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筑柳汽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平台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妍[1](2021)在《广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余淑秀[3](2020)在《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属性问题研究 ——以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文中提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其发展健康与否将会牵动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最显着的风险之一,不仅仅是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出现或潜藏着产能过剩风险,而且制造业中各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发生率和程度均不同。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已经提出多年,然而十多年间,产能过剩表现出波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征,使得政策措施的效果参差不齐,行业长期无法摆脱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困境,全球经济下行和欧美“制造业回归”导致外部需求增长受限,过剩产能向海外转移的预期难度也加大。产能过剩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每种形式又具有不同的特性或特点,因而具有多种有差异的内在规定性,产能过剩属性即是产能过剩这一经济现象固有的性质特征或内在规定性。从自身特征来讲,产能是同时包含数量、质量、结构三重维度的复杂总体,因此,本文从数量性、质量性、结构性三大属性维度对产能过剩进行刻画。本文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中关于产能过剩解释的基础上,将产能过剩根据属性划分为数量性、质量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从三个角度研究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接着结合中国实际,研究中国制造业数量性、质量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状及成因,并以中国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即基于三大属性角度研究供给侧改革治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路径。研究表明:(1)不同属性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不同,分别是:数量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是一窝蜂开办工厂和软预算约束导致的市场供求调节机制失灵,质量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是研究与开发部门产出的规模报酬递减导致的创新效率低下和可持续性薄弱,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是产业结构转换制约导致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结构不合理;(2)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确实存在行业特征差异,即:具有某些特征如外资比重大的行业更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具有另一些特征如创新投入高的行业不易出现产能过剩,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产能过剩程度也可能会因为其他特征因素的加入而增强或减弱;(3)以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验证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三大属性现状为: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整体数量不合理,全国汽车市场普遍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地区市场企业数过多反映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是数量性产能过剩的表现;中国汽车工业创新投入具有的特征是,对降低产能过剩发生率更有效的创新投入类型占比小,创新投入分配不合理,是质量性产能过剩的表现;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目前不尽合理,存在用于消费的产能扩张同市场消费需求不足之间、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同消费需求多样化之间、产业结构集群式发展的要求同产业集中度低的需求结构之间以及汽车产业易受影响同波动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之间四大矛盾,即产出结构同需求结构不匹配,是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表现;(4)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治理,从国家宏观层面,需要“三管齐下”:数量性、质量性与结构性同时治理,针对产能过剩的每一个属性提出供给侧改革对策。综上所述,本论文目的在于为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研究从属性即内在规定性角度提供一个逻辑分析框架,并针对三大属性提出治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供给侧改革三大路径,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1)为深入剖析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内在规定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过剩理论与实践是经济学一直关注的研究重点,对于过剩学者们使用了“表现”、“形式”、“性质”、“类型”等一系列词汇来描述,试图对过剩的特征进行分析。但“表现、形式、类型”只能刻画过剩的表面感官,未能涉及其内在规定性,“性质”一词能够揭示其内在规定性,但略显单薄。揭示事物“内在规定性”,需要能够对事物进行划分,并且归纳和抽象出事物的特质,“属性”这一概念在揭示内在规定性方面,较比“性质”一词,内涵更加丰富,范畴更广。本文尝试对产能过剩的内在规定性使用“属性”一词予以描述,从数量性、质量性、结构性三个维度对产能过剩进行刻画。(2)基于属性划分提出了一个探究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与治理对策的新理论框架。对于产能过剩的研究,前期文献多采用“定义-现状-成因-对策”的结构,而本文基于属性划分将产能过剩划分为数量性、质量性、结构性三个维度,采用“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一般分析-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成因分析与实证检验-对策提出”的思路,将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嵌入到数量性、质量性、结构性过剩三大维度的框架之下,既保持了前后分析的一致性,也使得分析在结构上更为紧凑和条理清晰。(3)结合中国国情对产能过剩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并加以验证。以往研究较少考虑产能过剩的行业差异,本文提出,不同的行业,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其产能过剩属性也不同,从而在分析其产能过剩的现状、成因、测度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应当有所区别,特别是在治理产能过剩时,更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同行业应区别对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观点,明确提出易发生产能过剩的行业具有的特征,并依据这一判断标准选择汽车工业作为实证对象,既针对具体产业又最终回归普遍适用性,一方面使研究具有更强的现实适用意义,另一方面拓展了产能过剩研究的行业领域。
