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信息化可以解决企业管理的哪些突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盛誉[1](2020)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而行业红利过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使得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重视资源整合而忽视内部管理,阻碍了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急需通过调整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充分整合和有效运用企业资源,在重新审视和确定企业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及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从而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完成深层次的竞争力构建。本文研究旨在通过信息化的扁平管理,使得企业能够逐步调动下属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确保企业整体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的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目前房地产企业管理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其次,通过介绍国内外先进房地产开发企业案例及其采用的先进技术手段,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组织模式运行方式及流程管理方面的借鉴性启发。随后,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变革内外部的特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根据企业价值定位和责任定位确立集团总部在整个企业中的角色,在遵循权责清晰原则、管理程度与价值链匹配原则、制度至上原则、渐进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集团总部组织框架;二是基于“互联网+”理念和信息化管理提出变革后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优化的建议,同时完善企业的监控机制和价值链;三是在确立流程优化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扁平化的理念对企业流程进行再造,并构建基于信息化的流程管理系统。
杨烈龙[2](2020)在《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讯速进入各行各业,信息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本世纪来,企业信息化,给企业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推动着企业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和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各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很多企业信息化的支持下,实现经营和管理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比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以10年左右的时间,取得了很多传统企业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成果,这体现出信息化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H教育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面向教育领域的工程企业成长为一家面向“产教融合”,专业教育解决方案输出为主的教育技术服务企业。公司通过对行业产业链进行分析,抽取行业主流技术,采用主流商用设备,将企业级应用转化为实用的工程案例库,并将其融入高校教学和实验实训之中。帮助高校进行通信、云计算、智能制造、新型能源、智能汽车等专业实验室系统集成、专业课程建设、并参与部分教学等服务。公司目前有员工1000余人,项目部100余个。伴随公司的成长,一些信息系统续建成投入使用,对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竞争力都有很大提升。但是在公司从实验室硬件集成起步的工程服务公司向教育技术服务转型服务型公司的这个过程中,大家越发感受曾经好用的信息系统越来越不顺手。这些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论文梳理了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管理相关概念、理论,认为企业信息化要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在电脑设备和网络设备上投资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开发几个应用系统让大家使用就可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做好实施信息化的过程管理。就像盖大楼需要首先做好设计、打好地基,要抓好盖楼的过程一样,企业信息化首先是做好规划工作,做好企业架构、业务架构、IT架构的研究、规划和设计,然后才能进行信息化实施,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和监控,使信息系统的软件硬件符合设计、工作过程符合流程规范、验收投产符合质量标准。同时还要注意做好企业信息化的评价工作,找出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新的优化改进工作,使得信息化作用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论文结合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介绍了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组织结构、信息化管理流程和现有信息系统使用情况,然后对H教育公司信息化系统进行了评价指标设计和指标评价,对H教育公司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指标分析,发现H教育公司信息化投资水平并不低,但是在投资方向有所偏差,几个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在当前来看也不是很出色,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关键业务还没有信息化,信息化人才流失问题也突出。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H教育公司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企业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信息系统和人才培养上都有改进空间。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探讨适合H教育公司管理和发展实际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策建议。由于企业运营模式各种各样,企业信息化的结果和效果也各有不同。为了保证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还希望企业管理者首先重视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强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注意标准、规范、规划和过程管理。信息化工作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但是都需要从自身企业实际出发进行适当调整,适合企业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3](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吴琼[5](2019)在《快时尚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改进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企业为了适应当下时代潮流,需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已实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想要在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占得一席之地,不单要靠企业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还要借助于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在结构日趋复杂、经营日渐多元化的背景下,企业逐步走向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佳配置,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快时尚铠盛服饰企业为了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于2010年开始,逐步对不同业务模块实现了信息化系统,替代原手工作业,从各个局部解决企业发展瓶颈,以迅速提升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信息化策略,因而快速地上了一系列信息化项目。