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推:推进民族船舶工业远航(论文文献综述)
宋双双[1](2014)在《论中国的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文中指出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外移民是中华民族最早认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实践者。从海洋经济看,海外移民的发轫与航海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随着海外贸易网络的扩大而遍布世界;从海洋政治来看,对海外移民的政策构成了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移民的借重又成为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的重要依托;从海洋文化来看,海外移民不仅象征一种拼搏向上、开拓进取、开放交流的海洋精神,更承接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海外移民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海外移民,中国的海外移民因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始终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他们不但在历史上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起到特殊作用,更在于迄今仍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外资源,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动力之一。因此,本论文拟以海外移民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分析中国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的关系,从海外移民的角度研究提出如何加强海洋强国建设,从而丰富海洋强国建设的规划和实践。本论文主要围绕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展开。力图在阐明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将中国海外移民的力量和国际影响力与化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现实挑战和困境联系起来。本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系统阐述海外移民和海洋强国建设的概念、内涵和理论。通过对海外移民和海洋强国这两大概念进行界定,梳理海外移民的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认识、经略海洋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外移民对于建设海洋经济、海洋政治和海洋文化强国的意义:海外移民是吸引海外投资、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海外移民是打击台独分子、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海外移民是解决海洋纠纷、维护海洋安全的有效支撑;海外移民是实现海洋外交、发展多双边友好关系的纽带;海外移民是提升中华海洋文化、实现民族复兴梦的传播者和开拓者。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了海外移民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推力,引入心理学的“认同”和“认知”要素,从海外移民的主观认同和客观利益和中国政府的认知两个角度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强国进行了分析。把海外移民的认同解构为:“变”—家乡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不变”—文化认同,通过对海外移民认同“变”与“不变”以及现实企业、个人、和家庭利益的分析,探讨海外移民在认同下对中国国家利益的贡献。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统治者出于对异己势力的防范和戒备,对海外移民逐渐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认知模式:凡“下海通番”或“遁居海外”者皆为“盗贼”或“叛逆”,在此认知模式下制定的政策对海外移民极为不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从双向的角度积极认可海外移民作用并制定了正确的侨务政策,对海外移民持欢迎和鼓励态度。这两章拟从海外移民不变的文化认同、现实利益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海外移民正确认知和政策的角度分析海外移民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因。第四章论述了海外移民与海洋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早期海外移民的发轫与航海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海外移民自宋元以来结成的数百年华商网络以及海外移民对于中国海岸带经济建设发展的投资和支持三方面。在分析指出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政策建议。第五章论述了海外移民与海洋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海外移民的不同认知影响国家海洋战略,海外移民与两岸统一和海外移民与中国海岛权益维护三方面。并分析指出中国海洋政治建设的状况和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政治强国的政策建议。第六章论述了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海外移民与海洋精神、海外移民与海洋宗教民俗和海外移民与中外海洋文化交流三方面。并分析指出中国海洋文化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文化强国的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整合海外移民资源,建设海洋强国的三个基础:文化认同、血缘亲缘关系和共同利益,并提出具体整合海外华人资产、整合华商网络、整合海外人才的战略举措,希冀在整合海外移民力量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的海洋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钟靖[2](2014)在《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媒介无处不在,它对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因如此,将媒介作为环境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时,近年对于“空间”的研究在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空间实则为媒介。从媒介环境的视角研究空间,不但能发掘空间作为信息载体的特点,并且更能专注于探讨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本文以“空间”和“权力”为逻辑起点,以上海人民广场作为空间媒介文本,将其作为研究城市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针对它展开文化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广场空间的生产,空间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进而探究广场空间的文化政治、文化实践与差异变化,以此解读人民广场的文化嬗变。