/L对于焦化废水中TN厌氧降解的强化作用最为明显,TN去除率达到50.23%,比空白高5.37%。活性污泥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陶厄式菌属(Thauera)以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要菌属。pH和还原铁粉对AQS介导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影响实验显示,p H为7.0时,焦化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达到39.4%;而p H为7.5条件下,焦化废水的TN去除率最高。还原铁粉投加量为1-6g时可显着提高焦化废水COD降解速率。投加6g还原铁粉可以显着促进焦化废水色度及浊度的降解。活性污泥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陶厄式菌属(Thauera)以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还原铁粉反应系统的优势细菌属。

刘明玮[5](2020)在《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材料及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乡镇地区的工厂逐渐兴起,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影响十分恶劣。为了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威胁逐渐加深,应当加强污染的研究和论述,明确问题所在,探究具体成因。基于此,该文对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材料及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以此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以及良性发展。

王伟[6](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恒[7](2020)在《萃取法处理模拟含硝酸废水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含硝酸废水大量存在,如采矿、化肥生产、污水灌溉等行业,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而破坏环境,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尽管对普通硝酸盐废水的处理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含低浓度硝酸废水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针对模拟含硝酸废水,提出使用溶剂萃取法和支撑液膜萃取技术进行硝酸氮的资源化回收,以此达到对工业含硝酸废水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置。首先,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废水中的硝酸进行萃取分离研究,系统考察了萃取剂种类、萃取时间、萃取剂浓度、相体积比和水相中硝酸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水溶液中硝酸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Alamine 336可以有效的对水中的硝酸进行萃取分离,硝酸萃取在60 s内可达到平衡,萃取效率随着Alamine 336浓度的升高、油水相比的增大、初始硝酸浓度的升高和萃取温度的下降而升高。通过McCabe Thiele图解计算可知,在油水相比为1:2、10.0vol%Alamine 336的条件下,经过2个理论级萃取,理论上可将水中2.0 g·L-1硝酸降低至15 mg·L-1以下。采用0.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油水相比为1:2的条件下,通过两级反萃,硝酸的反萃率可达96.7%。研究发现Alamine 336萃取硝酸是通过离子对缔和机制实现的,不同酸度下硝酸在有机相中的存在形式分别为TOA·HNO3和TOA·2HNO3。在溶剂萃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支撑液膜萃取体系。采用三腔室连续溶剂萃取支撑液膜法。系统考察了膜种类、萃取时间、料液浓度、物料相体积、两相流量等因素对膜萃取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孔隙率的增加和膜厚度的降低,传质性能更优,且随着腔室流量的增加,传质性能逐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选用孔径为0.464μm的亲水性PVDF膜,萃取剂Alamine 336浓度为10.0 vol%,物料相硝酸初始浓度为1.0 g·L-1,反萃相使用浓度为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料液相、有机相和反萃相流量均为150.0 ml·min-1的条件下,经过约270.0 min后可将废水中硝酸降低至14.4 mg·L-1,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萃取-反萃体系的复合膜传质系数KA为1.06×10-5 m·s-1,单独萃取的传质系数KA为5.62×10-6 m·s-1,即复合膜萃取体系具有较高的传质速率。建立支撑液膜萃取传质模型。通过将传质过程划分为物料相扩散传质步骤、跨膜运输传质步骤、实验反应过程和有机相扩散传质步骤,并依据经典传质阻力模型对总传质系数进行估算。经过总传质系数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相比较,证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拟合实测总传质系数,实测传质系数与理论值误差在10%以内。并比较各传质步骤的传质系数,确定了跨膜运输传质步骤为传质控制速率步骤。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回收低浓度硝酸和处理工业含硝酸盐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和工艺基础。

张晓颖[8](2020)在《玄武岩纤维载体表面改性及其污水处理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兼具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优点的污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治理领域。作为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关键组成部位,载体的材质、形状和表面特性对附着的生物量、后期生物膜的形成、结构和活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性能生物膜载体的研发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研究的重要热点。目前,市售常规的载体材质大部分为有机聚合物,其生产过程和废弃后的产品易造成二次污染。由天然火山岩石经熔融拉丝制备的玄武岩纤维(BF)是一种绿色、高性能的无机纤维,具有水力特性好、机械强度大和耐腐蚀等优点,近期在生物膜载体领域中已取得了初步研究效果。但市售的BF载体表面特性(如疏水性、电负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生物的高效附着。为促进BF载体在环境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高性能的玄武岩纤维载体的研究亟待开展。本论文采用多种改性手段对BF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改善其表面性能,制备改性玄武岩纤维(MBF)载体,以达到增强MBF载体生物亲和性的目的。本论文通过结合表面热力学和扩展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DLVO)理论阐明了微生物在BF和MBF载体表面附着行为的机制,初步揭示MBF生物亲和性改善的原因。