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统一考试模式及相关课程分析

英国统一考试模式及相关课程分析

一、英国统考模式及相关课程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林玉婷[2](2020)在《中英高考地理试卷的比较分析 ——以浙江和AQA机构的A-Level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考试是评价的重要部分,是教育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大学入学考试是联系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纽带,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的大学入学考试,都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浙江省2020年1月份的地理选考卷与英国AQA考试局2018年的A-Level地理试卷作为研究对象,从考试制度、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题型、评分细则等多方面进行了定性比较,并通过构建难度影响因素等级表现的框架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了中英大学入学地理试卷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共同之处在于:(1)在考试目标上,两者均十分关注学生能力和技能应用的培养,考试内容覆盖自然和人文地理;(2)评分细则有各自的评分规范和标准要求,并且尽量细化;(3)成绩的呈现都不以原始分呈现,而按照各自的规则进行转化;(4)两者试题的难度因素都涉及从低到高的不同等级,注重试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5)试题涵盖丰富的图表信息,试题情境创设追求真实性。两者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英国A-Level考试由政府批准的非营利性机构考试局负责。浙江高考则由国家和省级教育部统一调控;(2)A-Level地理考试更注重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将地理野外调查内容作为独立模块进行考查。浙江地理选考要求掌握知识本身的内容和原理,对知识的简单应用能力要求较高;(3)A-Level地理考试将不同类型试题采取多套试卷独立进行,试题结构更加丰富,考查试题包含的数量和容量更大,覆盖面更高,能更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特别重视学生用语言表述地理问题的能力。而浙江地理试题仅1套试卷,其中选择题比重过高,不利于考试的效度和考查学生的真实能力;(4)从背景材料、认知水平、推理水平、设问方式、知识含量五个综合难度影响因素等级模型对地理试题的难度评价发现,整体上浙江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水平更高。英国A-Level地理对“推理水平”、“设问方式”和“知识含量”的要求明显高于浙江,对学生的筛选作用胜于浙江。针对研究结果,我国应积极借鉴其成功的经验:(1)注重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加强地理过程的描述;(2)增加试题考查题量,尝试分卷考试;(3)加强地理实践能力的考查,将其纳入高考范畴。

刘新国[3](2020)在《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推进国际化进程做出重要贡献。回顾我国的外语教育规划过程,尽管以自上而下的规划路径为主导,但社会调查和征求民意也是其中重要的规划活动;同时,外语教育规划也激发国人对外语教育的复杂的情感。然而,当前的研究很少探讨外语教育政策应如何回应公众意见和感受,提高公众的满意度。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公民的话语空间发生改变,公众意见表达异常活跃,社会舆情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以舆情为研究视角,探索外语教育政策的回应性。高考英语是我国重大的外语教育政策,外语教育规划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息息相关。本研究以高考英语的政策变迁为主线,并选取其中四个关键节点为经验案例,探究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关系。本研究分析认为,政策回应性受制于制度语境、外部环境和由公众意见与媒介话语构成的社会舆情。为探究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一般关系,本研究提出三个具体研究问题:(1)高考英语舆情特征如何?(2)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关系如何?(3)舆情与政策回应性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本研究在理论视角上,借鉴政治学、公共政策学、新闻传播学相关的舆情-政策关系分析理论,以话语制度主义作为一种综合的理论视角审视高考外语政策变迁过程,构建出政策回应性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主,融合量化分析方法对三种来源数据进行分析:(1)政策文本、历史研究文献和智库研究报告;(2)慧科新闻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3)新浪微博,其中数据采用第三方爬虫软件采集获得。在研究路径上从总体和特定节点两个方面探究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论文共分七章。前三章阐述了研究现状和基础概念与理论,论文第四章从总体上考察了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制度文化语境。高考英语政策主要体现在科目地位、命题方式、考试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考英语政策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稳定上升期、调整变化期和巩固发展期,政策的变化可视为对外部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社会舆情的积极回应。论文第五章分析了高考英语舆情的总体特征。本章从报纸媒体、社交媒体和学术期刊三种媒体描述高考英语舆情的时空分布特征、舆情主题和热点事件。舆情分析表明,在高考英语政策调整变化时期,公众舆论对待英语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认可英语作为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工具性特征,另一方面要求弱化高考英语的科目地位、减少高考英语考试的社会功能比较强烈。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以来,社会舆论聚焦在一年两考和中外文化冲突方面,容易引发成社会热点事件。高考英语听力是最为频繁的高考突发性事件,地方政策回应方式不一,但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回应的重点是加强考试管理,稳妥推进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接下来的论文第六章通过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关键节点的探究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尽管1999年以来国家高考制度改革政策突出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但是公众舆论的焦点在科目分值、计分方式和考试方式上。1984年第一次高考改革后高考英语确立了和语文、数学同等的统考科目地位和分值权重,并在实际中得到强化。新世纪以来公众对英语热开始反思,弱化英语的呼声比较强烈,2006年江苏省通过对民意的积极回应和协商,首次降低了高考英语分值。2013年北京高考改革迎合社会舆论,提出降低高考英语分值的方案,但是公众意见中专业话语发挥了重要影响,维持了高考英语地位。2017年以来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虽然降低了高考英语听力事故的风险,但是测试技术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成为“一年两考”的制约因素。论文第七章为启示和结论部分,将舆情的政策回应总结为四种模式,即主动咨询型、积极协商型、消极协商型和压力回应型,从三个方面提出回应性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可能路径,即正确认识观念性冲突、合理运用舆情调查、做好舆论环境建设。