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

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

一、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周晋军[1](2018)在《城市耗水机制及计算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耗水是城市各种用水活动的伴生过程,是城市水资源规划管理和供排水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论文围绕城市耗水的基本问题,采用实验观测、实验监测、调查统计、模型模拟、数据挖掘等方法,从城市耗水的概念、定义、过程、机制、计算模型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论文首先阐述了城市耗水的概念,解析了城市耗水的过程,分析了城市耗水的机制,构建了城市耗水分析框架,建立了城市水量平衡模型。根据耗水特征将城市地表划分为建筑物内部、建筑物屋顶及硬化地面、土壤、植被、水面五类耗水类型。其中建筑物内部耗水近似代表社会侧的耗水,其他四类是发生在城市露天环境的耗水,被归总为城市地表蒸散发,代表城市自然侧耗水。论文基于监测的典型建筑物用水量、排水量、用水人数/次、室内温度、湿度等信息,建立了基于定额法的建筑物内部耗水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了城市典型功能建筑物的耗水定额和耗水比例取值区间;基于对典型硬化不透水地面的截留雨水实验以及对透水混凝土地面的降雨入渗和蒸发的模型实验,分析了不透水地面和透水铺装路面下层土壤的蒸发特性,建立了硬化地面蒸发计算模型,并结合已有的关于土壤、植被、水面的蒸散发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城市耗水计算模型。最后,考虑到城市耗水影响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建筑物内部耗水和城市耗水的影响因素开展了进一步分析,探究内在的关系特征。论文在微观尺度、单元尺度、城市尺度三个层次计算分析了城市耗水特征。结果表明建筑物内部耗水与建筑物的功能紧密相关,相同功能建筑物的耗水与建筑物内部用水人数/次、建筑面积、用水量等要素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硬化地面的蒸发量取决于降雨天数和人工洒水量;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的耗水强度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增大,社会侧的耗水贡献率在持续增大;城市建筑物耗水和硬化地面蒸发是城市耗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耗水二元属性的重要体现。从自然状态到城市化初期再到高度城市化的过程中,区域综合耗水强度会先下降后上升。

王星[2](2018)在《潮白河干流北京段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潮白河是北京市第二大河,丰沛的水资源量使其成为了北京重要的水源地,然而过度的开发及长年的干旱使潮白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北京的经济发展和供水安全,生态环境修复势在必行,而水资源紧缺成为了生态环境恢复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潮白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对潮白河水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研究确定了研究河段的生态环境需水构成,按照新一期的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将研究河段分为6个研究区域,对每个区域的生态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了现状、最小和最佳三种状态的生态修复目标,分别进行生态需水量研究,确定每一个研究区域在不同目标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按照实现生态修复目标的水量需求控制条件的不同,将6个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流量控制、水量控制和水位控制三个类型进行计算,通过对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分析和比较,确定了对流量有需求的河段采用Tennant法进行计算,对水量有需求的河段采用植被定额法计算,对水位有要求的河段通过计算蒸发和渗漏量确定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潮白河干流北京段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约为0.42亿m3,恢复生态基本流量的河道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应不少于3亿m3,而使潮白河的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且保持地下水供水平衡的需水量应不少于4.75亿m3。综合研究区的计算结果,并对目前潮白河干流流域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可以满足现状水生态环境需水量需求,但距离恢复基本流量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还存在一定差距。最后对潮白河今后的水资源调配做出设想,通过水系联通、再生水和雨洪水利用,增加跨流域调水的调水量,理论上能够满足潮白河全河段恢复流量。

常博[3](2018)在《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人类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很注重,但对水与生态系统的恢复比较忽视,研究生态用水是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关系再认识的必然。本文在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水资源态势和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分区的特征,利用试验研究的植物蒸散模型,计算出祁连山地区不同生态分区的植物耗水与需水系数,再利用桑斯维特公式计算了各生态分区的潜在蒸散发,随后结合不同分区中植被面积,从而计算出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林草植被的生态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出平原绿化生态用水量;根据水量平衡的原理计算出湖泊生态用水量;采用对比分析法,计算出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通过经验公式对河道内的非消耗性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得出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量,并对现状生态用水进行分析。随后,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2020年和2030年生态需水进行预测。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用水可持续性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对各县市的协调利用程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海省祁连山地区降水量地区差异大,年均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量集中分配在6-9月,所占比例达到68.5%-82.5%。祁连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1.5mm,折合水量330.3558亿m3。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144.8404亿m3;西北诸河185.5155亿m3,其中河西内陆河68.1712亿m3,青海湖水系117.3443亿m3。青海省祁连山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7℃,受地形影响,分布趋势表现为东西高,中间低。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的潜在蒸散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总体趋势为东西高,中间低。(2)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01.81亿m3。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总水资源量为48.59亿m3,西北诸河总水资源量为53.23亿m3;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47.30亿m3,西北诸河地表水资源量为50.29亿m3;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23.54亿m3,西北诸河地下水资源量为24.12亿m3。各类工程总供水量为144790.60万m3,调入水量为14015.15万m3,调出水量为20136.10万m3,因此供本地水量为138669.65万m3。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量为138669.65万m3,国民经济各部门耗水量为82274.97万m3。(3)从空间分布上分析,青海省祁连山地区NDVI的多年平均值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地区递减的趋势,表明东部植被覆盖明显高于西部。从时间变化上分析,青海省祁连山地区1982-2016年年均NDVI值波动上升,平均值为0.218,增长率为0.005/10a,这表明35年来,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处于改善状态。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返青期开始时间主要发生5月上旬至6月中旬。植被枯黄期开始时间主要发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生长季长度为4-6.5个月。(4)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212.28亿m3。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为56.58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26.65%;草地生态用水量为123.55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58.20%;平原绿化生态用水量为0.3188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0.15%;湖泊生态用水量为9.9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4.70%;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为0.2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0.13%;河流基流生态用水量为6.4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3.05%;河流输沙生态用水量为15.13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7.13%。(5)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降水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30.36亿m3,水资源总量为101.81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76.30亿m3,出境水量为133.27亿m3。水资源总量占总收入(降水资源量和入境水量之和)的25.04%,降水消耗性生态用水为180.13亿m3,占总收入的44.29%。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平衡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在现状条件下,水资源有20.09亿m3盈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并考虑平水年、丰水年和枯水年的可能性,预测2020年和2030年为丰水年或平水年时,可供水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水总量的需求;预测2020年为枯水年时,可供水资源量不能满足需水总量的需求,国民经济发展有可能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6)生态用水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大通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县、天峻县处于可协调利用或准可协调利用状态,湟源县、湟中县、西宁市区、海东市(互助县、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海晏县、共和县、德令哈市协调利用程度较低,用于生态建设的降水资源短缺,从而导致包括生态建设用水在内的各行业用水不足,协调利用水平较低。

