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方佳成[1](2021)在《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文中认为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男性和女性将合计出现约1930万和1000万的新发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其中的1800万例和930万例将来自实体瘤。然而,对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估数据显示,欧洲药物管理局在2009-2013年度批准的大多数抗癌药物未能对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产生重大改善。因此,需要继续提高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疗效。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和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发展迅速的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它们通过特异性识别在恶性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差异过表达的靶标抗原,达到辨识肿瘤和消融肿瘤的目的。ADC和CAR-T实现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其所识别的靶标抗原是否具备足够的肿瘤特异性。因而,鉴别出理想的靶标抗原至关重要。理想的靶标抗原由恶性细胞特异性表达,然而肿瘤特异性抗原屈指可数。肿瘤相关抗原在肿瘤细胞上表达升高,在正常细胞上限制性表达,这一特性使得它们亦能够作为有效定位恶性肿瘤的靶标分子。目的:以发现理想的肿瘤相关抗原为出发点,着力于打造肿瘤相关抗原发现新平台,构建全面的泛实体瘤肿瘤相关抗原图谱,为癌症研究人员和广泛的科学与医药界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便利。方法:1.使用经统一处理的TCGA和GTEx的RNA序列数据,对19种类型实体瘤中的20242个HUGO基因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将阈值设置为Benjamini-Hochberg adjusted p值为0.01,log2Fold Change为1.0,保留那些在肿瘤细胞群中显着差异表达的HUGO基因;结合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信息,排除不具备胞外结构域的蛋白;使用集成了GTEx,HPA和FANTOM5的m RNA表达信息和HPA和HPM的蛋白质丰度信息的数据集,获取在正常组织中受限表达的蛋白分子;使用公开的Blood Spot平台,发现那些在骨髓Lin-CD34+CD38-CD90+CD45RA-HSCs和Lin-CD34+CD38-CD90-45RA-MPPs中限制性表达的蛋白分子。2.将RNA测序的读段计数数据转换为TPM格式,并将每个基因在其配对适应症和正常组织中的TPM值作为差异表达分析的输入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计算并绘制每个候选靶标分子在特定适应症中的表达相比其在各个人体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表达谱。3.提取并整理TCGA中泛癌表型数据中的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级和TNM分期信息;通过挖掘MC3(“多中心多癌种突变识别”)TCGA MAF(“突变注释格式”)数据,确定靶标基因的非沉默体细胞突变(SNP和INDEL)。结合m RNA表达数据,汇编用于评价靶标基因的异质表达模式的综合数据集。4.从TCGA下载并提取靶标基因组变异数据,从Onco KB收集致癌或功能性基因组变异信息,注释并统计靶标基因的变异类型及发生频率,确定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的携带特异性驱动变异的功能性靶标。5.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CDH1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而运用流式细胞术、过表达共定位分析、结合亲和力检测、抗体测序和可变区序列进化关系分析等,多重表征抗体的各项指标。通过偶联mc-Val Cit PABC-MMAE,制备CDH17靶向型ADC。结合体外杀伤实验与细胞内化评估,完成效应分子的初筛验证。6.通过构建KM12SM和COLO205结肠癌细胞系CDX动物模型,综合评估chi2E21-MMAE和chi2F12-MMAE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制备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并对给药的荷瘤小鼠的心/肺/肝/肾/结肠/直肠/脾脏进行HE染色,评估CDH17靶向型ADC对小鼠的组织毒性。7.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CD3+T细胞,制备LYPD3靶向型CAR-T细胞。通过对CAR-T细胞进行分化检测,确定其向效应细胞持续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外细胞杀伤实验和细胞因子分泌检测,研究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的特异性杀伤作用。通过对荷瘤小鼠循环血中的CAR-T细胞进行计数和检测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浸润水平,揭示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小鼠体内发挥持久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结果:1.开发专门的算法和汇编整合有泛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信息的综合数据集。2.系统地识别肿瘤相关抗原。通过我们的肿瘤相关抗原发现平台,筛选得到75个潜在的肿瘤相关抗原分子。特别是BACE2、CDH17、CELSR1、CELSR2、COL17A1、COL23A1、CRIM1、DSC3、GPR87、LYPD3、MUC17、NOX1、PTPRN2、SCTR、TRPM8、VCAM1等分子值得做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3.基于CDH17蛋白定向开发的ADC分子可以在体内显着消融KM12SM和COLO205异种移植瘤,并对高表达CDH17蛋白的结肠癌病人来源的异种移植瘤表现出一定的肿瘤抑制效果。chi2F12-MMAE在体外对高药敏度的COLO205显示高水平的细胞毒性(IC50=60.9p M),chi2E21-MMAE和chi1A13-MMAE对COLO205的抑瘤水平相当(IC50:925.8 p M vs.998.3 p M)。两次单药静脉注射(Q2W)chi2E21-MMAE或chi2F12-MMAE,均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M12SM在小鼠体内的生长,但无法完全清除肿瘤。在COLO205 CDX模型中,按同样的给药方式静注chi2F12-MMAE,1.5 mg/kg剂量的第一针治疗可以起到平缓异种移植肿瘤增长的效果,且两周后的第二针治疗亦能继续起到溶瘤效果;3 mg/kg的中剂量治疗组有部分小鼠的肿瘤在后期出现反弹;6 mg/kg的高剂量治疗可以根治异种移植瘤。4.CDH17靶向型ADC在小鼠体内具有相对可控的组织毒性。制备了能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677-MMAE,观察到在677-MMAE给药组小鼠的结直肠的局部组织中有炎症反应,聚集了大量的淋巴细胞;但在其它组织中没有出现炎症反应。此外,在观察期内,小鼠对chi2E21-MMAE、chi2F12-MMAE或677-MMAE的体内耐受良好,用药期间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5.LYPD3靶向型CAR-T细胞能够在小鼠体内对PC9异种移植肿瘤发挥持久的抗肿瘤作用。且小鼠对LYPD3-CAR-T的耐受良好,在观察期内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进一步调查发现,LYPD3-CAR-T细胞不仅在小鼠外周血中大量存在,还在高响应LYPD3-CAR-T治疗的PC9异种移植瘤组织中大量浸润。此外,LYPD3-CAR-T治疗组的小鼠脾脏内出现大量CD3+T细胞,但在对照组中却没有。CAR-T细胞的记忆表型对于激发持久的免疫应答至关重要。数据显示,LYPD3-CAR-T细胞在输注前,其中的Tn/Tscm细胞和Tcm细胞比例分别高达52.4%和21.7%,具有良好的向效应细胞分化的潜能。结论:通过开发肿瘤相关抗原识别算法和整合来自19种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数据,完成了泛实体瘤相关抗原的探索。通过考察CDH17靶向型ADC和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模型小鼠中的抗肿瘤活性,例证了CDH17和LYPD3蛋白分别作为ADC和CAR-T靶标开发的可行性。
张青青[2](2021)在《单中心儿童恶性淋巴瘤5年临床特点分析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确诊的恶性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点、生存情况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我院儿童淋巴瘤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1.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确诊的47例恶性淋巴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儿生存情况,进行生存分析,并对性别、年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B组症状、肝脾受累、骨髓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巨大瘤灶、白蛋白水平、LDH水平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这些因素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情况。2.统计分析是通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中位数表示;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特点,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5年至2019年间共确诊恶性淋巴瘤47例,分别为5例、12例、5例、12例、13例。2.确诊的淋巴瘤患儿中,霍奇金淋巴瘤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7例,两者发病比例约为1:3.7。3.47例淋巴瘤患儿,发病年龄均<14岁,年龄最小者为11月龄,年龄最大者13岁,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位发病年龄均为9岁,霍奇金淋巴瘤以5-9岁年龄段发病者最多为5例(50%),非霍奇金淋巴瘤以10-14岁年龄段发病者最多为21例(56.8%)。4.男性患儿居多共32例,女性患儿15例,无论霍奇金淋巴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男性发病率均较女性高,总男女比例约2.1:1。5.霍奇金淋巴瘤常见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肿物8例(80%),均表现为颈部肿物,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以不明原因肿物就诊者16例(43.2%),以消化系统症状就诊者9例(24.3%),以全身症状为主者5例(13.5%),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3例(8.1%),以骨骼、肌肉疼痛为首发表现者3例(8.1%),以头颅五官症状为首发表现者1例(2.7%)。6.常见病理类型霍奇金淋巴瘤21.2%,伯基特淋巴瘤29.8%,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1.2%,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2.8%,未明确分型者8.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3%,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2.1%。7.多数病例确诊时临床分期已达Ⅲ期或Ⅳ期,约占93.6%。8.47例恶性淋巴瘤患儿1年累积生存率为83%,1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74.5%;5年累积生存率为77.7%,5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为72.1%。9.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脾受累是影响患儿5年累积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儿5年累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是巨大瘤灶,而性别、年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B组症状、骨髓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白蛋白水平、LDH水平等不是影响患儿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1.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儿童恶性淋巴瘤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较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低,均以男性患儿多见,中位发病年龄均为9岁。3.儿童恶性淋巴瘤大多以不明原因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霍奇金淋巴瘤多侵及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不同病理类型起病部位有所差异,常见病理类型为伯基特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且在确诊时多已达Ⅲ期或Ⅳ期。4.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确诊的恶性淋巴瘤患儿1年累积生存率为83%,1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74.5%;5年累积生存率为77.7%,5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为72.1%。5.影响患儿5年累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是巨大瘤灶。
