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0)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权力分割与互动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近40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前行,以办学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断成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过程和所处的阶段,既不同于欧洲政府烙印深刻的私立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美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家市场化特征明显的私立高等教育,这决定了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驱动,以及外部监管的不到位,出现了一系列法人治理结构不适的症状,亟待通过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现学校决策权、行政权和监督权的适度分离与相互制衡,推动我国民办高校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大学治理日益复杂的现代趋势中,特别是国家大力倡导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文章以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为研究靶向和分析核心,根据研究的重点抽取出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等核心概念并加以解析,以述评的形式对业界和学界的研究做学术考察,藉由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治理思维引入民办高校之中。论文以治理理论为指导,作为在理论层面对主体内容进行研究的方法论;以组织理论为参考,重点分析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补充,为提升民办高校治理问题与策略提供多维的视角。文章认为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以能动主体的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相关制度的设计为表述的框架性安排。同时,硬性的结构会在民办高校内部孕育出无形的运行机制,共同作用于民办高校的发展。能动主体主要包括董事会、校长(校长班子)、党委、监事会、学术委员会等能够输出思想与意志的权力源。制度安排主要是指与主体建设和功能发挥相对应的制度设计。运行机制是法人治理活动中最抽象的客观存在,其实质是机构“运行方法与关系的总和”,运行机制主要涉及到权力输出与资源配置两块内容,调控着权力主体间管理、监督、制衡和保障的各种关系。文章根据法人治理结构的组成,主要从主体设置及对应的制度安排切入,佐以对相关机制的分析,逐渐厘清法人治理在结构化层面以权力和制度为突出存在的现实矛盾与困境。研究从私立高等教育发达程度与地理文化影响的角度选取美国、日本、台湾的私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作为重要参照对象进行梳理分析,以尝试从中获取可资借鉴的经验。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策略组块主要从政府、学校、治理结构主体三个维度来思考。政府的政治意志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安排的刚性指南,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外部政策始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风向标与土壤,它的每一项“思想”“原则”“规定”都决定着民办高校发展的步伐,甚至是存亡。民办高校自身治理结构的安排本质上就是权力、资源的配置。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发展类型(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法人决策者、管理者及其他能动主体的“执业能力”综合了“人”的行政气质、思维品质与道德情怀,对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生成组织治理文化起着潜在的基础性的作用。政府主要通过政策调节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方向与治理环境,从而匡正治理结构。高校自身主要通过内部制度与机制设计破除权力集中的壁垒,平衡各种权力主体力量,实现权力互动,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结构主体中“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动性的发挥上,通过具体行动直接对法人治理结构做出或正向或负向的安排。
胡小琪[2](2020)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学界对一般高校治理结构的研究较多,但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少有学人关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下简称UIC)作为一所独特的中外合作办学独立法人机构,是首家“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高校,还是国内第一所博雅型大学,在博雅教育、全人教育和四维教育等方面独具特色。创校15年来,毕业生的质量持续攀升,这与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对UIC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麻雀式解剖研究,希望能对完善内地其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有所启示。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深入访谈法,从学校理念和目标、学校内部组织架构、治理关系、重大事务决策过程四方面对UIC内部治理结构进行现状分析,结合善治理论对UIC内部治理结构的特点和不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UIC内部治理结构的特点体现在治理目的-关注“善意治理”的作用、治理主体-重视“善者治理”的作用、治理方式-发挥“善于治理”的作用、治理效果-总体呈现“善态治理”的状态四方面,其不足之处体现在组织机构设置尚不够健全、大学章程不够完善、信息公开程度不够透明和内部监督机制不够有力四方面。结合UIC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完善大学章程、加快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以完善UIC内部治理结构。同时提出UIC内部治理的可借鉴之处。最后将UIC内部治理结构的评价与善治理论相结合,从全面教师治学、重视学校内部权力的分权与合作、以大学章程为核心构建制度体系和完善上位法这四方面,对完善内地其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出建议。
何典聪[3](2020)在《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的有序参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重大命题。同时,在推进“双一流”的进程中,《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可见,推动大学治理机制改革、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目前各大高校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大学治理结构一般通过治理主体及其所拥有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体现。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处理好治理主体之间及其治理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关键。现阶段主要面临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治理四大权力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大学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将内部治理主体确认、治理主体分层、治理权力配置整合起来,构建内部治理主体的有序参与机制,使各治理主体分层次有序地参与治理,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提高大学治理效率、提升大学治理能力有积极意义。构建内部治理主体的有序参与机制,首先确定治理主体的构成。通过以场域理论为基础的理论层面以及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的实践层面两个维度对治理主体进行对比筛选,选取出党委、以校长为首的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四类治理主体;其次,从利益相关者角度与场域理论中资源数量的角度对治理主体进行分层,得出党委、以校长为首的高级行政人员、教授为关键性治理主体,普通教师、学生为紧密性治理主体,基层行政人员为边缘性治理主体;再次,根据分层结果,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按一定的比重分配给相应层次的治理主体,同时,将理论与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当前大学之中存在着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决策权较弱且范围模糊、教职工代表大会决策权和监督权较弱,行使缺乏可操作性、权力运行不规范且监督不到位等权力配置与权力运行的问题。最后,针对参与机制的运行及当前权力配置不合理、权力运行不规范的问题,提出健全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及激励机制的建议,以完善参与治理机制的构建与运行过程,最终达成大学“善治”的目标。
