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大新格强水电站的施工导流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忻飞,杨棠武,邵一奇,农梅英,尹树捷,安树青,张轩波[1](2021)在《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理念的湿地一体化生态修复:以广西大新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提出通过查阅资料及调查发现广西大新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存在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废弃采砂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洲岛鸟类栖息地丧失及水土流失现象加剧等生态问题。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的理念,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体化生态修复方案,主要工程措施有农村人工湿地构建工程、废弃采砂场生态修复工程、鸟类栖息地修复工程及河流原型水岸维护工程。一体化生态修复改善了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提升了湿地生态功能,初步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陈尤英[2](2018)在《广西农投集团:从转型升级到高质量发展》文中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广西农投集团的前身广西水利电业成立2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八桂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征程中,广西农投集团致力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谱写出
徐钟[3](2018)在《复杂岩溶隧道涌突水演化机理及灾害综合防治研究 ——以新建叙大铁路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山岭隧道修建过程中经常遇到岩溶地质不良现象,尤其是岩溶涌突水现象。多变的岩溶地质构造、丰富的地下暗河体系、充沛的雨季降水量,致使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工作十分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屡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岩溶涌突水灾害已成为隧道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岩溶地质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隧道工程中涌突水成灾的发生地点和时间均具有不确定性,造成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灾害危险性评价容易出现偏差。岩溶涌突水演化过程的准确理解、岩壁防涌突水安全厚度的计算、成灾危险性的定量分析、岩溶空腔的综合处置等等问题,均在不断探讨之中,以便作为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下隧道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工作基础。因此,本文以“复杂岩溶隧道涌突水演化机理及灾害综合防治研究——以新建叙大铁路为例”作为选题,依托“新建地方铁路叙永至大村线长大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和“叙大铁路中坝隧道D9K55+221突水灾害形成机制、环境影响及工程措施专题研究”课题,以岩溶隧道涌突水演化过程为研究对象,考虑岩溶地质环境对涌突水成灾的影响,将岩溶涌突水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防涌突水岩壁安全厚度的组成和计算方法,进行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和综合防治措施研究,探讨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1)分析岩溶地质环境条件的系统构成,探讨岩溶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隧道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分别从岩溶发育模式、区域岩溶地质、岩溶水文地质、岩溶洞穴(溶腔)等方面系统分析复杂岩溶地质环境的特点,根据岩溶地质调查和超前地质预报资料,分析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危险性等级。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从构造地质系统、水文系统、岩体力学系统等方面分析和理解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为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致灾因子的识别提供依据。(2)基于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的演化过程,分析岩溶地质环境对涌突水成灾的影响,探讨防治涌突水成灾的关键因子。将岩溶隧道涌突水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的演化特点进行分析,对不同演化类型进行探讨。岩溶地质环境形成阶段受地形地貌、岩性分界面、褶皱、断层等要素作用,决定了涌突水发生的空间位置和类型;岩溶水系通道扩展阶段受地区雨量、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影响,决定了涌突水发生的规模和危害性;岩壁安全厚度临界状态形成阶段受到开挖岩壁厚度减小、水势能增大、爆破振动等作用时,稳定性降低,促发涌突水、甚至突泥;涌突水释能降压阶段会对隧道形成危害,后续的降雨、暗河、地表水等水源补充,将控制是否再次发生涌突水灾害。岩溶涌突水灾害的致灾因子众多,岩壁的安全稳定性是防治涌突水灾害的关键要素,高压水力作用和施工扰动作用对岩壁安全临界状态的影响是研究重点。(3)基于损伤理论分析爆破振动对岩壁作用的累积效应和算法,考虑质点振动峰值速度的衰减规律,推导围岩爆破损伤区范围公式。基于断裂力学分析高压水力作用对岩壁作用的机理和算法,考虑溶腔水压力受季节性补给条件的影响,推导水力劈裂启动的临界强度因子公式。按最不利条件考虑爆破振动载荷,用拟静力法分析爆破振动与高压水力共同作用条件下,水力劈裂启动的临界强度因子公式表达为:结合施工扰动和高压水力共同作用,将岩壁临界安全厚度划分为爆破振动严重损伤区、岩溶裂隙区、水力劈裂扩展区、潜在危险区四个部分计算。(4)探讨隧道涌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式,分析致灾因子和指标评分标准。从岩溶地质环境、隧道围岩特征、扰动作用影响三个方面考虑岩溶隧道涌突水成灾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勘查设计、超前探测、施工开挖三个阶段进行灾害危险性的评价和控制,考虑因子的动态属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制定危险性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结合案例探索成灾危险综合评价指标和体系的准确性。建立的隧道涌突水综合评价模型具有实用性,为分阶段控制成灾危险提供了依据。