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EC/TC61的芝加哥会议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辛亚兵[1](2019)在《大跨度桥梁下击暴流风荷载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击暴流是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俯冲地面后产生的直线型强风,具有非平稳性、突发性和强破坏性特点。我国是雷暴下击暴流(Thunderstorm Down-burst)和类似下击暴流风(Downburst-like Wind)多发区。我国现行《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2018)和欧洲规范“Eurocode 1:Actions on structures(BS EN 1991-1-4:2005)”均仅考虑良态气候及台风等作用效应,而对于雷暴(下击暴流)、龙卷风等极端风作用效应则没有考虑。与大气边界层风场相比,下击暴流风场具有不同的风速剖面和风速时程特性。下击暴流风特性及其对工程结构影响引起许多学者关注。目前,下击暴流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现场实测研究方面,由于下击暴流具有突发性且空间尺度较小的特点,因此现场实测获得下击暴流风速样本比较困难,关于下击暴流现场实测研究文献偏少;在试验研究方面,现有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结构和输电线塔,而关于下击暴流对桥梁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尚未开展;在下击暴流风荷载模拟方面,采用下击暴流混合随机模型计算风荷载尚应结合实测资料继续进行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从实测下击暴流风特性、下击暴流作用下桥梁结构风洞试验和下击暴流作用下桥梁风荷载计算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工作阐述如下:(1)对现有下击暴流风特性经验模型和风荷载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采用现有下击暴流风荷载计算理论,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下击暴流模拟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现有方法模拟的下击暴流风荷载计算高层建筑结构顶端响应结果与已有文献计算结果接近,验证了下击暴流风荷载理论计算正确性。(2)研究了赤石特大桥和苏通大桥桥位实测下击暴流风特性。以赤石特大桥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进行了桥位处下击暴流风速、风向实测研究。针对下击暴流实测数据,利用滑动平均法研究了下击暴流平均风特性和脉动风特性。基于实测下击暴流风速时程,采用小波变化法(Wavelet Transform,WT)提取实测风速时程时变平均风速,得到时间调制函数,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桥址区脉动风并加以调制,从而模拟得到桥址区下击暴流风时程。以赤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大桥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下击暴流风场和大气边界层风场作用下桥梁结构最大双悬臂状态静风荷载响应和非线性时域抖振响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桥面高度处下击暴流风速与大气边界层风风速相同时,考虑下击暴流时变平均风效应计算得到桥梁主梁梁端静风响应的最大值约为采用10min常值平均风计算的桥梁主梁梁端静风响应最大值的1.20倍左右;下击暴流风作用下桥梁主梁梁端、桥塔塔顶抖振响应均方根值分别比大气边界层风场作用下桥梁主梁梁端、桥塔塔顶抖振位移响应均方根值大,最大比值约为2.8。(3)开发了基于大气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模拟试验装置。下击暴流水平风速剖面通过调节置于风洞中的斜板竖向位置与倾角来模拟,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时间特性通过控制两侧水平开合板运动的速度和角度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开发的下击暴流模拟试验装置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模拟的水平风速剖面与下击暴流水平风速经验风剖面总体吻合较好;采用下击暴流模拟试验装置实现了下击暴流风速时间特性的模拟。(4)设计并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200的(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 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分别进行了下击暴流瞬态风场、下击暴流稳态风场和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作用下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来流风速、风偏角对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结构响应的影响。将模型顶部x方向位移理论计算值、按试验测试水平风速计算位移值与下击暴流瞬态风场试验位移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风洞试验测试风速计算的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顶部x方向(沿短边方向)位移响应最大值与下击暴流瞬态风场测试x方向位移最大值的相对误差为3.0%;模型顶部x方向位移响应最大值的计算值与下击暴流瞬态风场试验最大值的相对误差为-14.8%。(5)参考广东虎门大桥辅航道桥,设计并制作几何缩尺比为1:200的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气弹模型,分别进行了下击暴流瞬态风场、下击暴流稳态风场和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下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模型风洞试验,对不同风场下桥梁模型风致振动位移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模型在下击暴流瞬态风场下模型梁端横桥向位移响应RMS最大值约为在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下梁端横桥向位移响应RMS值的2.29.0倍。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模型在下击暴流水平风速作用下的风致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顾菁[2](2016)在《电动工具国际标准动态盘点》文中提出IEC TC116自发布IEC 62841-1:2014后,着手进入对专用要求标准的制修订,截止2015年底,IEC发布专用要求IEC62841-2-2:2014第2-2部分:手持式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2014-05);IEC62841-2-4:2014第2-4部分:手持式砂光机的专用要求(2014-06);IEC62841-2-5:2014第2-5部分:手持式电圆锯的专用要求(2014-06);IEC 62841-2-9:2015第2-9部分:手持式攻丝机和套丝机的专用要求(2015-01);IEC62841-2-11:2015第2-11部分:手持式曲线锯和往复锯的专用要求(2015-11);IEC62841-2-14:2015第2-14部分:手持式电刨的专用要求(2015-06);IEC62841-3-1:2014第3-1部分:可移式台锯的专用要求(2014-06);IEC62841-3-6:2014第3-6部分:可移式带水源金刚石钻的专用要求(2014-05);IEC62841-3-9:2014第3-9部分:可移式斜切锯的专用要求(2014-08);IEC62841-3-10:2015第3-10部分:可移式型材切割机的专用要求(2015-09)等10个标准。2015年,IEC TC116电动工具安全技术委员会分别于在美国佛罗里达、希腊雅典、美国芝加哥、英国伦敦召开了4次工作组会议,WG7(通用要求制修订)、WG8(手持式电动工具制修订)、WG9(可移式电动工具制修订)、WG10(园林电动工具制修订)工作组分别对相关标准细节进行讨论。根据最新了解,介绍如下。
