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德镇:积极探索治本之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璐瑶[1](2021)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内涵及江西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除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共产党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这一战略以中国现阶段贫困的实际情况出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科学的行动指南。江西省是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罗霄山特困地区集中连片,贫困人口广且程度深,是扶贫开发工作中重要的省份之一,江西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论述为指导思想,在具体实践探索和问题分析下,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取得了辉煌成就,江西的脱贫经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鉴于此,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内涵出发,从认识论、方法论、主体论和价值论四个视角分析“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如何退”的问题,其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为江西在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内涵:一是以马克思的认识论视角分析在精准扶贫中“扶持谁”的问题,体现了习近平“六个精准”是锁定“每一个”的精准扶贫论;二是关于“如何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了马克思的方法论,提出了“五个一批”战略,指出要以精准扶贫差异化形成“授人以渔”的长效扶贫论;三是以主体论的视角出发,分析“谁来扶”的问题,强调了要以政府为主导、多方主体协同,追求聚合脱贫效应的脱贫合力论;四是以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为啥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把“人们的价值”向“个人价值”深化,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生存权的同时重视以发展教育扶贫、就业帮扶等个人的发展价值。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江西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江西实践,并列举了江西脱贫案例分析。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江西实践启示。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吴谊东[3](2020)在《战略视角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分析 ——滨江集团与万科股份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受各种限购、限贷政策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当前中国众多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资金链紧张问题,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与完善对策研究,特别是融合企业战略发展的财务的优化与完善研究成为当前众多房地产企业的迫切需要。滨江集团近年来飞速发展,2019年达到千亿规模,中国房地产前30强,本文以滨江集团作为研究对象,把全国排名前三的万科股份作为参考对象。首先从两家企业的基本情况,PEST分析和发展态势的SWOT进行分析,其次对两家房企的战略选择和实施分析,并归纳出异同点。两家企业均重视产品的研发、品牌营销与稳重求进的发展战略,但两者在市场拓展重心、贷款融资政策、企业人员规模与行业一体化程度有所差异。通过会计政策对比分析和财务数据指标对比分析,运用杜邦分析法结合战略分析的情况得到以下三点结论:一是产品差异化和高品质战略,导致产品毛利高。二是高周转和快去化战略,导致资产周转率下降,净资产收益率上升。三是多元化发展战略,投资性房地产占总资产比上升。最后提出战略视角下房地产企业的财务优化的对策建议,一是拓宽融资渠道,二是提升公司主体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三是提升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加快销售回款,四是提高产品品质,合理优化成本,提高产品利润,五是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与盈利模式。通过以万科股份作为参照对象,得出战略视角下财务对比分析总结,提出滨江集团在战略视角下财务优化对策建议,希望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给予其他房地产企业启发。
张艺[4](2020)在《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不仅在经济快速发展上创造了奇迹,也在社会长期稳定上创造了奇迹,“两大奇迹”为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多变,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治安稳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治安稳定已经成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在社会治安治理过程中切实推进党委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主体多元有效互动,确保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激发社会活力,探索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推进社会治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社会治安治理正处于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型过程中,可社会治安治理多元主体之间协同治理机制还有待重新构建。论文紧扣社会治安协同治理这一研究主题,对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社会治理、整体性治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并分析了我国社会治安治理模式的变迁路径,即为社会治安管制阶段、社会治安管理阶段和社会治安治理阶段。随后本文对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主体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分为党委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等四类,并对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协同治理困境进行了解析,认为主要存在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理念缺失、治理能力不强、职责不清和动力不足等问题。为全面分析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困境,分为两个维度进行原因分析,一是制度建构的角度认为是由于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制度设计滞后造成的,主要体现为协同治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监督制度执行不力,反馈制度尚未建立,问责制度亟待完善。二是从运行机制的角度认为是由于社会治安协同治理运行机制不畅造成的,主要体现为协同治理目标认同机制缺失,互动机制不畅,共享机制不强,保障机制不够等。随后运用问卷调查获知社会对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主体间行为的认知程度并进行量化测度,并构建社会治安治理演化博弈分析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流图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的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以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研究目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以社会治安治理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变迁路径、主体分析、协同困境、演化博弈、系统仿真、推进机制为研究脉络,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问题。具体来说,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1、梳理了我国建国70周年以来社会治安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路径。论文认为我国社会治安治理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9年至1978年间为社会治安管制阶段;二是1978年至2012年间为社会治安管理阶段;三是2012年以后为社会治安治理阶段;明确指出了社会治安治理是我国社会治安政策的发展方向。2、系统分析了我国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主体及困境。论文认为我国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主体主要包括了党委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等四种类型,并系统解析了这四类主体的行为及存在的协同困境。论文不仅明确指出了当前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过程中的出现的困境表象,以及造成这些困境的制度成因。3、构建了社会治安主体协同治理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分析。论文运用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验证了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主体行为之间的选择策略,得出了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意愿与党委政府采取的社会治安治理政策有关;党委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意愿与他们之间的信任程度有关;社会治安治理主体参与协同治理意愿与收益有关。4、构建了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三治融合”系统动力学反馈模型。论文运用了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流图模型对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自治系统、法治系统和德治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流位流率系揭示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系统复杂、动态的共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预测,调控社会政策因子和司法政策因子,为社会治安协同治理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5、构建了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论文指出新时代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党委政府主导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统筹机制;二是深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理念认同机制;三是强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间的互动机制;四是完善社会治安多元主体的保障机制。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实现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路径探索。