王辉[4](2017)在《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柴达木盆地社会总用水量急剧增长,从而加剧了盆地内水资源利用危机。基于此,本研究在收集整理了盆地内气象、水文和森林等诸多背景资料后,通过本人在柴达木盆地野外实验研究所得的植物蒸腾模型和植物系数,采用定额法和经验公式估算出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总量,随后采用生态用水系数Cu和生态用水模数Mu对盆地内生态用水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未来的生态需水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水资源供水态势表明:以1994年为序列年的第一年,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S)与序列年限(x)满足:S=0.0123x2-0.067x+5.4516(R2=0.73);地下水资源供水量(G)与序列年限(x)满足:G=0.4872x+0.5208(R2=0.82)。据此可以推断,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12.36×108m3,2030年为19.48×108m3;盆地地下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2.71×108m3,2030年为3.19×108m3。盆地供水量与用水量预测表明:柴达木盆地现状供水与用水基本持平,但到2020年以后开始亏缺,2020年亏缺0.87×108m3,2030 年亏缺 3.05×108m3。(2)采用Granier热扩散法对柴达木盆地林木树干液流进行观测并计算得到冠层蒸腾速率(Ec),结果表明:在众多环境要素中,太阳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是影响冠层蒸腾变化的主导要素,Ec对Rs和VPD的响应在上午和下午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并且Ec与VPD)存在明显的类似“磁滞回线”(Hysteresis loop)的图形。去耦系数(Ω)的结果表明盆地内林木冠层蒸腾极大地受控于冠层导度(gc)。冠层导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很显着,但主要受VPD和Rs和温度T的影响,相关系数大小为VPD>Rs>T。(3)通过树干液流结合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方程和Jarvis-type模型,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内林木冠层的蒸腾日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Jarvis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无论青杨还是沙棘,模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8以上,模型相对误差分别在25%以内(青杨)、12%以内(沙棘),模拟值与实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考虑时滞后所有的误差系数变小,Jarvis模型的决定系数变高,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了 6%。其模拟精度明显高于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所模拟得蒸腾日变化过程。(4)根据上述理论及方法,得出柴达木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111.14×108m3,其中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是盆地生态用水总量的主体(63.21%)。从水资源消耗情况来看,盆地内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107.97×108m3,其中降水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70.25×108m3,径流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7.72×108m3,而非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17×108m3。(5)从生态用水状况的空间分布来看,一个地区的生态用水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的森林植被与河川分布。柴达木盆地东部的生态用水量(67.95×108m3)明显高于盆地西部(43.19×108m3),且盆地西部生态用水模数明显低于东部,说明盆地东部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盆地西部地广人稀、植被覆盖率低,还有很大的生态建设空间。从行政分区来看,整个盆地格尔木生态用水模数较小,生态用水系数最大,说明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但用于植物生长的水分较少;都兰县和乌兰县的生态用水模数和系数均较大,说明这些地区植被分布面积较大,生态的建设走在了前列;而位于盆地西北部的海西地区,其生态用水系数和模数均为盆地最低,说明该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生态建设发展还有很大空间。(6)以2020年为例,从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三个不同角度对预测年生态需水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水资源平衡关系,从而对柴达木盆地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进行标准量化,结果表明: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这三个不同年份盆地内湖泊湿地的生态用水量分别为41.56×108m3、17.50×108m3和11.11×108m3,即最低也要保证盆地内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为11.11×108m3。

张国昕[5](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任毅[6](2016)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市场机制是推进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生态一体化要想带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应,就要充分把握好“市场之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环境服务市场、流域服务、生物多样性、景观服务、碳交易等等,每一项交易内容都面临着产权界定、市场交易制度、交易主体、价格确定、法律政策保障等多重因素。市场的发展又面临不同阶段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设计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市场,通过市场制度来实现北京及周边区域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共识。市场化手段在生态补偿设计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需要满足三大基本条件:一是产权和责任明晰,要科学界定生态服务功能的责任主体;二是生态成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明晰生态破坏治理责任,把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本纳入到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三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重点解决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如何培育合理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标准并实现产权的多元化;三是生态补偿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与合作路径问题。本研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围绕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方式和区域合作路径,研究设计市场化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的典型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解释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何有利于破解超大城市发展的难题,弥补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不足;第二章评述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指出目前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不足,特别是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契约理论等作为市场化生态补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第二章同时对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核心目的。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第三章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国内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优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国内外市场化屯态补偿的成功案例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第四章为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从界定利益相关方、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确定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场化补偿的思路、实现形式、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第五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第六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补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和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并分别设计出了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在总结研究成果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市场化生态补偿设计研究的关注热点。

