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性的社会财富——论信息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胡盾[1](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于跃[2](2019)在《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文中指出美国IBM公司于2010年提出智慧城市愿景并将之推向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展开智慧城市实践,并以此推动智慧社会乃至智慧国家建设,使得智慧类实践热潮空前炙热,智慧化建设需求日益攀升。当城市、社会和国家治理由智能化转向智慧化,必然要求它们的管理者——政府所提供的管理、决策和服务也能从智能化提升至智慧化,由此引发的对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需求,必然要求电子政府由智能政府向智慧政府转型,同时要求其电子政务由智能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化。因之,智慧政府建构成为电子政府适应智慧化建设需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智慧政府基于电子政府已有成果建设,实践才刚刚起步,成果也只是初步的。在建的智慧政府和智慧政务成果是否名副其实?应该如何评判它们是否符合“智慧”的原则要求?未来的智慧政府及其政务系统建设和发展到底应往哪儿去、该怎样走?这些都取决于人们能否对智能与智慧、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做出正确理解和合理区分。为正确理解智慧政府,明确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第一章从语义、哲学、科学、技术等维度辨析“智能”与“智慧”的区别与关联,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中析取智慧元素,在归纳已有的智慧政府概念的要点的基础上,厘定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满足公众需求和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职能清单为基本构架,以智慧决策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和政府内外部合作共建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政务系统,从而主动精准、优质高效地推送令公众满意甚至超出公众期望的政务服务的一种新的政府形态。还在分析智慧政府的特质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政府的属性主要表现为智能性与智慧性、集聚性与延展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继承性与批判性、自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以此为确定智慧政府的评判原则提供初步素材,为摆正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的关系与界线提供考据。之后,探究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及以何区分,指出二者区别不在于比对它们的智能高低,而在于运行中注入、融汇、融会智慧的多少和程度,应以此促进两者相互转化,而相互转化的关键在于人类智慧的持续融入。智慧政府唯有依靠人民的智慧这一根本性的要素,才能追求智慧,进而更多地具有智慧,更好地应用智慧,从而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晋阶。关于电子政府应该以智慧政府为发展方向的观念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很多国家已将智慧政府写入国家电子政府规划或专门制定的智慧政府规划,并已开始付诸行动。各国筹划的或在建的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各有不同,并不一定符合本文提出的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但是,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领先国家也很少有电子政府能够达到基本符合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的情况下,各国的智慧政务建设在它们的目标规划的引导下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说明各国有关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建设规划中所设计的目标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至少,它们在努力建设智慧政府并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一行动本身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原则性地给出了电子政府应“往哪儿去”的答案。在智慧政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下,借助智能技术、机器和系统支撑智慧政府具备高度智能固然重要,令智慧政府至少具有与其智能程度相匹配的“智慧”更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政府建设并纷纷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其目标做出规划的原因或初衷。第二章从明确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入手,考查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规划中设计的目标及其启示和借鉴,在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包括: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主要目的是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发展方向,带领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做到不仅力促智慧政府追求智慧,还能够更多地具有智慧和更好地应用智慧。针对智慧政府的智能化和智慧化需求,着眼于建构具有更高定位——“以人民为中心”和更智安排——“数据驱动、精准对接的智能型政务系统与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及更多智慧的相互融合”的智慧政府,第三章探讨智慧政府的生成和演进的逻辑规律,寻求智能生成和智慧演进所需依靠的资源要素和支持智慧政府具有智慧的逻辑模型,旨在获取使智慧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应然建构。采取的技术路线是:首先厘清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探寻智慧政府的机器或系统的“智能”究竟应该依靠哪些资源要素来生成,即解决“智能化从哪里来”的问题,提出应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借助数据、信息和知识等资源要素的递进关系逐步生成智能;其次研究智慧政府的“智慧”可以依靠哪些知识要素、采取怎样的逻辑进路来实现由“智能”向“智慧”的演进,即解决“智慧化往哪里去”的问题,提出可以将人类生成智慧的资源要素作为智慧政府的智慧生成需要依靠的基本要素,通过具体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技术手段和工具以及其他智慧元素,实现逐层管理资源、持续融入智慧、递进实现晋阶的效果,旨在为维持智慧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提供模式和方法。一些公共管理学者主张采取将人工智能向政府不断渗入的模式建构智慧政府。本文主张与之相向而行,即智慧政府通过将人的智慧嵌入政务系统之中使之事实上具有智能,再借助政务系统应用中的人机交互环节,将智信人的智慧持续注入系统之中,经由政务系统对其智慧进行融汇,继而再由智信人完成融会的工作,使得政务系统因为融入智慧而具有智慧,实现智慧的动态建构,推进智慧政府由智能向智慧晋阶。已有的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实践为智慧政府建设积累了实践基础和有益经验。对于建立在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已有成果之上的智慧政府而言,其研究重点显然不在技术基础、管理基础和体制机制上,凡此种种固然重要,但这却是电子政府分内应该解决或早该解决的问题。智慧政府所应具有的“智慧”之处,才是它更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第四章主要探索如何借助政务系统的智能以及社会公众的智慧实现以智慧武装智慧政府头脑的目的,并探讨了如何为之提供可能与可行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具体地讲,就是从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需求出发,首先,提出要进行主体间性思想建设、包容性文化建设、伦理道德教育、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等思想条件建设,借以提高智慧政府的软实力;其次,从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建设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以及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等路径提出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实践条件,以便为智慧政府硬实力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