并期待从一个侧面关照上海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折射出上海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城市民众生活与文化水平变化,进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握不同时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并且期盼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解析,揭示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心广场的变迁特点、规律及广场文化嬗变的深刻原因。研究发现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的风格经历了由人为主导到物为支配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人民广场,作为群体而出现的人构成了广场的主体;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民广场,标志性建筑组成的符号取代了散落于广场的个体建构出了广场的主要媒介景观。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生产或编码存在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前身跑马厅长久持续性地传递着殖民者的权力话语,并且不断以此固化人们对跑马厅功能的认知。建国后的人民广场被打造成为巩固和强化政党合法性权力的政治空间,被重塑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符号。九十年代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人民大厦以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风格不一的标志性建筑拼贴共同组建的人民广场整体空间,被作为集中传播与展示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形象的窗口。广场空间传播呈现支配性(及主导性)、协商性和对抗性三种不同解码方式,以支配性和协商性为主要解码特点。支配性和协商性的解码行动总体上都可以归为符合权力编码的空间活动,占广场空间消费、传播与实践的绝大部分。而挑战性的解码行为则是对空间控制权的逾越与背反。人民广场的空间再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空间解码实践,由此会产生多维度的再现空间。其中由支配性解码空间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再现空间属于正式、主流的空间,符合权力的构想与定位。反之,挑战或对抗式的空间解码形成的再现空间则是边缘化的空间,并且仅有狭小有限的空间余地。人民广场的空间实践活动呈现由多元趋向于单一再回归多元的特点。权力控制力强化时,各种社会关系趋于组织化,被规范、整合,空间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就趋于单一。权力控制减弱时,各种社会关系更加多维,空间消费、传播和实践的活力才会被真正释放,呈多元化特点。权力具体作用于人民广场空间(涵盖跑马厅时期),管理风格不断变化,体现出规范化——行政化——规范化的转变特点。在广场的整体空间-权力运作中,体现出从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的风格转变,但去政治化并不意味着权力作用的减弱,权力是以一种更加隐而不显的方式进行着潜藏化运作,实则是去政治化的政治。
贺琛[3](2012)在《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文中提出水密隔舱(Water-tight Compartments)是现代大型船舶船体结构的主体部分,采取水密性是保障航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举世公认,这一技术的发明来自古老的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水密隔舱源远流长,考古发掘中水密隔舱海船遗物不断发现。2008年,活态传承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该项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利用大量翔实可信的资料,全面系统地研究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探讨水密隔舱技艺的起源、发展及该项技艺存续的文化空间。为了理解水密隔舱制造技艺的内涵及传承,作者在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的传承地——福建晋江和宁德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调查。在深入研究中作者发现了“隔舱”在中式造船中的文化价值,从设计看,中式船型是以隔舱板为核心的,也就是“四母营”,即以四个主要的隔舱板决定整个船体结构,这种设计方法仍被福建船师采用。从建造过程说,中式船是在龙骨上将隔舱板和外板逐层向上装配,而不象西式造船从肋骨内外装配。从海权争夺来看,有隔舱板的船成为海上力量发展的障碍。而且,隔舱板造船法省钱省工,巧妙而科学,是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也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这样,水密隔舱的意义远比当初所宣称的抗沉、分隔货区之用途要高,它是中国文化在造船技术上的典型代表。从技术中参透文化,这是技术类非遗保护的必要方法。在对历史资料的研读中,作者认为水密隔舱技术与中国社会经济关系密切,中国式小本商业联合经营模式的迅速发展对水密隔舱技术起到促进和巩固的作用,远洋航海和船检制度对造船技术起到改进和完善的作用,中国古代船型也随着商业和船检税收制度的丈量方法而逐渐改变。虽然水密隔舱的优点早已被西方发现,但在历史关键时期中国实行的海禁政策,使中式大船销声匿迹,随之建造大船的技术也无法发展,因此中国造船技术被西方轻视,而隐藏于其中的水密隔舱自然也未引起重视,其科学价值迟至18世纪才被西方人所认识。作者还发现,传统造船中没有成文的评判标准,但人心是一杆秤,船主衡量船师的标准和船师自己内心的标准是闽南造船业的蓬勃发展的诚信基础,同时,官方制定的一些标准对造船技术也起到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在民间信仰发达的闽南地区,海船信仰为其提供了精神支持,具有混合型的特点,其种类丰富、传播广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水密隔舱福船文化遗产申报地为晋江和宁德,分别代表了两种历史和现状。这两个地区联合申报该项遗产获得成功,并展开不同方式进行保护和传承。现在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制作船模,在政府的支持下,老艺人依照古籍研究并复原古代战船,而另一些船师则是自觉的制作过去常见的渔船船模,给子孙后代留下传统生活的形象资料。沉船探险、考古发现、遗产保护的需求和古船研究的充分,使人们开始热衷于古船复原。本世纪初,“绿眉毛”,“太平公主”号、“台湾船”等帆船,是利用水密隔舱制造技艺复原的实例。2010年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计划复制“南海一号”仿古宋船,并选定陈芳财设计,笔者也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在体验观察中发现,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水密隔舱在民间的评价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该遗产之所以濒危主要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的冲突,船师难以面对新工艺新标准的考验,现代标准的不适用成为复原古船的障碍。因此,急需为木帆船建造重设标准,才能摆脱现代标准对传统技艺的蚕食和伤害。在保护传承中,加强传承入、政府、专家的合作,制定规划,开展实验,为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弱势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是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复兴的一条值得探寻的出路。
