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二项分布的若干探讨

复二项分布的若干探讨

一、关于复合二项分布的若干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吴中杰[1](2021)在《认知雷达波形时域分集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日益复杂的工作场景,以及来自用户的苛刻的性能需求和多样化的功能需求正呼唤着雷达技术的新突破。不断地开发控制新的自由度的能力,是推动雷达技术进步的力量源泉。现代雷达的硬件设施允许发射在空间、时间和频率上多样化并且可快速连续变化的波形,从而解放了巨大的发射端自由度,催生了雷达波形分集与设计这一充满生机的研究领域。在这一技术背景下,认知雷达的概念应运而生,不同于发射固定波形、工作于前馈模式的传统雷达,认知雷达能够从与环境的交互中学习关于目标和背景的知识,根据接收机反馈的信息自适应地调整发射波形以更好地满足任务需求,整体上构成一个动态的闭合反馈环路。本文旨在研究认知雷达框架下的波形时域分集与设计。着力于提升雷达在密集无源干扰环境中弱目标检测、扩展目标参数估计与识别方面的性能,本文从波形时域分集的思想出发,探讨了两类经典波形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框架:具有白色幅度谱的“理想”波形,以及具有有色幅度谱的“匹配”波形。前者主要用于抑制强散射体对弱目标的距离旁瓣遮蔽干扰、提升对扩展目标的参数估计精度,后者旨在提升对扩展目标的参数估计和识别性能。具有冲激型非周期自相关函数或者白色幅度谱的波形常被称为“理想”波形,因为它在弱目标检测、多目标分辨、拓展目标参数估计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互补编码配合时域分集可被看作一种“理想”波形的实现方案,但却受到多普勒敏感性的困扰而鲜被实际应用。为克服该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发射脉冲顺序-接收脉冲权重联合设计方法,用于由经典的Golay互补编码构造多普勒鲁棒的互补波形。这种波形的特点是当多普勒频移在特定范围内时始终能够保持优异的距离旁瓣对消特性,并具有一定的多普勒旁瓣抑制能力。上述基于互补编码的“理想”波形形式简单、易于生成,适用于对多普勒鲁棒性要求不高的场景。针对对多普勒鲁棒性有较高要求,又要兼顾多普勒分辨力和信噪比等波形性能的场景,本文在放松对波形恒模性、有限相位性和互补性的约束的基础上,从模糊函数赋形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多普勒鲁棒的准互补波形设计方法。由于具有松弛的约束条件,并且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时域分集提供的自由度,相对于基于互补编码的波形,这种波形具有更高的多普勒鲁棒性、可塑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在上述波形设计的基础上,面向密集无源干扰环境中弱目标检测应用,提出了一种多普勒鲁棒的(准)互补波形认知发射策略。该策略交替地发射普通相参脉冲串与多普勒鲁棒的(准)互补波形,前者用于感知场景、获取干扰/目标多普勒频移的知识,以指导波形设计;后者用于抑制旁瓣,以提升对距离、速度上均临近强干扰的弱目标的可见性。当目标先验知识匮乏时,具有白色幅度谱的波形在扩展目标参数估计方面是极为优秀的;然而,当具备一定目标先验知识时,具有与目标散射特性相“匹配”的有色幅度谱的波形往往性能更佳。从这一思想出发,本文在假设目标参数服从混合高斯分布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以互信息为准则的“匹配”波形设计方法,以提升对扩展目标的估计与识别性能。由此得到的波形能够在对各个目标类别均保持良好的参数估计能力的同时,最大化目标类别之间的离散度。作为上述“匹配”波形的应用平台,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拓展目标参数估计与识别的认知雷达框架。针对传统方式易受目标角度敏感性影响、未能充分利用目标特征在多次观测间的相关性的问题,引入多模型方法和指数相关模型以描述目标特征的动态演变,进而推导了一种序贯地更新目标参数估计和目标类型概率分布的方法。利用最近更新的目标知识,雷达动态地优化下一次发射的波形,以提升对拓展目标的估计和识别性能。

练斐[2](2021)在《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一个由多种单位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等子系统各司其职。语言同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系统,各种语言属性互相影响。语言本身及其属性都会受语内及语外因素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化。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听觉层面还是视觉层面,长度都是词汇最基础也最显着的属性之一。词汇长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单位的复杂性,呈现文本的整体特征,词长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语言属性发生改变,进而带来语言的整体演化。词长因其特殊性,得到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特别是计量语言学,将词长视为研究语言整体特性的关键切入点,相关研究层见叠出。计量语言学研究主张以大规模真实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定量方法,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自适应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动因。现有词长计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就研究工具而言,大部分研究对词汇定义的探讨有限,在选择词长测量单位时一般基于前人研究或个人经验,故存在测量方法不统一的情况,尚无研究对比不同测量方法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其次,在语料特征方面,目前考察的文本类型较为单一,以文学、书信为主,多数研究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缺少系统的跨文体分析;再者,从研究维度上看,现有研究多从共时角度出发,且文章大多重数据而轻分析,鲜有基于统一、大量、真实语料的多维度历时考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聚焦17-19世纪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跨文体特征及历时演化趋势,采用计量方法从平均词汇长度、词长分布特征、文本内部词长走势、词长与其他语言属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共时层面,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具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跨文体特征?2)在历时层面,1600年至1899年间,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化趋势?其演化动因是什么?本研究语料选自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简称DTA),涵盖四个文体类型,总词次约2000万。在开展主体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充分探讨词汇定义,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DTA语料库中的“报刊”文体语料展开前测。结果表明,音节是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鉴于德语屈折变化丰富,词汇的形符、类符、词形、词目拥有各异的语言学意义,在具体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形态作为测算对象。本研究在对DTA语料库“文学”“应用文”“学术”三类文体300年间的360篇语料进行跨文体、跨时段、多维度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共时层面上,不同文体的词汇长度特征既有个性,又显共性。语料的差异性集中体现于整体的词长特征:无论是全文平均词长,还是各词类的平均长度,抑或多音节词的占比,同时期语料均呈现出“学术>应用文>文学”的特点。造成跨文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偏好。三类文体语料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文本的词汇长度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基于词形形符得到的分布数据可用统一数学模型(单位移超泊松分布)描述。第二,词汇长度与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相关性,“词长越短使用频率越高”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上述两点均为“省力原则”在德语中的体现。第三,在一篇文本内部,词汇长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写作策略及篇章信息结构相关,受到人类认知特点影响。2)从历时维度看,德语词汇长度在17-19世纪间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学术”语料的词长历时增速最快,“应用文”次之,而“文学”语言的演化速率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文本和应用文对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且为了满足新的表达需求常使用复合、派生等构词法创造新词,而这往往会令词汇长度增加。其次,不同词类的演化特征不尽相同。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增速最快,说明上述词类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此外,词长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体的历时演化特征。整体而言,语言是一个自适应动态系统,词汇长度的演化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认知、交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德语词汇长度的跨文体特征与演化规律,在思路方法、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在思路方法层面,本文重视“词”的概念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基于先导研究结果优化主体研究设计,并找到了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有助于改变目前词长测量单位不统一、结果难对比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语料上看,本文突破目前时间维度、文体类型单一的局限性,在选择语料时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系统考察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仅验证了计量语言学的定律与假设,还佐证并拓展了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相关观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构建起多维的词长研究范式,以共时研究为横轴、历时研究为纵轴,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因素展开多维分析,并与现有研究充分对话,展开跨语言比较。