刘玮[3](2014)在《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进行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加大农户增产增收、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三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很多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推进受到层层阻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其实施可以加快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的交互、共享、推广和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提升和实践创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在多学科理论的支撑下,将标准化理论、公共品理论、系统论、信息资源规划理论与“双螺旋结构”理论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充分结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先从“应然”视角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再从“实然”视角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采取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受限因变量模型对当前影响我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整理,并借鉴国内国际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序高效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由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较复杂,影响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也很多,从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方面都会对各地的标准体系建设和发展有所影响。其次,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应以“分散存储、集中管理、共享应用”为目标,构建出以组织体系、标准文本体系和实施体系三大子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体系框架。最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为核心,建设成具有持续性、战略性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
兰海[4](2012)在《配电自动化在博兴电网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配电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是配电网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博兴县供电公司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生产运行市场化、电力市场自由化。这场变革使博兴供电公司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得不采取新的策略,新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转变经营理念,增强市场竞争能实力。配电自动化是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集成系统,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和领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视与控制上的应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该技术,国内部分电力企业也在配电自动化领域开展了应用工作。配电自动化能够大大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电能的供应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能力。因此,配电自动化对于电力用户和供电公司均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怎样提高配网环节的能源配置以及管理效率,是非常有必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已有电网进行改造并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不间断的优质的电能供应。本文结合博兴县供电公司的实际情况,遵循全面、适用、差异和前瞻性的原则进行配电自动化建设。通过信息集成平台和服务总线完成核心应用模块之间的集成,建立覆盖公司核心业务的协同统一、精益高效的营配调信息交互一体化平台。在博兴城市中心区域全部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全覆盖。配电自动化实施后,城市中心区域配电系统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提升配电管理水平。本文以博兴县城区配电网作为实际研究对象,考察了博兴县目前城区10千伏电网的接线方式和电网的负荷情况,分析了博兴城区10千伏配网的自动化现状,总结了博兴城区10千伏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满足博兴县城区供电可靠性要求以及面向智能电网发展等优化目标,提出了博兴城区10千伏配网的优化方向和建设方案,提出了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损耗、提高10千伏配电网效率、优化用户管理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等的目标。结合博兴县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以及配网系统的现状分析,从信息系统的集成和规划、自动化系统的体系和结构、配电网主站的建设、配电网终端的建设、配电网开关的改造等方面探讨了博兴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与实施,最后对博兴供电公司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高一盼[5](2011)在《中国电器院IEC秘书处五年成长之路》文中提出参与IEC国际标准化工作重要事件回顾1.2007年9月,中国电器院首次承办的国际标准会议IEC/TC104(环境技术)2007年年会。IEC/TC104秘书长,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IEC/TC104主要成员国代表以及华为公司、中国
