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张爱玲作品多用色彩语言词汇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杨晨[1](2021)在《统计方法在计量风格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张爱玲小说分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刘晨鸽[2](2021)在《论迟子建文学世界中的色彩意义》文中指出自步入文坛以来,迟子建多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地勾勒着东北地域的自然风物、历史面貌、人伦情感,其文字中所特有的格调和气质禀赋之所以能够独立于思潮盛行、林立的当代文坛,也离不开文本叙事过程中的色彩铺陈。在迟子建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她笔下所展示的不仅是自然和人文世界的客观呈现,也对故事作品的意义进行了深刻揭示,所以色彩理论对迟子建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全新的文学审美视域。全文以色彩作为独立的视域来鉴赏和整理迟子建文学创作中的色彩意义的呈现,兼顾作者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时期的创作特征流变和不同色彩在文本中的特殊含义等内容对迟子建的色彩运用风格进行归纳和梳理。绪论部分依次交代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框架及方法。第一章主要迟子建的文学文本的具体内容中,整理并分析迟子建的色彩运用习惯和不同色彩的代表性特征。分别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人物风景等处呈现北中国独特的色彩世界,以及相关的象征和意义还有男女不同的性别视域下的色彩描写的角度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解构。第二章主要从迟子建的三个不同的创作时期的色彩美学透视的角度,对其早期《北极村童话》、中期《雾月牛栏》和近期《额尔古纳河右岸》三部文学作品,按照时间的顺序对迟子建的色彩运用进行辩证的思考,并且结合陌生化理论,在色彩文本呈现过程中通过增加难度与距离,来打破人们对色彩运用的思维定式,寻求色彩呈现的创新方法。第三章主要从影响迟子建色彩世界建构的背景因素的角度进行探寻。从北极村的童年寻根,到由乡到城的乡村礼俗与城市风貌相叠加的丰富人生经历,耳濡目染的俄罗斯文化和少数民地区的别具特色的图腾印记和萨满文化,都是迟子建的色彩创作的源动力,正是这复杂而又饱满的人生经历建构起了迟子建独一无二的色彩世界。
张馨月[3](2021)在《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语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西学东渐”的风潮为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本文将从民国时期报刊杂志中的服饰流行色彩语汇入手,探讨该时期服饰色彩语汇的用词特点及流变原因,为民国时期的服饰时尚潮流及色彩语汇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以民国时期上海地区报刊中的服饰色彩语汇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色彩的色相属性,将收集的服饰色彩语汇分成九大类,并对这九类服饰色彩词注释及适用范围分析。由于各类报刊的创立背景、执笔人群与受众群体不同,色彩语汇在各类报刊中呈现不同的使用偏好,如《申报》中的服饰色名多展现面料色泽特点;《玲珑》中同一类别的色彩,构词十分多样化,充分表现了其色彩语汇的丰富性;《家庭》中的服饰色名直观表达了色彩的由来;《妇女杂志》和《妇女生活》中偏好使用国外色彩词汇进行服饰介绍。基于色彩语汇在服饰中的搭配组合,可将其分成三类:无彩色系语汇组合、有彩色系语汇组合、混合色系语汇组合。其中,混合色系语汇组合在服饰色彩搭配中最多,主要以原色与次生色搭配为主;有彩色系语汇组合受到国外服饰配色的影响,在组合上以深浅色彩组合居多;无彩色系语汇在使用时,着重突出同色系之间的纯度差异。同时,根据报刊中的服饰色彩信息汇总发现,上装中黑色、白色等淡雅色彩出现最多,礼服中红蓝色系出现频率最高,不同款式的流行色彩各有差异。通过对报刊中所出现的国人择色观念的梳理,发现影响色彩流行的原因有两种,即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包括年龄与性格、体型与肤色、生理与心理的影响。外部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群体价值观、色彩属性、社会文化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该时期服饰的主流色彩。通过对民国时期报刊杂志中的服饰色彩语汇的相关信息整理发现,影响色彩语汇流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国外色彩科学理论的传入,该时期的色彩语汇,在命名时常会突出色与色之间的关系,如带橙赤色、带绿黄色等。但由于当时的配色理论不够完善,因此出现大量的模糊命名方式,如甚鲜明的绿色、黄胜的绿色等。染护技术的革新让服饰色彩在以原料命名的基础上,更具多元化,如黑色系中“乌元”与“精元”。面料的多样让同一色彩呈现出不同色泽,使人们在称呼时无法同一标准。政治制度的开放包容更是为服饰色彩语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民国时期的服饰色彩语汇作为该时期服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揭示了隐藏在色彩语汇下,人们的文化思想、社会心理、审美观念的发展轨迹,色彩文化在传承中的合理变迁,为提升中国传统色彩语汇在国际平台上的话语权作铺垫。
