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除尘方法

介绍几种除尘方法

一、介绍几种除尘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霍为佳[1](2021)在《多相流自循环抑尘除尘装备状态监测系统》文中提出转运系统中工业粉尘的治理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现今传统的除尘手段主要是利用静电、布袋、过滤等除尘设备来控制粉尘,此类技术的应用领域相对狭窄,技术成本以及能耗相对较高。综合使用场合、性价比、维修保养等因素,本文提出的多相流自循环抑尘除尘装备结构更为简单、性价比高、维护简便、适用场合更加广泛。为保障其正常运行,对于装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可以及时获取关键信息,预防设备运行故障,成为提高抑尘除尘效率和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所在。本文面向我国污染物治理的战略需求,基于多相流自循环抑尘除尘装备设计了一种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用来改善依靠经验进行检测的现状,减少事故发生率,节约大量维修费用。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运用仿真软件对初始除尘装备进行分析,得出装备运行中参数变化情况及其工作原理,确定监测参数并提出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传感器选型,根据参数特点规划了测量点的选取和布置方案。其次,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故障的监测方法,分析其监测原理,设计了硬件电路,并对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等部分进行仿真实验和优化,得出降低噪声的办法,并进行了电路调试。此外,利用蓝牙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蓝牙广播的优势,完成了基于蓝牙广播的无线网络设计,并设计了基于Android的APP应用,用来实现数据的接收。最后搭建测试环境,对状态监测系统粉尘浓度检测进行了标定,通过对不同拟合方程对比确定粉尘浓度的标定方程,同时对监测系统性能进行了准确性和重复性实验,确定了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将监测系统应用于试验装置和现场设备,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本文设计的监控系统的有效性。

杨泽安[2](2021)在《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湿式除尘系统流场分析及除尘效率研究》文中认为综掘工作面作为煤矿井下主要产尘点,粉尘污染对井下工作人员健康安全及设备使用均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此开展针对巷道内设备参数优化的研究以降低粉尘污染危害极为重要。本文以使用湿式除尘方法情况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综掘工作面的风流场、粉尘场及雾滴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控制变量法和线性回归分析对巷道内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后续还通过实验测量分析了除尘风机和附壁风筒对巷道内抑尘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实际情况使用Solidworks建立了简化的几何模型,并使用ICEM对几何模型完成了非结构化网格划分,使用Fluent对粉尘及雾滴在巷道内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使用CFD-POST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后处理分析,分析总结出了风流场、粉尘场及雾滴场在巷道内的运移规律。为探究喷雾压力对巷道内粉尘运移规律影响,选取喷雾压力为3Mpa、5Mpa、8Mpa、10Mpa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在喷雾压力为5Mpa时,掘进机司机处整体离散相浓度最低。针对抽风筒位置进行优化分析,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抽风筒与截割面之间距离为5米时为抽风筒位置最优参数;针对压风筒位置进行优化分析,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压风筒与截割面之间距离为19米时为压风筒位置最优参数;针对附壁风筒位置进行优化分析,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附壁风筒与截割面之间距离为26.5米时为附壁风筒位置最优参数。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抽风筒、压风筒及附壁风筒位置参数对浓度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抽风筒显着性>压风筒显着性>附壁风筒显着性;在掘进机司机处,三个参数均呈正向影响,且抽风筒位置参数影响力最大;在抽风筒吸风口处,抽风筒位置参数和压风筒位置参数呈负向影响,而附壁风筒位置参数则呈正向影响,且抽风筒位置参数依然具有最高影响力。在煤矿井下巷道内进行实验验证除尘风机对于巷道内抑尘能力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除尘风机具有较好促进作用,且除尘效率高于90%;附壁风筒对于巷道内抑尘能力同样具有较好促进作用,除尘效率在69%至90%。

张雪艳[3](2021)在《化学凝并对湿式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短期内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主体地位不会发生改变。煤炭燃烧后,会排放出大量的颗粒物。其中,细颗粒物(包括PM10和PM2.5)很难被捕集,对人体与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每年电力行业的煤炭燃烧量接近总燃煤量的50%,仅在2019年全国电力行业耗煤达22.9亿吨。燃煤电厂因此成为工业烟气除尘的重点领域。电除尘器技术是当前国内外除尘技术中的主流技术,该项技术的优点是:对粉尘的捕集效率高、运行过程中阻力损失小、能够处理的烟气量较大等。常规电除尘技术对于PM10和PM2.5捕集效率较低,很难达到超低排放的标准。因此,在能够提高粉尘捕集效率的同时,又保证成本不高的前提下,本文将化学凝并技术应用到湿式电除尘技术中。首先对燃煤电厂粉尘的粒径分布、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其次研究了水压、喷嘴类型、化学凝并剂等因素对于雾化效果和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实验分析了水雾荷电凝并和化学凝并对燃煤电厂粉尘凝并效果的影响。最后进行电除尘实验,找出最佳捕集效率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燃煤电厂粉尘大部分是规则的球状颗粒,中位径为18.15μm,主要由O、Si、Al等元素组成。(2)雾化效果分析实验中,选用1/4实心锥形喷嘴、水压为0.7 MPa、加入表面活性剂为苯扎氯铵(1227)时,喷淋液经过喷嘴雾化后,得到的雾滴中位径最小,中位径为106.03μm;电晕放电性能实验中,选用1/4实心锥形喷嘴、水压为0.5 MPa、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为苯扎氯铵时,电晕放电性能最好,当二次电压为40 kV时,对应的二次电流为98 mA。(3)水雾荷电凝并实验中,选用1/4实心锥形喷嘴、电场风速为1.0 m/s、水压0.5 MPa、电压40 kV,能够得到最好的凝并效果,此时,粉尘的中位径为31.75μm;化学凝并实验中,选用1/4实心锥形喷嘴、电场风速为1.0 m/s、水压0.5 MPa、电压40 kV、加入1.0×10-2g/L的黄原胶(XTG)溶液、0.5×10-2g/L的苯扎氯铵溶液的情况下,得到最优的凝并效果,此时,粉尘中位径为55.70μm。(4)选用1/4实心锥形喷嘴、电场风速设置为1.0 m/s,水压为0.5 MPa、电压为40 kV,XTG的溶液浓度为1.0×10-2g/L,苯扎氯铵溶液浓度为0.5×10-2g/L时,对粉尘的捕集效率最高,对燃煤电厂的粉尘的捕集效率达到98.80%,对石膏粉尘的捕集效率达到98.61%。研究化学凝并对于湿式电除尘器的雾化效果、电晕放电性能以及对燃煤电厂粉尘的凝并效果,分别找出最佳条件。找出对燃煤电厂粉尘和石膏粉尘的捕集效率最高的实验条件。