郑佳彬[3](2020)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T细胞淋巴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立题依据:研究背景:恶性淋巴瘤(M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通过肿瘤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分化抗原不同可将其分为T细胞来源淋巴瘤及B细胞来源淋巴瘤两大类。T细胞淋巴瘤临床较B细胞淋巴瘤较为少见,仅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0%-15%。但这类淋巴瘤由于其亚洲人群高发病率、明显的个体异质性、广泛的症状特异性、较差的治疗预后和转归及大多数在治疗2-3年内复发的特点,也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复方苦参注射液由于其抗肿瘤、镇痛、增强免疫等功效,常用于晚期患者的维持治疗及放化疗辅助治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前主任林洪生教授在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诊治过程中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治疗缓慢进展的T细胞淋巴瘤,尤以伴以多种形式皮肤损伤的患者效果显着,填补了缓慢进展或除皮肤受累症状外并无其他淋巴结或结外器官受累症状的患者等待观察期无药可用的空白,缓解了患者症状,显着改善生活质量。研究目的:本研究分别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设计,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不同人源淋巴瘤细胞系的干预作用,并在小鼠体内模型中进一步验证和探索其免疫调控作用机制。为复方苦参注射液临床有效性是否源于其对淋巴瘤抑制调节作用提供进一步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1.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不同淋巴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筛选分别培养Hut78(人源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Loucy(人源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人源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ji(人源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EL4(鼠源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5种不同淋巴瘤细胞株。通过比较CCK8及prestoblue敏感度及复方苦参注射液颜色带来的影响,选择prestoblue法作为细胞活力检测试剂。使用prestoblue法及细胞计数法重复验证不同浓度(0.039-5mg/ml)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不同细胞株干预后24h、48h、72 h、96h后对其增殖的影响。从而筛选增殖抑制有效及敏感的细胞株。1.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T细胞淋巴瘤Hut78、Loucy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对上一步筛选敏感细胞株Hut78、Loucy细胞采用PI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析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1.3复方苦参注射液对T细胞淋巴瘤Hut78、Loucy细胞凋亡的影响对敏感细胞株Hut78、Loucy细胞采用7AAD/AnnexinV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析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内切酶casepase3、casepase7表达进一步证实凋亡的发生。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Loucy细胞信号调控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反向蛋白阵列术(RPPA)检测敏感细胞株Hut78经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24h后蛋白表达差异,聚类分析潜在作用通路,蛋白质印迹法(WB)验证相关有效通路蛋白在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的Hut78、Loucy细胞蛋白表达中的影响,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3.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Loucy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使用高压液相和质谱联用的方法定量检测敏感细胞株Hut78、Loucy经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24h后代谢产物表达差异,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影响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4.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动物模型的体内实验研究4.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模型生存期的影响使用C57BL/6J小鼠构建EL4淋巴瘤动物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2ml/kg、4ml/kg、8ml/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甲氨喋呤(MTX)组,生理盐水组以腹腔注射方式干预荷瘤小鼠14天,观察记录其对瘤体大小、小鼠体重及生存期的影响,探索CKI治疗的最佳剂量。4.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模型免疫调节及肿瘤能量代谢的影响使用C57BL/6J小鼠构建EL4淋巴瘤动物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最佳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组(2ml/kg,4ml/kg)及生理盐水组以腹腔注射方式干预荷瘤小鼠7天,观察比较瘤体大小,绘制瘤体生长曲线;通过免疫细胞亚群测定检测小鼠肿瘤及脾脏免疫细胞分型表达;通过高压液相和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肿瘤组织代谢产物检测。以进一步验证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体内作用机制;小鼠肿瘤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及Cleave Casepase3 IHC染色用以检测肿瘤组织凋亡情况。以进一步验证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体内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通过细胞活力鉴定的方法学摸索,CCK8及Prestoblue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但复方苦参注射液颜色对Prestoblue读数的影响程度更小。因此选择prestoblue法及细胞计数法重复验证CKI在淋巴瘤细胞增殖中发挥的作用。Prestoblue法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5种淋巴瘤细胞均显示出生长抑制作用。其中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ut-78、EL4、Loucy、Jurkat要显着强于B细胞淋巴瘤细胞Raji,在人源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中,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人源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抑制效果最强,Loucy(人源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的抑制效果次之,均呈现显着的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细胞计数法结果与Prestoblue检测结果趋势一致,也进一步验证Prestoblue细胞增殖-活力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及准确性。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CKI处理后Hut-78、Loucy细胞的细胞周期G0-G1,S,G2/M期并未见明显的周期停滞作用。但是subG 1期的比例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增加,提示细胞凋亡在CKI的作用机制中或许扮演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CKI可以诱导Hut-78、Loucy细胞的凋亡,凋亡相关内切酶casepase3、casepase7蛋白表达的Western Blot检测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不同的是,CKI在48h更多的引起Hut-78细胞的早期凋亡,其凋亡率增高明显;但在Loucy细胞中,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比率更多,这说明CKI诱导Loucy细胞死亡的方式或机制与Hut-78可能纯在差异。2.通过分析反向蛋白阵列术(RPPA)结果发现CKI的潜在作用通路可以聚焦在 PI3K/Akt/mTOR、NF-KB、MEK/ERK 等通路,其中 PI3K/Akt/mTOR 通路的多数蛋白表达调节符合CKI调节分子机制的构想。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证实CKI可通过下调Hut-78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进一步调控其下游AMPK/TSC1/mTor/S6通路,从而影响细胞增殖或诱导凋亡。这种现象在Loucy细胞中同样可见。可见,调控PI3K/Akt/mTOR通路及AMPK/TSC1/mTor/S6通路也许是CKI作用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分子机制。3.高压液相和质谱联用的方法检测提示CKI具有潜在调控谷氨酸及乳酸代谢的作用。CKI可以通过直接减少谷氨酸或乳酸代谢的途径抑制糖解途径酵,减少肿瘤能量代谢。Western Blot蛋白表达验证结果证实CKI具有潜在下调GLS1、LDHA蛋白表达的作用,从而干预肿瘤能量代谢途径,减少肿瘤能量供应。4.通过对C57BL/6J小鼠构建EL4淋巴瘤动物模型,我们发现CKI、MTX干预相比生理盐水组可显着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相较于化疗药物MTX,CKI表现出非劣势的作用。比较两个实验的小鼠瘤体生长曲线,发现CKI干预后瘤组织的瘤体积增长速度呈降低趋势,与生存期研究结果相一致,相较于化疗药物MTX,CKI依然表现出非劣势的肿瘤抑制作用。免疫细胞亚群结果提示CKI可以选择性上调T细胞亚群(CD3+),而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免疫细胞群体可能是上调辅助T细胞(CD3+CD4+)、调节性T细胞(CD4+FoxP3),或下调Th17细胞(CD3+CD4+IL17)比例达成的。这一发现提示CKI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免疫调控有关。通过对肿瘤组织代谢产物的高压液相和质谱联用的方法发现CKI在谷氨酸途径代谢中,可以显着降低谷氨酰胺、谷氨酸及乳酸含量。这与Hut-78及Loucy的实验结果相一致,也进一步提示CKI可以通过抑制谷氨酸及糖酵解途径影响肿瘤能量代谢,降低肿瘤供能,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小鼠肿瘤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及Cleave Casepase3 IHC染色的结果显示CKI的抑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产生的,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体外实验的结论。研究结论: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淋巴瘤细胞均显示出生长抑制作用。其中对T细胞淋巴瘤要显着强于B细胞淋巴瘤。其发挥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完成;2.调控PI3K/Akt/mTOR通路及AMPK/TSC1/mTor/S6通路也许是CKI作用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分子机制;3.CKI具有降低谷氨酸及乳酸代谢的作用,从而抑制糖解酵途径,减少肿瘤能量代谢,这一点在体内外实验中均得到了验证;4.CKI干预EL4淋巴瘤动物模型可以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降低肿瘤生长速度,相较于化疗药物MTX,CKI表现出非劣势的作用;5.CKI发挥肿瘤免疫调节的机制可能是下调Th17(CD3+CD4+IL17)/Treg(CD4+FoxP3)比例,提示CKI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相关性炎症发挥的。
