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变化

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变化

一、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刘经纬[1](2021)在《应对淋病一线药物耐药的策略初探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快速检测及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一节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目的]头孢曲松是淋病治疗时最后的一线经验性药物。本研究对中国常规淋球菌耐药监测中发现的头孢曲松高水平耐药的BJ16148克隆,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方法]采用纸条梯度扩散法检测该头孢曲松耐药株,对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头孢克肟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 n,MIC),同时使用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多位点测序分型和淋球菌耐药位点测序分型进行基因型别的鉴定。[结果]此头孢曲松MIC为0.5mg/L的BJ16148菌株,阿奇霉素的MIC为0.25mg/L,大观霉素的MIC为16mg/L,四环素的MIC为4mg/L,环丙沙星的MIC为>32mg/L,头孢克肟的MIC为lmg/L。经过分子分型鉴定,多抗原测序分型为3435型,多位点测序分型为1903型,淋球菌耐药位点测序分型为233型,其中头孢曲松耐药相关的penA基因为60型。[结论]本研究发现的头孢曲松高水平耐药的淋球菌菌株与2015年日本发现的头孢曲松耐药的FC428克隆同源。第二节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克隆的检测技术建立[目的]目前在全球多个地区已发现了同一型别的头孢曲松耐药株,本研究建立一种能快速识别此耐药淋球菌克隆的分子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的原理,针对淋球菌porA和penA两段基因上的特定序列进行检测技术的建立开发,并验证和评估双检方法的可行性和检测限。[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双检方法可检测出相应的基因片段,对淋球菌和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检测限约为160拷贝/反应。[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淋球菌和全球传播的头孢曲松耐药克隆快速的双检方法。此方法有较好的检测效能,可开展下一步的评测实验。第三节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分子检测方法的比较[目的]比较四种针对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分子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临床适用场景。[方法]根据文献的描述,分别建立检测耐药流行株的普通探针法,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探针法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法。选取国内已发现的18例阳性样本和分属不同penA基因型别的51例阴性样本,评估四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四种方法的敏感性都为100%。探针方法检测阴性样本时,LNA探针法产生较多假阳性结果,普通探针法次之,双检方法中未出现假阳性。HRM法中,所有阳性样本的熔解温度介于78.25℃至78.95℃,小于阴性样本最低的熔解温度79.35℃,可将熔解温度设定为79℃以区分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结论]四种方法都能较准确的检测出全球传播的头孢曲松耐药的淋球菌克隆。在大批量筛查检测时推荐采用HRM法,在临床快速检测时推荐采用双检方法。第二部分 淋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监测第一节 大连地区淋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性的初步研究[目的]在淋球菌耐药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为了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初步检测了大连地区收集的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特征。[方法]选取2016-2018年,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收集的12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对庆大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统计3年间的MIC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20株淋球菌中未发现对庆大霉素耐药的分离株,其中103株(85.8%)对庆大霉素敏感(MIC≤4mg/L),17株(14.2%)对庆大霉素中敏(MIC为8mg/L)。3年间的淋球菌菌株对庆大霉素的MI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连地区收集的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高,且不随年份变化。可扩大样本量检测,以了解庆大霉素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潜力。第二节 中国淋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性的横断面研究[目的]本研究评估我国的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以及庆大霉素和与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和大观霉素等抗生素的药敏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中国7个省或直辖市的47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并分析不同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联。[结果]庆大霉素的MIC介于1mg/L至8mg/L,未发现耐药株。19(4.0%)株对头孢曲松耐药,73(15.5%)株对阿奇霉素耐药。7株淋球菌同时对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耐药,其中6株对庆大霉素敏感性高。庆大霉素的MIC和各抗生素的耐药状态之间不存在关联。[结论]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发现我国淋球菌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可开展下一步的临床试验以评估治疗效果。此外,我国淋球菌对一线治疗用药头孢曲松和(或)阿奇霉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亟需监测敏感性变化情况。

