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韭菜:药用食补两相宜(论文文献综述)
姚渊[1](2021)在《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结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养生需求,运用中医学传统研究方法,在整理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总结归纳、分析比较、分类对比的理论研究方法,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从食疗的概念开始,对历代食疗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分析,研究其发展的时代背景。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时段是从公元11 15年至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的一段时间,期间包括了北宋末期、辽代、南宋、金代、元代,据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着作和医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逐一分析归纳,其中着作分为三类:第一,食疗类着作,例如《饮膳正要》、《寿亲养老新书》、《饮食须知》;第二,中医学方书,例如《普济本事方》、《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御药院方》、《医说》;第三,非医学着作如《山家清供》、《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代表性医家包括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通过以上研究,概括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并从基本原理、应用原则、选方原则、食禁四个方面论述食疗理论的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探索金元时期食疗方应用规律,旨在全面掌握金元时期食疗理论,提高食疗在防病治病中的地位,指导现代食疗实践。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1)食疗的含义及食疗理论的发展本部分从食疗的概念、食疗理论的发展、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现状、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对明清及对现代的影响五小节进行论述。第一节通过追根溯源明确了食疗的概念。第二节从商周时期至明清时期食疗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商周时期食疗的萌芽,在先秦两汉时期初具理论雏形,魏晋隋唐时期快速发展,宋金元时期得以完善,至明清时期趋于成熟。第三节将金元以前的食疗理论现状总结为食药不分,药食同用;取百家所长,重视饮食禁忌;食疗方法多样,剂型丰富。第四小节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从食疗方种类、归经理论以及粥的运用三个方面对明清时期有一定影响。第五节金元时期饮食清淡和食肥甘注意配伍两方面对现代运用食疗有借鉴意义。(2)金元时期食疗发展的时代背景本部分将金元时期食疗发展的时代背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并分别进行分析。在政治上,统治者重视医药的发展,并设立专门的医疗机构,比如两宋时期设有地方药局,金代全盘采用汉制致使医学上做到了兼收并蓄,元代设置广惠司,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间医疗经验的交流。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印刷术促进了医学着作典籍的保存和流传。金代重视农业生产,农作物品种增多,为食疗学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社会文化方面,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统治者重视汉族文化,并积极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人民注重养生保健。由于统治者对医学的重视,加之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使医学流派百花齐放,这是金元时期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显着特色,因此,在食疗理论和方法方面见解独特,极具特色。(3)金元时期医学相关方书研究本部分内容分为五小节进行研究。第一节对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分类罗列,从其中选取部分代表性着作作为研究的载体。第二节对金元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饮膳正要》、《寿亲养老新书》、《饮食须知》作为食疗类着作进行研究。第三节对《普济本事方》、《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御药院方》、《医说》五部方书中涉及食疗内容进行研究。第四节对《山家清供》、《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三部非医学着作进行研究。第五节对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三位代表性医家的食疗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本部分将选取的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和医家逐一分析总结概括,梳理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基本内容。(4)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内容本部分内容分四个小节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内容总结并详细论述。第一节将食疗理论的基本原理总结为阴阳整体观、精气化神论、性味配伍理论、脾胃为本论四个方面。第二节概括了养生防病保健延寿、药食共用辅助治疗、病后食补防疾反复三个应用原则。第三节提出了辨证、辨病、辨体三个选方原则。第四节从四时、平时、病中、病后的食禁提出要求。通过四节内容,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的主要内容。(5)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现状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因人制宜,分段食养;第二,因病制膳,辨证食疗;第三,温胃暖脾,护卫中焦;第四,随时宜忌,节制饮食。(6)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善用肉食,民族融合特色显着;第二,多用单方,药食两用简便验廉;第三,饮食清淡,食疗理论百花齐放。(7)金元时期食疗方应用规律本部分从食疗的剂型、药物的寒热特性、食疗方功效的攻补、食疗方的服用时间四个方面,运用图表直观的反映食疗方应用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食疗方应用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食疗方剂型多种多样,以粥、汤、羹、菜为主;②食疗方中偏温补性的方剂较多;③攻邪补虚皆有,其中以补为主;④服用时间有空腹服用和饭后服用之别,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服用时间。
