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时间设定的探讨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时间设定的探讨

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时间设置问题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林秀彬[1](2021)在《咨询过程中效果相关因子 ——基于文本挖掘和集合论方法的文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效果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对心理咨询作用机制的理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尽管研究者和实践者掌握了大量与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相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并没有促成等量的心理咨询服务质量的进步,原因之一是心理咨询研究和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断裂带(Goldfried,2019)。而连接心理咨询研究与实践的纽带之一,就是使用心理咨询过程中产生的文本数据进行研究。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直接使用文本数据进行研究的难度高、分歧大,是造成研究和实践鸿沟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新的技术路线,尝试突破当前研究方法对文本研究的限制,以期在心理咨询的研究与实践之间搭起沟通桥梁。具体而言,本研究通过一般的质性方法、质性对比研究、基于文心(Textmind)词典的词类特征分析,以及基于主题模型的文本分析四种方法,对心理咨询的过程文本,尤其是咨询师文本展开探索。每个研究均试图获取两个层面的信息:(1)该方法能否通过研究咨询文本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什么样的咨询会谈内容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具体研究设计如下。研究一:旨在得到咨询师在咨询会谈中的回应质量标准。使用一般的质性方法,邀请2位有经验的咨询师从60篇咨询会谈的逐字稿中,标记出咨询师的“高质量”和“低质量”回应,并通过交叉分析,利用归纳法总结咨询师高、低质量回应的文本特征。结果发现,有经验的咨询师更容易做出高质量回应,也更容易无视当事人谈话内容、持续转移话题;聚焦情绪的咨询师回应更容易被评价为高质量回应,而聚焦问题的咨询师回应中较少出现高质量回应;归咎于当事人、没能听懂当事人的话就急于回应,以及提问让当事人难以回答,是咨询师的低质量回应中最常见的问题。研究二:旨在考察哪些变量影响工作同盟的建立。使用基于集合论的模糊集质性对比研究方法,以工作同盟为结果变量,通过研究一得到的关键要素和当事人初始症状严重性等变量对研究一中10个个案的50次会谈进行分析,找到能够区分不同水平工作同盟的条件组合。结果发现,咨询师在会谈中的表现与当事人的初始症状共同影响了咨询会谈的工作同盟质量;在四种高质量工作同盟的条件组合中,有三种条件组合的当事人都表现为初始症状水平较低,而另一条件组合的当事人初始症状较为严重,这要求咨询师在会谈中不犯错,且当事人在会谈后体验到的积极性和唤起较低;如果咨询师在会谈中不断犯错且没有高光表现,那么无论当事人的初始症状严重性如何,咨询会谈的工作同盟水平都比较低。研究三:旨在寻找适合心理咨询文本基于“文心”词典数据的分类方法,并构建分类器区分咨询效果。使用文心词典指标分析心理治疗文本,采用两种有监督的分类算法(线性判别分析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两种无监督的分类算法(主成分分析和学生氏分布随机临近嵌入算法),对224篇咨询会谈的逐字稿文本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线性判别分析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这两个有监督的算法,都能够对咨询效果进行较好的分类,但尚未达到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的水平,这表明有可能通过使用一种分类器来读取咨询会谈逐字稿,从而直接判断咨询效果好坏;无监督的算法中,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咨询效果几乎没有关联,学生氏分布随机临近嵌入算法(t-SNE)的分类能够使同等效果的咨询会谈聚拢为多个不同的簇,这表明同等效果的咨询会谈可能表现为不同的风格。研究四:旨在考察可否通过文本向量化和分类计数对咨询师回应的质量和会谈主题进行评估。首先,使用文本向量化算法对研究一的标注结果进行处理,并采用多种文本向量化算法和分类算法,比较对咨询师回应文本的分类效果。结果显示,几种分类器的分类效果相当,F1测度指标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效果较好;这些分类器的总体分类效果不逊于目前已有的使用机器分类的其他研究,可尝试在督导不足的情况下应用于心理治疗师的训练,即通过机器对咨询师的回应质量做出判断,为咨询师提供反馈来进行咨询会谈练习,但是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同时,研究四还使用咨询师的会谈文本对咨询师回应文本的主题萃取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事人的主诉问题;咨询师文本的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咨询师的语言特色,但由于数据与聚类方法适配性不够好,后续研究还需要积累质量更高、数据量更大的数据库;咨询师回应文本的聚类结果还提示,可以通过主题算法直接归总咨询焦点和主诉问题,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的咨询会谈数据,以供进一步研究。

吴晶[2](2020)在《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文中指出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科学主义背景下的助人技术,心理治疗从产生伊始就不可避免的带有种族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特点。心理治疗的目标、技术都深受西方文化制约。追求普遍适用的心理规律,寻找适合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成为自然科学心理治疗的目标。实际上,心理治疗并不是为了治好一种“病”,而是帮助人们生活的有效方式。现代心理治疗已不再重视寻求超越文化的单一模式,转而广泛吸收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心理治疗出现整合、折中的趋势。第一章从现代心理治疗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提出回归文化、扎根文化才是心理治疗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从文化的角度看,东方和西方的心理治疗在治疗目的和治疗手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东方心理治疗重在内心醒悟和调整,使用内省、自修等向内观照的方法;西方的心理治疗重在解除症状,使用外在的技术和培训等方法。在对治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生活意义感丧失这类心理问题时,或许中国文化显得更为适宜。在寻求心理问题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许多西方心理学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墨菲、布雷德、荣格等西方心理学家都对中国文化倍加推崇。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决定着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章在心理学发展资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六种资源形态。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仅有一短暂的历史。漫长的过去指作为资源形态存在的心理学,短暂的历史指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可以说,对漫长过去中存在的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继承的多少决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水平。相比于科学心理学短暂的历史,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关于人类心理生活的探索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深入挖掘、提炼、再造这些资源,理应成为当今心理学发展的可行路径。在发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过程中,吸取什么样的养分作为发展的资源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都能成为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资源,需要认真的分析并提炼出适合心理治疗的理论思想。对传统文化资源应有选择的吸收,有分别的拿来,提取适合心理治疗成长的养分。哲学家对心理的考察,普通人的心理智慧,其他学科的心理经验(指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存在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和相关成果),宗教中的心理思想,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研究都可以成为本土心理治疗发展壮大可以借鉴的资源。从这一理念生发出来,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等等。在提取适宜资源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对西方理论思想的复制模仿中走出来,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辉才是发展本土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中国文化的任务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境界,不是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实践的心性修养。中国文化始终把人心问题、身心修养放在核心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论思想。心性论属于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的建构,并不是专门的心理学探索,但是通过转换和挖掘,心性论中仍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学内容,构成中国传统心理学的基本形态。中国文化中的心性论心理学思想从独特的文化视角,系统的思想论域,给出了人的心理的基本思想预设,给出了人的心理的核心理论依据,给出了人的心理的系统理论推演。心性心理学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和描述,是一种独特的心性修养思想,构成了特定的心理文化,千百年来起着维护国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心性心理学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的注入和转换为心理治疗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心性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在心理治疗中体现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知足知止、自我化育、自我超越。这构成文章的第三部分,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第四章总结了心理治疗的过去和现在,同时指出本土心理治疗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现代心理治疗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对中国本土心理治疗来说这一历史显得更为漫长久远。