赵燕春[4](2020)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亚型。为了预测PTCL患者的预后,目前已有多种预后模型被相继提出。然而,影响PTCL患者预后的因素仍未完全阐明。因此,积极探索与不良预后相关的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PTCL的213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长期的随访工作,旨在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在PTC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中的价值。结果:所有PT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2岁。男性135例(63.4%,135/213),女性78例(36.6%,78/213)。相比于PLR<232.5组,PLR≥232.5组的患者获得了更低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18.5%vs.56.6%,P<0.001)。而NLR≥3.7组的患者的CR率也明显低于NLR<3.7组的患者(31.7%vs.60.7%,P<0.001)。在Cox单因素分析中,高PLR和高NLR均与较差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而Cox多因素分析提示PLR≥232.5、骨髓侵犯、IPI>2、低白蛋白水平和ALC≤0.8×109/L是PT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数目,所有患者被分为4组,包括低危组(0-2个因素)、中低危组(3个因素)、中高危组(4个因素)和高危组(5个因素),各组的3年OS分别为84.2%、41.9%、16.3%和0.0%(P<0.001)。结论:本文的回顾性研究表明高PLR和高NLR与PTCL患者的治疗反应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改善患者的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
朱曦[5](2020)在《HBV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HBV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性淋巴瘤(B-NHL)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揭示PD-L1表达水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并探讨PD-L1在HBV阳性B-NH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先收集92例初诊未治,且HBV阳性的B-NHL患者为实验组,33例HBV阴性的B-NHL患者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L1和HBx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收集47例初诊未治、HBV阳性的且保存有血清样本B-NHL患者为实验组,同期初诊且保存有血清样本的47例HBV阴性的B-NHL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临床基线特征已进行1:1配对筛选)。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PD-L1(sPD-L1)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数据,然后采用卡方检验分析PD-L1及血清sPD-L1表达水平与HBV阳性的B-NH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PD-L1和血清sPD-L1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HBV+HBx+组、HBV+HBx-组及HBV阴性组的PD-L1表达强度分别为(37.13±2.61)%、(24.39±3.70)%和(3.94±2.0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HBV+HBx+组的PD-L1表达强度显着高于HBV+HBx-(p=0.0065)和HBV-组(p=0.0001),而HBV+HBx-组的PD-L1表达强度显着高于HBV-组(p=0.0001)。(2)HBV阳性B-NHL患者血清中sPD-L1浓度显着高于HBV阴性B-NHL患者(HBV+=94.81±64.72 pg/mL,HBV-=46.55±13.13pg/mL,p<0.0001);且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与血清sPD-L1水平呈显着正相关性(r=0.6300,p<0.0001)。(3)HBV阳性的B-NHL患者中PD-L1高表达组3年OS率53.1%,3年PFS率43.8%;PD-L1低表达组3年OS率70.4%,3年PFS率65.9%;PD-L1阴性表达组3年OS率87.5%,3年PFS率81.3%。对三组间OS及PFS进行生存分析比较,发现p值分别为0.007和0.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对HBV阳性的B-NHL患者血清sPD-L1的进行K-M生存曲线分析,发现血清sPD-L1高表达组3年OS率63.2%,3年PFS率50.0%;血清sPD-L1低表达组3年OS率77.8%,3年PFS率77.8%;对组间OS及PFS进行生存分析,发现p值分别为0.024和0.04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5)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组织PD-L1高表达、ECOG≧2分、疾病分期IIIIV期、化疗未缓解是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PD-L1高表达、疾病晚期、化疗未缓解是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在血清sPD-L1预后模型中,血清sPD-L1高表达及疾病分期晚期是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B症状、化疗未缓解是患者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1、HBV阳性的B-NHL患者肿瘤组织PD-L1表达水平和血清中sPD-L1浓度均显着高于HBV阴性患者。2、B-NHL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和血清中sPD-L1浓度呈显着正相关。3、PD-L1高表达可能是影响HBV阳性的B-NHL患者OS及P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陈羲[6](2020)在《PARP1通过核糖基化STAT3转录抑制PD-L1表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s 1,PARP1)是真核细胞内具有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催化活性的蛋白酶,能催化多种底物蛋白发生聚核糖基化修饰,对DNA损伤修复及基因转录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关于PARP1在DNA同源重组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较为深入,临床用于肿瘤治疗的PARP抑制剂正是基于该功能发展而来。而PARP1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则是近年来逐渐被关注的问题,PARP1通过核糖基化修饰转录因子抑制其转录活性,抑制相关靶基因转录,从而在免疫细胞成熟及脂肪形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但由于核糖基化修饰位点特征性较弱,当前缺乏高效筛选技术来发现可被核糖基化修饰的底物蛋白,PARP1对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缓慢。肿瘤细胞存在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包括免疫抑制分子表达、低免疫原性、抗原调变以及物理屏障产生等,从而得以在体内生存和增殖。其中肿瘤细胞表达的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具关键作用。正常组织也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激活,以避免由于T细胞过度激活而引发的自身免疫病。因此,PD-L1/PD-1在维持机体保护性免疫和免疫耐受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肿瘤细胞因为进化过程中癌基因激活、微环境细胞因子刺激及信号通路持续活化等原因高度表达PD-L1,以抑制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从而实现免疫逃逸致使肿瘤细胞无限生长和增殖。因此,深入研究PD-L1的调控机制对发展基于PD-L1的肿瘤干预策略非常重要。PARP抑制剂作为主要靶向PARP1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修复而发挥合成致死效应,目前临床上已经应用于卵巢癌的治疗中。然而,临床数据显示PARP抑制剂对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并无显着改善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PARP抑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成为该领域的焦点问题。有研究表明PARP抑制剂疗效欠佳的原因是其它具有DNA同源重组修复作用的蛋白发挥了代偿作用,但这也只是在部分患者中得到了证实。总体来说,PARP抑制剂临床效果欠佳的原因远未阐明。综上,本研究旨在考察PARP1对卵巢癌细胞免疫检查点蛋白PD-L1的调控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1)PARP1对肿瘤细胞PD-L1转录的调控作用;(2)PARP1通过核糖基化转录因子STAT3抑制PD-L1的转录;(3)STAT3核糖基化修饰与磷酸化修饰之间的相互关系。本项目发现PARP1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新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完善了 PARP1调控基因表达的理论;发现PD-L1新的调控机制;STAT3新的生物学功能;有可能从免疫逃逸这一新的角度揭示影响PARP抑制剂临床疗效欠佳的原因。第一部分PARP1对PD-L1的转录调控作用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人源卵巢癌细胞株SKOV3及OVCAR8、人源肺癌细胞株A549及PC9、人源结肠癌细胞株SW620及Co1o205、人源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原代卵巢癌细胞、人原代肺癌细胞,以及体外T细胞和肿瘤细胞共孵育模型评价PARP1的沉默或活性抑制对PD-L1的调控以及对T细胞活性抑制的作用。(1)通过siRNA转染技术干扰PARP1的表达,采用qRT-PCR法考察不同肿瘤细胞中PARP1活性抑制对PD-L1的转录调控作用;(2)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考察PARP1活性抑制后对PD-L1转录的影响;(3)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不同细胞株中PARP1活性抑制后对PD-L1膜蛋白及总蛋白的影响;(4)通过单细胞分离技术分离出肿瘤病人的原代肿瘤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考察PARP1对PD-L1蛋白的调控作用;(5)构建PARP1质粒,考察PARP1蛋白高表后对PD-L1的影响;(6)分离出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构建肿瘤细胞和T细胞的共孵育模型,考察PARP 1调控PD-L1后对T细胞活性的影响;(7)采用免疫组化手段,考察卵巢癌病人肿瘤组织切片中PARP1和PD-L1的表达关系;(8)通过流式细胞术及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实验考察PARP抑制剂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9)通过T细胞共孵育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ARP1干预后对T细胞分泌IL-2和Granzyme B的影响。