何鹏林,刘菊,史迎春[6](2011)在《IEC TC 108 MT1/MT2/HBSTD工作组会议》文中认为1参会情况介绍IEC TC 108于2011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MT1/MT2/HBSTD工作组会议。来自各国家委员会、企业、试验室的专家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分别进行了MT1/MT2工作组的讨论(1天)和HBSDT工作组讨论(4天)。2 MT1、MT2工作组会议MT1、MT2工作组分别主要讨论了IEC 60065(第8版)《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和IEC60950-1-A2(第2版)《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修订
梁静[7](2009)在《配电自动化在珠海供电局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是配电网发展的趋势。配电自动化是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集成系统,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和领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视与控制上的应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正大力推广该技术,国内部分电力企业也在配电自动化领域开展了应用工作。配电自动化大大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电能的供应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能力,从而对于用户和电力公司均带来可观的收益。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特大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我国发展配电自动化的经验教训,结合珠海供电局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以及配网系统的现状分析,从信息系统集成规划、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配网主站建设、配网终端建设、配网开关改造等方面的内容深入研讨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与实施,最后对珠海供电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会光[8](2007)在《欧美日中标准制定和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的作用和地位日显突出,标准化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并且已成为工业发展和经济贸易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纷纷以技术标准、尤其是涉及国家、人身、环境安全的技术标准为依据,以专利技术为盾牌,借助技术性贸易措施,强化其经济和技术在国际中的竞争地位,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致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一历史环境下,建立和完善我国标准化体制,己成为我国迎接机遇与挑战,增强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都把标准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产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产品测试与评价、校准与测试,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强有力手段,并创造出成功的经验。多年来,作为世界经济三极的美、欧、日在标准化工作中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其强大的经济后方和较为完善的标准体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此方面值得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学习和借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化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但相对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我们的标准化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且相互矛盾,这样就不利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采用和借鉴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资料收集、调研分析和部分实例考察,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主要是对标准化管理体制、标准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介绍了我国标准化体制的现状、差距与问题,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化体制特点,形成欧、美、日标准体制的综合分析评价,并探讨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化体制对中国标准化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标准化体制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更好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麦涛[9](2003)在《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传统的关税等壁垒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最难以逾越的障碍。逐渐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力的手段和最高形式。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而提上日程。 本文首先介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情况,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作用机理、形式、内容以及特点,从根本上阐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如此迅速并且为各国所重用的原因。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整体影响,和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并预测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今后的发展趋势。 