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应用三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基础上,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的理论内涵,为外语教育规划探索符合现代治理理念的科学路径;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将质性探究与媒介框架分析和政策叙事相结合,拓展了质性研究的内涵;最后是本研究的应用创新,政策回应性为当前的高考改革和外语教育规划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郑英[4](2020)在《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州评弹是发源于苏州地区的、有着400余年历史的曲艺说唱艺术,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苏州评弹的生存环境恶化,面临着长篇失传、书目紧缺、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困境,“出人”即苏州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成为解决以上四大困境的根本对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苏州评弹自产生以来就采用了师徒制,目前,这一制度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1962年苏州评弹学校的出现标志着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开启。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因为现代职业学校的介入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文遵循现代艺徒制展开的自然过程、按照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发展进程,对以小D和小M为代表的现代艺徒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进行了深描,呈现了他们考取评弹学校成为学生后的校园生活与学习、课外专业活动,考取“传预班”成为“准艺徒”,升入“传承班”并拜师后成为艺徒,破口出道成为演员的发展历程。并从这个历程中分析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联系与区别,最后从中归纳概括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理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由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和现代师徒制教育构成,是一种政府介入、艺术职业院校和艺术表演团体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团深层密切合作的现代非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完整的、持续性的终身教育过程,是一个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旨归的政、行、团、校合作育人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相关系统要素缺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现代艺徒制教育共同体,完善各类法规,市场参与、鼓励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重兴光裕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发展与完善,促进苏州评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现代艺徒制的教育学价值。

郝香贺[5](2019)在《学术型硕士招生的方式、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在培养方式、选拔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要求、导师、论文等方面。本论文主要从历史视角、比较视角出发研究我国学术型硕士招生的方式、机制,并以美国、英国学术型硕士招生为例,立足于中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借鉴其有益成分,以期为我国学术型硕士招生选拔的更好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学术性”、“科研性”、“理论性”等特殊属性,因此学术型硕士招生选拔应从其特殊属性入手,明确优质生源选拔标准。(2)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的选择不是孤立的行为。一方面,它深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保持着自身发展的轨迹,携有历史文化的基因;另一方面,它深受历史条件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总体上看,学术型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的嬗变是人类主体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种种努力与抉择。学术型研究生招生选拔的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而有所变化。我们不能以孤立、封闭的方式对待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的变迁与选择,而应联系时代背景和纵观全局,关联地和开放地审视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3)我国学术型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具有“二元制”、招生单位自主权扩大、复试改革反复等特点。选拔方式问题、选拔公平问题、人才分流问题、导师选拔权问题、考试科目与考察内容问题是学术性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急需改进与解决的问题。(4)美英两国学术性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都坚持从过程入手,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宽进严出”的培养机制,重视考生的本科生成绩、录取标准严格、考察范围广泛,客观真实的推荐信成为选拔考生的重要依据,维护学术组织在选拔过程中的权力。(5)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应重新审视考生的报考资格,扩大导师在选拔中的话语权,建立第三方招生选拔机构,遵循学术型人才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招生考试选拔规律等,立足于科研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许欣雨[6](2019)在《社团课程化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编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化,改革主体部分逐渐显现,课程开发成为了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程开发有利于推进中央与次级教育主体责任机构的权力再分配,它对校本课程中地方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同样有深远的影响。切实的改变以往课程领域的种种弊端,积极的推动学校社团文化的形成。本研究基于对高中学生课外社团存在的现状研究分析,通过问题答卷、历史文献分析、学生与教师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归纳了广州X高中在校本课程开设时,学生的需求情况以及学校的学生社团基本概况。客观的提出了该校学生电视台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样式,一方面,概括该校学生社团活动转变课程活动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分析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设产生的问题。总结该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方式。本文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等相关信息进行介绍,同时对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介绍广播电视编导校本课程的建立的理论基础和课程的价值分析。第三部分详细研究了广播电视编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和大纲编制。第四部分阐述了了校本课程在X高中的教学实践。第五部分展现了编导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效果分析过程。第六部分展示了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胡天银[7](2019)在《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近现代大学发轫于民族内忧外患之际,民族救亡、文化重建与人才培养是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因此其与国家、社会、政府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央大学作为国民党政府着力打造的“首都最高学府”,其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与学术发展之中。