余丽敏[5](2020)在《“群众说事”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研究 ——以景德镇市为个案》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各种利益格局也随之发生调整,使得社会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显现,特别是在基层社会中更是如此,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或社会冲突,严重影响着基层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然而,基层社会如此多繁杂的矛盾,政府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有效应对,因此,借助社会力量、依靠人民群众来拓宽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渠道是一种明智之举。也就是说,对“群众说事”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有助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事务的下沉。“群众说事”是在景德镇市的基层具体实践中逐渐兴起并获得发展,主要通过“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民主评事、事后查事”六个流程,来全面而有效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因而本研究尝试以协商民主为理论基础,以景德镇市为例,运用个例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两种研究方法,客观分析“群众说事”在邻里矛盾纠纷、财产矛盾纠纷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中的化解效果,揭示出“群众说事”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主要存在执行主体困境、服务对象困境、服务内容困境和服务方式困境,并对这四种困境展开了详细具体的分析,从而为正确认识“群众说事”提供更加全面的窗口。要走出“群众说事”的实践困境,就必须着力加快完善“群众说事”制度的步伐。首先,尽快提升执行主体的素质。这就要求:一是努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二是尽快厘清执行主体职责;三是尽力提高矛盾处置效率。其次,努力化解服务对象障碍。这就要求,一是努力增强基层干部的群众意识;二是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力;三是积极拓宽“群众说事”的范围。再次,认真拓展服务内容。这就要求,一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二是丰富内容体系;三是规范操作程序。最后,积极创新服务方式。这就要求,一是努力加大宣传力度;二是积极创新组织形式;三是科学设置操作方式。
曾青云[6](2020)在《“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景德镇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方面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这会导致到城市里工作的人口越来越多,所以城市的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一一城管人员,其执法涵盖面已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执法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等级,为人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而在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对于社会的管理面临着许多难题,这就需要城管部门负起相应的职责职能,因此,城管人员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所有领域做好任何工作的必要前提,在城管领域更为重要是凝聚人心的法宝。在新时代的城市建设中加强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更要强调的是对于城市的管理理念与更加人性化高效的管理方式,因为只有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加有效的对城市进行管理,才能使更多人从内心真正信服城市的管理,这样人们才能对城管人员的执法消除抵抗的心理,欣然接受城管人员的执法,才能从根本上起到管理城市的作用。现在我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用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方式去管理城市。本文以景德镇市为例,通过阐述“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的思想建设的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方法及对策,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试图把加强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提出来,并将这种方式推广到大部分城市的治理中,以便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矛盾,本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的主要内容是说明选题的背景,当前面临的一些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阐述了城市管理及城管人员和“双创”的相关理论,依次解释城市管理、城管人员基本概念、景德镇市“双创”背景的含义。第三部分阐述了“双创”背景下将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到城管人员中的现状,主要包括重视业务、法规条例但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第四部分阐述了在当前城市管理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城管人员的思想亟需凝聚,汇总了当下对城管人员进行思想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及产生的影响。第五部分具体讨论加强“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一是改善城管人员自身问题;二是改善思想工作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改善工作方式方法相关问题。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对全文进行总结说明。
张玮琪[7](2020)在《“城市双修”理念下北京老城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率接近60%,我国部分城市开始进入由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转变的发展模式,为此,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市民公共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营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现代化城市的关键,因而也必然是城市更新研究的对象和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我国在“城市双修”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更新实践已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由于在“城市双修”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也出现了城市问题分析浅层化、城市双修策略简单化等问题。为此,本论文首先在绪论中对“城市双修”、“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阐述,明确了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北京老城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指出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更新理论不是简单的城市环境整治而是综合和多层次的城市更新理念;接着第二章梳理了与“城市双修”理念相关的国内外城市更新理论,剖析了“城市双修”的理论渊源、演化过程及内涵特征,总结了目前我国“城市双修”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第三章选择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公共空间作为研究的样本,全面分析了该区域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第四章结合“城市双修”理念提出了以生态修复、功能修补、空间织补、文化唤醒、社会修复为核心的北京老城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理论框架;第五章第六章则将该理论应用于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的实践,从而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和反馈。