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镰刀菌性穗腐及其抗病性测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泽金[1](2021)在《玉米穗腐镰孢的接种技术及玉米品种抗穗腐病鉴定》文中认为穗腐病是玉米上一种重要的籽粒病害。穗腐病发生后,不仅会造成玉米产量下降,病原菌产生的毒素还会污染籽粒,影响玉米的品质,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近年来,受栽培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有日趋加重趋势,对玉米高产、稳产及优质构成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安徽省玉米穗腐镰孢主要优势种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rde)、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和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的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玉米穗腐镰孢不同种的致病性;研究了不同人工接种方法和接种时间对玉米穗腐病发病的影响。此外,对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提供的318个玉米品种(系)进行了穗腐病的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对筛选抗穗腐病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4株禾谷镰孢、5株层出镰孢和7株拟轮枝镰孢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发现同种穗腐镰孢在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菌丝生长速率方面:供试的4株禾谷镰孢中,Fg TTZ-6菌丝生长速率最快,最慢的菌株是Fg HF-5;供试的5株层出镰孢中,Fp HF-1菌丝生长速率最快,Fp HB-29最慢;供试的7个拟轮枝镰孢中,Fv FY-57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最慢的菌株是Fv HF-5。分生孢子产生量方面:4株禾谷镰孢中,菌株Fg TTZ-5产孢量最多,Fg HF-6的产孢量最少;5株层出镰孢中,菌株Fp SZ-32产孢量最多,Fp HB-29产孢量最少;7株拟轮枝镰孢中,菌株Fv FY-57产孢量最多,Fv BB-22的产孢量最少。(2)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禾谷镰孢、层出镰孢和拟轮枝镰孢对玉米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别接种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和禾谷镰孢后,玉米穗腐病的病情指数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拟轮枝镰孢的致病性最强,在汉单777和隆平206上的平均病情指数均超过层出镰孢和禾谷镰孢。(3)探讨了穗中部注射法、花丝通道注射法和穗中部双牙签法3种接种方法和玉米吐丝后不同接种时间点接种3种玉米穗腐镰孢对玉米穗腐病发病程度的影响。接种方法试验结果得出,采用穗中部注射法接种穗腐病发病程度最重,其次是花丝通道注射法接种,发病程度最轻的是穗中部双牙签法。玉米吐丝后不同时间点接种玉米穗腐病的病情指数存在显着差异。接种时间越早,病情越严重。玉米吐丝后1 d、4 d和7 d接种的穗腐病病情指数均在40%以上,由此可以推断田间玉米穗腐病发病的易感期可能主要集中在玉米吐丝后的1-7 d。建立了玉米穗腐镰孢不同接种时间与穗腐病发病程度的一元回归模型。(4)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穗腐病重要的措施。田间抗病性鉴定试验中,供试的318个玉米品种中,只有5个品种表现高抗(HR),占总供试品种的1.5%;227个品种表现抗病(R),占总供试品种的71.38%;有83个品种表现中抗(MR),占总供试品种的26.1%;有3个表现感病(S),占总供试品种的0.94%。由鉴定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培育出来的品种(系)中,高抗穗腐病的玉米品种偏少。
刘晓航[2](2021)在《新型吡唑—噻唑类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的活性研究》文中指出为明确35种新型吡唑-噻唑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以期能够为开发更加高效防治不同植物真菌病害的新型杀菌剂提供参考依据。以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核盘菌、灰葡萄孢、尖孢镰刀菌、苹果黑腐皮壳菌、梨生囊孢壳菌、链格孢菌共8个植物病原菌为靶标菌,进行吡唑-噻唑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筛选,得到1个化合物7Ic对玉米拟轮枝镰孢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后对其进行基本生物活性测定和防治效果的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供试8个靶标菌中,从35个候选化合物中筛选出一个对拟轮枝镰孢具有抑菌活性较好的化合物7Ic。测定了对从安徽省10个地区采集分离得到的30个拟轮枝镰孢菌株的毒力,毒力回归分析发现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EC50浓度为10.09~36.67μg/m L,平均EC50为17.47μg/mL,并建立拟轮枝镰孢对化合物7Ic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其敏感性频率主要分布在10.00~17.99μg/m L之间。随着化合物7Ic处理浓度的提高,菌丝生长受到抑制明显,经过处理的拟轮枝镰孢的菌落,边缘菌丝非常致密,且菌丝分枝增多。2.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化合物7Ic浓度增加,拟轮枝镰孢孢子萌发率逐渐降低。当化合物7Ic浓度为16μg/m L时,孢子萌发率仅为41%,显着低于对照组孢子萌发率,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55%,其EC50浓度为11.84μg/m L。3.通过检测拟轮枝镰孢的单位菌丝产伏马毒素含量,发现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产毒有抑制作用。经方差分析,化合物7Ic处理的样品菌丝毒素含量显着低于空白对照,样品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化合物7Ic浓度为16μg/m L时,拟轮枝镰孢菌丝产毒量为985.54μg/kg,空白对照(CK)菌丝产毒量为2982.38μg/kg,而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4.通过对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玉米穗腐病进行防效试验,发现用药浓度为20μg/m L和500μg/m L化合物7Ic处理的玉米病情指数分别为60.03和36.31,均低于对照组病情指数73.97,在用药浓度500μg/m L时,对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效果为50.91%,说明化合物7Ic对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玉米穗腐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孙璘[3](2021)在《新疆棉花茎腐病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6年以来,在新疆发现了一种新的棉花茎腐病害,该病害在潮湿情况下,茎秆病部可产生纵裂和表皮组织崩溃等腐烂症状;在干燥情况下,病斑扩展明显变慢,甚至不再扩展,呈现坏死斑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茎秆枯死。该病害目前暂未报道,故进行了此项研究。(1)在新疆主要棉花产区采集茎腐病株,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所得的供试菌株进行病原鉴定。明确了引起新疆棉花茎腐病病原菌为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和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其中F.incarnatum为优势种。(2)测定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和p H条件下对病原菌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确定病原菌孢子和菌丝的致死温度。结果发现马铃薯蔗糖琼脂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均有利于2种镰刀菌的生长和产孢。在20~30℃、p H 7~8和全光照条件下有利于2种镰刀菌的生长,黑暗条件下有利其产孢。F.incarnatum孢子、菌丝致死温度分别为48℃(10min)、50℃(10min);F.proliferatum孢子、菌丝致死温度分别60℃(10min)、61℃(10min)。(3)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5种药剂对F.incarnatum的EC50从小到大依次是97%吡唑醚菌酯<98%多菌灵<98%啶酰菌胺<96%腐霉利<96%嘧霉胺。供试5种药剂对F.proliferatum的EC50从小到大依次是98%多菌灵<97%吡唑醚菌酯<96%腐霉利<98%啶酰菌胺<96%嘧霉胺。故室内药剂实验发现98%多菌灵和97%吡唑醚菌酯对2种病原菌有良好抑制效果。(4)通过小区人工接种进行新疆主栽陆地棉品种对病原菌的抗性研究。接种变红镰刀菌后,以欧式距离10作为聚类距离分割点,将供试品种分为4个抗病(R)品种、6个中抗(MR)品种和5个感病(S)品种,其中新陆早54号、新陆早56号、新陆早52号和新陆早69号表现为抗病(R)品种;新陆早64号、新陆早66号、新陆早55号、新陆早65号和新陆早63号表现为感病(S)品种。接种层出镰刀菌后,以欧式距离10作为聚类距离分割点,将供试品种分为3个抗病(R)品种、7个中抗(MR)品种和5个感病(S)品种,其中新陆早54号、新陆早70号、新陆早52号表现为抗病(R)品种;新陆早57号、新陆早65号、新陆早58号、新陆早63号和新陆早59号表现为感病(S)品种。