此外,论文还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评估制备的几种MBF载体的污水处理效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具体如下:(1)MBF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研究采用物理涂覆法、化学接枝法和液相沉积铁化合物等手段对BF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6种MBF。实验结果表明,几种MBF的亲水性和表面电负性较BF(水接触角,117.46°;Zeta电位,-17.64 mV)相比得到了明显改善,CTAC-MBF、CPAM-MBF、CMBF、DEA-MBF、Fe-MBF-1和Fe-MBF-2的水接触角依次为61.64°、68.65°、44.06°、63.08o、56.74°和64.85°,表面电荷也分别转变为+20.99mV、+12.59 mV、+3.82 mV、+10.58 mV、-5.03 mV和-8.03 mV。(2)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研究通过微生物固定实验对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进行评估,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表征了载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结构。结果表明,MBF载体表面性能的改善增加了载体表面附着的生物量,且对随后生物膜的形成及发育都起到了促进作用。CTAC-MBF和CMBF载体对活性污泥的固定率分别高达224.74%和218.40%,依次比BF载体增加了56.77%和52.34%。在培养12 h后,CPAM-MBF和DEA-MBF载体单位面积固定的活性污泥量分别可达34.53 g/m2和28.07 g/m2,依次约为BF载体(13.92 g/m2)的2.5倍和2倍。其中,CPAM-MBF载体的固定生物量明显高于DEA-MBF载体。因此,在载体的亲水性能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载体的表面Zeta电位可对微生物固定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培养12 h后,Fe-MBF-1和Fe-MBF-2载体表面固定的生物量分别为27.91 g/m2和26.48 g/m2,均明显高于BF载体同等时间内固定的生物量。在BF、Fe-MBF-1和Fe-MBF-2载体表面固着的活性污泥中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总含量分别为14.55 mg/g?VSS、27.16 mg/g?VSS和26.63 mg/g?VSS。EPS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沉积铁化合物不但可促进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附着,还增强了载体表面的微生物活性,促进了附着微生物的EPS分泌量。(3)基于扩展DLVO理论的细菌与改性玄武岩纤维载体间附着行为机理分析以CPAM-MBF为改性玄武岩纤维的代表,以大肠杆菌(E.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为代表菌株,采用扩展DLVO理论分析了表面改性对细菌与玄武岩纤维载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对较短的作用距离处,E.coli与BF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较强的排斥力,故E.coli无法在BF载体表面发生不可逆附着。但由于在长作用距离处二者间存在着第二极小值,所以E.coli在此处存在着可逆附着。E.coli与CPAM-MBF载体间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二者间不存在能垒障碍,E.coli在CPAM-MBF载体表面的聚集是不可逆附着。由于B.subtilis菌体的亲水性高于E.coli菌体,B.subtilis与BF载体之间的Lewis-酸碱作用力表现为吸引力。因此,B.subtilis与BF载体间除了在长作用距离处存在可逆附着,同时还在短作用距离处存在不可逆附着的可能性。B.subtilis与CPAM-MBF载体之间表现出强吸引力,说明B.subtilis在CPAM-MBF载体表面的聚集是不可逆附着。改善玄武岩纤维的亲水性,有利于增强细菌与载体之间的Lewis-酸碱作用力。改善玄武岩纤维的表面电荷,则有利于增强细菌与载体之间的静电引力。因此,CPAM-MBF载体的表面亲水性和表面电荷的改善增强了CPAM-MBF载体与细菌间的Lewis-酸碱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引力,进而提高了CPAM-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4)MBF载体的污水处理效果研究为验证制备的MBF载体实际应用的有效性,以人工模拟的市政污水为处理对象,初步评估填充MBF和BF载体的反应器的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运行稳定的条件下,不同载体反应器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依次为CPAM-MBF>Fe-MBF-1>DEA-MBF>CTAC-MBF>CMBF>BF。填充CPAM-MBF载体的反应器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氮去除率比填充BF载体的反应器分别相应地提高了4.0%、0.5%和20.5%。总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增高。因此,CPAM-MBF载体在污/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

许颖[9](2020)在《太阳能界面蒸发体的设计及其海水淡化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可饮用的淡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正在面临严重短缺问题。海水(苦咸水)淡化正在成为获取淡水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在运行的海水淡化方式如热法和膜法处理过程中存在着消耗化石能源并且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问题。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绿色能源,可以为海水淡化提供新型的能量支撑。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作为直接利用太阳能得到蒸馏净水的技术,正在逐渐得到广泛关注。目前,以界面加热为基础的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技术存在着太阳能吸收率不佳、产生蒸汽通量较低、盐结晶无法处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设计和制备出了一系列高效且经济的光热界面蒸发体,保证蒸发体的太阳光的光谱吸收和良好的能量转换,实现了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整体效率的提升。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首先,由于疏水膜表面截留空气使水难以附着,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利于蒸发界面蒸发,设计了一种廉价石墨薄层与纤维纸结合的疏水膜进行太阳能海水淡化处理。通过对石墨含量的优化得到了具有高的光谱吸收率(77%)的光热膜,该膜由于其疏水层性质可以自漂浮在水面进行界面加热,并且蒸发速率是直接光照水的1.5倍。在加入保温层进行热管理之后,系统热损失降低,界面蒸发速率提升,能量转换效率达到70%。在对其进行折叠优化处理后,光在两壁之间重复吸收使得反射损失减弱,能量转换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蒸发速率为1.16 kg m-2 h-1。