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IP DSLAM的节流方式

第三代IP DSLAM的节流方式

一、第三代IP DSLAM节流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张硕[1](2021)在《示波记录仪程控及底层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测试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业生产和科研工作中。但是传统的测量仪器面对现代社会越来越高的测量需求,已经难以应对。因此开发出一款能够实现多通道、多物理量测量并且具有程控功能的示波记录仪尤为重要。本文研制的示波记录仪是一款基于采集板卡+信号处理板+工控机架构的多功能电子测量仪器,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为其设计实现底层软件及程控功能,底层软件包括可供应用层调用的仪器驱动以及工控机与FPGA之间的数据传输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实现符合IVI规范的仪器驱动程序。为不同的采集板卡设计专用驱动器,再注册类驱动器的方式,实现了采集板卡驱动的可互换性,为仪器内部工控机和仪器外的远程上位机的应用层代码提供可供调用的IVI驱动函数接口。2、设计实现了FPGA与工控机之间的PCIe总线数据传输功能,并对其效率提高的方案进行了研究。设计PIO模式和连续内存的DMA,实现单个指令和普通场景下的波形数据传输。对数据传输功能进行优化。针对示波记录仪多通道指令使用PIO模式发送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命令处理系统,实现由该系统对指令进行传输、解析和分发,大大提高了指令的传输速率。针对示波记录仪数据量巨大的特点,设计一种基于命令缓存机制的分散/聚合内存DMA数据传输功能,解决了连续内存DMA无法开辟大容量的内存的问题,实现高效的DMA描述符处理,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3、设计实现示波记录仪的程控功能。为满足用户的多种远程控制方式进行程控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程控主程序,为多总线驱动统一了通信接口,实现了远程本地状态的切换和锁定控制。针对本课题研制的示波记录仪具有测量电压、电流、应变、频率、温度和加速度等多种物理量和记录测量数据的功能特点,根据程控命令兼容功率分析功能的需求,结合SCPI规范构建了特定的命令集,并设计了SCPI命令处理器,实现对命令的解析和响应。通过测试,本文中设计与实现的仪器驱动软件能够实现用户界面对13种硬件采集板卡进行控制,PCIe总线数据传输速度最高达到344MB/s,远程上位机能够通过多种总线实现对示波记录仪的程控,支持217条SCPI指令。

李昊[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柑橘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果之一,柑橘因种植区多在山区坡地,病虫害防治给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在线监测的智能识别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在柑橘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病虫害,常发生在叶片器官等部位,因此,针对柑橘植株叶片进行病害判别是病害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研究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有着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实现病虫害的快速识别。为实现柑橘病虫害的快速智能识别,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结合物联网技术,利用尺度可变视频流信息,设计并构建了一套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深度学习的叶片检测算法研究针对视频监测的视场下存在多张柑橘叶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高实时性和高检测精度的柑橘叶片检测算法,在YOLOv4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K-Means聚类分析重新构建网络模型的目标候选框、优化网络结构等改进方法构建了柑橘叶片检测算法,检测的MAP达到85.10%,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叶片检测算法能够满足叶片检测的基本要求。(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柑橘病虫害识别算法研究针对柑橘叶片病害识别的需求,本文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综合实验多种分类网络,如Inceptionv3、Xception、Res Net以及Dense Net,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出一种基于多路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将Dense Net和Xception融合起来共同提取特征,引入迁移学习,减少了算法训练的时间,提高了模型检测的准确度,最终模型的平均分类精度达到96.69%,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识别率较高,能够满足病害智能识别的基本要求。(3)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研发针对果园对于柑橘生长状况以及病害情况的实时监测需求,本文设计并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C/S架构设计,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界面,通过视频预览对果园的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图像截取功能实现图像实时采集,将采集的图像发送至服务端,系统服务端上搭建算法服务,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病害智能识别,并将识别的结果发送至客户端,实现了客户端中果园不同区域的检测结果实时呈现。

王亚利[3](2020)在《一种实现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局域网用户在各种不同的移动模式下有相应的移动性管理策略。动态地址分配协议是移动终端在接入到不同网络时,根据网络当前的配置自动获取网络的合法IP地址的通用方法和技术。STA对接入业务的需求呈现宽带化、移动化和便捷化等特点。传统的DHCP协议在应用中,由于每次切换需要重新获取IP地址,会造成通信的中断和业务延时,为适应移动性的要求,各种针对IP切换的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应用,这些针对IP切换的技术主要目的在于降低IP切换的时间,减少IP切换后数据包的丢失。然而目前的技术都是基于AP和STA相互配合,或是不同AP子网间需要进行代理协作才能有效实施。本文从WIFI网络中STA的IP的切换过程进行分析,从STA切换过程的角度提出一种快速漫游切换的方法,本文主要是针对网络层IP快速漫游的情况作了分析,主要工作包括:1.本文首先是对现有的一些相关协议和技术的介绍,在现有协议的基础上做了分析。现有方法主要是通过DHCP预分配方式,不同子网间进行漫游代理方式来建立通信隧道,通过隧道建立不同子网间的切换路由,从而保证STA IP切换和数据漫游的时效性和数据不丢失。本文基于WIFI终端在不同子网间漫游的切换过程的协议交换进行分析,以减少IP切换时延为目的,发掘现有DHCP协议可以合理利用的规则,实现优化。2.本文提出一种IP零代理快速漫游切换的方法,通过分析STA的行为,识别终端上一次的网络配置信息,网关主动适配STA的上一网络的配置,使得STA不需要重新获取IP地址,从而减少了网络间切换的时延。本方法是无代理的任意IP的适配,对STA上一次接入的网络不需要任何的代理关联;采用本方法的网关不需要知道终端上一次连接的网络,可以为任意的网关实现完全代理;当STA进入新的网络时,STA不需要改变原有的IP配置,从而大大缩短了由于重新获取IP地址带来的时延。

