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绵羊腐败梭菌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鸣[1](2021)在《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中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污染牛奶的风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仅能引起动物的多种疾病和造成家畜的大量死亡,而且也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国内外关于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中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风险因素分析的研究很少。本研究首先建立产气荚膜梭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然后对奶牛养殖和挤奶各环节样品进行快速检测分型,明确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中各环节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状况并了解其传播规律;同时,对各环节样品进行产气荚膜梭菌污染菌量的检测,并构建该菌在牛奶中的生长预测模型,利用@Risk和Excel软件,确定关键风险因素控制点。获得以下结果:1.建立的产气荚膜梭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cpa-PMD18-T、cpb-p GEM-T、etx-p GEM-T和ia-p GEM-T质粒拷贝数检测限均可达1×102拷贝/μL,菌液和DNA的检测限分别为102 CFU/m L和100 fg/μL,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2.应用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从陕西省的2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奶牛养殖和挤奶环节的样品244份进行快速检测,同时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鉴定91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二者的结果相符,表明A型菌为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中的流行血清型。3.构建产气荚膜梭菌在牛奶中的Logistic生长预测模型,并对奶牛养殖和挤奶各环节样品的污染量进行检测,利用@Risk和Excel软件,确立初始奶带菌量和工人手及粪便为生鲜奶的关键风险因素控制点,空气、乳头和挤奶杯的污染也不可忽视。综上所述,本研究弄清楚了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状况,确定了初始奶带菌量、工人手及粪便为生鲜牛奶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关键风险因素控制点,可为奶牛养殖企业有效防控牛奶产气荚膜梭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张秀坤[2](2020)在《腐败梭菌α毒素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腐败梭菌(Clostridium septium)是人的气性坏疽以及猪、马、牛、羊、鸡、鹿等多种动物的恶性水肿病的主要病原,产生的α毒素(Clostridium septicum alpha toxin,CSA)是其分泌的几种外毒素中最主要致死性毒力因子和免疫原,具有溶血活性,能够导致机体细胞坏死。腐败梭菌感染羊引起羊快疫,发病羊病程多呈急性经过,发病后迅速死亡,病死率高,给我国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防治羊快疫的主要手段,由于缺乏体外抗体检测方法。该类疫苗免疫后效果评价多采用血清-毒素中和后经尾静脉注射小鼠,根据小鼠死亡情况判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繁琐,难以用于临床大量样本的免疫效果评价。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制备腐败梭菌α毒素单克隆抗体,建立腐败梭菌α毒素阻断ELISA检测方法,以期用快速、简便、高通量的体外检测方法替代动物检验法,用于疫苗的效力检验及疫苗免疫后效果评价。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系统,通过缺失腐败梭菌α毒素的第212222位共11个氨基酸序列,使其丧失毒力,对腐败梭菌重组α毒素无毒突变体进行体外表达,目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将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浓度为0.76mg/mL的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该重组α毒素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提取腐败梭菌天然α毒素,制备类毒素后以30 MLD/只小鼠的剂量免疫BALB/c小鼠,经三次基础免疫后测定血清效价,选取效价较高的小鼠进行加强免疫并融合,使用体外表达的重组α毒素蛋白以间接ELISA方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并对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亚克隆,最终获得七株强阳性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其中374、333、932、443和447五株杂交瘤细胞对腐败梭菌天然α毒素识别能力较强。经亚型鉴定,374、333和932三株为IgG,其余为IgM或IgA,中和试验结果表明仅932株具有中和活性。因此对932株单抗进行腹水制备及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纯化,纯化后浓度为3.02mg/mL;经间接ELISA检测,效价可达1:256000。利用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阻断ELISA检测方法,通过方阵滴定实验对最佳抗原包被条件、最佳封闭方式、最佳抗体作用条件、酶标二抗作用时间、显色液作用时间等分别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条件为以4μg/mL的浓度在4℃条件下包被12h,最佳封闭方式为5%脱脂乳37℃条件下封闭2h,最佳抗体作用条件为将单抗进行1:512000稀释后37℃孵育45min,酶标二抗作用条件为1:15000倍稀释后37℃孵育45min,显色液作用条件为室温避光显色15min。在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后,检测实验室保存的90份经小鼠中和试验验证的阴性羊血清样品,确定该阻断ELISA方法的阴、阳性临界值。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阻断ELISA试验与小鼠中和试验和细胞中和试验的相关性测定结果表明,阻断ELISA检测结果与两种中和试验检测结果呈正相关,且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高于中和试验。本研究以腐败梭菌天然α毒素为免疫原,重组表达的α毒素无毒突变体蛋白为筛选抗原,成功制备出1株特异性高、反应性强且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腐败梭菌α毒素阻断ELISA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了验证,有望用于羊快疫灭活疫苗的效力检验及疫苗免疫后效果评价。