本研究将中央大学置于十四年抗战背景之下,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通过历史考察与学理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表现为两种形态:合作与冲突。抗战时期政府需求与中央大学治校理念的契合是府学合作的基础。中央大学在工、农、医等实科发展中密切联系政府国防、经济、民生建设需求,《新民族》学人以学术探究的方式积极服务政府抗战建国策略的实施都是合作的体现,合作使府学关系更加紧密。然府学间虽有共识与合作,亦有矛盾与冲突。在人事上存在政治因素与学术标准的冲突;在经费上存在政府拨付不足与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及师生需求的冲突;在管理上,存在政府控制学生运动与学生寻求自治之间的冲突。尽管府学间存在冲突,但合作大于冲突是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主旋律。第二,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层面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因素是基础因素。政府层面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其中政府意志是核心,经费拨发、教育政策、人事安排则为政府意志的具体体现。学校层面的因素则作用各不相同,在府学关系中校长多为平衡者,而师生多为抗争者。第三,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实质是学术与政治、知识与权力的合作与冲突。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府学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二府学关系未形成制度化约束。第四,通过考察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遵循大学逻辑行事,维持府学关系平衡;建立师生监督组织,保证府学关系透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府学关系边界。

王晓燕[8](2019)在《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调查研究 ——以江苏省十所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视学生就读体验是维护和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及高等教育机构不断提升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对于质量的关注与外在问责促使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发生转变: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就读体验和发展性评价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非完全自编的《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调查问卷》对江苏省十所高校5796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学术研究、课堂学习、日常生活是硕士生就读经历的主要组成部分,故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可以从研究体验、课堂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体验包含导师支持、研究资源、学术氛围、研究技能、科研训练五个层面,课堂学习体验包含课程教学、课堂参与、课堂评估与反馈、课程组织与管理、学习努力度五个层面,生活体验包含人际交往、校园环境、就读收获、职业发展四个层面。2.硕士研究生整体就读体验及三个量表体验均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就读体验的满意度一般。三方面体验中“研究体验”满意度最低,十四个层面中“职业发展”均值最小。从不同变量来看,①不同性别硕士生在整体就读体验、导师支持、研究技能、课程教学、课堂参与、课程组织与管理五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除研究技能外,“男生”组群体的得分均低于“女生”组群体。②不同年级硕士生在整体就读体验和各个层面均存在显着差异。除科研训练外,“研二”组群体在各个层面平均值均最低。③不同类型硕士生在导师支持、科研训练、课程组织与管理、校园环境、职业发展五个层面存在显着差异。前三个层面“学硕”组的平均值高于“专硕”组,后两个层面“专硕”组的平均值高于“学硕”组。④不同入学方式硕士生在整体就读体验、学术氛围、课程教学、课堂参与、校园环境五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全国统考”组的均值高于其他组。⑤不同学科硕士生在整体就读体验、导师支持、科研训练、课程教学、课堂参与、课程评估与反馈、研究资源、研究技能、校园环境八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前五个层面,“文科”组均值高于“理科”组。后三个层面,“理科”组均值高于“文科”组。⑥不同院校硕士生在整体就读体验、导师支持、学习努力度、人际交往、职业发展、课程评估与反馈、就读收获、校园环境八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普通本科院校”组均值高于其他组。⑦不同生源地硕士生在导师支持、学术氛围、研究技能、科研训练、课程教学、课堂参与、课程评估、学生努力度、人际交往、就读收获八个层面均存在显着差异,“城市”组均值高于“乡镇或农村”组。⑧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硕士生只在整体就读体验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高中”组均值高于“小学及以下”组。3.影响因素包括以院校投入为主导的因素(学校资源、课程要求、学术研究)、以学生投入为主导的因素(学生特征、社会化互动、学习努力度)、“能力发展”中介因素。以学生主导的投入对目前就读体验的解释力度均偏弱。其中,“学习努力度”的解释度最低。

林敏萍[9](2019)在《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文中提出马来西亚华文中学因拒绝接受《1961年马来亚教育法令》改制建议,而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外的华文独立中学,已公认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生命得以延续与存在的文化堡垒,不仅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教育体制,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办学经验,此独特性与了解其在体制外生存的何以可能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即采用跨越三十多年的三次全马独中调查报告(1983年、1992年、2016年)统计数据之比较分析,以及对14位现任资深独中校长的访谈分析,辅以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揭示独中在国家体制外生存的历程与状态,最后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以即将服务的独中为例,量身定制其教育蓝图,并供其他独中作为未来发展的参考。本研究完成对独中五十多来于体制外生存状态的研究与揭示,获得的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五项:一、本研究发现从独中1961年拒绝改制及其后十余年垂死挣扎的经历中,作为社会运动的独中教育为求生存,与教育渐行渐远,失去方向,而濒临死亡。直到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提出“走自己的路”,遵循《独中建议书》所提出的独中办学四大使命和六大方针,以及独中工委会的扶持,让独中从濒死边缘重生。二、独中办学者在独中办学路线、课程设置、教学媒介语之争议,是一场原则与权宜的长期拉锯战。由于在国家教育体制外办学,造就了独中课程设置的自由多元性,但依然摆脱不了政府课程的牵绊。本研究认同《独中教育蓝图》所强调的课程领导策略,改革现有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标准及推动校本课程,将有助于独中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本研究建议董总应借鉴社会学介入的方法,积极寻找有意愿的独中成为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实践的突破口。三、本研究从调查报告分析发现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董事会的决策权牵涉广泛,而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与教师,则几乎没有参与决策权。