杨振强[4](2017)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广西南部,南面北部湾,背靠中国西南、中南,东接珠三角、西连越南、云南,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自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抓住难得发展机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招商引资,培育优势支柱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面貌大为改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北部湾经济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发展定位和历史使命。整体上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的规模有限,区域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企业培育、人才建设、技术创新等等方面还存在各种不足,离“沿海经济增长新一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与国家最新战略的要求不匹配。至今,北部湾经济区仍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凹地。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既是广西经济发展需要,也是支撑西南、中南地区发展的需要,更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需要。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不仅是后发展、欠发达地方区域的跨越发展问题,也是国家层面的区域平衡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实现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开展研究,兼顾现实发展和理论创新需要,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也是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发展实践展开的。理论方面,第二章分析介绍了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并作了一定引申分析,这是本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实践方面,第三章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广东、江苏、福建沿海区域开放发展过程,侧重从政府作用、发展策略、政策措施等方面分析,对每一个区域发展经验做出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比总结国内外沿海区域开放发展经验,作为对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启示。根据经济学理论和沿海区域发展实践,第四章深入分析了北部经济区开放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发展、区域合作、产业布局、内部协作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基于理论、实践和现状,笔者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经选择、产业发展、合作深化、市场建设开展深入研究。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构成一个开放发展研究的框架体系。一是第五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经。研究得出开放发展路经是本文核心,既是对北部经济区实际发展道路和策略的研究,也是对后发展地区跨越发展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基于SWOT分析方法和自组织理论分析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经。首先介绍有关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然后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列举主要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找出北部湾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最有分别根据SWOT分析、自组织理论和沿海地区发展实践分析北部湾经济区的各项发展因素,找出可行的发展路经,并概况主要的发展措施。笔者认为产业发展、区域合作、市场建设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开放发展的策略实施的具体支撑。为此,后面深入分析相关问题,力图把研究开展深入。二是第六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问题。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发展的落后。产业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集聚程度低,主导产业有待形成,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从产业开放合作方面来说,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较小,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分工合作程度不高,特殊的区位优势有待深入挖掘。本分深入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制约和影响因素,利用主导产业评选方法,对现有的主要产业和规划发展的主要产业进行分析,结合比较优势、产业周期理论,对主导产业选择和新兴产业培育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就产业布局给出自己的参考意见。最后,重点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产业合作问题,基于产业梯度和产业差异原则,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三是第七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问题。区位优势是北部湾经济最大发展的优势,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实现发展要素资源外部补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北部湾周边区域合作和面向东盟合作是对外开放合作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已经建立各类合作平台。但总的来说,存在合作范围有限、合作内容有待深入、合作平台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笔者基于区域合作理论,深入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开放合作现状和区域合作平台问题,然后根据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提出深入区域合作、完善区域合作平台的对策和建议,特别是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同时,笔者深入分析了跨境经济区合作区的问题,对中越东兴—芒口、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区合作区建设提出了创新性的发展建议,对跨境经济合作的模式和内容做了丰富发展。四是第八章深入研究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市场建设问题。