陈家敏[2](2021)在《《寿世青编》养生学术特色与方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尤乘的《寿世青编》是中医养生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部重要的养生学着作,本文试图从《寿世青编》的学术思想源流着手,结合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对《寿世青编》的成书进行探讨。其次对书中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并对内容加以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究其养生学术思想与方法,最后对书末所载117余种养生方进行分析,以期为现代的养生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对现代的养生实践提供指导与借鉴。方法运用经典的文献研究法,研读《寿世青编》并广泛收集《寿世青编》相关文献资料,力求对其成书背景,中医养生主要医家着作及其学术思想,清代及现代相关文献有一个全面且正确的把握;运用跨学科研究法,阅读明清相关的历史典籍以探究该书的成书背景,以便更好的理解其学术思想;运用历史比较法探究养生学术思想与方法在历史不同时期的发展,再运用对比分析法以及综合归纳分析法来探究《寿世青编》的学术思想源流;最后运用逻辑分析法以及综合归纳分析法来对养生思想、养生方法以及病后调理服食方进行归纳分析和整合,并运用对比分析法与其他医家的相关学术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出其学术特色。结果1.《寿世青编》成书于清前期,在“清承明制”以及“轻徭薄赋”等政策下,于朝代更迭之际,社会尚算稳定,有利于医学发展;在流传过程中,版本众多;上卷辑各家养生论述并结合作者临床生活经验阐发未病时的养生大法,下卷指出病后先食疗再议药的原则与方法,并于卷末附病后调理服食方百余首。2.《寿世青编》旁征博引,其养生思想主要受到《内经》治未病、饮食有节、四时调摄以及道家调摄精气神、无为、导引和孙思邈养性、食治、服气等养生观及养生方法的影响。3.《寿世青编》的养生思想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因时因人,审因制宜;(2)五藏调养,贵在疗心;(3)内外兼养,动静相宜;(4)预防为上,尤重食疗。4.《寿世青编》卷末所附病后调理服食方有以下几个用方特点:(1)食药并用,粥酒为主;(2)病机归类,重视脾胃;(3)取材多样,简廉效宏。结论1.《寿世青编》的成书,不仅受到时下社会背景的影响,同样也受到已有的《内经》、道家、孙思邈等养生学术思想影响,这体现出古籍本身就具有文化与历史价值,作为养生古籍,更有中医文献学与医学研究价值;2.《寿世青编》着重强调了五藏调养这一养生思想,尤其是重视疗心,遵循了中医学五藏一体观以及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指导思想;重视精气神的调养以及气功导引术的调摄,动静结合,内外兼养,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形神一体观;3.《寿世青编》强调病后先食疗再议药,并列食疗方百余首,“民以食为天”,将养生治病融入日常生活,更易于坚持使用,对普通民众日常养生有着很强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戴子凌[3](2020)在《马王堆医书方药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先秦两汉之际中医药体系开始形成,马王堆医药文化是奠基这一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石,通过研究其方药理论及临床辨治经验,探讨疾病的治疗原则及方药运用与配伍特色,初步揭示马王堆医书方药证治规律,为中医方药理论研究与医疗实践活动提供思路借鉴。方法:1.历史学研究法:运用历史学调查、研读法,梳理先秦两汉时期方药理论及其辨治经验的发展演变。2.文献研究法:运用文献调查、对比法,分析先秦两汉与马王堆医书方药相关的文献,从中筛选可靠的论证材料进行研究。在文献研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计量法对部分疾病与方药内容进行分类与频数统计,结合中医方药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归纳,揭示马王堆医书方药证治规律。内容:本研究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的《马王堆古医书考释》等为主要参考资料,采用历史学、文献调查、对比法及文献计量法,首先,系统梳理《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方药理论及其辨治经验的发展演变,然后在中医方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药物性味、归经、功效及方剂配伍等,从审病因、病位、病势、病性,以及辨病、证、症及病-证-症结合等方面总结辨治法则,多层次、多方面探讨马王堆医书方药证治规律。结论: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从审病因、病位、病势、病性,以及辨病、证、症及病-证-症结合等方面总结辨治法则,多层次多方面勾勒出先秦两汉方药证治基本框架,初步体现中医诊疗“理法方药”从理论到实践的思维方法,展示出先秦处方用药经验特色及其成就水平,体现了由经验用药到理论组方的发展与进步,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应源于早于张仲景几百年的先秦时期。
