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结构体动力分析及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心怡,孙新坡,丁泽浩,车驰[1](2021)在《基于离散元的“岩崩灾害——结构体”致灾风险性参数分析》文中指出岩崩灾害是我国西南山区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地质灾害。关于岩崩灾害和防灾结构体之间的冲击规律十分复杂,除了边坡几何形状、结构体几何形状和放置位置等因素影响外,还与岩体碎屑程度有关。上述因素导致了关于此类灾害的防治十分棘手。本研究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考虑边坡角度、结构体的宽度、结构体高度、灾害体碎屑程度、结构体离灾害体距离等5个因素,研究了岩崩灾害和结构体之间的动力演化规律。结果表明:5个因素均对岩崩灾害的冲击力产生影响,其中碎屑程度的影响最为复杂,在二者距离较近条件下,碎屑程度小的灾害体冲击力更大;在较远条件下,碎屑程度大的灾害体冲击力更大。根据所得的风险性参数,给出相应的风险性评价模型,以期对实际工程起到指导作用。
李和壁[2](2021)在《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我国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固定设施跨越式发展与移动装备运行速度高、车型种类多,运营组织复杂、调度指挥难度高之间不平衡的协同难题,为明确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多类行车闭塞方式和列控方式共存的复杂模式与我国铁路设计规划、运营调度间的接口关系,挖掘铁路线路设计方案与车站拓扑结构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满足铁路运输组织的理论研究、工程运用对高速铁路网络系统基础设施分析规划的要求,量化列车时刻表适应性并分析突发事件和列车晚点对时刻表与后续行车波动影响,有必要利用相关理论构建关键技术仿真模型,开展我国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技术研究,进而为我国高速铁路路网规划设计、列车运行图调整优化、列控平台测试验证提供科学支撑。作者在阅读研究国内外学者相应研究成果基础上,梳理了列车群行车仿真理论方法,以我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特点为基础,构建了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技术理论框架,并综合基础设施数据、动车组数据与列车时刻表数据等仿真基础数据,实现了信号系统模型、相关控车逻辑、列车车站运行模型以及多并发仿真算法,通过调度集中控制系统仿真模块构建CTC功能,从系统架构搭建、基础数据管理、列控系统建模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列车群行车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6个方面:(1)以实现单一列车在区间运行仿真为目的,对高速动车组不同工况下的受力进行分析研究,构建运动模型底层抽象类,具体化各型号列车牵引制动模式并予以分类,以此为基础构建高速铁路动车组运动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2)以实现多列车区间运行追踪仿真为目的,针对高速铁路安全防护超速控车实际场景,建立应用于仿真体系的列控模型,基于此实现列控核心算法,通过模拟紧急制动曲线以及常用制动曲线触发逻辑,结合基础设备模型底层抽象类,开展高速铁路列车群多列车追踪列控模型仿真研究。(3)以实现高速铁路列车群路网仿真运行为目的,利用同异步仿真原理,探究同步异步仿真策略在高速铁路动车组仿真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逻辑,基于线程池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列车群运营周期覆盖、CTCS-2/3信号系统逻辑以及CTC调度集中控制仿真,构建同异步架构下的多并发列车群运行控制仿真模型。(4)以实现高速铁路列车群动态显示仿真为目的,将路网基础设施结构作为底层数据框架,通过路网实际LKJ数据与设计施工数据多种方式存取,以同异步架构下的多并发列车群控制仿真模型为基础,开展高速铁路列车群动态显示仿真技术研究。(5)以计算铁路通过能力为目的,结合既有技术及框架,以真实铁路路网数据为基础,首先分析目标线路列车追踪间隔方案是否可行,进而搭建大型枢纽站通过能力、区段通过能力以及既有线改造需求下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场景,设计相关模型及算法,通过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技术验证其有效性。(6)以分析高速铁路晚点传播影响为目的,以真实行车数据为基础,构建服从随机系统事故分布以及CDF累计分布的铁路基础设备疲劳度概率模型,并据此开发设备随机故障模块,建立行车仿真随机干扰集,搭建列车晚点传播模型及场景,通过模拟设备失效分析其对运输秩序的影响程度及波动范围,探究晚点影响传播特性,进而为非正常行车组织方案优选提供手段与支撑。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平台涉及列车运动模型、路网结构搭建、路网里程转换、列车群并行、列车牵引计算、信号系统调优、列控计算、列控参数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属于铁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问题。开展融合多种模型技术的列车群运行仿真研究,不仅可以通过微观运动仿真实现验算制动能力、提高行车密度与通过能力,同时在宏观上进行辅助路网的规划设计,为深层次提高铁路路网运营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李乾硕[3](2021)在《含弱层组合岩煤体超低摩擦效应的启动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朱起欣[4](2021)在《平板振动对近壁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智能车实现轻量化的过程中,大量轻质材料的应用,使车身大量覆盖件的形状和材料发生改变,明显加剧了汽车行驶时车身表面复杂的振动,使车外流场的变化更为复杂。目前,传统CFD仿真分析将结构视为静止的刚体,以流场作为输入研究结构对流场的影响,得到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有显着差异。要想在智能车的流场仿真中得到可靠的仿真结果,传统CFD仿真已明显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展结构振动对流场流动特性影响的深入探究。若直接对车身表面的随机振动进行流场仿真,难以得到规律性的结论,因此有必要采用适当的简化方法,将结构的振动剥离出来,单独研究结构振动对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本文将车身表面覆盖件简化为二维平板模型,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二维振动平板绕流场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平板振动的形式、振幅和频率的调整,探究振动对近壁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建立二维垂直于来流放置静止平板仿真模型,分析不同雷诺数下的平板的气动特性及流场结构,并与现有的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采用仿真方法的可靠性,为振动平板的流场仿真研究奠定基础。