时祝帅,王德霞,聂青松[2](2016)在《2010-2015年扬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和流行株质粒谱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检测扬州地区临床分离淋球菌的耐药性和质粒谱,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动态改变提供参考。方法:2010-2015年临床分离191株淋球菌,采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采用WHO推荐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头孢曲松、壮观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的药物敏感性。用碱裂解法分析菌株的质粒谱。结果:191株对壮观霉素全部敏感;108株对头孢曲松敏感,占56.54%,中度敏感83株,占43.46%,无耐药;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耐药菌株分别为187株(97.90%)、163株(85.34%)、162株(84.82%),PPNG 81株(42.41%),质粒介导的四环素高度耐药株(TRNG)98株(51.31%)。146株(76.44%)检出质粒,7种质粒谱型。结论:壮观霉素可作为扬州地区淋病治疗首选用药,其次为头孢曲松,使用头孢曲松应随时观察其疗效。扬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以质粒介导耐药为主,TRNG阳性率发生显着变化,建立当地淋球菌耐药流行簇的分子生物学档案,可为菌株的溯源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刘勇波,陈燕如[3](2016)在《200株淋球菌耐药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本院分离的200株淋球菌对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6种抗菌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监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 200株淋球菌中,对6种抗菌素的耐药率以环丙沙星为首,耐药率高达94.5%;其次是青霉素,耐药率达92.0%,其中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49株(24.5%);四环素耐药率为67.5%,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56株,占28.0%;未发现头孢曲松、头孢克肟耐药菌株,但其低敏率分别为7.0%,5.5%,未发现壮观霉素耐药菌株和低敏菌株;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二重耐药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同时耐药共检出139株(69.5%)最高,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同时耐药109株(54.5%)。结论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效果差;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敏感性较高,推荐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同时定期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

黄夏梦,李苌清,田驰,王广基,王霆[4](2014)在《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耐药趋势的国内文献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我国临床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趋势,本研究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监测文献,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归类,计算和分析不同年份和地区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与敏感率。共筛选文献101篇,数据主要集中在20002010年,经分析,全国耐药率:平均为0.66%,2008年最高为1.45%;全国敏感率:平均为68.83%,2001年最低仅56.44%。期间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与敏感率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均呈波动变化。从文献分析结果可知,20002010年虽然各地区耐药率有差异,但总体上我国临床分离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敏感率下降。

黎小东,曹文苓,宋卫忠,梁艳华,毕超,林路洋,张莉,张锡宝,吴德标[5](2012)在《2010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及PPNG和TRNG的流行趋势。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83株淋球菌检出PPNG 24株(28.9%)、TRNG 50株(60.2%)、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8.8%,高度耐药株(MIC≥16 mg/L)43株(51.8%),而76株淋球菌中阿奇霉素耐药株11株(14.5%),均未出现对头孢曲松、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抗菌活性强。结论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及动态监测淋球菌耐药性变迁是临床减少淋球菌耐药菌株出现的有效办法。