市场机制、市场环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经济规模有限,北部湾经济区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等机制不充分、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程度过深等问题。市场发育与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环境优惠可以减少企业经营的隐性成本,可以方便经营者组织生产要素,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笔者深入研究了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建设问题,基于市场经济和交易费用理论,对市场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做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市场体系和优化市场环境的对策和建议。虽然本文针对性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问题,但分析研究的大多数内容也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共性问题,所使用的发展策略和对策措施,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发展对策方面:一是研究提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具体路经和建议;二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选取和各市产业布局对策和建议;三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区域合作深化和区域合作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四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完善和市场环境优化的对策和建议。这其中包括了研究提出增强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国家东盟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能力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提出了强化西南、中南等地区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发展理论方面:一是基于综合优势竞争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研究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问题;二是归纳了国内外典型沿海区域的开放发展经验,并从地方政府角度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三是对于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或者相近的区域之间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并区分具体情况分析可行模式;四是分析研究了中越跨越经济区合作区建设中的要素组合问题,对于基于比较优势和合作共赢下的三方或多方合作具有借鉴意义。
尹可欣[5](2017)在《广西“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合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化趋势与地缘冲突并存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兼具全球性与区域性特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深化对外开放、推动欧亚区域经济合作乃至世界各国互利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广西是唯一一个同时参与"一带"和"一路"建设的省级行政区,在国家战略层面承担了重要的建设任务。本文选取广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西开放经济的特点,发现区位优势明显、政策优势突出,开放经济发展迅速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沿海沿边地市未能充分发挥优势,必须把握"一带一路"的建设机遇,提高开放水平。本文采用数据对比、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指出了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本文将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定性为次区域合作,通过对典型次区域合作的讨论,分析了次区域合作的优势与问题,从而提出广西建设"一带一路"时,一方面要解决次区域合作机制的不足,另一方面必须创造更多合作条件以发挥"一带一路"的优势。通过重点分析广西"两国双园"模式在产权合作、园区管理、环境建设、资金运作等方面的优势,本文总结了广西在次区域合作中值得参考的建设经验;通过分析"两国双园"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广西应注重弥补基础设施、合作领域和合作对象等方面的短板,以优化提升区域合作模式,将积极经验推广到广西的"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最后,本文从广西自治区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基础设施、园区建设、贸易投资、跨境旅游、教育科技、金融服务、合作平台等多领域的重点项目,并围绕道路联通、经贸合作、财税金融、人文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开放政策,为广西自治区政府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
张艳[6](2015)在《商用车企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商用车行业,一方面,产销量大幅度下滑,一些传统车型严重滞销,经销商压库严重,部分企业新车型匮乏、发展后劲不足,行业兼并重组不再遥远;另一方面,一些细分市场需求增势喜人,中高端车型需求比例继续扩大,一些率先进行调整,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开始攻城掠地,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论是推进行业还是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变革,恰逢11月汽车行业两大重要车展,撷取商用车行业亮点企业做以深入分析,剖析当前商用车企转型发展新趋势。
肖岗[7](2015)在《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隶属于中国重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重汽集团商用车发动机生产基地和铸件制造基地。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及增速下滑的态势下,柴油机行业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成员,整个市场面临着下滑的风险。面对经济的新常态、行业产能过剩、新竞争对手的加入及国家新排放标准的实施,中国重汽动力事业部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外,动力事业部本身也处于新旧产品交替的发展阶段,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竞争战略,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实现,是动力事业部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采用了PEST、五力模型、对比分析、关键成功因素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对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面对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在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中深入结合行业规模、行业业发展趋势、行业终端市场状况及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等要素,力求对整个行业深入的了解。