马来宾[4](2020)在《面向河道环境的双轴驱动无人巡检器及系统研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以汽车行业为代表的智能工业的发展,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智能巡检系统依靠其灵活的移动能力、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丰富的拓展性能等,使特定环境下的巡检任务出现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当前河道环境治理的背景下,为更好地服务河道环境下的巡逻监测与治理保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河道环境的无人巡检器,构建了无人巡检器网联系统,对关键的硬件、软件及避障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实现。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针对传统河道环境监测方法成本高,灵活度低等问题,设计了双轴驱动无人巡检器。无人巡检器以树莓派为核心,集成网络摄像头、GPS、环境监控传感器等多参数信息采集器,构建了边缘计算网络节点。能够依据遥控指令,移动式收集多点环境数据。(2)针对无人巡检器自主作业过程中存在与速度不确定性障碍物发生碰撞的问题,利用动力学特性构建无人巡检器速度空间,结合速度障碍法建立速度威胁等级,设计推导满足海事碰撞规则的反应式避障策略。同时,根据动态距离边界和动态时间边界分别设计了避障开始和结束的参考节点。仿真实验表明,该策略能够使无人巡检器在作业过程中依据海事规则有效地躲避速度不确定性障碍物,并在完成避障后回归既定作业路线。(3)开发了基于4G的无人巡检器网联系统。设计了应用层通讯协议,开发了无人巡检器终端控制软件、移动控制终端软件和云端服务器软件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支撑多台无人巡检器同时在线作业,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覆盖面、缩短了数据采集周期,为河道环境治理决策提供了高效的数据支持。通过本文的设计与开发,为河道环境治理提供灵活可靠的数据支持。以无人巡检器为数据感知层,结合网联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环境监控的实时性与拓展性,通过避障算法有望进一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夏振飞[5](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业务识别》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封闭式网络架构存在固定僵化、灵活性差、扩展性差、管理困难等问题,无法适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业务与垂直行业的差异化需求。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作为5G的关键技术,能够将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实现软硬件的解耦,使得网络控制具有可编程性,为网络管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基于SDN的业务识别与分类对进一步拓展网络的功能,实现网络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传统的基于网络流统计特征的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被广泛应用,但是其难点在于如何从网络流中获取有效的特征,并且特征获取的过程可能造成信息熵的损失,影响了识别的精度。现有的特征选择与获取过程需要消耗研究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网络业务分类研究中对特征的学习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图像领域,其可以自动的从输入数据中学习特征。鉴于深度学习模型的特点,可以将深度学习模型引入到网络业务分类研究中。同时,网络业务数据集的匮乏与数据集分布非平衡性导致模型出现过拟合现象,严重影响业务识别的精度。针对上述的两个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业务识别方法。首先,基于SDN的三层网络架构,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SDN网络业务识别系统。然后基于该系统模型提出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业务识别方案,给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设计结构。该方案可以自动学习业务特征,弥补了人工特征提取的不足。针对SDN网络环境,设计一种网络业务流时空样本构造方法。最后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搭建了实验平台,验证了所设计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业务识别方案可行性。同时与基于网络流统计特征的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本文业务识别方案在减少信息熵损失的同时,提高了业务识别的准确率,准确率由88%提高到94%。(2)针对业务数据集获取困难与数据集分布不平衡导致模型出现过拟合现象,影响了业务识别的精度,本文研究一种基于GAN-CNN的业务识别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增强数据的优势,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集产生相似数据集,然后将它们组成的混合的数据集输入到CNN模型中,完成业务识别模型的训练。最后基于Tensorflow框架,对该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基于GAN-CNN的业务识别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业务识别过程中出现的过拟合以及样本数据不平衡的问题,将业务识别的准确率提高到96%。

曹书强[6](2020)在《短波IP网络通信协议子网接口子层的研究》文中指出短波通信因其显着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及民事领域。而短波网络通信作为未来短波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短波信道存在很多干扰,导致信道质量并不稳定。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联合定义了短波IP协议,在协议模型中不仅要传输用户数据,同时需要传输维护短波网络链路正常运行的通信控制参数。本文主要研究该短波IP协议中的子网接口子层和常用客户端,对客户端程序和子网接口子层程序进行开发,实现节点间硬链接的可靠建立和用户数据的传输。首先,对短波IP协议的子网接口子层进行研究,并完成基于该短波IP协议的通信方案的设计。详细分析子网接口子层与客户端之间交互使用的通信原语功能和帧结构,对节点通信使用的硬链路类型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通信节点数和网络质量需选择不同类型的硬链路。对传统的SMTP协议和POP3协议进行改进,使用了更适于在短波中传递的HMTP协议和HFPOP3协议,提高邮件通过短波信道传输的效率。然后,对客户端和子网接口子层进行软件开发。本文搭建了邮件系统和实验所需的硬件环境,使用编程语言编写了邮件代理服务器、客户端模块及子网接口子层模块。对原语及协议数据单元的编解码函数进行编写。设计了客户端绑定与解绑、硬链接建立与终止、键话数据和邮件数据传输等工作流程。在完成协议基本通信功能后,设计链接判决算法有效解决了多节点建链时存在的冲突,并基于RC4加密算法设计包含节点地址和特殊字段的密钥流,保障链路的可靠性。最后,对本文所设计的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主要测试客户端绑定、硬链接建立、硬链接保护、多节点链路建立和数据传输等过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赵亚楠[7](2020)在《一体化反应堆微沸腾自然循环运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沸腾自然循环是一种有效提升反应堆自然循环能力的技术手段,已应用于国内外低温供热堆、动力堆和非能动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实践中。