本研究建议独中行政管理应分散权力和加强制度化管理,减少诉诸于人情与关系的“人治”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本研究同时也揭示资深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三: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是一场权力的博弈。四、本研究发现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及其家庭年收入偏高的现象,独中渐成为再生产理论中“教育机构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的一分子。本研究吁请独中办学者需省思独中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教育公平促进功能的维持,同时提醒独中教育工作者对于家庭背景处于劣势者应给予更多关注与协助,并对有关弱势学生在原有课程内容与教学法等作出相应调整。五、从调查报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但尚需对教师教育进行长期且有系统的规划,并积极推动校本师资培训。此外,统计结果也显示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因此本研究提出解放教师的时间,并真正赋权予教师,让他们成为独中接下来十年教育改革工程的中坚力量。有鉴于每一所独中的精彩与不死韧性,就是来自它的独特性,本研究最后提出各独中应为自己量身定制教育蓝图的建议,才是独中未来生存之道。本研究最后综合前四章研究发现与揭示,在参考《独中教育蓝图》框架与内容的基础上,以研究者博士毕业后即将服务的丹中为例,为其量身定制一份教育蓝图,主要提出以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经费筹措方式双管齐下,即“选课走班”与“丹中教育基地”,让丹中走出自己的路,并提供予其他独中作为参考。

胡晓玲[10](2018)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以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三大族为主,另外还有一百多个少数民族。殖民地时期,由于实行“分而治”的教育政策,教育体系比较分散,在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建立之后,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措施,对马来西亚的教育进行了改革,缩小了民族之间的教育和文化差异,目前,马来西亚国民学校、华小和淡米尔学校发展良好,但历史上,他们的发展并非一凡风顺,虽然马来西亚的教育是平衡和调节这种权利和资源不公的场所,但基本所有的有利政策却是更多的偏向马来土着。在这种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华人社区即要使得华族学生适应这种多元的社会,接受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世界接轨,又要通过教育来维持本民族的发展以及使得民族文化一代又一代能够延续下去,是一种极大的挑战。那么在马来西亚的基础教育中,他们的现状是什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遇到了什么样的冲突,有什么样的妥协?它是如何与马来西亚其它教育相融合的?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在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现状,包括华文教育的主要构成,如董教总、不同时期的华文学校、华文学校的教材,华校教师、着名的独中统一考试、华校的办学经费,另外包括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及重要意义。随后在第三章和第四章深入探讨了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多元背景下的冲突、适应及融合。马来西亚的文化是多元的,其多元主要表现在民族的多元、地域的多元、以及教育的多元。民族的多元主要呈现出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语言、信仰等的不同,地域的多元除了东马和西马地理位置的不同,还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而教育的多元则主要在于这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教学媒介语所使用的不同,教育内容的差异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同。因此在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背景下,它们之间是冲突的,执政党为了实行的“马来人优先”政策,使得其它民族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之下造成了民族冲突,华文教育也同样难以幸免,在不断地冲突之下,为了立足于马来,为了华文教育能够一息尚存,华社不得不做出妥协,但是这种妥协最终并非使华文教育走向灭亡,而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目前华文教育与马来西亚教育正处于融合阶段,特别是价值观方面的融合,使得华校在继承传统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开始认同自己作为马来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这点在马来西亚公民教育中得到了体现。同时冲突并非马来西亚政府所愿看到的,他们也同样在让步,在妥协,他们开始承认华文教育为马来西亚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也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才使得彼此之间开始接纳与融合。因此,华文教育以及马来政府的妥协与包容是值得借鉴的。一方面,华文教育不断地坚持保存了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并承担起了作为一国公民的责任,为世界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马来政府用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姿态接受了这种多元,使得马来西亚的发展更加快速。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也使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我国同样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华族与马来西亚的发展,与马来西亚其它教育的融合为我们建立好一个更加安定、繁荣和富强的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二、英国统考模式及相关课程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统考模式及相关课程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中英高考地理试卷的比较分析 ——以浙江和AQA机构的A-Level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我国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新时代召唤
        2.国际对英国A-Level考试制度的认可
        3.高考考核方式改变对试题命制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研究路线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问题及其界定
        1.A-Level考试
        2.评价与资格证书联盟(AQA)
        3.新高考
    (二)理论基础
        1.教育测量学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三、中英高校入学招生考试制度概况
    (一)中国高考考试制度概况
    (二)英国A-Level制度概况
        1.英国A-Level考试制度结构
        2.英国A-Level考试制度的改革现状
    (三)考试制度概况比较小结
四、英国A-Level地理与浙江地理选考卷的框架比较
    (一)中英地理学试卷题型结构的比较
        1.浙江省地理学试卷的题型分析
        2.A-Level地理学试卷的题型分析
        3.试卷题型结构比较小结
    (二)中英地理学试卷内容的比较
        1.浙江省地理学试卷的内容分析
        2.A-Level地理学试卷的内容分析
        3.试卷内容比较小结
    (三)中英地理学试卷评分细则的比较
        1.浙江省地理学试卷的评分细则分析
        2.A-Level地理学试卷的评分细则分析
        3.试卷评分细则比较小结
五、英国A-Level地理试题与浙江地理高考试题难度比较
    (一)地理试卷综合难度模型的确定
    (二)试题样本选取及综合难度案例分析