雷有菊,王文勇,张学勇[3](2019)在《互助藏羊梭菌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与分析》文中提出青海省互助县某羊场藏系绵羊患病死亡,伴有腹泻、神经症状,为快速确诊发病原因,及时防控和治疗,采集病羊样品5份,通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试验及致病性试验进行病原鉴定分析。结果证明此次病原菌为羊致病性D型魏氏梭菌,毒素基因分析显示该菌同时含有α和ε两种毒素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昆明系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从试验致死的小鼠中分离到与藏羊病原相一致的细菌。三种基因的遗传进化树显示,该菌具有较强的多样性。研究确定了本次藏羊致死的主要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结果可为该羊场梭菌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朱凯宗[4](2019)在《山东地区鹿肠毒血症的综合诊断及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科,梭状芽孢杆菌属,魏氏梭菌种,属温和厌氧菌,革兰阳性、两端钝圆的大杆菌,属于典型的条件致病菌。该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或酶类,目前发现的外毒素多达12种(α、γ、ε、θ、κ、μ和ν),四种毒素(α、β、ε和ι)起主要致病作用,根据细菌产生的毒素不同,可将此菌分为A–E五个血清型。该菌会引起猪、牛、鸡坏死性肠炎或是肠毒血症等。本文对鹿肠毒血症病例进行综合诊断,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山东某地区发生了鹿的突然死亡,发病鹿群具有典型的鹿肠毒血症临床症状,鹿群发病急,死亡率高达50%以上,患者均为营养较好的青壮年鹿,死亡鹿均表现为腹部膨气。病理剖检,尸僵完全,黏膜发绀;各脏器出现出血斑或弥漫性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发现大量细胞多发生坏死,肠道以弥漫性出血为主。镜检肠内容物的涂片,可见到一种革兰氏阳性、有荚膜的粗大杆菌。厌氧环境下培养后在TSC琼脂平板上,形态为圆形、突起、表面光滑,菌落中央呈黑色。卵黄琼脂平板上生长呈灰色至灰黄色、表面光滑半透明的圆形菌落,菌落周围及底部形成乳白色的混浊带。细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发现与产气荚膜梭菌结果一致。经过多重PCR鉴定,产物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发现只在324bp处出现一条亮带。与NCBI的参考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发现12个分离株的序列与其它已发表的产气荚膜梭菌序列同源性在97%以上,说明分离株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试验中我们将肠毒素和分离得到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进行了致病性试验,发现该菌对小鼠和雏鸡同样具有很强的致病性。通过对流行鹿产气荚膜梭菌的分型,发现目前流行较多的依然是A型产气荚膜梭菌。
董令赢[5](2019)在《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腐败梭菌(Clostridium septicum)是人气性坏疽和动物恶性水肿的主要病原,也是羊快疫的病原,其产生的α毒素(Clostridium septicum alpha toxin,CSA)是其主要的致病因子和免疫原。由该菌引起的羊快疫发病急,往往来不及治疗发病动物即行死亡,因此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有效措施。预防该病的疫苗均由腐败梭菌强毒培养物经甲醛灭活脱毒制成菌体-类毒素疫苗,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强毒菌液,存在着一定生物安全隐患。因而,无毒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疫苗已成为新型疫苗的研制热点。本研究依据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优化合成包含信号肽的腐败梭菌α毒素全基因并连接至pEZ-clone质粒,以该质粒为模板采用OEPR(Overlap Extension PCR and Recombination)法构建了表达CSA的重组质粒pET28a-csa,以pET28a-csa为模板,利用点突变技术,成功构建7个不同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体的表达载体(pET28a-csaC86L、pET28a-csaY118T、pET28a-csaTMD△212-222、pET28a-csaC86L/TMD△212-222、pET28a-csaY118T/TMD△212-222、pET28a-csaC86L/Y118T和pET28a-csaC86L/Y118T/TMD△212-222)并将其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得到表达CSA和7个不同CSA突变体的重组菌。诱导表达及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8个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与预期大小一致,均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获得表达。8个重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rCSAC86L86L 5.86%、rCSAY118T118T 6.56%、rCSATMD△212-22212-222 15.4%、rCSAC86L/TMD△212-22212-222 12.7%、rCSAY118T/TMD△212-22212-222 12.9%、rCSAC86L/Y118T4.26%、rCSAC86L/Y118T/TMD△212-22212-222 11.9%、rCSA 7.11%,结果表明跨膜区的缺失可增加蛋白表达量。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所有的重组蛋白均可被腐败梭菌α毒素高免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小鼠毒性试验表明,rCSA对小鼠的致死量为0.1μg/只,rCSAY118T为1μg/只,两者相比rCSAY118T对小鼠致死性下降10倍,表明CSA的Y118T突变,虽然降低了对小鼠的致死性,但并未完全消除其毒性,而rCSAC86L和rCSAC86L/Y118T 18μg/只、rCSAY118T/TMD△212-222 80μg/只、rCSATMD△212-222、rCSAC86L/TMD△212-222、rCSAC86L/Y118T/TMD△212-222 120μg/只均未致死小鼠,与rCSA相比,对小鼠的致死性分别至少下降了180、800和1200倍,表明这6个CSA突变体均已丧失了对小鼠的致死性。