这些信息化项目从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ERP、OA一体化办公、供应链系统等信息化系统,都对铠盛服饰企业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也因此形成了许多的信息“孤岛”。本文运用所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针对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更适合铠盛服饰企业的实施策略。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图书查询、网页浏览、实地调研、访问面谈等方法来收集相关资料。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业务问题进行分解,利用信息化成熟度模型(COBIT)和战略一致性模型理论基础,制定对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策略实施的管理方法。本文共六个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和方法进行入手,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策略管理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对企业信息化相关背景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企业信息化的定义、故障树分析法、战略一致性模型、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等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针对服饰企业信息化的业务现状及管理现状分别进行了分析;第四,针对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的问题提出信息化改进策略,从相关的应用平台入手介绍;第五,针对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阐述了信息实施原则、过程、效果评价以及计划;第六,指出本文的结论以及本文不足。本文立足于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应用前景,将企业经营策略、信息技术策略、业务组织流程、信息基础架构四部分相结合起来,打造一套相对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改进实施方案。通过该策略的推行,将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的信息化体系,为信息化的实施应用打下了基础,并对“快时尚”零售型服饰企业的信息化实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兆红[6](2019)在《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仅2018年来看,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产值超过了23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中国建筑在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均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水平率非常低,仅约为0.03%,这一数字与国际0.3%的信息化平均率相比相差甚远。尽管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已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也已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总体上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也有部分的建筑企业可能会比较重视信息化应用的部分,已经或正在实施ERP等信息系统,但由于前期的规划不全面、不合理、不实际或后期应用运维服务跟不上,造成企业信息化管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一前一后”至关重要。所谓“一前”指的是信息化咨询规划,“一后”则是信息化运维服务,尤其是在信息化咨询规划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将信息化规划做的既要切实可行,又要符合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是一件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的事情。首先,本文根据建筑行业的产业特征以及信息化建设需求提出了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策略方面的课题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在建筑行业信息化研究的现状,以信息化规划策略为核心为出发点,根据建筑行业企业的特点,运用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方法对JD建设集团的信息化规划策略进行详细描述。其次,以建筑企业信息化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企业信息化、建筑企业信息化以及信息化规划等相关概念予以定义和描述,同时,对互联网下的建筑业信息化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运用的方法以及规划的流程。第三,通过对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信息化规划难的因素所在,提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重要性。通过JD建设集团的管理现状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结合其战略规划的须要对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第四,针对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进行全面的研究,从不同层面提出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信息化总体架构规划、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信息化应用体系规划、数据安全规划、信息化平台集成规划以及系统选型规划。同时,对于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的实施保障方面也提出了规划的原则、保障措施的研究。最后,总结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策略研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及对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方面未来的展望。
彭田子[7](2019)在《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体量的增长和复杂度的增加,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让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作为传统安全管理方式转型的新方式,逐渐走进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现场。然而,由于当前行业环境、市场环境、企业组织、技术发展等层面存在的较多问题,导致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难以得到有效应用。因此需要对应用不佳的原因深入研究,并根据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有序的解决。本论文首先调研了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的现状。通过文献回顾和问卷调查,分别从政策标准、应用范围、应用深度、具体产品应用等方面,梳理了我国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一是宏观层面上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不足,具体表现在行业智慧工地的建设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等政策的不完善、市场缺乏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选型指导和专业化的建设解决方案;二是微观层面的企业对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投入不足、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的范围和深度不够、产品应用频率低和操作性不佳、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性差。然后,在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调研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识别出23项障碍因素。为了保证障碍因素的准确性和适合度,以有过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经历的专业人员为问卷调查对象,根据障碍因素影响程度的调研筛选出14个主要障碍因素。