丁艳[4](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李路广[5](2019)在《民国时期沪上中医食疗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梳理民国时期有关食疗食养的理论与应用方法,探讨该时期影响食疗食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中医饮食养生的内容和特色食疗方法。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收集相关报刊15种,着作20部,涉及代表性医家20人。基于文献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包括作者、食(药)名称、功效、制法、服法、剂型等信息。采用统计描述法,对单味食(药)的性味、归经、品类、膳食剂型、疾病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药)物共计381味,品类计17类,剂型计13种,病症77种。具体如下:1食(药)物——品类分布:常用的是果品类,其次是水产类、蔬菜类、调料类、畜肉类。将其常用的具体食(药)列举如下:1.1果品类:常用的有大枣、莲子、核桃、龙眼肉、梨、杏仁、荸荠、山楂。1.2水产类:常用的有甲鱼、海蜇、鲫鱼、海带、乌贼骨、淡菜、龟、蛤蜊。1.3蔬菜类:常用的有山药、藕、白萝卜、百合、韭菜、冬瓜、芥菜。1.4调料类:常用的有酒(黄酒、白酒)、大枣、白糖、蜂蜜、盐、冰糖、甘草、蒜、红糖。1.5畜肉类:常用的有猪肚、猪肉、羊肉、猪肺、牛肉、猪肝、猪肾、猪蹄。2食(药)物——科别分布:常用于内科病与外感病中。其中,内科病以脾胃、肺、肾为主;外感病以肺痨病、痢疾病为主。3疾病——食(药)物分布:常见病种为虚劳病、咳嗽病、胃痛病、肺痨病、痢疾病、霍乱病。3.1虚劳病:常用的有大枣、粳米、山药、莲子、核桃、龙眼肉、蜂蜜、黄芪、糯米、薏苡仁、白糖、茯苓、生姜、猪肚。3.2咳嗽病:常用的有杏仁、冰糖、生姜、贝母、白糖、白萝卜、蜂蜜、百合、鸡肉、猪肺、大枣、梨、茶叶。3.3胃痛病:常用的有生姜、猪肚、佛手、黄酒、柠檬、肉桂、乌贼骨、猪肉、白糖、冰糖、高良姜、胡椒、鸡蛋壳、玫瑰花、吴茱萸、香附。3.4肺痨病:常用的有大枣、百合、莲子、白果、冰糖、酒。3.5痢疾病:常用的有茶叶、生姜、白糖、蜂蜜、红糖、乌梅。3.6霍乱病:常用的有生姜、盐、金银花、荞麦。结论:民国时期中医食疗食养的特点有四:1食用原料的广泛性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的独特条件,以及融汇于沪的饮食文化、丰富的饮食着作等因素,为上海地区带来了多样化的食材,沪上民众与医家将部分食(药)物合理地应用到各类疾病中,充实了沪上食疗食养的内容。2极为重视脾胃的作用通过对民国医家使用食(药)物性能、炮制方法,以及对疾病防治观念方面的分析,认为民国时期沪上食疗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尤其注重对脾胃功能的顾护,继承了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脾胃思想。3注重日常食料的使用基于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考察,沪上医家常将日常生活民俗作为辨证施膳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来考虑,体现了其食疗观贴近于生活。比如“酒、糖”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类食料。4食补之风盛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食补之风呈现出了与西方饮食营养学相交融的新式特点,此风气的盛行除了源于自古以来传统的滋补观外,江南温补文化的遗风、疾病观念、医患双方以及商业的推动等诸多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共同促使了食补风俗的形成。
刘晓梅[6](2019)在《《宝训》谚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宝训》是清代中期的一部农书,书中记载了许多农作物种植管理经验及相关的谚语。《宝训》中很多谚语标明了出处,这对于研究谚语的来源、意义以及演变轨迹都有参考价值。这些谚语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口语色彩,不仅是研究近代汉语的可靠语料,也是研究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重要语料。因此,《宝训》对于谚语研究和农业生产研究,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由、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宝训》中谚语的基本情况。先对谚语进行界定,继而确定论文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宝训》中的谚语主要有四个来源:引自古代典籍、来源于历史故事、收集自当时民间口语和初见于《宝训》。第二章讨论《宝训》谚语的分类和特点。《宝训》谚语可以从内容、时间、地域和结构四个角度来进行分类。在内容上,《宝训》中的谚语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还涉及到了生活常识、人生哲理以及气象物候等方面,具有丰富性的特点。谚语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总结,往往能体现出一些生产、自然等方面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科学性;同时,由于古代科技相对落后,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导致很多经验体现出落后甚至迷信色彩;有时人们误把偶然现象当成必然的客观规律,又具有落后性。此外,一些谚语还体现出地域性、精炼性以及深层义与浅层义并存等特点。《宝训》中还存在一部分疑难谚语,这些谚语之所以难以理解,有的是因为流传过程中某些字词产生了讹误,有的是因为不了解谚语产生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部分谚语的考释、翻译,可以解决不理解其意义的问题。第三章关于《宝训》谚语的演变,主要从共时差异和历时演变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历时演变主要从形式和语义两方面进行讨论。形式上的演变分为组成成分的替换、结构的调整等五个小方面。第四章是关于《宝训》谚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排比、对比、借代、拟人、回环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对偶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宝训》谚语的表达效果,使其更形象生动、易记易诵。最后,结语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
高洁[7](2018)在《《老老恒言》粥谱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清代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在传统养生学领域较具代表性,该书卷五“粥谱说”为史上首次以“谱”及“说”命名,以粥为主的养生专篇。粥谱中的百首粥方为曹氏精心编制的食粥养生方案,贴近日常生活、调养治疾兼备,资料详尽、浅近易行,具有较高的理论及应用价值。本文着重探讨该书第五卷曹氏粥谱的养生作用,分析其粥方组成及物品情况,探寻其养生的理论源流、功效佐证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曹氏粥谱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总结相应的食养原则,以期为现代人的食粥养生实践提供参考信息,为现代饮食养生相关产业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清代学者曹庭栋《老老恒言》为研究对象,对其第五卷粥谱部分100首粥方的组成、出处,所用物品种类及其养生作用、食养原则等内容进行分析,利用Excel表格汇总,对粥谱全部物品的功用和主治内容,以频次合计为基础进行探讨。