(5)探讨隧道涌突水灾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分析涌突水灾害的探测方法和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基于岩溶涌突水防治原则,分析不同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下涌突水灾害的防治思路和施工对策,结合案例从超前地质预报、绕避与跨越、释能降压、管棚支护、注浆加固等方面,进行复杂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下隧道涌突水灾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为隧道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李恒[4](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陈建波[5](2017)在《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描绘了 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规划目标,就必须破解难题,深挖潜力,扬长避短,再创新优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认真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实践之后,深切感到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果正是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成功范例。本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长江流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新指示要求,借助于国内外服务科学、水利学、电力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论框架。文章沿着三峡工程建设前后的时间脉络,从长江经济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历史渊源出发,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在行政性分割格局下探索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交通相连,谋划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主导下,深刻领悟总书记发展区域经济的强烈愿望,分析三峡工程兴建创造的巨大综合效益对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服务和贡献,阐述了宏伟工程在该区域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该地区区域融合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的对策。论文分七个部分,由引言和六章组成。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基础之上,对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效应分析,提出三峡工程建设及其服务长江经济带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例和杰作。二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梯度转移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统筹开发的全局意义和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移民社会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的服务作用。通过对区域经济中城市和城市群功能的比照解析,阐明了长江经济带内部分大中城市在三峡工程兴建前后自身进步、发展壮大的内在机理和变革,论证了由于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电站的开发建设,在上游有产生副中心城市和一级城市群的基础和可能。三是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三峡水电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通过阐明长江经济带资源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依据大量数据进行了差异关联分析,构建了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模式,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部分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和空间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提升迅速,针对工程对上中下游各城市服务功能侧重的不同,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立体交通为纽带的城市体系,以组团式的核心区带动广大经济腹地的发展。四是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谐的双重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长江经济带与三峡工程和谐、持续和绿色发展,在不断发展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双轮驱动,在加强生态保护中推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罗用能[6](2016)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GZ省实践》文中指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征地和移民安置补偿制度实践中诞生的诸多新的政策、机制工具之一。所谓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是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淹没)耕地,以水利水电工程征地前被征用(淹没)土地年亩产值或主要农产品(如水稻或小麦等主粮)的产量为基础,换算成当地等值的主粮实物或现金形式以长期逐年兑付方式补偿给失地移民,补偿期限与工程项目运行的寿命同期。发端于工程建设耕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其实践旨在化解移民安置难题,解决移民长远生计。该机制也是对移民后期扶持的一个长期机制。该机制近年来不断获得项目所在地移民、政府、项目法人等各方认可,广泛推行,是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安置区社会实现长期安稳和谐、生态恢复的一块新基石。近年来,与该机制直接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倍受关注,也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选择关注其某一个方面要素或某一个问题的某些要素,缺乏全要素或主要要素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本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实践实例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调查剖析,试图对现行移民安置补偿制度框架外的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研究,进行再认识和诠释。