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翻译中填补文本​​中的文化空白

如何在翻译中填补文本​​中的文化空白

一、翻译中如何填补语篇内的文化空缺(论文文献综述)

郭笑甜[1](2021)在《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名着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改写本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急需对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进行系统的易读度研究。以往易读度研究多聚焦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心理认知因素,忽视了语言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以意义为核心,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语篇功能是语言在意义选择的基础上动态构建语篇的使能功能,由包括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的组篇系统表征,涉及语篇间意义关联、概念意义、人际意义等语篇的意义关系。基于语篇功能的研究可以将各种意义关系有机地关联起来,从整体性的视角阐释语篇意义。本研究从语篇功能出发,选取《三国演义》原着及其三个分别主要面向外国学习者、国内小学生和青少年读者的改写本为例,分析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境中不同的组篇选择即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研究不同体现形式和语篇易读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体现形式产生的动因。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即组篇系统上的差异涉及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四个子系统。原着和改写本互文系统的差异涉及原着和改写本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语篇和语境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的语篇内互文三个方面。主位和信息系统的差异涉及小句主述结构、语篇的超主位和宏观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结构、信息单位的意义六个方面。衔接系统的差异涉及及物性、语气、时态、指称、替代、省略、连接、重复、搭配九种衔接手段。比如改写本中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数量均明显少于原着,在三个改写本中,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少,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居中,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多。原着和改写本之间不同的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大多影响到语篇的易读度。根据其涉及层面,和易读度相关的因素可分别归入小句及以下层面和语篇层面,具体包括:涉及小句及以下层面的语篇内词句互文、小句主述结构、信息结构、时态手段、指称手段、替代、省略、重复和搭配;涉及语篇层面的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语篇内正副文本互文、宏观主位和超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单位的意义、及物性结构体现的意义关联,语篇语气关联、时间关系、指称链和连接关系。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三个改写本在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和语境层具有不同的易读度。其中,词汇-语法层和语境层的语篇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义层的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篇易读度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的不同排序说明易读度研究不仅要注重形式特征如字词量、句长等的研究,更需关注和意义相关的因素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小句等语法单位,更要注重语篇。语篇是语言系统在适应语境过程中调整出的意义的最佳组织模式。通过对语篇生成机制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的原因在于语境,涉及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具体来说,原着和改写本在宏观层面的语场上基本一致。但原着和改写本分别涉及了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即不同身份的改写者和读者,语旨明显不同。而语旨的不同引起了语式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的读者,原着和不同改写本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进一步引起了更精密层级上语场的变化。语场、语旨和语式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情景语境。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如不同时代的阅读需求、不同读者人群的文化背景也潜在地制约着语篇。改写本在生成过程中为适应语境的不同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更好地帮助改写者认识改写过程中组篇系统的变化及其对易读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语篇功能视角下改写遵循的普遍原则,包括情景性、交互性、意义一致性、渐进性、显化、具体化、聚焦和文化适用八条原则。本研究表明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汉语易读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从意义视角对易读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为汉语易读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为名着改写、阅读材料编写和分级等提供借鉴。

辛玥[2](2021)在《认知语境参数视角下《笨花》俄译本中的模糊语义阐释研究》文中提出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始终存在于某种语境中,如果脱离语境,译者就不能充分理解语义,更无法再次加工。传统语境观只强调外部客观事物的作用,忽略了主观能动性。传统语境一般不将说话者和受话者的心理和动态话语纳入研究范畴,因此,传统语境被语言学家视为一个静态的、固定的先决条件。虽然传统语境理论在指导翻译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因此许多人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些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和研究语境,尽可能考虑到交际双方的认知心理,并且试图解释交际中的动态认知过程。翻译文本特点决定了译者必须最大程度上结合原文的文本语境、作者的创作语境和原语的文化语境梳理出故事线条,理解作者真实意图,问题的关键聚焦在译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与认知语境关注的重点相吻合。本文在梳理语境理论从静态到动态再到认知层面上的递进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以认知语境参数理论为指导,以我国着名作家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及其俄译本为例,将原文的语境要素参数化,使得语境更具有描写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探讨认知语境参数对于译者处理模糊语义问题的重要作用。本文译例中所涉及的参数均属于常规类型参数,例如人物参数,地点参数,时间参数,文化参数等。本文分为四部分——绪论、正文、结论以及参考文献。本篇毕业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的选题的理由和意义,对认知语境参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笨花》以及模糊语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且对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认知语境理论概述为切入点,阐明语境问题认知研究的起源,概括了认知语境的概念及重要理论观点,引出认知语境参数的概念及分类。