论述中以中医理论作依据为《老老恒言》粥谱的养生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对以药入粥的情况、曹氏粥谱对谷物的选择情况以及曹氏粥谱的实用意义等内容,依据相关古籍资料以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古籍中所记载的关于粥的文献条文摘录汇总,梳理粥的源流与发展状况,并对食养原则相关内容进行总结。结果:1粥养与粥疗历史悠久,在先秦及汉魏时期的古籍中已有粥的记载。《老老恒言》粥谱部分粥方出自54本古籍;曹庭栋对粥谱全部粥方均做出内容完备的说明与阐述。2《老老恒言》卷五“粥谱说”载有100首粥方,其中14首为曹庭栋自创粥方;按谷物主材料划分,曹氏粥谱主要由粳米粥方组成,共93首,其他粥方分别以糯米、秫米、炒面及青粱米为主;按入粥主要物品归类,以植物类粥方为主,共76首,其余则是动物类19首,矿物类5首;根据制作方法,粥方中属于常规制法的59首,采用先煎取汁、取汁制粥的15首,水研滤浆、搅取汁制粥的7首;粥谱所用物品中属于食物的有101种,属于药物的18种,共119种;根据归经频次合计,粥谱全部物品归脾胃经居首,频次合计为334。3根据《老老恒言》粥谱所涉及的全部物品之功用和相应主治分别进行统计汇总,曹氏粥谱的主要养生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养阴作用以功用频次为依据,具有养阴作用的物品功用频次合计为262,占据了功用总频次的24.39%。即,粥谱全部物料之全部功用的约1/4利于养阴,有助于养静。此结果支持了曹氏的观点“养静所以养阴”“养静为摄生首务”。本文将养阴作用归纳为滋阴、清热、养心、除烦,并据此将物品功用以数据汇总分为四类。健脾作用以功用频次为依据,具备健脾作用的物品功用频次合计为402,占据功用总频次的37.43%。即,粥谱超过1/3的功用可以调脾胃及改善泄泻症状,并综合调养人体。此结果支持了曹氏的观点“病中食粥”于“患泄泻者尤验”。粥谱全部物品归经中归脾胃经居首,此结果支持了曹氏“老年更以调脾胃为切要”的主张。其他作用以主治频次合计为依据,忽略脾胃病证,对其他出现频次较高项目进行分组汇总,得出曹氏粥谱6组主治频次合计为611,占主治总频次的37.76%。具体包括肾、肺、肝、心系病证,妇儿及其他病证,内容中多为老年人易发病证,说明曹氏粥谱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上述各项频次数据均以中医药相关书籍及辞典中的注释为依据,汇总结果不仅覆盖了《老老恒言》粥谱各粥方的全部组方物品,也包含制粥过程中所用到的全部辅助物料。4从早期中医古籍中摘录的条文反映出粥的使用历史情况,其中《太平圣惠方》所载与粥相关的文献条文有162条,事实说明粥疗粥养存在已久并具备合理性。5适合老年人的饮食应尽可能是温暖的、烂熟的,且淡食为宜,并有适当的禁忌。《老老恒言》粥谱中涉及食粥规则的粥方有15首,其中5首为着者自创方。相关古籍《寿亲养老新书》卷之一所载的全部食疗方中有30首涉及到上述食养原则性内容,且卷之一所载42首粥方中的34首还提到了空腹食原则。结论:从理论阐述、文献征引及描述说明多方面来看,《老老恒言》粥谱对现代食粥养生实践具有内容详尽、切实可行及有据可循的实用参考价值。本研究数据结果支持了《老老恒言》所提倡的主要养生观点,即,通过食粥来达到养阴和健脾之目的。依据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本文借助与食治食养及老年养生相关的古籍,以数据为基础简要说明了粥疗粥养的源流;对以药入粥情况的探讨反映了其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根据古籍资料所归纳的食养原则可为人们提供较为全面的食粥养生参考信息。对曹氏粥谱谷物使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粥谱内容与原始记载内容对比均反映出《老老恒言》粥谱具备实用意义。《老老恒言》养生思想上的点睛之笔为“各随禀气所宜而食之”。曹氏粥谱可作为普及性的食养方案,对于特殊体质人群或是重病患者,则需要依据中医理论予以辨证。对食物的选择因人制宜、体质相宜,这一观点于现代饮食养生仍具指导意义。饮食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以药入粥可作为方便、快捷、持久的给药方式在养生保健中发挥一定作用。《老老恒言》养生观强调在饮食起居上下功夫并持之以恒。本文借助于古今资料进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其可行性。“恒”即长久。曹氏的养生观点独具特色,其粥谱提倡的食粥养生理念浅近易行。《老老恒言》粥谱之全部理法源于日常生活,经得起生活的检验,因而才会流传至今,也将历经千古,并继续为人们食粥养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肖春兰[8](2018)在《陆游饮食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游是南宋时着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在继承和发展现实主义诗歌的基础上,在诗歌中蕴含了深沉的爱国思想。饮食诗是陆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游现存9000余首诗中,饮食诗有3000余首,约占全诗的三分之一,可见陆游的饮食诗歌创作数量蔚为大观。作为心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之志的士大夫,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陆游的研究,因其爱国思想光辉太过耀眼,多将其爱国诗作为研究对象。而事实上,贯穿陆游诗歌创作诗中的饮食诗,既描绘了南宋的风俗世情,也展现了诗人蕴含于饮食诗中的情感内涵,更借以抒发了诗人的身世感慨。通过对陆游9000余首诗歌进行系统整理,筛选陆游饮食诗的篇目,旨在将陆游的饮食诗在细致分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陆游饮食诗的主要内容,将其分为四类,饮酒诗、饮茶诗、药膳诗、其他饮食诗,分别对其进行阐释。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介绍陆游的饮酒诗。本章主要从酒诗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和艺术风格与手法三方面进行分析。本章将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作为研究重点,酒诗宛如一首首雄壮激昂的时代号角,激发当时的人们顽强抗争、收复失地,诗中蕴含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针对其艺术特色,重点分析夸张、用典等艺术手法。第二章是介绍陆游的饮茶诗,本章主要从茶诗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和艺术风格与手法三方面进行分析。陆游的饮茶诗大多创作于幽居山阴时,茶诗通过写饮茶活动的闲适,表达了诗人清雅闲逸的生活情趣。在饮茶诗中寄予了诗人追求内心旷达之情。陆游的茶诗在风格上呈现古朴自然的特色。第三章是介绍陆游的药膳诗。本章主要从药诗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和艺术风格与手法三方面进行分析。本章将药膳诗中采药、种药、服药作为研究重点,进一步分析诗人通过服药医人的特点引发如何医国的思考。第四章是介绍陆游饮食诗中的果蔬诗、粥诗和肉食诗,素食诗蕴含了诗人的饮食主张和养生观念。在写作手法上,通过对果蔬嗅觉、味觉、视觉的描写,丰富了饮食诗的写作手法。再者将平民与统治阶级的饮食对比,表达对同胞的关切之情。