陶小华[6](2009)在《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趋势及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其部分耐药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是淋病的病原菌,主要经性途径传播。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增6000万淋病患者,这无疑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淋病主要引起黏膜感染,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感染可扩散至邻近器官,或经血播散。妇女和儿童感染淋病可产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孕、失明等。此外,淋病患者感染HIV的机会可增加近5倍。据全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90年代,淋病呈上升趋势;至2000年,淋病开始缓慢下降。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Ng耐药株特别是多重耐药株的出现,使淋病疫情复杂化。头孢曲松(ceftriaxone,CRO)是各国推荐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但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可以预见,一旦Ng对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有效治疗手段将面临枯竭的窘境,发病率将急剧增加,淋病的流行也会更为广泛。有鉴于此,研究Ng对CRO的耐药机制刻不容缓。迄今为止,国内外分离出耐CRO Ng临床株非常罕见,这直接制约着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为此,我们拟采用人工诱导的方法,在实验室诱导出耐CRO Ng株,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Ng对CRO耐药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可以预见,本研究的结果对我国淋病的预防和治疗可能会产生一定积极的作用。全文分为4个部分,各章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第一部分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监测及趋势的系统分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数据库收集近期国内外发表的有关中国大陆地区Ng CRO耐药监测文献。筛选合格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分析文献的质量及Ng的耐药趋势。入选46篇文献,共报道10163株Ng CRO药敏情况;23篇文献主要来自华南地区(50%);26篇提供的标准菌株为WHO Ng分离株(56.52%);32篇文献药敏试验方法为WHO推荐的琼脂糖稀释法(69.57%);Ng的CRO耐药率仍较低但有增加趋势。由此可见,应该进一步提高Ng耐药监测研究的质量,使之能更好地反映Ng耐药状况;此外,要加强有关耐药机制的前瞻性研究,防范于末然。第二部分淋病奈瑟菌临床头孢曲松敏感株体外诱导耐药试验采用次抑菌浓度法对1株Ng CRO敏感株体外经CRO反复诱导。诱导前Ng临床株CRO的MIC值为0.0156μg/ml,经过120代传代,诱导后菌株对CRO的MIC值为1.0μg/ml;耐药子代经过30d的无药传代后MIC值无明显变化。可见,体外人工诱导虽然过程漫长,但仍可获得Ng耐CRO株,且该获得性耐药稳定性较好。体外诱导耐药的成功使后续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可能,同时也说明,如果临床继续滥用CRO治疗Ng,耐CRO Ng迟早会产生。第三部分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敏感株和耐药株双向凝胶电泳试验本研究的目的是分离Ng CRO临床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为进一步研究Ng的蛋白质组学打下基础。分别提取母代、子代两种细菌的总蛋白,进行等电点聚焦和SDS-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对所得胶图利用ImageMaster 5.0软件进行分析。最好得到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差异表达>1.3倍的蛋白斑点24个。该结果证明在Ng CRO临床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中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能对这些分了进行较有效地分离。第四部分运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研究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敏感株和耐药株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与Ng产生CRO耐药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揭示其部分耐药机制。对蛋白质表达差异>1.3倍的24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切取,其中有两个蛋白质斑点(795、1014)没有切到相应的蛋白质,最后共有22个蛋白质斑点进行了LC-MS/MS分析。将原始质谱文件输入SEQUEST软什并查寻NCBI数据库,搜索后匹配到的蛋白质点有21个,每个蛋白质点有1~多个蛋白群组成。其中第1127蛋白质斑点未检索到相应的蛋白质,可能为一种新的蛋白质分子,需要进一步鉴定。已鉴定的蛋白质与细菌的运动、新陈代谢、信号转导、分裂、基因合成和甲基化、β-内酰胺水解等有关,可为进一步研究Ng耐CRO机制提供线索。

汤少开,叶兴东,梁碧华,曹文苓,黄雪梅,黎小东,张锡宝[7](2007)在《广州地区淋球菌的耐药趋势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近年我市在性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情况下,淋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趋势及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淋病控制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性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自全市性病检测点,淋球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来自每年临床淋病患者菌株的监测,使用琼脂稀释法对壮观霉素、头孢三嗪、环丙沙星、四环素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6年来我市性病年报告发病率及淋病监测发病率逐年下降,淋球菌仍保持对壮观霉素的高度敏感,但对头孢三嗪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等几种常用传统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青霉素、环丙沙星及四环素等药物己不宜用于淋病的治疗,加强临床淋病用药指导十分必要。