在Re=300时对二维垂直于来流放置平板振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振动的形式分别为绕质心和端点摆振,选取的变量为频率和振幅。给定频率以自然泄涡频率为中心,向两侧扩展,得到频率和振幅对平板的气动特性及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在频率比为1附近存在一个锁定区间,区间内平板的振动频率与自然泄涡频率发生共振,对升力的影响更大;振动的振幅越大,锁定区间的范围相对越宽,力系数的振荡更剧烈;锁定区内流场的压力和旋涡分布较为对称均匀,非锁定区不对称,结构较为复杂。对比两种振动形式,绕质心摆振时共振现象更为明显;绕下端点振动时,受端点效应的影响,升力系数的阵型不再关于原点对称。考虑到实际中车身上大部分覆盖件的结构存在攻角,在Re=300时对有攻角平板进行流场仿真。结果显示,与垂直于来流放置板相比,其流场结构复杂,变化更为剧烈,攻角加快了平板的旋涡脱落频率,升力方向始终沿y轴负方向。在振动方面,攻角的存在使锁定区间的范围变宽,力系数的振荡更加剧烈,非固定端旋涡脱落的位置有向后移动的趋势。与垂直于来流放置板相比,流场结构更为复杂,振动对流动特性的影响更为显着。研究表明,平板振动对近壁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显着,本文所采用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可以较好地求解结构体振动绕流问题,所作研究对智能车车外流场数值模拟有一定指导意义。
易文华[5](2021)在《PEMD方法的构建及其在工程爆破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工程爆破活动无不涉及爆破震动危害的控制问题,而爆破振动信号分析是研究爆破震动危害控制的基础。本文依托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2BAB206017),以爆破振动信号为研究对象,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在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中出现的模态混叠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正交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完全正交经验模态分解方法(principa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PEMD),并基于爆破振动信号的降噪、延时识别以及盲炮检测等实验,实现了PEMD方法在工程爆破中的应用,取得如下结论:(1)为了研究PEMD方法去除模态混叠的有效性,设计了仿真信号模拟试验。研究表明,EMD分解出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具有多种主频,存在模态混叠现象,而PEMD分解出的IMF分量具有单一主频,去除了模态混叠现象。(2)利用PEMD方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了滤波降噪研究。研究表明,在仿真信号降噪实验中,PEMD方法相比于EMD和集总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降噪信号的信噪比分别提高了1.15 d B和0.38 d B,且均方根误差最小,且对无噪信号频率识别的灵敏度最高,对噪音的滤除效果最好;在爆破振动信号降噪实验中,PEMD去除噪音毛刺的效果较为理想,且在0~300 Hz的中低频振动信号保存效果最好,对300 Hz以上的高频噪音滤除效果也最佳。(3)利用PEMD方法对延期爆破中各雷管的延时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在相似物理模型爆破延时识别实验中,EMD受模态混叠因素干扰的影响,在同一高程处对10ms、16 ms、21 ms延期时间的识别误差在0~10 ms内波动,在不同高程处对16 ms延期时间的识别误差在0~16 ms内波动;而PEMD的识别误差均为0 ms;故相比于EMD,PEMD方法的识别精度得到有效提高,且不受延期时间和高程等因素影响。最后将其应用于露天边坡延期爆破实验,得到EMD识别法的识别率在74%~91%的范围内波动,而PEMD的识别率稳定在90%以上。(4)针对PEMD延时识别过程中的主IMF分量选择问题,利用互相关函数构建了主分量筛选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爆破盲炮检测。研究表明,在露天台阶爆破实验中,PEMD方法的炮孔检测率达到100%,在隧道盲炮实验中,PEMD检测出抬炮、二围眼、底板眼和周边眼分别出现了1、3、5和1个盲炮,且隧道左右两侧监测数据的盲炮检测结果相同;并通过结合炮孔布置图进一步确定了盲炮的具体位置,且与爆后现场盲炮分布情况相符。最后利用其他盲炮检测方法与之进行对比,得到小波时-能密度法由于小波基的选择问题导致检测精度不稳定,出现了盲炮误判现象;同时通过构建盲炮检测评价指标,得到PEMD在炮孔尺寸、检测距离、地质条件和使用成本等指标上优于高精度磁法、瞬变电磁法与频分多址法。
仪冉[6](2021)在《基于FMI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复杂系统计算机仿真,往往由多个单位协作完成,不同单位采用不同的仿真工具建模,导致模型类型不一致,使得整个系统的联合仿真难以实现。本论文在分析对比不同联合仿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FMI标准实现复杂系统的联合仿真。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FMI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理解FMI接口用法、FMU模型构成及FMU模型的仿真流程基础上,设计本论文的联合仿真方案。(2)对Scilab和AMESim模型封装成FMU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对Scilab软件下的FMU模型封装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总结出了不同仿真软件封装FMU模型的方法。(3)采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滑模变结构作为联合仿真模型。在AMESim下构建了阀控缸物理系统模型,在Scilab软件下构建滑模变结构控制模型。并对联合仿真过程中的核心处理方法和算法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模型拓扑结构处理方法、模型调度策略、联合仿真主控算法及主控程序与FMU通信方式。(4)设计并搭建联合仿真平台作为本论文设计内容的验证手段,将仿真模型导入联合仿真平台,进行联合仿真实验,并与Scilab下单独仿真对比,验证基于FMI的联合仿真效果。基于上述工作,完成了基于FMI标准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工作,采用自行设计的联合仿真平台,进行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联合仿真,无论仿真结果还是仿真性能都优于单独使用Scilab仿真,证明了FMI标准在复杂系统仿真中的优越性。