在中国古代,巫和中医大致起着心理治疗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先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近代心理治疗以心理卫生事业的开展为开端。有识之士提出了旨在改善国人身心状况,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的心理卫生运动。现代心理治疗在全面学习西方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在模仿跟随西方心理治疗模式的过程中,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仅凭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并不能够真正有效的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扎根中国文化,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中国本土心理治疗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国人心理问题,治愈心理疾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和演变就应该立足、提取、运用本土的资源,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在本土文化的传统之中,建构特定的心理治疗,创造本土心理模式。中国心理治疗必然走向一条本土心理治疗的道路。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对传统心理学的理解继承不是全盘接受、不是片面截取,而是在广泛的、有选择的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扎根本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不仅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归宿。

吴慕窈[3](2020)在《咨询师视角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质性研究》文中提出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形式,其中的伦理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研究从咨询师的角度出发,探索咨询师在网络心理咨询实践中的态度和行为,他们面临的伦理问题和应对方式,了解他们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讨论他们在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实践中的困难和疑惑,从而为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建立提供理论的参考。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深度访谈法,采取“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通过自愿招募的方式,选取了11名(包含预咨询对象)从事网络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进行访谈。根据已有网络心理咨询伦理的相关研究和文献,结合研究的问题和预访谈的反馈情况,拟定了一份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共进行了两轮,第一轮访谈时长约1-1.5小时,第二轮对部分受访者进行回访,追问了几个问题,时长约10-30分钟。对访谈内容转录后,运用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的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提炼。最终得出以下发现:(1)网络心理咨询中存在着和传统面对面咨询相似的伦理议题,包括专业关系、知情同意、隐私权和保密性、咨询师的专业胜任力、网络心理咨询的督导和培训、危机干预等问题。(2)网络心理咨询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伦理议题,主要与网络心理咨询的特性和网络这一媒介的特性有关,包括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相关的伦理议题、咨询师使用社交媒体的伦理议题、网络心理咨询中的技术故障、来访者的行为、咨询师的不安全感和其他突发状况等方面的问题。(3)国内缺乏针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培训和督导,因此在面对伦理问题时,咨询师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以来访者的福祉为首要考虑因素,独自去摸索解决之道。(4)受访咨询师对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困惑有二,一是伦理意识如何落到实处,二是对伦理的度如何把握。(5)受访咨询师具有一定的伦理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其伦理意识不能完全转化为伦理行为。(6)当前国内网络心理咨询行业缺乏监管机制,咨询师对国内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评价不一。建议: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议题涉及多个方面,并不仅仅是咨询师的个人行为,而是受到整个行业发展瓶颈的限制。因此,需要建立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的伦理监管机制,完善对咨询师的奖惩机制,规范咨询师在咨询实践中的行为;不断完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并在伦理规范中增加对咨询师实践的指导,让咨询师在咨询实践中“有据可依”、“有据必依”,实现行业规范的他律和从业者的自律相统一;将伦理培训与学历教育、再教育培训等相结合,增强咨询师的伦理意识,帮助咨询师做到将伦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对民众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教育,帮助大众更加理性地看待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正视对专业心理支持的需求。

孙丹阳[4](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指出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姜炳旭[5](2019)在《艺术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心理治疗是艺术学、心理学、医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性融合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通过对来访者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的意象的分析,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发现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探讨改变的策略。透过富有象征意义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媒材,有效地突破来访者的自我心理防御,呈现来访者的内在潜意识,激发潜能、释放压力、平衡身心、促进其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由艺术治疗师和来访者构成的治疗关系是艺术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要素。良好的治疗关系本身便具有疗愈价值,它不仅是治疗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更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在艺术心理治疗实务操作中一直受到高度关注。鉴于艺术活动的加入,艺术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更加多元,与传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相比产生了质的差异性。通过对艺术心理治疗诸要素及其存在样式的分析,本研究旨在揭示这种差异性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不同艺术疗法中治疗关系的特质的进一步分析,深入探究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治疗意义,实现对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较为全面的理论观照。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的源起及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对国内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背景及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第一章——艺术心理治疗关系概述,在厘清艺术心理治疗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界定本研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艺术心理治疗,并对其发展状况及相关要素展开分析,梳理艺术心理治疗发展过程中治疗关系的流变,指出艺术心理治疗中“三元互动关系”的结构特质;第二章——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性质与类别,提出在治疗效果的实现层面,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疗愈价值具体体现在治疗关系具有培育性、交流性、支持性、指引性等方面,在对这些性质展开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音乐疗法、美术疗法、戏剧疗法、沙盘游戏疗法等不同类别疗法中治疗关系的具体表现,从而为多维的视角对“三元互动”的艺术心理治疗关系进行理论概括;每一个具体的治疗活动,都会经历相应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活动展开的不同阶段,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内涵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第三章——艺术心理治疗关系建立的过程,从艺术心理治疗过程展开的历时性维度,顺序分析了关系初建阶段、作品创作阶段、作品分享交流阶段及治疗结束阶段治疗关系的具体内容;第四章是全文的落脚点,在对艺术心理治疗关系进行多维度理论概括的基础上,提出建构良好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促成,并对支撑良好治疗关系的容纳性治疗环境的具体设置进行阐述,为艺术心理治疗“三元互动”治疗关系疗愈价值的实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在我国,艺术心理治疗是一个正在蓬勃兴起的崭新领域,与实务操作层面的繁荣局面极不相称的是该领域的相对空白和冷寂的理论建设。本研究以艺术心理治疗关系为观照对象,力图实现对艺术心理治疗关系多维度论析和理论概括,深入探究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疗愈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促成良好治疗关系的具体建议,以期为不断发展中的艺术心理治疗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参照,同时也为丰富和充实艺术心理治疗学术理论成果、开启更加深入的艺术心理治疗理论探究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谢悦[6](2018)在《高校心理咨询多重关系伦理情境与决策类型的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工作的同时,还可能在高校担任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这也使得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多重关系伦理有其特殊议题。