第二章探究了认知语境下铁凝小说《笨花》原文当中出现的模糊语义及其俄译。首先对模糊语义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模糊语义的表现形式为着眼点,以中文小说《笨花》的原文及其俄译为例,分析《笨花》小说当中的各种模糊语义现象和其俄译。第三章运用认知语境参数理论,从消除歧义机制、辨别新奇语义、语义推理、填补意义空缺以及多义辨别五个方面,评析铁凝《笨花》俄译本的模糊语义阐释情况,对于《笨花》俄译本中不完整的模糊语义阐释的译例以及未完成的模糊语义阐释的译例,提供参考译文,并总结其本质原因。结论部分对小说中模糊语义的翻译情况做出总结并进行评价。小说《笨花》的俄译本当中大部分关于模糊语义的翻译都完成的较好。但是仍有少部分的独具汉语丰富文化内涵的模糊语义的俄译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产生了错译、漏译等现象。本研究认为,对于《笨花》当中模糊语义的俄译,如果想要译文达到良好的可读性并且能够将原文内涵准确且完整地传递给读者,需要译者的认知语境达到与原文作者相似或相同的水平。而通过认知语境参数这一有力工具,可以高效地、有理有据地分析出原文模糊语义的真实内涵,从而形成较为成功的译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认知语境参数为理论依据,通过细读小说《笨花》的原文和俄译本,比较分析中文小说和它的俄译本中模糊语义现象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具体运用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认知语境参数在翻译过程中对模糊语义的阐释作用。

贾一村[3](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指出《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周燕平[4](2021)在《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和实现策略 ——以《全球城市》英译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翻译研究从字词层面转向篇章层面,越来越多的译者开始意识到语篇连贯对于翻译而言至关重要。可以说,翻译的过程就是重建语篇连贯结构的过程,在解读原文的连贯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转换,通过两种连接的手段,即语句间的衔接和语篇结构的连贯性,来实现译文的语篇连贯。本论文以《全球城市》汉英翻译项目为例,运用文献法、归纳法和比较法,探究译文语篇连贯的实现策略。通过对原文的深入分析,本论文总结了原文的语篇连贯特征:隐性衔接为主、连贯结构松散和存在连贯失当。结合汉英语篇连贯的理论,同时对比初译稿和审校稿,本论文提出了合理使用衔接和重建连贯结构两个策略。具体而言,译者可以通过保留原文衔接手段、转换原文衔接手段和增添译文衔接手段来实现译文的衔接;通过调整信息排列、改变推进层次、尽量保持主语一致并在必要时补正连贯失当,从而在译文中实现语篇连贯。本论文探讨了如何实现译文的语篇连贯,以期为从事汉英翻译的译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力求产出衔接得当、逻辑顺畅的译文。

张楠[5](2021)在《英汉小说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与翻译补偿 ——以《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缩影,其广泛传播能够有效促进各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文学翻译活动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文化缺省问题很可能会给译文读者造成严重的理解障碍。因此,译者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发现这些文化缺省现象并进行补偿,提升语篇的连贯性,帮助读者消除理解障碍,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外国文学的魅力。本文以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中篇小说《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为案例,使用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并提出相应的翻译补偿策略,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原语文化,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关永皓[6](2020)在《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翻译研究的方法、路径、范式在不断翻新,翻译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翻译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应同时兼顾语言、跨文化交际、语篇特征等属性,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本论文认为,翻译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原文语篇,而翻译的最后成果则是译文语篇。因此,本论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句法学、语用学等的相关理论,宏观上从语法连贯、语义连贯、语用连贯三个大的角度,微观上则是从该三大角度的下位分类出发,以中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日译本《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两个语料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分析两个文本各自的语篇连贯的基础上,对语篇连贯在日译本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语篇连贯在汉译日翻译过程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及应用的可能性,并以此检测译文的准确性。在语法连贯视角下,首先从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等多个具体的角度对日译本中的语篇连贯的重构展开了研究。在“照应”这一小节,主要探讨了第一、二、三人称及其复数的日译。在“替代和省略”小节,着重探讨了指示词“如此”、“这么”、“这样”的日译。“连接”小节里,对连词“以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文语篇要达到连贯重构的目的,不可过多受原文语篇的掣肘,而是应根据日语的语言特质、译文的语篇连贯特性等,作适度的增减及调整,不能简单地移植原文的结构。其次,从修辞连贯的角度对译文语篇的连贯进行了研究。具体是择取了有代表性的“排比”修辞格,从句子的排比和句子成分的排比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了研究。原文语篇中的排比对译文语篇中排比的使用与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多数情况下按照原文中顺序翻译为日语,即可重构连贯。另外还发现,语篇中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日译词不同的情况。为了使语篇在连贯方面更紧密,有必要对译词进行统一化处理,以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再次从句法连贯的角度,以“被”字句为探讨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发现原文中的“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的“被”字句可以译为日语的被动句,但也有例外,有的“被”字句翻译成日语被动态反而不自然,进行汉译日翻译时,需要同时兼顾译文的连贯性。然后是从语序的角度,包括主谓殊位、定语、状语等角度,考察了译文语篇中的连贯是如何重构的。通过对原文语篇的整体分析,发现主谓殊位主要发生在汉语的“是”字句中,数量也很少,且并未发现“是”字句以外的主谓殊位的情形。“定语”小节中,主要探讨了双重定语和多重定语的日译。整体而言,译文中多重定语的排序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需要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对原文语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分析清楚多重定语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较长篇幅语篇中连贯的重构,发现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在译文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主位推进模式是否要调整,不仅取决于译者,还要观察译文语篇连贯性是否得以保证,以及连贯是否顺畅。