梁家上[4](2012)在《西方海洋小说主题研究》文中认为海洋是西方人生存发展的重要领域,成为西方文学的常见题材和主题。海洋文学,即以海洋为背景或以海洋为叙述对象或直接描述航海行为以及通过描写海岛生活来反映海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文学作品,是西方文学一个重要类型,具有众多的杰出作品、鲜明的艺术特征、广泛的文学影响,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西方海洋小说在西方文学当中占据突出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海洋文学的最高水平。本论文采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从西方海洋小说中提炼出“征服”、“成长”、“自由”、“孤独”、“救赎”、“生态”六大主题,分别在六章予以阐释分析。重点研究了笛福的《鲁滨孙历险记》、雨果的《海上劳工》、麦尔维尔的《白鲸》、杰克·伦敦的《海狼》、康拉德的《阴影线》、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十几部作品。力图勾画出西方海洋小说的基本风貌,揭示西方作家对世界的情感和认知方式,洞见西方文化的地缘特征、生存状态和精神价值。最后将六大主题贯穿联系起来,探讨贯穿其间的人文主脉以及有益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启示。这种从主题入手对西方海洋文学进行整体性的宏观研究,对于笔者的西方文学和文化的研修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希望也有益于细化西方文学的研究,或为后来的更深入的研究做些基础性工作。
梁浩[5](2009)在《天津海河景观文化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确切一点说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离不开海河。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三岔河口一带的直沽寨是天津最早的城市胚胎。海津镇的出现则确立了天津地区河海通津的重要地位。从金元时期开始,作为天津城市前身的直沽,经济、文化中心即在三岔河口沿河一带,天津设卫建城后这种情况未尝稍改,从而为天津确立了河海通津、南北交融的文化品格。开埠后,各国租界自海河上游向下发展,不但形成了天津城市发展夹河而立的总格局,也决定了“百年风云看天津”和东、西文化荟萃的文化走向。海河是天津城市成长的摇篮,它穿越城区的每一段都记录了天津城市的发展历史。海河不仅是天津市最大的自然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西北向东南,海河穿越市区,经过时间的磨砺,将城市的发展历史一一如实地记录下来,留下了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桥梁、建筑物和历史街区。因此,本文将天津海河的自然生态、建筑景观与文化背景相结合,分析天津海河沿线两岸的景观分布及其特征,并对个别景观与构筑物进行较为细致的论述,探讨了海河景观文化的开发对策,以期提升海河整体开发和发展的文化价值。
王磊[6](2007)在《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天津滨海新区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经济成果,尤其是2006年5月国家将滨海新区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滨海新区正在成为继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滨海新区依海而建,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其进一步开发开放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新区的陆域经济战略与海洋经济战略都在独立研究发展,在战略体系上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和协调。本研究就是希望通过海陆一体化、集成化的战略视角重新审视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分析提出适合滨海新区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战略意见。形成了新的集成化战略观。提出将滨海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集成为一个系统,体现战略整合的集成战略,从多视角和多层面,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对待各项战略创新资源要素,促进要素、功能及优势之间的相互匹配,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逐步消除传统的海洋经济战略和滨海陆域经济战略存在着相互割裂和离散的弊端。用这种科学的战略来指导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活动,提升创新发展品位,从而谋求长远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在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分析过程中,引入二元经济理论,分析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当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二元经济化趋势,确定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符合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应当从“二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方向研究现有问题。因此,若要实现“二元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以系统论观点考察海陆一体化经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虽有提出以系统论作为海陆一体化经济研究理论的观点,但都没有从深入构造系统研究体系入手开展研究,本文以一条“大系统—子系统—子系统间产业、资源、资金等要素的势能差—能量流—产业价值链”的研究主线,构造海陆一体化经济的比较完整的系统理论体系。并将这个研究运用于新战略构想的提出。在战略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系统观点和产业链的关系,针对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整合,补充完善滨海新区总体规划中滨海新区“T”型发展格局,以海岸带为依托,提出向海扩展延伸、充分利用海域资源的“十”字型发展战略架构,以海陆统筹为基础论述实施“十”字型发展战略架构的合理性。同时,在滨海新区发展“十”型架构的基础上,将“环渤海”进行扩展,提出以滨海新区为中心、以渤海为纽带、以“三北”为腹地的“全渤海”概念。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务院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论从各方面都要体现“先行先试”的基本特征,尤其在总体战略和体制改革两方面更要突出这个特征,“海陆经济一体化”经济战略如果在天津滨海新区率先实施,正是滨海新区在总体战略“先行先试”方面的一大亮点,也将成为滨海新区发展区别深圳和浦东的重要特点。
李相熔[7](2007)在《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韩国、加拿大三国无论是在自然资源、文化、外交,还是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若干共同和不同之处。共同之处表现在:(1)在文化方面,三国都比较崇尚和平,并倾向于采取温和政策来解决国内外各种社会问题。(2)虽然三国明显属于外向型经济,但对外经济贸易的依赖度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比较大。(3)虽然经济上都对外资有所戒备,但外资在金融领域和工业领域对三个国家的国内经济影响都比较大。(4)三个国家的经济都高度依赖于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不同之处表现在:(1)中国和韩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属于“东方威权主义”类型,而加拿大则属于相当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2)三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差异迥然,例如中国和韩国的人均自然资源非常贫乏,而加拿大的自然资源则极为丰富,地大物博且人口稀少。(3)三个国家的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去甚远。