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广告专业毕业生的自白——对中国广告教育现状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欣[1](2021)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文中认为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自2013年开始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凭借春晚舞台权威性强、受众面广的特点,并结合春节的节日氛围,在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家国情怀、展示中国名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年至2020年的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以电影符号学和广告符号学为理论依据,运用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常见的符号及文化内涵,运用电影符号学分析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语言符号和人物身份如何参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的表意过程,并运用广告符号学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的创意表现如何更好的发挥广告的说服作用,总结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和看法。在视觉符号中,节日符号象征着民俗文化,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渲染了春节热闹的节日氛围;地域符号则彰显地方特色,引起观众共鸣;科技符号反映时代特征,记录生活变化;色彩符号展示中国特色文化内涵。在听觉符号中,音乐配合广告主题,暗示人物心理变化,声响诉诸解释项参与构建表意,人声传递直接信息,揭示情绪变化。在语言符号中,话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文字升华广告主题。在身份构建中,个体身份实现了家国同构的文化认同,集体身份召唤集体记忆构建家国情怀,他者身份则通过划分自我与他者的区别,强化内部统一性,实现跨文化交流与认同。在创意表现中,央视春晚公益广告通过鲜明的叙事特点、真实的情感诉求和多元的表现手法引起观众的注意,并通过显性伴随文本和生成伴随文本帮助观众理解影片中构建的意义。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在特色文化展示、广告情感传递、年份特征标记、观众参与度四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细化特色文化、丰富多元情感元素、突出年份特征、引导观众互动的建议。通过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本分析,笔者希望未来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能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以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的宣传作用,弘扬主旋律,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林升栋[2](2021)在《为广告学正名》文中指出目前广告学在大学学科体系内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我们生活在一个广告的世界中,在现代社会,人人都需要具备广告思维。广告学本身就是一门"杂学"。广告学应该培养立足传播专业、整合各种相关学科专才的黏合型人才。广告学是一门解读人性的学问。
陈凌[3](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指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徐国节[4](2020)在《新时代广告人本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都表现出相应的新特点,社会对于人的关注越来越强烈,以人为本成为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准则。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广告也提出了新要求:广告不应该以牺牲人文关怀的温度为代价来换取商业利润,而应当坚守人本主义的立场。本文就力图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及相关行业资料报告,总结广告人本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本文中主要使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广告发展史上主流的理论进行整理和归纳,探究其人本主义走向。广告从以物为本的“推销”理念,到以人的需求为本的“人本”理念,广告从单向的告知、劝说走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一种不同于单纯推广销售理念的人本主义广告理念已经形成并接续发展,并且具有动态发展性、价值指向性以及全面系统性的特点。广告人本主义,就是将人视为根本,将“人”作为广告主题和广告活动目的,反映人性的本质存在同时体现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广告理念。这种理念是坚持“以人为目的、根本”的价值准则,要求广告在宣传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应当注重人的精神需求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推销。本文总结了广告人本主义对于广告产业本身、传播过程以及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其在沟通和协调广告受众、指导广告效果最大化方面的作用。然后再以广告人本主义理念缺失的具体案例进行反面论证,分析广告实践活动当中,人本主义缺失所导致的不良广告现象有广告轰炸、虚假广告、低俗庸俗媚俗广告及特殊群体歧视及侵犯。根据这些现象,本文总结了人本主义缺失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品牌形象受损、利润和受众流失、广告伦理失范,社会优良文化消解这几个方面。正因为对广告人本主义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的结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反思广告价值,不仅能规范过分逐利而导致的广告伦理失范行为,而且能够形成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广告文化,满足人的总体需求,引导广告向着更健康、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广告人本主义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实际条件从而应用到广告实践活动当中。