通过分析得知:宏观环境整体有利于发动机行业的发展,但在环保政策方面对行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动机行业产能过剩且竞争激烈,整个市场属于极高型寡占型市场;就目前来看,动力事业部处在整个行业中的有利位置,市场力量较强;国内发动机的市场规模在一定时期内是可预测的,但波动性较强;大功率、低碳节能型柴油机成为重型发动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发动机行业关键成功因素为出发点,本文集中分析了动力事业部的内部资源和能力,并对企业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得知:动力事业部背依集团,在内部资源储备方面比较丰富,企业文化底蕴深厚,研发能力突出,在出口领域处于领导地位,尤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能力突出,使其足以支撑整个事业部的良好运作。但不可否认,动力事业部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薪酬分配、绩效考核、人才储备、人员责任意识等方面基于系统化分析的思想,以企业内外环境分析为基础,本文采用SWOT方法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了综合匹配分析。中国重汽动力事业部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性价比高,供应链体系成熟;背依集团公司,财务实力雄厚;出口方面品牌知名度较高。但在成本与质量控制、技术能力、品牌影响力方面相对其主要竞争对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动力事业部的主要机遇在于与MAN公司合作的产品已经成功导入市场,对MAN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吸收,有利于其成本的降低、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及对外出口的增长。政策方面,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其扩大出口。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及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结果,并结合动力事业部在集团公司中的定位,动力事业部应该采取低成本为基础的品牌竞争战略。为了确保竞争战略落地执行,本文结合企业实际给出了具体实施策略和方法。此外,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建立了层次性的战略实施保障体系,保障的内容涉及资源需求保障、绩效体系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及风险管控等方面。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本文尝试运用了战略学派中的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资源学派的理论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在理论分析上充分借鉴和考虑各派理论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的局限性,使之统一为企业的战略制定服务,希望能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2)本文除了在企业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匹配的竞争战略,还根据企业各部门的职能为其制定了详细的分工和实施举措,来确保战略的落地,大大增强了战略实施成功的可能性,这在同类研究相对较少,希望能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熊阳[8](2014)在《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成都市龙泉驿区是一个典型的特大都市近郊农业区,发展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历史短、基础薄。近年来,依托成渝经济区的雄厚实力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转型、升级为以汽车产业综合功能为核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3年实现整车制造73.2万辆,分别占四川省、成都市整车产量的89.6%、90%。根据成都市及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目标,2015年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整车产能达到100万台,整车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零部件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汽车研发投入占汽车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汽车服务业经营收入达到800亿元;全省首个千亿汽车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南部汽车研发技术制造、北部汽车贸易博览娱乐、东部生产生活服务的配套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我省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夯实了基础。到2020年,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整车产量达到125万台,整车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零部件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本地配套率达到60%以上;汽车研发投入占汽车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以上;汽车服务业经营收入达到1200亿元。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制造、汽车贸易快速发展,汽车研发和汽车娱乐成为新兴增长点,南部汽车研发技术制造、北部汽车贸易博览娱乐、东部生产生活服务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产业综合竞争力达到“西部第一”。汽车产业是成都市的支柱产业。随着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整车项目的引进,成都汽车产能迅速扩大,带动一批零部件企业落户,产业配套能力显着提升,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15年底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成我省规模最大的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然而,随着日趋激烈的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汽车产业由制造链向服务链加速延伸已成必然趋势,汽车金融服务业将成为汽车产业链上新的增长点。面对机遇和挑战,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发展思路、战略规划、功能设计、配套政策都需要创新。本文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展了汽车产业园区由单纯的制造园区向综合功能区发展的研究。本文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生产力布局等理论,结合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实践,研究了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在研发设计制造、贸易博览娱乐、生产生活服务等三大功能区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加快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发展的策略,从交通物流、生产要素、高端服务、公共平台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傅英博[9](2013)在《汽车销售业电子商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汽车销售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利用互联网进行汽车产品宣传营销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信息以更加快速、高效、便捷的方式进行扩散,构建起顾客高效率沟通的平台。