在本文的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出口情况的总体变化以及国别变化的分析,总结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以及对各行业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我国重要的三个出口国家(地区)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各行业影响。指出了,我国进出口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在本文的第四部分,介绍了在WTO框架下关于技术贸易壁垒的总体情况,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产生和主要内容以及争端解决。 在本文的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应对工作上取得的进展、缺陷和采取的改进措施。 最后一部分,在全面考虑文章前几部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和我国已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不足,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整体状况,提出解决我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案(建议)。
赵家瑞[10](2002)在《IEC/TC61的芝加哥会议概况》文中指出
二、IEC/TC61的芝加哥会议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EC/TC61的芝加哥会议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大跨度桥梁下击暴流风荷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下击暴流概述 |
1.2.1 下击暴流定义 |
1.2.2 下击暴流气象学形成机理 |
1.2.3 下击暴流时空分布 |
1.3 下击暴流研究现状 |
1.3.1 下击暴流现场实测研究现状 |
1.3.2 下击暴流试验模拟研究现状 |
1.3.3 下击暴流风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4 下击暴流风荷载研究现状 |
1.3.5 结构下击暴流抗风设计规范和指南现状 |
1.3.6 下击暴流研究目前存在不足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下击暴流风特性经验模型与风荷载计算理论 |
2.1 引言 |
2.2 下击暴流风特性经验模型 |
2.2.1 下击暴流经验风剖面 |
2.2.2 下击暴流风速时程特性 |
2.2.3 下击暴流时空特性 |
2.2.4 下击暴流随机特性 |
2.3 下击暴流风荷载计算理论 |
2.3.1 下击暴流平均风荷载模拟方法 |
2.3.2 下击暴流脉动风荷载模拟方法 |
2.4 下击暴流风荷载算例 |
2.4.1 下击暴流风荷载计算 |
2.4.2 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响应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下击暴流风特性实测及桥梁抖振响应计算 |
3.1 引言 |
3.2 实测下击暴流风特性分析 |
3.2.1 赤石特大桥风观测系统 |
3.2.2 苏通大桥风观测系统 |
3.2.3 桥位实测突变风数据 |
3.2.4 时变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分析 |
3.2.5 湍流度和脉动风调制参数分析 |
3.2.6 功率谱密度分析 |
3.3 下击暴流作用下桥梁风荷载模型 |
3.3.1 下击暴流平均风荷载模型 |
3.3.2 下击暴流作用下桥梁抖振荷载模型 |
3.4 基于实测下击暴流桥梁结构抖振响应分析 |
3.4.1 桥梁下击暴流风荷载模拟 |
3.4.2 桥梁在下击暴流和大气边界层风场作用下响应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水平风速风场模拟 |
4.1 引言 |
4.2 基于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水平风速风场模拟装置 |
4.2.1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风场试验模拟装置 |
4.2.2 风速数据采集系统 |
4.2.3 风场模拟缩尺比确定 |
4.3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剖面试验结果分析 |
4.3.1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风剖面模拟结果 |
4.3.2 不同测试位置下水平风速风剖面模拟结果分析 |
4.3.3 不同来流风速下水平风速风剖面模拟结果分析 |
4.3.4 不同来流风速下风攻角测试结果分析 |
4.3.5 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试验结果 |
4.4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时程试验结果分析 |
4.4.1 静压梯度 |
4.4.2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时程测试结果 |
4.4.3 时变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 |
4.4.4 下击暴流试验风场湍流度 |
4.4.5 脉动风功率谱密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下击暴流作用下CAARC标准模型风致响应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模拟装置和结果分析方法 |
5.2.1 基于大气边界层风洞下击暴流试验模拟装置 |
5.2.2 CAARC标准模型 |
5.2.3 试验数据采集及结果处理方法 |
5.3 下击暴流作用下CAARC标准模型位移响应分析 |
5.3.1 CAARC标准模型位移响应时程 |
5.3.2 时变平均风位移 |
5.3.3 脉动风位移响应 |
5.3.4 脉动风位移响应与来流风速关系分析 |
5.4 CAARC标准模型下击暴流水平风速作用下响应计算分析 |
5.4.1 沿高度分布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模拟 |
5.4.2 位移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下击暴流作用下大跨度桥梁风致响应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模拟装置和结果分析方法 |
6.2.1 基于大气边界层风洞下击暴流试验模拟装置 |
6.2.2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气弹模型 |
6.2.3 试验数据采集及结果处理方法 |
6.3 下击暴流作用下大跨连续刚构桥响应分析 |
6.3.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位移响应时程 |
6.3.2 时变平均风位移 |
6.3.3 脉动风位移 |
6.3.4 脉动风位移时变功率谱密度 |
6.3.5 脉动风位移响应与来流风速关系分析 |
6.3.6 脉动风位移响应与风偏角关系分析 |
6.4 桥梁结构在下击暴流风场与B类风场响应比较 |
6.5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下击暴流水平风作用下响应计算分析 |
6.5.1 沿主梁轴向分布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模拟 |
