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论文文献综述)
朱希悦[1](2016)在《昔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民生问题始终是政府关注的焦点,而农业则是民生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以往的个体种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使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运而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便成为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大戏,它是解决农民温饱和提高收入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对于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昔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十五”以来,昔阳县以特色农业大县建设和农民收入翻番为目标,结合山区农业特点,通过规划引导、示范带动、政策扶持,创新经营形式,强化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其中大寨村就是凭借自身的优势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昔阳县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上已经走了十多年了,基本格局已经建成。在这十几年中,尽管昔阳县农村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但是昔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道路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缺陷,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本文首先从农业产业化经营背景入手,介绍了农业产业化出现的必然性,然后再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并客观评价了产业化经营发展效率。其次深刻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理论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成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案例,从中总结一些值得学习的经验,以便对昔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供有利价值。最后分析昔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针对昔阳县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待更好地促进昔阳县农业健康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陈晓琳[2](2015)在《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而创办的一种经济互助组织,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在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改变农村参与市场经济的方式与行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本文主要以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根由,根据问题,考虑东宁县具体状况,提出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章导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二章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主要介绍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特征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遵循的以农民为主体、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保障社员共同利益等原则。第三章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主要包括东宁县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东宁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模式。第四章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主要包括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规模较小,带动性不强;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内部管理不完善,运营不规范;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措方式单一等问题。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宣传力度不够,农民认知度不强;传统农业模式固化,人才引进吸引力偏低;探索阶段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典型示范户的带兴发展模式;市场参与程度低,产业链条循环未能形成等原因导致。第五章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及启示,主要介绍了国外的美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丹麦农民专业合作社、日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和国内的浙江省丽水模式、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经验、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经验,并分析了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对东宁县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推动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引导,充分发挥龙头、大户示范作用,促进企业规模化;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素质;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形成不竭的内生动力;完善政策,强化扶持,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王甲云[3](2014)在《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面临着新的需求和挑战。而我国传统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模糊、效率低下、技术与生产脱节、队伍不稳、改革进展缓慢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政府在农业技术服务领域的职能转变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逐步推进,农业产业效益不断得到提升,在农业产业的某些行业和领域已经具备了市场化的趋势和基础,一批以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等为主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主体也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市场化和多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鉴于此,新形势下在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架构之中,各服务主体的职责如何划分、功能如何定位、关系如何协调,以及不同服务模式的内在逻辑与运行机制如何优化,亟待深入研究和细化。论文采用文献梳理、理论与计量模型分析以及典型案例解剖等方法相结合,力图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技服务体系中各主体的运行模式及成效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借鉴国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不同类型农业技术服务主体的功能职责与角色定位;同时,在深入解析国际国内农业发展对技术服务的现实需求及其自身发展趋势基础上,研究提出建立新型多元农业技术服务体制变革与机制创新的思路,体系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内容:1.论文梳理和介绍了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和系统构成。论文对新时期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共分为四个时期: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完善时期(1949-1978)、农技服务社会化趋势初显时期(1978-1990)、基层农技服务机构深化改革时期(1990-2000)、倡导建立多元化农技服务网络时期(2001至今)。在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上,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主体逐渐演变为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等类别,呈现“一主多元”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存在着技术服务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手段及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2.论文阐述了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及市场化农技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与运行机制。我国政府公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公益性职能进一步明确,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手段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投入保障不足、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素质亟待更新提高、责任考评不规范、服务方式滞后等问题,导致农技推广效率低下。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让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方拥有更多的农业科技服务选择权,也能够让需求主体享受到更加多元、更符合生产实际、更高质量且价格更低的农业技术有偿服务。同时,农技服务的市场化不仅有效弥补了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中的“政府失灵”,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农业服务领域,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紧密融合,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3.论文论述了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及农村社区互助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与运行机制。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具有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丰富、学科专业齐全、了解和掌握当代科技发展前沿,能够向生产领域提供所需的各种先进技术,满足农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需求等诸多优势。