文博[7](2021)在《边坡爆破的振动响应分析与爆破效果参数的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和矿业开采的发展,边坡地形爆破施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其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安全危害严重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针对边坡地形的爆破载荷作用机理和能量传播规律研究,以及对爆破质点峰值速度、爆破频率和持续时间的预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意义。本文采用Matlab软件,对BP神经网络进行了两方面优化,其一,设计了智能的遴选隐含层节点数的程序,可以选择出对检测样本预测效果最佳的隐含层节点数;其二,使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连接权值和阈值进行修正。引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边坡爆破案例对程序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发现经过优化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不大于10%,程序可靠且GA-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较传统BP网络模型有很大的提高。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新疆磁海铁矿进行模拟。研究不同爆破参数下的多台阶爆破过程,提取速度峰值数据,以实测数据为基准,分别与Sadowski公式计算结果及GA-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对比分析。发现数值模拟结果和GA-BP预测结果的误差均不大于10%,而Sadowski公式预测结果误差大于20%。结果表明经遗传算法优化后的神经网络及数值仿真模拟对爆破结果参数预测精度最高。爆破能量综合考虑了爆破质点峰值速度、爆破频率和持续时间。本文采用基于单元能通量的总能量计算方法对新疆磁海铁矿爆破振动波能量进行计算,且对爆破振动总能量与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分别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发现爆破振动能量归一化值沿坡面的衰减曲线与速度归一化值衰减曲线具有极强的相似性,爆破近区衰减快、远区衰减慢,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受速度峰值影响最大。本文所得研究模型与结果可做为工程实践的参考指导。
宋宇飞[8](2021)在《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文中提出航天器、舰艇、数控机床等大型机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是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现代大型机电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和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系统中部件数量、种类剧增,而且部件、模块及子系统的功能和构成日益复杂。在设计、生产、服役过程中,由于实验不完备、设计缺陷、加工误差、认知局限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复杂系统可靠性的不确定性信息更加多样化;同时系统部件、模块及子系统等相互间的作用关系高度耦合,导致复杂系统的失效特征更加复杂。但是,目前传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方法主要针对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和冗余系统共因失效,不满足以多源不确定性及相关失效为特点的现代大型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需求。因此,为保证有效、准确地分析与评估现代大型机电系统的可靠性,开展综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为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的资助下,在研究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的基础上,以多源不确定性及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为核心,从多源不确定性统一量化、从属失效下可靠性评估、综合可靠性评估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建立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框架,并在工程实例中验证其可行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基于显式分析方法和β因子模型的区间贝叶斯网络,实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下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区间贝叶斯网络是传统贝叶斯网络的一种拓展模型,可有效地表征随机不确定性和参数不确定性。同时,为综合评估共因失效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在贝叶斯网络中增添独立节点的方式,将β因子模型引入区间贝叶斯网络中,从而建立基于显式分析方法与β因子模型的区间贝叶斯网络。针对上述构建的区间贝叶斯网络无法分析多阶共因失效的问题,借助马尔可夫方法对相关失效系统的建模优势,构建非精确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通过仿真分析与实例验证,证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综合评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下复杂系统的可靠性。(2)构建基于copula理论的非时齐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实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马尔可夫模型中表征部件相关失效的状态转移率取值多依赖专家经验与主观假设,以致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可信度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将copula理论引入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中,详细阐述通过copula函数计算马尔可夫状态转移速率的方法,从而提出基于非时齐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的确定从属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同时,为综合评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运用区间值表征部件寿命分布的不确定性参数。针对马氏链建模与求解时面临的状态爆炸问题,应用分层模型降低马氏链的规模。经仿真分析及实例验证,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从确定属失效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3)构建概率盒贝叶斯网络,解决系统可靠性分析中多来源不确定性的统一量化问题。针对实际系统可靠性建模中多种不确定性共存的问题,运用概率盒统一量化证据结构体、概率分布、区间分布、区间信息等多种表征形式的不确定性参数。