    (三)试题难度因素比较
        1.背景材料比较
        2.认知水平比较
        3.推理水平比较
        4.设问方式比较
        5.知识含量比较
    (四)试题综合难度比较
六、结语
    (一)结论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言政策和规划学科的兴起
        1.1.2 外语教育规划中的认同与冲突
        1.1.3 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与高考英语
        1.1.4 政务舆情回应的建设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舆情研究概况
        2.2.1 舆情的概念内涵
        2.2.2 基于引文空间分析的教育舆情研究概况
        2.2.3 高考舆情研究
        2.2.4 语言舆情研究
        2.2.5 英文文献中关于公众意见的研究
    2.3 舆情和政策的关系研究
        2.3.1 舆情与政策结果的关系
        2.3.2 舆情与政策过程的关系
    2.4 政策回应性研究
        2.4.1 政策回应性的理论研究
        2.4.2 教育政策回应性的相关研究
    2.5 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研究
        2.5.1 新制度主义理论
        2.5.2 话语制度主义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3.2.1 关键概念定义
        3.2.2 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3.3 研究方法阐述
        3.3.1 质性研究路径
        3.3.2 研究方法
    3.4 数据采集和处理
        3.4.1 数据资源库
        3.4.2 媒体数据采集
        3.4.3 数据下载
        3.4.4 数据处理
    3.5 类目建构
    3.6 研究伦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考英语政策变迁及制度语境
    4.1 引言
    4.2 英语科目地位变化
        4.2.1 稳定上升时期(1978-2001 年)
        4.2.2 调整变化期(2002-2013)
        4.2.3 巩固发展期(2014-)
    4.3 高考英语命题内容和方式的变化
        4.3.1 命题依据的变化
        4.3.2 高考英语统一和分省命题变化
        4.3.3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政策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考英语舆情的总体特征
    5.1 引言
    5.2 舆情的报纸媒体特征
        5.2.1 时空特征
        5.2.2 媒体分布特征
        5.2.3 新闻主题框架分析
        5.2.4 报纸媒体舆情热点事件
    5.3 舆情的社交媒体特征
        5.3.1 北京高考改革热门微博
        5.3.2 浙江加权赋分事件热门微博
    5.4 舆情的学术期刊话语
        5.4.1 《人民教育》关于第一次高考改革大讨论
        5.4.2 《外国语》高考外语改革论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考英语舆情的政策回应
    6.1 引言
    6.2 第一次高考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6.2.1 改革前舆情
        6.2.2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6.2.3 政策回应性分析
        6.2.4 回应结果分析
    6.3 江苏新课程高考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6.3.1 改革背景
        6.3.2 舆情特征分析
        6.3.3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6.3.4 回应过程舆情话语特征
        6.3.5 政策回应性结果分析
    6.4 北京高考综合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6.4.1 改革背景
        6.4.2 舆情特征分析
        6.4.3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6.4.4 回应过程舆情话语特征
        6.4.5 政策回应性结果分析
    6.5 高考突发事件性舆情和政策回应
        6.5.1 高考外语听力的政策回应性
        6.5.2 浙江高考英语加权赋分事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启示与结论
    7.1 引言
    7.2 高考英语舆情的政策回应模式
    7.3 回应性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路径
        7.3.1 正确认识观念性冲突
        7.3.2 合理运用舆情调查
        7.3.3 发挥舆论环境建设的作用
    7.4 研究总结
    7.5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北京高考改革方案(2013)的热门微博
附录2 关于北京高考英语改革方案(2013 年)的话语提炼

(4)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苏州评弹传承与发展的关注
        (二)对现代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
        (三)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的关注
    二、核心概念
        (一)学徒制
        (二)现代学徒制
        (三)艺徒制
        (四)现代艺徒制
        (五)苏州评弹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对现代学徒制主题的研究比较充分
        (二)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未涉及曲艺表演行业及学校实际
        (三)对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凸显完善现代艺徒制之必要性
        (四)以上研究的成果不足及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空间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方法
        (五)数据收集、处理与呈现
    五、理论基础
        (一)现代学徒制理论
        (二)活态传承理论
第一章 “寻求发展”:进入学校
    第一节 选择:报考原因
        一、自我
        二、选择
    第二节 考试:闯三关
        一、第二关:专业复试
        二、第三关:文化考试
    第三节 录取:考试结果
        一、意料之中
        二、意料之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堂学艺”:学生的校园生活
    第一节 校园环境:生长与抑制
    第二节 “长功夫”:技能学习与文化增长
        一、“观看与表演”:前台的专业学习
        (一)专业学习的过程
        (二)专业学习的特点
        (三)专业学习的媒介
        (四)专业学习的形式
        (五)专业学习的指导者
        二、“自练与个辅”:后台的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与练习
        (二)个别练习与辅导
        三、“回课与考核”:总结评价
        四、“文化与应试”: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第三节 :制度保障:人情中心的管理惯习
        一、缺位的课堂规范
        二、虚设的监督反馈
        三、自发的班级规范
        四、繁碎的德育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观摩实践:学生的课外专业学习
    第一节 专业观摩活动
        一、示范与仿效:书场观摩
        二、任务与超越:评弹艺术节观摩
    第二节 专业实践演出活动
        一、自我的狂欢:校园艺术节
        二、从民间到官方:高低年级交流会
        三、收获与失去:校外大型舞台演出
    第三节 技能大赛
    第四节 综合艺术素质培养活动
        一、五四歌会
        二、寻师问道
    第五节 其他活动
        一、被遗弃的社团活动
        二、理想化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走向书场”:现代艺徒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 从“传预班”到“传承班”
