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卫东[1](2022)在《国内学术界习近平创新思想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据着显着位置。创新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创新"也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习近平创新思想,视野宏阔,内容丰富,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方法、思想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社会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因此,近年来,习近平创新思想也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既有研究还存在着研究不够平衡、研究不够系统、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马鸿霞,朱德全[2](2022)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景与发展前瞻——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CNKI数据库中自"三农"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发布至今累计18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生产的基本要素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及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景进行描绘。发现相关领域的知识生产取得如下成就:一是知识生产面貌良好,在多点切入中形成了诸多议题;二是知识生产环境向好,初步形成了以领域专家及不同层次与类型高校为示范引领的知识生产主体及以合作为主的知识生产路径;三是研究范式呈现出宏观与微观研究并重、理论与实证研究并举的特点。同时,相关领域的知识生产也存在着以"模式1"为主的知识生产方式对知识创新产生不良影响的隐忧及知识生产的数量、质量、深度、广度等有待提升的不足。后续研究应致力于以"知识逻辑"夯实领域知识生产的知识基础与理论框架,凸显领域知识的"有用性";紧扣政策以"应用逻辑"和"社会逻辑"观照实践问题进而实现理论提纯,凸显领域知识的"有效性";以"三跨"合作促进知识生产向"模式2"及"模式3"的转变,凸显知识生产的"多元性"。
郭晗潇[3](2022)在《国家发展战略视角下的“三农”问题——以《人民日报》涉农社论为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以1978—2021年《人民日报》184篇涉及"三农"问题的社论为样本,从中可以提取出"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七个关键词,包括改革、生态、农业、民生、文化、基层建设和城乡关系。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发现各关键词之间具有有机联系,基层建设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黏合剂";也可以从中分析归纳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特征。从国家发展战略视角来看,要重视基层组织与农民的互动机制,重视乡村文化生活,才能更有效地建设农村。
叶敬忠,刘娟,李玉梅,龚利,王树远,邵念念[4](2021)在《彰显特点与特色的差异化理路:涉农高校“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回应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该体系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显着提高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彭玮,龚俊梅[5](2021)在《百年大党“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与政策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农"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于每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与特征不同,"三农"工作重心和主要政策也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本文围绕建党以来"三农"重大历史事件和政策文件,系统分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与政策变迁历程,并将其梳理为四个阶段,总结出三点历史经验与启示:一是农民是百年党史的重要参与者,与党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导向,为农民谋幸福;二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把握变化中的定力,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农业问题;三是农村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要打破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局面,促进城乡要素集聚朝着平衡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周晓庆[6](2021)在《近代以来重农思想的演变:农业变迁的逻辑》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的"重农思想"在不断演变,这是影响自鸦片战争以来农业农村发展衰兴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一百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形态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共有的规定,也是普遍规律。一个社会,主流农业思想的重农程度越高,其农业农村的发展就越好,而重农程度高的主要标志是"重农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不仅重视农业生产,也要关心农民权益和农村发展;既要重视数量的增加,又要关注质量的提升。农业和农村发展只有在内涵不断丰富的"重农思想"引领下,不断完善三农理论和政策体系,方可行稳致远。
焦峰,李国良,鞠晓峰,苗阳阳,于开源[7](2021)在《依托“两课”教学 培养农业院校学生服务“三农”意识》文中认为"两课"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阶段针对学生价值观和思想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两课"教学工作,能够辅助学生建立起实现自我价值、服务时代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更好地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当前农业院校"三农"教育中存在缺少对于学生"三农"精神的培养树立,学生认同"三农"、投身"三农"的使命感不强等问题。因此,应在后续的教学改革当中,持续深化"两课"教学体系,通过教育创新手段强化"两课"在思想引导方面的教育能力,为培养学生建立服务"三农"意识提供助力。