第五章是总结饮食诗的文学意义。在文学上,饮食诗中的俗事俗物为“以俗为雅”提供了新的范例,并给饮食题材注入了爱国主义和养生思想新内涵,继承了饮食诗的写法。陆游对饮食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因而他的饮食诗歌中流露的是真情实感。加之诗人平实自然的语言、高超绝妙的艺术手法,他将俗事俗物转化为高雅的诗歌吟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饮食题材诗歌的雅致。陆游的饮食诗歌看上去朴实无华,平淡无奇,但这种自然朴实之感是不尚藻饰所呈现出来的返璞归真,自然天成的艺术美感,因而平淡中令人回味无穷。故而陆游的饮食诗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温雪茹[9](2017)在《陆游诗歌中的饮食书写》文中指出饮食是陆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剑南诗稿》中存诗九千三百余首,其中涉及到饮食的诗歌极多,有三千余首。陆游诗歌中提到的饮食涵盖了蔬菜、水果、主食、肉类、茶酒饮品等宋朝日常食物的全部种类,其数量与内容的丰富程度在整个中国古代诗坛都名列前茅。饮食这一日常生活题材,伴随了陆游整个诗歌创作历程,随着陆游的仕宦起伏、生活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陆游的饮食书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陆游的诗意人生有所把握。同时,陆游内容丰富的饮食题材诗歌也是对宋代文化生活史的有力补充。本文对陆游饮食书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物方面,对于饮品不作细致分析。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分为如下六章:第一章从经济与文化两个方面解读陆游饮食题材诗歌的创作背景。经济背景方面侧重于分析宋代饮食数量与种类的增多,而文化背景则关注于饮食题材在宋代文学中的发展。第二章重在探究陆游诗歌中体现出的饮食经历,分别从外在的人生经历与内在的身体、心理状况两个角度分析陆游的饮食生活。第三章则通过对陆游思想的探究研究陆游的饮食观。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陆游诗歌中的主食、肉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特色食物进行细致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陆游诗歌中的饮食况味进行详细地解读。最后一章则是着眼于陆游饮食题材诗歌的特征,从类型特征与风格特征两个方面探讨陆游诗歌中的饮食况味。结语部分对全文观点进行总结。
刘明明[10](2017)在《基于数据分析对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中医饮食护理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本文基于数据分析,以《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为数据源,筛选出适宜阳虚证、阴虚证的药食同源物品和常用配伍,以及生活中常见的补阳类、补阴类可食用物品,对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中医饮食护理进行探讨和总结,为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物品食膳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为进一步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中医饮食护理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是建立在指导小组和专家质量监控的基础上,以《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为研究对象,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由药食同源物品和(或)保健品组成的治疗阳虚证方剂、阴虚证方剂按照统一标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可用于保健品的物品名单》、《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进行筛选和整理,并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模板。依据《中药学》、《中药药名辞典》规范中药药名。对筛选出阳虚证方剂、阴虚证方剂运用计算机进行性味归经统计、频数统计、基于频繁k项集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根据《中药大辞典》建立可食用物品Excel表格数据模板,按谷物、蔬菜、肉禽蛋奶、花茶、水产品、水果、干果和其他八项进行分类、整理和规范,利用计算机合作单位构建的数据库筛选出较常见的补阳类、补阴类可食用物品。结果1.中医饮食护理中适宜阳虚证的药食同源物品(1)药食同源物品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是菟丝子,频率为11.63%;杜仲,频率为10.08%;益智仁,频率为9.30%;(2)二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山茱萸、熟地黄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13.85%;三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肉桂、山茱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的使用频次均最高,频率为23.53%;(3)补阳类常见可食用物品:谷物1种;菜类5种;水产品7种;肉禽蛋奶8种;花茶类1种;水果3种;干果4种;其他类4种。2.中医饮食护理中适宜阴虚证的药食同源物品(1)药食同源物品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是麦门冬,频率为14.96%;熟地黄,频率为10.68%;枸杞子为10.26%;(2)二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山药、熟地黄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8.92%;三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山药、茯苓、熟地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6.71%;四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山药、茯苓、熟地黄、山茱萸频次最高,频率为12.07%;(3)补阳类常见可食用物品:谷物7种;菜类1 2种;水产品1 3种;肉禽蛋奶13种;花茶类2种;水果8种;干果3种;其他类7种。结论1.本研究能够为下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2.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的临床饮食护理提供参考依据。3.本研究归纳总结了适宜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物品及常见的可食用物品,并交给课题组计算机合作单位构建药食同源物品数据库。