鉴于该膜制备方法简单,可在无需太阳能以外的能源辅助的条件下高效运行,极其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海水淡化及紧急供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多天的蒸发实验过程中,由于蒸发速率超过盐的回运速率,在疏水膜的表面会产生盐结晶污染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积累。盐结晶污染会增加光反射并阻碍膜的水输运通道,导致蒸发速率逐渐降低。由于疏水膜在界面蒸发海水淡化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盐结晶问题且蒸发通量较低,因此,制备了超亲水光热纤维膜来探究浸润性及结构对于蒸发及盐结晶过程的影响。首先制备了超亲水纤维膜PCF,该膜以超亲水纤维膜为基体,以高分子聚合物聚吡咯(PPy)为光热转换涂层。在对聚合时间进行优化后,PCF的光谱吸收率可达96%。在太阳能界面蒸发过程中,其蒸发通量为1.52 kg m-2 h-1,对应能量转换效率为90%,较疏水膜有大幅提升。并且,由于超亲水性提供了连续的水通道,高的孔隙度提供了丰富的自由水,在停止光照后,PCF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膜表面形成的结晶溶解并运回原海水中。在良好的自清洁能力辅助下,PCF可以在25天内运行稳定(平均速率1.42±0.03 kg m-2 h-1),展现了良好的长期稳定运行能力。与此同时,制备了超亲水光热纤维膜PDA/PEI/PPy@PI,该膜以静电纺丝PI膜为疏水内核,以PPy为光吸收涂层,以具有超亲水性和耐腐蚀性PDA/PEI的涂层作为外壳。在优化聚合时间内,PDA/PEI/PPy@PI膜具备了低的表面粗糙度和广谱的太阳能吸收率(93%),在太阳能蒸发过程中,其蒸发通量为1.43 kg m-2 h-1,对应能量转换效率为87%,较疏水膜有大幅提升。由于光滑的界面对于盐结晶的附着力低,结晶位置会随着水的运输方向变化而变化。在单边水输运情况下,盐结晶会在水输运方向最远端形成结晶,该盐结晶不覆盖膜表面并且易于清理。该膜在连续7天的脱盐过程(10wt%盐水)中稳定运行(平均速率1.21 kg m-2 h-1),同时,盐结晶的平均收集率可达60.2%,展现了良好的盐资源化回收能力。超亲水光热膜蒸发体对于界面蒸发通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即使二维蒸发的太阳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00%,蒸发通量也只有1.6 kg m-2 h-1左右。因此,本研究将亲水界面拓展至三维空间,制备了以玉米秸秆为基体的三维光热蒸发体(PMS),使其在利用太阳光能的同时利用集聚在环境中的热能,从而提升蒸发通量。PMS具备了极好的水纵向提升能力和广谱的太阳能吸收率(97.5%)。在太阳能蒸发过程中,伸出水面到三维空间的单根PMS三维蒸发体的蒸发速率与蒸发高度成正比,在最优高度下的蒸发量为其在平面状态下的蒸发量的6.4倍。通过调整蒸发体之间蒸发场的相互作用,在组成阵列后,最大蒸发速率可达3.0 kg m-2 h-1,远高于早期报道的阵列蒸发体。在海水淡化应用中,PMS可以使盐离子运输达到平衡而不产生盐结晶问题。在连续海水淡化运行5天后,三维蒸发体能够保持稳定的通量(8.72 kg m-2 h-1),具有良好的持续性和耐久性。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构筑不同浸润性的界面蒸发体和维度的提升,实现了太阳能蒸馏净水通量提升。同时解决了盐水分离过程中盐污染及盐资源化回收的技术难题。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蒸发体的物理性质,实现高通量的太阳能海水淡化,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可能。

徐龙[10](2018)在《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回转式两防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暖通空调耗能大约占据建筑耗能的80%,除此之外,燃煤取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因此,开发新型低品位清洁能源用以供热空调,不仅符合国家倡导的“煤改清洁能源供热”政策,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营造人类生活的室内温度环境所需的能源品位是很低的,因为室内环境全年只需18℃27℃,使用任何高品位能源都属浪费,充分利用低品位的能源和废热是我们解决建筑物供热空调的最有效途径。而污水和地表水作为一种良好的低品位清洁冷热源,具有量大面广和温度适宜的显着特点,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供热制冷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污水不仅水质差,成分也复杂,尤其含有大量的杂质易造成取热设备的堵塞,污垢层的加厚也会迅速的削减传热系数,最终导致设备无法取热。本文重点在于研发了回转式两防装置用以解决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堵塞和结垢问题,并通过工程实践来验证设备与系统的可行性。首先,研究了污垢的种类,并实践调查了原生生活及工业污废水和已处理污废水对过滤装置的阻塞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以解决堵塞和结垢的回转式两防技术。然后,对回转式两防装置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比现有的固定式过滤方案,验证其技术方案可行性,实践设计并开发出成熟的回转式两防装置。最后,针对采用回转式两防装置的某公司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状况和运行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了回转式两防技术的热泵系统节能减排效益显着,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全年未发生换热装备堵塞事故,系统全年平均节能率接近40%,系统整体运行稳定可靠。

二、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材料及结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材料及结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民居建筑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问题——水资源紧缺与洪涝灾害频发并存
        1.1.2 现实问题——水循环破坏与涉水设施缺乏贯通
        1.1.3 发展问题——快速的建设与环境恶化矛盾增强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本研究视角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归纳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归纳对比法
        1.5.4 综合研究法
    1.6 研究框架
2 关中既有民居涉水现状与问题研究
    2.1 关中既有民居营建背景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降雨特征概况
    2.2 关中既有民居涉水现状调研
        2.2.1 典型民居整体涉水现状
        2.2.2 用水现状调研
        2.2.3 排水现状调研
        2.2.4 储水现状调研
        2.2.5 生态涉水调研
        2.2.6 节水现状调研
    2.3 关中既有民居涉水问题总结
        2.3.1 用水循环缺乏、集用低效
        2.3.2 排水层级缺失、构造不通
        2.3.3 储水性能下降、缺乏净化
        2.3.4 生态涉水缺失、耐久性差
        2.3.5 生态节水低效、连贯性差
    2.4 关中民居节水设计目标
        2.4.1 改善用水方式
        2.4.2 争取逐级排水
        2.4.3 改善生态涉水
        2.4.4 实现生态节水
    2.5 本章小结
3 关中传统民居生态节水智慧梳理
    3.1 循环多用的用水理念
        3.1.1 用水水源
        3.1.2 用水需求
        3.1.3 给水方式
    3.2 逐级汇水的排水理念
        3.2.1 屋面雨水排放
        3.2.2 院落雨水排放