汽车企业应该积极转变思想,加强网络营销的力度,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谢琴[10](2013)在《基于OOPN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经济转型期资金闲置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线上供应链金融信息化与专业化平台发展趋势,立足满足供应链企业融资的在线响应需求和实现端到端供应链融资的决策支持的需求,本文研究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问题。虽然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先后推出“线上供应链金融”或“电子供应链金融”等平台来实现预付账款类、存货类和应收账款类融资等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但各大银行各自为政,加上其商业模式容易被复制,致使整个行业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业务模式繁多而流程非标准化、操作环节风险控制较少、产品风险定价难度大等问题凸显。线上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典型的交易性融资产品的特点,整个交易过程是在相应的触发条件下,按照一定时序而顺序/并发/条件执行的原子交易的服务组合。对此,本文应用面向对象的Petri网(OOPN:Object-Oriented Petri Net)方法,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解,剖析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转如何促使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以直观描述线上供应链金融预付账款类、存货类和应收账款类融资的交易联动内在机理,使线上供应链金融向业务流程标准化和风险过程控制与定价的有序方向运行和平台繁荣化方向发展。概括起来,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如下:(1)揭示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交易联动性特点,指出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是由电子商务交易、在线支付交易、在线融资交易、在线物流交易等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系统,是典型的交易性融资业务;应用OOPN方法构建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结构模型,并分析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的交易联动性属性。(2)采用OOPN方法对比分析预付账款类、存货类和应收账款类融资模式三大类别中典型融资模式交易联动过程,挖掘业务流程中的异同点和风险点,进而以业务模块可重用和风险控制为出发点,以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规范化为目的,分别构建线上供应链金融预付账款类、存货类和应收账款类融资模式的交易联动模型。(3)提出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是线上供应链金融协同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基础。本文认为,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促进业务协同,而基于交易联动过程的操作风险、供应链的整体信用风险和中小企业交易性信用风险是线上供应链金融独特的风险,应从交易过程中风险识别的关键点来进行防控,为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风险定价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构筑柳汽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平台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筑柳汽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平台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属性问题研究 ——以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关于产能过剩的理论解释 |
2.1.1 西方经济理论对供求均衡的观点 |
2.1.2 马克思关于生产相对过剩的论述 |
2.1.3 产业组织理论对产能过剩的研究 |
2.2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产能过剩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产能过剩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
2.2.2 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研究 |
2.2.3 关于产能过剩测度的研究 |
2.2.4 关于产能过剩治理的研究 |
2.3 理论与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产能过剩的属性划分和形成机制 |
3.1 产能过剩属性的定义及划分 |
3.1.1 “属性”溯源及产能过剩属性的定义 |
3.1.2 产能过剩属性的划分 |
3.1.3 剖析产能过剩属性的必要性 |
3.2 产能过剩形成机制 |
3.2.1 供求数量失衡与数量性产能过剩 |
3.2.2 供求质量失衡与质量性产能过剩 |
3.2.3 供求结构失衡与结构性产能过剩 |
3.3 产能过剩属性问题研究的三大命题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产能过剩现状及行业特征 |
4.1 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与产能过剩现状 |
4.1.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成就 |
4.1.2 中国制造业近10年来发展概况 |
4.1.3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
4.1.4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现状 |
4.2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行业特征 |
4.2.1 文献回顾 |
4.2.2 研究设计 |
4.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及政策含义 |
4.3 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与生产过剩现状 |
4.3.1 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现状 |
4.3.2 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过剩现状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数量属性——以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 |
5.1 高速工业化进程和“世界工厂”形成背景 |
5.1.1 中国高速工业化进程 |
5.1.2 “世界工厂”的形成 |
5.2 预算软约束和重复建设 |
5.2.1 预算软约束 |
5.2.2 重复建设 |
5.3 中国制造业数量性产能过剩的实证检验——以汽车工业为例 |
5.3.1 文献回顾 |
5.3.2 研究设计 |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4 小结及政策含义 |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质量属性——以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 |