结合贝叶斯网络对不确定性的建模与推理优势,提出一种概率盒贝叶斯网络,并明确定义网络的推理机制。通过仿真分析及实例验证,证明该模型可有效实现多源不确定性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4)构建基于copula理论的概率盒贝叶斯网络,实现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的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为综合考虑多种形式的不确定性参数及确定从属失效对复杂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建立基于copula理论的概率盒贝叶斯网络,该模型将求解多部件联合分布的m维积分运算转化为2m个差分运算,计算效率高。经仿真分析与实例验证,证明上述方法可有效地实现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5)构建基于仿射算法的概率盒贝叶斯网络,实现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非确定从属失效的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面对实际工程中更为常见的非确定从属失效问题,基于copula理论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不再适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仿射算法的概率盒贝叶斯网络。通过与Frechet不等式对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不确定度小,效果更好。经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实现多源不确定性及非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从理论模型、数学推理、仿真与实例分析,均证明本文构建的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是有效的,对现代机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刘江伟[9](2020)在《人工裂化煤岩体的应力场改变机制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井巷道大变形、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低渗透性瓦斯抽采、坚硬顶板失稳引起强矿压等都是制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的发生都与高应力环境密切相关。实践证明,通过煤岩体结构改造来改善应力环境,实现应力转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人工致裂是主动改造煤岩体结构的有效手段,但人工致裂产生的人工裂缝的形态及参数等对于煤岩体结构的改造程度、对应力场环境的改善程度等,将影响到高应力的转移卸压程度。因此,本文采用物理实验、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现场应用的方法,开展了人工裂化煤岩体的力学特性、应力场改变机制及控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揭示了含人工裂缝煤岩体在不同裂缝参数条件下的力学特征和破坏失稳规律,得出随着裂缝长度、密度的增加或者裂缝角度逐渐接近30°,试块的弹性模量、强度、能量释放也都逐渐降低,Y型裂缝对于试件的宏观破裂更有优势。得出了对煤岩体破坏有显着影响的关键裂缝参数,建立了三轴条件下含人工裂缝煤岩体的损伤方程,计算出了损伤变量,得出了裂缝参数对煤岩体的损伤影响规律,根据人工裂缝对煤岩体的损伤程度,对人工裂缝参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等效损伤材料的生成方法,并且进行了验证。(2)人工裂缝的长度越大、间距越小、组数越多以及角度越接近于30~45°,煤岩宏观破裂的临界应力越低,峰值应力位置转移的越远,应力转移的效果越好。据此建立了宏观应力场改变的力学模型,求出了促使宏观应力改变的临界裂缝参数。(3)人工裂化煤岩体的应力转移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人工裂缝起裂前,裂缝周边的细观应力会逐渐增加,但峰值应力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2)随着裂缝的起裂和扩展,峰值应力逐渐增加,卸压区范围呈小幅增大,细观应力场发生改变,但峰值应力位置无明显变化;(3)当裂缝面迅速贯通,煤岩体达到宏观破裂的临界条件时,峰值应力降低,峰值点位置发生明显外移,从而产生宏观应力场的改变。(4)从人工裂化煤岩体的弱结构体特征考虑,提出了基于煤岩裂化弱结构体的应力转移理念,建立弱结构体应力转移力学模型,确定了评价弱结构体应力集中程度的四个指标;对弱结构体条件下影响应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人工裂缝参量—损伤变量—应力转移的定量关系。(5)分析了影响水压裂缝扩展和损伤变量的影响因素,得出了随着压裂排量、切槽长度的增加,弱结构体的损伤变量呈线性增加;随着压裂分段间距和切槽角度的增加,弱结构体的损伤变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分段距离为3 m、切槽角度为30°~45°的双垂直切槽的水力压裂,对弱结构体的损伤变最大;对影响弱结构体损伤的水力压裂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控制切槽角度、增加切槽长度、增加压裂排量以及增加压裂分段数是提高损伤变量的有效方式;给出了基于损伤变量的水力压裂工艺参数的设计流程和压裂段范围、钻孔间距、钻孔角度、钻孔数量、压裂段数的计算方法。(6)分析了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祁南煤矿313工作面在回采过程,底板东翼轨道运输大巷产生动压大变形的机理。提出了水力压裂大巷顶板岩层形成弱结构体卸压的控制方法;对人工裂缝的参数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水力压裂的施工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施。现场观测表明,压裂后孔壁出现了明显的裂缝,巷道的变形量明显减小,巷道得到了有效控制。该论文有图112幅,表14个,参考文献168篇。