        3.2.3 街巷雨水排放
        3.2.4 生活污废水排放
    3.3 优先集水的储水理念
        3.3.1 水窖
        3.3.2 水瓮
        3.3.3 涝池
    3.4 水分微循环的生态理念
        3.4.1 墙体基础防潮
        3.4.2 地面透水铺装
        3.4.3 景观植被种植
    3.5 用水自平衡的节水理念
        3.5.1 非传统水源利用
        3.5.2 涉水设施连贯性
        3.5.3 生态性节水措施
    3.6 本章小结
4 传统生态节水智慧的现代应用研究
    4.1 传统生态节水智慧与现代建构之间的矛盾
        4.1.1 节水技术的进步
        4.1.2 用水需求的转变
        4.1.3 生态节水的要求
    4.2 传统生态节水智慧与现代应用之间的联系
    4.3 传统生态节水智慧在现代民居中的应用研究
        4.3.1 传统排水智慧的现代应用研究
        4.3.2 传统储水智慧的现代应用研究
        4.3.3 传统生态涉水智慧的现代应用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现代通用节水技术本土适应设计研究
    5.1 关中民居生态节水营建的内在需求
        5.1.1 空间布局向集中式转变
        5.1.2 生态环境向绿色性转变
        5.1.3 用水模式向复杂性转变
    5.2 用水优化设计研究
        5.2.1 再生水的循环
        5.2.2 给水方式优化
        5.2.3 用水需求拓展
    5.3 排水优化设计研究
        5.3.1 屋面排水优化
        5.3.2 院落排水优化
        5.3.3 街巷排水优化
        5.3.4 庭院生活污废水处理
        5.3.5 生态旱厕及污水处理
    5.4 储水优化设计研究
        5.4.1 储水设施容积计算
        5.4.2 储水设施过滤装置
        5.4.3 储水设施位置优化
    5.5 生态涉水优化设计研究
        5.5.1 屋顶绿化蓄排水
        5.5.2 墙面绿化蓄排水
        5.5.3 地面透水性铺装
        5.5.4 绿地渗透性面层
    5.6 节水优化设计研究
        5.6.1 非传统水源利用
        5.6.2 涉水设施连贯性
        5.6.3 推广节水器具
    5.7 本章小结
6 关中民居生态节水设计实践
    6.1 典型户基本情况与改造思路
    6.2 生态节水微循环系统设计
    6.3 生态节水技术的集成应用
        6.3.1 排水净水系统优化设计
        6.3.2 绿色储水系统优化设计
        6.3.3 生态涉水系统优化设计
        6.3.4 循环用水系统优化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致谢

(2)给水厂铁泥基催化剂制备及活化过硫酸盐效能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过硫酸盐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2.1 环丙沙星特性及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
        1.2.2 硫酸根自由基的氧化特性
        1.2.3 硫酸根自由基与有机物的作用机制
        1.2.4 硫酸根自由基的产生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3 过硫酸盐铁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均相催化剂
        1.3.2 非均相催化剂
        1.3.3 协同辅助工艺
    1.4 给水厂污泥研究现状
        1.4.1 给水厂污泥的来源与性质
        1.4.2 给水厂污泥的危害与处置
        1.4.3 含铁污泥资源化回收与应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铁泥基催化剂制备方法
        2.2.1 原铁污泥预处理方法
        2.2.2 Fe_3O_4@SiO_2 催化剂的制备
        2.2.3 Co-Fe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2.2.4 Fe~0/Fe_3C催化剂的制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储备液配制
        2.3.2 铁泥酸洗方法
        2.3.3 环丙沙星吸附试验
        2.3.4 环丙沙星催化氧化降解试验
        2.3.5 氧化活性物质捕获试验
        2.3.6 水质因素影响试验
        2.3.7 催化剂循环利用试验
        2.3.8 催化氧化不同有机物的选择性试验
    2.4 催化剂物化性质分析方法
        2.4.1 物相组成、晶体结构表征
        2.4.2 微观形貌表征
        2.4.3 元素组成与价态分析
        2.4.4 表面电核和官能团分析
        2.4.5 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表征分析
        2.4.6 热重分析
        2.4.7 磁性特性分析
    2.5 分析检测方法
        2.5.1 有机物浓度测定
        2.5.2 总有机碳浓度测定
        2.5.3 金属离子测定
        2.5.4 反应活性物质测定
        2.5.5 氧化中间产物测定
        2.5.6 过一硫酸盐浓度测定
第3章 溶剂热法制备铁泥基铁氧化物及活化过硫酸盐效能研究
    3.1 引言
    3.2 给水厂铁泥的产生及理化性质分析
        3.2.1 给水厂铁泥的产生流程
        3.2.2 给水厂铁泥的组分分析
        3.2.3 给水厂铁泥的理化性质分析
    3.3 原铁泥对环丙沙星去除的初步评价
        3.3.1 铁泥对环丙沙星的吸附
        3.3.2 铁泥对过硫酸盐的活化作用
        3.3.3 铁泥投加量对环丙沙星去除效能的影响
        3.3.4 PMS投加量对环丙沙星去除效能的影响
    3.4 铁氧化物Fe_3O_4@SiO_2的制备与表征
        3.4.1 催化剂制备过程分析
        3.4.2 催化剂晶体结构分析
        3.4.3 催化剂微观形貌的分析
        3.4.4 催化剂比表面积与官能团分析
        3.4.5 催化剂磁性特征分析
    3.5 铁氧化物活化过硫酸盐的效能研究
        3.5.1 不同催化剂活化PMS的效能比较
        3.5.2 Fe_3O_4@SiO_2对PMS和 PDS催化活性的比较
        3.5.3 影响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钴改性铁泥制备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及活化过硫酸盐效能研究
    4.1 引言
    4.2 钴负载铁泥制备双金属催化剂的探究
        4.2.1 钴负载量对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影响
        4.2.2 钴负载量对催化剂微观形貌的影响
        4.2.3 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官能团分析
        4.2.4 催化剂磁性特征分析
        4.2.5 催化剂对PMS活化性能的初步评价
        4.2.6 溶剂热温度对Co-Fe/SiO_2 LDH微观形貌的影响
        4.2.7 溶剂热温度对Co-Fe/SiO_2 LDH活化效能的影响
    4.3 Co-Fe/SiO_2 LDH活化过硫酸盐的效能研究
        4.3.1 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环丙沙星的效能分析
        4.3.2 PMS投加量对环丙沙星去除效能的影响
        4.3.3 催化剂投加量对环丙沙星降解效能及PMS分解速率的影响
        4.3.4 催化剂稳定性及反应前后理化性质变化
