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菌素可治疗遗传病?(论文文献综述)
吴倩[1](2016)在《腺病毒快速浓缩与纯化方法的建立和溶菌酶与γ干扰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文中提出腺病毒(adeno virus, Ad)载体具有感染宿主范围广、转导效率高和不易引起插入突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作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载体,但现有的重组腺病毒制备方法具有费时、成本高、不易规模化等缺点。受体结合捕获(receptor-binding capture)技术能从组织和环境样品中浓缩病毒,将其与PCR等技术相结合可用于病毒的浓缩和环境监测。类弹性蛋白多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 EL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蛋白聚合物,具有温度敏感相变特性,即随着溶液温度的变化由可溶性状态变为不可溶凝聚状态,已广泛用作重组蛋白的纯化标签。将ELP的温度敏感相变特性与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oxsachievirus and adenovirus receptor, CAR)结合腺病毒的特异性相结合,用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的ELP-CAR融合蛋白有望建立简单、快速、经济的腺病毒浓缩与纯化方法。奶牛乳房炎严重地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目前一般采用抗生素防治。但奶牛乳房炎的病原种类复杂,中小型奶牛场一般不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药物残留和耐药菌株日益严重。溶菌酶是一种细胞壁溶解酶,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直接溶菌作用,在补体等体液因子参与下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溶菌作用,表达溶菌酶的重组质粒对奶牛乳房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γ干扰素(IFN-γ)是一种高活性、多功能细胞因子,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和抗感染能力,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的牛丫干扰素对奶牛乳房炎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溶菌酶与BoIFN-γ共表达重组腺病毒对奶牛乳房炎可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一、ELP-CAR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依次将ELP、CAR间隔区和CAR D1区编码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将重组质粒pET-ELP-CAR转化BLR(DE3)大肠杆菌,在20℃利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在优化条件下利用ELP的温度敏感逆向相变循环(ITC)纯化融合蛋白。结果显示:ELP-CAR融合蛋白在重组大肠杆菌中获得可溶性表达,第一轮逆向相变循环获得的融合蛋白纯度为89.4%,再次逆向相变循化后的纯度达94.5%。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纯化的ELP-CAR融合蛋白能被CAR抗体识别。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纯化出了ELP-CAR融合蛋白。二、腺病毒快速浓缩与纯化方法的建立:将rAd-GFP与ELP-CAR融合蛋白混合,4℃孵育1h后用ITC沉淀,经PCR检测证明rAd-GFP能被ELP-CAR融合蛋白结合和沉淀。将不同浓度ELP-CAR融合蛋白与rAd-GFP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孵育不同时间,用ITC回收结合的rAd-GFP,病毒滴定结果显示120mg/ml的ELP-CAR与rAd-GFP在18℃、pH7.0孵育30min的结合效率最佳。将结合融合蛋白的rAd-GFP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洗脱不同时间,病毒滴定结果显示最佳洗脱条件为20℃、 pH9.0、10min。在优化条件下分别从rAd-GFP感染细胞培养上清和裂解细胞中纯化重组腺病毒,结果显示rAd-GFP的获得率分别为76.2%和73.3%。在优化条件下洗脱从rAd-GFP感染细胞培养上清和裂解细胞纯化的rAd-GFP,结果显示回收率分别30.6%和34.5%,与高压液相色谱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的回收率相当。分别用结合ELP-CAR融合蛋白和洗脱的rAd-GFP感染CAR阳性PK-15细胞、CAR弱阳性CHO-K1细胞和CAR阴性NIH 3T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洗脱和未洗脱重组腺病毒均能感染PK-15和CHO-K1细胞,不能感染NIH 3T3细胞。用含或不含10%犊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稀释洗脱和未洗脱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PK-15和CHO-K1细胞,流式细胞仪计数结果表明洗脱和未洗脱重组腺病毒均能有效转导PK-15细胞,而且受犊牛血清的影响较小;对于CHO-K1细胞,洗脱腺病毒的转导效率显着高于未洗脱重组腺病毒,而且受犊牛血清的影响较大。将不同浓度rAdv-GFP接种自来水和PBS,然后加入ELP-CAR融合蛋白,孵育一定时间后用ITC回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ELP-CAR融合蛋白从PBS和自来水中捕获病毒的效率分别为74%和63%。三、双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用化学合成或PCR扩增脑心肌炎病毒(EMCV)、Gtx同源异型蛋白(Gtx)、人蛋白翻译起始因子4G (EIF4G)、人胶原诱导蛋白(hVCIP)和鼠胶原诱导蛋白(mVCIP)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插入腺病毒载体pShuttle-CMV,构建获得双表达腺病毒载体pShuttle-IRES.分别以含人溶菌酶(hLYZ)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用PCR扩增LYZ和GFP基因,分别插入pShuttle-IRES载体IRES位点的上游和下游,获得5种重组载体pShuttle-LYZ-IRES-GFP。分别用脂质体转染法将5种重组载体转染PK15、AAV-293、 CHO-K1和MDB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等检测GFP阳性细胞及荧光强度,结果表明EIF4G IRES能在四种不同细胞中有效表达下游GFP基因。四、溶菌酶与γ干扰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表达检测:根据BoIFN-y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两端分别引入XhoⅠ、HindⅢ酶切位点,以pGEX-IFNγ质粒为模板PCR扩增BoIFN-γ序列,PCR产物经XhoⅠ和HindⅢ酶切消化后,取代pShuttle-LYZ-EIRES-GFP中的GFP编码序列,获得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pShuttle-LYZ-EIRES-IFNy,用常规构建方法转化大肠杆菌获得同源重组质粒,转染AAV-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重组病毒rAd-LYZ-IRES-IFN具有典型的腺病毒形态,PCR能从其基因组DNA中扩增到预期的461 bp hLYZ基因片段和509bp BoIFN-y基因片段。用重组腺病毒感染PK-15细胞,经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证明,重组腺病毒能正确表达hLYZ和BoIFNy蛋白。
潘虹[2](2015)在《恒河猴川西亚种的Ⅱ型糖尿病遗传特征分析》文中提出II型糖尿病(T2DM)是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族史、肥胖、年龄、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和压力等均为危险因素。研究T2DM的发病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手段,需要合适的T2DM动物模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啮齿类动物T2DM模型,但是由于其与人亲缘关系远,机体生理特征差别大,因此作为模型研究人类疾病并不能很准确模拟患者的状况。非人灵长类动物由于在种属关系上与人接近,被认为是最接近人类的疾病研究模型动物。已有的报道提示,恒河猴自发T2DM发病情况与人十分相似,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临床表现与人T2DM相似。但是,恒河猴自发T2DM的遗传因素研究未见报道。我们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50只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的恒河猴进行监测,发现了8只T2DM恒河猴。