与其他几个服务主体不同,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在农业技术服务中更多的是扮演了一种基础性的作用,即科技支撑与引领的作用。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模式区别于其它各类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它通过整合资源、加快扩散、培育需求等手段,连接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户,组成了一个广阔的网络结构,构建了特殊的农技服务模式,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从我国合作组织的现状来看,无论从数量、涉及行业、技术领域来说发展都非常迅速,在农户技术培训、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经营等农业科技服务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依然存在着技术供给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运转资金缺乏等问题。4.论文分析和测算了我国农技服务效率与影响因素。论文运用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农技服务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我国大部分地区近年来农技服务效果呈现提升趋势,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农技服务水平相对高于其他地区。从全国整体来看,近15年来,我国农技服务效果呈现稳步提升趋势。第二、农技人员人力资本、农技服务平台、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户禀赋条件对农技服务效果存在显着正向影响,加强农技人员人力资本的优化以及农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有效运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优化农户的禀赋条件,有利于我国农技服务效果的提升。5.论文分析了我国新时期农技服务的需求及发展趋势。论文研究认为,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与服务内容将更趋多元化、综合化、全程化和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技服务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服务主体也将更多面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等众多需求主体。而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必须着力加强劳动力节约型和资本密集型技术的推广,提升农技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并逐步转变为以产品为主线的技术服务。农户对农技服务的需求将更加强调简便化和低成本,合作组织则急需农业产前、产中环节相关技术的集成服务,涉农企业则更加关注产后技术。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业技术服务的内容将更强调农业“软”技术的开发和集成应用,并以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为目标,协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效益。6.论文提出了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与制度重构。今后,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形成多中心治理结构,将农技服务的内容与领域向生产、加工、储藏、物流、信息、营销、保险、金融等全产业技术链延伸,逐步构建起“政府为基础、企业为主导、研发与教育机构为支撑、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为依托”的多元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国家层面要探索设立“农科教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建立“三权归县”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垂直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农技服务市场化主体,强化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以地方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为支撑的农技推广模式。同时,从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农业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多元化科技服务组织创新能力建设,改革基层农技服务资金筹集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论文主要创新点:一是重新界定了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四大服务主体在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能定位。这在农业技术服务理论研究领域具有一定拓展和创新。二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服务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当前影响农业技术服务效率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这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是提出了“明确政府与市场界限,构建多中心治理结构”和“积极探索设立农科教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建立‘三权归县’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垂直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市场化主体,强化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付长峰[4](2010)在《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邹城市平阳寺镇是一个典型的矿区镇,境内有年产原煤650万吨的国家大型煤矿——鲍店煤矿和年产原煤200万吨的邹城市横河煤矿,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和济宁矿业集团太平煤矿在平阳寺镇境内也有采煤区。平阳寺镇土地受采煤影响,大面积塌陷,由于治理后的土地基质较差,按照传统的种植方式种植,收效很低。平阳寺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了食用菌的规模化种植,短短7年时间,已经形成了种植面积26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1.5亿元的规模,初步形成了产供销教科研于一体的发展格局,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先后被评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中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第一镇”、“星火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山东省发展食用菌先进单位”、“山东农科院食用菌示范基地”等。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绩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本文以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在描述平阳寺镇食用菌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其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政府、企业和农户的作用及其效益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其主要结论如下:(1)发展食用菌产业化是解决矿区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在矿区塌陷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进行食用菌种植是一条解决人地矛盾和农民失地问题的好路子,更是解决“煤尽而经济衰”的好办法,使更多的矿区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变为现代化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工厂化模式,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农业产业化工人,逐步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逐步减少对煤炭运输、销售、服务业的依赖,实现矿区经济的二次腾飞。(2)为平阳寺食用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通过对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现状和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出了平阳寺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还存在食用菌种植户收益偏底,食用菌标准化种植的程度不高,企业和农户面临着合约风险,企业和农户面受出口贸易市场影响大,食用菌种植户掌握市场信息的渠道不畅,专业合作社尚未充分发挥职能等问题,并提出建设食用菌产品集散中心,进行市场开拓,举办食用菌文化节,培育平阳寺食用菌品牌,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扩大食用菌的智能化种植规模和加工销售量等建议。(3)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可借鉴、推广。从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政府要强力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要科学定位产业,要高点定位决定产业发展层次,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经营,要招商引资、市场国际化,以龙头带动促进产业升级。(4)政府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不可待的作用。通过对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现状和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出了平阳寺镇政府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食用菌产业的高标准规划,出台各种鼓励扶持政策,对食用菌产业进行调控,维护市场的稳定等等。(5)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合作模式为农产品和超市对接提供了经验。通过对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合作模式及其效益分析,得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局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农户+合作组织+超市模式效益较高,有较大发展空间。
高万宝[5](2009)在《农民致富的“金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合作致富的功能,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合作办社的原则,努力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的奋斗目标,初步走出了一条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农民社员与合作社共享经营成果的?