毋磊[4](2020)在《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是高校内部权力的纵向配置,合理的两级权力配置有利于降低学校各级合作与分工的难度,增加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办学效率,推动学校整体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推进,高校拥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而目前我国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结构还不合理,权力大多集中于校级。“放管服”改革提倡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如何通过“放管服”改革优化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结构配置成为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的突破口。Z省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行与试点地区,有丰富的探索与经验,其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现状如何,应该如何优化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内外高校校院权力配置的历史考察,结合“放管服”视角的内涵,明确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合理配置应该做到资源型权力合理放,业务型权力大胆放,构建完善的校院两级监管体系以及提供优质服务。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对6所样本高校的大学章程进行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静态情况分析,得到章程的即时性与创新性不足,资源型权力具体内容较少,业务型权力比重不高等问题。根据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应然关系,从对学院的基本情况、校院两级权力配置中的权力下放、监管、服务情况以及校院权力配置的总体评价五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以12所样本高校的学院领导及老师为调查对象,共得到有效问卷121份,分析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动态情况,得到目前存在的学校集权型、学院分权过渡型、学院分权型三种权力配置模式中,学院分权过渡型是Z省普通高校校院权力配置的主要模式。根据调查情况编制访谈提纲,针对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问题及原因对5位高校教授进行深度访谈。最终发现,目前Z省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存在校院两级权力下放不规范,不均衡,不充分,不协调;校院两级权力监管不完善;校院两级权力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是由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校院关系认识不到位、学院治理水平不匹配导致的。基于上述分析发现,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前提是保证政府尽可能地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尊重并且相信高校,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尤其是资源型权力)。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路径是推动学校和二级学院的角色转变。对于学校来说,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通过完善权力配置的制度体系建设,为权力配置提供法制保障;探索建立资源型权力权责清单、业务型权力负面清单制度,规范权力的下放;增强目标考核的主体与内容、设计与结果运用、方式等内容,增强目标管理模式的可执行性;以“学院需求”为导向,变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变职能部门的评价考核方式,明确行政职能部门的服务定位等措施,保障权力的合理下放,实现管制型高校向服务型高校的角色转变。对于二级学院来说,以“实体性”改革为抓手,通过明确院长职责,加强院长培训,提高院长专业水平,增强校院之间的信任;规范学院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的合理运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保障权力的合理承接,实现依附型学院向自主型学院的角色转变。
谢阳艳[5](2020)在《法治视角下大学内部多元共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之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法治化建设为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改革指明了方向。大学内部治理是相对于外部治理而言的,其治理核心理念是共治、法治、善治。为发展和完善我国大学制度,必须立足多元主体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大学内部治理而言,关注和分析多元治理主体的需求显得尤为的重要,以多元主体互动的方式来解决大学内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代大学治理的关键。与此同时,将大学内部治理置于法治的视角下,将法治的价值意义和实践要求贯彻于大学内部治理的每一环节中,从内部治理夯实法治基础,在强调大学内部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治理和多元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共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以期构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师生参与、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也有利于实现大学内部治理的效率与公平,进一步达到现代化大学治理的共治、法治和善治。本文立足于法治视角,通过调查法、描述性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等科学方法,对大学内部的多元共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内部多元共治和法治的有机结合。首先对大学内部治理与大学外部治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大学多元共治等相关含义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对大学内部治理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其次,揭示并阐释了法治对大学内部多元共治的价值意义与要求。通过分析和研究大学内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将大学内部多元共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并进一步探索将现代法治文明植入大学内部多元共治的路径,以完善大学内部多元共治、法治来推进当代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汪碧玉珠[6](2020)在《我国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化、普及化的到来,“巨型大学”成为普遍的教育存在。因此,二级学院的实体化是必然确实和要求,也必将成为校院治理的主体和主角。