既深化了对德语词汇文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了解,也为人类语言共性探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吴尘[3](2021)在《碳纳米管/石墨烯填充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学及压阻特性仿真研究》文中提出柔性力学传感器由于具有随形性、延展性等特点,其在可穿戴电子、服务型机器人等新型领域上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从而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碳系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符合柔性力学传感器良好体表共形要求兼具成本优势被大量应用。利用实验手段来探究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混对传感器电学性能上的提升难以揭示它们行为的物理规律。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或解析模型才可以准确探究粒子微观参数与材料宏观参数间的联系。本文创新的通过建立适合于三元体系导电高分子复合物(尤其是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高分子)的渗流阈值数值模型,电导率解析模型以及压阻效应解析模型来研究其中几何协同效应、电学协同效应、压阻行为三者的联系,理论推测出电学协同效应中的电学增强型效应可以与较高的应变灵敏度系数在三元导电高分子复合物中共存。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升基于三元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电学性能和传感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手段。

刘逸新[4](2021)在《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对能与人体发生充分交互作用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也备受关注。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纺织品以其独特纤维集合体结构(纱线、织物)所展现出柔性、双曲率效应、轻量化、可呼吸、可洗涤、耐用性等优势,是理想的应变传感器的结构平台。但是由于纤维基材本质的绝缘性、粘弹性以及纤维集合体结构的复杂性,所以深入研究纤维集合体的导电机理、传感机理、纤维集合体结构与传感性能的关系尤为重要。本论文以实现棉纤维(纤维素基材)导电为起点,结合现有纺织品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条件,构筑了从纱线到织物各个层级的纤维集合体结构。对纤维集合体的导电机理、传感机理、纤维集合体结构与传感性能的关系、以及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传感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研究结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纤维素/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电和界面性能研究:首先研究石墨烯分散性能,通过紫外光谱、拉曼光谱及透射电镜分析发现,当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含量为0.2wt%、超声时间为4-8小时可以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溶液(浓度为0.76 mg/m L)。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溶剂浇铸和热压工序制备成纤维素/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法对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分析发现,由于PVP的辅助交联作用石墨烯与纤维素基材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力。最后引入逾渗理论研究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发现当复合材料中石墨烯添加量达到逾渗阈值(2.1wt%)时其表面电导率可达到0.40 S/cm。2.导电棉纱的制备及其导电机理和电力学性能研究:首先采用具备浸渍热压特征的单纱浆纱工艺制备导电棉纱,按照正交法优化后的浆纱方案可制成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和导电性能的棉纱(14s纱线0.45 S/cm)。然后根据短纤纱的结构特点建立短纤纱导电模型,引入概率论研究了棉纱的导电机理,发现棉纱的电导率不但与纤维自身的电导率有关,而且与纱线中纤维的连接概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推导出棉纱的电阻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合理性。最后通过拉伸实验分析棉纱电力学性能发现,由于棉纱中的纤维非连续分布以及纤维自身的粘弹性特征,导电棉纱存在应变范围小(<4.1%)、响应时间长(300 ms),重复性差的缺点(>17.8%)。因此短纤纱不是理想的应变传感器结构,必须加工成织物结构并利用织物的结构应变实现传感。3.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构筑及其导电机理、传感机理与传感性能研究:首先将导电棉纱分别加工成机织物(平纹和斜纹织带)和针织物(1х1罗纹),然后引入Peirce经典的织物几何结构模型对其导电和传感机理研究发现,影响机织物和针织物的等效电阻主要因素是纱线彼此交织点的接触电阻,而接触电阻与纱线的交织角符合拟合方程((8)=2.78×ecos2;织物实现应变传感主要通过结构应变时交织角变化所引起的电阻变化。最后通过对机织物和针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的静态传感特性研究发现机织物具有小应变高灵敏度的特征(GF>10),而针织物具有大应变低灵敏度的特征(GF<1),但机织物的线性度、迟滞性、重复性传感指标都不如针织物。对其动态传感性能研究发现当以跃迁,斜坡,正弦三种动态应变输入时,在低频模式下针织物频幅,相频,阻尼系数指标都好于机织物,而高频条件下机织物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184 ms)。说明机织物结构适合对小应变,高灵敏度要求的高频应变信号进行传感;而针织物适合对大应变,低灵敏度要求的低频应变信号进行传感。4.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的应用研究:分别构筑机织物结构的应变传感器对呼吸进行监测和针织物结构的应变传感器对肢体动作进行识别,其实测结果与理论结论基本符合,进一步证实了利用纤维集合体结构构筑应变传感器的可行性。综上,本论文从纤维、纱线、织物三个结构层级系统地探讨了基于纤维集合体应变传感器的构筑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其导电、传感机理及其传感性能。不但其构筑方法可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从理论层面建立了纤维集合体结构与传感性能的关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纤维集合体的结构优势与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融合为一。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对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的应变传感器的开发应用以及未来可穿戴“电子纺织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康尧[5](2020)在《若干整数值自回归过程的建模与统计推断》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类整数值自回归(integer-valued autoregressive,INAR)过程的建模和统计推断.首先,为了刻画取值没有上限的整数值时间序列数据偏大离差和偏小离差的特点,本文基于一个离散分布提出了新的稀疏算子和整数值自回归模型.我们研究了模型存在严平稳遍历解的条件,同时解决了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其次,为了刻画取值有上限的整数值时间序列数据零堆积、二项偏大离差、二项偏小离差等数据特征,我们提出了一个混合二项自回归模型,对模型的严平稳遍历性和统计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了模型的条件极大似然估计,并用条件期望和条件分布两种方法解决了模型的预测问题.再次,对于取值有上限计数数据的拟合,最常用的是基于二项稀疏算子的二项自回归(BAR(1))模型.由于二项稀疏算子是基于独立同分布的伯努利随机变量序列提出的,存在独立性假设稍显苛刻的局限性,使得BAR(1)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就业市场等实际背景.基于此,我们将广义二项稀疏算子引入到BAR(1)模型中,提出了广义二项自回归(GBAR(1))模型,同时研究了模型的严平稳遍历性和统计性质,并解决了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最后,我们考虑了精算学中个体风险模型的推广.众所周知,保费和理赔额在风险模型中至关重要,并且二者在实际中具有正相关性.因此,我们将保费和理赔额的正相关性考虑进来,提出相依的个体风险模型,并对模型的统计性质和风险度量进行了研究.

张建勇[6](2020)在《利用无人机遥感的矿区复垦耕地的作物生物量精细化评价》文中指出矿区耕地的复垦是解决我国矿产粮食复合区耕地损毁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矿区复垦耕地的监测与评价是复垦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指导矿区复垦工作的实施。矿区复垦耕地的土壤扰动剧烈、生产力逐年恢复,使得作物生长响应的空间差异更为显着且随时间变化,因此开展精细监测与快速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传统采样分析方法的采样点布设存在主观性,且增加采样点势必要增加监测成本,不利于大面积的长期监测;卫星遥感手段相对于复垦耕地的作物生长周期而言的时间分辨率较低,难以保障精细监测的数据获取;近地监测手段(Li DAR、地物光谱仪等)成本昂贵、数据量大,难以推广使用。这些监测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制约矿区复垦耕地精细监测与快速评价的瓶颈。近年来,新兴的轻小型无人机遥感手段以成本低、精度高、响应快、周期短、易操作等优势受到小尺度研究的广泛关注,已经在复垦所关注的作物指标(地上生物量、作物产量、株高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小尺度上的矿区复垦精细监测中展露头脚,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将轻小型无人机遥感观测手段引入矿区复垦耕地的精细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矿区复垦耕地分阶段施工而耕作以田块为基本单元,土壤扰动剧烈导致作物生长响应的空间差异更大,以及生产力逐年恢复使得以产量为评价指标难以揭示作物生长的动态响应特征,以至于难以开展精细监测评价。