最后指出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是综合和多层次的城市更新理念,必将为我国新时期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罗小云[8](2020)在《巩固深化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成果 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2020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认为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总结我省2019年水利工作,分析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真抓实干,以优良作风不断推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高小燕[9](2019)在《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满足更多的精神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承载着人类文化意象和社会记忆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发挥其价值,提升与公众的联结,伴随人类的精神文明迈步进入新的时空。随着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诸多“知沟”和认识偏差,导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价值传承的危机问题。文化遗产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研究的元起点。本文以公共考古学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为研究主题,以陕西省秦始皇陵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考古学、文化社会学、阐释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进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入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以传承价值为本质,认同为目标,互动与对话为主体,阐释与传播为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们要在社会转型和话语变迁的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重构、阐释、展示、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即文化价值,分析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与制度层面的价值(社会治理体系和规则),从而以提升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联结、激发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让公众“透物见人”,能看得懂、听得懂,从而实现让静置物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认同。第二,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搭建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阐释与展示系统,联结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建构参与式叙事空间,建构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的意象空间,打造与公众交流互动型阐释模式,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象等方面,高质量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当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通过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意象、文明观被再次呈现和建构出来,形成新的文化意象;同时,在数字传播为代表的多媒介所营造的新时空中,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延续与生长,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象和记忆。
曹书[10](2019)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改革的日益深化,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权利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化解该项“非对称性矛盾”已然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紧迫的现实需求。为此,国家通过资源税改革及中央财政专项拨付等方式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纵向补偿,形成了补偿机制“纵多横少”的格局。但是财税体系的纵向补偿因周期性与有限性无法独力扭转资源型城市颓势,还须为资源型城市脱困振兴提供长效性横向补偿机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当中将“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予以重点强调,指出“围绕煤炭、石油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快完善资源开采、生态治理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资源输入地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形式支持输出地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建立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长效机制。”可见,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获得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横向利益补偿之正当性已经得到国家认可,资源型城市要避免矿竭城衰的悲剧,必须构建切实可行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非资源型城市利益回流,让资源红利反哺当地。但在当前,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问题仍停留在战略与指导思想层面,其具体机制的构建问题亟待学界破题。横向补偿研究的滞后主要表现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权利义务关系、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等要素尚未制度化、权利化与法律化,一套科学合理的横向补偿法律机制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提供理论基础与权利依据,以权利结构为指引设计横向补偿技术性措施,并在确权入法中引导和鼓励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与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间建立约束性横向补偿关系,落实横向补偿效应,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利益横向补偿向权利化、法律化及常态化的补偿路径倾斜。截至目前,法学界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理论研究还很少,无法为操作层面提供有效支撑。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法律机制展开研究,其目的即是为了从经济法学角度填补这个法律机制短板。因此,该项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迫切性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文部分共分为六章,形成递进与总分的逻辑结构。首先以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为开端,指出横向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紧接着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在前三章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方式展开论证,包括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三种类型。具体要点如下:第一章——“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资源型城市纵向补偿的不足、横向补偿机制的价值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作用。首先,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尽管人们对“资源型城市”一词早已熟知,但其具体内涵与外延却在随情势变更而不断变动,对其作出限定实有必要。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保障落后及生态环境恶化构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障碍。因此,本文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有必要将资源型城市的基本范畴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其次,明确横向补偿机制的应有之义。补偿机制在各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领域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衍生出众多的研究范畴。究竟是哪一学科最早将补偿机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加以使用,现已无从考证,但近些年在法学领域对补偿机制的研究持续升温却是不争的事实。法学的初期研究领域主要在于国家合法行为对公民损失的行政补偿机制,而后开始转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各要素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补偿机制开始分化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等机制类型,各自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与演进。故此,在本文深入研究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对横向补偿机制的限定也十分必要;再次,提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找准现有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为法律机制研究提供价值依据。