研究结果:(1)PARP1抑制PD-L1的转录水平通过siRNA干扰技术瞬时沉默卵巢癌细胞株中的PARP1蛋白,结果显示,沉默PARP1后,PD-L1的转录水平显着上调;且沉默PARP1的细胞株中PD-L1的膜表面蛋白及总蛋白水平显着上调并且与其沉默效率相关;同时在多株肿瘤细胞肺癌细胞株、结肠癌细胞株及乳腺癌细胞株中对PARP1进行沉默,均能观察到PD-L1的蛋白水平显着上调。提示,PARP1转录调控PD-L1水平的生物学现象在多种肿瘤中均存在。(2)PARP1转录调控PD-L1与其酶活相关性的考察为了考察PARP1调控PD-L1的作用是否依赖其核糖基化聚合酶活性,我们引入了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OVCAR8和SKOV3细胞上给予多种PARP抑制剂作用后,在不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下,PD-L1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有显着上调,而PD-L1的蛋白稳定性不受影响;同时通过Luciferase实验我们发现使用PARP抑制剂后可以显着增强PD-L1的蛋白的转录活性,这进一步提示PARP1的活性抑制或者缺失是通过转录途径调控PD-L1的表达的。我们还评估了另一种细胞表面免疫抑制因子CD47的表达,在PARP1沉默后其mRNA水平上没有显着改变,并且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不受PARP抑制剂Olaparib的显着影响。(3)PARP1调控PD-L1的表达对T细胞活性的影响我们通过构建肿瘤细胞与T细胞共孵育模型考察抑制PARP1活性、沉默PARP1以及过表达PARP1蛋白所引起的PD-L1蛋白水平的变化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PARP1蛋白可以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促进T细胞中IL-2和Granzyme B的分泌;而抑制PARP1的活性及沉默PARP1均抑制T细胞的活性,减少IL-2和Granzyme B的分泌;同样的在人原代肿瘤细胞中给予了 PARP抑制剂抑制PARP1的活性或者沉默PARP1均可以显着上调PD-L1的水平,且PARP1过表达能抑制PD-L1的表达;此外我们在原代病人肿瘤样本的组织切片中也发现PARP1与PD-L1存在负相关,提示在病人肿瘤细胞中也存在PARP1调控PD-L1的情况。第二部分PARP1通过核糖基化STAT3调控PD-L1的作用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卵巢癌细胞株SKOV3及OVCAR8对PD-L1的转录因子进行筛选,锁定STAT3是参与PARP1调控PD-L1的转录因子,并通过工具细胞HEK 293T细胞体外蛋白结合以及核糖基化反应的模型对STAT3参与调控的作用进行明确。(1)通过siRNA干扰技术对PD-L1的转录因子STAT3、STAT1以及MYC等进行干扰,再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在几种转录因子缺失的情况下,PARP1对PD-L1的上调作用;(2)通过siRNA干扰技术筛选到转录因子STAT3,采用qRT-PCR法考察卵巢癌细胞中STAT3在PARP抑制剂Olaparib调控PD-L1中的作用;(3)通过外源性过表达PARP1和STAT3,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考察两者的存在对PD-L1转录的调控作用;(4)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的实验方法,考察 PARP 1 活性抑制后,STAT3 与 PD-L1 promotor区域的结合情况;(5)通过对TCGA数据库对563位卵巢癌病人进行数据分析,考察STAT3靶基因的表达与PD-L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6)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考察STAT3与PARP1之间的结合情况以及STAT3发生核糖基化修饰的情况;(7)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考察核糖基化位点突变的P ARP 1对STAT3介导的PD-L1的转录调控影响;(8)通过流式细胞术考察核糖基化位点突变的PARP1对PD-L1膜表面蛋白的影响。研究结果:(1)PARP1通过STAT3调控PD-L1的转录首先对PD-L1转录因子STAT1、STAT3以及MYC进行siRNA干扰,再给予P ARP抑制剂进行干预处理,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我们发现在MYC和ST AT 1沉默的情况下PARP抑制剂仍旧能够上调PD-L1的膜蛋白水平,而沉默STAT3之后,PARP抑制剂上调PD-L1的作用被显着抑制了;为了进一步明确我们得到的结果,我们在卵巢癌细胞以及乳腺癌细胞中都对STAT3进行了沉默,得到的结果均一致;同时我们发现沉默了 STAT3之后,PARP抑制剂促进PD-L1的转录的功能也被显着抑制了;为了进一步明确STAT3的确参与到了 PARP1转录调控PD-L1的作用中,我们又进行了 Luciferase实验以及ChIP实验,结果显示STAT3外源性过表达后的确能够显着促进PD-L1的转录,并且这种作用在外源性过表达PARP1后被显着削弱了,而当使用PARP抑制剂抑制PARP1活性后,STAT3蛋白与PD-L1 promotor区的结合也显着增强了;我们基于cBio-Portal提供的大规模癌症基因组学数据分析了 TCGA数据库中包含563个样本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数据集,发现五个着名的STAT3靶基因MCL1,CCL5,IFNG,IL4R和IL2RA的mRNA表达与CD274(PD-L1的编码基因)的mRNA表达相关,进一步表明PD-L1的表达与STAT3活性呈正相关。基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明确STAT3参与了 PARP1调控PD-L1的转录过程中。(2)PARP1和STAT3结合并发生核糖基化修饰为了考察STAT3与PARP1之间存在的关系,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发现无论是在内源表达的情况下还是在PARP1与STAT3过表达的情况下,STAT3与PARP1之间都存在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在抑制PARP1活性后被打破;同时在PARP1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又对STAT3上的修饰进行考察,我们发现STAT3能够发生核糖基化修饰;在给予PARP抑制剂抑制PARP1活性后我们发现STAT3的核糖基化修饰也随之消失了。基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明确PARP1通过其核糖基化酶活功能对STAT3产生核糖基化修饰作用。(3)PARP1通过核糖基化STAT3调控PD-L1的表达为了进一步明确PARP1对STAT3的核糖基化修饰作用是否会影响PD-L1的转录,我们考察了 STAT3对PD-L1的转录调控作用是否会受PARP1核糖基化酶活突变的质粒(PARP1-H862A和PARP1-E988K)的影响。结果显示,PARP1活性缺失后,STAT3的确无法发生核糖基化修饰,并且核糖基化功能缺失的PARP1丧失了抑制STAT3转录活性的作用,且对PD-L1蛋白水平也没有产生抑制作用,提示PARP1的确通过核糖基化STAT3来发挥调控PD-L1水平的作用。第三部分STAT3核糖基化与磷酸化修饰之间的关系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人源卵巢癌细胞株SKOV3及OVCAR8、人源肺癌细胞株A549及PC9、人源结肠癌细胞株SW620及Co1o205、人源乳腺癌细胞株MCF-7对PARP1调控p-STAT3的作用进行考察明确。通过构建STAT3不同磷酸化程度的质粒考察其核糖基化水平的变化,进一步再采用流式分选、流式双染以及免疫组化等手段对STAT3的PARylation和Phosphorylation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并进一步在工具细胞上对STAT3的PARylation如何影响其Phosphorylation的机制进行了探讨。(1)通过Western blotting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对PARP抑制剂以及siRNA转染技术干扰PARP1后p-STAT3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2)通过免疫荧光手段及核质分离技术,对PARP1活性抑制或者沉默后STAT3的核内外分布情况进行考察;(3)对膜表面的PD-L1以及核内的p-STAT3进行双染,通过流式细胞术,考察沉默PARP1后同时表达这两种蛋白的细胞比例的变化;(4)通过Western blotting,考察野生型PARP1以及核糖基化功能缺失的PARP1对p-STAT3水平的影响;(5)通过分子克隆构建STAT3野生型质粒、STAT3持续磷酸化的质粒STAT3C,以及STAT3磷酸化功能突变的质粒STAT3Y705F,并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考察STAT3 PARylation水平的变化;(6)通过流式分选,分离出Olaparib作用后PD-L1高水平的细胞以及PD-L1低水平的细胞,并考察其p-STAT3的水平变化,同时待两群分选出的细胞培养一段时间使其恢复基线水平后,又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这两群细胞的核糖基化水平进行明确;(7)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比不同肿瘤细胞中p-STAT3水平以及PARylation水平之间的关系;(8)通过免疫组化对肿瘤病人组织芯片中PARylation和Phosphorylation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9)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PARP1调控p-STAT3的激酶以及磷酸酶的途径进行考察,明确影响途径;(10)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对参与STAT3去磷酸化作用的磷酸化酶进行筛选,并考察PARR1对STAT3与其磷酸酶的结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1)PARP1可以调控STAT3的磷酸化在不同肿瘤细胞上对P ARP 1进行沉默或者使用不同的P ARP抑制剂对P ARP 1的核糖基化酶活功能进行抑制,结果显示,在多种肿瘤中沉默或者抑制PARP1活性后均能上调p-STAT3的水平;同时,免疫荧光及核质分离的结果显示沉默或者抑制PARP1活性后能促进STAT3蛋白的入核;为了考察PARP1引起的STAT3的磷酸化的确会对PD-L1蛋白产生影响,我们又通过流式双染考察了 p-STAT3与PD-L1双阳性的细胞在PARP1沉默后的比例变化,结果显示,沉默PARP1可以显着上调同时表达p-STAT3以及PD-L1的细胞数量;为了更加明确PARP1的核糖基化功能对STAT3磷酸化作用的影响,我们又引入了 PARP1核糖基化酶活位点突变的质粒,结果显示,PARP1核糖基化功能缺失之后,其抑制STAT3磷酸化水平的功能消失了。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PARP1可以通过影响STAT3的磷酸化使其发挥调控PD-L1的作用。(2)STAT3的磷酸化与核糖基化之间的关系明确了 PARP1能通过核糖基化影响STAT3的磷酸化水平,接着我们就对PARylation和Phosphorylation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我们构建了三种不同磷酸化水平的STAT3质粒,STAT3野生型、STAT3持续磷酸化的质粒STAT3C以及STAT3磷酸化功能缺失的质粒STAT3Y705F,通过外源性过表达PARP1和这三种质粒从而考察STAT3 PARylation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磷酸化水平最高的STAT3C的核糖基化水平最高,野生型STAT3次之,而磷酸化缺失的质粒则无核糖基化修饰。同样的使用JAK2抑制剂AZD1480抑制p-STAT3后其核糖基化修饰消失,以此看出STAT3的磷酸化水平也会影响到STAT3的核糖基化水平;通过对给予PARP抑制剂的肿瘤细胞进行流式分选发现,PD-L1表达高的一群细胞的p-STAT3水平也高,且当PD-L1高表和低表的两群细胞经过几次培养回到基线水平后,我们发现能被PARP抑制剂上调的那群细胞中,其原本基础核糖基化水平较高,即PARP1的基础活性较高,这也进一步明确了 PARP1的活性与STAT3的磷酸化以及PD-L1的水平间的相关性;最后我们对人卵巢癌病人组织芯片进行了组化染色,发现核糖基化水平与磷酸化STAT3的水平之间呈现负相关性。综上所述,STAT3核糖基化修饰与磷酸化修饰存在相互影响,并呈负相关作用。(3)PARP1通过PTPN9调控STAT3的磷酸化为了确定PARP1如何调控STAT3的磷酸化,我们对STAT3的激酶JAK2以及磷酸酶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沉默了 PARP1后对JAK2的磷酸化无影响;当我们使用了磷酸酶抑制剂后,PARP 1调控STAT3的磷酸化作用消失。由此我们推测PARP1通过影响STAT3的磷酸酶来调控其磷酸化水平的作用;为此我们又对已报道的STAT3的磷酸酶进行筛选,结果显示,PTPN9可以与STAT3以及PARP1形成复合物,并且过表达PARP1或抑制PARP1活性可以增加或减少PTPN9与STAT3的结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PARP1通过PTPN9来发挥抑制STAT3磷酸化的作用。研究结论: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PARP1蛋白的沉默或通过PARP抑制剂抑制其核糖基化酶活功能,均能显着增强不同肿瘤细胞中PD-L1的转录,并伴随着PD-L1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表面的表达上调。而在转录因子STAT3缺失的情况下,PARP1对PD-L1的调控作用被明显抑制。体外实验研究表明PARP1与STAT3直接相互作用,并引起STAT3发生核糖基化修饰。同时,STAT3对PD-L1转录的激活被野生型PARP1的过表达所消除,而外源性过表达PARP1核糖基化功能突变的质粒则对STAT3的转录活性没有抑制作用,这提示,PARP1对STAT3的核糖基化修饰在PD-L1的调控中非常重要。同样,PARP1的沉默或活性抑制均增强了 STAT3的磷酸化水平,野生型PARP1的外源性过表达可以显着抑制这种STAT3的磷酸化上调,而核糖基化位点突变的PARP1则不能。在临床卵巢癌样本中还观察到PARP1和PD-L1以及PARylation和Phosphorylation呈负性相关。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表明PARP1介导的STAT3的PARylation是抑制PD-L1转录的关键步骤,这种机制存在于多种肿瘤细胞中。