因此本文的最后结合了新时代广告的发展现状,提出建设广告人本主义价值需要广告行业、社会、政府等共同形成合力,发挥人本主义在促进广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赵恒煜[5](2019)在《我国广告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基于28所高等院校的统计分析》文中指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对于影响整个中国广告业的观点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推动我国广告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和培养体系而言,我国广告业起步较晚,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还有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处于变革期的广告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我国广告学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高校、总体师资、培养方向及毕业生情况进行了整理、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广告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若干问题,并据此探讨了若干提升国内高校广告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能力的对策建议。
杨晨[6](2018)在《新媒体背景下中美广告教育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告业面临着深刻变化,媒介形态的推陈出新和广告产业的整合重组对广告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传统的广告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高等广告教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然而我们同时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高等广告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美国新闻教育比我国起步早,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完整的广告教育体系,并在世界享有盛誉。因此,可以通过对美国广告教育的考察比较发现我国广告教育现存问题,并从中获得对中国广告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启示。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主要简述有关新媒体与广告教育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一章首先对中美两国广告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以展现两国广告教育的全貌;第二章对新媒体背景下广告业的转型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技术、营销模式、经营模式等层面对广告业的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探查;并以调查研究的方式对新媒体背景下广告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备新媒体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懂得运用整合营销与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能够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复合型人才;第三章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选取了中美广告各十所专业实力强劲、各具办学特色的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层面对两国广告教育转型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第四章在前几章所得结论的基础上为我国高等广告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重构提出了建议和方向,最后结语部分对整片文章的观点和结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范锦滨[7](2018)在《扎根理论视角下泰国影视广告创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广告国,我国的广告创意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尽管近年来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广告作品,但是大部分国产广告的内容产制和舆论引导能力明显不足,在与消费者的传播语境中也屡屡碰壁。而近十几年来,泰国影视广告异军突起,在多个世界级的广告节中大放异彩,得到全球广告界的肯定。泰国影视广告传播的成功对我国企业的广告传播活动具有正面且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将以受众分析的视角切入,以在中国传播的泰国影视广告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通过目的性抽样和理论抽样的方式选取30名中国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利用质化分析工具Nvivo 11.0将收集到的访谈文本进行三级编码: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在对原始数据的编码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泰国影视广告创意效果层级模型。通过研究,笔者从品牌因素(受众需要为本的消费者洞察、源自民族文化的价值诉求、反精准的营销思路),广告内容因素(包含个人价值与社会意识的广告主题、展现平民生活的情感类故事题材、广告故事移植在合理的文化语境中、圆熟地运用视听语言)以及广告叙述技巧因素(多种叙事主体娴熟运用、宽裕的广告叙述时长、倾向于闪回的叙事顺序、倾向于反常规的越轨叙事框架)三个层面概括了泰国影视广告创意效果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泰国影视广告创意的成功之处,从品牌(以受众真实需求为本、反精准与反套路),广告故事(商业性到公益性广告主题的转型、明星代言到平民化的转型、传统文化素材的二次创作)以及广告话语(广告主叙事主体身份的隐化、以沟通取代说教把握情感尺度、合理布局悬念和反转)三个视角提出中国影视广告创意提升路径的策略与建议。
周智伟[8](2018)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国内广告传播形态和广告市场格局,并且正在重构中国的广告产业。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广告超越三大传统媒体,跃居广告市场总收入第一位;广告形式更加多样化;广告经营理念由创意设计向整体传播转变、由单纯效益向品效合一转变;广告人才能力素质要求也随之变化。在此背景下,国内高校在广告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介环境和广告市场,并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在广告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亮点与规律,梳理和归纳国内主要高校的广告人才培养现状,为国内高校广告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国内广告业界从业人员、广告专业教师、学者进行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1.广告专业从业人员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市场的变化及人才需求的观点;2.广告专业教师对移动互联网改变广告产业及广告教育的态度、对本校广告教育现状的感知、对广告教育转型的态度;3.广告专业学者对本校广告教育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阐述。通过调研,移动互联网市场催生了广告产业的变革、驱动广告教育的转型已成共识,广告学界也已经意识到广告教育应该实现转型。进一步分析,本文归纳整理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在广告人才培养方面的四种转型代表模式,包括:向数字营销传播转型、向品牌传播方向转型、向创意营销传播管理转型、向适应新媒体的广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转型。并加以对比分析,总结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动因、不同转型模式的异同,创新点和新趋势等。