6.1 对“中国创造”的迫切需求与制造业创新效率低下的矛盾 |
6.1.1 对“中国创造”的迫切需求 |
6.1.2 制造业创新效率低下的困局 |
6.2 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迫切需求与制造业可持续性薄弱的矛盾 |
6.2.1 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迫切需求 |
6.2.2 制造业可持续性薄弱 |
6.3 中国制造业质量性产能过剩的实证检验——以汽车工业为例 |
6.3.1 文献回顾 |
6.3.2 研究设计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4 小结及政策含义 |
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结构属性——以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 |
7.1 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现状 |
7.1.1 产品结构不合理 |
7.1.2 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 |
7.1.3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
7.1.4 产业关联结构不合理 |
7.2 中国制造业产业滞后升级的原因 |
7.2.1 过度投资扭曲了产业结构,并导致投资效率下降 |
7.2.2 短暂的人口红利优势温床及其消失 |
7.2.3 核心技术的制约以及FDI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替代 |
7.2.4 高沉没成本与高退出壁垒 |
7.3 中国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实证检验——以汽车工业为例 |
7.3.1 文献回顾 |
7.3.2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7.3.3 小结及政策含义 |
第八章 供给侧改革治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路径 |
8.1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的总体思路——基于三大属性的视角 |
8.2 中国制造业数量性产能过剩治理 |
8.2.1 “软”“硬”预算约束、兼并重组与“去产能”的关系 |
8.2.2 “软”“硬”预算约束与“去‘数量性产能过剩’” |
8.2.3 兼并重组的组织创新与“去‘数量性产能过剩’” |
8.3 中国制造业质量性产能过剩治理 |
8.3.1 创新驱动、“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与“去产能”的关系 |
8.3.2 创新驱动与“去‘质量性产能过剩’” |
8.3.3 “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与“去‘质量性产能过剩’” |
8.4 中国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治理 |
8.4.1 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与“去产能”的关系 |
8.4.2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去‘结构性产能过剩’” |
8.4.3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去‘结构性产能过剩’”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文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
二、开放发展战略 |
三、沿海地区开放发展 |
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 |
五、简要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实现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实现创新 |
三、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分析框架 |
一、区域经济系统模型 |
二、区域经济系统开放发展模型 |
三、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经济发展理论 |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
二、经济增长动因理论 |
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四、经济增长的简化模型 |
第三节 区域发展理论 |
一、区域均衡发展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 |
三、后发展地区赶超发展理论 |
第四节 区位优势理论 |
一、区位有关概念和内涵 |
二、区位因素理论 |
三、区位优势与区域发展 |
第五节 区域经济分工合作理论 |
一、区域分工合作基础 |
二、区域分工理论 |
三、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沿海区域开放发展实践 |
第一节 国外典型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一、美国西部沿海开发 |
二、日本东部沿海开发 |
三、韩国沿海地区开发 |
第二节 国内典型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一、广东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二、江苏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三、福建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第三节 典型沿海经济区开放发展经验对比启示 |
一、国际区域对比启示 |
二、国内区域对比启示 |
三、国外与国内区域对比总结 |
四、对沿海后发展地区的启示 |
第四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北部湾经济区界定 |
一、地理区域界定 |
二、行政区域界定 |
三、功能区域界定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前 |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中越关系正常化前 |
三、中越关系正常化后至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前 |
四、北部湾经济区设立至今 |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现状 |
一、开放发展成就显着 |
二、开放发展问题突出 |
三、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战略路径分析——基于SWOT分析法和自组织理论 |
第一节 分析理论和方法 |
一、SWOT分析法介绍 |
二、自组织理论介绍 |
第二节 北部湾经区开放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
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优势 |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劣势 |
三、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机遇 |
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挑战 |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径选择 |
一、可行路径分析 |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径归纳 |
第六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重点产业培育 |
第一节 产业开放发展现状 |
一、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二、产业发展布局现状 |
三、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开放度分析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选择和布局分析 |