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对17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五年以上的咨询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探索其对高校多重关系情境的伦理意识及决策类型。17位咨询师中4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为43.5±9.3岁,从业年限为10.2±2.9年,在高校的从业年限为8.6±3.1年。在对誊录文本资料编码分析后,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高校中常见的心理咨询多重关系主要包括接送礼物承载的新关系、来访者和咨询师除咨询关系外有其他关系、咨询师与和来访者有关的第三人有关系、咨询师在咨询室之外的场所偶遇来访者、来访者有咨询师的联系方式、来访者和咨询师有身体接触这几类情境。(2)按照决策过程的时间顺序和依据的决策内容,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就多重关系情境做出伦理决策时通常有两种决策类型:“经验主导型”和“伦理主导型”。“经验主导型”为心理咨询师未意识到所处情境为伦理情境,只凭个人经验作出决定,而“伦理主导型”为心理咨询师意识到所处情境型为伦理情境而做出决定。按照决策过程依据的内容“经验主导型”又可分为“经验直觉型”和“经验理智型”;“伦理主导型”可分为“伦理直觉型”和“伦理经验型”。(3)对访谈资料中出现的72个具体决策行为进行分析,57个决策行为属于经验主导型,占79.2%,15个决策行为属于伦理主导型,占20.8%。(4)相对来说,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会更重视和来访者“保持界限”,并宣称多重关系对咨询动力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多重关系伦理更敏感,对涉及多重关系伦理的决策也更谨慎。此外,在多重关系情境中男性咨询师显得比女性咨询师更重视伦理因素。(5)高校咨询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培训和督导、社会文化和个人特征是高校咨询师面对多重关系伦理情境时的决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体来说,高校心理咨询的多重关系具有多样性,且具有一定的国情特点。心理咨询师均具有一定的多重关系伦理意识,但这种伦理意识较为模糊,面对伦理情境决策过程中多参照社会经验或理论流派经验进行决策,参照伦理规范和寻求督导的行为较少,其伦理胜任力仍需提高。

王礼军[7](2017)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克莱因和安娜之间矛盾的激化,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于1943年1月至1944年5月召开一系列科学会议以讨论克莱因基于儿童精神分析实践的新观点。双方及其各自的追随者围绕潜意识幻想、死本能、退行、儿童分析技术等诸多主题展开激烈的争辩,构成精神分析史上着名的“弗洛伊德-克莱因论战”(Freud-Klein Controversies)。“论战”在学会新任主席佩恩的协调下落下帷幕,并达成一项“君子协定”。至此,英国精神分析形成三“组”鼎立的局势:以克莱因为首的“A组”(即克莱因学派),以安娜为首的“B组”(即维也纳学派),以温尼科特等为代表的“中间小组”(即后来的独立学派)。英国独立学派(British School of Independents)是由那些不愿归属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的精神分析师组成,它是以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巴林特和鲍尔比等为代表、与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相对立、遵循客体关系的研究取向且以批判性地吸收和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临床技术为宗旨的精神分析师团体;其成员还包括冈特里普、汗、海曼、米尔纳、里克罗夫特、金、斯图尔特、博拉斯,等等。尽管从表面上看来,独立学派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派”,但它是学会内部一股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维持学会的平衡,且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特征。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具有某些不言而喻的共性,形成一种所谓的“独立传统”(Independenttradition)。比如,他们尊重且恰当地评价所使用的精神分析观点,赋予其真实价值(true value),而不管它们出自何处;他们对普遍真理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盲目相信和推崇任何既定的理论思想,并重视理论和技术的多元化;同时,他们都强调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重视外部真实的现实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理论与实践上批判性地吸收其他的精神分析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不同于克莱因主义的客体关系思想。他们在对人性和驱力的态度、客体和客体关系、自体、人格与心理发展等精神分析基本理论,以及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方面都作出深入探讨和重要发展。首先,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重视人性中善的一面,认为婴儿生来是天真且具有发展潜能的,因而倡导一种积极的人性观;同时,他们不再将力比多视为是行为的根本驱力,转而将攻击性视为是一种有益发展的积极力量,并主张个体发展的首要动力是寻求客体(object-seeking)。他们基于客体和客体关系这一核心概念和线索,建构出各自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费尔贝恩的自我内心结构的纯粹客体关系理论、巴林特的原始爱的客体关系理论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等。在他们看来,自我或自体是人格的核心,人格的发展就是内心结构的形成,即自我或自体的成熟。而心理发展与客体关系的发展密切关联,在某种意义上,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婴儿从最初的绝对依赖逐渐朝向独立的过程。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还蕴含了自体心理学的诸多概念和观点,如费尔贝恩和冈特里普笔下的自我等同于自体,而温尼科特和马苏德·汗更是直接以自体为核心构建其人格与心理发展理论,博拉斯提出“客体自体”(selfas object)这一术语,强调自体-客体自体之间的关系。此外,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还对象征、梦和创造性这三个紧密相关的主题作出详细且深入的探讨,丰富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其次,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将精神病理学的起源提前至生命前两年的心理生活,在早期环境尤其是母婴关系中追溯精神疾病的根源。他们认为,早期环境的失败或剥夺会诱发婴儿的创伤体验,久之便会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性倒错亦是早期环境失败的结果;同时,它还是个体用以避免或控制焦虑的防御方式。最后,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对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目标和过程作出独特且颇具创造性的阐释,并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修正、发展、丰富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例如,他们重视移情和移情解释的积极作用;促使反移情概念的转变,将之视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工具;强调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发展游戏治疗技术,并将之用于治疗成人患者。总之,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一方面,他们促使精神分析从驱力模式转向客体关系模式,推动客体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他们变革了精神病理学思想,促使精神病理学从冲突模型转变为发展障碍模型。另一方面,他们修正、发展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从神经症扩展至严重的精神病。此外,他们还对自体心理学、关系精神分析学产生重要影响,并在医学、文学、美学、社会工作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亦存在某些不足,如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概念抽象、语言晦涩以及某些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问题等。然而,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谓之完美,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此,本研究亦是如此。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批判性地探究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在进行本土化运用时保持谨慎的态度。

徐超凡[8](2017)在《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心理干预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治疗认为个体的心理病症与家庭有关,改变家庭可能是改变个体的最有效途径。已有的临床证实,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问题少年是未成年人中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泛指具有心理或行为问题或出现违法或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那么,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是否有效?家庭治疗如何干预问题少年的家庭?能否通过他们家庭互动模式的改变而改变行为问题的未成年人,这是本研究的主旨。为实现研究初衷,本文设置了五个研究部分。研究一,以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来自北京、郑州和济南的39位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SCL-90筛查阳性并同意家庭治疗的少年及其家庭成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式家庭治疗至少干预四次,平均每两周一次,干预结束三个月后电话回访84位参与者,对干预前后身心健康变化、家庭动力特征变化和回访结果进行分析,探索个别家庭治疗的有效性。研究二,以来自济南问题学校的30位问题少年及其核心家庭成员为干预组,于2016年8月至9月参加以多家庭治疗为理论基础的“亲子课堂”,每周一次;设置同学校未参加任何暑期活动的30位问题少年为对照组,对干预前后身心健康变化、家庭动力特征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探索团体家庭治疗的有效性。研究三,对比39位个别家庭治疗和30位团体家庭治疗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测、后测、变化值上的差异,探索两种干预形式的特点。