之后,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法(SSR)对发生糖尿病和未发生糖尿病的恒河猴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同时采用直接测序法研究了Genbank中的恒河猴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KCNJ11(rs196622309)、HHEX/IDE(rs195115827,rs194506087)、ADIPOQ(rs196717151,rs196591545,rs196142463,rs196060906,rs195222188)的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发生的关联性。结果显示,糖尿病恒河猴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与不易感恒河猴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8个SNP位点与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ADIPOQ(rs196717151)、ADIPOQ(rs195222188)、HHEX/IDE(rs195115827)、ADIPOQ(rs196060906)4个位点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易感糖尿病的恒河猴中不能得到目的条带,故未进行下一步的测序分析。KCNJ11(rs196622309)、HHEX/IDE (rs194506087)、ADIPOQ(rs196142463)3个SNP位点在T2DM和不易感T2DM恒河猴中均只出现了同一种基因型,没有出现多态性。ADIPOQ(rs196591545)在T2DM和不易感T2DM恒河猴中都出现了GG、GC、CC三种基因型,表现出多态性。四个位点的序列都与Genbank中的序列一致。rs196591545C/G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和不易感T2DM恒河猴中分别为GG0.375/0.1428、GC0.375/0.7143、 CC0.25/0.1428、 G0.5625/0.5、 C0.4375/0.5。此外,在rs195522309位点下游发现了一个新的SNP,在T2DM和不易感T2DM恒河猴中都表现出多态性,产生CC、GC、GG三种基因型。易感糖尿病恒河猴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有共同的遗传特征。但由于样本量太少,还没有发现SNP与恒河猴T2DM的关联性。
孙树民[3](2011)在《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对炎症性肠病免疫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肠道慢性、复发性病症。自身免疫失衡是IBD发病的直接诱因。环境和遗传因素在IBD的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当环境因素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时,就可能引发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而发病,IBD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而在卫生不好、条件差的国家发病率反而较低。单纯用环境和遗传因素很难解释这种差异的,因为欠发达地区移民到发达地区的人群IBD发病率较高。这些结果说明,环境因素对IBD的发生是重要的。即而产生了IBD“卫生假说”的理论,即IBD的发生是在缺少对肠道粘膜刺激较少的社会。线虫感染较多国家CD和UC的发病率低,说明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有效的解释了这个问题。前期工作中以旋毛虫(T.spiralis)作为干预小鼠肠炎模型产生较好的治疗作用。尽管寄生虫对IBD的治疗有益,寄生虫感染所引发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一直受人关注。活体寄生虫持续感染人体不易被排出体外,可能会影响胃肠的功能,并导致病人心理上难以接受这种治疗。因此,在维持寄生虫生命周期的条件下,利用寄生虫进行大规模治疗并不可行。寄生虫提取物可以与活虫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不但可以避免感染活虫的隐患,还能使病人更容易接受。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可避免活虫治疗IBD的不利因素,同时保留了旋毛虫对IBD的免疫调控作用,理论上是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的生物制剂。本研究选择已鉴定好的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即ZH68旋毛虫成虫抗原基因(丝氨酸蛋白酶);WM5旋毛虫肌幼虫抗原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WN10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668旋毛虫新生幼虫抗原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构建可溶性蛋白表达载体,并对抗原基因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目的是获得纯度较高的基因表达产物。其方法是利用镍琼脂糖凝胶FF色谱分离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蛋白pET-22b-T668、pET-22b-ZH68、pET-22b-WM5和pET-22b-WN10。将纯化浓缩的四种可溶性蛋白在无菌条件下经腹腔注射BALB/c鼠,以生理盐注射水作为对照。三次免疫后用TNBS诱导动物模型,观察诱导CD模型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小鼠的平均体重、生存率、DAI评分、结肠宏观评分和微观损伤评分,检测炎症指标MPO、SOD活性,探讨四种可溶性蛋白对动物模型的治疗效应。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组模型鼠肠粘膜、肠系膜淋巴结及脾脏中IFN-γ、IL-10、IL-12、IL-4、IL-17和TGF-βmRNA的表达含量,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LPMC)和脾脏中IFN-γ、IL-12、TGF-β、IL-4、IL-10和IL-17的分泌水平,从而动态研究肠道粘膜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关系;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FCM)各组脾细胞内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数量变化。从细胞水平阐述Treg对机体免疫方面的作用,客观论述蛋白对IBD模型鼠的免疫作用机制。旋毛虫抗原基因WM5、WN10、Zh68和T668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进行表达。经鉴定四种抗原基因未发生突变,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基因全长分别是1315bp、1352bp、1372bp和1609bp,切除信号肽后表达成熟蛋白分子量理论为37.7 kDa、46.9 kDa、47 kDa、49 kDa,表达的融合蛋白的大小与理论相符。表达产物通过镍琼脂糖凝胶柱进行亲和层析分离纯化,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对肠炎模型干预效应结果显示,Zh68和T668蛋白免疫后TNBS诱导鼠模型组平均体重和生存率显着高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p<0.05),各项临床症状均轻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DAI评分明显降低(p<0.05)。预先免疫Zh68和T668蛋白小鼠于TNBS诱导造模后3d及7d与生理盐水模型组相比在结肠宏观损伤和微观损伤评价上都有所改善(p<0.05),粘膜损伤轻微,结肠壁增厚较少、粘连范围较窄,溃疡面浅或临近正常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范围较小、减弱,水肿范围较小,MPO值降低,差异显着(p<0.05)。SOD评价值显示,盐水注射造模组3d后明显高于蛋白免疫试验组(p<0.05),7d后差异不显着(p﹥0.05)。WM5和WN10蛋白免疫造模组与盐水注射未造模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ZH68和T668蛋白免疫后造模组3d结肠中IFN-γ、IL-12和IL-17 mRNA的表达量显着低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而IL-4、IL-10和TGF-βmRNA的表达显着升高(p<0.05)。各组蛋白免疫后造模组肠系膜淋巴结中IFN-γ、IL-12和TGF-βmRNA的表达量对盐水注射后造模组没有显着变化,ZH68和T668蛋白后造模组IL-17和IL-10 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IL-4 mRNA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ZH68和T668蛋白免疫后造模组小鼠在造模脾脏中IL-17、IL-10 mRNA的表达量对模型组的表达显着下降(p<0.05),其它细胞因子表达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ELISA结果显示:ZH68和T668蛋白免疫造模组3d及7d后的IL-10和TGF-β小鼠结肠组织LPMC产生水平显着高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而IFN-γ、IL-17和3d后的IL-12 LPMC产生水平显着低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7d后的IL-12水平和3d后的IL-4 LPMC产生水平没有变化(p>0.05),7d后的IL-4 LPMC产生水平显着高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ZH68和T668蛋白免疫造模组3d及7d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IL-4、IL-10和TGF-β表达显着高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p<0.05),IL-17产生水平显着低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3d后脾脏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及第7dIL-12的产生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7d后脾脏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及第3d IL-12的水平显着低于盐水注射造模组(p<0.05)。