蒋法兴[8](2007)在《淋球菌耐药质粒基因分型研究及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2003—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监测目的监测南京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2003-2006年淋球菌耐药现状。方法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测了791株淋球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阳性率每年维持在42.23%-57.36%之间,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阳性率由2003年的19.47%(37/190)上升到2006年的32.82%(65/198)。在非PPNG中,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菌株的阳性率介于57.84%~87.27%。耐环丙沙星淋球菌的阳性率介于97.89%~99.51%,未检出对头孢曲松耐药的淋球菌,每年的低敏菌株比例处于30.58%-57.89%之间。每年均检出1-2株对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共6株。结论南京地区分离的淋球菌中,PPNG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TRNG的阳性率快速增长,染色体介导的耐青霉素和环丙沙星淋球菌的比例很高,偶见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为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第二章1999—2006年南京地区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etM基因基因分型研究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tetM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是否为TRNG,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单管PCR方法对TRNG阳性菌株作tetM基因分型。结果1999—2006年间南京地区1208株淋球菌中共检出260株(21.52%)TRNG,其中68.08%(177/260)的TRNG亦为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即为PPNG/TRNG,TRNG的阳性率逐年增高。TetM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荷兰变型为258株,美国变型仅2株。结论:南京地区流行的TRNG以荷兰型tetM基因为主(99.23%),美国型仅为偶发。第三章1999-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青霉素耐药性及耐药质粒基因型研究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淋球菌青霉素耐药状况,了解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质粒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青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检测菌株是否产青霉素酶。采用单管PCR方法对PPNG耐药质粒进行基因分型。结果8年间共检测了1208株淋球菌,青霉素总耐药率为84.02%(1015/1208)。染色体介导的耐青霉素淋球菌(CMRNG)占45.53%(550/1208)。PPNG占38.49%(465/1208),其中177(38.06%)株同时为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即PP/TRNG。PPNG阳性率自1999(8.04%)年起逐年增加,至2004达最高(57.36%),2005、2006年略有下降。质粒PCR分型结果显示,所测菌株均携带亚洲型质粒。结论南京地区CMRNG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PPNG近年增加较快,携带亚洲型质粒的PPNG在南京地区流行,未发现其它类型的质粒。第四章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目的检测导致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16S rRNA基因中的突变位点。方法将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MIC≥128μg/mL)、2株大观霉素MIC32μg/mL淋球菌、2株大观霉素MIC 16μg/mL的淋球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DNA扩增、测序分析,寻找致淋球菌大观霉素耐药的突变基因。结果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株的16S rRNA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其中2株(MIC>256μg/mL)为C1192T突变,1株(MIC256μg/mL)为C1344T、T1345A突变,1株(MIC256μg/mL)为T990G、T991C突变,1株(MIC128μg/mL)为T990G、G1343C、C1344T突变,1株(MIC1281μg/mL)为T991C突变。大观霉素敏感的菌株均未发现突变。结论淋球菌16S rRNA基因不同位点突变可能导致大观霉素不同程度的耐药,C1192T突变可能导致高度耐药,其它单一位点或多位点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耐药。第五章头孢曲松低敏的淋球菌中PBP2氨基酸替代或插入模式研究目的检测头孢曲松敏感性下降的淋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的镶嵌状结构模式,探讨该模式是否与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有关。方法将11株头孢曲松低敏和2株头孢曲松敏感的淋球菌penA基因全基因测序,通过BLASTN与BLASTX分析,研究penA基因的碱基插入和置换情况及PBP2中氨基酸插入和置换模式。结果13株淋球菌的penA基因中有多个碱基置换或插入,PBP2中共发现5种模式的氨基酸插入或置换模式,没有发现PBP2镶嵌状结构模式。结论PBP2的镶嵌状结构可能与头孢曲松敏感性下降无关,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导致淋球菌对头孢曲松低敏。