二、韭菜:药用食补两相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韭菜:药用食补两相宜(论文提纲范文)
(1)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食疗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1.1 食疗概念 |
1.2 食疗理论发展概述 |
1.2.1 商周时期:食疗的萌芽 |
1.2.2 先秦两汉时期:食疗理论开始出现 |
1.2.3 魏晋隋唐时期:食疗理论快速发展 |
1.2.4 宋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得以完善 |
1.2.5 明清时期:食疗理论趋于成熟 |
1.3 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状况 |
1.3.1 食药不分,药食同用 |
1.3.2 取百家所长,重视饮食宜忌 |
1.3.3 食疗方法多样,剂型丰富 |
1.4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对明清时期食疗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
1.4.1食疗方种类增多 |
1.4.2 归经理论运用于食疗 |
1.4.3 拓展粥的运用 |
1.5 金元时期食疗经验对现代的借鉴意义 |
1.5.1 饮食清淡用单方 |
1.5.2 食肥甘注意配伍 |
2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 |
2.1 政治背景 |
2.2 经济背景 |
2.3 社会背景 |
3 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及代表性医家的研究 |
3.1 金元时期食疗着作概况 |
3.2 金元时期代表性食疗着作研究 |
3.2.1 《饮膳正要》倡饮食“守中” |
3.2.2 《寿亲养老新书》重“养胃气” |
3.2.3 《饮食须知》:知反忌,勿多食 |
3.3 金元时期食疗相关方书研究 |
3.3.1 《普济本事方》 |
3.3.2 《妇人大全良方》 |
3.3.3 《世医得效方》 |
3.3.4 《御药院方》 |
3.3.5 《医说》 |
3.4 其他非医学书籍 |
3.5 代表性医家 |
3.5.1 刘完素 |
3.5.2 张从正 |
3.5.3 朱丹溪 |
4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主要内容 |
4.1 基本原理 |
4.1.1 阴阳整体观 |
4.1.2 精气化神论 |
4.1.3 性味配伍理论 |
4.1.4 脾胃为本论 |
4.2 应用原则 |
4.2.1 合理配伍,卫生饮食 |
4.2.2 药食共用,辅助治疗 |
4.2.3 病后食补,防疾反复 |
4.3 选方原则 |
4.3.1 辨证选方 |
4.3.2 辨病选方 |
4.3.3 辨体选方 |
4.4 食禁原则 |
4.4.1 四时禁忌 |
4.4.2 平时禁忌 |
4.4.3 病中禁忌 |
4.4.4 病后禁忌 |
5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现状 |
5.1 因人制宜,分段食养 |
5.2 因病制膳,辨证食疗 |
5.3 温胃暖脾,护卫中焦 |
5.4 随时宜忌,节制饮食 |
6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 |
6.1 善用肉食,民族融合特色显着 |
6.2 多用单方,药食两用简便验廉 |
6.3 饮食清淡,食疗理论百花齐放 |
7 金元时期食疗方应用规律 |
7.1 食疗剂型:剂型多种多样,粥汤羹菜为多 |
7.2 食疗方药物寒热特性:药性有寒有热,多数方剂偏温 |
7.3 食疗方主要功效:攻邪补虚皆有,其中以补为主 |
7.4 食疗方服用时间:多数不拘时候,亦分饭前饭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卫生健康委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
附录二: 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 |
附录三: 保健食品禁用中药名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寿世青编》养生学术特色与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寿世青编》概要 |
2.1 《寿世青编》内容简介 |
2.2 《寿世青编》作者生平及着作 |
2.3 《寿世青编》的版本流传情况 |
3 《寿世青编》的成书背景 |
3.1 时代背景 |
3.1.1 社会背景 |
3.1.2 经济背景 |
3.2 理论溯源 |
3.2.1 《内经》的影响 |
3.2.2 道家思想的影响 |
3.2.3 孙思邈养生思想的影响 |
4 《寿世青编》的养生思想与方法 |
4.1 因时因人,审因制宜 |
4.1.1 顺时养生 |
4.1.2 因人养生 |
4.2 五藏调养,贵在疗心 |
4.2.1 五藏调养 |
4.2.2 疗心 |
4.3 内外兼养,动静相宜 |
4.3.1 养内贵乎静 |
4.3.2 养外贵乎动 |
4.4 预防为上,尤重食疗 |
4.4.1 养正避邪,善治未病 |
4.4.2 先食疗再议药 |
5 病后调理服食方分析 |
5.1 食药并用,粥酒为主 |
5.2 病机归类,重视脾胃 |
5.3 取材多样,简廉效宏 |
6 结语 |
7 存在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综述《寿世青编》养生学术特色与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 个人简介 |
11 致谢 |
(3)马王堆医书方药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先秦两汉方药理论及其辨治经验的发展与演变 |
1.1 经验用药——单味药的“对症应用”阶段 |
1.1.1 “药”即“毒” |
1.1.2 药食禁忌 |
1.1.3 原始古朴的“对症治疗” |
1.2 单方复方并见——“经验到理论”过渡阶段 |
1.3 理论组方——“复方配伍”的辨证施治阶段 |
2.马王堆医书方药证治价值研究 |
2.1 马王堆医书方药特色研究概述 |
2.2 马王堆医书方药证治规律研究意义 |
2.2.1 有助于梳理中医方药学理论源流与发展脉络 |
2.2.2 “理法方药”辨治思维有助于指导中医临床医疗实践 |
第二部分 马王堆医书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
1.研究方案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历史学研究法 |
1.3.2 文献学研究法 |
1.4 研究资料参考来源 |
2.研究分析 |
2.1 方剂配伍规律与药用分析 |
2.1.1 药味增减的配伍组方 |
2.1.2 药量加减的配伍组方 |
2.1.3 剂型与制剂 |
2.1.4 用法 |
2.2 证治规律 |
2.2.1 审因论治 |
2.2.2 辨病位论治 |
2.2.3 辨病势及病性论治 |
2.2.4 辨病论治 |
2.2.5 辨证论治 |
2.2.6 对症治疗 |
2.2.7 病-证-症三联治疗 |
2.2.8 三因制宜 |