中国属于过渡型经济,或者说处于“转轨期”;韩国也正处于产业升级的特殊时期,东南亚金融风暴后,韩国的经济贸易体制的更新换代进展神速,相反加拿大经济不存在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尽管NAFTA对于贸易体制有很大的冲击,且没有类似于中韩的历史包袱。经济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决定了三国长时期内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值得有关人士更多地发掘和实现三国“合作竞争”的巨大潜力。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世界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及全球化,21世纪的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各方面的交流。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加拿大、韩国三国之间的交流及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
刘晓雷[8](2006)在《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在商品贸易、经济合作、相互投资等方面都将逐步推出优惠政策,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促进区内国家经济的发展。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和最主要的沿海港口城市,其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集聚作用和对中国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作用都是举世公认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上海的作用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学术界关注的话题。 本文准备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另辟蹊径,通过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来分析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地位,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建设结合起来,突出上海“外引内联”的国际枢纽功能。我们不仅仅要把眼光停留在上海作为地区增长极的极化作用上,同时也要把目光投射到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去。从整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角度来分析上海的纽带联接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章的主要理论,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增长极理论,以及由增长极理论发展而来的点轴理论和圈层经济结构理论,为上海在自由贸易区内建设国际经济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对上海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上海与东盟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现状,通过详实的数据证明双边的经贸合作增势强劲。同时,通过对双方贸易结合度、外生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的分析,说明了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和广阔的合作前景,进一步证明了上海在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为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国际经济中心提供了现实依据。在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文章接着对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建设国际经济中心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先指出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经济区位优势,再从上海发挥区域内产业实体中心功能和服务中心功能的角度,说明了上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条件,证明上海建设洲际国际经济中心的目标是可行的。而后针对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的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对策。最后,指出了上海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际经济中心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论部分点名文章主题,阐明了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国际经济中心地位。
龚高健[9](2006)在《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港口是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福建不仅是港口资源丰富的省份,历史上也是我国港口开发和繁荣最早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因近台面海的优势率先对外开放,港口经济总量和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区域之一。 沿海区域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港口经济的竞争。当前福建港口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加强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对于促进两岸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提升海峡西岸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东南沿海整体联动和全面繁荣、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本文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现代化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运用历史学、经济学、交通运输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从福建港口经济发展史的纵向角度与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战略、临港产业发展、港城经济互动、腹地经济与运输通道分析、闽台港口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等横向角度相结合进行全方位、全景式论证,着力描绘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福建港口经济的发展进程,力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力求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港口经济发展决策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承万[10](2001)在《大推:推进民族船舶工业远航》文中研究指明一艘船有三大主件,即船体、主机、推进器。当年决定在大连香炉礁建设大型现代化船舶总装厂时,其主厂与配套厂的布局就是按照这三大主件安排的,大连船用推进器厂就是香炉礁造船基地的三大主件厂之一。 大连船用推进器厂人称?