孙悦如[4](2020)在《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莫言广袤和深邃的文学世界中,有很多难以言状又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细节描写都是通过色彩的驾驭完成的。色彩不仅丰富了莫言小说中的感觉世界,还带给读者挥之不去的浓厚的色彩印象。色彩之于莫言,已经不单单是给作品增添诗意,更是丰富了文本思想、凝聚着作家的主体意识,因此对莫言色彩的研究也是解读莫言小说的重要切入点。但目前对莫言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学、魔幻色彩、民间角度、人物形象和语言等方面。虽然也有不少学者尝试在色彩的角度解读莫言的小说,但大多不够深入具体,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将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莫言小说中的色彩运用展开分析和探讨。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对莫言小说创作的主要经历、莫言色彩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以及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创新点和难点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从现代色彩心理学等角度,结合莫言创作的时间轨迹,分析莫言小说中色彩意象的寓意和寓意的变化过程,主要涉及莫言小说中的红色意象、绿色意象和蓝色意象。第二章主要对莫言小说中色彩语言的运用进行分析,包括继承传统小说写作中色彩的写实写法,利用色彩进行人物和景物描写。另外,莫言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色彩驾驭能力,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不同于物理世界的客观性,又将情绪、眼神等本来没有色彩的东西通过即时的感觉或好恶增添上色彩,展现了小说的魔幻特色。第三章主要分析莫言小说中色彩的艺术特征,从色彩的对比和节奏、色彩的审美与审丑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莫言的小说通过强烈的补色对比、冷暖色并置等方式,给小说增添了张力和审美效果,并且用多种色彩的变化组合赋予了色彩调节叙事节奏的功能。其次,莫言的小说中呈现出审美与审丑并存的特点,这一点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得到体现。第四章主要探析莫言小说色彩书写背后的原因。本章从生活经验熏染、与画家的交流以及莫言自身的色彩自觉和审美自觉三个角度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从莫言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原因所在。结语部分,总结莫言小说中色彩运用的整体特点,揭示色彩背后独特的文学价值。莫言小说中俯拾皆是的色彩词不仅仅让读者沉浸在视觉盛宴当中,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内涵,艺术化地展示了小说人物和情节,引人深思。他将人物的内心情感作为设置色彩的首要原则,或是追求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色彩和意象搭配在一起,突破了自然中客观色彩的枷锁,给予色彩从未有过的表达自由。
石融雪[5](2019)在《张爱玲小说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爱玲的作品中,以小说和散文创作的数量最为突出,而小说的成就又远远高出散文。所以,文章以张爱玲小说作为研究语料,立足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以语言形式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语言特色进行客观的描写与分析。主要研究方法为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法贯穿文章始终。全文由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张爱玲的一些情况,对小说语言研究现状和张爱玲小说语言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目前学术界对小说语言进行研究的文章不是很多,对张爱玲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学方面,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屈指可数。第一章为张爱玲小说词汇研究。分为四节,第一节对张爱玲小说的总的词汇面貌做了概貌性分析,分出了高频词和非高频词,在张爱玲小说中,词汇方面既有文言词、古语词,也有方言词、外来词;既有成语,也有惯用语、谚语;既体现了口语色彩,也表现出了书面语色彩,展现出了中西交融、雅俗合璧的语言特色。作家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面貌,民俗文化词汇研究便是最能体现当时上海的社会风俗面貌。女性词汇和颜色词作为张爱玲小说的特色,自然应当囊括在词汇研究当中。第二章为张爱玲小说语法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分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后缀分析、词语的重叠现象、副词的运用、拟声词的运用、以破折号为突显作用的句式。前四节是从词法上面进行的研究,最后一节是从句法上展开的论述。