        一、考取“传预班”
        二、升入“传承班”
    第二节 进入边缘:观摩与技艺打磨
        一、抄脚本
        二、背书
        三、跟码头
        四、毕业公演
        五、毕业考核
    第三节 走进中心:拜师
        一、拜师仪式
        二、师徒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破口出道”:成为演员
    第一节 开码头
    第二节 独做
    第三节 夫妻档
    第四节 老听客
        一、三类听客
        二、听客的影响
    第五节 评弹团体
    第六节 行会组织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承与创新: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第一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特征
        一、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二、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第二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困境
        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
        二、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中利益相关者要素的缺位
        三、人才培养主体之苏州评弹学校发展的困境
    第三节 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构建学校、团体、自我教育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二、完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机制规范
        三、市场参与,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
        四、重兴光裕社,引领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因其而来,为其而往

(5)学术型硕士招生的方式、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研究生招生选拔的阶段性特征
        2.2.2 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研究的焦点问题
        2.2.3 研究述评与展望
    2.3 核心概念的界定
        2.3.1 研究生教育
        2.3.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2.3.3 招生选拔
        2.3.4 机制
    2.4 研究内容
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探究
    3.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3.2 研究生教育的两种类型基本特征之比较
        3.2.1 教育需求的比较
        3.2.2 培养过程的比较
        3.2.3 培养对象的比较
        3.2.4 培养层次的比较
    3.3 回归本源: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
        3.3.1 “学术性”
        3.3.2 “科研性”
        3.3.3 “理论性”
4 中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的嬗变
    4.1 1902年-1959年的研究生招生:以模仿为主
        4.1.1 1902年-1911年:招生选拔以“面谈”为主
        4.1.2 1912年-1928年:招生选拔进入入院考试的尝试阶段
        4.1.3 1929年-1948年: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和推荐免试并存
        4.1.4 1949年-1958年:免试、招生单位自主招生考试与全国统考并存发展
    4.2 1959 -至今的研究生招生:走向自主求索发展道路
        4.2.1 1959年-1966年:笔试、口试相结合
        4.2.2 1976年-1998年:统一考试、推荐免试等多种选拔方式并存
        4.2.3 1999年-至今:统自结合、多元选拔
    4.3 结语
5 中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
    5.1 现行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
        5.1.1 全国统考
        5.1.2 推荐免试
        5.1.3 单独考试
        5.1.4 复试
    5.2 我国研究生招生选拔选拔机制的特征
        5.2.1 国家统一领导,并呈现出二元制特点
        5.2.2 招生单位自主权扩大
        5.2.3 复试改革反复,地位突出
    5.3 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
        5.3.1 考试仍是选拔考生的重要手段
        5.3.2 招生选拔公平问题
        5.3.3 大一统的招生选拔方式不利于实现人才的分流
        5.3.4 导师缺乏自主选拔权
        5.3.5 考试科目与考察内容的问题
6 美、英两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
    6.1 美国研究生招生选拔特征
        6.1.1 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具有极强的自主性
        6.1.2 导师在选拔上拥有高度的自主权
        6.1.3 美国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注重全面考察
    6.2 英国研究生招生选拔特征
        6.2.1 本科毕业等级证书、英语语言成绩证书是考核录取的重要依据
        6.2.2 面试是英国学术型硕士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6.2.3 高校具有较大招生自主权
7 美英两国招生选拔机制对我国的启示与对策
    7.1 建立多元化的选拔标准与“宽进严出”的培养机制
    7.2 让客观、真实的推荐信成为考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7.3 重视学术组织的人才选拔的作用,维护导师或者教授的选拔权力
    7.4 坚持研究生招生选拔的“市场导向”特征
    7.5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社团课程化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编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校本课程的研究
        二、高中社团存在现状研究
        三、社团课程化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价值分析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三、施瓦布“实践模式”理论
第三章 编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与大纲编制
    第一节 需求性分析
        一、学生需求分析
        二、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分析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一、硬件资源
        二、政策支持
    第三节 大纲编制
        一、课程概述
        二、课程性质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
        五、教学模式
        六、教学评价
    第二节 价值分析
        一、对学生的价值
        二、对学校的价值
第四章 编导专业校本课程内容实践
    第一节 专业基础课程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案例与分析
        三、教学评价
    第二节 故事编创课程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案例与分析
        三、教学评价
    第三节 影视作品分析课程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案例与分析
        三、教学评价
第五章 编导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效果分析