微沸腾自然循环反应堆中,冷却剂在堆芯出口被加热至接近饱和温度,通过欠热沸腾产生少量蒸汽。进入上升段后由于静压下降出现持续的闪蒸沸腾,进一步提升了冷却剂空泡份额。汽、液相间巨大的密度差提供了额外的自然循环驱动力,使反应堆可以实现全功率范围的自然循环运行。微沸腾自然循环技术能显着简化反应堆结构,提高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但目前,针对微沸腾自然循环技术及基于该技术的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的运行特性研究仍显不足。微沸腾自然循环技术可塑性强的特点,在拓展了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应用形式的同时,也造成了研究结果的对象依赖度高、通用性差的问题,无法形成对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的热工水力特性及安全特性的统一认识。随着固有安全性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对高性能一体化反应堆的迫切需求,亟需针对一体化反应堆的微沸腾自然循环运行特性开展深入研究,充分掌握微沸腾自然循环技术及其特有的自稳压机制对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本文以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IP100为工程背景和研究对象,从反应堆结构和运行热工状态等方面阐述了微沸腾自然循环的实现方式,重点介绍了微沸腾自然循环技术、自稳压机制、核热耦合反应性反馈机制、冷却剂流量的负荷跟踪特性、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关键技术的技术特点和运行原理。采用热平衡分析法从微沸腾自然循环、自稳压机制、冷却剂的质量流速限制及闪蒸起始点位置等方面得出了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中存在的温度-压力联调联控机制和一、二回路匹配特性,合并了堆芯冷却剂温度控制和反应堆压力控制,提出了一回路压力恒定和蒸汽发生器蒸汽压力恒定的双恒定运行方案,完成了包括堆芯功率控制、给水流量控制和反应堆压力安全控制在内的IP100反应堆控制系统设计。为细致剖析一体化反应堆的微沸腾自然循环运行特性的细节特征和技术特点,并论证所提出的运行方案和控制策略的效能,本文利用RELAP5/MOD4.0程序建立了IP100反应堆仿真模型。研究了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的稳态运行特性,揭示了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关键部位的流动换热规律和不同负荷下的主要参数变化。利用甩负荷工况和阶跃降负荷工况测试了IP100反应堆的瞬态运行特性,分析了反应堆控制系统和自稳自调机制对提高反应堆瞬态工况机动性的作用。针对低负荷工况下蒸汽发生器出现的流动不稳定性现象,提出并验证了蒸汽发生器分组运行和反应堆滑压运行等运行方案优化设计,有效拓展了IP100反应堆的稳定运行负荷区间。针对微沸腾自然循环系统中存在的两相流动不稳定性问题,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研究了微沸腾自然循环系统中存在的闪蒸诱发的流动不稳定性现象。研究中发现了间歇振荡、复合振荡、正弦振荡等三种流动不稳定性状态。通过分析振荡现象的演化机理,将这三种流量振荡现象归结于上升段闪蒸和加热段沸腾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特征参数的直接分析和与其他现象近似、机制不同的流动不稳定性现象进行特征参数比较,最终将闪蒸诱发的流动不稳定性现象归类为第一类密度波振荡。开展了流动不稳定性边界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并根据得出的规律提出了对反应堆稳定运行及启停方案方面的建议。在反应堆安全特性分析中,选取了汽腔小破口失水事故、给水丧失事故和主蒸汽管道破损事故等三个有代表性的事故,重点分析非能动安全系统和反应堆的自稳自调能力在缓解事故后果、保障反应堆安全等方面的作用。着重考察了偏保守假设条件下各事故工况对反应堆热工安全准则不同方面的考验,证明了IP100反应堆在各项非能动技术协同作用下具备优秀的安全特性。本文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揭示了一体化反应堆微沸腾自然循环运行特性,重点论证了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的可行性和技术特点,为全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本文得出的结论能为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杜长江[8](2020)在《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经济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也相继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战略举措以加快海洋强国建设。而船舶工业是集水路交通、海洋经济开发以及国防建设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制造产业。船舶机舱监控系统是船舶设备智能化升级重点改造对象之一,肩负着机舱机电设备工作状态感知的使命,主要负责获取机电设备状态数据、状态监测与控制。而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是全船综合分布式监控处理系统的一部分,也是极为关键的底层,其对于船舶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设计中首先重点参照了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自动化篇章、国家船舶行业标准以及船舶工业标准体系等技术规范准则,同时还对康斯伯格K-Chief700、海兰信VMS 200等当前主流机舱监控系列产品设计思路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的技术趋势及需求分析。总体遵循IEEE802.3标准、UDP协议以及TCP协议,提出了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设计方案,借助以太网进行指令发布与数据传输,通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现应用的多任务管理,并采用文件系统实现过程数据的格式化存储与记录。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基础上,对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方案设计主要分为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大部分,采用EDA工具软件Altium Designer18.07进行硬件电路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24V-5V电压转换模块、5V-3.3V电压转换模块、时钟电路模块、系统复位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数字量和模拟量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SD卡存储电路模块等;在Keil μVersion 5.29集成开发环境中进行下位机软件设计,主要完成了 ARM Cortex-M7内核启动分析、软件开发环境搭建、软件任务流程设计、各硬件驱动模块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移植、FATFS文件系统移植、数字量和模拟量采集与输出任务设计、通信协议设计等工作。最后基于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联合测试,结合Windows10平台PC端、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以及交换机等组建测试平台进行联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准确采集信号、通信稳定、可靠性高、实时性好、数据存储与记录完整且与测试上位机良好交互,系统整体运行良好,符合方案预期并满足船舶行业相关体系准则。