二、大推:推进民族船舶工业远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推:推进民族船舶工业远航(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的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概论 |
第一节 海外移民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 中国海外移民的概念与内涵 |
二、 中国海外移民的发展与特点 |
三、 海外移民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建设海洋强国及其意义 |
一、 中国具有海洋强国建设的文明基因 |
二、 近代以来经略海洋的经验和教训 |
三、 建设海洋强国命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三节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强国建设 |
一、 海洋强国建设的内涵 |
二、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契合 |
三、 海外移民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意义 |
第二章 海外移民参与海洋强国建设的内在动因:“认同+利益” |
第一节 主观动因:海外移民的中国认同 |
一、 何谓“认同”? |
二、 海外移民对中国认同的“变”:乡愁—民族—国家 |
三、 海外移民对中华认同的“不变”:文化认同 |
第二节 客观动因:海外移民的现实利益 |
一、 企业利益、个人利益和家族利益 |
二、 利益支撑的外部条件 |
第三节 海外移民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
一、 海外移民对于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 |
二、 海外移民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
三、 海外移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 |
第三章 海外移民参与建设海洋强国的外在推力:“认知”与“政策” |
第一节 认知与政策制定 |
第二节 对海外移民的不同认知与不同的海外移民政策 |
一、 对海外移民的不同认知 |
二、 海外移民政策的制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海外移民认知和政策的变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移民社会的变化与特点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海外移民认知的变化 |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海外移民政策 |
第四章 海外移民与海洋经济强国建设 |
第一节 海洋经济的内容和地位 |
一、 海洋经济的概念和内容 |
二、 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之路的重要基础 |
第二节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经济的关系 |
一、 海外移民与航海贸易 |
二、 海外移民与海商网络 |
三、 海外移民与海岸带经济建设 |
第三节 统筹海外移民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 |
一、 当前海洋经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二、 海外移民对海洋经济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 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举措建议 |
第五章 海外移民与海洋政治强国建设 |
第一节 海洋政治的内容和地位 |
一、 海洋政治的内容和意义 |
二、 中国海洋政治发展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政治的关系 |
一、 海外移民与国家海洋战略 |
二、 海外移民与两岸统一 |
三、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岛权益维护 |
第三节 统筹海外移民 建设海洋政治强国 |
一、 当前中国海洋政治建设状况和突出问题 |
二、 海外移民对海洋政治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 统筹海洋移民、建设海洋政治强国的举措建议 |
第六章 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强国建设 |
第一节 海洋文化的特征和地位 |
一、 海洋文化的特征与独特作用 |
二、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二节 海外移民与中国海洋文化的关系 |
一、 海外移民与海洋精神 |
二、 海外移民与海洋宗教民俗 |
三、 海外移民与中外海洋文化交流 |
第三节 统筹海外移民 建设海洋文化强国 |
一、 当前海洋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 海外移民对海洋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 统筹海外移民、建设海洋文化强国的举措建议 |
结论 关于整合海外移民资源、建设海洋强国的思考 |
一、 整合海外移民资源,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坚实的基础 |
二、 整合海外移民资源、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举措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广场意义的演变 |
三、空间、权力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主题、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人民广场前尘回顾 |
第一节 权力角逐下的跑马厅 |
第二节 跑马厅——新型公共空间的出现 |
第三节 微型公共政治舞台——权力的显性展示 |
第四节 体育休闲娱乐之所——权力的隐性渗透 |
第五节 跑马厅的衍生空间 |
第二章 空间生产与权力敞视 |
第一节 “政治化”广场的生产 |
第二节 城市市民广场的重构 |
第三节 广场空间品质的进深解读 |
第三章 单音独鸣与众声喧哗 |
第一节 庆典仪式:政治狂欢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泛政治化宣传的形成与消解 |
第三节 展览:观看的单一到多元 |
第四节 体育:革命化向休闲化的演进 |
第五节 娱乐的遮蔽与启封 |
第四章 广场空间的控制与对抗 |
第一节 广场“规训”:权力的控制 |
第二节 广场管理下的遵从与挑战 |
第三节 非常态:广场的异质活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摊贩与黑车管理下的生存博弈 |
第五章 人民广场的叙事与扩散 |
第一节 广场叙事与印象 |
第二节 人民广场的扩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水密隔舱”命名的提出 |
二、水密隔舱海船制造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理论选择、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理论选择 |
二、研究范围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定义与类别 |
第一章 水密隔舱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舟船技术与水密隔舱的产生 |
一、舟船技术的发展 |
二、造船中的仿生原理 |
三、船体的水密方法 |
四、水密隔舱起始年代 |
第二节 社会经济与水密隔舱的应用 |
一、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融 |
二、商业对水密隔舱技术的促进 |
三、远洋航海对水密隔舱的要求 |
四、船检制度与造船技术的完善 |
第三节 观念差异与水密隔舱的传播 |
一、技术指导思想的差异 |
二、对空间的理解和安排 |
三、中国造船的政治因素 |
四、中西海上权力的仲张 |
五、水密隔舱的对外传播 |
第四节 历史资料中的古代造船技术 |
一、沉船文物体现的造船技术 |
二、历史文献反映的造船技术 |
第二章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 |
第一节 造船图谱与工具条件 |
一、船样和船谱的功能性 |
二、隔舱板是设计的核心 |
三、造船技术与工具演进 |
第二节 闽南传统造船技艺 |
一、历史发展与限制 |
二、选材备料及设计 |
三、船体结构及装配 |
四、艌缝配方及工序 |
五、帆装形式及索具 |
六、修艌维护及回收 |
