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境内小型湖泊渔业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兰[1](2021)在《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内几十亿人口,青藏高原是名实相符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高原环境下,其收支主要受冰川、冻土中地下冰等固体水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蒸散发的影响,湖泊面积、数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在近几十年气候的显着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江河源径流变化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急需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演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湖泊的演化经历了从自然驱动到人和自然共同驱动的历程,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的湖泊数据,依照不同成因,将湖泊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热喀斯特湖、堰塞湖、河成湖和人工湖。重点研究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构造湖、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变化,分析了湖泊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近40年青藏高原在整体变暖、大部分区域降水波动增加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显着。湖泊数量由1980s的70005个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43582个;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1980s-1990年)-加速增长(1990-2020年)的趋势,由1980s的41347.84km2降低至1990年的40441.4km2,后增长至2020年的54634.44km2。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区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1990-2020年湖泊面积渐增主要是因为气温显着升高、降水量增多和冰川融水增多。(2)构造湖在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1990-2020年面积持续扩张,总面积增加了11388.13km2;数量由1089个增加至1451个。空间分布方面,构造湖变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流域。结合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发现内陆流域气温升高和降水显着增加,是构造湖数量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3)多年冻土区是热喀斯特湖发育的区域。1980s-2020年热喀斯特湖个数由60834个增加至120374个,面积由932.5km2增长至1713.57km2。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和北麓河区域,区域内地势平坦,显着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区发生了广泛的退化乃至融化,地下冰融水加上降水量增加,使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喀斯特湖成倍增加。(4)热喀斯特湖是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的典型地貌单元,也是青藏高原整个区域中湖泊演化过程中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最为显着的类型。为此,本研究选取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泊点密度、冻土稳定性类型、年均降水量、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积雪面积、NDVI和坡度等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区划图。其中高易发区占19.0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包括可可西里地区。(5)冰川湖形成于冰川作用过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1980s-2020年间冰川湖的个数由8002个增加至20329个,湖泊面积由900.1km2增长至1620.5km2。空间变化方面主要发生在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的南缘区域。(6)采用NDVI、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冰川湖溃决灾害三类指标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整体上青藏高原NDVI呈增加趋势,文中以2000-2019年NDVI差值作为评判植被退化和改善指标,显示植被改善区占37.58%;湖泊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增加趋势;气温的升高和冰川的广泛退化造成冰川湖溃决日益增加,危害较大。(7)青藏高原湖泊作为一种资源兼具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区域生态保障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经常被视为不良地质现象,其演化过程、尤其是溃湖的发生对区域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在相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获得的成果可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查清青藏高原湖泊本底、厘清其与冻融环境间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全球变化下湖泊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认识,服务于湖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以及为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溃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性支撑。