并进一步利用集成DEMATEL-ISM法对14个障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后得到各障碍因素的特征量和6层级的递阶解释结构模型。综合考虑各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作用路径和层级结构,最终确定出5个关键障碍因素:(1)缺乏高级管理者的支持;(2)经济效益不明显;(3)企业缺乏系统的投资计划;(4)行业智慧工地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缺乏或不完善;(5)对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本质认知不足。最后,基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从政策、市场、企业、技术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价值,从而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林立[8](2019)在《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民营中小企业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显得愈发的重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消费趋向主流,并随着互联网从1.0飞速演进至3.0乃至4.0,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为了迅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具备平稳性及长远性,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上,纷纷设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演进方向,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必修课,即主动拥抱企业信息化,主动提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浪潮。与泉州市的大企业相比,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运营方式及管理手段差异性很大,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处于落后的阶段,需要下一番功夫进行研究,并作出整体的改良。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实践意义。本文以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为例,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对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管理以及民营中小企业等理论归纳总结,研究中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对它们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主要存在企业思想观念与企业战略不同步、技术设施与生产能力不匹配、技术人才需求与其成长空间及待遇不相称、信息化资金投入的长期规划不足、外部环境变换速度加剧了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依据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提出适合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和发展对策,并从企业信息化意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环境应对等方面提出具体化策略,以期对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帮助。在研究的最后,以泉州市民营企业MingX鞋材公司为例,从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和问题、企业信息化二期升级对策、企业信息化升级后评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将具体方案运用实施,观察达到的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了解到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陈红军[9](2016)在《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特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了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总体架构;综合应用文献调查、德尔菲专家咨询和WBS-RBS与管理责任方组合矩阵的方法对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14项风险因素指标进行了辨识,并确定了风险因素所在的项目建设阶段及相应的管理责任方,为后续更好地进行风险因素分析、评估及应对奠定基础;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方法对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风险要素(风险因素、风险后果)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TOPSIS理论的专家未知权重群决策、模糊网络层分析(FANP)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组合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提出了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功能架构,在基于历史项目活动执行风险记录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项目活动风险情况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分析了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应对策略,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监控管理模型;最后以某大型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对论文提出的管理信息化总体架构、组合风险评估模型、风险应对决策方法进行了实例研究,以验证本论文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胡霞[10](2013)在《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信息化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并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已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的基础,企业信息化也成为企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然而,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及管理领域的简单应用,它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只有深刻把握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才会卓有成效。因此,确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模式,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以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企业信息化的时代要求进行阐述,指出信息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了选题的背景,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目的和重要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整理,进而确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以发展的观点,首先界定了企业信息化的定义、要素、内容和特征,以及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括和比较,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阶段瓶颈和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同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述评;在此基础上,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因素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分类及构成结构,从市场、企业自我、外部环境等视角深入研究了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动因问题。