本文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之上,利用轻小型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的耕地为例,选择与作物产量存在线性关系的作物生物量为动态监测指标,在构建作物冠层结构特征基础上,实现多特征像素级融合的作物生物量估算,以自动提取的耕地条带为基本分析单元,实现矿区复垦耕地作物生物量的精细监测与快速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针对矿区复垦耕地的分阶段施工且耕作以条带田块为基本单元的特点,提出了典型耕地条带田块自动制图方法,通过对耕地条带田块的无人机影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次进行田埂线提取、田块面制图而成,并验证了制图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图方法可靠且精度高,其中条带田块的面积提取精度优于98.9%且Kappa系数优于97.4%,田埂线提取结果有较高的召回率(>97%)和准确率(>95%)。(2)针对矿区复垦耕地土壤扰动剧烈且空间异质性显着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轻小型无人机多光谱图像构建矿区复垦耕地的作物冠层高度模型,通过多光谱图像生成的密集点云两步滤波、点云插值、栅格运算和植被掩膜等一系列处理,并在剔除冠层孔隙策略下选择99%分位数为株高提取阈值,验证了所构建的CHM精度。结果表明,轻小型无人机多光谱数据源可以用于作物冠层高度模型的构建,相对航高低的CHM精度更高。在相对航高50m时,小麦CHM的RMSE为5.3~8.2cm,玉米CHM的RMSE为10~11.8 cm。(3)针对矿区复垦耕地的土壤环境动态演变且生产力逐年恢复的特点,并结合小麦和玉米的冠层光谱特征,构建了针对小麦的冠层光谱响应、结构特征和气象因子多特征像素级融合的参量,并构建了针对玉米的冠层结构特征与气象因子融合的参量,改善了小麦和玉米生物量的估算精度。在计算冠层体积模型CVM和确定气象因子GDD基础上,筛选小麦生物量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构建了基于CVM和GDD的冠层光谱响应模型参量VM-CSRM,同时针对玉米构建了基于GDD权重的CVM参量;然后分别定性、定量地选择最优的特征融合参量,依次进行生物量估算的建模、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参量能改善作物生物量估算精度,小麦以CARI×CVM×GDD为自变量二项式回归建模得到最优的估算结果(R2=0.8272,RMSE=0.1690kg/m2),玉米以CVM×GDD2为自变量指数回归得到最优的估算结果(R2=0.8897,RMSE=0.1649kg/m2)。(4)为实现矿区复垦耕地的评价,分析了耕地条带、处理小区两种统计单元下的复垦耕地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首先,建立了考虑作物整个生长阶段的生物量分级标准,以分析作物生物量累积对复垦土壤环境响应的绝对变化特征;其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各期作物生物量累积对复垦土壤环境响应的空间相对差异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极限条件法的思想,实现复垦耕地的评价。结果表明,在耕地条带单元下,受复垦土壤环境的影响相对小的耕地条带是B行(试验田南起第二个耕地条带);在处理小区单元下,引黄河泥沙夹层式充填最优的土壤剖面构型是T09(表土30cm+心土20cm+黄河泥沙20cm+心土20cm+黄河泥沙30cm)。

茹雁云[7](2019)在《基于近场动力学的超导块材及复合线材断裂行为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超导材料所具有的零电阻等优异的电磁特性使其广泛地应用于电力传输、核聚变反应堆等工业领域。超导材料及其大型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处于极低温、大电流和强磁场等极端多物理场的环境下,材料内部承受巨大的电磁体力和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较大的力学载荷极易造成超导材料的开裂甚至破坏,给磁体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其内部的局部材料属性呈现出高度的非均匀性,导致其在多场作用下表现出复杂的力学行为。因此,超导材料的力学特性已经成为超导结构稳定安全运行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描述超导结构在电磁-热耦合场中的断裂演化和接触等行为是超导应用的关键。本论文主要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针对超导块材及复合线材的电磁和力学行为展开了定量研究,探讨了超导块材在脉冲场磁化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给出了复合线材内部的裂纹扩展以及在外磁场下的接触及性能退化。首先,结合H方法和近场动力学理论模拟了超导块材的断裂过程,给出了孔洞、交叉裂纹以及多个夹杂物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基于H方法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含缺陷GdBCO超导块材在脉冲场磁化过程中的电磁力。在裂纹尖端附近的区域内会出现显着的电磁力集中现象。利用键基近场动力学方法分析了超导样品中的动态力学行为和脆性断裂,得到了超导块材在磁化过程中的位移分布情况,同时预测了裂纹的萌生和动态传播路径。其次,考虑到脉冲场磁化过程中的热量传递,研究了超导块材在电磁-热耦合场中的断裂行为。利用H方法和热传导方程建立电磁-热耦合模型获得了含缺陷超导块材中的电磁体力和温度应力。基于常规态基近场动力学理论,结合断裂力学中关于J积分的求解方法,分析了磁化过程中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预测了超导块材的裂纹传播路径,讨论了偏心裂纹、不锈钢环、孔洞以及夹杂物对超导块材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再次,在常规态基近场动力学方法的运动方程中引入局部阻尼,研究了卢瑟福电缆中超导股线在准静态加载过程中的弯曲变形和断裂行为。基于互作用积分法来求解复合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将准静态问题的数值结果与已有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还验证了准静态问题下的裂纹扩展路径,得到了超导股线在弯曲过程中的位移分布和应力分布,计算了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预测了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路径,模拟了超导股线在横向压缩过程中的损伤分布。最后,分析了CICC导体中超导股线在横向电磁载荷作用下的性能退化问题。根据CICC导体的特殊结构,基于TEMLOP和FEMCAM模型建立三维螺旋模型计算了不同位置的股线所积累的接触力,利用圆柱体的二维不完全接触模型给出了接触力作用下的挤压变形和最大伸长线应变,讨论了不同接触角度和不同层数对股线压痕深度的影响,借助其他文献的相关数据对压痕深度所导致的超导性能退化做了一定的讨论。

魏婷[8](2020)在《单变量水文序列频率分布参数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文频率计算是利用现有的水文资料,应用水文统计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水文事件的统计规律,并对给定重现期的水文事件进行预估,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水文频率计算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由于水文事件的复杂性,水文频率计算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现行水文频率计算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的进展,梳理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开展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并以黄河流域典型水文气象站资料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含零值水文序列频率计算。推导了基于线性运动扩散模型(KD)脉冲响应函数的两参数(KD2)和三参数(KD3)概率分布,以及基于马斯京根洪水演进模型(MK)脉冲响应函数的两参数和三参数概率分布概率权重矩(PWM)。采用PWM法、矩法(MOM)、极大似然法(MLM)及模拟退火算法(SA)估计含零值月降水序列分布参数。此外,将现有方法(包括全概率理论概率分布、删失样本部分线性矩法(PLM)、频率比例法和II型乘法分布)用于月降水序列频率计算。最后,对比和评价现有方法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全概率理论分布时,两参数Gamma分布(GA2)的最大熵法(POME)和PWM法的拟合效果优于其他方法;采用部分线性矩法(PLM)时,三参数广义Pareto分布(G P3)和两参数Weibull分布(WB2)的拟合效果优于其他分布;采用频率比例法时,Pearson III型分布(P III)、WB2分布和GP3分布均可得到满意结果;II型乘法分布的拟合效果普遍较优;KD2分布的PWM法和SA法以及KD3分布的SA法均优于MOM法和MLM法;基于MK模型概率分布的PWM法和SA法的拟合效果优于其他方法,且以两参数广义Pareto分布为条件概率分布(DGP2)时的拟合效果优于其他分布;基于KD模型和MK模型的概率分布对含零值月降水序列的拟合效果优于传统方法。2.基于Copula复合似然函数法的短长度水文序列分布参数估计。建立了Copula复合似然函数(CBCLA),同时利用不等长水文序列的同期和非同期观测数据,同期数据用Copula函数构建联合分布。推导了CBCLA法估计参数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用以计算设计值的标准差和置信区间。采用Monte Carlo模拟试验分析CBCLA法的统计性能。以年降水序列为例进行应用研究,并与单变量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BCLA法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数据的信息,提高短长度序列分布参数估计精度,减小设计值不确定性。同时,长序列的拟合效果也有所改善。3.基于POME法估计参数的设计值置信区间。推导了POME法估计P III分布、GA2分布和极值I型分布(EVI)参数的方差和协方差计算式。采用Monte Carlo模拟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并估算研究区年降水设计值的标准差和置信区间。与MOM法和MLM法相比,POME法的拟合效果最优,设计值置信区间宽度最窄,表明POME法估计参数的设计值不确定性最小。与CBCLA法相比,CBCLA法略优于POME法,但POME法计算简单。4.截取分布水文频率计算方法与应用。推导了左、右截取GA2分布和左截取P III分布的矩与相应完全分布矩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出左截取WB2及其参数估计方法。给定不同截取水平,由截取样本估计年平均流量序列和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的分布参数,并分别评价序列中较小值和较大值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左、右截取分布均可用于水文频率计算;采用右截取GA2分布和GA2分布高删失PLM法均能改善年平均流量序列较小值的拟合效果;采用左截取分布能够改善洪峰流量序列较大值的拟合效果,其中左截取GA2分布和GA2分布低删失PLM法的拟合效果优于其他方法。5.广义Gamma分布(GG)和第二类广义Beta分布(GB2)参数估计方法。推导了GG分布的PWM,以及GG分布和GB2分布的概率权重混合矩(PWMIXM)。采用PWM法和PWMIXM法估计研究区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分布参数,评价序列较大值的拟合效果,并与MOM法、MLM法和POME法等方法进行比较。同时将GG分布和GB2分布与P III分布和GEV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G分布的PWM法和PWMIXM法对整个序列拟合较好,且PWMIXM法对较大值的拟合效果最优;GB2分布的MLM法和POME法对整个序列拟合较好,且POME法对较大值的拟合效果最优;GB2分布和左截取GA2分布优于其他分布与方法。