吴玉霞,王延秀,王海[8](2021)在《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功能、问题与机制优化》文中指出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地方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建立产学研政深度合作模式,有助于为农村进步、农业升级和农民发展贡献应有力量。人文社会研究成果为农村进步提供战略指导和理念支持,自然工程科学成果为农业升级提供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地方院校师资教育资源为农民发展提供畅通通道和广阔市场,在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三农"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能。实际服务过程中,也面临着地方院校系统深入"三农"问题有限,关注研究"三农"问题不深,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不多,辐射带动"三农"发展有限等问题。地方院校在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有所为、大有可为,要着力在平台搭建、资源整合、人员激励和辐射带动方面推动建立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推动地方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刘欢[9](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丁玲[10](2020)在《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及其实践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事关国计民生和治国安邦的重点问题。在“三农”问题中,农民的发展问题是连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纽带。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环境下,城镇化加速发展所带来的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挑战使我们不得不接续思考“农民该向何处去”“农民该如何实现发展”等难题。为此,继党和国家提出培育“职业农民”“新型农民”之后,习近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地方涉农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观,这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开出的一剂标本兼治的药方。本文以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为主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之下,在查询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围绕“缘何提出”“作何理解”“有何特征”“价值何在”“何以实践”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回答与阐发。第一章,全面梳理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和依据。从“实践基础”“理论渊源”两个方面厘清了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产生的逻辑理路;同时,从“早期萌芽”“初步认知”“基本形成”“发展完善”四个环环相扣、前后衔接的阶段梳理了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脉络。第二章,系统归纳了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主要内容。基于对习近平关于“三农”系列论述以及近年中央一号文件等材料的整合,从“必备素质”“现实作用”“主体地位”“培育目标”四个维度阐释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内容体系。第三章,深入挖掘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鲜明特征。从深刻的时代性、鲜明的科学性、显着的创新性和深厚的人民性四个方面阐发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所彰显的理论特征。第四章,全面透析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时代价值。从“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两个维度阐明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时代价值。第五章,科学探寻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实践路径。从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教育、职业教育、生态教育、服务机制等方面试图探寻新时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伟大工程的实践路径,使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落地生根。
二、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学术界习近平创新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整体性研究 |
二、哲学基础研究 |
三、专门性研究 |
四、创新发展理念研究 |
五、科技创新研究 |
(2)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景与发展前瞻——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分析框架 |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景分析 |
(一)基于时间的知识生产基本面貌分析 |
(二)基于学者与机构的知识生产的主体分析 |
(三)基于关系网络的知识生产路径分析 |
(四)基于关键词聚类的知识生产热点主题分析 |
1.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研究 |
2.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研究 |
3.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及新农村建设研究 |
4.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 |
5.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学术成就、反思与展望 |
(一)学术成就 |
1.知识生产面貌良好,在多点切入中形成了诸多议题 |
2.知识生产环境向好,在知识生产主体及知识生产路径等维度的表现上可圈可点 |
3.研究范式呈现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并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举的特点 |
(二)学术成果反思 |
1.以“模式1”为主的知识生产方式对知识创新产生不利影响 |
2.知识生产的数量、质量、深度与广度等有待提升 |
(三)学术成果未来展望 |
1.正本溯源:以“知识逻辑”夯实相关领域知识生产的知识基础与理论框架 |
2.不忘初心:紧扣政策以“应用逻辑”和“社会逻辑”观照实践问题进而实现理论提纯 |
3.砥砺前行:以“三跨”合作促进知识生产从“模式1”向“模式2”及“模式3”的转变 |
(3)国家发展战略视角下的“三农”问题——以《人民日报》涉农社论为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研究设计 |
(一)文献回顾 |
(二)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
(三)关键词的选定 |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
(一)涉农社论的总体状况 |
(二)“关键词”分析 |
1.改革 |
2.生态 |
3.农业 |
4.民生 |
5.文化 |
6.基层建设 |
7.城乡关系 |
三、对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的三点思考 |
(一)关键词之间的有机联系 |
(二)历史阶段 |
第一,农村体制改革阶段。 |
第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 |
第三,民生发展阶段。 |
第四,多元化发展阶段。 |
(三)基层建设的重要性 |
四、结 语 |
(4)彰显特点与特色的差异化理路:涉农高校“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遭遇 |