从现实国情角度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与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迅速崛起,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长期开发后的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面临资源储备量递减甚至枯竭,资源型城市也随之衰落,并引发了产业升级转型、下岗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不足、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仅靠资源型城市自身是无法承受的,也不该让其独立承担,亟待外部大量的资金、资本及其他带有活力的生产要素投入。相较而言,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要远高于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在资金、资本及优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享有者。因此,本章揭示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滞后与非资源型城市“受益板块”的高速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提出“两类城市的损益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并在梳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机制之后,发现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所在,为后续法律机制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第二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构成”。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机制的权利化意义、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生成的可行性,以及横向补偿权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等问题。首先,明确由横向补偿机制向法律机制蜕变的路径。法律机制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范工具,法学领域业已关注法律机制在资源型城市补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法律机制的含义、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的路径以及权利作为法律机制核心的认识等方面仍未深入,只谈法律机制之形,不谈法律机制之魂,造成机制与法律机制混为一谈。因此,在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之前,应率先对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路径予以界定,并对横向补偿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描述出该法律机制权利化的具体形态;其次,证明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权最早出现于因资源开采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进行的补偿实践,但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重保障义务对传统补偿权提出了挑战。考察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有助于更准确的理顺新型补偿权的内在法律逻辑,指导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举措的设计;再次,揭示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属于现有行政区域关系的横向化,主要以横向补偿权为核心的法律机制来完成,故而将横向补偿权称为该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此外,与传统生态补偿权不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错综复杂,因此在阐述横向补偿权基本内涵与权利结构的基础上,应在不同类型利益关系中界定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第三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的原则、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及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三方面。首先,在进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时,具体的横向补偿措施与补偿标准应当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须遵循区域利益协调、社会福利增加、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四大原则。其中,区域利益协调原则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社会福利增加原则为横向补偿措施的评价原则,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则为横向补偿行为的适用原则;其次,总体设计横向补偿方式。基于前述分析,资源型城市确实存在“资金、公共事业与生产要素跨区域补偿”之客观需要,且该横向补偿客观需要具有显着的层次性。⑴资源型城市公共事业横向补偿因主要围绕民生改善,可被界定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补偿,即生存性补偿方式,其在横向补偿方式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⑵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价值、生态保护、公共事业及经济可持续的资金横向补偿虽可对资源型城市系统生存与发展各方面予以全面补偿,但无法做到按需补偿,是在保障资源型城市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发展机会的适当补偿,即兼具生存性与发展性的适当补偿方式;⑶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需要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接续产业的选择,关键在于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科技及企业家才能等优质生产要素的引入,非资源型城市在良性资产充裕度和优质生产要素活跃度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这些优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补偿属于发展性补偿方式。本文认为,基金、公私合作PPP模式及对口合作三种制度的功能性与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客观需要具有一致性。三种制度与具体补偿领域相结合,能够形成横向补偿基金、横向补偿PPP项目和短缺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三大横向补偿方式。三大横向补偿方式只有紧急结合,形成合力,方能全方位保障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有效输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生态保护等多元任务的落实;再次,设定横向补偿标准。在将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确定为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第四章——“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首先,指出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资金不足”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价格与价值剪刀差、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产业升级与转型及民生福祉的提升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中央财政纵向补偿规模与上述事权并不匹配,资金缺口很大,亟需另觅补偿资金来源;其次,归纳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是资源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某类资源型城市所独有。就此而言,中央财政专项划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应急措施。早在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评选之前(2007年),国家就着手设计能够全覆盖各类资源型城市的基础性、长效性的资金补偿筹措机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希望在2015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结束之季由准备金制度接力,继续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但时至今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仍未出台,中央财政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也已疲态尽显。那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在理论上如何设计的?是否在实践中已有试点?相关指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为何?存在哪些缺陷?上述疑问均须作出准确解答;再次,总结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横向补偿基金具有多元的资金来源、分散的资金用途与多变的资金管理三大典型特征,将有效弥补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既有相同点,又存在显着的差异。二者的相同点体现于资金用途的分散性,即所提取的资金均被用于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接续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民生福祉的改善等资源型城市系统问题的解决,而非专门用于某方面问题的风险处置,这是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⑴资金来源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源于当地资源型企业,准备金的多寡与企业的资源开采数量正相关;横向补偿基金则由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组成。其中,原始资金来源于非资源型城市政府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非资源型地区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额的提成及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积累资金为原始资金的投资收益,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所形成的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用于资源型城市系统建设。