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泗水国揭开神秘面纱(论文文献综述)
董强[1](2021)在《汉代诸侯王的地下世界》文中提出华夏先民自古崇尚"人死而灵魂不灭"以及"敬天法祖"的观念,因此对"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推崇备至。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草根天子与布衣将相合力开创了一个延续400余年的大帝国,并从典章制度、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遗存至今的汉墓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宏大,出土的随葬品涵盖金、银、
胡其伟[2](2018)在《伊尹与夏商之际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伊尹是商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在夏商政权的更迭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因年代久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和诸子书籍中,对其认识已经模糊不清。这些文献除了其姓名、出生地和大致的事迹有较相同的记载外,其他信息都较为驳杂,众口难辨。我们常称道周公,认为周公曾制礼作乐,是儒家文化的来源之一,称为“周孔教化”;伊尹在商初的地位甚至可以超越周公,但他的个人生涯和形象却不如周公那般脍炙人口,他的身上有太多问题悬而未决。幸而有较丰富的传世文献和越来越多的出土材料以供我们探索伊尹的人生轨迹,而关于他的史迹对我们研究夏、商、东夷之间的斗争、联合及形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由三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梳理了有关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字资料。将传世文献简单分为史料类和诸子类,对它们进行简要地概括和断代分析。出土文献则可分为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和简帛文字三大类。其中,甲骨卜辞是商代的材料,对研究伊尹在商人心目中的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可称得上是第一手资料。青铜器铭文只见叔夷钟馎铭一处。简帛类有价值的相关信息主要集中在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简帛和上海博物馆、清华大学收购并保存的战国竹简文字中。第二章第主要论述了伊尹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族属、出生地、身份等,并论证了他的身份、地位在整个夏商势力角逐共主地位形势中发挥的作用。伊尹率领的部族是东夷诸部的一支,生活于今山东县一带,也即古泗水流域。其姓不可考,以泗水为氏,后演变为伊氏,名号为挚或衡。商部落的亳在今内黄一带,因汤帅军南下,经过双方的接触和彼此与夏势力的斗争,权衡了东夷和商在族源、利益、信仰文化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等因素,伊尹作为有莘氏乃至东夷一些部落的代表与商联姻、结盟,帮助汤灭夏建立政权。在夏代,他是伊氏的族长和宗教领袖,在商初是汤的得力助手和辅佐,也是沟通天人的大巫,可能曾担任小臣官职。最后一章主要论证了伊尹在商汤灭夏时发挥的作用,并详细探讨了入商以后,伊尹在商王室中的地位、作用、去世和与太甲关系的问题。在夏商对峙之际,伊尹在从汤前作为东夷一方的首领臣服于夏势力,前往夏朝见。在追随商汤后,也作为商使前往夏都,或接触到了夏桀之妃妹喜,了解夏桀不得民心的一些情报,似有间谍意味。入商后,因其既是功臣、舅族,又是宗教领袖,在商廷有很高的地位。位列商人祭谱的伊尹属于丁族,既可以单独祭祀,又从享商的先公先王,具有在自然和人事方面兴降祸福的神威。伊族在商政治生活中是仅次于王族的望族,世世代代在商王室担任要职,其后人曾在文献和甲骨卜辞中有出现,或在周时仍活跃于政坛。伊尹在汤去世后,放逐不尊汤法的太甲,后又重新迎立了他。后世所谓的“太甲杀伊尹”事件是基于伊尹有限的流俗传说,受战国时代特殊的游士氛围和贤人政治影响而进行的一种古史构建,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但对于研究春秋战国史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梁爽[3](2015)在《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图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州是五省通衢的交通要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作为汉代开国皇帝的故土,徐州曾是汉代皇亲国戚的主要封地区域,加之地理区位的优势,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繁荣的文化景象,遗留了大量的文物资源。汉画像石作为汉墓的装饰绘画,有着很高的考古、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乐舞题材的汉画像石反映着汉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审美文化和信仰追求,作为音乐题材的美术作品,汉画像石乐舞图像是学科交叉研究的绝佳题材。