细胞试验表明,以rCSA 0.001μg/mL、rCSAY118T 0.5μg/mL的浓度接种Vero细胞即可引起细胞病变,而rCSAC86L/Y118T86L/Y118T 1μg/mL、rCSAC86L和rCSAY118T/TMD△212-22212-222 10μg/mL、rCSAC86L/TMD△212-22212-222 30μg/mL、rCSATMD△212-222和rCSAC86L/Y118T/TMD△212-22212-222 50μg/mL的浓度接种Vero细胞,均不引起细胞病变,与rCSA相比,rCSA突变体对细胞的毒性至少分别下降了500、1000、10000、30000和50000倍,结果表明除rCSAY118T仍具有一定细胞毒性外,其余rCSA突变体均已丧失了细胞毒性,且细胞毒性试验与小鼠毒性试验结果一致。溶血试验表明,rCSA具有溶血活性,而7个rCSA突变体均丧失了溶血活性。将rCSA及7个不同的rCSA突变体可溶性表达产物制备成氢氧化铝胶疫苗,以200μg/只的剂量皮下注射家兔,间隔21天进行二免,在免疫前(D0)、一免后21天(D21)、一免后35天(D35)分别进行采血,并于D35以1MLD的腐败梭菌毒素进行攻毒。攻毒结果表明,除rCSAC86L/TMD△212-222免疫组(4/5)和rCSAY118T/TMD△212-222免疫组(2/4)外,其余各组均5/5保护。血清中和效价测定结果表明,一免后,rCSAC86L、rCSAY118T、rCSATMD△212-222、rCSAC86L/TMD△212-222、rCSAY118T/TMD△212-222、rCSAC86L/Y118T、rCSAC86L/Y118T/TMD△212-222、rCSA免疫组的血清中和效价(每0.1 mL的混合免疫血清可中和的腐败梭菌毒素小鼠MLD数)分别为3、7、2、2、1、2、4、10;二免血清的中和效价分别为20、36、34、20、2、60、24、60。该结果也表明CSA的第118位的Y及跨膜区不仅与毒素的毒力相关,也与毒素的免疫原性相关。综合7个rCSA突变体蛋白的表达量、对小鼠的毒性、细胞毒性、血清中和效价及免疫攻毒保护结果,选取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csaTMD△212-222)进行了rCSATMD△212-222表达条件的优化以提高其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并对纯化的rCSATMD△212-222的免疫原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结果表明,rCSATMD△212-222的最佳表达条件为在菌液OD600为0.8时,加入0.5 mM的IPTG,于15℃诱导16 h,可使可溶部分表达量最大,蛋白表达量可达24.7%。纯化的rCSATMD△212-222纯度可达85%,以140μg/只的剂量静脉注射,小鼠仍健活,以80μg/mL接种Vero细胞不引起细胞病变,表明rCSATMD△212-222已经丧失了小鼠致死毒性和细胞毒性。将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制备成氢氧化铝胶疫苗,按25μg/只、50μg/只和100μg/只的剂量皮下免疫家兔,间隔21天二免,在免疫前(D0)、一免后21天(D21)、一免后35天(D35)分别进行采血,并于D35以1 MLD的腐败梭菌毒素进行攻毒。一免后,25μg、50μg、100μg免疫组的血清中和效价为1、4和6;二免血清中和效价分别为68、72和58,二免后攻毒各组均5/5保护。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E.coli BL21(pET28a-csaTMD△212-222)菌株具有目的蛋白表达量高、表达产物无毒性、免疫原性好等特点,可作为重组腐败梭菌疫苗研制的候选菌株。
孟德志[6](2019)在《诺维氏梭菌的培养、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α毒素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诺维氏梭菌(Clostridium novyi)曾被称为水肿梭菌(Clostridium oedematiens)、水肿杆菌、第二型恶性水肿杆菌、巨大杆菌和水牛梭菌等,它是羊黑疫的致病菌。诺维氏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土壤之中,饲草被芽胞体污染后,经羊采食,芽胞从胃肠壁经目前尚未阐明的途径到达肝脏引起发病。羊、牛均可感染。该菌可以使1岁以上的绵羊发病,山羊也可以患此病,牛仅偶发感染。由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羊黑疫发病急,死亡快,家畜往往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就死亡,部分病例可拖延12 d,但没有超过3 d的,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亟需建立在羊群快速鉴定诺维氏梭菌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如ELISA诊断方法等。诺维氏梭菌属严格厌氧菌,其生长繁殖对营养要求和环境要求高,常见的培养基不能满足其需要。为了获得高密度的细菌培养物,满足实验室或疫苗生产的需要,须合成新的培养基;为了制备新的诊断试剂盒如ELISA试剂盒等,须制备天然毒素、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在天然毒素获得困难的情况下,须用重组蛋白代替天然毒素。该病死亡快,为了实现现场在羊群快速诊断,制备了诺维氏梭菌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为构建ELISA诊断方法等快速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探索诺维氏梭菌新型增菌培养基;设计合适引物对诺维氏梭菌进行PCR鉴定;诺维氏梭菌天然毒素的SDS-PAGE鉴定;利用重组诺维氏梭菌ɑ毒素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α毒素为A、B型诺维氏梭菌产生的主要致死性毒素,本研究首先选取合适的目的片段,对密码子进行优化后生物合成目的片段,通过原核表达,镍柱纯化后,得到了相对较纯的重组诺维氏梭菌α毒素,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所获得的重组蛋白进行蛋白纯度检测。使用镍柱纯化的方法纯化重组蛋白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纯化的重组α毒素蛋白对6-8周龄的BALB/c小鼠进行免疫,于加强免疫3 d后取免疫小鼠脾脏细胞,将其与骨髓瘤细胞F0进行细胞融合。使用间接ELISA的方法来筛选,使用有限稀释亚克隆的方法成功获得了2株能够稳定分泌针对诺维氏梭菌α毒素重组蛋白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本研究选取生长状态好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待小鼠腹部自然膨大后收集腹水。所收集的腹水使用正辛酸-硫酸铵纯化方法进行纯化,从而获得针对诺维氏梭菌α毒素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成功制备了2株针对诺维氏梭菌α毒素重组蛋白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978CT716.15.65、1978CT142.38.7。对所得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进行间接ELISA测抗体效价,纯化后的腹水抗体效价,最高可达到1:512000。