夏琳[9](2017)在《中国广告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告产业是推动民族品牌创建和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中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广告产业30余年的发展,当前中国广告业快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逐渐呈现,高度分散、低层次竞争的业态环境严重制约了中国广告产业的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广告业存在着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综合竞争力较弱,政府管理相对滞后,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有限等问题。面对中国广告业自身的问题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国广告产业正在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在国家新一轮经济发展改革形势下,实现广告产业的持续稳定进步,逐步实现对发达国家广告产业的追赶甚至赶超,是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的重要问题。发展经济学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梳理经济发展理论脉络,我们发现发展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都视资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与传统经济学对资源的关注主要为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稀缺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不同,发展经济学也注重市场、人力、文化等资源要素的分析。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兴起,发展经济学将制度因素也纳入到影响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之中。鉴于此,尽管影响广告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重的,但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其中有两大核心要素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一个是资源要素,一个是制度要素。本文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要素研究角度出发,利用文献资料搜集、数据统计、实际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借鉴发展经济学中关于资本积累、人力资源和经济增长等理论框架,本文将中国广告产业的资源要素分为资本、技术、文化、市场、人力和媒介等六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广告产业现有的市场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广告产业相比也毫不逊色。另一方面,中国广告产业金融资本高层运作较少,影响产业发展速度。媒介资源则两级分化严重,传统的媒介渠道逐年下滑,新媒体资源发展迅速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也导致了媒介渠道碎片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告投放效果和企业收益。人力资源结构呈扁平化、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力配置的不合理影响了广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也制约了产业发展的潜力。依据发展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研究视角,本文对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内生制度和外在制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从国家政策层面研究广告产业发展的外在制度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广告产业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经过近40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由于国家针对广告产业的激励性政策出台较晚,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布局以及投资、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的实施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出台,对于广告管理和执法的主体单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规范管理法律和条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以广告代理制度和广告行业自律为代表的内生制度近年来逐渐走向市场调节,特别是广告行业自律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慢慢与官方脱离,有望成为广告产业发展的一股新的推动力量。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剖析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广告产业的资源和制度要素发展特点,比较分析了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所在,总结了加强资本、媒介、人力资源要素和制度要素建设对促进广告产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在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引导下,以政策调控为依托,推动基础资源要素整合;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促进核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以政策完善为目标,推进制度要素创新的发展思路,以期助推中国广告产业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刘雪[10](2017)在《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对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80年代是我国的平面广告处于急需吸收新鲜血液向现代转型的关键阶段,此时期的平面广告在内因与外因双重作用下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世界之间沟通甚少,但香港鉴于历史原因与区位优势成为内地与西方交流的终点站,内地同香港之间交流与沟通日渐频繁,也给香港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香港带动了内地平面广告的繁荣与发展。