语法连贯是研究《治国理政》及其他中央文献日译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同时也是首要层次,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要处理的首先是语言,尤其在书面形式的语篇中,这一特征更为显着。在由低到高的、划分为词、句、超句体、段落、语篇的各个层级上,中央文献的汉译日都要遵守译语的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译语语篇中的前后句子、前后段落的连接上,要流畅自然、不带逻辑矛盾,同时体现应有的、恰当的逻辑关系,以使译文语篇的连贯得以恰当重构。在语义连贯视角下,首先从小句经验功能角度对语篇连贯在《国政运営》的语篇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process)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认为,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过程中,译文语篇的小句的“过程”类型的择取,要兼顾语篇的意义;其次,译文语篇的小句间逻辑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服从于译文语篇的整体意义,并同时受原文语篇中小句的“过程”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再次,由于原文语篇中的一个小句,在译文语篇中可以用两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同时为使译文语篇的语义连贯重新构建起来,小句也有可能进行分译、合译、不译,甚至有可能降至次一级的单位(词组、短语等)进行表达。其次从重复和同义性衔接两个角度,对《国政运営》中的句际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两个语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有的原文的衔接在译文语篇中保留下来,从而使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比较明显;而有的例子中,衔接在译文语篇中没有完全保留下来,有衔接中断的现象,对语篇的连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使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也能清晰可见,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应当参照原文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使其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再次从同现关系的角度,对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翻译中,要注意具体语义的表达,消除歧义,以确立该词的具体语义指向,消除模糊语义,重新构建译文语篇的连贯。然后从段际语义连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发现通常需要让译文语篇在语义连贯方面与原文语篇保持一致,一般不做改动。为了保持语义连贯、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有时需要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译、合译等。最后从深层逻辑语义的角度对两个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政运営》语料中,有的深层逻辑语义没有翻译出来,造成译文读者难以把握原文语篇的意义,主旨不鲜明,导致翻译出现了失误,连贯发生了断裂。因此本论文认为,译者需要全面分析原文语篇的深层逻辑语义,并在译文语篇中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在语用连贯视角下,首先,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语篇连贯重构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个不同的视角,对连贯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直接和间接翻译方法使《治国理政》的日译能够顺利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语篇的连贯方面也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在语域的三要素方面,对应清楚,所表述的主题基本一致。语场方面,原文语篇的连贯,在译文语篇中以相同的语言结构保留;语式方面,原文和译语之间对应性强,各自也都达到了语式的要求;语旨方面也符合讲话人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原文的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得以重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最后从语域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语域包含语场、语式及语旨,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影响语言使用,从而导致不同的语域产生。语式方面,结构上存在对应,句式既有变化又有规整,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严密。语旨方面,译文语篇也没有改变原文语篇的讲话特色,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说,语场、语式、语旨对日译及《国政运営》的语用连贯重构有指导性的作用。通过以上三个视角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认为三者在《国政运営》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三者所构建的译文语篇《国政运営》的连贯在整体上不是线性的或单向的,而是一个互相交织的立体网络。语法连贯处于最基础维度,是汉译日翻译和译文语篇实现连贯重构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首要视角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语义连贯与语法连贯紧密相联,且处于语法连贯的上一层次。语法连贯与语义连贯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关,而是同时发挥指导作用、并行不悖的关系。语用连贯是高于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一个维度,处于二者之上,《治国理政》和其他中央文献的日译,在使译文语篇的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同时,也要兼顾语用连贯。通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语篇连贯在中央文献汉译日的翻译中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译文语篇中的连贯重构具有指导性作用。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的重构,可使译文语篇更具有连贯性,同时也使语篇特征更为清晰。基于语篇连贯角度的本次研究,不再局限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是将中央文献的汉译日翻译看作是超越字对字、句对句逐一翻译、机械翻译的翻译,将研究视野拓展至语篇层次,探讨语篇层次上的译文语篇的连贯重构。本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文本对比分析法、文献综述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1)视角独特。本次研究是从一个崭新的语篇连贯的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开的汉译日翻译研究。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同或相似视角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2)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紧密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日译本的相关数据,并以获取的数据为依据,对日译本的受众接受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客观性的支持;(3)紧密联系中央文献研究实际。