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差异

迟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差异

一、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鑫[1](2021)在《中国汉族人群中H3F3B、NSD2、S1PR3、PRKCG、和GNA1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环境因素起诱导作用,遗传度约为80%。在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最高,给患者及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已有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H3F3B是组蛋白3家族的一员,NSD2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介导组蛋白3的36号赖氨酸二甲基化(H3K36me2),H3F3B和NSD2共同参与了表观遗传学修饰。此外,H3F3B位于17q25.1,NSD2位于4p16.3,两基因分别位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区域,且都是神经发育相关基因,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突触可塑性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障碍假说的重要内容,鞘脂是突触结构的主要成分,参与神经系统细胞膜的构成。既往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鞘脂通路的基因表达减少。目前己有研究证明S1PR3、GNA13和PRKCG是鞘脂通路的成员,且都参与突触可塑性调节,但S1PR3、GNA13和PRKCG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H3F3B(rs60700976、rs3214028)、NSD2(rs13148597、rs75820801)、S1PR3(rs6559331)、GNA13(rs146686590、rs60016836)以及PRKCG(rs12460152、rs45548139、rs2242244)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关系。本研究共招募了810名患者和490名健康对照,进行遗传关联分析。本研究发现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H3F3B基因rs3214028和rs60700976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基因型分布以及单倍型分布频率存在显着性差异。rs60700976与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相关,rs60700976的等位基因G可能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此外,本研究还发现NSD2基因与H3F3B基因的相互作用在经过1000次置换检验校正后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显着相关。最佳三位点互作模型为H3F3B(rs60700976)-NSD2(rs75820801、rs13148597),其中高危基因型组合是rs13148597(CC)-rs60700976(GG)-rs75820801(TT)(OR=1.388[1.091-1.766],p=0.007)。低危基因型组合为rs13148597(CC)-rs60700976(GG)-rs75820801(CT)(OR=0.57[0.330-0.985],p=0.042)。针对鞘脂通路三个基因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S1PR3与PRKCG的相互作用在迟发性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存在显着性差异,最佳两位点互作模型是S1PR3(rs6559331)-PRKCG(rs2242244)(OR=1.5509[0.4468-5.3835],p=0.036)。而GNA13、S1PR3、PRKCG的SNP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单倍型分布频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之,本研究发现在中国汉族人群中H3F3B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H3F3B和NSD2基因的相互作用与精神分裂症发生显着相关。此外,S1PR3和PRKCG基因存在相互作用且与中国汉族人群中晚发型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未发现GNA1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有关,其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可能作为预测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的潜在基因标记,有助于解释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机制,并为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提供参考。