陈诗波[6](2008)在《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已由最初低层次的传统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石化农业”生产模式。这种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农业增长方式,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循环农业之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论文旨在通过不同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不同主体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寻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和规律,为循环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论文是在对农村循环农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完成的。论文选择了湖北省宣恩县(山地)、仙桃市(平原)、武汉市江夏区(城郊)、新洲区(城郊)四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和湖北省洪湖市(湖库区)、京山县(丘陵)二个国家生态农业试点县,以及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等为调查点,通过对25个村,515份农户,7个典型农业龙头企业,以及调查点地方政府官员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座谈等,获取了论文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形成本文的基本内容和观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循环农业发展的理论支撑体系,包括:循环农业内生机理与产业联动机制、循环农业行为主体的参与机制以及各主体间的互动协调机制等。二、循环农业发展的主体行为分析,包括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动力因素与制约因素;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与制约因素、组织模式;农村中介组织参与循环农业的行为及激励与制约因素;政府指导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政府的行为分析以及农户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等内容。三、循环农业发展中各主体相互关系分析。对循环农业中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和农村中介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Translog模型)、因子分析法和OLS方法,建立“循环农业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回归模型”,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各种外生性影响因素进行剖析,藉此探讨如何建立各主体之间的长效利益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四、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途径与对策建议。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循环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循环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当前,由于我国循环农业相关技术缺乏,生产成本太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价格优势和效益不明显,企业发展规模、资金受限等问题,导致我国农户、企业发展循环农业缺乏有效的利益引导机制。(2)建立了“循环农业产出效益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测算结果显示:循环农业的效益除受农户投入行为的直接影响外,农户作为参与主体,人口、劳动力和年龄、教育年限以及社会经历等自身特征,都会通过农户的各种行为,如决策、投资和风险规避等,对农业的投入及产出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成效;同时,外部环境,如市场价格、产品销售渠道、当地的种养殖环境和技术水平、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都对循环农业的发展和效益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区农户参与循环农业项目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循环农业作为一项新的事物,在乡村的推广还有待深入;其在非传统农业地区,较之于在传统的、以种植业和养殖为主的地区更容易开展,比如在洪湖市和新洲区就要较之在宣恩县和仙桃市等传统农业地区要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同时,在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农户参与循环农业项目的热情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农户收入和就业与农业的关系更紧密。另外,政府的鼓励对农户参与积极性也是有显着影响。(4)涉农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产业带动,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切入点。研究表明,促使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内在动力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企业的道德责任感等;外在动力主要包括:技术推动力、政府主导力、需求拉动力和竞争驱动力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内外环境。当前,改变外部大环境是促进企业转变环境治理策略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在着力增强企业道德责任感的同时,应通过实施各类环境政策手段对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策略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此外,由于目前相关制度缺失,循环技术研发滞后,资金短缺以及其他参与主体发育不完全等原因,也使得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动力严重不足。(5)在目前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农技部门服务职能缺失的情况下,发展循环农业亟需各类农村中介组织的引入。农村中介组织通过统购统销,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保障农产品销售价格;通过单个力量的联结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表达农民诉求;通过提供各类技术指导,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组织运行不规范、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是制约农村中介组织参与循环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缺乏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农户参与率低、同企业业务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是制约农村中介组织有效参与循环农业的外部因素。(6)“市场失灵”、循环农业的经济特性等因素使得政府介入循环农业成为必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物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未能有效地为农户、企业等相关主体参与循环农业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作为参与主体,政府在循环农业中的决策行为同样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匮乏、基层政府受上级部门牵制过多和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以及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导致政府行为短视等因素也是影响政府行为的重要原因。(7)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因子分析法,建立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协会和企业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高低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三者的交互效应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最深远;而协会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最直接,其作用也十分重要。