证明了将化学凝并应用到湿式电除尘器中,确实能够提高捕集效率。这一研究为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候朝兵[4](2020)在《新型复合湿式除尘器的设计及实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气除尘、工业除尘是工业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主要通过布袋除尘、旋风分离器、静电除尘、湿法除尘等方式,每种除尘方式都有局限性和应用领域优势,开发一种节能环保、应用成本低的除尘设备成为目前的研究方向,目前文献中提到的各种除尘器具有局限性,并且在湿法除尘后不能出现白雾,除尘脱雾一体化将成为除尘领域的新方案。本文设计搭建了一种新型湿式除尘实验台,使用湿法从空气废物中去除颗粒物,控制颗粒物的排放。实验台的搭建主体是三层圆柱形筒体,底部采用颗粒填料床,中层采用旋转格栅通过扰流除尘,上层设计了旋转式脱雾装置来进一步除尘脱雾,其中填料塔内主要是采用球形以及拉西环填料。通过研究了不同的参数包括气体入口流速、粉尘入口浓度、填料高度、格栅转速等操作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可以发现单一因素下除尘的特性以及规律,并且研究了在不同的填料高度下风速与除尘器整体压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入口浓度为3.0g/m3时,填料为球形时经过三级过滤对应的出口粉尘浓度最为5.351mg/m3,对应的除尘效率为99.57%,两种填料比较可知球形填料阻力相对较大,但除尘效果优于其他填料。同时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还对除尘器的部分结构进行优化,将入口处加装导流装置,可以使除尘器入口气体流速均匀,有利于对粉尘颗粒的捕集,优化喷淋雾化装置,可以明显提高塔内雾化喷淋的覆盖面积,可以使粉尘更加容易被雾滴捕获。

李伟光[5](2020)在《电厂输煤无动力除尘装置改造设计与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尘是燃煤发电厂存在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在发电厂生产中,输煤系统是保证电厂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是燃煤电厂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粉尘污染最为严重的场所之一。京能赤峰能源电厂使用的输煤系统中原有的除尘装置有主要包括布袋除尘器以及水激式除尘器,经过多年运行发现,这两种除尘器除尘效果均不理想,且除尘效果偏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在输煤转运点处,煤尘污染较为严重,污染严重超标,从而威胁燃料检修运行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详细介绍了输煤系统产生的煤尘的机理以及新型除尘器的除尘技术和方法。针对化学抑尘剂、干雾抑尘以及无动力除尘三种新型除尘方法,描述了它们的概念、原理和特点。对各种除尘系统的优缺点以及经济进行对比,无动力除尘方法具有非常明显优势,而且无动力除尘方法是发电厂总投入最小的一种除尘方法。本文对无动力除尘装置的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进行了说明。在无动力除尘设计上,对无动力除尘装置的主要结构中的回流管、大小孔均流孔板、导料槽以及喷嘴的设计进行了重点说明。本文在进行无动力除尘装置的设计应用后,进行粉尘排放浓度测试和分析。经过粉尘排放浓度对比试验可知,随着皮带上煤负载不断增加,煤粉出口浓度也不断提升,而除尘效率却不断下降。在相同负载下,随着时间推移,除尘效率不断减小。经过无动力除尘改造后,输煤系统的卫生状况良好,在试验中,煤粉浓度始终远低于60 mg/m3标准值,除尘效率始终高于99%标准值。无动力除尘装置改造的意义对于本电厂意义是重大的,不仅降低了输煤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危害性,同时也减少了生产成本,并且提升了机组自身节能减排的能力,进而节约了企业经济效益,为其它电厂无动力除尘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李璞伟[6](2020)在《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井下作业时将产生大量粉尘,其中包含的呼吸性粉尘具有粒径微小、分散度较高且极易吸附的特征,并且会随呼吸进入肺部,长期在此高浓度的环境下呼吸将对肺部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喷雾降尘技术在降尘方面应用广泛,其中最常见的为高压喷雾技术,该技术形成的水雾对于大颗粒粉尘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但对粒径微小的呼吸性粉尘捕集效率不佳。研究发现气液两相流喷雾技术所形成的水雾,其粒径能接近呼吸性粉尘粒径,并对呼吸性粉尘具有高效的沉降作用,是新型的高效雾化降尘技术,但有关该技术的雾化机理、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仍有欠缺,本文重点针对对喷雾粒径、喷嘴布局等因素对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首先详细介绍高压喷雾实验平台的搭建,包括平台整体结构、喷雾单元的布局、仪器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实验平台是在目前国内最大除尘通道中搭建,横截面达到4m2,使得实验环境更接近真实巷道,搭建该平台的目的是对比高压喷雾降尘技术与气液两相流喷雾降尘技术的优劣性。在喷雾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喷嘴,作为喷雾形成的主体,它的喷雾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对实验所用喷嘴进行Fluent流体模拟仿真,通过观察腔体内气水体积比、流速等影响喷雾粒径的因素,分析喷雾雾化过程并以此作为喷嘴工艺参数优化的标准。随后对喷嘴进行粒径测量标定,发现当气压0.25MPa时粒径最小且均匀度好,喷雾粒径D50平均值为20μm,当气压小于0.25MPa时粒径在32~96μm范围变化,但气压越小越不均匀。确定喷雾粒径后进行降尘率影响因素的研究。首先根据之前的标定数据,测试不同喷雾粒径时的除尘率,其中大颗粒水雾由高压喷雾系统提供,结果显示水雾颗粒越小除尘率越高,最高可达72.52%,水雾粒径为25μm;然后研究喷雾单元支架之间间距对除尘率的影响,主要是为了解决喷雾间相互碰撞消耗的问题,结果为当支架间距大于2m后水雾之间的碰撞几乎消除;最后研究在每个喷雾单元上喷嘴的数量和位置与除尘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每排支架安装4个喷嘴效果最佳,位置在支架顶端或者支架两侧对除尘率影响不大。为验证前文关于喷雾粒径与除尘率关系的基础实验,在神东集团哈拉沟煤矿实地进行高压喷雾降尘与气液两相流喷雾降尘对比的工程实验,根据现场设计出特定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显示各测试点的除尘率在开启气液两相流喷雾系统时相对于原有高压喷雾系统提高26.4%~58.1%不等,工程实验结果与实验室内模拟实验结果相符。

姜建文[7](2020)在《3D传质洗涤塔盘除尘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工业粉尘,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类粉尘颗粒物质,工业粉尘引发的环保、经济、健康问题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高效除尘技术也是工业和学术界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结合实验和CFD模拟,以3D(三维)传质塔盘及电厂燃煤飞灰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操作参数对除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塔内尘颗粒的运动分布规律,并就溢流堰高度、帽罩开孔比、帽罩底隙高度等设备结构参数对除尘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实验测定的方法对3D传质塔盘的流体力学性能和除尘性能进行了研究。以空气-水-粉尘为实验介质,在边长为600mm × 600mm的正方形有机玻璃塔内进行冷模实验,分别采用过滤称重和粒径分析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总除尘效率和粒级除尘效率。