后缀分析以“-子”缀为主;词语的重叠现象从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两方面进行分析,名词以构词重叠为主,动词和量词以构形重叠为主,形容词既有构词上的重叠,也有构形上的重叠;副词以张爱玲小说中特色副词作为选择性分析,对张爱玲小说中方言词汇的分析主要包含在这三节当中。张爱玲在小说中运用的拟声词非常丰富,通过数据统计进行分析论述;张爱玲小说中,标点符号以破折号最为有特色,采用数据统计法,对破折号作点号和作标号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统计。第三章为张爱玲小说修辞研究。这一部分主要从长句与短句、反复、比喻和其它修辞现象进行研究。通过与同时期多数作家组成的现代文学文本语料库进行对比,发现张爱玲在行文时,长句较多,而更倾向于使用短句;反复分为接连反复和隔离反复两种;通过对“喻词”的搜索,发现张爱玲小说比喻句中明喻和隐喻都很丰富,但明喻数量更多。多种修辞方式的运用,说明张爱玲小说语言运用成熟。在结语部分,文章对张爱玲小说的语言运用特点作了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词汇所反映的社会面貌和作家词语运用特色;小说中的特色语法;修辞的多种运用。
黄风凯[6](2017)在《论张爱玲散文中的世俗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爱玲的散文逸出社会主流话语,表现出对于世俗生活的浓厚兴趣,为现代文学史上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她的散文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张爱玲作为一个自食其力的现代市民和职业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的思考,包括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对于文学、艺术、历史、英雄、圣人的世俗观照,自身的市民定位等等。张爱玲写世俗,并不是闲话家常,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版与复述,她散文中体现出的苍凉感、人生虚无感、悲悯情怀以及对于女性的自审意识是她基于世俗又超越世俗的意蕴和内涵。另外,张爱玲散文中语言上的通俗性、形象性(包括色彩语言、比喻、幽默以及方言的运用)对当代散文创作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及结语组成,共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主要是学术界对于张爱玲散文及散文中世俗书写的研究综述)和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张爱玲的生活入手,借助于王安忆、贾平凹等人对于张爱玲的看法,结合她所处的时代背景、生长的家庭环境,分两个方面来论述张爱玲散文中的世俗书写,一方面是她自身的市民定位和对于世俗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其中包括她对于金钱的喜爱,对于出名的追求,某种程度上为了谋生而写作,追求人生安稳而结婚等等;另外一方面是她世俗的历史文艺观,主要包括对于文学、艺术的世俗关爱,对于历史、英雄、圣人的世俗观照。第二章,从张爱玲对于世俗生活并不是完全地沉湎,而是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其散文中世俗的超越性,包括人生苍凉感、人生虚无感、悲悯情怀以及对于女性的自审意识。着重探讨的是张爱玲散文中世俗书写背后的悲悯情怀,从写作对象是小人物,人生本质是追求安稳,剖析战乱中的人性(包括人性的自私、残缺、对死亡的恐惧),爱情,亲情,以及女性的生存处境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张爱玲散文中世俗书写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选材和语言上两方面。选材上与世俗生活息息相通,语言上的通俗性、形象性(比喻、色彩语言、幽默以及方言的运用)是张爱玲散文中世俗书写的艺术特色。结语重点是对研究做简要概括,同时也期盼学术界对于张爱玲散文的研究能够日臻完善。
苏盈盈[7](2017)在《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文中提出张爱玲及其影响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两岸的张爱玲接受过程是这一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爱玲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话题,学界对于她的讨论并未随着她的香消玉殒而减弱,反而热议不断。将张爱玲置于特殊历史背景中,通过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立场下的张爱玲传播与接受上的差异,以此对比两岸的张爱玲接受状况所面临的不同境遇。整体性地观察张爱玲在大陆与台湾的特殊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不仅对两岸的张爱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而且以此透视两岸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思潮的生成和演变。研究以时间为主线,将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1950年代初,张爱玲因外部环境的改变离开上海奔赴香港,在迫于生活压力的情况创作《秧歌》《赤地之恋》。被冠上“反共作家”名号的张爱玲得以凭借《秧歌》进入台湾文坛,她的其它作品在1960年代也相继于台湾出版,并掀起一阵“张爱玲热”。而海峡对岸的大陆学界却因为特殊原因对张爱玲不再提起,这导致张爱玲在大陆文坛沉寂了近三十年。第二个阶段,1970年代,在台湾现实主义文学崛起的背景下,张爱玲逃避社会责任的作品遭到不同立场的学者的质疑。