本文立足前人研究基础,运用考古学、美术学、比较音乐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徐州地区六县一区的田野调查,较全面的搜集整理徐州境内出土的汉画像石乐舞图像,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论文整体在纵向上运用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图像学三层次论(描述、分析、解释)为基本理论依据,对图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解读图像的象征意义;在横向上将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乐舞图像与四川、河南、陕西出土的汉画像石乐舞图像进行对比研究,旨在突显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依据图像学“三层次论”本文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一、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田野调查概述。笔者将田野调查中搜集到的图像进行辨析与分类,这是对图像进行第一层次“自然意义”的解读;二、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艺术风格与美学特征。笔者将图像的雕刻技法、构图特点、审美意蕴、绘画性语言进行逐一解析,是对图像进行的第二层次“常规意义”的解读;三、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象征意义。笔者解读出不同种类乐舞图像所体现的象征意义,是对图像进行的第三层次“文化意义”的解读。
姜燕飞,孟杰[4](2012)在《汉代昌阳城和昌阳侯》文中认为文登市地处胶东半岛东部一隅,早在新石器时代东夷人就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文登市宋村镇更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曾一度成为胶东地区古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而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时光荏苒,曾经的繁华浓缩为了一米厚的文化堆积和数十座萧索高大的土墩墓,也留下了至今仍有争议的汉代昌阳城和昌阳侯所属地之争。以下即从史书记载和近些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两个方面人手,层层剖析,力求揭开历史的迷雾,探寻汉代昌阳城和昌阳侯的踪迹。
李华[5](2011)在《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 ——以四家诗为主要对象》文中研究说明汉代《诗》学是汉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汉代学术往往首先着眼于此。然而关于汉代《诗》学的渊源问题,却向来争讼不绝、难有定见。幸而大地献宝,近年来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的相继出现,使得战国秦汉之际的学术史、《诗》学史得到了改写,这也为重新审视汉代《诗》学渊源提供了契机。故而本文结合最新考古发现、辑佚资料、传世文献及学界成果,主要从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的角度入手,着力于理清孟子与汉代四家诗之间的深层渊源,并对《孟子》在汉代《诗》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予以重新探讨。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孟子与战国秦汉《诗》学发展关系的纵向考察,主要从学术渊源、地缘关系、时代变换与孟子地位变迁三个层面,探讨孟子与周秦两汉的《诗》学渊源。从学术渊源来看,孟子秉承了孔子《诗》学的余续又有所发展,不仅把《诗》作为构建自己哲学思想的基石,而且还从“王道”与“性情”两个角度界定了《诗》的价值,这为汉代《诗》学阐释的王道倾向和性情特点奠定了基础;从地缘关系来看,孟子的活动与《孟子》的流布,主要集中在齐鲁和南楚地区,而这两大区域恰恰是春秋以来《诗》的主要传播地与保存地,共同的地域文化倾向及共同的传承者,为两者在秦汉年间的汇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孟子》的地位演变来看,汉代的《孟子》虽位列诸子,但已经被汉儒视为解读经典的辅翼之书,甚至也享有经书的待遇,《孟子》在汉代的地位之尊,也正是汉代《诗》学重视孟子其人其书的原因与表现。第二、三、四、五章分别以鲁、齐、韩、毛四家诗为主体,从各自的学术渊源、经学特征、诗学主旨、诗义承袭和学者接受等角度,分析了孟子与四家诗的深层关联。第二章为孟子与鲁诗关系的研究。经过考查发现,被视为鲁诗乃至汉代《诗》学发展纲领的鲁诗“四始”观,其对《诗》的经学化定位直接受到了孟子“迹熄诗亡”说的影响,这同时也证实了汉代《诗》的经学化倾向与孟子《诗》学的直接关联;此外,不仅鲁诗的诗义阐释与《孟子》关系密切;甚至鲁诗学者的着述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孟子的影响:例如司马迁《史记》的史学定位与史料选择,赵岐《孟子章句》的章指设置等均源于对孟子《诗》学不同层面的贯彻。