姜亮亮[7](2014)在《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玛纳斯河流域是西北干旱区的典型绿洲开发区,近年来耕地的快速增长导致生态发生了急剧变化,景观格局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通过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和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明确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向,对生态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借助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TM数据解译出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分别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分析了20年的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和气象站点实测资料相结合,采用FAO56Penman-Monteith法,在ArcGIS建模计算研究区生态需水,得到生态需水空间分布图和20年生态需水动态变化图;最后在没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与景观格局响应关系研究。根据流域生态缺水分布图,在研究区确定生态需水满足与不满足两个代表区域,对比分析二者的关系。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90~2010年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景观类型逐渐从双向转化逐渐趋向单向转化,以草地与未利用土地转化为耕地与建设用地为主要特点,而且1990~2000年期间的景观类型变化幅度大于2000~2010年;耕地的优势逐渐上升,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优势逐渐下降,对景观控制作用逐渐减弱,导致景观优势度下降,多样性升高,趋于分离、破碎化方向发展;(2)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时空演变规律分析可控生态需水区域,生态需水量大约以2900万m3/10a在减少。中部平原区的生态需水定额明显高于南部的山区。各区域变化趋势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山区生态需水增加,平原区生态需水减少,1990~2000年期间的变化幅度显然要大于2000~2010年。(3)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与景观格局关系研究山区在空间上,生态耗水量增加,植被多样性指数上升,蔓延度指数下降的趋势。时间上,生态耗水的增加,周边的蔓延度指数上升,多样性下降,反之,亦然;绿洲在空间上,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与生态需水定额的变化无明显关系,时间上,生态需水定额减小,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周边的景观连通性下降,多样性上升,与山区的结论相反。生态需水定额的减少,将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李金燕[8](2014)在《基于生态优先的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干旱区处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地带,如何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相同条件下,除了必须要提高其水资源利用效率外,还必须要维持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量,并且要将生态系统需水量纳入到水资源分配中。这就给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如何明确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效果;如何合理估算和评价生态环境需水,真正将生态环境需水体现在水资源配的过程及实践中。但是,目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定性研究和宏观层面上,还没有非常完善的、具体的生态环境水分配的适当原则和方法。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在地处西北干旱区域的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开展基于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在全面总结和辨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生态需水、环境需水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环境条件,健康的环境条件是为了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因此离开环境谈生态或撇开生态淡环境都是不现实的。那么在没有特殊需求或者不具备分别探讨生态需水和环境需水的条件时,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宜采用“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并结合区域特点,进一步对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研究、探讨。(2)在生态环境需水概念的指导下,为不失一般性,首先对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特征、生态环境需水影响因素、生态环境需水分类进行系统探讨,进而结合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特点对其生态环境需水类型作了进一步的明确界定;提出了估算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性框架和步骤,初步构建了量化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学模型,探索了适用于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的估算方法。(3)通过对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的辨析,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理论及模式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并对其概念、内涵、配置属性、配置目标、配置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4)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特点构建了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框架,补充、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体系。(5)利用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内涵、分类、估算模型、估算方法等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河流水系、植被分布等情况,对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应用研究。定量估算了研究区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估算结果,明确了结论,为研究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进而对需要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界定,为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奠定了基础。(6)利用基于生态优先的干旱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区“扬、引、蓄并举”的多水源调配特点,建立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以及包含各种约束条件的多目标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并根据其区域特点率定模型中的各项参数、确定约束条件,进而采用目标逼近法结合Matlab软件对模型求解,实现了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最后对配置结果进行了评价,表明水资源配置方案实施后可支撑未来研究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王青杵[9](2013)在《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遥感影像资料提取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信息,分析计算项目区植被覆盖度情况和土壤侵蚀各等级强度的面积,并与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收集项目区的2004年、2008年1:30万植被分布地形图,借助MapGis平台,研究近5年内项目区植被种类、面积及空间分布情况。本研究还通过定点监测,分析了植被建设对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还采用实地调查结合GIS技术,分析计算了不同植被的蒸散耗水和对土壤储水量的要求及植被系数,研究了植被生态需水定额、生态需水量,并进行了生态需水的盈亏分析和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协调性分析。本研究取得的结论有:1.研究区植被建设情况:到2008年底,流域内共增加植被面积961.87km2,增加20.1%,乔、灌、草地面积分别为2326.74km2、3103.07km2和327.34km2,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加100.65km2、790.28km2和70.93km2,增加4.5%、34.2%和27.7%;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情况:<30%的面积为8474.23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3.11%;30-45%的面积为3247.60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6.52%;45-60%的面积为4900.05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4.93%;60-75%的面积为1904.75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69%;>75%的面积为1130.14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75%;研究区优势树种及面积:2008年流域乔木树种仍以杨树、油松、落叶松面积最大,三种树种的面积占乔木总面积的63.5%。灌木树种中,柠条的面积进一步增加,增加为2182.22km2,占灌木总面积的70.3%。2.通过遥感影像资料提取植被、土壤侵蚀信息,分析计算项目区土壤侵蚀各等级强度的面积,结果如下: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为6980.73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5.51%。各等级土壤侵蚀强度面积分别为微度侵蚀面积12676.04km2,轻度侵蚀面积3477.40km2,中度侵蚀面积3282.2km2,强烈侵蚀面积221.12km2。各侵蚀类型面积分别占项目区总面积的64.49%、17.69%、16.70%、1.12%。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9年,项目区内土壤侵蚀面积已减少1604.58km2,减少了18.69%。土壤侵蚀强度较20世纪90年代末明显减轻。3.植被建设对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论:(1)监测期内,柠条、沙棘、油松均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蓄水能力为84.8%~95.9%,保土能力为.95.2%~99.7%;荒坡区和苜蓿区,前2年蓄水保土能力较差,第3年和第4年蓄水保土能力急剧增强,第4年蓄水能力分别达82.8%和91.2%,保土能力分别达97.0%和98.0%。