朱尧[2](2020)在《基于神经影像的阿尔兹海默病谱系人群分类预测及早期重复经颅磁刺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学损害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以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变性死亡为主要病理特征。大量研究证实在AD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十年,脑内已经出现特异性病理改变。现有研究认为,AD是包括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痴呆等不同阶段病程的连续谱系疾病。对AD谱系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认知功能的预测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时机。目前关于A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老龄、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可能均与AD发病相关,并且存在多种学说主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级联假说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其中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ε4基因被认为会降低Aβ清除和脂质转运,最终增加神经元萎缩和突触的丢失,是晚发性AD遗传风险度最高的基因。此外,神经元可以通过内吞途径清除淀粉样前体蛋白。内吞通路基因突变导致神经元清除Aβ障碍可能是AD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现有研究表明,脑网络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参与调节A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中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和海马功能网络被认为与认知加工过程密切相关。所以在AD谱系人群中研究APOE基因和内吞通路多基因对认知加工网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采用影像遗传学策略,首先探讨APOE基因对AD谱系人群DMN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DMN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在APOE基因型和认知功能关系中的调控作用,并且利用APOE基因型和差异的DMN FC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其次,利用多位点基因风险评分(multilocus genetic risk scores,MGRS)探讨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效应对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影响,并评估不同疾病阶段受试者的海马体积,然后基于内吞通路MGRS不同状态,结合海马体积和海马网络异常的FC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AD早期临床表现最显着的标志是情景记忆功能的障碍,使用延迟回忆量表对情景记忆功能进行评估被认为有助于AD谱系疾病的诊断。但对配合度差、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则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借助于机器学习方法,在个体水平上基于全脑网络FC的特征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进行预测。此外,静息态网络FC并不总处于稳态,而是呈现动态波动的模式,称为动态FC(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研究dFC可以捕捉到大脑活动的时变特征。因此,我们继续探讨了 AD谱系人群全脑网络dFC和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动态改变,并利用网络属性的时间变异性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最后,当前AD的治疗药物都只能延缓症状进展,而在认知障碍的早期进行治疗干预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的物理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和无痛无创的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治疗机制仍不清楚,治疗参数设置和疗效报道也不尽相同。我们通过长程高频rTMS对遗忘型MCI(amnestic MCI,aMCI)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结合神经影像学研究方法从脑功能的角度初步探索rTMS治疗早期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第一章默认网络在载脂蛋白E基因和认知功能中的调节作用及对AD谱系人群的分类目的:APOE基因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DMN的变化可以作为AD进展的影像学标记物。本研究探讨在AD谱系人群中APOE基因的多态性对DMN FC的影响模式以及DMN FC在APOE基因型和认知功能关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总共169例受试者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扫描、APOE基因型检测以及认知功能评估。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cognitive normal,CN)46 例,早期 MCI(early MCI,EMCI)52 例,晚期MCI(late MCI,LMCI)41例和AD 30例。基于种子点FC方法,使用后扣带回皮层(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作为种子点构建DMN,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研究APOE基因型、疾病状态及其交互作用对DMN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DMN FC的变化对行为学的影响,最后采用调节效应模型探讨DMN FC是否在APOE基因型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最后,结合APOE基因型和异常的DMNFC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结果:在AD谱系人群中,对比APOE ε4非携带者,APOE ε4携带者呈现出相反DMN FC变化模式。在APOE ε4非携带者中,PCC与右侧楔前叶,右侧岛叶和右侧梭状回(right fusiform area,RFFA)的FC与整体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呈正相关。此外,在PCC-RFFA的FC大于-0.0823时,可以显着增加APOE基因型对疾病组总体认知功能的负性影响。更重要的是,结合APOE基因型并利用DMN内异常的FC可以有效的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初步分类。结论:在AD谱系人群中,DMN FC在APOE基因型和认知功能的负性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并且可以作为AD谱系人群分类的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物。第二章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作用对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影响及个体化分类目的:海马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证实,细胞内吞功能异常在AD神经元变性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但内吞通路的基因如何影响AD谱系人群的海马网络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影像遗传学研究策略探讨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效应对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影响。方法:纳入35例CN、23例EMCI和19例LMCI受试者,各组受试者均完成内吞通路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构MRI和rs-fMRI扫描以及认知功能评估。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定技术评估三组受试者海马体积,并以双侧海马区为种子点构建海马网络。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疾病状态、内吞通路多位点基因风险评分(multilocus genetic risk scores,MGRS)及其交互作用对海马网络的影响。此外,基于内吞通路MGRS不同状态,利用海马网络异常的FC和海马体积构成的判别分析模型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结果:LMCI组海马体积小于CN组和EMCI组。内吞通路MGRS与海马网络多个脑区FC均存在相关性,主要分布在前额-枕叶-纹状体系统。与低MGRS受试者相比,高MGRS受试者在AD谱系人群中呈现出相反的海马网络FC变化模式。更重要的是,基于海马网络异常FC和海马体积构成的判别模型具有较强的分类EMCI和LMCI能力。结论: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效应与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异常密切相关。海马网络异常的FC和海马体积为AD谱系人群的分类提供了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物。第三章基于全脑网络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的预测目的:AD早期临床表现最显着的标志是情景记忆功能障碍,使用延迟回忆量表对情景记忆功能进行评估被认为有助于AD谱系疾病的诊断。本研究探讨能否利用全脑网络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对AD谱系人群的延迟回忆能力进行预测。方法:纳入33例CN、26例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和27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受试者,各组受试者均完成rs-fMRI扫描和认知功能评估。利用脑功能连接组的预测模型(connectome-based predictive modeling,CPM)对 AD 谱系人群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延迟回忆(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Delayed Recall,AVLT-DR)得分进行预测,AVLT-DR得分主要评估个体的情景记忆功能。通过将被试所有脑FC和AVLT-DR得分做皮尔逊相关得到显着相关的FC,并根据正/负相关性分别训练出两个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使用留一交叉验证的方法,在测试阶段通过选择具有预测特征的FC,分别反馈给训练好的正/负相关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个体AVLT-DR得分。结果:CPM可以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进行预测。对预测模型有显着贡献的脑区主要位于前额叶、额叶、顶叶和颞叶皮层。结论:全脑网络内多个脑区间的rs-FC可以在个体水平上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进行预测。第四章AD谱系人群动态脑功能网络的异常及个体化分类目的:既往对AD谱系疾病的研究大多数仅关注了静态脑活动特征,忽视了脑活动的动态性。本研究探讨AD谱系人群全脑网络动态功能连接(dFC)和拓扑属性的动态改变,并进一步利用网络拓扑属性的时间变异性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方法:纳入33例CN、30例SCD和30例aMCI受试者,各组受试者均完成rs-fMRI扫描和认知功能评估。使用滑动时间窗和K-均值聚类的方法对全脑动态网络进行状态聚类,分析各个状态下组间脑网络FC的差异。最后,使用图论方法分析动态网络拓扑属性的时间变异性,进行组间比较并用来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结果:在AD谱系人群中通过聚类可以识别出两种结构化的功能连接状态(强连接状态和弱连接状态)。与CN组相比,aMCI组在弱连接状态下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而在强连接状态下aMCI组增强的FC主要位于额叶-顶叶-枕叶-纹状体系统内的脑区之间。与SCD组相比,aMCI组在右侧海马区呈现出降低的度中心性(DC)时间变异性,并且可以用来对SCD和aMCI患者进行初步分类。结论:AD谱系人群存在脑功能连接状态的改变,并且右侧海马DC的时间变异性可以作为分类AD谱系人群的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物。第五章长程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探究长程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治疗的神经机制。方法:纳入21例CN和18例aMCI受试者,aMCI患者共接受60次rTMS治疗(90%运动阈值,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为刺激部位,10Hz刺激频率),每周5次共12周。在基线期和最后的rTMS治疗完成后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MRI数据的采集。分析平均分数低频振幅(mean 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mfALFF)和 FC 的变化并与CN组对比以反映rTMS治疗后脑功能活动的改变。此外,利用基线期异常的mfALFF值和FC值构成的判别分析模型对aMCI和CN人群进行分类。结果:aMCI患者在长程高频rTMS治疗后AVLT-DR得分改善,右侧颞中回后部/颞下回(right posterior middle temporal gyrus/inferior temporal gyrus,RpMTG/ITG)及左侧小脑后叶(left posterior cerebellum,LpCBLM)的 mfALFF 值增高。RpMTG/ITG 功能网络和LpCBLM功能网络连通强度增加。并且LpCBLM与双侧额上回、右侧颞中回/颞下回和右侧海马/海马旁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的改变与治疗前后AVLT-DR得分的变化呈正相关。判别分析模型显示利用基线期异常的RpMTG/ITG mfALFF值和FC值可以分类aMCI和CN人群。结论:长程高频rTMS对aMCI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影响局部的脑活动,重塑脑网络而改善延迟记忆功能。并且利用基线期异常的RpMTG/ITG mfALFF值和FC值可以较好的分类aMCI和CN人群。