胡颖雄,刘玉博,王慧,靳林朋,林凤,张学才,郑洪建[4](2021)在《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总结玉米穗腐病最新研究进展,从发病症状、侵染途径、病原菌种类、抗性鉴定方法、抗性种质鉴定、抗病遗传机制解析等方面进行综述,结合当前玉米穗腐病的抗病育种研究现状进行展望,为玉米穗腐病抗病种质资源的创制及抗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黄诗涵[5](2021)在《辽宁省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病原学及化学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秸秆还田和品种更替加重辽宁省穗腐病危害。辽宁各地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主栽品种和栽培措施等差异较大,因此,明确主要致病菌,比较其致病力和产毒能力是制定防治策略的基础。本文系统调查辽宁省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分离鉴定镰孢菌属致病菌并确定优势致病菌,检测优势致病菌的致病力和毒素含量,并以其为靶标菌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为防治玉米穗腐病提供依据。本文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调查了辽宁省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2018年,调查了8个地区共203个品种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其中16个品种未发生玉米穗腐病,170个品种发病较轻,17个品种发病程度中等。2019年,在辽宁省14个地区共调查了295个玉米品种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其中25个品种未发生玉米穗腐病,248个品种发病较轻,21个品种发病程度中等,1个品种发病程度严重。2.分离鉴定镰孢菌属并确定优势种本文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从辽宁14个地区的32个地点获得的360个样品中共分离出352株镰孢菌。2018年鉴定出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Sacc.)Nirenberg]、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Matsushima)Nirenberg]、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 Schwabe)和亚粘团镰孢菌[F.subglutinans(wollenweb&Reiking)Nelson]等4种,其中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137株,分离频率为74.05%,为优势致病镰孢菌;其次为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24株,分离频率为12.97%,其它2个种分别为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和亚粘团镰孢菌(F.subgutinans),分离频率分别为12.43%和0.55%。2019年,分离得到的167株镰孢菌中共鉴定到5种镰孢菌,分别是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亚粘团镰孢菌(F.subglutinans)和新知镰孢菌(F.andiyazi)。优势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其分离频率为83.23%,比2018年增加10.22%,其次为层出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和亚粘团镰孢菌,分离频率依次为7.78%,5.99%,1.80%。首次在辽宁地区鉴定到新知镰孢菌(F.andiyazi),分离频率为1.20%。3.研究了新知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新知镰孢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温度为25℃,光照条件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影响无显着差异,促进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硝酸钠,促进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酵母。4.比较了拟轮枝镰孢菌致病力差异与产伏马菌素FB1能力从辽宁省14个地区各随机选取3株共42株拟轮枝镰孢菌,对其致病力和产FB1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株SY1-3致病力较弱,其FB1含量为14.61μg/g,致病力较强的BX5-10和PJ11-5的FB1含量依次为16.68μg/g和0.247μg/g。产FB1能力最高的FS4-3的病情指数为28.40,FB1含量较低的DL2-6和YK7-6的病情指数是38.27,处于较高水平。此结果进一步说明致病力强的菌株并不一定产伏马菌素FB1能力强,低产毒的菌株也并没有表现出致病力上的缺陷。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拟轮镰孢菌菌株间产伏马菌素水平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较差。5.化学药剂对拟轮枝镰孢菌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8种供试药剂中初步筛选出了2种对拟轮枝镰孢菌抑菌活性较好的杀菌剂,分别为咪鲜胺和戊唑醇。毒力回归分析表明,咪鲜胺对拟轮枝镰孢菌的EC50最低,为0.1384μg?m L-1,其次是戊唑醇,EC50为0.3047μg?m L-1。通过小区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为戊唑醇、咪鲜胺,其防效依次为66.67%、63.49%。田间无人机喷洒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40%多菌灵·戊唑醇对良玉99防效为36.27%,增产4.32%;对丹玉405防效为45.04%,增产6.67%。综合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推荐使用戊唑醇、咪鲜胺防治玉米镰孢菌穗腐病。
赵欣[6](2020)在《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侵染玉米幼苗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在全世界范围广泛种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穗腐病是其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玉米是主产农业经济作物,但由于玉米穗腐病的频发,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下降,其中串珠镰孢菌作为玉米穗腐病的优势致病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真菌毒素,会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环境保护一直受全世界长期关注,生物防治具有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其中利用安全且特异性强的生防菌,防治病原菌对植株造成的伤害,已成为热点研究。本课题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作为生防菌,玉米穗腐病串珠镰孢菌为病原菌,初步探讨玉米苗期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串珠镰孢菌侵染的抑制机理,为进一步利用生防菌防治玉米穗腐病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串珠镰孢菌的抑菌活性,对发酵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配比为葡萄糖2.0%,蛋白胨0.5%,酵母浸粉1%,氯化钠0.5%,硫酸镁1.0%,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5.1h、发酵温度37℃、转速166r/min,在此条件下抑菌活性提高了26.37%。2.通过玉米盆栽试验,以生长至三叶期后的玉米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作为生防菌采用种子饱和接种法,研究玉米幼苗叶片防御酶系对串珠镰孢菌侵染胁迫响应及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生防作用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单独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在玉米幼苗生长至三叶期后,玉米植株防御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能使玉米植株产生诱导系统抗性;先接种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再接种病原菌串珠镰孢菌,比病原菌与生防菌混合菌液接种处理,能更好的增强玉米植株系统抗性,由此可得,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作为生防菌能抑制串珠镰孢菌对玉米植株的侵害,提高玉米植株的系统抗性,是减轻或抑制病害,发挥生物防治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3.