第三章着眼于孟子与齐诗的关联。指出影响齐诗乃至汉代学术发展的阴阳五行观,其远源正是思孟学派的“五行观”;此外,齐诗“匡扶邦家”的经学意图和“以诗为谏”的用诗方式,也均源于对孟子“诗载王道”观的贯彻。第四章着重考察了孟子与韩诗的关联。韩诗展现出了强烈的宗孟特点:这不仅表现为韩婴对孟子《诗》学正传地位的高度肯定;同时《韩诗外传》的诗义阐释和《诗》学解读也全然因袭了孟子“诗载王道”和“以意逆志”的《诗》学观;此外,其仁政思想、士人观与圣人观,也直接导源于孟子。第五章是对孟子与毛诗关系的判断。相关研究主要从《毛诗序》、《毛诗故训传》、《毛诗笺》这三部最具代表性的毛诗着作入手。就《毛诗序》而言,经考证《毛诗序》中《诗》“发乎情”的观点源于思孟学派的性情观,而孟子的性情思想又是其直接渊源;另外,不仅《毛诗序》的诗义阐发多与孟子相合;其《诗》学阐释的王道政教倾向也源于孟子的“诗载王道”观。再者,《毛诗故训传》的政教意图、诗义阐释也同样对孟子多有承传。此外,郑玄《毛诗笺》与《毛诗谱》的成书也正是源于孟子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观。以上四章不仅从文本角度出发,通过对《孟子》与各家最具代表性的《诗》学主张和学术思想关联的梳理与比较,指其影响、辩其得失;同时还根据汉儒对师学家法的重视,把四家诗学者在着述、言行、思想倾向等诸多方面与孟子的相涉之处纳入探讨范围,以便对汉代《诗》学发展与孟子的关联有一个较为全面地体认和把握。其中司马迁、赵岐、郑玄均有专节论述,而翼奉、班固、匡衡、蔡邕等则散入不同章节。考查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判定某家某派或某一人之风格,而在于从中发现整个汉代《诗》学承袭《孟子》的整体走向,并由此判定孟子在汉代《诗》学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最后的结语部分为总论,基于前面几章的分析指出,汉代《诗》学发展存在着以《荀子》为体、以《孟子》为用的“荀皮孟骨”现象,汉代《诗》学发展走的是外在祖荀、内在宗孟的发展理路。荀子对汉代《诗》学的影响主要体现于表面,而孟子对汉代《诗》学的影响却是根本和深远的:汉代《诗》学的发展进程赖孟子而定;汉代《诗》学发展重政教亦重性情的阐释路径由孟子而开,汉代四家诗的核心价值均源于对孟子的承袭;四家诗的思想,包括阴阳五行、仁政、性情观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孟子的影响;四家诗学者的着述也因孟子受益良多;此外四家诗在诗义阐释等诸多方面也与孟子密切相连。以上观点足以证明,汉诗源于荀子的定见应当改写,孟子才是汉代《诗》学发展渊源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新资料的使用和新观点的提出。一、新资料的运用近年来一系列考古成果的涌现,大大改变了学界对先秦两汉时代学术状况的既定看法。杜维明先生曾评论说,郭店竹简的发现使得整个早期中国哲学史都应随之重写;而阜阳汉简《诗经》、上海博物馆藏《孔子诗论》等一系列考古成果的问世,也为先秦两汉《诗》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新的思维向度。因此,在采纳传统资料的同时,本文也把近年来与孟子与汉代《诗》学研究关系密切的重大考古成果,悉数纳入到研究视野之中,以期对两者的关系给予更为中肯的评价。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孔子诗论》、《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儒家简部分、阜阳汉简《诗经》、以及马王堆汉墓帛书等。二、新观点的提出1、对孟子与《诗》的关系的新判定。历来人们所论多集中于孟子对《诗》的王道政教意义的赋予,而打破狭隘文学概念的局限却会发现:对于孟子而言,《诗》不仅是记录王道政教的载体与教科书;而且也是孟子哲学的根基与源泉——《诗》不仅为孟子的仁政举措提供了思想范本,同时也是其性善思想的直接来源。2、对孟子与《诗》的政教功能的新探讨。孔子之时,《诗》、乐、舞尚未分离,《诗》教即是乐教,换而言之,孔子并没有赋予《诗》之文本以独立的政治教化意义。正是孟子首先完成了对《诗》之文本的政教意义的重新赋予,从而使得《诗》三百在脱离了乐舞辅助之后,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政治教化功能。汉人解《诗》无不从《诗》之文本入手,从这一角度来看,汉代《诗》学的经学化进程正是赖此而开;汉代乃至后世《诗》的经学化阐释路径,也主要是由孟子导夫先路的。3、对汉代《诗》学重政教、亦重性情的双重阐释路径与孟子关联的新体认。打破了长久以来把孟子《诗》学视为政治之学的定论,指出性情之学和政治之学共同构成孟子《诗》学的两翼。一方面,孟子对《诗》的政教意义的赋予开启了汉代以《诗》为史、以《诗》为谏的政教《诗》学解读方式,成为汉代《诗》的经学化特征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孟子《诗》学中的性情因素,也为汉代《诗》学阐释所继承,并突出表现为《诗》“发乎情”的观点。4、对孟子与汉代《诗》学源流关系的新观照。打破了以往仅从文本角度分析孟子和汉代四家诗关联的做法,选择从发生学的角度寻找二者之间的深层关联,从地缘关系和共同承传者的角度阐释汉代《诗》学承袭孟子的深层原因。5、对孟子与四家诗的核心《诗》学价值观的新审视。(1)对鲁诗“四始”设置意图与孟子《诗》学关系的溯源。鲁诗“四始”设置的经学意图向来争讼不绝,难有定见。而本文通过分析发现,鲁诗“四始”设置正是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的切实反映。作为鲁诗乃至汉代四家诗的纲领性观点,鲁诗“四始”对孟子的承袭,足以反映出孟子《诗》学在汉代《诗》的经学化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2)对孟子与齐诗阴阳五行关系的新界定。