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语篇连贯视角下的中央文献的汉译日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所采取的视角和方法,是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和研究《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期待能为其他中央文献的外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助力中国声音的海外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尹佳[7](2019)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给予了密切关注。在国际交流日渐深化、国际传播渠道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传播既是世界了解中国的关键信息来源,同时也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内容,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取至关重要。对外传播以语言为纽带,以传播效果为宗旨,在话语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文化与价值观的阐释及国家形象的建构,其形式以外宣翻译为主。因此,外宣翻译实践的成效关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对外宣翻译的研究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外宣翻译,其中心词为翻译,但“外宣”一词既指出了中译外的方向,也明确了翻译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外宣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其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及动态性,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及发展是其传播目的是否实现的关键。我国外宣翻译虽然历经了迄今为止60余年的发展,但其研究体系还不够完善,局限于译本语言文字层面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不断尝试将翻译本体论的研究与边缘交叉学科进行融合,不仅关注翻译的语言层面,还注意到语言之外的因素,证明除了语言本身,制约翻译活动的文化与社会因素逐渐引起学界注意。在翻译研究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再到社会学转向的过程中,其社会属性需要成熟的理论框架作为支撑,以研究其生产、传播、接受与各种社会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翻译研究主要采用的各种研究视角中,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框架能够与外宣翻译研究产生紧密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意识形态研究方面的关联;2)在话语与社会辩证关系研究方面的关联;3)在权力关系研究方面的关联。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征与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批评话语分析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外宣翻译要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引入外宣翻译研究可以更清晰地分析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本研究重点分析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代表的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所选语料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版及英译过程的相关材料。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既蕴含大量意识形态内容,又以实现译入语语境中的传播效果为要求,既讲求对原文的高度忠实,又要对读者的接受与反应给予关注,单纯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探索无法满足以上多维度的需求,传统的归化或异化策略无法适应话语与社会实践之间辩证的、动态的关系,因此本研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超学科视角来对语料进行分析。从具体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在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三维分析框架(翻译-传播-社会实践综合框架),从译本、翻译的传播实践以及翻译的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分析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在这一框架中,第一维度为译本:涉及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分析译本对原文本元语言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第二维度为翻译的传播实践,包括翻译的生产、翻译的传播与翻译的接受;第三维度为翻译的社会实践,包括翻译与权力关系,翻译与社会身份,以及翻译与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在国际传播语境中审视外宣翻译,探索外宣翻译话语实践的传播属性。研究发现:1)以批评话语分析的超学科视角来审视外宣翻译,能够有效突破语言文字分析的局限性,凸显外宣翻译的社会实践性;2)外宣翻译本质上是一个国际传播实践过程,对赞助人、译者、传媒以及读者的多维度思考是一种主体间性意识,这反映出信息传播的交流、沟通与互动意义,对我国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3)话语传播的效果与传播者使用的话语策略密不可分,本研究从读者接受与读者反应的角度进行探索,丰富了外宣翻译的话语传播策略。

吕文涛[8](2019)在《语言接触视阈下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语借词作为汉语词汇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历来为词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然而,就目前学界研究成果观之,日语借词研究视野囿于“借什么”、“怎么借”的词汇类型描写上,且对借词类型的描写存在诸多失实现象。加之对“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借用等级”、“汉语中日语借词存活率”以及“日语借词对汉语体系的影响”等诸多问题鲜有回答。有鉴于此,本文在自建语料库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引入“语言接触”相关理论,系统分析汉语体系中的日语借词真实概貌。首先运用定量的数理方法,分别统计出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借用等级”和“存活率”,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揭示出其背后的支配机制。其次,在充分调查大量真实语料的前提下,分析日语借词对汉语“词形建构”、“语义流变”的影响。最后,在动态语用视角下分析日语借词作为异质因素进入汉语之后,对汉语生态体系形成的影响。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本文“绪论”,重点介绍选题缘起、语言接触定义和研究路径、日语借词研究现状、研究理论与方法、语料处理等问题。第二章研究“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借用等级”。我们以300个日语借词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借用等级呈现规制的序列性,在词类上呈现: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连词/叹词/语气词的借用等级;在语体上呈现:生活语体>商业语体>科技语体/行政语体>新闻语/文艺语体的借用等级;在语义上呈现:单义>多义的借用等级。同时,我们认为不同层面借用等级的形成并非偶发现象,其背后主要由词类形式化等级、词类语法功能以及逻辑标记、词汇密度;语义信息补偿机制;实用交际距离三个层面因素支配所形成。第三章分析“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存活率”。