本试验通过不同浸种方式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利用HPLC测定分析玉米苗期不同时间玉米幼苗叶片伏马毒素B1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至三叶期后,随着玉米幼苗生长,病原菌串珠镰孢菌与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同时接种的T3处理组,与先接种生防菌再接种病原菌的T4处理组相比,两种不同方式处理后的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均能明显抑制病原菌串珠镰孢菌产伏马毒素B1,混合菌液的T3处理组对伏马毒素B1抑制率在50%~75.7%,而先接种生防菌后接种病原菌的T4处理组则表现出对伏马毒素B1更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在60%~88.1%,因而能更有效的防治玉米穗腐病的发生。4.本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显微镜对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发酵液处理后的串珠镰孢菌菌体进行观察,从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时间,串珠镰孢菌菌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解,随时间延长,断裂现象严重,菌丝细胞膜受损,细胞内部结构紊乱,致使串珠镰孢菌生长受到抑制,进一步为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侵染玉米幼苗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王宝宝[7](2020)在《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与寄主抗性》文中认为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粮食和能源供应、社会经济与生命科学研究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玉米穗腐病致病菌种类繁多,复杂多变;生产上玉米品种大多表现感病,育种上缺乏有效抗源和可供利用的抗性基因,是穗腐病普遍发生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我国黑龙江省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种群构成及分布情况,进一步对中国16个省市鉴定的优势致病镰孢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分析,同时以掖478为母本,齐319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进行人工接种精准鉴定,在多个环境中检测与拟轮枝镰孢穗腐病抗性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发掘对环境钝感的抗性基因位点并进行候选基因分析,以期为育种生产提供抗性基因资源。结果如下:1.明确了黑龙江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的复杂性,禾谷镰孢复合种与藤仓镰孢复合种为主要致病种。在黑龙江省21个玉米主产区县采集的143份病样中检测到以镰孢菌为主的6属真菌,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出12种镰孢种,包括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亚黏团镰孢、层出镰孢、布氏镰孢、温带镰孢、新知镰孢、变红镰孢、拟枝孢镰孢、早熟禾镰孢、集群镰孢和亚洲镰孢,分离频率分别为30.00%、16.00%、13.00%、13.00%、12.50%、7.50%、2.50%、2.00%、1.00%、1.00%、1.00%、0.50%,表明黑龙江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种类较多,其中禾谷镰孢和拟轮枝镰孢为优势致病镰孢,亚黏团镰孢、层出镰孢和布氏镰孢亦分布较广,温带镰孢和新知镰孢呈现小范围分布,拟枝孢镰孢、变红镰孢、早熟禾镰孢以及集群镰孢是首次在黑龙江省玉米穗腐病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对于全面了解黑龙江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具重要参考价值。2.黑龙江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的产毒化学型类型丰富,有潜在较强的产毒能力。对黑龙江省禾谷镰孢复合种(亚洲镰孢、禾谷镰孢、布氏镰孢)进行的产毒化学型的分析表明,亚洲镰孢菌为NIV(雪腐镰孢菌烯醇)产毒类型,禾谷镰孢与布氏镰孢含3种产毒化学型,其中15-AcDON(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产毒类型最多,3-AcDON(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次之,NIV型最少。禾谷镰孢中的36株为15-AcDON产毒类型,20株为3-AcDON,4株为NIV产毒基因型;布氏镰孢中的14株为15-AcDON类型,10株为3-AcDON,仅1株为NIV产毒型;拟轮枝镰孢、新知镰孢、变红镰孢、层出镰孢、拟枝孢镰孢、亚黏团镰孢和早熟禾镰孢均含有产伏马毒素的关键基因fum1,具备产伏马毒素能力,温带镰孢和集群镰孢不含有fum1基因。3.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枝镰孢有丰富遗传多样性,致病力较强。从16省市分离鉴定的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中选取代表性菌株,利用SSR和VNTR分子标记,结合RPB2、TEF-1α和β-tubulin等3个基因的序列差异,对53株拟轮枝镰孢和45株禾谷镰孢复合种菌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表明两个镰孢菌种均显示出较高遗传变异性和多样性。在禾谷镰孢复合种中共检测到多态性位点数39个,等位位点数48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1.67%,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4条;禾谷镰孢复合种7个地理群体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29和0.41,7个地理区域遗传相似度集中在0.6677~0.8797,遗传距离为0.1282~0.4039。拟轮枝镰孢七个地理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数在13.00~43.00之间,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6和0.32。53株拟轮枝镰孢的发病面积范围为2.8~27.0%,平均发病面积占比13.1%,禾谷镰孢复合种的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为F.graminearum>F.asiaticum>F.boothii>F.meridionale。通过比较3个基因的序列差异,发现禾谷镰孢复合种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比拟轮枝镰孢多,分别为141和42个。不同地理区域尤其是相邻区域菌群间存在较为频繁的基因交流与交换。产毒化学型与菌种类型相关性不显着,致病力强弱主要与菌种类型有关,与产毒素化学型有一定的相关性。4.玉米抗拟轮枝镰孢穗腐病检测到1个表现较稳定的QTL位点。利用感玉米穗腐病自交系掖478为母本与抗病自交系齐319为父本构建的F11重组自交系群体,于2018年和2019年在河南和北京地区5个环境下,采用花丝通道注射法进行抗性鉴定,结合该群体高密度物理图谱,选取复合区间作图法和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8个QTL,其中2个QTL位点能同时在单环镜和多环境下检测到,2019年在3个环境下均检测到位于1号染色体标记mk202和mk203之间的抗性QTL位点,表明该位点对环境具有钝感性,物理位置为43.50~44.35 Mb,LOD值为4.36~9.88,表型贡献率最大为14.80%。
周和斌[8](2020)在《玉米穗腐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是引起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之一,化学防治也是目前防治玉米穗腐病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筛选出对禾谷镰孢菌有良好防效的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有效控制病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有效杀菌剂的筛选、杀菌剂的复配效果、杀菌剂抗药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从22种杀菌剂中筛选出了6种有效的杀菌剂,分别为三唑酮、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各供试杀菌在1 mg/L浓度处理对玉米穗腐病菌菌丝的抑制率均超过70%,其抑制率分别为71.35%、70.01%、72.44%、72.89%、70.71%和100%。试验设置五个浓度梯度测定各供试杀菌剂对供试玉米穗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并计算出各供试杀菌剂对供试病原菌的质量浓度EC50值。结果显示,玉米穗腐病菌对供试的6种杀菌剂均表现敏感,三唑酮、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平均值分别0.3308 mg/L、0.3152 mg/L、0.2617 mg/L、0.2448 mg/L、0.2356 mg/L。选取戊唑醇与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和三唑酮按1︰1复配设置五个浓度梯度测定其对供试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与苯醚甲环唑复配、戊唑醇与三唑酮复配、戊唑醇与咪鲜胺复配、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0.0843 mg/L、0.0790mg/L、0.0823mg/L、0.0837 mg/L,各复配的共毒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96.87、353.74、330.05、282.81,较单剂均具有明显增效作用。采用菌丝块诱变法,研究了玉米穗腐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结果显示,玉米穗腐病菌在高剂量下容易产生耐药性。