        4.3.5 催化氧化体系对不同种类有机物的普适性研究
    4.4 水质因素对环丙沙星催化氧化降解效能的影响
        4.4.1 初始pH值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4.4.2 反应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4.4.3 共存阴离子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4.4.4 天然有机物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4.4.5 实际水体背景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热还原改性铁泥制备零价铁/碳化铁及活化过硫酸盐效能研究
    5.1 引言
    5.2 碳热还原过程中铁泥理化特性变化分析
        5.2.1 碳化温度对铁泥晶体结构及物相变化的影响
        5.2.2 不同碳化温度下产物微观形貌的分析
        5.2.3 不同碳化温度下产物比表面积及官能团分析
        5.2.4 不同碳化温度下产物磁性特征分析
        5.2.5 不同碳化温度下产物活化PMS效能比较
    5.3 Fe~0/Fe_3C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环丙沙星的效能研究
        5.3.1 Fe~0/Fe_3C对不同过氧化物催化活性的比较
        5.3.2 Fe~0/Fe_3C与不同铁系催化剂活化PMS的效能比较
        5.3.3 催化剂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研究
        5.3.4 催化氧化体系对不同种类有机物的普适性研究
    5.4 影响因素对Fe~0/Fe_3C催化效能的分析
        5.4.1 初始p H值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5.4.2 反应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5.4.3 Fe~0/Fe_3C投加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5.4.4 PMS投加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铁泥基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环丙沙星作用机制
    6.1 引言
    6.2 Fe_3O_4@SiO_2活化PMS降解环丙沙星机制分析
        6.2.1 自由基的鉴定和分析
        6.2.2 Fe_3O_4@SiO_2活化PMS作用机制
    6.3 Co-Fe/SiO_2 LDH活化PMS降解环丙沙星机制分析
        6.3.1 自由基的鉴定和分析
        6.3.2 氧化降解环丙沙星动力学分析
        6.3.3 Co和Fe协同作用机制
        6.3.4 Co-Fe/SiO_2 LDH活化PMS作用机制分析
    6.4 Fe~0/Fe_3C活化PMS降解环丙沙星机制分析
        6.4.1 氧化活性物种的鉴定和分析
        6.4.2 Fe~0与石墨碳协同作用机制
        6.4.3 Fe~0/Fe_3C活化PMS对环丙沙星去除机制分析
        6.4.4 环丙沙星氧化产物及降解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再生水水质对两种材质的不锈钢供热管网的腐蚀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太原市水资源概况
        1.1.2 再生水回用概况
        1.1.3 再生水输配管网概况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再生水输配管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1.2.2 闲置期供热管网用于再生水输配的可行性分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关于管网腐蚀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关于管网腐蚀的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
    1.4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5 本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用水
        2.2.1 再生水原水及水质分析
        2.2.2 模拟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电化学法概述
        2.3.2 重量法概述
    2.4 实验过程
        2.4.1 电化学法的操作步骤
        2.4.2 重量法的操作步骤
第3章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考察再生水水质因子对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氯离子对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3.2.2 氯离子存在下,其他水质因子对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3.2.3 再生水原水下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考察再生水水质因子对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氯离子对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4.2.2 氯离子存在条件下,其他水质因子对 304 和 316L 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4.2.3 再生水原水下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利用重量法考察再生水水质因子对两种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氯离子浓度对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5.2.2 氯离子存在条件下,其他水质因子对 304 和 316L 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5.2.3 再生水原水下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和机理探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实验结论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氧化还原介体强化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焦化废水来源
    1.3 焦化废水的组成及危害
    1.4 焦化废水处理工艺
        1.4.1 SBR工艺
        1.4.2 A/O工艺
    1.5 氧化还原介体研究进展
        1.5.1 氧化还原介体概述
        1.5.2 氧化还原介体作用机理
        1.5.3 氧化还原介体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技术路线
        1.6.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仪器及实验药品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药品
    2.4 实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2.4.1 污泥采集
        2.4.2 焦化废水采集与保存方法
        2.4.3 活性污泥的收集与保存
        2.4.4 氧化还原介体的溶解
        2.4.5 微量元素的配置
        2.4.6 焦化废水相关分析方法