姚盈旭[2](2020)在《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浙地区自古即号称“天下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而在漫长的历史和农业发展中,江淮湖洼平原上的先民,在饱受洪涝灾害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变化的水环境,并最终达到与洪水共生,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乡土景观。一个地区的乡土景观是该地区经受长时间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的动态稳定的具有地域性的景观结果。而在江淮湖洼平原这一特定的区域上,水环境尤其是受到淮水入海不畅而导致的运西诸湖湖系扩张及水量等的变化,在区域乡土景观的动态性演变中,起到了相对较为主导性的作用。本文试从风景园林学科区域乡土景观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受运西水环境变化影响,江淮湖洼平原形成的以圩田-垛田-塘为代表的区域乡土景观特征及模式。以期对江淮湖洼平原区域未来的区域景观营建,提出指导性的原则及意见。从总体而言:首先,通过对历史文献、地方志书的研读,结合区域历史舆图,综合梳理总结江淮湖洼平原的地区开发及水环境的变迁史。并对历代的水环境变迁过程进行数字化转译,并结合不同年代的空间地理信息,综合分析江淮湖洼平原的水环境变化过程与区域聚落变迁的特征和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清晰并直观的分析江淮湖洼平原水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过程和特征,并阐明区域乡土景观变迁的趋势性、特征性。然后,将江淮湖洼平原的乡土景观理解为包含自然基底、农业水利、聚落三个层级的适水弹性景观系统,并通过文献、图解分析法,从宏观到微观对各个层级的系统做分层的分析研究,以求解释各个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水环境对于各个层级系统影响。再通过对江淮湖洼平原城市级、乡镇级、村级,三级不同级别的典型聚落样本进行分析,从微观的层面对运西水环境变化对江淮湖洼平原上的聚落及农田水利变迁特征进行实例分析,并总结聚落与圩田-垛田-塘的空间布局特征。最后,通过以上多角度的分析,总结江淮湖洼平原区域乡土景观的模式特征,从中挖掘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传统生态智慧及现实意义。以期在未来对于江淮湖洼平原进行区域景观塑造的过程中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思路。
白春昱[3](2020)在《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文中指出湿地是在水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流域气候和水文、降解环境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区域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原湿地是发育在我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种特殊湿地类型,其生态建设和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关系到下游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高原湿地的保护是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重大战略中的首要任务。鉴于以往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研究不足和决策效益不确定性问题,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PSR(Press-Status-Response)评估框架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综合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案。该评价方法在参考生态学领域专家的主观建议基础上,利用客观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对云南72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做出系统性评价。同时,本研究根据Netica软件中贝叶斯网络的节点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和决策效益分析得到的结果,为云南湿地保护决策者制定相关的湿地物种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近15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典型高原湖泊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纳帕海流域因人口数量的激增,中游湿地资源被建设用地占用。在该地区气候变暖和排水工程的综合影响下,流域下游整体湿地环境趋于干燥,湿地沼泽中植被群落逐渐演替为中生植物。目前,纳帕海流域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点源污染、过度放牧和不规范的旅游业等,这些环境变化因素均对流域水质、土壤质量以及湿地生态功能构成严重的威胁。(2)云南72个湿地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等级达到较好水平的占8.3%;达到好等级的占29.2%;等级达到中等水平的占33.3%;等级为差和较差的流域分别占26.4%和6.9%。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空间分析结果表现为:滇东北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413-0.509范围内;滇南地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最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0.509,其中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达0.747;滇西北地区多数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呈较好或中等状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509-0.607范围内,但滇西北和滇中边界地区的洱海及周边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却较低;滇中地区大部分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不容乐观,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低于0.413,其中陆良湿地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仅有0.189。(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分析表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节点是对湿(4)地生物多样性指数节点影响较强三个节点,其次是土地利用、自然环境状况和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节点。贝叶斯网络决策和效益结果分析表明:理论上的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状态最佳情景方案是在贝叶斯网络中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相应指标节点的状态分别设置为等级4、等级4和等级5时,该情景模式下模型训练集中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级高于2级的概率值为75%,且贝叶斯网络决策系统中实用节点期望值为75,小于初始状态的期望值77.818。(5)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应优先考虑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干扰较大的滇中地区;对于滇南部和西部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较好的小型湖泊群流域,决策者应维持该地区现有的湿地环境水平,以防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湿地物种丧失;对于受极端气候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影响下的滇西北洱海、拉市海和剑湖等湖泊流域,管理者应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湿地开发利用之间建立平衡关系。湿地保护也需要定期开展环境调查和专项调查,环境调查包含湿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污染监控两方面,专项调查则需对未记录的湿地物种在数据库中进行填充。改善云南湖泊湿地状况可以考虑污染源治理和栽培本土水生植物等,并在不改变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修复湖滨带退化湿地以达到物种保护的作用。