实时定量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WM5和WN10蛋白免疫后造模组变化不显着(p>0.05),各蛋白免疫造模组与盐水注射未造模组相比上述显着差异基础上的细胞因子表达呈现相反的结果。流式细胞检测显示:ZH68和T668蛋白免疫后造模组7d脾淋巴细胞表达CD4+ CD2+ Foxp3+ Treg细胞数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p<0.05),WM5和WN10蛋白免疫后造模组脾淋巴细胞表CD4+ CD2+ Foxp3+ Treg细胞数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与盐水注射后造模组相比没有显着变化(p>0.05);而3d疾病活动期各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免疫后造模小鼠均表现出对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应,其可能的机制是:有效抗原成分恢复IBD模型鼠Th1/Th2正常的平衡;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超强的免疫调剂作用,从而使机体免疫失衡恢复到正常水平。
沈虹[4](2004)在《生物技术商业化研究》文中提出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经济增长中起核心技术作用,生物技术商业化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生物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生物技术商业化运作体系。本项研究工作从国内外生物技术商业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分析研究入手,前瞻性地提出了我国生物技术应用的规则、程序及其商业化原则与进化理论,并对相关热点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在研究生物技术商业化实施方面,一是针对现阶段我国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研究和实践状况,研究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实施程序及其成本分析与有效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以生物医药为例,针对我国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到销售的特点及状况,论述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到销售的一体化管理流程,三是针对生物技术商业化中急需解决的经营风险与融资渠道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和运作建议;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及对生物技术企业商业运作的纵向与横向整合的实施及其运行管理的探讨,提出中国生物技术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构想;本研究最后对生物技术商业化的研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至此,本研究对我国生物技术商业化发展所涉及的最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内容由下面几项组成:(1)主要研究生物技术的历史作用及其商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分析生物技术概念及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针对我国主要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对手的技术、产业、策略等问题进行研究,包括世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的社会评价、产业发展、商业管理策略及其发展趋势以及技术商业化理论研究概况;分析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态势以及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探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与伦理等热点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2)主要研究我国生物技术应用的规则、程序以及商业化系统原则及其进化理论。在深入分析生物技术研发及其产业独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第一部分的分析研究结果,本文首先从总体上提出生物技术应用的1+3规则及程序;随着进一步分析生物技术商业化运作的经济特征与市场条件,提出生物技术商业化系统模型及原则;进而给出生物技术经济化的概念,并比较与之相关概念的关系,提出生物技术商业化进化理论,并指出生物技术商业化运作中应注意的问题。(3)主要研究生物技术商业化实施中的问题。由于我国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研究和实践尚比较薄弱,本文将近年来高校科技成果商业化方法引入我国生物技术成果<WP=4>商业化问题研究,并进行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的成本分析,提出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实施程序及其有效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针对我国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到销售的特点及状况,以生物医药为重点,论述建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到销售的一体化管理流程;同时,针对我国生物技术商业化中突出的问题——经营风险与融资渠道的构成和特点进行了较深入探讨,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与控制措施,并给出融资渠道与方式的选择途径。(4)主要研究了生物技术企业商业化运作的纵向与横向整合问题。本项研究在充分分析生物技术企业商业运作整合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生物技术企业商业运作的整合主要分为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从生物技术研发直至销售的供应链上的纵向整合和以专业化或称水平优势发展的价值链上的横向整合的概念,较深入地研究生物技术企业商业运作的整合的实施与管理,提出了中国生物技术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构想,并对生物技术商业化的前景进行了预测,从而为生物技术企业获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技能,分散国内外经营风险,开拓国际市场,发挥相对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力的经济目标提供了策略思考。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研究展望以及前景预测。
张旺明[5](2002)在《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酪氨酸羟化酶(TH)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转导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纹状体系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死亡,纹状体DA含量降低。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所有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各种外科手术、脑组织移植等均只限于暂时的症状改善,不能从根本上延缓或阻止其病程进展。理想的PD治疗方法除了要纠正其脑内DA含量的不足,还要保护残存的DA能神经元。目前认为,基因治疗将可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PD基因治疗研究探索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一是通过给予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提高DA在脑内的生物合成。二是通过给予各种神经营养因子或抗凋亡分子基因,探索其对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是目前已知的对DA能神经元最强有力和最具特异性的保护因子,GDNF基因在脑内的有效表达,可以减缓、阻止甚至逆转DA能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过程。虽然上述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和进展,但结果尚不理想。