学院在高校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办学任务也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某种意义上,学院治理的现代化程度就代表了大学治理的现代化程度,在国家的政策和统一部属下,高校不断将人权、物权和财权下移至二级学院,以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提高大学办学水平。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得到增强,可以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快实现学院发展。如何处理好下移的权力,确保校院间不出现权力的错位和缺失,如何理顺学院内部权力组织,完善学院治理内部结构是学院治理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系统理论以及有限理性理论,对我国二级学院治理的确切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二级学院治理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其中外部治理主要考察校院间的权力关系;内部治理的主要内容是权力配置形式、学院运行机制和监督保障体系。其次,从教育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中分别选取60所和10所大学的《大学章程》进行学院治理方面的文本研究,全面梳理我国二级学院治理现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再次,探寻英国、德国、美国三国的学院治理模式,以及我国17所试点学院的学院治理改革成果,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的选择以及治理机制方面对我国二级学院治理提供成功经验。最后,以学院内部权力配置的不同形式将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分为:学院内部权力主体集体决策的集体治理模式、一元权力决策多元协商的协商治理模式以及分开决策的分散治理模式。地方高校在二级学院治理中要根据办学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择学院治理模式。综上,本研究的启示主要有两点。第一,二级学院治理模式不存在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办学环境和办学任务造就了不同的学院治理模式,不存在“最满意”的学院治理模式。第二,学院治理模式的选择应该以自身条件和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学院办学目标为核心选择“最适合”的学院治理模式。
徐亦宁[7](2020)在《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现代大学如何选取一种合理的运作方式去应对日益变化的外界环境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大学内部治理改革,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完善的运行机制,促进大学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当下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经过长期努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高校稳定向前发展,但我国大学内部治理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与世界教育强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的“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是日本行政改革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体现,法人化改革的成果受到广泛认可。我国与日本一衣带水,研究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对于完善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在探究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理念及制度的基础上,对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法人化改革后国立大学形成的三级内部治理组织机构,分为校级、学部级、讲座级。在校级中校长和理事会为决策机构,经营协议会和教育研究评议会为审议咨询机构,事务局负责全校的行政执行工作,此外还有校长选举委员会和监事;学部一级中有学部、研究所、图书馆、事务部等部门,本文主要研究作为学术组织的学部和行政管理组织事务部;第三级为讲座一级,是日本国立大学最小的教学组织单位。运行机制是大学内部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的机制,本文中把日本国立大学运行机制分为“以校长为核心的自上而下决策机制”、“学部层面学术独立和自治机制”、“内部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注重绩效的目标管理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撰写。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依靠合理的治理结构与规范的运行机制提高了办学效果和整体办学质量、推动国立大学市场化,同时也相应产生诸如教师学术自由受到侵害等问题,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还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完善。法人化改革距今已17年,其先进的治理理念和完善的制度安排作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坚实的法律后援,支持着国立大学改革的道路,使国立大学依靠合理的治理结构与规范的运行机制,促进大学的有效运营与教育研究质量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法人化改革改带来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在结合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治理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宇波[8](2020)在《“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高校组织化风险探析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高校内部的组织原则、组织方式和利益分配形式等,皆出现重大调整。诸多改变能否坚守公平、正义原则,确保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受损害?因此,亟需开展组织化风险预判和防治研究。本文选取高校内的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组织,运用治理理论、组织理论、公平理论等理论方法,从知识生产、资源配置、权力关系等视角下开展研究。探析高校内的组织原则、组织方式等出现的调整,给高校带来的组织化风险,并结合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随着市场与高校间联系的日益紧密,高校内部的人力、资源、权力等得以重组。第一,过度的市场导向,将改变高校知识生产机制,诱发“学术资本主义”风险。第二,偏重于资本的组织考量,既将二级学院等传统设置推入繁琐之境,更会催生新的“利益集团”或“拟共同体”组织。第三,让新“能人”获得高校治权,无论是“学术能人”还是“行政能人”,它都存在跌入“能人治校”陷阱的风险。第四,过重依赖于扩大增量,自然会迎来高校组织“内卷化”的结局。每种风险的成因都是不同影响因素的相互交织。第一,高校多元权力主体的构建,内部空间权力结构的改变,时刻影响各主体的行为选择。第二,高校引入绩效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考核指标不合理、使用过程机械等诸多不足。第三,过度看重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行为,“行政性配置”和“竞争性配置”模式的无限制使用,都会让公平性难以兼顾。第四,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不完善,高校自评和社会参与度,犹见缺乏。第五,政府与高校间的权力边界模糊,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亟待健全,高校主体性和自主权还未达到理想状态。为此,第一,需要明确“高校人”的身份定位,界定各主体的职能。第二,健全“技术”与“人文”共存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绩效增进治效,规范知识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第三,实现以高等教育发展逻辑为基点的资源分配,降低共同体或“拟共同体”间的利益冲突。第四,定位调整外部职能部门,科学界定内部权力边界,平衡高校内部的权力关系,规范“能人政治”。第五,推动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进程,促进高校和社会间的供需平衡,避免陷入“内卷化”发展陷阱。高校治理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深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有效路径,因此,组织化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化。