王靖辉[4](2020)在《云南高原两个山间盆地小微湿地网络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效应》文中指出小微湿地作为大量陆地动物、植物、底栖动物重要的栖息地和迁移通道,为各类动植物提供生命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在动植物生存、繁殖和种群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小微湿地相较于大型湿地,拥有更多的边界,具有更大的周长—面积比,为动植物提供更多样的生境。因此,探讨小微湿地的网络结构与其生物多样性效应,对于小微湿地的管理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抚仙湖北岸小微湿地和鹤庆草海小微湿地为例,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和MSPA分析法,结合野外湿地植物和底栖动物调查,统计小微湿地网络结构并分析其生物多样性效应。结果如下:(1)基于MSPA分析,抚仙湖北岸小微湿地是比较典型的城市人工湿地,连通性较差,湿地内核心区面积小,分布零散,廊道和踏脚石数量少,景观连通性差,湿地内物种和物质能量交流不频繁,整个湿地呈现较薄弱的枝状连接水平,水系单向辐射发展,水系间连节点少,水网分散,存在孤立化和平面化的趋势。鹤庆草海呈现出相对自然的乡村湿地面貌,湿地景观连通度好,核心区面积大且分布均匀,湿地内物种交流和物质能量流动较频繁,踏脚石面积小但数量丰富,整个湿地呈现较为复杂的网络状连接,廊道数量和节点数量多,水系多向辐射发展,水网密集,湿地水网作为栖息地、通道和屏障的作用强。(2)不同网络结构和连通度的小微湿地,植物的生态类型和植物盖度有所差异。鹤庆草海小微湿地的连通度明显优于抚仙湖北岸小微湿地,抚仙湖北岸小微湿地共出现湿地植物26科49属56种,以湿生植物为主,生态类型组成比较单一,外来物种较多,本地化特征不明显,人工化程度高。鹤庆草海小微湿地共出现湿地植物21科36属43种,生态类型的组成比较均衡,湿地植物本地化、原生化特征比较明显,自然化程度较高。(3)小微湿地的微环境对于植物和底栖动物的分布和栖息有不同的影响,动植物对于不同的微环境也有不同偏好。比较植物在不同微环境中的丰富度和盖度,湿地植物偏好静水、砂石底质、有覆被人工驳岸的河流和沟渠,底栖动物螺类偏好水流速慢、淤泥底质、人工驳岸的河流和沟渠。小微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湿地网络连通度影响植物的生态类型和来源,自然化程度高的小微湿地,植物也呈现本土化、原生化的特点。植物和底栖动物的栖息繁衍生长都受廊道材质、廊道类型、节点数量等湿地微环境的影响。
彭洋[5](2019)在《湖北省渔业经济的历史考察(1949-1978)》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政策,与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相比,有了极大变化,其中也包括渔业。新中国政府在渔业技术推广、渔民教育、渔政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然而,新时代渔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内政治、农业经济环境,经历了许多波折,建国后的三十年里,各地方政府对渔业变革的底层实践却是有得有失。在渔业发展进程中,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从互助组、初高级合作社向人民公社的转变。在渔业组织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湖北渔业作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淡水渔业,历经诸多困难,从“三渔”(渔业、渔民、渔村)的角度来看,建国初期,“三渔”协调发展,相比新中国成立前,渔民的集体行动使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在人民公社时期,由于违背了自愿原则,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评工分”的影响,导致湖北渔业生产效率极低。除此之外,渔船渔具所有量减少、湖泊围垦、渔业水域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引发了在渔业、农田种植业、工业三方面的利益、资源的冲突。另一方面,渔业养殖明显优于“靠天吃饭”的渔业捕捞,而建国后的十几年里,湖北渔业养殖却一直得不到发展,这其中也包含有制度、技术的原因。本文根据第一手的档案资料,系统的梳理了建国以来,湖北的渔业生产结构、政策、环境资源对渔业生产的影响,从捕捞、养殖、渔政三个角度研究1949—1978年湖北渔业发展徘徊停滞的原因。
郑越[6](2019)在《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的武汉市乡村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务院也提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保护目标。随着武汉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以及2049远景发展战略的确定,城乡统筹发展、乡村可持续发展成为武汉市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虽然已有文献对武汉市乡村发展有大量的研究,但基于定量分析、从生态安全的视角出发对乡村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的较为少见,且部分文献尚未构建全面性、地域化、空间化的乡村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且未建构针对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的乡村发展策略系统性框架,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遵循“基础研究-现状剖析-科学评价-策略响应”的逻辑主线,以武汉市乡村,即都市发展区以外的农业生态区为研究范围,以生态安全评价为切入视角。首先,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总结梳理,分析了乡村生态安全及乡村发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继而,从武汉市的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管控三大方面详细剖析,总结出生态安全视角下武汉市乡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乡村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全面性、地域化、空间化的评价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熵权法等数理分析方法,借助ENVI5.1与ArcGIS10.2工具,对武汉市乡村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武汉市乡村的生态安全指数平均值为66.65分,全域呈生态良好状态。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从分级、分类、分区三个视角,即四个生态安全等级、五个重点生态要素、六大市辖区,来分析格局特征及形成原因,并总结研究区存在的核心生态安全问题。接着,结合第三章基于生态安全的武汉市乡村发展现状,通过对接第四章研究结论中上述三个维度的生态安全特征及生态安全问题,分别构建分级、分类、分区的乡村发展策略框架。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总结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对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的武汉市乡村发展策略的研究做出展望。