6.5.2 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电动工具国际标准动态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设立IEC 62841-1关键安全功能导则文件 |
IEC 62841-1的修改: |
电动工具用开关标准IEC 61058-2-6的更新: |
IEC 62841-2-1电钻和冲击电钻的修改: |
其他修改: |
(3)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基本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信息、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 |
2.1.2 标准、标准化与农村信息标准化 |
2.1.3 标准体系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 |
2.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标准化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2.2.4 信息资源规划理论 |
2.2.5 “双螺旋结构”理论 |
2.3 标准功能及标准化作用 |
2.3.1 标准功能 |
2.3.2 标准化及农村信息标准化的作用 |
2.3.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作用 |
第3章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及内容 |
3.1 目标体系的分析 |
3.1.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目标 |
3.1.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纵向目标 |
3.1.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横向目标 |
3.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
3.2.1 总体思路 |
3.2.2 建设原则和方法 |
3.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内容的构建 |
3.3.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程序 |
3.3.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组织体系 |
3.3.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容体系 |
3.3.4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实施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 |
4.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已取得的成就 |
4.1.1 农村信息化所取得的成就 |
4.1.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及成就 |
4.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标准体系建设方面 |
4.2.2 标准体系内容方面 |
4.2.3 标准体系的实施和评估方面 |
4.3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3.1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4.3.2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 |
4.3.3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相关文献借鉴 |
5.1.1 研究方法的借鉴 |
5.1.2 农村信息化及标准体系影响因素的文献借鉴 |
5.2 影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因素分析 |
5.2.1 DEMATEL理论模型及基本原理 |
5.2.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5.2.3 结果分析 |
5.3 影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外生性因素分析 |
5.3.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达标情况 |
5.3.2 Tobit理论模型及基本原理 |
5.3.3 基于Tobit模型的农村信息化标准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6.1 国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 |
6.1.1 国外信息化标准制定的组织机构 |
6.1.2 区域信息化标准制定组织机构 |
6.2 各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 |
6.2.1 英国——公益性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2 德国——数据规范化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3 法国——政府主导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4 美国——多元化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5 日本——国家标准为中心的信息标准体系 |
6.3 国外农村信息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6.3.1 全社会的高度认同 |
6.3.2 多层次的组织结构 |
6.3.3 多渠道的资金投入 |
6.3.4 较完善的法规政策 |
6.3.5 国际化的信息化标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完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途径 |
7.1 积极调整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 |
7.2 稳固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体系 |
7.2.1 建立跨部门的信息标准研究机构 |
7.2.2 制定农村信息标准体系的研究规划 |
7.2.3 初步形成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体系 |
7.2.4 逐步建立标准体系管理的协调沟通机制 |
7.3 完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容体系 |
7.3.1 加快农村信息术语标准的制定 |
7.3.2 加快农村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的制定 |
7.3.3 加快农村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 |
7.3.4 加快农村信息化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 |
7.3.5 建立农村信息化标准的研制、修订和维护机制 |
7.4 强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实施体系 |
7.4.1 强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示范区的作用 |
7.4.2 加强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 |