指出影响齐诗乃至汉代学术发展的阴阳五行观并非源于邹衍,而是源于思孟学派的“五行说”。这一观点的提出得益于本文的另一新发现:通过考证,汉代列入孟子名下的着作,除目前所知的《孟子》七卷及《孟子外书》四篇以外,还包括了“阴阳家《孟子》”一卷。(3)指出韩诗对孟子《诗》学地位的高度认可。本文发现,韩诗在《诗》学发展脉络中对孔子、孟子的《诗》学地位存在等量齐观的现象,这意味着韩诗对孟子仅次于孔子的《诗》学渊源地位的肯定与认可。这一发现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以荀子为韩诗正传的定见。(4)对《毛诗序》《诗》“发乎情”观点的思想溯源。结合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指出,孟子的性情思想是毛诗《诗》“发乎情”观点的直接导源。6、对孟子《诗》学在汉代影响的多维观照。打破了就《诗》论《诗》的研究模式,从更广泛的角度探讨孟子《诗》学对四家诗的影响,例如指出赵岐《孟子章句》具有开创意义的篇章安排、章指设置正是源于孟子的“以意逆志”观;《史记》的史学观和重要史料的取材也受到了孟子的影响;此外,汉代士人观的形成同样与孟子的诗义赋予关联密切。7、对孟子在汉代《诗》学发展中的地位的重新界定。颠覆了学界以荀子为汉代《诗》学正宗的主流观点。经过深入分析和综合探讨指出,汉代《诗》学承传中存在着“荀皮孟骨”现象:汉诗对荀子的承袭多是行之于表面的,而对孟子的承袭却融入到了整个汉代《诗》学的价值体系当中,孟子才是汉代《诗经》学的主要渊源。
邓丽红[6](2011)在《新闻采访权立法刍议》文中认为近年来,记者采访遭拒、限制采访、记者被打等现象时常发生。记者报道正面新闻时,采访对象一般都乐意配合,但当记者说真话或是报道负面信息时,一些单位、部门就千方百计阻碍,甚至动用武力打击报复记者,记者的采
苏梅[7](2010)在《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是一个雅俗并举的时代,一方面,重文的治国政策和科举制度的完善,促使庞大士人阶层的形成,这大大提高了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进而使文人士大夫成为时代的精神领袖,他们引领宋代的文化风尚。另一方面,百业俱兴的城市商业经济,催生了多元多彩的市井文化,产生了技高艺精的宋代工艺美术。在宋代大的时代文化背景影响下,工艺美术呈现出雅俗共享的艺术风貌。本文从时代文化背景入手,分析文人意趣兴起的成因,以及因其而产生的新的审美取向与艺术追求。在文人意趣的影响下,清玩鉴赏之风开始流行,使得文化用品在实用的同时,逐渐向鉴赏工艺品转变,同时出现了研究清玩鉴赏的着述。首先,在以书斋为依托的文房工艺品中,文质彬彬的文房用具和意趣盎然的文房杂件都出现了专供收藏把玩的赏玩工艺品。此外,宋代文人新的审美趣味延生了一些清赏之物,如宛自天开的奇石摆件、意象万千的观赏瓷,以及体现文人品位的香薰、置花器皿、棋子等。其次,除了书斋之中的文房用具和赏玩之物,宋代文人意趣对其他的工艺美术品也有诸多的渗透,如宋代兴起的“诗书画”工艺美术装饰元素,在宋瓷中有较多的运用;在织绣方面,出现了新的工艺品——仿真传神的缂丝和刺绣书画;在装饰方面,凸显文人精神的装饰图案——四君子与岁寒三友等,这些都也成为诸多工艺美术品的设计元素。再次,正是文人引领的时代意趣风尚,使得宋代工艺美术呈现出了清润典雅的风格,质感求温润似玉,体型尚清秀儒雅,品格欲超逸出俗。宋代工艺美术清润典雅的艺术风格对周边地区和当时有所贸易往来的国家如日本、高丽以及后世的工艺美术也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化艺术标志的宋代,文人意趣的兴起和发展,对元明清工艺美术设计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以上几个章节的梳理和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一、宋代文人意趣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创作;二、宋代文人意趣提升了工艺美术的审美品格;三、使观赏工艺品从实用品中脱颖而出;四、以“文”化之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特色。
武眉凌[8](2008)在《叩访徐州》文中提出叩开徐州的大门,即踏上了通往远古的幽径:那身穿军服骑着战马浩浩荡荡向我们走来的"汉兵马俑",那谜团重重的古汉墓,那浮雕于石板上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还有那岁月悠久醇香迷人的历史故事……徐州,把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斑斑斓斓、惟妙
叶雷[9](2003)在《炒作,开掘新闻源的途经?——从买断南博泗阳大青墩汉墓报道权风波谈开去》文中研究表明 近日,有关南京博物院发掘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三大封国之一泗水国遗存——苏北泗阳大青墩汉墓发掘新闻报道权的风波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对此予以关注。笔者作为南京当地媒体搞文物报道的记者,深深感到:尽管当事各方都出自宣传文物
柏志勇,葛明[10](2002)在《泗阳三庄西汉泗水国古墓重见天日》文中认为本报讯:11月26日早晨,天降大雾,泗阳县三庄乡汉墓考古现场显得更加神秘。经过南京博物院考古工作队近一星期辛勤挖掘工作,一个被封存地下2100余年的汉代古墓已顺利出土,大量文物展现在人们面前。据南京博物院有关专家介绍,这座汉墓?