周雪霜[9](2020)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教授委员会的治理是大学内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体现,共同治理理念对教授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本文以治理现代化为视角,借助制度变迁理论梳理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变迁过程和特征,结合共同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总结出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适应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维度。以此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选取我国中部5所高水平大学,对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现状与问题进行探究,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借鉴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及伯克利分校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提出完善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治理策略。本文研究提出,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适应治理现代化的维度为:权力分配机制、议事决策机制、执行协调机制、激励监督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校院两级教授委员会之间及与其他学术组织协调性不足、教授委员会议事决策缺乏足够的科学性、教授委员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运行失衡、教授委员会功能定位的认知模糊、成员参与治理的激励与动力不足等问题。结合教授委员会的变迁过程和现存问题,探究其成因包括:现代治理理念不强、教授委员会恢复建立时间较短、现代治理能力不足。美国一流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启示为:明确的运行制度保障机制、网络交互式的沟通协调机制、委员会分权与共治机制、交叉与公开的激励监督机制。基于此,本文提出应从培育现代治理理念、完善权力分配机制、规范议事决策机制、优化激励监督机制着手,来改进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治理策略。具体包括:以培育包括法治理念、多元共治理念、协同理念的现代治理理念为支撑;通过细化教授委员会的章程、明确教授委员会的权力边界、设立专业委员会来完善权力分配机制;运行拥有例会制度、采用开放性议事规则、实行复议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的规范性议事决策机制;并通过实施荣誉激励与成长激励、完善信息公开平台功能、实行教授委员会运行考核评价等措施来优化激励监督机制,并以此为保障,构建科学高效的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
刘硕[10](2019)在《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推进军队院校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一流军队院校,是习近平军事教育思想明确提出的战略目标。军队院校既是军队的列编单位,又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既是“军”又是“校”的“非单一化”组织属性,决定了其教育管理有着与军队管理及地方高校管理相区别的鲜明特点,既要体现军队管理特色,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以实现军事统一、教育民主与办学高效的有机结合。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军队院校的教育管理忽视了其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属性,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缺失,组织活力与创新能力不足。随着我国军队革命性体系重塑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加速推进,随着现代军校科技元素不断增加、学术属性不断增强、新兴领域和新质力量不断涌现,深化军队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构建。鲜明地提出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概念并开展相关研究,顺应了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突出了军队建设依法从严治军的总基调,也为军队院校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开辟了新路径。新时代,党的军事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治理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军队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鉴于治理理论强调民主意识、重视制度权威、关注主体利益,将治理理论中的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互动化、治理规则法制化等核心思想和有益成分引入我国军队院校的教育管理实践,必将有助于完善教育管理组织系统、改进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教育管理依法从严。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军事教育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治理理论为理论支撑,在继承我国军队院校教育管理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地方高校改革与发达国家军事院校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按照理论阐释、历史沿革、现实困境、经验借鉴、路径构建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论述,力求比较清晰的呈现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全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设计了以军队院校内部事务决策为载体,由内部治理结构合法性依据、内部治理结构要素和决策结果评价三个方面构建的内部治理结构概念模型。基于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实质是权力问题,通过提出权力假设、确定测量题项、发放调查问卷和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与检验分析,从权力形式、权力层次、权力重心三个维度对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发展现状、权力配置特点与存在主要问题给予深入的系统解构,试图展示一种从权力维度分析管理症结的方法路径,进而把握军队院校教育管理问题的本质,寻求内部权力合理配置运行的可能轨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权力形式单一、行政干预普遍,权力层次冗杂、组织运行僵化,权力重心失衡、学术地位弱化,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军事行政习惯的深刻影响、军事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和军事学术民主的氛围缺失。通过个案研究发现,美国军种官校权力形式多元、内部决策民主,权力层次简明、行政实施顺畅,权力重心下移、学术权力彰显等权力结构与运行特点得益于其完善配套的法规制度和长期以来的严格执法。我国军队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及时更新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在院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党委核心与两治并进的格局确立、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有机协调、院校章程与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依法办学与从严治校的贯彻落实,改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失衡现状,理顺政治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关系,着力构建以政治权力为领导核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协调、均衡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