我们以120个日语词种为研究对象,引入“通用率”计算公式测算出120个词种在汉语体系中的存活率。数据显示:汉语中的日语词种在历时演化过程中形成差量的存活率,只有部分词种能够成为汉语体系中常用词种,而另一部分词种被汉语体系所排斥成为死词。形成这一现象涉及的变量参数诸多,我们认为主要有:接触强度、可并入度、标记成分、词汇载体几个参数交互影响所形成。第四章讨论“复制、类推与汉语词形建构”。首先我们在归类出汉语中日语词缀类型的同时,引入语言接触“复制、类推”等理论深入分析日语词缀或者语素对汉语词形建构的影响。我们认为日语词缀或者构词语素进入汉语后会形成“标模”,汉语通过复制“标模”从而获得“语言模型”,并再次基础上运转“类推”机制量产出大量新型结构的词汇。其具体表现在:音节多样化、词序易位、实词虚化以及组配多元化。第五章考察“语言感染与汉语语义流变”。通过对本文语料库语料取样分析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日语通过“回归借词”、“日源借词”的词汇通道对汉语语义演变形成。根据语义感染层级,日语借词对汉语语义影响主要分为:直接影响和次生影响。直接影响主要分为:语义叠加、语义缩小、语义重构三个方面,次生影响主要分为“语义推演;语义整合、语义泛化三个层面。第六章探究“竞争、选择与汉语生态”。本章节引入“竞争一选择”生物学相关理论,系统地描写日语借词在汉语体系中的实际运转状况。我们通过大量语料调查和数据统计,证实了生物学“竞争—选择”模式在语言体系内也是普遍存在。研究表明:日语借词进入汉语体系后,为了争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与汉语功能相同或者相似的语言要素会形成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词汇竞争与选择、语法竞争与选择、组配的竞争与选择三个层面,其中词汇竞争选择具体表现为语义输出竞争选择、词种指称竞争选择。语义输出竞争根据竞争层级的强弱关系可以分为:语义共现、语义压制、语义覆盖;词种输出竞争根据竞争选择语言流变过程可以为:语码转换、指称弱化、词种整合三个方面。语法竞争选择具体表现在词法、时态、句法三个方面。组配竞争我们选择“史上最XXX”的日语组配结构与汉语类似于这种功能的“历史上最XXX”和“XXX史上最XXX”进行个案比较,通过大量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史上最XXX”组配构式压缩了汉语“历史上最XXX”和“XXX史上最XXX”组配构式的使用空间,这主要汉语基于“史上最XXX”在篇章内具有强大的组配特点而作出的择优选择。第七章为“结语”。对全文各章节进行扼要的总结,并且指出文章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对这一研究领域后续可研究的问题。

卢信朝[9](2017)在《英汉同声传译信息损耗:基于职业译员会议口译语料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同声传译行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但由于我国同声传译职业化起步较晚,缺乏健全的行业准入制度和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翻译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职业译员同声传译质量进行研究。然而,此类研究在我国比较缺乏。同声传译以传递信息、促进交际为根本宗旨,质量评估的核心应是译语信息内容评估,但国内外现有评估方法局限于词汇-语义分析层次,无法客观反映同声传译质量。本研究以语义-语用为分析层次,建立同声传译信息分析体系,评估英汉职业译员商务类、学术类会议即兴非读稿发言同声传译中的信息损耗,解释信息损耗原因、机制。研究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在梳理信息、话语信息及信息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借鉴Lambrecht(1994)信息结构理论,结合同声传译工作方式特征,确定断言为源语信息衡量单位,制定源语断言划分标准和分类体系、译语信息损耗评估标准,构建包含源语信息衡量体系与译语信息损耗评估体系在内的同声传译信息分析体系。第二部分为描述性研究,选取17名职业译员17场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录音片断,建成英汉同声传译平行语料库(含17个语篇),基于该语料库对译语信息损耗进行描述性统计。统计发现:信息损耗现象突出,损耗类型多、频次高、分布广,严重损耗情形多,约50%的T断言出现信息损耗,约25%出现命题信息损耗,约20%出现信息成分严重损耗。总体信息损耗率约为25%-50%。3个语篇的命题信息损耗率超过40%,5个超过30%,11个超过20%;2个语篇的信息成分严重损耗率超过30%,8个超过20%。第三部分为解释性研究,以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同声传译认知负荷模式、心理语言学语言理解与产出有关理论、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为框架,以语料量化与质性分析及对3名职业译员的回溯性访谈为方法,解释信息损耗原因、机制。分析发现:同声传译工作方式特殊性(听、译同步、时间压力、渐进性加工)、源语变量(语速、信息密度、口音、语言复杂度、专业性)、翻译方向变量(B语译入A语)是引起信息损耗的主要因素。听、译同步、时间压力、语速、信息密度因素易致译员认知精力不足;渐进性加工、B语译入A语方向、口音及语言复杂度因素易致译员认知能力不足。上述因素的单独或组合影响,导致认知精力不足型、认知能力不足型、认知精力不足与认知能力不足混合型3大类、12小类损耗情形,引起策略性损耗和问题性损耗2大类、命题未译等13小类损耗。本研究填补了我国由职业译员开展的职业译员会议同声传译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空缺,拓宽、深化了我国同声传译产品与过程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同声传译职业化发展,提升我国对外交往水平,且对同声传译教学也有一定意义。

倪璐璐[10](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二、翻译中如何填补语篇内的文化空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翻译中如何填补语篇内的文化空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和语料选取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1.5 研究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中国古典名着及其改写本
        2.2.1 中国古典名着的研究
        2.2.2 中国古典名着改写本的研究
    2.3 易读度
        2.3.1 传统易读度研究
        2.3.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
    2.4 语篇功能
        2.4.1 语篇功能理论的建立
        2.4.2 语篇功能理论的发展
        2.4.3 语篇功能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语篇功能的表征系统:组篇系统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
        3.2.1 系统的思想
        3.2.2 功能的思想
        3.2.3 层次的思想
        3.2.4 语篇的思想
        3.2.5 语境的思想
        3.2.6 适用的思想
    3.3 组篇系统的层次性
    3.4 互文
        3.4.1 语篇间互文
        3.4.2 语篇内互文
    3.5 主位
        3.5.1 小句的类型及其主位
        3.5.2 多重主位
        3.5.3 超主位和宏观主位
        3.5.4 主位推进模式
    3.6 信息
    3.7 衔接
        3.7.1 及物性
        3.7.2 语气
        3.7.3 时态和语态
        3.7.4 指称
        3.7.5 替代和省略
        3.7.6 连接
        3.7.7 重复和搭配
    3.8 小结
第四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互文方式对比
    4.1 引言
    4.2 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1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2 原着及其改写本与其他语篇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3 语篇内互文方式对比
        4.3.1 词句互文对比
        4.3.2 正副文本互文对比
        4.3.3 图文互文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主位和信息对比
    5.1 引言
    5.2 主位系统对比
        5.2.1 小句主述结构对比