其中,林柏燕与水晶、夏志清等对张爱玲历史定位的问题进行讨论,唐文标与朱西宁、林以亮等围绕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评价标准展开争论。1980年代,大陆学界逐渐走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开始重新发掘、审视张爱玲及其作品。与此同时,张爱玲及其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被大陆读者熟知,并被写入文学史、专题史中。第三个阶段,1990年代后,两岸张爱玲研究呈现微观化、趋同化的态势。但趋同中又因文化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细微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岸文学史对张爱玲的定位与书写方面。通过对比张爱玲在两岸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不同境遇,反观文化环境对作家及文学作品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使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两岸有着不同的定位与读者期待。
谭冰雪[8](2016)在《绘声绘色的苍凉世界—论张爱玲小说中声音、色彩的运用》文中提出在群星璀璨的中国文坛,张爱玲在现代文学史上始终占有其独特的一席之地,她被世人奉为“传奇”。张爱玲凭着自己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厚的文字表达功力,在小说中将各种感官意象相互交织,使其小说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在其众多感官描写中,尤以声音和色彩的运用最为精妙。本论文立足于张爱玲小说的语言文字本身,以张爱玲小说文本中的声音和色彩描写为依托,由此对其小说进行整体性观照。通过对小说文本中声音和色彩的运用情况的分析,探究声、色背后的深层审美意蕴,并对这种华美的叙事形式与小说中呈现出的苍凉的文本主题之间的对照关系进行研究,由此感知张爱玲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第一章主要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对声音的运用,选取其文本中的市声、乐声、战火声为主要素材并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以此观照张爱玲在声音描写方面的创作特色及写作技巧。第二章主要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对色彩的运用,选取其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白、红、蓝、绿四种色调为主要素材并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以此观照张爱玲在色彩描写方面的创作特色及写作技巧。第三章立足于前两章文本分析的基础,探究张爱玲小说华美的语言风格和苍凉的文本主题之间的对照关系及其苍凉风格的成因,以期更好的领悟张爱玲小说的思想意蕴与艺术特征。
刘洁[9](2016)在《张爱玲创伤体验和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文坛上,张爱玲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的作品多以女性为写作中心,以描写女性人生命运为主,大都具有苍凉的悲剧意味,同时又饱含作家对于女性的同情和对人生、人性以及对社会的反思,从而成为时代的经典。张爱玲作品语言运用的纯熟,意象选取的精妙,言情的深刻,为她在现代文学史上奠定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外无论是对张爱玲还是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均已取得许多成果,但研究者们都较少系统地从张爱玲个人的创伤体验角度入手审视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因此,论文试图从作家张爱玲的个人创伤体验入手,探究张爱玲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生感受的书写、艺术手法的运用与其个人创伤体验的关系。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来源、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重难点做一概述。第二部分以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为分期,概述张爱玲的小说创作。第三部分着重对张爱玲人生各个时期的创伤体验做一梳理。第四部分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类,来探究这些人物塑造与作家创伤体验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主要研究张爱玲在创伤体验下的人生感受书写,进而研究张爱玲小说的书写与其创伤体验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主要论述张爱玲创伤体验与艺术手法的运用。