⑵资金使用方面。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所负担的任务过重,有些任务并非仅凭资金支持即可解决,还须其他方式配套进行。同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对政府与市场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分工作出了明确划分,但分配给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过重,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过轻;横向补偿基金在使用上须明确补偿基金的专用性与适当性,并须强调“哪些问题应该由政府承担、哪些方面要由市场实现”,充分考量政府与市场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其责权利的平衡。⑶资金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不具备增值功能,横向补偿基金则应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投融资市场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总之,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与横向补偿基金的异同关系,二者方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共同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充裕。第五章——“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本章主要讨论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及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首先,挖掘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中,不仅可以通过设立横向补偿基金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资金补偿,还可以由非资源型城市优质社会资本方与资源型城市政府间通过PPP项目实现资本补偿,以大幅度提升资源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PPP模式的精髓,这一精髓决定PPP模式具有横向补偿的品质;其次,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资源型城市能够运用PPP模式在与非资源型城市公私合作中实现资本的跨区域补偿,横向补偿PPP项目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主要方式。与一般PPP项目相比较,横向补偿PPP项目更加强调公私合作对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效果,这种补偿效果的落实须依赖横向补偿PPP项目评审对象的合理设计,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及相应合作类型、实施主体、采购方式、特定融资方式及评估方式五个方面;再次,规范与重构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作为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先行者,国有资本应起到样板作用。但是,横向补偿PPP行业有效市场的形成更须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PPP制度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由于资源型城市营商环境的恶化、机制体系的陈旧及支付与消费观念的落后,致使非资源型城市民营资本对该区域的PPP项目必将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民企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因股权变更限制所导致的横向补偿PPP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和资本运营效率偏低问题。作为平衡政府与民企对股权变更限制与自由的重要工具,我国PPP模式锁定期制度应发挥消除民企参与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顾虑,确保横向补偿PPP行业形成有效的市场环境。第六章——“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本章主要讨论对口合作的源流与横向补偿效应、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与缺陷,以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首先,梳理对口合作的源流,抽象其横向补偿效应。在横向补偿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通过资金、PPP项目方式对横向补偿权予以具体化,还可以结成对口关系,以对口合作机制促成二者间的横向补偿关系。对口合作源于对口支援,但并非仅限于对口支援的适用范畴,将对口合作机制引入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结对关系中,能够起到横向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效应。其次,指出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对口合作横向补偿应然效果以“飞地经济”为理论基础,但其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还须配备可行性路径。当前,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对口合作主要以中央积极参与和地方主动对接为主要推动力,但存在“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的风险;再次,设计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法制化能够为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政府间对口合作提供稳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法制建设的内在逻辑品质是从实践经验出发,发现规范对象的内在规律性、存在使命与本来面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实然与应然的结合才能够理解法制建设对于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协调发展战略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的法制化是其“领导力与执行力”的长效来源,但地方立法对“对口关系”方互补共赢的规范力度不足,无法胜任该法制化要求,唯有跨区域经济法制建设才能满足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法制化的客观需要。为此,须在地方协同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的综合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以便真正落实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的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实效性。
二、景德镇:积极探索治本之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德镇:积极探索治本之策(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内涵及江西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内涵 |
2.1 以“认识论”视角分析“扶持谁”的问题 |
2.2 以“方法论”视角分析“怎么扶”的问题 |
2.3 以“主体论”视角分析“谁来扶”的问题 |
2.4 以“价值论”视角分析“为啥扶”的问题 |
3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江西实践分析 |
3.1 江西省的贫困情况 |
3.2 江西的具体脱贫实践 |
3.2.1 “靶向式”精准主体识别——以“智慧新余”为例 |
3.2.2 “差异化”精准扶贫理念——以“红色井冈山”为例 |
3.2.3 “组合式”精准扶贫模式——以“鄱阳、于都、余干”三大贫困县为例 |
3.2.4 “党建+”扶贫组织引领——以“瑞金市叶坪乡”为例 |
3.3 江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脱贫成就、不足及对策 |
3.3.1 江西的脱贫成就 |
3.3.2 江西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3 江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措施 |
4 江西脱贫实践启示 |
4.1 方法维度:以科学的方法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 |
4.1.1 实施大扶贫战略,推进江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4.1.2 健全精神扶贫,突出江西内生动力 |
4.1.3 创新合力攻坚新模式,全面推动扶贫“互联网+” |
4.2 理念维度:以先进理念指引精准扶贫道路 |
4.2.1 扶贫体制:坚持党的领导 |
4.2.2 扶贫对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2.3 扶贫实施:坚持适应性治理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专着类 |
2、期刊类 |
3、学位论文类 |
4、报刊类 |
5、其他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战略视角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分析 ——滨江集团与万科股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的战略分析 |
2.1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的基本情况 |
2.1.1 滨江集团的基本情况 |
2.1.2 万科股份的基本情况 |
2.2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PEST分析 |
2.2.1 政策环境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社会环境分析 |
2.2.4 技术环境分析 |
2.3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发展态势SWOT分析 |
2.3.1 滨江集团SWOT分析 |
2.3.2 万科股份SWOT分析 |
2.4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战略选择与实施 |
2.4.1 滨江集团的战略选择和实施 |
2.4.2 万科股份的战略选择和实施 |
2.4.3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战略异同点 |