因为目前PD基因治疗研究多采用单基因方法,而引起PD的因素很多,单靠给予某一种基因或因子所起的效果有限,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因治疗可能更具疗效,而将TH和GDNF基因结合起来,则既能增加脑内DA的合成,又能保护DA能神经元,无疑是PD的理想治疗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分子克隆、细胞培养和脑立体定位注射技术等研究方法,分别将TH、GDNF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构建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中,并分别包装出含有三种目的基因的假病毒,即rAAV-TH、rAAV-GDNF、rAAV-GFP,通过离体细胞感染研究证实其具有明确的转基因生物学活性后,再将其分别或联合注射到内侧前脑束(MFB)切割损伤的PD大鼠模型脑内,以了解rAAV-TH的治疗作用和rAAV-GDNF对DA神经元的保护功能,并进一步探索rAAV-TH和rAAV-GDNF联合移植的治疗效果,以寻找PD基因治疗的最佳途径。_.、wtf}41::a’:.--**x*。;;账~赚披-4<.p社义 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1.观察到rAAV-GFP在感染293细胞后1天即有表达,1周时表达达 到高峰,且可见单克隆形成,表明GFP基因可整合到细胞的染色体 中表达,随着宿主细胞的分裂而扩增。HPLC检测结果表明,rAAV-TH 或rAAV-GDNP感染体外培养的MNgD细胞后,可增加其DA的产出量。 rAAV-TH和rAAV-GDNF感染体外培养的HBK-293细胞后,RT-PCR及 Western Blot结果证实其所表达的目的基因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活 性。2.提前1周于大鼠黑质部位注射rAAV-GDNF,然后作内侧前脑束(MFB) 切断,1周后大鼠开始出现药物诱导的同向旋转行为,至4周达高峰, 此后旋转行为有轻度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不明显。免疫组化染 色表明黑质DA神经元的数目较对照组显着增多。表明GDNF可保护 黑质DA能神经元胞体免于MPB切割损伤后的逆行性变性,但对纹状 体部位的DA纤维末梢顺行性变性无明显保护作用,对PD大鼠的行 为学及纹状体DA含量恢复暂时无明显效果。3.采用MFB切割损伤方法制作PD大鼠模型,在MFB损伤后1周,将 rAAV-TH以多点方式注射至大鼠的纹状体内,注射后第2周大鼠的旋 转行为开始出现恢复,至 12周后逐渐稳定,HPLC检测提示治疗组 DA的含量有明显恢复,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黑质DA神经元数目仍明 显减少,纹状体内rAAV-TH注射部位周围可见TH免疫染色阳性细胞。4.双基因联合治疗组,首先于大鼠黑质部位注射rAAV-GDNF,l周后进 行MFB切断,第2周后再行纹状体内多点注射rAAV-TH,结果显示 rAAV-TH注射后第2周大鼠的旋转行为开始出现明显恢复,4周后即 下降至3转/min以下,其行为学和纹状体内DA含量恢复的速度和程 度明显优于单纯rAAV-TH治疗组,免疫组化染色证实黑质DA能神经 元胞体得以大部分保存。5.rAAV-GFP作为对照组注射至黑质或纹状体内,对MFB切割损伤大鼠 的行为学和DA含量的恢复均无明显作用,而且对DA神经元胞体也 未显示保护作用。6.rAAV载体能有效介导TH、GDNF及GFP等外源基因在叩大鼠脑内有—— -4- j—,’“。\——。、-—,/、。丫//、·“”。/、/丫*丫*丫*丫/*丫丫、<”。”y丫*’,、—“卜. 效表达,具有明显的转基因生物学活性,而且未见有明显的毒副作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rAAV-GFP注射大鼠脑内6个月后,于注 射部位仍可见许多绿色荧光细胞,说明外源基因的表达时间至少存 在6个月以上。 7.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探索双基因联合表达的效果,以 达到在一个rAAV载体中同时有效地表达两个外源基因的设想。进一 步构建了通用型rAAV双表达载体质粒pAVIRES,并将荧光报告基因 EGFP 和 RF
张海波[6](2002)在《移植感染免疫基础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Neo-HBD-2的构建和HBD-2转基因抗感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在当前医学界,细菌感染性疾病仍然占有全世界的第一位的发病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目前细菌感染的表现也呈现着多样化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经典意义上的感染和炎症,而是出现包括器官移值后感染、慢性感染、感染后细胞恶性改变、感染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HIV等后天性免疫系统抑制性感染、细菌耐药性感染、机会致病菌的感染等等许多表现形式。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在当前医学治疗中普遍存在的抗生素泛滥应用的现象,使得尽管抗生素不断推陈出新,仍然解决不了细菌的耐药问题,反而加大了抗菌素的毒副作用。往往是一种新型抗生素临床试用了一段较短的时间后,就发现有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带来了令人头痛的难题。尽管全世界的很多科学家们都致力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但目前对这种问题还没有一个较理想的解决办法。自然抗菌多肽在地球上多种动植物体内都广泛性的存在,从植物的种子到低等无脊椎动物,一直到人类的体内都存在着这类结构上具有高度保守性结构的抗菌多肽。人防御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天然抗菌性多肽。它们是生物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来的一类与以往的抗生素不同的高效广谱抗菌性多肽,而且有成分天然,取之于人可用之于人,不易引起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等问题的特点。因此是一种新型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抗菌性药物。另外,这类天然防御素的基因表达调控也与传统的抗生素不同,使由单基因进行表达的,因而使得转基因的治疗方法就成为可能,目的:1997年发现的人β防御素2(HBD-2)是首次发现的可诱生性的人防御素,对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都有具有强效广谱的杀灭作用。本研究目的是尝试构建HBD-2逆转录病毒载体对哺乳动物细胞进行转染,并从分子、蛋白、免疫、组织工程模型和动物模型等方面对转基因的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检测。方法:利用限制性酶切、低溶点琼脂糖电泳、核酸分子去磷酸化等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并扩增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Neo-HBD-2,结合Lipofectin法对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系进行转基因。用ELISA法检测HBD-2生成情况;提取细胞的mRNA,并制备p32标记探针进行Northem Blot杂交,检测HBD-2的mRNA表达:利用CM Extraction和ZipTip技术由细胞培养液提取HBD-2,利用AU胶和Geloverlay技术检测生物学活性;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免疫学活性;建立离体组织工程模型和SCID小鼠在体模型检测其抗菌生物学活性;并利用ELISA和RT-PCR技术对转染细胞生物学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pBabeNeo-HBD-2载体,并从分子、细胞、蛋白质和免疫学等多个水平角度证明了HBD-2基因在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中转染成功,并可转录为mRNA,并表达合成HBD-2分子。而且无论在分子大小,电泳能力,抗菌活性,还是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方面,都与标准的HBD-2是一致的。在离体和载体模型也显示其具有抗菌活性。结论:本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对哺乳动物细胞进行HBD-2转基因的尝试,结果证明利用新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地对多种细胞进行了转染,并且合成的HBD-2分子与标准的提取自人体组织的HDB-2是一致的,给今后对HBD-2的研究利用,以及转基因技术在器官移植后抗感染增强免疫能力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