二、古泗水国揭开神秘面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泗水国揭开神秘面纱(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诸侯王的地下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封王建国与白马之盟 |
墓葬选址中的堪舆之术 |
墓室内的“黄肠题凑” |
精美的随葬品 |
(2)伊尹与夏商之际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伊尹的名号 |
二、关于伊尹的出生、族属 |
三、关于伊尹的身份 |
四、关于伊尹之死 |
五、关于伊尹在“殷革夏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四节 几个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第一章 有关伊尹的传世与出土文献概述 |
第一节 相关传世文献概述 |
第二节 相关出土文献概述 |
一、甲骨卜辞 |
二、青铜器 |
三、简帛 |
第二章 伊尹、商与东夷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伊尹的族属及身份研究 |
一、伊尹出生地与有莘氏地望分析 |
二、伊尹身份的考辨 |
第二节 伊尹与商、东夷联盟研究 |
一、东夷与商族的信仰文化探析 |
二、伊尹与商夷联盟建立的考察 |
第三章 伊尹与夏商政治的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伊尹佐汤灭夏的疑点研究 |
一、伊尹“就汤就桀”相关问题探析 |
二、妹喜“两日相斗”梦兆与汤灭夏战争的探析 |
第二节 甲骨卜辞所见之伊尹研究 |
一、卜辞所见对伊尹的祭祀方法 |
二、传世文献与甲骨卜辞所见之伊族探讨 |
三、伊尹位列祭谱原因考 |
第三节 “太甲杀伊尹”事件和春秋战国的古史书写与重构 |
一、“太甲杀伊尹”事件辨析 |
二、从相关记载管窥春秋战国的古史重构和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图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
1.4 研究基础 |
2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田野调查概述 |
2.1 徐州六县一区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田野调查概述 |
2.2 徐州汉画像石馆馆藏乐舞图像调查概述 |
2.3 小结 |
3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艺术风格与美学特征 |
3.1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雕刻技法 |
3.2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构图特点 |
3.3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人物造型的美学特征 |
3.4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与河南、四川、陕西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比较研究 |
3.5 小结 |
4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象征意义 |
4.1 建鼓舞图像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
4.2 长袖舞图像体现的汉代审美文化 |
4.3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装饰图案的象征意义 |
4.4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社会功能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 ——以四家诗为主要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孟子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需要 |
(二) 对汉代《诗》学渊源问题的重新审视 |
(三) 重大考古发现提供了新的研究契机 |
二、研究现状 |
三、所据文献与目标要求 |
第一章 孟子与周秦两汉《诗》学发展关系溯源 |
第一节 “恒久至道”:诗承渊源严秉孔学 |
一、“述礼乐,备王道”——孔子对《诗》的经典地位的重新确立 |
(一) “述礼乐” |
(二) “备王道” |
二、“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对孔门学术的坚守 |
三、“继往圣,开来学”——孟子对孔子《诗》学的继承与发展 |
(一) “政治之学” |
(二) “性理之学” |
第二节 “江山之助”:《诗》、《孟》流传并济齐楚 |