政府的参数估计值在三者中最小,但政府的间接影响效用最大,特别是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扶持和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扶持和推动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成长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8)综合前面的研究,针对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户主导、中介组织助力”的角色定位和培育新型主体,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信息保障体系,建立循环农业激励制度和法律制度,构建我国循环农业“四位一体”长效发展机制,共同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论文研究可能存在如下几点创新:一是论文明确界定了农户、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和政府为循环农业发展的四大主体,并从主体本身以及循环农业运行的内在机理等角度进行研究,建立了关于我国循环农业相关主体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研究视角上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拓展和创新。二是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实地调查的农户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循环农业产出效益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因子分析法和OLS方法,对6个调查地区的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和政府影响因子、企业影响因子、农村中介组织影响因子和农户特征因子等进行测算;再以各影响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技术效率作为因变量,建立了“循环农业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回归模型”,这可能会是方法上的一个创新。
丁湖广[7](2005)在《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下)》文中提出3.母种分离种源可向科研部门购进,进行转管扩接成原种和栽培种。也可自行采种,在栽培场内选择无病虫八成熟的子实体,用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后, 在无菌室内掰开,钩取组织块,接入试管琼脂培养基的斜面上,培养7天后进行提纯,在23℃-26℃室内培养20天左右,即成一代母种。
丁湖广[8](2005)在《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食用菌生产异军突起,生产范围和栽培品种不断扩展。随之出现的问题是菌种难以就地解决,菇农不得不跨乡镇,进城市购买,这不仅花工时,增费用,加大成本,而且常因远程运输受高温影响,菌种质量下降,造成杂菌污染。因此,就地兴办菌种厂成为产菇乡镇可以开发的一个高效益项目。
丁湖广[9](2004)在《农村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湖广雪[10](2004)在《农村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文中指出
二、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论文提纲范文)
(1)昔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动态 |
1.3.2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动态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调查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化的概念 |
2.1.2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
2.2 农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产业关联理论 |
3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经验 |
3.1 日本农业产业化经营经验借鉴 |
3.2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经验借鉴 |
4 昔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
4.1 农业产量稳中有增 |
4.2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
4.2.1 双孢菇产业 |
4.2.2 水果产业 |
4.2.3 蔬菜产业 |
4.2.4 养殖产业 |
4.3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
4.4 农技工作得到加强 |
4.5 新型主体发展壮大 |
4.6 基地建设成效显着 |
5 昔阳县农业化经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农业投入仍显不足 |
5.2 产业体系不太健全 |
5.3 龙头带动作用较弱 |
5.4 科技协同创新不足 |
5.5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5.6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
6 昔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建议 |
6.1 增加产业投入 |
6.2 加强扶持引导 |
6.3 壮大龙头企业 |
6.4 强化科技服务 |
6.5 培育新型农民 |
6.6 加强服务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2)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专业合作社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合作社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发展辐射理论 |
2.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
3.1 东宁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
3.2 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模式 |
3.2.1 村集体牵头型 |
3.2.2 专业大户创办型 |
3.2.3 龙头企业带动型 |
3.2.4 牵头引办型 |
第4章 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规模较小,带动性不强 |
4.1.2 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 |
4.1.3 内部管理不完善,运营不规范 |
4.1.4 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措方式单一 |
4.2 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宣传力度不够,农民认知度不高 |
4.2.2 传统农业模式固化,人才引进吸引力偏低 |
4.2.3 探索阶段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典型示范户的带动发展模式 |
4.2.4 市场参与程度低,产业链条循环未能形成 |
第5章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
5.1.1 美国农民专业合作社 |
5.1.2 丹麦农民专业合作社 |
5.1.3 日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 |
5.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 |
5.2.1 浙江丽水模式——一对一帮扶 |
5.2.2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经验 |
5.2.3 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 |
5.3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借鉴意义 |
第6章 推动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
6.1 强化引导,充分发挥龙头、大户示范作用,促进企业规模化 |
6.2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素质 |
6.2.1 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
6.2.2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训 |
6.3 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形成不竭的内生动力 |
6.3.1 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科技机制 |
6.3.2 构建良好的农业保险体系 |
6.3.3 切实强化内部管理 |
6.4 完善政策,强化扶持,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
6.4.1 颁布实施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配套法规和政策 |
6.4.2 政府应加大力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 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2 国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研究动态 |
1.2.3 简要述评 |
1.3 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基础理论 |
1.3.1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
1.3.2 准公共产品原理 |
1.3.3 系统工程原理 |