第三节 造船技艺的审美 |
一、技术表现出的斜向之美 |
二、设计中体现的审美原则 |
三、文化带来的装饰一致性 |
第三章 水密隔舱造船文化 |
第一节 闽南传统海船民俗 |
一、学艺从业传统习俗 |
二、选料建造传统习俗 |
三、放船出海传统习俗 |
四、行船操控传统习俗 |
第二节 传统造船的评判标准 |
一、标准对造船技术的作用 |
二、船主衡量船师的标准 |
三、船师自己内心的标准 |
第三节 闽南海船的精神支持 |
一、海船信仰的起源和特点 |
二、海船信仰的种类和传播 |
三、海船信仰的衰落和创新 |
第四章 水密隔舱福船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分布 |
一、技术类非遗与地区经济 |
二、深沪造船历史和传承人 |
三、漳湾造船历史和传承人 |
四、福建其他地区造船技艺 |
第二节 水密隔舱船模工艺调查 |
一、船模工艺兴起发展与分类 |
二、政府保护与古代战船船模 |
三、文化自觉与近代渔船船模 |
第五章 水密隔舱海船的复原 |
第一节 复原水密隔舱海船的缘起 |
一、风帆时代的追忆 |
二、沉船考古与遗产保护 |
三、古船复原与仿造 |
第二节 社会影响及申遗推动作用 |
一、“太平公主”号远航的启示 |
二、“南海一号”设计过程 |
三、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水密隔舱 |
第三节 新工艺新标准下的挑战 |
一、现代标准和传统技艺 |
二、为木帆船建造重设标准 |
第六章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的保护 |
第一节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的困境 |
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 |
二、市场缺失与船模传承 |
第二节 弘扬水密隔舱造船技术的设想 |
一、专业培养与公众参与 |
二、学徒体验与水手体验 |
第三节 传承人、政府、专家的共同推动 |
一、申报过程中的携手共进 |
二、保护传承中的再度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祭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西方海洋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西方海洋文学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征服主题 |
第一节 征服他族 |
第二节 抗争自然 |
第三节 锻造自我 |
第四节 探索新知 |
第二章 成长主题 |
第一节 身体的历练 |
第二节 智慧的展现 |
第三节 精神的提升 |
第三章 自由主题 |
第一节 逃去凡俗 |
第二节 翻腾人性 |
第四章 孤独主题 |
第一节 人的渺小无助 |
第二节 人的困惑荒诞 |
第五章 救赎主题 |
第一节 罪与拯救 |
第二节 死的超越 |
第六章 生态主题 |
第一节 敬畏自然 |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总结 六个主题的人文主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天津海河景观文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天津海河水网结构演变 |
2.1 天津海河的概况 |
2.2 水系历史沿革 |
2.2.1 海河的由来 |
2.2.2 对海河水域的开发 |
2.2.3 历史上的洪涝灾害 |
2.3 天津城市的发展形成 |
2.4 历史上的海河 |
第三章 海河文化及工商业的发展 |
3.1 天津文化发展阶段概况 |
3.2 天津海河空间的历史演变 |
3.3 天津海河景观历史特色 |
3.4 天津工商业的发展 |
第四章 海河沿岸的景观分布及其特征 |
4.1 海河沿岸建筑景观 |
4.1.1 古代天津的建筑景观 |
4.1.2 近代海河沿岸建筑景观 |
4.1.3 现代海河沿岸建筑景观 |
4.1.4 海河沿岸建筑的景观特征 |
4.2 海河上的桥梁景观 |
4.2.1 海河上桥梁的古今巨变 |
4.2.2 海河上桥梁的景观特征 |
4.3 海河堤岸景观 |
第五章 海河景观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
5.1 世界名河沿岸景观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典型案例 |
5.1.1 巴黎塞纳河沿岸的景观文化开发实例 |
5.1.2 伦敦泰晤士河沿岸的景观文化开发实例 |
5.1.3 布达佩斯多瑙河沿岸的景观文化开发实例 |
5.2 现阶段天津海河开发规划 |
5.2.1 总体规划 |
5.2.2 海河上游段的四个分区 |
5.2.3 新天津、新海河 |
5.3 海河景观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
5.3.1 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对策 |
5.3.2 生态文化开发对策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 国外对于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关系的研究及发展状况 |
1.1.1.2 国内对于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关系的研究 |
1.1.1.3 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的理论方法概述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
2.1 海洋经济的特点与作用 |
2.1.1 海洋经济的特点 |
2.1.2 海洋经济的作用 |
2.1.2.1 海洋经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
2.1.2.2 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
2.1.2.3 海洋是全球通道 |
2.2 我国的海洋经济 |
2.2.1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2.2.2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2.3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
2.2.4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原则和总体目标 |
第三章 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1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 |
3.1.1 区位条件优越 |
3.1.2 海洋资源比较丰富 |
3.1.3 海洋开发的成果为今后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
3.2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会 |
3.3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劣势 |
3.3.2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3.4 当前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
3.4.1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 |
3.4.2 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措施 |
第四章 天津滨海新区陆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4.1 天津滨海新区陆域经济建设概况 |
4.1.1 滨海新区建设取得的成绩 |
4.1.2 滨海新区的发展特点 |
4.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滨海新区陆域经济分析 |
4.2.1 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
4.2.2 滨海新区陆域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
4.2.3 滨海新区陆域经济的劣势分析 |
4.2.4 滨海新区发展面临的机遇 |
4.2.5 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4.3 当前滨海新区陆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
4.3.1 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4.3.2 滨海新区陆域经济发展目标 |
第五章 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5.1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系统论分析 |