曹文苓,黎小东,张锡宝,李平,梁艳华,宋卫忠,吴德标[9](2006)在《2005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生素耐药性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2005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PPNG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10株淋球菌检出PPNG38株(34.5%)、TRNG56株(50.9%);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96.4%,青霉素耐药率的达93.6%;头孢妥仑MIC50为0.125mg/L,MIC90为0.5mg/L。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结论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在临床上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张铁军[10](2006)在《淋病流行特征及淋球菌耐药性研究》文中认为淋病(Gonorrhea)的病原体是奈瑟氏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人类是其唯一宿主。淋球菌感染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抗生素治疗。因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和不正规使用,现已发现淋球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多。淋球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本课题对上海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研究,结合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对菌株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探讨,了解淋球菌的耐药特点,阐明淋球菌的相关耐药机制,为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淋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监测 一、探讨目前淋病流行特征及病人就医行为的特点。在上海地区选择3所性病专科医院或门诊,对门诊病例中确诊为淋病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淋病门诊病例中以男性居多(87.5%),年龄分布以20岁~、30岁~、40岁~三组为主(93.8%),职业分布居前三位者为工人、民工、干部,占全部病例的65.1%,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76.3%);对性行为及疾病情况分析发现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18.7%,出现淋病症状后仍有性生活者占28.8%;对就医行为分析表明,出现淋病临床相关症状后3天内就诊者占32.5%,有17.5%的病例愿意选择私人诊所或者不正规治疗,同时发现20.1%的病人两周内曾有抗生素使用史。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淋病在上海地区仍然主要是以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调查对象的性行为及疾病求医行为需要引导和促进,在出现淋病相关症状后仍有无保护的性行为发生,以及一些病人曾有使用抗生素史,存在着传播淋病的潜在危险,也容易促进行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流行。 二、为了解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我们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头孢曲松、四环素、多西环素、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壮观霉素对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对菌株作β-内酰胺酶测定。并根据检测的耐药性结果对菌株和抗生素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80株菌株中,所有菌株均对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敏感;其中87.5%对青霉素耐药,88.7%对四环素耐药,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分别占45%和18.8%;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94.7%;对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7.5%,95.0%和95.0%。依据耐药性监测的结果分别进行Q聚类和R聚类,可进一步将菌株分成四类,将抗生素分成三类,为研究耐药性与基因分型的联系打下基础,由耐药性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非常严重,对淋球菌的耐药性进行连续性监测是淋病预防控制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第二部分 淋球菌基因分型及淋球菌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一、建立并优化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淋球菌进行基因分型的方法,探索运用RAPD进行传染源追踪的可行性。采用四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提取淋球菌基因组DNA,按照扩增结果进行优劣比较;运用RAPD对淋球菌标准菌株进行区分及对经性伴传播的淋病病例进行RAPD指纹图谱比较。结果表明运用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法可以抽提较完整的基因组DNA,获得良好的RAPD指纹图谱;各菌株的RAPD指纹图谱间有明显DNA多态性;临床经性伴传播的病例中获得了相似的RAPD指纹。研究表明,如果选择最佳的DNA抽提技术、合适的随机引物,运用RAPD指纹图谱可以对淋球菌进行有效基因分型,并可作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染源的追踪的一种辅助手段。 二、了解上海地区淋病病原体奈瑟氏双球菌的不同基因分型及各基因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在建立了RAPD基因分型的基础上,运用RAPD技术对8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区分,从分子水平对淋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探讨不同的基因分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80株淋球菌分离株有着较为相似的RAPD指纹图谱,但各菌株的指纹图谱之间有一定的多态性,依据指纹图谱的多态性可将菌株区分为Ⅰ、Ⅱ、Ⅲ三种基因分型,对此三种基因分型与A、B、C、D四种不同的耐药类型进行对应分析,发现耐药类型与基因型别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通过本研究发现上海地区淋球菌流行株有着不同的耐药特点及基因型别,耐药性与不同的基因分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x2=27.59,P<0.05)。 