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渡赤水——长征路上的神来之笔(论文文献综述)
吕慎,户华为,陈雪[1](2021)在《伟大转折激励勇往直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党百年之际,遵义会议纪念馆屡屡超过接待人数的极限。人们仰望着这栋熠熠生辉的砖楼,追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铭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在极端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35年1月15日到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改变了中国革命进程?
李玥,黄辉[2](2021)在《略论长征精神与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文中指出红军长征创造并谱写了惊天动地的战争史诗、豪迈雄壮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用于战斗,不怕牺牲,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红军长征确立并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中国革命的领导地位,通过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等神来之笔不仅使中央红军转危为安,还在一系列军事斗争中检验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为今后的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长征精神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导人的军事斗争智慧中得到积淀和凸显。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是独立自主、精髓是勇于战斗、基础是群众路线、灵魂是结合策略。长征精神和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之间具有一致性、传承性、交融性的内在逻辑,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是一脉相承于中华文化的红色智慧。
林芷锌[3](2021)在《遵义会议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建国[4](2021)在《四渡赤水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辨析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四渡赤水"概念的首次使用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不是长征时期。四渡赤水期间,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对毛泽东的战略指挥曾经有不同看法。渡过金沙江,即便博古、李德也对毛泽东的指挥予以高度认同。在代表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汇报时,陈云更是将四渡赤水作为经典战例予以高度肯定。新中国成立后,四渡赤水作战也一直受到军界和学术界的一致推崇。毛泽东说过四渡赤水是自己的得意之笔,但他的评价并不为外界所知晓。"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说法最初是艺术表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一评价才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所谓四渡赤水在毛泽东"亲自导演"下走上神坛的说法毫无事实根据。党史工作者必须依据客观史实进行学术创新,否则,很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范丽梅[5](2020)在《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文化自信之根,更是中国文化自信之魂,具有育人化人的功能与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高度契合。遵义是着名的革命老区,是伟大的转折之城、会议之都。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遵义,实现了历史的转折,从此以后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实现了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转变。遵义这片光荣的土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见证着党领导人民可歌可泣的艰苦斗争,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和四渡赤水精神,为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奋进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因此,研究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本文主要由绪论和四章内容组成:绪论,主要通过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论文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综述和研究思路与方法,体现出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章内容是遵义红色文化的内涵、形态和特征;第二章内容是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三章内容是发挥遵义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机遇和困境;第四章内容是发挥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路与对策。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艰苦奋斗教育功能、民族团结教育功能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功能。在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中,由于各种社会思潮造成的巨大冲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制约,使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出现了发展与传承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意识不强,保护和挖掘力度不够和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加强遵义红色文化的价值引导、优化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建设专业的发展与传承遵义红色文化的人才队伍。
崔醴元[6](2018)在《长征精神培育大学生人生观路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1)这五年来,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日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与此同时,我国也进入了改革的攻坚区、深水区,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导致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不良思潮也在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育。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亟需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2016年正值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充分运用并传承长征精神,加强大学生人生观的培育。文章以长征精神为主体,深入挖掘长征精神的内涵,运用长征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的培育,文章包含了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长征精神相关内容的阐述。