第三,对企业信息化驱动过程中所呈现的多样化模式,本文进行了归纳,从推力驱动主导和拉力驱动主导两个方面来研究此问题,并剖析了二者与企业特质的内在关系;根据企业信息化驱动的特点,采用了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企业信息化驱动系统的动力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和系统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深入评价。第四,在对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模式的选择,从企业运营的角度,从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下的制造模式、生产模式和加工模式的选择来论述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选择问题;从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下的设计制造集成、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网络化等模式来论述企业信息化技术模式的选择问题;从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下的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整体引进和应用服务提供商等模式选择来论述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模式的选择问题。第五,在对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与模式选择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鉴于企业信息化驱动的渐进性,以及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的时滞性,同时,企业信息化驱动进程与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之间存在的虚拟和现实的概念漂移问题,本文采用了数据流概念漂移的方法对其进行实验仿真,弥补以往方法对此问题实证评价和实验仿真的不足,借助人工智能和支持向机实时动态测评的优点,有效的克服了“森林覆盖”型样例数据集多层数据之间互相无法对比的难题,实现了对企业信息化驱动及其模式选择问题的有效仿真。最后,结合全文的研究,在明确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原则的基础上,从企业文化革新、信息技术人员设定、基础工作规范和硬软件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其内部基础环境建设策略;从加强政府科技推广、优化政府信息产业发展及提高政府信息服务等方面构建其外部宏观策略,进而形成完整的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适应性对策体系。
二、企业信息化可以解决企业管理的哪些突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信息化可以解决企业管理的哪些突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 |
1.4.1 论文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2 组织管理理论 |
2.1 扁平化组织理论 |
2.1.1 基本原理 |
2.1.2 本文应用 |
2.2 企业流程再造理论 |
2.2.1 基本原理 |
2.2.2 本文应用 |
2.3 信息化管理理论 |
2.3.1 基本原理 |
2.3.2 本文应用 |
3 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总部现有管理组织模式及问题分析 |
3.1 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总部现有管理组织模式 |
3.1.1 “总部+区域+城市公司”三级管理组织 |
3.1.2 “总部+分/子公司(项目部)”两级管理模式 |
3.1.3 “总部+分公司(项目组)”两级矩阵管理组织模式 |
3.2 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运行现状的满意度调查 |
3.2.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2.3 问卷调查结果 |
3.3 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企业信息传递与职能工作设置不完善 |
3.3.2 部分组织结构不合理 |
3.3.3 管理机制不健全 |
3.4 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不足 |
3.4.2 企业管理设置过于陈旧 |
3.4.3 对管理机制顶层设计重视度不足 |
4 国内外案例及启示 |
4.1 国内外案例 |
4.1.1 日本大成公司内部管理组织模式 |
4.1.2 万科集团内部组织管理模式 |
4.2 启示 |
4.2.1 明确合理的管理层次与职能部门 |
4.2.2 创新“互联网+”与信息化组织管理模式 |
4.2.3 构建灵活化、合理化、协同化流程管理 |
5 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变革建议 |
5.1 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组织架构设计建议 |
5.1.1 组织架构设计原则 |
5.1.2 主要部门职能划分 |
5.1.3 构建弹性集团总部组织框架 |
5.2 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管理流程优化建议 |
5.2.1 流程优化原则 |
5.2.2 基于扁平化的流程管理优化 |
5.2.3 基于信息化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 |
5.3 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支撑技术建议 |
5.3.1 基于“互联网+”的管理组织模式控制 |
5.3.2 加强管理组织模式运行的过程控制 |
5.3.3 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价值链 |
5.3.4 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
(二)企业信息化要素 |
1.信息基础设施要素 |
2.信息资源要素 |
3.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要素 |
4.外部供应商 |
5.政策法规与规范标准 |
(三)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 |
1.使企业的组织架构更合理 |
2.推动企业管理流程分析、重组和优化 |
3.共享信息资源,使业务处理更快捷、准确、高效 |
4.整合企业资源,支持管理决策和服务客户 |
5.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 |
(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论 |
1.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理论 |
2.企业架构理论 |
二、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其绩效评价 |
(一)H教育公司概况及其信息化管理背景与目标 |
1.H教育公司简介 |
2.H教育公司战略 |
3.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背景 |
4.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目标 |
(二)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现状 |
1.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的组织架构现状 |
2.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的业务流程现状 |
3.H教育公司信息系统现状 |
(三)H教育公司信息化水平绩效评价 |
1.H教育公司信息化水平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2.H教育公司信息化水平绩效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3.H教育公司信息化水平绩效评价结果 |
三、基于绩效评价结果的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1.信息化管理机构缺失 |
2.信息系统还不完善 |
3.信息化应用状况不佳 |
4.信息化建设效益不佳 |
5.信息化管理人才问题突出 |
(二)H教育公司的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 |
2.信息化建设规划不合理 |
3.组织流程固化,活力不足 |
4.信息系统集成度不够,关键业务没有信息化 |
5.缺乏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
四、H教育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方案优化建议 |
(一)提升信息化管理重视度,优化信息化管理体系 |
(二)优化信息化建设规划 |
(三)改革组织,完善考核和激励制度 |
(四)补齐信息系统短板,实现数据共享 |
(五)加强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快时尚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主要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信息化模型研究 |
1.3.2 国内信息化模型研究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企业信息化相关概念 |
2.1.1 企业信息化定义 |
2.1.2 企业信息化内容 |
2.1.3 企业信息化特征 |