5.1.1 系统论及相关概念 |
5.1.2 海陆一体化系统构建 |
5.1.2.1 海陆一体化经济系统基本概念界定 |
5.1.2.2 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海陆一体化经济系统构建 |
5.1.2.3 海陆一体化经济系统的能量流体系 |
5.1.3 海陆一体化经济系统产业链构造 |
5.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协同论基础 |
5.2.1 协同论的含义 |
5.2.2 协同论的基本思想 |
5.3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二元经济理论基础 |
5.3.1 二元经济的含义 |
5.3.2 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
第六章 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必要性分析 |
6.1 滨海新区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发展的二元化趋势 |
6.1.1 滨海新区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两个战略体系的比较 |
6.1.2 滨海新区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发展的二元化趋势分析 |
6.2 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必要性分析 |
6.2.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QSPM 模型的海陆一体化战略选择 |
6.2.1.1 评价方法 |
6.2.1.2 基于模糊QSPM 模型的海陆一体化战略选择体系的构造 |
6.2.2 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战略制定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七章 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设计 |
7.1 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7.2 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的构成 |
7.2.1 天津市海陆一体化经济空间布局拓展战略 |
7.2.2 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产业发展目标 |
7.2.3 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实施步骤 |
7.2.4 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的体制支持 |
7.2.5 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的环境调控机制 |
第八章 天津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
8.1 加快体制创新和改革 |
8.2 加快制定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规划 |
8.3 加快整合海陆空间资源 |
8.4 加强海陆一体化环境保护工作 |
8.5 加强海陆一体化经济科学研究工作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韩国历史国情概况 |
第一节 历史、人口、地理条件、资源和交通 |
第二节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政治体制 |
第二章 韩国经济发展情况 |
第一节 韩国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韩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
第三章 韩国的对外贸易体制 |
第一节 企业管理与贸易体制 |
第二节 市场营销与贸易体制 |
第三节 融资投资与贸易体制 |
第四节 政企合作与贸易体制 |
第四章 韩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第一节 韩国贸易发展战略 |
第二节 韩国贸易发展政策 |
第三节 韩国贸易发展成就 |
第四节 韩国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国际贸易对韩国经济的作用 |
第一节 韩国贸易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韩国贸易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及趋势 |
第六章 韩国的对外经贸合作 |
第一节 韩国与美国的贸易 |
第二节 韩国与中国的贸易 |
第三节 韩国与国际经贸组织 |
第七章 加拿大历史国情概况 |
第一节 加拿大国情概述 |
第二节 加拿大社会人口及风俗概况 |
第八章 加拿大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加拿大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加拿大的产业结构简介 |
第九章 加拿大贸易发展情况 |
第一节 外贸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外贸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 |
第三节 加拿大外贸政策法规 |
第四节 加拿大的市场情况简析 |
第五节 加拿大的贸易战略 |
第六节 加拿大的外贸成就与不足 |
第十章 加拿大的对外贸易体制 |
第一节 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角色 |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与对外贸易 |
第十一章 加拿大的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加拿大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变动趋势 |
第十二章 加拿大的对外经贸合作 |
第一节 加拿大与美国的经贸合作 |
第二节 加拿大与欧盟的经贸合作 |
第三节 加拿大与中国经贸合作 |
第十三章 中国历史及国情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的历史、人口、地理条件、资源和交通概况 |
第二节 中国的政治体制 |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融资投资机制及政企关系 |
第十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绩效评析 |
第一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政策措施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问题 |
第十六章 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 |
第一节 中国贸易对经济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与趋势 |
第十七章 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 |
第一节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 |
第二节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 |
第三节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 |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经贸组织 |
第十八章 中国、加拿大两国经济贸易体制和运行绩效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的经济资源和基本条件的比较 |
第二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的比较 |
第三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经济贸易绩效和体制变革情况比较 |
第四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经济的外向性和外资依赖度都比较高 |
第五节 外资在两国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
第十九章 中、韩两国经济贸易体制和运行绩效比较 |
第一节 两国文化同源,都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集体主义” |