马海布吉[9](2019)在《会理彝语语音和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彝族分布区域很广,支系复杂,使用的语言和方言众多,且内部差异较大。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彝族最大聚居区,其中诺苏支系人口占绝对优势。会理县是彝族分布较为特殊的区域,境内有聂苏、内苏、俚颇、呷斯颇、纳苏、阿罗颇等6个支系,除聂苏支系外,其他支系由于人口少而不为外界所知,迄今未见这些小支系语言或方言的报告或研究。因此,对会理各支系尤其是小支系群体的语言或方言进行调查记录和比较研究,对于弄清彝缅语言分类和历史关系以及彝族支系或族群语言识别等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和民族学价值。本文基于对会理县内聂苏、内苏、纳苏、俚颇、呷斯颇、阿罗颇6个支系的语言和方言田野调查材料,对它们的语言系统进行描写;重点对各支系的语言或方言进行比较,并兼顾与县境之外周边地区其他彝族方言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语言特点异同,揭示其系属关系;同时就会理彝族多支系杂居典型区的语言使用、接触和影响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会理彝族各支系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方面声母一般都在40个左右。呷斯颇话声母最少,只有33个,而纳苏话多达47个。均无清鼻音、清边音。纳苏话、聂苏话和内苏话有带鼻冠音的塞音塞擦音声母,如聂苏话和内苏话的(?),纳苏话的(?);而俚颇话、阿罗话、呷斯颇话都无这类鼻冠塞音塞擦音声母。塞音、塞擦音声母一般分清浊,只有呷斯颇话塞音和塞擦音只有清音、没有浊音。多数有边擦音声母,而俚颇话没有边擦音声母。韵母方面,都没有鼻尾韵和塞尾韵,而且以(?)等6个单元音韵母为主。复元音韵母只见于聂苏话((?))、呷斯颇话((?))、俚颇话((?))。聂苏、呷斯颇、纳苏、阿罗颇话、俚颇话都有1-2个卷舌元音韵母((?)),内苏话没有卷舌元音。聂苏话、纳苏话、内苏话、阿罗颇话有元音松紧对立,俚颇话和呷斯颇话没有紧元音。声调主要有3-4个,都至少有1个平调和1个降调。内苏话、俚颇话、呷斯颇话还有升调。2.词汇方面各支系语言中的基本词汇相似性较高。纳苏话、内苏话、阿罗颇话、俚颇话、呷斯颇话词缀(前缀和后缀)较少,主要有(?),但聂苏话词缀较丰富,有(?)等。聂苏话用自身词素造词的能力比较强,有些新事物和新概念是利用固有词素造词,而纳苏话、内苏话、阿罗颇话、俚颇话、呷斯颇话造词能力较弱,新词几乎都是借用汉语。通过若干语音特征和核心词同源的分析比较,可揭示会理彝族各支系语言的相似度。从语音条件来看,聂苏话、纳苏话、内苏话、阿罗颇话、俚颇话、呷斯颇话相似度依次降序为:纳苏-阿罗颇>内苏-纳苏、阿罗颇、聂苏,聂苏-纳苏>聂苏-俚颇、阿罗颇,俚颇-呷斯颇>俚颇-纳苏、阿罗颇,聂苏-呷斯颇>呷斯颇-纳苏、阿罗颇,内苏-俚颇>内苏-呷斯颇。从同源词条件来看,2024条词汇中抽取彝语传统概念词800条,统计各支系语言的同源词比例,发现同源词比例相近度关系依次降序为:纳苏-阿罗颇>纳苏-内苏、呷斯颇,呷斯颇-阿罗颇>内苏-阿罗颇>俚颇-呷斯颇、阿罗颇、纳苏>内苏-呷斯颇>聂苏-内苏、阿罗颇>内苏-俚颇>聂苏-纳苏、呷斯颇、俚颇。将会理彝族各支系语言与县境外的彝语进行语音和词汇比较,可以发现:俚颇话与彝语大姚话(属中部方言)和禄劝傈僳语的相似度最高;内苏话与彝语威宁内苏话(属东部方言)的相似度最高;纳苏、阿罗颇、呷斯颇话与彝语禄劝话(属东部方言)相似度最高。综合县境内外彝语方言比较,可将会理彝族各支系的语言分别归入彝语的三大方言,即:聂苏话归入北部方言,俚颇话归入中部方言,纳苏话、阿罗颇话、内苏话、呷斯颇话归入东部方言。会理是多民族杂居县,彝汉交往历史久远,语言接触频繁,彝族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使用主要有三种类型:备用型:聂苏人因居住环境,人口数量的优势,母语保留比较完整。日常使用语言以母语为主。兼用型:纳苏、阿罗颇、俚颇人因母语能力有年龄、地域、学历等差异,家庭成员母语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家庭或者社区多用彝语,同时兼用汉语,或多用汉语,兼用彝语。转用型:内苏、呷斯颇人只有个别高龄老人掌握传统母语,汉语是日常生活的常用语言,彝语已几乎弃用。会理县内彝族社群和汉族社群之间的语言渗透,主要体现为汉语(方言)以压倒优势渗入彝族各支系的语言生活,这种渗透根据族群支系语言人口规模的不同而在范围和程度上有所差异。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非全方位渗透。聂苏话人口数量大,以民族聚居的形式居住于北部高寒地区,历史上一直是族内婚,使聂苏话得以完整保留。在现代化浪潮下,聂苏话虽然受到汉语冲击,但聂苏人居住较集中,聚居区远离县城,母语根基比较雄厚,族群意识较强,因此汉语对聂苏话的渗透速度慢、范围小,主要体现在向汉语借用新出现的名称或概念。(2)全方位渗透。纳苏人居住地过去交通闭塞,历史上长期族内婚,汉语对纳苏话的渗透力度相对较小。然而,纳苏人口数量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网络普及,中青年人观念转变,汉族和彝族通婚盛行,因此现在的汉语对纳苏话影响很大、速度很快。俚颇人处在和其他民族杂居的环境,汉语对俚颇话影响大、范围广。不过,俚颇人口较多,分布地域比较广泛,部分俚颇散居区比较偏远,因此整体上俚颇话还不会快速被汉语取代。阿罗颇人口数量少、居住分散,而且与汉族通婚比较普遍,阿罗颇话受汉语影响最深远,越来越多的汉语特征进入阿罗颇话,取代了固有特征。内苏和呷斯颇人口数量很少,而且与其他民族杂居,中青年人生活方式和语言生活深受汉语影响,几乎都已汉化,传统母语已濒临消亡。

朱修锐[10](2019)在《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微液滴数字PCR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液滴微流控技术能够以高通量的方式生成尺寸均一的微液滴。微液滴数字PCR(dd PCR)能够实现核酸的绝对定量分析,近年来在临床检验领域开始出现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准确性和客观性是dd PCR用于临床检验的两大需求。目前,用于核酸绝对定量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dd PCR系统仍未见报道。本文构建了一套创新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dd PCR系统,从微液滴生成过程和检测过了两方面进行了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定量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微液滴生成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分析。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微液滴生成装置,并使用高速相机对微液滴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实时观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微液滴生成过程的自动化监测方法——余弦相似度算法。该算法利用微液滴生成过程的周期性,只需使用高速相机采集的视频就能高精准和自动化地计算微液滴生成频率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前者用于精准确定生成微液滴数,后者用于精准确定微液滴生成过程的均一性。本文使用了四种微液滴生成过程对余弦相似度算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余弦相似度算法能够高精准和自动化地确定生成微液滴数和微液滴生成过程的均一性。(2)微液滴检测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分析。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微液滴检测装置,并使用共焦光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从而高精准和自动化地确定检测微液滴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dd PCR数据自动化分类方法——密度分水岭算法。该算法以数据密度为指标,使用分水岭算法将网格化的dd PCR数据分割为若干区域。通过区域的挑选与合并,实现基于区域的dd PCR数据分类。使用密度分水岭算法能够在四个量级的动态范围内实现核酸拷贝数的精准绝对定量,该结果证明密度分水岭算法能够高精准和自动化地确定阳性微液滴数。(3)生物相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甲基甲酰胺催化反应和二氯甲烷–四氢呋喃复合溶剂萃取纯化的的创新生物相容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本文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能够维持微液滴在dd PCR过程中的稳定性、均一性和扩增有效性,保障dd PCR核酸定量分析的准确性。综合上述各部分研究工作,本文构建了一套创新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dd PCR系统,通过对微液滴生成过程、检测过程等的方面定量研究,实现了质粒和临床样本核酸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定量分析,有望推动dd PCR在临床检验等领域的应用。

二、关于复合二项分布的若干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复合二项分布的若干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雷达波形时域分集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认知雷达研究现状
        1.2.2 雷达波形分集与设计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数学基础与算法框架
    2.1 数学符号定义
    2.2 任务场景与波形评价指标
        2.2.1 弱目标检测与波形的自相关性能
        2.2.2 目标估计识别与波形的信息提取性能
    2.3 雷达波形设计的算法框架
        2.3.1 下降方法
        2.3.2 MM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互补编码的波形分集与设计
    3.1 问题背景
    3.2 互补编码波形及其多普勒敏感性
        3.2.1 互补序列集与Golay互补对
        3.2.2 互补编码波形的多普勒敏感问题
    3.3 多普勒鲁棒的互补波形设计
        3.3.1 信号模型
        3.3.2 约束优化问题的建立
        3.3.3 基于半定松弛的波形设计算法
        3.3.4 基于块坐标下降的波形设计算法
    3.4 多普勒鲁棒互补波形的认知发射策略
    3.5 数值实验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准互补编码的波形分集与设计
    4.1 问题背景
    4.2 多普勒鲁棒的准互补波形设计
        4.2.1 信号模型
        4.2.2 约束优化问题的构建
        4.2.3 基于相位梯度的波形设计算法
        4.2.4 基于MM的波形设计算法
        4.2.5 两种算法的联合使用
    4.3 数值实验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扩展目标估计与识别的波形分集与设计
    5.1 问题背景
    5.2 面向目标估计与识别的认知雷达框架
    5.3 基于多模型方法与波形分集的目标参数估计与识别