2.1.4 企业信息化作用 |
2.2 企业信息化理论基础 |
2.2.1 故障树分析法 |
2.2.2 战略一致性模型 |
2.2.3 精益—敏捷制造思维 |
2.3 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 |
2.3.1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理论 |
2.3.2 企业信息化管理常用模式 |
2.3.3 企业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变革 |
第3章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
3.1 铠盛服饰企业概述 |
3.1.1 企业情况简介 |
3.1.2 企业发展历程 |
3.2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
3.2.1 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
3.2.2 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3 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成因 |
3.3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战略一致性缺乏分析 |
3.3.1 缺乏企业管理策略的一致性 |
3.3.2 基于信息化业务问题分析 |
3.4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优化必要性分析 |
第4章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改进策略 |
4.1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改方案设计目标 |
4.1.1 企业信息化管理总体目标 |
4.1.2 企业信息化管理具体目标 |
4.2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改进准则 |
4.2.1 “一把手工程”的准则 |
4.2.2 制定“明确目标”的准则 |
4.2.3 以“持续改善为手段”的准则 |
4.3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改进的总体方案 |
4.4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改进的具体方案 |
4.4.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整合 |
4.4.2 企业信息设备资源改进 |
4.4.3 企业信息化组织结构调整 |
第5章 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施和保障 |
5.1 实施过程保障 |
5.1.1 核心系统实施阶段 |
5.1.2 应用推广及延伸阶段 |
5.1.3 系统持续改进阶段 |
5.2 实施制度保障 |
5.3 实施组织保障 |
5.3.1 专业组织 |
5.3.2 员工培训 |
5.3.3 项目风险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及总结 |
6.2 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访谈法 |
(四)研究内容和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3.研究意义 |
二、建筑企业信息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企业信息化相关概念 |
1.企业信息化 |
2.建筑业信息化 |
3.信息化规划 |
4.第三方信息化咨询规划公司 |
(二)互联网下的建筑业信息化 |
1.大数据提升竞争力 |
2.零距离互联网应用 |
3.互联网+建筑 |
(三)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理论 |
1.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运用方法 |
2.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流程 |
三、JD集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JD建设集团概述 |
(二)JD建设集团信息化现状 |
1.JD建设集团信息化现状 |
2.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的必要性 |
(三)JD建设集团信息化问题分析 |
1.存在“信息孤岛” |
2.系统集成难度大 |
3.个性需求无法满足 |
4.信息化建设可扩展性差 |
四、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方案设计 |
(一)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目标设定 |
(二)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指导原则 |
1.立足现实 |
2.着眼长远 |
3.统筹兼顾 |
4.协调发展 |
(三)JD建设集团信息化总体架构规划 |
1.一个集团信息化保障体系 |
2.二个基础支撑平台 |
3.三大统一的信息支持平台 |
4.七大核心运营管理系统 |
5.六大集团管控平台 |
(四)JD建设集团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 |
1.集团IT构架规划 |
2.网络系统规划 |
3.计算机系统硬件规划 |
4.计算机系统软件规划 |
5.IT机房和系统集成环境规划 |
(五)JD建设集团信息化应用体系规划 |
1.JD建设集团整体应用架构规划 |
2.JD建设集团管控应用架构规划 |
3.JD建设集团投资板块系统应用架构规划 |
4.JD建设集团建筑板块系统应用架构规划 |
5.JD建设集团建设ERP业务系统应用规划 |
(六)JD建设集团数据安全备份规划 |
1.本地备份规划 |
2.异地容灾备份规划 |
(七)信息化平台建设集成规划 |
(八)信息化系统选型规划 |
五、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信息化规划实施原则 |
1.总体规划原则 |
2.强调重点突出原则 |
3.分步实施原则 |
4.尽快见效原则 |
(二)信息化实施总体规划步骤 |
1.项目启动阶段 |
2.蓝图设计阶段 |
3.蓝图实现阶段 |
4.系统运行阶段 |
5.项目验收阶段 |
(三)信息化规划过程管理 |
1.规划沟通管理 |
2.规划报告管理 |
3.规划文档管理 |
(四)信息化规划保障具体措施 |
1.项目组织架构及人员职责技能方面 |
2.绩效及评估考核方面 |
3.管理流程及制度方面 |
4.PIO(规划实施办公室) |
5.引进专业第三方咨询规划公司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建筑领域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综述 |
1.2.2 信息化障碍因素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智慧工地的相关概念 |
2.1.1 智慧工地的定义与特征 |
2.1.2 智慧工地的核心技术 |
2.1.3 智慧工地的应用架构 |
2.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相关概念 |
2.2.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
2.2.2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产品设备 |
2.3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
2.3.1 危险源理论 |
2.3.2 轨迹交叉理论 |
2.3.3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2.3.4 多米诺骨牌理论 |
2.3.5 4M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及问题 |
3.1 智慧工地的应用现状 |
3.1.1 智慧工地的市场规模 |
3.1.2 智慧工地的应用项目类型 |
3.1.3 智慧工地的政策标准 |
3.1.4 智慧工地的使用现状 |
3.2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 |
3.2.1 智慧工地中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范围 |
3.2.2 智慧工地中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资金投入 |
3.2.3 智慧工地中安全管理信息化功能应用 |
3.2.4 作业人员管理方面的应用 |
3.2.5 监测预警方面的应用 |
3.2.6 风险交叉警示方面的应用 |
3.2.7 安全隐患识别方面方面的应用 |
3.2.8 应用技术难点 |
3.4 存在问题的梳理 |
3.4.1 制度管理层面的问题 |
3.4.2 人员层面的问题 |
3.4.3 产品层面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障碍因素识别 |
4.1 障碍因素识别的思路和原则 |
4.2 障碍因素的初步识别 |
4.2.1 基于相关信息化文献的障碍因素识别 |
4.2.2 基于现状和存在问题的障碍因素识别 |
4.2.3 基于德尔菲法的风险因素修正 |
4.2.4 障碍因素重组 |
4.3 障碍因素的筛选 |
4.3.1 调查问卷设计、发放、回收 |
4.3.2 基本情况分析 |
4.3.3 信度检验 |
4.3.4 重要障碍因素的筛选 |
4.4 本章小结 |
5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障碍因素分析 |
5.1 集成DEMATEL-ISM方法介绍 |
5.1.1 理论基础 |
5.1.2 DEMATEL方法和ISM方法的互补性 |
5.1.3 DEMATEL和 ISM的运算步骤 |
5.2 专家访谈 |
5.2.1 访谈的内容 |
5.2.2 访谈对象及数据收集 |