王笑[7](2020)在《肠炎相关结直肠癌肿瘤发生发展及其免疫微环境形中CD30L/CD30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近几年来其已逐渐发展成为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三的恶性肿瘤。目前全球每年新增CRC患者人数超过一百万,且这一数量仍在逐年递增。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是CRC的一种亚型,该病患者治愈困难,死亡率极高,因此给现代医学带来极大挑战。目前,关于CA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探索CAC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突显得尤为重要。CD30和CD30配体(CD30 ligand,CD30L,CD153),分别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TNFRSF)和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TNFSF)成员。本项目组以往工作中利用CD30L或CD30基因敲除小鼠,探讨了CD30L和CD30在肠黏膜免疫细胞上的表达以及对小鼠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肠道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证明了CD30L/CD30信号在小鼠IBD肠道炎症性病变形成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促炎作用。提示CD30L/CD30信号可能在CAC“炎-癌”转变及肿瘤炎症微环境形成过程中发挥潜在作用。重要的是,以往有关CD30、CD30L与肿瘤的相关的研究多局限于淋巴系或血液来源肿瘤范畴,而关于CD30L/CD30信号转导在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为了深入探讨CD30L/CD30信号转导如何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影响CAC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利用了CD30L基因敲除小鼠建立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模型,探讨CD30L基因缺失后对小鼠CAC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及肿瘤进展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CD30L/CD30信号在实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利用AOM联合DSS建立C57BL/6小鼠CAC动物模型:取小鼠结直肠和肠肿瘤组织,提取总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样本组织内CD30L和CD30蛋白的表达变化;提取样本组织RNA,利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样本组织内CD30L和CD30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2.利用WT、CD30LKO小鼠建立CAC动物模型:动态比较观测CD30L基因缺失对小鼠CAC病变形成过程中体重、生存率、肠道长度、不同级别肿瘤数量、肿瘤大小、脾脏的体积和重量的变化情况。同时用小鼠内窥镜检测了WT和CD30LKO小鼠诱导CAC前后肠道肿瘤的变化情况,以及利用HE染色技术检测小鼠肠道组织的病理学变化。3.利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WT和CD30LKO小鼠肠肿瘤组织内抑癌基因、促癌基因、抑凋亡基因、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的mRNA表达变化,以及小鼠肠黏膜组织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4.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T和CD30LKO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中MDSCs表型变化,及其PD-L1表达情况;TAMs表型变化,及其PD-L1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变化情况。5.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诱导CAC前后WT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D4+和CD8+T细胞经TCR刺激0h、16h、32h后表达CD30和CD30L的变化情况;6.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T及CD30LKO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D4+和CD8+T细胞分泌的效应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A、IL-2等;T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RORγt、Tbet;表面抑制性分子PD-1;增殖标志物Ki-67表达变化情况。利用ELISA法检测效应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A、IL-2分泌水平。研究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诱导CAC后肠黏膜组织内CD30L和CD30蛋白表达显着增加。CAC小鼠肠道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内CD30L和CD30的mRNA水平也明显高于远端肠组织。即诱导CAC肠道肿瘤发生后,小鼠肠黏膜组织内CD30L和CD30的表达异常升高,提示CD30L/CD30信号转导可能在CAC病变形成中发挥潜在的重要作用。2.CD30LKO与WT小鼠相比其体重和生存率降低,肠道肿瘤数目显着增多,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CD30LKO小鼠肠黏膜组织内肌层明显增厚,腺体更不完整,炎性细胞浸润显着增加。结果证明,CD30L基因缺失导致小鼠对CAC的易感性显着增强,肿瘤负荷明显加重,暗示CD30L/CD30信号转导可能通过调控肠道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在CAC病变形成中发挥重要的抗肿瘤作用。3.CD30L基因缺失导致肠道肿瘤组织内mRNA水平上的抑癌基因APC、p53下调,抑凋亡基因Bcl-xl、Bcl2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显着上调。T细胞活化与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L-17A、Granzyme B、perforin、TNF-α、IFN-γ和IL-2 mRNA的表达均下调,同时IL-1β、IL-6和IL-10等炎症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升高。趋化因子CXCL1,CXCL2上调,CCL2下调,而CCL5和CCL20表达无明显差异。在CAC肠黏膜组织中,CD30L基因缺失同样导致IL-17A、Perforin、Granzyme B、TNF-α、IFN-γ和IL-2 mRNA表达下调,而IL-10和IL-6的表达上调。结果暗示了CD30L基因缺失可导致CAC小鼠肠道肿瘤免疫微环境向有利于肿瘤发生发展的方向转化,进而促进CAC病变形成。4.WT小鼠诱导CAC后,肠黏膜固有层内MDSCs细胞比例增加,其表达的PD-L1上调,CD30L表达也上调。提示,CD30L基因缺失可能影响MDSCs分化。与WT小鼠相比,诱导CAC后,CD30LKO小鼠肠组织内MDSCs的比例明显升高,且G-MDSCs和M-MDSCs的比例和数量均增高,MDSCs表面表达的PD-L1显着增强。CD30L基因缺失虽然没有影响TAMs的比例和数量,但却显着上调了MHCII+TAMs和MHCII-TAMs细胞PD-L1的表达。与WT小鼠相比,CD30LKO小鼠LPL培养上清中IL-1β,IL-6和IL-10明显升高。结果暗示,CD30L可能通过抑制肠道肿瘤免疫微环境中MDSCs的蓄积,以及MDSCs和TAMs细胞表面免疫检查点-PD-L1的表达,进而促进CD30+效应性T细胞所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5.新鲜的CD4+和CD8+T-LPL细胞可表达低水平的CD30L和CD30,在体外培养16小时或32小时后,活化的CD4+和CD8+T细胞表面CD30L和CD30的表达逐渐增强。CAC小鼠肠黏膜固有层内的CD4+和CD8+T细胞表面CD30L和CD30的表达与正常小鼠相比显着增强。并且TCR刺激可显着上调CD4+和CD8+T细胞表面CD30L和CD30表达的强度。结果提示,CD30L和CD30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调控肠黏膜固有层CD8+和CD4+T细胞的分化与效应功能,进而在CAC肠道肿瘤发生及肿瘤免疫微环境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保护性作用。6.诱导CAC后CD30LKO小鼠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内CD4 TEM显着降低,且LPL和肠系膜淋巴结(MLN)中CD4 TEM表面PD-1的表达强度上调;IFN-γ+,TNF-α+,IL-17A+,IFN-γ+TNF-α+、TNF-α+IL-17A+、IL-2+CD4+T细胞明显降低。而且,CD30L基因缺失导致核转录因子RORγt和Tbet的表达被抑制。CD44+CD4+T细胞的IFN-γ和Ki-67的表达也降低。ELISA结果显示CD30LKO小鼠分泌的IL-17A,IFN-γ,TNF-α和IL-2水平降低。此外诱导CAC后CD30LKO小鼠LPL内CD8 TEM降低,且LPL和MLN中CD8 TEM表面PD-1的表达强度上调,但Ki-67的表达减弱。而且,效应性CD44+CD8+CTL细胞IFN-γ,Perforin,Granzyme B和Ki-67的表达均显着下调。结果证明CD30L基因缺失抑制小鼠肠固有层CD4+Th细胞和CD8+CTL细胞活化、分化及增殖,进而抑制肠道肿瘤免疫微环境内T细胞所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最终导致小鼠对CAC易感性显着增强。结论:1.小鼠诱导CAC后CD30L和CD30呈现高表达。2.CD30L基因缺失可增加小鼠对CAC敏感性,使CD30LKO小鼠肿瘤加重。3.CD30L基因缺失使MDSCs蓄积增多,表面抑制分子PD-L1表达增强,肠道肿瘤免疫微环境向有利于肿瘤发生发展的方向转化。4.CD30L/CD30信号缺失抑制小鼠肠固有层CD4+和CD8+T细胞活化、分化及增殖,抑制肠道肿瘤免疫微环境内T细胞所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促进CAC进展。