全文以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系统、结构、功能、矛盾、信息、监管和运行保障机制等主体要素为分析框架,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着重概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及移民安置制度系统的演进历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实践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辩证思考,在阐释移民安置补偿目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辩证考察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制度实践的现状与困境,对移民安置补偿功能作用进行再分析。第三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理性分析,辩证考察水利水电工程内在结构性关系,描述工程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各个要素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简述创新的移民安置补偿方式——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实践对工程结构各个要素的作用和影响。第四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蕴涵的科学发展理念,深入论述水利水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所蕴涵、所实践、所体现的科学发展理念,即以人为本是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价值目标、统筹兼顾是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基本追求等。第五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完善与优化,根据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完善优化的基本原则、完善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必要维度和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方案的重要路径等。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旨在归纳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的未来作用、目标效应作出基本的预测性结论,提出相关展望和热情期盼。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视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五大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与方法,从义利、扶贫、生态等维度出发,系统研究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范围涵盖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涉及的主要方面和相关深层次因素,如法律法规政策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以及具体补偿标准调整机制、保障机制、决策协调机制、规范执行机制及监督管理机制等,从而突破了其他现有研究成果的局限。进而以理论成果为依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为指向,深入探讨如何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木桶中不协调、不健全的主要短板补齐补全,提出了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现实方案完善与优化的原则与对策。
杨静[7](2013)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设计工作前期与实施》文中提出落实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增效扩容改造投资规模大、建设任务重、建设时间紧、工作要求高的情况,通过对增效扩容改造建设项目的特点综合分析,结合2011年广西启动的36个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试点的实施情况,总结增效扩容改造前期工作经验体会、教训以及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以点带面,为后续改造工作全面铺开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图1幅,表2个。
侯代平,刘乃飞,余春海,李宁[8](2013)在《新疆布仑口高温引水隧洞几个设计与施工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新疆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工程引水发电洞存在的高地温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根据相关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对该工程高地温成因和机制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高地温是地质结构的不均匀性引起热流密度向热阻小的局部区域(石墨夹层带)集中的结果。随后研究高温条件下的施工措施,推荐强通风降温措施,并辅以低温冷水喷雾降温技术。通过比较分析建议高温差洞段支护结构的形式与方案,即采用防火耐热喷层,或纤维混凝土喷层替代常规衬砌方案。研究成果以期对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涛[9](2012)在《抗战时期重庆与长春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建筑史突变性地由兴盛期进入萧条期,整体上建筑活动停滞,城市与建筑遭受战争破坏,但1937-1942年间上海、天津租界区仍有少量建筑活动;全国性抗战期间陪都重庆等城市有所发展;1931年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城市,尤其是长春开展了城市规划和建设活动。论文定位于研究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与伪满洲国国都“新京”(长春)城市发展,以及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法规体系的建立。论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及既有研究成果,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界定了论文中“抗战时期”和“现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等基本概念。论文回顾抗战时期以前重庆与长春城市发展史,包括重庆1891年开埠、1921年设商埠督办、1927年重庆建市等时期城市建设管理与城市建设史;以及长春宽城子老城、俄国宽城子铁路附属地、“满铁”铁路附属地、商埠地等区域城市建设管理与城市建设史。论文首先剖析抗战时期重庆和长春城市政治地位的突变,及其引发的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变化。其次以相关历史文献,尤其是当时颁布的城市建设法规为资料源,论述抗战时期重庆和长春不同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包括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变迁、城市规划与建筑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最后论述抗战时期源于不同政治目的、不同投资渠道、不同建设法规和规划控制的重庆和长春不同的城市发展进程。