李会[10](2016)在《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爱玲是位才华卓越的女作家,直到今天,她的作品仍一直受到海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作品的成功,也是创作者独具匠心地运用语言的成功。本文以黎运汉先生的《汉语风格学》为主要理论框架,同时运用汉语修辞学知识对其小说中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小说中词语的反常运用和独特的比喻修辞格的使用体现出新奇生动的风格特点;俗语、方言词、文言词和四字格词语的有效运用表现出语言的通俗典雅的风格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交融并用,使小说语言呈现出融贯古今、中西合璧的风格特点;小说中叠字、摹声、反复的使用使其语言节奏和谐悦耳,生动细腻;丰富多彩的色彩词的运用起到了宣泄情感和渲染氛围的作用表现出艳丽绚烂的风格特点,也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最后总结其风格生成的原因,作者的生活经历、语言修养和个性气质等主观因素是形成其小说语言风格的主要因素,动荡的时代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其小说语言风格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试析张爱玲作品多用色彩语言词汇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张爱玲作品多用色彩语言词汇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2)论迟子建文学世界中的色彩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色彩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
(二)色彩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研究 |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迟子建笔下的北中国的色彩世界 |
一、色彩世界的多样化呈现 |
(一)五彩缤纷的自然环境 |
(二)浓墨重彩的社会生活 |
(三)皴擦点染的人物心理 |
二、色彩的作用与象征意义 |
(一)色彩视域下的精神世界与生命认知 |
(二)色彩视域下“黑白红蓝”的象征蕴含 |
三、色彩运用与性别书写的相得益彰 |
(一)色彩视域下女性的成长与自我救赎 |
(二)色彩视域下男性的执着与自我反思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迟子建文学世界中的色彩美学透视 |
一、不同创作时期色彩美学的潜移默化的特征 |
(一)《北极村童话》的色彩天成 |
(二)《雾月牛栏》的生动写意 |
(三)《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绚丽呈现 |
二、文学世界中的色彩陌生化表现 |
(一)色彩词语陌生化的成因 |
(二)传统色彩的多样化使用 |
(三)色彩与事物的反常搭配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迟子建作品色彩描写的影响因素 |
一、原乡记忆绘就的北中国的色彩世界 |
(一)遥远的北极村的冰雪是色彩的根芽 |
(二)由乡到城的北国之旅是色彩的积淀 |
二、俄罗斯文化影响下的精神印记 |
(一)植根于广袤森林与草原的文学作品 |
(二)陶醉于多彩而又沉静客观的绘画作品 |
三、文化沉淀下的生命色彩勾勒 |
(一)萨满文化与图腾崇拜的色彩追溯 |
(二)乡村礼俗与伦理道德的色彩演化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语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角度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民国报刊中的服饰色彩词信息 |
2.1 民国报刊中服饰流行色彩词概况 |
2.2 民国报刊中的服饰色彩词流行信息分析 |
2.2.1 命名具象的白类色彩词 |
2.2.2 传统色名为主的黑类色彩词 |
2.2.3 种类多样的红类色彩词 |
2.2.4 来源清晰的蓝类色彩词 |
2.2.5 名称多样的褐类色彩词 |
2.2.6 彰显色彩属性的绿类色彩词 |
2.2.7 色调单一的灰类色彩词 |
2.2.8 多作辅色的黄类色彩词 |
2.2.9 分布均匀的紫类色彩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词分布特点 |
3.1 不同报刊中服饰流行色彩用词特点 |
3.1.1 展示面料色彩信息的《申报》 |
3.1.2 突出色彩多元化的《玲珑》 |
3.1.3 强调色彩词出处的《家庭》 |
3.1.4 受西方构词启发的《妇女杂志》《妇女生活》 |
3.2 不同服饰中的流行色彩词特点 |
3.2.1 上装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2 下装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3 连衣裙装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4 礼服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5 配饰流行色彩词特征 |
3.2.6 妆容流行色彩词特征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语汇搭配 |
4.1 服饰色彩语汇搭配 |
4.1.1 无彩色系组合 |
4.1.2 有色彩系组合 |
4.1.3 混合色系组合 |
4.2 妆容色彩语汇搭配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服饰色彩流行因素 |
5.1 个人因素 |
5.1.1 年龄与性格 |
5.1.2 体型与肤色 |
5.1.3 生理与心理 |
5.2 外部因素 |
5.2.1 自然条件的影响 |
5.2.2 群体价值观的影响 |
5.2.3 色彩属性的影响 |
5.2.4 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六章 影响服饰流行色彩语汇流变的原因 |
6.1 政治环境影响下的色彩语汇 |
6.2 色彩学知识影响下的色彩语汇 |
6.2.1 以“三色”原理为基础的构词方法 |