        5.3.1 目标散射特性的统计建模
        5.3.2 目标特征的动力学模型
        5.3.3 参数估计与识别
        5.3.4 关于先验知识库的讨论
    5.4 基于互信息的波形设计
        5.4.1 约束优化问题的构建
        5.4.2 基于相位梯度的波形设计算法
    5.5 数值实验与分析
        5.5.1 基于合成数据的实验
        5.5.2 基于电磁仿真数据的实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1 绪论
    1.1 词长研究述评
        1.1.1 多学科词长研究
        1.1.2 词长计量研究
        1.1.3 德语词长计量研究
        1.1.4 现有研究评述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词的界定
        2.1.2 词长分布定律
        2.1.3 词长-词频协同定律
        2.1.4 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
    2.2 研究语料
        2.2.1 德语简史
        2.2.2 语料来源及预处理说明
        2.2.3 语料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3 计量指标与统计方法
        2.3.1 词长测量单位
        2.3.2 词长类型
        2.3.3 软件与程序
3 德语词长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3.1 测量单位对词长测量结果的影响
        3.1.1 基于字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2 基于字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3 基于音节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4 结果对比及相关性探究
    3.2 词形变化对词汇长度的影响
        3.2.1 基于词形形符和词目形符的测量结果
        3.2.2 基于词形类符和词目类符的测量结果
        3.2.3 结果对比与成因探究
    3.3 小结与讨论
4 德语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共时考察
    4.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1 动态词长分布
        4.3.2 静态词长分布
    4.4 词长与词频关系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5 文本内部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对比
    4.6 小结与讨论
5 德语词长演化的跨文体历时考察
    5.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4 小结与讨论
6 结语
    6.1 研究概述
    6.2 研究结果
    6.3 创新、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术语德汉对照表
附录2 超长词列表(选)
作者简历

(3)碳纳米管/石墨烯填充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学及压阻特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CNT-GNP导电复合材料渗流数值模型
    2.1 CNT-GNP体系的建模和随机分布算法
    2.2 不可穿透方案下的距离算法
        2.2.1 CNT-CNT距离算法
        2.2.2 CNT-GNP距离算法
        2.2.3 GNP-GNP距离算法
    2.3 导电通路搜索算法与渗流阈值计算
    2.4 各参数对几何协同效应的影响
        2.4.1 RVE尺寸选定
        2.4.2 填料用量配比的影响
        2.4.3 填料尺寸搭配的影响
        2.4.4 几何增强型协同程度与范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NT-GNP导电复合材料电导率解析模型
    3.1 CNT-GNP体系的排除体积推导
    3.2 直接连通方程的第二维里近似与验证
    3.3 改性贝式晶格与渗流阈值计算
    3.4 三元体系电导率模型建立
    3.5 各参量对电学协同效应的影响
        3.5.1 填料用量配比的影响
        3.5.2 填料尺寸搭配的影响
        3.5.3 填料电导率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NT-GNP导电复合材料压阻效应解析模型
    4.1 各项同性的拉伸应变模型建立与验证
    4.2 压阻效应预测与分析
        4.2.1 填料用量配比的影响
        4.2.2 填料尺寸搭配的影响
        4.2.3 基体功函数的影响
    4.3 扩展应用
        4.3.1 耦合应变率的压缩应变模型建立
        4.3.2 结晶二元CPC的压阻特性与应变率敏感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纤维集合体基材与电敏感材料
        1.2.1 纤维素基材
        1.2.2 石墨烯电敏感材料
        1.2.3 纤维素/石墨烯复合材料
    1.3 纤维集合体的结构
        1.3.1 纱线结构
        1.3.2 织物结构
    1.4 纤维及其集合体的导电机理
        1.4.1 成纤基材的导电机理
        1.4.1.1 逾渗理论
        1.4.1.2 有效介质理论
        1.4.1.3 排斥体积理论
        1.4.1.4 隧道跃迁理论
        1.4.2 纱线的导电机理
        1.4.3 织物的导电机理
    1.5 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的应变传感器
        1.5.1 传感机理
        1.5.1.1 几何效应
        1.5.1.2 压阻效应
        1.5.1.3 连接-断开效应
        1.5.2 传感特性及评价指标
        1.5.2.1 静态传感特性及评价指标
        1.5.2.2 动态传感特性及其评价指标
        1.5.3 制备方法
        1.5.4 应变传感器的应用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主要内容
        1.6.3 关键技术问题
第二章 纤维素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及界面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2.1 石墨烯分散液制备
        2.2.2.2 纤维素溶解液制备
        2.2.2.3 复合材料制备
        2.2.3 测试及表征
        2.2.3.1 石墨烯分散性能
        2.2.3.2 复合材料密度
        2.2.3.3 复合材料孔隙率和石墨烯堆砌密度
        2.2.3.4 分子结构
        2.2.3.5 结晶结构
        2.2.3.6 力学性能
        2.2.3.7 电导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石墨烯的分散性能
        2.3.1.1 紫外光谱(Uv-vis)
        2.3.1.2 微观形貌
        2.3.1.3 拉曼光谱(Raman)
        2.3.2 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2.3.2.1 微观形貌
        2.3.2.2 分子结构
        2.3.2.3 结晶结构
        2.3.2.4 力学性能
        2.3.3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2.3.3.1 临界体积分数v_c(逾渗阈值)
        2.3.3.2 临界指数
        2.3.3.3 界面有效电导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导电棉纱的制备及其导电机理与电力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2.1 石墨烯分散液制备
        3.2.2.2 导电棉纱的制备
        3.2.3 测试及表征
        3.2.3.1 纱线的结构参数
        3.2.2.2 纱线的拉伸力学性能
        3.2.3.3 纱线的电阻
        3.2.3.4 纱线的泊松比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浆纱工艺的设计与优化
        3.3.1.1 棉纱的预湿处理
        3.3.1.2 浆纱工艺优化
        3.3.1.3 导电棉纱的性能
        3.3.2 棉纱的导电机理
        3.3.2.1 纤维分布与滑脱
        3.3.2.2 纤维连接概率与棉纱电阻
        3.3.2.3 实验验证
        3.3.2.4 温度和湿度对棉纱电阻的影响
        3.3.3 棉纱的静态电力学性能
        3.3.3.1 短纤纱的临界应变ε_f
ε_f阶段棉纱的电力学性能'>3.3.3.3 ε>ε_f阶段棉纱的电力学性能
        3.3.3.4 实验验证
        3.3.4 粘弹性对动态传感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的导电机理及传感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主要制备及测试设备
        4.2.2 测试及表征
        4.2.2.1 机织物了机缩率
        4.2.2.2 机织物拉伸性能
        4.2.2.3 纱线交织角与接触电阻
        4.2.2.4 机织物静态应变下的电阻
        4.2.2.5 机织物动态应变下的电阻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机织物的导电机理
        4.3.1.1 纱线的接触电阻
        4.3.1.2 机织物的等效电阻
        4.3.1.3 实验验证
        4.3.2 机织物的传感机理
        4.3.2.1 Peirce机织物几何结构模型
        4.3.2.2 机织物的电力学性能
        4.3.3 机织物的静态传感特性
        4.3.3.1 灵敏度
        4.3.3.2 线性偏差率
        4.3.3.3 迟滞性
        4.3.3.4 重复性
        4.3.4 机织物的动态传感特性
        4.3.4.1 跃迁应变输入
        4.3.4.2 斜坡应变输入
        4.3.4.3 正弦应变输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针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的导电机理及传感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及主要加工及测试设备
        5.2.2 测试及表征
        5.2.2.1 圈柱与沉降弧的交织角度
        5.2.2.2 针织物拉伸力学性能
        5.2.2.3 针织物弹性回复率,塑性变形率
        5.2.2.4 针织物等效电阻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针织物的导电机理
        5.3.1.1 纱线的接触电阻
        5.3.1.2 针织物的等效电阻
        5.3.1.3 实验验证
        5.3.2 针织物的传感机理