2.2.9 马王堆医书治疗常用方药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1.结论 |
2.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奖励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马王堆医书方剂用方特色及其价值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4)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民国时期沪上中医食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食疗概述 |
1 概念诠释 |
2 食疗发展史略 |
2.1 先秦时期 |
2.2 秦汉时期 |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 |
2.4 隋唐时期 |
2.5 宋元时期 |
2.6 明清时期 |
2.7 民国时期 |
第二部分 民国时期食疗文献整理与统计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所获基本资料 |
2.2 整理统计结果 |
2.2.1 四性分布 |
2.2.2 五味分布 |
2.2.3 归经分布 |
2.2.4 品类分布 |
2.2.5 剂型分布 |
2.2.6 科别分布 |
2.2.7 脏腑分布 |
2.2.8 病症分布 |
第三部分 民国时期食疗文献综合分析 |
1 食(药)物性能分析 |
2 食(药)物品类分析 |
2.1 果品类 |
2.2 水产类 |
2.3 蔬菜类 |
2.4 调料类 |
3 膳食剂型分析 |
4 单味食(药)物分析 |
4.1 酒(黄酒/白酒) |
4.2 糖(白糖、冰糖、红糖) |
4.3 蜂蜜 |
4.4 粳米 |
4.5 核桃 |
4.6 茶叶 |
4.7 食盐 |
4.8 生姜 |
4.9 薏苡仁 |
4.10 莲子 |
4.11 山药 |
4.12 藕 |
5 代表性病症中食(药)之运用 |
5.1 肺痨 |
5.2 虚劳 |
5.3 痢疾 |
5.4 霍乱 |
5.5 胃痛 |
5.6 咳嗽 |
第四部分 讨论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食疗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2 |
论文1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冬令食疗食养思想探析 |
论文2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饮食相关症状的探析 |
附录3 果品分布表 |
附录4 水产品分布表 |
附录5 畜肉品分布表 |
附录6 脾胃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7 肺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8 肾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9 气血津液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10 病症分布表 |
附录11 肺痨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12 虚劳病食(药)物分布表 |
(6)《宝训》谚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宝训》谚语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谚语的界定 |
第二节 《宝训》谚语的来源 |
第二章 《宝训》谚语的分类与特点 |
第一节 《宝训》谚语的分类 |
第二节 《宝训》谚语的特点 |
第三节 《宝训》疑难谚语例释 |
第三章 《宝训》谚语的演变 |
第一节 《宝训》谚语的共时差异 |
第二节 《宝训》谚语的历时演变 |
第四章 《宝训》谚语的修辞手法 |
一、对偶 |
二、对比 |
三、借代 |
四、排比 |
五、夸张 |
六、比喻 |
七、拟人 |
八、回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宝训》谚语分布情况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老老恒言》粥谱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老老恒言》及粥方应用研究进展 |
1 《老老恒言》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1 《老老恒言》的综合研究概述 |
1.2 《老老恒言》起居养生方法概述 |
1.3 《老老恒言》饮食养生理法概述 |
2 粥方应用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2.1 固定粥方应用研究进展 |
2.2 具体病证粥方应用研究进展 |
2.3 特殊人群与病证粥方应用研究进展 |
2.4 粥养理念研究进展 |
3 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1部分 《老老恒言》粥谱内容概况 |
1 《老老恒言》及其“粥谱说” |
1.1 作者生平及着述简介 |
1.2 《老老恒言》及其“粥谱说”简介 |
2 “粥谱说”前之概说 |
2.1 “粥谱说”前言简介 |
2.2 “择米”分析 |
2.3 “择水”分析 |
2.4 “火候”分析 |
2.5 “食候”分析 |
3 《老老恒言》“粥谱说”粥方内容概况 |
3.1 粥方组成情况 |
3.2 粥方制作方法分类汇总 |
3.3 粥方组成物品分类情况 |
3.4 粥方所用物品食、药属性概况 |
3.5 曹氏粥谱所引用粥方出处考证 |
第2部分 《老老恒言》粥谱的养生作用 |
1 《老老恒言》所倡导的养生思想介绍 |
2 《老老恒言》粥谱体现出重视食粥养生 |
3 《老老恒言》粥谱的主要功能及其内涵分析 |
3.1 《老老恒言》粥谱的养阴作用 |
3.2 《老老恒言》粥谱的健脾作用 |
3.3 《老老恒言》粥谱的其他作用 |
4 《老老恒言》粥谱的应用价值分析 |
5 《老老恒言》体质相宜观点分析 |
5.1 体质相宜观点的分析探讨 |
5.2 关于特殊群体的研究例证 |
第3部分 与粥相关的分析探讨 |
1 粥的发展状况分析 |
1.1 粥的起源与发展简述 |
1.2 与粥相关的文献记载 |
1.3 食粥养生理念的形成 |
2 以药入粥相关探讨 |
2.1 粥的调养作用 |
2.2 粥的治疗作用 |
2.3 以药入粥注意事项 |
2.4 小结 |
3 关于《老老恒言》粥谱的探讨 |
3.1 《老老恒言》粥谱实用意义探讨 |
3.2 《老老恒言》粥谱谷物材料的使用分析 |
3.3 《老老恒言》粥谱内容与出处内容对比分析 |
4 食养相关的原则性内容分析 |
4.1 《老老恒言》提倡的食养原则分析 |
4.2 古籍文献中食养原则内容分析 |
4.3 “食饮以宜”关键在注重细节 |
5 小结 |
结语 |
1 对食粥养生的整体认识 |
1.1 食粥以养阴的理念与实践 |
1.2 以药入粥实际应用的思考 |
1.3 食粥养生的可行性思考 |
2 本研究的创新与价值 |
2.1 以数据汇总支持本研究所得结论 |
2.2 对曹氏粥谱的养生作用进行总结 |
2.3 对饮食养生的原则内容进行总结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陆游饮食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一章 陆游饮食诗歌中的饮酒诗 |