周芸帆[3](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和农村贫困实际,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开展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村贫困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发展”带动“减贫”的阶段转而进入“减贫”左右“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途上,中国取得的成绩越来越辉煌,但伴随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也正逐步彰显。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审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赋予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一是为从“人民”和“发展”的角度解释并解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思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最大的发展困境,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实难题,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沉疴”与“新疾”,突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人民主体性,确定将防止贫富分化、促进内部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与新期望,也有助于把发展中的问题消灭在发展中。二是为引领时代进步和实现世界整体繁荣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路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先后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打赢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全新境界,也承担起中国在新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三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进入了攻坚期,一系列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凸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难度也大大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贫困治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符合时代条件、反映时代脉动、突出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的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方案,在更好地指导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得到发展与创新。
何钰凝[4](2019)在《企业再地方化视角下的浙商回归 ——格局、机理及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性金融危机暴露出现代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制造业逐步衰退下的经济“危机”格局,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发展的滞缓、产业领域的失衡、失业率的走高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学术界来看,“产业空洞化”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领域,“制造业崛起”、“再工业化”成为政界和学界共同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国际和国内“再工业化”、“重返制造业”的大背景出发,以“企业再地方化”为理论基础,以“浙商回归”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浙商回归与企业再地方化的联系,探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浙江省“浙商回归”政策引导下,浙商回归企业的回归路径、机理以及“浙商回归”工程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首先,本文从时空格局上对浙江省浙商回归工程进行横纵探究。时间上,分析从浙商“走出去”到浙商回归的历史演变,总结归纳出浙商回归从“增量”(2012-2016年)到“提质”(2017年至今)的两个发展阶段;空间上,以275个浙商回归重大项目为研究对象,优选出符合“企业再地方化”特征的109家浙商回归百大企业,探究浙商回归项目来源地点和项目落地点的空间分布及转移路径,创造性提出了“三大浙商回归模式”:乡情牵引下的“原地”式回归、大城市引力下的“杭宁温”式回归以及特殊资源优势吸引下的“异乡”式回归,并且对浙商回归项目地区分布差异进行了探究。其次,在浙商回归缘起OLE范式的基础上,调研企业及地方政府,提出浙商回归的三大动力机制: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在外浙商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与认同、产业环境和特色平台的吸引等,以南浔区电梯企业回归的动力机制为案例进行分析。最后,从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地区生产网络建设等三个方面,利用虚拟回归的数学方法和企业实证的分析方法,对浙商回归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得出浙商回归工程对浙江省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网络构建具有正向效应,同时也对省内不同地区浙商回归影响力大小差异、浙商回归后续动力等问题提出思考和政策建议。
韩建旭[5](2019)在《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为引人瞩目、最为影响广泛的领域。中国共产党人尤为重视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思想。自河北正定任职之后,习近平就非常关注信息、信息科技和网络信息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网络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而形成了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基于此,论文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题,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跨学科等方法对这一思想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基本内容、鲜明特征、时代价值、实现路径等作了深入研究,初步建构起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逻辑体系。第一,从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主体因素四个方面,探究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习近平提出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这一思想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旨在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应对国际网络空间的战略角逐以及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应;这一思想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指导,源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科技、信息、网络思考的启迪,既植根于中国互联网建设的伟大实践,又离不开习近平个人学习工作经历的积累。第二,结合习近平从政生涯中的信息网络实践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论述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职务的变迁,习近平对信息、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使得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有一个逐步走向深入的演变过程。据此,可以将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在1982-1994年的开始萌芽阶段,习近平的信息理念萌生,信息化建设实践初步展开;在1994-2007年的初具轮廓阶段,习近平提出和实践了“数字福建”“数字浙江”“智慧上海”,成为“网络强国”的先声和预演;在2007-2017年的基本形成阶段,习近平对互联网的关注和思考由地方一隅转至国家总体,基本勾勒了网络强国战略的宏伟蓝图;在2017年至今的深化发展阶段,习近平提出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并概括了它的丰富内涵。第三,依据习近平对网络强国的相关阐释,概括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是习近平基于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所处的历史方位而提出来的时代课题。通过梳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可以得出,是不是网络强国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是不是强、网络经济是不是强、网络安全是不是强、网络文化是不是强、网络国际合作是不是强。也就是说,建设网络强国就要有创新发展的网络技术、实力雄厚的网络经济、坚强有力的网络安全、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良好的网络国际合作,从而既明确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又明确了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总布局和总路径。第四,从整体上审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归纳了其政治特质、价值取向、理论品格、实践需求、世界视野。作为政治家的习近平不仅对网络强国进行了思考,而且将其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政治性。习近平要求网信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人民共享、人民民主、人民评判,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人民性。习近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阐释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理论性。习近平正视国内外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努力满足现实需要,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实践性。习近平不仅高度关注国内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而且致力于推进全球互联网的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和共建共享,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国际性。第五,从理论和现实的维度,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习近平在互联网时代提出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互联网思想,使这一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领导干部识网、管网、用网,为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网络强国、携手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当然,这就需要通过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法律和制度、全面系统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实践等路径,完成这一思想的目标和任务,推动中国早日建成网络强国。