3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的财务分析 |
3.1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重要会计政策对比分析 |
3.1.1 应收账款会计政策及对比 |
3.1.2 存货会计政策与对比 |
3.1.3 收入会计政策与对比 |
3.2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财务报表分析 |
3.2.1 资产负债表对比分析 |
3.2.2 利润表对比分析 |
3.2.3 现金流量表对比分析 |
3.3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
3.3.1 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
3.3.2 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
3.3.3 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
3.3.4 发展能力对比分析 |
3.4 杜邦分析法综合对比分析 |
3.4.1 销售净利率变动分析 |
3.4.2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分析 |
3.4.3 权益乘数变动分析 |
3.4.4 净资产收益率变动分析 |
3.4.5 净资产收益率与可持续增长率关系 |
3.5 滨江集团和万科股份财务分析总结 |
3.5.1 产品差异化和高品质战略,导致产品毛利高 |
3.5.2 高周转和快去化战略,导致资产周转率下降,净资产收益率上升 |
3.5.3 多元化发展战略,投资性房地产占总资产比上升 |
4 战略视角房地产企业财务优化的对策建议 |
4.1 拓宽融资渠道 |
4.2 提升公司主体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 |
4.3 提升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加快销售回款 |
4.4 提高产品品质,合理优化成本,提高产品利润 |
4.5 加快战略转型升级,不断适应市场变化 |
4.6 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与盈利模式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社会治安相关研究 |
1.2.2 社会治安治理相关研究 |
1.2.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研究 |
1.2.4 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治安与社会治安 |
2.1.2 治理与治理理论 |
2.1.3 社会治安治理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2.2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协同治理 |
2.2.3 整体性治理 |
2.3 社会治安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
2.3.1 社会治安管制阶段:1949年—1978年 |
2.3.2 社会治安管理阶段:1978年—2012年 |
2.3.3 社会治安治理阶段:2012年—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困境解析 |
3.1 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行为分析 |
3.1.1 党委政府 |
3.1.2 市场组织 |
3.1.3 社会组织 |
3.1.4 人民群众 |
3.2 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困境解析 |
3.2.1 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困境的表象 |
3.2.2 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制度设计滞后解析 |
3.2.3 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运行机制不畅解析 |
3.3 小结 |
第4章 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4.1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多元主体行为测度 |
4.1.1 党委政府主导行为的测度 |
4.1.2 市场组织行为的测度 |
4.1.3 社会组织行为的测度 |
4.1.4 人民群众行为的测度 |
4.1.5 协同治理主体行为的测度 |
4.1.6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的测度 |
4.2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调查简要说明 |
4.2.2 样本数据描述 |
4.2.3 样本量表检验 |
4.3 基于三方博弈的协同治理行为的演化分析 |
4.3.1 基本假设及收益矩阵 |
4.3.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3.3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演化博弈模型稳定性分析 |
4.3.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三治融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5.1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系统理论分析 |
5.1.1 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理念 |
5.1.2 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系统分析 |
5.2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三治融合”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社会治安自治系统 |
5.2.2 社会治安法治系统 |
5.2.3 社会治安德治系统 |
5.2.4 社会治安“三治系统”耦合协调状况 |
5.3 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系统反馈模型的构建 |
5.3.1 社会治安系统 |
5.3.2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自治子系统 |
5.3.3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法治子系统 |
5.3.4 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的德治子系统 |
5.4 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的仿真与调控分析 |
5.4.1 合流图仿真分析 |
5.4.2 合流图调控分析 |
5.4.3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探究 |
6.1 构建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推进机制总体框架 |
6.1.1 新时代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的界定 |
6.1.2 构建新时代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的意义 |
6.1.3 新时代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机制的框架结构 |
6.2 完善党委政府主导社会治安治理的统筹机制 |
6.2.1 提升社会治安治理的战略意识 |
6.2.2 大力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方式方法 |
6.2.3 实施系列社会治安治理项目 |
6.3 深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理念认同机制 |
6.3.1 提高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的理念认知 |
6.3.2 强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的行为联动 |
6.3.3 增强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的利益驱动力 |
6.4 强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间的互动机制 |
6.4.1 重塑社会治安多元主体的网络结构 |
6.4.2 明晰社会治安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担 |
6.4.3 优化社会治安多元主体的资源共享 |
6.5 完善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 |
6.5.1 完善社会治安协同治理法治保障机制 |
6.5.2 健全社会治安协同治理财政保障机制 |
6.5.3 完善社会治安协同治理评价监督机制 |
6.6 实现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
6.6.1 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安治理理念 |
6.6.2 完善社会治安协同治理多元主体建设 |
6.6.3 提升社会治安治理主体的素质与能力 |
6.6.4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安治理平台 |
6.6.5 创新社会治安协同治理工具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全国社会治安“三治融合”系统指标基础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群众说事”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研究 ——以景德镇市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协商民主理论: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
2.1 协商民主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 协商民主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第3章 “群众说事”对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效果分析 |
3.1 景德镇市推进“群众说事”工作的总体情况 |
3.1.1 基本背景 |
3.1.2 主要形式 |
3.1.3 运作机制 |
3.2 “群众说事”对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效果分析 |
3.2.1 “群众说事”对邻里矛盾纠纷化解的效果分析 |
3.2.2 “群众说事”对财产矛盾纠纷化解的效果分析 |
3.2.3 “群众说事”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的效果分析 |
第4章 “群众说事”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现实困境 |
4.1 执行主体困境 |
4.1.1 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较低 |
4.1.2 职责范围界定不清 |
4.1.3 矛盾处置效率不高 |
4.2 服务对象困境 |
4.2.1 群众参与意识较低 |