刘尊雷,张寒野,袁兴伟,杨林林,林昱,严利平,程家骅[7](2018)在《基于遥感影像的江西省水体资源和水产养殖结构空间异质性分析》文中提出为系统掌握江西省水体资源结构和水产养殖基本特征,论文通过遥感技术获取了2012年各县域的水体面积,并划分为不同的水体类型。通过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了89个县(市)水产养殖典型要素的空间异质性以及空间差异程度。针对空间关联及非均质性的现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揭示了水体资源大小、养殖方式、平均单产水平和渔业专业养殖人员数量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水体资源类型以大水面为主,占总面积的70%,其次为水库山塘,占21.26%,小型池塘面积占9%。水资源结构地区差异明显,北部区域以大水面为主,南部以山塘水库为主。养殖产量和面积表现出空间集聚分布特征(P<0.01),但各县域的聚集性分布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彭泽县、都昌县、鄱阳县、南昌市辖区、南昌县、丰城市、进贤县和余干县8个县域,均为高-高分布类型,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总量的34.55%、35.42%。从养殖品种结构上,特种养殖产量主要集中在上饶市、九江市、南昌市和宜春市,占69.84%,但特种养殖产量所占比例与水体资源大小的相关性下降,水资源较少的东部山区丘陵地带依据区位特征发展鳖、蛙产业,特种养殖比例较高。从水产养殖驱动力分析,水体面积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中位值为0.46),其次是小型池塘面积(中位值为0.36)、专业养殖人口数量(中位值为0.26),3个因素与养殖产量均为正相关,其中水体面积和小型池塘面积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从南向北递减,专业养殖人口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从南向北递增。影响程度的空间异质性变化可能与养殖方式和品种结构有关。平均单产水平对养殖产量的贡献较弱(中位值为-0.003),各地区影响强度差别不明显。分析结果有助于系统了解江西省水体资源分布和养殖结构,对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满满[8](2017)在《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氨氮等水质模型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微污染水消毒过程中,由于氨氮、消毒剂氯和二甲胺类化合物同时存在,易于产生含氮消毒副产物N-亚硝基二甲胺。在研究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规律和机理时,首先需要了解微污染地表水源水中氨氮等水质参数阈值范围。建立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以氨氮等水质参数阈值范围的描述性水质模型可以满足这一需求。首先,本文通过文献调研,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加权法对水质参数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初步建立水质模型。其次,通过对饮用水源地实地调研所得水样进行分析,验证完善初步建立的水质模型,进一步建立水质模型。最后,通过对典型地域氨氮来源进行分析,得到了水质模型中氨氮阈值范围的形成原因。以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太湖、洪泽湖和浙江省内水库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质参数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和国家环保部网站收集并筛选相关水质参数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加权法针对目前数据来源和结构特点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了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以氨氮为主要参数,CODMn、浊度、藻含量、水温和pH等为辅助参数的阈值范围,初步建立了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含上述水质参数的水质模型。根据初步建立水质模型涉及的6个典型地域选择实地调研地点,采用国家水质标准和文献等检测方法对实地调研所得水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初步建立水质模型中有关水质参数的阈值范围进行对比,验证初步建立的水质模型。验证完成后,直接补充相应氨基酸、腐殖酸和尿素的阈值范围,完善水质模型,最终得到了上述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的水质模型。模型显示: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氨氮、CODMn、浊度、藻含量、水温、pH、氨基酸、腐殖酸和尿素等水质参数总的阈值范围分别为:0.00~5.44mg/L、0.1~13.3mg/L、0.4-1606.0NTU、57~7000×104 个/L、2.0~34.0℃、6.22~9.04、0.029~0.195mg/L、0.41~3.23mg/L和0.02~0.33mg/L。地域上,氨氮和浊度含量最高值出现在黄河,CODMn和藻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太湖,其他水质参数无明显地域特色。至此,得到了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以氨氮为主要参数,CODMn、浊度、藻含量、水温、pH、氨基酸、腐殖酸和尿素为辅助参数,以参数的阈值范围为表现形式的水质模型。根据建立的水质模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将典型地域人们生活、工业生产、农业氮肥施用、畜禽渔养殖业等方面氨氮的排放情况与水质模型氨氮阈值范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浙江省水库外,其余地区氨氮阈值与畜禽渔养殖业、人们生活、农业氮肥施用等几个方面有密切关系。由此,研究得到水质模型中氨氮阈值范围形成原因的认识。