第三部分 淋球菌耐药性与质粒的关系研究 一、了解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质粒分布情况,初步探讨其与淋球菌耐药性的关系。我们在前面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的基础上,应用碱裂解法对淋球菌的质粒进行了抽提,获得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质粒谱。结果共检测出有42.5kb、39.5kb、7.4kb和4.2kb的四种不同分子量的质粒,7.4kb和4.2kb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5.0%和96.3%。质粒谱型有10种,其中以42.5kb+39.5kb+7.4kb+4.2kb、39.5kb+7.4kb+4.2kb、7.4kb+4.2kb及4.2kb四种类型居多,占86.25%。所有检测出的PPNG菌株(包括PPNG/TRNG)均含有7.4kb质粒,而所有TRNG菌株(包括PPNG/TRNG)则均含有42.5kb质粒和39.5kb质粒;而非PPNG或TRNG中所携带的质粒谱型则相对复杂。从而初步认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所携带的4.2kb的质粒,在大部分菌株中可以检出,其在淋球菌耐药机制中的具体意义尚不清楚,而7.4kb的质粒可能会介导淋球菌高水平的青霉素耐药性,42.5kb及39.5kb质粒可能与介导四环素高水平耐药有关。 二、探讨淋球菌的耐药质粒与淋球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淋球菌耐药株所携带的耐药质粒进行质粒消除实验,同时以此消除的质粒转化感受态的大肠杆菌,比较耐药质粒消除和转化前后菌株的耐药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亚致死浓度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用下,淋球菌的耐药质粒可以被部分消除(仍然携带42.5kb的质粒)或者完全消除,且消除子在消除前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会发生改变;而耐药质粒在不同的种属的菌株之间可进行传递,可以将淋球菌的耐药质粒传递给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筛选出的转化子分别携带含有tetM基因的42.5kb的四环素耐药质粒和携带含有TEM-1基因的7.4kb的青霉素耐药质粒,转化子可产生对相应抗生素的耐药性。 第四部分 淋球菌耐药性与染色体耐药基因的关系研究 一、探讨淋球菌耐药株gyrA与parC基因突变与淋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前文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的结果,运用PCR技术扩增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s),并对典型菌株的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分析。产物测序结果显示淋球菌敏感株只检出gyrA基因Asp95单位点突变,中介菌株及耐药菌株在gyrA基因均检出有Ser-91→Phe突变并伴有Asp95或者Ala92位突变,同时有6株检出有parC基因的86、87、91位点突变及其它位置的无义突变。 进一步根据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测序的结果,我们针对不同的突变类型采用不同的扩增引物,为所扩增PCR产物在突变易发生的位置引入新的酶切位点,并运用HinfI、SalI、PstI等限制性内切酶对8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相关PCR产物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综合测序结果及RFLP分析结果可证明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s)的突变与淋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其中gyrA基因突变是淋球菌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重要机制,而Ser-91→Phe更是引起对喹诺酮类耐药非常关键的突变,parC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对淋球菌耐喹诺酮类抗生素起促进作用,常常伴随gyrA基因突变同时出现,与gyrA基因突变共同介导淋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高水平耐药性。 二、探讨mtr系统在介导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性中的作用,以及mtr基因系统之间的负向调节关系。对临床分离的淋球菌代表株mtrR基因序列及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序列的突变进行了测序分析,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受mtrR基因调控的结构基因mtrC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前文对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的结果来揭示mtr系统和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性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所有中介菌株及耐药菌株均发生mtrR基因H105Y的突变,并伴随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的缺失突变;而敏感株有一株出现G45D的突变,但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均未检测出有突变。调控基因mtrR的突变影响了结构基因mtrC的表达,在有mtrR基因第105位密码子突变,并伴随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缺失突变的菌株与无此两位点突变菌株的mtrC基因表达有显着差异(x2=9.525,P<0.05),并且在所检测的三组不同耐药性的淋球菌分离株之间mtrC基因的表达也有显着差别(x2=15.94,P<0.01)。说明了mtrR基因对其上游的结构基因mtrC、mtrD、mtrE有着负向调节作用,当mtrR基因及启动子发生突变时,会导致结构基因的过度表达,进而形成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三、研究淋球菌青霉素耐药性与penA及ponA基因突变的关系。分别运用PCR—SSCP、PCR—RFLP对淋球菌penA及ponA基因进行了分析,在所检测的8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中,所有菌株的penA基因均发生了(Asp-345A)的插入突变,改变了其表达产物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对青霉素的亲合力,而表现出对青霉素不同程度的耐药性。PonA作为编码青霉素结合蛋白1(PBP1)的基因,通过RFLP分析检测出有近93.7%的菌株发生了第421位氨基酸由亮氨酸变成脯氨酸(Leu421→Pro)的突变,此突变影响了青霉素结合蛋白1与青霉素的亲合力。同时研究还表明所有的PPNG菌株也可同时发生penA基因的突变,除两例ponA未突变外,绝大多数PPNG可发生ponA基因的突变。结果显示在淋球菌流行株中染色体介导和质粒介导两种方式协同作用造成了淋球菌对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性。