1.3.4 农业结构原理 |
1.3.5 参与式推广理论 |
1.3.6 农业信息系统理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2.1 新时期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与概念界定 |
2.2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 |
2.2.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时期(1949-1978年) |
2.2.2 社会化农技服务趋势初步显现时期(1978-1990年) |
2.2.3 农技服务体系深化改革时期(1990-2000年) |
2.2.4 倡导建立多元化农技服务网络时期(2001年至今) |
2.3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 |
2.3.1 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
2.3.2 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 |
2.3.3 涉农企业与技术服务机构 |
2.3.4 农村互助型合作组织 |
2.4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成效与问题 |
2.4.1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
2.4.2 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模式研究 |
3.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与特征 |
3.1.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内容 |
3.1.2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基本特征 |
3.2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 |
3.2.1 组织管理机制 |
3.2.2 技术获取机制 |
3.2.3 技术推广机制 |
3.2.4 财务运营机制 |
3.3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
3.3.1 “三权归乡(镇)”农技推广模式 |
3.3.2 “三权归县”农技推广模式 |
3.3.3 政府“购买服务”农技推广模式 |
3.3.4 不同公益性农技推广模式的比较 |
3.4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成效及问题 |
3.4.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
3.4.2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澳大利亚、荷兰与以色列模式借鉴 |
3.5.1 澳大利亚政府农技推广“垂直管理”模式 |
3.5.2 荷兰政府农技推广“垂直管理”模式 |
3.5.3 以色列政府主导的“统一管理”模式 |
3.5.4 经验启示与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研究 |
4.1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
4.1.1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内涵与职能 |
4.1.2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特征 |
4.1.3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作用机理 |
4.1.4 市场化农技服务与其它类型农技服务的比较 |
4.2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
4.2.1 技术获取机制 |
4.2.2 技术推广机制 |
4.2.3 资金获取机制 |
4.2.4 人才培养机制 |
4.3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
4.3.1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
4.3.2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
4.4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建设的成效及问题 |
4.4.1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4.4.2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
4.5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
4.5.1 澳大利亚的企业主导型农业技术服务模式 |
4.5.2 荷、美、法等国的企业技术推广模式 |
4.5.3 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 |
5.1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的现状与特征 |
5.1.1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的基本现状 |
5.1.2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的服务职能 |
5.1.3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特征 |
5.2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技术服务的运行机制 |
5.2.1 组织管理机制 |
5.2.2 知识供给机制 |
5.2.3 技术供给机制 |
5.2.4 财务运行机制 |
5.2.5 人才培养机制 |
5.3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
5.3.1 “院县共建”农技服务模式 |
5.3.2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技服务模式 |
5.3.3 河北农业大学的“农业综合开发”农技服务模式 |
5.3.4 四川农业大学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技服务模式 |
5.3.5 不同科研教育机构农技推广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
5.4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参与农业技术服务的成效与问题 |
5.4.1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参与农业技术服务的成效 |
5.4.2 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 |
5.5 美、澳、日、德等国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技术服务经验借鉴 |
5.5.1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
5.5.2 澳大利亚的校企合作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
5.5.3 日、德等国的农协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研究 |
6.1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技术服务的内容 |
6.1.1 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开展技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
6.1.2 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特征 |
6.1.3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的发展概况 |
6.2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运行机制 |
6.2.1 组织管理机制 |
6.2.2 技术获取机制 |
6.2.3 服务供给机制 |
6.2.4 财务运营机制 |
6.2.5 人才培养机制 |
6.3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
6.3.1 合作社农技服务典型模式 |
6.4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面临的困难 |
6.4.1 合作组织外部技术支撑不足,技术供给缺乏 |
6.4.2 合作组织内部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落后 |
6.4.3 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制约了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 |
6.4.4 运转资金缺乏,制约合作组织服务创新和职能拓展 |
6.5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技术服务经验借鉴 |
6.5.1 法国和丹麦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
6.5.2 日本农协的营农指导体系 |
6.5.3 台湾农会的农技综合服务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农技服务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7.1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效率测算与评价——基于技术效率角度 |
7.1.1 评价方法 |
7.1.2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效率的分析和比较 |
7.2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7.2.1 研究假设 |