(2)4—9月土壤水分波动油松区最大,其次为沙棘、苜蓿、柠条区,荒坡区和裸坡区波动较小;0—100cm土壤水分亏缺率柠条>苜蓿>油松>沙棘>荒坡>裸坡,植被提高了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和水分亏缺率,使土壤处于高变低水状态。(3)8°小区荒坡区土壤容重为1.21g/cm3,裸坡区为1.26g/cm3,其它植被区土壤容重均在1.26-1.36g/cm3之间。12°小区植被区土壤容重为1.21-1.24g/cm3之间,裸坡区为1.28g/cm3之间,荒坡区则达到1.44g/cmm3之间,表现为荒坡区土壤容重明显大于植被小区;8°小区土壤孔隙度的变幅为48.4%-54.0%,其中荒坡区略大于裸坡区,裸坡区大于其它植被小区。12°小区土壤孔隙度的变幅为45.7%-54.2%,表现为植被覆盖小区明显低于裸坡区和荒坡区。8°坡土壤养分高于120坡,其中尤以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差异较大。4.植被建设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影响结论:荒坡区土壤侵蚀模数变幅为7.28t/km2~275.02t/km2,年均侵蚀模数为100.25t/km2;紫花苜蓿区、油松区、杜松区、柠条区和桧柏区各年份土壤侵蚀模数均低于荒坡区。5.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需水总量最多的五个县为阳高、浑源、天镇、大同、左云,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10.21×106、169.19×106、158.83×106、138.53x106、128.13×106m3,占流域生态需水总量的12.9%、10.4%、9.8%、8.5%、7.9%。与生态需水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生态需水盈余总量较大的几个县(区)分别为阳高、朔城区、浑源、天镇、左云,最小生态盈余水量分别为110.17×106、73.39×106、72.52×106、69.53×106、45.46x106m3,占流域生态缺水总量的16.9%、11.2%、11.1%、10.6%、7.0%。流域生态需水量的时间分布:从4-10月的生态需水来看,5-8月份需水相对较多,四个月需水量占生长期总需水的65.2%;其次是4月份和9月,占生长期总需水的24.9%;10月份最少,占9.9%。

陈积敏[10](2012)在《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 ——以森林水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是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特性,注重过程管理,在森林生态保护中,引入适应性管理理念,在环境逐步恶化的严峻局势下,强调对冲突和干扰进行适应性调整的一种管理方法。应该说,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是森林保护和集约经营的方向。本课题来源于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模式与技术标准引进2009-4-44)的支撑,本研究基于其他子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研究范畴界定为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实施后,以森林水文为研究切入点,量化分析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后生态环境用水量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以区域复杂生态系统理论、适应性管理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为基础,从资源、环境和人才三个方面,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区域经济进行关联度分析。本文研究范畴界定为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实施后,在此范畴内系统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适应性管理下研究区域生态功能,以及厘清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联动关系,并选取生态环境用水这一特征性关键要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量化测算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实施后的生态环境用水对区域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实施,从森林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角度,进行研究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测算与调整。利用修正后的P-M公式,对研究区域的森林蒸散量进行测算,并推算区域森林生态环境用水量。同时,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进行优化,调整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2.构建和编制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基于传统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将与生态环境用水有关的水资源使用/保护(WU/WP)和COD去除(e)等在生态用水环境账户内置,将生态环境用水WE(包括森林生态环境用水WEF和城市生态环境用水WEC)实行账户外挂共同构建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实物量表和价值量表等两种新形式投入产出量表。3.开展生态环境用水对社会经济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量表,对生态环境用水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和完全需求进行分析,反映生态环境用水相关账户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同时,本文还着重对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和效率进行分析,选择20个用水量较大部门(行业)的用水特性,按照高产出高消耗,高产出低消耗,低产出高消耗,低产出低消耗,高产出潜在高消耗等5个特性进行分类。以2007年为例,研究结果显示,纺织业部门用水特性属于高产出高消耗;农业,化学工业部门用水特性属于高产出潜在高消耗。4.构建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关联模型。基于Cobb-Dauglas生产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构建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关联模型。假设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本存量(K)、劳动力人数(L)和生态环境用水(WE)构建模型,模型以江苏省1997,2002和2007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为依据,用社会资本存量的测算方法测算社会资本存量。利用Eviews6.0对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关联模型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回归得到的模型类型符合库兹涅茨理论曲线,本文将其命名为生态环境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并计算生态环境用水的最大经济合理值。

二、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耗水机制及计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城市建筑物内部耗水研究现状
        1.2.2 城市露天耗水研究现状
        1.2.3 城市蒸散发计算研究
        1.2.4 城市水量平衡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城市耗水机制及计算分析框架
    2.1 城市耗水定义及意义
    2.2 城市耗水机制
    2.3 城市耗水平衡框架
    2.4 城市耗水计算分析框架
        2.4.1 微观尺度的城市耗水计算
        2.4.2 单元水平衡方法
        2.4.3 城市尺度水平衡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物内部耗水机制研究
    3.1 城市建筑物耗水的实验研究
        3.1.1 建筑物排水监测
        3.1.2 建筑物内部温度、湿度监测
        3.1.3 建筑物内部用水活动人数监测
        3.1.4 建筑物内部耗水项实验监测
    3.2 城市建筑物内部耗水计算研究
        3.2.1 建筑物内部耗水计算模型
        3.2.2 建筑物内部水汽耗散计算
        3.2.3 人均生活耗水量计算
    3.3 建筑物内部耗水的统计分析研究
        3.3.1 基于线性拟合的建筑物用水影响因素研究
        3.3.2 城市建筑物耗水的聚类分析
        3.3.3 基于普通最小二乘(OLS)回归的建筑物耗水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地表蒸散发研究
    4.1 城市硬化地面蒸散发的实验研究
        4.1.1 城市不透水硬化地面截留雨水实验监测
        4.1.2 城市透水混凝土地面降雨入渗和蒸发实验监测
    4.2 城市硬化地面蒸发计算
        4.2.1 城市不透水硬化地面降雨蒸发计算
        4.2.2 城市不透水硬化地面人工洒水蒸发计算
        4.2.3 城市透水硬化地面蒸发计算
    4.3 土壤、植被和水面蒸散发计算
        4.3.1 土壤蒸发计算
        4.3.2 植被蒸散发计算
        4.3.3 水面蒸发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耗水计算模型及应用研究
    5.1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城市耗水计算模型
    5.2 城市耗水计算模型的应用研究
        5.2.1 以清华园为例的单元尺度耗水计算研究
        5.2.2 厦门市城市耗水计算研究
        5.2.3 北京市城市耗水计算研究
    5.3 基于数据挖掘的城市耗水研究
        5.3.1 基于优选变量的城市耗水回归拟合
        5.3.2 城市耗水的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潮白河干流北京段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生态需水量研究现状
        1.2.1 生态需水量研究进展
        1.2.2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潮白河流域概况
    2.1 流域基本情况
        2.1.1 流域水系
        2.1.2 地形地质
        2.1.3 水文气象
        2.1.4 洪水及径流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3 潮白河主干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2.4 潮白河治理规划情况
第3章 潮白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3.1 研究河段的选取
    3.2 潮白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
    3.3 研究河段生态治理目标及规划
    3.4 研究区域的划分
    3.5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内容的确定
    3.6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3.6.1 计算方法的选取
        3.6.2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