对所获得的两株杂交瘤细胞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可知,两种单克隆抗体均能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鉴于单克隆抗体具有生物活性单一、纯度相对比较高且与抗原结合特异性强等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单克隆抗体达到快速检测疾病及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将制备的针对诺维氏梭菌α毒素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单克隆抗体的纯度和反应原性。本研究为构建快速检测诺维氏梭菌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李静[7](2015)在《我国三省部分地区羊四种病原感染情况调查》文中提出羊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羊的以拉稀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近些年来一直困扰着养羊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羊养殖中影响羊的种群繁育速度和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引起羊腹泻的因素多而复杂,但以寄生虫性病原和细菌性病原为主导因素。隐孢子虫、贾第虫和球虫是引起羊腹泻较为常见的寄生虫性病原,这三种病原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羊均易感染。羊细菌性腹泻病是一种以腹泻为特征性症状的羊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羊早期的生长发育,然而引起羊腹泻的细菌性病原主要以羊魏氏梭菌和沙门氏菌为主,这二种细菌性病原危害最为严重。为了解致羊腹泻的三种病原的流行情况,为羊腹泻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根据不同地区和饲养方式,选取河南省的郑州市、登封市、中牟县、开封市、新乡市、新密市、长葛市、安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以及安徽省合肥市、陕西省等地12个县市的13个羊场,共采集羊粪便样品553份。经显微镜检查后发现,球虫感染率为88.61%,其中感染率最高为100%,最低为67.31%,感染强度最大为4200000(OPG),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27%,贾第虫感染率为3.25%。对收集的粪便DNA样品同时采用PCR法对隐孢子虫、贾第虫、魏氏梭菌进行检测。结果,基于SSUrRNA的nested-PCR共检出50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基于16SrRNA的nested-PCR共检出39份贾第虫阳性样品,隐孢子虫和贾第虫感染率分别为9.04%(50/553)、7.05%(39/553);基于ɑ毒素基因的常规PCR共检出13份魏氏梭菌阳性样品,感染率为2.35%(13/553)。幼龄羊的隐孢子虫、贾第虫和魏氏梭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成年羊,其中幼龄羊的感染率分别为13.02%(41/315)、8.25%(26/315)、2.86%(9/315),成年羊的感染率分别为4.04%(8/198)、6.57%(13/198)、2.02%(4/198);放牧羊的隐孢子虫、贾第虫和魏氏梭菌的感染率分别为31.34%(21/67)、7.46%(5/67)、5.97%(4/67),舍饲羊的感染率分别为5.97%(29/486)、7.00%(34/486)、1.85%(9/486);绵羊隐孢子虫、贾第虫、魏氏梭菌的感染率分别为9.28%(31/334)、8.08%(27/334)、3.59%(12/334),山羊的感染率分别为8.68%(19/219)、5.48%(12/219)、0.46%(1/219),绵羊感染率均高于山羊。为了确定引起羊腹泻的各个病原的种类,将扩增出的阳性样品序列扩增后分别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下载相关参考序列,应用Clustalⅹ2.11软件分别进行序列比对,鉴定出致病种。在本次调查的羊粪便样品中共鉴出3个隐孢子虫虫种,分别是C.ubiquitum(N=27)、C.xiaoi(N=19)、C.parvum(N=4);贾第虫经鉴定分别为集聚体A(N=1)和集聚体E(N=38);魏氏梭菌经鉴定分属于A型(N=9)、C型(N=2)和D型(N=2)。其中C.parvum、C.ubiquitum、贾第虫集聚体A和魏氏梭菌A、C型均属人畜共患的病原种类,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表明羊腹泻病原在各种年龄和饲养方式中普遍存在,实践中也发现该病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其中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和细菌性病原是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所以,对引起羊腹泻的重要病原应尽早做出准确诊断,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本研究为羊腹泻的诊断和防控提供技术手段和参考依据。
郎利敏,王克领,游一,张立宪,张清娴[8](2008)在《家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治》文中研究说明
李云霄[9](2008)在《Dot-ELISA检测牛D型产气荚膜梭菌病抗体的研究》文中指出产气荚膜梭菌(Cl.perfringens)是一种梭状芽孢属条件性致病菌,该病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严重的犊牛肠毒血症,甚至死亡。而针对该病菌体蛋白产生的特异抗体尚无一套完整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因此,本研究目的是以纯化的菌体蛋白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敏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试验成功地以Cl.perfringens D型标准株C60的菌体经过超声波裂解后,进行了SephadexG-200凝胶柱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提纯的140KD大小的Cl.perfringens菌体蛋白与牛血清中D型Cl.perfringens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因此,纯化后的Cl.perfringens140KD菌体蛋白可以用于建立牛D型Cl.perfringens病间接Dot-ELISA的诊断抗原。本试验对间接Dot-ELISA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适工作条件。结果表明,试验流程中最适抗原包被浓度1.95μg/mL、最适血清稀释度1∶320及最适酶标兔抗牛IgG的工作浓度1∶2 000;采用Dot-ELISA检测同一份1∶320倍稀释的阳性血清抗体时粗提抗原的浓度为40.6μg/mL时,而提纯抗原的浓度仅为1.9μg/mL;应用提纯抗原的Dot-ELISA对100份牛血清进行检测,敦化地区阳性率最高;用二抗体间接Dot-ELISA和AGID同时检测30份阳性血清的抗体滴度,结果二法所测抗体平均滴度分布为1∶736和1∶17,间接Dot-ELISA的相对灵敏度为AGID的43倍;而且所建立的二抗体间接Dot-ELISA不与牛产气荚膜梭菌病A、B、C、E型阳性血清反应,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本试验在国内首次应用纯化的D型Cl.perfringens菌体蛋白为抗原,成功建立了检测牛血清中D型Cl.perfringens抗体的间接Dot-ELISA诊断方法,所建立的Dot-ELISA法除了具有ELISA的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之外,还具有抗原用量少,快速、简便等优点,为牛产气荚膜梭菌病诊断和预防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试验手段。