6.2.2 新色彩观助力色彩语汇流通 |
6.3 面料多样影响下的色彩语汇 |
6.4 染护技术影响下的色彩语汇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致谢 |
(4)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拟突破的难题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莫言小说中色彩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一节 红色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二节 绿色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三节 蓝色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二章 莫言小说中色彩语言的继承与创新 |
第一节 写实色彩的运用 |
第二节 语像色彩的丰富与突破 |
第三章 莫言小说中色彩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设置对比与节奏 |
第二节 审美与审丑并举 |
第四章 莫言小说色彩书写的原因探析 |
第一节 生活经验的熏染 |
第二节 印象派绘画的启发 |
第三节 作家的色彩自觉和审美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作品类 |
二、专着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四、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张爱玲小说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张爱玲小说语言研究现状 |
(一)小说语言研究现状 |
(二)张爱玲小说语言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词汇概貌 |
一、语料的加工与处理 |
二、高频词 |
三、非高频词 |
第二节 女性词汇分析 |
一、外貌词汇 |
二、服饰词汇 |
三、女性称谓语 |
第三节 民俗文化词汇分析 |
一、家居文化 |
二、饮食文化 |
三、出行文化 |
四、烟酒文化 |
五、丧嫁文化 |
第四节 颜色词分析 |
一、颜色词的构成 |
二、颜色词在小说中的运用 |
三、颜色词的文化义内涵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语法研究 |
第一节 后缀分析 |
一、“-子”缀 |
二、“-儿”缀 |
三、其它后缀 |
第二节 词语的重叠现象 |
一、重叠式名词 |
二、动词重叠式 |
三、重叠式形容词与形容词重叠式 |
四、量词重叠式 |
第三节 副词的运用 |
一、表示程度 |
二、表示范围 |
三、表示时间、频率 |
四、表示语气 |
第四节 拟声词的运用 |
第五节 以破折号为突显作用的句式 |
一、张爱玲小说破折号使用情况 |
二、破折号在句内的语法功能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修辞研究 |
第一节 长句与短句 |
一、长句的运用 |
二、短句的运用 |
第二节 反复 |
一、接连反复 |
二、隔离反复 |
第三节 比喻 |
一、明喻 |
二、隐喻 |
第四节 其它修辞现象 |
一、叠音与摹声 |
二、双关、拟人、夸张、顶真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论张爱玲散文中的世俗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世俗书写的表现 |
第一节 世俗生活的表现 |
一、市民身份的定位 |
二、世俗生活的热爱与书写 |
第二节 世俗的文艺历史观 |
一、对于文学、艺术的世俗关爱 |
二、对于历史、英雄、圣人的世俗观照 |
第二章 世俗书写的超越 |
第一节 繁华背后的苍凉 |
第二节 人生虚无感 |
第三节 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
第四节 对于女性的自审意识 |
第三章 世俗书写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选材上与世俗生活息息相通 |
第二节 语言上的通俗性、形象性 |
一、比喻手法运用的灵活性 |
二、色彩语言运用的广泛性 |
三、幽默笔调运用的生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消失与登场 |
第一节 离开上海 |
一、1945年前后的张爱玲 |
二、1950年前后的张爱玲 |
第二节 登陆台湾 |
一、《秧歌》与《赤地之恋》 |
二、张爱玲与1950年代台湾文学 |
第三节 1960年代台湾“张爱玲热” |
一、张爱玲与台湾现代派 |
二、张爱玲造访台湾 |
第二章 热议与接纳 |
第一节 1970年代台湾文坛关于张爱玲的几场争论 |
一、林柏燕与水晶关于张爱玲历史定位的争论 |
二、唐文标与朱西宁等关于张爱玲评价标准的争论 |
三、《色,戒》与“汉奸”风波 |
第二节 1980年代大陆文化界重新接受张爱玲 |
一、重新发现张爱玲及其作品 |
二、新时期的张爱玲研究 |
第三节 两岸“张派”作家举隅 |
一、朱天文与萧丽红 |
二、王安忆与苏童 |
第三章 趋同与差异 |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传播概况 |
第二节 趋同:学位论文里的张爱玲 |
第三节 差异:文学史里的张爱玲 |
结语 |
附录 台湾张爱玲研究资料 |
附录1 作类 |
附录2 刊类 |
附录3 纸类 |
附录4 位论文 |
附录5 爱玲学术研讨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绘声绘色的苍凉世界—论张爱玲小说中声音、色彩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绪论 |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中声音的运用 |