        5.3.2.1 Peirce针织物几何结构模型
        5.3.2.2 应变范围
        5.3.2.3 针织物的电力学性能
        5.3.3 针织物的静态传感特性
        5.3.3.1 灵敏度
        5.3.3.2 线性偏差率
        5.3.3.3 迟滞性
        5.3.3.4 重复性
        5.3.4 针织物的动态传感特性
        5.3.4.1 斜坡应变输入
        5.3.4.2 正弦应变输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织物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及主要加工及测试设备
        6.2.2 测试及表征
        6.2.2.1 初始电阻测试
        6.2.2.2 呼吸监测
        6.2.2.3 肢体动作识别
        6.2.2.4 无线蓝牙信号输出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呼吸监测
        6.3.1.1 肺活量测试及相关动态传感指标
        6.3.1.2 潮气量测试及相关动态传感指标
        6.3.1.3 急促呼吸测试及相关动态传感指标
        6.3.1.4 重复性
        6.3.2 肢体动作识别
        6.3.2.1 低频模式下的动作识别及相关传感指标
        6.3.2.2 高频模式下的动作识别及相关传感指标
        6.3.3.3 重复性
        6.3.3 无线蓝牙与APP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性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已发表的论文
    2.授权发明专利
致谢

(5)若干整数值自回归过程的建模与统计推断(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中部分符号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GSCINAR(1)模型的统计推断
    2.1 GSCINAR(1)模型的定义和性质
    2.2 参数估计
        2.2.1 条件最小二乘估计
        2.2.2 加权条件最小二乘估计
        2.2.3 修正的拟似然估计
    2.3 模拟研究
    2.4 实例分析
        2.4.1 偏大离差数据
        2.4.2 偏小离差数据
    2.5 注释
    2.6 命题及定理证明
第三章 MPTBAR(1)模型的统计推断
    3.1 MPTBAR(1)模型的定义和性质
    3.2 条件极大似然估计
    3.3 预测
    3.4 实例分析
    3.5 注释
    3.6 命题及定理证明
第四章 GBAR(1)模型的统计推断
    4.1 GBAR(1)模型的定义和性质
    4.2 参数估计
        4.2.1 条件最大似然估计
        4.2.2 条件最小二乘估计
        4.2.3 修正的拟似然估计
    4.3 数值模拟
    4.4 实例分析
    4.5 命题及定理证明
第五章 基于copula相依的个体风险模型的风险度量
    5.1 模型的定义及其统计性质
        5.1.1 U_n的统计性质
        5.1.2 U_N的统计性质
    5.2 风险度量
        5.2.1 U_1的风险度量
        5.2.2 U_n和U_N的风险度量
    5.3 数值模拟
    5.4 注释
    5.5 命题及定理证明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利用无人机遥感的矿区复垦耕地的作物生物量精细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区复垦研究现状
        1.2.2 矿区复垦监测研究进展
        1.2.3 复垦有关的作物指标无人机遥感估算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实验设计与数据预处理
    2.1 试验田简介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田概况
    2.2 遥感数据
        2.2.1 轻小型无人机系统的介绍
        2.2.2 遥感数据采集
        2.2.3 地面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
    2.3 田间调查数据
        2.3.1 作物高度测量
        2.3.2 作物生物量采集
        2.3.3 作物单产测定
        2.3.4 土壤数据
    2.4 气象数据
    2.5 无人机图像的预处理
        2.5.1 试验田的无人机图像预处理
        2.5.2 辅助研究区的无人机图像预处理
    2.6 本章小结
3 耕地条带田块的自动提取
    3.1 耕地条带田块自动提取的可行性
        3.1.1 耕地条带田块的特征
        3.1.2 耕地条带田块的自动提取流程
    3.2 耕地田埂线的自动检测
        3.2.1 地表粗糙度的二值化
        3.2.2 候选田埂线的过滤
        3.2.3 候选田埂线的清理
        3.2.4 候选田埂线的平滑
    3.3 耕地条带田面的自动制图
        3.3.1 田埂线上点的检测
        3.3.2 田埂线上点的标记
        3.3.3 田埂线上点的改善
        3.3.4 田埂线与田块面的制图
    3.4 耕地条带田块自动制图的精度验证
        3.4.1 耕地田埂线的精度验证
        3.4.2 耕地条带田块的精度验证
    3.5 耕地条带田块自动提取的影响因素讨论
        3.5.1 田埂线点集质量改善的效果
        3.5.2 空间分辨率对自动提取精度的影响
        3.5.3 数据采集对自动提取的影响
    3.6 自动提取方法的应用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的作物冠层高度模型构建
    4.1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与多视图立体视觉的冠层表面模型构建
        4.1.1 摄影测量学与计算机视觉的异同
        4.1.2 冠层高度模型的三维重建过程
    4.2 作物冠层高度模型的构建
        4.2.1 密集点云的滤波
        4.2.2 冠层高度模型的初步生成
        4.2.3 植被掩膜的生成
        4.2.4 植被掩膜的作物冠层高度模型
    4.3 作物冠层高度模型的验证
        4.3.1 剔除冠层孔隙的株高提取阈值确定
        4.3.2 作物冠层高度提取的验证
        4.3.3 作物冠层高度模型的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多特征融合的作物生物量估算
    5.1 多特征融合参量的构建
        5.1.1 植被指数的准备
        5.1.2 冠层体积模型的计算
        5.1.3 气象因子的确定
        5.1.4 多特征融合参量的提出
    5.2 小麦生物量的估算
        5.2.1 小麦植被指数的筛选
        5.2.2 小麦多特征融合参量的确定
        5.2.3 小麦生物量估算的建模和验证
        5.2.4 小麦生物量的估算结果
    5.3 玉米生物量的估算
        5.3.1 玉米特征融合的确定
        5.3.2 玉米生物量估算的建模和验证
        5.3.3 玉米生物量估算的结果
    5.4 生物量估算结果的讨论
        5.4.1 不同自变量的估算精度比较
        5.4.2 逐像素累积方法的优势
        5.4.3 样方估算的生物量与实测产量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复垦耕地作物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评价
    6.1 作物生物量分级的时空变化
        6.1.1 作物生物量的分级标准
        6.1.2 作物生物量分级的时空变化
    6.2 作物生物量空间聚集的时空特征
        6.2.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6.2.2 作物生物量的全局聚集特征
        6.2.3 作物生物量的局部聚集特征
    6.3 作物生物量的评价与结果讨论
        6.3.1 作物生物量的评价
        6.3.2 评价结果的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近场动力学的超导块材及复合线材断裂行为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超导体的基本特性和发展概况
        1.1.2 实用型超导体中的力学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高温超导体的电磁行为与力学行为研究
        1.2.2 CICC导体的力学行为研究
        1.2.3 近场动力学方法在断裂问题中的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PD方法的基本理论
    2.1 连续介质力学理论
        2.1.1 基本方程
        2.1.2 有限元方法
    2.2 常规态基PD方法
        2.2.1 运动控制方程
        2.2.2 常规态基PD理论
        2.2.3 键基PD理论
        2.2.4 边界条件
        2.2.5 体积修正和表面效应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超导块材断裂行为的数值模拟—电磁模型
    3.1 电磁模型
        3.1.1 超导理论
        3.1.2 脉冲场磁化方法
        3.1.3 H方法
        3.1.4 计算结果和讨论
    3.2 键基PD方法的计算体系
        3.2.1 键基PD理论
        3.2.2 键的断裂判定准则
        3.2.3 时域积分和结果验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预设中心裂纹
        3.3.2 预设中心裂纹和孔洞(银夹杂)
        3.3.3 预设交叉裂纹
        3.3.4 预设中心裂纹和多个银夹杂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超导块材断裂行为的数值模拟—电磁-热耦合模型
    4.1 电磁-热耦合模型
        4.1.1 基本模型
        4.1.2 结果与讨论
    4.2 常规态基PD方法的计算体系
    4.3 PD方法中的J积分
        4.3.1 断裂力学中的J积分-无温度应力
        4.3.2 断裂力学中的J积分-存在温度应力
        4.3.3 PD理论中的J积分-无温度应力
        4.3.4 PD理论中的J积分-存在温度应力
    4.4 计算结果与讨论
        4.4.1 预设中心裂纹
        4.4.2 预设偏心裂纹
        4.4.3 预设中心裂纹和孔洞(银夹杂)
        4.4.4 预设圆孔和边界裂纹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卢瑟福电缆中超导股线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5.1 准静态问题的PD方法
    5.2 互作用积分法
        5.2.1 验证准静态问题的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扩展路径
    5.3 计算结果与讨论
        5.3.1 纵截面在横向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5.3.2 横截面在横向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CICC导体中超导股线的力学行为研究