张营[10](2007)在《延边黄牛D型魏氏梭菌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魏氏梭菌是一种梭状芽孢属条件性致病菌,该病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肠道中的常在菌群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机体严重的疾病。延边地区是魏氏梭菌病的高发区,尤其对延边黄牛的危害极为严重。而针对该病的检测尚无一套完整的血清学技术,因此,本研究将提取的D型魏氏梭菌制成菌体抗原,并建立了检测该病的间接ELISA方法。本实验对间接ELISA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摸索,确定了最适工作条件。结果表明,美国Costar公司生产的酶标板的变异系数为4.5%,达到间接ELISA的要求;D型魏氏梭菌菌体裂解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50μg/ml,最适包被条件为37℃1h;被检血清的最适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1000,血清与酶标二抗的反应时间均为37℃1h;最适封闭时间为37℃1h;PBST稀释液中脱脂乳的浓度为3%;底物最适反应条件为室温25min;阴阳性临界值为0.032。经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是特异的,且重复性好;对采集于延边地区的10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间接ELISA检测,结果阳性率为11%。本试验应用D型魏氏梭菌菌体裂解抗原为抗原,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延边黄牛血清中D型魏氏梭菌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为延边黄牛D型魏氏梭菌疾病免疫监测和血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捷、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二、绵羊腐败梭菌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绵羊腐败梭菌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中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污染牛奶的风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奶牛场产气荚膜梭菌污染检测及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
1.1 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 产气荚膜梭菌的流行与危害 |
1.3 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方法 |
1.3.1 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 |
1.3.2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1.4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评估 |
1.4.1 产气荚膜梭菌的风险评估 |
1.4.2 风险评估在牛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中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2.2.3 敏感性检测 |
2.2.4 样品检测 |
2.2.5 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纯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2.3.2 敏感性检测 |
2.3.3 样品检测及细菌分离纯化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中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风险因素分析 |
3.1 材料 |
3.1.1 菌株与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产气荚膜梭菌污染量检测 |
3.2.3 牛奶中产气荚膜梭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 |
3.2.4 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牛奶的风险因素分析 |
3.2.5 敏感性分析 |
3.3 结果 |
3.3.1 产气荚膜梭菌污染量检测结果 |
3.3.2 牛奶中产气荚膜梭菌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3 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牛奶的风险因素分析 |
3.3.4 敏感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腐败梭菌α毒素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梭菌属概述 |
1.1.1 梭菌属生物特性 |
1.1.2 主要致病性梭菌概述 |
1.2 腐败梭菌研究进展 |
1.2.1 病原学 |
1.2.2 流行病学 |
1.2.3 临床症状 |
1.2.4 病理变化 |
1.2.5 致病机理 |
1.2.6 诊断 |
1.2.7 防治 |
1.3 腐败梭菌α毒素 |
1.3.1 α毒素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 |
1.3.2 α毒素的结构与功能 |
1.3.3 α毒素的免疫原性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腐败梭菌α毒素制备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菌株 |
2.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3 方法 |
2.3.1 腐败梭菌天然α毒素制备 |
2.3.2 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无毒突变体制备 |
2.4 结果 |
2.4.1 腐败梭菌天然α毒素制备 |
2.4.2 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无毒突变体制备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菌株 |
3.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3 方法 |