二、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权力分割与互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辨析 |
(一)民办高校 |
(二)法人制度 |
(三)民办高校法人 |
(四)法人治理结构 |
(五)权力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高校治理的研究 |
(二)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内涵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策略的相关研究 |
(五)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一)治理理论的一般表述 |
(二)治理理论的内涵特性 |
(三)治理理论在民办高校运行中应用的适切性 |
二、组织理论 |
(一)科学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三)丛林阶段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四)当代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 |
(二)利益相关者的划分方法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的适切性 |
第三章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一、决策机构——董事会的民本化 |
(一)民办高校董事会的由来 |
(二)民办高校董事会的组成与职能 |
(三)民办高校董事会的制度规定 |
二、行政管理机构——校长班子的民办化 |
(一)民办高校校长的遴选 |
(二)民办高校校长的制度规定 |
三、学术评议机构——学术委员会的建制迁转 |
(一)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产生 |
(二)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功能 |
四、监督机构——监事会的主体培育 |
(一)民办高校监事会的来源 |
(二)民办高校监事会的存在与构成 |
五、政治保障机构——党委的空间拓展 |
(一)民办高校党委的定位与功能 |
(二)民办高校党委的制度安排 |
第四章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剖析 |
一、法人治理主体权力配置失衡 |
(一)董事会权力一支独大 |
(二)“党、政、监、学”权力集体式微 |
(三)师生权力严重缺位 |
二、法人治理制度设计乏力 |
(一)董事会相关制度过于松散 |
(二)党建相关制度尚不完善 |
(三)“校、监、学”相关制度缺乏特色 |
第五章 域外私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经验参考 |
一、美国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泛化均权型 |
(一)美国私立大学的董事会 |
(二)美国私立大学的校长 |
(三)美国私立大学的教授委员会 |
(四)美国私立大学的学生组织 |
二、日本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政府控权性 |
(一)日本私立大学的理事会 |
(二)日本私立大学的监事会 |
(三)日本私立大学的评议会 |
(四)日本私立大学的校长 |
(五)日本私立大学的教授会 |
三、台湾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专业分权型 |
(一)台湾私立大学的董事会 |
(二)台湾私立大学的监察人 |
(三)台湾私立大学的校长 |
(四)台湾私立大学的校务会 |
(五)台湾私立大学的师生组织 |
第六章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优化 |
一、从缺位到归位:政府的责任担当 |
(一)完善民办高校法人分类管理政策体系 |
(二)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 |
(三)扩大办学自主权,激发高校治理活力 |
二、权力分割与互动:民办高校的制度与机制设计 |
(一)规范治理主体的权力运行 |
(二)建构“多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制度框架 |
(三)完善公益性“市场运行”机制 |
三、角色调适与身份认同:“主体人”的资质修为 |
(一)董事长:治理格局与公益情怀 |
(二)校长:运营思维与多维意识 |
(三)党委书记:政治意识与权力格局 |
(四)监事会主席:制衡能力与专业素质 |
(五)学术委员会主席:学术权威与学术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部分相关研究成果 |
致谢 |
(2)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善治理论 |
3 UIC内部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
3.1 UIC的概况 |
3.2 访谈设计与实施 |
3.3 UIC内部治理结构 |
4 UIC内部治理结构评价 |
4.1 UIC内部治理结构的特点 |
4.2 UIC内部治理结构的不足 |
5 完善UIC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议及启示 |
5.1 完善UIC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议 |
5.2 UIC内部治理的可借鉴之处 |
5.3 对完善内地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校中高层管理者访谈设计 |
附录2 :教师访谈设计 |
附录3 :学生访谈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的有序参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机制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学管理与大学治理 |
2.1.2 大学治理主体 |
2.1.3 大学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 |
2.1.4 有序参与和参与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共同治理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场域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机制的构成要素 |
2.3.2 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机制的分析工具 |
2.3.3 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机制的主要维度 |
第3章 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机制的主体确认 |
3.1 内部治理主体理论层面的确认 |
3.1.1 党委 |
3.1.2 以校长为首的行政人员 |
3.1.3 教师群体 |
3.1.4 学生群体 |
3.2 内部治理主体的实践层面确认 |
3.2.1 样本及分析方法选取 |
3.2.2 研究过程 |
3.2.3 研究结果 |
第4章 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机制的主体分层及权力配置 |
4.1 关键性治理主体及权力配置 |
4.1.1 关键性治理主体 |
4.1.2 关键性治理主体的权力配置 |
4.2 紧密性治理主体及权力配置 |
4.2.1 紧密性治理主体 |
4.2.2 紧密性治理主体的权力配置 |
4.3 边缘性治理主体及权力配置 |
4.3.1 边缘性治理主体 |
4.3.2 边缘性治理主体的权力配置 |
4.4 当前公立大学内部权力配置及运行存在的问题 |
4.4.1 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决策权较弱且范围模糊 |
4.4.2 教职工代表大会决策权和监督权较弱,行使缺乏可操作性 |
4.4.3 权力运行不规范且监督不到位 |
第5章 完善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机制的建议 |
5.1 以制度为核心,健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的保障机制 |
5.1.1 规范章程文本内容 |
5.1.2 切实贯彻执行大学章程 |
5.2 以权力制约为核心,健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的监督机制 |
5.2.1 赋予更多内部组织机构监督权 |
5.2.2 重视外部监督 |
5.3 以共同参与治理为核心,健全治理主体有序参与的激励机制 |
5.3.1 激发学术主体参与治理活力 |
5.3.2 提升师生参与治理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