马瑞晨[3](2017)在《早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和神经心理特征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早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和神经心理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的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视为比较1组;再选取同期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视为比较2组。记录两组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病史、临床特征以及神经心理特征,并对其精神症状进行全面评估比较。结果比较早发性及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1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平均评分为(82.67±15.43)分,而比较2组的PANSS平均评分为(82.37±15.13)分,不符合差异判定标准(P>0.05);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结果(首轮转换次数)的比较,比较2组好于比较1组,即(54.48±1.57):(20.52±1.62);以及其他测验结果差异性也很显着,统计学意义均可良好呈现(P<0.05)。结论本研究认为早发性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可归属于同一个疾病单元,其同质性明显大于异质性,但也可能因遗传因素和神经系统发育因素而造成两者临床和神经心理特征间的存在一定差异。

刘琳琳,王东明[4](2016)在《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0例,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语言障碍、行为障碍、思维障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现出的精神症状较多,发病年龄也多为低龄,发病急,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相对较轻。

刘丽华,孙平,李吉祝[5](2016)在《304例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情况。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3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2例定为早发组,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2例定为晚发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本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离家、伤人、毁物、动作怪异、行动迟钝、自笑、易怒、妄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在临床症状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因而需要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方纪成,李德民,陈旭东,聂彬彬,刘华,王静娟,李静,刘哲宁,单保慈[6](2015)在《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灰质体积异常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早发和晚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灰质体积的异常,寻找精神分裂症早发和晚发影响的脑区。方法: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例正常人、20例早发和20例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分组信息相匹配。对获取的被试脑3D结构像做逐像素分析,采用优化的基于像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图像分割获取脑结构的灰质体积信息,然后采用8mm高斯核进行平滑处理,对平滑后的图像进行双样本t检验,分析早发和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灰质体积的异常。结果:与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早发患者中央前回、梭状回、舌回等相关脑区体积萎缩,颞下回、眶内额上回、额中回前部、顶下缘角回等相关脑区体积增大;而与正常人相比,晚发精神分裂患者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前部等相关脑区体积增加,梭状回、枕下回、颞上回、颞中回等脑区灰质体积萎缩。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异常,而且不同的脑区灰质体积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时间有关。