林侠[7](2002)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暨基因技术发展的科学与哲学解析》文中认为目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草图”已经发表,全部序列的测序工作已经接近完成。然而,在给人们带来新的科学知识、理论、技术,宝贵的医学价值和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也会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知识、技术、价值问题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众多研究者分工协作地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冷静的分析、研究、评估甚至是批判。本文的着重点是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内涵,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其在认识论和科学哲学方面的意义,以及HGP对社会、法律和伦理方面的影响四个方面,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考察和评估,并对基因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趋向作一些分析。目的在于及时认清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基因技术与理论的主要科学与技术内容,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及其对科学、认知、伦理、包括哲学在内的多种学科与理论的启发和挑战。 众所周知,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初,科学研究主要是以个人的方式进行的,即使如此,那时的科学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合作和交流。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这种协作精神正在日益发扬光大。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项重大意义在于,这个人类科学史上的创举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模式来完成的,由各国政府及民众公益团体资助,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与美国6个国家的20个中心组成国际协作组,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所有的数据都将在公共网站上即时公布,而且对于这些数据的使用与传播没有任何的限制,“全球合作、免费共享”。 因此,我们应当探索并采取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机制与我国现有科研机制的创新相结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打破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尽快跨越发展生物高新技术所面临的极高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抓住机遇,走出一条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具体情况的基因技术及其产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新路,从而使我国在21世纪这个生物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在基因技术领域有自己独立的一席之地。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①“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实施,以及所谓的“后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计划”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生物学的世纪和一个基因技术的时代。 ②现代高技术学科有一个较为普遍、较为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不再象经典科学那样:科学理论有着较为明显的逻辑结构,并与其技术和应用都存在着明显的分野;现代高技术,其理论、技术和应用纠缠在一起,难以区分。以生物高技术为例:基因理论和基因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此,其技术、实验数据、统计数据以及理论假说交织在一起,呈现混合生长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技术具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也决定着人们对自然和人本身的认知程度。 ③通过对基因理论和基因技术发展过程的考察,可以明显地看出:现代的生物高新技术呈现出逐渐加速的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如,基因技术与蛋白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和混合生长——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芯片技术以及设想中的生物计算机技术。 ④生物体是复杂系统。客观地讲,到目前为止基因理论和技术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大都是运用还原论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所取得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在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方面。然而,迄今为止生物还原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生物现象就可以完全还原为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生物理论就可以最终完全由物理和化学定律来书写,那种较为强硬的还原论观点认为:“生命就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的物理、化学现象”将来并不一定就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人体无可置疑是一个复杂系统, ④生物体是复杂系统。客观地讲,到目前为止基因理论和技术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大都是运用还原论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所取得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在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方面。然而,迄今为止生物还原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生物现象就可以完全还原为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生物理论就可以最终完全由物理和化学定律来书写,那种较为强硬的还原论观点认为:“生命就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的物理、化学现象”将来并不一定就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人体无可置疑是一个复杂系统,如果考虑到人类的意识和智慧问题,可以讲,作为生物体的人本身和人的意识是我们迄今为止所研究的问题中最为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整体和突现的特性。 ⑤生物科学和物理、化学科学的不同,在于它必须面对群体现象(与本质论相对)、几率和偶然性(与决定论相对)、多元性和多态性(与普适论相对)和整体性和突现(与还原论相对)。 ③人类基因组计划只是认识基因奥秘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面对生物现象和生物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的不连续性(断续性)、不可分离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工作草图”刚刚完成,其“精细图”尚未完成,预计可在2003年内完成。因而,无论其理论、技术及应用都仍在迅猛发展和不断完善中,其潜?
程萍[8](2002)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何理论的建立,都不是没有因由的。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建立,开始于人类经受了惨痛的教训之后的反思。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酝酿和提出,被称之为世界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事件,受到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在最近20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极大地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使得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被急剧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从来就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科学技术的急剧进步,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也提高了人类影响环境的能力,今天,面对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的福祉与忧患,人们开始了新的思考:利用科学技术的创新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最低限度的损耗自然,通过科技创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在以人类发展为根本宗旨的轨道上相遇。 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科技创新的意义与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得以进一步完善,是本论文的独特视角。论文主要从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科技创新是突破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重要手段、“可持续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与评价、“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述,并由此得出结论:科技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突破种种制约;未来的科技创新必将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科技创新的价值进行重新判定与衡量,建立新的、适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把经过“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确认的“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和推动作用。 生存于21世纪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人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旗帜与行动。