刘璐[8](2019)在《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探索及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初步探索PD-1多肽刺激下PD-l/PD-L1免疫抑制轴直接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情况,并通过体外进行验证,同时在PTCL肿瘤组织中探索PD-Ll和癌基因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此探讨PTCL中PD-1/PD-L1免疫抑制轴除通过PD-1调节T细胞功能之外,还可通过PD-L1调控肿瘤细胞内在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新型免疫逃逸机制,并为PTCL患者的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搜索Oncomine公共数据库数据,研究PTCL组织PD-L1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TCL细胞株中PD-L1总表达;PD-1多肽刺激PD-L1高表达PTCL细胞系,采用蛋白质磷酸化组学检测PTCL细胞内在癌基因信号通路活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TCL细胞系膜上PD-L1表达;PD-1多肽刺激高表达PD-L1的PTCL细胞系,在0-2h动态检测细胞内在AKT总蛋白和活化AKT(p-AKT)水平的变化,体外验证PD-1/PD-L1直接激活PTCL胞内AKT/mTOR癌基因信号通路。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确诊的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信息。同时收集这些患者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蜡块,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TCL患者组织中PD-L1和p-AKT的表达,分别评价以上两种生物学标记物的表达水平,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患者石蜡组织中PD-L1和p-AKT表达相关性以及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GraPhPad Prism5.0软件分别分析PTCL患者组织中PD-L1和p-AKT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进一步分析PD-L1和磷酸化AKT的共同表达关系及对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影响。结果:Oncomine公共数据库数据显示,相比正常组织细胞,PTCL组织中PD-L1 mRNA高表达;五株PTCL细胞系细胞内总PD-L1也均呈高表达状态;蛋白质磷酸化组学结果显示,PD-1多肽刺激PD-L1阳性的PTCL细胞后胞内405个磷酸化位点出现上调,131个磷酸化位点出现下调,且鉴定到磷酸化位点氨基酸的比例分布丝氨酸最高,为84%,其次为苏氨酸14%,赖氨酸2%;KEGG对鉴定蛋白进行通路分析显示,上调的磷酸化蛋白参包括RNA转运、剪切、DNA复制、赖氨酸降解及AKT/mTOR信号通路等10个信号通路,下调的磷酸化蛋白参与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RNA转运、MAPK信号通路及HTLV等10种信号通路;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五株PTCL细胞膜上PD-L1皆呈高表达状态;经人重组PD-l多肽刺激五株PTCL细胞0-2h后,各细胞系内p-AK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所收集75例PTCL患者FFPE研究,多色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TCL组织PD-L1的阳性率为53.3%,p-AKT阳性率为37.3%,其中PD-L1和p-AKT共表达为26.7%。X2检验显示,PD-L1与p-AKT表达为正相关(R=0.280,P=0.015)。PD-L1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和IPI相关(R=0.278,P=0.016;R=0.280,P=0.015),p-AKT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R=0.255,P=0.027)。Kaplan-Meier(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PD-L1或p-AKT单阳性表达的患者较其阴性表达患者预后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根据PD-L1、p-AKT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其中PD-L1阳性且p-AKT阳性的患者预后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PTCL组织中PD-L1 mRNA高表达;PTCL细胞系PD-L1也高表达,PD-1/PD-L1结合导致PTCL细胞内多个磷酸化位点上调或下调,且鉴定到磷酸化位点氨基酸的比例分布丝氨酸最高;上调或者下调的磷酸化蛋白参与多达10个癌基因信号通路的调控;2.PTCL细胞在细胞膜上高表达PD-L1,PD-1/PD-L1通路可直接激活PTCL肿瘤细胞内在AKT/m TOR癌基因信号通路。3.PTCL患者组织中PD-L1和p-AKT的阳性表达率为53.3%和37.3%,PD-L1和p-AKT表达皆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另外PD-L1表达还与IPI评分相关;4.PTCL患者组织PD-L1和p-AKT共表达为26.7%,二者表达呈显着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PD-L1或p-AKT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预后更差,总生存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根据PD-L1、p-AKT表达情况,将患者进一步分为4组,其中PD-L1阳性且p-AKT阳性的患者预后最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郭玉虹[9](2019)在《EB病毒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相对于经典型胃癌而言,EB病毒相关性胃癌(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似乎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经典型胃癌不同的胃癌发生机制以及相对较好的预后。因此,尽管EBVaGC仅占胃癌总体的相对小比例,其应被视为胃癌的一个独特亚组进行研究和分析。虽然EBER-ISH被认定为确诊EBVaGC的金标准,但是其具体组织病理学特点仍然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较比已确诊的EBVaGC病理切片,总结其与经典型胃癌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后续肿瘤发生机制研究提供可能的线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癌病例的组织切片,由两名高年资病理主诊医师,按照胃癌和EBER-ISH(+)的规范诊断标准,复查诊断,筛选出EBVaGC确诊病例,对其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统计,并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结果,结合相关参考文献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单纯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例538例,经筛选符合EBVaGC诊断标准27例,占比5.02%。其中,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43-76岁(57.48±8.33岁)。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间断上腹部疼痛,偶有呕血,黑便。27例肿瘤中25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贲门,1例位于胃底。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3年,27例患者均无瘤存活。肿瘤位于贲门1例,胃底1例,胃体25例。其中24例单发肿瘤,3例多发肿瘤。标本肉眼所见:27例均为溃疡型。肿瘤长径2-8cm。切面灰红、灰白色,晚期肿瘤边界不清、质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呈条索状、小巢状。肿瘤细胞中等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嗜双色,核呈空泡状,核膜较厚,可见核仁,有的可见核分裂象,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少见纤维组织。EBER原位杂交27例均显示核阳性,阳性信号均匀分布在肿瘤细胞核中,周围的非肿瘤细胞中不表达。免疫组化显示:所有27例CK8&18、CD3、CD4、CD8均为阳性。研究结论:EBVaGC是胃癌的一个独特的亚组,占世界上所有胃癌病例的约10%。本研究观察到EBVaGC显示出一些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男性优势,高龄易感倾向性,近端胃易感,溃疡型为主,及HE染色切片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伴CD3、CD4、CD8均为阳性高表达的特点;以及EBVaGC相对较好的临床预后。然而,EBV在胃癌发生中的确切作用仍未完全了解。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EBV感染、环境因素和EBVaGC遗传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
成海伦[10](2019)在《干扰E2F1基因表达对EBV阳性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在人类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我们前期实验也发现E2F1基因在EBV转化的淋巴母细胞LCLs中高表达。本实验通过构建稳定低表达E2F1基因的Raji细胞,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2F1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周期和迁移侵袭实验观察干扰E2F1基因表达后Raji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观察E2F1基因表达改变前后EBV阳性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为EBV相关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EBV转化淋巴母细胞(LCL7)与EBV阳性Raji细胞中E2F1基因的表达情况,构建针对E2F1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E2F1-sh RNA-GFP-PURO,建立E2F1稳定低表达的Raji细胞系(Raji/E2F1 sh RNA1、Raji/E2F1 sh RNA2),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绿色荧光情况,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E2F1基因的干扰效果。通过CCK-8实验和迁移侵袭实验观察干扰E2F1基因表达对EBV阳性淋巴瘤Raji细胞系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1.EBV阳性淋巴瘤Raji细胞中E2F1的表达水平高于EBV转化淋巴母细胞(LCL7)本研究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ji细胞和LCL7细胞中E2F1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Raji细胞中E2F1基因的表达量高于LCL7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可选用Raji细胞进行后续实验。2.成功建立稳定低表达E2F1基因的Raji细胞系经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的干扰质粒E2F1-sh RNA1-GFP-PURO与设计的干扰序列完全吻合,表明载体构建成功;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组和组细胞的绿色荧光携带率,达80%;通过q RT-PCR、Western Blot比较转染E2F1-sh RNA-GFP-PURO质粒的细胞Raji/E2F1sh RNA1、Raji/E2F1 sh RNA2中E2F1干扰效率,选择干扰效率更高的Raji/E2F1 sh RNA1进入后续实验;之后比较q 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E2F1-sh RNA1-GFP-PURO质粒的细胞(干扰组,Raji/E2F1 sh RNA1)中E2F1的表达水平较转染Raji-SH-GFP-PURO质粒的细胞(空载体组,Raji/NC)和普通Raji细胞(空白组)明显降低,提示干扰效果良好,可继续进行后续实验。3.干扰E2F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EBV阳性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CCK-8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Raji/E2F1 shRNA1较空载体组Raji/NC增殖明显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扰E2F1基因表达可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Raji/E2F1 sh RNA1较空载体组Raji/NC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干扰组Raji/E2F1 sh RNA1较空载体组Raji/NC的S前期比例显着增高,G1与G2期细胞百分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扰E2F1基因表达可导致淋巴瘤Raji细胞S期阻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Raji/E2F1 sh RNA1较空载体组Raji/NC,迁移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扰E2F1基因表达可使淋巴瘤Raji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Raji/E2F1 sh RNA1穿过Matrigel基质胶的细胞数显着低于空载体Raji/N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扰E2F1基因表达可抑制淋巴瘤Raji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干扰E2F1基因表达可抑制EBV阳性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体偶联药物的知识现状 |