    第一节 教学评价总体分析
    第二节 学生对课程评价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第四节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编导专业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编导专业校本课程的反馈调研
附录6 预考试试题
附录7 教学评价表
致谢

(7)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探寻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图景
        (二)为调整和构建新时代大学与政府关系提供借鉴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多视角下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
        (二)我国近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
        (三)国立中央大学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
        (一)府学关系
        (二)中央大学
        (三)政府
        (四)抗战时期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的共识与合作
    第一节 合作基础:政府教育政策与中央大学办学理念的契合
        一、民族复兴与抗战建国:中央大学与政府合作的背景
        二、政府的教育政策及对中央大学的双重期待
        三、抗战时期中央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
    第二节 “切合国家的需要”:中央大学“实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一、政府教育政策的调整与中央大学的实科设置
        二、中央大学工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三、中央大学农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四、中央大学医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第三节 以学术服务国家:中央大学《新民族》学人与政府的合作
        一、《新民族》的创办及其群体特征
        二、“经国实际之谈”:《新民族》群体对抗战建国的讨论与分析
        三、知识界与权力场的默契与融洽:《新民族》与政府的关系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的矛盾与冲突
    第一节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央大学与政府在校长更迭中的冲突
        一、学术标准与政治考量:中央大学与政府在校长选拔标准上的分歧
        二、学术自由与派系政治:抗战后期中央大学校长的去职
    第二节 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中央大学与政府的经费冲突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困境及中央大学的经费状况
        二、中央大学与江苏省地方政府在经费上的争执
        三、中央大学为争取经费独立与中央政府的斗争
    第三节 控制与自治:中央大学与政府在学生运动中的冲突
        一、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及蒋介石的对日政策
        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央大学与政府的博弈
        三、中央大学对“一二·九运动”的声援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层面
        一、时代背景
        二、历史因素
    第二节 政府层面
        一、政府意志
        二、人事安排
        三、经费问题
        四、教育政策
    第三节 学校层面
        一、校长
        二、教师
        三、学生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实质、特征与启示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实质
        一、学术与政治
        二、知识与权力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征
        一、府学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二、府学关系未形成制度化约束
    第三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启示
        一、由政治到学术:遵循大学逻辑行事,维持府学关系平衡
        二、由抗争到监督:建立师生监督机制,保证府学关系透明
        三、由“人事”到制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府学关系边界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调查研究 ——以江苏省十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一) 研究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二) 样本选择
        (三) 理论基础
        (四) 问卷设计
        (五) 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就读体验方面的研究
        (三) 研究评述
第一章 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问卷的编制与分析
    第一节 初测问卷的编制
    第二节 初测问卷的施测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初测问卷的分析
    第三节 正式问卷的施测与分析
        一、正式问卷的施测
        二、正式问卷的分析
第二章 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的总体状况
        一、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的就读体验状况
        二、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研究体验量表”中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现状
        一、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研究体验总体状况
        二、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研究体验的差异性分析
    第三节 “课堂学习体验量表”中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现状
        一、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课堂学习体验总体状况
        二、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课堂学习体验的差异性分析
    第四节 “生活体验量表”中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现状
        一、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生活体验总体状况
        二、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生活体验的差异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生就读体验影响因素的初始理论模型图
        二、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影响因素模型图分析
    第二节 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一般,研究体验低于课堂学习体验、生活体验
        二、大众化背景下不同年级硕士生就读体验存在显着差异,研二群体的体验最差
        三、大众化背景下不同性别硕士生就读体验存在显着差异,男生群体体验较差
        四、以学生投入为主导的影响因素对目前就读体验的解释力度均较弱
        五、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生活体验中职业发展支持较弱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改善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生就读体验的对策