一、《诗》的保存与流传:“惟齐楚两国颇有文学” |
(一) 齐鲁 |
1、溯源:“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 |
2、表现:“汉之师儒,齐鲁为盛” |
(二) 楚地 |
1、表现:楚地“颇有《诗》、《礼》” |
2、溯源:“兰陵郁其茂俗” |
二、孟子与《诗》学传播在齐鲁与楚地的汇流 |
(一) “传道之所”:孟子学说在稷下的流布 |
(二) “诗礼之乡”:孟子传播与《诗》学发展在邹鲁的汇流 |
(三) “多能讽诵”:孟学南传及性情、王道《诗》学观在楚地的融汇 |
第三节 “时运交移”:《孟子》辅经地位在汉代的确立 |
一、汉代孟子的学术地位:“黜诸子而尊孟子” |
(一) “孟子首置博士” |
(二) 盐铁之论“多本孟子之言” |
(三) 《孟子》注本的频现 |
二、《孟子》与汉代经学的深层关联:“有六经,不可以无《孟子》” |
(一) 《孟子》在汉代的学术定位:“序《诗》、《书》” |
(二) 汉儒对《孟子》的广泛承袭:“诸经通义得引《孟子》以明事” |
第二章 孟子与鲁诗 |
第一节 孟子《诗》说与鲁诗的经学化 |
一、鲁诗“四始”与孟子渊源 |
(一) “四始”释义 |
(二) 鲁诗“四始”与孟子的“迹熄诗亡”说 |
(三) 鲁诗“四始”与汉代《诗》的经学化 |
二、鲁诗“以诗为谏”的经世致用方式对孟子的继承 |
(一) 以美刺言诗 |
(二) “以三百五篇谏” |
第二节 鲁诗诗义阐释中的绍孟倾向 |
一、“颇重训诂”:字句使用对《孟子》的背离与承袭 |
(一) 背离:鲁诗与《孟子》用字差异辨析 |
(二) 承袭:孟子开鲁诗以字义释《诗》先河 |
二、“尤重先秦古义”:诗义阐释对《孟子》的重视 |
(一) 对孟子独特释义的承袭 |
(二) 对孟子诗义中哲学观点的采纳 |
三、“颇守典章之遗”:对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高度关注 |
第三节 司马迁对孟子的推尊:“粲若经传,继乎六籍” |
一、司马迁与鲁诗 |
二、司马迁对孟子《诗》学地位的肯定 |
三、司马迁与汉代孟子地位的提升 |
四、《史记》在主旨与选材上对孟子的重视 |
(一) “孔子惧而作春秋”:孟子对《史记》创作宗旨的影响 |
(二) “祖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对《孟子》尧舜题材的采纳 |
第四节 赵岐对孟子的推尊:“孟子后而能深知其学者,莫如赵氏” |
一、赵岐与鲁诗 |
二、赵岐身世与注《孟》动机 |
三、赵岐对孟子的推崇与评价 |
(一) “命世亚圣之大才”:对孟子“亚圣”身份的判定 |
(二) “尤长于《诗》、《书》”:对孟子《诗》学地位的认同 |
四、《孟子章句》对孟子“以意逆志”观的采纳 |
(一) 赵岐对“以意逆志”的理解 |
(二) 《孟子章句》的章指设置对“以意逆志”的体现 |
第三章 孟子与齐诗 |
第一节 齐诗与孟子的地缘关系 |
一、齐诗的地域特性 |
二、孟子与齐地的关联 |
三、齐地对先秦思想及典籍的保存 |
第二节 齐诗“四始”、“五际”与孟子渊源 |
一、阴阳五行与思孟渊源 |
二、诗说的目的性指向:“言王道之安危” |
(一) “四始”、“五际”的用《诗》倾向 |
(二) “四始”、“五际”设置中的“诗载王道“观 |
第三节 诗义阐释对孟子的采纳 |
一、诗旨理解相合 |
二、诗义阐释相同 |
三、引《诗》意图一致 |
第四节 齐诗的经学特征与孟子的《诗》学定位 |
一、齐诗“匡扶邦家”的经学定位与孟子的“迹熄诗亡”说 |
二、齐诗“以诗为谏”的用诗方式与孟子“诗载王道”的政教观 |
第四章 孟子与韩诗 |
第一节 韩诗与《外传》的尊孟倾向 |
一、以“子”敬称 |
二、对孟子“圣”、“贤”地位的肯定 |
三、对孟母教养之功的赞誉 |
第二节 韩婴《诗》学的宗孟特点 |
一、对孟子《诗》学渊源地位的肯定 |
二、《外传》释义与孟子多合 |
(一) 诗义阐释多有承继 |
(二) 特定释义亦多采纳 |
三、对孟子“诗载王道”观的承传 |
(一) 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
(二) 韩婴:《关雎》为“王道之原” |
四、“以意逆志,得孟子之一体”:“推诗人之意,作《内》《外》传” |
(一) “逆”:对读《诗》者主体地位的强调 |
(二) “志”:对《诗》背后的王道仁义思想的推求 |
五、对孟子用《诗》方式的采纳 |
第三节 韩婴对《孟子》的思想承传 |
一、对王道观的承传 |
(一)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二) “省刑罚、薄税敛”,“仁政之大目也” |
(三)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
二、对圣人观的承袭 |
(一) 尊崇圣字 |
(二) “古圣人”谱系的建构 |
(三)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
三、对士人观的继承 |
(一) 士人人格的构建:“立天下之正位” |
(二) 士人人格的坚守:“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
(三) 不同境遇下的抉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第四节 韩诗学者对孟子的接受与承传 |
一、诗说对孟子的继承 |