李一鸣[10](2020)在《波浪滑翔器双体艏摇运动控制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波浪滑翔器是一种多功能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数据中转平台,具有完全自治、无限续航以及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波浪滑翔器独有的双体系联结构,有别于传统的海洋航行器。因其在海洋生物调查、气象数据监测、海洋声学监测与定位等多种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实用价值,近年来相关技术迅猛发展。在波浪滑翔器运动控制领域,已开展了基于模型和无模型两种方式的艏摇运动控制研究。考虑到简易的无模型控制难以准确控制双体艏摇运动,而复杂的无模型控制具有计算负荷大,参数调试难等缺点,所以优先考虑模型控制作为艏摇运动控制方法。然而,目前建立的波浪滑翔器数学模型均涉及水动力参数估算和大量惯性物理量计算,难以满足艏摇运动控制要求。为此,本文建立了双体耦合艏摇运动操纵性响应模型,解决了控制模型不匹配和精度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模型,提出了考虑柔链放松/张紧的双体变结构艏摇运动滤波方法,解决了艏摇运动频繁抖振问题和柔链状态切换的滤波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浮体艏摇运动间接控制方法,改善了定向控制和跟踪控制的效果。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波浪滑翔器的双体艏摇运动特点,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分析了双体艏摇运动耦合关系,建立了考虑柔链滞后性的双体耦合艏摇运动操纵性响应模型。对于仅配备单一浮体艏摇运动传感器的波浪滑翔器,针对其双体艏摇运动模型中的柔链滞后时间,设计了基于最小二乘法和斐波那契法的柔链滞后时间辨识方法;针对模型中的六个艏摇运动操纵性参数,结合双体艏摇运动的同步特性,设计了以多组Z形试验和回转试验数据为基础的分步辨识方法。通过数值仿真模型模拟的浮潜双体艏向角相位差,验证了模型线性化辨识条件。对比考虑柔链滞后性和未考虑柔链滞后性模型的仿真实验与水池试验结果,说明了前者泛化性优于后者,同时,说明了柔链滞后时间是辨识模型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表明了考虑柔链滞后时间的重要性。为波浪滑翔器双体艏摇运动的滤波和控制研究提供了操纵性响应模型。然后,应用考虑柔链滞后性的双体耦合艏摇运动操纵性响应模型,针对双体艏摇运动频繁抖动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了双体艏摇运动迭代—均值扩展卡尔曼滤波(IM-EKF)方法,准确有效地光顺了传感器数据。针对高海况条件下,因柔链放松状态而导致的双体无约束运动问题,提出了双体艏摇系统变结构的判别准则,实现了双体自由状态和约束状态滤波模型的正确匹配。综合IM-EKF方法和双体艏摇系统变结构判别准则,构建了考虑柔链放松/张紧的双体变结构艏摇运动滤波方法。该滤波方法结合双体艏摇运动模型估测,获得了典型海况条件下浮潜双体艏摇运动状态的平滑数据,为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系统提供了平稳的控制输入。之后,针对波浪滑翔器双体结构和能源驱动的特殊性,分析了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柔链滞后时间的重要性。针对柔链滞后时间因海洋生物附着而发生偏移的问题,提出了脉冲操舵辨识方法,适用于远航在线辨识。针对控制系统中同一时刻控制期望和控制反馈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考虑柔链滞后时间的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策略,协调了控制期望和控制反馈的一致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同时,基于考虑柔链滞后时间的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策略,研究了双体艏摇运动控制方法,综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通过简化双体耦合艏摇运动操纵性响应模型,得到了由浮体艏摇运动状态表示的浮体艏摇运动操纵性响应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浮体艏摇运动直接控制方法。针对浮体艏摇运动直接控制方法难以克服系统惯性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双体耦合艏摇运动操纵性响应模型的浮体艏摇运动间接控制方法(其中附含了潜体艏摇运动控制方法),改善了双体艏摇运动的跟踪控制效果。在间接控制方法中,对比了四种浮潜双体控制器组合方式,确定了浮体采用线性控制器,潜体采用快速控制器的最优组合方式。针对潜体快速性控制器在控制目标附近频繁抖振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应激性浮体艏摇运动间接控制方法和退变性浮体艏摇运动间接控制方法。对比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两种改进方法均适用于定向控制,后者较前者更适用于跟踪控制。依据能源等级调节退变性浮体艏摇运动控制方法中趋近吸引子,提出了艏摇运动节能控制方法;依据浮潜双体艏向角相位差,限制执行舵角,提出了双体结构稳定性控制方法。综合了节能和双体结构稳定性功能的退变性浮体艏摇运动间接控制方法,全面地解决了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搭建了波浪滑翔器的体系结构,建立了波浪滑翔器实体样机。其中,着重阐述了能源系统的设计方法,为节能控制方法提供了能源等级参数。通过水池实验和海上试验验证了波浪滑翔器体系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安全性,证明了波浪滑翔器在运动控制和环境监测方面的能力。
二、变结构体动力分析及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结构体动力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离散元的“岩崩灾害——结构体”致灾风险性参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值模型 |
1.1 PFC3D的接触模型 |
1.2 工程背景 |
1.3 几何模型 |
1.4 参数选取 |
2 结果分析 |
2.1 边坡倾角对冲击力的影响 |
2.2 结构体几何形状对冲击力的影响 |
2.3 源区碎屑程度对灾害冲击力的影响 |
2.4 致灾参数风险性分析 |
3 结论 |
(2)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1.5 论文资助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仿真系统维度综述 |
2.1.2 模型构建维度综述 |
2.1.3 设备仿真与扰动调整综述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列车运行控制维度综述 |
2.2.2 调度运营仿真维度综述 |
2.3 既有研究借鉴及总结 |
2.4 小结 |
3 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技术 |
3.1 高速铁路动车组运动模型 |
3.1.1 动车组受力分析 |
3.1.2 动车组运动模型 |
3.2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控模型 |
3.2.1 动车组ATP列控模型 |
3.2.3 动车组ATO列控模型 |
3.3 同异步架构下的多并发列车群运行控制模型 |
3.3.1 多并发列车集群运行框架 |
3.3.2 CTCS-2/3 信号系统逻辑 |
3.3.3 多并发列车集群运营周期 |
3.3.4 CTC调度集中控制仿真实现 |
3.4 高速铁路列车群动态显示仿真技术 |
3.4.1 仿真底层基础数据输入 |
3.4.2 仿真线程池动态管理机制 |
3.4.3 仿真基础路网图构建策略 |
3.5 小结 |
4 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 |
4.1 列车群运行仿真架构 |
4.1.1 系统整体架构 |
4.1.2 数据架构 |
4.2 列车群运行仿真基础数据模块 |
4.2.1 底层数据输入模块 |
4.2.2 路网铺画模块 |
4.3 列车群运行仿真动车组模块 |
4.3.1 列控配置模块 |
4.3.2 动车组配置模块 |
4.3.3 列车配置模块 |
4.4 列车群运行仿真运营模块 |
4.4.1 时刻表模块 |
4.4.2 进路编排模块 |
4.4.3 计划运行图模块 |
4.5 列车群运行仿真输出模块 |
4.6 小结 |