研究四,以文献、专家案例、实际案例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演绎性主题分析法和任务分析法,构建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理想干预模式、实践干预模式,并将二者相互结合修正,探索家庭治疗应用于问题少年的基础干预模式。研究五,提出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构想,为家庭治疗在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少年司法领域设计了形式载体。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个别家庭治疗、团体家庭治疗都能够使问题少年的家庭氛围、个性化、系统逻辑、疾病观念等家庭动力学特征得到改善;个别家庭治疗中,价值观层面的系统逻辑特征(P<0.05)在干预前后差异显着性上略逊于其他三项(P<0.001);相对于个别家庭治疗,团体家庭治疗在促进问题少年人际敏感改善(P<0.05)和家庭系统逻辑特征多元化(P<0.001)上效果更加显着。(2)个别家庭治疗结束后三个月的回访结果表明,家庭治疗在持续改善子女问题行为和家庭关系、尤其是家庭沟通上受到认可,如情感表达增加、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更平等尊重、沟通频率增加、沟通意愿增强、冲突减少等;干预对家庭结构、系统边界、三角关系等旧模式提出挑战,少数家庭出现新矛盾;随着时间推移,自主使用家庭新交互方式的人下降至三成,家庭治疗需要长效机制帮助家庭实现过渡。(3)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基础干预模式包含9个主要步骤、35个分步骤以及1套39个会谈技术,分为“可见”的干预过程和“不可见”的思维“暗箱”过程。9个主要步骤分别为,接触家庭、进入主题、围绕症状(首次)、动态汇报(N次),少年预设、关系评估、干预思维、暂停(个案概念化)、结尾干预等。(4)社区家庭帮助计划,即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少年儿童与家庭服务项目,根据科学人口配比,以现居所为基准按照属地管理的方式,在各个住宅社区建立工作站以面对适宜数量的家庭,提供家庭治疗、家长训练、父母资格认证、家庭应激管理等服务内容,使家庭治疗的干预理念和技术能融合在社区家庭服务与管理、未成年人保护,以及公检法司等部门涉及到“家庭”方面的教育转化、警察转处、社会调查、亲职教育、家事审判、少年审判、社区矫正等事项中,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发挥其应用价值。

丁晓军[9](2016)在《对话、分析与治疗 ——“分析的哲学践行”之构建》文中提出哲学践行是做哲学的一种新方式。哲学践行家离开扶手椅,像苏格拉底那样走上广场、甚至走向市场,从哲学的角度帮助人们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哲学践行家认为,他们的顾客不是在医学、精神病理学或者心理学意义上的病人,哲学践行是“对精神正常者的疗法”。在一大批当代哲学践行家的努力下,哲学践行已然成为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以及社会中的一种新职业。当代哲学践行在起步之初是作为一种哲学教学法出现的,其意图“不是教给学生哲学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做哲学;不是教给学生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是使学生变成哲学家”。哲学践行与学术哲学密切相关,离开了学术哲学的哲学践行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立足于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对基于逻辑的思想分析理论与技术进行发展与批判,力图运用逻辑工具构建“分析的哲学践行”,以弥补哲学践行现有的非分析性模式之诸多不足。对于“分析的哲学践行”来说,其分析对象既包括给顾客带来困惑的生活问题,也间接地包括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所需考察的、该顾客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世界观即信念网,相关信念是人们对自我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观念的表达。而在不同信念之间进行推理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的有效性决定了人们能否可靠地获得正确的信念。“分析的哲学践行”采用苏格拉底对话和新苏格拉底对话这两种方式,两者分别主要适用于个体性和团体性的哲学践行。诘问法是苏格拉底对话的核心,哲学践行家在对话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提问。新苏格拉底对话的典型模式是沙漏模型,该模型关注于对话参与者的亲身经历,运用“抽象化”的技术手段,旨在通过参与者的共同合作来获得具有主体间性的共识。“分析”这个概念并不是由分析哲学家所最先提出的,它在哲学史上有着悠久的演变过程,并且与几何学的发展紧密相关。通过对分析哲学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进行简略梳理,可以发现其分析方法主要有逻辑分析与概念分析两条线路。后期维特根斯坦承袭了苏格拉底精神,在哲学表述上惯常采用对话文体把自己和与他对峙者的观点摆出来,以语言游戏的形式实现分析哲学的治疗作用;他把哲学看作一种活动、一场对话,要求哲学家直面并且治疗人们思想上的疾病。“分析的哲学践行”试图将分析哲学对于哲学问题的处理延伸到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问题的处理上。为了增强“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可操作性、提高其治疗效率,本文从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中提取出“澄清概念”、“揭示预设”、“清理冲突”和“追问理由”这四大分析策略。“澄清概念”意味着对与“惑”相关的概念进行澄清,并区分问题的不同层面;“揭示预设”意味着藉由预设触发语揭露顾客的预设,并对与预设相关的语用假定、语义假定、事实假定和共识假定的合理性进行考察;“清理冲突”意味着清除由顾客的众多信念、意向或者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认知失调,其解决方式则是在整体主义原则下综合考虑信念修正方案的不同路径;“追问理由”意味着采用基于逻辑的疗法,要求顾客对他们的相关信念、情绪或者行为进行辩护,鼓励顾客运用相应的“超越性美德”来克服他们在相关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逻辑谬误。通过对以上分析策略的制定与运用,逻辑作为理性工具的重要作用将在哲学践行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彰显。由于分析哲学将价值性判断视为“无意义”、没有真值,因此分析的哲学践行家需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该原则也构成了“分析的哲学践行”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之间的关键性区别。此外,虽然“分析的哲学践行”的直接目标是治疗、解惑,但是该目标又是以其他一些子目标为中介而得以实现的,这些子目标包括培养与提升顾客的批判性思维、智慧、美德以及意志力。理想地说,当顾客成功实现了上述子目标之后,他将很有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再次被类似问题所困扰。因此,“分析的哲学践行”的治疗效果具有根本性、持久性。“分析的哲学践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源自分析进路本身的局限性,有的则源自当代哲学践行运动普遍遭遇的一些现实困境与发展障碍。本文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也指出了“分析的哲学践行”在面对与处理相关争议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罗佳[10](2016)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和快速转型,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而人的心理也随之波动翻转、跌宕起伏。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文化交织使人的心理方向愈加迷茫,社会各类问题的突发使人的心理感受愈加复杂,个体的具体遭受又不断引发新的心理困惑,这一切最终导致人的心理承受力不断降低,心理的幸福感与和谐感逐渐减少。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实施心理疏导,消除个体心理郁结、澄清心理困惑、转化心理态度、提升心理品质,帮助人们进行积极地心理疏通和心理引导,有助于人们以和谐健康的心理参与个体生活、参与社会,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稳定与发展。故而,本文以个体心理疏导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什么”进行内涵与特征的阐述,“为什么”进行现实迫切性的回答,“怎么样”进行理论取向和规律遵循的学理论证,以及实施路径和方法技术的实践探索。总体来说,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系统筹划。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主要从心理疏导的一般概念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定概念解读,并这一概念与思想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进行区分,以体现核心概念的准确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把握;最后,从务虚与务实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方法与理念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进行了特征的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进行完整概述。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首先是来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即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其次是来源于个体心理健康平衡的需要,通过心理疏通净化心理空间,通过心理引导改变偏激认知,通过心理调适减少负性情绪,通过价值引导消除价值观的迷茫。最后是来源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照顾到教育对象的主体诉求,坚持以尊重、聆听、理解和体谅为要求的人本取向;凸显良好关系对心理疏导实施的重要性,形成心理疏导中关系取向双向互动、支持鼓励和引导提升的层次结构;强调文化之于个体心理的多重影响,突出心理疏导中的文化取向,以先进文化为主导、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素材、适当融入轻松积极的大众文化产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属性提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取向,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并用先进价值理念引领和整合个人心理,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其一,从心理和思想的交互性、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联系性入手,提出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只有在心理疏导中进行客观完整的分析,才能把握教育对象的真实状态。其二,从认知和情感的关系、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入手,提出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只有在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状态下,才能促进个体心理的转变。