第4章 潮白河干流生态需水的供给分析
    4.1 潮白河干流蓄水情况现状
    4.2 潮白河干流现状可利用水资源分析
    4.3 潮白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供给分析
    4.4 潮白河生态环境用水展望
    4.5 提高潮白河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保障措施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成果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1.2.1 国内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1.2.2 国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与土地利用特征
        2.1.6 水文特征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源
        2.4.2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4.3 水资源态势分析
        2.4.4 植被NDVI的分析
        2.4.5 生态用水的界定及分区
        2.4.6 生态用水计算
3.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降水特征分析
        3.1.1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1.2 降水时间序列分析
        3.1.3 分区降水量
    3.2 气温特征分析
        3.2.1 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2.2 气温时间序列分析
    3.3 潜在蒸散发特征分析
        3.3.1 潜在蒸散发的计算
        3.3.2 潜在蒸散发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3.3 潜在蒸散发时间序列分析
    3.4 小结
4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态势分析
    4.1 径流特征分析
        4.1.1 径流年际变化
        4.1.2 径流年内变化
        4.1.3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4.2 水资源统计与态势分析
        4.2.1 水资源分区划分
        4.2.2 地表水资源量
        4.2.3 地下水资源
        4.2.4 水资源总量
        4.2.5 出入境水量
    4.3 水资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
        4.3.1 供水状况统计分析
        4.3.2 用水状况分析
        4.3.3 耗水状况分析
    4.4 小结
5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和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分析
    5.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5.1.1 研究区NDⅥ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NDⅥ时间变化特征
        5.1.3 不同植被类型NDⅥ年际变化特征
    5.2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物候变化特征
        5.2.1 植被物候参数提取
        5.2.2 反青期
        5.2.3 枯黄期
        5.2.4 生长季长度
        5.2.5 不同植被类型物候年际变化趋势比较
    5.3 小结
6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计算与态势分析
    6.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类型界定及分区
        6.1.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类型界定与划分
        6.1.2 用于生态用水分析的生态分区
    6.2 林草植被蒸散量研究
        6.2.1 林木蒸腾的测定和计算
        6.2.2 林木蒸腾实测与模拟
        6.2.3 林地蒸散量的计算
        6.2.4 林草植被需水系数Kc和耗水系数K的确定
    6.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6.3.1 各生态分区潜在蒸散发的计算
        6.3.2 各生态分区Kc与K的确定
        6.3.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6.4 湖泊生态用水量计算
        6.4.1 青海湖湖面降水
        6.4.2 青海湖湖面蒸发
        6.4.3 青海湖湖泊面积
        6.4.4 青海湖生态用水量
    6.5 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计算
    6.6 河道内生态系统用水量计算
        6.6.1 河流基流生态用水量
        6.6.2 河流输沙生态用水量
    6.7 现状生态用水及分析
        6.7.1 现状生态用水
        6.7.2 现状生态用水分析
    6.8 小结
7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需水预测
    7.1 生态需水量预测
        7.1.1 平原绿化生态需水量
        7.1.2 水土保持生态需水量
    7.2 国民经济需水量预测
    7.3 生态需水的降水平衡分析
    7.4 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7.5 小结
8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可持续性评价
    8.1 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8.1.1 评价内容
        8.1.2 评价指标体系
    8.2 评价模型
        8.2.1 水量支持度
        8.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控度
        8.2.3 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
    8.3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协调利用评价
        8.3.1 生态用水协调利用度
        8.3.2 生态用水可持续利用评价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生态用水的研究进展
        1.2.1. 生态用水研究历程
        1.2.2. 生态用水类型界定及划分
        1.2.3. 生态用水理论基础研究
        1.2.4. 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
        1.2.5.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重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自然条件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形地貌
        2.2.3. 水系
        2.2.4. 气候概况
        2.2.5. 土壤
        2.2.6. 植被类型及分布
        2.2.7. 水文地质
        2.2.8. 水土流失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3.2. 水资源态势研究
        3.2.1. 降水量的计算
        3.2.2. 水资源态势分析
    3.3. 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3.3.1. 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3.3.2. 分区依据
    3.4. 数据取样点布设
    3.5. 生态用水计算
        3.5.1. 林木蒸腾估算
        3.5.2. 生态用水计算
    3.6. 研究技术路线
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现状分析
    4.1. 降水分析
        4.1.1. 水汽来源
        4.1.2. 降水量统计
        4.1.3. 降水时间序列分析
        4.1.4.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4.2. 水资源统计与态势分析
        4.2.1. 柴达木盆地水系河流基本情况
        4.2.2. 地表水资源量
        4.2.3. 地下水资源量
        4.2.4. 水资源总量
        4.2.5. 供水与用水状况统计与现状分析
    4.3. 存在问题及生态用水的关系
        4.3.1. 存在的问题
        4.3.2. 水资源与生态用水的关系
    4.4. 小结
5.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5.1.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类型界定与划分
    5.2. 用于生态用水分析的生态分区
        5.2.1. 生态分区及特征
6. 柴达木盆地林木蒸腾耗水和冠层蒸腾模拟
    6.1. 林木蒸腾耗水研究
        6.1.1. 液流动态(F_s)
        6.1.2. 冠层蒸腾(E_c)
        6.1.3. 冠层导度(g_c)
    6.2. 冠层蒸腾模拟及验证
        6.2.1. 应用理论和模型——Penman-Monteith&Jarvis法
        6.2.2. 交互验证和误差分析
        6.2.3. 时滞效应和参数率定
    6.3. 小结
7.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计算
    7.1. 林草植被蒸散量研究
        7.1.1. 实际蒸散量
        7.1.2. 潜在蒸散量和植物系数
    7.2. 林草植被的生态用水量计算
        7.2.1. 各生态区潜在蒸发散计算
        7.2.2. 林草植物需水系数K_c与耗水系数K的确定
        7.2.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7.3. 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
    7.4. 河道内生态用水量
    7.5. 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汇总及统计分析
    7.6. 小结
8.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现状及预测分析
    8.1. 生态用水现状分析
        8.1.1. 生态用水特征分析
        8.1.2. 降水平衡分析
        8.1.3. 水资源平衡分析
    8.2. 生态需水量的预测及分析
        8.2.1.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量预测
        8.2.2.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平衡关系
    8.3. 小结
9. 结语与展望
    9.1. 结论
    9.2.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6)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1.1.2 通过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
        1.1.3 推动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
    1.2. 研究区的典型性
        1.2.1. 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状况