通过本文研究,建立了我国上述这6个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以氨氮为主要参数,CODMn、浊度、藻含量、水温、pH、氨基酸、腐殖酸和尿素等为辅助参数的水质模型,为微污染源水制自来水消毒处理过程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规律和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唐国华[9](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侯智伟[10](2013)在《湖泊渔业生态化发展对策研究 ——以华容渔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大类,本文将重点研究洞庭湖地区湖泊渔业的发展。湖泊渔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水产品质量,渔民生活的可持续性及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对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我省湖泊水域广大,拥有许多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渔业资源丰富,在全国的水产品价值及可持续生态发展建设中均处于领先地位。而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水产品。再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模式。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洞庭湖地区湖泊水产品的质量及其周边环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生态建设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对洞庭湖地区华容县的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的发展做了案例的分析,从而对洞庭湖地区的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有利的对策和借鉴。首先,从回顾湖泊渔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归纳总结洞庭湖地区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发展的历程。然后,针对洞庭湖地区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相对缺失的问题,从常见的渔业养殖模式和传统湖泊渔业养殖的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提出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在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优势: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水体环境,促进周围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优质生态水养带动其他养殖基地等。再者,对湖泊渔业养殖进行效益分析,以及对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发展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华容县湖泊渔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分析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对该地区水产业的影响。
二、湖北境内小型湖泊渔业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境内小型湖泊渔业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湖泊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
1.1.2 遥感技术已成为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中的进展 |
1.2.2 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及原因研究 |
1.2.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高原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 |
2.5 地下水 |
2.6 植被及土壤概况 |
2.7 土地利用 |
2.8 生态环境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及发育特征 |
3.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
3.2 遥感水体提取机理及方法 |
3.2.1 水体提取机理 |
3.2.2 水体提取方法 |
3.3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自动提取 |
3.4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划分 |
3.5 青藏高原湖泊发育特征 |
3.5.1 青藏高原湖泊规模及数量 |
3.5.2 青藏高原湖泊几何形态特征 |
3.6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 |
3.6.1 湖泊分布与海拔关系 |
3.6.2 湖泊分布与坡度关系 |
3.6.3 湖泊分布与构造关系 |
3.6.4 湖泊分布与土壤类型关系 |
3.6.5 湖泊分布与植被类型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规律 |
4.1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分析 |
4.2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
4.3 格尔木盆地典型构造湖演化分析 |
4.4 典型构造湖演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演化规律 |
5.1 热喀斯特湖演化分析 |
5.2 热喀斯特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
5.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分区 |
5.3.1 易发程度评价模型 |
5.3.2 易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
5.3.3 评价指标权重 |
5.3.4 评价指标量化 |
5.3.5 基于ArcGIS的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川湖演化规律 |
6.1 冰川湖演化分析 |
6.2 冰川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
6.3 典型区域冰川湖演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 |
7.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
7.2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
7.3 冰川湖灾害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乡土景观研究动态综述 |
1.3.1 乡土及乡土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1.3.2 乡土景观研究综述 |
1.4 江淮湖洼平原研究综述 |
1.4.1 区域地貌变迁相关研究 |
1.4.2 区域水文相关研究 |