        5.2.2 语篇主位系统对比
    5.3 信息系统对比
        5.3.1 信息结构对比
        5.3.2 信息单位的意义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衔接手段对比
    6.1 引言
    6.2 及物性对比
    6.3 语气对比
    6.4 时态和语态对比
        6.4.1 时态对比
        6.4.2 语态对比
    6.5 指称对比
        6.5.1 指称类型及密度对比
        6.5.2 指称衔接纽带及衔接链对比
    6.6 替代和省略对比
        6.6.1 替代对比
        6.6.2 省略对比
    6.7 连接对比
    6.8 重复和搭配对比
        6.8.1 重复对比
        6.8.2 搭配对比
    6.9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引言
    7.2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功能对比
        7.2.1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
        7.2.2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和易读度的关系
    7.3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差异的原因
        7.3.1 语境对语篇生成的制约
        7.3.2 语境对改写本的影响
    7.4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研究的启示
        7.4.1 古典名着改写的原则
        7.4.2 在阅读教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引言
    8.2 研究发现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三国演义》原着与改写本的部分语料
    附录2 英汉人名对照表
    附录3 英汉术语对照表

(2)认知语境参数视角下《笨花》俄译本中的模糊语义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1、认知语境参数的研究现状
        2、模糊语义翻译的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一、认知语境理论概述
    (一)认知语境的主要理论观点
        1、认知语境研究的基础理论——关联理论
        2、维索尔伦的语境认知观
        3、范·戴伊克的认知语境理论
        4、中国学者的认知语境理论
    (二)认知语境的概念界定
        1、认知语境的概念及特征
        2、认知语境与传统语境的关系
    (三)认知语境参数的概念
        1、认知语境参数概念
        2、认知语境参数分类
二、认知语境下《笨花》中的模糊语义及其俄译
    (一)模糊语义的概念
    (二)模糊语义的表现形式
        1、内涵模糊与外延模糊
        2、抽象模糊与具体模糊
        3、量的模糊与质的模糊
        4、上限模糊与下限模糊
三、认知语境参数对模糊语义的阐释作用
    (一)选词搭配
    (二)甄别新奇语义
    (三)推理真实语义
    (四)填补意义空缺
    (五)多义选择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依据
    2.研究对象及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价值和意义
    5.论文结构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2.3.1 文本分析路径
        2.3.2 社会分析路径
        2.3.3 整体研究思路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3.1 物质文化空缺
        3.1.1 人称文化空缺
        3.1.2 物称文化空缺
    3.2 制度文化空缺
        3.2.1 民俗文化空缺
        3.2.2 体制文化空缺
    3.3 精神文化空缺
        3.3.1 思维方式空缺
        3.3.2 价值观念空缺
        3.3.3 审美意识空缺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4.3.1.1 以我为主
        4.3.1.2 坚守底线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4.3.2.1 内外有别
        4.3.2.2 有的放矢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4.3.3.1 群策群力
        4.3.3.2 统筹全局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结束语
    1.内容与结论
    2.研究创新点
    3.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1.物质文化空缺
    2.制度文化空缺
    3.精神文化空缺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4)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和实现策略 ——以《全球城市》英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全球城市》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文本特点和难点
第二章 语篇连贯
    一、语篇连贯的概念
    二、原文的语篇连贯特点
        (一)隐性衔接为主
        (二)连贯结构松散
        (三)存在连贯失当
第三章 译文语篇连贯的实现策略
    一、合理使用衔接
        (一)保留原文衔接
        (二)转换原文衔接
        (三)增添译文衔接
    二、重建连贯结构
        (一)调整信息排列
        (二)改变推进层次
        (三)尽量保持主语一致
    三、补正连贯失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全球城市》项目翻译节选

(5)英汉小说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与翻译补偿 ——以《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案例介绍
    一、项目介绍
    二、小说简介
第二章 《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中的文化缺省现象
    一、文化缺省的定义
    二、文化缺省的表现
        (一)文学典故
        (二)人名地名
        (三)风俗习惯
        (四)物质文化
    三、文化缺省造成的理解障碍
第三章 《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中文化缺省的补偿
    一、直译加注
    二、增译
    三、释义
    四、归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问卷概要
        1.3.2 问卷问题说明
        1.3.3 问卷调查结果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1.6 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篇溯源及界定
    2.2 衔接与连贯
        2.2.1 衔接
        2.2.2 连贯
        2.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2.3 语篇连贯与翻译及外宣翻译
        2.3.1 语篇连贯
        2.3.2 语篇连贯与翻译
        2.3.3 语篇连贯与外宣翻译
    2.4 语境及翻译语境
    2.5 国内外中央文献翻译及翻译研究的概况
        2.5.1 《治国理政》以外的中央文献日译及研究概况
        2.5.2 《治国理政》的日译及研究概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3.1 衔接与《治国理政》日译
        3.1.1 照应视角
        3.1.2 替代和省略的视角
        3.1.3 连接视角
    3.2 修辞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3.3 句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3.3.1 “被”字句的范围
        3.3.2 “被”字句的日译
    3.4 语序与《治国理政》日译
        3.4.1 语序变化
        3.4.2 常位与殊位