4.2.2 群众参与能力较差 |
4.2.3 群众参与范围较窄 |
4.3 服务内容困境 |
4.3.1 具体章程不完善 |
4.3.2 内容体系不全面 |
4.3.3 操作程序不规范 |
4.4 服务方式困境 |
4.4.1 “群众说事”的宣传力度不够 |
4.4.2 “群众说事”的组织形式单一 |
4.4.3 “群众说事”的操作方式简单 |
第5章 完善“群众说事”制度的对策建议 |
5.1 尽快提升执行主体素质 |
5.1.1 努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
5.1.2 尽快厘清执行主体职责 |
5.1.3 尽力提高矛盾处置效率 |
5.2 努力化解服务对象障碍 |
5.2.1 努力增强基层干部的群众意识 |
5.2.2 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力 |
5.2.3 积极拓宽“群众说事”的事务范围 |
5.3 认真拓展服务内容 |
5.3.1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
5.3.2 丰富内容体系 |
5.3.3 规范操作程序 |
5.4 积极创新服务方式 |
5.4.1 努力加大宣传力度 |
5.4.2 积极创新组织形式 |
5.4.3 科学设置操作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景德镇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2 城市管理及城管人员和“双创”相关概念概述 |
2.1 城市管理的基本概念及景德镇的特色情况 |
2.2 城管人员概述 |
2.3 景德镇市城管人员工作情况 |
2.4 景德镇市“双创”的含义 |
2.4.1 景德镇创建文明城市 |
2.4.2 景德镇创建卫生城市 |
3 “双创”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在城管人员中运用现状 |
3.1 偏向业务培训为主,缺乏思想政治工作 |
3.2 落实法规条例不灵活,思想僵化不懂变通 |
3.3 工作方式方法单调,针对性实效性匮乏 |
4 景德镇市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其带来的影响 |
4.1 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
4.1.1 思政工作提高凝聚力 |
4.1.2 思想政治保障作用为城管人员提供精神动力 |
4.1.3 思想政治导向作用开始渗入城管队伍建设 |
4.1.4 思想政治激励作用逐步激发城管队员工作活力 |
4.2 思想政治工作在城管人员中运用所存在的问题 |
4.2.1 城管人员自身问题 |
4.2.2 思想政治工作者问题 |
4.2.3 思政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问题 |
4.3 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城管人员中运用的原因分析 |
4.3.1 城管人员学历参差不齐,学习领悟能力有待提高 |
4.3.2 思想工作未结合实际,物质保障有待提升 |
4.3.3 工作者动力不足,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度不够 |
4.3.4 领导干部思想素质不高,影响思政工作的部署 |
4.3.5 工作方式存在偏差,削弱教育目的实效性 |
4.3.6 工作内容不够全面,培训机制陈旧落后 |
5 加强“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5.1 改善城管人员自身问题 |
5.1.1 提升职业认同,增强工作荣誉感 |
5.1.2 建立级差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 |
5.2 改善思想政治工作者问题 |
5.2.1 加强工作者团队建设,提升思政工作者能力 |
5.2.2 加强领导重视度,提升领导干部政治站位 |
5.3 改善工作方式方法问题 |
5.3.1 丰富实效性工作内容,找准工作结合点 |
5.3.2 多元化开展工作,拓宽工作方式方法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城市双修”理念下北京老城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 |
1.3.1 北京老城 |
1.3.2 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 |
1.4 研究的内容 |
1.4.1 “城市双修” |
1.4.2 城市公共空间 |
1.4.3 有机更新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基础 |
1.7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城市双修”理念相关的城市更新研究 |
2.1 城市更新发展进程及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城市双修”理念相关城市更新实践案例 |
2.2.1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 |
2.2.2 国内“城市双修”实践 |
第3章 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公共空间现状研究 |
3.1 北京老城公共空间更新背景 |
3.2 目前公共空间质量评价方法面临的问题 |
3.2.1 调研方法片面化 |
3.2.2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评价体系未建立 |
3.3 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3.1 公共空间数量不足 |
3.3.2 公共空间分布不均 |
3.3.3 公共空间生态环境孤立 |
3.3.4 公共空间功能欠缺 |
3.3.5 公共空间整体性不足 |
3.3.6 公共空间文化缺失 |
3.3.7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断裂 |
第4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北京老城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理论框架 |
4.1 生态修复 |
4.2 功能修补 |
4.3 空间织补 |
4.4 文化唤醒 |
4.5 社会修复 |
第5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北京老城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策略 |
5.1 整体有机更新策略 |
5.1.1 公共空间人性化 |
5.1.2 公共空间贯通化 |
5.1.3 公共空间特色化 |
5.2 局部有机更新策略 |
5.2.1 广场更新策略 |
5.2.2 街道更新策略 |
5.2.3 滨水空间更新策略 |
5.2.4 绿地公园更新策略 |
第6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有机更新实践 |
6.1 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更新实践的必要性 |
6.2 广场更新方案 |
6.3 街道更新方案 |
6.4 滨水空间更新方案 |
6.5 绿地公园更新方案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北京中轴线沿线区域公共空间调查问卷(居民版) |
附录B:北京中轴线沿线区域公共空间调查问卷(游客版) |
附录C:毕业创作——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永定门公园更新设计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8)巩固深化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成果 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2020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 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治水兴水卓有成效 |
1.1 砥砺奋进,作出两大突出贡献 |
1.2 攻坚克难,取得三个重大收获 |
1.3 持之以恒,强化四大监管 |
1.4 务实创新,筑牢五大发展根基 |
2 深化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践行总基调 |
2.1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准确理解总基调深刻内涵 |
2.2 紧扣时代发展主线,准确把握总基调践行方向 |
2.3 抢抓时代发展机遇,奋力增强总基调执行力度 |
3 持续发扬新时代水利精神,推动2020年践行总基调进而有为 |
3.1 守住一个底线 |
3.2 做到两个提升 |
3.3 聚焦三个重点 |
3.4 完善四大体系 |
3.5 强化五大能力 |
4 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4.1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4.2 传承红色基因,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4.3 强化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
4.4 坚持党管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4.5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深化标本兼治 |
4.6 突出文化引领,强化政治担当 |
(9)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公共考古学研究 |
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
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 |
二、相关理论阐释 |
第五节 问题展开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作为沟通的公共考古:任重道远 |
第一节 公共考古兴起 |
一、何为公共考古 |
二、开展公共考古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公共考古现状与发展 |
一、国外公共考古发展趋势 |
二、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现状 |
三、中国公共考古存在的问题 |
四、中国公共考古发展思考 |
第三章 保护与传承的起点:价值 |
第一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
一、“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概念缘起和发展 |
二、国际宪章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的发展解读 |
三、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变 |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危机 |
一、社会变迁下的价值危机 |
二、深刻原因 |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重构 |
一、文化价值是本质核心价值 |
二、价值的时代建构性 |
三、价值与人的关系再建构 |
四、时空价值与精神价值 |
第四章 重返文化遗产地:文化意象和经典的产生 |
第一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物质文化遗产 |
一、文化意象 |
二、文化景观与符号表征 |
三、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