高聪[9](2020)在《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与干涉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气象卫星通过测量大气温湿轮廓线,获取大气温度和湿度垂直信息,提高了天气预报准确性。星载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具备高光谱分辨率探测和大气垂直探测能力,能够准确地获得大气温湿轮廓线,是目前气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第17届世界气象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委员会确定了全球综合观测系统2040年远景发展计划,在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及有效地指导超短期预报上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例如实时地监测台风和强对流系统的强度和路径变化。因此,需要星载傅里叶光谱仪进一步加快观测频次。为满足更快观测频次的需求,星载傅里叶光谱仪需配置更大面阵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并提高干涉图采集速度,这增大了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负荷。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还需获得长波波段红外干涉信息。要实现长波红外干涉信号的有效探测,系统需具备更强的抗干扰和低噪声获取能力,进一步增大了设计难度。使用更大面阵焦平面探测器获取高质量的红外干涉数据,需设计和构建出在一套等光程差间隔、高帧频、外触发采样条件下的干涉信息获取系统;本文调研了目前国内及欧美星载红外傅里叶光谱仪信息获取技术方案;阐述了傅里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对红外干涉信号获取方法进行了全面完整的分析论述;深入研究了高帧频外部触发下微弱干涉信号获取和数据传输问题;分析了多系统间耦合以及机械振动对系统噪声的影响;建立了红外干涉信号获取信息链路的噪声模型;采用光伏型碲镉汞焦平面探测器搭建了两套干涉信号获取系统,分别在红外中波段和长波段下采集得到了干涉数据;搭建测试平台,实现了对噪声等效光谱辐射的定量计算,完成了对红外干涉系统的性能评估。通过硬件和软件优化,进一步抑制了系统数模信号干扰问题;在探测器响应率不均匀的情况下,提高了干涉数据质量。针对厚云层对星载傅里叶光谱仪探测阻碍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云端检测方案,并利用Zynq-7020对方案进行了验证。对获取的红外干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并解决了采集不稳定造成的干涉图平移和干涉信息获取不均匀问题。对于波段范围在4.44μm到6.06μm的中波波段信号,系统能够稳定完整地获取1024像元的全部干涉信息。最后,为今后实现更大面阵的星载红外傅里叶光谱仪的电子信息获取方法提出了构想和展望。

王淑文[10](2020)在《PandaX-nT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读出电子学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天文学通过星系旋转曲线、引力透镜效应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证实暗物质是存在的,并且暗物质占整个宇宙的26.8%左右。但是人们至今仍没有直接探测到暗物质粒子,因此对暗物质的探究成为当今物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探寻暗物质主要有三种方法:基于对撞机“创造”出暗物质粒子、间接探测和直接探测。直接探测主要是通过探测暗物质粒子与探测器中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从而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性质。目前国际上展开了众多的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例如XENON实验、LUX实验、XMASS实验等。这些实验也正在向着不断提高暗物质探测灵敏度的方向升级。我国也在积极开展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导,国内多个大学和研究所共同合作的PandaX实验正是其中之一。现阶段,PandaX-Ⅰ和PandaX-Ⅱ已经完成其使命,PandaX-nT的升级工作正在紧张的展开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暗物质探测的灵敏度,获取更高精度的WIMP粒子反应排除截面,PandaX-nT的升级正向着吨量级的靶物质、低本底和不同的本底甄别算法方向升级。通道数的增加,需要高速高精度的波形采样,以及由此产生的数据传输等问题,都对读出电子学提出了进一步的需求。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针对PandaX-nT的升级,提出并设计实现了一套原型读出电子学系统。原型读出电子学系统包括前置放大模块、波形数字化模块和时钟触发模块。前置放大模块可以实现对PandaX-nT中PMT输出信号的10倍增益放大和直流偏置调节。波形数字化模块主要集成了 8通道1GS/s采样率、14bit分辨率的ADC,可实现对8路前放信号进行波形数字化;与此同时,波形数字化模块采用千兆以太网接口与数据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基于TCP的可靠协议传输,传输速率达到600Mbps;波形数字化模块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UDP协议的万兆以太网接口,留作后续升级使用。时钟触发模块主要用于给波形数字化模块提供同步时钟和触发信号,时钟触发模块和波形数字化模块之间通过光纤接口进行数据交换。本论文还对原型电子学系统关键部分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主要包括对前置放大模块的带宽和增益进行了测试;对波形数字化模块的各项性能,例如DNL、INL、ENOB等进行了测试;对数据传输部分,包括以太网和光纤接口进行了测试;以及对波形数字化模块不同通道间的同步性能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原型电子学的性能指标符合预期。最后,原型电子学系统还与PandaX-Ⅱ探测器进行了联调测试,主要包括PMT增益测试和氡气放射源测试。氡气放射源测试结果表明原型电子学系统能够很好的区分核反冲和电子反冲事例。原型电子学系统的基本功能得到了成功验证。

二、第三代IP DSLAM节流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代IP DSLAM节流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1)示波记录仪程控及底层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本文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示波记录仪系统方案研究
    2.1 示波记录仪硬件方案设计
    2.2 示波记录仪底层软件及程控方案分析
        2.2.1 底层驱动软件方案分析
        2.2.2 数据传输软件方案分析
        2.2.3 程控软件方案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底层驱动软件设计与实现
    3.1 示波记录仪IVI驱动设计
    3.2 示波记录仪功能函数设计
        3.2.1 通道控制模块设计
        3.2.2 触发控制模块设计
        3.2.3 采集控制模块设计
    3.3 远程上位机仪器驱动器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传输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传输软件方案设计
        4.1.1 PCIe总线FPGA实现方案
        4.1.2 PCIe总线驱动开发方案设计
    4.2 数据传输系统基础功能设计与实现
        4.2.1 PIO模式设计与实现
        4.2.2 连续内存DMA设计与实现