首先,讲述了长征精神的形成过程;其次,阐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最后,论述了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人生观概况的阐述。首先,阐释了人生观的内涵;其次,通过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部分根据调查问卷中突显出来的问题,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生观问题形成的主要成因。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谈,分别为我国转型期的负面影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网络媒体的消极影响,高校人生观教育略显不足,部分家庭人生观教育缺失,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偏弱。第四部分探索了长征精神培育大学生人生观的主要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继承与弘扬长征精神,其次是依托长征精神加强大学生人生观培育。
杨奎松[7](2018)在《中共中央长征中开过“陈福村会议”吗?——对孙果达“答杨奎松教授质疑”一文的回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何时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又称新"三人团")的问题,中共党史研究者中间一直有所争论。2005年孙果达等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说法,即认为新"三人团"应该是在鲁班场作战失利,中央红军被迫三渡赤水后,于3月17日在赤水河西一个叫陈福村的小村子里,通过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形式决定的。对此说法,笔者曾简单地提出过一点不同看法,没料到引起孙果达教授相当激烈的反应和驳斥。不得已,笔者花时间对此问题做了一些考析,却发现颇有影响的"陈福村会议"一说的主要论据及其论辩逻辑,都是不能成立的。
徐国红[8](2017)在《利用遵义本土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中共遵义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把遵义打造成为红色传承的精神高地的要求。新形势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必须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江洋[9](2017)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的第一战》文中提出遵义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毛泽东终于获得了军事指挥上的话语权——被增补进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负责与周恩来一起参与军事指挥,尽管周恩来是最后的决策者,但从当时的态势看,周恩来对毛泽东应当是言听计从。部队开始继续行军。按照会议的决定,红军将渡过长江,争取到川西建立根据地,于是分兵三路向赤水河以东地区推进。1935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致电四方面军,告以中央红军拟渡
谭丛,李金哲[10](2017)在《寻找长征路上英雄的足迹——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长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动背景]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军辗转十四个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了战略转移的凯歌,长征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红旗下的一代代新人正在成长。新时期的新问题也暴露出来:生活条件优越,学生缺乏吃苦精神;独生子女居多,学生缺乏合作
二、四渡赤水——长征路上的神来之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渡赤水——长征路上的神来之笔(论文提纲范文)
(1)伟大转折激励勇往直前(论文提纲范文)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
咬定目标、勇往直前 |
(2)略论长征精神与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
(一)坚定伟大、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 |
(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鼎新举措 |
(三)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的斗争精神 |
(四)依靠群众、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
(五)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崇高品格 |
二、毛泽东军事理论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群众路线是基础 |
(二)独立自主是核心 |
(三)勇于斗争是精髓 |
(三)结合战略是灵魂 |
1.三结合的人民军队组成方式 |
2.武装与非武装相结合斗争的策略 |
三、长征精神与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一致性 |
(二)传承性 |
(三)交融性 |
(4)四渡赤水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辨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开使用“四渡赤水”概念始于何时 |
二、“大跃进”前,对“四渡赤水”作战的评价是否“争议纷呈” |
三、“‘大跃进’年代出现后”,毛泽东有没有导演“四渡赤水”“神话” |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四渡赤水”评价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
五、不能以演义方法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研究 |
结语 |
(5)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遵义红色文化的内涵、形态和特征 |
一、遵义红色文化的内涵 |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
(二)遵义红色文化的内涵 |
(三)遵义红色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关系 |
二、遵义红色文化的主要形态 |
(一)遵义红色文化中的物质文化 |
(二)遵义红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
三、遵义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
(一)革命性 |
(二)民族性 |
(三)群众性 |
(四)地域性 |
(五)创新性 |
第二章 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遵义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一)遵义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
(二)遵义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
(三)遵义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 |
二、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
(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
(三)艰苦奋斗教育功能 |
(四)民族团结教育功能 |
(五)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功能 |
第三章 发挥遵义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机遇和困境 |