7.2.2 研究模型设计 |
7.2.3 数据分析及结果 |
7.3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8章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与趋势 |
8.1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需求分析 |
8.1.1 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分析 |
8.1.2 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分析 |
8.1.3 农业技术需求主体视角下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分析 |
8.2 新形势下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
8.2.1 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将会逐步健全和完善 |
8.2.2 农业推广活动将以广大农业生产者为导向 |
8.2.3 推广的内容将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提供全过程服务发展 |
8.2.4 要更加重视对农业“软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
8.2.5 要重视农业技术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
8.2.6 农技推广服务以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为目标 |
第9章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与体制重构 |
9.1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与职能界定 |
9.1.1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与基本内涵 |
9.1.2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不同主体的职能界定 |
9.1.3 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内部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界定 |
9.2 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方向定位与路径选择 |
9.2.1 形成多中心治理结构 |
9.2.2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
9.2.3 创新服务理念与拓展服务目标 |
9.2.4 完善分类管理制度 |
9.3 新时期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制重构与机制设计 |
9.3.1 设立农科教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促进农业教育、科研与技术服务的有机结合 |
9.3.2 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
9.3.3 加强对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主体的扶持和培育 |
9.3.4 强化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对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引领与支撑功能 |
9.3.5 推进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能力建设 |
9.4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政策选择 |
9.4.1 健全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9.4.2 积极培育农业技术市场 |
9.4.3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
9.4.4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资金筹集机制 |
9.4.5 扩大农业技术补贴的实施范围与力度 |
9.4.6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技术服务效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农业产业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2.3 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
2.4 农业产业化的模式 |
3 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3.1 平阳寺镇发展概况 |
3.2 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历程沿革和特点 |
3.2.1 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历程沿革 |
3.2.2 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
3.3 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政府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
3.3.2 龙头企业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的功能分析 |
3.3.3 农户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分析 |
3.3.4 平阳寺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效益 |
4 平阳寺镇食用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平阳寺镇食用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食用菌种植户收益偏底 |
4.1.2 食用菌标准化种植的程度不高 |
4.1.3 企业和农户面临着合约风险 |
4.1.4 企业和农户面受出口贸易市场影响大 |
4.2 平阳寺镇食用菌发展中所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食用菌销售市场渠道单一 |
4.2.2 食用菌种植户掌握市场信息的渠道不畅 |
4.2.3 专业合作社尚未充分发挥职能 |
4.2.4 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
4.2.5 产业一体化的程度不高 |
5 促进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积极开拓食用菌产品市场 |
5.2 规范和完善和约,提高履约率 |
5.3 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
5.4 全力育平阳寺食用菌品牌 |
5.5 加大招商引资,以龙头带动产业升级 |
5.6 要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 |
5.7 政府要增强协调,全面服务产业化发展 |
5.8 加快制度创新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发展食用菌产业化是解决矿区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 |
6.1.2 政府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不可待的作用 |
6.1.3 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可借鉴、推广 |
6.1.4 为平阳寺镇下一步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对策 |
6.1.5 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合作模式为农产品进入超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的界定 |
(一) 循环经济 |
(二) 循环农业 |
(三) 关于循环农业中有关主体的界定 |
三、循环农业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调查地点选择及相关情况说明 |
(一) 调查地点选择 |
(二) 调查问卷和数据说明 |
六、研究假设与内容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七、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 |
(一) 生态系统原理 |
(二) 生态经济原理 |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 三种生产理论 |
(五) 清洁生产理论 |
二、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 循环农业发展主体的界定 |
(二)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三) 应用的理论分析工具 |
第三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农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一、受访农户基本特征 |
(一) 受访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
(二) 受访农户家庭经济状况 |
(三) 受访农户类型 |
二、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农户对发展循环农业的认知及态度 |
(二) 农户的环保意识与相关行为分析 |
(三) 农户日常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