姜妍[9](2019)在《吡唑醚菌酯影响伏马毒素产毒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病害,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拟轮枝镰孢是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产生的伏马毒素,不仅污染玉米及其制品,而且危害人畜健康。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吡唑醚菌酯对拟轮枝镰孢野生型菌株、FUM1过表达菌株、FUM21过表达菌株、FUM21不同沉默效率菌株的生长速率、伏马毒素产毒能力及菌株中FUM家族基因簇表达量的影响;不同氮源、碳源对拟轮枝镰孢FUM21过表达菌株伏马毒素产毒能力的影响,初步明确了吡唑醚菌酯抑制拟轮枝镰孢产生伏马毒素的机理,为玉米穗腐病的防控及抑制伏马毒素的产生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吡唑醚菌酯抑制拟轮枝镰孢产生伏马毒素。当吡唑醚菌酯浓度为0.01μg/mL、0.05μg/mL、0.1μg/mL、0.5μg/mL、1μg/mL时,对伏马毒素产生的抑制率分别为30.67%、31.25%、44.89%、32.29%、22.57%,吡唑醚菌酯的浓度为到0.1μg/mL时,对拟轮枝镰孢产生伏马毒素的抑制作用最强。2.吡唑醚菌酯处理拟轮枝镰孢后,抑制了FUM1、FUM2、FUM6、FUM7、FUM8、FUM19、FUM21基因的表达量。吡唑醚菌酯对拟轮枝镰孢FUM1、FUM2、FUM6、FUM7、FUM8、FUM19、FUM21基因表达量的抑制率分别为73%、27.73%、40.21%、38.46%、36.51%、47.36%、66.94%,吡唑醚菌酯主要影响拟轮枝镰孢FUM1和FUM21基因的表达。3.吡唑醚菌酯抑制拟轮枝镰孢野生型及FUM1过表达菌株、FUM21过表达菌株的生长、产孢及伏马毒素产毒能力。吡唑醚菌酯处理后,FUM1、FUM21过表达菌株的生长速率为1.03±0.01 cm/d和0.97±0.02 cm/d;吡唑醚菌酯处理FUM1、FUM21过表达菌株的产孢量分别为20.21±0.35个和15.77±0.14个,野生型菌株的产孢量为13.45±0.26个,显着低于过表达菌株;吡唑醚菌酯对于拟轮枝镰孢FUM1、FUM21过表达菌株伏马毒素产毒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43.84%和36.63%。4.吡唑醚菌酯抑制拟轮枝镰孢FUM21沉默菌株的生长速率及产孢量,0.1μg/mL吡唑醚菌酯处理FUM21沉默效率分别为19.32%、28.95%、42.98%、60.87%、78.14%的菌株,生长速率分别为1.14±0.01 cm/d、0.93±0.06 cm/d、0.88±0.03 cm/d、0.79±0.05cm/d、0.67±0.06 cm/d,差异不显着;吡唑醚菌酯处理FUM21不同沉默效率菌株,对沉默效率高的菌株产孢抑制作用强,产孢量分别为19.33±0.04个、15.67±0.08个、11.25±0.04个、9.37±0.11个、8.13±0.02个,FUM21沉默效率高于42.98%时,产孢能力显着下降。通过HPLC-柱后衍生法检测不同沉默效率菌株伏马毒素合成情况,FUM21沉默效率为78.14%,产生伏马毒素189.93μg/g,显着低于野生型。5.不同氮源和碳源影响FUM21过表达菌株产生伏马毒素。氮源为牛肉膏和碳源为甘露醇时,促进FUM21过表达菌株产生伏马毒素。以牛肉膏为氮源时,FUM21过表达菌株产生伏马毒素的量为31.97±0.06μg/g,显着高于蛋白胨、硫酸铵、谷氨酸、硝酸钾作为氮源时伏马毒素的产生量。甘露醇作为碳源时,促进FUM21过表达菌株产生伏马毒素的量为28.97±0.13μg/g,显着高于可溶性淀粉、麦芽糖、果糖、葡萄糖作为碳源伏马毒素的产生量。
郭成[10](2019)在《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文中提出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型作物,也是重要的能源植物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气候变化、品种更替以及耕作制度改变,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呈明显加重趋势;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籽粒直收,茎腐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不同生态区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并采集样本,从病原种类、优势病原的遗传多样性、产毒类型和抗性基因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于2015年和2017年分别对甘肃玉米茎腐病的分布范围和为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害在华亭县、庄浪县、灵台县、崆峒区、泾川县、华池县、镇原县、合水县、庆城县、宁县、清水县、秦州区、秦安县、甘谷县、麦积区、张家川县、成县、迭部县、康县、舟曲县、临夏县、广河县、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通渭县、安定区、临洮县、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肃州区和凉州区均有分布,且2年的平均病田率和分别为28.6%和100%,病株率分别为3.6%和31.5%。(2)为了明确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的病原种类和致病类群,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陇南地区、陇东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特征为依据,结合培养性状,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53株镰孢菌菌株,其中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150株、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29株、木贼镰孢(F.equiseti)26株、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15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12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10株、三线镰孢(F.tricinctum)5株、温带镰孢(F.temper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2株、尖孢镰孢(F.oxysporum)1株,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9.3%、11.5%、10.3%、5.9%、4.7%、4.0%、1.9%、1.2%、0.8%和0.4%。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玉米品种甘宇2号通过平皿法测定、盆栽法测定和田间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平皿法测定和盆栽法测定证实了10种镰孢菌均为致病菌,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枝镰孢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而木贼镰孢、胶孢镰孢、层出镰孢、变红镰孢、三线镰孢、温带镰孢、锐顶镰孢和尖孢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首次在甘肃报道。(3)选取代表性菌株HCSZ4-9、HHXHZ15-7、ZY2-2、PC14-1、YJ8-1、ZY7-1、ZY11-1、KTQ3-1、ZQDC13-3、HA26、TW30、ZY13-2、KTQ16、KTQ19、ZJCZC14-5、ZJCZC14-2、TW26、TW40和HCSZ4-19进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发现菌株HHXHZ15-7与布斯镰孢(F.boothii);菌株HCSZ4-9与禾谷镰孢;菌株ZY2-2和PC-14-1与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菌株YJ8-1和ZY 7-1与木贼镰孢;菌株ZY 11-1和KTQ3-1与胶孢镰孢;菌株ZQDC13-3和HA-26与层出镰孢;菌株TW 30和ZY 13-2与变红镰孢;菌株KTQ16和KTQ19与三线镰孢;菌株ZJCZC14-5和ZJCZC14-2与温带镰孢;菌株TW26和TW40与锐顶镰孢;菌株HCSZ4-19与尖孢镰孢分别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说明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吻合。(4)利用镰孢菌特异性引物对禾谷镰孢复合种150个菌株进行种间鉴定,共检测出110株布斯镰孢和40株禾谷镰孢,本研究掌握了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结构由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2个类群组成,分别占73.33%和24.67%,其比例约为3:1。