(4)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1.推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成为时代追求 |
2.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待优化 |
3.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 |
(二)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普通高等学校 |
2.校院两级权力配置 |
一、文献综述 |
(一)数据库与关键词选择 |
(二)文献成果的可视化分析 |
1.文献趋势分析 |
2.核心作者数量及合作分析 |
3.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
(三)文献观点综述 |
1.关于高校内部权力的研究 |
2.关于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1.前人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
2.本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创新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架构 |
(一)我国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的历史变迁 |
1.学院建制的取消 |
2.学院建制的全面复兴 |
(二)学院制的域外经验 |
1.学院制的产生与发展 |
2.学院制的共性特点 |
(三)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的新视角:放管服 |
1.“放管服”内涵及其适用性 |
2.“放管服”视角下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典型案例 |
3.“放管服”视角下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思考 |
三、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现状调查 |
(一)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静态配置 |
1.文本分析实施与结果 |
2.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静态配置的描述分析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动态配置 |
1.调查研究设计 |
2.实施方法与步骤 |
3.调查研究分析 |
4.高校校院两级权力动态配置总结 |
四、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1.校院两级权力下放不合理 |
2.校院两级权力监管不完善 |
3.校院两级权力服务不到位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 |
2.校院关系认识不到位 |
3.学院治理水平的不匹配 |
五、优化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路径 |
(一)学校:管制型高校向服务型高校转变 |
1.完善权力配置的制度体系建设 |
2.探索建立分类清单管理制度 |
3.增强目标管理模式的可执行性 |
4.明确职能部门的服务定位 |
(二)学院:依附型学院向自主型学院转变 |
1.提高院长的专业水平 |
2.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及内容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法治视角下大学内部多元共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调查法 |
(二)描述性研究法 |
(三)文献研究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内部治理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大学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 |
(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三)大学内部的多元共治 |
二、理论基础 |
(一)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 |
(二)多元共治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组织理论 |
第二章 法治对大学内部治理的价值与要求 |
一、法治对大学内部治理的价值意义 |
(一)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在大学的落地,实现依法治校 |
(二)有利于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大学治理能力 |
(三)有利于保障大学内部治理主体权益,营造校园民主氛围 |
二、法治对多元共治大学内部治理的要求 |
(一)尊重大学内部治理主体的法律地位 |
(二)大学内部办事程序的法治化 |
(三)大学内部政策文件的合法化审查 |
(四)依法规范行政权力 |
第三章 大学内部多元共治困境及归因分析 |
一、大学内部多元共治的困境分析 |
(一)大学内部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偏差 |
(二)师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不足 |
(三)社会参与深度不够 |
(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交织矛盾突出 |
(五)大学章程效力尚未凸显 |
二、大学内部多元共治困境的归因分析 |
(一)大学内部多元共治主体权利意识不足 |
(二)管理重心下沉与院系发展制约的矛盾交织 |
(三)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力度不足,法制体系不健全 |
(四)多元主体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缺乏法律制度与机构引导 |
(五)大学章程制定的范围宽泛,配套性制度建设薄弱 |
第四章 以法治推动大学内部多元共治 |
一、强化多元治理主体的法治思维和意识 |
二、界定多元治理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
(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强政治引领力 |
(二)规范行政权力,建立全员工作机制 |
(三)彰显学术自由权力,强调教授治学 |
(四)强化民主管理权力,保障师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 |
三、强化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 |
(一)增强社会参与治理的认同感,提高决策民主性 |
(二)完善社会监督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 |
(三)动员校友资源,积极回应办学需求 |
四、发挥高校法律事务机构作用,全面落实依法治校纲领 |
(一)明确服务对象,扩大服务覆盖面 |
(二)建立健全高校法律事务机构专业队伍 |
五、依法完善和实施大学章程 |
(一)加强大学章程程序正当性,建立健全配套法律制度 |
(二)重塑大学章程多元共治的总体格局 |
(三)提升大学章程法律地位,制定具有特色的大学章程 |
六、融合法治,围绕大学职能进行内部治理 |
(一)结合人才培养职能,加强学生德育,培育校园民主氛围 |
(二)强化科学研究,服务国家经济社会 |
(三)加强社会服务职能,提高社会参与治理能力 |
(四)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高校优秀治理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我国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我国部属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现状 |
二、我国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现状 |
三、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国外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经验与我国试点院校学院改革成果启示 |
一、国外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经验 |
二、我国试点院校学院改革成果启示 |
第五章 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优化建议 |
一、我国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分析 |
二、地方高校中非综合型学院可以选择集体治理模式 |
三、地方高校中综合基础型学院可以选择协商治理模式 |
四、地方高校中综合科研型学院可以选择分散治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7)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变迁 |