3.3.1 小鼠免疫 |
3.3.2 细胞融合 |
3.3.3 单克隆抗体筛选 |
3.3.4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3.3.5 单克隆抗体针对抗原表位鉴定 |
3.3.6 细胞中和试验 |
3.3.7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3.3.8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效价测定 |
3.3.9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3.3.10 单克隆抗体亲和常数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小鼠免疫 |
3.4.2 细胞融合 |
3.4.3 阳性杂交瘤孔的克隆 |
3.4.4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3.4.5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3.4.6 单克隆抗体针对抗原表位鉴定 |
3.4.7 中和试验 |
3.4.8 腹水制备 |
3.4.9 单克隆抗体纯化效果鉴定 |
3.4.10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3.4.11 单克隆抗体亲和常数测定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菌株 |
4.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3 方法 |
4.3.1 制备包被抗原 |
4.3.2 阻断ELISA基本操作步骤 |
4.3.3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以及阴、阳性血清工作浓度的确定 |
4.3.4 单抗以及酶标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
4.3.5 包被液以及包被条件的确定 |
4.3.6 封闭液以及封闭条件的确定 |
4.3.7 单克隆抗体作用条件的确定 |
4.3.8 底物显色液作用条件的确定 |
4.3.9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4.3.10 特异性试验 |
4.3.11 重复性试验 |
4.3.12 阻断ELISA与细胞中和试验相关性测定 |
4.3.13 阻断ELISA与小鼠中和试验相关性测定 |
4.4 结果 |
4.4.1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以及阴、阳性血清工作浓度的确定 |
4.4.2 单抗及酶标抗体工作条件的确定 |
4.4.3 包被液以及包被条件的确定 |
4.4.4 封闭液以及封闭条件的确定 |
4.4.5 单抗作用条件的确定 |
4.4.6 底物显色液作用条件的确定 |
4.4.7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4.4.8 特异性试验 |
4.4.9 重复性试验 |
4.4.10 阻断ELISA与细胞中和试验相关性 |
4.4.11 阻断ELISA与小鼠中和试验相关性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互助藏羊梭菌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流行病学资料与样品采集 |
1.2 主要试剂仪器 |
1.3 细菌学检测 |
1.4 分子鉴定 |
1.5 基因序列比较与进化分析 |
1.6 动物致病性试验 |
2 结果 |
2.1 镜检结果 |
2.2 分子鉴定结果 |
2.3 基因同源性分析 |
2.4 基因进化分析 |
2.5 动物致病性试验 |
3 讨论 |
(4)山东地区鹿肠毒血症的综合诊断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1 国内流行状况及危害 |
1.2 病原形态及生化特征 |
1.3 细菌的类型及毒素的生物学研究 |
1.4 致病机制 |
1.5 病理学变化 |
1.6 诊断方法 |
1.7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试验一 鹿肠毒血症的综合诊断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剂配制 |
1.4 方法与步骤 |
1.4.1 临床诊断 |
1.4.2 病理组织学诊断 |
1.4.3 显微镜检查 |
1.4.4 生化鉴定检测 |
1.4.5 应用多重PCR进行鉴定和分型 |
1.4.6 PCR产物胶回收及鉴定 |
1.4.7 连接 |
1.4.8 DH5α的制备 |
1.4.9 转化 |
1.4.10 重组质粒鉴定 |
1.4.11 测序分析 |
1.4.12 药敏试验 |
2 结果 |
2.1 流行病学分析 |
2.2 临床症状 |
2.3 剖检病变 |
2.4 病理组织学检测 |
2.5 病料涂片镜检结果 |
2.6 细菌的分离培养 |
2.7 细菌生化鉴定的结果 |
2.8 多重PCR鉴定结果 |
2.9 同源性及进化分析 |
2.10 药敏试验结果 |
2.11 干预治疗 |
3 讨论 |
试验二 鹿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肠内容物毒素测定结果 |
2.2 分离菌毒力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腐败梭菌概述 |
1.1.1 病原学 |
1.1.2 致病性 |
1.1.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1.4 诊断 |
1.1.5 免疫与防控 |
1.2 腐败梭菌α毒素的研究进展 |
1.2.1 α 毒素的一般特性 |
1.2.2 α 毒素的结构与功能 |
1.2.3 α 毒素的致病机理 |
1.2.4 α 毒素的免疫原性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菌株、载体和细胞 |
2.2.2 主要试剂 |
2.3 方法 |
2.3.1 腐败梭菌α毒素基因的扩增 |
2.3.2 重组表达载体pET28a-csa的构建 |
2.3.3 不同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 结果 |
2.4.1 腐败梭菌α毒素密码子的优化 |
2.4.2 腐败梭菌α毒素基因的扩增 |
2.4.3 重组表达载体pET28a-csa的构建 |
2.4.4 重组表达载体pET28a-csa的序列测定 |
2.4.5 不同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6 不同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表达载体的序列测定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rCSA突变体的表达与生物活性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菌株、质粒和细胞 |
3.2.2 毒素、抗体与血清 |
3.2.3 主要试剂 |
3.2.4 实验动物 |
3.3 方法 |
3.3.1 重组α毒素及其突变体的诱导表达 |
3.3.2 重组α毒素及其突变体的生物特性研究 |
3.4 结果 |
3.4.1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
3.4.2 重组α毒素及其突变体的生物特性研究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体的免疫原性比较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菌株、毒素与抗体 |
4.2.2 主要试剂 |