二、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应对淋病一线药物耐药的策略初探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快速检测及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第一节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
        引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克隆的检测技术建立
        引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分子检测方法的比较
        引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淋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监测
    第一节 大连地区淋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中国淋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性的横断面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论文相关综述 全球淋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网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庆大霉素治疗淋病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的进展
    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论文相关论着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改良的微量稀释法用于淋球菌药敏检测的多中心评估研究
    深圳市2010-2017年淋球菌药敏和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在读期间参加的会议和培训班
    在读期间参加的现场实习
致谢

(2)2010-2015年扬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和流行株质粒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主要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1.2.2 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测定
        1.2.3 质粒提取及质粒谱分析
2 结果
    2.1 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2.2 质粒检测
3 讨论

(3)200株淋球菌耐药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抗生素
        1.1.3 培养基
        1.1.4 标准菌株
    1.2 方法
        1.2.1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1.2.2 β-内酰胺酶测定
        1.2.3 质粒介导的四环素耐药淋球菌(TRNG)测定
2 结果
    2.1 药敏结果
    2.2 MIC50、MIC90和累计抑菌率
    2.3 多重耐药性
3 讨论

(4)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耐药趋势的国内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筛选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2.2 不同地区临床Ng对CRO的耐药动态
    2.3 不同地区临床Ng对CRO的敏感率变化
3 讨论

(5)2010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抗生素
        1.1.3 培养基
        1.1.4 标准菌株
    1.2 方法
        1.2.1 最低抑菌浓度 (MIC) 测定
        1.2.2 β-内酰胺酶测定
2 结果
3 讨论

(6)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趋势及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其部分耐药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系统分析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监测及趋势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淋病奈瑟菌临床头孢曲松敏感株体外诱导耐药试验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敏感株和耐药株双向凝胶电泳试验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运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研究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敏感株和耐药株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论文综述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综述 致谢

(7)广州地区淋球菌的耐药趋势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2 结果
    2.1 几种主要性病发病率
    2.2 几种抗生素对淋球菌抗菌活性监测
        2.2.1 壮观霉素
        2.2.2 头孢三嗪
        2.2.3 青霉素
        2.2.4 环丙沙星
        2.2.5 四环素
3 讨论

(8)淋球菌耐药质粒基因分型研究及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2003—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监测
    引言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二章 1999-2006年南京地区四环素高度耐药的淋球菌tetM基因分型研究
    引言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三章 1999-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青霉素耐药性及耐药质粒基因型研究
    引言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章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引言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五章 头孢曲松低敏的淋球菌中PBP2氨基酸替代或插入模式研究
    引言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总结与展望
论文综述
志谢

(10)淋病流行特征及淋球菌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监测
    第一节、全国及上海地区性传播疾病流行状况简介
    第二节、淋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就医行为分析
    第三节、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
第二部分 淋球菌基因分型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RAPD方法在淋球菌分型中的建立
    第二节、淋球菌RAPD分型与耐药性的相关分析
第三部分 淋球菌耐药性与质粒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质粒谱分析
    第二节、淋球菌耐药质粒的转移性研究
第四部分 淋球菌耐药性与染色体耐药基因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淋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与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的关系
    第二节、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性与Mtr基因系统之间关系研究
    第三节、淋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与penA及ponA基因的关系研究
全文总结与建议
    本研究主要内容
    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发表论文
附录二、综述

四、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应对淋病一线药物耐药的策略初探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快速检测及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研究[D]. 刘经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2010-2015年扬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和流行株质粒谱的研究[J]. 时祝帅,王德霞,聂青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12)
  • [3]200株淋球菌耐药检测结果分析[J]. 刘勇波,陈燕如. 现代医院, 2016(06)
  • [4]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耐药趋势的国内文献综述[J]. 黄夏梦,李苌清,田驰,王广基,王霆.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4(06)
  • [5]2010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J]. 黎小东,曹文苓,宋卫忠,梁艳华,毕超,林路洋,张莉,张锡宝,吴德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2(06)
  • [6]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趋势及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其部分耐药机制[D]. 陶小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10)
  • [7]广州地区淋球菌的耐药趋势及对策[J]. 汤少开,叶兴东,梁碧华,曹文苓,黄雪梅,黎小东,张锡宝. 现代医院, 2007(09)
  • [8]淋球菌耐药质粒基因分型研究及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D]. 蒋法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09)
  • [9]2005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生素耐药性结果分析[J]. 曹文苓,黎小东,张锡宝,李平,梁艳华,宋卫忠,吴德标. 热带医学杂志, 2006(08)
  • [10]淋病流行特征及淋球菌耐药性研究[D]. 张铁军. 复旦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