研究表明:气液相负荷的增大会导致塔盘压降增大,增加洗涤塔运行能耗;除尘效率随气相流量、液相流量、尘浓度及板层数的增大均有所增大,单层塔盘的除尘效率最高可达92%,三层塔盘的除尘效率最高可达99%以上;气流量的增大主要有助于8μm以上颗粒的捕集,8 μm以下颗粒的捕集效率随气流量的增大而降低;液流量的增大对所有粒径颗粒的捕集都有促进作用;当尘浓度增大时,除尘效率仅在2.5-8 μm的粒径段范围内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而后,通过对单个帽罩塔盘进行气-液-固三相非稳态CFD模拟,重点考察了塔盘上颗粒的运动分布规律。结论显示,在洗涤塔稳定操作时随着塔盘高度的增加其截面上的颗粒数量迅速减小,在帽罩顶板处有少量颗粒聚集。颗粒粒径越大,其在帽罩以上区域的数量越少。最后,采用CFD稳态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设备结构参数对3D传质塔盘的除尘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溢流堰高度的增加可增大板上的清液层高度,使得液体提升量增大,进而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设备除尘效率;开孔比增大后帽罩内的返混现象减弱,除尘效率相应有所减小;帽罩底隙增大后液体提升量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增大,除尘效率提高。本研究为3D传质塔盘应用于气体洗涤除尘过程及为洗涤塔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周欣[8](2020)在《热相关工业中非有意生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有意生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Unintentionally produced persistent prganic pollutants,UP-POPs)主要来自于固体废物焚烧、金属冶炼及再生等热相关工业。不同热相关工业使用原料、热处理工艺、尾气净化技术等千差万别,致使其排放污染物类型及含量均具有较大差异,现有资料主要集中于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Fs),关于其它UP-POPs如多溴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BDD/Fs)、混合多溴代/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二苯并呋喃(PBCDD/Fs)及多溴联苯醚(PBDEs)的信息匮乏,不利于污染管控。为探明热相关工业烟气中UP-POPs的排放特征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选取了7家不同热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排放烟气中PCDD/Fs、PBDD/Fs、PBCDD/Fs以及PBDEs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对两种常见的生活垃圾焚烧系统各焚烧阶段中PCDD/Fs的变化及来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垃圾焚烧厂周边大气中PCDD/Fs的赋存特征。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和高分辨磁质谱联用方法(HRGC/HRMS)识别和量化了不同热相关工业排放烟气中多种UP-POPs(17种PCDD/Fs、14种PBDD/Fs、12种PBCDD/Fs和18种PBDEs),填补了国内氯溴代和溴代二恶英的源数据空白。目标物在所有烟气样品中均有检出,总质量浓度和总毒性当量浓度范围分别为8.50×105~9.55×105 pg Nm-3和1.40×103~1.58×103 pg TEQ Nm-3。各企业排放的平均浓度水平排序为回转窑危险废物焚烧(HWI)>热解炉工业废物处理(IWI)>医疗废物热解焚烧(Medical WI)>金属铜再生(SCu)>钢铁冶炼(SNT)>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MWI-1)>流化床炉生活垃圾焚烧(MWI-2),而平均毒性当量浓度排序为IWI>SCu>SNT>Medical WI>HWI>MWI-2>MWI-1。不同类型企业排放烟气中目标物的组成不同。总体上,与,1,2,3,4,6,7,8-Hp BDF,1-B-2,3,7,8-Te CDD与2-B-1,3,7,8-Te CDD,BDE209与BDE183分别是PCDD/Fs、PBDD/Fs、PBCDD/Fs以及PBDEs的主要单体。原料或焚烧物种类对各热相关工业的UP-POPs排放水平影响较大,优化原料或可有效减少污染排放。(2)通过分析各阶段飞灰样品,进一步明晰了炉排炉以及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不同阶段中PCDD/Fs的变化及来源。发现两类焚烧炉各阶段排放PCDD/Fs的单体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但其浓度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中温省煤器阶段>低温布袋除尘器阶段>高温焚烧阶段。这可能是由于在炉排炉和流化床焚烧系统的中温省煤器阶段中PCDD/Fs分别会经前驱体反应和de novo反应大量生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可知,炉排炉和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在高温焚烧阶段中PCDD/Fs的各单体相关性较高,主要来自原生垃圾中未完全分解的PCDD/Fs。这些结果为有效控制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典型UP-POPs污染提供了方法和思路。(3)应用被动采样技术进行大气样品的采集并用HRGC/HRMS方法分析了流化床和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厂周围大气中的17种PCDD/Fs,发现毒性当量浓度范围分别在0.089~0.759 pg TEQ Nm-3和0.115~0.408 pg TEQ Nm-3之间,流化床焚烧厂附近大气以2,3,7,8-TCDF、1,2,3,7,8-He CDF和1,2,3,4,6,7,8-He CDF单体为主,炉排炉焚烧厂附近大气以1,2,3,4,6,7,8-He CDF、2,3,4,6,7,8-Hx CDF以及为主,均与焚烧厂烟气排放PCDD/Fs的单体分布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两类焚烧厂周边大气中PCDD/Fs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随着距离增加,大气中PCDD/Fs浓度逐渐降低,由此可知垃圾焚烧厂是主要污染源,且在500~1000米范围内影响较大,对5000米以上范围影响较小。该结果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选址、规划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破除“邻避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存在生物质开放式焚烧点位的样品中,PCDD/Fs的浓度有明显上升,说明生物质开放式焚烧也是大气中PCDD/Fs的重要来源之一。

周春来[9](2020)在《旋风分离器减阻增效优化改造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细颗粒物(PM2.5)因其易富集有毒有害物质和易诱发不良天气等特点成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燃煤发电及工业生产过程是PM2.5的主要排放源,这些排放源多为集中有序排放。因此,使用合理高效的除尘装置对工业尾气颗粒物进行源头治理,对于减少颗粒物排放量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旋风分离器常被用于颗粒物的收集,其结构简单、投资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使其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旋风分离器也存在内部能量耗损较高(压降较高)、细颗粒物去除效率低下等问题,单独使用时难以满足日趋严格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于是,本研究基于涡核破碎翼减阻技术、云凝并团聚技术、雾滴预荷电技术以及静电除尘技术,逐步对传统旋风分离器进行了优化改造,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传统旋风分离器进行逐步的优化改造。第一步,以金属制作的旋风分离器作为初始工艺,记为工艺A;第二步,在旋风分离器溢流管中心轴位置加入涡核破碎翼减阻杆,用以降低旋风分离器前后压降;将该状态下的工艺记为工艺B。