刘绍友[9](1990)在《略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优生问题》文中提出 积极提倡优生,大力推广优生工作,是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来说,优生问题尤为重要。优生是一门科学。优生学为一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高尔顿(Francis Galton 1822—1911)首创。1883年,他提出了“优生学”(Eugeuies)这一术语,其意思就是“生健康的孩子”。他指出,优生学的任务就是“在社会控制下,全面研究那些能够改善或损害后代
杜传书[10](1989)在《医学遗传学迎来了基因工程技术的新时代》文中指出 一、伟大的预言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保罗·伯克曾预言:“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遗传有关,遗传学的研究是治疗所有疾病的关键”。今天,人们对基因的探索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正是这一伟大预言的逐步体现。可以这样
二、抗菌素可治疗遗传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菌素可治疗遗传病?(论文提纲范文)
(1)腺病毒快速浓缩与纯化方法的建立和溶菌酶与γ干扰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简写 |
综述一:腺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类弹性蛋白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内容一:用于重组腺病毒纯化的ELP-CAR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内容二:基于ELP-CAR融合蛋白重组腺病毒纯化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内容三:核糖体内部进入序列的选择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内容四:表达溶菌酶和γ干扰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其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主要溶液试剂及配制方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恒河猴川西亚种的Ⅱ型糖尿病遗传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II 型糖尿病 |
1.2 T2DM 动物模型 |
1.3 亲缘关系分析 |
1.4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
1.5 实验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II 型糖尿病易感动物的确认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三章 利用微卫星标记法分析易感 T2DM 恒河猴的亲缘关系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SSR 标记数据统计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恒河猴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 |
3.2 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筛选结果 |
3.3 SSR 标记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候选 SNP 与恒河猴 II 型糖尿病的关联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3)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对炎症性肠病免疫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
1.1 炎症性肠病的流行及危害 |
1.2 炎症性肠病发病的遗传学基础 |
1.3 环境因素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
1.4 炎症性肠病中适应性免疫的核心作用及其与共生菌群的关系 |
1.5 炎症性肠病中的肠上皮细胞异常代谢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1.6 适应性免疫通路与先天性免疫通路的关系 |
1.7 展望 |
第2章 肠道寄生虫及其产物对炎症性肠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寄生虫感染及其危害 |
2.2 肠道寄生虫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
2.3 肠道寄生虫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瓶颈 |
2.4 肠道寄生虫对炎症性肠病的调节作用 |
2.5 肠道蠕虫干预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基础 |
2.6 展望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的检测及可溶性蛋白的纯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对TNBS 诱导小鼠IBD 的治疗效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对TNBS 诱导小鼠IBD 的免疫互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生物技术商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技术的历史作用 |
1.3 国内外生物技术商业化研究概况 |
1.4 全文内容构成 |
2 生物技术从业行为与市场化运作规则 |
2.1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的独特性 |
2.2 生物技术应用的1+3规则及程序 |
2.3 生物技术商业化运作的经济特征与市场条件 |
2.4 生物技术商业化系统的模型及原则 |
2.5 生物技术商业化进化理论 |
2.6 生物技术商业化运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
3 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的选择与评价 |
3.1 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实施 |
3.2 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成本分析 |
3.3 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有效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
3.4 生物技术成果商业化有效选择的运行机制 |
4 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到销售的管理流程 |
4.1 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到销售的特点与状况分析 |
4.2 生物技术产品开发、注册/认证和商业化进程 |
4.3 建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到销售的一体化管理流程 |
5 生物技术商业化的经营风险与融资渠道 |
5.1 生物技术商业化经营风险的构成、规避与控制 |
5.2 生物技术企业商业化融资的基本条件 |
5.3 生物技术企业商业化融资渠道和方式 |
6 生物技术企业商业运作的纵向与横向整合 |
6.1 概述 |
6.2 生物技术企业商业运作的纵向与横向整合的实施 |
6.3 生物技术企业整合内部的运行管理 |
6.4 中国生物技术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构想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与研究展望 |
7.2 生物技术商业化的前景--共同的环境,共同的责任, 共同的未来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关于生物技术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 |
附录3 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 |
附录4 中国投资生物技术上市企业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
(5)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酪氨酸羟化酶(TH)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转导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总材料与方法 |