1.4.3 区域人文聚落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2.江淮湖洼平原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理区位 |
2.1.1 宏观视野下江淮湖洼平原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江淮湖洼平原区位 |
2.2 江淮湖洼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
2.2.1 江淮湖洼平原地质形成 |
2.2.2 江淮湖洼平原地形地貌 |
2.2.3 江淮湖洼平原土壤条件 |
2.2.4 江淮湖洼平原气候条件 |
2.2.5 江淮湖洼平原水系条件 |
2.2.6 江淮湖洼平原文化条件 |
2.3 小结 |
3.运西水环境变迁历程下江淮湖洼平原土地开发进程研究 |
3.1 基于舆图方志数字化转译的区域空间历史变迁分析 |
3.1.1 舆图和方志的数字化转译与分析 |
3.1.2 分析 |
3.2 江淮湖洼平原的历史变迁分段 |
3.2.1 自然因素影响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
3.2.2 人类活动影响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
3.3 先秦时期:地质与湖泊孕育阶段 |
3.3.1 两河水动力下的冲洪积扇扩张、成陆、岸线推移与湖泊孕育 |
3.3.2 区域原始水文、农业与聚落 |
3.3.3 小结 |
3.4 秦、两汉及六国时期:围垦萌芽与湖泊发展阶段 |
3.4.1 关键变化:海塘初建、湖泊基本形态稳定 |
3.4.2 区域原始空间环境及变化 |
3.4.3 区域原始水文环境及变化 |
3.4.4 聚落分布 |
3.4.5 农业——石鳖城屯田 |
3.5 隋唐至北宋时期:水系变化阶段 |
3.5.1 关键变化:北部抬升,运西扩张,筑堰陂塘,湖漕未分,邗沟水由北流入淮转为南流入江,为后期洪泛埋下隐患 |
3.5.2 区域原始水文环境变化 |
3.5.3 聚落分布 |
3.5.4 农业——屯田复兴 |
3.5.5 水灾——黄河偶有南泛 |
3.6 南宋至元时期:黄河夺淮,水系巨变阶段 |
3.6.1 关键变化:黄河夺淮,海岸线向东扩张进程加速 |
3.6.2 区域空间环境与变化——海岸线向东扩张进程加速 |
3.6.3 区域原始水文与聚落环境及变化 |
3.6.4 农业——水患与战乱交织下的萧条 |
3.6.5 水灾 |
3.7 明时期:农业与水利建设阶段 |
3.7.1 关键变化:水利建设显着增加,运西诸湖合并完成 |
3.7.2 空间环境变化——地势南北颠覆,东西分化明显 |
3.7.3 区域水文环境变化 |
3.8 清至民国时期:农业与水利建设鼎盛至没落阶段 |
3.8.1 关键变化:农业与水利兴修达到鼎盛 |
3.8.2 空间环境与变化 |
3.8.3 区域水文环境变化 |
3.8.4 农业 |
3.8.5 聚落分布——聚落达到鼎盛,加剧与水争地 |
3.9 章节小结 |
4.运西水环境影响下圩—垛—塘乡土景观系统分区分层分析 |
4.1 江淮湖洼平原水环境系统分析 |
4.1.1 水利系统构成 |
4.2 水环境作用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及分区分析 |
4.2.1 圩—垛—塘起源、发展与特征 |
4.3 水环境影响与乡土聚落系统变迁研究 |
4.3.1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聚落 |
4.3.2 水环境影响下基于密度与形态的聚落分布与分类 |
5.运西水环境影响下的典型聚落样本选取与分析 |
5.1 运西水环境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典型聚落样本分析 |
5.1.1 运西高密度团块状城级聚落——高邮 |
5.1.2 运西高密度条块状县级聚落——金湖县涂沟镇 |
5.1.3 里下河腹地高密度团块状县级聚落——缸顾乡东旺村 |
6.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特征、现状与优化发展 |
6.1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特征 |
6.1.1 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呈现空间性、层次性差异 |
6.1.2 聚落布局、形态和内部空间呈现出对环境的因地制宜 |
6.1.3 民国之前,区域内聚落体现出对水系的较高依赖性 |
6.2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现状问题 |
6.2.1 区域中心城镇快速扩张带来的图底关系的反转 |
6.2.2 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区域乡土景观风貌的侵蚀与重组 |
6.2.3 城镇化进程增速对于区域乡土农业景观的侵占与破坏 |
6.3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6.3.1 水环境与水景观层面:尊重区域地势与现有水环境特征,宏观上对水系统进行分区域分类别规划;中观上,对区域内部水系进行修缮、保护和再利用;微观上,注重水生态整治和地区水敏性的再设计 |
6.3.2 区域空间与聚落景观层面:宏观上对区域进行评价与分类,对城乡发展结构进行规划引导;中观上尊重乡土聚落格局,有效规划和限制乡镇聚落扩张;微观上,在城镇空间设计中融入水敏性设计 |
6.3.3 区域农业产业与农业景观层面 |
6.3.4 水环境影响下的区域开发导则 |
7.结论、创新、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结论一:人水相互适应的过程是促使江淮湖洼平原区域景观形成与发展的主推动力 |
7.1.2 结论二:聚落分布形态受水环境影响大,城镇多沿水系渠网分布,呈现鲜明的受水影响的乡土景观肌理 |
7.1.3 结论三:对于乡土治水智慧的整理,有利于现代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
7.1.4 结论四:对圩—垛—塘乡土景观结构,应结合前述开发导则,进行以恢复江淮湖洼湿地的原生湿地景观系统为目的,分重点、分区域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期达到农业、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智慧融合 |
7.2 创新点 |
7.2.1 论文注重舆图的数字化研究和分析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湿地评价研究 |
1.2.2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
1.2.3 贝叶斯网络模型在生态领域中应用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和来源 |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3.1 面向对象的遥感解译方法 |
2.3.2 随机森林模型 |
2.3.3 Relief-F特征选择 |
2.3.4 层次分析法 |
2.3.5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 |
2.3.6 贝叶斯网络模型 |
第三章 数据处理和技术路线 |
3.1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解译 |
3.1.1 遥感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取 |
3.1.2 随机森林模型参数测试 |
3.2 湿地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方案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评价方法和流程图 |
第四章 典型云南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 |
4.1 优化随机森林模型训练和检验 |
4.2 纳帕海流域土地利用和湿地动态变化特征 |
第五章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 |