第三步,在工艺B基础上引入云凝并团聚技术,以提升装置的细颗粒物去除效率;将该状态下的工艺记为工艺C。第四步,在工艺C的基础上引入雾滴预荷电技术,通过静电力作用增强云凝并团聚过程,使得装置的细颗粒物去除效率更进一步;将该状态下的工艺记为工艺D。第五步,在工艺D的基础上引入静电除尘技术,对涡核破碎翼进行高压荷电,使其成为放电极。然后,将金属旋风分离器外壳接地,使之成为收尘极,在旋风分离器内构建起荷电收尘电场,捕集前段未能有效分离的逃逸颗粒,进一步提升系统细颗粒物去除效率;将该状态下的工艺记为工艺E。在各个改造阶段的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除尘实验,对比各改造阶段不同工艺条件下旋风分离器的压降、系统颗粒物去除总效率及分级效率。其次,分别探究入口流速、入口粉尘浓度、旋风分离器前凝并段管长等运行参数对于各改造阶段不同工艺下除尘装置的颗粒物去除效率和旋风分离器压降的影响,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优化改造前后新旧工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旋风除尘工艺,完成整个优化改造后的低阻高效电旋风除尘新工艺的旋风分离器压降降幅最高可达13.8%,颗粒物去除总效率较改造前提升了20.89%,最高可达98.74%,粒径在2.5μm附近的颗粒物去除效率最高提升了40%以上,有效解决了传统旋风分离器能量耗损较高(压降较高)、细颗粒物去除效率低下的问题;完成整个优化改造后低阻高效电旋风除尘工艺能够适应不同工况需求,在不同的运行参数条件下均保持着96%以上的颗粒物总去除效率;相较于传统旋风除尘工艺,完成整个优化改造后的低阻高效电旋风除尘工艺总成本有所提升,但出口颗粒物逃逸比仅为原来的十七分之一,以较低的经济投入实现了较高的环保收益,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黄锦[10](2020)在《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过程软测量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煤在我国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煤化工的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化工产业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传统工业级制取乙炔的方法有水解电石法和甲烷氧化法,但是这些方法成本高、污染严重、流程长,难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而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工艺具有清洁高效的优点,随着这项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煤制乙炔已经逐步具备替换传统工艺的趋势。然而煤制乙炔过程机理未知、工段耦合严重、时间滞后和结焦严重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导致目前现场不能长周期稳定运行。实现反应过程关键质量参数的实时测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任务,而目前对煤制乙炔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化工工艺优化、机理探索研究阶段。本文从软测量建模角度切入,对两个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实时预测,包括乙炔浓度和结焦厚度,提出采用数据驱动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对乙炔浓度进行实时预测,采用混合机理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对结焦厚度进行预测,取得较高预测精度,为后续全流程管控的研究奠定重要基础,论文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对于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研究现状和软测量算法进行综述,针对现场测量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反应过程的乙炔生成机理进行详细分析探讨,确定乙炔浓度软测量建模的辅助变量,提出采用改进的梯度提升集成树模型XGBOOST对乙炔浓度进行建模,该方法非线性表达能力强、建树依赖规则、可实现自动特征筛选,可有效降低模型的预测偏差。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预测效果。(2)针对传统建模策略未能充分利用现场大量无标签数据且未考虑过程动态特性问题,提出一种半监督学习式的改进LSTM模型,通过序列建模的方式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引入卷积单元和多层结构对原始信息深度提取,借助注意力机制解决LSTM长期建模效果差的问题。基于现场数据,验证所提方法可以满足现场预测的需求。(3)对结焦机理进行详尽的分析论述,并结合现场反应装置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机理模型的测量方式对结焦厚度进行一次预测,机理建模依赖流体动力学模型。考虑机理模型是理想化的,未考虑其他结焦影响因素,引入数据驱动的小样本建模模型SVR对机理模型预测偏差进行二次校正,得到混合策略的软测量模型。通过实验表明混合建模策略的有效性。

二、介绍几种除尘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几种除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多相流自循环抑尘除尘装备状态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除尘技术研究现状
        1.2.2 自循环抑尘除尘装置的提出
        1.2.3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发展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2.1 自循环除尘装备运行原理及特点
        2.1.1 自循环除尘装备运行原理
        2.1.2 自循环除尘装备的特点
        2.1.3 自循环抑尘除尘装备初始模型仿真
    2.2 监测系统整体方案研究
        2.2.1 系统的整体要求
        2.2.2 监测参数的选择
        2.2.3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
    2.3 状态特征参数的检测
        2.3.1 温度检测
        2.3.2 压力检测
        2.3.3 浓度检测
        2.3.4 其他参数检测
    2.4 状态监测系统原理
    2.5 状态监测系统总体开发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除尘装备状态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硬件电源系统的设计
        3.1.1 ±5V电源
        3.1.2 3.3V电源
    3.2 光源驱动电路设计
        3.2.1 光源选取
        3.2.2 光源调制
    3.3 放大电路设计
        3.3.1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3.3.2 差分放大电路
    3.4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3.4.1 带通滤波电路
        3.4.2 检波电路
    3.5 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除尘装备状态监测系统的软件开发
    4.1 低功耗蓝牙技术简介
    4.2 蓝牙广播通信
        4.2.1 广播类型与广播周期
        4.2.2 广播信道与数据格式
        4.2.3 广播安全机制
    4.3 无线传输网络开发
        4.3.1 基于广播的网络
        4.3.2 蓝牙的启动程序
        4.3.3 广播报文的更新
        4.3.4 数据采集程序
    4.4 Android应用开发简介
        4.4.1 Android系统架构
        4.4.2 Android开发环境
    4.5 Android客户端软件开发
        4.5.1 客户端需求分析
        4.5.2 客户端软件开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监测系统测试