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一、抗战时期中国国家层面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这主要体现于当时国民政府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建设法规;伪满洲国政府颁布的相关建设法规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地区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法规体系的补充。二、抗战时期是重庆和长春城市发展史的重要阶段,现代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渐趋完善,城市规划与建筑法规体系逐渐建立,现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促进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和制度化;三、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在以开辟防空袭、防火的通道为起点的现代城市道路网建设,为现代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春在制定城市规划后开始城市建设,资金运作较为成功,城市中心区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实施,但是定位于伪满洲国国都的城市建设随伪满洲国灭亡而失去发展依托,使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鲁爱浩[10](2012)在《超大规模复杂结构地下铁路车站施工风险预测与控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多,地下工程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近年来,地下工程施工建设事故的不断发生不得不使人们对地下工程施工风险预测与控制越来越重视。超大规模复杂结构地下铁路车站由于施工规模巨大,施工结构非常复杂,施工技术异常复杂,所以造成其施工过程的风险亦愈加难以预测,难以控制,因此对于超大规模复杂结构地下铁路车站施工的风险预测与控制要更加重视。本文介绍了超大规模复杂结构地下铁路车站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预测与控制问题,详细介绍了施工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步骤及方法。超大规模复杂结构铁路车站建于地下,在当今世界上是很少见的。本文主要是以八达岭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为依托进行风险预测与控制研究的。在对八达岭地下车站站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初始地应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来对八达岭地下车站三连拱结构中洞法、单拱双侧壁导坑法、双洞侧式站台台阶法、三洞侧式站台台阶法施工进行数值模拟,了解八达岭地下车站施工过程中应力集中发生的位置,预测是否会由于车站洞室开挖而导致车站发生事故的风险。对八达岭周边地质水文资料进行综合,采用铁路勘察规范公式、大岛洋志公式、佐藤帮明公式对八达岭施工过程中涌水量进行预测,进而根据涌水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施工安全。通过地质资料对比是否会发生岩爆等。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八达岭地下铁路车站施工风险进行预测与控制,并为超大规模地下复杂结构铁路车站施工风险预测与控制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广西大新格强水电站的施工导流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大新格强水电站的施工导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理念的湿地一体化生态修复:以广西大新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
2存在的生态问题 |
2.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彻底 |
2.2 废弃采砂场植被破坏严重 |
2.3 洲岛鸟类栖息地丧失 |
2.4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
3一体化生态修复设计 |
3.1 农村人工湿地构建工程 |
3.2 废弃采砂场生态修复工程 |
3.3 鸟类栖息地修复工程 |
3.4 河流原型水岸维护工程 |
4一体化生态修复成效 |
4.1 农村人工湿地构建成效 |
4.2 废弃采砂场生态修复工程成效 |
4.3 鸟类栖息地修复工程 |
4.4 河流原型水岸维护工程 |
5小结 |
(2)广西农投集团:从转型升级到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增长跑出加速度 |
高质量发展的深度 |
文化力量的温度 |
民生答卷的厚度 |
(3)复杂岩溶隧道涌突水演化机理及灾害综合防治研究 ——以新建叙大铁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环境研究理论与发展 |
1.2.2 岩溶隧道涌突水演化机理研究 |
1.2.3 岩溶隧道防涌突水岩壁稳定性研究 |
1.2.4 岩溶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 |
1.2.5 岩溶隧道涌突水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关键技术问题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叙大铁路工程及岩溶地质环境条件研究 |
2.1 工程建设常见岩溶地质问题 |
2.1.1 岩溶区工程地质灾害常见类型 |
2.1.2 隧道工程岩溶地质灾害类型 |
2.1.3 隧道岩溶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 |
2.2 铁路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铁路沿线岩溶发育特征 |
2.3.1 地表岩溶地质现象 |
2.3.2 岩溶管道发育特征 |
2.3.3 岩溶水富集区分布 |
2.3.4 岩溶洞穴(溶腔)研究 |
2.4 铁路沿线岩溶分布与危险性等级划分 |
2.4.1 岩溶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 |
2.4.2 岩溶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 |
2.4.3 隧道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岩溶隧道涌突水过程演化研究 |
3.1 岩溶地质环境形成阶段 |
3.1.1 地表负地形的影响 |
3.1.2 岩性分界面的影响 |
3.1.3 褶皱的影响 |
3.1.4 断层的影响 |
3.2 岩溶水系通道扩展阶段 |
3.2.1 岩溶裂隙型 |
3.2.2 岩溶管脉型 |
3.2.3 岩溶管道型 |
3.2.4 岩溶洞穴型 |
3.2.5 岩溶暗河型 |
3.3 岩壁安全临界状态形成阶段 |
3.3.1 围岩极限平衡状态分析 |
3.3.2 高压水力作用分析 |
3.3.3 爆破振动作用分析 |
3.3.4 涌突水安全厚度分析 |
3.3.5 算例分析 |
3.4 岩溶涌突水释能降压阶段 |
3.4.1 岩壁稳定性破坏的激发条件 |
3.4.2 按泥水体特征划分类型 |
3.4.3 按破坏特征划分类型 |
3.5 复杂岩溶隧道涌突水演化过程分析 |
3.5.1 岩溶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
3.5.2 岩溶水系通道特点分析 |
3.5.3 岩壁安全临界状态分析 |
3.5.4 泥水体释放特征分析 |
3.5.5 涌突水成灾演化过程综合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壁防涌突水安全性计算与模拟研究 |
4.1 岩壁防涌突水机理研究 |
4.1.1 宏观防治机理 |
4.1.2 岩体损伤研究 |