一 张爱玲小说中丰富的声音描写 |
1.市声 |
2.乐声 |
3.战火声 |
二 张爱玲小说中声音描写的作用 |
1.以声叙情 |
2.以声诉心 |
3.以声塑形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中色彩的运用 |
一 张爱玲小说中缤纷的色彩描写 |
1.苍凉底色——白 |
2.浓墨重色——红 |
3.忧郁冷色——蓝 |
4.纷繁间色——绿 |
二 张爱玲小说中色彩描写的作用 |
1.以色写意 |
2.以色绘心 |
3.以色塑形 |
第三章 声音与色彩交织的苍凉感 |
一 声色包裹下的苍凉对照 |
1.华美的语言风格 |
2.苍凉的文本主题 |
二 绘声绘色何以苍凉 |
1.文本的整体性观照 |
2.张爱玲的个人审美诉求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9)张爱玲创伤体验和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重难点 |
2. 张爱玲小说创作概述 |
3. 张爱玲的创伤体验 |
3.1 时代陷落之伤 |
3.2 家庭破碎之伤 |
3.3 个人感情之伤 |
4. 张爱玲创伤体验下“人”的塑造 |
4.1 丑陋的男性形象 |
4.2“反传统”的女性形象 |
4.3“弑父书写”和“去势模拟” |
5. 张爱玲创伤体验下的人生感受书写 |
5.1 苍凉末世之感的表露 |
5.2 苍凉亲缘关系的描绘 |
5.3 苍凉婚恋态度的确认 |
6. 张爱玲创伤体验与艺术手法的运用 |
6.1 语言的苍凉 |
6.2 意象的苍凉 |
6.3“参差的对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张爱玲小说简介与语言风格特点 |
1.4.1 张爱玲小说简介 |
1.4.2 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特点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特点一:新奇生动 |
2.1 词语的反常运用 |
2.1.1 词语的超常搭配 |
2.1.2 词义异化 |
2.1.3 词形异化 |
2.1.4 大词小用 |
2.2 独特的比喻 |
2.2.1 喻体的独特选择 |
2.2.2 比喻与通感的完美结合 |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特点二:雅俗共赏 |
3.1 通俗之美 |
3.1.1 俗语的连用 |
3.1.2 方言词语的使用 |
3.1.3 粗俗词语的选用 |
3.2 典雅之美 |
3.2.1 文言词的使用 |
3.2.2 四字格词语的使用 |
第四章 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特点三:融贯古今、中西合璧 |
4.1 融贯古今——借用古典文化 |
4.1.1《红楼梦》语言的影响 |
4.1.2 巧用典故 |
4.2 中西合璧——浓厚的西语色彩 |
4.2.1 类词缀的使用 |
4.2.2 音译外来词的使用 |
4.2.3 叙述中的中西混搭 |
4.2.4 蒙太奇式句群 |
第五章 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特点四:艳丽绚烂 |
5.1 语言的音乐美 |
5.1.1 叠字的使用 |
5.1.2 摹声的使用 |
5.2 诗化的语言 |
5.3 连绵的反复 |
5.3.1 词的反复 |
5.3.2 句子的反复 |
5.4 语言的色彩美 |
5.4.1 融情入色的颜色词 |
5.4.2 词的艳彩美 |
5.4.3 颜色词的独到运用 |
第六章 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形成原因 |
6.1 主观因素 |
6.1.1 作者的生活经历 |
6.1.2 作者的语言修养 |
6.1.3 作者的个性气质 |
6.2 客观因素 |
6.2.1 动荡时代的影响 |
6.2.2 西方文化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四、试析张爱玲作品多用色彩语言词汇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统计方法在计量风格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张爱玲小说分析为例[D]. 杨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论迟子建文学世界中的色彩意义[D]. 刘晨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民国时期服饰流行色彩语汇研究[D]. 张馨月. 东华大学, 2021(10)
- [4]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书写[D]. 孙悦如.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张爱玲小说语言研究[D]. 石融雪.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6]论张爱玲散文中的世俗书写[D]. 黄风凯.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D]. 苏盈盈.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绘声绘色的苍凉世界—论张爱玲小说中声音、色彩的运用[D]. 谭冰雪.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03)
- [9]张爱玲创伤体验和小说创作研究[D]. 刘洁. 新疆师范大学, 2016(08)
- [10]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研究[D]. 李会. 长春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