一、区域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
二、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分析 |
三、北部湾经区产业选择和布局 |
第三节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开放发展 |
一、坚持实施产业开放战略,加快吸引各类要素聚集 |
二、坚持实施非平衡产业发展战略,尽快培育主导优势产业 |
三、坚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力争取国家层面支持 |
四、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提升长远发展能力 |
五、坚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增强基础领域投资建设 |
六、突出区域内部合作,形成整体竞争合力 |
第四节 基于产业梯度和差异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分析 |
一、区域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合作 |
二、北部经济区与周边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分析 |
三、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
第七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区域合作深化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
二、区域经济合作内在机理 |
三、区域开放合作的层次 |
四、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
五、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
一、区域开放合作成就 |
二、区域合作平台建设 |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
第三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 |
一、“一带一路”战略提出 |
二、“一带一路”战略中北部湾经济区定位 |
三、创新北部湾经济区支点作用 |
第四节 建设特色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 |
一、跨境经济合作区理论和实践 |
二、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
三、创新北部湾跨境经济合作模式 |
第五节 拓展深化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 |
一、强化北部湾经济区腹地支撑 |
二、加快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
三、拓宽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平台 |
四、强化区域合作平台具体措施 |
第八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市场体系建设 |
第一节 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 |
一、市场、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 |
二、交易费用与市场环境 |
三、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建设实践和评价 |
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 |
二、广西(含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建设 |
三、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分析评价 |
第三节 加快完善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 |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和要求 |
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 |
三、加快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具体对策 |
第四节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优化市场环境建议 |
第九章 展望: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型经济高地 |
一、开放型经济内涵和要求 |
二、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必要性 |
三、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可行性 |
四、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广西“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论文框架结构 |
1.3 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合作理论与实践 |
2.1.1 区域开放合作 |
2.1.2 次区域合作 |
2.2 "一带一路"的实证研究及战略讨论 |
2.2.1 "一带一路"的实证研究 |
2.2.2 "一带一路"的实践战略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广西建设"一带一路"的优势与问题 |
3.1 广西开放经济的现状分析 |
3.1.1 产业基础 |
3.1.2 商品贸易 |
3.1.3 国际投资 |
3.1.4 人员往来与其他合作 |
3.2 广西建设"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 |
3.3 广西建设"一带一路"应关注的问题 |
4 广西"两国双园"模式案例研究 |
4.1 典型次区域合作的优势与问题 |
4.1.1 跨境次区域合作模式案例——GMS合作 |
4.1.2 "一带一路"战略与次区域合作的共性与特性 |
4.2 "两国双园"模式对广西"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
4.2.1 "两国双园"的建设背景与现状 |
4.2.2 "两国双园"模式的积极经验 |
4.2.3 "两国双园"模式的拓展提升 |
5 结论与建议 |
5.1 重点项目 |
5.2 政策支持 |
参考文献 |
(7)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2章 理论依据、分析工具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理论依据 |
2.2 分析工具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外部环境分析 |
3.1 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发展历程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3 产业竞争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4.1 内部资源分析 |
4.2 内部能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竞争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2 竞争战略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竞争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战略实施 |
6.2 实施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 |
(二) SWOT 矩阵分析法 |
四、中外文献综述 |
(一) 汽车产业园区界定及性质 |
(二) 汽车产业园区特征及发展阶段划分 |
五、本文创新点和不足 |
(一) 本文创新点 |
(二) 本文不足之处 |
六、研究技术线路图 |
第二章 产业布局理论 |
一、产业布局理论 |
二、产业布局模式 |