其三,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既要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和谐与健康,更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规范,提出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体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的价值目标。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要增强心理疏导的作用效果,就需要将实施途径多样化、实施范围扩大化,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立体网络。首先,依托日常生活,确立以人文关怀和心灵呵护为核心的心理疏导生活基础;其次,借助实践活动,利用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个体心理态度的转化和心理品质的提升,体现心理疏导的实践形式;再次,注重大众传媒,通过正面信息传播、正确价值观宣传的方式扩大心理疏导的媒介平台;最后,利用网络空间,发展线上线下积极互动、虚拟现实齐进、关注引导并存的心理疏导网络体系。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技术。心理疏导既需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较为成熟的方法,包括理论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激励教育法;也要总结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殊方法,如以心理郁结清除和心理空间净化为目的的心理宣泄法,以融入情感、体现情感价值的情感感染法,还有促进个体身心放松、促进心理疏导实施的放松调节法,以及找准问题焦点、集中解决的重点突破法。而为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科学化和有序化,也要也进行相关技术的探索,包括正确运用解释技术、合理使用面质技术、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时间设置问题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时间设置问题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咨询过程中效果相关因子 ——基于文本挖掘和集合论方法的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对心理治疗效果与疗效因子的争论与共识
        2.1.1 对心理治疗效果的共识——心理治疗疗效的证据
        2.1.2 对心理治疗疗效因子的争论
    2.2 过程-效果研究为澄清疗效因子所做的努力
        2.2.1 对基于量表的过程变量的黑箱式研究
        2.2.2 目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
        2.2.3 对改变的过程技术、事件研究
    2.3 过程-效果研究的方法学迷思
        2.3.1 “黑箱里面有什么”?“是什么”到“怎么做”的断裂带
        2.3.2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访谈数据中的“缺失值”
        2.3.3 “越多越好”氛围下的两难困境
        2.3.4 定“量”容易定“质”难,治疗性回应的质量差异
    2.4 “地平线上”的可能性
        2.4.1 基于词典的词频统计
        2.4.2 基于文本挖掘的特征分类
        2.4.3 质性对比研究(QCA)
    2.5 小结
        2.5.1 已有的方法尝试和结论
        2.5.2 现有的研究困境
3 问题提出及初步研究思路
    3.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3.1.1 问题提出
        3.1.2 研究意义
    3.2 初步研究设计与思路
4 研究一: 咨询师回应质量差异评价标准的质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工具
        4.2.3 相关伦理问题的处理
        4.2.4 研究程序
    4.3 结果
        4.3.1 基本编码结果
        4.3.2 不同编码间的关系
        4.3.3 高低质量回应的语言特征
    4.4 讨论
        4.4.1 谁更可能产出高质量的回应
        4.4.2 高质量的回应具备何种特征
        4.4.3 研究价值与限制
5 研究二: 工作同盟析因研究:基于集合论的比较分析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分析方法
        5.2.2 分析对象及数据来源
        5.2.3 变量测量
        5.2.4 分析工具
    5.3 研究结果
        5.3.1 描述统计结果
        5.3.2 单因素必要性分析
        5.3.3 条件组合的充分性分析(真值表)
    5.4 讨论
        5.4.1 咨询师回应与工作同盟
        5.4.2 当事人状态与工作同盟
        5.4.3 当事人会谈后感受与工作同盟
        5.4.4 本研究的价值与限制
6 研究三: 咨询过程-效果差异的文心词典指标探索
    6.1 研究思路
    6.2 研究材料
        6.2.1 咨询效果测量和逐字稿分析工具
        6.2.2 文本处理和数据分析工具
        6.2.3 研究数据
    6.3 数据分析思路
    6.4 研究过程及结果
        6.4.1 数据清洗与归一化处理
        6.4.2 文心词典词类特征基于PCA的咨询效果区分效力
        6.4.3 文心词典词类特征基于T-SNE的咨询效果区分效力
        6.4.4 文心词典词类特征基于LDA的咨询效果区分效力
        6.4.4.1 基于咨询师数据的LDA降维效果
        6.4.4.2 基于当事人数据的LDA降维效果
        6.4.5 文心词典词类特征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对咨询效果预测力
    6.5 讨论
        6.5.1 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的比较
        6.5.2 有无监督模型的比较
        6.5.3 渡渡鸟效应的语言风格解释
        6.5.4 未来的应用前景
        6.5.5 当事人的语言更具价值
7 研究四: 咨询师会谈中语言特征差异的初步探索
    7.1 研究思路
    7.2 研究材料
        7.2.1 文本处理和数据分析工具
        7.2.2 研究数据
    7.3 数据分析思路
        7.3.1 “高质量回应”、“低质量回应”文本数据
        7.3.2 整个咨询会谈的文本数据
    7.4 数据分析过程及结果
        7.4.1 “高质量回应”、“低质量回应”文本数据的分析结果
        7.4.2 整个咨询会谈的文本数据的聚类结果
    7.5 讨论
        7.5.1 使用机器学习对咨询师回应特征的分类情况
        7.5.2 对咨询师回应进行特征和主题提取的结果
        7.5.3 研究价值与限制
8 结论
    8.1 研究的主要发现
        8.1.1 对咨询师回应质量从差异标准的研究
        8.1.2 基于集合论方法对工作同盟的析因研究
        8.1.3 咨询过程-效果差异的词类指标探索
        8.1.4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咨询师语言特征差异的初步探索
    8.2 研究意义与临床启发
    8.3 研究限制与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究一部分编码结果示例(节选)
    附录2: 研究二真值表
    附录3: 文心词典词类、英文缩写(数据标签)、总词数
    附录4: 文心词典(节选)
    附录5: 文本清洗代码示例
    附录6: 分类器代码示例
    附录7: 停止词
    附录8: 咨询效果问卷样题(OQ-45)
    附录9: 工作同盟问卷样题(WAI-SR)
    附录10: 会谈效果问卷样题(SEQ)
    附录11: 文本主题汇总(部分)
    附录12: 个案咨询主诉
    附录13: 主题模型代码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文化资源
    2.1 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1.1 儒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1.2 道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1.3 佛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2 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
        2.2.1 形神相即
        2.2.2 内外相合
        2.2.3 治病求本
        2.2.4 辨证治疗
    2.3 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
        2.3.1 宗教对心理治疗目的的重构
        2.3.2 宗教对心理治疗技术的补充
        2.3.3 宗教对心理治疗的双重作用
    2.4 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2.4.1 巫术仪式
        2.4.2 心理暗示
    2.5 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2.5.1 音乐的心理治疗资源
        2.5.2 绘画的心理治疗资源
        2.5.3 书法的心理治疗资源
第3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
    3.1 天人合一
        3.1.1 天人之分
        3.1.2 天人合一
        3.1.3 天人合一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2 以人为本
        3.2.1 以“人”为本
        3.2.2 以人为“本”
        3.2.3 以人为本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3 自强不息
        3.3.1 自明自强
        3.3.2 刚健日新
        3.3.3 自强不息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4 知足知止
        3.4.1 自知自足
        3.4.2 知足常乐
        3.4.3 知足知止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5 自我化育
        3.5.1 反身内求
        3.5.2 克己内省
        3.5.3 自我化育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6 自我超越
        3.6.1 内圣外王
        3.6.2 理想人格
        3.6.3 自我超越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第4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进程
    4.1 过去
    4.2 现在
    4.3 未来
第5章 总结: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咨询师视角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的研究综述
    2.2. 网络心理咨询伦理的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质性研究方法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设计
    3.4 研究对象
    3.5 资料收集