    5.1 粉尘浓度的标定
        5.1.1 标定方法介绍
        5.1.2 曲线拟合与数据分析
    5.2 状态监测系统性能验证
        5.2.1 精度验证实验
        5.2.2 重复性实验
        5.2.3 误差分析
        5.2.4 监测系统试验验证
        5.2.5 监测系统实际应用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湿式除尘系统流场分析及除尘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综掘工作面除尘方式技术研究现状
        1.2.2 煤矿井下风流场及粉尘场运移规律的研究现状
        1.2.3 综掘工作面煤尘运移及浓度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综掘工作面风流场、粉尘场及雾滴场运移规律理论探究
    2.1 综掘工作面介绍
    2.2 粉尘来源及产尘机理
        2.2.1 粉尘来源
        2.2.2 产尘机理
    2.3 粉尘受力分析
    2.4 流场中流体基本理论
    2.5 喷雾降尘相关理论
        2.5.1 喷雾雾化特性
        2.5.2 雾化相关模型选择
        2.5.3 喷雾降尘机理
    2.6 通风湿式除尘相关设备及原理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湿式除尘风流-粉尘-雾滴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3.1 计算流体力学
    3.2 ANSYS Fluent软件
    3.3 物理模型选择
    3.4 数学模型建立
        3.4.1 数学模型理想化基本假设
        3.4.2 湍流模型对比选择
        3.4.3 连续相气流流场数学模型
        3.4.4 粉尘颗粒离散相模型
    3.5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3.5.1 几何模型建立
        3.5.2 模型网格划分
    3.6 边界条件设定及相关参数设置
        3.6.1 边界条件设定
        3.6.2 相关参数设定
    3.7 综掘工作面风流场分布特征
    3.8 综掘工作面粉尘场分布特征
    3.9 综掘工作面雾滴场分布特征
        3.9.1 综掘工作面风流场-雾滴场分布特征分析
        3.9.2 综掘工作面风流场-粉尘场-雾滴场分布特征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掘工作面湿式除尘参数优化分析
    4.1 喷雾压力对综掘工作面抑尘效果影响探究
    4.2 抽风筒位置参数对巷道内粉尘浓度影响
    4.3 压风筒位置参数对巷道内粉尘浓度影响
    4.4 附壁风筒位置参数对巷道内粉尘浓度影响
    4.5 抽、压及附壁风筒位置参数的优化分析
        4.5.1 线性回归方法介绍
        4.5.2 抽、压及附壁风筒位置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掘工作面湿式除尘井下实验探究
    5.1 粉尘浓度测定
        5.1.1 测尘原理
        5.1.2 测尘仪器
        5.1.3 测量步骤
        5.1.4 测点布置
    5.2 除尘风机的抑尘效果探究
        5.2.1 测尘巷道介绍
        5.2.2 测尘结果分析
    5.3 附壁风筒的抑尘效果探究
        5.3.1 测尘巷道介绍
        5.3.2 加装附壁风筒前后状态下测尘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化学凝并对湿式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式电除尘器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化学凝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湿式电除尘技术原理
        1.3.1 电晕放电原理
        1.3.2 粉尘荷电机理
        1.3.3 水雾荷电原理
    1.4 化学凝并技术
        1.4.1 化学凝并作用原理
        1.4.2 化学凝并作用微观机理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系统
        2.2.1 电除尘实验装置
        2.2.2 颗粒物形貌分析系统
    2.3 分析测试系统及仪器设备
        2.3.1 粉尘粒径测试分布系统
        2.3.2 雾滴粒径测试分布系统
        2.3.3 粉尘含量测试系统
    2.4 化学药剂
    2.5 实验方法
        2.5.1 化学凝并对雾化效果及电晕放电性能影响的研究方法
        2.5.2 燃煤电厂粉尘凝并研究方法
        2.5.3 粉尘的捕集效率研究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化学凝并对雾化效果及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燃煤电厂粉尘理化性质的分析
        3.2.1 燃煤电厂粉尘粒径分布分析
        3.2.2 燃煤电厂粉尘SEM分析
        3.2.3 燃煤电厂粉尘EDS分析
    3.3 雾化效果分析
        3.3.1 水压对雾滴粒径分布的影响
        3.3.2 喷嘴类型对雾滴粒径分布的影响
        3.3.3 化学凝并剂种类对雾滴粒径分布的影响
        3.3.4 化学凝并剂浓度对雾滴粒径分布的影响
        3.3.5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雾滴粒径分布的影响
    3.4 电晕放电性能分析
        3.4.1 水压对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3.4.2 喷淋覆盖率对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3.4.3 化学凝并剂种类对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3.4.4 化学凝并剂浓度对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3.4.5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煤电厂粉尘凝并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水雾荷电凝并实验研究
        4.2.1 电压及水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4.2.2 水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4.2.3 电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4.3 化学凝并实验研究
        4.3.1 化学凝并剂种类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4.3.2 化学凝并剂浓度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4.3.3 化学凝并剂的协同作用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4.3.4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4.3.5 化学凝并前后粉尘的微观形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粉尘的捕集效率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燃煤电厂粉尘的捕集效率
        5.2.1 电压对粉尘捕集效率的影响
        5.2.2 水压对粉尘捕集效率的影响
        5.2.3 化学凝并剂种类对粉尘集效率的影响
        5.2.4 化学凝并剂浓度对粉尘捕集效率的影响
        5.2.5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粉尘捕集效率的影响
    5.3 石膏粉尘的捕集效率
        5.3.1 化学凝并剂种类对石膏粉尘捕集效率的影响
        5.3.2 化学凝并剂浓度对石膏粉尘捕集效率的影响