        3.4.2.1 主谓殊位
        3.4.2.2 定语
        3.4.2.3 状语
    3.5 主位推进模式与《治国理政》日译
        3.5.1 主位与主位结构
        3.5.2 主位推进模式
        3.5.3 主位推进模式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4.1 小句经验功能
    4.2 句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4.2.1 重复
        4.2.2 同义性衔接
    4.3 同现关系与《治国理政》日译
    4.4 段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4.5 深层逻辑语义与《治国理政》日译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用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5.1 关联翻译理论
        5.1.1 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5.1.2 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5.2 语境
    5.3 文化语境与《治国理政》日译
    5.4 语域与《治国理政》日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中央文献日译方略
        6.2.1 语法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6.2.2 语义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6.2.3 语用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6.3 研究展望
图目
表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目录
附录二 调查问卷原文
日本语要约
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7)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预期突破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2.1.1 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的区别
    2.1.2 外宣翻译的概念及其内涵
    2.1.3 外宣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2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2.2.1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与代表性理论
    2.2.2 外宣翻译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关联
    2.2.3 采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的翻译研究成果
2.3 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翻译研究
    2.3.1 政府工作报告的定义
    2.3.2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结构及语言特点
    2.3.3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及相关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及观察语料
3.1 外宣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
3.2 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
3.3 翻译-传播-社会实践综合框架下的外宣翻译过程
3.4 观察语料——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版及英译过程的相关材料
3.5 小结 第四章 译本对原文本元语言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4.1 概念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4.2 人际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4.3 语篇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4.4 小结 第五章 外宣翻译的传播实践
5.1 翻译的生产
    5.1.1 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5.1.2 外宣翻译的主体间性
    5.1.3 译者对外宣翻译互文性的实践
5.2 翻译的传播
    5.2.1 外宣翻译的传播机制
    5.2.2 译者的把关人作用
5.3 翻译的接受
    5.3.1 外宣翻译的读者研究
    5.3.2 外宣翻译的读者关照
    5.3.3 外宣翻译的读者反应
5.4 小结 第六章 外宣翻译的社会实践
6.1 外宣翻译与权力关系之关联
6.2 外宣翻译与社会身份之关联
6.3 外宣翻译与文化价值及意识形态之关联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译本与翻译传播实践之关联
7.2 翻译传播实践与翻译社会实践之关联
7.3 译本与翻译社会实践之关联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8.2 本研究的发现及创新之处
8.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8)语言接触视阈下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语言监测与语言规划
        1.1.2 词汇环流与文化互动
        1.1.3 词汇规范和词典编撰
    1.2 研究现状
        1.2.1 语言接触理论概述
        1.2.2 日语借词研究现状
        1.2.3 评价与本文拟解决问题
    1.3 研究方法
        1.3.1 基础理论支撑
        1.3.2 演变机制
        1.3.3 研究方法选择
    1.4 语料处理
        1.4.1 文本与词种
        1.4.2 语料加工
        1.4.3 语料统计
第二章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借用等级
    2.1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类型
        2.1.1 词源角度
        2.1.2 借用方式
    2.2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借用等级
        2.2.1 统计词种的选择
        2.2.2 词类借用等级
        2.2.3 语义借用等级
        2.2.4 语体借用等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存活考察
    3.1 词汇存活测算方法
        3.1.1 公式的选择
        3.1.2 测算的语料与词种
        3.1.3 测算的数据统计
        3.1.4 数据讨论
    3.2 接触强度
        3.2.1 时间差异度
        3.2.2 语义粘合度
    3.3 可并程度
        3.3.1 填补借词
        3.3.2 修饰借词
    3.4 标记成分
        3.4.1 结构标记成分
        3.4.2 语义标记成分
        3.4.3 认知标记成分
    3.5 词汇载体
        3.5.1 历史载体
        3.5.2 制度载体和器物载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制、类推与汉语词形构建
    4.1 汉语中的日语词缀类型
        4.1.1 日语类前词缀
        4.1.2 日语类后词缀
    4.2 音节多样化以“X性”为例
        4.2.1 汉语“X性”的音节
        4.2.2 日语“X性”的音节
    4.3 词序易位以“控X”为例
        4.3.1 “控”汉语原始词位
        4.3.2 现代汉语“控”的易位
    4.4 实词虚化以“X化”为例
        4.4.1 “化”词典释义
        4.4.2 “化”语法化研究现状
        4.4.3 汉日“化”的语法互动
    4.5 组配多样化以“秒X”为例
        4.5.1 汉语“秒”原始组配
        4.5.2 汉语“秒”的变异组配
        4.5.3 结构复制与“秒+V”组配多元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言感染与汉语语义流变