    3.6 资料整理和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网络心理咨询及其特点
    4.2 网络心理咨询中的一般伦理问题
    4.3 网络心理咨询中的特殊伦理议题
    4.4 伦理监管
    4.5 效度检验
    4.6 研究发现
第五章 讨论
    5.1 受访者的整体伦理意识和行为
    5.2 大众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教育
    5.3 网络咨询中第三方平台和软件的伦理议题
    5.4 人情文化与行业伦理间的碰撞
    5.5 行业规范和监管
    5.6 与既往研究的比较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心理学会“远程心理学实践指南”
附录2 美国全国认证心理咨询师委员会“关于提供远程服务的政策”
附录3 知情同意书和访谈提纲
致谢

(4)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1.2 研究现状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2.1 信念的本质
        2.1.1 信念的解释
        2.1.2 信念的来源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2.1.4 信念的特性
        2.1.5 信念的功能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2.3.1 “4E+S”理论模型
        2.3.2 神经可塑性
        2.3.3 镜像神经元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2.4.1 一致性维护
        2.4.2 信息经济原则
        2.4.3 置信度消减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2.5 小结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3.1.1 心理地形学说
        3.1.2 人格结构理论
        3.1.3 防御机制
        3.1.4 心理动力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3.5 小结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4.5 小结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5.5 小结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6.2.2 技术折衷主义
        6.2.3 共同因素研究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5)艺术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点
    三、文献综述
        (一)传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治疗关系研究
        1.工作同盟关系
        2.隐蔽关系
        3.主客观统一的关系
        (二)艺术心理治疗中治疗关系研究
        1.治疗师视角的治疗关系研究
        2.治疗过程视角的治疗关系研究
        3.作品视角的治疗关系研究
第一章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概述
    第一节 艺术心理治疗的起源与发展
        一、概念界定
        二、艺术心理治疗的产生与发展
        三、艺术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远古时期心理治疗活动中的治疗关系——巫师与民众
        二、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关系——咨询师与来访者
        三、艺术心理治疗发展初期治疗关系——艺术教师与学生
    第三节 艺术心理治疗中的三元互动关系
        一、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二、来访者与作品的关系
        三、治疗师与作品的关系
第二章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性质与类别
    第一节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性质
        一、关系的培育性
        二、关系的交流性
        三、关系的支持性
        四、关系的指引性
    第二节 不同艺术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一、音乐与舞蹈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二、美术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三、戏剧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四、游戏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第三章 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建立过程
    第一节 治疗关系建立的起点
        一、建立关系与收集信息
        二、治疗师向来访者推介艺术治疗及媒材
    第二节 创作过程中治疗关系
        一、来访者运用艺术媒材进行创作和游戏
        二、治疗师对作品的见证和共情
    第三节 作品分享与交流过程中的治疗关系
        一、作品与交流共情
        二、作品与意象关照
    第四节 治疗关系的结束
        一、治疗师与来访者确定治疗关系结束
        二、治疗师帮助来访者接受离别
第四章 良好的艺术心理治疗关系的促成
    第一节 良好治疗关系的促成原则
        一、个人关系与帮助关系
        二、治疗师的隐退与在场
        三、移情与反移情的处理
        四、界限与保密性
    第二节 容纳性环境的设置
        一、治疗师的投入
        (一)职业道德和同感力
        (二)文化、思维模式的理解
        二、来访者的投入
        (一)时间
        (二)降低防御机制,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
        三、治疗室的合理设置
        四、公众与社会的支持
        (一)消除对艺术心理治疗的对象的误解
        (二)明确艺术治疗师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
        (三)减少艺术心理治疗的保密性原则的误解
        (四)建立健全艺术治疗师的培训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高校心理咨询多重关系伦理情境与决策类型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高校心理咨询伦理情境的相关研究
        1.4.2 心理咨询多重关系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
        1.4.3 心理咨询伦理决策的相关研究
        1.4.4 心理咨询多重关系伦理决策的相关研究
        1.4.5 文献评述
第2章 研究过程
    2.1 研究问题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步骤
        2.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3.1 访谈提纲
        2.3.2 访谈文本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多重关系伦理情境
        3.1.1 接送礼物承载的新关系
        3.1.2 来访者与咨询师除咨询关系外有其他关系
        3.1.3 咨询师与和来访者有关的第三人有关系
        3.1.4 咨询师在咨询室之外的场所偶遇来访者
        3.1.5 来访者有咨询师的联系方式
        3.1.6 来访者和咨询师有身体接触
        3.1.7 潜在的“多重关系”
    3.2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对多重关系情境的伦理决策类型
        3.2.1 经验主导型
        3.2.2 伦理主导型
    3.3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
        3.3.1 工作经验和教训
        3.3.2 培训和督导
        3.3.3 社会文化
        3.3.4 个人特征
第4章 讨论
    4.1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多重关系情境
    4.2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多重关系的伦理决策过程
    4.3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
    4.4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的建议
    4.5 对高校咨询师伦理决策的建议
        4.5.1 培养咨询师的伦理意识
        4.5.2 依照伦理而非仅凭“经验”决策
        4.5.3 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知情同意书
    附录 C 访谈文本与编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7)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哲学思想传统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
        一、古典精神分析的影响
        二、英国客体关系思想的影响
        三、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第四节 临床实践
第二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基本内涵
    第二节 基本特征
        一、独立学派精神分析师的特征
        二、独立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特征
第三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独立学派的诞生——聚焦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论战”
        一、“论战”的背景
        二、“论战”的过程
        三、“论战”的结果和独立学派的诞生
    第二节 独立学派的发展
        一、规模的扩大
        二、理论的多元化与整合
        三、技术的发展
        四、当前动态
第四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节 温尼科特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二节 费尔贝恩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三节 巴林特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四节 鲍尔比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五节 其他人物
        一、冈特里普
        二、汗
        三、里克罗夫特
        四、博拉斯
第五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性观
    第二节 驱力观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三节 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一、客体、客体关系与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二、独立学派的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第四节 自体观