马海群,蒲攀[6](2019)在《信息素质链:信息素质内涵的多维度延伸与工具介入》文中认为文章将Information Literacy的内涵解读为信息素质,并主张信息素质更应突出的是主观的品质与人格。首次提出了"信息素质链"的概念,并对其构成进行了阐述。基于对象、内容、技术、信息链和延伸拓展维度构建了信息素质链的多维关系模型,同时提出信息素质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认知计算、情感计算等工具介入的方法进行科学评价。
李志锋[7](2015)在《基于金融资源视角的房地产金融理论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房地产金融作为与房地产业相伴而生的一个金融分支,随着中国城镇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金融复杂化和金融危机的频频发生,成为金融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从房地产金融理论研究的文献和成果分析,就房地产融资等技术层面和房地产金融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者居多,涉及房地产金融本质和功能等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者较少,使房地产金融理论的研究存在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的状态,难以形成适合中国城镇化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够对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实践给予系统的、有效的“解释和预测”的理论体系。房地产金融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体现在对房地产金融实践的指导上,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房地产融资渠道狭窄,中国城镇化发展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房地产金融发展呈现非理性化,房地产供求结构出现失衡;经济金融化发展迅速,房地产金融的创新与资产泡沫难以平衡;金融全球化趋势明显,房地产金融资源全球配置面临挑战;宏观调控政策缺乏战略和顶层设计,房地产金融宏观监管体系不完善、政策短期化严重等等。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这些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矛盾的问题,一方面集中反映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的失衡,另一方面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说明经济金融理论界对房地产金融的本质和功能认识的还不够清晰和系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房地产金融理论的范式进行变革,并以新的方法论构建一种房地产金融理论的新的分析框架,以此对房地产金融理论进行深化和创新。本论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在借鉴金融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以金融的复杂化为假设,以金融资源为理论视角,以唯物史观和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论,以房地产金融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分析框架为目标,以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的协调为主线,对中国房地产金融理论的深化问题进行的较为系统化的研究。在论文的研究逻辑和路径上,笔者是把房地产金融作为金融理论演进中的一个特定的金融领域和复杂系统进行研究。因此,论文以金融资源为理论视角将房地产金融纳入到金融发展的逻辑框架内,以“房地产金融资源”为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以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经济、社会、生态的关系为复杂巨系统,逐渐展开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研究,认为房地产金融是金融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结果,是金融复杂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和体现,是金融的发展与金融功能的一种延伸。在研究方法上,引入系统科学的复杂性理论的方法论,以金融的复杂化为背景和假设,从金融的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房地产金融的复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不是某个环节、某个局部和某个具体问题,从而通过房地产金融复杂巨系统的组分的互动关系,揭示房地产金融的“涌现性”,即国家重要的战略性金融资源的特征。在结构安排上,首先,通过对资源和金融复杂性演进过程进行的回顾,探究了包括“生产三要素”在内的资源理论形成过程和金融资源理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金融资源范式和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方法论的引入,对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和构思。其次,进入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以房地产金融属性的研究为切入点,研究和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核心概念,阐述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以房地产金融的社会属性为约束条件,对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世界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状况的分析和借鉴,结合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基于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框架的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战略性和政策性的建议。整篇论文通过“房地产金融资源”核心概念的提出和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性研究,为中国房地产金融理论的深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范式,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点。1、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核心概念。本论文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研究入手,首次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核心概念,从资源的层面扩展了“房地产金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了房地产金融的资源属性和本质特征,将房地产金融体现的金融与经济(房地产)的互动关系及房地产金融功能纳入了金融发展的逻辑框架。2、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社会属性的观点。在房地产金融资源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并作为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约束条件进行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框架的研究。3、在房地产金融理论中引入了复杂性理论的研究方法论。本论文引入系统科学的复杂性理论方法,试图将金融、房地产、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组分要素纳入房地产金融资源的复杂巨系统和理论分析框架中进行研究,对传统的房地产金融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方法论的创新。同时,在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框架的研究过程中,侧重于“房地产金融资源”核心概念、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及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协调机制的研究,限于论文的篇幅和研究的精力,本论文关于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量化和实证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一些相关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些论文中理论研究的不足,正是笔者今后在本研究领域进一步学术努力的方向,也希望能得到本领域各位前辈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以便继续为中国房地产金融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做出新的贡献。
佘杰[8](2014)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创业企业绩效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环境日益复杂的知识经济时代,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实践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展开,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研究的视角不断进行拓展,我国创业研究相比国外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创业研究也已然成为我国近期发展速度最快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学者的研究很少有将信息化与创业联系在一起,对信息化创业企业绩效研究目前暂为空白。因此,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创业企业绩效研究,对于落实中央信息化战略、指导创业绩效管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信息化创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借鉴关键成功因素理论、权变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相关理论,结合创业研究中关于创业环境、信息化创业、资源整合能力、创业绩效等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创业环境、信息化创业、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创业绩效的四要素概念模型,经过问卷开发与发放收集相关样本数据,运用SPSS19.0与AMOS21.0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以验证模型与相应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信息化创业对创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信息化创业与创业环境对资源整合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信息化创业研究,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指导。