二、着述与孟子的牵涉 |
三、对孟子士人观的践行 |
第五章 孟子与毛诗 |
第一节 “毛诗诸序与孟子多合” |
一、《毛诗序》简考 |
(一) 《诗序》的产生时间 |
(二) 孟子与《诗序》关系的初步梳理 |
二、“发乎情”:《诗大序》情志说与思孟学派性情思想的精神契合 |
(一) 《毛诗序》的“情”本因素 |
(二) “情”本思想溯源:思孟学派中“情”本思想的初现 |
(三) “情”本思想确立:《孟子》“情”本思想的集中彰显 |
三、“言王政之废兴”:《诗序》“诗载王道”观与孟子的异趣同旨 |
(一) 缘起:“声歌之学渐微”——《诗》、乐分离,《诗》的文本价值得以彰显 |
(二) 表现:“义理之说既胜”——孟子率先赋予《诗》之文本以王道政教意义 |
(三) 影响:“见盛衰之由”——《诗序》对《诗》的王道政教意义的多层解读 |
四、诸序“援据《孟子》” |
(一) 原文采录 |
(二) 诗旨相合 |
(三) 言语化用 |
第二节 《毛诗诂训传》对孟子的吸纳 |
一、《毛诗诂训传》小考 |
(一) 《毛诗故训传》的作者与产生时间 |
(二) 河间献王的文化政策:《毛诗故训传》采纳孟子的学术背景 |
二、故:“最得圣贤之意” |
(一) “故”字释义:“备详前典” |
(二) “显明王之政教”的阐释意图与孟子的“迹熄诗亡”观 |
三、训:“解释经旨,贵于显明” |
(一) “训”字释义:“道物之貌以告人” |
(二) 《毛诗故训传》:“文简而义赡” |
(三) 《孟子》:“解释经旨,贵于简明” |
(四) 《毛诗故训传》与《孟子》的释义方法比较 |
四、传:“孟子之后,知其解者,莫如毛公” |
(一) “传”字释义:“并经文所未言者而引申之” |
(二) 对孟子《诗》学正传地位的肯定 |
(三) 对孟子王道思想主张的认同 |
第三节 郑玄《笺》、《谱》“专用孟子之法以治《诗》” |
一、郑玄对孟子的推尊 |
二、“逆诗人之志”:《毛诗传笺》与孟子政教《诗》学的最终确立 |
(一) 诗义阐释对《孟子》的延续 |
(二) “以喻说诗”与“以意逆志” |
(三) “以礼笺《诗》”对孟子《诗》学礼教意义的重新赋予 |
三、“论古人之世”:《毛诗谱》对孟子“迹熄诗亡”观的整体贯彻 |
(一) 《诗谱》断代与王道终始 |
(二) 《诗》之正变与王道兴衰 |
结语 孟子与汉代《诗》学关系重估——从“祖荀”到“宗孟” |
一、传统“祖荀”观——读《诗》“不知荀义,是数典而忘祖也” |
(一) 汉宋“祖荀”说:“毛公亲事荀卿” |
(二) 清儒“祖荀”说:“汉人之学为源于荀卿” |
(三) 近人“祖荀”说:“荀子影响两汉《诗》学既深且巨” |
二、汉代《诗》学中“宗孟”现象——“虽云枝叶扶疏,实亦波澜莫二” |
(一) 从“诗”到“经”:汉《诗》的经学化基调赖孟子而定 |
(二) “政教”与“性情”:汉《诗》双重阐释路径由孟子而开 |
(三) “四始”设置与“迹熄诗亡”:四家诗的核心价值体系对孟子《诗》学观的全然贯彻 |
(四) “五行”与“性理”:思孟五行与汉代四家诗的思想渊源 |
(五) “杂花生树”:四家诗学者对孟子的多方蹈袭 |
三、“荀皮孟骨”——汉代《诗》学渊源的一个合理解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新闻采访权立法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制约新闻采访权的因素 |
1.政治因素对新闻采访权的困扰 |
(1) 各种规定对新闻采访权的牵制 |
(2) 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对新闻采访权的限制 |
(3) 记者的采访资格被取消 |
2.经济因素对新闻采访权的阻挠 |
(1) 采访权被买断 |
(2) 被访者要求付费 |
立法保障新闻采访权 |
(7)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的厘定 |
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四、研究的方法与角度 |
五、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雅俗并举的宋代文化 |
第一节 士人阶层的形成与文化意义 |
一、重文的治国政策——士人阶层形成的政治基础 |
二、科举制度的改革——士人阶层形成的社会条件 |
(一) 科举取士的革新 |
(二) 市民教育的普及 |
三、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的提高 |
四、文人士大夫引领的文化风尚 |
第二节 商业城市的兴起与工艺美术的繁荣 |
一、百业俱兴的城市商业经济 |
二、多元多彩的市井文化 |
三、技高艺精的工艺美术 |
(一) 产生了有文化的新型匠师 |
(二) 分工精细的工艺门类 |
(三) 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貌 |
小结 |
第二章 宋代文人意趣的形成和清玩鉴赏风气的流行 |
第一节 文人意趣兴起的成因 |
一、文人群体对文化地位的自觉认知 |
二、宽裕的闲适生活提供了赏玩的条件 |
三、文人交游面的扩展和多元文化的吸纳 |
第二节 宋代文人新的形意观与艺术追求 |
一、“得意忘形”的审美取向 |
二、书画艺术的“逸格”品评 |
三、禅意与诗画意境的共通 |
四、以“意”为核心的诗书画一体的理念 |
五、文人对文化用品的要求从实用转向鉴赏 |