(一)大学治理初创时期 |
(二)帝国大学时期 |
(三)美式教育制度下教授会自治阶段 |
(四)法人化改革后校长治理阶段 |
三、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理念及制度 |
(一)理念 |
1.新公共管理主义理念 |
2.“大学企业化”的管理理念 |
3.“学术资本化”的学术发展理念 |
(二)制度 |
1.独立行政法人制度 |
2.国立大学法人制度 |
3.国立大学法人章程 |
四、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一)内部治理组织架构 |
(二)校级内部治理主体及权责 |
1.校长 |
2.理事会 |
3.经营协议会 |
4.教育研究评议会 |
5.事务局 |
6.校长选举委员会 |
7.监事 |
(三)学部级内部治理主体及权责 |
1.学部 |
2.事务部 |
(四)讲座级内部治理主体及权责 |
1.教授 |
2.教师 |
五、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内部运行机制 |
(一)以校长为核心的自上而下决策机制 |
(二)学部层面学术独立和自治机制 |
(三)内部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
(四)注重绩效的目标管理机制 |
六、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的成效、阻力及影响因素 |
(一)成效 |
1.治理主体实现责权分明,大学经营能力与效率提高 |
2.以经营为中心的治理结构推动国立大学市场化 |
3.校院分层管理机制提升大学教育研究水平 |
4.循环评价模式激励国立大学不断改善与创新 |
(二)阻力及影响因素 |
1.国家干预下教师学术自由受到侵害 |
2.大学的价值理性影响其发挥社会服务职能 |
3.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引发“制度失衡” |
七、对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改革的建议 |
(一)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 |
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尚未得到有效落实 |
2.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学术自治受到制约 |
3.教代会和学生社团参与学校管理的职能弱化 |
(二)完善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建议 |
1.以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大学的管理体制改革 |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内部组织责权划分 |
3.形成内聚型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提升教育研究质量 |
4.重视师生权力,强化民主参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高校组织化风险探析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中心问题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理论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基于组织管理学视角的高校内部治理研究 |
二、基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的政治学研究 |
三、研究总评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组织化风险——基于不同视角下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下旧问题的延续风险 |
一、基于学缘、地缘关系形成的“宗法组织文化” |
二、多元身份叠加的高校领导 |
第二节 知识生产视角下的“学术资本主义”侵入风险 |
一、知识生产者的重组与劳动“异化” |
二、“老板”体系下人才培养职能的缺位 |
第三节 资源配置视角下共同体或“拟共同体”利益冲突风险 |
一、偏重资本考量的共同体(二级学院为例)组织风险 |
二、共同体或“拟共同体”间博弈与冲突的风险 |
第四节 权力关系视角下的“能人治校”风险 |
一、学科带头人制度——“学术能人”的生成风险 |
二、“政工队伍”——新“行政能人”的崛起风险 |
第五节 “内卷化”视角下的高校发展风险 |
一、组织“内卷化”与学科“内卷化”风险 |
二、高校腐败与“产业化”发展陷阱 |
三、社会声誉与公民素质的受损危机 |
第二章 原因分析——基于政治学的考量 |
第一节 “行政—教师”二元结构的变迁 |
一、高校二元权力结构的异化 |
二、高校多元权力主体的重构 |
第二节 绩效管理与高校治效 |
一、绩效管理体系的不足 |
二、考核指标与工具的非理性选择 |
三、绩效管理实施中定位的不完善 |
第三节 教育资源配置进程中不恰当的优先原则 |
一、外部配置的“东强西弱”与“重多普寡” |
二、内部配置的无差别竞争和权力干预 |
第四节 高校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的不足 |
一、单一化的政府评价模式 |
二、其他评价主体缺乏实质性参与 |
第五节 高校主体性问题 |
一、政府与高校间权力边界模糊 |
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 |
三、“大一统”思想影响 |
第三章 风险防范及治理策略 |
第一节 “高校人”的身份管理策略 |
一、坚持党的领导、校长治校,强化教授治学 |
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多元身份人员规模 |
第二节 推动“技术”与“人文”共治格局 |
一、以绩效增进治效 |
二、以人为本,构建共治 |
第三节 遵循教育发展逻辑的分配策略 |
一、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理论逻辑 |
二、调整学科结构以优化资源配置 |
第四节 “行政—学术”权力平衡化对策 |
一、高校外部职能部门的定位调整 |
二、高校内部权力关系间的科学界定与平衡 |
第五节 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进程 |
一、政府端改革:转变职能、落实政策 |
二、高校端改革:提升高校供给质量 |
三、社会端和市场端改革:需求侧的信息技术支持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的政策要求 |
1.1.2 教授委员会是大学内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形式 |
1.1.3 共同治理理念对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提出更高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 |
1.3.2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及其适切性分析 |
2.1.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1.2 制度变迁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治理现代化 |
2.2.2 大学内部共同治理 |
2.2.3 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 |
2.3 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研究维度 |
2.3.1 研究维度的划分 |
2.3.2 权力分配机制 |
2.3.3 议事决策机制 |
2.3.4 执行协调机制 |
2.3.5 激励监督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
3.1 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发展阶段 |
3.1.1 萌芽与初建期(1904-1926 年) |
3.1.2 完善与成型期(1926-1949 年) |
3.1.3 沉寂与断裂期(1949-1978 年) |
3.1.4 恢复与发展期(1978-至今) |
3.2 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变迁特征 |
3.2.1 以强制性变迁为主得以创建 |
3.2.2 以诱致性变迁为辅促进完善 |
3.2.3 以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融合推动发展 |
3.3 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现状的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设计 |
3.3.2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3.3 数据科学性分析 |
3.3.4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3.4 我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问题 |
3.4.1 校院两级教授会之间及与其他学术组织协调性不足 |