刘娜[7](2015)在《早、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早、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的区别。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中随机抽取早、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00例,回顾性对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结果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得出:早、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在情感障碍、语言障碍、行为障碍、思维障碍、等方面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在病因诱发、阳性家族史,使用药剂(折合氯丙嗪效价)量及治疗显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也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显着多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较晚发性轻,且起病急;早、晚发精神分裂症忠者在精神症状、家族史、诱病因素、治疗效果、和预后等方面均有差异。

孙守强,高媛,程伟[8](2014)在《早发与晚发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防御方式的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早发与晚发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防御机制的差异性。方法:对235例早发及187晚发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调查。结果:早发组与晚发组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在成熟型防御方式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中无统计学差异,但在中间型防御方式中呈显着性差异,在其因子中,早发组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的投射、被动攻击、分裂,成熟型防御方式的压抑,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交往倾向、掩饰因子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着性差异,而晚发组在中间型防御方式的躯体化,成熟防御方式的幽默的分值高于早发组,且呈显着性差异。结论:早发与晚发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防御方式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黄静,张玉虎,聂坤,甘蓉,王丽敏,唐红梅,赵洁皓,黄智恒,王丽娟[9](2013)在《早发性帕金森病的神经心理学测验与P300检测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早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和认知功能特点。方法以发病年龄为分界点将242例患者分为早发性帕金森病组(≤50岁,76例)和晚发性帕金森病组(>50岁,166例),对各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家族史等一般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总体和各分项认知功能的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P300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早发性帕金森病组的阳性家族史比例显着高于晚发性帕金森病组[21.1%(16/76)与6.02%(10/166),x2=7.87,P=0.005]。早发性帕金森病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总分及各分项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和定向的评分(分)均显着高于晚发性帕金森病组(23.89±3.31与22.17±4.66;3.57±1.33与3.12±1.4;38.00±0.98与4.93±1.21;2.46±1.49与1.73±1.57;5.75±0.58与5.36±0.95,£=3.44、3.79、3.12、1.98、2.52,均P<0.05)。韦氏智力及韦氏记忆力分量表测试结果发现,早发性帕金森病组的相似性、图形排列、积木测试和数字广度评分(分)高于晚发性帕金森病组(10.54±2.48与8.26±2.82;7.91±3.33与6.73±2.38;8.74±3.10与7.52±2.67;10.15±2.48与9.14±2.29,t=3.30、2.62、2.58、2.53,均P<0.05)。晚发性帕金森病组P300的P3潜伏期和N2潜伏期较早发性帕金森病组明显延长,P3的波幅显着下降。结论遗传因素在早发性帕金森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早发性帕金森病的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轻,执行功能、视空间及注意力在早发性帕金森病中保存相对完整。

张磊[10](2013)在《不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与19个STR位点及HLA-DRB1,HLA-DQB1间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按照年龄大小分组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HLA-DRB1、HLA-DQB1及19个特定STR基因位点(D19S433、D5S818、D21S11、D18S51、D6S1043、D3S1358、D13S317、D7S820、D16S539、CSF1PO、Penta D、vWA、D8S1179、TPOX、Penta E、TH01、D12S391、D2S1338、FGA)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对符合CCMD-4-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标本按照年龄大小平均分成“早发组”和“晚发组”,提取DNA,利用PCR-SSP技术检测HLA-DRB1、HLA-DQB1;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53例同样按年龄大小平均分成“早发”和“晚发”两组的患者血液标本中19个特定STR基因座位;并分别选取100个HLA和210个STR的健康对照组,将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位点基因频率有无显着性差异,并对比“早发组”与“晚发组”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HLA实验中,“早发组”HLA-DRB1*12、HLA-DQB1*4基因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基因频率,HLA-DRB1*13的基因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基因频率;“晚发组”中,HLA-DQB1*3的基因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基因频率;HLA-DQB1*6的基因频率在整个实验的各时期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基因频率。STR实验“早发组”D2S1338-25、D5S818-8、D7S820-9、D6S1043-18基因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晚发组”vWA-13、TPOX-14、D12S391-17.3基因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D13S317-11和PentaD-9显着低于对照组;D12S391-22基因频率在实验的各时期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HLA-DRB1*12、HLA-DQB1*4基因可能是“早期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抑制基因,HLA-DRB1*13可能是“早期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HLA-DQB1*3可能是“晚期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HLA-DQB1*6基因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这一疾病不同时期共同的抑制基因。19个STR基因座位中D2S1338-25、D5S818-8、D7S820-9、D6S1043-18这4个“等位基因”附近可能存在“早发”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同样vWA-13、TPOX-14、D12S391-17.3这3个“等位基因”附近可能存在“晚发”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D13S317-11和PentaD-9这3个“等位基因”附近可能存在“晚发”精神分裂症的抑制基因;而D12S391-22附近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这一疾病不同时期共同的抑制基因。