二、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挑战 |
(一)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 |
(二)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 |
(三)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 |
三、回应问题与挑战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第一,深化立德树人。 |
第二,全面修订育人大纲。 |
第三,擦亮马克思主义底色。 |
第四,强化课程思政。 |
(二)立足深厚的专业传统 |
(三)弘扬鲜明的“三农”特色 |
(四)贯彻道器结合的理念 |
(五)打造行动育人的模式 |
(六)秉持开放的国际视野 |
四、“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效果 |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
第一,学生政治素养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浓厚、人文情怀深厚。 |
第二,学生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养全面。 |
第三,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 |
第四,学生知农爱农情怀深厚、强农兴农志向坚定。 |
(二)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效应凸显 |
(三)耕读教育产生重大政策影响 |
(四)主流媒体和社会高度关注 |
(五)同类高校认可并借鉴学习 |
五、结束语:以特点与特色推进涉农高校新文科建设 |
(一)目标定位与理路创新 |
(二)教研相长与协同育人 |
(三)创新拓展与新文科建设 |
(5)百年大党“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与政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
(一)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从“工人阶级为主”到“工农联盟为基础” |
(二)农村成为革命根据地:从“进攻大城市”到“农村包围城市” |
(三)土改成为革命的重要内容:从“饱受封建剥削”到“耕者有其田” |
(四)大生产运动成为革命的主要经济形式:从“缺衣少粮”到“自给自足”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农业组织化为重点,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 |
(一)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从“封建地主所有”到“农民所有” |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从“个体小农经济”到“农业生产合作化” |
(三)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从“农业生产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 |
三、改革开放时期:以改革为动力,激发“三农”发展活力 |
(一)农户成为独立市场经营主体:从“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二)农村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 |
(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从“以农支工”到“以工促农” |
(四)贫困地区农民贫困问题得到极大缓解:从“开发式扶贫”到“综合扶贫”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
(一)贫困地区农民绝对贫困消除: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主线:从“增产导向”到“提质导向” |
(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
(四)走向共同富裕:从“全面小康”到“乡村全面振兴” |
五、百年党史的“三农”工作启示 |
(6)近代以来重农思想的演变:农业变迁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鸦片战争后,尽管出现了“参仿西法”“急兴农学”的观念启蒙,但传统的“以农为本”思想被“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重商主义”所挤压,中国农业在与以近代科学为引领的西方近代农业的碰撞中走向衰弱 |
二、甲午战争后传统“农本”思想回归促使兴农运动兴起,西方“农业之法”引进,中西方农业逐渐融合,中国农业由近代农业思想观念启蒙向建立近代农业科学体系转变,开启了农业近代化进程 |
三、民国时期,在实业救国、工商救国失败的背景下,在重农主义派“以农立国”与重工主义派“以工立国”的激烈争论中,乡村建设、农村复兴运动归于失败,农业发展停滞,农村经济衰微 |
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进程中,新中国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以农为本”思想精华,把“以农业为基础”作为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推动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 |
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突破和发展传统“重农思想”,把尊重农民意愿和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从重农业生产向重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转变,并以“重中之中”理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解决温饱、奔向小康 |
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拓展丰富重农思想内涵,坚持“重中之中”和“优先发展”理念,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 |
七、结语 |
(7)依托“两课”教学 培养农业院校学生服务“三农”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培育农业院校学生服务“三农”的思想能力要求 |
1.1 服务“三农”需要学生充分了解国情 |
1.2 提高服务“三农”的专业能力 |
2 将“两课”教学引入服务“三农”意识培养中的可行性分析 |
2.1 “两课”教学与服务意识培养都是思想层面的提升 |
2.2 “两课”教学需回归到社会问题的解决当中来 |
3 创新“两课”教学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的应用策略 |
3.1 扩充现有教学内容,增强服务“三农”宣传 |
3.2 将农业专业导向与课程教学改革相互结合 |
3.3 提高师资水平,强化校企合作能力 |
4 结束语 |
(8)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功能、问题与机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突出作用 |
(一)人文社会研究成果为农村进步提供战略指导和理念支持 |
(二)自然工程科学成果为农业升级提供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 |
(三)地方院校师资教育资源为农民发展提供畅通通道和广阔市场 |
二、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机制堵塞 |
(一)地方院校系统深入“三农”问题有限,“三农”实际情况掌握不全 |
1.深入“三农”问题有限的基本原因 |
2.“三农”实际情况掌握不全的危害 |
(二)地方院校关注和研究“三农”问题不深,“三农”成果和技术运用不强 |
1.地方院校研究“三农”问题不深的现实表现 |
2.地方院校“三农”成果技术运用不强的分析 |
(三)地方院校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不多,“三农”服务保障作用不显 |