文章讨论了二十世纪8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香港对内地平面广告发展产生的影响,从两地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出发,对比分析80年代香港与内地平面广告的发展环境;分别从社会背景入手,深入探讨两地平面广告的不同发展状态;并分析香港地区平面广告的成熟风格与代表人物作品,在综合考虑两地关系及香港对内地广告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研究香港对内地平面广告产生影响的几种途径,总结归纳内地在香港影响下平面广告的发展走向。全文对这一动态演变过程的最大限度还原,让我们看到二十世纪80年代内地平面广告在香港影响下的转型与进步,从而深化对这段历史记忆的认识,理解与掌握中国平面广告发展在转折期的历程,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国将来的设计发展。本选题旨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眼光审视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对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发展的影响,以具体人物、事例进行分析、总结这时期香港对中国平面广告阶段性进步的现实意义,深入对中国平面广告发展的解读。
二、一个广告专业毕业生的自白——对中国广告教育现状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广告专业毕业生的自白——对中国广告教育现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央视春晚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 |
一、央视春晚是一种“新仪式” |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是一种“新民俗” |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主题建构与插播作用 |
一、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主题建构 |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插播作用 |
第二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符号中的文化意涵 |
第一节 视觉符号:传递文化价值 |
一、节日符号:传承民俗文化,烘托热闹氛围 |
二、地域符号:展示风土人情,勾起民众共鸣 |
三、科技符号:贴合时代文化,记录生活变化 |
四、色彩符号:彰显中国特色文化 |
第二节 听觉符号:交代辅助信息 |
一、音乐服务于广告主题和人物心理 |
二、声响借助相似性表意并诉诸解释项 |
三、人声传递信息和揭示变化 |
第三节 语言符号:突出广告主旨 |
一、话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二、文字升华广告主题 |
第三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中的身份构建 |
第一节 个体身份的表达 |
一、个体的多重身份 |
二、家国文化的意义建构 |
第二节 群体身份的建构 |
一、勾勒社会群像,唤醒集体记忆 |
二、从小我到大我,构建家国情怀 |
第三节 “他者”身份的构建 |
一、通过界定“他者”来界定自身 |
二、通过构建“他者”来强化自身同一性 |
三、通过互为“他者”进行跨文化传播 |
第四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本创意 |
第一节 多元方式呈现广告创意 |
一、叙事特点鲜明多样 |
二、情感诉求深入人心 |
三、表现手法引人入胜 |
第二节 伴随文本强化创意表现 |
一、生成伴随文本辅助观众理解广告主题及创意 |
二、显性伴随文本加持意义构建 |
三、解释性伴随文本吸引观众注意力 |
第五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策略 |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存在的问题 |
一、特色文化展示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人心 |
二、广告情感单一且压抑,与过年氛围相矛盾 |
三、年份特征过于弱化,缺少时代感和独特性 |
四、解释性伴随文本较少,广告知名度、讨论度较低 |
第二节 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细化特色文化,推出系列央视春晚公益广告 |
二、丰富多元情感元素,打造明快广告画风 |
三、总结过往,展望未来,突出年份特色 |
四、善用解释性伴随文本,引发大众关注与互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为广告学正名(论文提纲范文)
广告学在大学学科体系内的位置 |
生活在一个广告的世界中 |
现代社会人人都需具备广告思维 |
广告学是一门“杂学” |
1.传播学。 |
2.营销学。 |
3.心理学。 |
4.社会学。 |
5.统计学。 |
6.计算机科学。 |
7.艺术与美学。 |
8.文学。 |
9.人类学。 |
为广告学正名 |
链 接 |
陈培爱:中国广告学教育的五大战役 |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新时代广告人本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使用与满足理论 |
1.3.2 马克思人本主义理论 |
1.3.3 价值及价值论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与广告人本主义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的内涵 |
2.1.2 广告的内涵及外延 |
2.1.3 人本主义 |
2.1.4 广告人本主义的内涵 |
2.2 广告人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
2.2.1 硬推销理论 |
2.2.2 软推销理论 |
2.2.3 “USP”理论 |
2.2.4 品牌形象理论及ROI理论 |
2.2.5 定位理论 |
2.2.6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2.2.7 以人为本的广告理念 |
2.3 广告人本主义在新时代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
2.3.1 广告人本主义在新时代发展的原因 |
2.3.2 广告人本主义在新时代的特点 |
第3章 广告人本主义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
3.1 社会价值 |
3.1.1 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 |
3.1.2 文化价值 |
3.1.3 教育价值 |
3.2 主体价值 |
3.2.1 广告信源:节约广告成本 |
3.2.2 广告信道:专业和科学 |
3.2.3 广告信宿:满足信息需要 |
3.3 功能价值 |