第三章 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一、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一) 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二) 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
二、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方向 |
(一) 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二) 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
三、国内工程机械现状与走向 |
第四章 产业现状与 SWOT 分析 |
一、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产业发展现状 |
(一) 基本概况 |
(二) 产业现状分析 |
二、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SWOT分析 |
(一) 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优势(S) |
(二) 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劣势(W) |
(三) 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机遇(O) |
(四) 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挑战(T) |
第五章 发展战略 |
一、总体思路 |
二、基本原则 |
三、发展定位 |
四、发展目标 |
第六章 规划布局及功能设计 |
一、总体布局规划 |
二、制造业基地布局规划 |
(一) 南部研发制造功能片区 |
(二) 贸易博览娱乐功能片区 |
(三) 生产生活服务功能片区 |
第七章 发展重点 |
一、积极发展汽车制造产业 |
(一) 大力发展以轿车为龙头的整车制造产业 |
(二) 加快发展关键零部件产业 |
(三) 同步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产业 |
二、加快推进汽车贸易博览产业 |
(一) 积极培育发展汽车电子商务产业 |
(二) 大力发展汽车贸易博览产业 |
(三) 开拓发展汽车信贷服务业 |
(四) 率先发展汽车绿色回收产业 |
三、着力培育汽车研发设计产业 |
(一) 大力培育研发设计产业 |
(二) 培育发展检测认证产业 |
四、积极发展汽车文化娱乐产业 |
五、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六、全面发展现代人居服务产业 |
第八章 保障措施 |
一、加快交通物流保障能力建设 |
(一) 交通物流需求测算 |
(二) 交通物流保障措施 |
二、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
(一) 土地要素 |
(二) 能源要素 |
(三) 人力资源 |
(四) 通讯系统 |
三、增强高端服务功能 |
四、夯实公共服务平台 |
五、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10)基于OOPN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关于线上供应链金融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研究 |
1.2.3 关于交易联动和服务组合方法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
2.1.1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核心思想 |
2.1.2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指导意义 |
2.2 控制论与协同论 |
2.2.1 控制论和协同论的核心思想 |
2.2.2 控制论和协同论的指导意义 |
2.3 交易成本理论 |
2.3.1 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
2.3.2 交易成本理论的指导意义 |
2.4 资源依赖理论 |
2.4.1 资源依赖理论的核心思想 |
2.4.2 资源依赖理论的指导意义 |
2.5 面向对象的Petri网(OOPN)方法 |
2.5.1 OOPN方法的定义 |
2.5.2 OOPN建模过程 |
第3章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性分析与描述 |
3.1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和特点 |
3.2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性表现 |
3.3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性描述 |
第4章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运作过程分析 |
4.1 线上供应链金融不同模式交易联动的描述与对比 |
4.1.1 预付账款类融资模式的交易联动的描述与对比 |
4.1.2 存货类融资模式交易联动的描述与对比 |
4.1.3 应收账款类融资模式交易联动的描述与对比 |
4.2 线上供应链金融不同模式的交易联动模型构建 |
4.2.1 预付账款类融资模式的交易联动模型 |
4.2.2 存货类融资模式的交易联动模型 |
4.2.3 应收账款类融资模式的交易联动模型 |
4.3 线上供应链金融不同模式的交易联动模型分析 |
4.3.1 业务信息化 |
4.3.2 信用延伸 |
4.3.3 风险点识别 |
第5章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效应分析 |
5.1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业务协同 |
5.1.1 线上供应链金融在线融资系统构建 |
5.1.2 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组合创新 |
5.2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风险防控 |
5.2.1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风险防控组织架构 |
5.2.2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风险防控方法 |
5.3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产品定价 |
5.3.1 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定价存在的问题 |
5.3.2 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产品定价思路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构筑柳汽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平台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3]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属性问题研究 ——以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D]. 余淑秀. 西北大学, 2020
- [4]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D]. 杨振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广西“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合作模式研究[D]. 尹可欣. 浙江大学, 2017(08)
- [6]商用车企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J]. 张艳. 汽车纵横, 2015(12)
- [7]重汽集团动力事业部竞争战略研究[D]. 肖岗. 山东大学, 2015(06)
- [8]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发展策略研究[D]. 熊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4(03)
- [9]汽车销售业电子商务策略研究[J]. 傅英博. 无线互联科技, 2013(11)
- [10]基于OOPN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机理研究[D]. 谢琴.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