        1.2.2. 研究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2.3. 研究区经济协作现状
        1.2.4. 研究区生态补偿状况
    1.3. 研究内容
        1.3.1.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核算及基础理论支撑研究
        1.3.2.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研究
        1.3.3.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规则设计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创新点
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综述
        2.1.1. 生态补偿定义的发展
        2.1.2. 区域生态补偿
        2.1.3. 政府生态补偿制度文献
        2.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化方法
        2.1.5.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2.1.6. 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2.1.7. 北京与周边区域补偿机制
        2.1.8. 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
    2.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基于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产权理论
        2.2.5. 交易费用理论
        2.2.6. 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
        2.2.7. 博弈理论
        2.2.8. 契约理论
    2.3.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属性
    2.4.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2.4.1. 生态补偿费和生态税收
        2.4.2. 排污权交易模式
        2.4.3. 碳汇交易模式
        2.4.4. 水资源交易模式
        2.4.5. 生态认证模式
3. 国内外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研究及借鉴
    3.1. 按市场交易类型划分的国外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
        3.1.1. 交易许可与限额交易
        3.1.2. 受益和受损方直接的市场交易
        3.1.3. 生态标记
    3.2. 我国现有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1. 缺乏有针对性且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3.2.2. 受益者支付和补偿制度不完善有违“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3.2.3. 补偿网络与途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方式没有实现多元化
        3.2.4. 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差异较大缺乏协商机制
    3.3. 国内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3.3.1 浙江金华江流域市场化补偿
        3.3.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3.3.3. 甘肃张掖跨地区可交易水票探索
        3.3.4. 广东碳排放权配额交易与碳金融
        3.3.5. 云南工业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森林碳汇项目
        3.3.6. 我国部分省市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3.4. 主要经验与启示
        3.4.1. 生态服务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市场手段仍是重要补充
        3.4.2. 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复杂,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3.4.3. 环境保护法律政策走向对生态补偿具有重要影响,亟需建立科学补偿标准
        3.4.4. 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公平公正确保生态补偿多目标均衡
4.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
    4.1. 市场化生态补偿构建思路
        4.1.1. 界定利益相关方
        4.1.2. 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
        4.1.3. 降低交易成本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
        4.1.4. 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机制
    4.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设计
        4.2.1. 生态购买模式
        4.2.2. 协商谈判模式
        4.2.3. 生态环境认证模式
    4.3.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4.3.1.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4.3.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构成要素
        4.3.3.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
    4.4.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运作模式
        4.4.1. 区域政府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4.4.2. 企业用户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5.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
    5.1. 生态背景—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5.2.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5.2.1. 生态功能分区
        5.2.2. 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5.2.3. 协同治理、保护河湖水系及海洋生态环境
    5.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5.3.1. 冀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2. 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3. 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4. “稻改旱”项目的节水价值
6.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
    6.1. 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
        6.1.1. 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6.1.2. 北京的生态援助
        6.1.3. 已启动的市场化补偿案例
    6.2. 现行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补偿数额偏低,不能满足受益主体的需求
        6.2.2. 补偿的领域和空间范围有待拓宽
        6.2.3. 以项目为主的补偿有待制度化和长效化
        6.2.4. 以公共支付体系为主的生态补偿行政色彩过浓
        6.2.5. 生态补偿范围、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晰
7.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 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1. 密云水库水源河北区基本情况
        7.1.2.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
        7.1.3.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水环境容量及自净系数
        7.1.4.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7.1.5. 密云水库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2. 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制度设计
        7.2.1. 建立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的必要性
        7.2.2. 北京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7.2.3. 排污权交易制度市场化设计
        7.2.4. 具体的操作实施建议
    7.3. 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3.1.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森林系统
        7.3.2. 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前景
        7.3.3. 北京与周边区域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7.3.4. 森林碳汇制度市场化设计
    7.4. 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制度设计
        7.4.1. 京冀湿地生态系统互接
        7.4.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方法选择
        7.4.3.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设计
        7.4.4. 设立湿地发展基金
    7.5.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5.1. 异地开发的实现路径
        7.5.2. 异地开发的生态产业选择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让市场机制在京冀跨区域生态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
        8.1.2. 制定生态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8.1.3. 构建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8.1.4. 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2 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1.2.2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1.2.2.1 景观面积变化及类型转化
        1.2.2.2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