        一、硕士研究生应加强自主性调整
        二、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
        三、完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社会运动的教育:独中的改制与救亡图存
    第一节 华文中学的被迫改制
        一、英国殖民时期的华文教育
        二、华文中学被迫改制历史背景之追溯
        三、华文中学的改制过程
    第二节 独中的救亡行动
        一、独中的致命之击:1965年直升中学政策
        二、独中复兴运动的掀起
        三、独中的图存关键——独中建议书与招生运动
    第三节 独中工委会的扶持
        一、成立行政部
        二、组织办理独中教育工作会议
        三、开拓独中生升学之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原则与权宜的拉锯战:独中的办学路线与课程设置
    第一节 双轨制与母语教育路线:196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双轨制路线
        二、母语教育路线
    第二节 国民型、混合、董教总路线:197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兵分三路的办学路线
        二、以国民型式办学路线的两所独中救亡重生实例为戒
    第三节 各自为政与各取所需:1980年代及之后的独中课程设置
        一、全面实施6年中学学制
        二、政府课程所占比例依然吃重
        三、自由多元的课程内容安排
    第四节 因人因地制宜:独中校长与独中课程设置
        一、校本课程的自由
        二、兼顾政府课程的无奈
        三、英文国际班的诱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权与人治:独中的学校管理层
    第一节 失衡与不全面:独中决策权与管理制度
        一、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
        二、独中行政管理制度化不全面
    第二节 行走在钢索上:独中校长与董事的关系
        一、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
        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一场权力的博弈
    第三节 愁与筹:独中学校管理层的共同烦恼
        一、董事教师学生联手度过独中改制初期的经济困难期
        二、及时因应外界需求
        三、办学经费运用与筹措:独中校长的份内“外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弱势的学校主体:独中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独中学生与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缺失
        一、独中学生不具校政参与决策权
        二、独中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不足
    第二节 全马独中学生概况分析
        一、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
        二、独中学生家长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及家庭年收入偏高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学生培养的看法与态度
    第三节 全马独中教师概况分析
        一、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
        二、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教师寄以厚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的实践计划:一份独中教育蓝图
    第一节 吉兰丹中华独中现况分析
        一、学生现况分析
        二、教师现况分析
        三、硬体设备现况分析
    第二节 学生发展:丹中教育愿景、理念与目标
        一、丹中教育愿景与理念
        二、丹中教育目标
    第三节 课程发展:课程体系决定学校形态
        一、课程结构改革
        二、课程意识提升
    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
        一、职前培养
        二、在职培训
        三、善用外援讲师与志愿者
    第五节 学校治理结构与策略
        一、董事会
        二、学校行政层
        三、丹中教育基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现状
    第一节 华文教育是马来西亚教育的重要组成
        一、华小规模在马来西亚逐年增加
        二、华文独中承担了华人中等教育重任
        三、华文教育的贡献
    第二节 华文学校的办学现状与基本构成
        一、华文学校的基本构成
        二、华校教师的发展现状
        三、华文学校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演进
        四、独中考试制度的特点
        五、华文学校的办学经费
第三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
    第一节 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特点
        一、民族的多元性
        二、地区的多元性
        三、教育的多元性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的冲突
        一、华族在多元文化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二、民族冲突
        三、对华文教育的冲击
    第三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的妥协
第四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华文教育与其它教育的融合
    第一节 价值观的共识
        一、独立前华文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教育
        二、独立后的华校价值观教育
    第二节 传统价值观的继承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融合
        一、华校传统价值观的继承
        二、华文学校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融合
    第三节 通过公民教育的方式实现融合
第五章 结论
    一、现状方面
    二、华文教育冲突与妥协方面
    三、华文教育的融合
    四、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英国统考模式及相关课程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中英高考地理试卷的比较分析 ——以浙江和AQA机构的A-Level卷为例[D]. 林玉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D]. 刘新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4]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D]. 郑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学术型硕士招生的方式、机制与对策研究[D]. 郝香贺.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社团课程化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编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D]. 许欣雨.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7]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D]. 胡天银.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调查研究 ——以江苏省十所高校为例[D]. 王晓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D]. 林敏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D]. 胡晓玲. 云南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英国统一考试模式及相关课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