第一节 陆游饮酒诗的写作背景 |
一、宋代酒文化的繁荣 |
二、陆游创作饮酒诗的个人原因 |
第二节 陆游饮酒诗的内容 |
一、描写自酿美酒的过程 |
二、描写节令与民俗 |
三、表现爱国情感 |
四、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
五、表达怀才不遇之叹 |
第三节 陆游饮酒诗的艺术风格与手法 |
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交融 |
二、大胆奇特的夸张手法 |
三、以典咏怀的用典艺术 |
第二章 陆游饮食诗歌中的饮茶诗 |
第一节 陆游饮茶诗的写作背景 |
一、崇尚饮茶的社会风气 |
二、陆游饮茶诗写作的主观原因 |
第二节 陆游饮茶诗的内容 |
一、表现清雅闲致的生活情趣 |
二、表达旷达超脱的心灵追求 |
第三节 陆游茶诗的艺术风格与手法 |
一、古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
二、准确传神的细节描写 |
第三章 陆游饮食诗歌中的的药膳诗 |
第一节 陆游药膳诗的写作缘由 |
第二节 陆游药膳诗的内容 |
一、采摘、种植药物 |
二、服食药物 |
第三节 陆游药膳诗的艺术风格与手法 |
一、平实通俗的语言特色 |
二、多用比喻手法 |
第四章 其他饮食诗 |
第一节 陆游饮食诗歌中的果蔬诗 |
第二节 陆游饮食诗歌中的食粥诗 |
第三节 陆游饮食歌诗中的肉食诗 |
第四节 陆游饮食诗歌的艺术风格与手法 |
第五章 陆游饮食诗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为“以俗为雅”提供了新的范例 |
第二节 给饮食题材注入了新内涵 |
第三节 继承了饮食诗的写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陆游诗歌中的饮食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的必要性 |
二 宋代饮食题材诗歌研究状况 |
1 系统性研究 |
2 个体研究 |
三 古人对陆游饮食题材诗的研究 |
四 现当代人对陆游饮食题材诗的研究 |
五 总结 |
第一章 饮食题材诗背景研究 |
第一节 经济背景:饮食增多的时代 |
一 农作物产量增多 |
二 农作物种类增加 |
三 商业贸易繁荣 |
第二节 文化背景:饮食文化的发展 |
一 南北交流进一步增多 |
二 菜肴烹饪技术进一步发展 |
三 饮食在文学中比重上升 |
四 雅好吃食的宋代诗坛 |
第二章 陆游的饮食经历 |
第一节 外在因素:陆游的饮食历程 |
一 少年时期:饮食偏好成型时期 |
二 中年时期:宦游四方的饮食况味 |
三 晚年时期:归隐山阴的家乡风味 |
第二节 内在因素:陆游的自身条件 |
一 陆游的性格因素 |
二 陆游的身体状况 |
三 陆游的生活习惯 |
第三章 陆游的饮食观 |
第一节 儒释道与陆游饮食观 |
一 道家的影响 |
二 儒家的影响 |
三 佛家的影响 |
第二节 陆游的饮食观 |
一 食医结合饮食养生 |
二 性好蔬食追求本味 |
三 承袭孔孟食以寄志 |
第四章 陆游诗歌中的主食与肉食 |
第一节 主食 |
一 稻 |
二 麦 |
三 其他主食 |
第二节 肉食 |
一 鱼肉虾蟹 |
二 猪牛羊肉 |
四 鸡鸭鹅肉 |
五 兔肉 |
第五章 陆游诗歌中的蔬果小吃 |
第一节 蔬菜 |
一 时间与地域分布 |
二 制作方法与搭配 |
三 特色蔬菜 |
第二节 水果、调料与小吃 |
一 水果 |
二 调味料 |
三 特色吃食 |
第六章 陆游饮食题材诗歌特征研究 |
第一节 类型特征 |
一 按食品用途分 |
二 按诗歌内容分类 |
第二节 饮食题材诗歌的风格特征 |
一 表现手法 |
二 艺术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数据分析对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中医饮食护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药食同源理论概述 |
(一) “药食同源”概念 |
(二) “药食同源”理论渊源 |
(三) “药食同源”现代传承与应用 |
二、中医饮食护理相关内容概述 |
(一) 中医饮食护理的概念 |
(二) 食物的性、味、归经 |
(三) 辨证施食 |
(四) 饮食宜忌 |
三、中医证候相关内容概述 |
(一) 虚证的概念 |
(二) 阳虚证 |
(三) 阴虚证 |
四、数据分析相关内容概述 |
(一) 数据分析的概念 |
(二) 数据分析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成立研究小组 |
(一) 指导小组 |
(二) 实施小组 |
二、数据来源 |
(一) 方剂来源 |
(二) 可食用物品来源 |
(三) 筛选方剂、药食同源物品来源 |
三、数据录入 |
(一) 《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录入 |
(二) 《中药大辞典》数据录入 |
四、数据分析与质量控制 |
(一) 数据分析 |
(二) 质量控制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一、《中医方剂大辞典》的分析结果 |
(一) 阳虚证方中药食同源物品分析结果 |
(二) 阴虚证方中药食同源物品分析结果 |
二、《中药大辞典》的数据分析结果 |
(一) 《中药大辞典》的结果概况 |
(二) 补阳类可食用物品的筛选结果 |
(三) 补阴类可食用物品的筛选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中医方剂大辞典》的结果讨论 |
(一) 阳虚证药食同源物品结果讨论 |
(二) 阴虚证药食同源物品结果讨论 |
二、《中药大辞典》的结果讨论 |
(一) 补阳类可食用物品的结果讨论 |
(二) 补阴类可食用物品的结果讨论 |
三、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韭菜:药用食补两相宜(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研究[D]. 姚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寿世青编》养生学术特色与方法探析[D]. 陈家敏.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马王堆医书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 戴子凌.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5]民国时期沪上中医食疗文献研究[D]. 李路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宝训》谚语研究[D]. 刘晓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7]《老老恒言》粥谱文献研究[D]. 高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陆游饮食诗歌研究[D]. 肖春兰. 广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陆游诗歌中的饮食书写[D]. 温雪茹. 厦门大学, 2017(08)
- [10]基于数据分析对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中医饮食护理的探讨[D]. 刘明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