引言 |
1.1.1 ADC发展简史 |
1.1.2 获得监管批准的上市ADC |
1.1.3 临床试验中的在研ADC及其靶标图谱 |
1.1.4 抗体骨架和靶标的选择 |
1.1.5 连接子类型和偶联技术 |
1.1.6 有效载荷 |
1.1.7 ADC在体内的工作原理 |
1.1.8 ADC对难治性癌症的治疗 |
1.1.9 ADC的毒性问题 |
1.1.10 ADC耐药机制 |
1.1.11 未来展望 |
1.2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知识现状 |
引言 |
1.2.1 CAR-T发展简史 |
1.2.2 CAR-T细胞的工作原理 |
1.2.3 CAR和T细胞受体的结构 |
1.2.4 获得监管批准的CAR-T |
1.2.5 CAR-T细胞疗法的毒性 |
1.2.6 未来挑战、机会和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二章 基于多组学构建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 |
引言 |
2.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1 正常组织转录组和蛋白组的数据采集 |
2.1.2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数据的采集与编译 |
2.1.3 人体组织器官的重排与映射 |
2.1.4 正常组织的表达及其分级 |
2.1.5 基因在肿瘤及其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6 基因在肿瘤与其他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7 肿瘤组织转录组、基因组和表型数据的编译 |
2.1.8 功能相关突变的注释 |
2.1.9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
2.1.10 肿瘤相关抗原与癌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
2.1.11 基因集富集得分分析 |
2.1.12 临床试验的检索策略 |
2.1.13 统计分析 |
2.2 分析结果 |
2.2.1 组装综合数据集并通过算法识别肿瘤相关抗原 |
2.2.2 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谱与差异表达谱 |
2.2.3 肿瘤相关抗原的异质表达谱 |
2.2.4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
2.2.5 癌症驱动基因变异全景 |
2.2.6 候选肿瘤相关抗原的组合评估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靶向CDH17 的新型ADC的制备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动物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TCGA与 GTEx中 CDH17的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3.3.2 免疫原的设计与制备 |
3.3.3 制备靶向CDH17 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方案 |
3.3.4 抗体可变区基因测序 |
3.3.5 鼠-人嵌合抗体的构建与表达纯化 |
3.3.6 抗体结合亲和力的测定 |
3.3.7 CDH17 靶向抗体偶联vc MMAE |
3.3.8 细胞内吞实验 |
3.3.9 细胞膜蛋白的提取 |
3.3.10 免疫沉淀 |
3.3.11 免疫沉淀产物的银染 |
3.3.12 蛋白免疫印迹 |
3.3.13 免疫组化 |
3.3.14 免疫荧光 |
3.3.15 流式细胞实验 |
3.3.1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3.17 体内抑瘤活性实验 |
3.3.18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CDH17 在消化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
3.4.2 CDH17 靶向抗体的多重表征 |
3.4.3 CDH17 靶向ADC的制备与表征 |
3.4.4 CDH17 靶向ADC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 |
3.4.5 CDH17 靶向ADC在 KM12SM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
3.4.6 CDH17 靶向ADC在 COLO205 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
3.4.7 荷瘤小鼠对CDH17 靶向ADC的耐受性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靶向LYPD3的CAR-T细胞的抗肺腺癌活性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动物 |
4.2 试剂耗材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TCGA与 GTEx中 LYPD3 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4.3.2 抗体人源化 |
4.3.3 慢病毒包装 |
4.3.4 CD3+T细胞的复苏与激活 |
4.3.5 CD3+T细胞慢病毒感染 |
4.3.6 CAR-T细胞分化与耗竭的检测 |
4.3.7 CAR-T体外细胞杀伤 |
4.3.8 CAR-T体内活性实验 |
4.3.9 细胞因子的检测 |
4.3.10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LYPD3 蛋白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
4.4.2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4.4.3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在PC9 肺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抗肿瘤活性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单中心儿童恶性淋巴瘤5年临床特点分析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恶性淋巴瘤最新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T细胞淋巴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T细胞淋巴瘤作用机制研究 |
实验一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不同淋巴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筛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T细胞淋巴瘤Hut78、Loucy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三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T细胞淋巴瘤Hut78、Loucy细胞凋亡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第三部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Loucy细胞信号调控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第四部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t78、Loucy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第五部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动物模型体内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模型生存期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EL4淋巴瘤模型免疫调节及肿瘤能量代谢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4)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数据收集 |
2.4 PLR和 NLR的定义 |
2.5 Ann Arbor分期和IPI评分的标准 |
2.6 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评价标准 |
2.7 终点事件 |
2.8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 |
3.2 不同PLR组别之间的比较 |
3.3 不同NLR组别之间的比较 |
3.4 影响PTCL患者治疗反应的因素 |
3.5 影响PTCL患者预后的因素 |
3.6 PLR和 NLR在不同分期组别中对预后的影响 |
3.7 PLR和 NLR在不同IPI组别中对预后的影响 |
3.8 建立预后模型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HBV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索引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实验步骤 |
2.5 结果判读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临床特征 |
3.2 HBx蛋白在HBV阳性及阴性B-NHL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 |
3.3 PD-L1在HBV阳性及阴性的B-NHL肿瘤组织中表达 |
3.4 PD-L1 在 HBV 阳性/阴性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 |
3.5 血清sPD-L1在HBV阳性及阴性组患者血清中表达 |
3.6 PD-L1表达与患者基线特征的关系 |
3.7 PD-L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8 PD-L1与疗效的关系 |
3.9 PD-L1与预后的关系 |
3.10 血清sPD-L1与预后的关系 |
第4章 讨论 |
4.1 PD-L1在B-NHL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上调 |
4.2 HBx阳性的B-NHL患者PD-L1 表达上调 |
4.3 HBV阳性组血清sPD-L1 水平升高 |
4.4 PD-L1 影响HBV阳性的B-NHL患者的预后 |
4.5 血清sPD-L1 影响HBV阳性B-NHL的生存及预后 |
4.6 总结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PARP1通过核糖基化STAT3转录抑制PD-L1表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1 第一部分 PARP1对PD-L1的转录调控作用研究 |
1.1 引言 |
1.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1 细胞株&细菌&原代细胞株 |
1.2.2 质粒 |
1.2.3 药物与主要试剂 |
1.2.4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细胞培养 |
1.3.2 siRNA转染 |
1.3.3 流式细胞术 |
1.3.4 质粒扩增 |
1.3.5 质粒转染 |
1.3.6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含量 |
1.3.7 q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 |
1.3.8 分离原代肿瘤细胞 |
1.3.9 T细胞共孵育 |
1.3.10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
1.3.11 碘化丙啶(PI)细胞凋亡检测 |
1.3.12 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实验考察增殖活性 |
1.3.1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
1.3.1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信号测定 |
1.3.15 数据分析 |
1.4 实验结果 |
1.4.1 PARP1抑制PD-L1的转录水平 |
1.4.2 PARP1转录调控PD-L1与其酶活相关性的考察 |
1.4.3 PARP1转录调控PD-L1可以影响T细胞活性 |
1.5 讨论 |
2 第二部分PARP1通过核糖基化STAT3调控PD-L1的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细胞株与细菌 |
2.2.2 质粒 |
2.2.3 药物与主要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siRNA转染 |
2.3.3 流式细胞术 |
2.3.4 质粒扩增 |
2.3.5 质粒转染 |
2.3.6 免疫共沉淀 |
2.3.7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目标基因mRNA水平变化 |
2.3.8 质粒点突变 |
2.3.9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检测 |