    4.3 数据传输系统效率提高方法研究与实现
        4.3.1 中断模式DMA设计与实现
        4.3.2 命令自动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3.3 分散/聚合内存DMA设计与实现
        4.3.4 命令缓存DMA设计与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程控功能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程控功能软件方案设计
        5.1.1 程控通信主程序方案
        5.1.2 SCPI命令与处理机方案设计
    5.2 程控通信主程序软件设计
        5.2.1 多总线程控接口函数设计
        5.2.2 进程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5.2.3 远程本地控制锁定设计
    5.3 示波记录仪SCPI命令系统设计
        5.3.1 通道命令系统设计
        5.3.2 数据记录命令系统设计
        5.3.3 功率分析命令系统设计
    5.4 SCPI命令处理机设计与实现
        5.4.1 SCPI命令解析器设计与实现
        5.4.2 SCPI命令响应函数设计与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功能测试与验证
    6.1 测试平台搭建
    6.2 系统功能测试
        6.2.1 底层软件功能测试
        6.2.2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6.2.3 程控功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基于深度学习的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病虫害智能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1.2.2 植物智能监测系统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柑橘病害智能监测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深度学习理论基础
        2.1.1 卷积神经网络
        2.1.2 目标检测技术
        2.1.3 深度学习评价指标
    2.2 网络模型研究
        2.2.1 ResNet
        2.2.2 DenseNet
        2.2.3 Inceptionv3
        2.2.4 Xception
    2.3 在线监测的数据传输技术
        2.3.1 近距离传输技术
        2.3.2 远距离传输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柑橘病虫害智能识别研究
    3.1 柑橘病虫害智能识别技术方案
        3.1.1 柑橘病虫害智能识别流程
        3.1.2 图像叶片区域分割
    3.2 基于YOLOv4的柑橘叶片检测算法研究
        3.2.1 叶片检测数据集构建
        3.2.2 网络模型核心模块选择
        3.2.3 目标框获取方法改进
        3.2.4 网络结构优化
        3.2.5 柑橘叶片检测算法的实现与验证
    3.3 基于多路融合卷积网络的柑橘病虫害识别算法研究
        3.3.1 病害识别数据集构建
        3.3.2 网络结构搭建
        3.3.3 迁移学习
        3.3.4 柑橘病虫害识别模型的实现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4.1 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4.1.1 系统需求分析
        4.1.2 系统设计原则
        4.1.3 系统运行环境
    4.2 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4.2.1 信息感知层设计
        4.2.2 信息传输层设计
        4.2.3 系统应用层设计
    4.3 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研发
        4.3.1 在线监测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4.3.2 视频解码模块
        4.3.3 算法调度模块
        4.3.4 数据库模块
        4.3.5 预警模块
    4.4 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实现
        4.4.1 设备搭载
        4.4.2 系统应用
    4.5 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测试
        4.5.1 测试环境
        4.5.2 测试方案
        4.5.3 测试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一种实现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网络各协议的概述
    2.1 IP网络各协议概述
        2.1.1 基本概念
        2.1.2 DHCP工作方式
    2.2 NATIP共享
        2.2.1 NATIP概述
        2.2.2 NAT对报文的处理流程
    2.3 ARP虚拟技术
        2.3.1 基本概念
        2.3.2 主要的作用
    2.4 DNS协议和DNS Server
        2.4.1 DNS协议的介绍
        2.4.2 DNS Server的概述
    2.5 路由协议
        2.5.1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2.5.2 路由设备
第三章 一种实现IP零代理快速漫游切换
    3.1 现有方法及模型介绍
        3.1.1 现有基于DHCP协议及其优化方法介绍
        3.1.2 DHCP Sever对报文的流程
    3.2 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
        3.2.1 网络模型
        3.2.2 零IP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具体实现过程
        3.2.3 现有方法漫游过程和本文方法对比
    3.3 IP报文的处理
        3.3.1 IP报文的处理过程
        3.3.2 ICMP包的处理
        3.3.3 UDP数据报的处理
        3.3.4 TCP数据报的处理
        3.3.5 应用层网关的处理
        3.3.6 零IP技术的优势
    3.4 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应用场景
        3.4.1 桥模式下零IP的实现
        3.4.2 路由模式下零IP的实现
    3.5 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限制场景
        3.5.1 IP地址冲突
        3.5.2 IP地址冲突的影响
        3.5.3 IP地址冲突问题的解决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结果与分析
    4.1 资源消耗仿真比较
        4.1.1 仿真参数设置
        4.1.2 不同速率下参数的比较
        4.1.3 现有方法和零IP代理时延
    4.2 测试的目的
    4.3 零IP测试模型及过程
        4.3.1 测试模型及步骤
        4.3.2 IP地址冲突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的工作总结
    5.2 未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4)面向河道环境的双轴驱动无人巡检器及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设计需求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1 硬件系统设计