        5.3.3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石膏粉尘捕集效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新型复合湿式除尘器的设计及实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除尘设备和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展现状
        1.2.1 除尘设备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2.2 除尘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1.2.3 颗粒物脱除的基本原理
    1.3 湿式除尘技术及设备
        1.3.1 湿式除尘技术
        1.3.2 湿式除尘设备的现状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 新型复合湿式填料除尘器的设计
    2.1 湿式除尘器理论研究
    2.2 除尘设备性能指标
    2.3 实验设备的设计理念及内容
    2.4 新型复合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及过程
    2.5 实验设备的选型
        2.5.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2.5.2 处理风量选择
        2.5.3 粉尘入口浓度选择
        2.5.4 管道及塔体计算
        2.5.5 金属纤维格栅过滤装置
        2.5.6 脱雾装置设计
        2.5.7 填料的选型
        2.5.8 风机的选型
        2.5.9 水泵的选型
        2.5.10 雾化喷头的设计选型
    2.6 本章小结
3 新型复合湿式除尘器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3.1 实验方案
        3.1.1 测试孔的选取
        3.1.2 实验所用粉尘的选取
        3.1.3 发尘量与发尘频率关系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1 填料高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3.2.2 入口粉尘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3.2.3 旋流格栅转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3.2.4 入口风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3.2.5 喷淋水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3.3 除尘效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湿式除尘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4.1 实验方法
    4.2 除尘器风速与鼓风机频率之间的关系
    4.3 单一因素下填料高度、喷淋量对除尘器阻力特性分析
    4.4 不同风速下填充材料高度对除尘器整体阻力变化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新型复合湿式除尘器结构局部优化
    5.1 除尘器入口结构优化
    5.2 除尘器雾化结构优化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电厂输煤无动力除尘装置改造设计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现状
        1.2.2 粉尘治理的技术方法
        1.2.3 无动力除尘装置与其它类型除尘器主要区别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型除尘系统及除尘系统选型
    2.1 新型除尘系统的分类
        2.1.1 化学抑尘剂抑尘方法
        2.1.2 干雾抑尘方法
        2.1.3 无动力除尘系统原理及结构
        2.1.4 各种除尘系统优缺点比较
    2.2 除尘系统经济对比及选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厂输煤粉尘的产生和原输煤系统结构
    3.1 输煤系统中产生的粉尘
        3.1.1 输煤系统中产生粉尘原因
        3.1.2 粉尘带来的影响及其危害
        3.1.3 输煤除尘解决方法
    3.2 传统输煤系统原理及结构
        3.2.1 输煤系统整体结构
        3.2.2 传统除尘技术方法
    3.3 改造前原除尘系统
        3.3.1 改造前原除尘器结构
        3.3.2 无缓冲床
        3.3.3 原除尘器除尘效果不显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动力除尘装置改造设计
    4.1 设备设计规范
        4.1.1 设备设计规范参数参数
        4.1.2 环境条件
        4.1.3 技术要求
        4.1.4 除尘器本体要求
        4.1.5 设备材料要求
        4.1.6 电气、仪表和控制要求
    4.2 无动力除尘装置结构设计
        4.2.1 无动力除尘装置主要装置零部件设计参数依据
        4.2.2 回流管
        4.2.3 大、小孔均流孔板
        4.2.4 导料槽
        4.2.5 喷嘴
        4.2.6 无动力除尘整体结构图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粉尘排放浓度测试原理及试验分析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规程中的测量仪器
        5.2.1 固体式粉尘测量仪
        5.2.2 测量仪测量原理
        5.2.3 测量仪特性
        5.2.4 测量仪技术参数
        5.2.5 测量仪的标定
    5.3 测量浓度试验及分析
    5.4 改造前后数据对比
    5.5 改造后的无动力除尘装置现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粉尘防治研究现状
        1.2.2 喷雾除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煤矿喷雾除尘研究现状
    1.3 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
    1.4 喷雾雾化机理及降尘机理
        1.4.1 喷雾雾化机理
        1.4.2 喷雾降尘机理
    1.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5.1 存在的问题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图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路线
第2章 喷雾降尘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案
    2.1 气液两相流喷雾系统介绍
        2.1.1 供风系统
        2.1.2 模拟巷道
        2.1.3 气液两相流喷雾单元
        2.1.4 尘源发生系统
        2.1.5 水雾粒径测试系统
        2.1.6 控制系统
        2.1.7 污浊风流排放系统
    2.2 高压单相流系统的搭建
        2.2.1 实验系统搭建原因分析
        2.2.2 实验系统搭建方案
    2.3 实验方案及方法介绍
        2.3.1 分析研究对象
        2.3.2 具体实验方案与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喷嘴内部流场仿真
    3.1 引言
    3.2 喷雾粒径影响因素分析
    3.3 Fluent软件介绍
        3.3.1 前处理器
        3.3.2 求解器
        3.3.3 后处理器
    3.4 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
        3.4.1 建立物理模型
        3.4.2 数学模型的选择
    3.5 边界条件设定
    3.6 模拟结果分析
        3.6.1 喷嘴内腔流场分析
        3.6.2 喷嘴内腔流速分析
    3.7 不同参数时喷雾粒径的标定