一、遵义红色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主要机遇 |
(一)文化强国战略为遵义红色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 |
(二)党史国史教育为遵义红色文化升温提供了新的契机 |
(三)经济发展为遵义红色文化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
二、遵义红色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困境 |
(一)传承和发展遵义红色文化的意识不强 |
(二)保护和挖掘遵义红色文化的力度不够 |
(三)营造和优化遵义红色文化的教育环境不够 |
(四)开发和利用遵义红色文化的人才队伍不足 |
第四章 发挥遵义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路与对策 |
一、加强遵义红色文化的价值引导 |
(一)加强遵义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 |
(二)邀请相关人士讲述遵义红色故事 |
二、促进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
(一)实施文化开发主体多元化战略,打造遵义红色文化品牌 |
(二)创新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利用新媒体弘扬遵义红色文化 |
三、优化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 |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环境 |
四、建设传承弘扬遵义红色文化的专业人才队伍 |
(一)加快遵义红色文化传承的人才队伍建设 |
(二)加强对遵义红色文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长征精神培育大学生人生观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意义 |
4.研究方法 |
5.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长征精神的形成及内涵 |
1.1 长征精神的形成 |
1.2 长征精神的内涵 |
1.2.1 坚定的理想信念 |
1.2.2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
1.2.3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
1.2.4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
1.2.5 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1.3 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 |
1.4 长征精神的现实价值 |
1.4.1 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培育内容相契合 |
1.4.2 长征精神对大学生人生观确立有激励作用 |
1.4.3 长征英雄事迹对大学生有榜样感召作用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概况 |
2.1 人生观的内涵 |
2.1.1 人生目的 |
2.1.2 人生态度 |
2.1.3 人生价值 |
2.1.4 人生理想 |
2.2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
2.2.1 人生目的方面功利化倾向明显 |
2.2.2 人生态度方面存在消极情绪 |
2.2.3 人生价值方面更加注重索取 |
2.2.4 人生理想方面过于注重现实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问题主要成因 |
3.1 我国转型期的负面影响 |
3.2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 |
3.3 网络媒体的消极影响 |
3.4 高校人生观教育略显不足 |
3.5 部分家庭人生观教育缺失 |
3.6 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偏弱 |
第四章 长征精神培育大学生人生观主要路径 |
4.1 继承与弘扬长征精神 |
4.1.1 挖掘长征内涵 |
4.1.2 讲好长征故事 |
4.1.3 扞卫长征之魂 |
4.2 依托长征精神加强大学生人生观培育 |
4.2.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4.2.2 培育艰苦奋斗精神 |
4.2.3 培养实事求是作风 |
4.2.4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 |
4.2.5 树立为民服务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中共中央长征中开过“陈福村会议”吗?——对孙果达“答杨奎松教授质疑”一文的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福村会议”说没有质疑者吗? |
二、鲁班场之战失利成就了新“三人团”? |
三、何来“陈福村”? |
四、“四渡赤水”就是“抢渡乌江”? |
(8)利用遵义本土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撰校本教材, 用遵义丰厚的红色人文资源, 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二、充分挖掘利用各地红色资源, 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三、组织学生开展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 让革命传统教育“走出课堂” |
四、观看本土红色题材的影像、视频资料, 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革命传统教育 |
五、传唱红色经典歌曲, 吟诵红色革命诗词, 让革命传统精神在歌声中代代相传 |
六、建立红色网站, 用多元化的方式创新革命传统教育 |
七、建设红色文化体验区, 让中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
(10)寻找长征路上英雄的足迹——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长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启动仪式 |
(一)整装待出发 |
(二)观长征影片 |
(三)听领导动员 |
(四)品长征故事 |
二、体验活动 |
(一)爬雪山过草地 |
(二)激战腊子口 |
(三)四渡赤水 |
(四)巧渡金沙江 |
(五)飞夺泸定桥 |
三、胜利会师 |
(一)颁发徽章 |
(二)重温誓词 |
四、四渡赤水——长征路上的神来之笔(论文参考文献)
- [1]伟大转折激励勇往直前[N]. 吕慎,户华为,陈雪. 光明日报, 2021
- [2]略论长征精神与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J]. 李玥,黄辉.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1(05)
- [3]遵义会议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林芷锌. 沈阳理工大学, 2021
- [4]四渡赤水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辨析与思考[J]. 王建国. 军事历史研究, 2021(01)
- [5]遵义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范丽梅.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长征精神培育大学生人生观路径分析[D]. 崔醴元. 山西大学, 2018(04)
- [7]中共中央长征中开过“陈福村会议”吗?——对孙果达“答杨奎松教授质疑”一文的回应[J]. 杨奎松. 苏区研究, 2018(03)
- [8]利用遵义本土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思考[J]. 徐国红.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9]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的第一战[J]. 江洋. 党史纵横, 2017(05)
- [10]寻找长征路上英雄的足迹——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长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J]. 谭丛,李金哲. 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