        2.2.2 系统软件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人巡检器硬件设计与开发
    3.1 无人巡检器底盘设计
        3.1.1 无人巡检器底盘结构布置
        3.1.2 驱动方案设计
    3.2 无人巡检器终端驱动器设计
        3.2.1 电源模块
        3.2.2 主控制模块
        3.2.3 驱动模块
        3.2.4 检测模块
        3.2.5 通信与定位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人巡检器避障策略设计
    4.1 理论基础
        4.1.1 椭圆速度障碍法
        4.1.2 无人巡检器运动模型
        4.1.3 视线制导轨迹跟踪算法
    4.2 避障策略设计
        4.2.1 避障规则约束
        4.2.2 威胁分级与避障策略
        4.2.3 避障节点的选择
        4.2.4 避障策略执行流程
    4.3 仿真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网络通讯协议设计
    5.2 无人巡检器软件设计
        5.2.1 软件平台与环境
        5.2.2 控制模块
        5.2.3 网络通讯模块
    5.3 移动端软件设计
    5.4 云端服务器软件设计
        5.4.1 数据接收服务的设计实现
        5.4.2 数据处理服务的设计实现
        5.4.3 数据管理服务的设计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5)基于机器学习的业务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SDN软件定义网络
        2.1.1 SDN网络架构
        2.1.2 Open Flow协议
        2.1.3 SDN控制器
        2.1.4 SDN北向接口
    2.2 机器学习基础
        2.2.1 机器学习概述
        2.2.2 卷积神经网络
        2.2.3 生成对抗网络
    2.3 网络业务的识别与分类
        2.3.1 基于端口的分类方法
        2.3.2 基于深度包检测技术的分类方法
        2.3.3 基于行为模式的分类方法
        2.3.4 基于流统计特征的分类方法
    2.4 模型评估性能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业务识别研究与实现
    3.1 基于机器学习的SDN网络业务识别设计方案
        3.1.1 系统模型
        3.1.2 基于机器学习的SDN网络业务识别方案设计
    3.2 网络业务识别与分类问题建模
        3.2.1 业务识别与分类模型描述
    3.3 网络业务识别样本集构建
        3.3.1 原始数据采集
        3.3.2 样本数据集创建
    3.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业务识别模型
        3.4.1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选择
        3.4.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业务识别模型设计
        3.4.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业务识别模型结构
    3.5 平台搭建与方案验证
        3.5.1 平台搭建方法与过程
        3.5.2 方案测试与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GAN-CNN的业务识别算法研究
    4.1 系统模型
    4.2 基于GAN-CNN的业务识别
        4.2.1 GAN模型原理
        4.2.2 基于GAN的数据增强
        4.2.3 基于GAN-CNN的业务识别算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环境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未来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短波IP网络通信协议子网接口子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短波IP网络通信协议子网接口子层
    2.1 短波IP网络通信协议
    2.2 短波IP网络通信协议子网接口子层
        2.2.1 子网接口子层原语类型及帧结构
        2.2.2 子网接口子层协议数据单元类型及帧结构
    2.3 常用客户端
        2.3.1 HMTP客户端
        2.3.2 HFPOP3客户端
    2.4 子网接口子层对等通信协议
        2.4.1 软链接数据交换会话
        2.4.2 硬链接数据交换会话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子网接口子层协议的实现
    3.1 实验硬件结构
    3.2 邮件系统的搭建
    3.3 协议的软件设计
        3.3.1 利用MFC搭建界面
        3.3.2 利用Socket实现网络通信
    3.4 协议流程及模块设计
        3.4.1 总体流程
        3.4.2 程序模块设计
        3.4.3 原语及协议数据单元的编码与解码
    3.5 客户端绑定与解绑
    3.6 硬链接对等通信的实现
        3.6.1 硬链接建立过程
        3.6.2 多点对点建链机制
        3.6.3 多点环形建链机制
        3.6.4 硬链接终止机制
    3.7 链路保护模块的设计
        3.7.1 链路干扰
        3.7.2 RC4加密算法
        3.7.3 链路保护模块的实现
    3.8 用户数据交换会话
        3.8.1 键话发送流程
        3.8.2 邮件发送流程
        3.8.3 数据传输流程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子网接口子层协议的测试
    4.1 测试环境搭建
    4.2 程序功能测试
        4.2.1 测试过程
        4.2.2 绑定过程测试
        4.2.3 硬链接过程测试
        4.2.4 键话数据传输过程测试
        4.2.5 邮件传输过程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一体化反应堆微沸腾自然循环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一体化反应堆发展方向
        1.2.2 微沸腾自然循环技术在一体化反应堆中的应用
        1.2.3 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现状
        1.2.4 闪蒸诱发的流动不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微沸腾自然循环的运行机理及实现方式
    2.1 IP100反应堆简介
        2.1.1 IP100反应堆设计
        2.1.2 IP100反应堆堆芯设计
    2.2 微沸腾自然循环的关键技术及运行机制
        2.2.1 微沸腾自然循环
        2.2.2 自稳压技术
        2.2.3 核热耦合反应性反馈
        2.2.4 冷却剂流量的负荷跟踪特性
        2.2.5 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
    2.3 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的热工水力特性
        2.3.1 自然循环能力的评估
        2.3.2 自稳压机制对堆芯温度的影响
        2.3.3 冷却剂质量流速的限制
        2.3.4 闪蒸起始点
    2.4 微沸腾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的运行方案及控制策略
        2.4.1 运行方案