        一、温尼科特的自体观
        二、费尔贝恩的自体观
        三、冈特里普的自体观
        四、汗的自体观
        五、博拉斯的自体观
        六、小结
    第五节 人格与心理发展观
        一、人格与心理的结构
        二、人格与心理的发展
        三、小结
    第六节 象征
        一、弗洛伊德等人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七节 梦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八节 创造性
        一、弗洛伊德与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六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精神病理学
    第一节 精神病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二节 性倒错——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
        一、吉莱斯皮的观点
        二、汗的观点
        三、利门塔尼的观点
        四、小结
第七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心理治疗学
    第一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与目标
        一、温尼科特的观点
        二、费尔贝恩的观点
        三、巴林特的观点
        四、冈特里普的观点
        五、其他观点
        六、小结
    第二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退行
    第三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技术
        一、基本态度
        二、具体技术
第八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独立学派内部的比较
        一、独立学派内部的共性
        二、独立学派内部的差异
    第二节 独立学派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一、独立学派与维也纳学派
        二、独立学派与克莱因学派
        三、独立学派与自体心理学
        四、独立学派与关系精神分析学
第九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评价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贡献
        一、理论上的贡献
        二、实践上的贡献
    第二节 主要不足
        一、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概念繁杂晦涩,语言艰深难懂
        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第三节 主要影响
        一、对精神分析内部的影响
        二、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未来展望
        一、对独立学派的展望
        二、对本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心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问题少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问题少年的概念界定
        1.1.2 问题少年的问题类型
        1.1.3 问题少年的影响因素
        1.1.4 问题少年的干预实践
    1.2 家庭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家庭治疗的概念内涵
        1.2.2 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1.2.3 家庭治疗的基本假设
        1.2.4 家庭治疗的干预目标
        1.2.5 家庭治疗的经典理论
        1.2.6 家庭治疗的新兴理论
        1.2.7 中国家庭治疗的发展
    1.3 问题少年的家庭归因与家庭治疗研究综述
        1.3.1 理论研究:家庭因素对问题少年的影响以及评估
        1.3.2 应用研究: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心理矫治现状
    1.4 美国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少年司法领域中的家庭干预项目
        1.4.1 “父母-子女调解计划”
        1.4.2 功能性家庭治疗
        1.4.3 功能性缓刑和假释项目
        1.4.4 功能性家庭治疗-儿童福利项目
        1.4.5 多系统治疗
        1.4.6 奇幻岁月
        1.4.7 多维家庭治疗
        1.4.8 家庭加强计划:父母与青少年 10
        1.4.9 父母管理培训
2 研究构思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思路
        2.3.1 干预形式:个别家庭治疗与团体家庭治疗相结合
        2.3.2 干预对象:不良少年、违法少年与未成年犯均涉及
        2.3.3 研究方式:过程研究与结果研究相结合
        2.3.4 应用实践:干预内容、干预效果、形式载体相结合
    2.4 研究方法
    2.5 评估工具
        2.5.1 90 项症状清单
        2.5.2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
    2.6 总技术路线
3 研究一:个别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2.1 家庭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3.2.2 研究对象信息
        3.2.3 研究对象来源
    3.3 干预方法
        3.3.1 干预理论定位:系统式家庭治疗
        3.3.2 干预方法说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策略和技术
        3.3.3 干预方法补充:系统式家庭治疗中其他流派技术的整合应用
    3.4 干预设计
        3.4.1 时间设置
        3.4.2 保密设置
        3.4.3 咨询师设置
        3.4.4 质量控制
    3.5 研究程序
        3.5.1 干预前测
        3.5.2 实施干预
        3.5.3 干预后测
        3.5.4 咨询回访
    3.6 研究结果
        3.6.1 定性评估结果
        3.6.2 定量评估结果
        3.6.3 跟踪回访调查结果
    3.7 讨论
        3.7.1 量表结果说明
        3.7.2 回访结果说明
4 研究二:团体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2.1 子女入组标准
        4.2.2 家长入组标准
        4.2.3 家庭排除标准
    4.3 干预方法
        4.3.1 干预理论定位:多家庭治疗
        4.3.2“亲子课堂”方案大纲
    4.4 干预设计
        4.4.1 时间设置
        4.4.2 保密设置
        4.4.3 咨询师设置
    4.5 研究程序
        4.5.1 干预前测
        4.5.2 实施干预
        4.5.3 干预后测
    4.6 研究结果
        4.6.1 前测
        4.6.2 后测
        4.6.3 前后变化值
    4.7 讨论
5 研究三:个别家庭治疗与团体家庭治疗的干预对比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程序
    5.4 研究结果
        5.4.1 前测
        5.4.2 后测
        5.4.3 前后变化值
    5.5 讨论
6 研究四: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模式探索
    6.1 研究背景
        6.1.1 家庭治疗的过程研究与结果研究
        6.1.2 家庭治疗的干预模式
    6.2 研究目的
    6.3 研究方法
    6.4 研究对象
        6.4.1 建立理想干预模式的材料来源
        6.4.2 建立实践干预模式的材料来源
    6.5 研究程序
    6.6 理想干预模式的构建
        6.6.1 SFT资料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关系与意义
        6.6.2 SFT资料研究过程
        6.6.3 SFT案例研究过程
        6.6.4 理想干预模式
    6.7 实践干预模式的构建
        6.7.1 案例报告研究过程
        6.7.2 实践干预模式
    6.8 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基础干预模式及应用实例
        6.8.1 基础干预模式
        6.8.2 基础干预模式应用实例
    6.9 讨论
7 研究五: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干预载体研究
    7.1 中国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少年司法领域对“家庭干预”的呼声
    7.2 “家庭干预”未来构想:社区家庭帮助计划
        7.2.1 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基本概念
        7.2.2 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基本职能
        7.2.3 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档案管理
        7.2.4 社区家庭帮助计划的对接服务
    7.3 讨论
8 总讨论
    8.1 对干预过程和未来应用的思考
        8.1.1 个体症状与SCL
        8.1.2 家庭动力特征与SSFD量表的适用性
        8.1.3 青春期、问题少年与家庭的关系
        8.1.4“症状”不是“罪状”
        8.1.5 家庭治疗与影响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
        8.1.6 家庭治疗不建议在量刑裁决前使用
        8.1.7 家庭治疗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价值
    8.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的创新
        8.2.2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家庭治疗知情同意书
附录B 家庭治疗保密协议书
附录C 家庭治疗跟踪回访调查问卷
附录D 亲子课堂保密协议与知情同意书
附录E 家庭治疗案例报告(格式)
附录F 90 项症状清单(部分)
附录G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部分)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对话、分析与治疗 ——“分析的哲学践行”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来源
        一、“哲学践行”的定义及其与部分相近概念之间的关联
        二、哲学践行作为当今社会的新职业以及哲学研究的新范式
        三、“分析的哲学践行”何以必要?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文章结构及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价值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对象
    第一节 问题
        一、“惑”