第二节 中韩两国都属“追赶型经济”,都强调经济立国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第三节 中韩两国市场都属“政府主导型”,但中国还是“准新兴市场经济” |
第四节 中韩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导致两国市场经济起飞时机有别 |
第五节 中韩两国都致力于“外向型经济” |
第六节 中韩两国都面临钱权交易等腐败问题 |
第二十章 中韩两国面对相同问题,但应对思路政策有别 |
第一节 政府主导型市场体制改革滞后 |
第二节 两国都面临大型企业占用资源过多的问题 |
第三节 两国都面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问题 |
第四节 两国都面临外债、外资和外贸出口等问题的挑战 |
第五节 韩国对外贸易对经济作用的经济学分析及启示 |
第六节 韩国外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及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摘要 |
ABSTRATCT |
引言 |
第一章 上海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经济中心的理论依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其发展 |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 |
第三节 由增长极理论发展而来的点轴扩散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 |
第二章 上海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经济中心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重要平台 |
第二节 上海是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的重要平台 |
第三节 上海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着较显着的互补关系 |
第三章 上海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经济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经济区位优势 |
第二节 发挥上海外向型经济的产业实体经济中心功能 |
第三节 发挥上海外向型经济的服务中心功能 |
第四章 上海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经济中心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为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
第二节 加快长三角内外交通一体化步伐,为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
第三节 加快长三角地区的信息一体化,为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平台 |
第五章 上海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地区国际经济中心的意义与前瞻 |
第一节 上海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经济中心的意义 |
第二节 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前景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选题与立意 |
第二节 有关福建港口经济问题的学术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学术创建 |
第二章 福建港口经济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福建港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古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三节 近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综述 |
第四节 现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一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二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福建港口经济的发展战略 |
第一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二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
第三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临港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发展研究 |
第一节 福建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启示 |
第二节 同步发展福建现代港口物流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港口经济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 |
第一节 福建港口经济促进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 厦门自由贸易港区:福建港口经济区发展的个案分析 |
第三节 福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壮大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福建港口腹地与腹地运输通道分析 |
第一节 福建港口腹地经济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福建港口经济腹地运输通道发展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闽台港口经济良性互动之探讨 |
第一节 两岸关系的历史与闽台经贸的现状 |
第二节 闽台港口经济互动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三节 闽台港口经济互动发展之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福建沿海港口与腹地交通分布图 |
附录2 2004年福建沿海各港口生产比重图 |
附录3 1991--2004年福建沿海港口生产情况统计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大推:推进民族船舶工业远航(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的海外移民与海洋强国建设[D]. 宋双双.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2)
- [2]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D]. 钟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3]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D]. 贺琛.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4]西方海洋小说主题研究[D]. 梁家上. 广西民族大学, 2012(10)
- [5]天津海河景观文化探析[D]. 梁浩. 天津大学, 2009(S2)
- [6]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研究[D]. 王磊. 天津大学, 2007(04)
- [7]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D]. 李相熔.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
- [8]上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研究[D]. 刘晓雷.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2)
- [9]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D]. 龚高健.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2)
- [10]大推:推进民族船舶工业远航[N]. 李承万. 中国船舶报,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