3.4.2 教授会议事决策缺乏足够的科学性 |
3.4.3 教授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运行失衡 |
3.4.4 教授会功能定位的认知模糊 |
3.4.5 教授会成员参与治理的激励与动力不足 |
3.5 问题的成因分析 |
3.5.1 现代治理理念不强 |
3.5.2 教授会恢复建立时间较短 |
3.5.3 现代治理能力不足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
4.1 耶鲁大学教授会运行机制分析 |
4.1.1 个案描述 |
4.1.2 教授会运行机制特点分析 |
4.2 加州大学及伯克利分校教授会运行机制分析 |
4.2.1 个案描述 |
4.2.2 教授会运行机制特点分析 |
4.3 美国大学教授会运行机制启示 |
4.3.1 明确的运行制度保障机制 |
4.3.2 网络交互式的沟通协调机制 |
4.3.3 委员会分权与共治机制 |
4.3.4 交叉与公开的激励监督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的治理策略 |
5.1 培育教授委员会的现代治理理念 |
5.1.1 强化规则:培育法治理念 |
5.1.2 强化学术:培育多元共治理念 |
5.1.3 强化结构:培育协同理念 |
5.2 完善教授委员会的权力分配机制 |
5.2.1 细化教授会章程 |
5.2.2 明确教授会的权力边界 |
5.2.3 设立教授会专业委员会 |
5.3 规范教授委员会的议事决策机制 |
5.3.1 建立例会制度 |
5.3.2 采用开放性议事规则 |
5.3.3 实行复议与年度报告制度 |
5.4 优化教授委员会的激励监督机制 |
5.4.1 实施荣誉激励与成长激励 |
5.4.2 完善教授会信息公开平台功能 |
5.4.3 实行教授会运行考核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A: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研究调查问卷 |
(10)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及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理论阐释: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军院校教育管理适切性研究 |
2.1 治理理论 |
2.1.1 治理理论的产生兴起 |
2.1.2 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
2.1.3 治理理论的简要评述 |
2.2 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
2.2.1 治理理论引入及本土化研究 |
2.2.2 治理的中国经验与理论拓展 |
2.2.3 我国高校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
2.3 治理理论对我军院校教育管理的适切性 |
2.3.1 治理理论与我军院校教育管理理论存在一定的理论契合 |
2.3.2 借鉴治理理论解决我军院校教育管理中的诸多现实问题 |
2.3.3 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军院校教育管理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3章 历史沿革:我军院校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内部治理结构描述 |
3.1 我军院校教育管理发展历程 |
3.1.1 革命战争年代:从战争中逐渐成长 |
3.1.2 新中国成立后:向正规化教育转变 |
3.1.3 改革开放初期:为军队现代化服务 |
3.1.4 新时期新阶段:在深化改革中发展 |
3.2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要素 |
3.2.1 权力形式:内部治理的横向结构 |
3.2.2 权力层次:内部治理的纵向结构 |
3.2.3 权力重心:内部治理结构的平衡点 |
3.3 我军院校内部权力配置特点 |
3.3.1 横向上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交互叠加 |
3.3.2 纵向上自上而下的逐级指挥等级严格 |
3.3.3 重心上权力高度集中于校级行政机关 |
第4章 现实困境: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4.1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现状的实证调查 |
4.1.1 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1.2 研究变量定义与测量题项 |
4.1.3 预测问卷处理与因子分析 |
4.1.4 正式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4.2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 |
4.2.1 权力形式单一,行政干预普遍 |
4.2.2 权力层次冗杂,组织运行僵化 |
4.2.3 权力重心失衡,学术地位弱化 |
4.3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4.3.1 军事行政习惯的深刻影响 |
4.3.2 军事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 |
4.3.3 军事学术民主的氛围缺失 |
第5章 经验借鉴:美国三所军种军官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个案研究 |
5.1 美国军种军官学校内部机构设置概况 |
5.1.1 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
5.1.2 美国海军军官学校 |
5.1.3 美国空军军官学校 |
5.2 美国军种军官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特点 |
5.2.1 权力形式多元,决策过程民主 |
5.2.2 权力层次简明,行政实施顺畅 |
5.2.3 权力重心下移,学术权力彰显 |
5.3 美国军种军官学校法规制度建设经验 |
5.3.1 系统配套,衔接紧密 |
5.3.2 规范具体,操作性强 |
5.3.3 稳定连续,执法严格 |
第6章 实现路径: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路径与优化策略 |
6.1 党委核心与两治并进的格局确立 |
6.1.1 党委核心:引领共治方向 |
6.1.2 名将治校:对接实战需求 |
6.1.3 教授治学:回归学术本位 |
6.2 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有机协调 |
6.2.1 界定权力作用领域,摆脱“同质化” |
6.2.2 改进权力运行机制,克服“碎片化” |
6.2.3 强化权力层级均衡,规避“内卷化” |
6.3 院校章程与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 |
6.3.1 明确院校章程的统领地位 |
6.3.2 规范院校章程的制定程序 |
6.3.3 健全院校章程的涵盖内容 |
6.3.4 完善院校章程的配套制度 |
6.4 依法办学与从严治校的贯彻落实 |
6.4.1 观念上正本清源,剔除“老思维” |
6.4.2 行为上除旧纠偏,摒弃“土政策” |
6.4.3 执法上彰显公平,打破“潜规则”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员参与院校权力运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权力分割与互动的视角[D]. 刘爽. 吉林大学, 2020(03)
- [2]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 胡小琪. 暨南大学, 2020(07)
- [3]公立大学内部治理主体的有序参与机制研究[D]. 何典聪. 湘潭大学, 2020(02)
- [4]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D]. 毋磊.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法治视角下大学内部多元共治研究[D]. 谢阳艳. 江西理工大学, 2020(12)
- [6]我国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研究[D]. 汪碧玉珠.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7]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 徐亦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高校组织化风险探析及防治研究[D]. 陈宇波.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9]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大学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研究[D]. 周雪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10]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 刘硕.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