(四) 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采用行为 |
三、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及现状评价 |
(一) 循环农业发展软环境现状及农户评价 |
(二) 循环农业发展硬环境现状及农户评价 |
四、循环农业产出效益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一) 结构方程模型及假设 |
(二) 模型指标和数据说明 |
(三) 信度及效度检验 |
(四) 模型拟合与假设验证 |
(五) 结论 |
五、农户参与循环农业项目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 |
(一) Logistic回归模型 |
(二) 研究样本和指标的选择 |
(三) 结果分析 |
(四) 结论与讨论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企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一、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意义与作用 |
(一) 构造循环农业产业链 |
(二) 示范带动作用 |
(三) 推动区域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
(四) 加快农业技术的扩散 |
二、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行为及模式 |
(一) 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行为分析 |
(二) 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模式分析 |
三、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生产的动力因素 |
(一) 内在动力 |
(二) 外在动力 |
四、影响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利益制约 |
(二) 技术制约 |
(三) 资金制约 |
(四) 制度制约 |
(五) 循环农业中其他行为主体的影响 |
五、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生产的相关实证分析 |
(一) 案例一:涉农企业内部循环利用模式——福建圣农 |
(二) 案例二:订单农业模式——湖北省宣恩县黄金梨种植项目 |
(三) 案例三:涉农企业间循环利用模式——浙江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 |
(四) 案例四:“涉农企业+科研机构”模式——希森中联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农村中介组织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一、农村中介组织在循环农业中的行为分析 |
(一) 示范带动 |
(二) 联结农户和企业 |
(三) 监督协调 |
(四) 提供服务 |
二、中介组织参与农业循环经济活动的动力因素 |
(一) 小农进入市场和提高自身地位的需求 |
(二) 降低市场风险和提升组织效益的需求 |
(三) 取得循环农业规模化效益的内在需求 |
(四) 农户建立需求表达渠道的诉求 |
三、中介组织参与农业循环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 |
(一) 制度因素 |
(二) 社会因素 |
(三) 其他相关主体因素 |
四、我国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 |
(一) 我国农村中介组织的阶段特征 |
(二) 中介组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五、循环农业中中介组织相关实证案例分析 |
(一) 案例一:“政府补贴+收购效益”催生秸秆中介 |
(二) 案例二:黑龙江省双城市奶牛生产者协会发挥准政府作用 |
(三) 案例三:柑橘白柚协会提供技术服务 |
(四) 案例四:澄县湘北獭兔产业协会 |
六、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影响因案分析 |
一、政府介入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
(一) 政府介入的根源——市场失灵 |
(二) 循环农业的经济特性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行为分析 |
(一) 政府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行为方式 |
(二) 循环农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 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三、循环农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实证研究 |
(一) 开展循环农业规划 |
(二) 推动循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三) 提供农业信贷支持 |
(四) 基层干部素质 |
(五) 农户对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评价 |
四、一个实证案例:中国双抱蘑菇之乡——武汉新洲区徐古镇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各行为主体间相互关系分析 |
一、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
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
(一) 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以企业治污为例 |
(二) 政府对企业实施监管措施的基本原则 |
(三) 政府影响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活动的政策手段 |
三、农户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分析 |
(一) 农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以“禁烧秸秆”为例 |
(二) 政府引导和农户自我发展 |
四、循环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计量研究——基于农户与企业、中介组织、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 |
(一) 模型说明 |
(二) 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
(三) 模型测算与检验 |
(四) 研究结果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 循环农业发展中农户行为的研究结论 |
(三) 循环农业发展中企业行为的研究结论 |
(四) 循环农业发展中农村中介组织行为的研究结论 |
(五) 循环农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研究结论 |
(六) 循环农业发展中各主体相互关系的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一) 循环农业发展中各主体角色定位 |
(二)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培育 |
(三) 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Ⅰ农户调查问卷 |
附件Ⅱ 村级调查问卷 |
附件Ⅲ 黄金梨基地建设合同书 |
附件Ⅳ 企业为农户垫付贷款利息的承诺书 |
附件Ⅴ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借款合同 |
致谢 |
附录: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 |
(9)农村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型无公害菌种厂基本要求 |
二、无公害菌种制作技术 |
三、投资与效益对照 |
四、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论文参考文献)
- [1]昔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朱希悦.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2]黑龙江省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陈晓琳. 吉林大学, 2015(06)
- [3]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D]. 王甲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2)
- [4]平阳寺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付长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3)
- [5]农民致富的“金桥”[N]. 高万宝. 驻马店日报, 2009
- [6]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陈诗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1)
- [7]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下)[J]. 丁湖广. 新农业, 2005(06)
- [8]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上)[J]. 丁湖广. 新农业, 2005(05)
- [9]农村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J]. 丁湖广. 当代蔬菜, 2004(02)
- [10]农村怎样创办小型无公害菌种厂[J]. 湖广雪.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