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信息化与创业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但对于信息化创业企业绩效的研究目前几乎为空白,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对信息化创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实证分析了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业环境都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但是专门针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的特色创业环境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的创业环境进行了内涵界定,并实证分析了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三、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创业企业绩效关系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明确了各个具体要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程度。
芮旸[9](2013)在《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研究:机制、评价与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差异是地理学的基本规律,空间分异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视角,空间公正与城乡转型压缩是地理学研究的新命题,在国家整体转型与区域发展格局优化的背景下推动城乡一体化,逐步消解二元结构是城乡发展的新诉求。为此,本文围绕突出区域差异性、社会公平性、转型整体性、演化动态性的思路,针对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地区发展定位与方向的不同,因地制宜,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多元动力机制、评价体系及发展模式,将既有助于深化对区域分异规律与城乡转型进程的认知,也有益于继承与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亦将对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城乡层面的推进有所裨益。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可概括为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健康城镇化,投资以及政策制度;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体现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适度城镇化有机构成的内生力机制,以及交通通信技术发展、行政力量推动共同形成的外生力机制;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体现为受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制约的调节机制,城市对农村的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并存的作用机制,以及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软件流”运行的实现机制。(2)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区域功能定位、反映社会公正诉求、突出城乡共同转型,均分为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层级。其中,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由8项状态指标、20项变量指标和44项要素指标所构成,着重突出了反映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具体指标;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由8项状态指标、19项变量指标和40项要素指标所构成,着重突出了反映农业绩效水平的具体指标;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由8项状态指标、18项变量指标和49项要素指标所构成,着重突出了反映生态产业发展水平和城乡要素流动状况的具体指标。(3)研究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其中,户县城乡功能协调度、社会公正度均一直保持不断上升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子系统与公平子系统的耦合状态正处在磨合阶段,渐趋同步发展;城乡耦合发展度已从1992年的0.2032增至2011年的0.4235,城乡一体化水平正在加速提升,城乡互动融合趋势愈发显着。澄城县城乡功能协调度波动相对较大,社会公正度大体保持不断上升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子系统与公平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将一直处于不断磨合与波动响应的状态;城乡耦合发展度依次经历了稳步增加、停滞不前、波动上升和快速提高4个阶段,已从1992年的0.2089增至2011年的0.4491,城乡一体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城乡互动效应明显增强发展,但协调程度变动大。太白县城乡功能协调度、社会公正度均一直保持不断上升趋势,但后者提高极其缓慢;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子系统与公平子系统的耦合状态正由低水平协调阶段转向拮抗阶段;城乡耦合发展度仅从2002年的0.1627增至2011年的0.1830,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缓慢,城乡互动效应趋于增强,但协调程度减弱。(4)研究区城乡一体化现实动因剖析及优化路径设计。其中,户县城乡一体化现实动因包括城乡内生动力因子、城乡发展潜势因子、人口转型程度因子与增长有序水平因子,其中第一个动因最为主要,其它三个的影响程度均不显着;优化路径包括增强内生动力、提高发展潜势、推动人口转型、实现增长有序。澄城县城乡一体化现实动因包括城乡内生动力因子、城乡生活质量因子、“三农”转型程度因子与结构优化潜力因子,其中第一个动因最为主要,第二个次之,其它两个的影响程度相对不太显着;优化路径包括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城乡民生指数、推动“三农”同步转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太白县城乡一体化现实动因包括城乡环境质量因子、城乡生活水平因子、城乡关联强度因子与生态产业素质因子,其中第一个动因最为主要,第二、三次之,最后一个的影响程度相对不太显着。其城乡一体化的优化路径包括:提升城乡关联强度;提升生态产业素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乡生活水平。(5)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适宜模式为全域城市化模式;优化路径为健康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城市智慧化、农业产业化、农业都市化、农业信息化“六化”同步推进;实施对策为统筹城乡资源配置、要素流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空间模式为“多中心+组团化+轴向拓展+圈层扩张+分区管控”的全域城乡网络化、扁平化空间格局。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适宜模式为城乡等值化模式;转型路径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精致农业转型,推动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城市居民转型并创新农民合作组织,推动传统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村社区转型;空间模式为“中心地体系构建+现代农业梯度推进”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适宜模式为城乡“流”调控模式;调控路径为推动人口、物品、资金、公共资源、技术、信息、观念等要素“流”双向、自由、对称、高效、顺畅、有序、规范、循环流动;调控方式为城乡“流”载体、“流向”、“流量”、“流程”优化;空间模式为“生态安全格局+点轴空间系统”的复合城乡发展格局。
冯骥,冯江源[10](2012)在《知识产权文化在泛长三角的推广与新型产业升级》文中指出当前,如何正确地认识伴随着知识进步、信息网络变革、文化跃迁以致汹涌而来的新经济的特征,把握经济及由之出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与运行机制,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目前不断掀起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热潮提供比较及参照经验,显得十分重要和异常紧迫。事实上,无论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还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转型创新,都根本不能离开知识产权战略及其文化的因势利导与决定性作用发挥。立足泛长三角区域当前各种客观现实和未来长远出路,结合全国的统筹及整体发展需要,对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前后过程势必涉及的经济、科技、生态环境、资源、社会因素与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所含的文化关联互动,侧重从大系统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剖析和论证。
二、战略性的社会财富——论信息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略性的社会财富——论信息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动态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
2.3.2 产业结构失衡 |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
(一)智慧政府的相关概念谱系 |
(二)智慧政府的前提条件准备 |
(三)智慧政府的基本策略安排 |
(四)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
一、核心概念 |
(一)“智能”与“智慧”辨析 |
(二)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 |
(三)智慧政府的特质和属性 |
二、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区分 |
(一)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 |