(5)为明确甘肃省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8对VNTR和10对SSR引物对甘肃省4大生态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禾谷镰孢复合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26个,多态性位点数2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4个地理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51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14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939,Shannon信息指数为0.5691,多态性位点数为24.7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19%。4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8800.9674,遗传距离为0.03310.1188。禾谷镰孢复合种地理种群聚为3个大类群,陇南地区为第Ⅰ类群,河西地区为第II类群,陇东地区和陇中地区为第Ⅲ类群。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0.71%。(6)经对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产毒化学型检测,发现42株产生15-AcDON,34株产生3-AcDON,20株产生NIV,18株不产毒,分别占36.84%、29.82%、17.54和15.79%。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均能产生15-AcDON、3-AcDON和NIV,3种毒素在4个生态区均有分布。(7)为了解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对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木霉菌株GAS1-1,经形态观察、r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用生物学方法研究明确该菌的营养生长和产孢条件要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该菌株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AS1-1为短密木霉(T.brevicompactum),为甘肃省木霉新记录种。该菌株对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尖孢镰孢、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尤其对肿囊腐霉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100%。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其在1535℃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30℃,最佳产孢温度为25℃;在pH 5.012.0的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均为5.0;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9℃,10 min。说明短密木霉菌株GAS1-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8)采用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自交系X178和高感自交系B73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并对该群体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明确其表型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抗感比例约为2.38:1。根据表型结果对50个抗病和50个感病材料,及2个亲本分别建库,进行WGS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BSA性状定位分析,基于SNP-index和InDel-index鉴定出的候选基因分别为6个和33个,通过整合SNP和InDel信息,发现6号染色体上Zm00001d035153发生了非同义突变,3号染色体Zm00001d040332发生了移码突变,即这2个基因在编码区蛋白质的序列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推断Zm00001d035153和Zm00001d040332为2个主要抗病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育种提供可利用的抗病基因和有效的基因资源,以及用于快速辅助选择的功能标记,提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的育种速度和效率,构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二、玉米镰刀菌性穗腐及其抗病性测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镰刀菌性穗腐及其抗病性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穗腐镰孢的接种技术及玉米品种抗穗腐病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穗腐病的概述 |
1.1.1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分布与危害 |
1.1.2 玉米穗腐病的症状 |
1.1.3 玉米穗腐病菌的侵入途径 |
1.1.4 毒素危害 |
1.2 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 |
1.2.1 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 |
1.2.2 玉米穗腐镰孢的生物学特性 |
1.2.3 玉米穗腐镰孢的致病性 |
1.3 影响玉米穗腐病发生的因素 |
1.3.1 品种的抗病性 |
1.3.2 生长环境 |
1.3.3 耕作制度与栽培方式 |
1.4 玉米穗腐病的人工接种技术 |
1.5 玉米穗腐病的防治 |
1.5.1 农业防治 |
1.5.2 生物防治 |
1.5.3 化学防治 |
1.5.4 选育抗病品种 |
1.6 玉米穗腐病的抗病性鉴定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培养基 |
3.1.3 供试玉米品种 |
3.1.4 试验所需仪器 |
3.2 玉米穗腐镰孢的生物学特性 |
3.2.1 玉米穗腐镰孢的菌丝生长速率 |
3.2.2 玉米穗腐镰孢的产孢量 |
3.3 玉米穗腐病菌的接种技术研究 |
3.3.1 玉米种植规划及田间管理 |
3.3.2 玉米穗腐镰孢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3.3.3 带菌牙签的制备 |
3.3.4 玉米穗腐镰孢田间致病性测定 |
3.3.5 不同人工接种方法 |
3.3.6 不同接种间隔时期 |
3.4 玉米品种田间抗病性鉴定试验 |
3.4.1 玉米品种种植规划 |
3.4.2 接种方法 |
3.5 田间玉米品种穗腐镰孢致病性调查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玉米穗腐镰孢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 |
4.1.1 禾谷镰孢的菌丝生长速率 |
4.1.2 禾谷镰孢的分生孢子产生量 |
4.1.3 层出镰孢的菌丝生长速率 |
4.1.4 层出镰孢的分生孢子产生量 |
4.1.5 拟轮枝镰孢的菌丝生长速率 |
4.1.6 拟轮枝镰孢的分生孢子产生量 |
4.2 玉米穗腐镰孢的致病性测定 |
4.3 接种方式和接种时间对玉米穗腐病发病的影响 |
4.3.1 不同接种方式和时间接种拟轮枝镰孢对穗腐病发病的影响 |
4.3.2 不同接种方式和时间接种层出镰孢对穗腐病发病的影响 |
4.3.3 不同接种方式和时间接种禾谷镰孢对穗腐病发病的影响 |
4.4 接种时间与玉米穗腐病发病程度的关系模型 |
4.5 安徽省审定玉米品种对穗腐病的抗性 |
4.5.1 引种的玉米品种对穗腐病的抗性 |
4.5.2 联合体的玉米品种对穗腐病的抗性 |
4.5.3 安徽省区试玉米品种对穗腐病的抗性 |
5 讨论 |
5.1 玉米穗腐镰孢的致病性 |
5.2 玉米穗腐病的人工接种方式 |
5.3 玉米穗腐病的易感期 |
5.4 玉米品种抗病性鉴定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新型吡唑—噻唑类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的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穗腐病的概述 |
1.1.1 玉米穗腐病的症状 |
1.1.2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
1.1.3 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 |
1.1.4 病原菌的侵染途径 |
1.1.5 化学药剂对玉米穗腐病伏马毒素合成的影响 |
1.2 玉米穗腐病的流行因素 |
1.2.1 气候条件 |
1.2.2 品种抗病性 |
1.2.3 栽培管理 |
1.3 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技术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种植抗病品种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4 吡唑类和噻唑类化合物 |
1.4.1 吡唑类化合物的特点 |
1.4.2 噻唑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