第一部分 rAAV-TH和rAAV-GDNF用于帕金森病模型鼠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重组腺相关病毒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移植感染免疫基础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Neo-HBD-2的构建和HBD-2转基因抗感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和常用单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1.人β防御素2(HBD-2)研究进展 |
2.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 |
3.逆转录病毒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第一部分:pBabeNeo-HBD-2质粒的构建与哺乳动物细胞的转染 |
实验材料与步骤 |
1.实验材料 |
1.1实验设备 |
1.2实验试剂 |
2.试验步骤 |
2.1 pBabeNeo载体的准备 |
2.2 HBD-2的cDNA的制备 |
2.3连接反应制备pBabeNeo-HRn-2 |
2.4感受态大肠杆菌的制备和保存 |
2.5感受态大肠杆菌的转化 |
2.6 Mini-Prep筛选成功转化的细菌菌落 |
2.7 Large-Prep扩增筛选到pBabeNeo-HBn-2质粒 |
2.8 两种质粒转染OE包装细肥 |
2.9 收集逆转录病毒感染目标细胞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转染细胞分子、细胞、蛋白质、生物学活性和免疫学功能的检测 |
实验材料和步骤 |
1.实验材料 |
1.1实验试剂 |
1.2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
2.1 ELISA法检测HDB-2和合成 |
2.2 HBD-2的提纯与生物学活性检测 |
2.3 Western Blot检测HBD一2的免疫学特性 |
2.4转染细胞的mRNA的Northern Blot检测 |
实验结果 |
1.转染细胞HBO-2分泌能力的检测 |
2.Geloverlay技术检测转基因合成的HBD一抗菌活性 |
3·WesternBlot试验的结果 |
4.Northern Blot检测细胞HBD一ZmRNA表达的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转基因抗感染离体组织工程模型和在体SCID小鼠试验模型的建立 |
实验材料与试验步骤 |
1.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实验试剂 |
1.2实验器材 |
1.3实验动物 |
2.实验步骤 |
2.1离体组织工程检测模型的建立 |
2.2离体模型抗菌性试验 |
2.3 转基因抗感染在体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2.4.RT-PCR技术检铡肿瘤组织HBD-2的mRNA表这 |
2.5转化培养肿瘤组织细胞的HBD一2分泌能力检测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图 |
(7)人类基因组计划暨基因技术发展的科学与哲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生命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
第一篇 基因科学发展的前沿探索 |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回顾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简介 |
第二节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
第二章 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同步发展及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数据、信息、知识和产业 |
第二节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推动力 |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学科分类与数据类型 |
第四节 基因组生物学及其科学内涵 |
第五节 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同步发展 |
第三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成果与内涵 |
第一节 基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
第二节 DNA测序的方法和艺术 |
第三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成果 |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序列所揭示的新的科学内涵 |
第二篇 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战略 |
第四章 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科学----真正永无止境的前沿 |
第二节 世纪之交的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概观 |
第三节 基因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作用 |
第四节 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
第五章 我国生物高新技术前沿领域的发展战略和科研实力分析 |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 |
第二节 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在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研发现状和科研进程 |
第四节 我国基因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
第五节 我国开展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优势与策略 |
第三篇 基因科学的哲学和伦理分析 |
第六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伦理思考 |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ELSI”研究 |
第二节 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对传统伦理价值系统的冲击 |
第三节 基因技术与人的生命和生存状态 |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ELSI”研究的热点问题 |
第七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哲学解析 |
第一节 从遗传因子到DNA:基因概念涵义的历史变迁 |
第二节 还原论和整体论 |
第三节 基因组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研究 |
第四节 简短的结论----未完成的探索 |
附录一、 人类基因计划关键词和术语解释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对人类文明演进和人对自然关系的思考 |
1.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渊源 |
1.1.3 对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的思考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与完善 |
1.2.2 《中国21世纪议程》率先把里约会议决议变为行动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突出贡献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学解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本质特征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学方向” |
2.1.3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般性概念 |
2.1.4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及其逻辑关系 |
2.1.5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边界——发展面 |
2.1.6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内因——梯度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时空统一观 |
2.2.1 对可持续发展“空间分布”的认知 |
2.2.2 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耦合”——“代际公平与区际公平” |
2.2.3 我国国家内部空间(区域)发展差异的定量表达 |
2.3 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 |
2.3.1 可持续发展资产负债表的制定原理 |
2.3.2 可持续发展资产负债矩阵构建 |
2.3.3 可持续发展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法 |
2.3.4 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
第三章 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
3.1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 |