(二)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以何区分 |
三、理论资源 |
(一)合作治理理论 |
(二)数据管理理论 |
(三)信息管理理论 |
(四)知识管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考量 |
一、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
(二)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公众的现实诉求 |
二、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一)国外电子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二)国外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三、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 |
(一)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 |
(二)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 |
(三)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 |
(四)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 |
(五)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和支持模型 |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 |
(一)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 |
(二)智慧政府的演进逻辑 |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支持模型 |
(一)智慧政府的数据管理模型 |
(二)智慧政府的信息管理模型 |
(三)智慧政府的知识管理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 |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 |
(一)主体间性思想建设 |
(二)包容性文化建设 |
(三)伦理道德教育 |
(四)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 |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实施路径 |
(一)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 |
(二)优化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 |
(三)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件 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集 |
后记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反贫困路径、对策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基本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本质规律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运行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
2.2.1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
2.2.3 列宁贫困治理的实践思路 |
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1 毛泽东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2 邓小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3 江泽民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4 胡锦涛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
3.1 建国初期广义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
3.1.1 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3.1.2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
3.1.3 确立社会主义救济制度 |
3.1.4 阶段总结 |
3.2 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救济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78-1985) |
3.2.1 启动农村改革 |
3.2.2 重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
3.2.3 实施专项扶贫计划 |
3.2.4 阶段总结 |
3.3 改革开放深化期大规模开发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86-2000) |
3.3.1 集中力量解决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问题 |
3.3.2 制定详细扶贫计划,成立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
3.3.3 鼓励自力更生,强化社会动员 |
3.3.4 阶段总结 |
3.4 新世纪以来攻坚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2001-2013) |
3.4.1 重新划定国家贫困县、贫困村适应新的扶贫形势 |
3.4.2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
3.4.3 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发展差距 |
3.4.4 阶段总结 |
3.5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 |
3.5.1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贫困治理的组织基础 |
3.5.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贫困治理道路 |
3.5.3 坚持人民立场,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农村贫困治理决策 |
3.5.4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贫困治理措施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实的新境遇 |
4.1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具备的有利条件 |
4.1.1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
4.1.2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
4.1.3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
4.1.4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
4.2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峻挑战 |
4.2.1 国家富强之路仍有突出“短板” |
4.2.2 民族振兴面临崛起难题 |
4.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诉求 |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突出 |
4.3.1 群体发展差别维度 |
4.3.2 地区发展差异维度 |
4.3.3 城乡发展差距维度 |
4.4 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面临治理难题 |
4.4.1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
4.4.2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
4.4.3 减贫边际效益递减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思想的新内容 |
5.1 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
5.1.1 契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
5.1.2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
5.1.3 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
5.2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
5.2.1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5.2.2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
5.2.3 实现人民的主体利益 |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
5.3.1 全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5.3.2 全面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
5.3.3 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合力 |
5.3.4 渐进共享,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5.4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要求 |
5.4.1 现实关切和未来关照相呼应 |
5.4.2 整体进步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
5.4.3 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新战略 |
6.1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底线”任务 |
6.1.1 “六个精准”的治理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
6.1.2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效衔接 |
6.1.3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塑造“大扶贫格局” |
6.1.4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成效,变“对上负责”为“对民负责”. |
6.1.5 总结与思考 |
6.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发展”要求 |
6.2.1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构建“富裕乡村” |
6.2.2 树立城乡等价思维,积极打造“幸福乡村” |