7.4.3 提高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 |
7.4.4 加快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实施的人才队伍建设 |
7.4.5 加大对农村标准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 |
7.4.6 建立与民众需求相对应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 |
7.4.7 形成“公益+市场”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运行机制 |
7.4.8 充分发挥农村行业协会的作用 |
7.4.9 健全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监督和评估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深化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
8.1.2 构建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本内容 |
8.1.3 阐述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8.1.4 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 |
8.1.5 构建了系统化的地方标准文本 |
8.1.6 提出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完善策略 |
8.2 研究展望 |
8.2.1 实施评估的可行性推进 |
8.2.2 标准体系框架的权威性选择 |
8.2.3 内容分析的广泛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配电自动化在博兴电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博兴配电自动化的背景和意义 |
1.2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概述 |
1.2.1 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 |
1.2.2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阶段 |
1.2.3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调研 |
1.3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的经验与反思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博兴配网系统现状分析 |
2.1 博兴县电网现状 |
2.2 城市中心区概况 |
2.3 一次网架现状 |
2.3.1 网架概述 |
2.3.2 典型接线 |
2.4 配电设备概述 |
2.5 配电自动化相关信息系统现状 |
2.6 配电管理现状 |
第3章 博兴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目标 |
3.1 整体构想 |
3.1.1 目标 |
3.1.2 预期效果 |
3.2 一次网架和设备建设目标 |
3.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建设目标 |
3.4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
3.5 配电终端建设目标 |
第4章 博兴配电自动化系统体系建设方案 |
4.1 一次网架线路改造 |
4.1.1 改造原则 |
4.1.2 网架优化改造方案 |
4.2 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 |
4.2.1 建设原则 |
4.2.2 系统架构 |
4.2.3 系统功能 |
4.2.4 系统技术指标 |
4.2.5 软件配置清单 |
4.2.6 硬件配置清单 |
4.3 馈线自动化建设 |
4.3.1 建设原则 |
4.3.2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
4.3.3 用户侧馈线自动化 |
4.4 配电设备及终端建设与改造 |
4.4.1 设备建设与改造原则 |
4.4.2 配电终端方案 |
4.4.3 配电设备方案 |
4.4.4 配置清单 |
4.5 配电通信网络建设 |
4.5.1 建设原则 |
4.5.2 无线通信方式分析 |
4.5.3 建设方案 |
4.6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建设 |
4.6.1 横向系统通信 |
4.6.2 纵向系统通信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电器院IEC秘书处五年成长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参与IEC国际标准化工作重要事件回顾 |
中国电器院秘书处工作受多方肯定 |
现有标准平台与专家 |
归口中国电器院的16个IEC技术标准平台 |
(6)IEC TC 108 MT1/MT2/HBSTD工作组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参会情况介绍 |
2 MT1、MT2工作组会议 |
2.1 MT1会议主要内容 |
2.2 MT2会议主要内容 |
3 HBS DT工作组会议 |
4 下次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
(7)配电自动化在珠海供电局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概述 |
1.2.1 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 |
1.2.2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阶段 |
1.2.3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调研 |
1.3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的经验与反思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珠海配网系统现状分析 |
2.1 配网一次系统现状分析 |
2.1.1 配网规模 |
2.1.2 网架结构 |
2.1.3 供电区分类 |
2.2 珠海供电局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
2.2.1 一期环网自动化工程 |
2.2.2 二期环网自动化工程 |
2.3 相关自动化系统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系统集成 |
3.1 系统集成需求 |
3.1.1 相关系统现状 |
3.1.2 营配一体化的差距 |
3.2 数据平台建设目标 |
3.3 数据平台基本要求 |
3.4 数据平台总体方案 |
3.5 系统功能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网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 |
4.1 国内外典型结构分析 |
4.2 体系结构规划 |
4.3 系统结构组成 |
4.4 两层结构优缺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配网主站建设规划 |
5.1 总体技术要求 |
5.2 应用功能扩展 |
5.2.1 看门狗管理功能 |
5.2.2 利用PDA进行辅助作图 |
5.2.3 测绘数据导入及自动绘线 |
5.2.4 PDA巡线管理功能 |
5.2.5 无线通信服务系统 |
5.2.6 电力抢修车实时调度系统 |
5.3 数据处理容量 |
5.4 硬件及软件配置 |
第六章 配网终端建设 |