5 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运用实证 |
5.1 区段追踪间隔方案可行性分析 |
5.1.1 区段追踪间隔方案仿真原理 |
5.1.2 可行性分析仿真实现 |
5.2 改进Rotor模型的区段通过能力计算仿真应用 |
5.2.1 数据处理及Rotor模型 |
5.2.2 改进Rotor模型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5.3 高速铁路列车群仿真晚点传播 |
5.3.1 正常真实行车数据场景仿真 |
5.3.2 突发事件对后行列车产生的影响 |
5.3.3 列车群运行晚点传播影响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平板振动对近壁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车CFD仿真发展现状 |
1.2.2 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
1.2.3 平板绕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方法 |
2.1 流体力学基础 |
2.1.1 雷诺流动相似准则 |
2.1.2 介观动力学模型 |
2.1.3 流体控制方程 |
2.2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
2.2.1 数值离散理论 |
2.2.2 数值模拟方法 |
2.2.3 数值算例验证 |
第3章 二维平板绕流静态模型流场仿真 |
3.1 建立二维平板模型及参数设置 |
3.1.1 二维平板模型相关参数 |
3.1.2 二维平板计算域及粒子划分 |
3.2 二维平板静态模型流场仿真结果验证分析 |
3.2.1 平板绕流的流态分析 |
3.2.2 平板绕流的升力系数分析 |
3.2.3 平板绕流的阻力系数分析 |
3.2.4 平板绕流的斯特劳哈尔数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维平板振动模型流场仿真 |
4.1 振动形式的确立及动态粒子的设置 |
4.1.1 振动形式的确定 |
4.1.2 动态粒子的设置 |
4.2 低雷诺数下二维平板绕其质心摆振的流场仿真分析 |
4.2.1 气动力分析 |
4.2.2 锁定分析 |
4.2.3 近壁流场流动特性分析 |
4.3 低雷诺数下二维平板绕其端点摆振的流场仿真分析 |
4.3.1 气动力分析 |
4.3.2 锁定分析 |
4.3.3 近壁流场流动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维有攻角平板振动模型流场仿真 |
5.1 低雷诺数下二维有攻角平板静态模型流场仿真结果验证分析 |
5.2 振动形式的确立及动态粒子的设置 |
5.3 低雷诺数下攻角为60°二维平板振动的流场仿真分析 |
5.3.1 气动力分析 |
5.3.2 锁定分析 |
5.3.3 近壁流场流动特性分析 |
5.4 低雷诺数下攻角为70°二维平板振动的流场仿真分析 |
5.4.1 气动力分析 |
5.4.2 锁定分析 |
5.4.3 近壁流场流动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PEMD方法的构建及其在工程爆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破震动危害的机制 |
1.2.2 爆破振动信号的分析方法 |
1.2.3 爆破振动信号的延时识别 |
1.2.4 爆破盲炮的检测 |
1.2.5 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PEMD方法的构建与验证 |
2.1 引言 |
2.2 经验模态分解 |
2.2.1 基本原理 |
2.2.2 模态混叠 |
2.3 主成分分析 |
2.3.1 基本原理 |
2.3.2 数学推导 |
2.4 PEMD方法的构建与验证 |
2.4.1 方法构建 |
2.4.2 方法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爆破振动信号的降噪 |
3.1 引言 |
3.2 仿真试验 |
3.2.1 仿真降噪 |
3.2.2 降噪效果对比 |
3.3 爆破振动实验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测点布置 |
3.3.3 信号采集 |
3.3.4 信号降噪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爆破振动信号精准延时识别 |
4.1 引言 |
4.2 相似物理模型制作 |
4.2.1 相似物理模拟 |
4.2.2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4.2.3 爆破器材及实验设备 |
4.3 相似物理模型爆破延时识别 |
4.3.1 实验方案 |
4.3.2 EMD延时识别 |
4.3.3 PEMD延时识别 |
4.3.4 稳定性验证 |
4.4 工程应用 |
4.4.1 工程概况 |
4.4.2 测点布置 |
4.4.3 延时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爆破振动信号盲炮检测 |
5.1 引言 |
5.2 主IMF分量的选择 |
5.2.1 互相关函数 |
5.2.2 主分量筛选模型 |
5.3 炮孔识别精度的检测 |
5.3.1 实验背景 |
5.3.2 测点布置 |
5.3.3 炮孔识别精度 |
5.4 盲炮检测 |
5.4.1 工程概况 |
5.4.2 测点布置 |
5.4.3 盲炮检测 |
5.4.4 检测方法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FMI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联合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FMI标准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与安排 |
2 FMI标准研究与联合仿真方案设计 |
2.1 FMI标准研究 |
2.1.1 FMI标准的分类 |
2.1.2 FMI标准接口解析 |
2.1.3 FMU模型结构解析 |
2.1.4 FMU模型仿真流程 |
2.2 联合仿真方案设计 |
2.2.1 联合仿真过程设计 |
2.2.2 联合仿真系统架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模型封装技术研究 |
3.1 AMESim模型封装为FMU模型 |
3.2 Scilab模型封装为FMU模型 |
3.2.1 Xcos模型封装方式研究 |
3.2.2 Xcos模型生成C代码 |
3.2.3 C代码封装FMU模型 |
3.3 其他模型封装为FMU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联合仿真模型搭建与仿真算法设计 |
4.1 仿真模型搭建 |
4.1.1 模型概述 |
4.1.2 构建AMESim物理模型 |
4.1.3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线性化分析 |
4.1.4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4.1.5 Scilab/Xcos构建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模型 |
4.2 联合仿真算法研究 |
4.2.1 仿真模型拓扑结构处理 |
4.2.2 仿真模型调度策略设计 |
4.2.3 联合仿真主控算法设计 |
4.2.4 主控程序与FMU通信 |
4.3 本章小结 |
5 联合仿真平台实现与测试验证 |
5.1 联合仿真平台设计目标 |
5.2 联合仿真平台搭建 |
5.2.1 模型管理子系统 |
5.2.2 仿真流程管理子系统 |
5.2.3 仿真运行子系统 |
5.2.4 仿真数据库子系统 |
5.2.5 人机交互子系统 |