4.2 施工开挖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
4.2.1 围岩应力状态分析 |
4.2.2 隧道分步开挖数值模拟 |
4.3 爆破振动的影响及算法研究 |
4.3.1 爆破振动作用理论计算 |
4.3.2 施工爆破振动数值模拟 |
4.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高压水力作用的影响及算法研究 |
4.4.1 高压水力作用理论计算 |
4.4.2 富水溶腔对岩壁高压水力作用模拟 |
4.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溶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 |
5.1 涌突水危险性影响分析 |
5.1.1 岩溶隧道涌突水对水系的影响 |
5.1.2 岩溶隧道涌突水对地表居民饮用水源的影响 |
5.2 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1 危险性评价的意义 |
5.2.2 危险性影响因素与控制 |
5.2.3 危险性评价体系及指标分析 |
5.3 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
5.3.1 岩溶地质环境指标评分标准 |
5.3.2 隧道围岩特征指标评分标准 |
5.3.3 扰动作用影响指标评分标准 |
5.4 复杂岩溶隧道涌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 |
5.4.1 岩溶地质环境分析与评分 |
5.4.2 隧道围岩特征分析与评分 |
5.4.3 扰动作用影响分析与评分 |
5.4.4 影响因子的动态属性 |
5.4.5 致灾危险性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防治措施研究 |
6.1 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防治思路和常见方案 |
6.1.1 灾害防治思路 |
6.1.2 灾害防治方案 |
6.1.3 超前地质综合预报 |
6.1.4 岩体加固技术综合应用 |
6.1.5 水源疏导技术综合应用 |
6.2 复杂岩溶隧道涌突水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
6.2.1 防治思路与方案 |
6.2.2 绕避跨越措施 |
6.2.3 释能降压措施 |
6.2.4 管棚支护措施 |
6.2.5 注浆加固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历史地理学 |
1.4.2. 人居环境学 |
1.4.3. 风景园林学 |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
1.5. 概念辨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景观体系 |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
2.1. 成都平原流域 |
2.1.1. 岷江水系 |
2.1.2. 都江堰水系 |
2.1.3. 沱江水系 |
2.2. 地理环境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土壤 |
2.3. 社会环境 |
2.3.1. 人口迁移 |
2.3.2. 科学技术 |
2.3.3. 传统风俗 |
2.4. 经济环境 |
2.4.1. 农业生产 |
2.4.2. 商业贸易 |
2.4.3. 来往交通 |
2.5. 文化环境 |
2.5.1. 哲学思想 |
2.5.2. 宗教信仰 |
2.6. 小结 |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
3.6. 小结 |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总体发展 |
4.2.2. 水利设施 |
4.2.3. 管理维护 |
4.3. 农业生产 |
4.3.1 总体发展 |
4.3.2. 农田建设 |
4.3.3. 耕作制度 |
4.4. 城乡体系 |
4.4.1. 总体发展 |
4.4.2. 体系特色 |
4.4.3. 营建方式 |
4.5. 小结 |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
5.1. 成都 |
5.1.1. 自然山水 |
5.1.2. 水利建设 |
5.1.3. 农业生产 |
5.1.4. 城邑营建 |
5.1.5 成都十景 |
5.1.6. 景观体系特征 |
5.2. 都江堰 |
5.2.1. 自然山水 |
5.2.2. 水利建设 |
5.2.3. 农业生产 |
5.2.4. 城邑营建 |
5.2.5. 灌阳十景 |
5.2.6. 景观体系特征 |
5.3. 崇州 |
5.3.1. 自然山水 |
5.3.2. 水利建设 |
5.3.3. 农业生产 |
5.3.4. 城邑营建 |
5.3.5. 崇庆八景 |
5.3.6. 景观体系特征 |
5.4. 大邑 |
5.4.1. 自然山水 |
5.4.2. 水利建设 |
5.4.3. 农业生产 |
5.4.4. 城邑营建 |
5.4.5. 晋原八景 |
5.4.6. 景观体系特征 |
5.5. 邛崃 |
5.5.1. 自然山水 |
5.5.2. 水利建设 |
5.5.3. 农业生产 |
5.5.4. 城邑营建 |
5.5.5. 临邛八景 |
5.5.6. 景观体系特征 |
5.6. 唐昌 |
5.6.1. 自然山水 |
5.6.2. 水利建设 |
5.6.3. 农业生产 |
5.6.4. 城邑营建 |
5.6.5. 崇宁八景 |
5.6.6. 景观体系特征 |
5.7. 新都 |
5.7.1. 自然山水 |
5.7.2. 水利建设 |
5.7.3. 农业生产 |
5.7.4. 城邑营建 |
5.7.5. 新都八景 |
5.7.6. 景观体系特征 |
5.8. 广汉 |
5.8.1. 自然山水 |
5.8.2. 水利建设 |
5.8.3. 农业生产 |
5.8.4. 城邑营建 |
5.8.5. 汉州八景 |
5.8.6. 景观体系特征 |
5.9. 小结 |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
6.1.1. 尺度层级 |
6.1.2. 营建内容 |
6.1.3. 融合对比 |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
6.2.1. 变迁要点 |
6.2.2. 原则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0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创新点 |
1.2.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区域经济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1.4 复杂科学与管理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长江经济带研究 |
2.2.2 三峡工程研究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章 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概述 |
3.1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概况 |
3.1.1 三峡工程基本概述 |
3.1.2 长江经济带基本概述 |
3.2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关系 |
第4章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4.1 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地区洪涝灾害情况 |
4.1.1 洪涝灾害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影响 |
4.1.2 三峡工程建设前洪灾防治情况 |
4.2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基本情况 |
4.2.1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建设情况 |