6.1 监测选点原则 |
6.2 终端分阶段建设 |
6.2.1 配网终端一期工程 |
6.2.2 配网终端Ⅱ期工程 |
6.2.3 配网终端Ⅲ期工程 |
6.3 配网终端技术要求 |
6.4 终端类型和区别 |
6.4.1 电压型 |
6.4.2 电流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配网开关改造方案 |
7.1 负荷开关改造原则 |
7.2 负荷开关改造方案 |
7.3 功能定义及配置 |
7.4 安装电流互感器 |
7.5 安装电动操作机构 |
7.6 安装辅助触点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欧美日中标准制定和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标准化管理体制及标准化战略的现状 |
1-2-1 标准化管理体制 |
1-2-2 标准化战略 |
1-2-3 标准化战略的发展趋势 |
1-2-4 发达国家标准化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美国的标准体制 |
1-3-2 德国和英国及欧盟的标准体制 |
1-3-3 日本的标准体制 |
1-3-4 欧、美、日、中标准化体制的比较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标准化基础知识 |
§2-1 标准化基本概念 |
§2-2 标准化的作用和地位 |
第三章 美国标准化体制 |
§3-1 美国标准体制 |
3-1-1 标准分级 |
3-1-2 标准的性质 |
§3-2 美国标准化的管理体制 |
3-2-1 美国标准化的立法 |
3-2-2 美国标准化体制 |
3-2-3 美国标准化机构 |
3-2-4 各机构的职能 |
§3-3 美国标准化的运行机制 |
3-3-1 美国的自愿标准体制 |
3-3-2 ANSI 批准美国国家标准的方法 |
第四章 欧洲化标准体制 |
§4-1 德国标准化体制 |
4-1-1 德国标准体制 |
4-1-2 德国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
4-1-3 德国标准化的运行机制 |
§4-2 英国标准化体制 |
4-2-1 英国标准化管理体制 |
4-2-2 英国标准化运行机制 |
§4-3 欧盟标准化体制 |
4-3-1 欧洲标准 |
4-3-2 欧洲新方法指令 |
4-3-3 欧洲合格评定方法 |
4-3-4 对欧盟标准化体制的评价 |
第五章 日本标准化体制 |
§5-1 日本的标准体制 |
5-1-1 标准分级 |
5-1-2 标准性质 |
§5-2 日本标准化的管理机制 |
5-2-1 日本标准化立法 |
5-2-2 日本的标准化机构分类 |
5-2-3 日本主要标准化机构及其职能 |
§5-3 日本标准化的运行机制 |
5-3-1 标准的制、修订 |
5-3-2 认证、认可制度 |
第六章 中国标准化体制 |
§6-1 中国的标准体制 |
6-1-1 标准分级 |
6-1-2 标准的性质 |
§6-2 中国标准化管理机制 |
6-2-1 标准化立法 |
6-2-2 中国标准化机构及管理方式和权限 |
§6-3 中国标准化运行机制 |
6-3-1 标准制定的组织形式 |
6-3-2 中国标准制定程序 |
6-3-3 中国的合格评定 |
第七章 欧、美、日、中标准化体制的比较分析 |
§7-1 欧、美、日标准体制的综合分析评价 |
7-1-1 各国标准化体制的特征分析 |
7-1-2 欧、美、日的国际标准化战略 |
§7-2 我国标准化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7-2-1 我国标准化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
7-2-2 对中国标准化体制的建议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 |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 |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式 |
第四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总体影响的初步评价 |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行业出口的影响 |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
第四章 WTO协议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规定及争端解决机制 |
第一节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TBT协议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五章 我国与WTO/TBT相关工作的现状 |
第一节 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已经采取的措施 |
第六章 我国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
第一节 政府首先应该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信息发布,建立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 |
第二节 加强力度正确处理技术性贸易壁垒争端 |
第三节 利用WTO/TBT和WTO/SPS协议的有利条款,为我国出口创造条件 |
第四节 制定鼓励政策,统一并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 |
第五节 积极推行ISO14000和ISO9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工作,与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 |
第六节 重视发挥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
第七节 加速创新 |
第八节 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IEC/TC61的芝加哥会议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跨度桥梁下击暴流风荷载效应研究[D]. 辛亚兵. 湖南大学, 2019(01)
- [2]电动工具国际标准动态盘点[J]. 顾菁. 电动工具, 2016(01)
- [3]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D]. 刘玮.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4]配电自动化在博兴电网的应用[D]. 兰海. 山东大学, 2012(06)
- [5]中国电器院IEC秘书处五年成长之路[J]. 高一盼. 日用电器, 2011(12)
- [6]IEC TC 108 MT1/MT2/HBSTD工作组会议[J]. 何鹏林,刘菊,史迎春.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1(06)
- [7]配电自动化在珠海供电局的应用研究[D]. 梁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8]欧美日中标准制定和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D]. 李会光.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9]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D]. 麦涛.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3)
- [10]IEC/TC61的芝加哥会议概况[J]. 赵家瑞. 家用电器科技,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