        二、哲学问题与生活问题
        三、“提问”以及“问题化”的技术
    第二节 “世界观”
        一、信念网
        二、“世界观”的要素
        三、世界观诠释与精神分析的区别
    第三节 思维方式
        一、形成信念的不同思维方式:批判的与非批判的
        二、正确的思维方式何以比正确的信念更加重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逻辑工具在辨识分析对象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对象上的差异
第三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方式
    第一节 哲学对话的两种方式
        一、理论哲学中的对话
        二、哲学践行中的对话
    第二节 苏格拉底对话
        一、“诘问”与“困惑”
        二、“教授哲学的唯一恰当方法”
        三、苏格拉底对话与柏拉图回忆说之间的关联
    第三节 新苏格拉底对话
        一、“抽象化”的技术
        二、沙漏模型
    第四节 (新)苏格拉底对话作为哲学践行的方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逻辑工具在(新)苏格拉底对话中的重要作用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方式上的差异
第四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策略
    第一节 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
        一、对“分析哲学”的界定
        二、从哲学分析到分析哲学
        三、逻辑分析与概念分析
        四、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言分析与思想治疗
    第二节 从“三十二字方针”到“四大分析策略”
        一、澄清概念
        二、揭示预设
        三、清理冲突
        四、追问理由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逻辑工具在制定与运用分析策略过程中的根本作用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策略上的差异
第五章 “分析的哲学践行”的分析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价值中立原则
        一、“无意义”的价值“命题”
        二、“价值”与“选择”
    第二节 “治疗”目标何以达成?
        一、训练“批判性思维”
        二、促发“智慧”
        三、培养“美德”
        四、锻炼“意志力”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逻辑工具在遵循分析原则与实现分析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二、“分析的”与“非分析的”哲学践行在分析原则与目标上的差异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反思
    第三节 对未来研究工作之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内涵解读
        (一) 心理疏导的概念释义
        (二) 概念拆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究竟是什么
        (三) 概念辨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不是什么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指导思想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 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直接理论基础
        (四) 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知识来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显着特征
        (一) 务虚与务实的统一
        (二)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三) 方法与理念的统一
        (四)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
    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心理疏导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
    二、促进个体心理平衡健康的需要
        (一) 心理空间的阻塞,需要进行心理疏通
        (二) 个体认知的偏激,需要进行心理引导
        (三) 情绪体验的负性,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四) 价值观的迷茫,需要进行价值引导
    三、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一) 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二) 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三) 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
        (四) 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
    一、人本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人本取向的依据
        (二) 心理疏导人本取向的具体要求
    二、关系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关系取向的重要意义
        (二) 心理疏导关系取向的层次结构
    三、文化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文化取向的可能性
        (二) 心理疏导文化取向的内容表现
    四、社会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社会取向的必要性
        (二) 心理疏导社会取向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
    一、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
        (一)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含义
        (二)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缘由
        (三)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要求
    二、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
        (一) 认知与情感关系律
        (二)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律
        (三)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实践律
    三、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
        (一)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含义
        (二)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实现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
    一、依托日常生活
        (一)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疏导何以必须
        (二)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特点
        (三)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要求
    二、借助实践活动
        (一) 实践活动之于心理的积极作用
        (二) 心理疏导的实践活动形式
        (三)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则和要求
    三、注重大众传媒
        (一) 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二) 大众传媒对个体心理的主要影响
        (三) 构建大众传媒影响中的心理疏导机制
    四、利用网络空间
        (一) 网络空间的基本理解
        (二) 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心理疏导的独特作用
        (三)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心理疏导的策略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技术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法的借鉴
        (一) 理论教育法
        (二) 疏导教育法
        (三) 激励教育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特殊方法的提炼
        (一) 心理宣泄法
        (二) 情感感染法
        (三) 放松调节法
        (四) 重点突破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技术的探索
        (一) 正确运用解释技术
        (二) 合理使用面质技术
        (三) 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结语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四、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时间设置问题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咨询过程中效果相关因子 ——基于文本挖掘和集合论方法的文本研究[D]. 林秀彬.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D]. 吴晶. 吉林大学, 2020(08)
  • [3]咨询师视角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质性研究[D]. 吴慕窈. 东南大学, 2020
  • [4]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艺术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研究[D]. 姜炳旭.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6]高校心理咨询多重关系伦理情境与决策类型的质性研究[D]. 谢悦.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D]. 王礼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8]家庭治疗对“问题少年”的心理干预研究[D]. 徐超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2)
  • [9]对话、分析与治疗 ——“分析的哲学践行”之构建[D]. 丁晓军. 南京大学, 2016(05)
  • [10]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D]. 罗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时间设定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