4.2.2 三峡工程防洪作用情况 |
4.3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4.4 三峡工程补水和引水新效益对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第5章 三峡工程水电行业服务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 |
5.1 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创新 |
5.1.1 工程建设创新 |
5.1.2 资金管理创新 |
5.2 水电行业的科技和质量安全管理创新 |
5.2.1 科技创新使三峡工程独占世界水电行业鳌头 |
5.2.2 安全质量管理创新保证实现三峡工程精品杰作 |
5.2.3 三峡工程引领重大装备自主创新 |
5.2.4 三峡输变电工程科技创新超前提升我国电网建设水平 |
5.3 长江经济带架起绿色发展之路 |
5.3.1 三峡工程引发的“羊群效应” |
5.3.2 三峡水电引领水电开发史革命性变革 |
5.3.3 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 |
5.4 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5.4.1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
5.4.2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5.4.3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关联分析 |
第6章 三峡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 |
6.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6.1.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 |
6.1.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
6.2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与城市群 |
6.2.1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 |
6.2.2 城市群概念 |
6.3 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城市发展研析 |
6.3.1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概况 |
6.3.2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中心城市简析 |
6.4 区域要素流动与三峡移民 |
6.4.1 生产要素流动理论要义 |
6.4.2 三峡工程移民概况与经济发展 |
6.5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分析 |
6.5.1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指标选取 |
6.5.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新发展理念综述 |
7.2 破解发展瓶颈 |
7.2.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存有差距 |
7.2.2 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 论文研究局限性 |
7.3.1 创新成本和风险研究解析欠充分 |
7.3.2 水电的“羊群负效应”研析短缺 |
7.3.3 三峡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不深 |
7.4 未来展望 |
7.4.1 三峡集团必将成国际级清洁能源的航母 |
7.4.2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将成为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的典范 |
7.4.3 三峡工程必将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服务新贡献 |
参考文献 |
在职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6)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GZ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及其特点 |
1.1.2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制度演变 |
1.1.3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初步实践与探索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方式研究文献综述 |
1.2.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水利水电工程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辩证思考 |
2.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制度演进的思考 |
2.1.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实践的初步考察 |
2.1.2 移民安置工作的基本认识 |
2.2 如何看待传统移民安置补偿 |
2.2.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实践成效辨析 |
2.2.2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困境探讨 |
2.2.3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困境成因分析 |
2.3 破解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困境的思考 |
2.3.1 有土安置补偿的内在矛盾 |
2.3.2 可能的方案:长期补偿机制加多样化移民安置 |
第3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理性分析 |
3.1 水利水电工程矛盾和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再认识 |
3.1.1 如何看待和处理水利水电工程与移民之间的关系 |
3.1.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梗概 |
3.1.3 怎样看待移民长期补偿机制 |
3.1.4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的宏观政策环境因素 |
3.1.5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的地理环境因素 |
3.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计列模式 |
3.2.1 长期补偿实物补偿标准参照模式 |
3.2.2 长期补偿耕地指标分解计列模式 |
3.3 移民长期补偿三维保障机制 |
3.3.1 风险保障金机制 |
3.3.2 劳动力就业培训机制 |
3.3.3 常态化管理机制 |
3.4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取得的效应 |
3.4.1 破解生产安置土地等束缚 |
3.4.2 保障移民长远生计,促进就业多样化 |
3.4.3 减少工程初期投资成本 |
3.4.4 淡化工程征地补偿同地不同价矛盾 |
3.4.5 维护库区和安置区社会稳定 |
3.5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面临的风险因素 |
3.5.1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内生风险 |