1.地方院校解决“三农”问题不多的内在原因 |
2.地方院校“三农”服务保障作用的弱化 |
(四)地方院校辐射带动“三农”发展有限,“三农”经验做法总结滞后 |
1.地方院校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
2.地方院校服务“三农”积淀不足 |
三、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机制优化 |
(一)优化作用机制:积极搭建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平台 |
(二)固化融合机制:主动整合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项目 |
(三)强化激励机制:全面引导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方向 |
(四)外化辐射机制:推动形成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格局 |
(9)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10)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及其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传统农民 |
(二) 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 |
(三) 新型职业农民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现状评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形成 |
一、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形成条件 |
(一) 实践基础 |
(二) 理论渊源 |
二、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形成过程 |
(一) 陕北插队之前:早期萌芽 |
(二) 七年知青岁月:初步认知 |
(三) 地方任职时期:基本形成 |
(四) 中央工作时期:发展完善 |
第二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主要内容 |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必备素质 |
(一) 基本前提:爱农业 |
(二) 重要素养:懂技术 |
(三) 更高要求:善经营 |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作用 |
(一) 新型职业农民能挑起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
(二) 新型职业农民能促进现代科技与农业相结合 |
(三) 新型职业农民能遵循市场规律促进农业增收 |
(四) 新型职业农民能带动起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 |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地位 |
(一) 新型职业农民是创造主体 |
(二) 新型职业农民是价值主体 |
(三) 新型职业农民是评价主体 |
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 |
(一) 全面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农民成为吸引力强的职业 |
(二) 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体系,让农业成为欣欣向荣的产业 |
(三) 打造健康美丽的乡村大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
第三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基本特征 |
一、深刻的时代性 |
(一) 准确定位我国新的发展阶段 |
(二) 回答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之问 |
(三) 强烈的时代使命与担当意识 |
二、鲜明的科学性 |
(一) 扎实立足社会实践 |
(二) 重视镜鉴历史经验 |
三、显着的创新性 |
(一) 更加突出问题意识 |
(二) 更加注重方式方法 |
四、深厚的人民性 |
(一) 人民至高无上的根本立场 |
(二) 以人民为导向的发展目标 |
(三) 思想和情感上的人文关怀 |
第四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当代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一) 凝练与总结了中国特色农民发展新规律 |
(二) 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 |
二、实践价值 |
(一) 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指明方向 |
(二) 为通向农业现代化架起桥梁 |
(三) 为培育农村新业态提供引擎 |
第五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实现路径 |
一、以夯实主体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农民主体意识 |
(一) 转变传统思维 |
(二) 发挥首创精神 |
二、以加强职业教育为着力点,鼓励农民积极转型 |
(一) 政府指导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 |
(二) 因地制宜培育专业技能型农民 |
(三) 多元模式培育社会服务型农民 |
三、以落实生态教育为突破点,增强农民生态理念 |
(一) 大力提高耕地保护意识 |
(二) 积极树立绿色生产观念 |
(三) 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能力 |
四、以提升服务水平为落脚点,完善农民保障机制 |
(一) 政府主导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准入机制 |
(二) 物质满足和精神引领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
(三) 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学术界习近平创新思想研究综述[J]. 张卫东. 社会科学动态, 2022(01)
- [2]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景与发展前瞻——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J]. 马鸿霞,朱德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01)
- [3]国家发展战略视角下的“三农”问题——以《人民日报》涉农社论为文本的分析[J]. 郭晗潇. 学习与探索, 2022(01)
- [4]彰显特点与特色的差异化理路:涉农高校“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叶敬忠,刘娟,李玉梅,龚利,王树远,邵念念.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 [5]百年大党“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与政策变迁[J]. 彭玮,龚俊梅. 学习与实践, 2021(12)
- [6]近代以来重农思想的演变:农业变迁的逻辑[J]. 周晓庆. 古今农业, 2021(04)
- [7]依托“两课”教学 培养农业院校学生服务“三农”意识[J]. 焦峰,李国良,鞠晓峰,苗阳阳,于开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23)
- [8]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功能、问题与机制优化[J]. 吴玉霞,王延秀,王海.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1(06)
- [9]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10]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 丁玲. 山东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