        1.2.3 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关系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里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1 植被生态需水计算
        1.3.1.2 景观指数计算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3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资料
    2.1 研究区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与水系分布
    2.2 下垫面特征
        2.2.1 土地利用
        2.2.2 气候特征
        2.2.2.1 气温
        2.2.2.2 降雨
        2.2.3 水资源状况
    2.3 研究资料
        2.3.1 地理数据
        2.3.2 气象数据
第三章 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研究
    3.1 景观类型划分
    3.2 遥感数据解译方法
        3.2.1 大尺度影像分析与信息提取
        3.2.2 中尺度影像分析与信息提取
        3.2.3 小尺度影像分析与信息提取
        3.2.4 精度检验与评价
    3.3 景观指数的选择
        3.3.1 景观类型水平指数选择
        3.3.2 景观水平指数选择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景观类型面积变化特征
        3.4.2 景观类型水平格局分析
        3.4.3 景观水平格局分析
        3.4.4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
    3.5 结论
第四章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时空演变研究
    4.1 流域天然植被生长期 ET0变化规律分析
        4.1.1 原理及方法
        4.1.2 植被生长期 ET0年内及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4.1.3 逐日尺度流域 ET0空间分布
    4.2 植被与土壤相关参数的确定与分析
        4.2.1 土壤水分限制系数 KS确定
        4.2.2 植物系数 Kc的确定
    4.3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计算
        4.3.1 原理及方法
        4.3.2 植被生态需水计算
    4.4 生态需水计算验证
    4.5 结论
第五章 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响应关系
    5.1 流域生态缺水评价
    5.2 上游山区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关系
        5.2.1 生态需水与面积变化关系
        5.2.2 生态需水与景观指数关系
        5.2.2.1 生态需水与植被类型指数关系
        5.2.2.2 生态需水与整体景观格局指数关系
    5.3 中游绿洲生态需水与景观格局关系
        5.3.1 生态需水与面积变化关系
        5.3.2 生态需水与景观指数关系
        5.3.2.1 生态需水与植被类型指数关系
        5.3.2.2 生态需水与整体景观格局指数关系
    5.4 重点区域评估
        5.4.1 重点区域生态需水评估
        5.4.2 重点区域景观格局评估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基于生态优先的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趋势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河流水系
    2.3 研究区水文要素及其特点
    2.4 研究区水资源量
    2.5 研究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6 研究区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预测
    2.7 小结
第三章 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及估算方法研究
    3.1 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概念
    3.2 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研究
    3.3 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估算方法研究
    3.4 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估算方法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
    4.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模式
    4.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理论
    4.3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方法
    4.4 基于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
    4.5 基于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数学模型
    4.6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5.1 生态分区
    5.2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5.3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分析
    5.4 生态需水量汇总分析
    5.5 需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类型界定
    5.6 规划水平年径流消耗性生态环境需水星预测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研究区社会经济需水预测分析
    6.1 需水预测分类
    6.2 需水预测方法
    6.3 需水预测分区
    6.4 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现状
    6.5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6.6 研究区需水预测
    6.7 小结
第七章 基于生态优先的研究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7.1 基于生态优先的研究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实现
    7.2 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参数率定
    7.3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求解
    7.4 水资源配置效果评价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及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9)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3.1 植被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进展
        1.3.2 生态需水国内外研究进展
2. 项目区概况
    2.1 河流基本情况
    2.2 项目区自然地理
    2.3 项目区气候、水文、泥沙情况
        2.3.1 气候
        2.3.2 水文
        2.3.3 泥沙
        2.3.4 旱、涝、碱灾害与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2.3.5 水资源开发利用
3.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组成、结构变化研究
    3.1 研究内容
    3.2 资料收集
        3.2.1 影像资料收集
        3.2.2 其他资料收集
    3.3 资料处理和信息提取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2 野外调查
        3.3.3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和矢量图生成
        3.3.4 植被分布图的处理
    3.4 结论
        3.4.1 项目区总体植被覆盖度
        3.4.2 项目区涉及各市植被覆盖度
        3.4.3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组成、结构变化
        3.4.4 山西永定河流域优势树种及面积
4.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
    4.1 植被建设对永定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和强度的影响研究
        4.1.1 影像资料收集和预处理
        4.1.2 信息提取和专题矢量图生成
        4.1.3 成果与结论
        4.1.4 分析与讨论
    4.2 植被建设对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4.2.1 试验设计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结论
    4.3 植被建设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4.3.1 试验设计与方法
        4.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5.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生态需水研究
    5.1 流域气象及潜在蒸散量计算
        5.1.1 研究方法
        5.1.2 资料收集
        5.1.3 结果分析
    5.2 流域土壤质地及土壤水分系数的确定
        5.2.1 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
        5.2.2 土壤水分定额和土壤水分系数
        5.2.3 山西永定河流域土壤质地及分析
    5.3 流域植被系数的确定
        5.3.1 试验设计与监测方法
        5.3.2 植被系数计算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流域生态需(缺)水量研究
        5.4.1 研究方法
        5.4.2 结果与分析
6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协调性评价
    6.1 植被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协调性涵义
    6.2 评价依据和方法
        6.2.1 生态需水协调度
        6.2.2 生态需水度与分配的合理度
        6.2.3 生态需水差异性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乔、灌、草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空间协调性
        6.3.2 生育期内植被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时间协调性
7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因素分析和建议
    7.1 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
    7.2 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
        7.2.1 植被建设的生态缺水问题