2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试剂 |
3.1.3 软件工具和主要数据库 |
3.1.4 供试菌株 |
3.1.5 供试玉米 |
3.1.6 供试化合物 |
3.1.7 供试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株保存 |
3.2.2 含药培养基配制 |
3.2.3 吡唑-噻唑类化合物对8 种植物病原菌的初筛试验 |
3.2.4 初筛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生物活性测定 |
3.3 化合物7Ic对玉米穗腐病防效试验 |
3.3.1 玉米穗腐病致病力的测定 |
3.3.2 玉米穗腐病病情调查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新吡唑-噻唑类化合物抑菌活性初筛结果 |
4.2 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的生物活性测定 |
4.2.1 化合物7Ic对安徽省不同地区拟轮枝镰孢的毒力 |
4.2.2 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丝形态的影响 |
4.2.3 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孢子萌发的影响 |
4.2.4 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产毒量的影响 |
4.3 化合物7Ic防治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效果 |
5.讨论 |
5.1 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生物活性测定 |
5.2 化合物7Ic对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的室内防效试验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试验材料 |
附录 B 供试化合物数据 |
附录 C 玉米穗腐病病情调查 |
作者简介 |
(3)新疆棉花茎腐病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概述 |
1.2 棉花病害概述 |
1.2.1 棉花病害的种类 |
1.2.2 棉花茎腐病的研究进展 |
1.3 镰刀菌研究进展 |
1.3.1 镰刀菌病害 |
1.3.2 镰刀菌毒素种类 |
1.3.3 镰刀菌的分类 |
1.3.4 镰刀菌的鉴定 |
1.4 镰刀菌病害防治策略 |
1.4.1 农业防治 |
1.4.2 生物防治 |
1.4.3 化学防治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棉花茎腐病病原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害调查、采样和症状描述 |
2.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1.3 病原菌的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害调查、采样和症状描述 |
2.2.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代表性菌株的选择 |
2.2.3 病原菌鉴定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培养基对2 种镰刀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2.2 温度对2 种镰刀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2.3 光照对2 种镰刀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2.4 pH对2 种镰刀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2.5 2 种镰刀菌的致死温度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培养基对2 种镰刀菌的影响 |
3.3.2 温度对2 种镰刀菌的影响 |
3.3.3 光照对2 种镰刀菌的影响 |
3.3.4 pH对2 种镰刀菌的影响 |
3.3.5 2 种病原菌的致死温度 |
第四章 5 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药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棉花品种抗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供试菌株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穗腐病的症状和侵染途径 |
2 玉米穗腐病的优势致病菌种类及分布 |
3 玉米穗腐病的抗性鉴定方法 |
4 玉米穗腐病抗性种质筛选及品种选育 |
5 玉米穗腐病抗病遗传规律解析 |
6 玉米穗腐病抗病育种展望 |
(5)辽宁省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病原学及化学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玉米穗腐病及致病菌研究进展 |
1 玉米穗腐病研究概况 |
1.1 分布与危害 |
1.2 症状 |
1.3 防治措施 |
2 玉米穗腐病致病菌研究概况 |
2.1 优势病原菌种类 |
2.2 镰孢菌产生毒素概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地点及品种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
2.2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发生区域与分布 |
3 小结 |
第三章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与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集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鉴定与分布 |
2.2 新知镰孢菌(Fusarium andiyazi)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
3 小结 |
第四章 拟轮枝镰孢菌致病力和产伏马菌素FB1能力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 |
2.2 拟轮枝镰孢菌产FB1比较 |
2.3 拟轮枝镰孢菌菌株致病力的比较 |
2.4 拟轮枝镰孢菌致病力与毒素含量的关系 |
3 小结 |
第五章 化学药剂对拟轮枝镰孢菌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杀菌剂对拟轮枝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杀菌剂对拟轮枝镰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防治效果 |
2.4 无人机施用化学药剂对玉米穗腐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 |
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侵染玉米幼苗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玉米穗腐病研究概况 |
1.1 玉米穗腐病发病情况 |
1.2 玉米穗腐病病原菌 |
1.2.1 串珠镰孢菌形态生理学特性 |
1.2.2 串珠镰孢菌产毒种类及危害 |
1.2.3 串珠镰孢菌侵染途径及特征 |
1.3 玉米穗腐病防治研究 |
1.3.1 玉米穗腐病防治措施 |
1.3.2 串珠镰孢菌侵染防治研究 |
2 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
2.1 生物防治 |
2.2 生防菌的种类 |
2.2.1 生防真菌 |
2.2.2 生防放线菌 |
2.2.3 生防细菌 |
2.3 解淀粉芽孢杆菌 |
2.3.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理学特征 |
2.3.2 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机理 |
3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5.1 研究内容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种 |
1.1.2 试剂 |
1.1.3 培养基 |
1.1.4 仪器 |
1.2 方法 |
1.2.1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的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 |
1.2.2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种子液的制备 |
1.2.3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生长曲线的测定 |
1.2.4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发酵液的制备 |
1.2.5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发酵上清液的制备 |
1.2.6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
1.2.7 病原菌串珠镰孢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
1.2.8 抑菌活性的测定 |
1.2.9 发酵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1.2.10 发酵条件的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 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优化 |