        2.4.2 控制方法
        2.4.3 反应堆控制系统初步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体化反应堆微沸腾自然循环运行特性分析
    3.1 RELAP5仿真模型
        3.1.1 RELAP5程序的基本模型
        3.1.2 相间传热-传质模型
        3.1.3 RELAP5中的模型选项及限值处理
        3.1.4 IP100反应堆仿真模型
        3.1.5 仿真模型验证
    3.2 稳态运行特性分析
        3.2.1 堆芯特性
        3.2.2 直流蒸汽发生器特性
        3.2.3 微沸腾自然循环特性
        3.2.4 IP100反应堆的负荷特性
    3.3 瞬态特性分析
        3.3.1 甩负荷工况
        3.3.2 设计参数对瞬态特性的影响
        3.3.3 阶跃降负荷工况
    3.4 运行方案的优化
        3.4.1 OTSG分组运行方案
        3.4.2 反应堆滑压运行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闪蒸诱发的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4.1 研究模型及验证
        4.1.1 实验装置介绍
        4.1.2 RELAP5建模方案
        4.1.3 RELAP5模型验证
    4.2 闪蒸诱发的流动不稳定性现象及演化机理
        4.2.1 不稳定性的整体现象及特征
        4.2.2 间歇振荡过程
        4.2.3 复合振荡过程
        4.2.4 正弦振荡过程
    4.3 与其他类型流动不稳定性现象的区别
        4.3.1 与间歇泉的区别
        4.3.2 与流型转换不稳定性的区别
        4.3.3 与自然循环振荡的区别
    4.4 流动不稳定性边界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4.1 系统压力的影响
        4.4.2 流动阻力的影响
        4.4.3 上升段高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沸腾自然循环对反应堆安全特性的影响
    引言
    5.1 小破口失水事故
        5.1.1 小破口失水事故假设及序列
        5.1.2 非能动安全系统模型节点划分
        5.1.3 计算结果分析
        5.1.4 破口尺寸的影响
    5.2 给水丧失事故
        5.2.1 部分给水丧失事故
        5.2.2 完全给水丧失事故
        5.2.3 关键热工参数对事故进程的影响
    5.3 主蒸汽管道破损事故
        5.3.1 事故描述及模型设置
        5.3.2 二回路热工水力特性
        5.3.3 一回路热工水力特性
        5.3.4 MDNBR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机舱DPS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2 嵌入式技术理论与系统总体设计
    2.1 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
        2.1.1 嵌入式系统技术概述
        2.1.2 μC/OS-Ⅲ操作系统分析
        2.1.3 FATFS文件系统研究
    2.2 关键网络通信技术分析
        2.2.1 以太网技术分析
        2.2.2 UDP通信协议
        2.2.3 Socket通信技术
        2.2.4 HTTP通信协议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 分布式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原理图电路设计
        3.1.1 主处理器选型
        3.1.2 电源模块电路
        3.1.3 复位与时钟电路
        3.1.4 数字量处理电路
        3.1.5 模拟量处理电路
        3.1.6 以太网接口电路
        3.1.7 存储模块电路
    3.2 PCB印刷电路板设计
4 分布式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4.1.1 STM32系列开发方式选择
        4.1.2 基于KeiluVersion的开发环境搭建
        4.1.3 STM32F767IGx引导分析
    4.2 系统模块驱动软件设计
        4.2.1 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移植
        4.2.2 文件系统FATFS移植设计
        4.2.3 以太网卡W5500驱动设计
    4.3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4.3.1 系统软件工作流程设计
        4.3.2 系统内部任务介绍
        4.3.3 电源任务设计
        4.3.4 时间任务设计
        4.3.5 数字量采集/输出任务设计
        4.3.6 模拟量采集/输出任务设计
5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硬件测试与分析
    5.2 以太网模块测试与分析
    5.3 数字量采集与输出测试分析
    5.4 模拟量采集与输出测试分析
    5.5 SD+FATFS读写测试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与干涉数据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星载傅里叶光谱仪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研究现状
        1.3.1 美国-GIFTS(GeosynchronousimagingFouriertransform spectrometer)
        1.3.2 美国-Cr IS(Cross-track Infrared Sounder)
        1.3.3 欧洲-IASI(Infrared Atmospheric Sounding Interferometer)
        1.3.4 欧洲-MTG(Meteosat third generation)
        1.3.5 中国-大气垂直探测仪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技术
    2.1 迈克尔逊干涉仪
    2.2 干涉图与光谱图
    2.3 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2.3.1 红外探测器发展历程
        2.3.2 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器
        2.3.3 噪声等效功率与探测率D*
        2.3.4 光电探测器噪声组成
        2.3.5 红外探测器背景辐射噪声及其抑制
        2.3.6 光导型和光伏型探测器归一化探测率
    2.4 探测系统制冷
    2.5 干涉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2.5.1 干涉信号采集流程
        2.5.2 干涉数据处理
    2.6 本章小节
第3章 红外干涉信号并行获取技术研究
    3.1 针对干涉信号的低噪声获取技术研究
        3.1.1 红外探测器信号输出特性
        3.1.2 微弱信号提取和低噪声获取
    3.2 外部触发的超高帧频率的数据采集研究
        3.2.1 干涉信号等光程差采集
        3.2.2 干涉信号高速传输研究
    3.3 电磁干扰以及机械振动对系统影响
        3.3.1 电磁辐射
        3.3.2 机械振动
    3.4 系统性能评估体系建立
        3.4.1 系统噪声的组成
        3.4.2 红外干涉信号模拟噪声分析
        3.4.3 噪声等效光谱辐射
        3.4.4 光谱分辨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规模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设计