2.3.10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2.3.11 TCGA数据库分析 |
2.3.12 数据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PARP1通过STAT3调控PD-L1的转录 |
2.4.2 PARP1和STAT3结合并使其发生核糖基化修饰 |
2.4.3 PARP1通过核糖基化STAT3调控PD-L1的表达 |
2.5 讨论 |
3 第三部分STAT3核糖基化与磷酸化修饰之间的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细胞株&细菌 |
3.2.2 质粒 |
3.2.3 药物与主要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培养 |
3.3.2 siRNA转染 |
3.3.3 质粒扩增 |
3.3.4 质粒转染 |
3.3.5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变化 |
3.3.6 免疫共沉淀 |
3.3.7 免疫组化 |
3.3.8 流式双染 |
3.3.9 免疫荧光 |
3.3.10 流式分选 |
3.3.11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PARP1可以调控STAT3的磷酸化 |
3.4.2 STAT3的磷酸化与核糖基化之间的关系 |
3.4.3 PARP1通过PTPN9调控STAT3的磷酸化 |
3.5 讨论 |
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肠炎相关结直肠癌肿瘤发生发展及其免疫微环境形中CD30L/CD30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AOM/DSS诱导小鼠CAC模型的建立 |
2.2.2 AOM/DSS诱导小鼠CAC模型中生存率监测 |
2.2.3 肠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分离提取 |
2.2.4 RNA提取实验 |
2.2.5 RNA反转录为cDNA步骤 |
2.2.6 Real time PCR实验 |
2.2.7 流式细胞染色 |
2.2.8 ELISA实验 |
2.2.9 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2.2.10 BCA法测定组织蛋白含量及蛋白变性 |
2.2.11 Western Blot实验试剂配制 |
2.2.12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凝胶电泳 |
2.2.13 制作肠组织病理标本 |
2.2.14 HE染色 |
2.3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AOM/DSS诱导CAC后显着上调CD30L和CD30 mRNA和蛋白的表达 |
3.2 CD30L基因缺失导致小鼠对AOM/DSS诱导的CAC易感性显着增强 |
3.3 CAC病变形成中CD30L基因缺失对肠道肿瘤免疫微环境形成的影响 |
3.4 CD30L基因缺失对肠道TIME内MDSCs和TAMs表型及功能的影响 |
3.5 CAC小鼠肠固有层活化的CD4~+和CD8~+T细胞表面CD30和CD30L呈高表达 |
3.6 CD30L基因缺失抑制肠道TIME内 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探索及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探索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细胞系 |
1.1.2 所用试剂 |
1.1.3 所用仪器和耗材 |
1.1.4 所用试剂配制 |
1.1.5 试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人PTCL组织样本中PD-L1的mRNA表达 |
1.2.2 PTCL细胞株总PD-L1的表达 |
1.2.3 蛋白质样本的质控 |
1.2.4 质谱结果的质量评估 |
1.2.5 磷酸化位点分析 |
1.2.6 差异磷酸化的计算 |
1.2.7 差异磷酸化蛋白质GO功能富集分析 |
1.2.8 差异磷酸化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验证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细胞系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
2.1.4 所用试剂配制 |
2.1.5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PTCL细胞系中PD-L1在膜上的表达 |
2.2.2 PD-1 刺激下的PTCL细胞内p-AKT上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PTCL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和p-AKT表达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包埋组织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
3.1.4 所用试剂配制 |
3.1.5 试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PTCL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 |
3.2.2 PTCL患者的病理亚型 |
3.2.3 PTCL患者病理组织中PD-L1和p-AKT的表达 |
3.2.4 PTCL患者PD-L1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
3.2.5 PTCL患者PD-L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
3.2.6 PTCL患者p-AKT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
3.2.7 PTCL患者p-AKT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
3.2.8 PTCL患者PD-L1和p-AKT表达的相关性 |
3.2.9 PTCL患者组织中PD-L1和p-AKT共表达的患者与预后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性PD-1/PD-L1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EB病毒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及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3.1 组织处理 |
1.3.2 组织H&E染色 |
1.3.3 EBER-ISH |
1.3.4 免疫组化染色 |
1.3.5 EBVaGC诊断判定标准 |
1.3.6 EBVaGC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的观察 |
二、结果 |
2.1 临床数据 |
2.2 病理学特征 |
2.2.1 肿瘤部位 |
2.2.2 大体检查 |
2.2.3 组织学病理 |
2.2.4 EBER-ISH |
2.2.5 免疫表型 |
三、讨论 |
3.1 EB病毒 |
3.1.1 EB病毒的主要特征 |
3.1.2 EB病毒株的地理区域分布特点 |
3.1.3 EB病毒与疾病 |
3.2 EBVaGC的流行病学特征 |
3.2.1 地理分布 |
3.2.2 年龄和性别分布 |
3.2.3 风险因素 |
3.3 EBVa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
3.3.1 临床病理特征 |
3.3.2 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 |
3.3.3 EBVaGC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
3.3.4 EBVaGC中的局部免疫 |
3.4 EBVaGC的治疗 |
3.4.1 早期EBVaGC的治疗 |
3.4.2 晚期EBVaGC的治疗 |
3.5 预后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EB病毒相关性胃癌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干扰E2F1基因表达对EBV阳性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1.3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Raji细胞与永生化细胞LCLs的培养 |
2.2.2 荧光定量PCR(qRT-PCR) |
2.2.3 Western blot |
2.2.4 构建干扰载体 |
2.2.5 构建稳定低表达E2F1的Raji细胞系 |
2.2.6 CCK-8 实验 |
2.2.7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
2.2.8 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实验 |
2.2.9 迁移实验 |
2.2.10 侵袭实验 |
2.2.11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检测EBV阳性淋巴瘤Raji细胞和EBV转化的淋巴母细胞LCL中E2F1 基因的表达水平 |
3.1.1 qRT-PCR检测E2F1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 |
3.1.2 Western Blot检测E2F1 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 |
3.2 构建稳定低表达E2F1 基因的Raji细胞系 |
3.2.1 干扰载体DNA测序鉴定 |
3.2.2 获得稳定干扰E2F1的Raji细胞株 |
3.2.3 qRT-PCR和 WesternBlot检测Raji/E2F1shRNA1、Raji/E2F1 shRNA2 细胞中E2F1 的表达情况 |
3.2.4 qRT-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Raji组、Raji/NC组和Raji/E2F1 shRNA1 组中E2F1 的表达 |
3.3 下调E2F1 的表达对Raji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3.3.1 CCK-8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 |
3.3.2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克隆形成能力 |
3.3.3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 |
3.3.4 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
3.3.5 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
第4章 讨论 |
4.1 调节细胞周期 |
4.2 迁移侵袭 |
4.3 增殖、生长能力 |
4.4 通路联系 |
4.5 促进肿瘤发生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 EB病毒免疫逃逸的方式 |
2 EB病毒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
3 EB 病毒免疫逃逸的不良影响 |
4 EB 病毒免疫逃逸相关的防治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本研究课题资助项目 |
致谢 |
四、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D]. 方佳成. 西北大学, 2021(12)
- [2]单中心儿童恶性淋巴瘤5年临床特点分析及意义[D]. 张青青.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T细胞淋巴瘤作用机制研究[D]. 郑佳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中的价值[D]. 赵燕春. 浙江大学, 2020(02)
- [5]HBV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朱曦. 南华大学, 2020
- [6]PARP1通过核糖基化STAT3转录抑制PD-L1表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羲. 浙江大学, 2020(10)
- [7]肠炎相关结直肠癌肿瘤发生发展及其免疫微环境形中CD30L/CD30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D]. 王笑.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8]PD-1/PD-L1免疫抑制轴激活外周T细胞淋巴瘤胞内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探索及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初步研究[D]. 刘璐.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EB病毒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D]. 郭玉虹.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干扰E2F1基因表达对EBV阳性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D]. 成海伦. 南华大学, 2019(01)
标签:淋巴瘤论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论文; 肿瘤免疫论文; 蛋白质磷酸化论文; 细胞免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