4.2.3 实验动物 |
4.3 方法 |
4.3.1 不同重组α毒素突变体的制备 |
4.3.2 不同重组α毒素突变体的浓度测定 |
4.3.3 不同重组α毒素突变体疫苗的制备 |
4.3.4 不同重组α毒素突变体的免疫原性比较 |
4.4 结果 |
4.4.1 不同重组α毒素突变体的浓度测定 |
4.4.2 疫苗的检验 |
4.4.3 不同重组α毒素突变体的免疫原性比较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rCSA_(TMD△212-222)表达条件优化、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及免疫原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 |
5.2.1 菌株、毒素与抗体 |
5.2.2 主要试剂 |
5.2.3 实验动物 |
5.3 方法 |
5.3.1 重组菌表达条件的优化 |
5.3.2 重组蛋白rCSA_(TMD△212-222)的纯化 |
5.3.3 重组蛋白rCSA_(TMD△212-222)的生物活性鉴定 |
5.3.4 重组α毒素突变体rCSA_(TMD△212-222)疫苗的制备 |
5.3.5 不同免疫剂量rCSA_(TMD△212-222)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
5.4 结果 |
5.4.1 重组菌表达条件的优化 |
5.4.2 重组蛋白rCSA_(TMD△212-222)的纯化 |
5.4.3 重组蛋白rCSA_(TMD△212-222)的生物活性鉴定 |
5.4.4 重组α毒素突变体rCSA_(TMD△212-222)疫苗的制备 |
5.4.5 不同免疫剂量rCSA_(TMD△212-222)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pET-28a-c(+)载体 |
附录2 OEPR法构建重组质粒示意图 |
附录3 试验用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
附录4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诺维氏梭菌的培养、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α毒素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诺维氏梭菌介绍 |
1.2 相关菌介绍 |
1.2.1 腐败梭菌 |
1.2.2 产气荚膜梭菌 |
1.3 诺维氏梭菌培养现状 |
1.4 PCR技术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菌株及细胞 |
2.1.2 主要的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
2.1.3 主要试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菌种复苏 |
2.2.2 菌种保存 |
2.2.3 诺维氏梭菌增菌培养基探索 |
2.2.4 诺维梭菌、腐败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PCR检测 |
2.2.5 天然毒素的制备 |
2.2.6 诺维氏梭菌α天然毒素蛋白鉴定的SDS-PAGE检测技术 |
2.2.7 实验动物感染 |
2.2.8 诺维氏梭菌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
2.2.9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2.2.10 BALB/c小鼠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制备 |
2.2.11 BALB/c小鼠单克隆抗体腹水的纯化 |
2.2.12 单克隆抗体的效价检测 |
2.2.13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鉴定 |
2.2.14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稳定性的测定 |
2.2.15 小鼠单克隆抗体Ig亚类的鉴定 |
2.2.16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 结果和分析 |
3.1 菌株培养及其特性分析结果 |
3.2 诺维氏梭菌增菌培养基培养效果 |
3.3 诺维梭菌的PCR检测结果 |
3.3.1 PCR扩增结果 |
3.3.2 PCR检测的特异性、重复性试验结果 |
3.3.3 PCR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 |
3.4 诺维氏梭菌天然毒素的纯化结果 |
3.5 诺维氏梭菌动物感染实验 |
3.6 诺维氏梭菌α毒素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
3.6.1 基因合成和构建结果 |
3.6.2 质粒构建酶切结果 |
3.6.3 诺维氏梭菌重组蛋白表达结果 |
3.6.4 诺维氏梭菌重组蛋白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
3.7 诺维氏梭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结果 |
3.7.1 免疫BALB/c小鼠抗体效价的检测结果 |
3.7.2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结果 |
3.7.3 杂交瘤细胞的生长情况 |
3.8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稳定性测定结果 |
3.9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结果 |
3.10 腹水的纯化及浓度测定结果 |
3.11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 |
3.11.1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 |
3.11.2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
3.11.3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
3.12 诺维氏梭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结果 |
4 讨论 |
4.1 选取重组蛋白的原因 |
4.2 天然α毒素的制备及纯化 |
4.3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和筛选 |
4.4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 |
4.5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4.6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鉴定 |
4.7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4.8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制备出来的意义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7)我国三省部分地区羊四种病原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隐孢子虫研究及流行概况 |
2.羊贾第虫研究及流行概况 |