    4.1 大规模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搭建
    4.2 中波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电路组成
        4.2.1 中波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4.2.2 中波探测器电压偏置电路
        4.2.3 A/D模数转换电路
        4.2.4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4.2.5 电源供电系统
    4.3 中波系统软件设计
        4.3.1 等光程差下外触发采集
        4.3.2 数据总线分时复用控制
    4.4 长波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电路组成
        4.4.1 长波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4.4.2 长波探测器电压偏置电路
        4.4.3 A/D模数转换电路
        4.4.4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4.4.5 DDR3存储电路
        4.4.6 电源供电系统
    4.5 长波系统软件设计
        4.5.1全可编程平台以及Zynq-7000
        4.5.2 基于Zynq7000平台云端检测方案验证
        4.5.3 长波系统逻辑时序控制以及干涉数据获取方案
    4.6 红外干涉系统优化
        4.6.1 采集控制时序优化
        4.6.2 抑制探测器器件非均匀响应对系统影响
    4.7 红外干涉信号获取系统测试
        4.7.1 等光程差采样时序模块测试
        4.7.2 电源系统噪声测试
        4.7.3 模拟链路测试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外干涉数据处理技术
    5.1 干涉数据重组
    5.2 干涉图分析以及修正问题研究
        5.2.1 干涉图数据的横向平移现象
        5.2.2 干涉图数据的纵向平移现象
        5.2.3 平移现象对系统影响
        5.2.4 对平移干涉数据的修正
    5.3 大规模红外干涉信号的获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PandaX-nT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读出电子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1.1.1 星系旋转曲线
        1.1.2 引力透镜效应
        1.1.3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2 暗物质粒子候选者
        1.2.1 轴子
        1.2.2 惰性中微子
        1.2.3 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
    1.3 暗物质探测方法
        1.3.1 对撞机实验
        1.3.2 间接探测
        1.3.3 直接探测
    1.4 基于两相型液氙时间投影室的暗物质直接探测技术
        1.4.1 液氙性质
        1.4.2 氙的光电特性
        1.4.3 两相型氙时间投影室的探测原理
        1.4.4 本底事例甄别技术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于氙探测器的暗物质探测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国外相关实验调研
        2.1.1 XENON实验
        2.1.2 LUX实验
        2.1.3 LZ实验
        2.1.4 XMASS实验
    2.2 国内相关实验调研
        2.2.1 PandaX-Ⅰ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
        2.2.2 PandaX-Ⅱ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
    2.3 基于氙的暗物质探测实验的发展趋势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PandaX-nT探测器电子学方案设计
    3.1 PandaX-nT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
    3.2 探测器电子学需求分析
        3.2.1 波形数字化采样率分析
        3.2.2 波形数字化方案分析
        3.2.3 ADC量化精度分析
        3.2.4 数据传输带宽分析
    3.3 原型电子学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PandaX-nT原型电子学设计实现
    4.1 前置放大模块
    4.2 波形数字化模块
        4.2.1 波形数字化模块结构框图
        4.2.2 模拟前端电路设计
        4.2.3 波形数字化模块设计
        4.2.4 同步时钟设计
        4.2.5 FPGA控制设计
        4.2.6 数据传输设计
        4.2.7 电源方案设计
    4.3 时钟触发模块
        4.3.1 时钟触发模块设计
        4.3.2 触发方案设计
    4.4 原型电子学测试
        4.4.1 前置放大模块性能测试
        4.4.2 波形数字化模块性能测试
        4.4.3 数据传输性能测试
        4.4.4 通道间的同步性测试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原型电子学与PandaX-Ⅱ探测器的联调测试
    5.1 联调平台
    5.2 PMT增益刻度
    5.3 氡气放射源测试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第三代IP DSLAM节流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示波记录仪程控及底层软件设计与实现[D]. 张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深度学习的柑橘病害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 李昊.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一种实现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D]. 王亚利.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面向河道环境的双轴驱动无人巡检器及系统研发[D]. 马来宾. 浙江科技学院, 2020(03)
  • [5]基于机器学习的业务识别[D]. 夏振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短波IP网络通信协议子网接口子层的研究[D]. 曹书强. 南昌大学, 2020(01)
  • [7]一体化反应堆微沸腾自然循环运行特性研究[D]. 赵亚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 [8]基于STM32的机舱分布式处理系统设计[D]. 杜长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傅里叶光谱焦平面探测与干涉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 高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3)
  • [10]PandaX-nT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读出电子学系统研究[D]. 王淑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标签:;  ;  ;  

第三代IP DSLAM的节流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