第4章 广告人本主义缺失的表现及影响 |
4.1 广告人本主义缺失的表现 |
4.1.1 广告轰炸 |
4.1.2 虚假广告 |
4.1.3 低俗、庸俗、媚俗广告 |
4.1.4 特殊群体歧视及侵犯 |
4.2 广告人本主义缺失的影响 |
4.2.1 品牌形象受损、利润流失 |
4.2.2 受众流失 |
4.2.3 广告伦理问题 |
4.2.4 社会文化消解 |
第5章 构建新时代广告人本主义价值的思考 |
5.1 行业:以人为本的广告实践 |
5.1.1 观念层面:平衡主体价值 |
5.1.2 操作层面:优化广告供给侧 |
5.2 社会:价值激励与调节 |
5.2.1 价值取向 |
5.2.2 价值激励 |
5.2.3 价值调节 |
5.3 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 |
5.3.1 执法监管落实以人为本 |
5.3.2 人本主义理念教育 |
5.3.3 技术手段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我国广告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基于28所高等院校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广告教育研究综述 |
(一) 研究的现状 |
(二) 面临的挑战 |
(三) 博士教育的相关研究 |
广告学博士教育的目标 |
(一) 回应行业前沿与新媒体浪潮所提出的时代问题 |
(二)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广告产业发展进行思考 |
(三) 推动广告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
(四) 打破边界建立跨越时间、空间和学科的对话 |
当前广告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 发展现状 |
1.研究方法 |
2.招生与师资情况 |
3.毕业生情况 |
(二) 主要问题 |
1.广告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总量偏低 |
2.博士生导师力量有下降迹象 |
3.博士生毕业人数与毕业去向难以支撑行业发展需求 |
4.回应前沿议题的博士论文还有待增加 |
广告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对策探讨 |
(一) 在教育嫁接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未来广告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
(二) 努力提升广告学在各高校博士培养体系中的学科地位 |
(三) 重点解决广告学博士生导师的培养与成长问题 |
(四) 加快培育广告学高层次人才, 构筑“学术共同体” |
(6)新媒体背景下中美广告教育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新媒体的研究 |
二、关于广告教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四)调查研究法 |
第一章 中美广告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广告教育概述 |
一、中国广告教育发展历程 |
二、中国广告教育现状 |
第二节 美国广告教育概述 |
一、美国广告教育发展历程 |
二、美国广告教育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媒体背景下广告人才需求分析 |
第一节 新媒体背景下广告业的转型 |
一、广告技术的升级 |
二、广告营销模式的转型 |
三、广告经营模式的转型 |
第二节 新媒体背景下广告人才需求现实调查 |
一、我国广告人才供需矛盾 |
二、新媒体背景下广告人才需求调查 |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体背景下中美广告教育转型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样本 |
一、中国高校选取样本 |
二、美国高校选取样本 |
第二节 新媒体背景下中美广告教育转型比较 |
一、培养目标转型之比较 |
二、课程设置转型之比较 |
三、教学方法转型之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广告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
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广告人才 |
二、精简整合课程体系,提高新媒体相关课程占比 |
三、将新媒体工具引入课堂,革新教学方法,营造实战氛围 |
四、加强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 |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跨界培养实战型教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扎根理论视角下泰国影视广告创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影视广告 |
1.3.2 广告创意 |
1.3.3 广告传播效果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关于广告创意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外关于广告传播效果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深度访谈法 |
1.5.3 扎根理论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 |
2.1 抽样设计 |
2.1.1 抽样方法 |
2.1.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2.2 访谈设计与流程 |
2.2.1 访谈基本流程 |
2.2.2 撰写备忘录 |
2.3 研究分析工具 |
第三章 分析与发现 |
3.1 开放性编码 |
3.2 主轴性编码 |
3.3 选择性编码 |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四章 泰国影视广告创意效果层级模型 |
4.1 广告接触与使用 |
4.1.1 个体特征是广告接触的内因 |
4.1.2 受众需求是广告诉求的起点 |
4.1.3 广告接触动机是心理效果的前提 |
4.1.4 广告接收情境 |
4.1.5 广告接触的媒介或渠道 |
4.2 感知与理解 |
4.2.1 对泰国广告的信息感知 |
4.2.2 对泰国品牌的形象感知 |
4.3 情感与态度 |
4.3.1 情感移入与共鸣 |
4.3.2 广告记忆与广告信任 |
4.3.3 品牌好感与品牌联想 |
4.4 行为选择倾向 |
4.4.1 更为积极的传播行为 |
4.4.2 更为积极的品牌行为 |
第五章 泰国影视广告创意效果影响因素 |
5.1 品牌因素 |
5.1.1 受众需求为本的消费者洞察 |
5.1.2 源自民族文化的价值诉求 |
5.1.3 反精准的营销思维 |
5.1.4 弱化说教成分的对话与互动 |
5.2 广告内容因素 |
5.2.1 包含个人价值及社会意识的广告主题 |
5.2.2 展现平民生活的情感类故事题材 |
5.2.3 广告故事移植在合理的文化环境中 |
5.2.4 圆熟地运用视听语言 |
5.3 叙事技巧因素 |
5.3.1 多种叙述主体的娴熟运用 |
5.3.2 宽裕的广告叙述时长 |
5.3.3 倾向于闪回的叙事顺序 |
5.3.4 倾向于反常规的越轨式叙事框架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影视广告创意效果提升路径 |
6.1 品牌层面 |
6.1.1 创意前提:以受众真实需求为本 |
6.1.2 思维转型:反精准与反套路 |
6.2 故事层面 |
6.2.1 广告主题:商业性到公益性的转型 |
6.2.2 广告人物:明星代言到平民化的转型 |
6.2.3 故事取材:传统文化素材的二次创作 |
6.3 话语层面 |
6.3.1 广告主叙事主体身份的隐化 |