2.2.1 单因素试验 |
2.2.2 正交试验 |
2.3 发酵条件的优化 |
2.3.1 单因素试验 |
2.3.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玉米苗期串珠镰孢菌侵染胁迫响应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材料 |
1.1.2 供试土壤 |
1.1.3 供试菌种 |
1.1.4 试剂 |
1.1.5 培养基 |
1.1.6 仪器 |
1.2 方法 |
1.2.1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菌悬液的制备 |
1.2.2 病原菌串珠镰孢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
1.2.3 供试材料的处理 |
1.2.4 供试土壤的预处理 |
1.2.5 盆栽试验设计 |
1.2.6 酶活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的影响 |
2.6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几丁质酶(CHI)活性变化的影响 |
2.7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变化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玉米苗期串珠镰孢菌侵染产伏马毒素B_1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材料 |
1.1.2 供试土壤 |
1.1.3 供试菌种 |
1.1.4 试剂 |
1.1.5 培养基 |
1.1.6 仪器 |
1.2 方法 |
1.2.1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菌悬液的制备 |
1.2.2 病原菌串珠镰孢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
1.2.3 供试材料的处理 |
1.2.4 供试土壤的预处理 |
1.2.5 盆栽试验设计 |
1.2.6 伏马毒素B_1的HPLC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苗期伏马毒素B_1含量的测定分析 |
2.1.1 玉米生长至三叶期后1~6d伏马毒素B_1含量的测定分析 |
2.1.2 玉米生长至三叶期后9~21d伏马毒素B_1含量的测定分析 |
2.1.3 玉米生长至三叶期后1~21d伏马毒素B_1含量的分析 |
2.2 HPLC检测伏马毒素B_1液相色谱特征分析 |
2.2.1 标准溶液和试样色谱图 |
2.2.2 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种 |
1.1.2 试剂 |
1.1.3 培养基 |
1.1.4 仪器 |
1.2 方法 |
1.2.1 扫描电镜观察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菌效果 |
1.2.2 透射电镜观察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菌效果 |
1.2.3 荧光显微镜观察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菌效果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扫描电镜对病原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
2.2 透射电镜对病原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
2.3 荧光显微镜对病原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7)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与寄主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概况 |
1.1.1 玉米穗腐病的病原 |
1.1.2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和危害 |
1.2 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1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2 镰孢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玉米穗腐病抗性基因进展 |
1.4 玉米穗腐病的防治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黑龙江省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分离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穗腐病样采集信息 |
2.1.2 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 |
2.2.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2.3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4 镰孢菌产毒化学型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玉米籽粒携带真菌分析 |
2.3.2 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及分布 |
2.3.3 镰孢菌种TEF-1α基因序列分析 |
2.3.4 镰孢菌种的产毒基因型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中国玉米穗腐病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菌株来源 |
3.2 方法 |
3.2.1 DNA的提取 |
3.2.2 SSR和 VNTR标记的选取 |
3.2.3 TEF-1α、β-tubulin和 RPB2 基因序列分析 |
3.2.4 田间接种与调查 |
3.2.5 毒素基因型测定 |
3.2.6 拟轮枝镰孢的交配型的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SR和 VNTR带型分析 |
3.3.2 NTSYS和 Pop Gene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3 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3.4 TEF-1α、β-tubulin和 RPB2 基因聚类分析 |
3.3.5 毒素基因型分析 |
3.3.6 拟轮枝镰孢交配型鉴定结果 |
3.3.7 致病性鉴定 |
3.4 讨论 |
第四章 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抗性相关QTL定位与抗性位点发掘 |
4.1 材料 |
4.1.1 玉米材料 |
4.1.2 田间种植规划 |
4.1.3 接种菌株的选取 |
4.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 接种方法与病级评价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4.4.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4.4.2 表型抗鉴分析与遗传力的计算 |
4.4.3 QTL定位及效应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抗性鉴定结果 |
4.6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玉米穗腐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2.1 仪器设备 |
2.2.2 供试试剂及配方 |
2.3 试验方法 |
2.3.1 对玉米穗腐病有效供试杀菌剂的筛选 |
2.3.2 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 |
2.3.3 供试杀菌剂复配效果的测定 |
2.3.4 玉米穗腐病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抗药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穗腐病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 |
3.1.1 玉米穗腐病菌有效杀菌剂的筛选 |
3.2 玉米穗腐病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 |
3.2.1 玉米穗腐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测定 |
3.2.2 玉米穗腐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测定 |
3.2.3 玉米穗腐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测定 |
3.2.4 玉米穗腐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测定 |
3.2.5 玉米穗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测定 |
3.3 杀菌剂的复配室内毒力测定 |
3.3.1 戊唑醇与三唑酮复配对玉米穗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3.2 戊唑醇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玉米穗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3.3 戊唑醇与咪鲜胺复配对玉米穗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3.4 戊唑醇与吡唑嘧菌酯复配对玉米穗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4 杀菌剂抗药性分析 |