5.3 联合仿真测试验证 |
5.3.1 仿真结果测试 |
5.3.2 仿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边坡爆破的振动响应分析与爆破效果参数的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破振动波传播效应研究 |
1.2.2 爆破振动波能量衰减研究 |
1.2.3 爆破振动对边坡的作用研究 |
1.2.4 爆破振动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爆破载荷作用机理与爆破参量预测方法 |
2.1 爆破载荷的产生与传播机理 |
2.1.1 应力波的分类 |
2.1.2 爆破过程中波动形式 |
2.2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效应 |
2.2.1 爆破地震波的破坏形式和影响因素 |
2.2.2 爆破振动强度的表征参量及其在振动危害中的作用 |
2.3 爆破振动波的能量传播规律 |
2.3.1 爆破地震波能量的计算 |
2.4 爆破参数预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应用人工智能预测爆破参量的可行性 |
3.1 人工智能与BP神经网络 |
3.1.1 BP神经网络 |
3.1.2 BP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数设计 |
3.1.3 BP神经网络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
3.2 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 |
3.2.1 遗传算法 |
3.2.2 遗传算法的编码设计 |
3.3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方法及流程 |
3.4 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程序算例考证 |
算例一 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20m平台爆破振速预测 |
3.4.1 样本数据 |
3.4.2 神经网络结构与参数设计 |
3.4.3 结果分析 |
算例二 新疆磁海铁矿边坡爆破结果预测 |
3.4.4 样本数据 |
3.4.5 神经网络结构与参数设计 |
3.4.6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爆破振动强度预测及能量衰减分析 |
4.1 引言 |
4.2 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
4.2.1 广东岭澳核电站20m平台爆破振动速度预测 |
4.2.2 新疆磁海铁矿边坡爆破振动速度预测 |
4.3 新疆磁海铁矿爆破振动能量传播规律 |
4.3.1 新疆磁海铁矿边坡爆破能量计算方法 |
4.3.2 新疆磁海铁矿边坡爆破能量衰减分析 |
4.4 新疆磁海铁矿仿真模拟 |
4.4.1 模拟软件与程序算法 |
4.4.2 数值模拟模型参数设计 |
4.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基于马尔可夫方法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不确定性及相关失效下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考虑不确定性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考虑相关失效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 |
2.1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下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2.1.1 区间贝叶斯网络基础 |
2.1.2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在区间贝叶斯网络中的传播 |
2.2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2.2.1 基于区间贝叶斯网络的共因失效系统可靠性建模与研究 |
2.2.2 基于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的共因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 |
2.3 实例分析:某八旋翼无人机 |
2.3.1 某八旋翼无人机系统可靠性建模 |
2.3.2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下的无人机可靠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 |
3.1 引言 |
3.2 基于连续时间马氏链的确定从属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
3.2.1 Copula函数的特性分析及选取 |
3.2.2 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 |
3.2.3 基于copula函数的非时齐马氏链建模 |
3.2.4 算例分析 |
3.3 基于copula函数的多部件从属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
3.3.1 多部件间的确定从属失效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 |
3.3.2 实例研究:某型装甲车辆悬挂系统 |
3.4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多源不确定性下的信息统一量化研究及系统可靠性评估 |
4.1 多源不确定性的量化与统一方法研究 |
4.1.1 概率盒的特点及分类 |
4.1.2 基于概率盒的多源不确定性量化及统一 |
4.2 多源不确定性在可靠性模型中的传播机制研究 |
4.2.1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部件寿命分布参数估计 |
4.2.2 概率盒在贝叶斯网络中的传播机制研究 |
4.2.3 算例分析 |
4.3 实例研究:某火灾探测器 |
4.3.1 某火灾探测器系统功能概述 |
4.3.2 火灾探测器系统可靠性建模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源不确定性及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
5.1 引言 |
5.2 多源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
5.2.1 基于概率盒贝叶斯网络的多源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分析 |
5.2.2 实例分析:某活塞式压缩机压缩系统 |
5.3 多源不确定性及非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
5.3.1 基于仿射算法的非确定相关性建模研究 |
5.3.2 基于概率盒贝叶斯网络的非确定从属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 |
5.3.3 实例分析1:某双动力刀架 |
5.3.4 实例分析2:某复杂机电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人工裂化煤岩体的应力场改变机制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人工裂化煤岩体的裂缝形态特征及定量损伤分析 |