6.3.2 以沟通取代说教,把握情感尺度 |
6.3.3 合理布局悬念与反转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微博..秒拍播放量最高的25则泰国广告片 |
附录 B:访谈提纲设计 |
附录 C:定性数据处理软件列表 |
附录 D:开放式编码信息表(节选) |
(8)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市场和人才需求的研究 |
(二)关于广告教育改革的研究 |
三、思路框架 |
四、方法运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深度访谈法 |
五、创新要点及预期结果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移动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 |
二、我国高校广告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 |
二、技术推动产业变革与教育创新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市场转变与人才需求 |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市场的转变 |
一、我国广告市场发展概况 |
二、广告媒介格局变化 |
三、广告传播特征变化 |
四、广告经营理念变化 |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人才市场需求 |
一、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
二、品牌传播管理能力 |
三、创意互动管理能力 |
四、媒体融合管理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广告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调研 |
第一节 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发展历程 |
一、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 |
二、广告专业学科向高层次、系统性发展 |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广告人才培养现状调研 |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
二、受访者所在学校广告专业基本情况 |
三、受访者所在学校广告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能力培养创新 |
二、课程教学创新 |
三、培养方向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广告人才培养代表模式 |
第一节 数字营销传播人才培养 |
一、以“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定位 |
二、数字营销人才培养策略 |
第二节 品牌传播人才培养 |
一、以“品牌传播管理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定位 |
二、品牌传播人才培养方略 |
第三节 创意传播管理人才培养 |
一、以“创意互动管理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定位 |
二、创意传播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
第四节 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广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 |
一、以“新媒体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定位 |
二、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广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广告人才培养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动因 |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市场变革的推动 |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创新理念的推动 |
第二节 适应市场变化我国广告人才培养的创新 |
一、跨学科跨业界创新能力培养 |
二、实战教学业界教师创新课程教学 |
三、差异发展定制人才实现广告教育转型 |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广告人才培养的反思 |
一、从市场发展反思课程与教材建设 |
二、从与业界融合反思学界的前沿性 |
三、从毕业生就业反思人才培养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中国广告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经济发展理论脉络梳理 |
1.2.2 发展经济学研究 |
1.2.3 广告产业发展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发展经济学视域下广告产业的发展要素 |
2.1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发展要素 |
2.1.1 由资源到制度——发展要素研究的演进 |
2.1.2 发展经济学主要发展要素解析 |
2.1.3 发展经济学中发展要素的层次分析 |
2.1.4 发展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2.2 资源与制度:广告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
2.2.1 广告产业及其构成 |
2.2.2 广告产业发展要素解析 |
2.3 广告产业发展要素的层级结构分析 |
2.3.1 资源要素的层次分析 |
2.3.2 制度要素的层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分析 |
3.1 中国广告产业基础资源要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3.1.1 金融资本投入谨慎,资本资源结构亟待调整 |
3.1.2 数字媒体发展迅速,技术资源提升显着 |
3.1.3 历史文化传承丰富,文化资源优势明显 |
3.2 中国广告产业核心资源要素分析 |
3.2.1 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市场资源基础雄厚 |
3.2.2 高素质人才稀缺,期待多元化培养模式 |
3.2.3 新兴媒体发展空间巨大,投放渠道碎片化严重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制度要素分析 |
4.1 基于发展经济学的中国广告产业制度研究 |
4.1.1 发展经济学中制度主义思路的演进 |
4.1.2 中国广告产业制度要素研究 |
4.2 广告产业外在制度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激励性制度逐步出台,产业政策期待完善 |
4.2.2 管理制度持续完善,监督体系有待调整 |
4.2.3 完整法律体系初步建立,立法滞后仍然存在 |
4.3 广告产业内生制度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3.1 经营模式多样化,广告代理制度回归市场运作 |
4.3.2 行业协会与政府机构逐渐脱钩,行业组织回归自律自治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 |