3.5.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外部风险 |
第4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蕴涵的科学发展理念 |
4.1 长期补偿机制:科学发展观在移民安置中的体现 |
4.1.1 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 |
4.1.2 科学发展观在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中的基本要求:生态正义 |
4.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价值维度:以人为本 |
4.2.1 移民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 |
4.2.2 移民安置的价值回归 |
4.2.3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价值目标 |
4.3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
4.3.1 统筹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 |
4.3.2 统筹多种安置补偿方式 |
4.3.3 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
4.3.4 兼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 |
4.4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
4.4.1 追求移民可持续发展 |
4.4.2 追求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
4.4.3 追求库区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第5章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完善与优化 |
5.1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完善与优化的基本原则 |
5.1.1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中的矛盾与“短板” |
5.1.2 完善与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必须坚持的原则 |
5.2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四个维度 |
5.2.1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法律法规机制 |
5.2.2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保障机制 |
5.2.3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协调机制 |
5.2.4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方案编制机制 |
5.3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方案的六大路径 |
5.3.1 优化方案编制的内容结构 |
5.3.2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 |
5.3.3 建立并优化互联网+移民长期补偿机制 |
5.3.4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方案的实践运作机制 |
5.3.5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资金链常态化管理机制 |
5.3.6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的监管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7)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设计工作前期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农村水电现状和特点分析 |
1.1 现状 |
1.2 特点 |
2 增效扩容改造特点 |
2.1 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
2.2 政策性强 |
2.3 几条重要控制红线及指标 |
3 前期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3.1 准确把握国家增效扩容专项指导性文件精神 |
3.2 创新设计理念 |
3.3 分析诊断原老电站有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3.1 装机容量选择不合适, 水能资源利用率低 |
3.3.2 设计计算存在缺陷, 水轮发电机组选型不当 |
3.3.3 监控系统技术落后, 自动化程度低 |
4 前期工作主要实施思路与做法 |
4.1 建立前期工作责任制, 分级管理 |
4.2 严把勘测设计资质准入关, 保证设计质量 |
4.3 实行进度节点控制 |
4.4 严格项目审批程序 |
4.4.1 成立审查工作组, 设立审查专家库 |
4.4.2 采取分级审批 |
5 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实施效果分析 |
5.1 效益分析 |
5.2 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建议 |
(9)抗战时期重庆与长春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
1.1.1 选题背景 |
1.1.2 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 相关领域文献和研究成果综述 |
1.2.1 民国档案文献、报刊书籍 |
1.2.2 地方史志资料 |
1.2.3 重庆城市研究 |
1.2.4 长春及东北地区城市研究 |
1.2.5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1.2.6 其他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早期重庆与长春城市发展历程 |
2.1 早期重庆城市发展历程 |
2.1.1 封建府城的形成(1876年前) |
2.1.2 重庆开埠对城市现代化的影响 |
2.1.3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与现代城市的萌芽 |
2.1.4 重庆建市与现代城市基本格局的形成 |
2.2 早期长春城市发展历程 |
2.2.1 城市的起源——宽城子旧城 |
2.2.2 俄国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的城市建设 |
2.2.3 “满铁”长春铁路附属地的城市建设 |
2.2.4 中国政府开辟的城市新区——商埠地 |
2.3 小结 |
第3章 抗战时期特定社会背景对重庆和长春城市发展的影响 |
3.1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与重庆陪都地位的确立 |
3.2 “陪都效应”对重庆城市发展的影响 |
3.2.1 “陪都效应”之一:战时内迁促成重庆从内陆工商城市转变为大后方经济中心 |
3.2.2 “陪都效应”之二:文化人凝聚促成重庆形成大后方文化中心 |
3.2.3 “陪都效应”之三:人口的变迁 |
3.3 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洲国成立 |
3.4 伪满洲国“新京”设立对长春城市发展的影响 |
3.4.1 日本在东北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 |
3.4.2 日本掠夺东北资源的经济控制中心 |
3.4.3 日本殖民者的文化统治中心 |
3.4.4 城市人口的变迁 |
3.5 小结 |