        7.2.2 植被建设的土壤干化问题
        7.2.3 生态经济低效、生产力欠持续性
    7.3 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的建议
        7.3.1 主要任务
        7.3.2 战略布局
        7.3.3 植被空间配置
        7.3.4 林草植被种类的选择
        7.3.5 合理的森林覆盖率和合理的林分类型
        7.3.6 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的广泛应用
        7.3.7 水肥环境因子的协调技术
    7.4 山西永定河流域生态用水方面的建议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附表1 4-10月份草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附表2 4-10月份灌木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附表3 4-10月份乔木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附表4 4-10月份草地适宜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附表5 4-10月份灌木林地适宜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附表6 4-10月份乔木林地适宜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附表7 永定河流域4-10月份降雨分布
附表8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分级面积汇总表
附表9 山西永定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面积汇总表
附表10 山西永定河流域两次遥感调查土壤侵蚀对比表
附图1 永定河重点治理区植被覆盖度图
附图2 永定河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图
参考文献
Abstract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 ——以森林水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论文图清单
论文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1.2 环境问题的重视:森林生态系统备受关注
        1.1.3 发展观的演变:从无限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评价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的主要技术线路
    1.6 课题研究的方法
        1.6.1 调查研究法
        1.6.2 数量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2 适应性管理理论
    2.3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3.1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资源——经济
    3.2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环境——经济
    3.3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人才——经济
    3.4 总结
第四章 :适应性管理对老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分析
    4.1 生态功能要素分类
    4.2 老山生态功能分区
    4.3 适应性管理对老山生态功能的影响
        4.3.1 对老山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3.2 对老山区域森林资源的影响
        4.3.3 对老山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4.4 总结
第五章 :森林生态需水研究
    5.1 生态需水的概念及辨析
        5.1.1 国外生态需水概念的界定
        5.1.2 国内生态需水概念的界定
        5.1.3 生态需水概念辨析
        5.1.4 森林生态需水相关概念
    5.2 森林生态需水研究概况
        5.2.1 森林生态需水量的宏观定量研究
        5.2.2 森林生态需水量计算原理和方法研究
        5.2.3 基于信息技术,结合森林植被生态理论对区域生态需水量研究
        5.2.4 其他方面的研究
    5.3 森林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5.3.1 水量平衡法
        5.3.2 直接计算法
        5.3.3 间接计算法
        5.3.4 修正后的彭曼公式
        5.3.5 其他测算方法
    5.4 基于 P-M 公式的老山林场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测算
        5.4.1 Penman-Monteith 公式演替
        5.4.2 P-M 模型的参数测算方法与结果分析
        5.4.3 潜在蒸散量 ET0的测算
        5.4.4 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植被蒸散定额ETf及生态意义
    5.5 结果讨论
    5.6 结论
第六章 :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测算与调整
    6.1 模型的建立
        6.1.1 生态环境用水量特性及概念
        6.1.2 理论框架
        6.1.3 模型的构建
    6.2 研究区概况
    6.3 浦口区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测算结果与调整
        6.3.1 参数测算
        6.3.2 测算结果与调整
    6.4 结语
第七章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理论及框架构建
    7.1 生态环境用水投入产出的概念
        7.1.1 投入产出的概念
        7.1.2 生态环境用水投入产出的概念
        7.1.3 编制生态环境用水投入产出表的作用
    7.2 传统的投入产出分析表
    7.3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
    7.4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核算模型
        7.4.1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实物核算模型
        7.4.2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价值核算模型
        7.4.3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总量平衡方程
    7.5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重要参数
        7.5.1 完全消耗系数
        7.5.2 完全需求系数
        7.5.3 影响力系数
        7.5.4 感应度系数
第八章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8.1 编制的方法与步骤
        8.1.1 编制方法
        8.1.2 编制步骤
    8.2 研究范畴、数据来源及结构框架
        8.2.1 研究范畴
        8.2.2 数据来源
        8.2.3 结构框架
    8.3 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确定
        8.3.1 水资源保护(WP)部门数据的确定
        8.3.2 水资源使用(WU)部门数据的确定
        8.3.3 污水治理部门(WZ)数据确定
        8.3.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部门数据(用水实物量)的确定
        8.3.5 COD 去除量(e)数据的确定
        8.3.6 生态环境用水量(WE)部门数据的确定
第九章 :生态环境用水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联度分析
    9.1 用水量权重部门与其他产业关联分析
        9.1.1 影响力分析
        9.1.2 感应度分析
        9.1.3 关联综合分析
    9.2 生态环境用水效率和效益分析
        9.2.1 生态环境用水效率分析
        9.2.2 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分析
        9.2.3 生态环境用水特性综合评价
    9.3 生态环境用水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动分析
        9.3.1 模型构建
        9.3.2 参数确定
        9.3.3 模型运行及分析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10.1 结论
        10.1.1 研究区域森林植被生态需水和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测算与调整
        10.1.2 编制并分析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
        10.1.3 生态环境用水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
    10.2 创新之处
        10.2.1 编制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表探讨生态环境用水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分析路径
        10.2.2 在生态环境用水框架下,分析社会经济各部门生态环境用水情况
        10.2.3 森林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的模拟量化模型的构建及演绎效果分析
    10.3 不足之处
    10.4 展望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文章
详细内容摘要

四、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耗水机制及计算模型研究[D]. 周晋军. 清华大学, 2018(06)
  • [2]潮白河干流北京段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 王星. 清华大学, 2018(04)
  • [3]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D]. 常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D]. 王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6]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D]. 任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7]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研究[D]. 姜亮亮.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8]基于生态优先的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李金燕. 宁夏大学, 2014(03)
  • [9]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D]. 王青杵.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1)
  • [10]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 ——以森林水文为例[D]. 陈积敏.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