二、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汉族人群中H3F3B、NSD2、S1PR3、PRKCG、和GNA1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1.1.1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
        1.1.2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1.1.3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类型
    1.2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机理研究
        1.2.1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
        1.2.2 精神分裂症致病机理假说
    1.3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
        1.3.1 DNA分子遗传标记
        1.3.2 连锁分析
        1.3.3 关联分析
第二章 H3F3B和 NSD2 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人口统计学特征
        2.3.2 样本检出结果
        2.3.3 单SNP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2.3.4 连锁不平衡与单倍型分析
        2.3.5 疾病症状关联分析
        2.3.6 基因-基因互作分析
        2.3.7 基因富集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S1PR3、PRKCG和 GNA13 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单SNP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3.3.2 连锁不平衡与单倍型分析
        3.3.3 基因-基因互作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神经影像的阿尔兹海默病谱系人群分类预测及早期重复经颅磁刺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阿尔兹海默病的影像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一章 默认网络在载脂蛋白E基因和认知功能中的调节作用及对AD谱系人群的分类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作用对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影响及个体化分类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基于全脑网络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的预测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AD谱系人群动态脑功能网络的异常及个体化分类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五章 长程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aMCI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绩

(3)早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和神经心理特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比较对象。
    1.2 比较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2 神经心理特征。
3 讨论

(4)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者之间临床症状情况分布对比
    2.2 病症发生起因情况分布对比
3 讨论

(5)304例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年龄比较。
    2.2 性别比较。
    2.3 职业比较。
    2.4性格比较。
    2.5 临床症状。
3 讨论

(6)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灰质体积异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方法
2结果
3讨论

(7)早、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分析方法
    1.3 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早发与晚发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防御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
    1.2 研究工具
    1.3 防御方式问卷 (DefensⅠve Style QuestⅠonna Ⅰre, DSQ) 是由M Bond (加拿大) 于1983年最先编制的自评问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10)不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与19个STR位点及HLA-DRB1,HLA-DQB1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
        2.1 D N A 提取
        2.2 DNA 浓度及纯度测定
        2.3 HLA-DRB1,DQ B1 的检测
        2.4 S T R 的检测
        2.5 分析数据
结果
    1. HLA-DRB1、HLA-DQB1 的检测结果
        1.1 HLA 分型检测结果的判读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 HLA-DRB1 检测结果
        1.3 精神分裂患者 HLA-DQB1 检测结果
    2. STR 检测结果
        2.1 质控与对照(ladder)检测结果
        2.2 特定 STR 检测结果
讨论
结论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汉族人群中H3F3B、NSD2、S1PR3、PRKCG、和GNA1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D]. 刘文鑫.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基于神经影像的阿尔兹海默病谱系人群分类预测及早期重复经颅磁刺激研究[D]. 朱尧. 东南大学, 2020
  • [3]早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和神经心理特征比较[J]. 马瑞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75)
  • [4]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与研究[J]. 刘琳琳,王东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23)
  • [5]304例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J]. 刘丽华,孙平,李吉祝.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6(S1)
  • [6]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灰质体积异常的研究[J]. 方纪成,李德民,陈旭东,聂彬彬,刘华,王静娟,李静,刘哲宁,单保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5)
  • [7]早、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J]. 刘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6)
  • [8]早发与晚发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防御方式的对照研究[J]. 孙守强,高媛,程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14(06)
  • [9]早发性帕金森病的神经心理学测验与P300检测特点分析[J]. 黄静,张玉虎,聂坤,甘蓉,王丽敏,唐红梅,赵洁皓,黄智恒,王丽娟.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3(12)
  • [10]不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与19个STR位点及HLA-DRB1,HLA-DQB1间的关系[D]. 张磊.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迟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