第4章 陪都重庆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变迁 |
4.1 陪都重庆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变迁 |
4.1.1 重庆市工务局扩充和完善 |
4.1.2 重庆市建设期成会 |
4.1.3 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 |
4.2 城市规划与建筑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4.2.1 国民政府城市规划法规的颁布 |
4.2.2 重庆市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建立 |
4.2.3 国民政府相关建筑法规的颁布 |
4.2.4 重庆市相关建筑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4.3 小结 |
第5章 抗战时期重庆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
5.1 重庆市行政区域的扩大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5.1.1 重庆市行政区域的扩大 |
5.1.2 重庆市城市发展计划的制定 |
5.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
5.2.1 以老城区火巷(太平巷)的开辟带动市区道路改造 |
5.2.2 市工务局道路网计划的实施 |
5.2.3 道路技术标准的提高 |
5.3 建筑活动和现代城市格局的调整 |
5.3.1 抗战时期重庆的建筑活动 |
5.3.2 老城区的发展和繁荣 |
5.3.3 新市区的发展 |
5.3.4 南岸、江北和西部区域的兴起 |
5.4 其它市政设施的建设 |
5.4.1 城市供电 |
5.4.2 城市供水 |
5.4.3 港口码头建设 |
5.4.4 飞机场的兴建和扩建 |
5.4.5 城市下水道的初步整治 |
5.5 小结 |
第6章 抗战时期长春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变迁 |
6.1 伪满洲国“新京”建设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变迁 |
6.1.1 满铁经济调查会 |
6.1.2 伪国都建设局和伪国都建设计划咨询委员会 |
6.1.3 “新京”临时国都建设局与“新京”市工务局 |
6.1.4 “新京”建筑管理机构的变迁 |
6.2 伪满洲国城市规划与建筑法规体系的建立 |
6.2.1 “新京”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建立 |
6.2.2 伪满洲国城市规划法规的颁布 |
6.2.3 伪满洲国的建筑管理法规 |
6.2.4 “新京”的建筑管理法规 |
6.3 小结 |
第7章 抗战时期长春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
7.1 伪满洲国“新京”“国都”建设计划的制定 |
7.1.1 “国都”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 |
7.1.2 “国都”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特点 |
7.2 “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7.2.1 “国都”建设计划的第一期实施工程 |
7.2.2 1937年“国都”建设计划的调整和第二期实施工程 |
7.2.3 1942年“国都”建设计划的调整和第三期实施工程 |
7.2.4 “新京”的建筑活动 |
7.2.5 “新京”公路交通的建设 |
7.3 “新京”建设的资本运作 |
7.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超大规模复杂结构地下铁路车站施工风险预测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类似工程概况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施工风险预测与控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京张城际铁路八达岭地下车站设计方案 |
2.1 八达岭地下铁路车站施工方案 |
2.1.1 工程概况 |
2.1.2 提出的设计方案 |
2.2 主要的设计参数 |
第3章 风险及风险管理概述 |
3.1 风险的定义 |
3.2 风险机理 |
3.2.1 风险机理相关基础知识 |
3.2.2 风险发生机理 |
3.3 风险的特征 |
3.4 风险的分类 |
3.5 风险预测与控制的步骤 |
3.6 风险预测与控制的意义 |
3.7 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施工风险预测与控制的必要性 |
第4章 超大规模复杂结构体系地下铁路车站施工风险预测与控制 |
4.1 车站施工的风险辨识 |
4.1.1 车站施工风险辨识的基本原则 |
4.1.2 车站施工风险辨识的方法 |
4.2 车站施工的风险源辨识 |
4.2.1 车站施工周围环境状况 |
4.2.2 车站施工建设单位(业主)管理状况 |
4.2.3 车站施工状况 |
4.2.4 车站施工设计状况 |
4.2.5 车站施工勘察状况 |
4.2.6 车站施工监理状况 |
4.3 车站施工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 |
4.4 车站施工的风险评价 |
4.5 车站施工风险的控制 |
4.5.1 车站施工风险控制的目标 |
4.5.2 车站施工风险控制的程序 |
4.5.3 车站施工风险控制要求 |
第5章 八达岭地下铁路车站施工关键风险辨识与控制 |
5.1 岩爆 |
5.2 洞室开挖应力集中 |
5.2.1 计算参数取值 |
5.3 应力集中 |
5.3.1 三连拱结构中洞法 |
5.3.2 单拱双侧壁导坑法 |
5.3.3 两洞侧式站台台阶法 |
5.3.4 三洞侧式站台台阶法 |
5.4 爆破地震 |
5.4.1 爆破地震对地下车站施工的影响 |
5.4.2 爆破地震影响因素 |
5.4.3 爆破地震的控制措施 |
5.5 涌水 |
5.5.1 八达岭地下车站 |
5.5.2 水文地质特征 |
5.5.3 洞室涌水量计算 |
5.5.4 涌水处理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广西大新格强水电站的施工导流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理念的湿地一体化生态修复:以广西大新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 忻飞,杨棠武,邵一奇,农梅英,尹树捷,安树青,张轩波.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1(04)
- [2]广西农投集团:从转型升级到高质量发展[J]. 陈尤英. 广西电业, 2018(12)
- [3]复杂岩溶隧道涌突水演化机理及灾害综合防治研究 ——以新建叙大铁路为例[D]. 徐钟.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4]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D]. 陈建波. 武汉大学, 2017(01)
- [6]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GZ省实践[D]. 罗用能.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7]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设计工作前期与实施[J]. 杨静. 小水电, 2013(05)
- [8]新疆布仑口高温引水隧洞几个设计与施工问题探讨[J]. 侯代平,刘乃飞,余春海,李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S2)
- [9]抗战时期重庆与长春城市发展研究[D]. 张涛. 浙江大学, 2012(06)
- [10]超大规模复杂结构地下铁路车站施工风险预测与控制[D]. 鲁爱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