        3.7.1 不同气压下气液两相流喷雾粒径
        3.7.2 不同距离下气液两相流喷雾粒径
        3.7.3 不同水压下高压喷雾粒径
        3.7.4 不同距离下高压喷雾粒径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雾除尘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4.1 喷雾粒径与除尘率的关系研究
        4.1.1 呼吸性粉尘自沉降作用
        4.1.2 不同喷雾粒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4.2 喷嘴布置方式与除尘率的关系研究
        4.2.1 不同支架间距对除尘率的影响
        4.2.2 单排支架喷嘴数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4.2.3 喷嘴分布位置对除尘率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拉沟煤矿喷雾除尘工程实践
    5.1 哈拉沟煤矿简介
    5.2 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面
        5.2.1 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面概述
        5.2.2 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面煤层工作面
        5.2.3 巷道布置
    5.3 哈拉沟煤矿现场工程实验方案
        5.3.1 现场工程实验介绍
        5.3.2 现场实验方案
        5.3.3 测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7)3D传质洗涤塔盘除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除尘技术研究背景
    1.2 工业上常见的除尘方法
        1.2.1 干法除尘
        1.2.2 湿法除尘
    1.3 板式洗涤塔介绍
        1.3.1 板式洗涤塔的应用
        1.3.2 板式洗涤塔研究进展
        1.3.3 板式洗涤塔除尘机理
    1.4 3D传质塔盘介绍
        1.4.1 3D传质塔盘概述
        1.4.2 3D传质塔盘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1.4.3 3D传质塔盘结构改进优化研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及模拟方法
    2.1 实验方法介绍
        2.1.1 3D传质塔盘结构
        2.1.2 实验装置与流程简介
        2.1.3 实验数据测量方法
    2.2 CFD数值模拟方法
        2.2.1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2.2.2 数学模型
第3章 3D传质塔盘的洗涤实验和模拟
    3.1 3D传质塔盘的流体力学性能
        3.1.1 流场宏观特点
        3.1.2 干板压降
        3.1.3 湿板压降
        3.1.4 板上清液层高度
    3.2 3D传质塔盘的除尘性能研究
        3.2.1 洗涤前后粉尘粒径分布变化
        3.2.2 操作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3.2.3 粒级除尘效率研究
    3.3 颗粒运动分布规律研究
        3.3.1 网格独立性验证
        3.3.2 边界条件
        3.3.3 数值求解过程
        3.3.4 数值模型的验证
        3.3.5 模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构参数对3D传质洗涤塔盘性能影响的研究
    4.1 物理模型
    4.2 网格独立性验证
    4.3 边界条件
    4.4 数值方法
    4.5 模型的验证
    4.6 模拟结果与分析
        4.6.1 溢流堰高度的影响
        4.6.2 开孔比的影响
        4.6.3 帽罩底隙高度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绪论
    5.2 课题创新点
    5.3 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热相关工业中非有意生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概述
    1.2 非有意生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UP-POPs)特性
    1.3 典型UP-POPs的来源及赋存
        1.3.1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Fs)
        1.3.2 多溴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BDD/Fs)
        1.3.3 多溴联苯醚(PBDEs)
        1.3.4 混合多溴代/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二苯并呋喃(PBCDD/Fs)
    1.4 几种典型UP-POPs的生成机理
        1.4.1 PCDD/Fs的生成机理
        1.4.2 PBDD/Fs的生成机理
        1.4.3 PBDEs的生成机理
    1.5 UP-POPs的毒性当量因子
    1.6 几种热相关工业介绍
        1.6.1 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介绍
        1.6.2 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工艺介绍
        1.6.3 回转窑焚烧工艺介绍
        1.6.4 烧结工艺介绍
        1.6.5 AB热解焚烧炉工艺介绍
        1.6.6 阳极炉工艺介绍
        1.6.7 立式热解炉工艺介绍
    1.7 热相关工业过程中UP-POPs的减排技术
    1.8 本文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2 样品的采集
        2.2.1 烟气样品的采集
        2.2.2 飞灰样品的采集
        2.2.3 环境空气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
        2.3.1 烟气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
        2.3.2 飞灰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
        2.3.3 环境空气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
    2.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2.4.1 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2.4.2 前处理及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第三章 不同热相关工业过程中UP-POPs的排放水平和特征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热相关工业烟气中UP-POPs的排放水平
        3.2.2 影响热相关工业烟气中UP-POPs排放水平的因素
        3.2.3 不同类型热相关工业过程烟气中UP-POPs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3.2.4 不同热相关工业烟气中UP-POPs的分布特征
        3.2.5 不同类型热相关工业烟气中UP-POPs的生成途径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不同阶段PCDD/Fs的排放特征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两种类型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不同阶段PCDD/Fs的变化趋势
        4.2.2 炉排炉垃圾焚烧系统不同阶段飞灰中PCDD/Fs的单体特征及生成途径
        4.2.3 流化床垃圾焚烧系统不同阶段飞灰中PCDD/Fs的单体特征及生成途径