    6.1 CICC导体的理论建模
        6.1.1 二维直梁模型
        6.1.2 三维弹性细杆理论
        6.1.3 计算结果
    6.2 二维不完全接触模型
        6.2.1 Hertz接触理论
        6.2.2 平面条带的接触压力
        6.2.3 位移和应力分布
        6.2.4 模型的验证
    6.3 计算结果和讨论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单变量水文序列频率分布参数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含零值水文序列频率计算
        1.2.2 具有短长度序列的频率计算
        1.2.3 截取分布应用
        1.2.4 最大熵原理估计参数的设计值近似方差
        1.2.5 广义Gamma分布和第二类广义Beta分布及其应用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资料选用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含零值降水序列频率计算方法与应用
    2.1 引言
    2.2 基于全概率理论的含零值序列频率计算
        2.2.1 基于全概率理论的含零值序列概率分布
        2.2.2 基于全概率理论的含零值序列概率分布参数估计
        2.2.3 条件概率分布选择及其参数估计方程
        2.2.4 拟合优度评价
        2.2.5 实例应用
    2.3 基于删失样本理论的含零值序列频率计算
        2.3.1 部分线性矩
        2.3.2 基于低删失PLM法的参数估计
        2.3.3 实例应用
    2.4 基于频率比例法的含零值序列频率计算
        2.4.1 频率比例法计算步骤
        2.4.2 分布选择
        2.4.3 实例应用
    2.5 基于Ⅱ型乘法分布的含零值序列频率计算
        2.5.1 Ⅱ型乘法分布函数
        2.5.2 Ⅱ型乘法分布参数估计
        2.5.3 实例应用
    2.6 基于线性运动扩散模型的概率分布
        2.6.1 KD2分布及其参数估计方法
        2.6.2 KD3分布及其参数估计方法
        2.6.3 实例应用
    2.7 基于马斯京根洪水演进模型的概率分布
        2.7.1 基于MK模型的两参数概率分布
        2.7.2 基于MK模型的三参数概率分布
        2.7.3 基于MK模型的概率分布参数估计
        2.7.4 实例应用
    2.8 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BCLA法的分布参数估计与应用
    3.1 引言
    3.2 Copula函数
        3.2.1 Copula函数定义
        3.2.2 变量相依性度量
        3.2.3 Copula函数参数估计
        3.2.4 Copula函数的选择
    3.3 CBCLA法估计分布参数
        3.3.1 不等长度水文变量的复合事件
        3.3.2 基于Copula函数的二维复合似然函数
        3.3.3 CBCLA法估计参数的方差-协方差矩阵
        3.3.4 CBCLA法估计参数的设计值置信区间估计
    3.4 Monte Carlo模拟
        3.4.1 统计特性分析
        3.4.2 模拟设计值置信区间
    3.5 实例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最大熵法年降水分布参数估计的设计值置信区间计算
    4.1 引言
    4.2 常规方法估计参数的设计值近似方差
        4.2.1 矩法估计参数的设计值近似方差
        4.2.2 极大似然法
    4.3 最大熵法估计参数的设计值近似方差
        4.3.1 POME法估计参数的设计值近似方差估算原理
        4.3.2 POME法估计参数的PⅡⅠ分布设计值近似方差
        4.3.3 POME法估计参数的GA2分布设计值近似方差
        4.3.4 POME法估计参数的EVI分布设计值近似方差
    4.4 Monte Carlo模拟
    4.5 实例应用
        4.5.1 应用一:POME法估计参数的年降水设计值置信区间估计
        4.5.2 应用二:POME法与CBCLA法的应用结果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截取分布水文频率计算方法与应用
    5.1 引言
    5.2 随机变量的截取分布
        5.2.1 截取分布类型
        5.2.2 截取分布参数估计
    5.3 右截取GA2分布与GA2分布的高删失PLM
        5.3.1 右截取GA2分布参数估计及其应用
        5.3.2 GA2分布高删失PLM法
        5.3.3 拟合优度评价
        5.3.4 实例应用
    5.4 左截取GA2分布参数估计及其应用
        5.4.1 左截左取GA2分布矩
        5.4.2 实例应用
    5.5 左截取PⅡI分布
        5.5.1 左截取PⅡI分布矩
        5.5.2 矩法估计分布参数
        5.5.3 实例应用
    5.6 左截取WB2分布
        5.6.1 矩法估计
        5.6.2 极大似然法参数估计
        5.6.3 实例应用
    5.7 左截取分布及低删失PLM法应用效果比较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种广义分布在洪水频率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广义Gamma分布
        6.2.1 矩法估计
        6.2.2 极大似然法估计
        6.2.3 混合矩法估计
        6.2.4 概率权重矩法估计
        6.2.5 概率权重混合矩法估计
        6.2.6 最大熵法估计
        6.2.7 实例应用
    6.3 第二类广义Beta分布
        6.3.1 矩法估计
        6.3.2 极大似然法估计
        6.3.3 混合矩法估计
        6.3.4 概率权重混合矩法估计
        6.3.5 最大熵法估计
        6.3.6 实例应用
    6.4 方法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会理彝语语音和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彝语调查研究综述
    第二节 论文选题及依据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
    第五节 会理彝族概况
    第六节 相关材料说明
第一章 会理彝族语言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 聂苏话声韵调系统
    第二节 内苏话声韵调系统
    第三节 俚颇话声韵调系统
    第四节 呷斯颇话声韵调系统
    第五节 纳苏话声韵调系统
    第六节 阿罗颇话声韵调系统
第二章 会理彝族语言的词汇系统
    第一节 会理彝族语言的词汇构成
    第二节 会理彝族语言的构词法
    第三节 会理彝族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
第三章 会理彝族语言的内部比较
    第一节 语音比较
    第二节 词汇比较
第四章 会理彝族语言的外部比较
    第一节 会理内苏话与贵州威宁话比较
    第二节 俚颇话与彝语中部方言和傈僳语比较
    第三节 呷斯颇话和禄劝话比较
    第四节 呷斯颇话与云南彝语东南部方言比较
    第五节 纳苏话和阿罗颇话与禄劝话比较
第五章 会理彝族语言或方言的系属分类
    第一节 内苏话的语言归属
    第二节 俚颇话的语言归属
    第三节 纳苏话与阿罗颇话的语言归属
    第四节 呷斯颇话的语言归属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会理彝汉语言的接触与影响
    第一节 语言接触机制
    第二节 语言接触对语言使用功能的影响
    第三节 语言接触对语言结构系统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会理彝语使用情况及濒危原因
    第一节 会理彝语使用情况
    第二节 会理彝语濒危原因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 会理彝语词汇对照表
附录二 会理彝语常用句对照表
附录三 会理彝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微液滴数字PCR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液滴微流控技术
        1.3.2 微液滴数字PCR技术
        1.3.3 基于微液滴数字PCR技术的核酸定量原理
        1.3.4 微液滴生成过程及其高精准和自动化研究方法
        1.3.5 微液滴检测过程及其高精准和自动化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1.5.1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2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用于微液滴生成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分析装置
    2.1 本章引论
    2.2 微液滴生成芯片的设计和制作
        2.2.1 微液滴生成芯片的设计
        2.2.2 微液滴生成芯片的制作
    2.3 微液滴生成装置的设计和搭建
        2.3.1 微液滴生成装置的设计
        2.3.2 微液滴生成装置的搭建
    2.4 微液滴生成实验
        2.4.1 实验设计和操作
        2.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用于微液滴生成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在线监测方法
    3.1 本章引论
    3.2 余弦相似度算法的原理
    3.3 余弦相似度算法的计算流程
        3.3.1 以恒定的帧率采集微液滴生成视频
        3.3.2 计算视频帧与参考帧的余弦相似度
        3.3.3 计算相似度向量的循环自功率谱
        3.3.4 计算自功率谱基频的均值和变异系数
    3.4 余弦相似度算法的应用——实验设计
        3.4.1 微液滴芯片的制作和微液滴生成装置的搭建
        3.4.2 微液滴生成实验
        3.4.3 微液滴生成视频的后处理方法
        3.4.4 微液滴生成频率及其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
        3.4.5 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结果的后处理方法
    3.5 余弦相似度算法的应用——实验结果和讨论
        3.5.1 余弦相似度算法在单通道稳态微液滴生成过程中的应用
        3.5.2 余弦相似度算法在多通道稳态微液滴生成过程中的应用
        3.5.3 余弦相似度算法在受干扰的单通道微液滴生成过程中的应用
        3.5.4 余弦相似度算法在无干扰或受干扰的微凝胶液滴生成过程中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于微液滴检测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分析装置
    4.1 本章引论
    4.2 微液滴检测芯片的设计和制作
        4.2.1 微液滴检测芯片的设计
        4.2.2 微液滴检测芯片的制作
    4.3 微液滴检测装置的设计和搭建
        4.3.1 微液滴检测装置的设计