6.2.3 焕发乡风新气象,携手共筑“文明乡村” |
6.2.4 织牢社会“安全网”,统筹推进“和谐乡村” |
6.2.5 注重生态涵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
6.2.6 强化人才支撑,共同构筑“活力乡村” |
6.2.7 总结与思考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价值的新意蕴 |
7.1 赋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 |
7.1.1 符合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国际定位 |
7.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1.3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同频共振 |
7.2 为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7.2.1 由减贫带动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繁荣 |
7.2.2 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筑社会合力 |
7.2.3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发展可持续化 |
7.3 契合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
7.3.1 “内外兼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 |
7.3.2 “内外兼施”推动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企业再地方化视角下的浙商回归 ——格局、机理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文献回顾 |
2.1 地方化 |
2.2 去地方化 |
2.3 再地方化 |
2.4 美国“再工业化” |
2.5 浙商回归 |
2.6 文献述评 |
3 浙商回归的时空格局 |
3.1 浙商回归的缘起——从“去地方化”到“再地方化” |
3.1.1 浙商发展的历史演变 |
3.1.2 浙商回归的缘起 |
3.2 浙商回归的时间演化——从“增量”到“提质” |
3.2.1 “增量”阶段 |
3.2.2 “提质”阶段 |
3.3 浙商回归的空间格局 |
3.3.1 回归项目来源的空间格局 |
3.3.2 回归项目的空间回归模式 |
3.3.3 浙商回归的地区差异 |
4 浙商回归的动力机制 |
4.1 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
4.1.1 地方政府优惠政策支持 |
4.1.2 外地浙商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与认同 |
4.1.3 浙江产业环境和平台建设的吸引力 |
4.2 动力机制案例分析 |
4.2.1 南浔智能电梯小镇发展现状 |
4.2.2 浙商回归重点企业 |
4.2.3 电梯企业回归动力机制分析 |
5 浙商回归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 |
5.1 浙商回归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1.2 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5.1.3 对地区生产网络的影响 |
5.2 浙商回归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影响的案例分析 |
5.2.1 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5.2.2 浙商回归对新能源汽车小镇发展的影响 |
6 结论、思考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相关思考及政策建议 |
6.2.1 对问题的思考 |
6.2.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及回归平台 |
附录B “浙商回归”背景下浙商企业调研题纲 |
附录C 众泰汽车工厂相关图片 |
附录D 湖州市南浔区智能电梯产业集群相关图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思路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人类正处于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
一、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
二、国际社会网络空间战略角逐日趋激烈 |
三、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存在诸多困境 |
第二节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信息和网络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 |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科技、信息和网络的思考 |
第三节 实践基础:中国网络建设的伟大实践 |
一、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 |
二、中国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铺设 |
三、中国互联网建设、应用与管理的全面推进 |
四、中国新一代互联网建设实践 |
第四节 主体因素:习近平个人成长经历的积累 |
一、深厚的文化浸润 |
二、完善的知识结构 |
三、丰富的网络实践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 1982-1994 年:开始萌芽阶段 |
一、信息理念的萌发 |
二、信息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
第二节 1994-2007 年:初具轮廓阶段 |
一、“数字福建”:网络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 |
二、“数字浙江”:“数字福建”的延伸和拓展 |
三、“智慧上海”:智慧城市的前瞻思考 |
第三节 2007-2017 年:基本形成阶段 |
一、对互联网的关注从地方一隅转至国家总体 |
二、网络强国战略蓝图的勾勒 |
第四节 2017 年至今:深化发展阶段 |
一、全面建设新时代网络强国号角的吹响 |
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命名和概括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习近平对网络强国的定位和认识 |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
二、我国亟待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
第二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创新发展的网络技术 |
一、互联网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先导力量 |
二、互联网技术创新的重点是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 |
三、走中国特色互联网技术创新强国道路 |
第三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实力雄厚的网络经济 |
一、新常态下数字经济大有可为 |
二、发展数字经济关键在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三、下大气力培育和壮大数字经济 |
第四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坚强有力的网络安全 |
一、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
二、树立正确的互联网安全观 |
三、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手段并举的网络安全治理格局 |
第五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 |
一、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
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
三、努力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
第六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良好的网络国际合作 |
一、坚持和尊重网络主权 |
二、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
三、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鲜明特征 |
第一节 政治性 |
一、区别于学术观点的政治理念 |
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意志 |
三、具有国家战略高度 |
第二节 人民性 |
一、依靠人民推进网信事业的发展 |
二、让网信成果惠及广大中国人民 |
三、发扬互联网民主和监督的精神 |
四、由人民来评判网信事业的成效 |
第三节 科学性 |
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网信事业中的复杂关系 |
二、以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互联网时代 |
三、形成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一切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际出发 |
二、正视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的问题挑战 |
三、着眼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践需要 |
第五节 国际性 |
一、和谐共生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理念 |
二、公平正义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导向 |
三、共建共享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愿景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价值及其实现 |
第一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 |
二、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 |
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为领导干部懂网、治网、用网提供重要指引 |
二、为凝聚共识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基本遵循 |
三、为携手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 |
第三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实现路径 |
一、进行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 |
二、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法律和制度 |