5.1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 |
5.2 湿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关性分析 |
5.3 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
5.3.1 节点敏感性分析 |
5.3.2 重要节点的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
5.3.3 其他节点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
第六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
6.1 纳帕海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影响分析 |
6.2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分析 |
6.3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驱动因素分析 |
6.4 云南湿地和物种保护管理措施 |
第七章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云南高原两个山间盆地小微湿地网络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小微湿地的研究和存在问题 |
1.1.1 小微湿地 |
1.1.2 小微湿地的水网结构与连通性 |
1.1.3 小微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
1.2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目的意义 |
1.2.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2 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云南高原湿地概述 |
2.1.2 两个小微湿地的选择 |
2.1.3 抚仙湖北岸:城市化背景的小微湿 |
2.1.4 鹤庆草海:乡村背景的小微湿地 |
2.2 湿地水网结构与连通性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2 基于MSPA方法的湿地水网络格局分析 |
2.2.3 小微湿地水网景观连接度评价 |
2.3 植物及螺类多样性调查 |
2.3.1 调查方法 |
2.3.2 调查数据的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MSPA的小微湿地网络格局 |
3.1.1 抚仙湖北岸:城市化背景的小微湿地网络结构 |
3.1.2 鹤庆草海:乡村背景的小微湿地网络结构 |
3.2 小微湿地水网连接度 |
3.2.1 抚仙湖北岸小微湿地水网连接度 |
3.2.2 鹤庆草海小微湿地水网连接度 |
3.3 小微湿地起源和管护现状 |
3.4 小微湿地网络结构与湿地植物多样性 |
3.4.1 物种组成和物种生态特征 |
3.4.2 小微湿地微生境与植物物种关系 |
3.4.3 小微湿地类型与植物物种关系 |
3.5 小微湿地网络结构与螺类多样性 |
4.讨论 |
4.1 两个小微湿地网络结构特征 |
4.2 两个小微湿地植物组成丰富多样 |
4.3 小微湿地微生境与动植物分布、流动息息相关 |
4.4 小微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5)湖北省渔业经济的历史考察(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
四、概念的界定和分期 |
第一章 湖北渔业历史时期的主要变化 |
第一节 恢复时期 |
一、恢复时期的生产状况 |
二、渔业生产组织的改革 |
三、水产供销的演变 |
第二节 徘徊时期 |
一、徘徊时期的生产状况 |
二、养殖产业的发展 |
三、集体渔业的改造 |
第二章 渔民状况与捕捞业沿革 |
第一节 渔民的生产组织和民生政策 |
一、渔民生产组织的改革 |
二、渔民民生的保障 |
第二节 成鱼和鱼苗的捕捞 |
一、湖泊成鱼天然捕捞 |
二、江河成鱼天然捕捞 |
三、天然鱼苗捕捞 |
五、鱼苗运销 |
第三章 渔业养殖与渔场的兴衰 |
第一节 鱼苗和鱼种的养殖 |
一、鱼苗人工养殖 |
二、鱼种培育 |
第二节 成鱼养殖 |
一、湖泊养殖 |
二、水库养殖 |
三、塘堰养殖 |
第三节 养殖生产经营体制 |
一、国营渔场 |
二、集体渔场 |
三、农户家庭渔业 |
第四章 渔政及渔业资源保护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渔政工作的开展 |
一、渔政队伍的建设 |
二、渔业秩序的维护 |
三、跨界湖泊的管理与开发 |
第二节 渔业水域的污染及损失 |
一、渔业水域污染概况 |
二、渔业水域污染 |
三、渔业污染损失 |
四、水产品污染状况 |
第三节 渔政工作在渔业环境治理上的努力 |
一、防治渔业水域污染的政策与规定 |
二、渔业水环境治理的实绩 |
总结与启示 |
一、渔业组织形式决定渔业生产效率 |
二、合理的捕捞和养殖才能保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三、健全的渔政能有效解决渔区混乱 |
四、水域资源的环保是渔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的武汉市乡村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2 基本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生态安全的武汉市乡村发展现状分析 |
3.1 乡村资源环境状况 |
3.2 乡村社会经济状况 |
3.3 乡村生态管控状况 |
3.4 基于生态安全的乡村发展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SR模型的武汉市乡村生态安全评价 |
4.1 评价总体思路 |
4.2 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4.3 乡村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
4.4 乡村生态安全存在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的武汉市乡村发展策略 |
5.1 分级发展策略:从两区划定到四级锚固 |
5.2 分类发展策略:从划线管控到功能复合 |
5.3 分区发展策略:从宏观控制到路径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遥感影像的江西省水体资源和水产养殖结构空间异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数据与方法 |
2.1 基础数据 |
2.2 遥感数据及处理 |
2.3 分析方法 |
2.3.1 因变量和自变量选择 |
2.3.2 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 |
2.3.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养殖水体资源结构 |
3.2 各县域水产养殖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 各县域养殖产量和面积空间自相关特征 |
3.4 水产养殖驱动力空间异质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8)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氨氮等水质模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典型地域地表水水质现状 |
1.1.1 七大流域及浙闽、西北、西南片河流 |
1.1.2 重点湖泊和水库 |
1.2 地表水水质研究概况 |
1.2.1 水质检测研究概况 |
1.2.2 水质调研研究概况 |
1.2.3 水质数据归纳方法研究概况 |
1.2.4 水质模型研究概况 |