    5.1 语义叠加
        5.1.1 单纯叠加
        5.1.2 对译叠加
        5.1.3 混合叠加
    5.2 语义缩小
        5.2.1 对译缩小
        5.2.2 日义缩小
    5.3 语义重构
        5.3.1 非完整性重构
        5.3.2 完整性质重构
    5.4 语义推演
        5.4.1 单线推演
        5.4.2 辐射推演
        5.4.3 混合推演
    5.6 语义泛化
        5.6.1 语义分布
        5.6.2 语义指向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竞争、选择与汉语生态变化
    6.1 词汇竞争与选择
        6.1.1 语义竞争
        6.1.2 指称竞争
    6.2 语法竞争与选择
        6.2.1 词类竞争
        6.2.2 时态竞争
        6.2.3 句法竞争
    6.3 组配构式竞争与选择
        6.3.1 组配能力多样
        6.3.2 句法功能灵活
        6.3.3 语义延展性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性
    7.3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英汉同声传译信息损耗:基于职业译员会议口译语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由来
        1.1.1 同声传译简介
        1.1.2 同声传译研究概述
        1.1.2.1 国际、国内同声传译研究对比
        1.1.2.2 现有同声传译过程与产品研究空缺
        1.1.3 同声传译译语内容对应评估方法与不足
        1.1.3.1 错误分析法
        1.1.3.2 命题分析法
        1.1.3.3 其他评估方法
        1.1.4 小结
    1.2 研究的总体介绍
        1.2.1 研究对象、范围
        1.2.2 研究问题
        1.2.3 研究价值
        1.2.4 研究体系
        1.2.5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同声传译信息分析体系的建立
    2.1 理论框架
        2.1.1 信息、信息论与信息科学
        2.1.2 语言与信息
        2.1.3 信息结构
        2.1.3.1 Halliday的信息结构理论
        2.1.3.2 Chafe、Prince、Vallduvi等人的信息结构研究
        2.1.3.3 Lambrecht (1994)信息结构理论
        2.1.4 小结
    2.2 同声传译信息分析体系
        2.2.1 源语信息衡量体系
        2.2.1.1 源语信息与信息衡量单位界定
        2.2.1.2 源语断言划分标准
        2.2.1.3 断言分类
        2.2.2 译语信息损耗评估体系
        2.2.2.1 信息损耗评估的理论基础
        2.2.2.2 译语信息损耗评估标准
        2.2.3 小结
第三章 信息损耗描述性研究
    3.1 英汉同声传译平行语料库建设
        3.1.1 语料选取
        3.1.1.1 语料来源
        3.1.1.2 语料抽样
        3.1.2 语料转写
        3.1.3 语料描述
        3.1.4 语料标注
        3.1.4.1 源语标注
        3.1.4.2 译语标注
    3.2 信息损耗统计与发现
        3.2.1 统计数据
        3.2.1.1 语料总体信息损耗数据
        3.2.1.2 各语篇信息损耗数据
        3.2.2 发现
第四章 信息损耗原因、机制解释性研究
    4.1 分析设计
        4.1.1 分析维度
        4.1.2 分析方法
        4.1.3 分析框架
        4.1.3.1 同声传译认知研究
        4.1.3.2 同声传译信息损耗的认知科学分析框架
    4.2 语料量化分析
        4.2.1 源语变量水平标注
        4.2.2 从信息损耗看源语变量水平
        4.2.2.1 篇间分析
        4.2.2.2 篇内、组内分析
        4.2.3 从源语变量水平看信息损耗
        4.2.4 场景变量与信息损耗
        4.2.5 小结
    4.3 语料质性分析
        4.3.1 命题信息损耗
        4.3.1.1 命题未译
        4.3.1.2 未形成命题
        4.3.1.3 命题错译
        4.3.2 信息成分损耗
        4.3.2.1 信息成分未译
        4.3.2.2 信息成分错译
        4.3.2.3 词汇级偏译
        4.3.3 小结
    4.4 语料现场分析与译员访谈
        4.4.1 研究设计
        4.4.2 案例简介及标注语料
        4.4.3 访谈分析
        4.4.3.1 命题信息损耗
        4.4.3.2 信息成分损耗
        4.4.4 小结
    4.5 发现与讨论
        4.5.1 发现
        4.5.2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贡献与意义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附录
    附录1 源语标注语篇样例(S6)
    附录2 译语标注语篇样例(S10)
    附录3 译员回溯性访谈文字记录样例(案例2)
    附录4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一、换译称名梳理
        二、换译称名溯源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第二节 换译内涵
        一、换译的特点
        二、换译的本质
        三、换译的定义
    第三节 换译外延
        一、换译的类型
        二、换译的目的
        三、换译的原则
        四、换译的领域
        五、换译的地位
        六、换译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第一节 有形换译
        一、单位换译
        二、标点换译
        三、形象换译
    第二节 无形换译
        一、词类换译
        二、语气换译
        三、语态换译
        四、视角换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一、概念替代机制
        二、意象替代机制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翻译中如何填补语篇内的文化空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D]. 郭笑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认知语境参数视角下《笨花》俄译本中的模糊语义阐释研究[D]. 辛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4]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和实现策略 ——以《全球城市》英译项目为例[D]. 周燕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5]英汉小说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与翻译补偿 ——以《挤奶女工的爱情冒险》为例[D]. 张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6]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D]. 关永皓.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7]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D]. 尹佳.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8]语言接触视阈下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研究[D]. 吕文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英汉同声传译信息损耗:基于职业译员会议口译语料的研究[D]. 卢信朝.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10]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如何在翻译中填补文本​​中的文化空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