        2.4.7 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
        2.4.8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成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氧化还原介体强化焦化废水生物处理
    3.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氧化还原介体的溶解
        3.2.2 活性污泥厌氧培养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COD降解效果变化规律
        3.3.2 TN降解效果
        3.3.3 色度去除效果
        3.3.4 浊度去除效果
        3.3.5 pH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浓度AQS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氧化还原介体的溶解
        4.2.2 活性污泥厌氧培养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COD降解效果变化规律
        4.3.2 TN降解效果对比
        4.3.3 色度去除效果
        4.3.4 浊度去除效果
        4.3.5 pH变化规律
    4.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4.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4.4.2 门水平种群结构分析
        4.4.3 属水平种群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生态因子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pH对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影响
        5.3.2 还原铁粉对于氧化还原介体强化生物处理的影响
    5.4 实验结果讨论
        5.4.1 pH对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影响
        5.4.2 还原铁粉对于氧化还原介体强化生物处理的影响
    5.5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5.5.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5.5.2 门水平种群结构分析
        5.5.3 属水平种群结构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材料及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
2 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效果下降的原因
3 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的处理
4 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材料及结构
    4.1 玻璃钢衬里
        4.1.1 树脂的选择
        4.1.2 施工要点
    4.2 树脂鳞片胶泥衬里
        4.2.1 VEGF鳞片胶泥的特点
        4.2.2 施工要点
    4.3 耐酸块材砌筑
        4.3.1 应用尺寸
        4.3.2 施工要点
5 结语

(6)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一、理解
        二、学科
        三、学科理解
        四、学科理解水平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六、相近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第一节 PCK理论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二、学科知识与PCK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六、研究启示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四、结语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五、研究小结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六、研究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五、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二、实证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萃取法处理模拟含硝酸废水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工业含硝酸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1.3 工业含硝酸废水的现有处理技术及特点
        1.3.1 生物反硝化法
        1.3.2 化学还原法
        1.3.3 离子交换法
    1.4 萃取技术
        1.4.1 溶剂萃取法
        1.4.2 膜萃取技术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溶剂萃取处理低浓度硝酸废水实验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所需试剂
        2.1.2 实验所需仪器
    2.2 实验过程
        2.2.1 溶剂萃取实验过程
        2.2.2 硝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2.3 溶剂萃取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硝酸萃取体系的研究
        2.3.2 硝酸反萃体系的研究
        2.3.3 萃取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支撑液膜萃取处理低浓度硝酸废水实验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所需试剂
        3.1.2 实验所需仪器
        3.1.3 膜萃取实验装置
        3.1.4 实验所用平板膜
    3.2 实验过程
        3.2.1 支撑液膜萃取实验过程
        3.2.2 硝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3.3 支撑液膜萃取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萃取传质性能测试实验
        3.3.2 同时萃取—反萃取与单独萃取的传质性能比较实验
        3.3.3 物料相体积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3.3.4 物料相初始浓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3.3.5 萃取器腔室流量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3.3.6 反萃相浓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撑液膜萃取传质过程数学模型
    4.1 支撑液膜膜萃取体系传质模型的建立
        4.1.1 传质模型的分析
        4.1.2 膜反应器出口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4.1.3 总传质系数方程式的建立
        4.1.4 各分传质系数方程式的建立
    4.2 支撑液膜膜萃取体系传质模型的应用
        4.2.1 传质性能测试实验传质系数分析
        4.2.2 单独萃取与同时萃取—反萃取传质系数分析