5.3 集成DEMATEL-ISM法的模型建立 |
5.3.1 综合影响矩阵的建立 |
5.3.2 确定中心度和原因度 |
5.3.3 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 |
5.4 结果分析 |
5.4.1 障碍因素重要程度分析 |
5.4.2 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分析 |
5.4.3 障碍因素的关系结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对策与建议 |
6.1 针对外部环境的对策建议 |
6.1.1 政策层面 |
6.1.2 市场层面 |
6.2 针对内部环境的对策建议 |
6.2.1 企业层面 |
6.2.2 技术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
B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障碍因素修正问卷 |
C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的障碍因素调研 |
D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的障碍因素访谈提纲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特点与创新 |
1.3.1 论文特点 |
1.3.2 论文创新 |
第2章 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相关研究 |
2.1 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相关研究 |
2.1.1 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和类型 |
2.1.2 信息化建设模式基础 |
2.1.3 信息化建设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2.2 国内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1 民营中小企业的相关概念 |
2.2.2 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与优势 |
2.3 国外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经济环境 |
3.2 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环境 |
3.3 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调研报告分析 |
3.4 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3.4.1 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内部问题 |
3.4.2 信息化提供商存在的问题 |
3.4.3 外部环境和政府政策存在的问题 |
3.5 泉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分析 |
3.5.1 思想观念与企业战略不同步 |
3.5.2 技术设施与生产能力不匹配 |
3.5.3 技术人才需求与其成长空间及待遇不相称 |
3.5.4 信息化资金投入的长期规划不足 |
3.5.5 外部环境变换速度加剧了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 |
第4章 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
4.1 企业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 |
4.1.1 企业领导层信息化发展意识有待增强 |
4.1.2 企业基层针对信息技术加强学习 |
4.1.3 企业信息化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树立和加强 |
4.2 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 |
4.2.1 加大基础网络设施投入,主动拥抱IaaS |
4.2.2 建立企业网络门户 |
4.2.3 采取企业上云的方式运营,探索与PaaS及 SaaS的结合 |
4.3 注重人才培养机制 |
4.3.1 通过制度优化改善员工留存情况 |
4.3.2 通过培养机制优化员工职业规划 |
4.4 政策扶持应对市场变化 |
4.4.1 建立企业信息服务核心 |
4.4.2 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
4.4.3 加强政府监管效力 |
第5章 MingX鞋材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 |
5.1 MingX鞋材企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1 MingX鞋材企业简介 |
5.1.2 MingX鞋材企业信息化现状 |
5.1.3 MingX鞋材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5.2 MingX鞋材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
5.2.1 MingX鞋材企业信息化升级需求分析 |
5.2.2 MingX鞋材企业信息化升级发展策略 |
5.3 MingX鞋材公司信息化发展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9)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s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
1.2.1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1.2.2 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3 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风险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总结 |
1.3 主要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内容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1 企业组织相关概念、理论 |
2.1.1 企业组织相关概念 |
2.1.2 企业组织相关理论 |
2.2 企业信息化相关概念、理论 |
2.2.1 企业信息化概念 |
2.2.2 企业信息化应用内容 |
2.2.3 企业信息化项目生命周期 |
2.3 项目风险相关概念、理论 |
2.3.1 风险基本概念 |
2.3.2 风险的特征 |
2.3.3 风险传导理论基础 |
2.3.4 项目风险的构成要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总体架构研究 |
3.1 企业架构基本理论 |
3.1.1 企业架构概念 |
3.1.2 开放工作组织体系框架(TOGAF)架构分析 |
3.2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特征 |
3.3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总体架构研究 |
3.3.1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总体架构设计步骤 |
3.3.2 目标明晰阶段主要内容 |
3.3.3 信息化架构设计阶段主要内容 |
3.3.4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总体架构实施阶段主要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的WBS-RBS的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因素辨识与体系构建 |
4.1 风险因素辨识与体系构建工作流程 |
4.2 风险因素辨识与体系构建原则 |
4.3 基于改进的WBS-RBS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因素辨识与体系构建方法 |
4.3.1 构建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WBS结构 |
4.3.2 构建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RBS结构 |
4.3.3 构建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管理责任方工作任务结构 |
4.3.4 构建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WBS-RBS与管理责任方组合矩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要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
5.1 解释结构模型法 |
5.1.1 解释结构模型原理 |
5.1.2 解释结构模型构建流程 |
5.2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构建 |
5.2.1 确定风险要素集及风险要素自影响关系矩阵 |
5.2.2 构建风险要素邻接矩阵 |
5.2.3 推算风险要素可达矩阵 |
5.2.4 以可达矩阵R为基础,对风险要素进行层次化处理 |
5.2.5 绘制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要素关系模型图 |
5.2.6 风险要素驱动性和依赖性归类 |
5.3 解释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6.1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6.1.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