1.3 微污染地表水源水特点、氨氮污染物来源及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
1.3.1 微污染地表水源水特点 |
1.3.2 微污染地表水源水中氨氮的污染及其来源 |
1.3.3 消毒副产物及氮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5.1 水质模型初步建立 |
1.5.2 水质模型验证完善 |
1.5.3 氨氮的成因分析 |
2 水质模型初步建立 |
2.1 数据处理原理 |
2.1.1 聚类分析 |
2.1.2 SPSS统计分析 |
2.1.3 加权法 |
2.2 方案设计 |
2.2.1 典型地域选择 |
2.2.2 数据收集与筛选 |
2.2.3 数据处理 |
2.2.4 水质模型初建 |
2.3 典型地域选择 |
2.4 数据收集筛选 |
2.4.1 文献数据收集筛选 |
2.4.2 国家环保部网站数据收集筛选 |
2.5 数据处理 |
2.5.1 文献数据处理 |
2.5.2 国家环保部网站数据处理 |
2.6 水质模型初步建立 |
2.6.1 分配2套数据权重 |
2.6.2 加权法计算各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水质参数的阈值范围 |
2.6.3 初步建立水质模型 |
3 水质模型验证完善 |
3.1 方案设计 |
3.2 确定调研地点和采样时间 |
3.2.1 确定调研地点 |
3.2.2 采样时间 |
3.3 实地采样方法及数据检测 |
3.3.1 实地采样方法 |
3.3.2 各水质参数的检测方法 |
3.4 实地调研结果 |
3.4.1 各季度水质参数数据信息 |
3.4.2 典型地域各水质指标实地调研阈值范围 |
3.5 验证完善水质模型 |
3.5.1 验证水质模型 |
3.5.2 完善水质模型 |
4 氨氮成因分析 |
4.1 方案设计 |
4.2 氨氮形成机理 |
4.2.1 含氮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
4.2.2 氨氮污染来源 |
4.3 典型地域氨氮成因分析 |
4.3.1 |
4.3.2 典型地域的氨氮排放 |
4.3.3 典型地域氨氮阈值范围形成原因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文献查阅收集数据结果 |
B 国家环保部数据下载结果 |
C 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步骤 |
D 实验仪器和药品 |
E 水质分析方法 |
F 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9)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湖泊渔业生态化发展对策研究 ——以华容渔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的发展分析 |
2.1 常见的湖泊渔业养殖模式 |
2.1.1 传统型天放天养养殖模式 |
2.1.2 人工型人放天养养殖模式 |
2.1.3 新型的湖泊生态化养殖模式 |
2.2 湖泊渔业传统养殖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1 环境污染对养殖带来困难 |
2.2.2 养殖技术不先进 |
2.2.3 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
2.2.4 资源利用和规划不合理 |
2.3 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的优势 |
2.3.1 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
2.3.2 可改善水体环境 |
2.3.3 可促进周围环境的建造与保护 |
2.3.4 优质生态水养带动其他养殖基地 |
3 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的效益分析 |
3.1 多种养殖的效益层次分析 |
3.2 养殖效益分析判断矩阵 |
3.3 养殖效益的一致性检验 |
3.4 养殖效益的层次总排序检验 |
4 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发展策略与对策 |
4.1 确保生产产品生态化 |
4.1.1 完善生态化养殖优势 |
4.1.2 建立良好的生态调节功能 |
4.1.3 合理运用生态化养殖技术 |
4.2 改善优质养殖品种技术 |
4.2.1 生态养殖的品种改良与改进 |
4.2.2 安全培育养殖品种 |
4.3 建立良好的生产养殖环境 |
4.3.1 生态养殖环境的优化 |
4.3.2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 |
4.3.3 严格实施生态化生产 |
4.4 加强人员技术教育 |
4.4.1 人才的引进 |
4.4.2 技术的更新 |
5 华容县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案例分析 |
5.1 华容县湖泊渔业生态化发展历程 |
5.1.1 地理位置适合生态化养殖 |
5.1.2 历史渊源决定生态化发展 |
5.1.3 华容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成果 |
5.2 资源有利于生态化养殖 |
5.2.1 渔业资源情况 |
5.2.2 气候气象资源情况 |
5.2.3 土壤水域资源情况 |
5.3 生态化安全生产策略 |
5.3.1 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模式 |
5.3.2 生态化养殖带动规模化生产 |
5.3.3 生态化养殖带动相关产业链 |
5.4 华容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
5.4.1 湖泊环境污染 |
5.4.2 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
5.4.3 湖泊生产技术落后引起纠纷 |
5.4.4 资源利用不合理 |
5.5 华容湖泊渔业生态化养殖的发展对策 |
5.5.1 限制湖泊渔业投肥开发模式 |
5.5.2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巩固原有品牌 |
5.5.3 应用新的湖泊开发技术 |
5.5.4 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湖北境内小型湖泊渔业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兰. 长安大学, 2021
- [2]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D]. 姚盈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D]. 白春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云南高原两个山间盆地小微湿地网络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效应[D]. 王靖辉. 云南大学, 2020(08)
- [5]湖北省渔业经济的历史考察(1949-1978)[D]. 彭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的武汉市乡村发展策略研究[D]. 郑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基于遥感影像的江西省水体资源和水产养殖结构空间异质性分析[J]. 刘尊雷,张寒野,袁兴伟,杨林林,林昱,严利平,程家骅. 自然资源学报, 2018(10)
- [8]典型地域地表水源水氨氮等水质模型初步研究[D]. 张满满.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9]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10]湖泊渔业生态化发展对策研究 ——以华容渔业为例[D]. 侯智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