3.1.1 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作用 |
3.1.2 认识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对发展模式进行重新选择 |
3.2 人口大爆炸 |
3.2.1 21世纪世界人口——从爆炸到静止 |
3.2.2 我国人口现状与问题 |
3.3 资源枯竭与能源危机 |
3.1.1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
3.3.2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与能源紧缺加剧 |
3.4 生态环境恶化 |
3.4.1 生态失衡 |
3.4.2 环境污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 |
4.1 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科学技术观 |
4.1.1 科学将高度技术化,技术将高度科学化 |
4.1.2 新的科学技术观具有的显着特点 |
4.1.3 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互为前提 |
4.2 科技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 |
4.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2.2 科技生产力的外延辨识 |
4.2.3 科技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
4.2.4 科技生产力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
4.3 21世纪中国的抉择:依靠科技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4.3.1 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
4.3.2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依靠科技创新突破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
5.1 科学技术将演变成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支配力量 |
5.1.1 现代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与成果 |
5.1.2 现代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 |
5.2 依靠科技,向海洋、向太空要资源,要能源 |
5.2.1 海洋:人类未来的希望 |
5.2.2 月球:“广寒宫”变成“渡假村” |
5.2.3 太阳:无限的绿色能源 |
5.2.4 太空:任人类翱翔 |
5.3 依靠科技,走出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的困境 |
5.3.1 被绿色覆盖、功能高度集中的立体城市 |
5.3.2 混合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将先后登场 |
5.3.3 新材料: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基础 |
5.4 依靠科技,解决人类自身发展的困扰 |
5.4.1 基因工程:按人类意愿培养生物 |
5.4.2 人类基因组计划:21世纪生命科学的敲门砖 |
5.4.3 高科技农业: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食物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持续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与评价 |
6.1 可持续发展成为衡量科技创新价值的新标尺 |
6.1.1 新世纪的科技创新必将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要求 |
6.1.2 “可持续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与协调功能 |
6.1.3 “可持续科技创新”的价值准则 |
6.2 “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1 “可持续科技创新”的评价要素分析 |
6.2.2 “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 |
6.2.3 “可持续科技创新”的描述性评价 |
6.2.4 “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的旋进原则 |
6.3 “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科技成果转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7.1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
7.1.1 “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概念 |
7.1.2 “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 |
7.1.3 “‘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率”概念的提出 |
7.2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 |
7.2.1 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 |
7.2.2 科技成果的间接转化 |
7.2.3 世界范围内企业间的科技成果转化 |
7.3 科技成果转化的测度与评价 |
7.3.1 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体系 |
7.3.2 科技成果转化的测度与评价 |
7.4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现状 |
7.4.1 科技成果转化的国际经验 |
7.4.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7.4.3 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科技创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
8.1 我国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
8.1.1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表述 |
8.1.2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8.1.3 我国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分系统构成与任务 |
8.1.4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内部分工与其相互间关系 |
8.2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行动、基础设施与政策 |
8.2.1 “三大工程”将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付诸行动 |
8.2.2 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国家科技创新行动的物质投入 |
8.2.3 营造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9.3 论文尚待深入研究之处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抗菌素可治疗遗传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腺病毒快速浓缩与纯化方法的建立和溶菌酶与γ干扰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的构建[D]. 吴倩. 扬州大学, 2016(02)
- [2]恒河猴川西亚种的Ⅱ型糖尿病遗传特征分析[D]. 潘虹.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2015(04)
- [3]旋毛虫有效抗原成分对炎症性肠病免疫干预研究[D]. 孙树民. 吉林大学, 2011(05)
- [4]生物技术商业化研究[D]. 沈虹.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5]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酪氨酸羟化酶(TH)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转导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D]. 张旺明. 第一军医大学, 2002(01)
- [6]移植感染免疫基础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Neo-HBD-2的构建和HBD-2转基因抗感染的研究[D]. 张海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2(05)
- [7]人类基因组计划暨基因技术发展的科学与哲学解析[D]. 林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8]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 程萍. 河海大学, 2002(02)
- [9]略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优生问题[J]. 刘绍友. 社会科学探索, 1990(06)
- [10]医学遗传学迎来了基因工程技术的新时代[J]. 杜传书. 广州医药, 19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