三、全面系统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实践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跋 |
(6)信息素质链:信息素质内涵的多维度延伸与工具介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Information Literacy内涵解析 |
2.1 Information Literacy基本释义 |
2.2 信息素质的本质内涵 |
3 信息素质链及信息素质内涵的多维度延伸分析 |
3.1 信息素质链 |
3.2 信息素质链的多维关系模型 |
3.2.1 基于对象维度的信息素质链 |
3.2.2 基于内容维度的信息素质链 |
3.2.3 基于技术维度的信息素质链 |
3.2.4 基于信息链维度的信息素质链 |
3.2.5 基于进一步拓展延伸维度的信息素质链 |
4 信息素质评价的工具介入 |
4.1 信息素质的可测度性 |
4.2 信息素质评价测度的新型工具方法 |
4.2.1 大数据 |
4.2.2 人工智能 |
4.2.3 认知计算 |
4.2.4 情感计算 |
5 结语 |
(7)基于金融资源视角的房地产金融理论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 |
1.2.1 房地产金融资源 |
1.2.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 |
1.2.3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框架 |
1.2.4 房地产金融发展战略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和研究不足 |
1.5.1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2 主要研究的不足 |
1.6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资源视角的金融复杂性演进 |
2.1 资源概念的复杂性演进 |
2.1.1 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源思想 |
2.1.2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源思想 |
2.1.3 凯恩斯理论中的资源思想 |
2.2 金融的资源属性与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资源思想 |
2.2.2 金融内生理论中的金融资源思想 |
2.3 金融的资源属性与金融资源理论 |
2.3.1 金融资源理论的提出 |
2.3.2 金融资源理论的借鉴意义 |
2.4 金融资源的复杂性与金融协调理论 |
2.4.1 金融协调理论的提出 |
2.4.2 金融协调理论的借鉴 |
2.5 金融资源的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战略理论 |
2.5.1 中国金融战略理论的兴起 |
2.5.2 中国金融战略理论的流派和观点 |
2.5.3 中国金融战略理论的借鉴 |
2.6 金融资源的复杂性与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假说 |
2.6.1 房地产金融的复杂性与资源性 |
2.6.2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假说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范式、方法论与理论框架 |
3.1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范式 |
3.1.1 金融理论的范式变革 |
3.1.2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范式变革 |
3.2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方法论 |
3.2.1 系统与复杂性理论的方法论 |
3.2.2 金融理论的方法论变革 |
3.2.3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方法论变革 |
3.3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框架 |
3.3.1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核心概念 |
3.3.2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延展 |
3.3.3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逻辑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房地产金融的资源属性研究 |
4.1 房地产的复杂属性 |
4.1.1 房地产属性的分析 |
4.1.2 自组织理论与房地产复杂属性 |
4.2 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
4.2.1 房地产的资金密集性分析 |
4.2.2 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分析 |
4.2.3 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分析 |
4.2.4 房地产的抵押担保资产属性分析 |
4.2.5 金融对房地产的依赖性分析 |
4.2.6 房地产金融属性的界定 |
4.3 金融的资源属性 |
4.3.1 资源的内涵与演进 |
4.3.2 金融的资源属性研究 |
4.4 房地产金融的资源属性 |
4.4.1 房地产金融资源属性的理论分析 |
4.4.2 房地产金融资源属性的界定 |
4.4.3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特殊性 |
4.4.4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研究 |
5.1 房地产金融资源与资源约束 |
5.1.1 资源、环境与生态的约束性 |
5.1.2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资源约束性 |
5.2 房地产金融资源与社会发展 |
5.2.1 房地产的公共产品属性与房地产金融资源 |
5.2.2 房地产的社会发展关联性与房地产金融资源 |
5.3 房地产金融资源与国家金融安全 |
5.3.1 房地产泡沫与金融资源错配 |
5.3.2 房地产泡沫与国家金融安全 |
5.4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界定 |
5.4.1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分析 |
5.4.2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的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研究 |
6.1 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一般分析 |
6.1.1 资源配置机制的解析 |
6.1.2 金融资源的开发配置机制 |
6.1.3 金融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 |
6.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特征 |
6.2.1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涵义 |
6.2.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系统性 |
6.2.3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涌现性 |
6.3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 |
6.3.1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时间协调 |
6.3.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宏观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 |
7.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与房价效应分析 |
7.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2 模型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7.2.3 模型变量的协整检验 |
7.2.4 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7.3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分析 |
7.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3.2 模型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7.3.3 模型变量的协整检验 |
7.3.4 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借鉴 |
8.1 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
8.1.1 美国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
8.1.2 英国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
8.1.3 德国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
8.1.4 日本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
8.1.5 新加坡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
8.1.6 香港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
8.2 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模式的借鉴 |
8.2.1 住房需求是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 |
8.2.2 市场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 |
8.2.3 金融创新是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方向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 |
9.1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9.1.1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分析 |
9.1.2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分析 |
9.1.3 基于资源的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战略观 |
9.2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 |
9.2.1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适度性配置战略 |
9.2.2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协调性配置战略 |
9.2.3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公平性配置战略 |
9.2.4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效率性配置战略 |