3.4.1 三唑酮杀菌剂抗药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吡唑醚菌酯影响伏马毒素产毒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玉米穗腐病 |
1.2 玉米籽粒中镰刀菌污染程度 |
1.3 伏马毒素 |
1.3.1 伏马毒素的产生及危害 |
1.3.2 伏马毒素的污染情况 |
1.3.3 调控伏马毒素合成的基因簇 |
1.3.4 化学药剂处理对伏马毒素合成的影响 |
1.4 氮源与碳源对伏马毒素合成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试验仪器 |
2.1.3 供试培养基的配制 |
2.1.4 药品及试剂 |
2.1.5 供试溶液 |
2.1.6 菌株与质粒 |
2.1.6.1 FUM1 过表达载体与FUM2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6.2 FUM21 沉默载体的构建 |
2.1.7 PCR引物 |
2.1.8 伏马毒素测定方法 |
2.2 试验方法 |
2.2.1 吡唑醚菌酯溶液的配制 |
2.2.2 吡唑醚菌酯对菌株生长速率的影响 |
2.2.3 吡唑醚菌酯对拟轮枝镰孢产孢的影响 |
2.2.4 吡唑醚菌酯对拟轮枝镰孢产生伏马毒素的影响 |
2.2.5 吡唑醚菌酯对FUM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6 FUM1和FUM2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6.1 pBARKS1 质粒的提取 |
2.2.6.2 质粒的验证 |
2.2.6.3 FUM1、FUM21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反应体系 |
2.2.6.4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2.6.5 FUM1、FUM21 与载体的连接 |
2.2.6.6 连接产物的验证 |
2.2.6.7 FUM1、FUM21 过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2.2.6.8 农杆菌的制备与转化 |
2.2.7 RNA的提取及RT-PCR分析 |
2.2.8 FUM21 沉默载体的构建 |
2.2.8.1 pSilent质粒的提取 |
2.2.8.2 FUM21 正向、反向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2.2.8.3 反应产物的连接 |
2.2.8.4 FUM21-RNAi正、反向质粒的酶切验证 |
2.2.8.5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步骤同2.2.7.7 |
2.2.8.6 FUM21-RNAi正、反向片段的PCR鉴定 |
2.2.8.7 农杆菌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9 沉默效率的计算 |
2.2.10 氮源与碳源对拟轮枝镰孢FUM21 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11 氮源与碳源对拟轮枝镰孢FUM21 过表达菌株伏马毒素合成的影响 |
2.2.12 伏马毒素的提取与检测 |
2.2.1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吡唑醚菌酯对拟轮枝镰孢的影响 |
3.2 FUM1和FUM2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 FUM21 沉默载体的构建 |
3.4 不同氮源对拟轮枝镰孢野生型及过表达菌株基因表达量及产生伏马毒素的影响 |
3.5 不同碳源对拟轮枝镰孢野生型及过表达菌株的基因表达量及产生伏马毒素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
1.1.1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 |
1.1.2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 |
1.1.3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特点 |
1.1.4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种类 |
1.1.5 玉米抗茎腐病鉴定方法与种质资源筛选 |
1.1.6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 |
1.1.7 玉米对茎腐病抗病基因QTL定位 |
1.1.8 玉米抗茎腐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 |
1.1.9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机制 |
1.1.10 玉米抗茎腐病育种 |
1.1.11 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 |
1.2 本试验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2.1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
1.2.2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3 试验目标 |
第二章 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玉米茎基腐病分布范围调查和样品收集 |
2.1.2 样品分离 |
2.1.3 镰孢菌纯化和单孢分离 |
2.1.4 菌落直径测定 |
2.1.5 镰孢菌的种类鉴定 |
2.1.6 菌株致病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玉米茎腐病分布范围和严重度 |
2.2.2 玉米茎腐病样品中镰孢菌鉴定 |
2.2.3 镰孢菌的形态学特征描述 |
2.2.4 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鉴定结果 |
2.2.5 基于EF1-α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2.6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禾谷镰孢复合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产毒化学型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引物 |
3.1.3 PCR扩增体系 |
3.1.4 凝胶电泳 |
3.1.5 电泳谱带的统计及数据分析 |
3.1.6 产毒化学型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3.2.2 产毒化学型检测结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短密木霉菌株GAS1-1的鉴定、拮抗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株鉴定结果 |
4.2.2 菌株GAS1-1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
4.2.3 短密木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玉米自交系X178抗镰孢茎腐病基因挖掘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F_2群体表型鉴定 |
5.1.2 DNA提取 |
5.1.3 文库构建及测序 |
5.1.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5.1.5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表型鉴定结果 |
5.2.2 亲本及抗感池F_2群体重测序分析 |
5.2.3 SNP和InDel的分析与鉴定 |
5.2.4 子代SNP频率分布 |
5.2.5 子代InDel频率差异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玉米镰刀菌性穗腐及其抗病性测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穗腐镰孢的接种技术及玉米品种抗穗腐病鉴定[D]. 赵泽金.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新型吡唑—噻唑类化合物7Ic对拟轮枝镰孢的活性研究[D]. 刘晓航.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新疆棉花茎腐病的初步研究[D]. 孙璘.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J]. 胡颖雄,刘玉博,王慧,靳林朋,林凤,张学才,郑洪建. 玉米科学, 2021(02)
- [5]辽宁省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病原学及化学防控技术研究[D]. 黄诗涵.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6]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侵染玉米幼苗的机理研究[D]. 赵欣. 山西农业大学, 2020(06)
- [7]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与寄主抗性[D]. 王宝宝.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8]玉米穗腐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分析[D]. 周和斌.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9]吡唑醚菌酯影响伏马毒素产毒机理的初步研究[D]. 姜妍.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10]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D]. 郭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