        4.3.2 微液滴检测装置的光路搭建
        4.3.3 微液滴检测装置的光路调试
    4.4 微液滴检测实验
        4.4.1 实验设计和操作
        4.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用于微液滴检测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数据分类方法
    5.1 本章引论
    5.2 密度分水岭算法的原理
    5.3 密度分水岭算法的计算流程
        5.3.1 微液滴数字PCR散点图的自适应网格化
        5.3.2 基于数据密度的分水岭算法
        5.3.3 最优分类形态的确定
        5.3.4 区域的挑选与合并
        5.3.5 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分类
    5.4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2/4-微液滴数字PCR中的应用——实验设计
        5.4.1 用于EGFR L858R和 T790M质粒定量的2/4-微液滴数字PCR反应
        5.4.2 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产生和导出方法
        5.4.3 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分类方法
        5.4.4 微液滴数字PCR分类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5.5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2/4-微液滴数字PCR中的应用——实验结果和讨论
        5.5.1 EGFR L858R质粒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分类和定量结果
        5.5.2 EGFR L858R质粒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统计学讨论
        5.5.3 EGFR T790M质粒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分类和定量结果
        5.5.4 EGFR T790M质粒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统计学讨论
    5.6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其它类型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分类中的应用
        5.6.1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1/2-微液滴数字PCR数据分类中的应用
        5.6.2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2/16-微液滴数字PCR数据分类中的应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微液滴数字PCR的高精准和自动化核酸定量分析
    6.1 本章引论
    6.2 质粒参考品拷贝数的定量分析实验
        6.2.1 质粒参考品的准备和微液滴数字PCR反应体系的配制
        6.2.2 微液滴数字PCR的实验方法
        6.2.3 微液滴数字PCR定量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6.3 质粒参考品拷贝数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6.3.1 微液滴生成过程相关要素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6.3.2 微液滴检测过程相关要素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6.3.3 质粒参考品拷贝数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6.4 临床样本中EGFR L858R和 T790M拷贝数的定量分析实验
    6.5 临床样本中EGFR L858R和 T790M拷贝数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建议
        7.2.1 用于多指标微液滴并行生成过程的高精准装置
        7.2.2 用于微液滴生成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实时监测方法
        7.2.3 用于多指标微液滴检测的高精准装置
        7.2.4 用于微液滴检测过程的高精准、自动化和高抗噪性的分类方法
        7.2.5 基于多指标微液滴数字PCR系统的临床检验应用
第8章 其它研究工作——脂质纳米颗粒的微流控制备研究
    8.1 本章引论
    8.2 脂质纳米颗粒混合芯片的设计与制备
    8.3 装载Pcsk9(sg RNA)和Cas9(RNA)的脂质纳米颗粒制备和表征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微液滴检测装置中自行设计的机械件的图纸集
附录B 生物相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B.1 本章引论
        B.1.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作用
        B.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B.1.3 生物相容的连续相和相应的表面活性剂
    B.2 现有PFPE-PEG-PFPE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B.3 一种新型的PFPE-PEG-PFPE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
    B.4 合成反应的原料和关键溶剂的表征
    B.5 合成反应的实验流程
        B.5.1 试剂列表
        B.5.2 仪器列表
        B.5.3 第一阶段:酰化反应
        B.5.4 第一阶段:产物纯化
        B.5.5 第二阶段:氨解反应
        B.5.6 第二阶段:产物纯化
    B.6 合成反应的实验结果和讨论
        B.6.1 第一阶段:酰化反应
        B.6.2 第一阶段:产物纯化
        B.6.3 第二阶段:氨解反应
        B.6.4 第二阶段:产物纯化
    B.7 合成产物的表征
        B.7.1 使用天平表征最终产物的产率
        B.7.2 使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产物的结构、纯度和稳定性
        B.7.3 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产物的结构和稳定性
        B.7.4 使用微液滴数字PCR实验表征产物的生物相容性
    B.8 本章小结
附录C 余弦相似度算法中的数学证明
    C.1 相似度向量的波形可以近似为带有削顶或削底的周期三角波
    C.2 在循环自功率谱上,基频的功率大于任意一个谐频的功率
        C.2.1 式(C.10)的证明
        C.2.2 式(C.11)的证明
        C.2.3 式(C.12)的证明
        C.2.4 式(C.10)–(C.12)的综合
    C.3 引理——式(C.17)的证明
        C.3.1 分类讨论:情况一
        C.3.2 分类讨论:情况二
        C.3.3 分类讨论:情况三
        C.3.4 分类讨论:情况四
        C.3.5 分类讨论:情况五
        C.3.6 分类讨论中各个情况的综合
附录D 相关软件的使用说明
    D.1 微液滴属性统计软件
        D.1.1 软件功能介绍
        D.1.2 软件使用步骤
        D.1.3 步骤一:打开软件
        D.1.4 步骤二:载入图像
        D.1.5 步骤三:估计微液滴直径
        D.1.6 步骤四:确定像素与长度的比例关系
        D.1.7 步骤五:识别微液滴边界
        D.1.8 步骤六:查看被识别微液滴的边界
        D.1.9 步骤七:查看微液滴的尺寸属性和统计结果
        D.1.10 步骤八:查看微液滴的颜色属性和统计结果
        D.1.11 步骤九:删除被识别微液滴的边界
        D.1.12 步骤十:保存被识别微液滴边界的图像和数据
        D.1.13 步骤十一:载入被识别微液滴边界的数据
        D.1.14 步骤十二:关闭软件
        D.1.15 讨论:微液滴识别参数对微液滴边界识别结果的影响
    D.2 微液滴频率分析软件
        D.2.1 软件功能介绍
        D.2.2 软件使用步骤
        D.2.3 步骤一:打开软件
        D.2.4 步骤二:载入微液滴运动视频
        D.2.5 步骤三:对载入的视频进行预览和裁切
        D.2.6 步骤四:指定参考帧
        D.2.7 步骤五:设定视频的采集频率和非混叠的微液滴运动频率的个数
        D.2.8 步骤六:设定基频带宽和降噪阈值
        D.2.9 步骤七:设定计算参数
        D.2.10 步骤八:计算微液滴生成频率分布并得到均值和变异系数
        D.2.11 步骤九:保存计算结果和波形数据
        D.2.12 步骤十:关闭软件
    D.3 微液滴数据分类软件
        D.3.1 软件功能介绍
        D.3.2 软件使用步骤
        D.3.3 步骤一:打开软件
        D.3.4 步骤二:载入微液滴荧光数据
        D.3.5 步骤三:设置分类参数
        D.3.6 步骤四:对微液滴数据进行分类
        D.3.7 步骤五:保存微液滴荧光数据的分类结果和相关的统计值
        D.3.8 步骤六:关闭软件
附录E 脂质纳米颗粒半径的对数正态分布拟合的程序源码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关于复合二项分布的若干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雷达波形时域分集与优化设计研究[D]. 吴中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D]. 练斐. 浙江大学, 2021(08)
  • [3]碳纳米管/石墨烯填充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学及压阻特性仿真研究[D]. 吴尘.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 刘逸新.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
  • [5]若干整数值自回归过程的建模与统计推断[D]. 康尧. 吉林大学, 2020(08)
  • [6]利用无人机遥感的矿区复垦耕地的作物生物量精细化评价[D]. 张建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
  • [7]基于近场动力学的超导块材及复合线材断裂行为的理论研究[D]. 茹雁云. 兰州大学, 2019(02)
  • [8]单变量水文序列频率分布参数计算方法研究[D]. 魏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会理彝语语音和词汇研究[D]. 马海布吉. 暨南大学, 2019(12)
  • [10]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微液滴数字PCR系统研究[D]. 朱修锐. 清华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复二项分布的若干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