6.3 专家未知权重群决策FANP和SVM的基本原理 |
6.3.1 专家未知权重群决策的改进 |
6.3.2 网络分析法 |
6.3.3 支持向量机 |
6.4 基于专家未知权重群决策ANP-SVM的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模型 |
6.4.1 基于专家未知权重群决策的ANP-SVM风险评估步骤 |
6.4.2 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评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评估信息系统构建 |
7.1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项目实施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功能架构 |
7.1.1 展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7.1.2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 |
7.1.3 基础软件层(Basic software layer) |
7.1.4 数据层(Date layer) |
7.1.5 硬件层(Hardware layer) |
7.2 关键技术研究 |
7.2.1 项目工作活动分解及工作流程形成 |
7.2.2 项目活动管理与工作流管理集成模型 |
7.2.3 项目活动风险评估 |
7.2.4 系统数据存储模型 |
7.3 风险评估系统的应用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应对与监控研究 |
8.1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应对策略及决策 |
8.1.1 风险应对策略 |
8.1.2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应对决策 |
8.2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监控管理 |
8.2.1 风险监控方法、技术 |
8.2.2 风险监控工具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管理实例研究 |
9.1 项目建设单位背景情况介绍 |
9.2 项目建设单位管理信息化总体架构规划 |
9.2.1 总体架构规划背景 |
9.2.2 总体架构规划主要内容 |
9.3 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评估 |
9.3.1 项目风险评估指标辨识与构建 |
9.3.2 构建风险因素集及评判集 |
9.3.3 构建风险因素群决策FANP模型, 计算风险因素的权重 |
9.3.4 构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训练并仿真 |
9.4 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应对及监控 |
9.4.1 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应对 |
9.4.2 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监控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专家调查问卷 |
(10)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Go门to门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2.1 企业信息化的相关内涵 |
2.2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
2.3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2.4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
2.5 小结 |
3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驱动因素研究 |
3.1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3.2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扎根研究 |
3.3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分类与结构 |
3.4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驱动作用分析 |
3.5 小结 |
4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驱动机理研究 |
4.1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动力概念模型 |
4.2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理的类型 |
4.3 企业信息化推力主导作用机理 |
4.4 企业信息化拉主导作用机理 |
4.5 小结 |
5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5.1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框架结构模型 |
5.2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建模的系统方法选择 |
5.3 企业信息化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 |
5.4 企业信息化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行 |
5.5 小结 |
6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与模式选择分析 |
6.1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信息化整体实现模式的选择 |
6.2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 |
6.3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技术模式的选择 |
6.4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系统开发模式的选择 |
6.5 小结 |
7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与模式选择的实证评价研究 |
7.1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2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处理 |
7.3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效果的评价模型构建 |
7.4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分析 |
7.5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效果的仿真分析 |
7.6 小结 |
8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适应性对策 |
8.1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原则 |
8.2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内部基础环境建设策略 |
8.3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外部宏观策略 |
8.4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 |
9.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企业信息化可以解决企业管理的哪些突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组织模式研究[D]. 盛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H教育公司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 杨烈龙.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快时尚铠盛服饰企业信息化管理改进研究[D]. 吴琼.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6]JD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策略研究[D]. 王兆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4)
- [7]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障碍因素研究[D]. 彭田子. 重庆大学, 2019(01)
- [8]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 林立. 华侨大学, 2019(01)
- [9]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研究[D]. 陈红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7)
- [10]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D]. 胡霞.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6)
标签:企业信息化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