2.1 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 |
2.2 人工裂缝对煤岩力学性能和破坏特征的影响 |
2.3 基于人工裂缝形态的损伤变量计算 |
2.4 人工裂缝对煤岩体力学参数的定量影响 |
2.5 等效损伤材料的生成和验证 |
2.6 小结 |
3 人工裂化煤岩体的应力场改变规律 |
3.1 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
3.2 人工裂缝周边的应力和位移 |
3.3 人工裂缝形态对细观应力场的改变规律 |
3.4 含人工裂缝煤岩体的细宏观应力场改变过程 |
3.5 人工裂缝对宏观破裂及应力场的改变规律 |
3.6 人工裂缝对煤岩体宏观应力场改变的力学条件 |
3.7 小结 |
4 人工裂化煤岩的弱结构体应力改变机制 |
4.1 人工裂化煤岩的弱结构体应力转移效应 |
4.2 人工裂化煤岩弱结构体的应力转移力学模型 |
4.3 弱结构体条件下影响应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4.4 小结 |
5 水力压裂应力转移的关键参数确定 |
5.1 水力压裂参数优化 |
5.2 水力压裂工艺设计及参数确定方法 |
5.3 小结 |
6 工程应用及分析 |
6.1 工作面条件 |
6.2 控制原理 |
6.3 水力压裂工艺和参数的确定 |
6.4 水力压裂实施方案 |
6.5 水力压裂的现场实施 |
6.6 效果分析 |
6.7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波浪滑翔器双体艏摇运动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波浪滑翔器概述 |
1.2.1 波浪滑翔器双体结构 |
1.2.2 波浪滑翔器推进原理 |
1.2.3 波浪滑翔器突出优势 |
1.3 波浪滑翔器工程实践现状 |
1.4 波浪滑翔器技术发展现状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波浪滑翔器双体耦合艏摇操纵性响应模型 |
2.1 引言 |
2.2 艏摇操纵性问题描述 |
2.2.1 双体艏摇操纵性研究对象 |
2.2.2 双体艏摇操纵性特点分析 |
2.3 艏摇操纵性响应模型 |
2.3.1 艏摇运动合理假设 |
2.3.2 双体艏摇操纵性响应模型 |
2.3.3 双体艏摇运动耦合关系 |
2.3.4 考虑柔链滞后性的双体艏摇运动操纵性响应模型 |
2.4 双体艏摇操纵性响应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 |
2.4.1 不考虑柔链滞后性的操纵性模型参数辨识 |
2.4.2 考虑柔链滞后性的操纵性模型参数辨识 |
2.5 辨识结果及分析 |
2.5.1 水池试验 |
2.5.2 双体艏摇操纵性模型系统辨识 |
2.5.3 双体艏摇操纵性模型的线性化条件验证和泛化性分析 |
2.6 结论 |
第3章 波浪滑翔器考虑柔链放松/张紧的双体变结构艏摇运动滤波方法 |
3.1 引言 |
3.2 双体艏摇运动滤波问题描述 |
3.3 柔链张紧条件下的双体艏摇运动滤波方法 |
3.3.1 双体艏摇运动滤波模型 |
3.3.2 双体艏摇运动滤波方法 |
3.3.3 双体艏摇运动滤波仿真实验 |
3.4 柔链张紧/放松切换条件下的双体艏摇运动变结构系统滤波方法 |
3.4.1 双体艏摇运动变结构系统滤波模型 |
3.4.2 双体艏摇运动变结构系统滤波方法 |
3.4.3 双体艏摇运动系统变结构判别准则 |
3.4.4 双体艏摇运动系统变结构判别准则仿真实验 |
3.5 基于双体艏摇运动滤波方法的潜体艏摇运动估测 |
3.6 结论 |
第4章 波浪滑翔器考虑柔链滞后性的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系统问题描述 |
4.3 柔链滞后性分析及滞后时间在线辨识方法 |
4.3.1 对柔链滞后时间τ的理解 |
4.3.2 在线辨识柔链滞后时间τ的方法 |
4.3.3 辨识柔链滞后时间τ的仿真实验 |
4.4 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策略 |
4.4.1 潜体艏摇运动控制策略 |
4.4.2 浮体艏摇运动控制策略 |
4.4.3 柔链滞后时间对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的影响 |
4.4.4 双体艏摇运动控制策略仿真实验 |
4.5 结论 |
第5章 波浪滑翔器双体艏摇运动控制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双体艏摇运动操纵性响应模型的浮体艏摇运动直接控制方法 |
5.2.1 浮体艏摇运动直接控制方法 |
5.2.2 浮体艏摇运动直接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分析 |
5.2.3 浮体艏摇运动直接控制方法仿真实验 |
5.3 浮体艏摇运动间接控制方法 |
5.3.1 全局快速Terminal滑模控制方法 |
5.3.2 浮体艏摇运动全局快速Terminal滑模控制器设计 |
5.3.3 浮体艏摇运动间接控制器的四种典型形式 |
5.4 改进的浮体艏摇运动间接控制方法 |
5.4.1 应激性浮体艏摇运动控制方法 |
5.4.2 退变性浮体艏摇运动控制方法 |
5.5 浮体艏摇运动控制仿真实验 |
5.6 双体结构稳定控制方法和节能控制方法 |
5.6.1 结构稳定控制方法 |
5.6.2 节约能源控制方法 |
5.7 结论 |
第6章 波浪滑翔器体系结构及试验 |
6.1 引言 |
6.2 体系结构 |
6.2.1 波浪滑翔器岸基监控系统 |
6.2.2 波浪滑翔器通信系统 |
6.2.3 波浪滑翔器控制系统 |
6.2.4 波浪滑翔器载体系统 |
6.2.5 波浪滑翔器能源系统 |
6.3 试验环境 |
6.3.1 水池环境 |
6.3.2 海上环境 |
6.4 试验结果 |
6.4.1 水池试验 |
6.4.2 海上试验 |
6.5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变结构体动力分析及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离散元的“岩崩灾害——结构体”致灾风险性参数分析[J]. 王心怡,孙新坡,丁泽浩,车驰. 金属矿山, 2021(10)
- [2]高速铁路列车群运行仿真系统技术研究[D]. 李和壁.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
- [3]含弱层组合岩煤体超低摩擦效应的启动条件研究[D]. 李乾硕.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4]平板振动对近壁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D]. 朱起欣. 吉林大学, 2021(01)
- [5]PEMD方法的构建及其在工程爆破中的应用[D]. 易文华.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FMI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D]. 仪冉. 中北大学, 2021(09)
- [7]边坡爆破的振动响应分析与爆破效果参数的预测方法研究[D]. 文博.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8]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D]. 宋宇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人工裂化煤岩体的应力场改变机制及控制研究[D]. 刘江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10]波浪滑翔器双体艏摇运动控制方法[D]. 李一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