        4.2.4 生活垃圾焚烧系统PCDD/Fs控制技术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活垃圾焚烧厂周围大气中PCDD/F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被动采样器的采集速率
        5.2.2 循环流化床焚烧厂周围大气中PCDD/Fs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
        5.2.3 炉排炉焚烧厂周围大气中PCDD/Fs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
        5.2.4 循环流化床与炉排炉焚烧厂周围大气中PCDD/Fs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旋风分离器减阻增效优化改造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PM_(2.5)危害及治理现状
        1.1.2 PM_(2.5)来源
        1.1.3 旋风分离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旋风分离器减阻杆相关研究进展
        2.1.1 国内外基础研究
        2.1.2 涡核破碎翼型减阻杆
    2.2 颗粒物凝并团聚技术相关研究进展
        2.2.1 常规团聚技术
        2.2.2 云凝并团聚技术
    2.3 水雾荷电捕尘相关研究进展
        2.3.1 国内外基础研究
        2.3.2 粉尘雾滴异极性荷电促进凝并团聚
    2.4 静电除尘技术基础理论
        2.4.1 颗粒荷电机理
        2.4.2 常见放电极形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设置
    3.1 实验平台
        3.1.1 雾化云凝并系统
        3.1.2 给料系统
        3.1.3 旋风荷电收尘系统
        3.1.4 动力系统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颗粒物去除实验
        3.3.2 电场模拟实验
    3.4 实验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旋风分离器减阻增效优化改造
    4.1 传统旋风分离器
        4.1.1 实验内容
        4.1.2 实验结果
    4.2 加入涡核破碎翼
        4.2.1 实验内容
        4.2.2 实验结果
    4.3 引入云凝并团聚技术
        4.3.1 实验内容
        4.3.2 实验结果
    4.4 引入雾滴预荷电技术
        4.4.1 实验内容
        4.4.2 实验结果
    4.5 涡核破碎翼荷电
        4.5.1 实验内容
        4.5.2 实验结果
        4.5.3 电场模拟验证
    4.6 雾化凝并系统开闭对新工艺荷电收尘性能的影响
        4.6.1 实验内容
        4.6.2 实验结果
    4.7 各改造阶段不同工艺性能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行参数对各改造阶段工艺装置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入口流速对颗粒物去除效率和压降的影响
        5.1.1 实验内容
        5.1.2 实验结果
    5.2 入口粉尘浓度对颗粒物去除效率的影响
        5.2.1 实验内容
        5.2.2 实验结果
    5.3 旋风分离器前凝并段管长对颗粒物去除效率的影响
        5.3.1 实验内容
        5.3.2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分析
        6.1.1 优化改造前
        6.1.2 优化改造后
    6.2 社会效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过程软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研究现状
        1.2.2 煤制乙炔研究现状分析
        1.2.3 软测量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组织结构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1.3.2 本文的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 软测量基本方法介绍
    2.1 引言
    2.2 统计学习模型
        2.2.1 主元回归分析
        2.2.2 偏最小二乘法
        2.2.3 支持向量机
    2.3 集成学习模型
        2.3.1 GBDT
        2.3.2 RF
    2.4 人工智能法
        2.4.1 ANN
        2.4.2 LSTM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改进集成模型的乙炔浓度软测量建模研究
    3.1 引言
    3.2 煤制乙炔过程工艺分析
        3.2.1 煤制乙炔工艺流程介绍
        3.2.2 乙炔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3.3 XGBOOST算法
    3.4 乙炔浓度软测量建模
        3.4.1 数据采集
        3.4.2 数据预处理
        3.4.3 实验验证
    3.5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LSTM的半监督乙炔浓度软测量建模研究
    4.1 引言
    4.2 改进LSTM软测量算法介绍
    4.3 乙炔浓度半监督软测量建模
        4.3.1 数据序列化
        4.3.2 实验验证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煤制乙炔生产过程结焦厚度软测量研究
    5.1 引言
    5.2 结焦工艺机理分析
    5.3 基于混合建模法的结焦厚度测量
        5.3.1 基于流体动力学机理模型的结焦厚度估计
        5.3.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结焦厚度软测量
        5.3.3 混合机理和数据驱动的结焦厚度测量方法
        5.3.4 实验验证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介绍几种除尘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相流自循环抑尘除尘装备状态监测系统[D]. 霍为佳.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湿式除尘系统流场分析及除尘效率研究[D]. 杨泽安.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2)
  • [3]化学凝并对湿式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D]. 张雪艳. 燕山大学, 2021(01)
  • [4]新型复合湿式除尘器的设计及实验性能研究[D]. 候朝兵.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电厂输煤无动力除尘装置改造设计与工程应用[D]. 李伟光. 吉林大学, 2020(03)
  • [6]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D]. 李璞伟. 湘潭大学, 2020(02)
  • [7]3D传质洗涤塔盘除尘性能研究[D]. 姜建文. 天津大学, 2020(01)
  • [8]热相关工业中非有意生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 周欣.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旋风分离器减阻增效优化改造实验研究[D]. 周春来. 兰州大学, 2020(12)
  • [10]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过程软测量方法研究[D]. 黄锦. 浙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介绍几种除尘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