        4.2.3 传质速率实验传质系数分析
        4.2.4 物料相初始浓度实验传质系数分析
        4.2.5 腔室流量实验传质系数分析
    4.3 传质速率控制步骤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与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玄武岩纤维载体表面改性及其污水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污/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概述
        1.2.1 污/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1.2.2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研究现状
        1.2.3 生物膜载体的概述
    1.3 玄武岩纤维载体的研究概述
        1.3.1 玄武岩纤维的简介
        1.3.2 玄武岩纤维载体在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4 玄武岩纤维载体的表面改性研究概述
        1.4.1 BF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1.4.2 BF载体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
        1.4.3 生物膜载体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1.5 改性玄武岩纤维载体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1.5.1 微生物在生物膜载体表面附着的影响因素
        1.5.2 微生物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物理涂覆阳离子聚合物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
        2.2.3 化学接枝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
        2.2.4 液相沉积铁化合物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
        2.2.5 改性玄武岩纤维的结构测试与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2.3.2 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析
        2.3.3 改性玄武岩纤维的亲水性和表面Zeta电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玄武岩纤维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CTAC-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评价
        3.2.3 CPAM-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评价
        3.2.4 C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评价
        3.2.5 DEA-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评价
        3.2.6 Fe-MBF-1和Fe-MBF-2 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的评价
        3.2.7 Fe-MBF-1和Fe-MBF-2 载体表面固着的活性污泥内EPS的提取与组份成分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TAC-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分析
        3.3.2 CPAM-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分析
        3.3.3 C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分析
        3.3.4 DEA-MBF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分析
        3.3.5 Fe-MBF-1和Fe-MBF-2 载体的生物亲和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扩展DLVO理论的细菌与改性玄武岩纤维间附着行为的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表征
        4.2.1 实验原料
        4.2.2 表征分析
    4.3 表面热力学分析
    4.4 扩展DLVO理论基础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细菌附着的表面自由能变(ΔGadh)分析
        4.5.2 E.coli与 BF/CPAM-MBF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分析
        4.5.3 B.subtilis与 BF/CPAM-MBF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性玄武岩纤维载体的污水处理效果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载体材料的制备
        5.2.3 接种污泥与试验用水
        5.2.4 试验装置
        5.2.5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OD去除效果分析
        5.3.2 氨氮去除效果分析
        5.3.3 总氮去除效果分析
        5.3.4 单个循环中氮素浓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
        5.3.5 生物相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专利
    三、参加会议
    四、科研项目
附录
    附录 A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附录 B 溶液或培养基配方表

(9)太阳能界面蒸发体的设计及其海水淡化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1.2.1 常规海水淡化技术
        1.2.2 新型海水淡化技术
    1.3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
        1.3.1 太阳能利用方式
        1.3.2 常见的太阳能吸收材料
    1.4 太阳能界面蒸发能量分析及其在海水淡化中的管理
        1.4.1 界面蒸发能量分布及优化
        1.4.2 润湿性对于界面蒸发的影响
        1.4.3 海水中结晶盐对于界面蒸发的影响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1.5.3 主要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品
        2.1.2 仪器和设备
    2.2 光热蒸发体的表征方法
        2.2.1 光吸收能力分析
        2.2.2 导热能力分析
        2.2.3 微观形貌分析
        2.2.4 表面特性分析
        2.2.5 粗糙度分析
        2.2.6 力学性能分析
        2.2.7 温度测试
        2.2.8 表面润湿性分析
    2.3 光热蒸发材料制备方法
        2.3.1 疏水光热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2.3.2 超亲水光热纤维蒸发膜的制备方法
        2.3.3 超亲水三维蒸发体的制备方法
    2.4 海水淡化实验与装置