9.2.5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国际化配置战略 |
9.3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
9.3.1 中国城镇化土地政策改革的政策建议 |
9.3.2 中国房地产财税政策改革的政策建议 |
9.3.3 中国房地产金融支持多元化的政策建议 |
9.3.4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政策建议 |
9.3.5 中国金融发展适度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8)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创业企业绩效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创业过程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关键成功因素理论 |
2.1.4 权变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文献综述 |
2.2.2 创业环境相关文献综述 |
2.2.3 信息化创业相关文献综述 |
2.2.4 资源整合能力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5 创业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2 研究假设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概念的测量 |
4.1.1 研究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
4.1.2 研究概念的测量问项 |
4.1.3 问卷设计 |
4.2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样本描述 |
5 实证分析与结果 |
5.1 分析方法 |
5.2 数据的初始信度分析 |
5.3 效度检验 |
5.3.1 创业环境的效度检验 |
5.3.2 信息化创业的效度检验 |
5.3.3 资源整合能力的效度检验 |
5.3.4 创业绩效的效度检验 |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1 创业环境CFA检验 |
5.4.2 信息化创业CFA检验 |
5.4.3 资源整合能力CFA检验 |
5.4.4 创业绩效CFA检验 |
5.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6 结果讨论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研究:机制、评价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城乡一体化 |
1.2.2 主体功能区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
2.1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 |
2.2 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研究 |
2.2.1 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 |
2.2.2 城乡关联发展评价 |
2.2.3 城乡互动发展评价 |
2.2.4 城乡统筹发展评价 |
2.2.5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 |
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
2.3.1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概述 |
2.3.2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创新 |
2.4 典型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研究 |
2.4.1 半城市化地区研究 |
2.4.2 粮食主产区研究 |
2.4.3 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及评价体系构建 |
3.1 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
3.1.1 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
3.1.2 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
3.1.3 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
3.2 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2.1 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3.2.2 指标体系设计内容 |
3.2.3 评价方法及模型 |
3.2.4 评价的技术路线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城乡关系演变研判 |
4.1 户县——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演变 |
4.1.1 城乡经济关系 |
4.1.2 城乡社会关系 |
4.1.3 城乡空间关系 |
4.2 澄城县——农业地区城乡关系演变 |
4.2.1 城乡经济关系 |
4.2.2 城乡社会关系 |
4.2.3 城乡空间关系 |
4.3 太白县——生态地区城乡关系演变 |
4.3.1 城乡经济关系 |
4.3.2 城乡社会关系 |
4.3.3 城乡空间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及现实动因剖析 |
5.1 户县——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及现实动因剖析 |
5.1.1 发展状态评价 |
5.1.2 现实动因剖析 |
5.1.3 优化路径设计 |
5.2 澄城县——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及现实动因剖析 |
5.2.1 发展状态评价 |
5.2.2 现实动因剖析 |
5.2.3 优化路径设计 |
5.3 太白县——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评价及现实动因剖析 |
5.3.1 发展状态评价 |
5.3.2 现实动因剖析 |
5.3.3 优化路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 |
6.1 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1.1 基本内涵 |
6.1.2 优化路径 |
6.1.3 实施对策 |
6.1.4 空间模式 |
6.2 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2.1 基本内涵 |
6.2.2 转型路径 |
6.2.3 空间模式 |
6.3 生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6.3.1 基本内涵 |
6.3.2 调控路径 |
6.3.3 调控方式 |
6.3.4 空间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知识产权文化在泛长三角的推广与新型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今大科学应用热潮与泛长三角产业集聚日趋紧要的知识创新体系构建和知识产权战略运作 |
(一) 当今大科学应用加快催生的新经济发展及其显示递进增长势头的行为主导机制 |
1.正在和将会促使经济综合发展以及增长动力的改变。 |
2.正在和将会促使经济全能发展以及增长方式的改变。 |
3.未来经济中会出现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增长结构变化。 |
4.未来经济中会出现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增长中介支持。 |
5.新经济发展和增长将会伴同许许多多制度因素的转折。 |
(二) 泛长三角产业集聚日趋紧要的知识创新体系构建及其任务特征 |
(三) 泛长三角产业集聚过程的多向合作与要素和内涵创新协同 |
(四) 泛长三角产业集聚创新目标的知识产权战略运筹 |
1.知识产权创造及其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聚的贡献作用。 |
2.泛长三角产业集聚环节知识产权战略支撑的框架结构。 |
3.泛长三角产业集聚推进中的知识产权战略系统工程建设。 |
二、国内外技术转移有序循环与泛长三角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和知识产权文化全方位推广 |
(一) 国内外技术转移形成的新经济和新产业牵引功能与有序循环 |
(二) 泛长三角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首定目标与态势 |
1.国家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决胜21世纪的重大战略选择。 |
2.营造区域产业环境乃是培育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 |
3.区域内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贯穿及其重要提升渠道。 |
(三) 泛长三角知识产权文化推广的形势迫切需求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
(四) 泛长三角知识产权文化的战略施行规则及其与时俱进品位提高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泛长三角引进与促进升级的目标领域及其有利基础条件的绩效调动发挥 |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泛长三角引进的目标领域与促进下一步升级而会面临的艰巨挑战 |
(二) 泛长三角经济及社会空间结构经历的数次转型为产业初期集聚所准备的有利条件 |
(三) 泛长三角产业初期集聚蕴藏的潜在后发优势与未来持续绩效调动发挥 |
四、战略性的社会财富——论信息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02)
- [2]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D]. 于跃. 吉林大学, 2019(02)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 周芸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企业再地方化视角下的浙商回归 ——格局、机理及影响[D]. 何钰凝. 浙江师范大学, 2019
- [5]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D]. 韩建旭.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6]信息素质链:信息素质内涵的多维度延伸与工具介入[J]. 马海群,蒲攀. 情报资料工作, 2019(03)
- [7]基于金融资源视角的房地产金融理论框架研究[D]. 李志锋. 山西财经大学, 2015(09)
- [8]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创业企业绩效实证研究[D]. 佘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7)
- [9]不同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研究:机制、评价与模式[D]. 芮旸. 西北大学, 2013(11)
- [10]知识产权文化在泛长三角的推广与新型产业升级[J]. 冯骥,冯江源. 科学发展,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