小结 |
第三章 以书斋为依托的文房工艺品 |
第一节 文质彬彬的文房用具 |
一、材艺考究的宋笔 |
(一) 宋之前毛笔的发展概况 |
(二) 文人参与研究和制作毛笔 |
(三) 对笔毛材质精于毫巅的品鉴 |
(四) 精气神贯一的笔管装饰 |
二、技艺精湛的宋墨 |
(一) 丰富多彩的宋代墨料 |
(二) 产生对墨品鉴的专门着述 |
(三) 宋代文人自制墨之风 |
(四) 文人审美意趣对制墨工艺的影响 |
三、以质焕美的宋纸 |
(一) 宋纸品类的增多和品质的提高 |
(二) 士大夫对纸品的细审精鉴 |
四、文趣涌然的砚田 |
(一) 宋砚的空前发展 |
(二) 对砚石的质、形、纹之品评鉴定 |
(三) 文人参与制砚和砚铭的兴盛 |
五、意趣盎然的文房杂件 |
第二节 探奇发瑰——文人清赏之物 |
一、巧夺天工的奇石摆件 |
(一) 出神入化的供石 |
(二) 小中见大的砚山 |
(三) 亦真亦幻的研屏 |
二、意象万千的观赏瓷 |
(一) 窑变釉彩之美 |
(二) 开片肌理之美 |
(三) 绞胎互动之美 |
三、体现文人品位的香熏、置花器皿、棋子 |
四、装裱与刻帖工艺之美 |
(一) 宋代书画装裱的形式美 |
(二) 宋代刻帖工艺的兴盛 |
小结 |
第四章 “诗书画”作为工艺美术装饰之元素 |
第一节 宋瓷的“诗书画”纹饰 |
一、以画为主的宋瓷纹饰 |
二、以书法诗文为主的宋瓷纹饰 |
第二节 仿真传神的缂丝和刺绣书画工艺品 |
一、诗书画与缂丝工艺品 |
二、诗书画与刺绣工艺品 |
第三节 凸显文人精神的装饰图案——四君子与岁寒三友 |
一、梅作为设计元素在宋代工艺美术中的运用 |
二、竹形作为设计元素在宋代工艺美术中的运用 |
三、“兰、菊、松”作为设计元素在宋代工艺美术中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崇尚清润典雅的宋代工艺美术风格 |
第一节 质感求温润似玉 |
第二节 体型尚清秀儒雅 |
第三节 品格欲超逸出俗 |
小结 |
第六章 宋代文人意趣对近邻与后世工艺美术的深广影响 |
第一节 对辽夏金工艺美术的影响 |
一、宋代文人意趣对辽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
二、宋代文人意趣对金工艺美术的影响 |
三、宋代文人意趣对西夏工艺美术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宋代同时期日本、高丽等国工艺美术的影响 |
第三节 对元明清工艺美术的影响 |
一、抽象倾向的工艺装饰 |
二、诗书画元素在元明清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延展 |
三、元明清的织绣书画 |
四、宋代文房清玩对元明清工艺美术的影响 |
五、后世对宋代造物思想的传承 |
六、宋代工艺美术风格对元明清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一、宋代文人意趣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创作 |
二、宋代文人意趣提升了工艺美术的审美品格 |
三、使观赏工艺品从实用品中脱颖而出 |
四、以“文”化之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特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论着 |
后记 |
(8)叩访徐州(论文提纲范文)
历史溶解在山水间 |
崖洞墓开凿之谜 |
甬道设计施工精度之谜 |
崖壁画之谜 |
星宿分布图之谜 |
战火逝去, 硝烟锁不住峥嵘岁月 |
浸润历史文化, 享受名城山水 |
四、古泗水国揭开神秘面纱(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诸侯王的地下世界[J]. 董强. 百科知识, 2021(32)
- [2]伊尹与夏商之际历史研究[D]. 胡其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图像学研究[D]. 梁爽.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4]汉代昌阳城和昌阳侯[J]. 姜燕飞,孟杰. 理论学刊, 2012(S1)
- [5]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 ——以四家诗为主要对象[D]. 李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6]新闻采访权立法刍议[J]. 邓丽红. 青年记者, 2011(11)
- [7]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D]. 苏梅. 苏州大学, 2010(10)
- [8]叩访徐州[J]. 武眉凌.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8(09)
- [9]炒作,开掘新闻源的途经?——从买断南博泗阳大青墩汉墓报道权风波谈开去[J]. 叶雷. 传媒, 2003(04)
- [10]泗阳三庄西汉泗水国古墓重见天日[N]. 柏志勇,葛明. 新华日报,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