第二节 帝陵的“文化意象” |
一、空间意象 |
二、景观意象 |
三、文化意象 |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文化意象的发生 |
一、秦始皇帝陵的空间意象 |
二、秦始皇帝陵的景观意象 |
三、秦始皇帝陵的文化意象 |
四、秦始皇帝陵的审美意象 |
五、秦始皇帝陵的符号意象 |
六、秦始皇帝陵的文明交流意象 |
第四节 重返帝陵经典的发生 |
一、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 |
二、思想文化 |
第五章 文化记忆的发生: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
第一节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化遗产 |
一、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记忆 |
二、如何催动文化记忆的发生 |
第二节 文化记忆、公众沟通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
一、阐释与展示理论始源 |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 |
三、公共考古视域下阐释与展示模式转向 |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
一、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陈方式 |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框架建构 |
第六章 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
一、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 |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功能与价值 |
第二节 现代传播的变革趋势 |
一、传播变化趋势 |
二、互联网时代传播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影响 |
三、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模式嬗变 |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
一、媒介与价值 |
二、虚拟现实与价值传播: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
三、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
四、“微”传播与意义建构 |
五、数字传播视域下传统大众媒介与文化遗产价值“复活” |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秦始皇帝陵的价值传播 |
一、秦始皇陵的媒介化与价值传播 |
二、秦始皇陵价值传播现状 |
三、数字化传播下秦始皇帝陵价值传播建议 |
第七章 结论 |
一、公共考古强调“沟通”以及文化遗产和公众的“共在关系” |
二、发掘文化价值 激发文化意象 |
三、多元立体展开价值阐释 催生文化记忆 |
四、数字传播激发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与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类型 |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
第二节 补偿机制的分析 |
一、补偿机制的语义分析 |
二、纵向补偿机制与横向补偿机制的区分 |
三、本文语境下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辩考 |
一、纵向补偿机制的实效与资源型城市的补偿预期不契合 |
二、仅靠市场亦或自愿协商无法驱动横向补偿 |
三、横向补偿法律机制:对市场与自愿协商“不健全”的法律回应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核心构成 |
第一节 由机制到法律机制的蜕变 |
一、机制与法律机制的法理界分 |
二、权利化: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生成的核心步骤 |
第二节 横向补偿权的证成 |
一、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 |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可行性 |
第三节 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 |
一、横向补偿权的含义与特征 |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宪法逻辑 |
三、横向补偿权的权利结构与类型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 |
第一节 横向补偿的原则 |
一、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
二、发展成果共享原则 |
三、多元主体参与原则 |
四、比较优势互补原则 |
第二节 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 |
一、横向补偿基金先行 |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筑巢引凤 |
三、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催动经济振兴 |
第三节 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 |
一、确定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
二、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 |
三、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 |
第四章 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体系 |
第一节 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 |
一、国内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理论与实践 |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 |
第三节 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 |
一、与横向补偿基金相关的立法规范及缺陷 |
二、横向补偿基金中原始资金的来源 |
三、横向补偿基金的用途 |
四、横向补偿基金的运营模式 |
第五章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 |
第一节 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 |
第二节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 |
一、横向补偿PPP的项目范围、合作类型及具体方案 |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实施主体 |
三、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采购方式 |
四、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估方式 |
第三节 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重构 |
一、我国PPP锁定期制度的现实缺陷 |
二、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修正 |
第六章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 |
第一节 对口合作的源流及其横向补偿效应 |
一、由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的演进 |
二、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对口合作 |
三、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效应 |
第二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 |
一、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理论基础 |
二、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现实障碍与应对思路 |
三、基本思路的缺陷 |
第三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 |
一、省内经济法制的自足与对口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空白 |
二、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经验借鉴 |
三、国家层面立法的应有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景德镇:积极探索治本之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内涵及江西实践研究[D]. 李璐瑶.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战略视角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分析 ——滨江集团与万科股份比较研究[D]. 吴谊东.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4]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D]. 张艺. 南昌大学, 2020(01)
- [5]“群众说事”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研究 ——以景德镇市为个案[D]. 余丽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6]“双创”背景下城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景德镇市为例[D]. 曾青云.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7]“城市双修”理念下北京老城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中轴线南段沿线区域为例[D]. 张玮琪.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8]巩固深化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成果 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2020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罗小云. 江西水利科技, 2020(01)
- [9]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D].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04)
- [10]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曹书.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