        2.4.1 海水及蒸馏净水的水质检测
        2.4.2 太阳能蒸馏收集装置
第3章 疏水光热膜蒸发体的设计及其太阳能海水淡化特性
    3.1 引言
    3.2 疏水光热膜的制备及表征
        3.2.1 疏水光热膜制备及优化
        3.2.2 疏水光热膜的物理性质表征
    3.3 疏水光热膜蒸发体的设计与太阳能蒸发特性
        3.3.1 单层疏水光热蒸发体蒸发
        3.3.2 双层疏水光热膜蒸发体蒸发
        3.3.3 双层疏水膜蒸发体的光热转换效率及热损失分析
    3.4 折纸蒸发体的优化与太阳能蒸发效能
        3.4.1 折纸蒸发体的优化
        3.4.2 折纸蒸发体的太阳能蒸发效能及能量分析
        3.4.3 折纸蒸发体动态阳光吸收的仿真模拟
    3.5 折纸蒸发体在应急太阳能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3.5.1 折纸蒸发体的海水蒸发效果
        3.5.2 折纸蒸发体的户外海水淡化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亲水光热纤维膜蒸发体的设计及其太阳能海水淡化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超亲水纤维膜蒸发体及其盐结晶自清洁能力的设计
        4.2.1 超亲水纤维膜PCF的制备与表征
        4.2.2 浸润性对于蒸发过程的影响
        4.2.3 超亲水纤维膜PCF的太阳能蒸发特性
        4.2.4 超亲水纤维膜PCF盐结晶自清洁特性在海水淡化过程中的探究
    4.3 超亲水纤维膜蒸发体及其盐结晶定向运输能力的设计
        4.3.1 超亲水纤维膜PDA/PEI/PPy@PI的制备与表征
        4.3.2 超亲水纤维膜PDA/PEI/PPy@PI的太阳能蒸发特性
        4.3.3 超亲水纤维膜PDA/PEI/PPy@PI的盐结晶定向运输在海水或废水淡化过程中的探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亲水光热三维蒸发体的设计及其太阳能海水淡化特性
    5.1 引言
    5.2 超亲水光热三维蒸发体的形貌与特性分析
        5.2.1 三维蒸发体的表面结构与化学组分
        5.2.2 三维蒸发体的光吸收能力分析
        5.2.3 三维蒸发体的力学能力分析
        5.2.4 湿态下的三维蒸发体的性质分析
        5.2.5 三维蒸发体的垂直水运输能力
    5.3 超亲水光热三维蒸发体的太阳能蒸发效能
        5.3.1 单根三维蒸发体的蒸发效能
        5.3.2 阵列三维蒸发体的蒸发效能
    5.4 超亲水光热三维蒸发体在太阳能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5.4.1 三维蒸发体的海水蒸发效果
        5.4.2 三维蒸发体的户外海水淡化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10)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回转式两防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现状
        1.2.1 热泵的基本原理
        1.2.2 污水源热泵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1.3 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系统防堵防垢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技术及应用现状
        1.3.2 国内技术及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回转式两防技术的实现方案
    2.1 引言
    2.2 原生污废水及地表水的水文条件
        2.2.1 原生污废水
        2.2.2 地表水
    2.3 悬浮物堵塞
        2.3.1 原生污废水的堵塞
        2.3.2 已处理污废水的堵塞
    2.4 固定式过滤
    2.5 污垢的形成
    2.6 回转式两防
    2.7 回转式两防技术实施方案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回转式两防装置的防堵防垢研究
    3.1 固定式过滤和动态连续过滤
        3.1.1 固定式过滤的数学模型
        3.1.2 回转式两防过滤的数学模型
    3.2 回转式两防装置
        3.2.1 结构与运行参数
        3.2.2 装置各物理量的关联关系
    3.3 回转式两防装置的运行特点
    3.4 回转式两防装置
        3.4.1 回转式两防装置及系统的结构设计
        3.4.2 回转式两防装置及系统的运行原理
第四章 回转式两防装置的具体设计
    4.1 引言
    4.2 运行条件和设计要求
    4.3 回转式两防实现方案
    4.4 电动机和减速器的选取
        4.4.1 受力分析
        4.4.2 电机和减速器的选取
    4.5 转轴的设计
        4.5.1 转轴的受力分析
        4.5.2 转轴的设计
        4.5.3 转轴的强度校核
    4.6 过滤盘的设计
    4.7 外筒及外筒端盖的设计
    4.8 排污隔水机构设置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回转式两防装置的三维造型及系统设计
    5.1 回转式两防装置的3D造型
        5.1.1 SolidWorks和 KeyShot软件介绍
        5.1.2 回转式两防装置3D造型的装配
    5.2 回转式两防装置在系统中的位置说明
第六章 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6.1 工程概况
    6.2 系统工艺流程
    6.3 设计运行工况
    6.4 系统能耗分析
        6.4.1 系统年耗能量计算
        6.4.2 锅炉供暖、供冷方式年耗能量的计算
        6.4.3 节能效率
    6.5 系统的运行参数
        6.5.1 制冷运行参数
        6.5.2 制热运行参数
    6.6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材料及结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民居建筑生态节水营建技术研究[D]. 吴艺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给水厂铁泥基催化剂制备及活化过硫酸盐效能与机制[D]. 朱世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再生水水质对两种材质的不锈钢供热管网的腐蚀影响研究[D]. 孙翔.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氧化还原介体强化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D]. 陈毓源. 山西大学, 2021(12)
  • [5]工业污废水处理池防腐蚀材料及结构研究[J]. 刘明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9)
  • [6]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萃取法处理模拟含硝酸废水的应用基础研究[D]. 张恒.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8]玄武岩纤维载体表面改性及其污水处理效果研究[D]. 张晓颖. 江苏大学, 2020(01)
  • [9]太阳能界面蒸发体的设计及其海水淡化特性的研究[D]. 许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回转式两防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D]. 徐龙. 青岛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工业污水处理池防腐材料及结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