5.1 国外广告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5.1.1 美国广告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5.1.2 日本广告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5.1.3 英国广告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5.2 国内外广告产业发展要素比较 |
5.2.1 国内外广告产业资源要素发展比较 |
5.2.2 国内外广告产业制度要素发展比较 |
5.3 数字传播背景下我国广告产业的后发优势 |
5.3.1 资本要素日渐多样化,为广告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准备 |
5.3.2 规模庞大的网络流量,为新媒体资源扩张奠定了用户基础 |
5.3.3 逐步成型的广告培养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
5.3.4 激励性的政策导向,促进广告产业制度完善与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思路 |
6.1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广告产业发展的影响 |
6.1.1 国家经济发展与广告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1.2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广告产业发展的影响 |
6.2 以政策调控为依托,助推基础资源要素整合 |
6.2.1 资本化运作,助力广告集团化建设 |
6.2.2 融合高新技术,提升广告商业价值 |
6.3 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促进核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
6.3.1 跨地区市场资源整合促进广告产业集约化程度的升级 |
6.3.2 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关系推动广告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6.3.3 跨国家资源要素流动提升广告产业国际竞争力 |
6.4 以政策完善为目标,推进制度要素创新 |
6.4.1 加强宏观调控,推动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倾斜 |
6.4.2 施行财政税收政策激励,拓宽广告业融资渠道 |
6.4.3 完善人才培养和鼓励制度,调整人才队伍组织结构 |
6.4.4 推动政府效能建设,提升产业自律组织地位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对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平面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平面广告的发展背景 |
一、政治背景 |
二、经济背景 |
三、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平面广告的整体发展状态 |
一、广告是港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二、注重中西文化交融的广告设计理念 |
三、香港广告业已迈向成熟 |
第三节 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平面广告风格特征 |
一、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 |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风格 第三章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发展背景 |
一、经济背景 |
二、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发展状态 |
一、广告创意理念与创作方式落后 |
二、外商广告冲击下的平面广告亟待转型 第四章 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对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香港与内地关系分析 |
一、地缘关系与历史渊源 |
二、深圳文化的形成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 |
三、政治因素 |
第二节 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对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发展产生影响的原因 |
一、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使香港的纽带功能更为突出 |
二、香港大众文化样式的引入指引内地大众文化的发展 |
三、香港商业文化的流行成为内地追求与模仿的对象 |
四、改革开放后香港进军内地广告市场 |
第三节 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对中国内地平面广告产生影响的途径 |
一、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的引入 |
二、设计活动的交流 |
三、经济合作的互利 |
第四节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在香港影响下的发展走向 |
一、平面广告思维方式逐步转变 |
二、内地广告靠近市场导向型传媒体制 |
三、形成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广告意识 |
四、平面广告组织发展日趋成熟 |
五、平面广告国际化步伐加快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突出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
四、一个广告专业毕业生的自白——对中国广告教育现状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文本研究[D]. 王嘉欣. 兰州大学, 2021(12)
- [2]为广告学正名[J]. 林升栋. 青年记者, 2021(05)
-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新时代广告人本主义研究[D]. 徐国节. 新疆大学, 2020(07)
- [5]我国广告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基于28所高等院校的统计分析[J]. 赵恒煜.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9(01)
- [6]新媒体背景下中美广告教育转型研究[D]. 杨晨.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扎根理论视角下泰国影视广告创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范锦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03)
- [8]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 周智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中国广告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D]. 夏琳. 武汉大学, 2017(01)
- [10]二十世纪80年代香港对中国内地平面广告发展的影响[D]. 刘雪.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