3 魏氏梭菌概况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三种致羊腹泻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调查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致羊腹泻的三种病原的分子鉴定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8)家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 |
2 病理变化 |
3实验室诊断 |
3.1镜检 |
3.2细菌培养 |
3.3细菌生化反应 |
4防治措施 |
4.1消毒与隔离 |
4.2西药治疗 |
4.3中药治疗 |
5小结 |
(9)Dot-ELISA检测牛D型产气荚膜梭菌病抗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病原体简介 |
2 毒素 |
3 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征 |
4 产气荚膜梭菌对人类的危害 |
5 产气荚膜梭菌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6 防治措施 |
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D型产气荚膜梭菌培养所用材料 |
1.2 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原分离所用材料 |
1.3 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所用材料 |
1.4 Dot-ELISA所用材料 |
1.5 抗原及血清样本 |
1.6 试验仪器 |
2 方法 |
2.1 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 |
2.2 D型产气荚膜梭菌生长曲线测定 |
2.3 D型产气荚膜梭菌纯化抗原制备研究 |
2.4 D型产气荚膜梭菌纯化菌体蛋白反应原性分析 |
2.5 Dot-ELISA操作程序 |
2.6 Dot-ELISA最适工作条件选择 |
2.7 不同载体膜的选择 |
2.8 特异性试验 |
2.9 敏感性试验 |
2.10 重复性试验 |
2.11 比较试验 |
2.12 对样本血清的检测 |
2.13 保存期试验 |
结果 |
1 D型产气荚膜梭菌培养 |
2 D型产气荚膜梭菌生长曲线测定 |
3 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原分析 |
4 D型产气荚膜梭菌纯化菌体抗原SDS-PAGE分析 |
5 纯化菌体抗原Western blot分析 |
6 Dot-ELISA反应判定标准 |
7 Dot-ELISA程序的标准化 |
8 不同载体的比较 |
9 特异性试验 |
10 敏感性试验 |
11 重复性试验 |
12 比较试验 |
13 间接Dot-ELISA对血清样本检测 |
14 膜片保存期试验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延边黄牛D型魏氏梭菌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病原体 |
2 毒素 |
3 流行病学 |
4 临床症状 |
5 病理变化 |
6 魏氏梭菌对人的危害 |
7 诊断方法 |
8 防治措施 |
9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材料 |
1.1 制备抗原所用试剂 |
1.2 间接ELISA所用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用抗原及血清 |
2 方法 |
2.1 D型魏氏梭菌菌体裂解抗原制备 |
2.2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2.3 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 |
2.4 间接ELISA方法与琼脂扩散方法的比较试验 |
2.5 现地血清样品的检测 |
结果 |
1 D型魏氏梭菌菌体裂解抗原的制备 |
2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2.1 反应板均一性的测定 |
2.2 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及阴阳性血清最适稀释度的确定 |
2.3 抗原的最适包被温度及最适包被时间的确定 |
2.4 血清最适作用时间的确定 |
2.5 酶标二抗最适工作浓度及最适作用时间的确定 |
2.6 PBST稀释液中封闭液浓度的确定 |
2.7 底物最适显色时间的确定 |
2.8 间接ELISA方法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3 间接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 |
3.1 特异性试验 |
3.2 板内重复性试验 |
3.3 板间重复性试验 |
4 间接ELISA方法与琼脂扩散方法的比较试验 |
5 现地血清样品的检测 |
讨论 |
1 各种条件对间接LEISA的影响 |
2 间接LEISA实验的特异性 |
3 间接LEISA实验的敏感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绵羊腐败梭菌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中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污染牛奶的风险因素分析[D]. 李一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腐败梭菌α毒素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D]. 张秀坤.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020(09)
- [3]互助藏羊梭菌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与分析[J]. 雷有菊,王文勇,张学勇.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9(04)
- [4]山东地区鹿肠毒血症的综合诊断及致病性研究[D]. 朱凯宗. 青岛农业大学, 2019(03)
- [5]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研究[D]. 董令赢.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019(08)
- [6]诺维氏梭菌的培养、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α毒素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D]. 孟德志.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我国三省部分地区羊四种病原感染情况调查[D]. 李静.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8)
- [8]家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治[J]. 郎利敏,王克领,游一,张立宪,张清娴. 河南农业科学, 2008(11)
- [9]Dot-ELISA检测牛D型产气荚膜梭菌病抗体的研究[D]. 李云霄. 延边大学, 2008(03)
- [10]延边黄牛D型魏氏梭菌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D]. 张营. 延边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